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3929A -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3929A
CN109663929A CN201910066290.2A CN201910066290A CN109663929A CN 109663929 A CN109663929 A CN 109663929A CN 201910066290 A CN201910066290 A CN 201910066290A CN 109663929 A CN109663929 A CN 109663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solution
nanogold particle
concentration
volu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62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3929B (zh
Inventor
展宗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hengjingkang Technology Co ltd
XI AN LIAN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662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3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0~0.20mM氯酸金溶液和2~4份体积浓度为3.0~5.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与柠檬酸钠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并采用超声波持续粉碎,离心沉淀和三蒸水进行清洗,得到所需的纳米金微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高压环境下通过两种不同的还原剂进行混合,大大提高了纳米金微粒的合成效率,在反应釜周围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在反应过程中对得到的纳米金微粒进行持续的超声波粉碎,有效避免了纳米金微粒的集聚,提高了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发现当物质粒子尺寸减小到纳米 级的某一尺寸时,其特性既不同于原子,又不同于结晶体,是一种不同于本体 材料的新材料,同时,纳米级材料的物性也会发生突变,表现出与同组分的常 规材料完全不同的性能。比如,纳米尺寸的金微粒(AuNPs),即指金的微小颗 粒,其直径在1~100nm,以其良好的粒子分散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 应,光谱吸收效应以及自催化效应,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 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成为当前纳米医学界乃至整 个科学界的研究热点。而另一方面,从蛋白质、DNA、RNA到病毒,都在1- 100nm的尺度范围,遗传基因序列的自组装排列做到了原子级的精确结构,神 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等都是纳米科技的完美典范,生物合成和生物过程已 成为启发和制造新的纳米结构的源泉,很多研究人员正效法生物特性来实现技 术上的纳米级控制和操纵。
现阶段针对规则纳米金微粒制备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得到尺寸稳定、分 散、纯度高、利用率高的纳米金微粒一直是本领域的一个难点,如公开号为 10912821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常温下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以双氧 水预处理柠檬酸钠,得到的预处理液与氯金酸水溶液混合,在常温下搅拌,反 应,得到金纳米粒子,虽然在常温下实现了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但是其得到的 金纳米粒子尺寸稳定性差、规则性差、含杂多且合成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纳米金微粒存在的尺寸稳定性差、规则性差、含杂多且合 成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在高压环境下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还原剂进行混合, 大大提高了纳米金微粒的合成效率,在反应釜周围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在反应 过程中对得到的纳米金微粒进行持续的超声波粉碎,有效避免了纳米金微粒的 集聚,提高了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0~0.20mM的氯酸金溶液和2-4份体积 的浓度为3.0~5.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 中加入浓硝酸,控制其pH值为2~4,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2.5~3.5ba,将混合 液加热至120℃以上;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2~15份体积的浓度为 2.0~4.0mM的柠檬酸钠溶液和3~5份体积的浓度为0.5~0.8mM的硫化钠溶液加 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 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40~60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 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2h后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氯酸金的浓度为0.15mM,且混合液中氯酸金与乙 烯基吡咯烷酮两种物质的量之比为1:(0.8~1)。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硫化钠溶液物质的量之比为 (15~20):1。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柠檬酸钠的浓度为3.2mM,加入量为14份体积。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步骤三中 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
优选地,所述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为100~120转/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高压环境下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还原剂进行混合,大大提高了纳米 金微粒的合成效率,在反应釜周围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在反应过程中对得到的 纳米金微粒进行持续的超声波粉碎,有效避免了纳米金微粒的集聚,提高了纳 米金微粒的制备效率。
(2)由于在沸腾环境中进行还原反应时,容易造成反应釜不同区域内的水 流环境不相同,氯酸金与柠檬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接触机会也存在较大差 异,从而使得不同区域反应速率不相同,特别是反应釜靠近表面区域与远离反 应釜表面区域,本专利通过在高压环境下进行还原反应,使得反应釜内部在 120℃以上环境反应时也未出现沸腾,从而使得反应釜各区域内的反应速率相 近,同时也减少了纳米金微粒的结块。
(3)在反应釜周围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对反应釜中出现结块的纳米金微粒 进行粉碎,使得到的纳米金微粒的尺寸更小且形状更规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0~0.20mM的氯酸金溶液和2-4份体积 的浓度为3.0~5.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 中加入浓硝酸,控制其pH值为2~4,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2.5~3.5ba,将混合 液加热至120℃以上;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2~15份体积的浓度为 2.0~4.0mM的柠檬酸钠溶液和3~5份体积的浓度为0.5~0.8mM的硫化钠溶液加 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 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40~60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 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2h后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氯酸金的浓度为0.15mM,且混 合液中氯酸金与乙烯基吡咯烷酮两种物质的量之比为1:(0.8~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 转/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硫化钠溶液 物质的量之比为(15~20):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柠檬酸钠的浓度为3.2mM,加入 量为14份体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 转/分钟,步骤三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 52.5KHz。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为100~120转/分 钟。
下面通过几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实施例二: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0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3.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2,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实施例三: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4,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5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2份体积的浓度为4.0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实施例四: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20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一: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 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 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 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二: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6份体积的浓度 为5.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三: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2份体积的浓度 为3.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四: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为常压,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状态;其中 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沸腾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柠檬酸钠溶液和 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围设置超声 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 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其中 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使溶液温度降低 至4~8℃,控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 中纳米金微粒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 时反应釜转速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五: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00℃; 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00℃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柠檬 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 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 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 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将反应釜压力调 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 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 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六: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为常压,将混合液加热至90℃;其中反应 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90℃后,控制混合液温度在90℃左右,将14 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 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 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 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 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使溶液温度降低 至4~8℃,控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 中纳米金微粒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 时反应釜转速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七: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 上;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 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 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 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八: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 上;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8份体积的浓度为0.8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九: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 上;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2份体积的浓度为0.5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 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十: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 上;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搅拌使 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 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十一: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 上;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70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 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比例十二: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5mM的氯酸金溶液和3份体积的浓度 为4.5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 酸,控制其pH值为3,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3.0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 上;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4份体积的浓度为3.2mM的 柠檬酸钠溶液和4份体积的浓度为0.6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 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 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30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 止变化;其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h,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 分钟,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 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 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 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其中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 为100~120转/分钟。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 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 微粒。
对上述四组实施例和十二组对比例中得到的纳米金微粒进行透射电镜扫描 分析其尺寸分布、并对其合成效率、含杂率及放置在4℃环境中12h后尺寸分 布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述四组实施例和十二组对比例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中制备方法得到 的纳米金微粒相比于对比例中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金微粒,具有更好的尺寸稳 定性和规则性,微粒尺寸更加均匀,含杂量更少且合成效率更高。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 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 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 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00份体积的浓度为0.10~0.20 mM的氯酸金溶液和2-4份体积的浓度为3.0~5.0mM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往反应釜中加入浓硝酸,控制其pH值为2~4,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2.5~3.5ba,将混合液加热至120℃以上;
步骤二:当混合液温度达到120℃以上后,将12~15份体积的浓度为2.0~4.0mM的柠檬酸钠溶液和3~5份体积的浓度为0.5~0.8mM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混合液中,在反应釜周围设置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对反应釜内部结块颗粒进行粉碎,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40~60KHz;搅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直至溶液颜色停止变化;
步骤三: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2h后停止搅拌并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步骤四:离心沉淀,在反应釜内壁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待反应釜内温度低于100℃后,将反应釜压力调整至1.0~1.5ba,使溶液温度降低至4~8℃,控制反应釜离心旋转,使纳米金微粒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直至溶液中纳米金微粒的含量小于1×10-3mM,除去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
步骤五:采用三蒸水对沉淀的的纳米金微粒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均将三蒸水清洗加入反应釜中,再重复步骤四的离心沉淀操作,得到所需的纳米金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氯酸金的浓度为0.15 mM,且混合液中氯酸金与乙烯基吡咯烷酮两种物质的量之比为1:(0.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硫化钠溶液物质的量之比为(15~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柠檬酸钠的浓度为3.2mM,加入量为14份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步骤三中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在52.5KHz。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沉淀时反应釜转速为100~120转/分钟。
CN201910066290.2A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663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6290.2A CN109663929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6290.2A CN109663929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3929A true CN109663929A (zh) 2019-04-23
CN109663929B CN109663929B (zh) 2021-07-23

Family

ID=6615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6290.2A Active CN109663929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39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0904A (zh) * 2022-08-16 2022-09-16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用胶体金溶液的制备方法及试剂条、试剂盒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9498A (ja) * 2006-12-26 2008-07-10 Tokai Rubber Ind Ltd 導電性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導電性ペースト
WO2011107632A1 (es) * 2010-03-05 2011-09-09 Universidad De Cádiz (Otri) Síntesis verde (ecológica) de sononanopartículas de oro
CN102554258A (zh) * 2012-02-03 2012-07-11 济南大学 一种在水溶液里制备金属银纳米结构的方法
KR101190285B1 (ko) * 2012-03-14 2012-10-12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나노금속입자 제조장치
CN102806358A (zh) * 2012-08-30 2012-12-05 山东大学 水溶性单分散球形银纳米晶体的合成方法
CN102828176A (zh) * 2012-07-31 2012-12-19 东南大学 一种制备均匀金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
CN103056384A (zh) * 2013-01-07 2013-04-24 济南大学 一种贵金属及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US2013016859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Keith Chang Nanometer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30095957A (ko) * 2012-02-21 2013-08-29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초음파 발생 수조를 이용한 금나노유체의 제조방법
CN103273074A (zh) * 2013-03-27 2013-09-04 深圳市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超细镍粉工艺方法
CN103508449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修饰有金属纳米粒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6335134U (zh) * 2016-11-30 2017-07-18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太阳能电池板银粉的设备
CN107020390A (zh) * 2017-04-26 2017-08-08 成都创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纳米银及纳米银合金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9498A (ja) * 2006-12-26 2008-07-10 Tokai Rubber Ind Ltd 導電性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導電性ペースト
WO2011107632A1 (es) * 2010-03-05 2011-09-09 Universidad De Cádiz (Otri) Síntesis verde (ecológica) de sononanopartículas de oro
US2013016859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Keith Chang Nanometer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554258A (zh) * 2012-02-03 2012-07-11 济南大学 一种在水溶液里制备金属银纳米结构的方法
KR20130095957A (ko) * 2012-02-21 2013-08-29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초음파 발생 수조를 이용한 금나노유체의 제조방법
KR101190285B1 (ko) * 2012-03-14 2012-10-12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나노금속입자 제조장치
CN103508449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修饰有金属纳米粒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28176A (zh) * 2012-07-31 2012-12-19 东南大学 一种制备均匀金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
CN102806358A (zh) * 2012-08-30 2012-12-05 山东大学 水溶性单分散球形银纳米晶体的合成方法
CN103056384A (zh) * 2013-01-07 2013-04-24 济南大学 一种贵金属及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273074A (zh) * 2013-03-27 2013-09-04 深圳市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超细镍粉工艺方法
CN206335134U (zh) * 2016-11-30 2017-07-18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太阳能电池板银粉的设备
CN107020390A (zh) * 2017-04-26 2017-08-08 成都创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纳米银及纳米银合金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0904A (zh) * 2022-08-16 2022-09-16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用胶体金溶液的制备方法及试剂条、试剂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3929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6110A (zh) 一种高效降解亚甲基蓝的方法
JP2007523096A (ja) 金属錯体化合物溶液とその応用
CN107867726A (zh) 一种纳米氧化钌的制备方法
CN101704536A (zh) 一种新型普鲁士蓝介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2883A (zh)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铁氧化物纳米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76810A (zh) 一种磁性微藻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611088A (zh) 一种超声化学法制备ZnO量子点的方法
CN107915257A (zh) 一种钨青铜纳米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6143B (zh) 含钒和锑的催化剂及催化剂前体
CN106896148A (zh) 一种普鲁士蓝/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24711A (zh) 少层氮化碳负载三氧化钨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脱硫应用
CN108031475A (zh) 一种金负载氧化铁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014168A (zh) 一种纳米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2113A (zh) 核壳结构NiO/Au/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CN110104682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的纳米二氧化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929A (zh) 一种规则纳米金微粒的制备方法
CN113120973B (zh) 一种铜掺杂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09097356A (zh) 一种基于金壳-上转换纳米颗粒手性五聚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CN106082296A (zh) 一种球形氧化钇粉体的制备方法
WO2024087551A1 (zh) 一种软模板法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508192A (zh) 一种纳米氧化铁红的制备方法
CN102432064A (zh) 反相微乳液炭吸附四氯化钛水解体系纳米二氧化钛合成的方法
CN107199336A (zh) 一步法制备表面包覆纳米银颗粒的二氧化硅微球
CN111468740A (zh) 一种利用多元醇法制备六边形单质铜纳米片的方法
CN110316806A (zh) 一种用于水中硝酸盐氮去除的纳米复合材料nZVFPG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730060 No.1, Shandan street,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nzhou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730060 No.1, Shandan street,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710000, 5th Floor, Building C, Zone C,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 No. 69 Jinye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 AN LIAN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18, Floor 4, Block C, Yun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o.7 Shanxi Smart City, Dalian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angq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045000

Patentee before: Shanxi shengjingkang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Room 401-18, Floor 4, Block C, Yun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o.7 Shanxi Smart City, Dalian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angq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045000

Patentee after: Shanxi shengjingk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30060 No.1, Shandan street,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nzhou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