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8043B -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8043B
CN109198043B CN201811053255.9A CN201811053255A CN109198043B CN 109198043 B CN109198043 B CN 109198043B CN 201811053255 A CN201811053255 A CN 201811053255A CN 109198043 B CN109198043 B CN 109198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ixed
garlic
oil
enzymo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32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8043A (zh
Inventor
周自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ANGDE JIUPINFU GREE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ANGDE JIUPINFU GREE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ANGDE JIUPINFU GREE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ANGDE JIUPINFU GREE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32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8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8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8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8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8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7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ingredients other than fatty acid triglyce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2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23D9/04Working-u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包括初粉碎、植物油添加、急热处理、急冷处理、酶解、静置72h后,得大蒜多用油的成品。本发明保留了大蒜85%以上的营养成分,大蒜多用油营养全面,而且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属于百合科葱属,被认为是日常最佳的保健食品之一,常食之具有祛湿抗毒、健脾强身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蒜的保健和药理功能与其中所含的大蒜功能成分有关。大蒜的主要功能活性物质是有机硫化物,多达30多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挥发性化合物,一类是非挥发性的化合物。其中大蒜的挥发性化合物是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脂溶性有机硫化物和硫代亚磺酸酯类等含硫化合物。大蒜的非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水溶性有机硫化物、类固醇皂苷、皂苷配基、类黄酮类、酚类、有机硒、血凝素、果聚糖、前列腺素等。
大蒜中含有的上述功能活性物质—有机硫化物是其具有医学功能的主要原因。大蒜对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抗衰老、抗血栓形成、防治糖尿病等多种功能,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抗气喘、免疫调节等功能。
大蒜油是将大蒜经过加工,将大蒜中的有用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挥发性的有机硫化物用油封闭,以大蒜油的形式出现。目前大蒜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一是水蒸汽蒸馏法,其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温度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再经分离获得;该方法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但因发酵和蒸馏温度较高,蒜氨酸酶的活性下降,大蒜有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损失,出油率低,而且蒜油会有一股熟味,不够清新。二是溶剂萃取法,采用乙醇、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将大蒜油浸提出来,该法得到的大蒜油出油率比水蒸气蒸馏高,但难脱溶,脱溶温度高到120-135℃。三是超临界二氧化钛萃取法,该方法制得的大蒜油收率高,品质好,但投资大,加工成本高,设备的连续性较差,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多用油制备新方法,解决大蒜素损失及出油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初粉碎:将挑选出来的大蒜去皮、清洗后,送入大蒜油加工设备中粉碎成蒜末,在粉碎的同时充入氮气;
(2)植物油添加:经过初粉碎后的蒜末进一步碾压成蒜泥,碾压的过程中注入山茶油与大豆油的混合物,其中蒜泥、山茶油、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2):0.7:0.3,得蒜泥油;
(3)急热处理: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蒜泥油在5-10min内实现温度从室温上升到90-120℃,并保温3-8min,急热过程中抽真空,得大蒜初级油;
(4)急冷处理:将经步骤(3)处理得到的大蒜初级油在5-15min内实现温度从90-120℃急剧下降到常温;
(5)酶解:将经过步骤(4)得到的大蒜初级油分离成液体、固体,其中液体用褐色容器收集,固体送去酶解,酶解时所用复合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按1.2-1.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且复合酶加入量为固体重量的1‰-1.5‰,25-35℃下酶解40-100min,酶解pH在5.0-6.5之间,酶解完成后过滤,得酶解液,在酶解液中加入1/4-1/3酶解液体积的大豆油与山茶油混合物,其中大豆油、山茶油重量比为7:3,得稳定酶解液,将稳定酶解液也倒入褐色容器中,与褐色容器中原有的液体混合均匀,得大蒜素多用油;
(6)将步骤(5)的大蒜素多用油静置72h后,得大蒜素多用油的成品。
优选地,上述大蒜油加工设备包括粉碎室、急热室、急冷室、压滤室、酶解室,其中粉碎室为斗状且在粉碎室顶部固定有密封盖,粉碎室内固定有若干粉碎刀,若干粉碎刀按高低位置分布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顶部穿过密封盖后与第一旋转电机通过键固定,粉碎室上部一侧连接有氮气进管;在粉碎室内底部固定有碾压对辊,碾压对辊下部所对应的粉碎室侧壁上连接有植物油添加口;粉碎室底部固定有用于封住粉碎室底部开口的第一隔热抽拉板;在粉碎室下方固定有急热室,急热室顶部开口位于第一隔热抽拉板下方,急热室壁为夹层壁且在夹层壁内塞有隔热棉,在急热室内固定有螺旋搅拌轴,螺旋搅拌轴一端与急热室内壁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连接,螺旋搅拌轴另一端穿过急热室侧壁后通过键固定有第二旋转电机,急热室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电加热盘管、微波发生器,急热室底部为向一侧倾斜状且在急热室底部最低侧对应的壁上开设排料口,在排料口处固定有第二隔热抽拉板;在急热室的一侧固定有急冷室,急冷室的进料口接在急热室的排料口外侧,第二隔热抽拉板位于排料口与急冷室进料口之间,急冷室内固定有竖向空心管,竖向空心管顶部螺纹连接有冰水/液氮进入软管,在竖向空心管的不同高度位置上固定有多个冰水/液氮分配管,冰水/液氮分配管与竖向空心管相连通,竖向空心管底部连接有排水管且在排水管上固定有阀门,急冷室底部为斗状出料口,斗状出料口处固定第一电磁阀门;在急冷室出料口下方固定有压滤室,压滤室内两侧各固定有压滤挤压板,每块压滤挤压板背侧分别通过支撑轴固定有挤压气缸,支撑轴穿过对应的且固定在压滤室侧壁上的轴承座、轴承;在压滤室一侧底部固定有液体收集软管,液体收集软管上连接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口通过软管连接褐色容器;在压滤室底部开设有滤渣排出口,在滤渣排出口处固定有第二电磁阀门,压滤室下部且位于滤渣排出口下方固定有酶解室,酶解室一侧上部固定有复合酶加入口,酶解室内通过旋转轴固定有搅拌叶,旋转轴底部穿过酶解室底部固定的轴承、轴承座后连接有第三旋转电机,在酶解室一侧底部开设有酶解液排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急热、急冷的提取工艺,提取率高,而且能降低大蒜素的挥发与分解,大蒜有用的活性物质(有机硫化物)得率高,约85%以上;2、在粉碎时通入氮气,能够避免大蒜素的氧化分解;使用真空微波急热室提取,同样也是避免大蒜素的分解,综合提高了大蒜素的稳定性;3、保留了大蒜85%以上的营养成分,大蒜多用油营养全面,而且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阐述,但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大蒜油加工设备,包括粉碎室1、急热室2、急冷室3、压滤室4、酶解室5,其中粉碎室1为斗状且在粉碎室1顶部固定有密封盖1.1,粉碎室1内固定有若干粉碎刀1.2,若干粉碎刀1.2按高低位置分布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顶部穿过密封盖1.1后与第一旋转电机1.3通过键固定,粉碎室1上部一侧连接有氮气进管1.4;在粉碎室1内底部固定有碾压对辊6,碾压对辊6下部所对应的粉碎室1侧壁上连接有植物油添加口7;粉碎室1底部固定有用于封住粉碎室底部开口的第一隔热抽拉板8;在粉碎室1下方固定有急热室2,急热室2顶部开口位于第一隔热抽拉板8下方,急热室2壁为夹层壁且在夹层壁内塞有隔热棉,在急热室2内固定有螺旋搅拌轴9,螺旋搅拌轴9一端与急热室2内壁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连接,螺旋搅拌轴9另一端穿过急热室2侧壁后通过键固定有第二旋转电机10,急热室2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电加热盘管11、微波发生器12,急热室2底部为向一侧倾斜状且在急热室2底部最低侧对应的壁上开设排料口,在排料口处固定有第二隔热抽拉板13,急热室2顶部固定有抽真空口14;在急热室2的一侧固定有急冷室3,急冷室3的进料口接在急热室2的排料口外侧,第二隔热抽拉板13位于排料口与急冷室3进料口之间,急冷室3内固定有竖向空心管15,竖向空心管15顶部螺纹连接有冰水/液氮进入软管,在竖向空心管15的不同高度位置上固定有多个冰水/液氮分配管16,冰水/液氮分配管16与竖向空心管15相连通,竖向空心管15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7且在排水管17上固定有阀门,急冷室3底部为斗状出料口,斗状出料口处固定第一电磁阀门;在急冷室3出料口下方固定有压滤室4,压滤室4内两侧各固定有压滤挤压板18,每块压滤挤压板18背侧分别通过支撑轴固定有挤压气缸19,支撑轴穿过对应的且固定在压滤室4侧壁上的轴承座、轴承;在压滤室4一侧底部固定有液体收集软管20,液体收集软管20上连接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口通过软管连接褐色容器;在压滤室4底部开设有滤渣排出口,在滤渣排出口处固定有第二电磁阀门,压滤室4下部且位于滤渣排出口下方固定有酶解室5,酶解室5一侧上部固定有复合酶加入口21,酶解室5内通过旋转轴固定有搅拌叶22,旋转轴底部穿过酶解室底部固定的轴承、轴承座后连接有第三旋转电机23,在酶解室5一侧底部开设有酶解液排出口24。
实施例一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粉碎:将挑选出来的大蒜去皮、清洗后,送入大蒜油加工设备中的粉碎室1中用粉碎刀1.2将大蒜粉碎成蒜末,在粉碎的同时通过氮气进入管1.4向粉碎室1中充入氮气;
(2)植物油添加:经过初粉碎后的蒜末通过碾压对辊6进一步碾压成蒜泥,碾压的过程中通过植物油添加口7注入山茶油与大豆油的混合物,其中蒜泥、山茶油、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0.7:0.3,得蒜泥油;
(3)急热处理:打开第一隔热抽拉板8,经过步骤(2)处理的蒜泥油掉落至急热室2内,待全部蒜泥油掉入急热室2内后,关闭第一抽拉板8,在急热室2内通过电加热盘管11的功率设置实现在10min内急热室内温度从室温上升到120℃,然后保温3min,急热过程中抽真空,得大蒜初级油;
(4)急冷处理:打开第二隔热抽拉板13,经步骤(3)处理得到的大蒜初级油掉落入急冷室3内,待全部的大蒜初级油全部进入急冷室3内后,关闭第二隔热抽拉板13,通过向竖向空心管15内注入冰水和液氮的混合物,冰水与液氮的用量以实现在15min内将急冷室的温度从120℃急剧下降到常温;
(5)酶解:打开第一电磁阀,将经过步骤(4)得到的大蒜初级油经压滤室4分离成液体、固体,其中液体用褐色容器收集,打开第二电磁阀,固体送去酶解,酶解时所用复合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按1.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且复合酶加入量为固体重量的1‰,25-35℃下酶解50min,酶解pH在5.0-6.5之间,酶解完成后过滤,得酶解液,在酶解液中加入1/3酶解液体积的大豆油与山茶油混合物,其中大豆油、山茶油重量比为7:3,得稳定酶解液,将稳定酶解液也倒入褐色容器中,与褐色容器中原有的液体混合均匀,得大蒜素多用油;
(6)将步骤(5)的大蒜素多用油静置72h后,得大蒜素多用油的成品。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保留了大蒜90%以上的营养成分,大蒜多用油营养全面。
实施例二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粉碎:将挑选出来的大蒜去皮、清洗后,送入大蒜油加工设备中的粉碎室1中用粉碎刀1.2将大蒜粉碎成蒜末,在粉碎的同时通过氮气进入管1.4向粉碎室1中充入氮气;
(2)植物油添加:经过初粉碎后的蒜末通过碾压对辊6进一步碾压成蒜泥,碾压的过程中通过植物油添加口7注入山茶油与大豆油的混合物,其中蒜泥、山茶油、大豆油的重量比为2:0.7:0.3,得蒜泥油;
(3)急热处理:打开第一隔热抽拉板8,经过步骤(2)处理的蒜泥油掉落至急热室2内,待全部蒜泥油掉入急热室2内后,关闭第一抽拉板8,在急热室2内通过电加热盘管11的功率设置实现在5min内急热室内温度从室温上升到90℃,然后保温3min,急热过程中抽真空,得大蒜初级油;
(4)急冷处理:打开第二隔热抽拉板13,经步骤(3)处理得到的大蒜初级油掉落入急冷室3内,待全部的大蒜初级油全部进入急冷室3内后,关闭第二隔热抽拉板13,通过向竖向空心管15内注入冰水或液氮,以实现在5min内将急冷室的温度从90℃急剧下降到常温;
(5)酶解:打开第一电磁阀,将经过步骤(4)得到的大蒜初级油经压滤室4分离成液体、固体,其中液体用褐色容器收集,打开第二电磁阀,固体送去酶解,酶解时所用复合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按1.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且复合酶加入量为固体重量的1.5‰,25-35℃下酶解100min,酶解pH在5.0-6.5之间,酶解完成后过滤,得酶解液,在酶解液中加入1/3酶解液体积的大豆油与山茶油混合物,其中大豆油、山茶油重量比为7:3,得稳定酶解液,将稳定酶解液也倒入褐色容器中,与褐色容器中原有的液体混合均匀,得大蒜素多用油;
(6)将步骤(5)的大蒜素多用油静置72h后,得大蒜素多用油的成品。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保留了大蒜86%以上的营养成分,大蒜多用油营养全面。

Claims (1)

1.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初粉碎:将挑选出来的大蒜去皮、清洗后,送入大蒜油加工设备中粉碎成蒜末,在粉碎的同时充入氮气;其中大蒜油加工设备包括粉碎室、急热室、急冷室、压滤室、酶解室,其中粉碎室为斗状且在粉碎室顶部固定有密封盖,粉碎室内固定有若干粉碎刀,若干粉碎刀按高低位置分布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顶部穿过密封盖后与第一旋转电机通过键固定,粉碎室上部一侧连接有氮气进管;在粉碎室内底部固定有碾压对辊,碾压对辊下部所对应的粉碎室侧壁上连接有植物油添加口;粉碎室底部固定有用于封住粉碎室底部开口的第一隔热抽拉板;在粉碎室下方固定有急热室,急热室顶部开口位于第一隔热抽拉板下方,急热室壁为夹层壁且在夹层壁内塞有隔热棉,在急热室内固定有螺旋搅拌轴,螺旋搅拌轴一端与急热室内壁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连接,螺旋搅拌轴另一端穿过急热室侧壁后通过键固定有第二旋转电机,急热室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电加热盘管、微波发生器,急热室底部为向一侧倾斜状且在急热室底部最低侧对应的壁上开设排料口,在排料口处固定有第二隔热抽拉板;在急热室的一侧固定有急冷室,急冷室的进料口接在急热室的排料口外侧,第二隔热抽拉板位于排料口与急冷室进料口之间,急冷室内固定有竖向空心管,竖向空心管顶部螺纹连接有冰水/液氮进入软管,在竖向空心管的不同高度位置上固定有多个冰水/液氮分配管,冰水/液氮分配管与竖向空心管相连通,竖向空心管底部连接有排水管且在排水管上固定有阀门,急冷室底部为斗状出料口,斗状出料口处固定第一电磁阀门;在急冷室出料口下方固定有压滤室,压滤室内两侧各固定有压滤挤压板,每块压滤挤压板背侧分别通过支撑轴固定有挤压气缸,支撑轴穿过对应的且固定在压滤室侧壁上的轴承座、轴承;在压滤室一侧底部固定有液体收集软管,液体收集软管上连接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口通过软管连接褐色容器;在压滤室底部开设有滤渣排出口,在滤渣排出口处固定有第二电磁阀门,压滤室下部且位于滤渣排出口下方固定有酶解室,酶解室一侧上部固定有复合酶加入口,酶解室内通过旋转轴固定有搅拌叶,旋转轴底部穿过酶解室底部固定的轴承、轴承座后连接有第三旋转电机,在酶解室一侧底部开设有酶解液排出口;
(2)植物油添加:经过初粉碎后的蒜末进一步碾压成蒜泥,碾压的过程中注入山茶油与大豆油的混合物,其中蒜泥、山茶油、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2:0.7:0.3,得蒜泥油;
(3)急热处理: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蒜泥油在5-10min内实现温度从室温上升到90-120℃,并保温3-8min,急热过程中抽真空,得大蒜初级油;
(4)急冷处理:将经步骤(3)处理得到的大蒜初级油在5-15min内实现温度从90-120℃急剧下降到常温;
(5)酶解:将经过步骤(4)得到的大蒜初级油分离成液体、固体,其中液体用褐色容器收集,固体送去酶解,酶解时所用复合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按1.2-1.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且复合酶加入量为固体重量的1‰-1.5‰,25-35℃下酶解40-100min,酶解pH在5.0-6.5之间,酶解完成后过滤,得酶解液,在酶解液中加入1/4-1/3酶解液体积的大豆油与山茶油混合物,其中大豆油、山茶油重量比为7:3,得稳定酶解液,将稳定酶解液也倒入褐色容器中,与褐色容器中原有的液体混合均匀,得大蒜素多用油;
(6)将步骤(5)的大蒜素多用油静置72h后,得大蒜素多用油的成品。
CN201811053255.9A 2018-09-10 2018-09-10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Active CN109198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3255.9A CN109198043B (zh) 2018-09-10 2018-09-10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3255.9A CN109198043B (zh) 2018-09-10 2018-09-10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8043A CN109198043A (zh) 2019-01-15
CN109198043B true CN109198043B (zh) 2022-03-08

Family

ID=6498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3255.9A Active CN109198043B (zh) 2018-09-10 2018-09-10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80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569A (zh) * 2011-11-18 2012-06-27 湖南省天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素油的生产方法
CN102652520A (zh) * 2012-05-23 2012-09-05 湖南常德九品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大蒜素多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9035A (zh) * 2013-10-23 2014-02-05 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花椒食品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花椒油的加工工艺
CN103614230A (zh) * 2013-11-20 2014-03-05 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油的制备方法
CN103642594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威海市桢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油的提取方法
CN106337070A (zh) * 2016-08-24 2017-01-18 徐金蝶 一种大蒜素的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569A (zh) * 2011-11-18 2012-06-27 湖南省天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素油的生产方法
CN102652520A (zh) * 2012-05-23 2012-09-05 湖南常德九品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大蒜素多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9035A (zh) * 2013-10-23 2014-02-05 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花椒食品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花椒油的加工工艺
CN103614230A (zh) * 2013-11-20 2014-03-05 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油的制备方法
CN103642594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威海市桢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油的提取方法
CN106337070A (zh) * 2016-08-24 2017-01-18 徐金蝶 一种大蒜素的提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8043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5055B (zh) 提高西番莲果皮价值的全利用综合加工工艺
CN104194920B (zh) 一种火麻仁油的制备方法
CN103450808B (zh) 一种采用亚临界流体丁烷提取生姜油树脂的方法
CN103463123A (zh) 一种从玛咖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5199853A (zh) 一种生姜精油的提取方法
CN103013669B (zh) 烟草润叶双低料液的制备方法
CN102604735A (zh) 一种桉叶不饱和脂肪酸提取方法
KR20150010058A (ko) 인삼 재료로부터 부터 진세노사이드 성분이 강화된 식품 원료 제조방법 및 그 식품 원료를 이용한 식품 제조방법
CN109198043B (zh) 大蒜多用油的制备新方法
CN103695178A (zh) 一种胡萝卜提取物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CN105831521A (zh) 一种以西瓜为主料的高营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1209B (zh) 青稞胚芽油闪式提取的制备方法
CN105746772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红薯叶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CN101433322B (zh) 一种富含花青素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4194B (zh) 一种葡萄皮渣多酚的提取工艺
CN101611878A (zh) 木鳖果中类葫萝卜素的制备方法
CN102965190A (zh) 姜精油提取方法
CN204540606U (zh) 一种葱香芝麻油的制作系统
CN112920893A (zh) 一种山茶油及加工方法
CN102210354B (zh) 富含三硫二丙烯油脂的制造方法
CN111534366A (zh) 一种以裸燕麦麸皮为原料制备富含多酚的燕麦麸油方法
CN104403797B (zh) 一种杜仲精油的制备方法
CN110577855A (zh) 富含大麻二酚的火麻仁油及其制备方法
CN212979325U (zh) 一种山楂植物提取装置
CN115074140B (zh) 果蔬籽仁油及活性成分连续榨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