CN109698468B -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8468B
CN109698468B CN201811213279.6A CN201811213279A CN109698468B CN 109698468 B CN109698468 B CN 109698468B CN 201811213279 A CN201811213279 A CN 201811213279A CN 109698468 B CN109698468 B CN 109698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edge
center
contour
weld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32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8468A (zh
Inventor
岛村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98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8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8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84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7/0006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using a design-rule based approac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arthed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 H01T2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of sparking plu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2207/30136Met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2207/30164Workpiece; Machin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58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park Plug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的精度。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在端头的周围形成的焊接金属的边缘;中心计算步骤,基于通过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到的焊接金属的边缘来算出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C;及端头检测步骤,在由比焊接金属的轮廓靠中心C侧并以中心C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一假想线划分的第一范围内,检测端头的边缘,基于母材的边缘的位置和通过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到的端头的边缘的位置来进行良好与否判定。

Description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在接地电极的母材上焊接有端头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接地电极的耐火花消耗性,已知有在接地电极的母材上焊接有端头的火花塞。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取得了与接地电极中的焊接有端头的面相关的图像数据之后,检测母材及端头的各边缘(深浅变化的交界),基于各边缘的位置来进行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21143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母材的表面的伤痕、焊接金属的凹凸成为噪声而端头的边缘的检测精度下降,存在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的精度下降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该问题点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的精度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该目的,具备在母材上焊接有端头的接地电极的本发明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图像取得步骤,取得与接地电极中的焊接有端头的面相关的图像数据;图像解析步骤,对通过图像取得步骤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及检查步骤,基于通过图像解析步骤解析出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图像解析步骤包括: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在端头的周围形成的焊接金属的边缘;中心计算步骤,基于通过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到的焊接金属的边缘来算出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以下称为“中心C”);及端头检测步骤,在由比焊接金属的轮廓靠中心C侧并以中心C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一假想线划分的第一范围内,检测端头的边缘,在检查步骤中,基于通过图像取得步骤取得的母材的边缘的位置和通过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到的端头的边缘的位置来进行良好与否判定。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通过图像取得步骤,取得与接地电极中的焊接有端头的面相关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解析步骤来解析图像数据。通过检查步骤,基于解析出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在图像解析步骤中,首先,通过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在端头的周围形成的焊接金属的边缘。接下来,通过中心计算步骤,基于焊接金属的边缘而算出了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C之后,通过端头检测步骤,在由比焊接金属的轮廓靠中心C侧且以中心C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一假想线划分的第一范围内,检测端头的边缘。由此,能够不会受到处于第一范围的外侧的母材的表面的伤痕等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地检测端头的边缘。在检查步骤中,基于通过图像取得步骤取得的母材的边缘的位置和通过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端头的边缘的位置来进行良好与否判定,因此能够提高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的精度。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图像解析步骤中,通过轮廓计算步骤,以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C为中心,基于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第一假想线比假设轮廓靠外侧。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能够进一步提高端头的边缘的检测精度。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通过端头检测步骤,在比第一假想线靠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侧并以中心C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二假想线的外侧的第二范围与第一范围重复的范围内,检测端头的边缘。由此,能够不会受到处于第二假想线的内侧的端头的表面的伤痕等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地检测端头的边缘。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之外,能够进一步提高端头的边缘的检测精度。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图像解析步骤中,通过轮廓计算步骤,以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C为中心,基于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第二假想线比假设轮廓靠内侧。由此,除了技术方案3的效果之外,能够进一步提高端头的边缘的检测精度。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图像解析步骤中,通过轮廓计算步骤,以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C为中心,基于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在检查步骤中,在将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C的周围分割成多个的区域中的、未检测到表示端头的边缘的数据的区域内,设想为在假设轮廓上存在表示端头的假设边缘的数据。由此,能够使与边缘相关的数据存在于各区域。接下来,基于通过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到的表示端头的边缘的数据和表示假设边缘的数据来进行良好与否判定。因此,除了技术方案1~4的任一效果之外,即使表示端头的边缘的数据在中心C的周围偏颇,也能够确保算出端头的焊接位置的精度。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端头检测步骤中检测的表示端头的边缘的数据的个数为两个以下。因此,通过设想为在假设轮廓上存在表示端头的假设边缘的数据,将通过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到的表示端头的边缘的数据的个数与表示假设边缘的数据的个数合在一起而能够为3个以上。其结果是,除了技术方案5的效果之外,能够进一步提高算出端头的焊接位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的电气性结构的框图。
图2是焊接有端头的接地电极的母材的主视图。
图3是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图5是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图6是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火花塞
16接地电极
17母材
18正面(焊接有端头的面)
19端头
30焊接金属
31轮廓
32中心
33假设轮廓
36第一区域
37第二区域
38第三区域
39第四区域
40第一假想线
41第一范围
42第二假想线
43第二范围
44重复范围
45边缘成分(表示端头的边缘的数据)
49设想成分(表示端头的假设边缘的数据)
O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的接地电极16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20的电气性结构的框图。图1图示出以轴线O为界的火花塞10的单侧剖视图。在图1中,将纸面上侧称为火花塞10的前端侧,将纸面下侧称为火花塞10的后端侧。如图1所示,火花塞10具备绝缘体11、中心电极13及接地电极16。
绝缘体11是由高温下的绝缘性、机械特性优异的氧化铝等形成的圆筒状的部件,并形成有沿轴线O贯通的轴孔12。在轴孔12的前端侧配置有中心电极13。中心电极13是沿轴线O延伸的棒状的部件,铜或以铜为主成分的芯材由镍或镍基合金覆盖。中心电极13被保持于绝缘体11,前端从轴孔12露出。
端子配件14是连接高压线缆(未图示)的棒状的部件,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等)形成。端子配件14以前端侧插入于轴孔12的状态固定于绝缘体11的后端。在绝缘体11的外周固定有主体配件15。主体配件15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等)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主体配件15的前端接合有接地电极16。
接地电极16具备:端部接合于主体配件15的棒状的金属制(例如镍基合金制)的母材17;及在母材17的正面18的前端部焊接的端头19。端头19含有贵金属。接地电极16可以在母材17之中埋入铜或以铜为主成分的芯材。火花塞10将接地电极16的母材17弯折并在端头19与中心电极13之间形成有火花间隔。在图1中,图示出接地电极16的母材17弯折之前的状态。
火花塞10例如通过以下那样的方法来制造。首先,将中心电极13向绝缘体11的轴孔12插入,以使中心电极13的前端从轴孔12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进行配置。接下来,向轴孔12插入端子配件14,在确保了端子配件14与中心电极13的导通之后,将预先接合有直线状的母材17的主体配件15向绝缘体11的外周组装。在母材17的正面18焊接端头19而制造了火花塞10的半成品(以下称为“工件”)之后,使用检查装置20检查端头19的位置。对于检查的结果是判别为端头19焊接于母材17的正规的位置上的工件,以在轴线O方向上使端头19与中心电极13相对的方式使母材17弯折。由此,得到接地电极16的端头19与中心电极13隔着火花间隔而相对的火花塞10。
检查装置20是取得焊接有端头19的母材17的正面18的图像数据并基于该图像数据来进行端头19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的装置。检查装置20具备CPU21、ROM22及RAM23,它们经由总线线路24而连接于输入输出端口25。在输入输出端口25连接有照射母材17的灯26、相机27、移送装置28等各种装置。
CPU21是对由总线线路24连接的各部进行控制的运算装置。ROM22是存储有由CPU21执行的控制程序(例如图3图示的流程图的程序)、固定值数据等的无法改写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RAM23是在控制程序的执行时用于能够改写地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器。
相机27具备将母材17及端头19成像在预定的焦距的位置的光学系统、在其焦距的位置配置的CCD等拍摄元件、暂时存储拍摄元件检测到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及将存储器暂时存储的图像数据向CPU21输出的输出装置(均未图示)。相机27将母材17及端头19的图像作为例如640×480像素(VGA)的灰色标度的图像数据而向CPU21输出。RAM23存储相机27输出的图像数据。
移送装置28以相机27能够拍摄母材17及端头19的方式保持工件(火花塞10的半成品),并将CPU21判定为合格品的工件向下一步骤移送,将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工件排出。其他的输入输出装置29可例示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显示相机27拍摄到的图像、CPU21进行了良好与否判定的工件的个数等的监视器等。
图2是焊接有端头19的接地电极16的母材17的主视图。在图2中,图示出母材17中的焊接有端头19的部分。端头19通过在端头19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焊接金属30而接合于母材17。焊接金属30是在焊接时母材17及端头19熔融、凝固的金属,由母材17及端头19的成分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头19的形状为圆盘状,通过利用电阻焊接而在端头19的整周形成的焊接金属30,将端头19接合于母材17。
在电阻焊接中,在母材17的正面18将端头19重叠而利用电极(未图示)夹持,向电极间通电,使端头19与母材17接触的部分进行电阻发热。通电时的电流密度通常在端头19与母材17接触的部分中的端头19的缘的部分升高。其结果是,温度从端头19的缘的部分开始上升而熔融区域扩展,在端头19的轮廓19a的周围形成熔核(焊接金属30)。
检查装置20(参照图1)在取得了接地电极16的正面18中的焊接有端头19的部分的图像数据之后,通过图像处理来检测母材17及端头19的各边缘(深浅变化的交界),基于各边缘的位置来进行端头19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然而,在端头19的边缘检测时,在端头19的边缘以外,由于母材17的正面18的伤痕、焊接金属30的凹凸而产生深浅变化时,该部分成为噪声而端头19的边缘检测的检测精度可能会下降。因此,检查装置20按照各工件来执行图3所示的检查处理。
以下,参照图3~图6来说明检查处理。图3是检查处理的流程图,图4~图6是图像数据的示意图。在执行检查处理之前,从检查装置20(参照图1)的输入装置(其他的输入输出装置29)输入焊接前的端头19的形状、尺寸等已知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焊接前的端头19的形状(圆形)及端头19的直径。RAM23对输入的焊接前的端头19的数据进行存储。
如图3及图4所示,CPU21关于检查处理,首先,取得与焊接有端头19的母材17(参照图1)的正面18相关的图像数据(S1)。接下来,CPU21基于取得的图像数据,对母材17的轮廓17a(参照图2)的边缘及焊接金属30的轮廓31的边缘进行检测(S2、S3)。边缘的检测通过投影处理、微分处理、亚像素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进行。图像上的母材17的轮廓17a、焊接金属30的轮廓31的附近由于明亮度、颜色急剧地变化,因此能够几乎不会受到母材17的伤痕、焊接金属30的凹凸等引起的明亮度、颜色的变化的影响地检测母材17及焊接金属30的边缘。由此,能确保母材17及焊接金属30的边缘的检测精度。
接下来,CPU21基于检测到的焊接金属30的边缘(多个像素作成的轮廓31),来算出焊接金属30的轮廓31的中心32(中心C)的位置(S4)。在S4的处理中,CPU21求出轮廓31为平面图形时的重心,将该平面图形的重心设为中心32。重心通过构成轮廓31的坐标的算术平均、使用了平面图形的力矩等的公知的方法来求出。
接下来,CPU21基于RAM23存储的焊接前的端头19的形状、尺寸等数据,算出以中心32为中心的端头19的假设轮廓33的位置(S5)。在本实施方式中,焊接前的端头19的形状为圆盘状,因此端头19的假设轮廓33为圆形。通常,端头19在焊接的前后形状几乎不变化,因此在图3中,焊接后的端头19的轮廓19a和假设轮廓33图示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接下来,CPU21将中心32的周围分割成多个区域(S6)。在本实施方式中,CPU21设定通过中心32的第一直线34及与第一直线34正交并通过中心32的第二直线35。第一直线34是与矩形形状的正面18(参照图1)的短边平行的直线(与轴线O正交的直线),第二直线35是与正面18的长边平行的直线(与轴线O平行的直线)。由此,中心32的周围被分割成由第一直线34及第二直线35划分的第一区域36、第二区域37、第三区域38及第四区域39这4个区域。
接下来,CPU21在端头19的假设轮廓33的外侧且焊接金属30的轮廓31的内侧的预定的位置设定以中心32(中心C)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一假想线40(S7)。第一假想线40是对进行端头19的边缘检测的第一范围41进行划分的外缘。由此,能提高焊接后的端头19的轮廓19a存在于第一范围41的概率,因此能够提高端头19的边缘的检测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焊接前的端头19的形状为圆盘状,因此第一假想线40设定为与端头19相似的圆形。
接下来,CPU21在端头19的假设轮廓33的内侧的预定的位置设定以中心32(中心C)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二假想线42(S8)。第二假想线42是对进行端头19的边缘检测的第二范围43进行划分的内缘。由此,能提高焊接后的端头19的轮廓19a存在于第二范围43的概率,因此能够提高端头19的边缘的检测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焊接前的端头19的形状为圆盘状,因此第二假想线43设定为与端头19相似的圆形。
如图5所示,在由第一假想线40和第二假想线42包围的重复范围44,CPU21设定前处理滤波(S9)。作为前处理滤波,可列举例如膨胀滤波、收缩滤波、边缘提取滤波、边缘增强滤波、差分滤波、对比度转换滤波等公知的滤波。前处理在重复范围44的全部像素中执行。构成重复范围44的像素比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少,因此与对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进行前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前处理所需的时间。
接下来,CPU21检测第一假想线40的内侧的第一范围41与第二假想线42的外侧的第二范围43重复的重复范围44内的边缘(S10)。边缘的检测通过投影处理、微分处理、亚像素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进行。在图5中,在第一区域36、第二区域37、第三区域38及第四区域39全部区域存在有表示边缘的数据(边缘成分45),非边缘成分46与边缘成分45(带有阴影的部分)相邻。非边缘成分46是表示边缘的数据不存在的部分。
在S10的处理中,CPU21检测重复范围44内的边缘,因此能够避免处于重复范围44之外的母材17、端头19的表面的伤痕、焊接金属30的凹凸等引起的深浅变化(噪声)成为端头19的边缘检测的妨碍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端头19的边缘的检测精度。而且,在S10的处理中,通过S9的处理中的前处理滤波的设定进行图像数据的对比度的增强、噪声除去,因此能够使端头19的边缘检测容易。
接下来,CPU21判断表示边缘的数据(边缘成分45)的个数是否为2个以下(S11)。如图5所示,在边缘成分45的个数为3个以上时(S11:否),通过边缘成分45的回归分析能够算出圆(端头19的轮廓19a)的方程式。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回归分析的精度,CPU21判断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是否存在(S12)。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不存在时(S12:否),可认为边缘成分45在中心32(中心C)的周围没有偏颇,因此CPU21对边缘成分45进行回归分析,算出圆形的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S14)。
相对于此,如图6所示,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区域36及第二区域37)存在时(S12:是),CPU21设想为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第一区域36及第二区域37存在有表示端头19的假设边缘的数据(设想成分49)(S13)。在本实施方式中,CPU21在通过中心32(中心C)的第二区域37及第四区域39的二等分线47与假设轮廓33的交点、以及通过中心32的第一区域36及第三区域38的二等分线48与假设轮廓33的交点分别标绘设想成分49。接下来,CPU21对边缘成分45及设想成分49进行回归分析,算出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S14)。
通过S13的处理,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设置设想成分49,因此能够将进行回归分析的数据(边缘成分45及设想成分49)配置在各区域。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进行回归分析的数据的偏颇,提高回归分析的精度,因此能够提高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精度。
另外,设想成分49标绘在二等分线47、48上,因此能够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的中央配置设想成分49。其结果是,能够在各区域之中避免设想成分49的偏颇,因此能够抑制配置的设想成分49引起的回归分析的精度的下降。此外,设想成分49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各标绘1个,因此能够避免受到依赖于焊接前的端头19的设想成分49的影响而焊接后的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精度下降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S11的处理的结果是边缘成分45的个数为2个以下时(S11:是),CPU21跳过S12的处理,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标绘设想成分49(S13)。由此,即使在边缘成分45的个数为2个以下时,通过边缘成分45及设想成分49的回归分析也能算出圆(端头19的轮廓19a)的方程式,算出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S14)。
接下来,CPU21判定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是否处于母材17的预定的范围内(S15)。该处理基于通过S2的处理而检测到的母材17(参照图2)的边缘及通过S14的处理而算出的端头19的轮廓19a,来判定从母材17的轮廓17a至端头19的轮廓19a的距离W1、W3(母材17的短边方向的宽度)之差是否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其结果是,在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不在母材17的预定的范围内时(S15:否),由于端头19的焊接位置不适当,因此CPU21将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S18)。接下来,解除前处理滤波(S19),结束该检查处理。
相对于此,在端头19的轮廓19a的位置处于母材17的预定的范围内时(S15:是),CPU21判定端头19的轮廓19a的大小是否处于预定的范围内(S16)。该处理基于通过S14的处理而算出的端头19的轮廓19a,判定端头19的宽度W2是否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其结果是,在端头19的轮廓19a的大小不在预定的范围内时(S16:否),端头19的熔融量过多,因此CPU21将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S18)。接下来,解除前处理滤波(S19),结束该检查处理。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工件由移送装置28(参照图1)排出。
另一方面,在S16的处理的结果是端头19的轮廓19a的大小处于预定的范围内时(S16:是),焊接时的端头19的熔融量适当,因此CPU21将工件判定为合格品(S17)。接下来,解除前处理滤波(S19),结束该检查处理。判定为合格品的工件由移送装置28(参照图1)向下一步骤移送。
在该检查处理中,除了端头19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S15)之外,还进行端头19的轮廓19a的大小的良好与否判定(S16),因此熔融量过多引起的熔合不良等焊接缺陷的有无也能够判别。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S1的处理相当于技术方案记载的图像取得步骤,S2~S14的处理相当于图像解析步骤,S15、S16的处理相当于检查步骤。S3的处理相当于图像解析步骤中的焊接金属检测步骤,S4的处理相当于中心计算步骤,S5的处理相当于轮廓计算步骤,S10~S14的处理相当于端头检测步骤。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可以容易地推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接合有母材17的主体配件15组装于绝缘体11的外周之后、向母材17焊接端头19并检查该端头19的焊接位置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例如,当然可以在接合于主体配件15的母材17上焊接了端头19之后,检查端头19的焊接位置,接下来将主体配件15向绝缘体11组装。而且,当然可以向母材17焊接端头19,在检查了端头19的焊接位置之后,向主体配件15接合母材17。总之,只要是端头19焊接于母材17之后即可,可以在火花塞10的制造步骤的任意阶段进行端头19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圆盘状的端头19通过电阻焊接而接合于母材17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端头19的形状、焊接的手段是一例。例如,当然可以采用矩形板状、方形板状等从正面18观察时为多边形的端头19。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轮廓33、第一假想线40及第二假想线42优选设定为与端头19的外形相似的矩形、方形等多边形。
另外,当然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而将端头19接合于母材17。这是因为,只要通过激光焊接而形成的焊接金属的边缘根据相机27输出的图像数据能够检测,就能够与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端头19的焊接位置等的良好与否判定。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具备成像在预定的焦距的位置的光学系统及拍摄元件的相机27来取得图像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例如,当然也可以使用光学式距离传感器来取得三维的图像。作为光学式距离传感器,可列举例如将激光向接地电极16照射并通过半导体元件检测其反射光的结构。而且,当然可以使用通过立体方式的视差信息能够进行立体的距离识别的立体相机来取得图像。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假想线40、第二假想线42与端头19的外形为相似形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当然可以采用与端头19的外形不为相似形的任意的第一假想线40、第二假想线42。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中心32的周围被分割成4个区域(第一区域36至第四区域39)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对中心32的周围进行分割的区域的个数可以适当设定。但是,优选分割成3个以上的区域。这是因为,如果区域为3个以上,则在未检测到表示边缘的数据(边缘成分45)的区域配置了表示假设边缘的数据(设想成分49)之后,能够确保基于边缘成分45及设想成分49的端头19的轮廓19a的算出的精度。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S5的处理中算出端头19的假设轮廓33的位置的情况,但是当然可以省略S5的处理。在省略了S5的处理的情况下,在S7的处理中在焊接金属30的轮廓31的内侧设定第一假想线40,在S8的处理中在第一假想线40的内侧设定第二假想线42。即使省略S5的处理也能够在第一假想线40的内侧的第一范围41内检测边缘,因此能够不会受到处于第一假想线40的外侧的母材17的表面的伤痕等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地检测端头19的边缘。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S8的处理中设定第二假想线42的情况,但是当然可以省略S8的处理。这是因为,即使省略S8的处理,也能够在第一假想线40的内侧的第一范围41内检测边缘,因此能够不会受到处于第一假想线40的外侧的母材17的表面的伤痕等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地检测端头19的边缘。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S9的处理中设定前处理滤波的情况,但是当然可以省略S9的处理。这是因为,即使省略S9的处理,也能够在第一假想线40的内侧的第一范围41内检测边缘,因此能够不会受到处于第一假想线40的外侧的母材17的表面的伤痕等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地检测端头19的边缘。
在实施方式中,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S11的处理中,判定了表示边缘的数据(边缘成分45)是否为2个以下,但这是端头19为圆盘状的缘故。即,这是因为,只要边缘成分45为3个,就能够算出通过3个边缘成分45的圆的方程式。因此,作为阈值的边缘成分45的个数根据端头19的形状而适当设定。例如,在端头19为矩形板状、方形板状的情况下,在S11的处理中,优选判定边缘成分45是否为3个以下。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S13的处理中在未检测到边缘成分45的区域之中的二等分线47、48上各配置1个设想成分49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例如,当然可以将各区域分割成三等分、四等分等并在通过中心32的任意的等分线上,在第一直线34上、第二直线35上配置设想成分49。而且,在各区域配置设想成分49的个数在设想成分49对于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不会变得过大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设定。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S15的处理中,判定从母材17的轮廓17a至端头19的轮廓19a为止的距离W1、W3之差是否处于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但是未必局限于此。例如,当然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端头19的边缘来算出该边缘的中心的位置,根据该中心的位置与母材17的位置关系来进行端头19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

Claims (8)

1.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在母材上焊接有端头的接地电极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所述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
图像取得步骤,取得与所述接地电极中的焊接有所述端头的面相关的图像数据;
图像解析步骤,对通过所述图像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及
检查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图像解析步骤解析出的所述图像数据来进行所述端头的焊接位置的良好与否判定,
所述图像解析步骤包括:
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在所述端头的周围形成的焊接金属的边缘;
中心计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焊接金属检测步骤检测到的所述焊接金属的边缘来算出所述焊接金属的轮廓的中心;及
端头检测步骤,在由比所述焊接金属的轮廓靠所述中心侧并以所述中心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一假想线划分的第一范围内,检测所述端头的边缘,
在所述检查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图像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母材的边缘的位置和通过所述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到的所述端头的边缘的位置来进行所述良好与否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解析步骤包括轮廓计算步骤,在所述轮廓计算步骤中,以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为中心,基于所述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所述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
所述第一假想线比所述假设轮廓靠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端头检测步骤中,在比所述第一假想线靠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侧并以所述中心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二假想线的外侧的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范围重复的范围内,检测所述端头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解析步骤包括轮廓计算步骤,在所述轮廓计算步骤中,以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为中心,基于所述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所述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
所述第二假想线比所述假设轮廓靠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端头检测步骤中,在比所述第一假想线靠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侧并以所述中心为中心的环状的第二假想线的外侧的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范围重复的范围内,检测所述端头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解析步骤包括轮廓计算步骤,在所述轮廓计算步骤中,以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为中心,基于所述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所述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
所述第二假想线比所述假设轮廓靠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解析步骤包括轮廓计算步骤,在所述轮廓计算步骤中,以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为中心,基于所述端头的焊接前的已知的尺寸来算出所述端头的假设轮廓的位置,
在所述端头检测步骤中,在将所述焊接金属的所述轮廓的所述中心的周围分割成多个的区域中的、未检测到表示所述端头的边缘的数据的区域内,设想为在所述假设轮廓上存在表示所述端头的假设边缘的数据,
在所述检查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端头检测步骤检测到的表示所述端头的边缘的数据和表示所述假设边缘的数据来进行所述良好与否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端头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表示所述端头的边缘的数据的个数为两个以下。
CN201811213279.6A 2017-10-23 2018-10-18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98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4215A JP6588066B2 (ja) 2017-10-23 2017-10-23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2017-204215 2017-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8468A CN109698468A (zh) 2019-04-30
CN109698468B true CN109698468B (zh) 2020-10-13

Family

ID=6599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327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98468B (zh) 2017-10-23 2018-10-18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5458B2 (zh)
JP (1) JP6588066B2 (zh)
CN (1) CN109698468B (zh)
DE (1) DE102018126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15577B2 (en) * 2018-07-11 2020-04-07 Ngk Spark Plu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EP3957427A1 (de) * 2020-08-20 2022-02-23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r nichtabschmelzenden schweisselektrode einer automatisierten lichtbogenschweis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9591B2 (ja) 1997-10-09 2003-12-1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JP3792918B2 (ja) * 1998-12-16 2006-07-0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検査方法及びスパークプラグ製造方法
JP2002231412A (ja) * 2001-01-31 2002-08-16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091355B2 (ja) * 2002-06-25 2008-05-28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7083488B2 (en) * 2003-03-28 2006-08-01 Ngk Spark Plu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JP4056934B2 (ja) * 2003-06-03 2008-03-0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装置
JP4653604B2 (ja) * 2005-09-13 2011-03-1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5046309B2 (ja) * 2008-04-23 2012-10-1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4746689B2 (ja) * 2009-06-22 2011-08-1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28508B2 (ja) * 2010-06-11 2012-09-1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337188B2 (ja) * 2011-04-01 2013-11-0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5325947B2 (ja) * 2011-07-29 2013-10-23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639675B2 (ja) * 2012-05-07 2014-12-1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986592B2 (ja) * 2014-01-24 2016-09-0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881781B2 (ja) * 2014-06-26 2016-03-0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2017204215A (ja) 2016-05-13 2017-11-1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装置
JP6404373B2 (ja) * 2017-01-13 2018-10-1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55458B2 (en) 2019-07-16
JP6588066B2 (ja) 2019-10-09
CN109698468A (zh) 2019-04-30
DE102018126220A1 (de) 2019-04-25
US20190123517A1 (en) 2019-04-25
JP2019079636A (ja)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35832B1 (ko) 포터블형 용접 결함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JP4653604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US11712758B2 (en) Automated inspec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electric motor weld quality
CN109698468B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TW200402524A (en)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ad cut shape of electric resistance welded tube
JP5460527B2 (ja) 被覆電線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線処理機
JPWO2018092492A1 (ja) 電縫鋼管の高周波抵抗溶接及び誘導加熱溶接の操業監視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229062A1 (en) Metal wire repairing method and repairing device
JPH0579824A (ja) 電線皮剥ぎ状態検査方法
KR102027986B1 (ko) 비전 카메라를 이용한 비드 인식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50202708A1 (en) Image-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inspection method for welded portion
JP4140218B2 (ja) レーザー溶接部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566222B2 (ja) 突起状付着物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CN108879332B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TW470968B (en) Method of inspecting the welding of a sealed closure plug of a nuclear reactor fuel element
KR102221526B1 (ko) 용융풀 영상처리를 통한 용융풀 폭 및 처짐 측정방법
JP201417534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297983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JP4037374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2017009469A (ja) 端子圧着不良検出装置
JP2006021214A (ja) セグメントコンダクタの溶接品質管理方法
KR20170143358A (ko) 스폿 용접기의 전극팁 검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067303A (ko) 실러 도포 품질 검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러 도포 품질 검사 방법
JP6036625B2 (ja) 溶接部外観検査装置および溶接部外観検査方法
US10644483B2 (en) Method of inspecting spark plu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