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2572B - 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2572B
CN109312572B CN201780037885.4A CN201780037885A CN109312572B CN 109312572 B CN109312572 B CN 109312572B CN 201780037885 A CN201780037885 A CN 201780037885A CN 109312572 B CN109312572 B CN 109312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ounterweight
string
guide
convey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7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2572A (zh
Inventor
篠冢博之
高桥克之
塙裕彰
松尾研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2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2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2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spended from ropes, cables, or chains or screws and movable along pill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2Small garages, e.g. for one or two cars
    • E04H6/06Small garages, e.g. for one or two cars with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搬送台在升降路内升降的升降装置。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一端(18a)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下的升降路(3)的较长方向的两端部(12a)处分别安装于搬送台(12),向上方延伸,在升降路(3)的上部处反转而向下方延伸,另一端(18b)在俯视下的两端部(12a)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配重(20)悬挂于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升降驱动机构(A)对搬送台(12)进行升降驱动。通过该构成,当悬挂于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另一端的配重与升降驱动机构导致的搬送台的升降驱动联动而升降时,即使配重倾斜运动,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另一端也成为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因而能够不使用沿搬送台的较长方向延伸且以同步为目的的轴,就使两组上部绳状体同步而防止搬送台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搬送台在升降路内升降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使搬送台在升降路内升降的升降装置用于例如机械式停车装置、车辆用升降机或自动仓库等。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装载车辆的货盘是被搬送物,使货盘装载于搬送台而在升降路内升降。
所涉及的升降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5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34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图4是现有的升降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此外,在该图中,f是升降驱动马达,g是配重。
上述的现有的升降装置有必要经由驱动轴a而将动力传递至多个链轮b。
在这种情况下,装载货盘c的搬送台d是在俯视下长度尺寸超过车辆全长的长方形,为了防止偏载荷所导致的搬送台d的较长方向的倾斜,有必要将搬送台d的链悬挂点间隔L设定得大(例如,相当于车辆全长的长度)。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使搬送台d升降的驱动轴a的长度,同样地,为了使多个链e同步,在驱动轴a的两端部配置升降驱动用的链e和链轮b。因此,驱动轴a必需搬送台d的链悬挂点间隔L(例如,相当于车辆全长)的长度,其结果是,驱动轴a的全长变长,装置重量、零件数以及组装工时数增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首创。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能够不使用沿搬送台的较长方向延伸且以同步为目的的轴(驱动轴或同步轴),就防止升降的搬送台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是使搬送台在升降路内升降的升降装置,具备:
两组上部绳状体,其一端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下的前述升降路的较长方向的两端部处分别安装于前述搬送台,向上方延伸,在前述升降路的上部处反转而向下方延伸,另一端在前述俯视下的前述两端部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
配重,其悬挂于前述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前述另一端;以及
升降驱动机构,其对前述搬送台进行升降驱动。
前述升降驱动机构具备:
下部绳状体,其一端与前述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前述另一端在前述俯视下相同或在它们之间安装于前述配重,向下方延伸,在前述升降路的下部处反转而向上方延伸,另一端安装于前述搬送台;以及
升降驱动装置,其对前述下部绳状体进行驱动。
具备:升降塔,其沿着前述升降路的侧表面安装,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框架;以及
导向器,其沿着前述导向框架能够升降地引导前述搬送台。
具有一对外侧引导轮和一对内侧引导轮,
前述外侧引导轮和前述内侧引导轮具有互相平行的轴心,在前述升降塔的上部以能够以前述轴心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安装,
前述外侧引导轮悬挂且引导从前述搬送台的前述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前述上部绳状体,
前述内侧引导轮悬挂且引导从前述配重向上方延伸的前述上部绳状体。
在前述升降塔的下部的前述两端部的内侧具备以能够以轴心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下部引导轮,
前述下部引导轮使从前述配重的前述内侧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绳状体反转而朝向前述搬送台的前述内侧引导。
前述下部绳状体的前述一端在前述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前述另一端的前述俯视下位于它们之间。
发明的效果
依据上述本发明,由于两组上部绳状体的一端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下的升降路的较长方向的两端部处分别安装于搬送台,向上方延伸,因而能够在上部绳状体的一对一端处悬挂搬送台。
另外,由于两组上部绳状体的另一端在俯视下的两端部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悬挂配重,因而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另一端在俯视下互相邻接而定位。
通过该构成,当悬挂于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另一端的配重与升降驱动机构导致的搬送台的升降驱动联动而升降时,即使配重倾斜运动,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另一端也成为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因此,关于两组上部绳状体的一对一端,即使配重倾斜运动,也成为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能够防止悬挂于一对一端的搬送台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换言之,由于上部绳状体的一对另一端在俯视下互相邻接而定位,因而能够不使用沿搬送台的较长方向延伸且以同步为目的的轴(驱动轴或同步轴),就使两组上部绳状体同步而防止搬送台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即,搬送台在俯视下为长方形,在偏载荷沿较长方向起作用的情况下,能够由两组上部绳状体将搬送台的两端部维持于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而防止搬送台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上部正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视图,是图1的下部侧视图;
图4是现有的升降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在各图中共同的部分标记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的整体立体图。
在该示例中,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是使搬送台12在升降路内(升降路3的内侧)升降的机械式停车装置用的升降装置。机械式停车装置是例如使车辆在地面上与地面下之间升降的地下式。在这种情况下,使车辆在地面上(上端部)装载且下降至地面下而存放车辆。另外,“升降路3”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井道,用于搬送台12的升降。
搬送台12在其上表面具有回旋工作台13(回旋环)。回旋工作台13以能够通过回旋驱动装置13b(参照图3)来以其轴心Z1(铅垂轴心)为中心而回旋的方式构成。
在该示例中,搬送台12使货盘2装载于其上而升降。由于货盘2装载未图示的车辆(例如,轿车),因而优选为如下的长方形: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以下,简称为“俯视”)下,较长尺寸超过车辆全长,宽度尺寸超过车辆全宽。
另外,由于装载货盘2的搬送台12铅垂地升降,因而升降路3成为在俯视下较长尺寸和宽度尺寸比货盘2更大的长方体的空间。
以下,在俯视下,将升降路3的宽度方向(在图1中,X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将升降路3的较长方向(在图1中,Y方向)简称为“较长方向”。此外,在图1中,Z方向是上下方向。
在图1中,升降装置10具备升降塔14和导向器16。
升降塔14沿着升降路3的侧表面3a固定而安装。
在该示例中,升降路3的侧表面3a在俯视下是较长方向的一方的侧表面。升降塔14的安装位置(即,固定位置)优选为升降路3的底面3b和侧表面3a,但也可以是其任一方或其它侧表面。
在图1中,升降塔14具有:互相平行的一对导向框架15a,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和上部水平框架15b,其安装于导向框架15a的上端,沿着侧表面3a水平地延伸。升降塔14优选铅垂地延伸。
导向框架15a和上部水平框架15b优选为刚性高的模具钢(例如,H模具钢、矩形管)。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模具钢,例如,也可以是焊接构造体。
另外,也可以由模具钢或焊接构造体和安装于此的轨道构成导向框架15a。
在图1中,导向器16沿着导向框架15a可升降地引导搬送台12。导向器16优选防止搬送台12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倾斜运动而引导搬送台12。
在该示例中,导向器16具有设置于导向框架15a的背面(面向侧表面3a的一侧)和正面(并非面向侧表面3a的一侧)的上下导向辊17a。
上下导向辊17a以能够以其轴心H1(水平轴心)为中心而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搬送台12的上部和下部。另外,上下导向辊17a将导向框架15a夹在其间,从而依然维持搬送台12的姿态(宽度方向(X方向)的水平姿态)而可升降地引导搬送台12。
此外,优选,沿较长方向(Y方向)隔开间隔而将多对导向辊17b(止振)安装于搬送台12,将导向框架15a的一部分夹在其间,维持搬送台12的较长方向的位置而停止搬送台12的振动。
在该示例中,两根导向框架15a的较长方向外表面成为对置面。此外,对置面组也可以设置于一根导向框架15a。
通过上述的构成,能够依然维持搬送台12的姿态(宽度方向(X方向)和较长方向(Y方向)的水平姿态)而可使搬送台12升降。另外,当搬送台12位于升降塔14的上端部时,能够通过回旋工作台13而使装载于其上的货盘2水平地回旋。
此外,回旋工作台13并非必须,能够将其省略。
另外,搬送台12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示例,也可以是能够直接将车辆搭载于其上的形状(例如,长方形的平板)。
而且,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不限定于机械式停车装置用的升降装置,也可以是车辆用的升降机、自动仓库的升降装置或护航舰用的升降机等。
在图1中,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还具备对搬送台12进行升降驱动的升降驱动机构A。
在该示例中,升降驱动机构A具有两组上部绳状体18、配重20、下部绳状体22以及升降驱动装置24。
上部绳状体18和下部绳状体22是链、钢索或橡胶带。橡胶带是例如V带、同步带或平带。
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一端18a在俯视下的升降路3的较长方向的两端部12a处分别安装于搬送台12。一对一端18a的高度优选为相同,但也可以不同。两端部12a是包含两端(两方的端)的部分。
两组上部绳状体18从一端18a向上方延伸,在升降路3的上部处反转而向下方延伸,另一端18b在俯视下的两端部12a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
“互相邻接”意味着,俯视下的一对另一端18b的间隔以能够安装的限度接近。例如,如图2所示,一对另一端18b的水平方向的安装间隔α优选为一对一端18a的间隔的十分之一以下。
此外,向上部绳状体18的上方或下方延伸的部分优选为铅垂,使得水平力未作用于搬送台12。
配重20是平衡锤,具有减轻升降驱动装置24的负荷的功能。
配重20悬挂于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一对另一端18b的高度优选为相同,但也可以不同。因为,即使不同,上部绳状体18的移动量也相同。
在该示例中,配重20以悬挂于上部绳状体18的状态可自由升降地设置于一对导向框架15a之间。
此外,优选构成为,在配重20和导向框架15a的一方或它们之间,设置导向部件(例如,滑动部件:未图示),配重20能够依然维持姿态而升降。
关于下部绳状体22,与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在俯视下相同或在它们之间,一端22a安装于配重20,向下方延伸,在升降路3的下部处反转而向上方延伸,另一端22b安装于搬送台12。
升降驱动装置24对驱动轮25a进行旋转驱动而驱动下部绳状体22。升降驱动装置24的详细情况稍后阐述。
图2是图1的上部正视图。
在图1和图2中,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具有一对外侧引导轮26和一对内侧引导轮28。外侧引导轮26和内侧引导轮28是与上部绳状体18相对应的链轮或滑轮。
外侧引导轮26和内侧引导轮28具有互相平行的轴心H2(水平轴心),在升降塔14的上部以能够以轴心H2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安装。外侧引导轮26和内侧引导轮28优选能够以低阻力自由地空转。
外侧引导轮26悬挂且引导从搬送台12的两端部12a向上方延伸的上部绳状体18。
内侧引导轮28悬挂且引导在配重20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上方延伸的上部绳状体18。
即,一对上部绳状体18从搬送台12的两端部12a向上方延伸,通过一对外侧引导轮26而朝向内侧引导轮28水平地转向,进一步通过内侧引导轮28而向下方转向且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另一端18b安装于配重20的内侧。
通过上述的构成,两组上部绳状体18分别经由外侧引导轮26和内侧引导轮28而一端18a安装于搬送台12,另一端18b安装于配重20。另外,外侧引导轮26与内侧引导轮28之间的两组上部绳状体18分别将外侧引导轮26和内侧引导轮28直接连结。因此,通过该构成,能够利用配重20与搬送台12的重量平衡来大幅度地降低搬送台12的升降所需要的能量(即,必要动力)。
此外,也可以在外侧引导轮26与内侧引导轮28之间设置能耗少的引导轮(链轮或滑轮)。
配重20优选具有将被搬送物的重量的一部分与搬送台12的重量加在一起的重量。在该示例中,被搬送物是装载车辆的货盘2,“被搬送物的重量的一部分”例如是仅仅货盘2的重量。
通过该构成,能够使包含配重20和货盘2的搬送台12的重量平衡,实质上仅仅利用车辆的升降所必需的能量,就能够使搬送台12升降。
此外,也可以设定为始终使包含货盘2的搬送台12的重量比配重20的重量更大。
通过该构成,能够预防重量平衡的变动所导致的驱动部减速器的后冲,且避免链的张紧侧和松弛侧调换所导致的水平高度变化。而且,能够使配重20轻质化而降低成本。
图3是图2的B-B向视图,是图1的下部侧视图。
在该图中,回旋工作台13以能够通过具有回旋齿轮13a的回旋驱动装置13b而以其轴心Z1(铅垂轴心)为中心而回旋的方式构成。
在该示例中,回旋工作台13以能够以轴心Z1(铅垂轴心)为中心而回旋的方式安装于搬送台12,在其外周部具有与回旋齿轮13a啮合的外齿。回旋驱动装置13b以回旋齿轮13a与回旋工作台13的外齿啮合的方式安装于回旋工作台13。
通过该构成,能够由回旋驱动装置13b对回旋齿轮13a进行旋转驱动,以轴心Z1(铅垂轴心)为中心而使回旋工作台13回旋。
此外,上述的回旋工作台13的构成并非必须,也可以是其它众所周知的构成。另外,回旋工作台13也并非必须,也可以将其省略。
在图1和图3中,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具备下部引导轮30。下部引导轮30是与下部绳状体22相对应的链轮或滑轮。
下部引导轮30在升降塔14的下部的两端部12a的内侧以能够以轴心H3(水平轴心)为中心而自由地旋转的方式安装。
在该示例中,下部引导轮30由固定轮30a和浮动轮30b构成,使从配重20的内侧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绳状体22反转而朝向搬送台12的内侧引导。
固定轮30a固定且安装于底面3b而位于配重20的正下方,将从下部绳状体22的一端22a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绳状体22朝向升降驱动装置24引导。
浮动轮30b可上下运动地安装于底面3b,位于搬送台12的正下方,将从下部绳状体22的另一端22b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绳状体22朝向升降驱动装置24引导。
从一端22a和另一端22b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绳状体22优选为铅垂。
在图1和图3中,升降驱动装置24具有对下部绳状体22进行驱动的驱动轮25a和对驱动轮25a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25b。驱动轮25a是与下部绳状体22相对应的链轮或滑轮。另外,驱动马达25b是例如带有固定且安装于底面3b的减速器的电动机。
在图1和图3中,下部绳状体22从一端22a到另一端22b按固定轮30a、驱动轮25a、浮动轮30b的顺序引导。
另外,在图3中,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0具备对浮动轮30b朝向下方施力的张力附加装置31(张紧器)。张力附加装置31是例如对下部绳状体22附加张力的弹簧。例如,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其一端安装于浮动轮30b的轴承,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有浮动轮30b的固定框架。
通过该构成,能够防止下部绳状体22发生松弛。
此外,下部绳状体22的松弛由于“一对下部绳状体22的一部分从平行偏离的情况”或“下部绳状体22因负荷而伸展的情况”等而发生。
通过上述的构成,由驱动马达25b对驱动轮25a进行旋转驱动,由此,能够使下部绳状体22的一端22a和另一端22b联动而升降,使与此联动的搬送台12升降。
此外,升降驱动装置24的构成不限定于上述的示例,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将下部绳状体22从一端22a到另一端22b按固定轮30a、浮动轮30b的顺序引导,以固定轮30a的旋转轴作为驱动轴而由升降驱动装置24驱动。
另外,升降驱动机构A只要能够对搬送台12进行升降驱动,就不限定于上述的构成。例如,也可以省略上述的下部绳状体22和升降驱动装置24,对外侧引导轮26或内侧引导轮28的一部分进行旋转驱动而对搬送台12进行升降驱动。
在图1和图3中,下部绳状体22的每单位长度的重量优选作为整体而与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每单位长度的重量的和相同。此外,在此,“相同”意味着,并非严格地相同,而是实质上相同,即,包含存在例如5~10%的程度的不同。
由于搬送台12的升降位置,下部绳状体22的悬挂长度(搬送台侧和配重侧的悬挂长度)通常不同。因此,相当于悬挂长度的差的下部绳状体22的重量变得不平衡,升降驱动装置24的必要动力增大。
然而,能够通过上述的下部绳状体22的构成而减少或消除该不平衡。
此外,上部绳状体18和下部绳状体22也可以分别是两根和一根同一的链。在这种情况下,每单位长度的重量作为整体而成为上部绳状体18>下部绳状体22。
如图2所示,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另一端18b在两端部12a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固定且安装于配重20。如上所述,一对另一端18b的水平方向的安装间隔α可以是一对一端18a的间隔的十分之一以下。
通过该构成,即使配重20倾斜运动,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也成为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
另外,下部绳状体22的一端22a优选位于俯视下的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之间。
通过该构成,能够使作用于配重20的上下的张力平衡。此外,只要能够实现该平衡,就也可以在俯视下的一对另一端18b的外侧设定下部绳状体22的一端22a。
此外,配重20优选构成为,如上所述地能够依然维持姿态而升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与升降的搬送台12干涉,配重20的形状就是任意形状。另外,配重20的重心优选位于一对另一端18b之间(优选,中点)的下方,但只要能够依然维持姿态而升降,就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情况。
此外,下部绳状体22优选为一根,但也可以是多根。
在下部绳状体22为一根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单个驱动轮25a而使搬送台12升降。
在下部绳状体22为多个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缩短多个一端22a的间隔,因而也能够通过多列驱动轮25a而使搬送台12升降。
依据上述的本发明,由于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一端18a在俯视下的升降路3的较长方向的两端部12a处分别安装于搬送台12,向上方延伸,因而能够将搬送台12悬挂于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一端18a处。
另外,由于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另一端18b在俯视下的两端部12a的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悬挂配重20,因而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在俯视下互相邻接而定位。
通过该构成,当悬挂于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的配重20与搬送台12的升降联动而升降时,即使配重20倾斜运动,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也成为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因此,关于两组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一端18a,同样地,即使配重20倾斜运动,也成为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能够防止悬挂于一对一端18a的搬送台12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在此,“防止倾斜运动”意味着,在功能上必需的范围内维持搬送台12的姿态。即,在将装载车辆的货盘2装载于搬送台12的情况下,只要不对货盘2的水平移动造成障碍,就也可以不是“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在严格的意义上为0”。
换言之,由于上部绳状体18的一对另一端18b在俯视下互相邻接而定位,因而能够不使用沿搬送台12的较长方向延伸且以同步为目的的轴(驱动轴或同步轴),就使两组上部绳状体18同步而防止搬送台12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即,搬送台12在俯视下为长方形,在偏载荷沿较长方向起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两组上部绳状体18来将搬送台12的两端部12a维持于始终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相对高度)而防止搬送台12的较长方向的倾斜运动。
另外,下部绳状体22的一端22a与上部绳状体18的另一端18b在俯视下相同或在它们之间固定且安装于配重20,升降驱动装置24对下部绳状体22进行驱动。通过该构成,能够由单个或多个下部绳状体22使配重20升降而使搬送台12升降。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添加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A 升降驱动机构,a 驱动轴,b 链轮,c 货盘,d 搬送台,
e 链,f 升降驱动马达,g 配重,
H1、H2、H3 轴心(水平轴心),L 悬挂点间隔,X 升降路的宽度方向,
Y 升降路的较长方向,Z 升降路的上下方向,Z1 轴心(铅垂轴心),
α 安装间隔,2 货盘,3 升降路,3a 侧表面,3b 底面,
10 升降装置,12 搬送台,12a 两端部,13 回旋工作台(回旋环),
13a 回旋齿轮,13b 回旋驱动装置,14 升降塔,
15a 导向框架,15b 上部水平框架,16 导向器,
17a、17b 导向辊,18 上部绳状体,18a 一端,18b 另一端,
20 配重,22 下部绳状体,22a 一端,22b 另一端,
24 升降驱动装置,25a 驱动轮,25b 驱动马达,26 外侧引导轮,
28 内侧引导轮,30 下部引导轮,30a 固定轮,30b 浮动轮,
31 张力附加装置(张紧器)。

Claims (4)

1.一种升降装置,是使搬送台在升降路内升降的升降装置,具备:
两组上部绳状体,其一端分别安装于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下的所述升降路的较长方向上的所述搬送台的两端部处,向上方延伸,在所述升降路的上部处朝向所述两端部之间的内侧沿所述较长方向延伸,向下方延伸,另一端在所述俯视下的所述两端部的所述内侧互相邻接而向下方延伸;
配重,其悬挂于所述上部绳状体的一对所述另一端;以及
升降驱动机构,其对所述搬送台进行升降驱动,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具有:下部绳状体,其一端安装于所述配重,向下方延伸,在所述升降路的下部处反转而向上方延伸,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搬送台;以及升降驱动装置,其对所述下部绳状体进行驱动,
所述下部绳状体的所述一端在所述上部绳状体的一对所述另一端的所述俯视下之间的位置安装于所述配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升降塔,其沿着所述升降路的侧表面安装,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框架;以及
导向器,其沿着所述导向框架能够升降地引导所述搬送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对外侧引导轮和一对内侧引导轮,
所述外侧引导轮和所述内侧引导轮具有互相平行的轴心,在所述升降塔的上部以能够以所述轴心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安装,
所述外侧引导轮悬挂且引导从所述搬送台的所述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所述上部绳状体,
所述内侧引导轮悬挂且引导从所述配重向上方延伸的所述上部绳状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升降塔的下部的所述两端部的内侧具备以能够以轴心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下部引导轮,
所述下部引导轮使从所述配重的所述内侧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绳状体反转而朝向所述搬送台的所述内侧引导。
CN201780037885.4A 2016-08-19 2017-07-24 升降装置 Active CN109312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1146A JP6328704B2 (ja) 2016-08-19 2016-08-19 昇降装置
JP2016-161146 2016-08-19
PCT/JP2017/026683 WO2018034105A1 (ja) 2016-08-19 2017-07-24 昇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572A CN109312572A (zh) 2019-02-05
CN109312572B true CN109312572B (zh) 2021-06-18

Family

ID=6119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7885.4A Active CN109312572B (zh) 2016-08-19 2017-07-24 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28704B2 (zh)
CN (1) CN109312572B (zh)
MY (1) MY194023A (zh)
WO (1) WO20180341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8641B (zh) * 2020-12-25 2022-05-13 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翻转设备和待翻转件翻转方法
KR102488626B1 (ko) * 2021-05-21 2023-01-13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택배 차량용 물품 승강장치
CN113264473A (zh) * 2021-06-03 2021-08-17 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的柔性剪叉式升降机构及升降方法
CN113562656B (zh) * 2021-07-16 2022-09-23 杭州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高度低的减速机装配供料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4167Y1 (zh) * 1966-05-11 1970-02-26
JPH0710281U (ja) * 1993-07-07 1995-02-14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昇降装置
JPH0721922U (ja) * 1993-09-24 1995-04-21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昇降台を有する立体駐車場におけるバランスウェイト構造
JP2536816B2 (ja) * 1994-02-25 1996-09-25 光洋自動機株式会社 昇降装置
JP2002326778A (ja) * 2001-03-02 2002-11-12 Shin Meiwa Ind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立体駐車設備
JP2006265930A (ja) * 2005-03-24 2006-10-05 Ishikawajima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駐車装置と昇降装置
JP4708955B2 (ja) * 2005-10-31 2011-06-22 日精株式会社 機械式駐車装置のリフト
JP4994949B2 (ja) * 2007-05-24 2012-08-08 日本ケーブル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の昇降装置
JP6012260B2 (ja) * 2012-05-23 2016-10-25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昇降機構と駐車装置
CN203582390U (zh) * 2013-11-12 2014-05-07 遵义市金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式原料转运装置
CN205419685U (zh) * 2016-03-16 2016-08-03 安徽信盟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提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572A (zh) 2019-02-05
JP2018028232A (ja) 2018-02-22
JP6328704B2 (ja) 2018-05-23
WO2018034105A1 (ja) 2018-02-22
MY194023A (en)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2572B (zh) 升降装置
JP6633964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216271591U (zh) 一种张紧可调顶升移载机构
JP7045193B2 (ja) 昇降搬送装置
CN201473144U (zh) 一种升降机提升链条的结构布置
CN115196468B (zh) 一种长轨道行走式升降装置及方法
CN218023634U (zh) 一种立式料斗提升机
JP2712983B2 (ja) 昇降搬送装置のカウンターウエイト装置
CN217676602U (zh) 单柱式垂直输送机
CN207748705U (zh) 电梯补偿装置
JP5859226B2 (ja) 昇降装置
CN217650815U (zh) 返板升降机
CN218371559U (zh) 一种调平装置
CN213612722U (zh) 一种金属加工的输送组件
CN116573584B (zh) 一种提升机
CN213386260U (zh) 一种回流式斗提机底部张紧装置
CN220222245U (zh) 一种换层用的单臂式提升机
CN213621833U (zh) 一种双向输送装置
KR20120003962U (ko) 벨트 컨베이어용 낙광 방지장치
CN220744288U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链条提升机驱动机构
CN211168918U (zh) 一种玻璃升降输送机构
CN213231363U (zh) 一种高效提升机
CN102878800A (zh) 举升滚道系统及回火炉
AU2018234376B2 (en) Vertical tensioning system for a conveyor belt arrangement
US20240166473A1 (en) Automatic transpor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