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2643A - 进退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进退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2643A
CN109072643A CN201780027806.1A CN201780027806A CN109072643A CN 109072643 A CN109072643 A CN 109072643A CN 201780027806 A CN201780027806 A CN 201780027806A CN 109072643 A CN109072643 A CN 109072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vance
retreat
component
retreat compon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78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2643B (zh
Inventor
山本伸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L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 L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Lex Corp filed Critical Hi L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2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6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4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fuel inlet covers essentially flush with the vehicle surfa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6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 E05C19/022Released by pushing in the clos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B60K2015/0515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250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进退移动装置,具备:进退位置控制机构,以使相对于壳体能够进退移动的进退构件在前进的前进位置和后退的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限制构件,使进退构件成为进退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驱动部,使驱动轴旋转;及驱动力传递构件,将驱动部的驱动力向限制构件传递而使限制构件移动,其中,进退构件一边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一边进行进退移动,限制构件设置成能够在使进退构件成为限制状态的限制位置和解除限制状态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限制位置处与进退构件侧构件卡合而使进退构件成为限制状态,驱动部相对于限制构件及进退构件而设置在设有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同侧,驱动轴包含进退构件延伸的方向作为方向分量地延伸,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进退移动装置。

Description

进退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壳体和相对于壳体能够进退移动的进退构件的进退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已知有将燃料补给口覆盖的燃料盖。燃料盖通常经由铰链而安装于车身。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轴状的推杆(柱塞)沿轴向进退而对燃料盖进行开闭的开闭装置。推杆在将燃料盖关闭的压入位置与将燃料盖打开的突出位置之间进退,且一边进退一边在以推杆的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在推杆的前端设有卡定部,在燃料盖设有被卡定部。并且,在推杆处于压入位置时,卡定部卡定于燃料盖的被卡定部。由此,燃料盖成为覆盖燃料补给口的关闭状态。而且,在推杆向突出位置前进的过程中,推杆和卡定部旋转而卡定部与燃料盖的被卡定部的卡定被解除,覆盖燃料补给口的燃料盖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专利文献1的开闭装置具有对推杆的进退进行上锁的上锁机构(专利文献1的图11、图12)。上锁机构通过电动机使卡定构件卡定于推杆,由此进行限制以避免推杆进退。通过上锁机构对推杆的进退进行限制,即使操作燃料盖,推杆也不会进退,燃料盖不会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3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进一步要求车辆的轻量化、小型化等。因此,对燃料盖进行开闭的开闭装置能够利用的进退移动装置也被要求小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使进退构件进退的进退移动装置中,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进退移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进退移动装置具备:
壳体;
进退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进退移动;
进退位置控制机构,以使所述进退构件在相对于所述壳体前进的前进位置和相对于所述壳体后退的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限制构件,使所述进退构件成为进退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
驱动部,具有驱动轴和使驱动轴旋转的主体;及
驱动力传递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通过将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向所述限制构件传递而使所述限制构件移动,
其中,
所述进退构件以一边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一边进行进退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而设置于规定位置的壳体侧构件;及相对于所述进退构件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而设置于所述进退构件的进退构件侧构件,
所述限制构件设置成能够在使所述进退构件成为所述限制状态的限制位置和解除所述限制状态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在所述限制位置处与所述进退构件侧构件卡合而使所述进退构件成为所述限制状态,
所述驱动部相对于所述限制构件及所述进退构件而设置在设有所述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同侧,
所述驱动轴包含所述进退构件延伸的方向作为方向分量地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进退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适用于燃料盖的开闭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进退构件的卡定部与燃料盖的被卡定部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中表示壳体和罩盖的分离立体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中表示将罩盖拆卸且进退构件前进到前进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的罩盖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中使进退构件从壳体分离的立体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中使进退构件侧构件从主体侧分离的立体图。
图8是进退构件侧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中使限制构件和蜗杆从主体侧分离的立体图。
图10是限制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中使电动机和蜗轮从主体侧分离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是使进退构件相对于壳体进行进退移动的装置,可列举燃料盖的开闭装置作为一适用例,但是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适用于与燃料盖的开闭装置不同的装置。
[适用了进退移动装置1的开闭装置100]
如图1所示,开闭装置100是对车辆的收容供油口的开口的盖进行开闭的装置,该开闭装置100适用本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1。开闭装置100具有:设置于车身105的开口103;作为将开口103闭塞的盖的燃料盖101;将燃料盖101支承为能够回旋的铰链102;及进退移动装置1。
进退移动装置1具有进退构件11和在进退构件11的前端设置的卡定部12,进退构件11进退而对燃料盖101进行开闭。
在燃料盖101设有能够供进退构件11的卡定部12卡定的被卡定部104。被卡定部104是例如具备在卡定部12处于规定的角度位置时能够使卡定部12通过的开口部的孔。
根据这样的开闭装置100,在燃料盖101关闭时,燃料盖101按压进退构件11,由此进退构件11向车辆105的内侧后退。在燃料盖101关闭而与卡定部12抵接时,进退构件11的卡定部12处于规定的角度位置(参照图2中由假想线表示的卡定部12),通过被卡定部104的开口部而进入被卡定部104的内部。此外,当进退构件11后退时,位于被卡定部104的内部的卡定部12旋转而其角度变化(参照图2中由实线表示的卡定部12),因此卡定部12与被卡定部104卡定。当卡定部12与被卡定部104卡定时,关闭的状态的燃料盖101被锁定。
在利用燃料盖101将开口103关闭的状态下,当按压燃料盖101时,作用力作用于进退构件11,进退构件11向车辆105的外侧前进。此时,进退构件11的卡定部12旋转而其角度位置成为规定的角度位置,由此卡定部12与被卡定部104的卡定被解除。由此,燃料盖101进行打开的工作。
另外,如果是进退移动装置1的进退移动受限制的限制状态,则在燃料盖101关闭时,即使进一步按压燃料盖101,向车辆105的外侧前进的作用力也不会作用于进退构件11,因此,燃料盖101不会打开,其详情在后文叙述。
[进退移动装置1的整体结构]
如图3、4等所示,进退移动装置1具备进退构件11、壳体40、进退位置控制机构、限制构件30、驱动部60、及驱动力传递构件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退移动装置1具备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81、罩盖58、线缆90。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具有进退构件侧构件20和作为壳体侧构件的一例的销82。
[壳体40]
如图3所示,壳体40具有进退构件11、进退构件侧构件20、限制构件30、驱动部60、驱动力传递构件70、及对弹簧81等零件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在此,壳体40具有被罩盖58覆盖的开口。壳体40在内部收容有进退构件11等零件,进行相对于燃料盖101的定位。
如图6所示,在壳体40的一面设有使进退构件11的一部分通过的贯通孔43,以使进退构件11能够相对于壳体40进行进退移动。壳体40以开口为上部,利用底部和在底部竖立设置的壁状部来形成对进退构件11、限制构件30等各零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详情后述)。
另外,在壳体40设有将与限制构件30连接的线缆90导出的导出孔15。
在壳体40设有将进退构件11保持为能够沿规定的方向移动的第一保持部41、将限制构件30保持为能够滑动的第三保持部50、将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一部分保持为能够滑动的第二保持部51。而且,在壳体40设有将蜗杆7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轴44、对蜗轮72的轴部72a进行支承的轴承46、对驱动部60的驱动部主体62进行保持的驱动部主体保持部45、及弹簧保持轴47。进退构件11及在进退构件侧设置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能够通过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51而相对于壳体40不会松动地移动,因此通过由第三保持部50保持的限制构件,能够在规定的位置可靠地进行移动限制。
[进退构件11]
进退构件11是相对于壳体40能够进退移动的构件。具体而言,进退构件11能够在前进的前进位置和后退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在此,前进是指朝向壳体40的外侧移动的情况,后退是指朝向壳体40的内侧移动的情况。而且,前进位置是指前进的进退构件11的停止位置,后退位置是指后退的进退构件11的停止位置。因此,例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如果前进位置及后退位置都为壳体40的外侧,则在前进位置处,与后退位置相比,进退构件11的特定部分例如进退构件11的前端距壳体40远。在开闭装置100(参照图1)中,前进位置是卡定部12与燃料盖101的被卡定部104成为非卡定状态且燃料盖101成为打开状态的位置。而且,在开闭装置100中,后退位置是卡定部12与燃料盖101的被卡定部104成为卡定状态且燃料盖101被保持为关闭状态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变形例,存在前进位置及后退位置都为壳体40的内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与后退位置相比,进退构件11的特定部分例如进退构件11的前端接近壳体40的外侧。而且,也存在前进位置为壳体40的外侧且后退位置为壳体40的内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进退构件11的特定部分例如进退构件11的前端从壳体40露出没入。
进退构件11以一边相对于壳体40相对旋转一边进退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壳体40。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退构件11具有圆柱状或圆筒状的杆部分和在杆部分的前端设置的卡定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退构件11以进退构件11的轴向与进退构件11的进退方向(前进方向及后退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杆部分的轴向的一部分设有环状槽13。环状槽13是供后述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的被嵌合部的一例。而且,在杆部分的比环状槽13靠后退侧处设有螺旋状槽14。环状槽13以与进退构件11的轴垂直的方式设置在杆部分的外周。作为被嵌合部的环状槽13设置成,在进退构件11沿绕轴方向旋转时,进退构件侧构件20位移而不会阻碍由限制构件30进行的限制。
进退构件11穿过壳体40的贯通孔43,且由壳体40的第一保持部41保持为能够滑动。在第一保持部41设有对进退构件11进行保持的壁面,在该壁面设有突起42。进退构件11以使壳体40的底侧的壁面的突起42插入于螺旋状槽14的方式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壳体40的底侧相当于壳体40中的安装有罩盖58的一侧的相反侧。而且,进退构件11利用进退构件侧构件20(参照图3)、罩盖58、壳体40的壁面来限制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抑制突起42从螺旋状槽14的脱离。由此,当进退构件11沿进退方向移动时,利用突起42来限制螺旋状槽14的绕圈方向的位置,进退构件11以轴心为中心旋转。即,进退构件11一边以轴心为中心旋转一边进退移动,作为一边相对于壳体40相对旋转一边进退移动的一例。
第一保持部41的突起42和进退构件11的螺旋状槽14构成进退构件11一边相对于壳体40相对旋转一边进退移动的机构。进退构件11的螺旋状槽14是以沿着进退构件11的旋转移动的轨迹的方式对进退构件11进行引导的轨迹引导部的一例,第一保持部41的突起42是由轨迹引导部引导的被轨迹引导部的一例。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在第一保持部41设置螺旋状槽等的轨迹引导部,在进退构件11设置突起等的被轨迹引导部。即,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壳体40和进退构件11中的任一方具有以一边相对于壳体40相对旋转一边进退移动的方式对进退构件11的移动轨迹进行引导的轨迹引导部,在另一方具有由轨迹引导部引导的被轨迹引导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进退构件11与进退移动相伴的连续的旋转作为进退构件11一边相对于壳体40相对旋转一边进退移动的行为的一例,但也可以是其他的行为。例如,也可以是进退构件11进退移动的过程中的、或者进退移动的开始时或结束时的、进退构件11的暂时性的旋转,还可以是进退构件11的断续性的旋转。
进退构件11具有对弹簧81的一端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作为保持部的一例,是在杆部分的后退方向侧形成的弹簧插入孔16。在此,弹簧插入孔16与进退构件11的中心轴为同轴。弹簧插入孔16的内径是在弹簧81收缩时能够对收缩的弹簧81进行收容的内径。弹簧81只要能够对进退构件11施力即可,向进退构件11安装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通过使弹簧81与进退构件11为同轴,相比较于弹簧81与进退构件11的中心轴平行且配置在与该中心轴偏离的位置的情况,不需要确保从中心轴偏离的量的空间,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小型化。
[弹簧81]
弹簧81对进退构件11沿进退构件11的轴向,特别是向前进方向施力。如图6所示,弹簧81将一端插入于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弹簧插入孔16,并将其他端保持于壳体40的1个弹簧保持轴47。由此,弹簧81对于进退构件11及与进退构件11一起移动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向进退构件11的前进方向施加斥力。由弹簧81向前进方向施力的进退构件11的前进通过在壳体40内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与贯通孔43的周围的内壁面抵接而受到限制(详情后述)。
[进退位置控制机构]
进退位置控制机构是以使进退构件11在相对于壳体40前进的前进位置和相对于壳体40后退的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机构。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具有相对于壳体40而设置于规定位置的壳体侧构件和相对于进退构件11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而设置于进退构件11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具有使进退构件11沿进退方向移动的移动功能,并且具有使进退构件11停止于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的停止功能。进退构件11的、进退方向的移动、前进位置及后退位置都通过与壳体40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来决定,因此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包括以能够可靠地控制上述的位置关系的方式构成的、设置于壳体40的部分(即壳体侧构件)和设置于进退构件11的部分(即进退构件侧构件20)。它们都配置在壳体4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壳体侧构件的一例而使用销82。
[进退构件侧构件20]
图3、图4、图7及图8所示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相对于进退构件11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而设置于进退构件11。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与进退构件11一起沿进退构件11的轴向移动。
具体而言,进退构件侧构件20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于进退构件11。如图7等所示,进退构件侧构件20具有:与进退构件11的轴水平地延伸而具有引导部21的第一板状部20a;及从第一板状部20a与进退构件11的轴垂直地延伸的第二板状部20b。
如图8所示,第二板状部20b具有C字状的嵌合部23,嵌合部23与进退构件11的环状槽13嵌合。由此,第二板状部20b沿着进退构件11的绕轴方向与环状槽13进行滑动,但是进退构件11的轴向及其垂直方向上的第二板状部20b与进退构件11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以进退构件11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进退构件11与进退构件侧构件20能够相对旋转,且在进退构件11的轴向上,进退构件11与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不能相对移动。
另外,在进退构件侧构件20以与第一板状部20a和第二板状部20b垂直地相交的方式设有第三板状部20c,以与第一板状部20a和第二板状部20b垂直地相交而与第三板状部20c相对的方式设置第四板状部20d。在嵌合部23嵌合于环状槽13时,进退构件侧构件20以通过第一板状部20a、第三板状部20c、第四板状部20d将进退构件11沿周向包围的方式安装在进退构件11上。而且,在进退构件侧构件20设有沿着进退构件11的杆部分的外表面的形状的曲面25。并且,在曲面25沿进退构件11的杆部分的外表面的状态下,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与进退构件11相对旋转。由此,能得到没有松动的旋转。嵌合部23在进退构件11的进退方向上配置于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前进侧。换言之,具有嵌合部23的第二板状部20b的在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中的位置只要是伴随着进退构件11的前进而进退构件侧构件20移动时第二板状部20b能够与壳体40的贯通孔43的周围的内壁面抵接的位置即可,可以任意。
需要说明的是,进退构件11与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嵌合构造只要两者以进退构件11的轴心为中心能够相对旋转即可,可以为任意的构造,例如,也可以在进退构件11设置环状的突起,在进退构件侧构件20设置与环状的突起嵌合的环状槽。环状的突起也可以置换为多个突起。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与进退构件11只要嵌合成进退构件侧构件20伴随着进退构件11的轴向的进退移动而移动,在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移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进退构件11的移动也受到限制,并且进退构件11相对于进退构件侧构件20能够相对旋转即可,其具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嵌合部和进退构件11的被嵌合部只要一方为环状,安装就变得容易。
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第三板状部20c具有以一部分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突出部26。进退构件侧构件20以突出部26在壳体40的第二保持部51能够滑动的状态保持于壳体40。第二保持部51与进退构件11的进退方向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当进退构件11沿进退方向移动时,突出部26沿第二保持部51移动。第二保持部51将侧方由壁体51a~51c包围而形成,因此也能够抑制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旋转。突出部26设置在第三板状部20c的从第一板状部20a延伸出的延出方向前端,但是在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中,只要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姿势稳定即可,位置或与壳体40的接触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而且,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第四板状部20d也可以是与壳体40的内壁进行滑动而使与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相伴的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移动时的姿势稳定的结构。
在突出部26设有与限制构件30卡合而限制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进退构件11的中心轴方向的移动的卡合部。作为该卡合部的一例,是供限制构件30的延出部31(参照图9)进入的凹部24,凹部24设置于突出部26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凹部24中,根据突出部26中的对凹部24在后退方向侧进行分隔的面的轴向上的位置,能够变更由限制构件30的延出部31限制的进退构件11的进退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4设置于在进退构件11位于后退位置时延出部31插入的位置。
此外,如图7所示,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第一板状部20a具有在板状的构件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引导部21。引导部21对进退构件侧构件20进行引导。该板状的引导部21限制壳体侧构件与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相对的移动动作。
作为壳体侧构件的一例的销82相对于壳体40而设置在规定位置。更详细而言,销82以具有相对于壳体40的相对位置不变的部分(在此,为后述的弯曲部82a)的方式设置。
销82在两端具有弯曲部82a、82b。一端(基端)的弯曲部82a嵌合于罩盖58的嵌合孔53(参照图5)。其他端(前端)的弯曲部82b是由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引导部21引导的被引导部的一例。销82只要具有能够控制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刚性即可,也可以具有弹性。销82配置成通过一端嵌合于嵌合孔53而将一端侧向引导部21压紧。由此,成为销82的前端的弯曲部82b被按压于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引导部21的状态,以使销82能够以壳体40的嵌合孔53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将销82固定。
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引导部21是所谓心形凸轮,在板状的面上具有绕圈的凹部,以沿着该绕圈的凹部的方式引导销82的弯曲部82b。在绕圈的凹部的底设有台阶,将销82的弯曲部82b向下台阶的方向引导。由此,销82的弯曲部82b将引导部21的绕圈的凹部引导成向一方向绕圈。在销82的弯曲部82b处于引导部21的绕圈的凹部中的后退侧的位置时,进退构件11成为前进到壳体40的外侧的前进位置。在销82的弯曲部82b处于引导部21的绕圈的凹部的前进侧的位置时,即,在与M字的中央的谷部分即V状部21a卡合时,进退构件11成为后退到壳体40的内侧的后退位置。销82的弯曲部82b的位置即引导部21的绕圈的凹部中的后退侧的位置相当于第一位置的一例。而且,销82的弯曲部82b的位置即引导部21的绕圈的凹部的前进侧的位置相当于第二位置的一例。这样,被引导部被引导到引导部21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由此进退构件11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引导部21的绕圈的凹部在进退构件11的进退方向的前进侧具有弯曲成M字状的路径部分。在该部分中引导销82的弯曲部82b,由此,当使进退构件11一次后退至大致终端时,进退构件11稍微前进而暂时停止。
此时的销82的弯曲部82b是位于M字的谷部分即V状部21a的状态。当使进退构件11再一次后退至大致终端时,销82的弯曲部82b从V状部21a脱离而移动,伴随于此,进退构件11前进至前进位置。
这样,在对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进行控制的进退位置控制机构中,引导部21和作为被引导部的一例的弯曲部82b担负着限制进退构件侧构件20与作为壳体侧构件的一例的销82的相对的移动动作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进退构件11的后退方向的运动由于外力而产生,进退构件11的前进方向的运动由于弹簧81的作用力而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对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进行控制的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引导部21固定于壳体40,将由引导部21引导的被引导部设置于进退构件11。在将引导部21固定于壳体40的情况下,由引导部21引导的销82设置在进退构件11侧。而且,只要壳体侧构件和进退构件侧构件中的任一方具有被引导部且另一方具有引导部即可。
[限制构件30]
如图4、9、12等所示,限制构件30使能够沿轴向移动的进退构件11成为进退方向(在此为轴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限制构件30设置成能够在使进退构件11成为限制状态的限制位置和解除限制状态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退构件11处于限制位置处,限制构件30通过与进退构件侧构件20卡合而使进退构件11成为限制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限制位置是与进退构件11由进退位置控制机构保持的后退位置相同的位置。由此,在进退构件11通过进退位置控制机构而位于后退位置时,限制构件30使进退构件11成为限制状态,限制基于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向前进位置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限制位置可以不是由进退位置控制机构保持的后退位置,也可以构成为在进退构件11从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的中途,限制卡定部12与被卡定部104的卡定状态被释放之前的进退构件11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进退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代表性地是如后所述前进方向的移动及后退方向的移动都受到限制的状态,但是作为变形例,也可以是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中的仅任一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及图10所示,限制构件30具有:从进退移动装置1的主体部沿着与进退构件11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出的延出部31;及用于将旋转方向的运动转换成直进方向的运动的齿条33。
限制构件30由壳体40的第三保持部50保持为能够滑动。第三保持部50向延出部31延伸出的方向的同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使限制构件30能够向该方向滑动。
齿条33沿着延出部31的延出方向延伸配置,与蜗杆74啮合,从动于蜗杆74的旋转运动,从而使限制构件30沿该延伸方向运动。
当进退构件11处于后退位置且限制构件30移动规定量以上时,限制构件30的延出部31进入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凹部24,与作为卡合部的凹部24卡合,使进退构件11成为进退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延出部31的前端为了容易地向凹部24插入而具有锥状的前端部31a。
图4中的限制构件30的位置是将进退构件11的限制状态解除的解除位置。在限制构件30处于解除位置时,进退构件11能够前进及后退,在图4中,示出进退构件11处于向前进方向完成移动的状态的位置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使进退构件11成为限制状态的结构并不局限于限制构件30的延出部31进入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凹部24的结构,也可以适用各种卡合构造。也可以是例如在进退构件11设置凸部,在限制构件30设置凹部,当限制构件30位于限制位置时,凹部与凸部卡合而进退构件11成为限制状态的结构。
另外,在限制构件30连接有使限制构件30从装置的外部滑动的线缆90。线缆90对于限制构件30的安装可以任意地安装,但是为了使用线缆90使限制构件30有效地滑动移动,而优选将线缆90以沿限制构件30的滑动方向导出的方式安装于限制构件30。这种情况下,通过拉拽线缆90而能够强制性地使限制构件30从限制位置移动到解除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限制构件30中,将线缆90的一端连接的连接部通过引导凹部35和与引导凹部35连续的导出部36构成。在引导凹部35卡合有线缆90的一端的线缆端92(参照图12)。在与引导凹部35连通而向限制构件30的外部开口的槽状的导出部36,将与线缆端92连接的线缆主体91向限制构件30的外部导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凹部35沿限制构件30的滑动方向延伸地形成。由此,在引导凹部35内部设有线缆端92能够滑动的游隙。引导凹部35的滑动方向的长度为限制构件30的移动范围的同等以上的情况下,在通过后述的驱动部60的驱动力使限制构件30从解除位置滑动到限制位置时,能够抑制线缆端92追随地移动的情况及线缆主体91的张力增大的情况,能够抑制限制构件30在移动过程中从线缆90受到的阻力。
[驱动部60]
驱动部60产生使限制构件30移动的驱动力。驱动部60具有驱动轴64和使驱动轴64旋转的驱动部主体62。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电动机作为驱动部6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主体62为电动机主体,驱动轴64为电动机输出轴。驱动部60由驱动部主体保持部45保持,相对于限制构件30及进退构件11而设置在设有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同侧。相对于限制构件30及进退构件11而设置在设有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同侧是指,在壳体40中假想配置限制构件30及进退构件11的面,相对于该假想面而在配置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同侧配置驱动部60。具体而言,驱动部60经由各保持部而在配置有限制构件30及进退构件11的壳体40的底部的底面或底部的底面上方配置。换言之,包含驱动部60及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假想的层重叠地配置在包含限制构件30及进退构件11的假想的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40内,相对于在横向上相邻的限制构件30及进退构件11,在限制构件30上重叠配置驱动部60,在进退构件11上配置与驱动部60在横向上相邻的进退位置控制机构。
从驱动部主体62突出的驱动轴64包含进退构件11延伸的方向作为方向分量而延伸配置。在此,驱动部60由驱动部主体保持部45保持,由此以驱动轴64比驱动部主体62从进退构件11分离的方式倾斜配置。驱动部主体62及驱动轴64配置在相对于进退构件11的轴不正交而交叉的方向。这样使驱动轴64的一端比驱动轴64的其他端从进退构件11分离,由此能确保从驱动轴64的一端向限制构件30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构件70的配置空间。
[驱动力传递构件70]
驱动力传递构件70连接于驱动轴64的一端,通过将驱动部60的驱动力即驱动轴64的旋转力向限制构件30传递而使限制构件30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轴64的一端从驱动部主体62突出,驱动轴64的其他端收纳于驱动部主体62。驱动力传递构件70连接于驱动轴64的一端,但是驱动轴64与驱动部主体62的配置关系没有限定为上述结构。总之,只要能够发挥将驱动部60的驱动力向限制构件30传递的功能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60运动的方向是驱动轴64的绕轴的方向,另一方面向限制位置和解除位置移动的限制构件30的移动方向是沿着限制构件30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方向。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传递构件70具有将沿旋转方向作用的力作为沿直线方向作用的力进行传递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传递构件70构成为具备:与驱动轴64连接的蜗轮72;与蜗轮72和齿条33连接的蜗杆74。由此,能够将在驱动部60生成的沿旋转方向作用的力作为沿直线方向作用的力向限制构件30传递。
具体而言,如图4及图11所示,蜗轮72和驱动部60以通过驱动部60的驱动而蜗轮72旋转的方式被固定。
蜗轮72的轴部72a由壳体40的轴承46支承。旋转的蜗轮72与蜗杆74啮合而使蜗杆74进行从动旋转。需要说明的是,蜗杆74在图示的各图中,在其外周设置的齿的图示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力传递构件70的一例,由与驱动轴64的一端连接的蜗轮72、蜗杆74构成,但是只要能够将驱动轴64的旋转运动向限制构件30传递即可,可以任意地构成。也可以是限制构件30的齿条33直接与安装于驱动部60的驱动轴64且与驱动轴64一起旋转的蜗杆啮合,从而限制构件30进行滑动。而且,也可以在驱动轴64与限制构件30之间配置多个蜗轮,经由多个蜗轮将驱动轴64的驱动力向限制构件30传递。而且,在限制构件30进行滑动以外的移动的情况下,只要是能够将驱动轴64的驱动力以适合于其移动的形态传递的结构即可。
如图9及图11所示,蜗杆74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壳体40的支轴44。蜗杆74的轴孔75使支轴44能够转动地穿过。蜗杆74与蜗轮72啮合并与限制构件30的齿条33啮合。蜗杆74在齿条33上转动,由此经由齿条33向限制构件30传递运动。由此,限制构件30沿齿条33的延伸方向滑动。此时,限制构件30的移动受到第三保持部50的限制,沿第三保持部50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传递构件70构成为通过蜗杆74与安装于驱动轴64的蜗轮72和限制构件30的齿条33分别啮合而从驱动部60的驱动轴64向限制构件30传递动力。因此,在驱动部60未进行驱动时,驱动部60经由驱动轴64而由驱动力传递构件70限制其旋转。由此,在驱动部60自身无需设置对驱动轴64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而能够限制驱动轴64的绕轴的旋转。
[线缆90]
线缆90不对驱动部60进行驱动,而能够从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进行经由线缆90的限制构件30的移动。
线缆90在一端连结于限制构件30,经由形成于壳体40的导出孔15向外部导出。通过对线缆90的其他端侧进行拉拽操作而限制构件30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来解除限制状态。
作为线缆90,适用例如控制线缆。控制线缆通常由内线缆和将内线缆收纳成能够滑动的外线缆构成,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线缆90不具有外线缆而仅由内线缆构成。
具体而言,线缆90在作为内线缆的线缆主体91的一端部具有比线缆主体91的外形大的线缆端92。
线缆90的线缆端92配置在限制构件30的引导凹部35内,并且从线缆端92延伸的线缆主体91经由导出部36向限制构件30外导出。向限制构件30的外部导出的线缆主体91经由壳体40的导出孔15向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导出。
[罩盖58]
如图3所示,罩盖58覆盖壳体40的开口,并将在壳体40的内部收容的多个零件的单侧包围,以使多个零件进行规定的动作的方式进行保持。在罩盖58设有嵌合孔53(参照图5),在嵌合孔53嵌合销82的弯曲部82a。
[进退移动装置1的动作]
主要参照图12,说明进退移动装置1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图12A示出进退构件位于后退位置且限制构件位于解除位置的状态,图12B示出限制构件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图12C示出通过线缆操作而限制构件位于解除位置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进退移动装置1中,首先,如图4的卡定部12的实线位置所示,在进退构件11处于前进位置时,卡定部12朝向将燃料盖101的被卡定部104的卡定解除的方向。而且,通过驱动部60的控制,经由蜗杆74而将限制构件30配置在解除位置。而且,此时,进退构件11经由进退构件侧构件20接受弹簧81的斥力而被向前进方向施力。而且,销82的弯曲部82b位于引导部21的绕圈路径上的后退侧而限制进退构件11的进一步的前进。
在此状态下,当向进退构件11施加后退的方向的外力时,进退构件11后退。在后退过程中,为了产生进退构件11的前端旋转那样的进退构件11的移动轨迹而进退构件11的螺旋状槽14由壳体40的突起42引导而向后退位置移动。由此,进退构件11沿着以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旋转。
当通过外力使进退构件11移动到后退位置时,销82的弯曲部82b位于引导部21的绕圈路径上的前进侧,暂时以避免进退构件11前进的方式进行保持(参照图12A)。具体而言,是销82卡合于引导部21的V状部21a的状态。而且,进退构件11的卡定部12朝向卡定于燃料盖101的被卡定部104的方向。
在进退构件11后退的状态下,通过驱动部60的控制而蜗杆74旋转时,如图12B所示,限制构件30移动至限制位置,对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滑动移动进行限制。由此,限制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
另外,在进退构件11后退的状态下,通过驱动部60的控制而蜗杆74反向旋转时,限制构件30移动至解除位置,将进退构件侧构件20的滑动移动的限制解除,由此,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也被解除。
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的解除也可以操作线缆90来进行。即,在使限制构件30移动到解除位置时,不使驱动部60驱动,而从外部将线缆90向图12C所示的F1方向拉拽。
当从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拉拽线缆90时,在限制构件30中,线缆端92在引导凹部35内向从进退构件11分离的F2方向移动。在此,F2方向是与F1方向相同的方向。线缆端92在引导凹部35处与设有导出部36的端面卡合,使限制构件30自身沿F2方向移动。此时,限制构件30克服驱动轴64的蜗轮72、蜗杆74的啮合产生的限制力,向从进退构件侧构件20分离的方向移动。限制构件30的延出部31从进退构件11的凹部24分离,解除与凹部24的卡合状态。这样,通过线缆90的操作,从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解除限制构件30对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
在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当向进退构件11施加后退的方向的外力时,销82的弯曲部82b在引导部21的绕圈路径上移动到被从前进侧向后退侧引导的路径部位。并且,当消除进退构件11的外力时,通过弹簧81的斥力而进退构件侧构件20进行滑动移动,使进退构件11移动至前进位置。
[进退移动装置1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进退移动装置1,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和驱动部60相对于进退构件11及限制构件30而配置在同侧。即,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和驱动部60分别重叠地配置在基于进退构件11及限制构件30的假想面上。由此,能够使进退位置控制机构、驱动部60、进退构件11及限制构件30的配置空间紧凑,减小相对于进退构件11的垂直方向的宽度。而且,使驱动部60的驱动轴64向与进退构件11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将轴向上的突出长度缩短倾斜的量。而且,能够可靠地进行限制构件30的移动,能够容易地进行使限制构件30移动产生的进退构件11的限制。由此,能够成为小型化的进退移动装置1。
此外,在限制构件30连接有向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导出的线缆90。由此,在异常时等驱动部60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不对驱动部60进行控制而通过操作线缆90来使限制构件30移动,能够解除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线缆90的导出方向设为延出部31的前端部31a向凹部24卡合的卡合方向,则通过线缆90的操作,不用控制驱动部60也能够使进退构件11成为限制状态。
另外,进退构件侧构件20具有对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进行控制的引导部21。由此,即使是进退构件11一边旋转一边进退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提供进行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控制的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通过操作与限制构件30连接的线缆90而使限制构件30移动的结构,但是只要不控制驱动部60而能够使限制构件30滑动移动即可,可以任意构成。
例如,如果能够使线缆90自身不挠曲地沿延伸方向移动,则通过将线缆90向壳体40侧按压或拉拽的操作,能够使限制构件30移动而进行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及限制的解除。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线缆90为棒状体而与限制构件30连接,通过该棒状体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而限制构件30移动并进行进退构件11的进退移动的限制状态或限制状态的解除。而且,也可以取代线缆90,设置直接通过来自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的操作而使驱动轴64或者蜗轮72、蜗杆74等驱动力传递构件工作的工作部,不控制驱动部60而使它们工作。作为工作部,例如,也可以设置与蜗轮72及蜗杆74中的一方及另一方啮合且通过外部操作进行驱动的齿轮或齿条,适当地从进退移动装置1的外部使这些齿轮或齿条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制为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限制构件直进的结构,但限制构件也可以采用进行圆运动而与进退构件侧构件卡合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另外,作为开闭装置,例示了燃料盖的开闭装置,但是在襟翼式的各种开闭装置中同样能够适用本发明的进退移动装置。此外,进退移动装置并不局限于开闭装置,也可以搭载于各种装置。
标号说明
1 进退移动装置
11 进退构件
12 卡定部
13 环状槽
14 螺旋状槽
15 导出孔
16 弹簧插入孔
20 进退构件侧构件
21 引导部
21a V状部
23 嵌合部
24 凹部
25 曲面
26 突出部
30 限制构件
31 延出部
31a 前端部
33 齿条
35 引导凹部
36 导出部
40 壳体
41 第一保持部
42 突起
43 贯通孔
44 支轴
45 驱动部主体保持部
46 轴承
47 弹簧保持轴
50 第三保持部
51 第二保持部
53 嵌合孔
58 罩盖
60 驱动部
62 驱动部主体
64 驱动轴
70 驱动力传递构件
72 蜗轮
74 蜗杆
75 轴孔
81 弹簧
82 销
82a、82b 弯曲部
90 线缆
91 线缆主体
92 线缆端
100 开闭装置
101 燃料盖
104 被卡定部
F1、F2 方向。

Claims (4)

1.一种进退移动装置,具备:
壳体;
进退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进退移动;
进退位置控制机构,以使所述进退构件在相对于所述壳体前进的前进位置和相对于所述壳体后退的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限制构件,使所述进退构件成为进退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
驱动部,具有驱动轴和使驱动轴旋转的主体;及
驱动力传递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通过将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向所述限制构件传递而使所述限制构件移动,
其中,
所述进退构件以一边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一边进行进退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而设置于规定位置的壳体侧构件;及相对于所述进退构件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而设置于所述进退构件的进退构件侧构件,
所述限制构件设置成能够在使所述进退构件成为所述限制状态的限制位置和解除所述限制状态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在所述限制位置处与所述进退构件侧构件卡合而使所述进退构件成为所述限制状态,
所述驱动部相对于所述限制构件及所述进退构件而设置在设有所述进退位置控制机构的一侧的同侧,
所述驱动轴包含所述进退构件延伸的方向作为方向分量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退移动装置,其中,
所述进退位置控制机构具有:限制所述壳体侧构件与所述进退构件侧构件的相对性的移动动作的板状的引导部;及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
通过将所述被引导部引导到所述引导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而使所述进退构件在所述前进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壳体侧构件和所述进退构件侧构件中的任一方具有所述被引导部,另一方具有所述引导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退移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进退构件中的任一方具有轨迹引导部,该轨迹引导部以一边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一边进行进退移动的方式引导所述进退构件的移动轨迹,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进退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由所述轨迹引导部引导的被轨迹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退移动装置,其中,
所述进退移动装置具有一端连结于所述限制构件且被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导出的控制线缆,
通过操作所述控制线缆而使所述限制构件从所述限制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移动来解除所述限制状态。
CN201780027806.1A 2016-05-31 2017-05-24 进退移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2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8995 2016-05-31
JP2016108995A JP6670179B2 (ja) 2016-05-31 2016-05-31 進退移動装置
PCT/JP2017/019298 WO2017208915A1 (ja) 2016-05-31 2017-05-24 進退移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2643A true CN109072643A (zh) 2018-12-21
CN109072643B CN109072643B (zh) 2020-08-25

Family

ID=6047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78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2643B (zh) 2016-05-31 2017-05-24 进退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1160B2 (zh)
EP (1) EP3467242A4 (zh)
JP (1) JP6670179B2 (zh)
CN (1) CN109072643B (zh)
MX (1) MX2018014894A (zh)
WO (1) WO201720891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4699A (zh) * 2019-02-07 2019-04-16 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加油口盖
CN110219526A (zh) * 2019-05-30 2019-09-10 重庆常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加油或充电小门的具有锁销的锁结构
CN111332119A (zh) * 2018-12-18 2020-06-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加油口门开启装置组件
CN112440730A (zh) * 2019-09-05 2021-03-05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的盖开闭装置
CN112593788A (zh) * 2019-10-01 2021-04-02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电动机动车辆及用于锁定其充电盖的锁定装置
CN112752892A (zh) * 2019-01-31 2021-05-04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进退移动装置
CN115362305A (zh) * 2020-09-24 2022-11-18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进退移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98506B2 (en) * 2017-09-27 2021-08-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ctuating apparatus
WO2019078082A1 (ja) * 2017-10-17 2019-04-25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リッド装置
JP6919120B2 (ja) * 2017-11-08 2021-08-1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JP7179606B2 (ja) * 2018-12-26 2022-11-29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ドアラッチ装置
JP7012672B2 (ja) * 2019-01-09 2022-02-14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のリッド開閉装置
CN113276964A (zh) * 2021-06-15 2021-08-20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加油充电口盒执行器及汽车
JP7445626B2 (ja) * 2021-06-29 2024-03-07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進退移動装置
CN115257972B (zh) * 2022-09-06 2023-04-25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闭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51036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CN204266728U (zh) * 2013-10-31 2015-04-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盖锁定装置
CN104768790A (zh) * 2012-08-30 2015-07-08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折叠的燃料门壳体
JP2015209689A (ja) * 2014-04-25 2015-11-24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リッド装置
JP2015218446A (ja) * 2014-05-14 2015-12-07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車両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6075099A (ja) * 2014-10-08 2016-05-12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進退移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C20060150A1 (it) * 2006-11-13 2008-05-14 So Ge Mi Spa Dispositivo di apertura e di chiusura per sportelli.
DE102011101838A1 (de) * 2011-05-17 2012-11-2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DE102011116067A1 (de) * 2011-07-22 2013-01-24 Kiekert Ag Tankklappenverriegelung mit reduzierter Anzahl von Bauteilen
KR101260217B1 (ko) * 2013-01-30 2013-05-06 (주) 코스텍 차량용 연료주입구의 도어 개폐장치
JP6309276B2 (ja) 2014-01-10 2018-04-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ラッチ装置
FR3016854A1 (fr) * 2014-01-24 2015-07-31 Mgi Coutier Espana Sl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et d’ouverture pour la fermeture et l’ouverture d’un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trappe a carburant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et d’ouverture
JP6359982B2 (ja) 2015-02-02 2018-07-18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進退移動装置
JP6447417B2 (ja) * 2015-08-26 2019-01-09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の蓋体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8790A (zh) * 2012-08-30 2015-07-08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折叠的燃料门壳体
US20140251036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CN204266728U (zh) * 2013-10-31 2015-04-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盖锁定装置
JP2015209689A (ja) * 2014-04-25 2015-11-24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リッド装置
JP2015218446A (ja) * 2014-05-14 2015-12-07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車両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6075099A (ja) * 2014-10-08 2016-05-12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進退移動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2119A (zh) * 2018-12-18 2020-06-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加油口门开启装置组件
CN112752892A (zh) * 2019-01-31 2021-05-04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进退移动装置
CN109624699A (zh) * 2019-02-07 2019-04-16 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加油口盖
CN109624699B (zh) * 2019-02-07 2020-09-18 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加油口盖
CN110219526A (zh) * 2019-05-30 2019-09-10 重庆常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加油或充电小门的具有锁销的锁结构
CN112440730A (zh) * 2019-09-05 2021-03-05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的盖开闭装置
CN112593788A (zh) * 2019-10-01 2021-04-02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电动机动车辆及用于锁定其充电盖的锁定装置
CN112593788B (zh) * 2019-10-01 2022-05-31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电动机动车辆及用于锁定其充电盖的锁定装置
CN115362305A (zh) * 2020-09-24 2022-11-18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进退移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14766A (ja) 2017-12-07
EP3467242A4 (en) 2020-02-26
WO2017208915A1 (ja) 2017-12-07
US20190294198A1 (en) 2019-09-26
CN109072643B (zh) 2020-08-25
EP3467242A1 (en) 2019-04-10
US10691160B2 (en) 2020-06-23
JP6670179B2 (ja) 2020-03-18
MX2018014894A (es) 201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2643A (zh) 进退移动装置
CN107109873A (zh) 进退移动装置
JP6132305B2 (ja)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の開閉装置及びフラップの開閉装置
CN105300021B (zh) 滑轨齿轮走线机构
CN105625831B (zh) 闭合装置和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5387204B (zh) 驻车锁机构
DE112009005568B3 (de) Entwicklungsvorrichtung und elektrofotografisches Bilderzeugungsgerät
CN104285079B (zh) 驱动器、及杂物箱
CN105015519B (zh) 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
US20180216390A1 (en) Actuator and actuator for opening/closing vehicle door
US20150145264A1 (en)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DE102010044690A1 (de) Drosselklappensteuerungsvorrichtung
CN109798355A (zh) 车辆用变速装置
CN102821918A (zh) 机器人手和机器人装置
US7740116B2 (en) Device for slowing the movement of a door, drawer or similar movable member, having releasable locking means
JP6146909B2 (ja) 給電装置及び給電装置の組立方法
CN206299750U (zh) 张力施加装置、滚筒装置及车辆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CN109074015A (zh) 显影盒
CN205503733U (zh) 一种旋转部品的双轴铰链及移动电子终端
CN101258299A (zh) 粘滞带阻尼器组件
JP2011241655A (ja) スライドドア開閉装置
CN110239633A (zh) 充电口组件和车辆
CN106687713B (zh) 双离合式变速器
CN104913049B (zh) 变速器
CN103274071A (zh) 扎把介质夹持机构以及含有该机构的纸币扎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