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4946B -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4946B
CN109484946B CN201810476806.6A CN201810476806A CN109484946B CN 109484946 B CN109484946 B CN 109484946B CN 201810476806 A CN201810476806 A CN 201810476806A CN 109484946 B CN109484946 B CN 109484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driving
main
retra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6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84946A (zh
Inventor
森和久
大沼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84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4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84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4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主索的壁厚部通过驱动装置的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电梯(1)具备:在两个滑轮(150A、150B)之间循环移动的主索(130A);与主索(130A)连接的升降体(120A);以及使主索(130A)产生推力的线性驱动装置(10)。线性驱动装置(10)具有驱动部(10A)和退避机构(11A)。驱动部(10A)具有第一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退避机构(11A)使第一构件(21)相对于主索(130A)接近或者分离。而且,退避机构(11A)在形成于主索(130A)的壁厚部(5)通过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之间时,进行使第一构件(21)相对于主索(130A)分离的退避动作。

Description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电梯轿厢、平衡重等升降体在两个滑轮之间循环移动的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使电梯轿厢、平衡重等升降体移动的驱动方法,除了使用卷扬机的牵引方式以外,还提出了使感应电流在连结升降体的主索中流动而使主索自身产生驱动力(推力)的线性驱动方式的电梯。
作为现有的线性驱动方式的电梯,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专利文献1记载了由固定于建筑物且主索穿过内部的筒状的初级绕组和成为次级导体的主索构成的电梯。
另外,近年来,谋求使电梯轿厢、平衡重等升降体在两个滑轮之间循环移动的循环式的电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7088号公报
然而,在主索上,形成有由于用于连接电梯轿厢、平衡重等的连接部或使两端部连结以形成为环状的连结部等而形成得比其他部位厚的壁厚部。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应用于循环式的电梯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主索的壁厚部与初级侧的线性驱动装置干涉,壁厚部无法通过线性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主索的壁厚部通过驱动装置的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电梯具备:主索,其绕挂于两个滑轮而进行循环移动,且具有线性驱动的次级导体;升降体,其与主索连接;以及线性驱动装置,其成为使主索产生推力的线性驱动的初级侧。
线性驱动装置具有驱动部和退避机构。驱动部具有第一构件和隔着主索而与第一构件对置的第二构件。退避机构使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主索接近或者分离。而且,退避机构在形成于主索的壁厚部通过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时,进行使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主索分离的退避动作。
另外,电梯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成为线性驱动的初级侧的线性驱动装置使具有线性驱动的次级导体的主索产生推力,使该主索绕挂于两个滑轮而进行循环移动。然后,在形成于主索的壁厚部通过构成线性驱动装置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时,利用退避机构使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主索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能够使主索的壁厚部通过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主索的吊索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驱动部以及退避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驱动部的位置关系与退避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中的升降体的移动速度与配置线性驱动装置的驱动部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中的退避机构的动作时机与驱动部的推力分配比率的表。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中的退避机构的动作时机与驱动部的推力分配比率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退避机构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梯,2…主部,3…次级导体,4…折回部,5…连结部(壁厚部)7A、7B…第一连接臂,8A、8B…第二连接臂,10…线性驱动装置,10A、10B、10C、10D、10E、10F、40A、40B、40C…驱动部,11A、11B、11C、11D、11E、11F、50A…退避机构,12A…电力转换器,21、41…第一构件,22…第二构件,24…芯体,25…线圈,31…固定部,32…退避驱动部,33…第一臂构件,34…第二臂构件,41a…引导部,51…固定部,52…弹性构件,120A、120B…电梯轿厢(升降体),130A、130B…主索,131…第一吊索,132…第二吊索,150A、150B…上部滑轮,160A、160B…下部滑轮,170…电梯控制部,171…速度控制部,172…推力分配部,173…退避控制部,174…速度检测部,h1…运行区域,h2…第一加减速区域,h3…第二加减速区域,h4…第一反转区域,h5…第二反转区域,v1…运行速度,v2…反转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0对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各附图中共用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1.第一实施方式例
1-1.电梯的结构例
首先,参照图1~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例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例的电梯的俯视图。
图1所示的电梯1是表示升降体的一例的电梯轿厢在形成于建筑结构体内的一个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所谓的多厢电梯。另外,图1所示的电梯1是升降体在两个滑轮之间循环移动的循环式的电梯。
如图1所示,电梯1具有:载置人或货物的多个电梯轿厢120A、120B(本例中为两个);两个主索130A、130B;两个上部滑轮150A、150B;以及两个下部滑轮160A、160B,另外,电梯1还具有:使多个电梯轿厢120A、120B经由主索130A、130B进行升降移动的线性驱动装置10;以及电梯控制部170。
以下,将多个电梯轿厢120A、120B升降移动的方向表示为升降方向Z,将与升降方向Z正交且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表示为第一方向X。此外,将与升降方向Z及第一方向X正交且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表示为第二方向Y。多个电梯轿厢120A、120B在升降方向Z的上部和下部沿第一方向X移动,移动的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或者从下降反转为上升。
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配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升降方向Z的上部。具体而言,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配置在比作为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的第一停止楼层的一例的最高楼层靠升降方向Z的上方的位置。而且,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被支承为能够在升降通道内旋转。
另外,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设置有例如由编码器构成的速度检测部174。速度检测部174通过检测第一上部滑轮150A的旋转速度,从而检测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升降速度。该速度检测部174与后述的电梯控制部170以及速度控制部17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说明了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设置有速度检测部174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与第二上部滑轮150B这两方分别设置速度检测部,根据两个速度检测部的平均值来检测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升降速度。
第一上部滑轮150A的轴向与第二上部滑轮150B的轴向彼此与第二方向Y平行。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上部滑轮150A与第二上部滑轮150B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均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
第一下部滑轮160A以及第二下部滑轮160B配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升降方向Z的下部。具体而言,第一下部滑轮160A以及第二下部滑轮160B配置在比作为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的第二停止楼层的一例的最低楼层靠升降方向Z的下方的位置,即所谓的凹坑。第一下部滑轮160A以及第二下部滑轮160B被支承为能够在升降通道或凹坑内旋转。
第一下部滑轮160A配置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的升降方向Z的下方,第二下部滑轮160B配置在第二上部滑轮150B的升降方向Z的下方。因此,第一下部滑轮160A及第二下部滑轮160B和第一上部滑轮150A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同样地,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均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并且它们的方向彼此与第二方向Y平行。
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和第一下部滑轮160A绕挂有能够循环移动的第一主索130A。另外,在第二上部滑轮150B和第二下部滑轮160B绕挂有能够循环移动的第二主索130B。
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分别由两根带状的吊索131、132构成。另外,吊索131、132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折回部4(参照图5的A)。而且,通过连结该折回部4而将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形成为环状。
另外,吊索131、132中的被连结的折回部4朝向与滑轮150A、150B、160A、160B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突出。由此,能够抑制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的被连结的部位(以下仅称为连结部5)与各滑轮150A、150B、160A、160B接触时所产生的振动。该连结部5与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的其他部位相比成为较厚的壁厚部。
图3是表示吊索131、132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吊索131、132具有主部2和次级导体3。次级导体3被主部2覆盖。通过由作为强度构件的树脂或碳纤维等构成主部2,能够减小吊索131、132整体的厚度。由此,能够减小与后述的线性驱动装置10的驱动部10A、10B、10C、10D、10E、10F之间的气隙。作为次级导体3,也可以使用多个大致平板状的构件。而且,也可以将该平板状的次级导体3沿着吊索131、132延伸的方向并排配置。或者,作为次级导体3,也可以使用沿着吊索131、132延伸的方向延伸的长条构件。
通过后述的线性驱动装置10的电磁感应,使次级导体3产生涡流,由此在吊索131、132即主索130A、130B产生推力。由此,第一主索130A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与第一下部滑轮160A之间循环移动,第二主索130B在第二上部滑轮150B与第二下部滑轮160B之间循环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中的吊索131、132的连结部5,经由第一连接臂7A、7B、第二连接臂8A、8B而连接有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即,在第一主索130A中的第一吊索13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第二吊索1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被连结的连结部5,经由第一连接臂7A而连接有第一电梯轿厢120A。在第一主索130A中的第一吊索13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吊索13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被连结的连结部5,经由第一连接臂7B而连接有第二电梯轿厢120B。
另外,在第二主索130B中的第一吊索13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第二吊索1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被连结的连结部5,经由第二连接臂8A而连接有第一电梯轿厢120A。而且,在第二主索130B中的第一吊索13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吊索1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被连结的连结部5,经由第二连接臂8B而连接有第二电梯轿厢120B。通过使电梯轿厢120A、120B与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连接,能够减轻形成于主索130A、130B的壁厚部的数量。
由此,通过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循环移动,从而第一电梯轿厢120A与第二电梯轿厢120B彼此连动地升降移动。而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通过各滑轮150A、150B、160A、160B,由此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升降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或者从下降反转为上升。
另外,第一电梯轿厢120A与第二电梯轿厢120B分别在构成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的吊索131、132的两端部,配置在相对于各滑轮150A、150B、160A、160B呈对称的位置。因此,各吊索131、132由第一电梯轿厢120A和第二电梯轿厢120B取得平衡状态。由此,能够减小第一主索130A以及第二主索130B移动时所需的推力。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在第二方向Y上配置在第一上部滑轮150A与第二上部滑轮150B之间,即第一下部滑轮160A与第二下部滑轮160B之间。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第一连接臂7A配置在由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形成的角部。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第二连接臂8A配置在由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形成的角部。而且,第一连接臂7A与第二连接臂8A配置在穿过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重心的对角线上。
同样地,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第一连接臂7B配置在由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形成的角部。另外,第二连接臂8B配置在由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形成的角部。而且,第一连接臂7B与第二连接臂8B配置在穿过第二电梯轿厢120A的重心的对角线上。
接着,对线性驱动装置10进行说明。
线性驱动装置10具有多个驱动部10A、10B、10C、10D、10E、10F(本例中为六个)。多个驱动部10A~10F配置在比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的最高楼层靠升降方向Z的上方、且比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靠升降方向Z的下方的位置。
另外,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以隔着第一主索130A中的第一上部滑轮150A的方式配置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即循环移动时的上升侧。第四驱动部10D、第五驱动部10E以及第六驱动部10F以隔着第二主索130B中的第二上部滑轮150B的方式配置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即循环移动时的下降侧。
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沿着升降方向Z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配置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的间隔,之后进行说明。
第一驱动部10A配置在比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靠升降方向Z的下方的位置,第三驱动部10C配置在比第二驱动部10B靠升降方向Z的上方的位置。因此,第二驱动部10B配置在第一驱动部10A与第三驱动部10C之间。
第四驱动部10D、第五驱动部10E以及第六驱动部10F沿着升降方向Z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配置第四驱动部10D、第五驱动部10E以及第六驱动部10F的间隔与配置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的间隔同样,故省略其说明。
第四驱动部10D配置在比第五驱动部10E以及第六驱动部10F靠升降方向Z的上方的位置,第六驱动部10F配置在比第五驱动部10E靠升降方向Z的下方的位置。因此,第五驱动部10E配置在第四驱动部10D与第六驱动部10F之间。
此外,六个驱动部10A~10F分别设置有退避机构11A、11B、11C、11D、11E、11F。另外,在六个驱动部10A~10F分别连接有后述的电力转换器12A~12F。
需要说明的是,六个驱动部10A~10F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对第一驱动部10A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退避机构11A、11B、11C、11D、11E、11F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对设置于第一驱动部10A的退避机构11A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第一驱动部10A以及退避机构11A的立体图。
如图1以及图4所示,第一驱动部10A具有第一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隔着主索130A、130B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上对置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在第一方向X上对置配置。
第一构件21以及第二构件22具有成为铁芯的芯体24和卷绕于芯体24的线圈25。从电力转换器12A向线圈25供给与所要求的推力相应的电力。通过向线圈25供给电力,在第一构件21以及第二构件22之间产生磁场。然后,第一驱动部10A使配置在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之间的主索130A、130B的次级导体3(参照图3)产生涡流,从而使主索130A、130B产生推力。即,第一驱动部10A构成线性驱动的初级侧。另外,第一构件21以及第二构件22中的设置有线圈25的面对置于与主索130A、130B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平面部。
如图4所示,在第一构件21设置有退避机构11A。退避机构11A配置在第一构件21的与主索130A、130B、第二构件22对置的一面的相反侧。退避机构11A将第一构件21支承为能够沿着与第二构件22、主索130A、130B对置的方向接近或者分离。
退避机构11A具有固定在升降通道内的固定部31、退避驱动部32、第一臂构件33以及第二臂构件34。第一臂构件33以及第二臂构件34形成为棒状。
第一臂构件33与第二臂构件34在固定部31与第一构件21的芯体24之间交叉配置。第一臂构件33的固定部31侧的一端部33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支承构件35。另外,第一臂构件33的芯体24侧的另一端部33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滑动构件36。
第二臂构件34中的固定部31侧的一端部34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滑动构件37。第二臂构件34的芯体24侧的另一端部3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支承构件38。
第一支承构件35固定在固定部31的升降方向Z的一端部。另外,第二支承构件38固定在第一构件21的芯体24的升降方向Z的一端部。因此,第一支承构件35与第二支承构件38对置配置。
在固定部31的与固定有第一支承构件35的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滑动轨道31a。在滑动轨道31a将第二滑动构件37支承为能够滑动。在芯体24的与固定有第二支承构件38的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芯体侧滑动轨道39。在芯体侧滑动轨道39将第一滑动构件36支承为能够滑动。
此外,在第一臂构件33与第二臂构件34交叉的部位配置有退避驱动部32。通过退避驱动部32驱动,第一臂构件33与第二臂构件34的交叉角度发生变化。由此,第一滑动构件36在芯体侧滑动轨道39滑动,第二滑动构件37在滑动轨道31a滑动。然后,第一臂构件33以及第二臂构件34的两端部转动。其结果是,第一构件21沿着与第二构件22、主索130A、130B对置的方向相对于第二构件22、主索130A、130B接近或者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退避机构11A,不局限于上述的缩放仪状的结构,例如,也能够应用使用齿条和小齿轮的机构、使用滚珠丝杠轴的机构、直动马达或活塞等其他各种移动机构。
接着,参照图5,对驱动部10A~10F的位置关系与退避机构11A~11F的动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对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图5的A以及图5的B是示出驱动部10A~10F的位置关系与退避机构11的动作的说明图。
如图5的A所示,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C在主索130A、130B延伸的方向即升降方向Z上隔开规定的间隔Xm而配置。第一驱动部10A与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二驱动部10B与第三驱动部10C的间隔Xm比作为主索130A、130B的壁厚部的连结部5处的主索130A、130B延伸的方向、即升降方向Z的长度Lc长。由此,在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通过驱动部10A~10C时,能够防止连结部5同时跨越多个驱动部10A、10B、10C而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将退避所需的驱动部抑制成仅为一个,能够抑制推力减小。
另外,各驱动部10A~10C的间隔Xm更优选为大于在连结部5的长度Lc的基础上加上退避所需的时间tb与电梯轿厢120A、120B的升降速度vc之积而得到的值。由此,在连结部5通过时,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因驱动部10A~10C退避而产生的推力的减小。
此外,连结部5的长度Lc设定为比各驱动部10A~10C的第一构件21以及第二构件22的升降方向Z的长度即芯体24(参照图4)的长度Lm短。这样,通过缩短连结部5的长度Lc,也能够使各驱动部10A~10C的间隔Xm的长度变短。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配置线性驱动装置10的空间的省空间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驱动部10D、第五驱动部10E以及第六驱动部10F的间隔也与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以及第三驱动部10D的间隔Xm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另外,如图5的B所示,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在通过驱动部10A~10C(图5的B所示的例子中为第三驱动部10C)的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之间时,退避机构11C的退避驱动部32(参照图4)进行驱动。因此,第一构件21向远离第二构件22的方向移动。由此,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的间隔扩宽,能够使连结部5在不与第一构件21及第二构件22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之间。
另外,在连结部5通过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之间后,退避机构11C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驱动,第一构件21向接近第二构件22的方向移动。由此,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2的间隔变窄,能够恢复由第三驱动部10C产生的推力。
1-2.移动速度与配置驱动部的关系
接着,参照图6,对电梯轿厢120A、120B的移动速度与配置线性驱动装置10的驱动部10A~10F的位置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电梯轿厢120A、120B的移动速度与配置线性驱动装置10的各驱动部10A~10F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6所示的纵轴表示电梯轿厢120A、120B的升降速度,横轴表示升降通道内的位置。另外,在图6中,对电梯轿厢120A、120B在最低楼层的反转部处反转并升降至最高楼层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上部滑轮150A、150B与下部滑轮160A、160B之间设置有运行区域h1、第一加减速区域h2、第二加减速区域h3、第一反转区域h4以及第二反转区域h5。而且,电梯轿厢120A、120B在运行区域h1、第一加减速区域h2、第二加减速区域h3、第一反转区域h4以及第二反转区域h5移动。运行区域h1是使第一电梯轿厢120A、120B在装载人或货物的状态下从最低楼层移动到最高楼层的范围。在该运行区域h1中,电梯轿厢120A、120B以运行速度v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行区域h1中的靠近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的最高楼层之前,存在第一加减速区域h2。同样地,在运行区域h1中的靠近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的最低楼层之前,存在第二加减速区域h3。在第一加减速区域h2以及第二加减速区域h3,电梯轿厢120A、120B的速度从运行速度v1减速,或者加速至达到运行速度v1。
第一反转区域h4是从最高楼层到上部滑轮150A、150B为止的区域。即,第一反转区域h4是,电梯轿厢120A、120B通过最高楼层并经由上部滑轮150A、150B而使其移动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或者从下降反转为上升的区域。在该第一反转区域h4,为了减轻电梯轿厢120A、120B通过上部滑轮150A、150B时的振动,使电梯轿厢120A、120B以比运行速度v1慢的反转速度v2移动。
第二反转区域h5是从最低楼层到下部滑轮160A、160B为止的区域。即,第二反转区域h5是,电梯轿厢120A、120B通过最低楼层并经由下部滑轮160A、160B而使其移动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或者从下降反转为上升的区域。在该第二反转区域h5,与第一反转区域h4同样地使电梯轿厢120A、120B以比运行速度v1慢的反转速度v2移动。
本例的线性驱动装置10的驱动部10A~10F配置在电梯轿厢120A、120B以比运行速度v1慢的反转速度v2移动的第一反转区域h4。在此,在驱动设置于各驱动部10A~10F的退避机构11A~11F而使第一构件21退避进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时需要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反转区域h4,电梯轿厢120A、120B的移动速度比运行速度v1慢,因此,能够确保驱动设置于各驱动部10A~10F的退避机构11A~11F而使第一构件21退避以及恢复的时间。此外,同时驱动两个以上的退避机构11A~11F,使两个以上的驱动部10A~10F同时退避,从而能够防止推力减小。而且,与将各驱动部10A~10F配置于运行区域h1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窄各驱动部10A~10F的间隔。
另外,在运行区域h1配置有驱动部10H的情况下,该运行区域h1中的电梯轿厢120A、120B的移动速度为比反转速度v2快的运行速度v1。因此,为了防止与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的接触,需要使设置于驱动部10H的退避机构进行比配置于第一反转区域h4的驱动部10A~10F的退避机构11A~11F快的退避动作。
因此,线性驱动装置10的驱动部10A~10F优选配置在与运行区域h1相比电梯轿厢120A、120B的速度较慢的第一反转区域h4、第二反转区域h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的线性驱动装置10中,对仅在第一反转区域h4配置有驱动部10A~10F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二反转区域h5配置驱动部10A~10F。
也可以在运行区域h1配置驱动部,以增加作为升降体的电梯轿厢120A、120B的装载质量。在该情况下,线性驱动装置10中的配置多个驱动部的比率为,相比运行区域h1而提高第一反转区域h4、第二反转区域h5的配置比率。即,优选多个驱动部在第一反转区域h4、第二反转区域5配置的个数多于在运行区域h1配置的个数。由此,能够将退避的驱动部的数量、退避的时间抑制为最小限度,能够提供电梯轿厢120A、120B的稳定的运行。
此外,也可以在电梯轿厢120A、120B的移动速度相对于运行区域h1的运行速度v1而减速的第一加减速区域h2、第二加减速区域h3配置驱动部。然而,在第一加减速区域h2、第二加减速区域h3需要用于使电梯轿厢120A、120B减速以及加速的驱动力(推力)。因此,优选配置在第一加减速区域h2、第二加减速区域h3的驱动部比配置在第一反转区域h4、第二反转区域h5的驱动部少。
另外,在成为停止楼层的附近的第一加减速区域h2、第二加减速区域h3配置有驱动部的情况下,当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时,存在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配置于驱动部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当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时,需要驱动退避机构而使驱动部从主索130A、130B退避。因此,当电梯轿厢120A、120B停止时,优选避开主索130A、130B的壁厚部即连结部5所处的部位而配置驱动部。
1-3.电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梯1具有:控制电梯1整体的电梯控制部170;速度控制部171;推力分配部172以及退避控制部173。电梯控制部170与速度控制部171、推力分配部172以及退避控制部173连接。
另外,电梯控制部170与未图示的电梯门厅呼叫登记部、目的地楼层登记部连接。而且,电梯控制部170根据来自电梯门厅呼叫登记部、目的地楼层登记部的信号来控制电梯1整体的运转。此外,电梯控制部170与未图示的轿厢位置检测部连接。而且,电梯控制部170从轿厢位置检测部接收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轿厢位置信息。而且,电梯控制部170根据该轿厢位置信息而生成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速度指令。电梯控制部170将生成的速度指令向速度控制部171输出。
在速度控制部171如上所述连接有速度检测部174。速度控制部171从速度检测部174接收针对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的升降速度的反馈信号。然后,速度控制部171基于从电梯控制部170输出的速度指令和来自速度检测部174的反馈信号,计算使第一电梯轿厢120A以及第二电梯轿厢120B升降移动时所需的推力,生成推力指令。速度控制部171将生成的推力指令向推量分配部172输出。
推力分配部172与速度控制部171连接。而且,从速度控制部171向推力分配部172输出推力指令。推力分配部172基于从速度控制部171输出的推力指令,计算使线性驱动装置10的各驱动部10A、10B、10C、10D、10E、10F产生的推力的分配比率。然后,推力分配部172基于计算出的推力的分配比率,向设置于各驱动部10A~10F的电力转换器12A~12F输出推力产生信号。然后,电力转换器12A~12F基于来自推力分配部172的推力产生信号,向各驱动部10A~10F供给规定的电力。
另外,在存在由退避机构11A~11F退避的驱动部10A~10F的情况下,推力分配部172以弥补要退避的驱动部10A~10F中的推力的方式增加其他的驱动部10A~10F中的推力。需要说明的是,针对驱动部10A~10F退避时的详细动作,之后进行说明。
退避控制部173与设置于各驱动部10A~10F的退避机构11A~11F的退避驱动部32连接。退避控制部173基于来自电梯控制部170的指令,对相应的退避机构11A~11F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驱动。
1-4.电梯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7~图9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在此,针对第一电梯轿厢120A通过最高楼层并经由上部滑轮150A、150B而使移动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直至再次通过最高楼层为止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电梯1的动作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退避机构11A~11F的动作时机与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的表。另外,图9的A以及图9的B是示出各退避机构11A~11F的动作时机与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的时序图。另外,图9的B是示出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的时序图。
如图7所示,第一电梯轿厢120A在通过最高楼层之后,侵入第一反转区域h4(参照图6)。然后,第一电梯轿厢120A按照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第三驱动部10C的顺序依次通过线性驱动装置10而到达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即,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与第一主索130A连结的第一连接臂7A按照第一驱动部10A、第二驱动部10B、第三驱动部10C的顺序依次通过线性驱动装置10。
然后,第一电梯轿厢120A通过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由此其移动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然后,第一电梯轿厢120A按照第四驱动部10D、第五驱动部10E、第六驱动部10F的顺序依次通过线性驱动装置10,再次返回到最高楼层。即,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与第一主索130A连结的第二连接臂8A按照第四驱动部10D、第五驱动部10E、第六驱动部10F的顺序依次通过线性驱动装置10。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第一电梯轿厢120A移动的区域是图6所示的第一反转区域h4。而且,在该第一反转区域h4中,未在第一电梯轿厢120A装载人或货物。而且,该第一反转区域h4中的从电梯控制部170输出的速度指令的速度为反转速度v2(参照图6)且是恒定的。因此,由速度控制部171计算出且向推力分配部172输出的整体推力Ft*是恒定的。
在此,将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第一连接臂7A以及第二连接臂8A即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的升降方向Z的上端部设为位置XA,将下端部设为位置XB。需要说明的是,在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对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以及XB进行检测的未图示的轿厢位置检测部。而且,轿厢位置检测部在检测到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以及XB时,向电梯控制部170输出轿厢位置信息。
另外,在第一驱动部10A的升降方向Z的下侧设定有第一退避位置T1A,在第一驱动部10A的升降方向Z的上侧设定有第一恢复位置T1B。在第二驱动部10B的升降方向Z的下侧设定有第二退避位置T2A,在第二驱动部10B的升降方向Z的上侧设定有第二恢复位置T2B。在第三驱动部10C的升降方向Z的下侧设定有第三退避位置T3A,在第三驱动部10C的升降方向Z的上侧设定有第三恢复位置T3B。
此外,在第四驱动部10D的升降方向Z的上侧设定有第四退避位置T4A,在第四驱动部10D的升降方向Z的下侧设定有第四恢复位置T4B。在第五驱动部10E的升降方向Z的上侧设定有第五退避位置T5A,在第五驱动部10E的升降方向Z的下侧设定有第五恢复位置T5B。在第六驱动部10F的升降方向Z的上侧设定有第六退避位置T6A,在第六驱动部10F的升降方向Z的下侧设定有第六恢复位置T6B。
需要说明的是,各驱动部10A~10E的恢复位置T1B~T5B与配置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驱动部10B~10F的退避位置T2A~T6B相比位于上游侧。
如图8、图9的A以及图9的B所示,在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一退避位置T1A之间,推力分配部172向各驱动部10A~10F均等地分配整体推力Ft*。因此,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设定为整体推力Ft*的1/6。
如图8、图9的A以及图9的B所示,在到达时刻t1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一驱动部10A的第一退避位置T1A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一退避机构11A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退避驱动。另外,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一驱动部10A的推力分配比率kf1设定为0。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二驱动部10B和第三驱动部10C的推力分配比率kf2、kf3设定为1/4,将第四驱动部10D~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4~kf6设定为1/6。
然后,在到达时刻t2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一驱动部10A的第一恢复位置T1B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一退避机构11A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恢复驱动。而且,推力分配部172使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均等地恢复至整体推力Ft*的1/6。
接着,在到达时刻t3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二驱动部10B的第二退避位置T2A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二退避机构11B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退避驱动。另外,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二驱动部10B的推力分配比率kf2设定为0。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一驱动部10A和第三驱动部10C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3设定为1/4,将第四驱动部10D~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4~kf6设定为1/6。
然后,在到达时刻t4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二驱动部10B的第二恢复位置T2B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二退避机构11B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恢复驱动。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均等地恢复至整体推力Ft*的1/6。
接着,在到达时刻t5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三驱动部10C的第三退避位置T3A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三退避机构11C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退避驱动。另外,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三驱动部10C的推力分配比率kf3设定为0。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一驱动部10A和第二驱动部10B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2设定为1/4,将第四驱动部10D~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4~kf6设定为1/6。然后,在到达时刻t6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A到达第三驱动部10C的第三恢复位置T3B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三退避机构11C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恢复驱动。而且,推力分配部172使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均等地恢复至整体推力Ft*的1/6。
然后,第一电梯轿厢120A通过第一上部滑轮150A以及第二上部滑轮150B而使移动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接着,在到达时刻t7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B到达第四驱动部10D的第四退避位置T4A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四退避机构11D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退避驱动。另外,推力分配部172将第四驱动部10D的推力分配比率kf4设定为0。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一驱动部10A~第三驱动部10C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3设定为1/6,将第五驱动部10E和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5、kf6设定为1/4。
然后,在到达时刻t8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B到达第四驱动部10D的第四恢复位置T4B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四退避机构11D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恢复驱动。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均等地恢复至整体推力Ft*的1/6。
接着,在到达时刻t9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B到达第五驱动部10E的第五退避位置T5A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五退避机构11E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退避驱动。另外,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五驱动部10E的推力分配比率kf5设定为0。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一驱动部10A~第三驱动部10C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3设定为1/6,将第四驱动部10D和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4、kf6设定为1/4。然后,在到达时刻t10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B到达第五驱动部10E的第五恢复位置T5B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五退避机构11E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恢复驱动。而且,推力分配部172使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均等地恢复至整体推力Ft*的1/6。
接着,在到达时刻t11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B到达第六驱动部10F的第六退避位置T6A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六退避机构11F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退避驱动。另外,推力分配部172将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6设定为0。而且,推力分配部172将第一驱动部10A~第三驱动部10C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3设定为1/6,将第四驱动部10D和第五驱动部10E的推力分配比率kf4、kf5设定为1/4。然后,在到达时刻t12且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位置XB到达第六驱动部10F的第六恢复位置T6B时,退避控制部173使第六退避机构11F的退避驱动部32进行恢复驱动。而且,推力分配部172使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kf1~kf6均等地恢复至整体推力Ft*的1/6。
由此,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通过最高楼层并经由上部滑轮150A、150B而使移动方向从上升反转为下降、直至再次通过最高楼层为止的动作完成。如上所述,在第一电梯轿厢120A通过时,进行退避动作的驱动部10A~10F仅为一个,能够抑制推力的减小。此外,推力分配部172以弥补要退避的驱动部10A~10F的推力的方式增加其他驱动部10A~10F的推力分配比率。由此,能够抑制整体推力Ft*减小,并且,能够抑制第一电梯轿厢120A的移动速度减小,能够使第一电梯轿厢120A稳定地移动。
此外,推力分配部172以使配置于第一主索130A侧的第一驱动部10A~第三驱动部10C与配置于第二主索130B侧的第四驱动部10D~第六驱动部10F的合计值相等的方式设定推力分配比率。由此,配置于第一主索130A侧的第一驱动部10A~第三驱动部10C与配置于第二主索130B侧的第四驱动部10D~第六驱动部10F的推力的平衡不会瓦解。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第一电梯轿厢120A因推力的平衡的不同而倾斜。
2.第二实施方式例
接着,参照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例的电梯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退避机构的说明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与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1的不同之处在于,退避机构和驱动部的第一构件的结构。因此,在此对退避机构和驱动部进行说明,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1共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所示,驱动部40A~40C具有隔着主索130A、130B而对置的第一构件41和第二构件22。另外,在各驱动部40A~40C分别设置有退避机构50A~50C。退避机构50A~50C配置在各驱动部40A~40C的第一构件41中的与第二构件22以及主索130A、130B对置的一面的相反侧。
退避机构50A~50C分别具有固定部51和两个弹性构件52、52。固定部51与各驱动部40A~40C中的第一构件41对置而配置。两个弹性构件52、52夹设在固定部51与第一构件41之间。另外,弹性构件52、52对第一构件41朝向第二构件22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构件41与第二构件22之间,形成有能够供主索130A、130B通过的间隔。
作为弹性构件52,能够使用螺旋弹簧、板簧、橡胶等之类的各种具有弹性的构件。
另外,在构成第一构件41的芯体的升降方向Z的两端部设置有引导部41a、41a。引导部41a、41a形成为大致半球状。
当主索130A、130B的壁厚部即连结部5侵入第一构件41与第二构件22之间时,连结部5与引导部41a接触。然后,构成退避机构50A~50C的弹性构件52、52经由第一构件41的引导部41a被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第一构件41向远离第二构件22的方向移动并退避。其结果是,第一构件41与第二构件22的间隔变宽,由此能够使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通过第一构件41与第二构件22之间。
另外,当主索130A、130B的连结部5通过第一构件41与第二构件22后,第一构件41被弹性构件52、52施力而向接近第二构件22的方向移动。由此,第一构件41与第二构件22的间隔返回到连结部5通过前的长度,能够利用第一构件41和第二构件22而产生规定的推力。
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1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即便利用具有这样的退避机构的电梯,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1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退避机构50A~50C,由于不具有退避驱动部,因此,无需进行退避机构50A~50C的退避以及恢复动作的控制。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电梯1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梯的动作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形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对设置有多个电梯轿厢120A、120B的多厢电梯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与主索连结的电梯轿厢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电梯。另外,作为升降体,不局限于电梯轿厢,例如也可以将第一电梯轿厢120A与第二电梯轿厢120B中的一方作为平衡重。此外,与主索连结的升降体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对在构成主索130A、130B的两个吊索131、132的端部连接有电梯轿厢120A、120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吊索131、132的中间部连结电梯轿厢120A、120B。在该情况下,主索130A、130B的壁厚部成为连结有端部的连结部5和连结有电梯轿厢120A、120B的部位。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对在构成驱动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第一构件设置有退避机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二构件设置退避机构,还可以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两方设置退避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例中,对构成驱动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向图1中的第一方向X退避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驱动部只要防止主索与壁厚部的接触即可,因此,也可以向图2中的第二方向Y退避。但是,在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向第二方向Y退避的情况下,在图2中设置驱动装置的空间可能在第二方向Y上变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对使作为升降体的一例的电梯轿厢在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升降移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电梯轿厢在水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平行”以及“正交”等用语,但这些用语不仅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平行”以及“正交”,也可以为包含“平行”以及“正交”在内的处于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范围的“大致平行”及“大致正交”的状态。

Claims (9)

1.一种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具备:
主索,其绕挂于两个滑轮而进行循环移动,且具有线性驱动的次级导体;
升降体,其与所述主索连接;以及
线性驱动装置,其成为使所述主索产生推力的线性驱动的初级侧,
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具有:
驱动部,其具有第一构件和隔着所述主索而与所述第一构件对置的第二构件;以及
退避机构,其使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主索接近或者分离,
所述退避机构在形成于所述主索的壁厚部通过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之间时,进行使所述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主索分离的退避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升降体与所述主索的所述壁厚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具有多个所述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其中,
多个所述驱动部在所述主索延伸的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
多个所述驱动部的间隔比形成于所述主索的壁厚部的在所述主索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其中,
形成于所述主索的壁厚部的在所述主索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构件的在所述主索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还具备:
电梯控制部,其设定所述升降体的移动速度;
速度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电梯控制部所设定的移动速度,计算由所述线性驱动装置产生的推力;以及
推力分配部,其基于由所述速度控制部计算出的推力以及所述退避机构的动作,计算由多个所述驱动部产生的推力的分配比率。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其中,
在所述两个滑轮之间设置有:
供所述升降体以运行速度移动的运行区域;以及
供所述升降体以比所述运行速度慢的反转速度移动的反转区域,
多个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反转区域配置的个数多于在所述运行区域配置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运行区域处于所述升降体停止的第一停止楼层与第二停止楼层之间,
所述反转区域是从所述第一停止楼层经由所述两个滑轮中的一方的滑轮而使所述升降体的移动方向反转的区域、以及从所述第二停止楼层经由所述两个滑轮中的另一方的滑轮而使所述升降体的移动方向反转的区域。
9.一种电梯的控制方法,其中,
利用成为线性驱动的初级侧的线性驱动装置,使具有线性驱动的次级导体的主索产生推力,从而使所述主索绕挂于两个滑轮而进行循环移动,
在形成于所述主索的壁厚部通过构成所述线性驱动装置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时,利用退避机构使所述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主索分离。
CN201810476806.6A 2017-09-12 2018-05-17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484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4813 2017-09-12
JP2017174813A JP2019048711A (ja) 2017-09-12 2017-09-12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4946A CN109484946A (zh) 2019-03-19
CN109484946B true CN109484946B (zh) 2020-06-16

Family

ID=6568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6806.6A Active CN109484946B (zh) 2017-09-12 2018-05-17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48711A (zh)
CN (1) CN10948494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40A (zh) * 1990-06-11 1991-1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电梯
CN1663905A (zh) * 2004-03-01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CN101979301A (zh) * 2010-05-11 2011-02-23 张应刚 循环运行的多轿厢电梯
CN204661056U (zh) * 2015-05-16 2015-09-23 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磁悬浮导向直驱运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436A (ja) * 1993-06-22 1995-0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ニアモータエレベーター
JPH0853273A (ja) * 1994-08-10 1996-0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リニアモータの接続方式
JPH0867461A (ja) * 1994-08-30 1996-03-12 Toshiba Corp リニアモータエレベータ
JP2757861B2 (ja) * 1996-10-28 1998-05-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288933B2 (ja) * 2002-11-15 2009-07-0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ロープレスエレベ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40A (zh) * 1990-06-11 1991-1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电梯
CN1663905A (zh) * 2004-03-01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CN101979301A (zh) * 2010-05-11 2011-02-23 张应刚 循环运行的多轿厢电梯
CN204661056U (zh) * 2015-05-16 2015-09-23 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磁悬浮导向直驱运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48711A (ja) 2019-03-28
CN109484946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4988B1 (ko) 로프 리스 엘리베이터
US11591188B2 (en) Elevator system roping arrangement
CN110997544B (zh) 电梯系统
EP2994406B1 (en) Connecting cars in a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JP5577275B2 (ja) 床高さ調節機構付きエレベーター
JPWO2017013763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070086914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US5857545A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overlapped roped-coupler segments
US5816368A (en) Elevator cars switch hoistways while traveling vertically
US5625174A (en) Linear motor elevator
CN109484946B (zh)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KR20060003086A (ko) 승강기 장치
JP2019011141A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5738740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102330510B1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104418212B (zh) 电梯
KR102330456B1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KR102330511B1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100393601C (zh) 电梯装置
CN110040601B (zh) 用于双层电梯的h形框架
JP2008133122A (ja) エレベータ
KR20120133686A (ko) 웜 엘리베이터 순환시스템
CN111320056A (zh) 轿厢到轿厢无线功率传输
KR20210085852A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KR20210085853A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