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3226B - 电特性取得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特性取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3226B
CN109313226B CN201680086466.5A CN201680086466A CN109313226B CN 109313226 B CN109313226 B CN 109313226B CN 201680086466 A CN201680086466 A CN 201680086466A CN 109313226 B CN109313226 B CN 109313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bias current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4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3226A (zh
Inventor
伊藤明
川添亚里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3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3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30Determination of transform parameters for the alignment of images, i.e. image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1Specific types of tests or tests for a specific type of fault, e.g. thermal mapping, shorts testing
    • G01R31/2813Checking the presence, loca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e.g. resistance, of components or condu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16Measuring impedance of element or network through which a current is passing from another source, e.g. cable, power li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09Suc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2Integration of non-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e. using non-optical inspection means, e.g. electrical means, mechanical means or X-r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Abstract

使电特性取得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提高。在本电特性取得装置中,能够由作业者输入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时的条件,利用该输入的条件来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例如,在作为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时的条件而输入了取得了该对象物的标称值的情况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以条件不同为起因而引起的对象物不是与标称值对应的电气元件的误判定、或者防止表示对象物的电特性的值与标称值之差大于允许误差而使该对象物不合格的误判定,能够使电特性取得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提高。

Description

电特性取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的电特性取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电特性取得装置的LCR测定装置。在该LCR测定装置中,取得作为对象物的电特性的阻抗,取得用于减小作为LCR测定装置的构成要素的AD转换器的线性误差的修正值G。对于标准对象物(预先已知阻抗的元件),在被供给的电压保持恒定的状态下,改变频率并对供给至标准对象物的电压、流动的电流进行测定,由此取得阻抗,使用该取得的阻抗、已知的阻抗等而取得修正值G。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57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改良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的电特性取得装置,例如优化使用便利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作用及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特性取得装置中,通过向对象物供给交流信号,取得该对象物的电特性,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时的条件能够由作业者输入。
在电特性取得装置中,根据由作业者输入的条件来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作业者能够取得输入的条件下的对象物的电特性。
对象物是伴随着供给的交流信号的频率的变化而作为电特性的一例的阻抗发生变化的结构,例如,包括线圈和电容器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元件等符合要求。另外,对于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时的条件,例如向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频率、大小符合要求。
在针对对象物的规格说明书(也能够称为规格。)中,通常记载有电特性的标称值(也能够称为公称值。)、取得该标称值的情况下的条件、例如向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频率、大小(以下,称为规定频率、规定信号值。)。另外,在对象物包括夹芯的线圈的情况下,存在当向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大小发生变化时电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例如,当作为交流信号的大小的偏置电流(也能够称为DC偏置电流。)增大时,以磁饱和为起因而使作为电特性的一例的电感降低。
另一方面,在电特性取得装置中,存在向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频率、大小预先决定的情况,但在该预先决定的频率与规定频率不同的情况下,存在取得的电特性的值与标称值不同的情况。另外,在预先决定的偏置电流大于作为规定信号值的规定偏置电流、且是以磁饱和为起因而使电感降低的大小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地取得电感。
相对于此,例如,在通过作业者在向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频率、大小中输入有规定频率、规定信号值的情况下,在向对象物供给规定频率、规定信号值的交流信号的状态下取得电特性。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以取得电特性时的条件不同为起因而使取得的对象物的电特性(以下,有时称为测定值)与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增大。能够准确地判定对象物是否为与标称值对应的电气元件、或者准确地判定对象物是否不合格(例如测定值与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允许误差)。另外,作业者能够在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时的条件中输入期望的条件,能够取得期望的条件下的对象物的电特性。如以上那样,通过能够由作业者输入取得对象物的电特性时的条件,能够改善电特性取得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特性取得装置的安装机的立体图。
图2是作为上述电特性取得装置的LCR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LCR测定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上述LCR测定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上述LCR测定装置所包含的空气电路图。
图6是概略表示上述安装机的控制装置的图。
图7是概略表示上述LCR测定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图。
图8的(a)是表示在上述LCR测定装置中取得电特性的对象物的构造的图。图8的(b)是表示上述对象物的阻抗相对于频率的变化的图。图8的(c)是表示上述对象物的电感相对于DC偏置电流的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LCR测定装置的工作的图。图9的(a)是表示初始状态的图,图9的(b)是表示夹持状态的图,图9的(c)是表示测定状态的图,图9的(d)是表示废弃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上述LCR测定装置的显示器的图(输入要求时)。
图11是表示上述LCR测定装置的显示器的图(输入时)。
图12是表示在上述控制装置的存储部中存储的LCR测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上述控制装置的存储部中存储的输入设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在上述控制装置的存储部中存储的LCR信息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包括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特性取得装置的安装机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安装机用于向电路基板安装元件,包括装置主体2、电路基板搬运保持装置4、元件供给装置6、头移动装置8等。
电路基板搬运保持装置4将电路基板P(以下,简称为基板P)以水平姿态搬运并保持,在图1中,将基板P的搬运方向设为x方向,将基板P的宽度方向设为y方向,将基板P的厚度方向设为z方向。y方向是安装机的前后方向,z方向是安装机的上下方向。上述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正交。元件供给装置6供给向基板P安装的电子元件(以下,简称为元件)s,包括多个带式供料器14等。头移动装置8保持安装头16而使其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移动,安装头16具有吸附并保持元件s的吸嘴18。
另外,附图标记20表示相机。相机20对由吸嘴18保持的元件s进行拍摄,基于由相机20拍摄到的图像,判定元件s是否为向电路基板P安装的预定元件。附图标记22表示作为电特性取得装置的LCR测定装置。LCR测定装置22测定作为对象物的元件s的电特性,作为元件s的电特性,L(电感)、C(电容)、R(电阻)、Z(阻抗)等符合条件。在LCR测定装置22中,例如测定元件s的阻抗Z、并基于阻抗Z而取得电感L、电容C、电阻R等的做法较为常见。
LCR测定装置22经由收容箱26而设于电路基板搬运保持装置4的主体。收容箱26与LCR测定装置22由元件通路28连接,被测定出电特性的元件s经由元件通路28被收容箱26收容。LCR测定装置22以能够调整高度的方式设于收容箱26。如图2所示,使基座部30以能够升降的方式卡合于收容箱26,利用包括螺栓及螺母的紧固部31(参照图3、图4)将主体29固定于基座部30,这些基座部30及主体29被保持为能够一体地升降。另外,在主体29、基座部30上分别设有能够与元件通路28连通的开口29a、30a(参照图3、图4)。
如图2~图4所示,LCR测定装置22包括(i)上述主体29及基座部30、(ii)能够保持元件s的保持台32、(iii)由固定件34及可动件36形成的一对测定件37、(iv)使保持台32移动的保持台移动装置40、(v)使可动件36与固定件34接近或离开的可动件移动装置41、(vi)取得元件s的电特性的LCR取得部42(参照图7)等。在本实施例中,元件s能够形成为在两端部具有电极且可以由一对测定件37把持。作为元件s,例如称为矩形芯片的元件符合要求。另外,一对测定件37具有导电性,经由一对测定件37向元件s供给交流信号。
保持台32包括元件载置部44及保持元件载置部44的载置部保持体46。在元件载置部44的上表面形成V槽44c,并载有元件s。
元件载置部44能够由具有导电性和耐磨损性、并且难以进行氧化的材料制造。元件载置部44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多个部件而与基座部30电连接,通过使基座部30接地,元件载置部44也接地。在本实施例中,元件载置部44抵接于载置部保持体46,且被紧固部47固定,并且载置部保持体46经由止动件80(参照图3)而抵接于主体29,主体29被紧固部31固定于基座部30。而且,载置部保持体46、止动件80、主体29、基座部30、紧固部31、47等具有导电性。因而,元件载置部44接地。
固定件34、可动件36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相对面34f、36f,固定件34经由固定件保持体55而固定于主体29。可动件36被保持为能够与可动件保持体56一体移动,能够相对于固定件34接近或离开。在本实施例中,相对面36f的剖面呈三角形,能够沿V槽44c移动。
另外,保持台32与可动件36彼此能够相对移动,保持台32能够在V槽44的底部位于可动件36的下方的状态下向相对面36f的前方移动或者向后方移动。
在保持台32上安装有罩部50。罩部50包括在保持台32的固定件34侧沿x方向隔开设置的罩部件52、54。罩部件52、54沿y方向及z方向、即保持台32、可动件36的移动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罩部50被设为在使固定件34与可动件36相互离开的情况下的至少一个时期能够从x方向的两侧覆盖一对相对面34f、36f之间的空间的大小。罩部50发挥防止空气的扩散、并且防止因空气的喷出而落下的元件s的飞散的功能。
在固定件侧的部件{例如固定件34的上部或者固定件保持体55的固定件34的上方的部分或者主体29},形成与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相对的空气通路60的开口60a。如图3所示,空气通路60包括大致沿y方向伸展的空气喷出通路60s、形成于主体29的内部通路60h等。空气喷出通路60s沿着随着接近可动件36而趋于下方的朝向倾斜延伸,并以在可动件36处于远离固定件34的位置的情况下使延长线k到达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的部分R的上方或者部分R内的状态进行伸展。部分R是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的把持元件s的频率高的部分,能够称为把持部。空气从斜上方与相对面36f的延长线k所交叉的部分接触。
在空气通路60连接气缸64、70。另外,在空气通路60的气缸64、70的下游侧的部分设置电离器62。电离器62引起电晕放电而使空气离子化,能够向相对面36f供给离子化的空气。
保持台移动装置40包括固定设置于主体29或者基座部30的作为驱动源的气缸64。在气缸64的活塞杆66(参照图5)连结载置部保持体46。气缸64包括由活塞将缸外壳的内部分隔而成的两个空气室64a、64b,在两个空气室64a、64b与空气源68、空气通路60、过滤器(大气)之间设置电磁阀装置69。电磁阀装置69为一个以上的电磁阀,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形成为包括方向切换阀、可变节流阀。利用方向切换阀,控制载置部保持体46的移动方向,利用可变节流阀来控制载置部保持体46的移动、停止。利用电磁阀装置69,使空气室64b与空气源68连通,使空气室64a与空气通路60连通,由此使保持台32前进(图3的箭头F方向的移动),将空气室64b向大气开放并使空气室64a与空气源68连通,由此使保持台32后退(图3的箭头B方向的移动)。
可动件移动装置41包括固定设于主体29的作为驱动源的气缸70。在气缸70的活塞杆71上连结有能够与可动件一体移动的可动件保持体56。在气缸70的外壳的内部由活塞分隔而成的两个空气室70a、70b中,经由电磁阀装置72而与空气源68、空气通路60、过滤器(大气)连接。电磁阀装置72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磁阀,例如能够形成为包括方向切换阀、可变节流阀等。利用电磁阀装置72,使空气室70b与空气通路60连通并使空气室70a与空气源68连通,由此使可动件36后退,将空气室70a向大气开放并使空气室70b与空气源68连通,由此使可动件36前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缸64、70、空气通路60(包括空气喷出通路60s)、开口60a、罩部50、电离器62等来构成空气供给装置73。
此外,电磁阀装置69、72的构造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能够包括一个三位阀、或者包括多个开闭阀等。另外,设置电离器62并非不可或缺。
在可动件保持体56与主体29之间,设置沿y方向伸展的一对引导杆74、75,在保持台32与可动件保持体56之间设置沿y方向伸展的一对引导杆76、77。引导杆74、75的一端部与可动件保持体56连结,另一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主体29卡合。引导杆76、77在一端部与载置部保持体46连结,并且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可动件保持体56卡合。利用这些引导杆74、75、76、77使保持台32与可动件36相对于主体29沿y方向能够彼此相对移动,并且使保持台32与可动件36彼此沿y方向能够相对移动。
另外,如图3所示,在可动件保持体56的固定件侧设置止动件82,在主体29设置止动件80。止动件82规定可动件保持体56与保持台32(载置部保持体46)的接近限度,止动件80规定固定件34(主体29)与保持台32的接近限度。
该安装机包括控制装置100。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控制器102和多个驱动电路104。控制器102包括执行部110、存储部112、输入输出部114等,在输入输出部114中,分别经由驱动电路104连接有基板搬运保持装置4、元件供给装置6、头移动装置8,并且连接有作为LCR测定装置22的构成要素的保持台移动装置40、可动件移动装置41的电磁阀装置69、72等。另外,连接有可动件位置传感器118、保持台位置传感器120、吸嘴高度传感器122等。在存储部112存储有LCR取得程序等多个程序、工作表。另外,利用设于控制器102的计时器124来进行时间的计测。可动件位置传感器118、保持台位置传感器120检测可动件36、保持台32的位置,吸嘴高度传感器112检测吸嘴18的高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利用控制装置100来控制安装机整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基板搬运保持装置4、元件供给装置6、头移动装置8、LCR测定装置22等也能够分别由彼此独立的控制装置控制。
如图7所示,上述LCR取得部42包括具有上述固定件34及可动件36的一对测定件37、交流信号产生装置130、自动平衡桥接部132、交流信号检测部134、操作输入部136、显示器116、作为控制器102的一部分的交流信号控制部140、电特性运算部142等,利用自动平衡桥接法,取得元件s的L、C、R、Z等。交流信号产生装置130、自动平衡桥接部132、交流信号检测部134与端子58a、58b连接。
交流信号产生装置130产生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信号,包括交流电源150及直流电源151、频率调整部152、偏置电流调整部154等。
频率调整部152能够变更交流电源150的交流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为交流电流)的频率。频率调整部例如包括频率反馈电路,能够利用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回路)技术。在频率调整部152中,调整分周器的比率、压控振荡器,调整输出(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
偏置电流调整部154能够变更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例如能够包括可变电阻器。在可变电阻器中,通过调整与直流电源151串联设置的电阻的电阻值,从而调整输出(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值。
此外,频率调整部152不限于利用PLL技术,也可以是利用DDC(Direct DigitalSynthesizer: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等任意的技术。
自动平衡桥接部132以使在量程电阻155中流动的电流与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变得相等的方式将部分X的电势设为0(在部分X中流动的电流为0),包括检测部分X的电势的检测部、振荡器等。在自动平衡桥接部132中,以使部分X的电势为0的方式控制振荡器的相位、振幅。
交流信号检测部134检测向元件s供给的电压Ed、向量程电阻155供给的电压Er,检测到的电压Ed、Er经由未图示的A/D转换器向电特性运算部142供给。交流信号检测部134能够包括复用器,选择性检测电压Ed、Er。
电特性运算部142基于从交流信号检测部134供给的电压Ed、Er、预先设定的量程电阻155的大小(以下,将电阻的大小称为电阻值)Rz,通过运算来求出元件s的阻抗Z。
X中的电势为0,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与在量程电阻155中流动的电流相等,因此元件s的阻抗Z如下式那样。
Z=Rz·Ed/Er
换言之,阻抗Z是在元件s中供给的电压Ed除以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i而成的值(Z=Ed/i),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i成为在量程电阻155中供给的电压Er除以量程电阻155的电阻值Rz而成的大小(i=Er/Rz)。另外,由于电阻值Rz是已知的,因此若在交流信号检测部134中检测电压Er,则知晓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值i。由此,能够认为通过交流信号检测部134可间接地检测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该情况仅称为“检测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
另外,在电特性运算部142中,基于阻抗Z等,通过运算来求出电感L、电容C、电阻R等。
作为对象物的元件s由一对测定件37夹持,在该状态下,从交流信号产生装置130向元件s供给交流电流,并且检测在元件s中供给的电压Ed、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i。
操作输入部136能够由作业者操作,在输入取得元件s的阻抗Z时的条件、例如在元件s中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DC偏置电流(以下,简称为偏置电流)时被操作。例如,操作输入部136能够为鼠标、显示器(触摸面板)116、操作键等。操作输入部136经由无线或者信号线而与控制器102连接。经由操作输入部132输入的信息即输入信息被供给到控制器102的交流信号控制部140。在本实施例中,在输入信息中包括作为表示频率的信息的输入频率信息、作为表示偏置电流的信息的输入偏置电流信息。
交流信号控制部140以使从交流信号产生装置130输出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偏置电流接近经由操作输入部136供给的输入频率信息、输入偏置电流信息所表示的频率、偏置电流的方式控制频率调整部152、偏置电流调整部154。在本实施例中,交流信号控制部140中的、控制频率调整部152的部分等与频率控制部156对应,控制偏置电流调整部154的部分等与偏置电流控制部158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元件s如图8的(a)所示包括彼此串联配设的线圈(也能够称为电感线圈)160、电阻162。元件s的阻抗Z在采用作为电阻162的大小的电阻值R、夹芯线圈160的电感L、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ω的情况下,在理论上形成由下式表示的大小。
Z=√{R2+(ωL)2}
另外,在电阻值R几乎为0的情况(R≈0)下,阻抗Z能够如下式那样表示,如图8的(b)所示伴随着频率ω的增加而增大。
Z≈ωL
另一方面,当以磁饱和为起因而对元件s供给较大的偏置电流的交流电流时,如图8的(c)所示,夹芯线圈160的电感L降低,但根据元件s而存在具有由实线所示的特性的元件、具有由单点划线表示的特性的元件等。
假设在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偏置电流预先决定的情况下,存在这些预先决定的设定频率、设定偏置电流与针对元件s的规格所记载的规定频率、规定偏置电流(取得了标称值的情况下的条件)不同的情况。例如,如图8的(b)所示,相对于设定频率为ωa的情况,在元件s的规定频率为ωb的情况下,取得的阻抗Za与标称值Zb不同。另外,如图8的(c)所示,相对于设定偏置电流值为Ioa的情况,在元件s具有由单点划线表示的特性的情况下,取得的电感成为比标称值小ΔLa的值。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作业者能够输入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ω、偏置电流Io的大小。作业者例如能够将频率设定为元件s的规格频率ωs(ωb),能够将偏置电流设定为电感不降低的范围的大小Ios。
以下,针对LCR测定装置22的工作,依据图9、图12的流程图所表示的LCR测定程序、图13的流程图所表示的输入设定程序、图14的流程图所表示的LCR信息处理程序进行说明。
在进行换产调整的情况等进行新的带式供料器14的设置、带式供料器14的更换等情况下等,测定被该带式供料器14保持的元件s即电气元件的电特性。
在图13的流程图的步骤1(以下,简称为S1。对于其它步骤也是同样的),判定是否发出了LCR测定指令。如上述那样,在进行换产调整的情况下等,发出LCR测定指令。
在步骤S2中,要求输入信息,在步骤S3中,待机至被供给输入信息。换言之,如图10所示,frequency(频率)、current(偏置电流)的值为空栏的显示器116进行显示,对作业者要求频率、偏置电流的输入。作业者通过对操作输入部136进行操作而输入频率ωs和偏置电流Ios(输入工序),当表示这些频率ωs、偏置电流Ios的输入信息、即输入频率信息及输入偏置电流信息被供给到控制器102时,步骤S3的判定为“是”,在步骤S4中,控制频率调整部152、偏置电流调整部154,将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偏置电流设定为频率ωs、偏置电流Ios(交流信号控制工序)。另外,在步骤S5中,如图11所示,将由作业者输入的频率ωs、偏置电流Ios在显示器116中显示。
在该情况下,LCR测定装置22处于图9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可动件36处于后退端位置,保持台32处于前进端位置、即与止动件80抵接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保持台32处于通过内部导通等进行接地的状态。在保持台32的V槽44c的上方不存在可动件36,处于能够载置元件s的状态。
并且,在图12的流程图中,当将取得元件s的电特性时的条件、即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偏置电流设定为由作业者输入的频率ωs、偏置电流Ios时,步骤S11的判定为“是”,在步骤S12中,利用吸嘴18将元件s载置在V槽44c上,在步骤S13中,通过由电磁阀装置72的控制进行的气缸70的工作使可动件36前进。可动件36基于可动件位置传感器118的状态、计时器124的计测时间等进行移动。可动件36沿着元件载置部44的V槽44c前进,如图9的(b)所示,元件s被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与固定件34的相对面34f夹持。该状态为夹持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14中,如图9的(c)所示,通过由电磁阀装置69的控制进行的气缸64的工作,保持台32在与止动件82抵接之前,后退冲程d,在该位置处被保持。在本实施例中,冲程d形成为设定值Lx以上的大小(d≥Lx),使具有导电性的元件载置部44与元件s分离设定值Lx以上。由此,能够减小以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位于元件s的附近为起因而产生的电特性的测定误差。这样,设定值Lx是元件载置部44不易对元件s的电特性的测定造成影响的距离,且是预先通过实验等取得的值。该状态为测定状态。此外,基于保持台位置传感器120的状态、计时器124的计测值等使保持台32移动。
并且,在步骤S15中,从利用吸嘴18使元件s开放而将其载置在V槽44c上的时刻起,等待经过作为设定时间的除电时间。除电时间是除去被推断为元件s所具有的容量的静电所需的时间,能够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或者基于元件s的大小、电特性等而理论上求出等。
当经过除电时间并推定为除去了元件s所具有的静电时,在步骤S16中,测定元件s的电特性。将由作业者输入的频率ωs、偏置电流Ios的交流电流向元件s供给,并且通过交流信号检测部134来检测向元件s供给的电压Ed、向量程电阻155供给的电压Er(换言之,间接地检测在元件s中流动的电流i),并将其向电特性运算部142供给。在电特性运算部142中通过运算来求出阻抗Z、电感L等电特性(取得工序)。
在测定电特性之后,在步骤S17、S18中,如图9的(d)所示,使可动件36后退,通过由电磁阀装置69的控制进行的气缸64的工作使保持台32后退。在保持台32后退至与止动件82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保持台32位于比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靠后方的位置,不存在于一对相对面34f、36f之间的下方。该状态为废弃状态。
接着,在步骤S19中,使保持台32前进,并与止动件80接触。保持台32位于一对相对面34f、36f之间(V槽44位于相对面34f、36f之间的下方),V槽44c的上方被设为空间。因此,能够载置元件s。该状态为初始状态。
这样,通过使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与固定件34的相对面34f离开,在它们之间把持的元件s开放。另外,通过使保持台32移动到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的后方,从而不存在于一对相对面34f、36f之间的下方,一对相对面34f、36f之间与开口29a、30a、元件通路28连通。其结果是,元件s从一对相对面34f、36f落下,并经由开口29a、30a、元件通路28向收容箱26收容。收容于收容箱26的元件s被使用或者被废弃。
进一步,在步骤S17中伴随着可动件36的后退,从空气室70a流出的空气从斜上方自开口60a向可动件36的相对面36f供给,并向下方流动。因此,即使元件s没有从相对面36f落下而是附着于部分R,也能够使该元件良好地落下。另外,被供给空气的空间、换言之一对相对面34f、36f之间的空间被罩部50从x方向覆盖,因此空气在罩部50的内部呈涡状流动,即使在固定件34的相对面34f附着有元件s,也能够使元件s落下。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磁控制阀装置69、保持台位置传感器120、控制器102的存储步骤S14、S18、S19的部分、执行步骤S14、S18、S19的部分等来构成保持台移动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当取得元件s的电特性时,图14的流程图的步骤S21的判定为“是”,在步骤S22中,读取取得的电感(以下,有时仅称为测定值)Ls、标称值Ln。标称值是基于JOB信息来决定的值,如图10、图11所示,预先由作业者输入。并且,在步骤S23中,比较测定值Ls与标称值Ln,在步骤S24中,将该比较结果显示于显示器116。
例如,在测定值Ls与标称值Ln之差的绝对值为阈值以上大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安装的带式供料器14并非与JOB信息对应(误安装),或者在测定值Ls与标称值Ln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允许误差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对象物不合格等。此外,允许误差(Tolerance)也预先由作业者输入(参照图10、图11)。
例如,在由作业者将取得元件s的电特性时的条件输入为在该元件s中取得标称值的情况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以取得元件s的电感L时的条件不同为起因而使测定值Ls与标称值Ln之差的绝对值增大。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带式供料器14并非与JOB信息对应的误判定、元件s不合格的误判定。
另一方面,对于元件s,在频率ω与阻抗Z的关系是已知的情况下,基于通过供给设定频率ωa的交流信号而测定的阻抗Za与上述的关系,也能够取得供给规定频率ωb的交流信号的情况下的阻抗。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作为由作业者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而输入规定频率ωb。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取得元件s的阻抗。
另外,作业者能够在取得元件s的电特性时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偏置电流中输入期望的值。例如,能够输入元件s被实际使用的情况下的频率、偏置电流、或者输入元件s被使用的情况下的频率的变动范围、偏置电流的变动范围的上限值、下限值等,分别在输入的条件下能够取得电特性。
如以上那样,通过形成为能够由作业者输入取得元件s的电特性的情况下的条件,能够改善电特性取得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元件载置部44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造并且接地。其结果是,能够在测定电特性之前良好地进行载置于元件载置部44的元件s的除电,能够良好地测定元件s的阻抗。
另外,在从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离子化的空气的情况下,能够使可动件36、固定件34的相对面36f、34f电中和,能够提高下一元件s的电特性的测定精度。
此外,元件s只要是能够包含电容器等、具备因频率使阻抗可变的成分即可,不对元件s的构造进行限定。另外,在图8的(a)中,将元件s表示为使线圈160与电阻162串联设置,但实际上也存在包括电容器等寄生成分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调整向元件s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偏置电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调整作为交流信号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偏置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取得电特性。
进一步,LCR取得部42不限于利用自动平衡桥接法,也能够利用RF I-V法、网络解析法等。
另外,将电特性取得装置安装于安装机并非不可欠缺,也能够应用于与安装机不同的构造等,本发明在所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方式之外,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进的方式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22:LCR测定装置 34:固定件 36:可动件 34f、36f:相对面 40:保持台移动装置41:可动件移动装置 42:LCR取得部 100:控制装置 102:控制器 116:显示器 130:交流信号产生装置 140:交流信号控制部 142:电特性运算部 150:交流电源 151:直流电源 152:频率调整部 154:偏置电流调整部 156:偏置电流控制部 158:频率控制部。
能够申请专利的发明
以下,对能够申请专利的发明进行说明。
(1)一种电特性取得装置,向对象物供给交流信号,取得所述对象物的电特性,所述电特性取得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操作输入部,能够通过作业者的操作输入输入信息,所述输入信息是表示向所述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
操作输入部能够设为触摸面板、鼠标或键等。另外,可以设于安装有电特性装置的安装机的主体,也可以与安装机独立设置。
(2)根据(1)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该电特性取得装置包括:交流信号产生装置,产生向所述对象物供给的所述交流信号;及交流信号控制部,基于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输入信息来控制该交流信号产生装置,从而控制向所述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所述电特性取得装置向所述对象物供给被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控制了的所述交流信号而取得所述对象物的电特性。
(3)根据(2)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输入频率信息,所述输入频率信息是表示所述交流信号的频率的信息,所述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能够变更所述交流信号的频率的频率调整部,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包括通过控制所述频率调整部而使所述交流信号的频率接近所述输入频率信息所表示的所述频率的频率控制部。
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变更由频率调整部从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的频率。交流信号能够设为交流电流或者交流电压。
(4)根据(2)项或者(3)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所述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能够变更作为所述交流信号的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偏置电流调整部,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表示作为所述交流信号的大小的所述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大小的输入偏置电流信息,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具备偏置电流控制部,该偏置电流控制部控制所述偏置电流调整部而使所述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大小接近所述输入偏置电流信息所表示的所述偏置电流的大小。
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从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流的大小由偏置电流调整部调整,从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向对象物供给由偏置电流调整部调整后的偏置电流的交流电流。
偏置电流是指交流电流的振幅的中央值,交流电流以偏置电流为中心进行振动。
(5)根据(1)项~(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该电特性取得装置包括:交流信号检测部,检测向所述对象物供给的电压和在所述对象物中流动的电流;及LCR取得部,基于由该交流信号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电流来取得所述对象物的电特性。
通过将向对象物供给的电压除以在对象物中流动的电流,取得阻抗,基于阻抗而取得电感、电容、电阻等。交流信号检测部可以直接检测在对象物中流动的电流,也可以间接地检测在对象物中流动的电流。
(6)根据(1)项~(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所述对象物包括线圈,所述电特性取得装置取得作为所述对象物的所述电特性的阻抗。
(7)根据(1)项~(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该电特性取得装置包括对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输入信息进行显示的报告装置。
报告装置能够设为显示器、或者设为制作表示输入信息的声音信号并输出的声音信号输出装置等。
(8)根据(1)项~(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该电特性取得装置设于拾取由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并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安装机,该电特性取得装置包括:保持台,能够保持所述元件;一对测定件,能够彼此接近或离开,并且夹持所述元件;保持台移动装置,使所述保持台移动;及保持台移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该保持台移动装置,从所述一对测定件把持被所述保持台保持的所述元件的夹持状态,使所述保持台与所述元件分离设定值以上而形成能够测定所述元件的电特性的测定状态,在所述测定状态下,经由所述一对测定件向作为所述对象物的所述元件供给所述交流信号而取得所述元件的电特性。
保持台可以沿与一对测定件的接近或离开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也可以沿交叉的方向移动。设定值例如能够设为在保持台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保持台的影响难以作用于元件的电特性的测定的距离。
(9)一种电特性取得方法,向对象物供给交流信号而取得所述对象物的电特性,该电特性取得方法包括:输入工序,作业者输入与所述交流信号相关的信息;交流信号控制工序,基于在该输入工序中输入的所述信息即输入信息而控制向所述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及取得工序,向所述对象物供给在该交流信号控制工序中被控制了的所述交流信号而取得所述对象物的电特性。
本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方法能够在(1)项~(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中执行。

Claims (7)

1.一种电特性取得装置,向对象物供给交流信号,取得所述对象物的电特性,
所述电特性取得装置的特征在于,设于拾取由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作为所述对象物的元件并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安装机,并包括:
保持台,能够保持所述元件;
一对测定件,能够彼此接近或离开,并且夹持所述元件;
保持台移动装置,使所述保持台移动;
保持台移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该保持台移动装置,从所述一对测定件把持被所述保持台保持的所述元件的夹持状态,使所述保持台与所述元件分离设定值以上而形成能够测定所述元件的电特性的测定状态;
操作输入部,能够通过作业者的操作来输入输入信息,所述输入信息是表示向所述对象物供给的交流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
交流信号产生装置,产生向所述元件供给的所述交流信号;及
交流信号控制部,基于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输入信息来控制该交流信号产生装置,从而控制向所述元件供给的交流信号,
在所述测定状态下,经由所述一对测定件向所述元件供给被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控制了的所述交流信号而取得所述元件的电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输入频率信息,所述输入频率信息是表示所述交流信号的频率的信息,
所述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能够变更所述交流信号的频率的频率调整部,
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包括通过控制所述频率调整部而使所述交流信号的频率接近所述输入频率信息所表示的所述频率的频率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其中,
所述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能够变更作为所述交流信号的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偏置电流调整部,
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表示作为所述交流信号的大小的所述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大小的输入偏置电流信息,
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具备偏置电流控制部,该偏置电流控制部控制所述偏置电流调整部而使所述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大小接近所述输入偏置电流信息所表示的所述偏置电流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其中,
所述交流信号产生装置包括能够变更作为所述交流信号的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偏置电流调整部,
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表示作为所述交流信号的大小的所述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大小的输入偏置电流信息,
所述交流信号控制部具备偏置电流控制部,该偏置电流控制部控制所述偏置电流调整部而使所述交流电流的偏置电流的大小接近所述输入偏置电流信息所表示的所述偏置电流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其中,
所述对象物包括线圈,
所述电特性取得装置取得作为所述对象物的所述电特性的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其中,
该电特性取得装置包括对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输入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特性取得装置,其中,
该电特性取得装置包括对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输入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器。
CN201680086466.5A 2016-06-14 2016-06-14 电特性取得装置 Active CN109313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7663 WO2017216870A1 (ja) 2016-06-14 2016-06-14 電気的特性取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226A CN109313226A (zh) 2019-02-05
CN109313226B true CN109313226B (zh) 2021-04-20

Family

ID=6066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466.5A Active CN109313226B (zh) 2016-06-14 2016-06-14 电特性取得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0758B2 (zh)
EP (1) EP3470855A4 (zh)
JP (1) JP7015780B2 (zh)
CN (1) CN109313226B (zh)
WO (1) WO20172168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8550A (en) * 1961-09-22 1965-11-16 Robert E Merriam Direct reading in circuit capacity measuring device having a variable frequency oscillator, the frequency selecting means of which are gauged to a set of range selecting impedances
JPH0652283B2 (ja) * 1987-06-05 1994-07-06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Lcrメ−タ
JP3310036B2 (ja) * 1992-12-25 2002-07-29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チップマウンターの部品ベリファイ装置及び部品ベリファイ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H08250897A (ja) * 1995-03-13 1996-09-27 Advantest Corp 電気的特性検査機能付きマウ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287744B2 (ja) * 1995-08-12 2002-06-04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特性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4106963B2 (ja) * 2002-05-20 2008-06-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ップ型コンデンサの耐圧試験方法および耐圧試験装置
US7383140B2 (en) * 2004-08-16 2008-06-03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Capacitance, inductance and impedance measurements using multi-tone stimulation and DSP algorithms
JP4800892B2 (ja) 2006-09-28 2011-10-26 アジレント・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ク 補正係数取得方法および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装置
US7782043B1 (en) * 2007-06-08 2010-08-24 Keithly Instruments, Inc. Variable bandwidth DC bias for AC measurement system
JP2009115638A (ja) * 2007-11-07 2009-05-28 Juki Corp チップマウンタの部品ベリファイ装置及び部品ベリファイ方法
US8914249B2 (en) * 2008-06-30 2014-12-16 Hiok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es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WO2013186861A1 (ja) * 2012-06-12 2013-12-1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ライン
JP6091105B2 (ja) 2012-07-26 2017-03-08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物理量測定装置および物理量測定方法
TWI458990B (zh) * 2013-01-24 2014-11-01 Cyrustek Corp 具有lcr量測功能之數位電錶
CN105075422B (zh) * 2013-03-29 2018-03-2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机及计测方法
EP3013131B1 (en) * 2013-06-18 2020-07-22 FUJI Corporation Mounting management device, mounting processing device, mounting system, mount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mounting processing method
KR102015572B1 (ko) * 2013-10-02 2019-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실장 장치
EP3109631B1 (en) * 2014-02-21 2019-12-04 Sintokogio, Ltd. Surface property inspection and sort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084789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ATTN: RDRL-LOC-1 Method for inspecting composite material components
WO2016051533A1 (ja) * 2014-09-30 2016-04-0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WO2017009987A1 (ja) * 2015-07-15 2017-01-1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226A (zh) 2019-02-05
EP3470855A4 (en) 2019-08-07
WO2017216870A1 (ja) 2017-12-21
EP3470855A1 (en) 2019-04-17
JP7015780B2 (ja) 2022-02-03
US20200027221A1 (en) 2020-01-23
JPWO2017216870A1 (ja) 2019-04-04
US11620758B2 (en)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856B (zh) 检查装置
JP6607719B2 (ja) 検査装置
JP7035256B2 (ja) 装着機
CN107926155B (zh) 检查装置
CN107736086B (zh) 检查装置
CN109313226B (zh) 电特性取得装置
CN106358438B (zh) 检查装置
JP6771256B2 (ja) 検査装置
JP7223825B2 (ja) 電気的特性取得装置
JP6852127B2 (ja)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JP7326277B2 (ja) 測定装置
JP7013617B2 (ja) 装着機
JP6912620B2 (ja) 検査装置
JP6908676B2 (ja) 電気的特性取得方法および部品装着方法
JP6830998B2 (ja) 測定装置、測定方法
JP7203273B2 (ja) 装着機
JP7155445B2 (ja) 装着機
WO2021149175A1 (ja) 電気的特性値取得装置
JP2023024733A (ja) 装着機
JP2022008579A (ja) 電子部品装着機および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