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5063B -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5063B
CN109545063B CN201710863176.3A CN201710863176A CN109545063B CN 109545063 B CN109545063 B CN 109545063B CN 201710863176 A CN201710863176 A CN 201710863176A CN 109545063 B CN109545063 B CN 109545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adjusting
adjustment
pillar
adjus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31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5063A (zh
Inventor
王景兴
万方琦
华波
文兵
霍灿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31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5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5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5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5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5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5/02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of machine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包括底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的顶架;所述顶架上设有顶棚调节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发动机罩调节机构,仪表板调节机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踏板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地板调节机构、门槛调节机构、门板调节机构、A柱调节机构、B柱调节机构和C/D柱调节机构;其中,所述A柱调节机构、所述B柱调节机构、所述C/D柱调节机构分别对应用于调整A柱、B柱、C/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A柱、B柱、C/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以降低整个汽车研发项目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人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人机工程性能已经成为影响用户使用满意度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汽车研发概念设计阶段,人机工程验证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拟设计后,主要通过制作一个具体车型的人机工程验证模型进行评价。当汽车的换挡器、门板等方案发生变化时,人机工程验证模型可通过调整换挡器、门板等部件的位置进行实物评价,以适应该车型部分方案的调整验证。
然而,现有的人机工程验证模型仅适用于一款车型,而且人机工程验证模型的制作时间一般是45天,制作时间过长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并导致人机工程验证模型未能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就及时地验证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而当人机工程验证模型制作出来后才发现人机工程存在问题时,此时再更改人机工程方案将对其他相关的汽车研发设计造成较大的改动,从而增加了整个汽车研发项目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工程的验证装置,以解决现有人机工程验证模型仅适用于一款车型,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不能得到及时验证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得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以降低整个汽车研发项目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工程的验证装置,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包括底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的顶架;所述顶架上设有顶棚调节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基础调节机构、A柱调节机构、B柱调节机构和C/D柱调节机构;其中,所述A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A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A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所述B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B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B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所述C/D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A柱调节机构包括A柱上调节机构和A柱下调节机构,所述基础调节机构包括仪表板调节机构;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包括A柱上底座、第一A柱上调节件、第二A柱上调节件和第三A柱上调节件;所述A柱上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A柱上底座上,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的一端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的另一端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棚调节机构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上,所述第一滑块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A柱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A柱下调节件和第二A柱下调节件;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A柱下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B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B柱调节件、第二B柱调节件、第三B柱调节件和第四B柱调节件;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上,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B柱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包括第二导轨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通过转轴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上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上;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通过转轴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当所述第二铰接部沿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左右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弧形槽通过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的左右方向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C/D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C/D柱调节件和第二C/D柱调节件,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上;所述C/D柱调节机构还包括C柱调节机构,所述C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C柱调节件、第二C柱调节件、第三C柱调节件和第四C柱调节件,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的一端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的另一端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可左右转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C/D柱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导轨组件,所述第三导轨组件包括第三导轨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导轨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包括第一C柱子调节件和第二C柱子调节件,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子调节件上;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设有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一C柱子调节件上设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铰接部上;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四铰接部上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弧形槽上;当所述第四铰接部沿所述第三铰接部的左右方向转动时,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左右方向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C/D柱调节机构还包括D柱调节机构,所述D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D柱调节件、第二D柱调节件、第三D柱调节件和第四D柱调节件,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二D柱调节件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D柱调节件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四D柱调节件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D柱调节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础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架上的仪表板调节机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踏板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地板调节机构、门槛调节机构、门板调节机构、发动机罩调节机构;其中,所述顶棚调节机构用于调整顶棚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顶棚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调整内后视镜沿所述基础框架前后、上下方向移动的内后视镜调节件;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组合仪表、方向盘和显示屏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分别调整组合仪表、方向盘和显示屏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方向转动;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换挡器、手刹、中间扶手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踏板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离合踏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分别调整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离合踏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方向转动;所述座椅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座椅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地板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地板地毯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地板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调整歇脚板沿所述基础框架前后、左右方向移动和前后方向转动的歇脚板调节机构;所述门槛调节机构用于调整门槛饰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门板调节机构用于调整门板饰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门板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调整外后视镜沿所述基础框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移动的外后视镜调节机构;所述发动机罩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发动机罩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包括底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的顶架;所述顶架上设有顶棚调节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发动机罩调节机构,仪表板调节机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踏板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地板调节机构、门槛调节机构、门板调节机构、A柱调节机构、B柱调节机构和C/D柱调节机构;通过所述A柱调节机构、所述B柱调节机构和所述C/D柱调节机构分别对应调整A柱、B柱和C/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且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使得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款车型对应的进行A柱、B柱和C柱、D柱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倾斜角度调整,实现A柱、B柱和C柱、D柱的柔性调整,从而在整车研发概念设计阶段的人机工程验证无需耗费时间制作仅能适用于一款车型的人机工程验证模型,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大大降低整个汽车研发项目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柱上调节机构与顶棚调节机构、仪表板调节机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柱上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柱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柱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D柱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D柱调节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门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门板调节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门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顶棚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仪表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踏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椅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础框架;101、底架;102、顶架;103、支撑架;104、安装架;105、第一蜗轮蜗杆机构;
2、A柱上调节机构;21、第一A柱上调节件;22、第二A柱上调节件;23、第三A柱上调节件;24、A柱上底座;25、第一导轨组件;251、第一导轨;252、第一滑块;3、A柱下调节机构;31、第一A柱下调节件;32、第二A柱下调节件;
4、B柱调节机构;41、第一B柱调节件;42、第二B柱调节件;43、第三B柱调节件;431、第一弧形槽;432、第一铰接部;44、第四B柱调节件;441、第二弧形槽;442、第二铰接部;45、第二导轨组件;451、第二导轨;452、第二滑块;
5、C/D柱调节机构;51、第一C/D柱调节件;52、第二C/D柱调节件;53、C柱调节机构;531、第一C柱调节件;532、第二C柱调节件;533、第三C柱调节件;534、第四C柱调节件;5341、第一C柱子调节件;5342、第二C柱子调节件;54、D柱调节机构;541、第一D柱调节件;542、第二D柱调节件;543、第三D柱调节件;544、第四D柱调节件;55、第三导轨组件;551、第三导轨;552、第三滑块;56、第三铰接部;561、第三弧形槽;57、第四铰接部;571、转动杆;
6、门板调节机构;61、前门板调节机构;611、第一前门板调节件;612、第二前门板调节件;613、第三前门板调节件;62、后门板调节机构;621、第一后门板调节件;622、第二后门板调节件;623、第三后门板调节件;63、外后视镜调节机构;
7、门槛调节机构;71、第一门槛调节件;72、第二门槛调节件;73、第三门槛调节件;
8、地板调节机构;81、第一排地板调节机构;82、第二排地板调节机构;821、第一地板子调节件;822、第二地板子调节件;823、第三地板子调节件;83、第三排地板调节机构;831、第四地板子调节件;832、第五地板子调节件;
9、顶棚调节机构;91、第一排顶棚调节机构;911、第一顶棚子调节件;912、第二顶棚子调节件;913、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2、第二排顶棚调节机构;921、第四顶棚子调节件;922、第五顶棚子调节件;923、第六顶棚子调节件;93、第三排顶棚调节机构;931、第七顶棚子调节件;932、第八顶棚子调节件;933、第九顶棚子调节件;94、内后视镜调节件;10、歇脚板调节机构;
11、仪表板调节机构;111、第一仪表板调节件;112、第二仪表板调节件;113、第三仪表板调节件;114、第四仪表板调节件;115、第五仪表板调节件;116、组合仪表调节机构;117、方向盘调节机构;1171、第一方向盘调节件;1172、第二方向盘调节件;1173、第三方向盘调节件;118、显示屏调节机构;
12、副仪表板调节机构;121、第一副仪表板调节件;122、第二副仪表板调节件;123、第三副仪表板调节件;124、换挡器调节机构;125、手刹调节机构;126、中间扶手调节机构;
13、踏板调节机构;131、第一踏板调节件;132、第二踏板调节件;133、制动踏板调节机构;1331、第一制动踏板调节件;1332、第二制动踏板调节件;1333、第三制动踏板调节件;134、油门踏板调节机构;1341、第一油门踏板调节件;1342、第二油门踏板调节件;1343、第三油门踏板调节件;135、离合踏板调节机构;1351、第一离合踏板调节件;1352、第二离合踏板调节件;1353、第三离合踏板调节件;
14、座椅调节机构;141、第一排座椅调节机构;1411、第一座椅子调节件;1412、第二座椅子调节件;1413、第三座椅子调节件;142、第二排座椅调节机构;1421、第四座椅子调节件;1422、第五座椅子调节件;1423、第六座椅子调节件;143、第三排座椅调节机构;1431、第七座椅子调节件;1432、第八座椅子调节件;15、发动机罩调节机构;151、第一发动机罩调节件;152、第二发动机罩调节件。
在附图中,所有的坐标系的方向都是相互对应的,x表示为前后方向,y表示为左右方向,z表示为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包括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包括底架101、支撑架103和顶架102,所述顶架102通过所述支撑架103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四个所述支撑架103分别位于所述基础框架1上的四个角,位于所述基础框架1前部的两个所述支撑架103的中部设有安装架104,所述安装架104上设有发动机罩调节机构15、仪表板调节机构11;所述顶架102上设有顶棚调节机构9,所述底架101上设有副仪表板调节机构12、踏板调节机构13、座椅调节机构14、地板调节机构8、门槛调节机构7、门板调节机构8、A柱调节机构、B柱调节机构4和C/D柱调节机构5;
其中,所述A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A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A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所述B柱调节机构4用于调整B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B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所述C/D柱调节机构5用于调整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A柱调节机构、所述B柱调节机构4和所述C/D柱调节机构5分别对应调整A柱、B柱和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且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使得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款车型对应的进行A柱、B柱和C柱、D柱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倾斜角度调整,实现A柱、B柱和C柱、D柱的柔性调整,从而在整车研发概念设计阶段的人机工程验证无需耗费时间制作仅能适用于一款车型的人机工程验证模型,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大大降低整个汽车研发项目的风险。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与汽车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一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柱调节机构包括A柱上调节机构2和A柱下调节机构3;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2包括A柱上底座24、第一A柱上调节件21、第二A柱上调节件22和第三A柱上调节件23;所述A柱上底座24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11上,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2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A柱上底座24上,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22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21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23的一端可上下滑动且通过摆动铰链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22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23的另一端通过摆动铰链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2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关键在于使得A柱上饰板能够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21、第二A柱上调节件22和第三A柱上调节件23可采用导轨、滑槽等约束要素限制运动方向;同样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2可采用摆动铰链实现前后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倾斜角度调整。
当汽车的A柱上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23上时,A柱上饰板可随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2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A柱上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所述A柱下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A柱下调节件31和第二A柱下调节件32;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31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A柱下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3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柱下调节机构3进行前后和左右方向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关键在于使得A柱下饰板能够实现前后和左右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31和所述第二A柱下调节件32以及所述底架101之间可采用导轨、滑槽等约束要素限制运动方向。
当汽车的A柱下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A柱下调节件32上时,A柱下饰板可随所述A柱下调节机构3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移动实现前后和左右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A柱下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A柱上饰板能够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一导轨组件25;第一导轨组件25包括第一导轨251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251上的第一滑块252,所述第一导轨2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23上,所述第一滑块252通过摆动铰链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22上。
同样地,为了使A柱上饰板能够实现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23的另一端通过摆动铰链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上。
结合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B柱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B柱调节件41、第二B柱调节件42、第三B柱调节件43和第四B柱调节件44;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41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42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41上,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42上,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44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上;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41、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42、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以及所述底架101之间可采用导轨、滑槽等约束要素限制运动方向。
当汽车的B柱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和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44上时,B柱饰板可随所述B柱调节机构4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B柱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B柱饰板能够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B柱调节机构4还包括第二导轨组件45;所述第二导轨组件45包括第二导轨451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451上的第二滑块452,所述第二导轨4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42上,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槽431,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槽431通过中心转轴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452上;当B柱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上时,B柱饰板可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
结合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B柱饰板能够实现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上设有第一铰接部432,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44上设有第二铰接部442,所述第二铰接部442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432上;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44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弧形槽441,所述第二弧形槽441通过柱型转轴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上;当所述第二铰接部442沿所述第一铰接部432的左右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弧形槽441通过所述柱型转轴沿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43的左右方向转动,并使用锁紧螺栓锁定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44调节后位置;当B柱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44上时,B柱饰板可实现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D柱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C/D柱调节件51和第二C/D柱调节件52,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51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51上;由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51和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确定所述C/D柱调节机构5进行前后、左右方向的调整;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51、第二C/D柱调节件52以及所述底架101之间可采用导轨、滑槽等约束要素限制运动方向。
所述C/D柱调节机构5还包括C柱调节机构53,所述C柱调节机构53包括第一C柱调节件531、第二C柱调节件532、第三C柱调节件533和第四C柱调节件534,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53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上,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532的一端可上下滑动且通过摆动铰链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531上,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532的另一端通过摆动铰链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533上,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533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上,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534可左右转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533上;其中,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531、第三C柱调节件533以及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之间可采用导轨、滑槽等约束要素限制运动方向。
所述C/D柱调节机构5还包括D柱调节机构,所述D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D柱调节件541、第二D柱调节件542、第三D柱调节件543和第四D柱调节件544,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54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上,所述第二D柱调节件54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541上,所述第三D柱调节件543通过摆动铰链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D柱调节件542上,所述第四D柱调节件544上设有两个带锁紧螺栓的弧形槽,所述第四D柱调节件544随弧形槽沿转轴转动,因此,所述第四D柱调节件544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D柱调节件543上,所述第四D柱调节臂上设有可上下滑动调节的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用于安装固定D柱饰板,其中,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541、第二D柱调节件542以及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52之间可采用导轨、滑槽等约束要素限制运动方向。
当汽车的C柱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533和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534上时,C柱饰板可随所述C柱调节机构53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C柱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同时能够适应不同款车型的方案调整验证,实现C柱方案变化时通过调整C柱的位置和倾斜角度能快速进行实物评价。
同样的,当汽车的D柱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四D柱调节件544上时,D柱饰板可随所述D柱调节机构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D柱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同时能够适应不同款车型的方案调整验证,实现D柱方案变化时通过调整D柱的位置和倾斜角度能快速进行实物评价。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柱饰板由C柱上饰板和C柱下饰板组成,C柱下饰板与B柱饰板构成汽车门洞,为了使C柱下饰板能够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C/D柱调节机构5还包括第三导轨组件55,所述第三导轨组件55包括第三导轨551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导轨551上的第三滑块552;所述第三导轨551通过摆动铰链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531上,所述第三滑块55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532上;当C柱下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532上时,C柱下饰板可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C柱上饰板能够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534包括第一C柱子调节件5341、第二C柱子调节件5342和第三C柱子调节件,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5342上设有两个带锁紧螺栓的弧形槽,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5342随弧形槽沿转轴转动,因此,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5342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子调节件5341上;所述第三C柱子调节件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5342上,当C柱上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C柱子调节件上时,C柱上饰板可实现前后方向倾斜角度调整。
为了使C柱上饰板能够实现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533上设有第三铰接部56,所述第一C柱子调节件5341上设有第四铰接部57,所述第四铰接部57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铰接部56上;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53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弧形槽561,所述第四铰接部57上设有转动杆571,所述转动杆571通过转轴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弧形槽561上;当所述第四铰接部57沿所述第三铰接部56的左右方向转动时,所述转动杆571通过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三弧形槽561的左右方向转动,并使用锁紧螺栓锁定所述第四铰接部57,当C柱上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5342上时,C柱上饰板可实现左右方向倾斜角度调整。
结合图1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款车型,需要对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高度调整,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还包括第一蜗轮蜗杆机构105,所述第一蜗轮蜗杆机构105包括涡轮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蜗轮上的蜗杆,所述蜗杆连接在所述基础框架1的底架101上,所述第一蜗轮蜗杆机构105上设有手轮,通过摇动手轮实现所述基础框架1的升降,从而使得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蜗轮蜗杆机构105调节所述基础框架1的离地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车型;并且当所述基础框架1需要移动位置时,所述底架101上可安装四个轮子,达到移动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位置的目的。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门板饰板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门板调节机构6包括前门板调节机构61和后门板调节机构62,所述前门板调节机构61包括第一前门板调节件611、第二前门板调节件612和第三前门板调节件613,所述第一前门板调节件611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A柱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前门板调节件612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前门板调节件611上,所述第三前门板调节件613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前门板调节件612上;所述后门板调节机构62包括第一后门板调节件621、第二后门板调节件622和第三后门板调节件623,所述第一后门板调节件621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B柱调节机构4上,所述第二后门板调节件622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后门板调节件621上,所述第三后门板调节件623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后门板调节件622上;所述第三前门板调节件613上设有用于调整外后视镜沿所述基础框架1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移动的外后视镜调节机构63。
当汽车的门板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门板调节机构上时,门板饰板可随所述门板调节机构6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门板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1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门槛饰板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门槛调节件71、第二门槛调节件72和第三门槛调节件73,所述第一门槛调节件71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门槛调节件72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门槛调节件71上,所述第三门槛调节件73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门槛调节件72上。
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用于调整汽车的门槛,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对应汽车位于用户在上下车时脚步跨过的门槛位置,当门槛饰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门槛调节件73上时,门槛饰板可随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门槛饰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1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地板地毯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地板调节机构8包括第一排地板调节机构81、第二排地板调节机构82和第三排地板调节机构83;所述第一排地板调节机构8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一排地板调节机构81上设有用于调整歇脚板沿所述基础框架1前后、左右方向移动和前后方向转动的歇脚板调节机构10;所述第二排地板调节机构82包括第一地板子调节件821、第二地板子调节件822和第三地板子调节件823,所述第一地板子调节件82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地板子调节件82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地板子调节件821上,所述第三地板子调节件823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地板子调节件822上;所述第三排地板调节机构83包括第四地板子调节件831和第五地板子调节件832,所述第四地板子调节件83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五地板子调节件83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地板子调节件831上。
当地板地毯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排地板调节机构81、所述第二排地板调节机构82和所述第三排地板调节机构83上时,地板地毯可随所述地板调节机构8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地板地毯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1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顶棚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包括第一排顶棚调节机构91、第二排顶棚调节机构92和第三排顶棚调节机构93;所述第一排顶棚调节机构91包括第一顶棚子调节件911、第二顶棚子调节件912和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所述第一顶棚子调节件91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架102上,所述第二顶棚子调节件91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棚子调节件911上,所述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顶棚子调节件912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2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上;所述第二排顶棚调节机构92包括第四顶棚子调节件921、第五顶棚子调节件922和第六顶棚子调节件923,所述第四顶棚子调节件92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架102上,所述第五顶棚子调节件92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顶棚子调节件921上,所述第六顶棚子调节件923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五顶棚子调节件922上;所述第三排顶棚调节机构93包括第七顶棚子调节件931、第八顶棚子调节件932和第九顶棚子调节件933,所述第七顶棚子调节件93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架102上,所述第八顶棚子调节件93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七顶棚子调节件931上,所述第九顶棚子调节件933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八顶棚子调节件932上;
当顶棚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所述第六顶棚子调节件923和所述第九顶棚子调节件933上时,顶棚饰板可随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顶棚调整到对应的位置,以验证用户在汽车内的头部空间,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所述第六顶棚子调节件923和所述第九顶棚子调节件933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以用于安装固定关于所述基础框架1前后方向对称的六块顶棚,每侧均有三块顶棚,通过所述第三顶棚子调节件913、所述第六顶棚子调节件923和所述第九顶棚子调节件933左右方向移动,使得两侧顶棚之间的宽度得以调整。
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第二顶棚子调节件912上设有用于调整内后视镜沿所述基础框架1前后、上下方向移动的内后视镜调节件94。
结合图1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仪表板调节件111、第二仪表板调节件112、第三仪表板调节件113、第四仪表板调节件114和第五仪表板调节件115;所述第一仪表板调节件111通过安装架10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仪表板调节件11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仪表板调节件111上,所述第三仪表板调节件113可前后滑动且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仪表板调节件112上,所述第四仪表板调节件114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仪表板调节件112上,所述第五仪表板调节件115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仪表板调节机构上;
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还包括组合仪表调节机构116、方向盘调节机构117和显示屏调节机构118;所述组合仪表调节机构116通过带有锁紧螺栓的铰链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仪表板调节件113上;当组合仪表安装固定在所述组合仪表调节机构116上时,组合仪表可随所述组合仪表调节机构116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组合仪表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所述方向盘调节机构117包括第一方向盘调节件1171、第二方向盘调节件1172和第三方向盘调节件1173,所述第一方向盘调节件1171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仪表板调节件113上,所述第二方向盘调节件117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盘调节件1171上,所述第三方向盘调节件1173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盘调节件1172上,所述第三方向盘调节件1173上设有用于安装方向盘的方向盘旋转轴;当方向盘安装固定在所述方向盘旋转轴上时,方向盘可随所述方向盘调节机构117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方向盘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所述显示屏调节机构118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五仪表板调节件115上。当显示屏安装固定在所述显示屏调节机构118上时,显示屏可随所述显示屏调节机构118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转动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显示屏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屏调节机构118可用于安装DVD显示屏或其他电子显示屏,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1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机构12包括第一副仪表板调节件121、第二副仪表板调节件122和第三副仪表板调节件123,所述第一副仪表板调节件12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副仪表板调节件122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副仪表板调节件121上,所述第三副仪表板调节件123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副仪表板调节件122上;
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机构12还包括换挡器调节机构124、手刹调节机构125、中间扶手调节机构126,所述换挡器调节机构124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副仪表板调节件122上,所述手刹调节机构125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副仪表板调节件122上,所述中间扶手调节机构126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副仪表板调节件123上。
当换挡器安装固定在所述换挡器调节机构124上、手刹安装固定在所述手刹调节机构125上以及中间扶手安装固定在所述中间扶手调节机构126上时,换挡器、手刹以及中间扶手均可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换挡器、手刹以及中间扶手分别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1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踏板调节机构13包括第一踏板调节件131和第二踏板调节件132;所述第一踏板调节件131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踏板调节件132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踏板调节件131上;所述踏板调节机构13还包括制动踏板调节机构133、油门踏板调节机构134和离合踏板调节机构135;所述制动踏板调节机构133包括第一制动踏板调节件1331、第二制动踏板调节件1332和第三制动踏板调节件1333,所述第一制动踏板调节件133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踏板调节件132上,所述第二制动踏板调节件133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动踏板调节件1331上,所述第三制动踏板调节件1333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动踏板调节件1332上,制动踏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制动踏板调节件1333上;
所述油门踏板调节机构134包括第一油门踏板调节件1341、第二油门踏板调节件1342和第三油门踏板调节件1343,所述第一油门踏板调节件134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踏板调节件132上,所述第二油门踏板调节件134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油门踏板调节件1341上,所述第三油门踏板调节件1343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油门踏板调节件1342上,油门踏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油门调节件1343上;
所述离合踏板调节机构135包括第一离合踏板调节件1351、第二离合踏板调节件1352和第三离合踏板调节件1353,所述第一离合踏板调节件1351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踏板调节件132上,所述第二离合踏板调节件135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离合踏板调节件1351上,所述第三离合踏板调节件1353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离合踏板调节件1352上,离合踏板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离合调节件上;使得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离合踏板调节通过所述踏板调节机构13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离合踏板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1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座椅调节机构14包括第一排座椅调节机构141、第二排座椅调节机构142和第三排座椅调节机构143;
所述第一排座椅调节机构141包括第一座椅子调节件1411、第二座椅子调节件1412和第三座椅子调节件1413,所述第一座椅子调节件141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二座椅子调节件141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座椅子调节件1411上,所述第三座椅子调节件1413可前后滑动且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座椅子调节件1412上;所述第二排座椅调节机构142包括第四座椅子调节件1421、第五座椅子调节件1422和第六座椅子调节件1423,所述第四座椅子调节件142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五座椅子调节件1422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座椅子调节件1421上,所述第六座椅子调节件1423可前后滑动且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五座椅子调节件1422上;所述第三排座椅调节机构143包括第七座椅子调节件1431和第八座椅子调节件1432,所述第七座椅子调节件143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第八座椅子调节件1432可前后滑动且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七座椅子调节件1431上;当三排座椅安装在所述第三座椅子调节件1413上、所述第六座椅子调节件1423上以及所述第八座椅子调节件1432上时,使得三排座椅通过所述座椅调节机构14实现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三排座椅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结合图1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基础框架1还包括支撑架103,所述顶架102通过所述支撑架103连接在所述底架101上;所述发动机罩调节机构15包括第一发动机罩调节件151第一发动机罩调节件151和第二发动机罩调节件152,所述第一发动机罩调节件151第一发动机罩调节件15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3上,所述第二发动机罩调节件152通过丝杆传动机构以及摇动手轮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罩调节件151上。当发动机罩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发动机罩调节件152上时,发动机罩通过所述发动机罩调节机构15可实现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款车型的需求能够将发动机罩调整到对应的位置,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还包括电控操作屏,所述电控操作屏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03上,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所述地板调节机构8、所述座椅调节机构14上可安装电机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电控操作屏与电机电连接并通过电机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控制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所述地板调节机构8、所述座椅调节机构14的运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验证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时获得调整数据,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上设有多个标尺,所述标尺用于显示位置调整的位移数据以及角度调整的角度数据。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验证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时,通过所述A柱调节机构、所述B柱调节机构4和所述C/D柱调节机构5分别对应调整A柱、B柱和C/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且沿所述基础框架1的前后和左右方向转动,使得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款车型对应的进行A柱、B柱和C/D柱的位置调整以及前后倾斜角度调整和左右倾斜角度调整,以及通过所述门板调节机构6、所述外后视镜调节机构63、所述门槛调节机构7、所述地板调节机构8、所述顶棚调节机构9、所述内后视镜调节件94、所述座椅调节机构14、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11、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机构12、所述踏板调节机构13、所述发动机罩调节机构15等共同实现A柱、B柱和C/D柱以及门板饰板、外后视镜、门槛饰板、地板地毯、顶棚、内后视镜、座椅、组合仪表、方向盘、显示屏、换挡器、手刹、中间扶手、踏板、发动机罩等根据不同尺寸、不同车型的需求进行柔性调整,从而在整车研发概念设计阶段的人机工程验证无需耗费时间制作仅能适用于一款车型的人机工程验证模型,进而利于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方案在人机工程设定阶段即可通过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进行人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大大降低整个汽车研发项目的风险。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能够适应不同款车型的人机工程验证,当A柱、B柱和C/D柱以及门板饰板、外后视镜、门槛饰板、地板地毯、顶棚、内后视镜、座椅、组合仪表、方向盘、显示屏、换挡器、手刹、中间扶手、踏板、发动机罩等方案变化时,所述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能够通过调整A柱、B柱和C/D柱以及门板饰板、外后视镜、门槛饰板、地板地毯、顶棚、内后视镜、座椅、组合仪表、方向盘、显示屏、换挡器、手刹、中间扶手、踏板、发动机罩等的位置以快速进行实物评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包括底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的顶架;
所述顶架上设有顶棚调节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基础调节机构、A柱调节机构、B柱调节机构和C/D柱调节机构;
所述A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A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A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
所述B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B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B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
所述C/D柱调节机构用于调整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调整C柱、D柱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方向转动;
所述C/D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C/D柱调节件和第二C/D柱调节件,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D柱调节件上;所述C/D柱调节机构还包括C柱调节机构,所述C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C柱调节件、第二C柱调节件、第三C柱调节件和第四C柱调节件,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的一端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的另一端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可左右转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调节机构包括A柱上调节机构,所述基础调节机构包括仪表板调节机构;
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包括A柱上底座、第一A柱上调节件、第二A柱上调节件和第三A柱上调节件;
所述A柱上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A柱上底座上,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A柱上调节件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的一端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上,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的另一端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棚调节机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上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组件;
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A柱上调节件上,所述第一滑块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A柱上调节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调节机构还包括A柱下调节机构;
所述A柱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A柱下调节件和第二A柱下调节件;
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A柱下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A柱下调节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B柱调节件、第二B柱调节件、第三B柱调节件和第四B柱调节件;
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B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可上下滑动且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上,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组件;
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包括第二导轨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B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通过转轴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上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上;
所述第四B柱调节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通过转轴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上;当所述第二铰接部沿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左右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弧形槽通过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三B柱调节件的左右方向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D柱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导轨组件,所述第三导轨组件包括第三导轨以及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的第三滑块;
所述第三导轨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C柱调节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C柱调节件包括第一C柱子调节件和第二C柱子调节件,所述第二C柱子调节件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C柱子调节件上;
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设有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一C柱子调节件上设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铰接部上;
所述第三C柱调节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四铰接部上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弧形槽上;当所述第四铰接部沿所述第三铰接部的左右方向转动时,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左右方向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D柱调节机构还包括D柱调节机构,所述D柱调节机构包括第一D柱调节件、第二D柱调节件、第三D柱调节件和第四D柱调节件,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C/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二D柱调节件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三D柱调节件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D柱调节件上,所述第四D柱调节件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三D柱调节件上。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架上的仪表板调节机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踏板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地板调节机构、门槛调节机构、门板调节机构、发动机罩调节机构;
其中,所述顶棚调节机构用于调整顶棚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顶棚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调整内后视镜沿所述基础框架前后、上下方向移动的内后视镜调节件;
所述仪表板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组合仪表、方向盘和显示屏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分别调整组合仪表、方向盘和显示屏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方向转动;
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换挡器、手刹、中间扶手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踏板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离合踏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并分别调整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离合踏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方向转动;
所述座椅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座椅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地板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地板地毯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地板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调整歇脚板沿所述基础框架前后、左右方向移动和前后方向转动的歇脚板调节机构;
所述门槛调节机构用于调整门槛饰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门板调节机构用于调整门板饰板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门板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调整外后视镜沿所述基础框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移动的外后视镜调节机构;
所述发动机罩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发动机罩沿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
CN201710863176.3A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Active CN109545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3176.3A CN109545063B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3176.3A CN109545063B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5063A CN109545063A (zh) 2019-03-29
CN109545063B true CN109545063B (zh) 2021-02-09

Family

ID=65823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3176.3A Active CN109545063B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5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376A (zh) * 2019-04-10 2019-06-14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整车人机参数测量试验装置
CN109883377A (zh) * 2019-04-10 2019-06-14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人机参数测量试验装置
CN110208000B (zh) * 2019-05-23 2020-08-1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槛验证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0361199B (zh) * 2019-07-01 2022-03-1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方向盘人机验证方法
CN113063604A (zh) * 2020-01-02 2021-07-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人机工程验证的调节装置
CN111351672B (zh) * 2020-03-25 2021-07-0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门洞止口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
CN111413108B (zh) * 2020-04-28 2021-06-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板中部布局试验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CN113721475A (zh) * 2020-05-26 2021-11-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交换方法、数据交换控制装置及数据交换系统
CN112131654B (zh) * 2020-08-20 2023-03-2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内头部空间验证装置和验证方法
CN112249196A (zh) * 2020-10-16 2021-01-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人机布置方案的验证平台及其搭建方法
CN113120126A (zh) * 2021-04-25 2021-07-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乘员r点的验证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71424U (zh) * 2011-07-19 2012-03-21 上海同捷三花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内外一体汽车验证模型
CN202916100U (zh) * 2012-07-30 2013-05-0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内部空间模拟装置
KR101679962B1 (ko) * 2015-04-14 2016-11-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테스트용 대차 구조
CN104849067B (zh) * 2015-05-20 2017-10-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试验台车及调试方法
DE102015007672A1 (de) * 2015-06-16 2016-12-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Prüfanordnung zur simulierten Prüfung eines Fahrzeugs auf mindestens einem Prüfstand, Prüfstand mit der Prüf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simulierten Prüfung eines Fahrzeugs auf mindestens einem Prüfstand mit der Prüfanordnung
CN106813928A (zh) * 2017-03-31 2017-06-09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B柱碰撞试验装置及应用所述装置进行碰撞试验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5063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5063B (zh)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US10532685B2 (en) Vehicle with reconfigurable seat and foot rest
CN205737024U (zh) 车辆座椅定位系统
EP2511432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operator's cab
CN108725268A (zh) 具有向内旋转座椅的车辆
CN207875438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10464892U (zh) 一种模拟驾驶员乘坐环境的多功能驾驶座椅展架
US10981513B2 (en) Center console structure
JP4794456B2 (ja) 自動車用の調節可能なシート及び同シートが設けられた自動車
US20190366935A1 (en) Center console structure
JP2012242116A (ja) ドライビングポジション検証装置
CN109455248B (zh) 商用车驾驶室全模型人机评价物理平台
KR102663989B1 (ko) 디스플레이 이동장치
JP4341468B2 (ja) 自動車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CN107256302A (zh) 一种汽车人机评审方法
CN217359020U (zh) 车辆人机工程验证装置
CN113063604A (zh) 汽车人机工程验证的调节装置
CN113392495A (zh) 一种汽车内造型通用体量体验模型运动仿真系统
CN200941048Y (zh) 柔性可变车内尺寸评估系统
JP3245963U (ja) 荷台付き自動車および荷台付き自動車用の架装設備
CN109724821B (zh) 车辆仪表板调节总成
JP7043975B2 (ja) センタコンソール構造
CN114537142B (zh) 副仪表板装置和车辆
US20190299926A1 (en) Vehicle control lockout
JP3943384B2 (ja) キャビン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