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7156A -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7156A
CN109337156A CN201810805534.XA CN201810805534A CN109337156A CN 109337156 A CN109337156 A CN 109337156A CN 201810805534 A CN201810805534 A CN 201810805534A CN 109337156 A CN109337156 A CN 109337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polyolefin
composition accor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055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37156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Pingh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Xingl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ar Roa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ar Roa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ar Roa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8/0967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0199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7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7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37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7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8L23/0853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9J1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53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4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 H01B3/441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from alk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29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carbon
    • H01L23/293Organic, e.g. plas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1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2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electrical wires or wire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4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solar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6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coating or encapsulating of electronic pa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 C08L2312/08Crosslinking by sila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2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pa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主要涉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中的应用。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包含聚合物基体,所述聚合物基体包含高度支化聚乙烯(P1)和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其中高度支化聚乙烯为具有支链结构的乙烯均聚物,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聚烯烃(P2)包含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结晶性聚乙烯或者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向聚合物基体中引入高度支化聚乙烯(P1),可以提高聚烯烃聚合物发生自由基反应如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速度和效率,并减小β断链导致主链断链的发生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聚烯烃组合物,还涉及到该聚烯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只含碳氢元素且分子链饱和的聚烯烃材料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
蠕变是聚烯烃材料的基本属性,在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烯烃共聚弹性体中较为普遍。为了改善使用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通过使之交联固化的方法来减缓或抑制聚烯烃材料的蠕变。
非极性的聚烯烃材料粘接性差,应用场合也因此受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通过将聚烯烃材料与极性单体接枝改性使其具备良好的粘性。
上述交联固化或接枝改性都涉及自由基反应。对于只含碳氢元素且分子链饱和的聚烯烃,自由基反应容易发生在叔碳原子上,但现有的通用聚烯烃材料的叔碳原子数较少,且一般存在于聚合物分子链的主链上,在实际反应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主链整体的限制,当反应发生在主链上的叔碳原子时,遇到的空间位阻较大,影响反应速度和效率;另一个是有可能因为发生β断链而影响聚烯烃材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自由基反应速率的聚烯烃材料组合物,并且有望减小β断链对聚烯烃材料性能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聚合物基体包含:1~99重量份高度支化聚乙烯(P1),1~99重量份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为具有支链结构的乙烯均聚物,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熔点不高于130℃,其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均聚得到,所述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包含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密度低于0.94g/cm3的乙烯均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上述聚合物基体包含:5~95重量份高度支化聚乙烯(P1),5~95重量份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高度支化聚乙烯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含量优选不低于3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不低于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不低于7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封装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增粘剂和自由基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聚合物基体包含高度支化聚乙烯5~100重量份(P1),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0~95重量份,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0~70重量份。
所述聚烯烃P2包含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结晶性聚乙烯、丙烯均聚物、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P1)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基于“链行走机理”催化乙烯均聚得到,优选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为(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的其中一种,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P1)的部分支链存在于支链上,即有部分叔碳原子位于支链上。所述的链行走机理的本质是指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如(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在催化烯烃聚合过程中较为容易发生β-氢消除反应,从而导致支链产生。
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器件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和与所述电子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密切接触的封装材料,所述封装材料包含聚合物基体和增粘剂,其中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聚合物基体包含:5~100重量份高度支化聚乙烯(P1),0~95重量份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P1)为有支链结构的乙烯均聚物,并且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
“密切接触”等术语是指封装材料与器件或其它制品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方式类似于涂层与基板的接触,例如,在封装材料和器件的表面之间存在很小的间隙或空隙(如果存在的话),并且所述材料显示出与器件表面的良好或优异的粘着力。在将所述封装材料挤出或通过其它方法施用至所述电子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之后,所述材料通常形成和/或固化成膜,所述膜可以或者为透明的或者为不透明的,并且可为或者柔性的或者刚性的。
所述组件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其它物件,例如一个或多个玻璃盖片,并且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封装材料通常以夹心的构型位于电子器件和玻璃盖片之间。如果将封装材料作为胶膜施用到与电子器件相对的玻璃盖片的表面上,那么与玻璃盖片的表面接触的该膜的表面可以为光滑的或者不平坦的,例如,压花的或者纹理化的。
在高度支化聚乙烯(P1)的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结构以及聚合条件来实现对其支化度、分子量以及熔点的调节。具体方式有,在催化体系一定的情况下,当聚合温度较高,聚合压力较低时,制备出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支化度、较低的分子量和熔点,当聚合温度较低,聚合压力较高时,制备出的产物具有较低的支化度、较高的分子量和熔点。说明书中所述分子量由PL-GPC220测得,单位均为g/mol。
本发明采用的高度支化聚乙烯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进一步优选为45~130个支链/1000个碳,再进一步优选为60~116个支链/1000个碳;重均分子量范围为5万~50万,进一步优选为20万~45万;熔点不高于125℃,优选为-44℃~101℃,进一步优选为-30℃~80℃。每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中,高度支化聚乙烯的用量优选为20~99重量份,再进一步优选为30~80重量份。本发明采用的高度支化聚乙烯其支化度还可以优选为60~85个支链/1000个碳,重均分子量还可以优选为10万~20万,分子量分布优选为1.3~3.5,熔点还可以优选为40~80℃,在190℃和2.16kg的负载下测得的熔融指数优选为1~30g/10min,还可以优选为5~25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0~20g/10min,或者5~10g/10min,或者10~15g/10min,或者15~20g/10min。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与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具有相近的熔点,可以避免因为熔点相差过大而发生相分离,混合不良。
所述的所述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中的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中的α-烯烃具有3~30个碳原子,所述α-烯烃的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3-甲基-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1-二十烯、1-二十二烯、1-二十四烯、1-二十六烯、1-二十八烯和1-三十烯的至少一种。所述α-烯烃优选为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为二元或者多元共聚物,典型的三元共聚物可以为说明性的三元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等。每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中,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的用量优选为0~8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10~70重量份,再进一步优选20~60重量份。上述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优选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或乙烯-丁烯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为乙烯-1-辛烯共聚物,实际应用中简称为聚烯烃弹性体(POE)。
所述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中α-烯烃的重量百分含量一般为20%~50%,优选为30%~45%。当乙烯-1-辛烯共聚物中辛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45%时,理论上对应的叔碳原子比例为37.5~56.3个叔碳原子/1000个碳,或者对应的支化度为37.5~56.3个支链/1000个碳。为了在不明显影响耐老化性的情况下,改善封装组合物发生接枝反应和/或交联反应的能力和速率,本发明所用的支化聚乙烯的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进一步优选为不低于60个支链/1000个碳。
当上述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中的α-烯烃为丙烯时,丙烯在共聚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高于30%,进一步优选高于50%,进一步优选高于70%。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包含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还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种或多种二烯共聚单体,用于制备这些共聚物,尤其是EPDM类型的合适的二烯包括含有4到20个碳原子的共轭的或非共轭的,直链的或支链的,单环或多环二烯。优选的二烯包括1,4-戊二烯、1,4-己二烯、5-乙叉-2-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和5-丁叉-2-降冰片烯。一种特别优选的二烯是5-乙叉-2-降冰片烯。
本发明所述的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P1)的乙烯均聚物,熔点一般不低于40℃。常见的,其熔点范围优选80℃~140℃,进一步优选熔点为90℃~130℃,进一步优选为100℃~125℃,常见的方式是可以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或者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或两者的复合催化体系来催化乙烯均聚得到。也可以通过在同一反应容器中加入单一乙烯单体和两种及以上催化剂组份,其中至少有一种催化剂可以使乙烯齐聚生成α-烯烃,另外至少有一种催化剂使乙烯与生成的α-烯烃原位共聚生成支化聚乙烯,其熔点可以低于120℃,也可以低于100℃,也可以低于80℃,其中齐聚催化剂可选范围很多,理论上凡是可以使乙烯齐聚生成α-烯烃同时又不与起共聚作用的催化剂组份起相互作用的化合物都可以适用。空间位阻较小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齐聚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是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理想的齐聚催化剂,共聚合催化剂组份一般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或者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丙烯均聚物可以为等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或等规-无规嵌段聚丙烯。
在P1和P2的聚合条件相近且基本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则其也可以通过原位共混得到,即在同一个反应容器中加入两种不同功能的催化剂均相催化乙烯聚合得到。例如把一种α-二亚胺镍催化剂(生成P1)和一种茂金属催化剂(生成P2)复合,并催化乙烯聚合,实现原位共混,有望降低成本。通过向上述混合催化体系中进一步加入链穿梭剂,如二乙基锌,来得到包含P1和P2性质的链段的嵌段共聚物也可以理解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式。当为了调节熔点或者熔融指数,聚合物基体中可以包含两种及以上熔融指数的高度支化聚乙烯(P1)时,这种原位共混的做法也适用。
高度支化聚乙烯特有的高支链数以及复杂支链分布,相比于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中引入α-烯烃的规则支链分布,可以更好地破坏乙烯分子链规整性、降低结晶性,提高透光率,所以用高度支化聚乙烯部分或者全部替代前述其他聚烯烃,可以提高组合物整体的透光率和流动性。另一方面,高度支化聚乙烯的内聚力相对较弱,在高度支化聚乙烯中并用部分前述其他聚烯烃,可以提高组合物整体的内聚力,降低加工成型过程中的冷流倾向,当采用两种及以上不同的聚烯烃并用时,有望增强最终产品的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在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烯烃包括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等烯烃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乙烯。
本发明所述的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的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包括但不限于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丁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乙烯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和乙烯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应当理解,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不仅包括乙烯与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直接聚合得到的共聚物,还包括了乙烯与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在聚合反应时衍生的共聚物,例如乙烯在与醋酸乙烯酯共聚时,在聚合反应中衍生的乙烯醇共聚物和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也应当包含在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的涵义之内。本发明中,所述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优选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每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中EVA的用量优选为0~70重量份,EVA的熔指范围优选为14~45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3~3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0~2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5~10g/10min,或者10~15g/10min,或者15~20g/10min。
当EVA用量较低时,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入少量EVA来改善组合物整体的透光率,并提供一定的粘合性,有效减少粘合剂和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由于EVA的成本低于POE,所以也可以降低胶膜的生产成本。当EVA用量较高时,主要目的是通过向EVA中引入饱和聚烯烃来改善EVA的耐候、耐老化性和耐黄变性,并且提高体积电阻率和水汽阻隔性能,改善电绝缘性。高度支化聚乙烯由于相对POE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所以可以更容易与EVA均匀混合,发挥前述有益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还包含0.01~20重量份引发或者促进自由基反应的加工助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还包含0.05~10重量份自由基引发剂。
所述的自由基反应包含聚合物基体之间的交联反应或聚合物基体与反应性单体之间的接枝反应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合物基体之间的交联反应方式选自过氧化物交联、偶氮交联、辐射交联、光交联、硅烷交联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交联反应方式可以通过热活化的引发剂,例如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来引发交联,也可以通过太阳光或紫外光在光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光交联,也可以通过辐射来交联,优选加入适量的常规的辐射敏化剂。也可以通过硅烷偶联剂交联。
本发明中所述的热引发剂具体可选自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1,1-二叔丁基过氧化物-3,3,5-三甲基环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异辛酸叔丁酯、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
当采用辐射交联时,辐射源可以选自红外辐射、电子束、β射线、γ-射线、x-射线和中子射线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以加入适量的常规的辐射敏化剂。
当采用光交联时,光源可以选用太阳光或紫外光,光引发剂包括有机羰基化合物例如二苯甲酮,苯并蒽酮,苯偶姻及其烷基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对苯氧基二氯苯乙酮,2-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异丙基苯基酮,和1-苯基丙烷二酮-2-(乙氧基羧基)肟。这些引发剂以已知的常规方式和常规的量使用。
当采用硅烷交联时,采用乙烯基硅烷,一般同时给予水汽,通常优选使用一种或多种水解/络合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包括路易斯酸例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盐、二辛基锡二月桂酸盐、辛酸亚锡,和酸式磺酸盐(例如磺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由基反应的加工助剂中还包含自由基活化剂。本发明所述的自由基活化剂可以延长由引发剂夺氢后产生的大分子自由基寿命,对接枝反应和交联固化均有辅助作用,就交联过程而言,自由基活化剂可以称为助交联剂,所述自由基活化剂可以选自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酯、偏苯三酸三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N,N’-双亚糠基丙酮、低分子量1,2-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自由基活化剂用量为0~10重量份,优选为0.05~2重量份。其中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也可作为辐射敏化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接枝反应是指可以通过向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具有功能单体来有目的地赋予聚烯烃某些性能,功能单体包含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度。如果目的是为了提高聚烯烃的粘结性,则功能单体可称为增粘剂,优选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极性基团的极性单体,所述增粘剂的极性基团可以选自羰基、羧酸酯基、羧酸酐基、硅氧烷基、钛氧烷基、环氧化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极性单体优选包含硅氧烷基的硅烷偶联剂,其中所用的硅烷偶联剂具有官能团,如乙烯基、丙烯酰基、氨基、氯和苯氧基中的至少一种。具体而言,使用的增粘剂可以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酮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基于100重量份单位的聚合物基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可以为0.1至5重量份,其中,依次优选为0.5至5重量份、1至5重量份、1至4重量份或1至3重量份。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制备的封装组合物的粘合性能可能劣化。另一方面,当该硅烷偶联剂的含量超过5重量份时,考虑到反应效率,应使用更多的自由基引发剂,从而难以控制封装组合物的物理性能,且封装组合物的物理性能可能会劣化。
本发明所述增粘剂还可以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可按照常规用量添加。
本发明所述的增粘剂还可以选用由硅烷偶联剂与钛酸酯偶联剂组成的复合增粘剂,可按照常规用量添加,优选为0.2~2重量份,复合增粘剂中硅烷偶联剂的用量比重优选高于70%。
本发明所述增粘剂还可以选用至少含有一个烯属不饱和度(例如双键)和一个羰基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适用的并且常见的极性单体是羧酸、酐、酯以及它们的金属的和非金属的盐。优选含有与羰基基团共轭的烯属不饱和度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选自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α-甲基巴豆酸和肉桂酸以及它们的酐、酯和盐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马来酸酐是一种优选。基于100重量份单位的聚合物基体,此处的增粘用有机化合物的用量可以为0.01至10份,优选0.05至5份,进一步优选0.1至2份。
上述所有增粘用的极性单体通常在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的存在下通过任何常规的方法,或者通过致电离辐射等方式接枝到聚合物基体上。被接枝改性的聚合物基体优选为高度支化聚乙烯(P1)。
具体的常规接枝方法可以是:将聚合物加到双辊混炼机中并在适当的温度如60℃下混合,然后将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与自由基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一起加入,并且组分在30℃混合直到接枝完成。另一类接枝方法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反应温度更高,例如为210℃至300℃,可以不使用自由基引发剂,或者使用的浓度降低,具体可参考美国专利5194509。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基体还包括接枝聚合物来提供粘结性,所述被接枝的聚合物通常选自聚烯烃,更通常选自前述的高度支化聚乙烯(P1)和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优选P1。通过常规的接枝反应,使至少一部分P1和/或P2与接枝材料发生接枝,所用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优选为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或者马来酸酐。
当聚合物基体直接包含由极性单体接枝改性的聚烯烃时,由于聚合物基体具备一定的粘合性,故封装组合物配方中可以不添加增粘剂,也可以不含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若进一步以生产热塑型胶膜为目的,还可以不含自由基引发剂,但当改性方式为接枝改性时,相当于把封装组合物中的部分聚合物与增粘剂通过自由基接枝反应或者其他途径(如高温下接枝)先行反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不含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且不含增粘剂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不含自由基引发剂的技术方案仍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畴内。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高度支化聚乙烯(P1)的一部分叔碳原子可以位于支链上,这些位于支链上的叔碳原子相对于主链上的叔碳原子更加容易发生运动。
对于为了增强聚烯烃抗蠕变能力的交联固化反应,在饱和的聚烯烃分子链上,叔碳原子最容易受外界作用而产生自由基,进一步通过自由基结合而发生交联。现有技术中的常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如乙烯-辛烯共聚物或者乙烯均聚物的叔碳原子一般位于主链上,在交联过程中运动不自由且空间位阻较大,而高度支化聚乙烯中的叔碳原子比例一般高于常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乙烯均聚物,并且由于有部分叔碳原子分布在支链上,空间位阻较小,空间运动相对自由,有利于快速交联固化。并且由于部分叔碳原子位于支链上,一定程度上减小β断链导致主链断链对聚合物整体性能的影响。
对于为了提高聚烯烃粘性的接枝改性反应,在饱和的聚烯烃分子链上,叔碳原子比较容易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产生自由基,进而与增粘剂(例如硅烷偶联剂)发生接枝反应,得到改性的聚烯烃。所以提高聚烯烃分子链中的叔碳原子含量有助于提高与硅烷偶联剂之间的接枝效率,这有助于改善增粘效果或者在满足同样的粘合性能要求下,降低硅烷偶联剂和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降低成本。就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而言,最常用的是乙烯-辛烯共聚物,但每一个长支链仅对应一个叔碳原子,并且叔碳原子均位于主链上,叔碳原子占聚合物碳原子总数中的比例一般不高于5%,而高度支化聚乙烯由于独特的支链结构,一般可以具有更多的叔碳原子,叔碳原子占聚合物碳原子总数中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并且可以有部分叔碳原子位于支链上,一定程度上减小β断链对聚合物整体性能的影响,所以用高度支化聚乙烯部分或者全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在相同的改性条件下,可以赋予整体更好的接枝效率和粘合性能。优选的方案是,将聚合物基体中的部分或全部高度支化聚乙烯先与全部硅烷偶联剂和必要的自由基引发剂共混接枝,可以具有更高的接枝效率,接枝条件可变化,但是熔融温度通常在160~260℃之间,优选在190~230℃之间,取决于停留时间和引发剂的半衰期,并且高度支化聚乙烯由于本身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在与其余组份共混加工过程中更均匀地分散到整体中。
在本发明中,按100重量份单位的聚合物基体,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可以为0.005至10重量份,优选0.05至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05至5重量份。当目的是得到热塑型聚烯烃组合物时,可以包含有0.005至5重量份,或0.05至3重量份的范围内的自由基引发剂。当自由基引发剂的含量小于0.005重量份时,活性自由基的产生会降低,从而降低增粘剂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接枝效率。当其超过5重量份时,活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从而形成更多副反应。当目的是得到交联型聚烯烃组合物时,可以包含有0.1至10重量份的自由基引发剂,依次优选为0.1至5重量份、0.2至4重量份、1至4.5重量份或1至4重量份。当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加工过程的效率过低,并且制备的封装组合物交联程度不足以赋予聚烯烃组合物足够的交联度和抗蠕变强度。另一方面,当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超过10重量份时,大量活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会导致大量副反应,例如由于支链结构的存在,分子主链发生β断裂反应,从而导致聚烯烃组合物的物理性能降低。
为了获得更好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本发明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中包含防焦剂、抗氧剂,其进一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玻璃纤维、增塑剂、成核剂、扩链剂、阻燃剂、无机填料、导热填料、金属离子捕捉剂、着色剂、增白剂、增透改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防焦剂用量为0~2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用量为0~2重量份,依次优选为0.05~1重量份、0.1~0.8重量份;抗氧剂用量为0~5重量份,依次优选为0.1~1重量份、0.2~0.5重量份;光稳定剂用量为0~5重量份,依次优选为0.05~2重量份、0.1~1重量份。
使用热活化的自由基引发剂促进热塑性材料的交联的一个难点是它们可能在混配和/或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期望聚烯烃固化的实际阶段之前引起过早交联即焦化。焦化产生的凝胶粒子会有害地影响最终产物的均匀性。此外,过度的焦化也会减少材料的塑性性质,从而使得它不能有效地被加工,很有可能整个批料都会损失掉。所以本发明还可以添加防焦剂来抑制焦化。用于含有自由基(尤其是过氧化物)引发剂的组合物的一种通常使用的焦化抑制剂是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也称为4-羟基-TEMPO。添加4-羟基-TEMPO,通过在熔融加工温度″淬灭″可交联的聚合物的自由基交联,抑制焦化。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防焦剂用量为0~2重量份,优选为0.01~1.5重量份,更优选为自由基引发剂重量份的10%~50%。
本发明所述的抗氧剂可选自受阻酚类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至少一种,优选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并用。具体可选自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1,2,2,6,6-五甲基哌啶)亚磷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正十六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玻璃纤维或玻璃泡的种类和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可以有效控制膜状的聚烯烃材料的热收缩形变。
本发明还可以添加增塑剂以改善加工流变性,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型均匀性;所述的增塑剂选自石蜡矿物油、环烷油和芳香族矿物油;优选石蜡矿物油,另外,增塑剂还可以提高组合物对被粘物的浸润性,进一步提高粘结性能。作为增塑剂,还可以选自是邻苯二甲酸酯、壬二酸酯、己二酸酯或磷酸三甲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可以添加阻燃剂,所述阻燃剂可以选自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氢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进一步选自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氢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选自磷酸酯类阻燃剂,如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磷酸三苯酯、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选自微胶囊化膨胀型阻燃剂,如微胶囊化聚磷酸三聚氰胺硼酸盐。上述不同类别的阻燃剂还可以根据本领域现有技术进行复配使用。
本发明的聚烯烃组合物还可以添加无机填料用来着色、补强或者降低成本,如炭黑、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碳酸钙、蒙脱土、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本发明的聚烯烃组合物用作太阳能电子组件的封装胶膜时,其优选包含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成核剂、增透改性剂等功能性填料。
本发明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选自二苯甲酮类或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或哌啶化合物,优选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并用。
本发明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选自苯甲酮化合物,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苯并三唑化合物,如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水杨酸酯化合物,如水杨酸苯酯、水杨酸对辛基苯基酯。本发明所述的光稳定剂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4-(甲基)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与α-烯类单体聚合得到的接枝共聚物、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正十六酯、三(1,2,2,6,6-五甲基哌啶)亚磷酸酯、丁二酸和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可以添加成核剂,使组合物在结晶过程中异相成核,减小晶粒尺寸,提高透光率,所述成核剂选自二苄叉山梨醇及其衍生物:二苄叉山梨醇、1,3:2,4-二对甲基苄叉山梨醇、1,3:2,4-二亚(对乙基)苄基山梨醇和二-(3,4-二甲基苄叉)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1,3:2,4-二对甲基苄叉山梨醇。
本发明还可以添加增透改性剂,通过增透改性剂参与交联反应,进一步破坏聚烯烃的结晶结构,提高透光率。所述增透改性剂可选自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双官能度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双官能度的聚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三官能度的聚醚丙烯酸酯预聚物、三官能度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四官能度的聚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四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四官能度的聚醚丙烯酸酯预聚物、六官能度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六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增透改性剂的用量优选0.1~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1重量份。
本发明还可以添加扩链剂、着色剂、增白剂、粘结添加剂(例如聚异丁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或改善本领域中已知的相应性能。这些和其它潜在的添加剂的使用方式和用量都与本领域通常已知的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其绝缘层材料包含上述任一聚烯烃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片材、板材或卷材,其包含上述任一聚烯烃组合物。所述卷材可以为防水卷材。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聚烯烃组合物可以作为一种密封材料,其具有膜状、环状或者条状的形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器件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和与所述电子器件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密切接触的封装材料,所述封装材料为上述膜状的聚烯烃组合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器件是太阳能电池,电子器件组件是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结构中至少有一层封装胶膜,其所用封装胶膜至少一层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与“太阳能”相关的字眼,可以等价于“光伏”。例如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可以理解为光伏电池组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封装胶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支撑背板、太阳能发电主体(电子器件)、光接收基片以及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在支撑背板与太阳能发电主体之间、在光接收基片与太阳能发电主体之间各有一层,其中,至少有一层封装胶膜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所述太阳能发电主体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或者薄膜太阳能电池片。
在本发明中,上述支承背板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侧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且其要求耐候性。在本发明中,支承背板包括玻璃板、金属板如箔(或铝)、氟树脂片、环状聚烯烃树脂片、聚碳酸酯树脂片、聚丙烯酸树脂片、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片、聚酰胺树脂片、聚酯树脂片或层压了耐候性膜和阻挡膜的复合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在太阳能发电主体上形成的光接收基片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保护内部的太阳能发电主体不受天气、外部冲击或火灾等影响,并确保在室外暴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长期可靠性。本发明的光接收基片没有特别的种类限制,只要其具有优异的透光性、电绝缘性和机械或物理化学强度,例如,可使用玻璃板、氟树脂片、环状聚烯烃树脂片、聚碳酸酯树脂片、聚丙烯酸树脂片、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片、聚酰胺树脂片、聚酯树脂片等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优选使用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的玻璃板。
在本发明中,被配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内部,特别是在支承基片和光接收基片之间封装太阳能发电主体的封装胶膜,其可包括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封装组合物,并具有对支承基片和光接收基片的优异的粘合性,以及优异的透明性、热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等,从而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期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层封装胶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支撑背板、太阳能发电主体、光接收基片以及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在支撑背板与太阳能发电主体之间,或者在光接收基片与太阳能发电主体之间,其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
上述单层胶膜封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是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太阳能发电主体通常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由铁电体组成的光接收基片上形成。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封装胶膜的情况下,在层压光接收基片以后,太阳能发电主体、支承基片和根据所需的组件结构的封装胶膜,可以通过有真空抽吸的热压装置制备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玻璃,其所用封装材料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材料,其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
上述封装材料具有片或膜的结构形式。
一种制备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的封装胶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的步骤有:
步骤1、将聚合物基体,增粘剂和自由基引发剂与其余组分混合均匀后一次性投入挤出机中共混挤出,所述其余组分是指封装组合物中除聚合物基体、增粘剂、自由基引发剂以外的其他组成成份;
步骤2、挤出物经流延成膜;
步骤3、冷却、牵引进行整形;
步骤4、最后收卷即得。
一种制备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的封装胶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的步骤有:
步骤a、将部分或全部聚合物基体、全部增粘剂、增粘剂重量的3%~20%的自由基引发剂先通过挤出机共混、接枝、挤出得到接枝改性的聚合物基体料A;
步骤b、将聚合物基体A与其余组分混合均匀后投入挤出机中共混挤出,所述其余组分是指封装组合物中除聚合物基体A以外的其他组成成份;
步骤c、挤出物经流延成膜;
步骤d、冷却、牵引进行整形;
步骤e、最后收卷即得。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电子器件组件中与所述电子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密切接触的聚合物材料是共挤出的材料,其中至少一个外部表层不含有过氧化物。若供挤出材料包含三个层,则与所述组件接触的表层不含过氧化物,芯层含有过氧化物。所述外部表层对玻璃具有良好的粘着力。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的电子器件组件中的电子器件被包封在封装材料中,即完全位于或者包围在封装材料中。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另一变体中,所述盖层用硅烷偶联剂,例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又一变体中,所述封装材料还包括接枝聚合物,以提高它对于所述电子器件和盖层之一或二者的粘合性。所述接枝聚合物通常简单地通过用含有羰基基团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例如马来酸酐来接枝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来原位制备。
通过向聚合物基体中引入高度支化聚乙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自由基反应如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速度和效率;
(2)、减小β断链导致主链断链的发生概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是提供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聚合物基体包含:5~95重量份高度支化聚乙烯(P1),5~95重量份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为具有支链结构的乙烯均聚物,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熔点不高于130℃,其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均聚得到,所述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包含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密度低于0.94g/cm3的乙烯均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二是提供一种封装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自由基引发剂和增粘剂,其中每100重量份聚合物基体中包含的高度支化聚乙烯为5~100重量份(P1),5~95重量份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P2中包含的结晶性聚乙烯和聚丙烯总重量为0~80重量份,包含的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重量为0~95重量份,包含的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重量为0~70重量份。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合物基体,自由基引发剂用量为0.05~5重量份,增粘剂用量为0.1~5重量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三是提供一种封装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增粘剂和自由基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基体为高度支化聚乙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四是提供一种封装材料,其具有片或者膜的形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五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模块,其包含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和与电池片表面密切接触的封装材料,封装材料包含本发明的封装组合物。
所用的高度支化聚乙烯的合成方法采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通过配位聚合催化乙烯均聚得到,优选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为(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的其中一种,从成本考虑,优选(α-二亚胺)镍催化剂,所用(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结构、合成方法及通过其制备支化聚乙烯的方法是公开的现有技术,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文献:CN102827312A、CN101812145A、CN101531725A、CN104926962A、US6103658、US6660677。助催化剂可以选自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乙基铝、倍半乙基氯化铝、甲基铝氧烷、改性甲基铝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用的高度支化聚乙烯可以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结构以及聚合条件来实现对其支化度、分子量以及熔点等基本参数的调节。本发明采用的高度支化聚乙烯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进一步可以为45~130个支链/1000个碳,进一步优选为60~116个支链/1000个碳;重均分子量范围可以为5万~50万,进一步可以为20万~45万;熔点不高于125℃,进一步可以为-44℃~101℃,进一步可以为-30℃~80℃,进一步可以为40℃~80℃,在190℃和2.16kg的负载下测得的熔融指数优选为1~30g/10min,还可以优选为5~25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0~20g/10min,或者5~10g/10min,或者10~15g/10min,或者15~20g/10min,每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中,高度支化聚乙烯的用量优选为70~100重量份。
所用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
所用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物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所用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物交联剂,例如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
所用增粘剂为硅烷偶联剂,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可向封装组合物中加入辅助成分,针对性地取得或者改善各种性能。
辅助成分,如自由基活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玻璃纤维、增塑剂、成核剂、扩链剂、阻燃剂、无机填料、防焦剂、导热填料、金属离子捕捉剂、着色剂、增白剂、增透改性剂、粘结添加剂等等,辅助成分以常规用量使用。
一种包含上述封装组合物的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1)、将部分或者全部聚合物基体、全部增粘剂、增粘剂重量的3%~20%的自由基引发剂先通过挤出机共混、接枝、挤出得到接枝改性的聚合物基体料A。挤出机温度控制在50~210℃。
(2)、将聚合物基体A与其余组分混合均匀后投入挤出机中共混挤出,挤出物经流延成膜,通过冷却、牵引进行整形,最后通过收卷工序即得。挤出机温度控制在80~210℃。
为了更清楚的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到的材料做个定义。
优选的高度支化聚乙烯特征范围为:支化度为46~130个支链/1000个碳、重均分子量为6.6万~47.1万,熔点为-44~101℃。其中,支化度通过核磁氢谱测得,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由PL-GPC220测得,熔点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测得。
具体如下表:
性能测试方法:
(1)交联度、剥离强度:按照GB/T 29848-2013标准进行测定;
(2)透光率:将试样按GB/T 2410-2008的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测试。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设置为290nm~1100nm。分别计算波段范围为290nm~380nm和380nm~1100nm的透光率平均值。每组至少测试三个试样,测试结果取平均值。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透光率是针对波段范围为380nm~1100nm的测试结果(3)体积电阻率:先将样品放到23℃±2℃,50%±5%RH的实验室内,至少放置48h;然后按GB/T 1410-2006规定的要求,在1000V±2V,电化时间60min条件下,进行试样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测试3个试样,结果取平均值。
(4)耐湿热老化性能及黄变指数:先将所有试样放入高温高湿老化试验箱中,设定试验条件:温度85℃±2℃,相对湿度85%±5%;试验时间为1000h,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出,在23℃±5℃,相对湿度小于75%的敞开环境下恢复2~4h后,进行外观检查,要求没有外观缺陷;最后分别对试验前后层压件试样按ASTM E313进行黄色指数测量,每块试样测不少于3个点,试样黄色指数取所测点的平均值,记录老化前后黄色指数变化差值。
(5)抗PID性能测试:在85℃、85RH%下,施加-1000V的电压进行测试。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8及对比例1
封装胶膜及其交联速度测试:
对比聚合物基体分别为DOW ENGAGE 8137和PER-15的封装组合物在以下配方下,测试的正硫化时间Tc90:按照国标GB/T16584-1996,在无转子硫化仪中进行,试验温度为150℃,测试时长为30min。配方为100重量份聚合物基体,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透明封装胶膜。裁样,叠成约5克的待测试样,进行测试。其中具体的DOW ENGAGE 8137和PER-15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比重以及相应的Tc90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实施例1~8与对比例1的对比,可以明显发现支化度适当的高度支化聚乙烯的交联速度明显高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聚烯烃共聚物,当封装组合物或者封装材料的聚合物基体部分或者全部采用高度支化聚乙烯时,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交联速度,从而缩短组件在加工成型时所需的交联固化时间,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并提高产能,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电子器件如太阳能电池片,缩短其在高温高压下的停留时间。
实施例9~16以及对比例2和3
实施例9~16以及对比例2和3的配方组份如表2所示:(其中列出了相对于每100重量份聚合物基体,所用各组分的重量份数)
表2
实施例9~16的封装组合物经密炼机混炼后,经压延或者挤出成膜,膜厚为0.5mm,在膜的两个表面分别附上平板玻璃和TFT背板。然后将得到的层压体在真空层压机中层压加工。
各测试试样的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通过实施例8、实施例15和对比例2的对比可以发现,采用高度支化聚乙烯部分或者全部替换现有技术中的POE,可以赋予封装胶膜更好的交联度、透光率、体积电阻率以及与玻璃之间的粘结性。
通过实施例9~14与对比例3的对比可以发现,采用高度支化聚乙烯为聚合物基体的封装胶膜具有优异的透明性,保证应用该封装胶膜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发电效率。其次,采用高度支化聚乙烯为聚合物基体的封装胶膜与玻璃之间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并且耐湿热老化后与玻璃之间的剥离强度保持率远高于对比例中的EVA封装胶膜,黄变指数也远低于对比例中的EVA封装胶膜,说明本发明中以高度支化聚乙烯为聚合物基体的封装胶膜具有优异的粘合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户外环境。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封装胶膜采用分子链全为饱和碳氢结构的高度支化聚乙烯,因此很高的体积电阻率,在电绝缘性方面相对于EVA封装胶膜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实施例16和对比例3的对比可以发现,用高度支化聚乙烯替换部分现有技术中的EVA,可以明显改善EVA封装胶膜的耐湿热老化性,降低黄变指数并改善电绝缘性,很好地改善了现有EVA封装胶膜的性能缺陷,虽然与玻璃之间的粘结强度有所降低,但仍满足高于60N/cm的行业标准。
实施例17
单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100重量份PER-13(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1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封装胶膜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也位于TPT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0.82%。
实施例18
单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90重量份PER-14(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5g/10min),10重量份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MAH的接枝含量为1wt%,MI:1.5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封装胶膜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也位于TPT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0.88%。
实施例19
单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70重量份PER-15(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13g/10min),30重量份陶氏POE8137,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封装胶膜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也位于TPT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0.81%。
实施例20
单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100重量份PER-18(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30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加工方法为:将全部聚合物基体、全部硅烷偶联剂以及重量为硅烷偶联剂10%的过氧化物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挤出。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端部分的温度是50℃,注入氮气的反应器部分的温度为210℃,且反应后出口的温度为140℃,得到接枝改性的聚合物基体料A;将接枝改性的聚合物基体料A和其余组份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配合T型模挤出成膜。向挤出机中注入氮气,并且控制挤出温度为110℃。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封装胶膜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也位于TPT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0.83%。
实施例21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电池组件的两层胶膜均为透明胶膜:
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100重量份PER-16(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13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为N型电池片,封装胶膜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也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0.63%。
实施例22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上层均为透明胶膜,下层为白膜:
厚度为0.5mm的上层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100重量份PER-16(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13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透明封装胶膜。
厚度为0.5mm的下层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100重量份PER-16(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13g/10min),10重量份二氧化钛粉末,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透明封装胶膜。
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为N型电池片,透明封装胶膜位于上层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白膜位于下层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0.68%。
实施例23
双玻太阳能N型双面电池组件,其中电池为N型双面电池,组件的两层胶膜均为透明胶膜:
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100重量份PER-16(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13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0.5重量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05重量份4-羟基-TEMPO,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将聚合物基体与液态组份浸泡混合后,再与其余组份在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90±1℃,混合物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为4min,挤出物经过流延成膜、冷却、分切、卷取工序,即得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层压方法在145℃下制备,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为N型双面电池片,封装胶膜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也位于玻璃盖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抗PID测试:经192小时测试后,输出功率衰减程度为1.52%。
实施例24
一种封装胶膜:
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70重量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辛烯含量27wt%,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5g/10min),30重量份PER-19(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5g/10min),1重量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05重量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制备方法:将组合物中的全部PER-19、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接枝、挤出得到硅烷改性的高度支化聚乙烯料,挤出温度控制在140℃;再将硅烷改性的的高度支化聚乙烯料与其余组份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挤出,然后流延成膜,经冷却、牵引进行整形得到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
性能测试:透光率为91.7%;与玻璃按照测试要求层压后,测得与玻璃之间的剥离强度为112N/cm。
实施例25
一种封装胶膜:
封装胶膜通过包含以下物质的封装组合物制备:20重量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辛烯含量27wt%,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5g/10min),80重量份PER-19(190℃,2.16kg负荷下的MI为5g/10min),1份马来酸酐,0.25重量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5重量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0.15重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制备方法:将组合物中的全部PER-19在14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注入马来酸酐,在265℃下,进行共混、接枝得到MAH接枝改性的高度支化聚乙烯料;再将MAH改性的的高度支化聚乙烯料与其余组份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挤出,然后流延成膜,经冷却、牵引进行整形得到厚度为0.5mm的封装胶膜。
性能测试:透光率为92.1%;与玻璃按照测试要求层压后,测得与玻璃之间的剥离强度为103N/cm。
实施例26
一种电线
本实施例为一种电线的生产方法,其绝缘料的配方以及混炼过程如下:设置密炼机温度为110℃,转子转速为50转/分钟,加入50份PER-16和50份POE(DOW ENGAGE 8150)预压混炼90秒;然后加入5份辐射敏化助交联剂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混炼3分钟,出料。
其制造工艺流程具体如下:首先绞线,然后将上述绝缘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包覆在绞线上形成绝缘层,然后在常温下进行辐照交联,辐照所用电子束能量为1.0MeV,束流强度为1.0mA,辐照剂量为100kGy,通过产品检验后得到一种电线产品。
总体而言,包含本发明封装组合物的封装胶膜在高度支化聚乙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具有优异的耐候、耐老化、耐黄变性、电绝缘性以及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粘结性能,相对于现有的EVA封装胶膜和POE封装胶膜的优势明显。在高度支化聚乙烯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也有望改善EVA封装胶膜和POE封装胶膜的性能缺陷,而且高度支化聚乙烯的生产成本理论上要明显低于POE,并且交联速度高于POE,可以为光伏组件供应商降低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从性能角度和成本角度分析,本发明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9)

1.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聚合物基体包含:1~99重量份高度支化聚乙烯(P1),1~99重量份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为具有支链结构的乙烯均聚物,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熔点不高于130℃,其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均聚得到,其中,所述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包含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密度低于0.94g/cm3的乙烯均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P1)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基于“链行走机理”催化乙烯均聚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P1)的部分支链上还存在支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聚烯烃(P2)中的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中的α-烯烃具有3~30个碳原子,所述α-烯烃的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3-甲基-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1-二十烯、1-二十二烯、1-二十四烯、1-二十六烯、1-二十八烯和1-三十烯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100单位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还包含0.01~20重量份引发或者促进自由基反应的加工助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反应包含聚合物基体之间的交联反应或聚合物基体与反应性单体之间的接枝反应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之间的交联反应方式选自过氧化物交联、偶氮交联、辐射交联、光交联、硅烷交联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选自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辐射交联敏化剂、光引发剂、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还包含自由基活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聚合物基体发生接枝反应的反应性单体包含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单体还包含至少一个极性基团,所述极性基团选自羰基、羧酸酯基、羧酸酐基、硅氧烷基、钛氧烷基、环氧化基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反应性单体选自醋酸乙烯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酮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α-甲基巴豆酸和肉桂酸以及它们的酐、酯和盐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组合物还包含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玻璃纤维、增塑剂、成核剂、扩链剂、阻燃剂、无机填料、防焦剂、导热填料、金属离子捕捉剂、着色剂、增白剂、粘结添加剂、增透改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内还包含紫外线吸收剂0~2重量份,抗氧剂0~5重量份,光稳定剂0~5重量份,防焦剂用量为0~2重量份。
15.一种电线电缆,其绝缘层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聚烯烃组合物。
16.一种防水材料,其包含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聚烯烃组合物。
17.一种密封材料,其包含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聚烯烃组合物,所述密封材料,其具有膜状、环状或者条状的形态。
18.一种电子器件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和与所述电子器件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密切接触的封装材料,所述封装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聚烯烃组合物,所述封装材料具有膜的形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器件组件,所述电子器件是太阳能电池,所述电子器件组件是太阳能电池组件。
20.一种封装组合物,其包含聚合物基体,增粘剂和自由基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聚合物基体包含高度支化聚乙烯5~100重量份,聚烯烃0~95重量份,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0~70重量份。
21.根据权利要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为具有支链结构的乙烯均聚物,其支化度不低于40个支链/1000个碳,重均分子量为5万~50万,熔点为-44~101℃。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包含不同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结晶性聚乙烯、丙烯均聚物、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23.根据权利要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支化聚乙烯是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均聚得到,其中,所述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元素为镍或钯中的一种。
24.根据权利要22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性聚乙烯的熔点为80℃~140℃,其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或者茂金属催化剂进行的聚合得到,在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中,所述结晶性聚乙烯的含量为0~30重量份。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中,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的用量为0~70重量份,所述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中的α-烯烃具有3~30个碳原子,所述α-烯烃的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3-甲基-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1-二十烯、1-二十二烯、1-二十四烯、1-二十六烯、1-二十八烯和1-三十烯的至少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在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包括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丁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聚合物基体计,所述封装组合物包含增粘剂0.1~5重量份。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通过接枝反应途径向聚烯烃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官能团来提高聚烯烃胶膜粘结性能的极性单体,所述极性单体的极性基团选自羧酸酯基、羧酸酐基、硅氧烷基、环氧化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极性单体为具有硅氧烷基的硅烷偶联剂,其中,所用的硅烷偶联剂具有官能团,所述官能团包含乙烯基、丙烯酰基、氨基、氯和苯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或γ-酮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聚合物基体计,所述封装组合物包含自由基引发剂0.05~10份。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可选自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1,1-二叔丁基过氧化物-3,3,5-三甲基环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异辛酸叔丁酯、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组合物还包含自由基活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玻璃纤维、增塑剂、成核剂、扩链剂、阻燃剂、填料、防焦剂、导热填料、金属离子捕捉剂、着色剂、增白剂、增透改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单位聚合物基体计,所述封装组合物内包含自由基活化剂0~10份,紫外线吸收剂0~2份,抗氧剂0~5份,光稳定剂0~5份,所述自由基活化剂包含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酯、偏苯三酸三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N,N’-双亚糠基丙酮、1,2-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含二苯甲酮类或苯并三唑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稳定剂包含受阻胺类或哌啶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包含受阻酚类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包含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1,2,2,6,6-五甲基哌啶)亚磷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正十六酯中的至少一种。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封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含石蜡矿物油和芳香族矿物油、邻苯二甲酸酯、壬二酸酯、己二酸酯或磷酸三甲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35.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内所用的封装胶膜至少一层包含权利要求20~34中任一所述的封装组合物。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支撑背板、太阳能发电主体、光接收基片、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背板与太阳能发电主体之间,光接收基片与太阳能发电主体之间至少一层设有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的至少一层包含权利要求20~38任一所述封装组合物,所述太阳能发电主体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或者薄膜太阳能电池片。
37.一种加工权利要求36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层压光接收基片后,太阳能发电主体、支承基片和封装胶膜通过真空抽吸的热压装置加工太阳能电池组件。
38.一种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内所用的封装材料包含权利要求20~34中任一所述封装组合物。
39.一种封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材料内包括权利要求20~34中任一所述封装组合物。
CN201810805534.XA 2017-07-25 2018-07-20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9337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6743 WO2019019987A1 (zh) 2017-07-25 2018-07-24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2989 2017-07-25
CN2017106129895 2017-07-25
CN201711364857 2017-12-18
CN201711366329 2017-12-18
CN2017113648571 2017-12-18
CN201711366329X 2017-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7156A true CN109337156A (zh) 2019-02-15
CN109337156B CN109337156B (zh) 2023-04-11

Family

ID=6529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5535.4A Active CN109370453B (zh) 2017-07-25 2018-07-20 封装组合物及应用,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804371.3A Active CN109370478B (zh) 2017-07-25 2018-07-20 封装组合物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和电子器件组件
CN201810805534.XA Active CN109337156B (zh) 2017-07-25 2018-07-20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5535.4A Active CN109370453B (zh) 2017-07-25 2018-07-20 封装组合物及应用,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804371.3A Active CN109370478B (zh) 2017-07-25 2018-07-20 封装组合物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和电子器件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2948B2 (zh)
CN (3) CN10937045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5410A (zh) * 2019-10-30 2021-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原位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14030254A (zh) * 2022-01-07 2022-02-11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58215A (zh) * 2022-06-28 2022-09-16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折射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3648B (zh) * 2018-07-13 2022-05-27 杭州星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的极性橡胶组合物及加工方法与应用
US20220195157A1 (en) * 2019-03-29 2022-06-23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V Module with Film Layer Comprising Hydrophilic Fumed Filica
CN111793442A (zh) * 2020-07-17 2020-10-20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三层共挤复合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281B (zh) * 2020-09-29 2023-07-1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可交联poe组合物及其应用、交联poe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09697B (zh) * 2020-11-06 2022-07-08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聚烯烃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太阳能电池背板和太阳能电池
EP4206294A4 (en) * 2020-12-17 2024-04-24 Hangzhou First Applied Mat Co Ltd ENCAPSULATION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ENCAPSULATION GLUE FILM,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SOLAR CELL ASSEMBLY
CN114989765B (zh) * 2021-03-01 2024-02-20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底部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16506B (zh) * 2021-06-24 2022-12-16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紫外光辐照交联eva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7126A (zh) * 2021-06-29 2022-12-30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物、封装胶膜、电子元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3502013B (zh) * 2021-07-24 2022-10-04 上海双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瓶用塑料软管的管坯、制备方法以及塑料软管
CN113675286A (zh) * 2021-07-28 2021-11-19 江苏东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电池网格背板玻璃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91691B (zh) * 2022-01-21 2023-06-13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CN114656141A (zh) * 2022-03-28 2022-06-24 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玻璃无氟反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4921197B (zh) * 2022-05-05 2023-09-05 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明光伏胶膜用ev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4008B (zh) * 2022-06-17 2022-09-13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密度poe共挤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6425A (zh) * 2022-06-30 2022-07-29 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CN116200131A (zh) * 2023-03-24 2023-06-02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胶膜及制备方法、太阳电池组件
CN117430894B (zh) * 2023-10-23 2024-05-14 链行走新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聚烯烃材料及其在免底涂预涂膜用复合膜中的应用
CN117567961B (zh) * 2024-01-15 2024-04-0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胶膜用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3283A (en) * 1958-01-08 1965-05-11 Union Carbide Corp Blend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ighly branched polyethylene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sparsely branched polyethylenes
CN1181089A (zh) * 1995-01-24 1998-05-06 纳幕尔杜邦公司 α-烯烃和烯烃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161628C1 (ru) * 1999-09-09 2001-01-10 Институт проблем химической физики РАН Гомогенная катали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интеза низкомолекулярного разветвленного полиэтилена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низкомолекулярного разветвленного полиэтилена
US20060019112A1 (en) * 2004-03-15 2006-01-26 Holmes David A Use of branched polyethylenes in multilayer films and resealable closures
CN101392036A (zh) * 2008-11-05 2009-03-25 河北工业大学 以乙烯为唯一单体制备支化聚乙烯的茂金属多米诺催化体系及其应用
CN102549031A (zh) * 2009-08-07 2012-07-04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基于含硅烷基的高度支化的聚烯烃的粘结剂
CN102958996A (zh) * 2010-06-25 2013-03-06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2977245A (zh) * 2012-11-27 2013-03-20 中南民族大学 用于乙烯原位共聚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及应用
WO2014028210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Exxonmobile Chemical Patents Inc. Highly branched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980596A (zh) * 2014-05-13 2014-08-13 浙江大学 一种聚乙烯橡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877225A (zh) * 2015-06-20 2015-09-02 浙江大学 一种气密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原料配方
CN105950039A (zh) * 2016-05-26 2016-09-21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抗pid聚烯烃胶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9780A (en) 1987-07-15 1989-01-23 Bridgestone Corp Solar battery sealing film
US6660677B1 (en) 1997-03-10 2003-12-09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Supported group 8-10 transition metal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US6103658A (en) 1997-03-10 2000-08-1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containing group 8-10 transition metals, processes employing such catalysts and 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US6733851B2 (en) * 2001-11-06 2004-05-11 Cryovac, Inc. Packaging article having heat seal layer containing blend of hyperbranched and semicrystalline olefin polymers
WO2003040199A1 (en) * 2001-11-06 2003-05-15 Cryovac, Inc. Heat-sealed easy-open packaging article containing highly branched homogeneous polyolefin
US6761965B2 (en) * 2001-11-06 2004-07-13 Cryovac, Inc. Irradiated multilayer film having seal layer containing hyperbranched polymer
US6737130B2 (en) * 2001-11-06 2004-05-18 Cryovac, Inc. Hermetically heat-sealable, pressure-reclosable packaging article containing substantially spherical homogeneous polyolefin
US7795321B2 (en) * 2004-03-17 2010-09-14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Rheology modification of interpolymers of ethylene/α-olefin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O2005113372A1 (en) * 2004-05-14 2005-12-01 Cryovac, Inc. Packaging process utilizing reclosable package having pressure-induced reclose seal which becomes stronger at low temperature
MY152524A (en) * 2008-02-18 2014-10-15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Adhesive polymer composition
FR2941887B1 (fr) 2009-02-06 2011-03-25 Arkema France Utilisation d'un film a base de polyolefine dans un module photovoltaique
CN101531725B (zh) 2009-04-08 2012-12-26 中山大学 α-二亚胺镍配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支化聚乙烯的方法
CN101812145B (zh) 2009-04-08 2011-12-28 中山大学 α-二亚胺镍配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支化聚乙烯的方法
JP2014013790A (ja) * 2012-07-03 2014-01-23 Keiwa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827312B (zh) 2012-08-03 2014-04-09 浙江大学 亚乙基苊(α-二亚胺)镍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5184147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Equistar Chemicals, Lp Tie-layer adhesives having improved adhesion and melt strength
CN105622803B (zh) * 2014-11-17 2018-08-2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无规超支化聚乙烯的新用途
KR101647708B1 (ko) * 2014-12-30 2016-08-11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용 봉지재 시트 조성물
CN104926962A (zh) 2015-05-15 2015-09-23 浙江大学 亚乙基苊(α-二亚胺)镍配合物/烷基氯化铝组合催化剂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3283A (en) * 1958-01-08 1965-05-11 Union Carbide Corp Blend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ighly branched polyethylene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sparsely branched polyethylenes
CN1181089A (zh) * 1995-01-24 1998-05-06 纳幕尔杜邦公司 α-烯烃和烯烃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161628C1 (ru) * 1999-09-09 2001-01-10 Институт проблем химической физики РАН Гомогенная катали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интеза низкомолекулярного разветвленного полиэтилена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низкомолекулярного разветвленного полиэтилена
US20060019112A1 (en) * 2004-03-15 2006-01-26 Holmes David A Use of branched polyethylenes in multilayer films and resealable closures
CN101392036A (zh) * 2008-11-05 2009-03-25 河北工业大学 以乙烯为唯一单体制备支化聚乙烯的茂金属多米诺催化体系及其应用
CN102549031A (zh) * 2009-08-07 2012-07-04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基于含硅烷基的高度支化的聚烯烃的粘结剂
CN102958996A (zh) * 2010-06-25 2013-03-06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WO2014028210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Exxonmobile Chemical Patents Inc. Highly branched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2977245A (zh) * 2012-11-27 2013-03-20 中南民族大学 用于乙烯原位共聚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及应用
CN103980596A (zh) * 2014-05-13 2014-08-13 浙江大学 一种聚乙烯橡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877225A (zh) * 2015-06-20 2015-09-02 浙江大学 一种气密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原料配方
CN105950039A (zh) * 2016-05-26 2016-09-21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抗pid聚烯烃胶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5410A (zh) * 2019-10-30 2021-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原位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14030254A (zh) * 2022-01-07 2022-02-11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58215A (zh) * 2022-06-28 2022-09-16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折射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058215B (zh) * 2022-06-28 2024-05-0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折射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0453B (zh) 2022-06-17
CN109337156B (zh) 2023-04-11
CN109370453A (zh) 2019-02-22
US20200216647A1 (en) 2020-07-09
CN109370478B (zh) 2021-09-03
CN109370478A (zh) 2019-02-22
US11472948B2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7156A (zh)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US10566480B2 (en) Sealing material for solar cell modul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59753B (zh) 一种聚烯烃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970769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6078967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封止材シート
CN106661289A (zh) 包含经稳定的聚丙烯层的聚烯烃光伏背板
CN11007924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相关胶膜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8384033A (zh) 包括含硅烷乙烯互聚物配方的膜和包括其的电子设备模块
JP6326919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
CN106463556A (zh) 包含有机粘土的光伏模块
US20140311557A1 (en) Sealing material sheet for solar cell modules
JP6311832B1 (ja) 封止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
JP2012015402A (ja) 太陽電池封止材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封止材、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5713285A (zh) 包含脲化合物的用于封装薄膜的共交联剂体系
WO2019019986A1 (zh) 封装组合物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和电子器件组件
JP628700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9019988A1 (zh) 封装组合物及应用,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19987A1 (zh)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JP2012207144A (ja) 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太陽電池封止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22552074A (ja) ヒュームドアルミナを含む光起電力封入剤フィルム
JP6205783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4072300A (ja) 封止材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5002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519528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封止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Room 0662-2, Venture Building, 199 Wens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XINGLU TECHNOLOGIES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102, building 17, Xihu Digital Software Park, No.1 Jiaogo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XINGLU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0

Address after: Room 0662-2, Venture Building, 199 Wens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XINGLU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oxing Pingh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662-2, Venture Building, 199 Wens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XINGLU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