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1924A -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1924A
CN109541924A CN201810707976.0A CN201810707976A CN109541924A CN 109541924 A CN109541924 A CN 109541924A CN 201810707976 A CN201810707976 A CN 201810707976A CN 109541924 A CN109541924 A CN 109541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head
operating shaft
fixed part
switching devic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79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1924B (zh
Inventor
上野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41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1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1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1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3/00Protecting clockworks by shields or other means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magnetic fields
    • G04B43/002Component shock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7/00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 G04B27/02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by making use of the winding mea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04B3/043Locking of the operating element, also by mounting in a concealed plac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04B3/046Operation by rotation and axial movement with extra function of axial shift of operating element, e.g. crown combined with push butto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4Mounting the clockwork in the case; Shock absorbing mountings
    • G04B37/05Fixed mountings for pocket or wrist watches
    • G04B37/055Fixed mountings for pocket or wrist watches with shock damping means including the winding st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电位差腐蚀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具备:金属制的操作轴(10),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贯通孔(8);硬质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11),其固定在操作轴的外端部;以及按钮头部(12),其嵌入有该固定部并以非接触状态固定于操作轴,并且由与操作轴不同的金属形成。因此,是将固定于操作轴的外端部的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嵌入按钮头部的内部的结构,所以结构简单,并且操作轴与按钮头部不会相互接触,因而即使操作轴和按钮头部由不同的金属形成,也能够可靠并且良好地防止由于操作轴与按钮头部的电接触状态引起的电位差腐蚀。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等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的开关装置中,如日本特开2015-152555号公报所记载那样,公知有如下结构的开关装置,将筒状部件嵌入并固定在手表壳体的贯通孔,将金属制的操作轴能够滑动地插入该筒状部件,并经由缓冲部件将金属制的按钮头部安装到该操作轴的外端部。
在这种开关装置中,缓冲部件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所以在按钮头部受到冲击,缓冲部件弹性变形来缓冲冲击时,需要随着缓冲部件的弹性变形而使按钮头部相对于操作轴沿轴向位移。
因此,该开关装置为如下结构,在操作轴的外周面设置凸缘部,在按钮头部的内周面设置凸缘部能够滑动地卡合的凹部,通过使操作轴的凸缘部与按钮头部的凹部卡合,从而按钮头部不从操作轴脱出地使按钮头部相对于操作轴沿轴向位移。
然而,在这样的开关装置中,为了使按钮头部相对于操作轴沿轴向位移,而需要使设置于操作轴的外周面的凸缘部能够滑动地与设置于按钮头部的内周面的凹部卡合的结构,所以存在结构复杂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该开关装置中,由于操作轴的凸缘部和按钮头部的凹部容易接触,所以存在若操作轴和按钮头部由不同的金属形成,则操作轴和按钮头部接触时,容易因电接触状态所引起的电池作用产生电位差腐蚀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电位差腐蚀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本发明是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制的操作轴,其能够滑动地安装于壳体的贯通孔;硬质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其固定在位于上述壳体的外部的上述操作轴的外端部;以及按钮头部,其嵌入有上述固定部并以非接触状态固定于上述操作轴,并且由与上述操作轴不同的金属形成。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电位差腐蚀。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手表的开关装置中分解表示操作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操作部的A-A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操作部的B-B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5表示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第一变形例,(a)是其放大主视图,(b)是(a)的C-C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按钮头部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该手表壳体1由硬质合成树脂形成,为内部嵌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1a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经由玻璃填料2a安装有钟表玻璃2。该情况下,在钟表玻璃2的下侧配置有分型部件3。另外,在该手表壳体1的下部经由防水填料4a安装有后盖4。在该手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钟表模块5。
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侧部设置有开关装置6。该开关装置6用于进行时刻修正、钟表模块5的模式切换等。该开关装置6构成为具备操作部7,安装于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设置的贯通孔8。
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贯通孔8设置为贯通手表壳体1的内部和外部。该贯通孔8具备小径孔部8a、中径孔部8b、以及大径孔部8c。小径孔部8a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其轴向的长度大致是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厚度的一半。
如图1所示,中径孔部8b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部内的大致中间部,其内径大于小径孔部8a的内径,并且轴向的长度大致是小径孔部8a的长度的一半。大径孔部8c是锪平台部,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外部侧。
即,如图1所示,该大径孔部8c形成为其内径大于中径孔部8b的内径,并且大致与钟表模块5的厚度相同的大小,换句话说,大致与分型部件3与后盖4之间的长度相同的大小。另外,该大径孔部8c形成为轴向的长度大致是小径孔部8a的长度的一半,换句话说,与中径孔部8b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然而,如图1以及图2所示,操作部7具备:操作轴10,以能够滑动并且能够旋转的状态插入于手表壳体1的贯通孔8;固定部11,固定在该操作轴10的外部侧;按钮头部12,嵌入并固定有该固定部11;以及弹簧部13,沿着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推出的方向对该按钮头部12施力。该情况下,操作轴10和按钮头部12由相互不同的金属形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操作轴10由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例如不锈钢或碳钢等金属形成为圆棒状。该操作轴10形成为其外径是与贯通孔8的小径孔部8a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且轴向的长度比贯通孔8的长度长。由此,操作轴10的一端部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突出,另一端部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突出。
该情况下,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作为操作轴10的一端部的内端部设置有环状的安装槽10a。在该安装槽10a,在手表壳体1内安装有E环等防脱部件14。由此,操作轴10构成为通过防脱部件14能够接触和分离地与手表壳体1的内周面抵接,而不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脱出。
另外,如图1所示,该操作轴10构成为其外周面以压接在被埋入贯通孔8的小径孔部8a的内周面的防水环15的内周面的状态滑动。由此,操作轴10实现了其外周面与贯通孔8的小径孔部8a的内周面之间的防水。并且,在该操作轴10的外端部设置有防脱用的凸缘部10b。该凸缘部10b形成为非圆形状,例如大致四边形。
另一方面,如图1~图3所示,固定部11由硬质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聚甲醛(POM)、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等刚性高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即,该固定部11具有其外径大于贯通孔8的中径孔部8b的内径并且小于大径孔部8c的内径的大小,通过嵌入成型以覆盖凸缘部10b的状态一体地固定于操作轴10的外端部。
由此,如图1~图3所示,,固定部11构成为不会由于操作轴10的凸缘部10b而相对于操作轴10在轴向上产生位置偏移,并且通过凸缘部10b形成为非圆形状而不会相对于操作轴10旋转,与操作轴10一体地在轴向上移动并且旋转。
该情况下,如图1~图3所示,固定部11形成为其轴向的长度与贯通孔8的小径孔部8a和中径孔部8b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该固定部11在位于手表壳体1的外部侧的内侧部设置有圆形状的孔部11a。该孔部11a形成为其内径是与贯通孔8的中径孔部8b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轴向的长度大致是固定部11的轴向的长度的一半。
另外,如图1~图3所示,该固定部11在位于其轴向上的中间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环状的凸部16。该凸部16形成为位于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的端部呈平板状突出,且手表壳体1的外部侧缓慢倾斜的形状。该情况下,凸部16形成为从固定部11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长度较短(低)。
如图1~图4所示,按钮头部12由与操作轴10不同的金属、即电位与操作轴10不同的金属且离子化倾向高的金属、例如包括铝合金的铝类金属、包括镁合金的镁类金属、包括铜合金的铜类金属等非铁金属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该情况下,优选按钮头部12由着色性高的铝形成。
如图1~图4所示,该按钮头部12形成为其内径与固定部11的外径相同,内部的轴向的长度与固定部11的轴向的长度相同。另外,该按钮头部12形成为其外径稍小于贯通孔8的大径孔部8c的内径,轴向的长度比固定部11的轴向的长度长。
由此,如图1~图4所示,按钮头部12构成为在其内部嵌入有固定部11时,固定部11的外周面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紧贴,固定部11的外端面与按钮头部12的内端面紧贴。另外,在固定于操作轴10的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时,该按钮头部12不与操作轴10接触地安装于操作轴10。
该情况下,如图1~图4所示,按钮头部12在其内周面设置有供固定部11的凸部16卡合的环状的凹部17。该凹部17形成为剖面形状为与凸部16相同的形状的槽状。该按钮头部12构成为在其内部嵌入有固定部11时,固定部11的凸部16压接在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并且插入,从而固定部11的凸部16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凹部17卡合。
由此,如图1~图4所示,按钮头部12构成为在其内部嵌入有固定部11,当固定部11的凸部16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凹部17卡合时,固定部11的凸部16相对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压接力被解除,由此固定部11的凸部16相对于按钮头部12的负荷被清除,该状态下按钮头部12不会从固定部11脱出。
另外,如图1~图4所示,该按钮头部12在外端面设置有装饰部18。该装饰部18是用于提高外观设计性的利用凹凸的图案,例如使多个高度低的四角锥纵横排列,由此,除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还构成为在用手指操作按钮头部12时,防止手指打滑。
然而,如图1~图4所示,该按钮头部12构成为通过以非接触状态安装于操作轴10,从而在与操作轴10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腐蚀。即,所谓电位差腐蚀是离子化倾向低的不锈钢等金属侵蚀离子化倾向高的铝等金属,是在成为不锈钢制的操作轴10与铝制的按钮头部12电接触状态时,由于电位差产生电池作用,铝制的按钮头部12因该电池作用产生腐蚀的现象。
另外,该按钮头部12由离子化倾向高的铝形成,从而能够对表面进行氧化铝处理,通过该氧化铝处理在表面形成硬质的氧化膜,并且能够通过染料将该氧化膜着色。因此,该按钮头部12能够实现颜色扩展(彩色化),获得高品质感,并且提高外观设计性。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弹簧部13是配置在操作轴10的外周的螺旋弹簧,一端部配置在贯通孔8的中径孔部8b内,另一端部配置在固定部11的孔部11a内。该情况下,弹簧部13通过另一端部配置在固定部11的孔部11a内,从而不与按钮头部12接触。因此,即使弹簧部13由与按钮头部12不同的金属形成,也不会引起电位差腐蚀。
另外,如图1所示,由于该弹簧部13配置在操作轴10的外周,从而存在与操作轴10接触的情况。因此,为了防止在与操作轴10之间由电接触状态引起的电位差腐蚀,而优选弹簧部13由与操作轴10相同的金属形成。
由此,如图1所示,弹簧部13构成为通过其弹力将安装于操作轴10的内端部的防脱部件14推到手表壳体1的内面,并在该状态下将固定部11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推出,由此沿着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推出的方向对按钮头部12施力。
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操作轴10构成为在按钮头部12克服弹簧部13的弹力而被推动时,操作轴10与按钮头部12一起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滑动,操作轴10的内端部按压设置于钟表模块5的开关部5a来使其进行开关动作。
接下来,对这样的手表的开关装置6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组装该开关装置6时,首先,组装操作部7。此时,预先通过嵌入成型将固定部11一体地形成在操作轴10,以固定部11覆盖操作轴10的凸缘部10b的状态,将固定部11固定在操作轴10的外端部。
由此,固定部11不会由于操作轴10的凸缘部10b而在轴向上产生位置偏移,并且通过凸缘部10b形成为非圆形状,而不会相对于操作轴10旋转,以与操作轴10一体地在轴向上移动并且旋转的状态固定于操作轴10。
该状态下,将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将按钮头部12安装到固定部11。此时,将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时,在固定部11的外周面设置有凸部16,所以使该固定部11的凸部16压接在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同时插入,从而使固定部11的凸部16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凹部17卡合。于是,解除了固定部11的凸部16相对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压力。
因此,清除固定部11的凸部16对按钮头部12的负荷,该状态下,固定部11的外周面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紧贴,固定部11的外端面与按钮头部12的内端面紧贴,按钮头部12镶嵌于固定部11。该状态下,按钮头部12不会从固定部11脱出地将按钮头部12固定于固定部11。另外,该状态下,不与操作轴10接触地安装于操作轴10。
在将该操作部7安装到手表壳体1的贯通孔8时,首先,在操作轴10的外周配置弹簧部13。该状态下,将操作轴10从手表壳体1的外部插入手表壳体1的贯通孔8的小径孔部8a。此时,弹簧部13的一端部插入贯通孔8的中径孔部8b,弹簧部13的另一端部插入固定部11的孔部11a。
然后,使操作轴10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突出。该状态下,在设置于操作轴10的内端部的安装槽10a安装防脱部件14。于是,弹簧部13通过其弹力将操作轴10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推出,所以防脱部件14被弹力地推到手表壳体1的内面。另外,此时,按钮头部12通过弹簧部13的弹力与操作轴10一起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被推出。由此,开关装置6被组装。
接下来,对操作该开关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该开关装置6在通常的状态时,通过弹簧部13的弹力将操作轴10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推出,防脱部件14被推到手表壳体1的内面。由此,位于手表壳体1的内部的操作轴10的内端部远离钟表模型5的开关部5a,开关部5a成为断开状态。
该状态下,若克服弹簧部13的弹力将按钮头部12朝向手表壳体1推动,则弹簧部13压缩并且操作轴10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滑动。由此,操作轴10的内端部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突出,该突出的操作轴10的内端部按压钟表模型5的开关部5a并使其进行开关动作。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开关装置6,通过具备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贯通孔8的金属制的操作轴10、固定于该操作轴10的外端部的硬质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11、以及嵌入有该固定部11以非接触状态固定于操作轴10并且由与操作轴10不同的金属形成的按钮头部12,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电位差腐蚀。另外,通过固定部11,即使按钮头部12有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防止操作轴10的破损。
即,在该手表的开关装置6中,是将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11固定在操作轴10的外端部,并将该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的结构,所以结构简单且能够容易地组装。该情况下,固定部11能够通过嵌入成型简单并且容易地形成在操作轴10的外端部,所以能够将固定部11可靠地固定在操作轴10。
另外,在该手表的开关装置6中,固定于操作轴10的外端部的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所以操作轴10和按钮头部12不会相互接触。因此,即使操作轴10和按钮头部12由不同的金属形成,也能够可靠并且良好地防止由于操作轴10与按钮头部12的电接触状态产生的电池作用所引起的电位差腐蚀。
该情况下,操作轴10的金属与按钮头部12的金属由于电接触状态下的电位差、即离子化倾向不同,通过由于操作轴10与按钮头部12的电接触状态产生的电池作用引起电位差腐蚀,但操作轴10与按钮头部12不会相互接触,所以不会引起由于操作轴10与按钮头部12的电接触状态产生的电池作用所引起的电位差腐蚀。
即,操作轴10由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例如不锈钢或碳钢等金属形成,按钮头部12由离子化倾向高的金属,例如包括铝合金的铝类金属、包括镁合金的镁类金属、包括铜合金的铜类金属等非铁金属形成,操作轴10和按钮头部12也不会相互接触,所以不会引起由于操作轴10与按钮头部12的电接触状态产生的电池作用所引起的电位差腐蚀。
该情况下,通过按钮头部12是着色性高的非铁金属,例如铝,能够实现彩色化,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即,在由铝形成按钮头部12的情况下,能够对表面进行氧化铝处理,通过该氧化铝处理在表面形成了硬质的氧化膜,所以能够通过染料将该氧化膜着色。
因此,在该按钮头部12中,能够容易地实现颜色扩展(彩色化),所以能够得到丰富的颜色变化,获得高品质感,并且提高外观设计性,除此以外,由于是铝,而能够使对于固定部11的紧贴强度优异,并且表面硬度也高,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在该开关装置6中,通过具备设置于固定部11的外周的凸部16和设置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且供凸部16卡合的凹部17,能够在将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时,使固定部11的凸部16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凹部17卡合,由此,能够将按钮头部12可靠地并且稳固地固定在固定部11,以免按钮头部12从固定部11脱出。
该情况下,按钮头部12在将固定部11嵌入其内部时,固定部11的凸部16压接在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并且插入,但在固定部11的凸部16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凹部17卡合时,能够使固定部11的凸部16相对于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的压力解除,所以能够不使固定部11的凸部16的负荷施加到按钮头部12。
另外,该按钮头部12在其内部嵌入有固定部11时,能够使固定部11的外周面紧贴在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并且能够使固定部11的外端面紧贴在按钮头部12的内端面,所以能够使按钮头部12可靠地并且良好地镶嵌并固定在固定部11。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例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第一变形例那样,在固定部11的外端面设置多个突起部20的结构。即,这些多个突起部20是圆锥、方锥等突起,排列在以固定部11的外端面的中心部为中心的同心圆上。
另外,这些多个突起部20构成为在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时,被推到按钮头部12的内端面,从而多个突起部20的各前端部被压扁。因此,考虑多个突起部20的各前端部被压扁的情况,优选按钮头部12形成为按钮头部12的内部的轴向的长度比从固定部11的内端面到多个突起部20的各前端部的长度稍短。
这样,若是在固定部11的外端面设置多个突起部20的结构,则由于制作时的尺寸公差的差异,即使在固定部11与按钮头部12之间产生缝隙、松动,也通过多个突起部20被推到按钮头部12的内端面,多个突起部20的各前端部被压扁,而能够抑制固定部11与按钮头部12的缝隙、松动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多个突起部20缓冲来自外部的冲击。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也可以是例如图6所示的第二变形例那样,在按钮头部12的内端部设置存储粘合剂21的粘合剂存储部22的结构。即,该按钮头部12将粘合剂21填充到粘合剂存储部22,该状态下,成为通过将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而通过粘合剂21粘合固定在固定部11的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通过填充在按钮头部12的粘合剂存储部22的粘合剂21将按钮头部12粘合在固定部11,所以能够进一步地将按钮头部12稳固地固定在固定部11。另外,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将固定部11嵌入按钮头部12的内部时,填充到粘合剂存储部22的粘合剂21不会突出到按钮头部12的外部,所以能够将按钮头部12良好地固定在固定部11。
该情况下,若使用在粘合剂21固化时具有缓冲性的粘合剂,则能够防止固定部11与按钮头部12的松动,并且在按钮头部12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能够良好地缓冲该冲击。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二变形例中,对在固定部11的外周面设置凸部16、在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设置凹部17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固定部11的外周面设置凹部、在按钮头部12的内周面设置凸部,使按钮头部12的凸部与固定部11的凹部卡合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二变形例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一定需要应用于手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另外,本发明不一定需要应用于钟表,也能够应用于移动电话机、移动终端机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包括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金属制的操作轴,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的贯通孔;
硬质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部,其固定在位于上述壳体的外部的上述操作轴的外端部;以及
按钮头部,其嵌入有上述固定部并以非接触状态固定于上述操作轴,并且由与上述操作轴不同的金属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轴的金属和上述按钮头部的金属的电位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钮头部是着色性高的非铁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凸部和凹部,上述凸部设置于上述固定部的外周和上述按钮头部的内周面的一方,上述凹部设置于上述固定部的外周和上述按钮头部的内周面的另一方,并供上述凸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定部的外端面设置有压接在上述按钮头部的内端面的多个突起部。
6.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
CN201810707976.0A 2017-09-22 2018-07-02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Active CN109541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2385A JP6991458B2 (ja) 2017-09-22 2017-09-22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17-182385 2017-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1924A true CN109541924A (zh) 2019-03-29
CN109541924B CN109541924B (zh) 2021-06-01

Family

ID=6583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7976.0A Active CN109541924B (zh) 2017-09-22 2018-07-02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91458B2 (zh)
CN (1) CN109541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2292A1 (ja) * 2020-10-30 2022-05-05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3819A (en) * 1966-12-22 1969-07-08 John Simon Control device for waterproof timepiece
CN1609733A (zh) * 2003-10-23 2005-04-2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表
CN103676599A (zh) * 2012-09-19 2014-03-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04065668U (zh) * 2013-08-05 2014-12-3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JP2015068684A (ja) * 2013-09-27 2015-04-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204515348U (zh) * 2014-03-12 2015-07-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JP2015152555A (ja) * 2014-02-19 2015-08-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05955519A (zh) * 2015-03-08 2016-09-21 苹果公司 输入机构组件、可穿戴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系统
JP2017044559A (ja) * 2015-08-26 2017-03-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6233B2 (ja) * 2007-09-05 2013-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計および携帯機器
JP2017004829A (ja) 2015-06-12 2017-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3819A (en) * 1966-12-22 1969-07-08 John Simon Control device for waterproof timepiece
CN1609733A (zh) * 2003-10-23 2005-04-2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表
CN103676599A (zh) * 2012-09-19 2014-03-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04065668U (zh) * 2013-08-05 2014-12-3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JP2015068684A (ja) * 2013-09-27 2015-04-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15152555A (ja) * 2014-02-19 2015-08-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204515348U (zh) * 2014-03-12 2015-07-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N105955519A (zh) * 2015-03-08 2016-09-21 苹果公司 输入机构组件、可穿戴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系统
JP2017044559A (ja) * 2015-08-26 2017-03-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7467A (ja) 2019-04-11
CN109541924B (zh) 2021-06-01
JP6991458B2 (ja) 202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6164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instrument including at least one control member arranged for also transmitting electric signals
JP2002062376A5 (zh)
CN109541924A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JP2002062376A (ja) 腕時計
JP2019045489A (ja) 可動のホーンを有する時計ケース
CN109557800A (zh) 壳体及钟表
CN106227021B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US20070147185A1 (en) Timepiece
US20090255721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JP5839294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717436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5136046B2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
JP6284042B2 (ja) 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JP6020970B2 (ja) 腕時計
CN110226818B (zh) 便携式手环结构
JP6738546B2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および腕時計
CN207380454U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手表
CN218849321U (zh) 防水按键和电能表
JP705527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00249775A (ja) 腕時計ケース
JP6183595B2 (ja) バンド連結構造および腕時計
JP5948824B2 (ja) 電子機器
JP6424472B2 (ja) ケース構造および時計ケース
CN219590683U (zh) 表头、可穿戴设备及表框组件
CN214795883U (zh) 电磁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