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9733A - 便携式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9733A
CN1609733A CN200410087041.5A CN200410087041A CN1609733A CN 1609733 A CN1609733 A CN 1609733A CN 200410087041 A CN200410087041 A CN 200410087041A CN 1609733 A CN1609733 A CN 1609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revolving force
head
axial region
cr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870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庄司秀昭
武田维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609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9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04B37/10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of winding stems
    • G04B37/103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of winding stems by screwing the crown onto the cas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04B3/043Locking of the operating element, also by mounting in a concealed pl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便携式表,其中利用螺纹的啮合将柄头控制为不会随意转动,并且不受表机芯的功能的限制,改善了耐久性,并且用于柄头的螺纹锁定操作轻。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便携式表,其中柄头,与将旋转力传递给表机芯的上条柄轴连接并且与阳螺纹部分的外边缘可分离地啮合,从而通过啮合将该柄头控制为不会随意转动。该柄头包括:使得上条柄轴与柄头轴部协同运动的柄头轴部;和使得该轴旋转的柄头头部。旋转力接收部分设置在套管外面的轴端部的边缘部分中。阴螺纹部分和旋转力传递部分设在栖头头部上。阴螺纹部分与阳螺纹部分可分离地啮合。在所有螺纹部分的啮合松开的状态中,随着沿着柄头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运动,旋转力传递部分可分离地装配到旋转力接收部分中。

Description

便携式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表,其中利用螺纹的啮合将柄头控制为不会随意转动。
背景技术
传统地,用来操作安装在表壳体中的表机芯的柄头是一个单独的零件,并且包括柄头轴部和柄头头部,前者使得表机芯与柄头轴部协同运动而后者与该轴部分一体形成。柄头轴部插入在固定在表壳体上的上条柄轴套管中,并且柄头头部装配到上条柄轴套管的位于表壳体外部的套管末端中。
已知一种便携式表,其中为了防止柄头随意被转动,阳螺纹部分形成在位于上条柄轴套管的表壳体外部的套管末端的外边缘上,而阴螺纹部分形成在柄头头部中,与位于套管末端的阳螺纹部分可分离地啮合(参见JP-A-57-46181(第1页右栏第8行至第2页左栏第7行,以及图1和2)。
在该便携式表中,在表机芯不工作的自然状态中,柄头与套管的阳螺纹部分啮合使得柄头头部紧靠在表壳壳体的外表面上,从而能够防止柄头的随意转动。用来保持柄头使之不会随意转动的操作在以下称之为螺纹锁定操作,并且柄头受到保持的状态在以下称之为螺纹锁定状态。另外,当操作表机芯时,在柄头与阳螺纹部分的啮合松开后,与表机芯连接的上条柄轴能够与柄头一同旋转,使得柄头进入到拔出状态中。
附带地,在通过上条柄轴操作具有以螺旋弹簧作为驱动源的表机芯的机械便携式表中,制造成使得在柄头设置在柄头未拔出的位置的状态时,通过柄头的旋转操作对螺旋弹簧上弦。另外,在通过上条柄轴操作的表机芯具有多个工作模式的便携式表中,制造成使得在柄头设置在柄头未拔出的位置的状态时,通过柄头的旋转操作进行多个工作模式的转换。
注意的是在柄头设置在柄头未拔出的位置的状态通常称之为“零阶段”。另一方面,柄头拔出到用于日历调整等的位置通常称之为“第一阶段”。还已知一种便携式表,其中根据情况的不同,柄头可以拔出到用于调整时间的位置的“第二阶段”的拔出位置。
由于以下原因,对于具有利用设置在“零阶段”中的柄头对螺旋弹簧上弦的功能的这种便携式表,或者对于具有改变工作模式的功能的一类便携式表,将JP-A-57-46181的技术应用到其中并不是优选的做法。
也就是说,在JP-A-57-46181的便携式表中,柄头轴部和柄头头部是整体形成的。因此,在用来使得柄头啮合在上条柄轴套管的阳螺纹部分中的螺纹锁定操作中,由于柄头轴部也旋转,与该柄头轴部连接的上条柄轴同样地与该柄头一同旋转。
因此,在本发明对于具有对螺旋弹簧上弦的功能的便携式表的应用中,随着柄头与上条柄轴套管的阳螺纹部分的啮合对螺旋弹簧进行上弦。通过手动上弦或自动上弦实现对螺旋弹簧的上弦操作。但是,无法知晓螺旋弹簧在表壳体中处于哪种上弦状态。因此,在螺旋弹簧上弦到一定程度的状态中,可以执行关于柄头的螺纹锁定操作。在这种情况中,螺纹锁定操作变得特别沉重,这是不方便的。因此,在阳螺纹部分和阴螺纹部分上作用了过大的操作力,并且加速了这些螺纹部分的磨损。
另外,在本发明在具有改变工作模式的功能的便携式表的应用中,随着关于柄头的螺纹锁定操作能够自由地改变工作模式。因此,利用螺纹的啮合防止柄头随意转动的技术不能应用到这种类型的便携式表中。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表,其中利用螺纹的啮合将柄头控制为不会随意转动并且不受表机芯的功能的限制,能够改善耐久性,并且柄头的螺纹锁定操作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于一种便携式表,其中利用螺纹的啮合将柄头控制为不会随意转动,该柄头包括:柄头轴部,具有位于设置在套管外面的轴端部的边缘部分中的旋转力接收部分,并且使得上条柄轴与该柄头轴部协同运动;和柄头头部,具有与阳螺纹部分可分离地啮合的阴螺纹部分,和旋转力传递部分,在该啮合松开的状态中随着沿着柄头轴部的轴线方向的运动与旋转力接收部分可分离地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松开柄头头部的阴螺纹部分与套管的阳螺纹部分的啮合,松开对柄头头部的限制从而允许该柄头头部旋转,并且柄头头部与柄头轴部相对于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改变,并且柄头头部的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柄头轴部的旋转力接收部分连接。结果,柄头头部在该连接状态下的旋转操作通过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传递给柄头轴部。结果,随着上条柄轴的旋转,能够操作位于表壳体中的表机芯。在该操作之后,柄头头部在轴线方向移动从而更接近表壳体的外表面,并且柄头头部的阴螺纹部分与套管的阳螺纹部分啮合,从而首先,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分离,并且然后柄头头部变成紧靠表壳体的外表面从而进入到螺纹锁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中,在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分离之后,由于柄头轴部和柄头头部不连接,柄头头部能够自由地旋转。因此,能够防止柄头轴部随着为了获得螺纹锁定状态而进行的螺纹锁定操作旋转,前面已经描述过了,从而防止将该旋转传递给表机芯。
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由于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以多边形或齿轮形状形成,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彼此配合从而连接。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能够准确地将柄头头部的旋转操作传递给柄头轴部,而不会引起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之间的滑动。
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轴端部具有止动器部分,并且柄头头部上设有抵接部分,其随着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之间形成连接和相互分开而从表壳体一侧与止动器部分形成接触和与止动器部分分开。因此,在柄头头部与套管的阳螺纹部分分离开之后,抵接部分可以变成紧靠止动器部分。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防止柄头头部离开而不需要特别的零件。
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该柄头头部包括:圆柱形头部主体,其具有阴螺纹部分和旋转力传递部分并且容纳轴端部;和盖子,固定到该头部主体上并且遮盖该轴端部。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该盖子防止视觉上识别出柄头轴部从而实现优选的外观。
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在盖子与柄头轴部之间设有弹性体,其在柄头头部运动离开表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上偏压柄头头部。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阳螺纹部分和阴螺纹部分的啮合松开的同时,通过弹性体的偏压力,柄头头部能够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使得抵接部分钩在止动器部分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形式,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手表的正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直线Z-Z的表示柄头的螺纹锁定状态的剖面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直线Z-Z的表示柄头的螺纹锁定状态被松开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直线Y-Y的柄头的剖面图;和
图5与图4类似是表示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手表中的柄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个实施例)
将参照图1至4解释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作为便携式表的腕表。如图2和3中所示,该腕表10在表的外壳组件11中容纳有表盘12、图中没有示出的表机芯13等等。作为表机芯13,在以发条作为驱动源的机械表机芯的手动上条类型、自动上条类型或者同时使用手动和自动上条类型的表中使用。注意除了这些类型的,可以适用能够选择和转换数字显示和模拟显示作为表盘12上的时间显示等类型的表机芯。
如图2和3中所示,通过在圆环形金属表壳体14的构成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前表面上安装液体密封的表玻璃15,并且液体密封地螺纹安装上由金属等制成的构成表壳体14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个表面的表壳后盖16,来形成表的外壳组件11。透过表玻璃15能够视觉地识别表盘12。表壳后盖16可拆除。注意,在图1至3中,附图标记18表示固定到表的外壳组件11上从而能够旋转的环形表玻璃。通过图2和3中所示的环形弹性环19的摩擦力,该表玻璃18适合于保持在任意的旋转位置中。可以不提供表玻璃18。
如图2和3中所示,在表壳体14的一部分上形成沿着半径方向穿过表壳体14的套管安装孔17。套管安装孔17的一端开口在由表壳体14包围的表壳体14a的空间中,而套管安装孔17的另一端开口在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上。
通过硬焊或类似方法,将套管(也可以称作上条柄轴套管)21从表壳体的外部插入到套管安装孔17中并且固定到表壳体14上。在图2和3中,附图标记22表示硬焊材料。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套管21以圆筒形状形成,并且相应地在它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中都有开口,包括设置在表壳体14外面的套管末端21a,并且具有用来将柄头31以螺纹锁定状态保持在该套管末端21a的外边缘上的阳螺纹部分23。
柄头31包括柄头轴部32、柄头头部33和弹性体例如卷簧34。
柄头轴部32由例如最好是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如图2和3中所示,柄头轴部32包括:圆柱形插入的轴部分32a,从表壳体14的外部插入到套管21中;轴端部32b,与该插入的轴部分32a连续地一体形成并且设置在套管21的外面。轴端部32b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阳螺纹部分23的外直径。
轴端部32b的边缘部分形成旋转力接收部分35。例如,如图4中所示,该旋转力接收部分35制造成为等边多边形,更具体地,等边八边形。另外,轴端部32b的更接近表壳体14的一边是以直角从插入的轴部分32a伸出的一边。该边被用作止动器部分36。
在柄头轴部32中,设有沿着轴线方向从插入的轴部分32a的顶端部分中切除的螺纹孔37,并且还设有弹簧容纳孔38,其开口在轴端部32b的端面的中间部分中。
将柄头31的旋转力传递给表机芯13的上条柄轴39从表壳体的内部旋入到插入的轴部分32a的螺纹孔37中。结果,以这种方式彼此连接的上条柄轴39和柄头轴部32在轴线方向上不能移动。由例如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圆环形防水垫圈40插入到形成在插入的轴部分32a的顶端的外边缘上的圆环形凹座中。该防水垫圈40有弹性地粘附到圆环形凹座和套管21的内边缘上。结果,套管21的内边缘与柄头轴部32之间的部分是防水的。
如图2和3中所示,柄头头部33形成为具有足以容纳阳螺纹部分23和轴端部32b的尺寸的圆柱形主体41,和固定到该主体41上的盖子42。
主体41由例如最好是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并且在它的外边缘上的具有防止旋转操作中滑动的沟槽(图4中没有示出)。另外,主体41的上面形成开口的一个端面41a构成为与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形成接触并且分离的表面。为了获得柄头31的螺纹锁定状态与阳螺纹部分23可分离地啮合的阴螺纹部分43形成在更接近于主体41的该一个端面41a的内边缘上。
紧邻阴螺纹部分43的旋转力传递部分44设在主体41的内边缘上。旋转力传递部分44是随着柄头头部33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而与旋转力接收部分35连接和分开的部分。旋转力传递部分44由具有与旋转力接收部分35类似形状的装配孔形成,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如图4中所示的等边八边形。
位于旋转力传递部分44与阴螺纹部分43之间的部分用来作为圆环形状的抵接部分45。该抵接部分45是随着柄头头部33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而与止动器部分36接触和分离的部分。抵接部分45还用来作为调整旋转力传递部分44到旋转力接收部分35中的装配深度的部分。
注意,希望具有上述结构的主体41由金属铸造制成。在铸造的情况中,可以利用铸造同时形成旋转力传递部分44。结果,不再需要用来机加工该旋转力传递部分44的劳动和时间。因此,能够以低成本获得主体41。
盖子42由与主体41同样类型的材料或者硬的合成树脂制成。在主体41的边缘部分装配到设在主体41的另一端处的内边缘上的沟槽中的状态下,通过将主体41砸边而将盖子42固定以遮盖主体41的末端开口。最好是通过盖子42能够遮盖柄头轴部32的轴端部32b,使得视觉上看不到,并且能够改善柄头周围的外观。
另外,在由主体41和盖子42构成的柄头头部33的结构中,圆柱形的主体41处于在它轴线方向的两端在盖子42连接到主体41上之前的阶段是开口的状态。同样优选的是盖子42不会阻碍阴螺纹部分43等相对于主体41的内边缘表面的机械加工。
卷簧34容纳在柄头轴部32的弹簧容纳孔38中,并且咬合在正对着容纳孔38的盖子42的中间部分与柄头轴部32之间。卷簧34在柄头头部33移动离开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的方向上始终偏压柄头头部33。
在包括上述结构的手表10中,图2中所示的是柄头31处于柄头31未拔出的位置(通常称之为“零阶段”)的状态中。在该“零阶段”的状态中,柄头头部33的主体41的阴螺纹部分43与套管21的阳螺纹部分23啮合,并且主体41的一个端面41a定位为与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接触。与此同时,柄头头部33的旋转力传递部分44放置成接近套管端部21a,并且偏离到表壳体14相对于柄头轴部32的轴端部32b的一侧,更具体地是该轴端部32b的旋转力接收部分35的一侧。也就是说,柄头头部33和柄头轴部32保持在柄头头部33和柄头轴部32不具有连接关系的状态中。
接下来,在卷簧34紧紧地压缩在柄头头部33的盖子42和柄头轴部32c之间的状态中,不管柄头头部33在柄头头部33移动离开表壳体14的方向上受到偏压的事实,由于该啮合,柄头头部33在轴线方向上不移动。在这种方式中,柄头31在“零阶段”中处于螺纹锁定状态。
当对表机芯13执行时间设定时,处于螺纹锁定状态的柄头33拔出到通常称之为“第一阶段”的位置并且旋转。也就是说,首先,在松开的方向上旋转柄头头部33,使得柄头头部33进入到它的阴螺纹部分43与套管21的阳螺纹部分23的啮合松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中,接下来,由于柄头头部33和柄头轴部32不具有连接关系,柄头轴部32不再随着用来解除啮合的柄头头部33的自由旋转操作而与柄头头部33协同旋转。
在解除螺纹的啮合的同时,能够容易地移动柄头头部33而不需要沿着柄头轴部32的轴线方向的手工操作,从而通过卷簧34的弹簧力(偏压力)进一步远离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
与柄头头部33的轴线方向上的运动一致,柄头轴部32和柄头头部33连接。也就是说,柄头头部33的旋转力传递部分44装配到柄头轴部32的旋转力接收部分35的外边缘中,并且柄头轴部32和柄头头部33连接从而传递在轴线方向上的旋转。因此,旋转力接收部分35和旋转力传递部分44起到将柄头轴部32和柄头头部33连接的啮合离合器的作用,从而使得能够在该啮合解除的状态中使得柄头轴部32随着柄头头部33旋转。
与此同时,柄头头部33的抵接部分45变成紧邻柄头轴部32的止动器部分36,沿着轴线方向调整旋转力传递部分44在旋转力接收部分35中的装配深度,并且调整柄头头部33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以防止柄头头部33离开。通过根据如图3中所示的调整的定位,从螺纹锁定状态中解除出来的柄头头部31保持在拔出的位置中,其通常称之为“第一阶段”。注意,在柄头轴部32和柄头头部33的这种连接中,可能需要劳动和时间以略微旋转柄头头部33。
通过在上面所解释的柄头头部33的拔出位置中旋转柄头31的柄头头部33,柄头头部33的该旋转通过旋转力传递部分44和旋转力接收部分35传递给柄头轴部32。由于通过上条柄轴39随着该旋转的传递向表机芯13作用旋转力,能够执行对表机芯13的诸如时间设定等调整。
在这种调整之后,柄头31重新进入到锁定状态(参见图2)。通过在表壳体14的方向上将柄头头部33推回到紧靠卷簧34,并且然后该柄头头部33的阴螺纹部分43在拧紧的方向上旋转以将阴螺纹部分43螺纹旋转到套管21的阳螺纹部分23中,来实现获得这种螺纹锁定状态的操作。结果,由于柄头头部33的一个端面41a变成紧靠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柄头31进入到螺纹锁定状态,使得在佩戴手表10等的时候不会意外地转动。
在用来获得该螺纹锁定状态的操作中,随着在表壳体14的方向上推回柄头头部33,旋转力传递部分44从旋转力接收部分35中释放出来。因此,释放柄头头部33与柄头轴部32之间的连接。之后,柄头头部33返回到使得阴螺纹部分43与阳螺纹部分23啮合。
在柄头头部33和柄头轴部32以这种方式处于不连接的状态中,由于柄头头部33在拧紧方向上旋转,柄头头部33在拧紧方向上的这种旋转不再传递给柄头轴部32。
如上所述,柄头轴部32不再随着螺纹锁定操作而旋转,前面已经描述过了,为了获得将旋转传递给机械表机芯13的螺纹锁定状态。因此,在螺纹锁定操作中,防止包含在表机芯13中的螺旋弹簧成为一个负载。因此,例如,即使在螺旋弹簧上弦到相当程度的情况中,能够轻轻地执行柄头31的螺纹锁定操作,并且可操作性高。
注意,在表机芯13不是机械式的,但具有利用设置在“零阶段”位置的柄头31改变操作模式的功能的情况中,如上所述地控制旋转力不随着柄头31的螺纹锁定操作而传递到表机芯上。因此,决不会随意改变操作模式。
另外,由于如上面已经描述的能够在具有螺旋弹簧的机械表机芯13中轻轻地执行螺纹锁定操作,决不会再有过大旋转操作力作用给阳螺纹部分23和阴螺纹部分43。因此,能够改善这些螺纹部分23和24的耐久性。
另外,如已经描述的,不管柄头头部33在螺纹锁定操作时以及在解除螺纹锁定状态时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柄头轴部32在轴线方向上不再移动。在上条柄轴39和柄头轴部32中不需要用来防止将柄头轴部32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传递给上条柄轴39的装置,并且通过简单的螺旋连接结构能够将上条柄轴39和柄头轴部32连接。
结果,具体地,能够降低上条柄轴39的机械加工成本,这有助于整个手表的成本的降低。注意,如果为了对比而解释传统的结构,传统的结构所采用的结构在于:对上条柄轴进行切割以提供一个横跨平面的宽度,设有具有该横跨平面的宽度的装配孔的垫圈被装配到该上条柄轴上,并且该垫圈固定到柄头轴部上,从而允许柄头轴部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上条柄轴移动,并且另一方面,上条柄轴与柄头的旋转一同旋转。
另外,由于螺纹轴可以用来作为上条柄轴39,在组装手表10的过程中,上条柄轴39预先不需要固定到柄头31上以用上条柄轴制备柄头,并且能够将上条柄轴39翻新改建成柄头轴部32。结果,预先机械加工成具有最大长度的带有螺纹部分的上条柄轴39可以切割成需要的长度,从而根据手表10的种类、为了获得螺纹锁定状态等所需要的尺寸而与不同的表外壳组件11的尺寸相适应,并且在柄头轴部32中旋入和连接。因此,在制造过程中,上条柄轴39的多功能性增大,从而使得该上条柄轴39通常在任何类型的手表10中都能够适用。这有助于整个手表10的成本的降低。
(第二个实施例)
将参照图5解释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由于第二个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零件通过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对这些零件的解释。下面将解释与第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这些零件。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以外齿轮形状形成的旋转力接收部分35设在柄头轴部32的轴端部32b的外缘部分上,并且可分离地装配到旋转力接收部分35中的具有内齿轮形状的旋转力传递部分44设在柄头头部33的主体41的内边缘上。除了这里已经解释的这些点,包括图4和5中没有显示出的这些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因此,即使利用第二个实施例的手表10,能够获得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作用以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旋转力传递部分44和旋转力接收部分35以齿轮形状形成,在装配旋转力传递部分44和旋转力接收部分35中,如果需要旋转柄头头部33,旋转量仅仅必须是齿轮的至少一个螺距。因此,手表10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
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所述的这些实施例。例如,可以不设置柄头31的卷簧34。在这种情况中,在使得柄头头部33进入到螺纹锁定状态的过程中,柄头头部33不会受到卷簧34的阻力。结果,利用很轻的操作能够使得柄头头部33在轴线方向上朝着表壳体14的外表面14b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控制柄头轴部不随着螺纹锁定操作而旋转,从而不将该旋转传递给表机芯。结果,能够提供一种便携式表,其中能够轻轻地执行柄头的螺纹锁定操作,并且能够改善套管的阳螺纹部分和柄头的阴螺纹部分的耐久性,并且此外,能够在不由表机芯的功能,例如对螺旋弹簧上条的功能和改变操作模式的功能限定的情况下,保持柄头使得其不会利用螺纹的啮合而被随意旋转。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表,包括:
具有阳螺纹部分的套管,其位于包含表机芯的表壳体的外面并且固定到表壳体上;
柄头,与将旋转力传递给表机芯的上条柄轴连接并且与阳螺纹部分的外边缘可分离地啮合;
其中,通过啮合将该柄头控制为不会随意转动,以及
该柄头包括:柄头轴部,具有位于设置在套管外面的轴端部的边缘部分中的旋转力接收部分,并且使得上条柄轴与该柄头轴部协同运动;和柄头头部,其具有与阳螺纹部分可分离地啮合的阴螺纹部分;和旋转力传递部分,在该啮合松开的状态中随着沿着柄头轴部的轴线方向的运动与旋转力接收部分可分离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表,其中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以多边形或齿轮形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表,其中轴端部具有止动器部分,并且柄头头部上设有抵接部分,其随着旋转力传递部分与旋转力接收部分之间形成连接和相互分开而从表壳体一侧与止动器部分形成接触和与止动器部分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便携式表,其中柄头头部包括:圆柱形头部主体,其具有阴螺纹部分和旋转力传递部分,并且容纳轴端部;和盖子,其固定到该头部主体上并且遮盖该轴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便携式表,其中在盖子与柄头轴部之间设有弹性体,其在柄头头部运动离开表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上偏压柄头头部。
CN200410087041.5A 2003-10-23 2004-10-22 便携式表 Pending CN16097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2729A JP2005127816A (ja) 2003-10-23 2003-10-23 携帯時計
JP362729/2003 2003-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9733A true CN1609733A (zh) 2005-04-27

Family

ID=34543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7041.5A Pending CN1609733A (zh) 2003-10-23 2004-10-22 便携式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94498A1 (zh)
JP (1) JP2005127816A (zh)
CN (1) CN1609733A (zh)
CH (1) CH697502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9463B (zh) * 2004-04-14 2010-08-04 梅科股份公司 用于时计的柄头和时计
CN101334628B (zh) * 2007-06-28 2011-09-0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计时器以及设置在该计时器上的表冠的制造方法
CN103995456A (zh) * 2013-02-19 2014-08-20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防水设备和便携表
CN108241287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9541924A (zh) * 2017-09-22 2019-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3837B2 (ja) * 2003-10-23 2010-01-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時計
JP4728000B2 (ja) * 2005-01-17 2011-07-2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時計
JP4619815B2 (ja) * 2005-02-21 2011-01-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時計及びこの時計に用いる竜頭
JP5044374B2 (ja) * 2007-11-26 2012-10-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時計
JP5285546B2 (ja) * 2009-08-28 2013-09-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手巻き式携帯時計及びこの時計が備える竜頭の操作方法
JP6122361B2 (ja) * 2013-08-12 2017-04-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JP6829116B2 (ja) * 2017-03-13 2021-02-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りゅうずロック機構付き時計
US10852697B2 (en) 2017-09-11 2020-12-01 Apple Inc. Crown assembly for watches
EP3825777B1 (fr) * 2019-11-21 2024-04-24 Meco S.A. Correcteur de montre et carrure de mont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09428A (en) * 1939-03-22 1943-01-26 Firm Rolex Watch Co Ltd Tight winding device for watches
US2482317A (en) * 1944-06-28 1949-09-20 Rolex Watch Co Ltd Tight winding device for watches
DE1673702B1 (de) * 1966-12-22 1971-09-09 John Simon Druecker fuer wasserdichte uhren
CH608160B (fr) * 1976-03-23 Boninchi Sa Couronne etanche de remontoir.
JPS6042393Y2 (ja) * 1980-01-24 1985-12-26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クオ−ツ腕時計の防水リユウズ装置
CH682968B5 (fr) * 1992-02-12 1994-06-30 Rolex Montres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joint et joint pour dispositif de commande étanche pour montre obtenu selon ce procédé.
JP5025855B2 (ja) * 2001-04-27 2012-09-1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腕携帯用機器
JP4393837B2 (ja) * 2003-10-23 2010-01-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時計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9463B (zh) * 2004-04-14 2010-08-04 梅科股份公司 用于时计的柄头和时计
CN101334628B (zh) * 2007-06-28 2011-09-0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计时器以及设置在该计时器上的表冠的制造方法
CN103995456A (zh) * 2013-02-19 2014-08-20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防水设备和便携表
CN103995456B (zh) * 2013-02-19 2017-07-1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防水设备和便携表
CN108241287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8241287B (zh) * 2016-12-26 2020-07-3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9541924A (zh) * 2017-09-22 2019-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N109541924B (zh) * 2017-09-22 2021-06-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94498A1 (en) 2005-05-05
CH697502B1 (de) 2008-11-14
JP2005127816A (ja) 2005-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9733A (zh) 便携式表
CN1609734A (zh) 便携式表
JP3510918B2 (ja) 種々の作用機構に結合可能な動力工具
CN101085514B (zh)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CN1094082C (zh) 轴柄装卸构造
JP5003373B2 (ja) 時計
EP2078576A1 (en) Tap holder
JP4428368B2 (ja) 回転直線運動変換機構の製造方法
CN1825224A (zh) 表和在该表中所使用的表冠
CN1945465A (zh)
EP2113329A1 (en) Tap holder
JP3221845U (ja) トルク値表示を有するトルクスリーブ
CN1690455A (zh) 固定螺母
US9089989B2 (en) Geared bolt system for securing a circular saw blade
CN1808311A (zh) 便携式表
CN1219433C (zh) 钓鱼用卷线机
CN1530776A (zh) 便携式手表
EP2008609B1 (en) Dental handpiece
US9352407B2 (en) Thread whirling device and a tool for installing a whirling ring
CA2457412C (en) Servo motor die tapping unit
JP3929859B2 (ja) 携帯時計
CN2639596Y (zh) 层叠板件的固定装置
JPH0741455B2 (ja) 電動回転工具
EP2268456B1 (de) Adapterteil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TWI822518B (zh) 牙科手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