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6758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6758A
CN109196758A CN201680086129.6A CN201680086129A CN109196758A CN 109196758 A CN109196758 A CN 109196758A CN 201680086129 A CN201680086129 A CN 201680086129A CN 109196758 A CN109196758 A CN 109196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hell
core
stator core
holid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1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6758B (zh
Inventor
长谷川和哉
冈本光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9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6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4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for insulating the magnetic circuit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02K15/026Wound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02K15/02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for fastening to casing or support, respectively to shaft or hu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旋转电机,能阻止漆漏出到芯体支撑部的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能无需修边工序以提高定子的生产性,并且能抑制由漆硬化物的削痕导致的定子铁芯、外壳的腐蚀的产生。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上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绕线,上述定子绕线安装于定子铁芯且浸渍有漆,上述定子在芯体支撑部的轴向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被外壳从轴向两侧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外壳,漏漆阻止部形成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的内径侧,以将漆从内径侧向外壳嵌合面的流入路径截断。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定子铁芯的结构,能防止在对于定子绕线的漆浸渍工序中,漆朝定子铁芯的外壳嵌合面漏出。
背景技术
在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为了抑制由构成定子绕线的导体线的绝缘覆膜的针孔或破损而导致产生绝缘不良,并使定子绕线的物理支承变得牢固、或是使定子绕线处的发热高效地传递至定子铁芯,进行将定子绕线浸渍在漆中的处理。
在现有的旋转电机中,对安装有定子绕线的定子铁芯进行预加热,并在使预加热后的定子铁芯绕轴心旋转的同时向线圈边端滴下漆,以使漆浸渍到定子绕线中,随后,对定子铁芯进行加热以使浸渍于定子绕线的漆硬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87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在旋转电机中,要求小型且高输出化,定子绕线的占空系数变高。随着上述定子铁芯的占空系数变高,漆向定子绕线的浸透性降低,用于浸渍漆的时间会变长。因此,若为了实现漆的浸渍工序时间的缩短而使用低粘度的漆,则滴下到线圈边端的漆的一部分会漏出至芯体支撑部的端面。
芯体支撑部的端面成为被外壳从轴向两侧夹持的外壳嵌合面。而且,若漏出至芯体支撑部的外壳嵌合面的漆硬化,则外壳对定子铁芯的保持强度会降低。因而,需要将漆硬化物去除的修边工序,从而存在定子的生产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修边工序中,会将芯体支撑部的一部分与漆硬化物一起削除。此外,在通过外壳保持定子铁芯时,形成于漆嵌合面的漆硬化物的削痕会成为间隙。因此,若盐水等进入上述间隙,则存在定子铁芯、外壳发生腐蚀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人反复仔细研究后发现下述现象,从而提出了本发明:在将漆滴落至定子绕线的线圈边端,并使漆浸渍在定子绕线的滴浸法中,在滴落至线圈边端的漆在导体线之间因毛细管现象从线圈边端浸透至切槽内部的过程中,上述漆的一部分会漏出至极齿部的端面,并沿着极齿部的端面流出至芯体支撑部的端面。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阻止在漆的浸渍工序中,漆的一部分沿着极齿部的端面漏出至芯体支撑部的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能无需修边工序以提高定子的生产性,并且能抑制由漆硬化物的削痕导致的定子铁芯、外壳的腐蚀的产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外壳;转子,上述转子固接于被上述外壳支承成能旋转的转轴,并配设在上述外壳内;以及定子,上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线,其中,上述定子铁芯的极齿部以分别从圆环状的芯体支撑部的内周壁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沿周向排列,上述定子绕线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且浸渍有漆,上述定子在上述芯体支撑部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被上述外壳从轴向两侧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上述外壳,并配设成围绕上述转子,漏漆阻止部形成于上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上述外壳嵌合面的内径侧,以将上述漆从内径侧向上述外壳嵌合面的流入路径截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漏漆阻止部形成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的内径侧,以将漆从内径侧向上述外壳嵌合面的流入路径截断。因此,在使漆浸渍于定子绕线时,漏出并沿着极齿部的端面流向外壳嵌合面的漆的流动会被漏漆阻止部所阻止。因此,漆硬化物不会附着到外壳嵌合面,从而无需修边工序,因此定子的生产性得到提高。此外,能抑制由漆硬化物的削痕导致的定子铁芯、外壳的腐蚀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4是对从电磁钢板中成型出磁性片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从电磁钢板中冲裁出的磁性片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磁性片的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7是对分割铁芯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漆的浸渍工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13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在图1中,旋转电机100包括:外壳1,上述外壳1由分别呈大致碗状的铝制的前支架2和后支架3构成;转轴6,上述转轴6经由一对轴承5能旋转地支承于上述外壳1;带轮7,上述带轮7固接于朝外壳1的前侧伸出的转轴6的端部;转子8,该转子8固定于转轴6并配设在外壳1内;定子20,上述定子20以围绕转子8的方式固定于外壳1;一对集电环12,一对上述集电环12固定于转轴6后侧的轴承5的靠转子8一侧的部位处,并将励磁电流供给至转子8;以及一对电刷13,一对上述电刷13配设成在各集电环12上滑动。另外,虽未图示,但包括整流装置和电压调节器等,其中,上述整流装置将由定子20产生的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上述电压调节器对由定子20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节。
转子8包括:励磁绕线9,在上述励磁绕线9中流过励磁电流以产生磁通;以及磁极芯体10,上述磁极芯体10利用在励磁绕线9中产生的磁通来形成磁极。此外,磁极芯体10固接于将磁极芯体10的轴心位置贯穿的转轴6,并配设成能在外壳1内旋转。此外,冷却风扇11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磁极芯体10的轴向的两个端面。
定子20包括:圆环状的定子铁芯21,上述定子铁芯21配设成与转子8同轴,并围绕转子8;以及定子绕线27,上述定子绕线27卷装于定子铁芯21,并浸渍有漆,随着转子8的旋转,通过来自励磁绕线9的磁通的变化而产生交流。定子20使定子铁芯21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外周缘部从轴向的两侧被前支架2和后支架3的开口端面加压并夹持,以保持于外壳1。
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21是使两个半圆形的分割铁芯22的周向的两个端面对接,并从径向外侧以从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式对上述对接部19进行激光焊接,从而制作成圆环状。另外,在图中,焊接部24a是对接部19的焊接部。此外,焊接部24b是将构成分割铁芯22的、磁性片30和端板41的层叠体一体化的焊接部,其在分割铁芯22的外周面以从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式形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定子铁芯21包括:圆环状的芯体支撑部21a;以及极齿部21b,上述极齿部21b分别从芯体支撑部21a的内周壁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距排列。此外,通过由相邻的极齿部21b和芯体支撑部21a围成的区域构成的切槽21c以内径侧为开口,并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距配设。此外,芯体支撑部21a的两个端面的外周缘部的圆环状的区域成为与前支架2和后支架3的开口边缘部嵌合的外壳嵌合面23。此外,作为漏漆阻止部的漏漆阻止突起25呈圆环状形成于芯体支撑部21a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23的内周侧。
在此,对定子铁芯2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对从电磁钢板中成型出磁性片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从电磁钢板中冲裁出的磁性片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磁性片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图7是对分割铁芯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漆的浸渍工序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磁性片30是具有定子铁芯21的周向长度的一半长度的长方形的磁性钢板,包括:芯体支撑相当部31,上述芯体支撑相当部31在宽度方向一侧沿长度方向延伸;极齿相当部32,上述极齿相当部32分别从芯体支撑相当部31向宽度方向另一侧突出,并在长度方向上以等间距排列;切槽相当部33,上述切槽相当部33形成于芯体支撑相当部31与相邻的极齿相当部32之间;以及铆接部34,上述铆接部34按压成型于芯体支撑相当部31。
在制作磁性片30时,将作为磁性钢板的厚度为0.35mm的电磁钢板35供给至冲压加工器(未图示),并如图4所示,在以规定的间距输送电磁钢板35的同时冲裁掉多余部分。在上述冲压工序中,首先按压成型出铆接部34。接着,冲裁掉多余部分36以形成切槽相当部33。接着,冲裁掉多余部分37以形成磁性片3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接着,冲裁掉多余部分38以冲裁出磁性片30。
接着,使芯体支撑相当部31彼此、极齿相当部32彼此、切槽相当部33彼此对齐地重叠规定片数的磁性片30,并通过铆接部34对层叠后的磁性片30进行铆接固定,以制作出图6所示的长方体的层叠体40。芯体支撑相当部31被层叠以构成芯体支撑部21a,极齿相当部32被层叠以构成极齿部21b,切槽相当部33被层叠以构成切槽21c。
此外,端板41从板厚为1.0mm的电磁钢板中被同样地冲裁出。端板41除了漏漆阻止突起25形成于芯体支撑部21a这一点和厚度不同这一点之外,形成为与磁性片30相同的形状。接着,如图7所示,使端板41与层叠体4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重叠,并通过铆接部34对层叠体40和端板41进行铆接固定,以制作出长方体的层叠铁芯。接着,通过激光焊接在层叠铁芯的芯体支撑部21a的外周面形成从厚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多条焊接部24b,以将层叠体40和端板41固接在一起。接着,将上述长方体的层叠铁芯弯曲成半圆状,以制作出分割铁芯22。接着,使分割铁芯22的周向的两个侧面彼此对接,并从径向外侧对对接部19进行激光焊接,以制作出圆环状的定子铁芯21。
如上所述构成的定子铁芯21在安装有定子绕线27并被内径保持件50保持的状态下被预加热。接着,如图8所示,在使内径保持件50旋转的同时将漆51从喷嘴52滴落至定子绕线27的线圈边端27a。漆51因毛细管现象而浸透到导体线之间,并从线圈边端27a浸渍到切槽21c的内部。此时,漆51的一部分漏出至极齿部21b的端面,并经由极齿部21b的端面流出到芯体支撑部21a的端面。接着,漆51朝外壳嵌合面23一侧的流动被漏漆阻止突起25所阻止。被阻止的漆51从定子铁芯21垂落。当漆51的浸渍结束后,对定子铁芯21进行加热以使浸渍在定子绕线27的漆51硬化,从而能获得定子2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漏漆阻止突起25呈圆环状形成于芯体支撑部21a的端面的外壳嵌合面23的内周侧。因此,在使用滴浸法使漆51浸渍定子绕线27时,漏出的漆51向外壳嵌合面23的流入被漏漆阻止突起25所阻止,以防止漆硬化物附着于外壳嵌合面23。由此,无需削除漆硬化物的工序,从而能提高定子20的生产性。此外,漆硬化物的削痕不会形成于外壳嵌合面23,因此,在定子铁芯21与外壳1的嵌合部处,能防止发生盐水等会积存于漆硬化物的削痕处,而使得定子铁芯21、外壳1腐蚀这样的事态。
在定子铁芯21的端板41的表面形成有漏漆阻止突起25,因此,定子铁芯21的截面系数增加,从而能提高刚性。因而,能防止在将定子绕线27安装于定子铁芯21时施加于定子铁芯21的轴向的力的作用下,磁性片30、端板41发生卷曲的情况。
漏漆阻止突起25形成于比磁性片30更厚的端板41,因此,能增加漏漆阻止突起25的高度,能可靠地阻止漆51向外壳嵌合面23的漏出。
在实施方式1中,漆51从内径侧向外壳嵌合面23的流入被漏漆阻止突起25所阻止,因此,能使用低粘度的漆51,能抑制漆51附着于外壳嵌合面23,并能增加漆51浸渍到定子绕线27中的浸渍量。由此,导体线的绝缘覆膜的针孔或破损被漆堵塞,能使定子绕线27的绝缘性得到提高。此外,漆51充分浸渍到切槽21c内,能将定子绕线27牢固地保持于定子铁芯21,从而使定子绕线27的抗振性得到提高。此外,切槽21c的内壁面与定子绕线27之间通过漆硬化物热连接,能将定子绕线27处的发热高效地释放到定子铁芯21。此外,不会使漆硬化物附着于外壳嵌合面23,能提高定子绕线27的占空系数,从而能实现小型且高输出的旋转电机100。
实施方式2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在图9中,漏漆阻止突起25a形成为在定子铁芯21的端板41的靠极齿部21b的根部侧表面上,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另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2中,漏漆阻止突起25a形成为在极齿部21b的端面上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因此,沿着极齿部21b的端面流向芯体支撑部21a的漆的流动被漏漆阻止突起25a所阻止。因而,在实施方式2中,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在图10中,漏漆阻止突起25b形成为在定子铁芯21的端板41的靠极齿部21b的根部侧表面上,相对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另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3中,漏漆阻止突起25b形成为在极齿部21b的端面上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因此,沿着极齿部21b的端面流向芯体支撑部21a的漆的流动被漏漆阻止突起25b所阻止。因而,在实施方式3中,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在图11中,两条漏漆阻止突起25c形成为,在定子铁芯21的端板41的靠极齿部21b的根部侧表面上分别相对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倾斜,且以在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交叉的方式延伸,并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另外,其它结构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4中,漏漆阻止突起25c形成为在极齿部21b的端面上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因此,沿着极齿部21b的端面流向芯体支撑部21a的漆的流动被漏漆阻止突起25c所阻止。因而,在实施方式4中,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4中,漏漆阻止部构成为使端板的表面突出,但只要漏漆阻止部能阻止漆从内径侧向外壳嵌合面的流入即可,也可以构成为使端板的表面凹陷。
实施方式5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在图12中,端板41A在极齿部21b的根部一侧被切断,极齿部21b的前端侧消失。因而,在极齿部21b的位于端板41A的切断部处形成有台阶部,上述台阶部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上述台阶部构成漏漆阻止突起25d。
另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5中,漏漆阻止突起25a形成为在极齿部21b的端面上从极齿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因此,沿着极齿部21b的端面、即磁性片30的表面流向芯体支撑部21a的漆的流动被漏漆阻止突起25d所阻止。因而,在实施方式5中,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5中,定子铁芯由将长方体的层叠铁芯弯曲成半圆状而制作成的两个分割铁芯构成,但定子铁芯也可以由将长方体的层叠铁芯弯曲成圆环状而制作成的一个铁芯构成,还可以由将长方体的层叠铁芯弯曲成圆弧状而制作成的三个以上的分割铁芯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5中,定子铁芯由两个分割铁芯构成,其中,上述两个分割铁芯是将冲裁成长方形的多块磁性片和两块端板层叠以制作成长方体的层叠铁芯,并将长方体的层叠铁芯弯曲成半圆状从而制作得到的,但定子铁芯也可以由圆环状的层叠铁芯构成,上述圆环状的层叠铁芯是将冲裁成圆环状的多块磁性片以及两块端板层叠从而制作得到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5中,漏漆阻止部以相同形状形成于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面的相同位置处,但漏漆阻止部也可以以不同的形状形成于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面的不同位置处。例如,也可以是漏漆阻止突起形成于定子铁芯的一个端面,漏漆阻止凹槽形成于定子铁芯的另一个端面。此外,漏漆阻止突起也可以形成于芯体支撑部的一个端面和极齿部的另一个端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5中,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部由比磁性片厚的端板构成,但定子铁芯也可以由仅包括磁性片的层叠铁芯构成。此时,只要将漏漆阻止部形成于位于轴向两端的磁性片即可。
实施方式6
图13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剖视图。
在图13中,定子铁芯21A例如是将从板厚为0.35mm的电磁钢板中冲裁出的带状体39呈螺旋状卷绕而制作成的。带状体39包括:芯体支撑相当部39a,上述芯体支撑相当部39a使宽度方向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延伸;极齿相当部39b,上述极齿相当部39b分别从芯体支撑相当部39a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以等间距配设;以及铆接部39d,上述铆接部39d被按压成型于芯体支撑相当部39a的表面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并沿长度方向延伸。切槽相当部39c由芯体支撑相当部39a和相邻的极齿相当部39b形成。
另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从电磁钢板中冲裁出的带状体39使芯体支撑相当部39a、极齿相当部39b、切槽相当部39c以及铆接部39d一边重叠于先前卷绕的芯体支撑相当部39a、极齿相当部39b、切槽相当部39c以及铆接部39d一边进行卷绕。呈螺旋状卷绕的带状体39如图14所示通过铆接部39d被铆接固定而一体化,以形成圆环状的层叠铁芯。此外,以从层叠铁芯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方式进行激光焊接,以制作出定子铁芯21A。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定子铁芯21A中,芯体支撑相当部39a被层叠以构成芯体支撑部21a,极齿相当部39b被层叠以构成极齿部21b,切槽相当部39c被层叠以构成切槽21c。
在本实施方式6中,铆接部39d呈圆环状形成于芯体支撑部21a的轴向的一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23的内周侧,成为漏漆阻止突起25e。此外,铆接部39d呈圆环状形成于芯体支撑部21a的轴向的另一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23的内周侧,成为漏漆阻止凹槽25f。因此,沿着极齿部21b的端面流向芯体支撑部21a的漆从内径侧向外壳嵌合面23的流入被漏漆阻止突起25e和漏漆阻止凹槽25f所阻止。因而,在实施方式6中,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6,铆接部39d兼用作漏漆阻止突起21e和漏漆阻止凹槽25f,因此,除了铆接部39d之外,无需另行设置漏漆阻止突起21e和漏漆阻止凹槽25f的工序,从而定子铁芯21A的生产性得到提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6中,定子铁芯由将从板厚薄的电磁钢板中冲裁出的带状体呈螺旋状卷绕制作得到的层叠铁芯构成,但也可以将从板厚厚的电磁钢板中冲裁出的端板配设于将带状体呈螺旋状卷绕制作得到的层叠铁芯的轴向两端。此时,只要将漏漆阻止部形成于端板的表面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5中,对磁性片彼此之间以及磁性片与端板之间进行铆接固定的铆接部也可以作为漏漆阻止部发挥作用。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转子,所述转子被固接到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外壳的转轴,并且配设在所述外壳内;以及
定子,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线,其中,所述定子铁芯的极齿部以分别从圆环状的芯体支撑部的内周壁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沿周向排列,所述定子绕线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且浸渍有漆,所述定子在所述芯体支撑部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被所述外壳从轴向的两侧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所述外壳,并配设成围绕所述转子,
漏漆阻止部形成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所述外壳嵌合面的内径侧,以将所述漆从内径侧向所述外壳嵌合面的流入路径截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漆阻止部呈圆环状形成于所述芯体支撑部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的所述外壳嵌合面的内径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漆阻止部以从所述极齿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极齿部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的所述芯体支撑部一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漆阻止部相对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端面呈凸状。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漆阻止部相对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端面呈凹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是多个磁性钢板的层叠铁芯,
多个所述磁性钢板分别具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将所述磁性钢板彼此固定,
所述铆接部构成所述漏漆阻止部。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由呈螺旋状卷绕的带状的磁性钢板构成,
所述磁性钢板具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对呈螺旋状卷绕状态的所述磁性钢板进行固定,
所述铆接部构成所述漏漆阻止部。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第一磁性钢板的层叠体;以及端板,所述端板由板厚比所述第一磁性钢板厚的第二磁性钢板构成,并配设于所述层叠体的轴向的两端部。
CN201680086129.6A 2016-06-01 2016-06-01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9196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6171 WO2017208387A1 (ja) 2016-06-01 2016-06-01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6758A true CN109196758A (zh) 2019-01-11
CN109196758B CN109196758B (zh) 2020-08-07

Family

ID=6047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129.6A Active CN109196758B (zh) 2016-06-01 2016-06-01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7713B2 (zh)
EP (1) EP3468014B1 (zh)
JP (1) JP6615340B2 (zh)
CN (1) CN109196758B (zh)
MX (1) MX2018014553A (zh)
WO (1) WO20172083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5340B2 (ja) * 2016-06-01 2019-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1944A (en) * 1978-06-12 1980-07-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morphous metal electric motor with integral capacitor
JPH06303747A (ja) * 1993-04-14 1994-10-28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巻形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1169493A (ja) * 1999-12-07 2001-06-22 Tamagawa Seiki Co Ltd 絶縁キャップ構造及びレゾルバ構造
CN101227107A (zh) * 2007-01-16 2008-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60907A (zh) * 2009-06-23 2012-05-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32113A (ja) * 2011-12-21 2013-07-04 Minebea Co Ltd レゾルバのインシュレータ、vr型レゾルバ及び、vr型ツインレゾルバ
CN103201931A (zh) * 2010-11-08 2013-07-1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3642A (ja) 1985-01-25 1986-08-05 Fanuc Ltd 同期電動機
JPS61185241A (ja) * 1985-02-09 1986-08-1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ゼクトスコ−プ用シ−ス
JPH0226243A (ja) 1988-07-13 1990-01-29 Hitachi Ltd コイル保持装置
JPH0251338A (ja) 1988-08-12 1990-02-21 Hitachi Ltd 巻鉄心
FR2648634B1 (fr) * 1989-06-16 1991-11-22 Salmson Pompes Circuit magnetique de stator de moteur electrique
JPH0739120A (ja) 1993-07-23 1995-02-07 Toshiba Corp 巻線体のワニス処理方法並びにワニス処理装置
JP2001119883A (ja) * 1999-10-15 2001-04-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3650303B2 (ja) * 2000-02-29 2005-05-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発電機
EP1619777B1 (en) * 2003-04-28 2017-03-1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stator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4186872B2 (ja) * 2004-05-24 2008-11-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4層型セグメント順次接合ステータ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23585B2 (ja) * 2004-09-29 2011-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磁石式発電機
JP2006187059A (ja) 2004-12-24 2006-07-13 Kyocera Chemical Corp 絶縁ワニス含浸処理方法及び含浸処理装置
JP4597814B2 (ja) * 2005-08-25 2010-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74841A (ja) 2005-09-08 2007-03-22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コア、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34272B2 (en) * 2006-07-26 2012-03-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4614004B2 (ja) * 2009-02-03 2011-01-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固定子、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US10148140B2 (en) * 2013-01-28 2018-12-04 Denso Corporation Motor
JP6615340B2 (ja) * 2016-06-01 2019-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1944A (en) * 1978-06-12 1980-07-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morphous metal electric motor with integral capacitor
JPH06303747A (ja) * 1993-04-14 1994-10-28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巻形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1169493A (ja) * 1999-12-07 2001-06-22 Tamagawa Seiki Co Ltd 絶縁キャップ構造及びレゾルバ構造
CN101227107A (zh) * 2007-01-16 2008-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60907A (zh) * 2009-06-23 2012-05-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01931A (zh) * 2010-11-08 2013-07-1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JP2013132113A (ja) * 2011-12-21 2013-07-04 Minebea Co Ltd レゾルバのインシュレータ、vr型レゾルバ及び、vr型ツインレゾル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8014A1 (en) 2019-04-10
WO2017208387A1 (ja) 2017-12-07
JPWO2017208387A1 (ja) 2018-08-23
JP6615340B2 (ja) 2019-12-04
EP3468014A4 (en) 2019-05-01
MX2018014553A (es) 2019-02-21
EP3468014B1 (en) 2021-07-21
CN109196758B (zh) 2020-08-07
US10727713B2 (en) 2020-07-28
US20190207458A1 (en)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9677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7344807B2 (ja) コイルボビン、分布巻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ア及び分布巻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US20150256037A1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KR101267662B1 (ko) 차량용 교류 발전기의 고정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677074B1 (ko) 전기 기계
CN102377260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制造该定子的方法
JP2016039712A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US20140145545A1 (en) Wire guide for use in an electric machine
JPWO2015093157A1 (ja) 回転電機
WO2013132775A1 (ja) 誘導電動機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天井扇
JP6381820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US20220085701A1 (en) Axial flux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3825377B (zh) 定子
CN109196758A (zh) 旋转电机
JP663322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4104171A (zh) 电机转子
CN112421907B (zh) 制造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046867A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KR20180003592A (ko) 기어리스형 풍력 발전 설비의 로터
JP6627785B2 (ja) ステータ
JPWO2019225156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6276148B2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2023150104A (ja) ステータ
JP2011250655A (ja) 電動機
JP2023150105A (ja) ステ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