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3269A - 光学扫描装置及具备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扫描装置及具备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3269A CN109153269A CN201780026351.1A CN201780026351A CN109153269A CN 109153269 A CN109153269 A CN 109153269A CN 201780026351 A CN201780026351 A CN 201780026351A CN 109153269 A CN109153269 A CN 1091532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shell
- optical scanner
- suppor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1—Mechanical drive devices for polygonal mirr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3—Multibeam scanners, e.g.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or beam split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1—Details of unit for expos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72—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as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fixing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其具备:壳体;多个光源;偏转扫描部,其利用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束对多个扫描对象进行偏转扫描;以及多个光学部,其配置在所述偏转扫描部和所述扫描对象之间,所述光学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撑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支撑部件,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以预定间隔配置的所述多个光学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壳体的热膨胀系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的表面照射与由数字信号构成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学扫描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光学扫描装置(激光扫描单元:LSU)叠加多种颜色的图像而形成图像,因此可能会产生颜色偏差的问题。
例如,已知有如下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利用激光等光束对与黄色、品红色及青色这几种颜色分别对应的多个潜像载体(例如,鼓形感光单元,也称为感光鼓)的表面进行扫描,从而在各个潜像载体上分别写入潜像。并且,对这些潜像显影而在各个潜像载体上形成每种颜色的图像,并将每种颜色的图像从各个潜像载体向图像载体(转印带)转印,并在图像载体上叠加形成每种颜色的图像。而且,从图像载体向印刷片材转印每种颜色的图像,从而在印刷片材上形成图像。在具备这样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各个潜像载体向图像载体进行转印时,每种颜色的图像可能偏移,从而产生颜色偏差,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特别是在驱动图像形成装置时,由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壳体内的温度升高,光学扫描装置的壳体产生热膨胀,可能会导致Fθ第二透镜等光学元件的位置变动,从而产生颜色偏差。
为了防止由如上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目前,已知有如下方法:在光学扫描装置内设置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根据光学扫描装置的内部及周边的温度进行颜色偏差校正(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根据该方法,参考示出了图像载体的每种颜色的颜色偏差量相对于光学扫描装置的内部及周边温度的温度变化的特性的表,控制潜像写入定时,从而对每种颜色的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光学扫描装置的壳体越大,热膨胀造成的颜色偏差量也越大,因此存在颜色偏差校正精度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已知通过使用热膨胀系数低的材料作为光学扫描装置的壳体的材料来降低壳体的热膨胀的方法,但是热膨胀系数低的材料比普通材料价格更高,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壳体使用热膨胀系数高的材料,也可以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其具备壳体;多个光源;偏转扫描部,其利用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束对多个扫描对象进行偏转扫描;以及多个光学部,其配置在所述偏转扫描部和所述扫描对象之间,所述光学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撑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支撑部件,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以预定间隔配置的所述多个光学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壳体的热膨胀系数。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所述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即使在壳体使用了热膨胀系数高的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现有的光学扫描装置中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Fθ第二透镜的位置的偏移的说明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抑制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Fθ第二透镜的位置的偏移的机理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构成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光学扫描装置拆掉上盖后的壳体内部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平面图。
图6(A)是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沿A-A线的剖面图。
图6(B)是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A)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7(B)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平面图。
图7(C)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侧视图。
图8(A)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8(B)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平面图。
图8(C)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侧视图。
图9是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A)是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B)是从Y方向观察到的图10(A)的弹簧螺钉的剖面示意图。
图11(A)是将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弹簧螺钉变更为挂钩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B)是从Y方向观察到的图11(A)的弹簧螺钉的示意图。
图12是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以从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中除去Fθ第二透镜、Fθ第二透镜保持部及透镜调整部件后的剩余部分为中心进行显示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14是在图13所示的部分中设有用于调整Fθ第二透镜保持部的透镜调整机构的部分机构时的说明图。
图15是在图13所示的部分中设有透镜调整部时的说明图。
图16是在图13所示的部分中设有具有Fθ第二透镜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及透镜调整部时的说明图。
图17(A)是从盖体的上侧观察到的透视图。
图17(B)是从盖体的下侧观察到的透视图。
图18是以从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中除去Fθ第二透镜保持部后的剩余部分为中心进行显示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19是表示与图18对应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20是在图18所示的部分中设有图19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21(A)是从上侧观察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时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21(B)是从下侧观察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时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22(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每种颜色的颜色偏差量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22(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每种颜色的颜色偏差量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2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滑动(变位)机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滑动(变位)机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7是拆下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的上盖后的壳体内部的透视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平面图。
图29是图27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30是图27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31(A)是图27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1(B)是图27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2是拆下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的上盖后的壳体内部的透视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平面图。
图34是图33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沿C-C线的剖面图。
图35是从下侧观察图32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时的透视图。
图36是图32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37是图32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38(A)是图33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8(B)是图36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具备:壳体;多个光源;偏转扫描部,利用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束对多个扫描对象进行偏转扫描;以及多个光学部,配置在所述偏转扫描部和所述扫描对象之间,所述光学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撑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支撑部件,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以预定间隔配置的所述多个光学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壳体的热膨胀系数。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是具备所述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本发明中,“光学扫描装置”是在复印机及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的表面照射与由数字信号构成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
“热膨胀系数”是指壳体及透镜支撑部的体积因温度升高而产生热膨胀的比率。另外,除热膨胀系数以外,也可以为副扫描方向的线性膨胀系数(长度变化的比例)。
本发明的“多个光源”为与例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对应的光源,由第一半导体激光器44a、第二半导体激光器44b、第三半导体激光器44c及第四半导体激光器44d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扫描对象”由感光鼓13Y、13M、13C及13K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偏转扫描部”由多角镜42及多角电动机43等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部”由Fθ第二透镜63b1~63b4及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等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部支撑部件”由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指用于形成并输出图像的装置,例如,打印机等具有复印(复制功能)功能的复印机或也包含复印以外的功能的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等。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可以如下构成,也可以将它们适当组合。
(2)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也可以支撑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多个光学部的两端部。这样一来,通过便宜且简易的结构,可以实现降低壳体的热膨胀延伸的影响而不会妨碍光束的途径的光学扫描装置。
“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是光束扫描感光鼓上方的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主扫描方向X。
(3)所述壳体也可以相对于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进行相对变位。
这样一来,通过以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进行相对变位的方式,将光学部支撑部件设置在壳体上,可以实现减少因壳体的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4)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固定部,将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预定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以及卡合部,其使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预设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壳体以在设置有多个所述光学部的第二方向上可相对变位的方式卡合。
这样一来,通过具备:固定部,其将光学部支撑部件固定在壳体上;卡合部,其相对于壳体以在设置有多个光学部的方向上可相对变位的方式卡合光学部支撑部件,可以实现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配置有多个所述光学部的第二方向”的一例为与光束扫描感光鼓上方的方向(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副扫描方向Y。
(5)也可以在比所述卡合部更靠近所述多个光源侧的部位上具备所述固定部。
这样一来,通过在比所述卡合部更靠近所述多个光源侧的部位上具备所述固定部,可以实现降低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6)所述固定部也可以是通过经由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设置的第一贯通部,向所述壳体上所设置的第一螺钉孔中插入第一螺钉而构成的。
这样一来,通过由第一贯通部、第一螺钉孔及螺钉构成固定部,可以实现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固定部”不限定于螺钉,例如,也可以在壳体上设置圆柱形凸柱,并将该凸柱放入板金的孔内,通过E形环防止板金上浮。
(7)所述卡合部也可以是通过经由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设置的第二贯通部,向所述壳体上所设置的第二螺钉孔中插入第二螺钉而构成,所述第二螺钉具有弹簧,当所述第二螺钉经由所述第二贯通部被插入所述第二螺钉孔中时,所述弹簧按压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
这样一来,通过由第二贯通部、第二螺钉孔及弹簧或挂钩构成卡合部,可以实现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8)所述卡合部也可以具有挂钩,所述挂钩经由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设置的第二贯通部与所述壳体卡合。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简单的构成来实现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9)所述第二贯通部也可以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孔或切口。
这样一来,通过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孔或切口的第二贯通部和螺钉或挂钩卡合,可以实现减少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10)所述光学部也可以由透镜及保持所述透镜的透镜保持部件构成,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具有使所述壳体上所设置的突起贯通的贯通孔,当所述光学部的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时,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表面与贯通所述贯通孔后的所述突起的前端接触。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如下光学扫描装置,即,由于透镜保持部件的下表面与贯通所述贯通孔后的所述突起的前端,因此通过调整突起的前端,可以容易且精确地安装透镜保持部件。
(11)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也可以安装有调整部,当所述光学部的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时,所述调整部用于调整所述光学部的一端的、配置有多个所述光学部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安装有调整部的光学扫描装置,所述调整部用于降低因壳体热膨胀的影响。
(12)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也可以安装有驱动所述调整部的驱动部。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安装有驱动部的光学扫描装置,所述驱动部降低因该壳体的热膨胀产生的影响,同时驱动所述调整部。
“驱动所述调整部的驱动部”可以为例如电机。另外,也可以通过手动进行驱动。
(13)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也可以支撑所述多个光学部中的、用于黑色、青色及品红色的光学部或用于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光学部。
这样一来,通过利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用于黑色、青色及品红色的光学部或用于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光学部,可以实现降低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黑色、青色及品红色或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
(14)所述透镜支撑部也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构成。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低成本地降低因壳体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的影响的光学扫描装置。
“金属材料”的一例为SECC,“树脂材料”的一例为PC/ABS合金。
下表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另外,下表面的说明在各个方面均为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与现有技术的差异)
首先,基于图1,对现有光学扫描装置11c和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差异进行说明。
图1(A)是表示现有的光学扫描装置11c中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63b4的位置的偏移的说明图。另外,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中抑制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63b4的位置的偏移的机理的说明图。
如图1(A)所示,现有的光学扫描装置11c将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63b4直接固定在壳体41上。
因此,以与壳体41的副扫描方向Y相反的方向(下表面,称为-Y方向。X方向及Z方向也相同)的端部(热膨胀的基准)为基准,当壳体41沿副扫描方向Y产生热膨胀时,各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63b4也沿副扫描方向Y产生位置偏移,从而产生颜色偏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如图1(B)所示,没有将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63b4直接设于壳体41,而是将由热(线性)膨胀系数比壳体41更低的材料构成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夹在中间而设置在壳体41上。
此时,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仅将-Y方向的端部71a及72a固定在壳体41上,而副扫描方向Y侧的端部71b及72b未固定在壳体41上,以使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不会被壳体41的膨胀拉伸。
由此,壳体41的膨胀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独立来开,因此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的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63b4不会受到壳体41的热膨胀的影响,从而,抑制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
(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2及图3,对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性构成的剖面图。另外,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构成的方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印刷片材上印刷使用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每种颜色的图像。或者,在印刷片材上印刷使用单色(例如黑色)的黑白图像。因此,显影装置12、感光鼓13、鼓清洁装置14及充电器15等分别设置四个。为了形成与每种颜色对应的四种调色剂图像,分别与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相对应,构成了四个图像形成站Pa、Pb、Pc、Pd。
在各图像形成站Pa、Pb、Pc、Pd中,均如下形成调色剂图像。鼓清洁装置14除去及回收感光鼓13Y、13M、13C及13K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然后,利用充电器15使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表面均匀带电,直至达到规定电位。接着,带电后的所述表面被光学扫描装置11曝光,从而在所述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所述静电潜像被显影装置12显影。由此,在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表面上形成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另外,中间转印带21沿箭头C的方向循环移动。带清洁装置22除去及回收循环移动的中间转印带21上的残留调色剂。接着,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表面上的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1上并叠加。这样一来,在中间转印带21上形成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在中间转印带21和二次转印装置23的转印辊23a之间形成有压印区域。经由S字形的片材输送路径R1输送来的印刷片材夹在该压印区域中进行输送,同时,转印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压印区域之后的印刷片材被夹在定影装置17的加热辊24和加压辊25之间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在印刷片材上定影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所述印刷片材被搓纸辊33从进纸盘18抽出,并经由片材输送路径R1输送。接着,经过二次转印装置23及定影装置17,经由排出辊36输出至出纸盘39。在该片材输送路径R1上配置有阻力辊34,用于使印刷片材停止并与印刷片材的前端对齐。阻力辊34使印刷片材停止之后,与中间转印带21和转印辊23a之间的压印区域中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定时对应地进行输送。另外,片材输送路径R1上配置有用于促进印刷片材输送的输送辊3512等。
《控制系统的构成》
图3中,控制部101综合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其由CPU、RAM、ROM及各种接口等构成。
印刷部102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印刷片材上印刷印刷图像。印刷部102包含图2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显影装置12、感光鼓13Y、13M、13C及13K、鼓清洁装置14及充电器15而构成。而且,包含中间转印带21、定影装置17、片材输送路径R1、进纸盘18及出纸盘39等而构成。
另外,输入操作部103由例如多个输入键及液晶显示装置构成。
存储器104为例如硬盘装置(HDD)及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及程序。
例如,控制部101控制图像读取装置111及原稿输送装置112,并由原稿输送装置112输送原稿。然后,由图像读取装置111读取原稿的图像,将表示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储存在存储器104中。进而,控制印刷部102,并利用印刷部102在印刷片材上印刷由存储器104内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的图像。
另外,在各图像形成站Pa、Pb、Pc、Pd中,在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形成各种颜色的图像之后,以依次叠加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方式,转印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图像。由此,中间转印带21上的每种颜色的图像之间的转印位置(图像位置)可能偏移,从而产生颜色偏差,导致图像质量劣化。
目前,已知如下降低该颜色偏差。
具体而言,利用热敏电阻检测光学扫描装置11的内部及/或周边的温度,并计算各温度下的主扫描方向X(下表面,称为X方向)及副扫描方向Y(下表面,称为Y方向)上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每种颜色的颜色偏差量,预先将得到的颜色偏差量的温度特性表的数据储存于存储器104。
接着,控制部101利用热敏电阻检测光学扫描装置11的内部及/或周边的温度,基于检测到的温度,并参考颜色偏差量的温度特性表,对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所形成的每种颜色的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
这样一来,可以进行控制以将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图像准确地叠加并转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从而防止颜色偏差。
通常,对由光学扫描装置11的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扫描光束向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写入静电潜像的定时等进行控制,由此对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的图像位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调节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的主扫描线在Y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校正Y方向上的图像位置。另外,通过调节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的主扫描线的长度及在X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校正X方向上的图像位置。
<光学扫描装置11及光学系统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4~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4是拆下本发明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上盖后的壳体41的内部的透视图。另外,图5是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平面图。另外,图6(A)是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沿A-A线的剖面图。另外,图6(B)是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沿B-B线的剖面图。
另外,将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多角电动机43的转轴的长度方向)设为高度方向Z。
壳体41具有矩形底板41a及围绕底板41a的四个侧板41b、41c。
另外,底板41a上固定有多角电动机43(图中未示出),在从底板41a的中央稍微偏向-Y方向的位置处,有在平面图中为多边形的多角镜42的转动中心连接固定在多角电动机43的转轴上,多角镜42通过多角电动机43而转动。
光学扫描装置11设有将第一~第四半导体激光器44a~44d的各光束L1~L4导向多角镜42的第一~第四入射光学系统。
第一入射光学系统由准直透镜53a、光圈54a、配置在与第一半导体激光器44a相同的高度的镜子55a及柱面透镜56等构成。
第二入射光学系统由准直透镜53b、光圈54b、配置在与第二半导体激光器44b相同的高度的镜子55b及柱面透镜56等构成。
第三入射光学系统由准直透镜53c、光圈54c、配置在与第三半导体激光器44c相同的高度的镜子55c及柱面透镜56等构成。
第四入射光学系统由准直透镜53d、光圈54d、配置在与第四半导体激光器44d相同的高度的镜子55d及柱面透镜56等构成。
而且,设有第一~第四成像光学系统。
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将被多角镜42反射的第一半导体激光器44a的光束L1导向与黄色对应的感光鼓13Y。
第二成像光学系统将被多角镜42反射的第二半导体激光器44b的光束L2导向与品红色对应的感光鼓13M。
第三成像光学系统将被多角镜42反射的第三半导体激光器44c的光束L3导向与青色对应的感光鼓13C。
第四成像光学系统将被多角镜42反射的第四半导体激光器44d的光束L4导向与黑色对应的感光鼓13K。
第一成像光学系统由Fθ第二透镜63b1、两个反射镜64a1及64a2等构成。
第二成像光学系统由Fθ第二透镜63b2、两个反射镜64b1及64b2等构成。
第三成像光学系统由Fθ第二透镜63b3、两个反射镜64c1及64c2等构成。
第四成像光学系统由Fθ第二透镜63b4及反射镜64d等构成。
接着,对各半导体激光器44a~44d的各光束L1~L4射入每个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扫描面的每条光路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入射光学系统中,第一半导体激光器44a的光束L1透射准直透镜53a而形成平行光,利用光圈54a减少光量,并射入镜子55a从而被反射,透射柱面透镜56后射入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
另外,在第二入射光学系统中,第二半导体激光器44b的光束L2透射准直透镜53b而形成平行光,利用光圈54b减少光量,并射入镜子55b从而被反射,透射柱面透镜56后射入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
另外,在第三入射光学系统中,第三半导体激光器44c的光束L3透射准直透镜53c从而形成平行光,利用光圈54c减少光量,并射入镜子55c从而被反射,透射柱面透镜56后射入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
另外,在第四入射光学系统中,第四半导体激光器44d的光束L4透射准直透镜53d从而形成平行光,利用光圈54d减少光量,并射入镜子55d从而被反射,透射柱面透镜56后射入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
柱面透镜56以使各光束L1~L4在与Y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大致收敛的方式进行聚光,从而形成线像,由此,对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扫描面在Y方向上的点距的偏移进行校正,该偏移是由于多角镜42的镜面的加工误差及多角电动机43的转轴的倾斜等引起的反射面42a的斜率误差(面倾斜)所产生的。
被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反射的光束L1、L2、L3及L4通过Fθ第一透镜63a,由此主扫描及副扫描的光线宽度收敛,同时,分别射入各反射镜64a1、64b1、64c1、64d。
接着,在第一成像光学系统中,光束L1被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向斜上方反射之后,被反射镜64a1及64a2反射,透射Fθ第二透镜63b1,并射入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13Y。
另外,在第二成像光学系统中,光束L2被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向斜下方反射之后,被反射镜64b1及64b2反射,透射Fθ第二透镜63b2,并射入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13M。
另外,在第三成像光学系统中,光束L3被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向斜下方反射之后,被反射镜64c1及64c2反射,透射Fθ第二透镜63b3,并射入形成青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13C。
另外,在第四成像光学系统中,光束L4被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向斜上方反射之后,被反射镜64d反射,透射Fθ第二透镜63b4,并射入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13K。
多角镜42是具有六棱柱及八棱柱等多棱柱形状,侧面具备镜子,且绕多棱柱的中心轴转动的转动多角镜。多角镜42通过多角电动机43以等角速度转动,光束L1~L4被各个反射面42a依次反射,使各光束L1~L4以等角速度反复向X方向偏转。
由此,沿X方向扫描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扫描面,从而以等间距形成点状静电潜像。
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及63b4调整焦距,以使被多角镜42的反射面42a反射后的各光束L1~L4分别在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扫描面上成像。
另外,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及63b4进行转换,以在X方向及Y方向的任意方向上,使各光束L1~L4以等线速度分别沿着感光鼓13Y、13M、13C及13K上的主扫描线移动。
由此,各光束L1~L4沿着X方向分别反复扫描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表面。
另一方面,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被驱动而转动,各光束L1~L4扫描该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二维表面(周面),在该各感光鼓13Y、13M、13C及13K的表面上分别形成静电图像。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4~图8对本发明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7(A)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透视图。另外,图7(B)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平面图。另外,图7(C)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侧视图。另外,图8(A)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透视图。另外,图8(B)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平面图。另外,图8(C)是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侧视图。
当光学扫描装置11的壳体41产生热膨胀时,壳体41沿X、Y、Z方向均匀地热膨胀,但对各光束L1~L4的光路的变动的影响表现最大的是Y方向的热膨胀。因此,为了减少颜色偏差量,需要抑制Y方向上的热膨胀的影响。
另外,当以位于最靠近激光源的位置处的Fθ第二透镜63b1为基准时,沿Y方向距离Fθ第二透镜63b1越远,产生的壳体41的热膨胀延伸越大。
因此,热膨胀的延伸以Fθ第二透镜63b4、Fθ第二透镜63b3、Fθ第二透镜63b2及Fθ第二透镜63b1的顺序增大,因此,颜色偏差量按照分别与Fθ第二透镜63b1、Fθ第二透镜63b2、Fθ第二透镜63b3及Fθ第二透镜63b4对应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顺序增大。
因此,不是将容易受壳体41的热膨胀的影响的Fθ第二透镜63b2、63b3及Fθ第二透镜63b4直接设置在壳体41上,而是如图4~图6所示,将其设置在由热膨胀系数(或线性膨胀系数)低于壳体41的材料构成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
图4~图6中,在光学扫描装置11的壳体41的两侧的侧板41b的内侧部分上所设置的台阶41d及41e上,分别设置有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及71。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由热膨胀系数(或线性膨胀系数)小于光学扫描装置11的壳体41的材料构成。例如,当壳体41使用作为树脂材料的PC/ABS合金(线性膨胀系数约7.8~8×10-5[cm/cm/℃])时,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使用线性膨胀系数小于作为金属材料的PC/ABS合金的SECC(电镀锌钢板。线性膨胀系数约11.7×10-6[cm/cm/℃])。
通常,以[×10-6/℃]为单位,作为树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PC树脂为70~80,ABS树脂为80~110,PET树脂为70等,作为合金的热膨胀系数,铝为23,铁为11.7,铜为16.6,作为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不锈钢为17~18,铸铁为10~12,超硬合金为5~6等。
因此,在使用由热膨胀系数为70~110[10-6/℃]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壳体41时,优选使用由5~23[10-6/℃]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构成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
另外,作为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的材料,除SECC以外,也可以使用SUS等线性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
如图7(A)~(C)所示,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形成有切口部71b2、71b3、71b4,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e上所设置的凸柱66a2、66a3、66a4。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孔部711a4及712a4分别为让位孔,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e上所设置的突起411e4及412e4。
孔部711a4及712a4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形状,以使突起411e4及412e4可以在壳体41膨胀时沿Y方向相对变位。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孔部711a3及712a3以及孔部711a2及712a2也相同。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具有:螺钉孔71c2、71c3及71c4,用以将用于调整副扫描线的弯折(倾斜)的调整部件固定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突起71d2、71d3及71d4,用以将用于调整倾斜的调整部件定位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具有:螺钉孔71e2、71e3及71e4,用以将用于调整倾斜的调整部件固定在Fθ第二02透镜支撑部71上;突起71f2、71f3及71f4,用以将用于调整倾斜的调整部件定位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具有用于将方端71a用螺钉67a等固定的孔部712a1,并具有用于向相反侧的端部71b插入弹簧螺钉69b的切口部71b1。
另外,壳体41的台阶41e上设有用于定位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凸柱(突起),通过将该凸柱(突起)插入孔部711a1内,定位Fθ透镜支撑部71。
如图8(A)~(C)所示,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形成有切口部72b2、72b3、72b4,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凸柱66b2、66b3、66b4。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4及722a4分别为让位孔,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突起411d4及412d4。
另外,孔部723a4为用于定位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4的下表面所设置的突起的孔部。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3、722a3及723a3以及孔部721a2,722a2及723a2也相同。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具有孔部72a5,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突起72b5。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通过利用图中未示出的弹簧螺钉69b5与突起72b5螺固而与壳体41卡合。
孔部72a5形成为椭圆形,以使壳体41膨胀时突起72b5可以在孔部72a5内沿Y方向滑动。即,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相对变位。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具有用于将-Y方向的端部72a通过螺钉67b等固定的孔部722a1,还具有用于向相反侧的端部72b插入弹簧螺钉69b的切口部72b1。
另外,在壳体41的台阶41d上设置定位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凸柱(突起),并将该凸柱(突起)插入孔部721a1内,由此,定位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具有三个台阶72c2、72c3及72c4。
这些台阶72c2、72c3及72c4特意倾斜,以使用于定位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2、65b3的光阑和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定位孔充分重叠。
图9为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9所示,向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切口部72b1插入弹簧螺钉69b。
另外,板簧63c4是将Fθ第二透镜63b4支撑在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4上的部件。
即,利用螺钉67b4将板簧63c4固定于凸柱66b4,利用板簧63c4沿-Z方向按压Fθ第二透镜63b4的端部,由此,Fθ第二透镜63b4被支撑在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4上。
另外,关于Fθ第二透镜63b4的相反侧的端部,利用螺钉67a4将板簧63d4固定于凸柱66a4,利用板簧63d4沿-Z方向按压Fθ第二透镜63a4的相反侧的端部,由此,将Fθ第二透镜63a4的相反侧的端部固定在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a4上。另外,Fθ第二透镜63b1~63b3的两端部也相同。
<弹簧螺钉69b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10(A)(B),对本发明的弹簧螺钉69b进行说明。
图10(A)是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10(B)是从Y方向观察到的图10(A)的弹簧螺钉69b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0(A)(B)所示,弹簧螺钉69b由下述部件组成:突起部691b,形成于壳体41的台阶41d上;与突起部691b螺合的扭簧(反冲弹簧692b);垫圈693b,设于突起部691b的顶面,从上方按压并压缩反冲弹簧692b;螺钉694b,用于将垫圈693b固定于突起部691b的顶面。
弹簧螺钉69b通过反冲弹簧692b的施予力,沿-Z方向向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端部72b施力从而压向壳体41的台阶41d上,由此,防止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从壳体41上浮。
通过如上构成,即使固定于壳体41的弹簧螺钉69b随着热膨胀而沿Y方向移动,弹簧螺钉69b也可以在切口部72b1内自由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72相对变位。即,弹簧螺钉69b相当于卡合部。
<弹簧螺钉69c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11(A)(B),对作为本发明的弹簧螺钉69b的变形例的挂钩69c进行说明。图11(A)是将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弹簧螺钉69b变更为挂钩69c时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11(B)是从Y方向观察到的图11(A)的挂钩69c的示意图。
如图11(A)(B)所示,挂钩69c由下述部件构成:设于壳体41的台阶41d上的突起部691c;板部692c,设于突起部691c的下端附近,且,与端部72b之间设置一些间隙,以防止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端部72b从壳体41上浮。
挂钩69c通过板部692c卡合,以防止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从壳体41上浮。即,挂钩69c相当于卡合部。
图12是图5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即使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产生热膨胀,由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沿Y方向产生热膨胀,与壳体41无关,因此,可以降低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的影响。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也相同。
图12中,从-Y方向的壳体41的端部照射激光,因此,壳体41的热膨胀的基准形成与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主体固定部(紧固部)对应的基准线BL。
另外,基准线BL是指,作为将光学扫描装置11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框架上的基准的线。
距离基准线BL越远,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偏移的量越大,因此,一般认为,设于-Y方向的端部上的Fθ第二透镜63b1的热膨胀的影响最小。
因此,通过经由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设置除Fθ第二透镜63b1以外的Fθ第二透镜63b2、63b3及63b4,可以有效地降低Fθ第二透镜63b2、63b3及63b4的热波动,可以大幅缩小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
<透镜调整部件68a2~68a4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13~图17,对用于调整本发明的Fθ第二透镜63b2~63b4在Y方向上的倾斜的透镜调整部件68a2~68a4进行说明。
图13是以从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中除去Fθ第二透镜63b2、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及透镜调整部件68a2后剩余的部分为中心所显示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另外,图14是在图13所示的部分中设有用于调整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透镜调整机构68a2的部分机构时的说明图。另外,图15是在图13所示的部分中设有透镜调整部68a2时的说明图。另外,图16是在图13所示的部分中设有具有Fθ第二透镜63b2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及透镜调整部68a2时的说明图。另外,图17(A)是从上侧观察盖体680a2时的透视图。另外,图17(B)从下侧观察盖体680a2时的透视图。
下表面,以透镜调整部件68a2为例进行说明,其它透镜调整部件68a3及68a4也相同。
如图13所示,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形成有切口部71b2、孔部711a2及712a2,用于分别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e上所设置的凸柱66a2、突起411e2及412e2。
突起411e2及412e2具有圆柱形,当分别插入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孔部711a2及712a2时,它们的上面位于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上面更高的位置。
如图14所示,保持有Fθ第二透镜63b2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下表面放置在壳体41的台阶41e上所设置的圆柱形突起411e2及412e2的上面。
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下表面与位于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上面更高的位置的突起411e2及412e2的上面接触,由此,规定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即Fθ第二透镜63b2的高度。
因此,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和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未接触。
但是,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经由透镜调整部件68a2、68a3及68a4支撑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65b3及65b4,即Fθ第二透镜63b2、63b3及63b4。
另外,通过图16的弹簧683a2等施力部件(弹簧),始终按压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由此,支撑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即Fθ第二透镜63b2。
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3及65b4,即Fθ第二透镜63b3及63b4也相同。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也可以通过与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65b3及65b4直接接触来支撑Fθ第二透镜63b2、63b3及63b4。
另外,利用板簧63d2沿-Z方向按压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上的Fθ第二透镜63b2的端部。
另外,如图14所示,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侧部上设有凸轮682a2。
如图14及图15所示,轴部681a2及凸轮682a2设于盖体680a2内,轴部681a2的前端与凸轮682a2在X方向上的一端接触。
轴部681a2具有可以通过手动绕轴转动的端部,且在轴部681a2和盖体680a2的内部之间形成有外螺纹及内螺纹,以使当该端部顺时针转动时,轴部681a2沿-X方向前进。
被轴部681a2的前端向-X方向按压的凸轮682a2绕Z方向的轴顺时针转动,并向Y方向按压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侧部。
轴部681a2经由壳体41的侧板41b上所形成的孔部41b2而被插入,可以从壳体41的外侧通过驱动器使其转动。
轴部681a2及凸轮682a2设于盖体680a2内,构成透镜调整部件68a2。
透镜调整部件68a2被螺钉73c2固定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
如图16所示,在透镜调整部件68a2和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侧部之间设有弹簧683a2。
图16中,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始终被弹簧683a2沿-Y方向施力,从而形成始终与图14的凸轮682a2抵接的状态,因此,防止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向±Y方向松动。因此,可以确保被轴部681a2调整后的位置。
如图17(A)(B)所示,盖体680a2具有:用于插入轴部681a2的孔部6801a2;切口部6802a2及孔部6803a2,用于分别嵌入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突起71d2及71e2;用于插入螺钉73c2的孔部6804a2。
图18是以从图4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中除去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之后剩余的部分为中心所显示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另外,图19是表示与图18对应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另外,图20是在图18所示的部分中设有图19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
如图8所述,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2及722a2分别为让位孔,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突起411d2及412d2。
突起411d2及412d2具有圆柱形,且在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上面更高的位置上具有上面。另外,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倾斜对应地,突起411d2的上面位于比突起412d2的上面更高地位置。
图21(A)是从上侧观察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时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图21(B)是从上侧观察图4所示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时的主要部分放大透视图。
如图21(A)(B)所示,设有凸部653b3的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下表面与位于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上面更高的位置的突起411d2及412d2的上面接触,由此,规定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即Fθ第二透镜63b2的高度。
因此,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和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未接触。
但是,在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沿-Z方向上的面上设有凸部653b2,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3a2为用于定位凸部723b2的孔部。
因此,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支撑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即Fθ第二透镜63b2。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3、722a3及723a3以及孔部721a2、722a2及723a2也相同。
《与现有技术的比较例》
接着,基于图22,对与现有技术的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22(A)及(B)分别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光学扫描装置11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在Y方向上的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每种颜色的颜色偏差量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这些图表表示从横轴左侧起青色(Cy)、品红色(Mg)及黄色(Ye)的每种颜色在光学扫描装置11的沿Y方向的后部(Rear)、中央部(Center)及前部(Front)的颜色偏差量(μm/deg.)。
另外,这些颜色偏差量表示与黑色(K)的颜色偏差量的相对颜色偏差量的差。
由这些图表可以明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11在Y方向上的颜色偏差量较现有技术的光学扫描装置11在Y方向上的颜色偏差量约减少80%。
这样一来,通过使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大幅减少颜色偏差量,因此,可以容易地提高颜色偏差的电子校正的精度。
因此,即使当壳体41的尺寸较大及设有防结露加热器时,也可以实现颜色偏差校正精度较高的光学扫描装置11。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2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进行说明。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不同点在于,不仅Fθ第二透镜63b2、63b3及63b4,Fθ第二透镜63b1也设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
这样一来,Fθ第二透镜63b1、63b2、63b3及63b4全部设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因此,容易定位,另外,容易预测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
(第三实施方式)
下表面,基于图24,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进行说明。
图2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不同点在于,Fθ第二透镜63b1、63b2及63b3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Fθ第二透镜63b4未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
在印刷未使用黑色的彩色图像时,颜色偏差的问题是由构成图像的三原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这几种颜色的颜色偏差引起的,因此,通过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设置与这几种颜色对应的Fθ第二透镜63b1、63b2及63b3,可以减少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
(实施方式4)
另外,除与基准线BL最接近且壳体41的热膨胀的影响最小的Fθ29第二透镜63b1以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仅设有两个Fθ第二透镜63b2及63b3。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因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的影响,同时,使Fθ第二透镜63b2及63b3的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及2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更短,因此,可以进一步控制成本。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25,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进行说明。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热膨胀后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25所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不同点在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在-Y方向的端部71a及72a处连接。
这样一来,即使当壳体41沿Y方向的热膨胀的延伸程度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的两侧不同时,也可以实现不易受其影响的光学扫描装置11。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26,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进行相对变位)机构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2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进行相对变位)机构的一例的说明图。另外,图2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进行相对变位)机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如图26(A)所示,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端部71b设置沿Y方向延伸的切口部71b1,通过该切口部71b1将弹簧30螺钉69a插入壳体41内,由此,在沿Y方向延伸的切口部71b1内,当壳体41热膨胀时,可以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Y方向上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进行相对变位)。
另外,如图26(B)所示,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一部分上设置沿Y方向延伸的椭圆形长孔部71c1,并通过该长孔部71c1将弹簧螺钉69a插入壳体41,由此,在沿Y方向延伸的长孔部内,当壳体41热膨胀时,可以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Y方向上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进行相对变位)。
这样一来,通过低成本且简易的结构,则可以防止壳体41热膨胀时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向Y方向偏移,因此,可以实现减少因壳体41的热膨胀引起的颜色偏差量的光学扫描装置11。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27~图31,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进行说明。
图27是拆下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上盖后的壳体41内部的透视图。另外,图28是图27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平面图。另外,图29是图27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透视图。另外,图30是图27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透视图。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中,四个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全部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上,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不同。
另外,如图27~图31所示,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在Y方向上的端部及中央附近设置有三个弹簧螺钉69a2、69a3及69a4,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不同。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也相同。
通过这样在Y方向的端部以外也设置弹簧螺钉69a2及69a3,可以防止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壳体41从台阶41e上浮。
另外,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的下表面与位于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上面更高的位置的突起411e1及412e1(图中未示出)的上面接触,由此,规定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即Fθ第二透镜63b1的高度。
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65b4也相同。
但是,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经由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分别支撑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即Fθ第二透镜63b1~63b4。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也可以通过与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直接接触来支撑Fθ第二透镜63b1~63b4。
如图29所示,分别用于调整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在Y方向上的倾斜的四个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
另外,如图30所示,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具有用于在-Y方向的端部72a固定螺钉的孔部721a0。
另外,壳体41的台阶41d上设有用于定位Fθ第二透镜支撑部的凸柱(突起),并将该凸柱(突起)插入孔部722a0内,由此,定位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1及722a1分别为让位孔,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突起411d1及412d1。
另外,孔部723a1是用于对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的下表面所设置的突起进行定位的孔部。通过其定位,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被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支撑。
32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2~721a4及722a2~722a4以及孔部723a2~723a4也相同。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具有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图10(B)的突起部691b的孔部72a2。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通过利用图10(A)、图10(B)的弹簧螺钉69b螺固在突起部691b上而与壳体41卡合。
孔部72a2形成为椭圆形,以使突起72b2可以在壳体41膨胀时沿Y方向在孔部72a2内滑动(壳体41对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进行相对变位)。
其它孔部72a3及72a4也相同。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相同,故不予赘述。
图31(A)是图27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68a1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31(B)是图27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68a1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1(A)(B)所示,当通过手动使第一轴部681a1沿-X方向顺时针转动时,和与第一轴部681a1联动的第一齿轮684a1相配合的第二齿轮685a1沿-Y方向顺时针转动。
此时,第二轴部686a1沿-Y方向前进,经由联结部件687a1,按压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的侧部,由此,使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向Y方向倾斜。
另外,透镜调整部件68a3的透镜调整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
联结部件687a1位于调整后的位置,始终抵接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的侧部。即,通过例如图16的弹簧683a2等施力部件(弹簧)(图中未示出),使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始终按压联结部件687a1。
但是,若将透镜调整部件68a1直接设置在壳体41上,则在壳体41产生热膨胀时,包含联结部件687a1的透镜调整部件68a1有时整体运动,从而导致调整偏移。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设于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具体而言,如图31(A)(B)所示,利用螺钉672a1将轴部保持板689a1固定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
利用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调整Fθ第二透镜63b1~63b4之后,即使光学扫描装置11的温度升高,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当然,Fθ第二透镜63b1~63b4的位置也不会变化。
因此,与直接设于壳体41的情况相比,不易受到热膨胀的影响。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32~图38,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进行说明。
图32是拆下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上盖后的壳体41内部的透视图。另外,图33是图32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平面图。另外,图34是图33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的沿C-C线的剖面图。另外,图35是从下侧观察图32所示的光学扫描装置11时的透视图。
作为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用于调整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在Y方向上的倾斜的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
图36是图32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透视图。另外,图37是图32所示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透视图。另外,图38(A)是图33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68a2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38(B)是图36所示的透镜调整部件68a2的局部放大图34。
另外,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的下表面与位于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的上面更高的位置的突起411e1及412e1(图中未示出)的上面接触,由此,规定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即Fθ第二透镜63b1的高度。
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65b4也相同。
但是,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经由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分别支撑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即Fθ第二透镜63b1~63b4。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也可以通过与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65b4直接接触来支撑Fθ第二透镜63b1~63b4。
图37中,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1及722a1分别为让位孔,用于避让壳体41的台阶41d上所设置的突起411d1及412d1。
另外,孔部723a1为用于对设置在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的下表面的突起(図中未示出)进行定位的孔部。通过其定位,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1被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支撑。
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孔部721a2~721a4及722a2~722a4以及孔部723a2~723a4也相同。
另外,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下表面与位于比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的上面更高的位置的突起411d2及412d2(图中未示出)的上面接触,由此,规定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即Fθ第二透镜63b2的高度。
另外,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的其它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中的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及72相同,故不予赘述。
如图34~图37及图38(B)所示,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在壳体41的外部具有驱动部(电机)688a1~688a4,这一点与利用手动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1不同。
如图38(B)所示,当利用驱动部688a2使第一齿轮684a2沿Z方向顺时针转动时,与第一齿轮684a2配合的第二齿轮685a2沿-Y方向顺时针转动。
此时,第二轴部686a2沿-Y方向前进,并按压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侧部,由此,使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向Y方向倾斜。
如图38(B)所示,透镜调整部件68a2还包含驱动部688a2,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未设置在壳体41上。
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3及68a4也相同。
这样一来,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设置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1上。具体而言,如图38(A)(B)所示,通过螺钉671a2将驱动部(电机)688a2及轴部保持板689a2固定在Fθ第二透镜支撑部72上。
联结板689a2位于调整后的位置,联结板689a2的第二轴部686a2始终抵接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的侧部。即,通过例如图16的弹簧683a2等施力部件(弹簧)(图中未示出),使Fθ第二透镜保持部65b2始终按压联结板689a2的第二轴部686a2。
利用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调整Fθ第二透镜63b1~63b4之后,即使光学扫描装置11的温度升高,透镜调整部件68a1~68a4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当然,Fθ第二透镜63b1~63b4的位置也不会变化。
而且,驱动部(电机)的第一齿轮684a1及684a2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变化,因此,第一齿轮684a1及684a2之间的齿隙36不会增大。
因此,与直接设于壳体41的情况相比,不易受热膨胀的影响。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也包含上述多个形式中任意形式的组合。
除前述实施方式以外,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各种变形例。应理解,这些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中应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所述范围内的全部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1、11c:光学扫描装置
13、13Y、13M、13C、13K:感光鼓
41:壳体
41b、41c:侧板
41d、41e:台阶
42:多角镜
42a:反射面
43:多角电动机
44a:第一半导体激光器
44b:第二半导体激光器
44c:第三半导体激光器
45d:第四半导体激光器
411d1、412d1、411d2、412d2、411d3、412d3、411d4、412d4、411e1、412e1、411e2、412e2、411e3、412e3、411e4、412e4:突起
413d1、413d2、413d3、413d4:凹部
53a、53b、53c、53d:准直透镜
54a、54b、54c、54d:光圈
55a、55b、55c、55d:镜子
56:柱面透镜
63a:Fθ第一透镜
63b1~63b4:Fθ第二透镜
63c1~63c4、63d1~63d4:板簧
64a1、64a2、64b1、64b2、64c1、64c2、64d:反射镜
65b1、65b2、65b3、65b4:Fθ第二透镜保持部
67a、67a4、67b、67b4:螺钉
66a2~66a4、66b2~66b4:凸柱
68a1、68a2、68a3、68a4:透镜调整部件
69a、69a2~69a4、69b、69b2~69b5:弹簧螺钉
69c:挂钩
651b1、652b1、651b2、652b2、651b3、652b3、651b4、652b4:凹部
653b1、653b2、653b3、653b4:凸部
661a1~661a4、661b1~661b4:孔部
671a1、671a2、672a2、673a2:螺钉
680a1、680a2、680a4:盖体
681a1、681a2、681a4:轴部
682a1、682a2、682a4:凸轮
683a1、683a2、683a4:弹簧
684a1~684a4:第一齿轮
685a1~685a4:第二齿轮
686a1~686a4:第二轴部
687a1、687a2、687a4:联结部件
688a1~688a4:驱动部
689a1、689a2:轴部保持板
691b、691c:突起部
692b:反冲弹簧
692c:板部
693b:垫圈
694b:螺钉
6801a1、6803a1、6804a1、6801a2、6803a2、6804a2、6801a3、6803a3、6804a3、6801a4、6803a4、6804a4:孔部
6802a、6802a2、6802a3、6802a4:切口部
71、72:Fθ第二透镜支撑部
71a、71b、72a、72b:端部
71a1~71a4、72a1~72a5:孔部
71b1~71b4、72b1~72b4:切口部
71c1:长孔部
71c2~71c4、71e2~71e4:螺钉孔
71d2~71d4、71f2~71f4、72b5、72c2~72c4:突起
711a1、712a1、711a2、712a2、711a3、712a3、711a4、712a4:孔部
722a0、721a0、721a1、722a1、723a1、721a2、722a2、723a2、721a3、722a3、723a3、721a4、722a4、723a4:孔部
100:图像形成装置
BL:基准线
C:箭头
L1、L2、L3、L4:光束
Pa、Pb、Pc、Pd:图像形成站
R1:片材输送路径
TE:由热膨胀引起的延伸
X:主扫描方向
Y:副扫描方向
Z:高度方向
Claims (15)
1.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其具备:壳体;多个光源;偏转扫描部,其利用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束对多个扫描对象进行偏转扫描;以及多个光学部,其配置在所述偏转扫描部和所述扫描对象之间,所述光学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支撑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支撑部件,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以预定间隔配置的所述多个光学部,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壳体的热膨胀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多个光学部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进行相对变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固定部,其将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预定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卡合部,其使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预定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壳体以在配置有多个所述光学部的第二方向上可相对变位的方式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卡合部更靠近所述多个光源侧的部位上具备所述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是通过经由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设置的第一贯通部,向所述壳体上所设置的第一螺钉孔中插入第一螺钉而构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是通过经由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设置的第二贯通部,向所述壳体上所设置的第二螺钉孔中插入第二螺钉而构成的,
所述第二螺钉具有弹簧,当所述第二螺钉经由所述第二贯通部被插入所述第二螺钉孔中时,所述弹簧按压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具有挂钩,所述挂钩经由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设置的第二贯通部与所述壳体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贯通部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孔或切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由透镜及保持所述透镜的透镜保持部件构成,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具有使所述壳体上所设置的突起贯通的贯通孔,
当所述光学部的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时,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表面与贯通所述贯通孔后的所述突起的前端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安装有调整部,当所述光学部的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时,所述调整部用于调整所述光学部的一端的、配置有多个所述光学部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调整部的驱动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多个光学部中的、用于黑色、青色及品红色的光学部或用于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光学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支撑部件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构成。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94619 | 2016-05-10 | ||
JP2016-094619 | 2016-05-10 | ||
JP2017-058139 | 2017-03-23 | ||
JP2017058139A JP6886319B2 (ja) | 2016-05-10 | 2017-03-23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前記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PCT/JP2017/015342 WO2017195530A1 (ja) | 2016-05-10 | 2017-04-14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3269A true CN109153269A (zh) | 2019-01-04 |
CN109153269B CN109153269B (zh) | 2020-11-24 |
Family
ID=6032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6351.1A Active CN109153269B (zh) | 2016-05-10 | 2017-04-14 | 光学扫描装置及具备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63719B2 (zh) |
JP (1) | JP6886319B2 (zh) |
CN (1) | CN10915326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3984A (zh) * | 2019-10-18 | 2020-02-25 | 合肥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色彩板涂装工艺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95340U (zh) * | 1987-05-29 | 1988-12-15 | ||
CN1102481A (zh) * | 1993-08-13 | 1995-05-10 | 东京电气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 |
US6278471B1 (en) * | 1999-02-15 | 2001-08-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light-scanning unit having supporting member |
JP2005084449A (ja) * | 2003-09-10 | 2005-03-31 | Ricoh Co Ltd |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90115833A1 (en) * | 2007-09-14 | 2009-05-07 | Soulliaert Eric | Light emitting array for printing or copying |
CN102880024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的定位调整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30070041A1 (en) * | 2011-09-20 | 2013-03-21 | Randall Lee Hudson | Laser Scan Unit Housing for an Imaging Device |
US20140185118A1 (en) * | 2011-09-30 | 2014-07-03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Adjustable Mirror Motor Mounting for Laser Printhead |
CN104769481A (zh) * | 2012-10-12 | 2015-07-08 | 统雷有限公司 | 紧凑、低色散以及低像差自适应光学扫描系统 |
CN105359212A (zh) * | 2013-06-14 | 2016-02-24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和调节方法 |
-
2017
- 2017-03-23 JP JP2017058139A patent/JP68863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4-14 US US16/300,545 patent/US106637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4-14 CN CN201780026351.1A patent/CN1091532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95340U (zh) * | 1987-05-29 | 1988-12-15 | ||
CN1102481A (zh) * | 1993-08-13 | 1995-05-10 | 东京电气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 |
US6278471B1 (en) * | 1999-02-15 | 2001-08-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light-scanning unit having supporting member |
JP2005084449A (ja) * | 2003-09-10 | 2005-03-31 | Ricoh Co Ltd |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90115833A1 (en) * | 2007-09-14 | 2009-05-07 | Soulliaert Eric | Light emitting array for printing or copying |
CN102880024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的定位调整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30070041A1 (en) * | 2011-09-20 | 2013-03-21 | Randall Lee Hudson | Laser Scan Unit Housing for an Imaging Device |
US20160187804A1 (en) * | 2011-09-20 | 2016-06-30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Laser Scan Unit Housing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US20140185118A1 (en) * | 2011-09-30 | 2014-07-03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Adjustable Mirror Motor Mounting for Laser Printhead |
CN104769481A (zh) * | 2012-10-12 | 2015-07-08 | 统雷有限公司 | 紧凑、低色散以及低像差自适应光学扫描系统 |
CN105359212A (zh) * | 2013-06-14 | 2016-02-24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和调节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3984A (zh) * | 2019-10-18 | 2020-02-25 | 合肥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色彩板涂装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63719B2 (en) | 2020-05-26 |
US20190212548A1 (en) | 2019-07-11 |
JP2017203976A (ja) | 2017-11-16 |
JP6886319B2 (ja) | 2021-06-16 |
CN109153269B (zh) | 2020-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53935B2 (en) | Optical scan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scanner attitude correcting method | |
CN103376694B (zh) | 能够校正激光束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
US9266351B2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7148346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21470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007807B2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510839C (zh) | 光学扫描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 |
JP2007206653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11512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09153269A (zh) | 光学扫描装置及具备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4482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10170152A1 (en) | Measuring method,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6184526A (ja) |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走査線変化補正方法 | |
JP201316330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4859091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2375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35362B2 (ja) |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 |
JP6677581B2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前記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257572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345450A (zh) | 光扫描装置及利用该光走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251646B (zh) | 光学扫描装置和利用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
US9223273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WO2017195530A1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EP0919883A1 (en) | Laser scanning unit module | |
JP6198402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