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801A - 贮存箱 - Google Patents

贮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801A
CN109532801A CN201811094002.6A CN201811094002A CN109532801A CN 109532801 A CN109532801 A CN 109532801A CN 201811094002 A CN201811094002 A CN 201811094002A CN 109532801 A CN109532801 A CN 109532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port
fluid
communicating pass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40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2801B (zh
Inventor
关根勇介
榊原亮介
松岛淳
大水晃
增田耕治
酒井朗
须川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dv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3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2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8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26Reservo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12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liquid
    • B60T13/1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liquid using accumulators or reservoirs fed by pumps
    • B60T13/142Systems with master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77Fuel tanks with means modifying or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r motion of fuel, e.g. to prevent noise, surge, splash or fuel starv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60T11/22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integral with reservo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6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reservo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B60T17/225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brake fluid level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177Fuel tanks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e.g. plastics, or of a combination of non-metallic and metall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60K2015/0344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comprising baff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77Fuel tanks with means modifying or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r motion of fuel, e.g. to prevent noise, surge, splash or fuel starvation
    • B60K2015/0777Fuel tanks with means modifying or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r motion of fuel, e.g. to prevent noise, surge, splash or fuel starvation in-tank reservoirs or baffles integrally manufactured with the fuel T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81Bra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贮存箱,其能够抑制气泡流动至管状突出部分,而无论管状突出部分的位置如何。贮存箱包括贮存本体,贮存本体将流体贮存在贮存本体的内部部分中且形成为呈中空的盒形状。贮存本体包括:端口,端口从周向壁部分向外延伸;贮存室,贮存室中贮存有流体;端口室,端口室的容积小于贮存室的容积并且端口室与端口连通;以及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定位在沿竖向方向比贮存在贮存室中的流体的可竖向变化的液面低的部分处并且设置在第一分隔部分处,以允许贮存室与端口室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其中,端口室和端口保持处于端口室和端口填充有从贮存室经由第一连通通道供应的流体的状态。

Description

贮存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贮存操作液体的贮存箱。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是例如在如下面所列举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贮存箱。根据常规的贮存箱,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设置在相对更靠近箱的底表面的部分处,使得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在正常状态下定位在低于油液面的部分处。这可以防止这些端口暴露于位于油液面上方的空气。此外,根据常规的贮存箱,设置有分隔板以用于向上引导包含在油中的气泡。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油中存在气泡而从排放端口抽吸的空气。
现有技术的文献列表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7-114502 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气泡进入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管状突出部分)中的情况下,电磁阀等——加压的油(操作液体)从安装在车辆中的主缸或泵等(车载装置)被供应至电磁阀等——可能会发生操作故障。为了防止这种故障发生,根据常规结构的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设置在贮存箱的底部部分侧处,使得这些端口定位在比贮存在贮存箱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低的部分处。
然而,可能会存在这些情况: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的布置取决于贮存箱至车辆的可安装性以及操作液体从贮存箱被供应至其的车载装置的布置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常规的贮存箱,当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设置在相对于箱的底部部分侧而言的上侧处——即,设置在例如靠近操作液体的液面的部分处——时,在由于因车辆制动操作或车辆转向操作引起的液面变化而在操作液体中产生气泡的情况下,在箱中存在于液面上方的空气进入排放端口和返回端口中、或者在操作液体中产生的泡(气泡)可能进入排出端口和返回端口中。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议题和问题而完成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这样一种贮存箱:该贮存箱能够抑制气泡流动到管状突出部分中,而无论待与车载装置连接的该突出部分的位置如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与权利要求1相关联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贮存箱的特征在于,贮存箱包括贮存本体,该贮存本体将操作液体贮存在该贮存本体的内部部分中,该贮存本体形成为呈中空的盒形状,并且贮存箱连接至车载装置以使操作液体与车载装置流体连通,其中,贮存本体包括:管状突出部分,该管状突出部分从外壁部分向外延伸;第一分隔部分,第一分隔部分将贮存本体的内部部分分成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室中贮存有操作液体,第二室的容积小于第一室的容积并且第二室与管状突出部分连通;以及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定位在沿竖向方向比贮存在第一室中的操作液体的可竖向变化的液面低的部分处并且设置在第一分隔部分处,以允许第一室与第二室之间的连通,并且其中,第二室和管状突出部分保持处于下述状态:第二室和管状突出部分填充有从第一室经由第一连通通道而被供应的操作液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与权利要求1相关的本发明,贮存本体的内部部分被限定成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二室的容积小于第一室的容积,并且此外,第二室保持处于第二室填充有经由第一连通通道而被供应的操作液体的状态,第一连通通道定位在沿竖向方向比贮存在第一室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低的部分处。因此,即使产生继而可能产生第二室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的运动的第一室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的运动,也可以抑制第二室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的这种运动的发生。这是因为:第二室的容积小于第一室的容积,并且此外,第二室填充有操作液体。因此,可以抑制由第二室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运动的产生所引起的第二室中的操作液体中的气泡的产生。此外,即使由于液面运动而在第一室中的操作液体中产生气泡,这样产生的气泡沿竖向方向向上移动,因此,可以防止这种气泡经由定位在竖向方向上的下侧处的第一连通通道进入第二室中。因此,突出部分与第二室之间的连通可以抑制气泡进入突出部分中,而无论突出部分的位置如何。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贮存箱的制动装置的视图;
【图2】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贮存箱的整体结构的视图;
【图3】图3是示出了形成图2的贮存本体的上贮存构件的视图;
【图4】图4是示出了形成图2的贮存本体的下贮存构件的视图;
【图5】图5是说明了贮存室、端口和端口室的操作的横截面图;
【图6】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图7是形成与本发明的修改实施方式相关联的贮存本体的下贮存构件;以及
【图8】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且说明了专用室、流体通道和第二连通通道的操作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应当指出的是,与实施方式或修改实施方式中的部分或部件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或部件被指定为相同的标号。还应当指出的是,附图出于说明的目的而示出了概念性结构,并且每个部件或部分的形状或尺寸并未严格地示出实际使用中的实际形状或尺寸。
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贮存箱10形成车辆制动装置1的一部分。车辆制动装置1包括气缸机构2。气缸机构2包括作为车载装置的制动主缸21(在下文中还被简称为“主缸21”)、和主活塞22、23、以及制动助力器24。主活塞22、23设置在主缸21中并且能够在主缸21中滑动。主活塞22、23将主缸21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主室21a和第二主室21b。制动助力器24例如是真空式助力装置,该真空式助力装置使车辆的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压下力增大并且将增大后的压下力传递至主活塞22、23。
此外,气缸机构2包括轮缸25、轮缸26、轮缸27和轮缸28。每个轮缸25至28均经由制动致动器3(在下文中,简称为“致动器3”)而被连接至作为车载装置的主缸21和泵4。轮缸25设置在车辆的左后轮RL处。轮缸26设置在车辆的右后轮RR处。轮缸27设置在车辆的左前轮FL处。轮缸28设置在车辆的右前轮FR处。在这种结构下,当由主缸21或泵4加压的制动流体(操作液体)经由致动器3而被供应至轮缸25至28时,制动力被施加至左后轮RL、右后轮RR、左前轮FL和右前轮FR以向车辆施加制动。
省略了致动器3的详细结构。致动器3设置有导管通道、电磁阀、以及与各个轮缸25至28对应的止回阀。根据该结构,当电磁阀由控制装置(微处理器)(未示出)控制以切换至流体连通状态或流体切断状态时,由主缸21加压的流体被供应至各个轮缸25至28、或者由泵4加压的流体被供应至各个轮缸25至28。应当指出的是,在此将不对致动器3的详细操作进行说明,这是因为致动器3的这种操作与本发明的主题不直接相关。
泵4对从贮存箱10供应的流体进行加压并且经由止回阀4a而向致动器3供应加压的流体。止回阀4a允许流体从泵4流动至致动器3,但阻止流体从致动器3流动至泵4(即,贮存箱10)。
在车辆制动装置1中,当车辆的驾驶员压下制动踏板29时,压下力通过与主缸21液密地连接的制动助力器24而被增大,并且增大后的压下力推动设置在主缸21中的主活塞22、23。如稍后将描述的,其中贮存有流体的贮存箱10与主缸21的第一主室21a和第二主室21b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一主室21a和第二主室21b中的从贮存箱10供应的流体被加压,以在第一主室21a和第二主室21b中产生主缸压力。因此,所产生的主缸压力被供应至(传递至)各个轮缸25至28。
此外,在车辆制动装置1中,例如,泵4在车辆行驶下或在制动操作下被致动以校正车辆行为。泵4连接至管状突出部分,该管状突出部分用作贮存箱10的端口12。因此,泵4从贮存箱10(更具体地,从用作第二室的端口室R2,稍后将进行说明)抽吸流体并且对所抽吸的流体进行加压以产生泵压力。因此,所产生的泵压力被供应至(传递至)各个轮缸25至28。
贮存箱10设置有贮存本体11,该贮存本体11由半透明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呈中空的盒形状,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中空的盒形贮存本体11的内部部分中形成有作为第一室的贮存室R1和作为第二室的端口室R2,稍后将对贮存室R1和端口室R2进行详细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贮存本体11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被分成两个部分。因此,贮存本体11由上贮存构件11a和下贮存构件11b形成,该上贮存构件11a是贮存本体11的在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被限定为第一主体部分,该下贮存构件11b是贮存本体11的在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部分,该下部部分被限定为第二主体部分。应当指出的是,在贮存箱10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下,车辆的上/下方向与竖向方向一致。
上贮存构件11a设置有周向壁部分11a2,该周向壁部分11a2在顶板11a1的周向边缘端部部分处沿竖向方向向下突出,如图2和图3中所示。下贮存构件11b设置有周向壁部分11b2,该周向壁部分11b2在底部部分11b1的周向边缘端部部分处沿竖向方向向上突出,如图2和图4中所示。上贮存构件11a和下贮存构件11b例如通过热焊接而被连接以液密地密封周向壁部分11a2的端部部分和周向壁部分11b2的端部部分以形成贮存本体11。
作为管状突出部分的端口12设置在上贮存构件11a的周向壁部分11a2上,该管状突出部分(沿水平方向和车辆的左/右方向)向外突出以连接至泵4。在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处设置有与主缸21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的导管通道11b3。更具体地,导管通道11b3允许贮存室R1与主缸21的第一主室21a和第二主室21b之间的流体连通。因此,贮存本体11(即,贮存室R1)被连接至作为车载装置的主缸21,以允许贮存本体11与主缸21之间的流体连通。
作为第一室的贮存室R1是用于贮存被供应至主缸21的流体的空间。作为第二室的端口室R2是这样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填充有经由端口12主要供应至泵4的流体。端口室R2的容积小于贮存室R1的容积并且端口室R2与端口12连通。
流体从设置在上贮存构件11a的顶板11a1处的管状倾注部分11a3以预定量被倾注到贮存室R1中。贮存室R1形成有这样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在预定量的流体从倾注部分11a3被倾注的状态下,在液面上方的沿竖向方向的上部部分处存在大气压力。应当指出的是,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在贮存室R1中设置有多个分隔板,以抑制因在车辆的转向运动或制动操作时产生的所贮存的流体的运动而引起的液面水平的沿竖向方向的变化。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端口室R2通过在图1和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第一分隔部分13而与贮存室R1分开。第一分隔部分13由设置在上贮存构件11a侧处的上分隔构件13a和设置在下贮存构件11b侧处的下分隔构件13b形成。上分隔构件13a和下分隔构件13b在周向壁部分11a2的端部部分与周向壁部分11b2的端部部分热焊接的同时彼此液密地粘附,由此形成端口室R2。
上分隔构件13a形成为围封端口12的开口12a,开口12a设置成穿过上贮存构件11a的周向壁部分11a2,如图3、图5和图6中所示。上分隔构件13a设置成从顶板11a1的内表面11a4和周向壁部分11a2的内周表面11a5向内地延伸。换句话说,上分隔构件13a液密地(或一体地)连接至内表面11a4和内周表面11a5。此外,由上分隔构件13a形成的在水平方向(图2中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空间的尺寸(长度)设定成略大于端口12的开口12a的直径。
下分隔构件13b形成在下贮存构件11b处以与设置在上贮存构件11a处的上分隔构件13a粘合(能够连接),如图4、图5和图6中所示。下分隔构件13b设置成从底部部分11b1的内表面11b4和周向壁部分11b2的内周表面11b5向内地延伸。换句话说,下分隔构件13b液密地(或一体地)连接至内表面11b4和内周表面11b5。因此,形成上分隔构件13a和下分隔构件13b,并且上分隔构件13a和下分隔构件13b液密地连接,从而形成端口室R2。端口室R2的纵向侧部对应于竖向方向。
此外,第一连通通道14形成在下分隔构件13b的在竖向方向上的下侧部处,如图6中所示。第一连通通道14建立贮存室R1与端口室R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第一连通通道14形成为穿过下分隔构件13b以与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11b1的内表面11b4接触。根据该结构,即使当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由于车辆转向操作或制动操作而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改变时,第一连通通道14也仍沿竖向方向定位在流体的液面下方。
此外,如图6中所示,第一连通通道14的在贮存室R1侧处的开口14a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的直径)设定为大于第一连通通道14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4b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的直径)。换句话说,第一连通通道14形成为使得第一连通通道14的在竖向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呈从贮存室R1侧朝向端口室R2侧的大致楔形形状。因此,在形成第一连通通道14时,可以容易地进行模具构件的模切(比如,销模制)并且同时可以确保模具构件的耐久性。
在此应当指出的是,端口12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2a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的直径)设定为大于第一流通通道14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4b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的直径)。因此,在通过泵4经由端口12抽吸填充在端口室R2中的流体时,必需且足够量的流体经由端口12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2a而被供应至泵4。另一方面,在停止通过泵4抽吸流体时,端口室R2中的流体被防止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的开口14b和14a而流动到(排出至)贮存室R1中,由此保持端口室R2填充有流体。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贮存箱10被液密地组装至主缸21,如图1中所示。使用例如众所周知的真空填充方法来将流体倾注到贮存本体11中。通过将流体倾注到贮存本体11中,流体以预定的量——即,以达到流体的预定液面水平的量——贮存在贮存室R1中。此外,端口室R2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而与贮存室R1流体连通,因此,当通过真空填充方法将流体倾注到贮存主体11时,如图5和图6中所示,所倾注的流体从贮存室R1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而行进并进入处于真空状态的端口室R2并且所倾注的流体填充在与贮存室R1和端口室R2流体连通的端口12中。因此,端口12和端口室R2保持处于端口12和端口室R2中填充有流体的状态。
车辆在行驶期间加速并转向并且通过制动操作而减速。响应于这种车辆行为(状态),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移动,并且流体的这种移动引起流体的液面的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上/下运动。然而,在此应当指出的是,端口12和端口室R2保持处于从贮存室R1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供应的流体的填充状态,如图5和图6中所示。还应当指出的是,第一连通通道14形成在第一分隔部分13(更详细地,下分隔构件13b)处,以总是在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液面下方的位置处,而无论由如上所述的任何特定的车辆行为引起的沿上/下方向的液面变化如何。因此,如图5和图6中所示,即使液面从初始位置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朝向下侧向下移动,第一连通通道14也被防止位于已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的液面上方。应当指出的是,贮存室R1中的液面的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的向下移动被设计成例如在下述情况下发生:贮存室R1中的液面的位置在竖向方向上比流体的已经从初始液面降低了20%的液面高、或者在竖向方向上比贮存本体11的宽度(高度)的三分之一对应的液面高。
因此,例如,在流体经由端口12而被供应至泵4以便使车辆行为(状态)稳定化的状态下,即使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下降并且端口12的开口12a位于液面上方,端口室R2中的流体也保持处于流体填充状态。此外,即使贮存室R1中的流体移动从而使贮存室R1中的流体中产生气泡,这样产生的气泡也是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向上移动的,即,朝向大气压力室移动。因此,防止了贮存室R1中产生的气泡(空气)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进入端口室R2中。因此,防止了气泡(空气)进入与端口室R2流体连通的端口12中。因此,端口12和端口室R2总是填充有流体,并且防止经由端口室R2和端口12而被供应至泵4的流体中包含气泡(空气)。因此,致动器3——流体由泵4加压并从泵4被供应至该致动器3——不会发生因产生电磁阀对气泡(空气)的咬合所引起的操作故障,并且泵压力被适当地传递至各个轮缸25至28。
在此应当指出的是,通常,流体中存在一些空气,因此,当流体温度升高或流体摇动(振动)时,溶解在流体中的空气变成气泡并从流体中流出。然而,根据该实施方式,端口室R2的容积(内部空间)由第一分隔部分13而被分开,并且端口室R2的容积设定成小于贮存室R1的容积。
因此,即使在液面因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摇动(振动)而改变的状态下,填充在端口室R2中的流体也不容易摇动(振动)。此外,即使填充在端口室R2中的流体摇动或振动,由于端口室R2中的流体量设定为小于贮存室R1中的流体量,因此端口室R2中也不会产生气泡(空气)。此外,即使端口室R2中产生气泡,所产生的气泡也一起聚集在端口室R2中的在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处,并且可能影响致动器3的电磁阀的操作的量的气泡被防止经由泵4进入致动器3中。
还应当指出的是,在致动器3与泵4之间设置有止回阀4a。止回阀4a允许流体从泵4流动至致动器3但阻止流体从致动器3流动至泵4。因此,在泵4的操作停止之后,止回阀4a阻止流体朝向贮存箱10流动,即,阻止流体从致动器3经由泵4朝向端口12和端口室R2流动。因此,端口室R2中的流体被防止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朝向贮存室R1流动,以将端口12和端口室R2保持处于流体填充状态。
如将从以上说明理解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贮存箱10包括中空的盒形贮存本体11,该贮存本体11中贮存有作为操作液体的流体并且该贮存本体11连接至安装在车辆中的作为车载装置的主缸21和泵4以与主缸21和泵4流体流入连通及流体流出连通。贮存本体11包括位于周向壁部分11a2上的形成为管状突出部分的端口12,该管状突出部分从周向壁部分11a2向外地延伸。周向壁部分11a2连接至周向壁部分11b2,周向壁部分11b2直立地形成在底部部分11b1上、沿着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形成为外周向部分,第一分隔部分13(上分隔构件13a和下分隔构件13b)将贮存本体11的内部空间分成作为第一室的贮存室R1和作为第二室的端口室R2,贮存室R1中贮存有流体,端口室R2的容积小于贮存室R1的容积并且端口室R2与端口12和第一连通通道14流体连通以建立贮存室R1与端口室R2之间的流体连通,其中,第一连通通道14在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比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低的部分处而设置在第一分隔部分13(下分隔构件13b)处,该液面能够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改变(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端口室R2和端口12保持处于流体填充状态,其中,流体是从贮存室R1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而被供应的。
根据该结构,贮存本体11的内部空间被分成贮存室R1和端口室R2,端口室R2的容积小于贮存室R1的容积,并且端口室R2保持处于流体填充状态,其中,操作液体是经由设置在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比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操作液体的流体表面低的位置处的第一连通通道而被供应的。
根据该结构,即使贮存室R1中的操作液体摇动(振动)从而产生贮存室R1中的操作液体的液面的变化,端口室R2的容积也形成为比贮存室R1的容积小并且保持处于流体填充状态。因此,可以抑制端口室R2中的操作液体的振动,因此,可以抑制由端口室R2中的操作液体的振动所引起的气泡的产生。此外,即使贮存室R1中的操作液体中产生气泡,这样产生的气泡也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向上移动,并且第一连通通道14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处使得可以防止气泡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进入端口室R2中。因此,通过建立端口12与端口室R2之间的流体连通,可以抑制气泡进入端口12中,而无论端口12的位置如何。因此,可以防止待经由端口12而被供应至作为车载装置的泵4和致动器3(电磁阀)的流体中包含气泡。
在这种情况下,端口12设置在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比第一连通通道14的位置高的部分处。更具体地,贮存本体11由上贮存构件11a和下贮存构件11b形成,上贮存构件11a是定位在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处的第一主体部分,下贮存构件11b是定位在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下侧处的第二主体部分。端口12形成在上贮存构件11a侧处,并且第一连通通道14形成在下贮存构件11b侧处。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连通通道14总是允许贮存室R1与端口室R2之间的在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比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低的较低部分处的流体连通。因此,端口室R2保持处于端口室R2填充有流体的状态。因此,端口12可以自由地设置在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比第一连通通道14的位置高的上部部分处,而无论贮存室R1中的液面的竖向变化如何。因此,端口12可以设置在避免与主缸21——贮存箱10被组装至主缸21——发生干涉的任何位置处。这可以极大地改善贮存箱10至车辆侧部的可安装性(自由度)。此外,端口12可以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和车辆的左/右方向)两者设置,因此穿过端口12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可以是能够自由地(随机地)变化的。
此外,在这些情况下,第一连通通道14的在贮存室R1侧处的开口14a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设定为大于第一连通通道14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4b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
根据这种结构,在形成第一连通通道14时,通过移动模具构件(比如,销构件等),可以容易地进行模切(即,可以容易地形成第一连通通道14),由此,第一连通通道14从端口室R2侧至贮存室R1侧而形成。此外,可以避免模具构件(比如,销构件等)相对于第一连通通道14进行凹割。因此,模具构件(比如,销构件等)的耐久性可以得到改善。此外,通过如上所述容易地形成第一连通通道14,下分隔构件13b和第一连通通道14可以相对于下贮存构件11b形成为单元件,这可以减少要被单独地组装至贮存本体11的部件的数目。因此,可以大大改善贮存箱10的组装作业性。
此外,端口12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2a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设定为大于第一连通通道14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4b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
根据该结构,当泵4经由端口12抽吸填充在端口室R2中的流体时,泵4的抽吸操作所需的量的流体经由端口12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2a而被供应至泵4。另一方面,当泵4停止抽吸流体时,由于孔眼效应,防止了端口室R2中的流体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的开口14b和14a流动(排出)至贮存室R1。因此,端口室R2被良好地保持处于流体填充状态。
(修改的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端口12设置在贮存本体11的上贮存构件11a处,并且第一连通通道14设置在贮存本体11的下贮存构件11b处。此外,端口室R2形成为使得第一分隔部分13——即,由上分隔构件13a和下分隔构件13b形成的部分——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定位在纵向侧部处,以在端口室R2中保持填充有流体的状态下将第一连通通道14与端口12连通,第一连通通道14和端口12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是彼此分开的。在此应当指出的是,端口12的在贮存箱10中的布置结构并没有特别地限制,因此,可以将端口12、第一连通通道14和端口室R2设置在下贮存构件11b处。在下文中,将对作为修改的实施方式的这种布置结构进行说明。
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中所示,端口12、端口室R2和第一连通通道14相对于下贮存构件11b设置在管道通道11b3的附近。在该修改的实施方式中,在贮存室R1中限定的作为第三室的专用室R3、以及流体通道16在下贮存构件11b处设置在下贮存构件11b的任意部分处以向端口室R2供应流体。因此,即使在难以在端口12周围设置足够大的专用室R3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设计的自由度来获得保持端口室R2处于流体填充状态的状态所需的设计。
专用室R3在贮存室R1的内部中被限定在通过第二分隔部分15而沿水平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与端口室R2分开的位置处。第二分隔部分15设置成从底部部分11b1的内表面11b4和下贮存构件11b的周向壁部分11b2的内周表面11b5向内地延伸。换句话说,第二分隔部分15液密地(一体地)连接至内表面11b4和内周表面11b5。在此应当指出的是,第二分隔部分15的在竖向方向上的高度是根据供应至泵4的流体的量而设定的,而无论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的变化如何。
流体通道16在一个端部处连接至形成端口室R2的第一分隔部分13,并且在流体通道16的另一端部处连接至形成专用室R3的第二分隔部分15。因此,流体通道16在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的内表面11b4和周向壁部分11b2的内周表面11b5中的两者处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流体通道16的另一端部——即,第二分隔部分15的在竖向方向上的较低部分形成有第二连通通道17,第二连通通道17将专用室R3与流体通道16(因此,经由第一连通通道14而与端口室R2)连接,如图8中所示。第二连通通道17形成为与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的内表面11b4接触并且穿过第二分隔部分15。因此,即使当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由于车辆的转向操作或制动操作而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改变时,第二连通通道17也总是定位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于贮存在专用室R3中的流体的液面而言的较低部分处。
此外,与第一连通通道14相同,第二连通通道17的在专用室R3侧处的开口17a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设定为大于第二连通通道17的在流体通道16侧处的开口17b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换句话说,第二连通通道17的沿着竖向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呈从专用室R3侧朝向流体通道16侧的大致楔形形状。因此,在形成贮存本体11时,可以容易地通过模具构件(比如,销模制)进行第二连通通道17的形成(例如,进行模切),并且同时可以确保模具构件的耐久性。
应当指出的是,在该修改的实施方式中,例如,下贮存构件11b通过包括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和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平面而被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分半的第一分隔部分13、第一连通通道14、第二分隔部分15、流体通道16和第二连通通道17可以通过热焊接等而彼此粘附以形成下贮存构件。此外,尽管部件的数目增大,但是可以将单独地形成和制备的第一分隔部分13、第一连通通道14、第二分隔部分15、流体通道16和第二连通通道17通过热焊接等而粘附至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
根据与修改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关联的贮存箱10,贮存本体11包括第二分隔部分15,第二分隔部分15形成在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的内表面11b4上并且在贮存室R1的内部中限定出作为第三室的专用室R3,专用室R3与贮存室R1、第二连通通道17和流体通道16连通,第二连通通道17设置在第二分隔部分15处并且定位在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比贮存在贮存室R1中的流体的液面低的较低部分处,流体通道16将第一连通通道14与第二连通通道17连接,其中,流体通道16保持处于填充有流体的状态。
根据以上构造的修改实施方式的贮存箱10,如图8中所示,例如,即使贮存室R1中的流体量减少,第二连通通道17也总是定位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于由第二分隔部分15限定的专用室R3中的流体的液面而言的较低部分处。此外,在该修改的实施方式中,流体通道16的内部填充有流体并且同时端口室R2的内部填充有流体。因此,在经由端口12向泵4供应流体时,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所供应的流体不包含气泡。
即使在端口室R2必须设置在不能确保足够容积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经由流体通道16将第一连通通道14(即,端口室R2)与第二连通通道17(即,专用室R3)连接,也可以确保从专用室R3供应没有气泡的流体。因此,端口室R2——即,端口12——可以沿相对于车辆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两者自由地设置,以不干扰车辆的其他部件。因此,可以极大地改善贮存箱10至车辆的可安装性。
此外,第二连通通道17的在专用室R3侧处的开口17a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设定为大于在流体通道16侧处的开口17b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
根据上述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连通通道14类似,通过容易地形成第二连通通道17,第二分隔部分15和第二连通通道17可以相对于下贮存构件11b形成为单元件,这可以减少要被单独地组装至贮存本体11的部件的数目。因此,可以大大改善贮存箱10的组装作业性。
此外,端口12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2a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设定为大于第二连通通道17的在流体通道16侧处的开口17b的开口面积(开口直径)。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泵4经由端口12抽吸填充在端口室R2中的流体时,必要且足够量的流体经由端口12的在端口室R2侧处的开口12a而被供应至泵4。另一方面,在停止通过泵4抽吸流体时,防止端口室R2和流体通道16中的流体经由第二连通通道17的开口17b和17a流动到(排放至)贮存室R1中,由此在良好的状态下保持端口室R2和流体通道16填充有流体。其他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效果相同。
当实施本发明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目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例如,根据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贮存箱10向作为形成车辆制动装置的车载装置的主缸21和泵4供应流体。然而,替代此,贮存箱10可以向作为车载装置的变速器的离合器主缸供应流体。在这种情况下,贮存箱10设置成用于从端口12向离合器主缸供应流体。与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类似,也可以将贮存箱10设置在主缸21上并且将流体经由贮存箱10的端口12而供应至离合器主缸。如上所述,在流体从端口12被供应至离合器主缸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类似,端口12向离合器主缸供应来自流体填充的端口室R2的流体。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抑制从贮存箱10供应至离合器主缸的流体中产生气泡。此外,由于端口12的位置可以是能够根据离合器主缸的布置而改变的,因此可以大大地提高贮存箱10的设计自由度且同时可以改善贮存箱10至车辆的可安装性。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端口室R2的纵向侧部设置成沿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定位。然而,可以将端口室R2的纵向侧部设置成沿水平方向(车辆的左/右方向)定位、或者也可以将端口室R2的纵向侧部设置成相对于竖向方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车辆的左/右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具有一角度。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端口室R2是通过使用周向壁部分11a2的内周表面11a5和周向壁部分11b2的内周表面11b5而形成的。换句话说,端口室R2形成为与内周表面11a5和内周表面11b5接触。然而,替代该结构,可以通过由第一分隔部分13对贮存室R1进行液密地划分而使端口室R2形成为使得端口室R2与内周表面11a5和内周表面11b5分开。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端口12的位置,端口室R2由第一分隔部分13形成、例如通过将端口室R2固定至顶板11a1或者固定至设置在贮存室R1上的分隔板或肋状件而形成。也可以预期端口室R2的这种替代性形成来实现实施方式和修改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第一连通通道14形成为穿过下分隔构件13b以与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的内表面11b4接触。然而,替代该结构,在下贮存构件11b的底部部分11b1上沿着下分隔构件13b的端表面设置凹槽,并且可以通过底部部分11b1上的这种凹槽以及下分隔构件13b的端表面而形成第一连通通道14。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和修改的实施方式,端口12用于向泵4供应来自贮存箱10的流体。然而,替代这种结构,可以形成用以使流体从致动器3返回至贮存箱10的端口12。如上所述,即使是上述的替代性结构,由于端口室R2填充有流体,因此流体的流动也不会被气泡中断,并且因而可以实现流体非常平稳地返回到贮存箱10中。
附图标记的简要说明
1:制动装置;2:气缸机构;3:制动致动器;4:泵(车载装置);4a:止回阀;10:贮存箱;11:贮存本体;11a:上贮存构件;11a1:顶板;11a2:周向壁部分;11a3:倾注部分;11a4:内表面;11a5:内周表面;11b:下贮存构件;11b1:底部部分;11b2:周向壁部分;11b3:导管通道;11b4:内表面;11b5:内周表面;12:端口(管状突出部分);12a:开口;13:第一分隔部分;13a:上分隔构件;13b:下分隔构件;14:第一连通通道;14a:开口;14b:开口;15:第二分隔部分;16:导管通道;17:第二连通通道;17a:开口;17b:开口;21:制动主缸(车载装置);21a:第一主室;21b:第二主室;22、23:主活塞;24:制动助力器;25至28:轮缸;29:制动踏板;R1:贮存室(第一室);R2:端口室(第二室);R3:专用室(第三室);FL:左前轮;FR:右前轮;RL:左后轮;RR:右后轮。

Claims (6)

1.一种贮存箱,所述贮存箱包括贮存本体,所述贮存本体将操作液体贮存在所述贮存本体的内部部分中,所述贮存本体形成为呈中空的盒形形状,所述贮存箱连接至车载装置以使所述操作液体与所述车载装置流体连通,其中,
所述贮存本体包括:
管状突出部分,所述管状突出部分从外壁部分向外延伸;
第一分隔部分,所述第一分隔部分将所述贮存本体的所述内部部分分成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中贮存有所述操作液体,所述第二室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室的容积并且所述第二室与所述管状突出部分连通;以及
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定位在沿竖向方向比贮存在所述第一室中的所述操作液体的可竖向变化的液面低的部分处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部分处,以允许所述第一室与所述第二室之间的连通,并且其中,
所述第二室和所述管状突出部分保持处于所述第二室和所述管状突出部分填充有从所述第一室经由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而被供应至所述第二室和所述管状突出部分的所述操作液体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存箱,其中,
所述管状突出部分设置在沿所述竖向方向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位置高的上部部分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贮存箱,其中,
所述贮存本体由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形成,所述第一主体部分沿所述竖向方向位于上侧处,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沿所述竖向方向位于下侧处,并且其中,
所述管状突出部分设置在第一主体侧处,并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设置在第二主体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贮存箱,其中,
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在第一室侧处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在第二室侧处的开口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存箱,其中,
所述管状突出部分的在第二室侧处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在第二室侧处的开口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存箱,其中,
所述贮存本体包括:
第二分隔部分,所述第二分隔部分在所述第一室的内部部分中限定出第三室,所述第三室从所述第一室的底部部分的内表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三室与所述第一室连通;
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定位在沿所述竖向方向比贮存在所述第一室中的所述操作液体的所述可竖向变化的液面低的部分处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部分处;以及
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将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接,并且其中,
所述流体通道保持处于填充有所述操作液体的状态。
CN201811094002.6A 2017-09-21 2018-09-19 贮存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32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1564 2017-09-21
JP2017181564A JP6616370B2 (ja) 2017-09-21 2017-09-21 リザーバタン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801A true CN109532801A (zh) 2019-03-29
CN109532801B CN109532801B (zh) 2021-06-11

Family

ID=6355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400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32801B (zh) 2017-09-21 2018-09-19 贮存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4988B2 (zh)
EP (1) EP3459777B1 (zh)
JP (1) JP6616370B2 (zh)
CN (1) CN10953280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6319A (en) * 1974-12-21 1977-05-31 Girling Limited Hydraulic reservoirs for vehicle braking systems
CN1611404A (zh) * 2003-10-30 2005-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主缸用储液室
US20070246105A1 (en) * 2002-02-19 2007-10-25 Teleflex Canada Limited Partnership Hydraulic fluid reservoir and hydraulic system
EP2407362A2 (en) * 2010-07-13 2012-01-18 Bosch Corporation Reservoir tank, master cylinder using the reservoir tank, and brake system equipped with this master cylinder
CN102556028A (zh) * 2010-12-22 2012-07-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液容器
US20130048643A1 (en) * 2009-12-18 2013-02-28 Salflex Polymers Limited Coolant Reservoi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4943A (en) * 1974-06-20 1975-10-28 Bendix Corp Return manifold for hydraulic brake actuator
JPS609094Y2 (ja) * 1979-10-22 1985-04-01 株式会社ナブコ 液面警報装置付リザ−バ
GB2111621A (en) * 1981-12-10 1983-07-06 Lucas Industries Ltd Reservoir for master cylinder
JPH0426721Y2 (zh) 1987-11-28 1992-06-26
JPH0725207Y2 (ja) 1988-06-29 1995-06-07 株式会社土屋製作所 車両用のオイルタンク
JP5597436B2 (ja) * 2010-04-28 2014-10-0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リザーバ
JP2017114502A (ja) 2015-12-22 2017-06-29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リザーバタンク
WO2017205973A1 (en) * 2016-05-30 2017-12-07 Abc Group Inc. Multi-vessel reservoi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6319A (en) * 1974-12-21 1977-05-31 Girling Limited Hydraulic reservoirs for vehicle braking systems
US20070246105A1 (en) * 2002-02-19 2007-10-25 Teleflex Canada Limited Partnership Hydraulic fluid reservoir and hydraulic system
CN1611404A (zh) * 2003-10-30 2005-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主缸用储液室
US20130048643A1 (en) * 2009-12-18 2013-02-28 Salflex Polymers Limited Coolant Reservoi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407362A2 (en) * 2010-07-13 2012-01-18 Bosch Corporation Reservoir tank, master cylinder using the reservoir tank, and brake system equipped with this master cylinder
CN102556028A (zh) * 2010-12-22 2012-07-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液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9777A1 (en) 2019-03-27
CN109532801B (zh) 2021-06-11
US20190084541A1 (en) 2019-03-21
JP2019055703A (ja) 2019-04-11
US10744988B2 (en) 2020-08-18
EP3459777B1 (en) 2021-05-05
JP6616370B2 (ja)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0075B2 (en) Reservoir and master cylinder
US20170015290A1 (en) Brake Apparatus
CN105612075B (zh) 用于机动车工作流体容器的填充装置
CN105196995B (zh) 液压制动系统
JP2007283858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のリザーバ装置およびサブタンク
US8899039B2 (en) Reservoir and master cylinder
JP5639718B2 (ja)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
US11878665B2 (en)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unit for straddle-type vehicle brake system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brake system
CN109532801A (zh) 贮存箱
US9139182B2 (en) Container, particularly for hydraulic vehicle brake systems
JP5613327B2 (ja)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
KR102116724B1 (ko) 일체형 파워 브레이크 유닛을 위한 내부 도관을 구비한 브레이크 저장조
JP2013540073A (ja) 液圧ユニット
EP2327597B1 (en) Reservoir and brake device using same
JP5220719B2 (ja) 車両用液圧マスタシリンダのリザーバ
US11535219B2 (en) Reservoir tank
JP6487696B2 (ja) 車両用液圧マスタシリンダのリザーバ
JP5334723B2 (ja) リザーバ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ブレーキ装置
JP6926232B2 (ja) 車両制動システム
JP2021094976A (ja) リザーバタンク
JP4207294B2 (ja) 液圧制御装置用リザーバ
JP2005193759A (ja) 接続通路,液圧回路,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および液通路用管体
CN108238028B (zh) 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及具有其的制动系统
JP2565276Y2 (ja) 油圧機器用リザーバ
JP2016187974A (ja) リザーバタン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