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6470B - 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以及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以及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6470B
CN109476470B CN201780043360.1A CN201780043360A CN109476470B CN 109476470 B CN109476470 B CN 109476470B CN 201780043360 A CN201780043360 A CN 201780043360A CN 109476470 B CN109476470 B CN 109476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ail
lifting
lift platform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33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6470A (zh
Inventor
格哈特·芬克贝纳
D.本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 HateFenkebeina
Original Assignee
Ge HateFenkebe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 HateFenkebeina filed Critical Ge HateFenkebeina
Publication of CN109476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6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6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6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 B66F3/02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with racks actuated by pinions
    • B66F3/06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with racks actuated by pinions with racks comprising pivotable toothed sections or segments, e.g. arranged in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3/00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 B66F13/005Thrust chai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8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 F16G13/20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stiff; Push-pull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9/00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 F16H19/02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19/06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rising flexible members, e.g. an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 F16H19/0636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rising flexible members, e.g. an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the flexible member being a non-buckling chai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车辆(14)的轨道式升降平台,所述轨道式升降平台包括至少两个轨道(16),其中,每个轨道(16)至少接合在升降平台(18)的相应端部区域处,所述升降平台用于在基础位置(19)与工作位置(21)之间提升和降低轨道(16),其中,升降平台(18)包括具有多个推动构件(23)的推柱(21),所述推动构件能够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以便在竖直方向上抵抗压力。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以及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 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包括两个轨道,其中,每个轨道包括至少在相应端部区域上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起到在基础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低轨道的作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升降机构,特别是用于轨道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EP 0 983 897 B1公开了轨道式升降平台,其包括两个轨道,这两个轨道能够借助于升降机构从延伸位置移位到工作位置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缸以及半剪叉(Halbschere),轨道能够借助于其来上下移动。
替代性地,这些类型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也能够配备有全剪叉而不是平行四边形力学机构。对此类轨道式升降平台的要求正在提高。特别地,需要更好地适应于客户关于提升高度的要求。此外,期望的是,尽可能地在减少地面与轨道之间的可见力学机构,使得当将轨道式升降平台定位在工作位置中时,进入工作空间中的侧向可通达性也得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蕴含目的是提供轨道式升降平台,其允许减少轨道下方的可见力学机构并且在提升高度方面可灵活地调节。此外,本发明所蕴含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此类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该目的借助于轨道式升降平台实现,在该轨道式升降平台中,轨道包括至少在轨道的相应端部区域处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个推动构件的推柱,所述推动构件能够以在竖直方向上抵抗压力的方式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此类抵抗压力的推柱所提供的优点是:当将轨道定位在工作位置中时,它们仅形成一个竖直柱,该柱支撑轨道。由此减少了可见的力学机构,并增加了轨道下方的可通达性。另外,此类抵抗压力的推柱所提供的优点是,由于具有多个推动构件的结构,通过选择用于形成推动元件的推动构件的数量,使得有可能灵活于适应提升高度。
轨道式升降平台的优选实施例所规定的是,推柱包括多个推动构件,其中,邻近的推动构件绕至少在两个推动构件之间形成的偏转轴线保持彼此连接,所述偏转轴线安置成偏心于推动构件并且横向于推柱的纵向方向。推动构件可在一方向上绕偏转轴线枢转,并且在相反方向上被构造成通过推动构件的叠置的推动主体而在压缩上是刚性的(drucksteif)。两个邻近的推动构件在偏转轴线的纵向方向上彼此不倾斜地布置。此类抵抗压力的推柱使得有可能的是,它们被构造成沿推柱的纵向方向是刚性的并能够传递压力或推力,但仍然有可能使推动构件在一方向上倾斜以便相对于提升高度采取不同的长度。结果是,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将多个推动构件排成行(Aneinanderreihung),使得有可能相对于基础位置(在该基础位置中,轨道搁置在地面上)几乎连续地调节轨道的工作高度。
至少一个推柱被设置在轨道的每个端部区域上,其中,布置在每个端部区域上的两个推柱取向成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结果是,使得有可能两个相对的推柱彼此相互支撑,即,停在压力稳定位置中,从而允许轨道在工作位置中的固定取向。
优选地,布置在轨道的相应端部区域中的相对推柱的推动构件各自取向成可朝向轨道的中心枢转。这意味着,当在工作位置中在轨道的纵向方向上施加力时,存在推柱的压力刚性或压力稳定布置,因为在每种情况下,两个推柱中的一个抵消了在轨道的纵向方向上的潜在力施加。
优选地规定的是,轨道式升降平台的轨道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引导装置和偏转装置,借助于所述支撑结构来容纳推柱。具有支撑结构的升降机构的此类构造构成了用于形成轨道的模块,其使得能够以两种不同方式联结到轨道。一方面,支撑结构能够与引导轨道和偏转装置一起布置在轨道的基体中,使得推柱的可延伸部分利用其自由端接合在地面上。相比之下,支撑结构能够被设置在地面上或被嵌入地面中,使得竖直部分的自由端接合在轨道的下侧上。
被设置在支撑结构中的偏转装置优选地具有90°的偏转,使得优选地由引导装置水平地取向和引导的推柱能够偏转90°而在竖直方向上。结果是,产生了简单的几何关系,这些几何关系附加地允许升降机构的紧凑安装或设计。
优选地,推柱在轨道的基体的下侧处被插入到基体中,或者在基体上沿下侧被引导,并且借助于偏转装置和与其邻接的引导装置在基体之中或之上被可移位地引导。尤其是在将推柱插入到基体中时,能够提供紧凑且同样受保护的布置。
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规定的是,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器,该驱动器固定地布置在轨道的基体之上或之中。推柱的相对端能够接合在基板上。由此,例如能够实现的是,通过在升降柱的相对端上的基板的相对于轨道的基体控制的延伸运动,使得有可能容易地将轨道从延伸位置提升到工作位置中。
此外,优选地规定的是,驱动器固定地布置在升降机构的支撑结构上。
升降机构的驱动器优选地被构造为液压或气动升降缸,或者被构造为博登线缆。此外,能够提供具有传动装置、伺服机构等等的电磁驱动、电驱动、气动驱动或液压驱动的马达作为驱动器,以便驱动推柱。取决于结构的情况和车间供应的情况,能够选择和采用所述驱动元件中的一者。
在液压或气动升降缸的优选使用中,所述缸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轨道中或布置在支撑结构上,使得在轨道从基础位置到工作位置中的提升运动中将牵拉力施加到活塞杆。这带来的优点是能够减小活塞杆的直径。当在轨道中或在支撑结构上使用升降缸作为驱动器时,优选地规定,推动元件被设置在活塞杆的自由端上,该自由端连接到推柱的一端。结果是,短轨道同样能够配备有推柱,因为压力元件在活塞杆的相反方向上延伸。
在驱动器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在相反方向上取向的两个升降缸被设置在轨道的基体中,这些缸布置成相对于基体的纵向轴线相对地且侧向地偏移。这继而允许实现节省空间的布置,以便同时在轨道的基体的相应端部区域上延伸推柱。
此外,优选地规定,升降缸的活塞杆在基体中或在支撑结构中被侧向地引导。结果是,将致动轨道的安全的提升运动。同样,升降缸的活塞杆可以以偏心方式接合在推柱上并且附加地被引导。
工作位置的最大提升高度能够由推柱的推动构件的数量和/或高度来确定。有利地,还能够调节连接到升降缸的活塞杆的推动元件的长度,使得有可能简单地转换或适应于各种提升高度。
为了固定轨道的延伸位置,优选地规定,推动构件包括在推动主体的与铰接轴相对的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在所述闩锁元件中,锁定装置的闩锁接合并锁定轨道的降低运动。通过在每个推动构件上布置闩锁元件,能够在推动构件的每次进一步延伸之后实现工作位置的固定,以形成推柱。
锁定装置的闩锁有利地被设置在可移位地布置在基体中的推动构件上方,并且当在轨道的基体中被引导时,推动构件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竖直向上地取向,使得闩锁通过重力接合到闩锁元件中。结果是,能够容易地提供满足安全要求的锁定装置。
此外,优选地规定,锁定装置布置在基体中,并且优选地可经由布置在踏面中的凹部通达,该凹部优选地可通过覆盖件封闭。结果是,能够提供容易的通达以用于维护的目的。
锁定装置的另一有利实施例所规定的是,其包括磁驱动器,该磁驱动器在被激活时将闩锁引导出闩锁元件。一旦轨道的降低运动被致动,磁力驱动器就同样被致动以便释放固定的位置。
锁定装置的替代性构造确保了锁定装置被分配给偏转机构并且被形成为闩锁,该闩锁借助于偏转装置接合于在竖直方向上取向的相应第一个推动构件上,并且优选地可相对于推动构件利用夹紧力或压力或重力锁定。为了使推柱缩回,闩锁可能够借助于解锁机构(特别是杠杆、凸轮或磁力)而解锁。这提供了简单的结构设计,并且使得有可能在每个推动构件延伸之后有可能固定新采取的位置。
此外,优选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的同步控制件,特别是在轨道的基体之中或之上或者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控制件能够被构造为博登线缆传感器。结果是,能够监测到,被设置在轨道上的至少两个抵抗压力的推柱以一致方式延伸,使得在基板与轨道之间形成推柱的推动构件的数量是相等的。此外,能够由此类同步控制件来监测和控制至少两个轨道的一致提升和降低。这确保了位于其上的车辆在没有倾斜的情况下被一致地提升和降低。
此外,每个轨道能够包括控制器,优选地在基体之上或之中或者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控制器无线地通信并且能够利用操作装置被致动,优选地,无线地致动。这使得有可能至少在两个平行取向的轨道之间监测和确保同步控制。另外,能够有利地使得有可能以无线方式经由操作装置实现简单的操作。结果是,使得有可能实现到轨道的工作空间中的自由可通达性,而不会使线缆在地面上受到干扰。
轨道式升降平台优选地构造有监测装置。例如,监测装置能够包括在每个轨道中的至少一个倾斜传感器,其能够检测行驶表面在纵向方向和在横向方向上的取向两者。此外,能够设置至少一个力传感器,其例如被设置在基板上或在推柱的至少一端上,以便监测在提升状态下轨道的负载分布。此外,移位传感器能够被设置在轨道中,以便检测推柱的缩回和延伸运动,并因此检测轨道的提升路径。另外,能够提供传感器以检测锁定装置的锁定位置,以便在安全的操作状态下监测轨道。
同样,能够提供用于输出光学和/或声学信号的至少一个信号装置。这些传感器和/或同步控制件能够由控制器共同监测和/或询问和/或评估。同样,推柱能够包括用于工作空间的至少一个照明设备。至少一个信号装置和/或照明设备能够被设置在至少一个推动构件上和/或在至少一个推动构件中。
优选地规定,轨道式升降平台的控制器检测和/或处理同步控制件的信号和/或监测装置的信号,以便监测轨道式升降平台的状态并操作轨道式升降平台。在操作装置中,能够询问单独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实施对轨道的控制, 所述操作装置优选地具有显示器,其相对于轨道单独地定位,或者作为手持装置,诸如,平板电脑等等。此类操作装置能够通过红外辐射、移动无线电、蓝牙等等无线地通信。
优选地规定,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或倾斜传感器同时监测从轨道的基体作用在推柱上以用于转移负载的力矢量,该力矢量优选地沿推柱的纵向轴线延伸,然而,至少在推柱的推动主体内部。结果是,无论是由仅部分延伸的推柱还是由完全延伸的推柱采取工作位置,都使得有可能使轨道稳定地定位在工作位置中,该工作位置与基础位置相比被升高。
此外,所规定的是,形成轨道式升降平台的两个轨道彼此平行地取向并且没有配备中间加强构件。因此,至少两个轨道彼此机械地脱离。结果是,能够提供到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工作室中的最大可通达性。然而,为了同时提升和降低至少两个轨道,设置了同步控制件,该同步控制件对应地控制驱动器和使驱动器同步。
优选地,仅升降机构接合在轨道式升降平台的每个轨道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个推动构件的推柱。此外,优选地,形成轨道式升降平台的两个平行且隔开的轨道以彼此分开的方式布置。因此,它们不包含在它们之间的任何机械连接。包括具有多个推动构件的推柱的升降机构能够提升和降低轨道,并且同时在提升和降低轨道时形成轨道的引导装置。除了升降机构之外,不需要被安装在轨道上的附加的引导元件,诸如,半剪叉、双剪叉或其他类型的引导件。同样,能够提供无联接的两个平行且隔开的轨道。结果是,在轨道之间形成的空隙是自由可通达的,使得在降低的轨道和提升的轨道两种情况下都提供自由的通达。优选地,轨道被形成为不具有引导装置,并且仅在由升降机构降低和提升期间被引导。
此外,本发明所蕴含的目的借助于升降机构、特别是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来实现,该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取向成在推柱的纵向方向上的至少两个邻近的推动构件的升降柱,所述推动构件可通过在至少两个推动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偏转轴线枢转到彼此,使得推动构件可在一个方向上枢转,并且在相反方向上可通过堆叠成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的推动构件的推动主体以抵抗压力的方式布置。每个推动构件包括垂直于推柱的纵向方向的至少一个支撑轮廓,所述支撑轮廓从推动主体上的后壁开始优选地在枢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以螺旋方式延伸。结果是,能够实现特别抵抗压力的推柱,使得对于此类轨道的提升,形成推柱独自就足够了,以便提升例如公共汽车、卡车等等。借助于通过螺旋形支撑轮廓来构造推动主体,能够形成简单且特别是压力稳定的推柱。推动构件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其被固定以免于在偏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倾斜。
优选地规定,偏转轴线通过一个或多个铰接轴形成在两个推动构件之间,所述铰接轴包括一个或多个铰接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使两个推动主体以铰接的方式彼此定位。这是简单的结构设计,以便以连接方式将推动构件排成行以形成推柱。特别地,能够完成从主要为水平取向的缩回位置偏转到主要为竖直取向的延伸位置中。
在至少两个推动构件之间的偏转轴线的替代性构造由带形成。根据一个实施例,单独的推动构件被固定地布置在带上或被连接到带。替代性地,在进入偏转装置中的缩回运动或从偏转装置中出来的延伸运动期间,这些推动构件能够联接到带中或脱离与带的联接。带也在两个直接邻近的推动构件之间形成枢转轴线。因此,它们能够在竖直布置中以抵抗压力的方式安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并且在缩回或延伸运动中偏转。优选地,推动构件在关于推动构件的高度或厚度的中心区域中联接或连接到带。
此外,能够替代性地规定,偏转轴线由偏转装置的引导路径形成。在此实施例中,推动构件能够以松散方式排成行。因此,单独的推动构件并未固定地连接到彼此。因此,引导路径形成两个相邻的推动构件的偏转,其中,该偏转轴线安置在推动构件外部并且于是表示虚拟轴线。
推柱的安全装置优选地包括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被分配给推动构件并沿推动构件延伸,并且被分配给与推动主体相对的偏转轴线。特别是在未固定地连接的推动构件中,这使得有可能这些构件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并且在过渡到竖直位置中期间彼此夹紧,使得形成关于作用的侧向力和/或提升力稳定的推柱。该夹紧元件也能够被设置在固定地连接到彼此(特别是通过接头或通过带等等)的推动构件中。
夹紧装置能够优选地包括力和/或移位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直接被设置在夹紧装置上或夹紧装置处,或者被设置在夹紧装置与推动构件之间。
此外,优选地规定,夹紧元件平行于和纵长于推柱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优选地还在推动构件的一个方向上可偏转。结果是,在缩回和延伸期间,该夹紧元件能够与推柱的推动构件同时移位。由于总是相同数量的推动构件处于偏转中,因此不存在推动构件与平行地延伸的夹紧元件之间的长度变化。这实现了具有简单结构的紧凑布置。
优选地规定,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元件,特别是牵拉线缆、链条或带。所有这些夹紧元件被构造成在拉伸应力方面是非柔性的,即,以高度防拉伸方式形成。这允许单独的推动构件固定地堆叠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优选地,能够在夹紧元件与推动构件或夹紧元件在推柱上的施加点之间设置预张拉元件,能够借助于该预张拉元件设定作用的拉伸应力。
推动机构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规定的是,带在偏转装置的引导路径中或平行于偏转装置的引导路径被引导,并且优选地由防拉伸材料制成。这允许用于形成升降柱的平坦布置。
此外,优选地规定,推动构件在延伸运动期间与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联接,该夹紧元件与偏转轴线相对地接合在推动构件上或被分配给推动构件。结果是,夹紧元件能够从外部被引导朝向推动构件,并且在延伸运动期间被联接在推动构件中或固定在推动构件上。因此,在推柱的缩回和延伸运动期间,夹紧元件在推动构件的偏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被供应,并且被设置用于推动构件的抵抗压力的布置。
为了形成螺旋形支撑轮廓,推柱的推动主体优选地包括两个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优选地形成为梯形或单侧梯形或半圆形,并且包括在加强部分之间的连接部部分(Stegabschnitt),至少一个闩锁元件能够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部分中。结果是,在平面图中,推动主体能够以螺旋(Wirbel)的类型被形成。
推动构件的加强部分优选地延伸跨越推动构件的整个高度,并且分别包括在朝向相邻的推动构件的端面处的压力表面部分。结果是,能够以简单方式实现负载转移,并且形成链条的抗压刚度。
推柱的推动构件优选地包括推动主体,在每种情况下一个突片(Lasche)侧向地布置在所述推动主体中,该突片包括用于两个接头连接元件的接头孔,所述接头连接元件在推柱的纵向方向上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平行地隔开以用于连接相邻的推动构件。这些突片允许推动构件的简单结构设计。它们优选地被形成为板的类型,并且例如借助于螺钉连接而附接在推动主体上。
优选地规定,推动构件的相应纵向轴线由位于接头轴线中的两个单独地布置的接头连接元件形成。例如,这能够产生结构空间以便容纳供应管线和/或夹紧装置。
此外,在接头连接元件的每个外侧上,在每种情况下设置有一个轮或滑动主体,以用于在偏转方向上和/或在引导装置中被引导。结果是,能够提供对推柱在轨道的基体之中或之上的平滑且精确的引导。
此外,优选地规定,布置在推动主体上的突片或者推动主体的取向成朝向链条纵向方向的端面包括在推柱的纵向方向上的突起,所述突起在推动主体的高度上方突出;并且包括与推柱的纵向方向相对并且相反的凹部,相邻的推动构件的突起在推柱的抵抗压力的布置中接合在所述凹部中。突起附加地用于侧向地引导推动构件,使得这些构件在升降柱的纵向方向上在限定位置中安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并且允许安全的负载转移。
此外,优选地规定,推柱的排成行的推动构件在偏转期间被支撑在推动主体的相对的滚动表面(Abwälzflächen)的(或)支撑表面上。优选地规定,在偏转阶段期间,由偏转装置产生尽可能小的摩擦。这特别地通过在彼此上滚动和/或滑动来实现。替代性地,能够规定,代替支撑表面或滚动表面的是,推动构件通过至少一个接头连接构件彼此连接,使得在推动构件之间存在接头连接,使得通过滑动运动,推动构件被接收并且能够以可枢转到彼此的方式偏转。
推柱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规定的是,推动构件、特别是推动主体被形成为金属板结构、被形成为铸造部件、被形成为锻造部件、被形成为塑料或塑料复合部件、或被形成为挤压型材、或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3D打印部件。材料的选择能够取决于结构空间以及根据成本方面来实现。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基于附图中所示出的示例来更详细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实施例和发展。根据本发明,由本说明书和附图产生的特征能够各自本身地或以任何组合使用。附图中示出了:
图1是处于工作位置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式升降平台的透视图,其中具有车辆;
图2是从上方倾斜地到处于工作位置中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上的透视图;
图3是从下方倾斜地到处于工作位置中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上的透视图;
图4a是用于根据图1的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的透视图;
图4b是根据图4a的升降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从下方到根据图4a的升降单元上的示意性视图;
图6是处于基础位置中的轨道的端部区域的局部剖视中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7是处于几乎缩回位置中的轨道的端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视图;
图8是轨道的完整剖视图中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是从上方到轨道上的示意性视图,其中行驶表面被移除;
图10是在图8的另一替代性视图中的从上方到轨道上的示意性视图;
图11是轨道的升降机构的驱动器的透视图;
图12是推柱的推动构件的第一透视图;
图13是图12的推动构件的第二透视图;
图14是沿图8中的线VI-VI的透视剖视图;
图15是轨道的端部区域中的纵向剖视的透视图;
图16是相对于图1的轨道式升降平台的替代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7是相对于图14的到具有替代性锁定装置的升降单元上的透视图;
图18是根据图17的锁定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9是相对于图4a和图4b的升降机构的替代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0是根据图19的升降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1是相对于图21的升降机构的替代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2是根据图21的升降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3是相对于图19的升降机构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的透视侧视图;
图24是根据图23的升降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5是具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构的透视图;
图26是相对于图1和图16的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7是相对于图12的推柱的替代性实施例;
图28是根据图25的替代性推柱的推动构件的透视图;并且
图29是根据图27的推柱的另一替代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处于工作位置1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式升降平台11,在该工作位置中,车辆14相对于地面被提升。轨道式升降平台11包括两个、优选地平行延伸的轨道16,车辆14能够进入到所述轨道上并且被提升在工作位置12中。工作位置12优选地包括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使得能够在车辆下方完成维护工作、维修和/或检查。
至少两个升降机构18被设置在每个轨道16上,以便将轨道16从基础位置19(图4)转移到工作位置12中。在基础位置19中,轨道16能够搁置在地面上,并且例如车辆14能够进入到其顶部上。同样,在基础位置19中,轨道16可被降低到地面中并与所述地面齐平。同样,在基础位置19中,轨道16能够相对于地面以小距离提升。升降机构18包括推柱21和驱动器48,该驱动器例如在图9中的实施例中仅部分地示出。升降机构18被设置在轨道16的每个端部区域上。附加地,能够在它们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升降机构18。推柱21以抵抗压力的方式构造而成。该抵抗压力的推柱21包括多个推动构件23,这些推动构件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连接,其还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当沿升降柱21的纵向轴线取向时,推动构件23抵抗压力。结果是,有可能的是,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的推动构件23形成竖直柱,轨道16被支撑在该竖直柱上。
轨道16包括踏面26以及侧板(Seitenwangen)27。通达辅助装置(access aid)28被设置在轨道16的每个相应的端面上。轨道16能够具有如EP 2 531 437 A1(例如,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中所描述的结构。
基板30被设置在推柱21的一端上,轨道16借助于该基板通过(例如,车间的)地面上的螺钉连接被固定(例如,静止)。推柱21的相对端优选地在轨道16的基体31中被引导,该基体由踏面26、侧板27以及(视情况而定)基板32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另外的单元被集成在轨道16中,所述另外的单元诸如,电控制单元和/或驱动单元和/或蓄电池。
图2示出了处于工作位置12中的轨道式升降平台11,其中没有车辆。此处能够看出,每个轨道16通过两个推柱21相对于相邻轨道16被单独地保持在工作位置12中。附加地,顶托梁(Achsfreiheber)能够可移位地被接收在轨道16之间。
图3从下方示出了处于工作位置12中的图2的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透视图。此处能够辨别出,当将升降元件20构造为推柱21时,提供了紧凑的设计。在轨道16上未设置在由推柱21形成的竖直柱外部的附加机械部件。
图4a示出了升降机构18的透视图,并且图4b示出了升降机构18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5从斜下方示出了升降机构18的透视图。
该升降机构18包括支撑结构34,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偏转机构36和布置在其上的引导装置37。推柱21由偏转装置36和引导装置37可移位地引导。优选地规定,引导装置37在安装情况下水平地取向。偏转装置36允许推柱21偏转90°,使得推柱21从水平位置转移到竖直位置中。升降机构18还能够包括驱动器48,以激活推柱21的缩回和延伸运动。在图4和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液压升降缸49被示出为驱动器48,它们接合在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上。替代性地,能够设置仅一个升降缸49。下文中还将解释另外的替代方案。
引导装置37有利地包括U形和C形轮廓,推动构件23的轨道轮(滑轮,Laufrollen)39在所述U形和C形轮廓中被引导。偏转装置36借助于引导路径38直接邻接引导装置37,以便产生90°的偏转运动。引导路径38能够被形成为侧板40中的沟槽形凹陷,所述侧板通过支柱等等被保持相距一距离。引导装置37固定地连接到偏转装置36。附加地,包括两个引导轨道的引导装置37能够通过横向支柱54被保持相距一距离。同样,驱动器48(特别是至少一个升降缸49的壳体)能够被紧固在这些横向支柱54上。
包括支撑结构34和升降柱21的升降机构18被形成为安装模块。该安装模块能够被补充有驱动器48,使得升降机构18被形成为包括推柱21、支撑结构34和驱动器48的一个单元。
此类升降机构18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与轨道16配合,使得根据图1至图3中的实施例形成轨道式升降平台11。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4被集成在轨道16的基体31中。
当将升降机构18安装在轨道16中时,至少一个升降缸49也能够以被转动180°的方式布置在支撑结构34中。例如,升降缸49的壳体的一端直接接合在推柱21的第一个推动构件23上,并且活塞杆52的自由端固定地连接到支撑结构34或轨道16。在此类布置中,升降缸49的壳体被可移位地容纳在支撑结构34中。
上文描述的布置所提供的优点是,供应管线(诸如,至少一个液压管线和/或电源线和/或数据线)能够邻近于推柱21或在推柱21内部(特别是在推动主体44内部)被引导。结果是,由于不提供在升降缸49的壳体上的连接点与由升降缸49直接驱动的第一个推动构件23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能够产生紧凑的布置。
图16描述了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替代性实施例。
图6示出了处于基础位置19中的轨道16的端部区域的第一示意性剖视图。推柱21完全缩回在基体31中,或完全由基体31接收,使得轨道16的基板32搁置在工作地面上抑或搁置在车间地面上,或者布置成靠近车间地面,使得车辆16能够经由通达辅助装置28或单独的通达辅助装置而进入行驶表面26。
在轨道16的端部区域中设置有支撑结构34的偏转装置36,偏转装置36在朝向轨道16的中心的方向上由引导装置37邻接。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包括轨道轮39作为引导轮,当提升轨道16时,推动构件23借助于所述轨道轮沿偏转装置36从水平引导装置37偏转到竖直取向中的工作位置中。
能够从图5中获得在图1至图3的工作位置的方向上的从图4的驱动位置19起的轨道16的第一提升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其中省略了轨道轮39的剖视图。结果是,能够辨别出,两个邻近的推动构件23通过铰接轴41以可枢转方式彼此连接。在该铰接轴41中设置了接头连接元件42,该接头连接元件也容纳轨道轮39。
推动构件23布置成在一个方向上可枢转,并且在相反方向上,它们以压力稳定或抵抗压力的方式堆叠成一个在另一个上面。这由图5示出。这允许推动构件23的偏转,并且竖直地和水平地排成行的推动构件23是抵抗压力的。结果是,竖直取向的推动构件23能够吸收由车辆14作用在轨道16上的力。水平地对齐的推动构件23能够传递由驱动器48施加的压力以用于轨道16的提升。
只要推柱21将布置成延伸到轨道16的基体31中,就也能够规定,引导装置37和偏转装置36以及驱动器48分别地以及单独地被安装在基体31中。
图6和图7示出了推柱21通过在轨道16或基体31中的基板32的底侧上的开口46被引导到基体31中,并且被偏转装置36偏转到水平平面中。通过将单独的推动构件23从水平平面转移到竖直取向中,如图5中所示出,轨道16被提升并被转移到延伸位置中。
为了进一步说明具有推柱21的轨道16的结构,图8是整个轨道16的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被移除的侧板27。图9示出了图8的轨道16的俯视图,其具有轨道16的被移除的行驶表面26。
图10示出了到轨道16上的视图,其中行驶表面26和布置在推动构件23上方的加强元件47(图9)被移除。为了更好地理解,同样没有表示在水平方向上被引导的单独的推动构件23。
在图8中,轨道16被示出为处于基础位置19中。右和左升降推动器21完全被接收并缩回到轨道16的基体31中。升降机构18的驱动器48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推柱21的两个内端之间。该驱动器48确保压力被施加在推柱21的相应内端上,借以提升轨道16。至少一个驱动器48固定地布置在轨道16的基体31中。通过将压力引入到推柱21的端上,推柱21的相应内端朝向轨道16的端部区域移动,借以控制轨道16的延伸运动。在根据图8至图10的该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驱动器48被形成为液压升降缸49。为每个推柱21设置升降缸49。这些升降缸49在相反方向上起作用。附加地,它们分别布置成邻近于轨道16的纵向中心轴线51。之后,能够使得有可能使活塞杆52完全延伸,且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相对于彼此的侧向偏移来提供短的轨道,该短的轨道满足所需要的最小提升。
图11更详细地示出了根据图10的驱动器48的透视图。驱动器48是利用控制器被驱动的,此处并未详细示出控制器。例如,升降缸49借助于横向支柱54被固定到支撑结构34或被固定到基体31。活塞杆52的取向朝向轨道16的中心发生。在活塞杆5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接收部56,压力元件57(特别是压力杆)被紧固在该接收部中。压力元件57的相对端作用在推柱21的第一个推动构件23上。此外,优选地,至少一个引导轮58被设置在接收部上,所述引导轮沿引导装置37被引导。推动构件23的轨道轮39优选地在该引导装置37中被引导。通过这种布置和取向,实现了当提升引导轨道16时牵拉力作用在活塞杆52上。活塞杆52的力经由压力元件57传递到推动构件23,使得推动构件分别在朝向端部区域或朝向偏转装置36的方向上移动。
驱动器48也能够直接作用在推柱21的第一个推动构件23上,使得压力作用在活塞杆52上。
作为替代方案,能够规定,在升降缸49的活塞杆52的自由端与第一个推动构件23之间设置传动机构,以便减小高的力。此外,能够规定,升降缸49激活两个推柱21,其中,传动元件被互连以便接合在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的相应内端上。作为替代方案,能够采用气动缸。此外,同样能够使用电动马达和传动装置,它们直接接合在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上。也能够设置波纹管等等,以代替气动缸。
图12示出了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的第一透视图,且图13示出了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的第二透视图。突片61分别侧向地被设置在推动主体44上。例如,该突片61被形成为板(特别是冲压件或激光件),并且连接到推动主体44(特别是螺钉连接)。突片61包括第一接头孔62和第二接头孔63。结果是,有可能借助于接头连接元件42来连接上和下相邻的推动构件23。接头连接元件42还能够同时容纳轨道轮39。突片61包括相对于推动主体44突出的突起66。与突起66相对,凹部67被设置在突片61上。这使得有可能的是,一个推动构件23的突起66接合到相邻的推动构件23的凹部67中,借以使得有可能实现对推动构件23的侧向引导。
轨道轮39优选地由突片61可旋转地支撑。同时,突片61的支承轴形成铰接轴41,推动主体44被安装成可相对于彼此围绕该铰接轴枢转。轨道轮39包括在其端面上的滑动元件144。这些滑动元件能够由例如塑料形成,或者由支持滑动的金属材料(诸如,青铜)形成。此类滑动元件144用作在偏转装置36的引导路径38上的侧向引导件。优选地,滑动元件144被支撑在偏转装置36的侧颊板40的内壁上。
推动主体44具有后壁71,通过该后壁确定推动构件23的宽度。轨道轮39通过后壁71被保持成相距一距离。梯形或单侧梯形加强区段72在后壁71的与接头孔63、64相对的一侧上延伸。在它们之间设置凹陷或凹部,并且形成连接部部分73。至少一个闩锁元件75能够被设置在该连接部部分73上。该闩锁元件75例如通过对加强板77进行冲压而形成,该加强板与后壁71一起形成梯形加强部分72。加强板74的高度与后壁71的高度相对应。侧颊板79被设置成侧向于后壁71,所述侧颊板接收例如加强板77的自由端。突片61也紧固到侧颊板79。压力表面或压力表面区段81被形成在推动主体44的(特别是加强板77的后壁71和侧颊板79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如果推动主体44沿链条纵向轴线24取向,则相邻的推动主体44的这些压力表面或压力表面区段81一个支承在另一个顶部,借以使得有可能实现负载转移。
根据图12和图13的推动构件23的推动主体44被形成为金属板部件,其通过冲压和/或激光加工制造而成,并且彼此连接。加强区段72能够横向于链条纵向轴线24取向,并且能够包括加强板77、侧向颊板79和加强后壁71的壁区段78,借助于以上各者,加强区段72被形成为空心主体。能够附加地增加扭转刚度。这些壁区段78能够邻近于推动主体44的上和下压力表面或压力表面区段81。优选地,单独的金属板部件区段通过插塞和/或焊接连接而彼此连接。
通过借助于加强部分72来构造推动主体44,还能够规定的是,在加强区段72内部形成自由空间,轨道16的供应管线沿该自由空间被引导。例如,这些供应管线能够是用于驱动器的供应管线,诸如,加压空气管线或液压管线。同样,电线或数据传输线能够布置在其中,它们供应轨道16的另外的部件,诸如,光信号、传感器、无线电模块、控制件、特别是同步控制件等等。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沿图8上的线VI-VI的剖视图。图15示出了沿图14中的线XIII-XIII的纵长剖视图。例如,从这些剖视图中能够看到轨道16的基体31的结构。例如,侧向颊板27能够被形成为U形轮廓。例如,行驶表面26被支撑在U形侧向颊板27的上支腿上。在下侧处,基板32能够被紧固到侧向颊板27。引导装置37分别被紧固到侧向颊板27的内侧。引导装置37被形成为U形或C形引导轨道。相应的推动构件23的轨道轮39在其中被引导。例如,升降缸49布置在推动构件23和基板32之间。推动构件23在引导装置37中以这样的方式被引导,使得加强部分72在推动构件23的推动主体44上竖直向上地取向。结果是,同样,至少一个闩锁元件75在行驶表面26的方向上竖直向上地取向。加强件47被设置在推动构件23上方。
凹部84优选地被设置在轨道16的行驶表面26中。该凹部84可能够通过覆盖件来封闭。锁定装置86被设置在凹部84下方。该锁定装置86包括闩锁87,该闩锁接合到闩锁元件75中。结果是,防止了推柱21在一个方向上的移位,所述方向即为推柱21在施加有负载时自动地潜入基体31中所在的方向或者轨道16从工作位置12降低到基础位置19中所在的方向。图13中示出了该闩锁位置88。在相反方向上,由于滑动表面90存在于闩锁87上,因此升降柱21能够延伸,借以形成自由运行。由于重量,闩锁87被转移到锁定位置中。为了锁定位置88的主动解锁,例如控制锁定装置86的磁驱动器82,借以从锁定位置88释放闩锁87。
图16示出了与图1相比的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替代性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规定的是,升降机构18的支撑结构34布置在轨道16的基体31外部。例如,支撑结构34位于工厂等等的地面上,或者优选地被降低到地面中,使得当将轨道16被降低到基础位置19中时,轨道16能够搁置在地面上抑或甚至与地面齐平。推柱21的自由端接合在轨道16的下侧上。推柱21的该自由端也能够被定位成接合在基体31内部。
接合在轨道16上的升降机构18优选地在支撑结构34或驱动器48的取向上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取向。它们也能够分别以被转动180°的方式取向。在图16中所示出的取向中,升降机构18的推柱21相互彼此加强。
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功能和操作对应于上文描述的实施例。同样,在此实施例中能够设置驱动器48的各种替代性实施例。这种布置所提供的优点是,单元能够被定位成降低到地面中,使得仅传感器将布置在轨道16上或轨道16中以用于监测轨道16。
图17和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根据图16的升降机构18的布置的锁定装置86的放大视图。锁定装置86被分配给偏转装置36。在将推动构件23转移到竖直取向中之后,锁定装置86的闩锁87立即接合在推动构件23上,特别是接合在闩锁元件75上,使得防止推柱21的意外缩回运动。闩锁87包括滑动表面90,该滑动表面导致推动构件23能够在延伸运动期间滑动经过闩锁87,但是在相反的移位方向上实现阻止。闩锁87借助于压力朝向推动构件23移动。为了解锁闩锁87,优选地设置磁驱动器92,其在通电时导致闩锁87能够平移到解锁位置中,以便分别随即使推柱21缩回到支撑结构34中或者降低工作位置12。
图19示出了与图4a、图4b和图5相比的升降机构18的替代性实施例。图20示出了图19的升降机构18的示意性侧视图。升降机构18包括具有偏转装置36和引导装置37的支撑结构34。引导装置37优选地被水平地取向。偏转装置36使得推柱21的单独的推动构件23能够从水平取向布置偏转到竖直布置。为此,设置了驱动器48,特别是升降缸49。驱动器49和/或支撑结构34的上文描述的实施例是类似地适用的。
在此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推动构件23借助于带105被分配给彼此,并且由此固定地连接至彼此。推动构件23能够围绕偏转轴线25经由偏转装置36从引导装置37偏转到竖直方向中。所述偏转轴线由引导路径38的路线形成。所述路径可表示四分之一圆,以允许90°偏转。引导路径38也能够以一方式被形成为非均匀地弯曲,或者被形成为非圆形,以实现偏转。偏转轴线25能够位于偏转装置36外部。
通过形成在偏转装置36的右和左引导路径38之间延伸的带105,使得同时有可能实现相对于支撑结构的34对推动构件23的侧向引导。
单独的推动构件23通过带105彼此连接,所述带也是可偏转的。优选地,带105独自被引导路径38引导,抑或与布置在推动主体44上的引导元件一起在引导路径38中被引导。带105能够由可弯曲的钢带或钢条带形成,例如像由弹簧钢板或优质钢板制成。替代性地,能够提供增强塑料,优选地借助于织物增强型塑料带状物来提供。借助于该带状物或带105,推动构件23能够偏转90°,但在沿推柱21的纵向轴线的竖直布置中,单独的推动构件23以抵抗压力的方式安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该带105增加了推动构件25的侧向稳定性。
推动主体44具有面对的压力表面或至少压力表面区段81。在两个邻近的推动主体44中的一个上,在压力表面81上形成凹部97,突起96能够接合在该凹部中,该突起被设置在相邻的推动主体44的邻近的压力表面81上。推动构件23由此能够相对于彼此取向,使得它们被固定以免于在压力表面81的平面中侧向移位。
作为具有带105的升降柱21的替代性实施例,能够规定的是,附加地,安全装置110被设置在推柱21中。安全装置110阻止这样的自由度:推动构件23能够通过该自由度枢转到彼此。特别是在推动构件23的竖直布置中,这种自由度被阻止。例如,安全装置110包括夹紧装置111,该夹紧装置能够被分配给被引导出偏转装置36的推动构件23并且接合在这些构件上。借助于此处未更详细地图示的供应和/或卷绕装置,推柱21也能够被延伸,使得推动构件23与夹紧装置111联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为带的夹紧装置111可包括开口115,推动主体44中的销114以可释放方式接合在所述开口中。由此,也能够确保阻止这样的自由度以便形成压力稳定或抵抗压力的推柱21:推动构件23可通过该自由度枢转到彼此。在推柱21的降低运动期间,例如,当在偏转装置36的方向上平移推动构件23(例如,经由齿轮等等)时,夹紧装置111被脱离或释放,并且夹紧构件111能够被卷绕到供应和/或卷绕机构的轮或存储元件上。
作为图19和图20中所示出的带(所述带在使推柱21缩回或延伸时联接到推动构件或与推动构件脱离)的替代方案,能够设置安全装置110,其中夹紧装置111也被形成为带并平行于带105地被分配给推动构件23。这样的实施例在图21中以透视图示出,并且在图22中以侧视图示出。夹紧装置111优选地被固定在至少第一个和最后的推动构件23上。这能够例如借助于开口115中的销114来实现,其中,夹紧装置111也以可从推动构件23释放的方式布置。
在此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也形成为带的夹紧装置111在升降柱21的缩回和延伸运动中平行于带105延伸。通过将夹紧装置111固定在第一个和最后的(ersten undletzten)推动构件23上,能够在偏转期间实现推动构件23与夹紧装置111之间的相对运动。由于在延伸方向上的第一个推动构件23在推柱21的缩回状态中或在推柱21的基础位置中也偏转这一事实,因此在带105与夹紧装置111之间的长度比率在基础位置19与工作位置12之间保持相同。
此外,替代性地,能够规定,例如,夹紧装置111由博登线缆(钢索,Seilzug)或链条形成,所述博登线缆或链条也被紧固到推柱21的第一个和最后的推动构件23,并且实际上与作为夹紧装置111的带实现了类似的效果。该博登线缆或链条优选地经由附加的偏转件而偏转,该偏转件被设置在偏转装置36上。
图23示出了与图4a、图4b和图5相比的升降机构18的另外的替代性实施例。图24示出了根据图23的升降机构18的示意性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推动构件21在支撑结构34中彼此松散地被设置。支撑结构34继而包括偏转装置36和引导装置37。引导装置37通向偏转装置36的引导路径38中。推动构件23例如具有侧向地突出的引导元件117,借助于所述引导元件,推动构件23以可移位方式在支撑结构中被引导。引导元件117可围绕偏转轴线25偏转。该偏转轴线25优选地位于偏转装置36外部,使得产生足够大的偏转区域,使得推动构件23能够沿在推动主体44上的偏转或支撑表面118对应地偏转90°。优选地被设置在推动构件23之间的支撑或偏转表面118允许单独的推动构件23的压力稳定布置和排成行。
此实施例还能够包括安全装置110。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装置111能够被设置成与偏转轴线25相对,该装置平行于推柱21延伸。夹紧装置111例如由平行于推柱2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个或两个平行的夹紧线缆或牵拉线缆形成。该夹紧装置111借助于偏转件112(诸如,偏转轮)以可偏转方式被引导,并且优选地由偏转装置36接收。优选地在这种布置中规定,夹紧装置111接合在推柱21的纵向中心轴线中,或者在两个或更多个牵拉线缆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方式接合在推动构件23上,即,使得共同的合力位于推柱21的纵向轴线中。这种布置使得有可能的是,单独的推动构件23在推柱21延伸之后以抵抗压力的方式彼此布置和保持,使得这些构件被固定以免于在向外方向上扭结。在该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夹紧装置111优选地接合在推柱21的第一个和最后的推动构件23上,使得总是存在到推动构件23上的一定预张力,且因此在推柱21的降低和提升期间提供刚度。
根据图25的升降机构18对应于根据图17的升降机构18的实施例。图25中的升降机构18的实施例相对于图17中的升降机构18的实施例以设置安全装置110的方式被修改。该安全装置110使得有可能阻止推柱21的这样的剩余自由度:在该剩余自由度中,推动构件23可绕偏转轴线25或铰接轴41枢转。根据图25中所示出的实施例,单独的推动构件23能够通过夹紧装置111被保持为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使得防止围绕偏转轴线25或铰接轴41的枢转运动。例如,夹紧装置111一方面接合在基板30上或接合在推柱21的第一个推动构件23上,并且另一方面接合在推柱21的最后一个推动构件23上。夹紧装置111在偏转装置36的区域中由偏转构件112偏转或引导。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夹紧装置111被形成为牵拉线缆或张拉线缆。替代性地,也能够提供链条等等。
图26示出了与图1或图16相比的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替代性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所规定的是,使用根据图25中的实施例的升降机构18。升降机构18关于推动构件23的纵向轴线或其偏转轴线25或铰接轴41相对于轨道16的纵向轴线并非以直角方式取向,而是平行于轨道16的纵向轴线取向。因此,当与图1和图16中的轨道16的实施例相比时,升降机构18相对于轨道16的纵向轴线被转动了90°。此处,升降机构18能够取向成以支撑结构(特别是驱动器48)面对彼此,如图26中所示出。因此,基板30在相邻轨道16的下侧处的接触点彼此偏移。替代性地,升降机构18也能够以被旋转180°的方式布置,使得支撑结构34并非取向成并排,而是取向成在相反方向上。于是,升降机构18能够相对于轨道16的端部区域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处。
图27示出了具有例如四个推动构件23的推柱21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区段。图28示出了到替代性推柱21的推动构件23上的透视图。在推动构件23的此替代性实施例中,例如,推动主体44由实心材料形成。所述主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95,以便防止材料的积聚。另外,至少一个供应管线能够在此类凹部旁边被引导。这些推动元件23可包括支撑轮廓70。加强区段72被形成为弧形或半圆形、或呈在其之间具有谷部的两个顶部的形式。该支撑轮廓70基本上对应于根据图12和图13的实施例的轮廓。然而,该推动主体23能够是挤压成型轮廓,特别是铝型材或由塑料材料注射成型的推动主体44。
代替具有突起66的侧向突片61的是,突起96(特别是半圆形的突起)被设置在压力表面或压力表面部分81中,所述突起在推动主体44沿链条纵向轴线24的取向中接合到互补的凹部97中。继而,这实现了推动主体44相对于彼此的侧向取向,并确保了负载转移。这些推动构件23包括侧向滑动主体98,所述主体能够例如沿偏转装置36和引导装置37被引导。为了形成偏转轴线25,滑动主体98包括接头板99,所述接头板优选地为圆形设计并且邻近于其的是呈圆弧形状的支撑表面118。支撑表面118和接头板99互补地形成在滑动主体98的相对端上。这允许在这些推动构件23排成行时,接头板99彼此接合并且彼此相对,使得防止侧向移位。另外,推动构件23的接头板99的端面能够在支撑表面118上滚动(abrollen),以用于转移出引导装置37并且处于竖直取向,或另外同样以安全的方式受支撑。
滑动主体98可包括凹部100,所述凹部各自沿滑动主体98纵长地延伸,即,在推柱2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夹紧装置111(特别是夹紧线缆或牵拉线缆等等)能够延伸穿过凹部100并在第一个和最后的推动构件23之间延伸。相对于相邻的推动构件23,在沿推柱21的一个方向上,该凹部包括加宽部142。这使得夹紧装置111能够在两个相邻的推动构件23的枢转运动期间不受阻碍地从中被引导通过。结果是,不管偏转如何,都保持第一个和最后的推动构件23之间的张拉力。以这种方式,接头板99和支撑表面118以一方式被保持为一者搁置在另一者顶部上,以用于将推动构件23彼此固定地连接,这些构件基本上以松散方式排成行。特别地,这种方式能够在侧向力和/或提升力的影响下实现附加的刚度。
图29示出了推动构件23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该推动构件29能够由挤压成型材料(连续浇铸材料,Stranggussmaterial)或实心材料制成,能够由塑料、金属等等制成。作为图27中的推动构件23的替代方案,对这些推动构件23所设置的是,使接头孔63、64直接地并且一体地形成在推动主体44上。因此,整个推动构件23优选地形成为一体,正如图27中那样。能够借助于与压力表面部分81相对地突出的突起96来使得有可能实现一个位于另一个顶部上的推动构件23的附加的侧向取向。另外,还能够确保推动构件23以这样的方式被设置:以沿推柱的纵向轴线以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的方式取向,以便允许最大的负载转移。
在推柱21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此处未更详细图示)中,所规定的是,固定装置在每种情况下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推动构件23之间,通过该装置阻止推动构件23绕偏转轴线25或铰接轴41的枢转运动。该固定装置能够被设置在压力表面81或压力表面部分的区域中。替代性地,该固定装置也能够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加强区段72和/或(一个或多个)连接部部分73上。该固定装置在推柱21在竖直方向上从基础位置19中延伸出来进入到工作位置12中时自动地锁定。当使推柱21从工作位置12缩回到基础位置19中时,借助于偏转装置36来使固定装置解除阻止,使得推动构件23能够沿引导路径38移位和偏转。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式升降平台11优选地包括用于安全操作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与控制件33通信。控制件33能够布置在轨道16中(见图10)。控制件33能够被设置在升降机构18上,特别是被设置在支撑结构34上(见图5)。借助于控制件33来控制、监测和/或调节升降机构18和/或轨道的操作。能够向用户显示或由用户请求与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工作状态或活动状态有关的多个信息。作为替代方案,操作站能够以固定地锚固在地面中的方式被设置。磁驱动器92优选地配备有传感器元件104(见图15和图18),该传感器元件检测闩锁81是保持处于锁定位置88中还是处于借助于磁驱动器92被致动的解锁位置中。监测装置能够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传感器101(参见图8)。(一个或多个)倾斜传感器101能够检测轨道16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水平的取向、以及轨道16绕轨道16的纵向轴线的倾斜两者。另外,例如,移位传感器102 (参见图10)监测推柱21的延伸运动。该移位传感器102能够直接检测推柱21的内侧推动元件23的位置变化或者升降缸49的活塞杆52的延伸运动。此类移位传感器102也能够被形成为博登线缆传感器。锁定装置的闩锁87的位置能够借助于监测传感器104(参见图14、图15和图17)来监测。
此外,能够设置力传感器103,其例如布置在基板上或集成在基板中(图8)。以这种方式,能够检测相应推柱21上的不均匀的负载分布。
在提供夹紧装置111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力传感器103(见图22和图25)能够被设置在推动构件23上的接触点和夹紧装置111之间,借助于该力传感器还实现了进一步监测。在推动构件23与带105连接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传感器103能够被设置在带105上或者在带105与被固定到其的至少一个推动构件23之间,以便检测力的施加。在传感器被设置在带上或带105处的情况下,传感器能够例如是应变仪。
此外,能够规定的是,光学传信元件和/或照明元件141被设置在轨道16的下侧上以用于工作空间(图17)。同样,光学信号换能器和/或照明元件能够被设置在推柱21上或推柱21中。例如,LED照明条带能够在推动构件23的连接部部分73或后壁71旁边被引导,以便这样附加地照亮工作空间或将警告信号输出到工作空间中。
监测装置的单独的传感器能够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信并将其数据转发到控制装置。优选地,至少一个蓄电池能够被设置在轨道16的基体31中,使得在轨道16的操作期间,在工作空间的地板上不设置电线。另外,能够规定的是,在地面中和在邻近于两个轨道16处或在固定地静止在地面上并且布置成与轨道16相邻的操作装置上实现了对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控制,使得在轨道16的向上/向下运动期间,操作员并不位于轨道式升降平台11的轨道16的工作空间内。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涉及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轴的车辆。这些车辆能够是乘用车、卡车或其他商用车辆或运输车辆。同样,术语“车辆”也包括铁路车辆。移位轨道能够适应于待提升的相应车辆。例如,在铁路车辆的情况下,移位轨道被形成为铁路轨道。

Claims (25)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所述轨道式升降平台具有至少两个轨道(16),其中,每个轨道(16)至少作用在升降机构(18)的相应端部区域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基础位置(19)与工作位置(12)之间提升和降低所述轨道(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8)包括具有多个推动构件(23)的推柱(21),所述推动构件能够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以便在竖直方向上抵抗压力,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8)包括驱动器(48),所述驱动器布置在所述轨道(16)的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或布置在支撑结构(34)上,并且其中,所述驱动器(48)被形成为液压或气动升降缸(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柱(21)的排成行的所述推动构件(23)绕至少在两个邻近的推动构件(23)之间形成的偏转轴线(25)保持彼此连接,所述偏转轴线取向成偏心于推动主体(44)并且横向于所述推柱(21)的纵向方向,并且所述推动构件(23)能够在一方向上绕所述偏转轴线(25)枢转,并且在相反方向上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推动构件(23)的叠置的推动主体(44)在压缩上是刚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轨道(16)的每个端部区域中设置所述推柱(21);并且所述推柱(21)以相反方向来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相对的推柱(21)的所述推动构件(23)取向成使得所述推动构件(23)能够朝向所述轨道(16)的中心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4)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36)和引导装置(37),通过所述支撑结构以可缩回且可延伸的方式容纳所述推柱(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装置(36)使所述推柱(21)相对于邻接所述偏转装置(36)的所述引导装置(37)偏转90°而在竖直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柱(21)的可引导到所述支撑结构(34)之外的端接合在所述轨道(16)的下侧上或所述轨道(16)的基体(31)上,并且所述升降机构(18)的所述支撑结构(34)被设置在地面上或地面中;或所述升降机构(18)的所述支撑结构(34)布置在所述轨道(16)的所述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并且所述推柱(21)的可引导到所述支撑结构(34)之外的所述端布置在地面上或地面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缸布置在所述轨道(16)的所述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或布置在所述支撑结构(34)上,使得在所述轨道(16)从所述基础位置(19)到所述工作位置(12)的提升运动中,拉伸力作用在所述升降缸(49)的活塞杆(5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49)的活塞杆(52)面对所述轨道中心或所述支撑结构(34)的与偏转装置(36)相对的端,并且推动元件(54)布置在所述活塞杆(52)的自由端上,所述元件连接到所述推柱(21)的水平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16)的所述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以相反方向来取向的两个升降缸(49)被设置在所述轨道(16)的所述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所述升降缸布置成在相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体(31)的纵向中心轴线(51)侧向地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49)的活塞杆(52)的自由端利用引导元件(58)在所述支撑结构(34)的引导装置(37)中被引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位置(12)的最大提升高度由所述推柱(21)的所述推动构件(23)的数量和/或高度限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构件(23)包括在所述推动构件(23)的与偏转轴线(25)或铰接轴(41)相对的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75),锁定装置(86)的闩锁(87)作用于或接合在所述闩锁元件上并阻止所述轨道(16)从所述工作位置(12)的降低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87)被设置在可移位地布置在所述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的所述推柱(21)的所述推动构件(23)上方;并且当在所述轨道(16)的所述基体(31)上或所述基体中被引导时,所述推动构件(23)的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元件(75)取向成竖直向上,使得所述闩锁(87)在重力作用下接合到所述闩锁元件(75)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86)布置在所述基体(31)中,并且能够经由在所述轨道(16)的行驶表面(26)中的凹部(84)通达。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86)被分配给偏转装置(36)并且闩锁(87)接合在相应的所述多个推动构件的第一个推动构件处,所述第一个推动构件通过所述偏转装置(36)竖直地取向并且被引导离开所述偏转装置(36),并且所述闩锁(87)能够锁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柱(21)进入到所述支撑结构(34)中的缩回运动中,紧接在所述偏转装置(36)前方的所述锁定装置(86)本身能够通过解锁装置或通过所述偏转装置(36)解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86)包括磁驱动器(92),所述磁驱动器在被激活时将所述闩锁(87)引导离开所述闩锁元件(75),或具有将所述闩锁(87)机械地引导离开所述闩锁元件(75)的杠杆或凸轮。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31)中或在所述基体上、或者在所述支撑结构(34)或所述轨道(16)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的同步控制件,所述同步控制件监测和致动至少两个所述推柱(21)的所述缩回和延伸和/或至少两个轨道(16)的所述提升和降低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16)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传感器(101),所述倾斜传感器用于所述轨道的踏面(26)的取向;和/或力传感器(103),所述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推柱(21)的至少一端上或位于基板(30)上;和/或移位传感器(102),所述移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轨道(16)的行程路径;和/或用于检测锁定装置(86)的锁定位置(88)的传感器;和/或用于输出光学和/或声学信号的信号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轨道(16)彼此平行对齐,并且彼此机械地脱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轨道(16)在所述基体(31)中或所述基体上或在所述支撑结构(34)上包括控制装置和/或监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和/或监测装置彼此通信并且能够利用控制装置来控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和/或监测装置无线地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18)独自接合在用于提升和降低的每个轨道(16)上,并且分开地设置平行地隔开的两个轨道(16)。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轨道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87)能够借助于张拉力或压缩力或重量锁定。
CN201780043360.1A 2016-05-12 2017-05-11 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以及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Active CN109476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6102566.4U DE202016102566U1 (de) 2016-05-12 2016-05-12 Fahrschienenhebebühne für Fahrzeuge sowie Hubeinrichtung für Fahrschienenhebebühne
DE202016102566.4 2016-05-12
PCT/EP2017/061307 WO2017194666A1 (de) 2016-05-12 2017-05-11 Fahrschienenhebebühne für fahrzeuge sowie hubeinrichtung für fahrschienenhebebüh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6470A CN109476470A (zh) 2019-03-15
CN109476470B true CN109476470B (zh) 2021-05-18

Family

ID=5874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360.1A Active CN109476470B (zh) 2016-05-12 2017-05-11 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以及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1091B2 (zh)
EP (1) EP3455155A1 (zh)
CN (1) CN109476470B (zh)
DE (1) DE202016102566U1 (zh)
WO (1) WO20171946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2374B1 (fr) * 2017-10-17 2022-12-30 Serapid France Dispositif elevatoire par poussee
GB201804268D0 (en) * 2018-03-16 2018-05-02 Litestructures Projects Uk Ltd Lift
DE102018205499A1 (de) * 2018-04-11 2019-10-17 Dürr Systems Ag Aufnahmevorrichtung, Fördersystem und Montageanlage
US10935106B2 (en) * 2018-06-14 2021-03-02 Serapid, Inc. Block chain with monolithic links
DE102018132883A1 (de) 2018-12-19 2020-06-25 Gerhard Finkbeiner Hubeinrichtung für eine Hebevorrichtung
NL2023690B1 (en) * 2019-08-22 2021-04-01 Stertil Bv In-ground lifting system for lifting a vehicle comprising a cover,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 vehicle
CN110759295B (zh) * 2019-11-05 2021-01-05 宁波路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支撑结构的刚性链
DE102020105040B4 (de) * 2020-02-26 2023-08-10 Otto-Von-Guericke-Universität Magdeburg Stellmechanismu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74657A (en) * 1945-10-23 1951-11-13 Harold C Pierce Flexible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SE455055B (sv) * 1986-10-27 1988-06-20 Kurt Moberg Verktyg for vikning av en fran en yta utskjutande platflik
DE59209119D1 (de) 1992-10-21 1998-02-12 Weatherford Lamb 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von Lasten
DE19839835A1 (de) 1998-09-02 2000-03-16 Gerhard Finkbeiner Hebevorrichtung
FR2786476B1 (fr) 1998-11-30 2001-02-23 Serapid France Colonne elevatrice de charges
DE10103490A1 (de) * 2001-01-26 2002-08-14 Walter Gobbers Zahnstange
IES20020132A2 (en) 2002-02-21 2003-04-16 Simon Betson An actuator
JP4751599B2 (ja) * 2004-11-11 2011-08-17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自動車ボディ組立ライン用昇降装置
JP4723538B2 (ja) * 2007-06-21 2011-07-1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噛合チェーン式昇降装置
CA2714779C (en) * 2008-03-20 2014-10-21 Rotary Lift, A Division Of Dover Industrial Products, Inc. Lift control interface
DE102010006552A1 (de) 2010-02-01 2011-08-04 Finkbeiner, Gerhard, Dipl.-Ing., 72250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hrschiene sowie Fahrschiene für eine Fahrschienenhebevorrichtung
KR101047966B1 (ko) 2010-12-30 2011-07-12 이종묵 랙-체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프트 장치
CN202038836U (zh) * 2011-05-09 2011-11-16 斯毕士舞台设备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套筒滚子链顶升机构
JP2014185682A (ja) 2013-03-22 2014-10-02 Tsubakimoto Chain Co 自立チェーンおよび自立チェーンユニット
JP5791660B2 (ja) * 2013-05-20 2015-10-07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噛合チェーンユニット
JP2015055309A (ja) 2013-09-12 2015-03-2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駆動装置
US9764934B2 (en) * 2013-12-12 2017-09-19 Macton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for machinery pos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independent lifting motors
CN104787010B (zh) * 2015-04-13 2017-09-01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升降装置及换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4666A1 (de) 2017-11-16
CN109476470A (zh) 2019-03-15
EP3455155A1 (de) 2019-03-20
US10961091B2 (en) 2021-03-30
US20190169003A1 (en) 2019-06-06
DE202016102566U1 (de)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6470B (zh) 用于车辆的轨道式升降平台以及用于轨道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CN105452149B (zh) 用于车辆的升降装置
CN112739641B (zh) 移动式提升柱、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这种提升柱的提升系统及提升交通工具的方法
JP2020058824A (ja) 車輪整列機構を有する動力式ロールイン型簡易寝台
KR101580528B1 (ko) 고소작업대가 구비된 구조물 조립용 트롤리
CN113200308B (zh) 一种具有托举功能的动车组车下部件拆装设备
US11383647B2 (en) Earth working machine having a climbing device that is variable in length and has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climb-ready operating positions
JP2022533944A (ja) 積荷を持ち上げるための装置
US20130251488A1 (en) Vehicle Lift
US10351149B2 (en) Rail car lifting device
JPH02175597A (ja) リフトトラック用のマスト装置
CN215748970U (zh) 一种动车底仓设备拆装装置
US20230130107A1 (en) Vehicle Lift
CN102802838B (zh) 更换在用于浇铸液态金属的连铸设备的连铸坯导引机构中的扇形段的装置
US8308134B2 (en) Mobile jack with locking assembly
JP7135738B2 (ja) 作業車
US20050183619A1 (en) Enclosed railcar jack assembly
EP3915841B1 (en) Load carrier
CN217890827U (zh) 一种轴箱拆装车
CN212289608U (zh) 支撑装置和自卸车辆
JP4037399B2 (ja) 格納式荷受台昇降装置
DE102017110215A1 (de) Stempelbühne für Fahrzeuge sowie Hubeinrichtung für Stempelbühne
JP4037398B2 (ja) 荷受台昇降装置
KR20240003199A (ko) 2단식 차량 주차설비
CN111572431A (zh) 支撑装置和自卸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