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3755A - 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43755A CN108943755A CN201810494796.9A CN201810494796A CN108943755A CN 108943755 A CN108943755 A CN 108943755A CN 201810494796 A CN201810494796 A CN 201810494796A CN 108943755 A CN108943755 A CN 1089437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 extruded film
- chain
- process units
- end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05—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29C55/165—Apparatu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20—Edge clam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68—Batteries, accumulator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2),该生产装置(2)包括:挤出机(5),其配置为熔融挤出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和油的组合物,以形成挤出膜;冷却装置(6),其配置为冷却所述挤出膜;拉伸系统(8),其配置为沿纵向和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以及油提取装置(7),其配置为从所述挤出膜提取油以在所述挤出膜中形成微孔。所述油提取装置(7)布置在冷却装置(6)和拉伸系统(8)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例如用于制造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
背景技术
以已知的方式,生产用于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依次包括:
-挤出机,配置为熔融挤出包含一种或多种聚合物和油的组合物以形成挤出膜,
-包括冷却缸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缸也称为铸造缸,所述冷却装置配置为冷却所述挤出膜,
-第一拉伸系统,配置为沿纵向和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
-油提取装置,配置为从所述挤出膜中提取油以便在所述挤出膜中形成微孔,
-第二拉伸系统,配置为以低拉伸比沿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特别是确保挤出膜中不存在油,并且执行所述挤出膜的横向松弛,以及
-卷绕装置,配置为将所述挤出膜卷绕在储存辊上。
一方面,这种生产装置相对较长,因为构成该生产装置的连续元件的数量相当大,另一方面,因为这种生产装置的油提取装置也很长。实际上,考虑到所述挤出膜在其进入油提取装置之前已沿纵向拉伸,挤出膜在油提取装置中的运行速度很高,这需要延长油提取装置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去除包含在挤出膜中的油。
此外,这种生产装置的油提取装置的宽度相当大,以便能够接收在其进入油提取装置之前已沿横向拉伸的挤出膜。
因此,之前描述的生产装置具有相当大的体积,因此需要它的占用面积很大。
另外,用这种生产装置获得的薄膜质量令人不满意。特别是在纵向和横向上获得的薄膜的机械性能不平衡,特别是因为带有油的挤出膜在第一拉伸系统的拉伸缸上滑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全部或部分这些缺陷。
因此,本发明起源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具有减小的体积,其能够制造具有改进的机械性能的薄膜,同时能适应高生产速度。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例如用于制造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该生产装置包括:
-挤出机,配置为熔融挤出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和油的组合物以形成挤出膜,
-冷却装置,配置为冷却所述挤出膜,
-拉伸系统,配置为沿纵向和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以及
油提取装置,配置为从所述挤出膜中提取油以便在所述挤出膜中形成微孔,
其特征在于,油提取装置布置在冷却装置和拉伸系统之间。换句话说,该油提取装置布置在拉伸系统的上游并且在冷却装置的下游。
生产装置的这种配置,并且更具体地油提取装置在拉伸系统上游的布置允许大幅减小了油提取装置的长度和宽度,并且由于所述挤出膜在其进入油提取装置之前尚未沿纵向和横向拉伸,因此大幅减小了该生产装置的体积。
此外,该生产装置的这种配置确保了所述挤出膜的最佳纵向拉伸,而没有挤出膜相对于拉伸系统滑动的风险,因为油在其拉伸之前已经从所述膜中提取出来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生产装置适合于高生产速度,并且与现有技术的生产装置相比,其能量消耗显著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装置还允许免除第二拉伸系统,并因此显著减少生产装置的维护操作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操作员的数量。
该生产装置可进一步呈现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所述特征可单独或综合考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油提取装置包括含有提取液的提取罐,所述挤出膜在挤出膜通过油提取装置期间浸入提取液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提取液是溶剂,并且例如是有机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油提取装置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地浸入提取液中的偏转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缸,挤出膜在冷却缸上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冷却缸布置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冷却装置包括含有冷却液的冷却罐,该冷却缸至少部分地浸入容纳在冷却罐中的冷却液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冷却装置包括浸入在由冷却罐所容纳的冷却液中的两个压力辊。有利的是,驱动两个压力辊旋转以在挤出膜上施加张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拉伸系统配置为同时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拉伸该挤出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生产装置包括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布置在拉伸系统的下游,并且配置为将双轴取向微孔膜卷绕在存储辊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拉伸系统包括设置在挤出膜的两侧上的两个拉伸装置,每个拉伸装置包括:
-导轨,包括用于朝向薄膜转向的第一导向表面和与相应的第一导向表面相对的第二导向表面,
-多个第一类型的第一夹具和多个第二类型的第二夹具,每个都用于抓住薄膜的相同纵向边缘,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沿相应的导轨交替布置,并配置为由相应的导轨引导,
-循环链,其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并且配置为沿着相应的导轨驱动相应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该循环链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形,在第一状态中相应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布置成彼此靠近,并且在第二状态中相应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彼此分离,
每个第一夹具包括配置为与相应导轨的第一导向表面配合的主导向辊,并且每个第二夹具包括配置为与相应导轨的第一导向表面配合的第二导向辊,每个第一夹具的主导向辊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一夹具的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导向辊垂直偏移,每个拉伸装置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配置为使得当相应的循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夹具的主导向辊和邻近所述第一夹具的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导向辊至少部分地重叠。
换句话说,每个拉伸装置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配置为使得当相应的循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夹具的主导向辊在水平参考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和邻近所述第一夹具的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导向辊在水平参考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包括至少一个公共部分。
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这种配置,特别是当相应的循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主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至少部分重叠的事实使得能够使用具有小宽度的夹具和具有大直径的导向辊,并且不存在导向辊之间干涉的风险。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每个拉伸装置适合于高生产速度(并且特别是链条速度高达500m/min),同时显著地限制了产品损失。
此外,由于使用了具有大直径的导向辊,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每个拉伸装置也适于特别是用于拉伸厚膜的高拉伸力。
此外,使用具有大直径的导向辊能够减小导向辊和相应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其磨损率,同时确保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相对于导轨的适当引导。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每个拉伸装置能够使用宽度例如介于25mm和50mm之间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主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直径最大约为52mm或更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主导向辊基本上在第一延伸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导向辊基本上在第二延伸平面中延伸,该第二延伸平面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延伸平面并相对于第一延伸平面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夹具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凹部,当相应的循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夹具的主导向辊至少部分地在每个相邻的第二夹具的容纳凹部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每个第一夹具的主导向辊在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主体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导向辊在所述第二夹具的夹具主体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拉伸装置的循环链至少包括:
-第一类型的第一连杆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连杆,它们相对于彼此铰接地安装,以及
-第一关节元件和第二关节元件,其沿着循环链交替布置并且围绕其铰接地安装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每个拉伸装置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优选铰接地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关节元件和第二关节元件基本上垂直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夹具的主导向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导向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夹具包括配置为在相应的导轨的上表面上滚动的主运行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夹具包括配置为在相应的导轨的上表面上滚动的第二支承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夹具的主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支承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支承辊,所述支承辊配置为与相应导轨的第二引导表面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连杆包括支承辊,该支承辊配置为抵靠相应导轨的第二引导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连杆的支承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相邻的每个第二连杆的支承辊垂直地偏移,每个拉伸装置的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循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第一夹具的所述循环链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和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相邻的每个第二连杆的支承辊至少部分地重叠。
换句话说,每个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在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的所述循环链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在水平参考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和每个相邻的第二连杆的支承辊在水平参考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包括至少一个公共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每个第二连杆承载的支承辊基本上与其上安装有第二夹具的第一关节元件相对地延伸。有利的是,每个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的所述循环链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至少部分地在相邻的第二连杆的支承辊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关节元件上的第二夹具的夹具主体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关节元件定位成基本上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支承辊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每个第二连杆承载的支承辊基本上与第一关节元件同轴地延伸,所述第一关节元件定位成基本上与所述支承辊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拉伸装置还包括:
-沿相应的导轨延伸的保持轨道,该保持轨道包括朝向相应的导轨转向的支承表面和与相应的支承表面相对的保持表面,以及
-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交替布置的多个第一引导元件和多个第二引导元件,并且配置为由保持轨道引导,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优选铰接地安装在相应循环链的第二关节元件上,并且配置为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由相应的循环链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拉伸装置的保持轨道包括第一轨道部分和第二轨道部分,第一轨道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导轨延伸并且与相应的导轨间隔开第一距离,第二轨道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导轨并且与相应的导轨间隔开不同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第二轨道部分位于第一轨道部分的下游,并且每个保持轨道配置为使得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从第一轨道部分到第二轨道部分的的移位引起相应的循环链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保持轨道包括连接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和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的过渡部分。有利地,每个过渡部分形成倾斜的斜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每个拉伸装置,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并且每个保持轨道配置为使得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从第一轨道部分到第二轨道部分的移位引起相应的循环链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变形,从而引起所述膜的纵向拉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每个拉伸装置,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并且每个保持轨道配置为使得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从第一轨道部分到第二轨道部分的移位引起相应的循环链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的变形,以引起所述膜的纵向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包括主保持辊,该主保持辊配置为与相应的保持轨道的保持表面配合,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包括第二保持辊,该第二保持辊配置为与相应保持轨道的保持表面相配合,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主保持辊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一引导元件的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保持辊垂直地偏移,每个拉伸装置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配置为使得当相应的循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主保持辊和邻近所述第一引导元件的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保持辊至少部分地重叠。
换句话说,每个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的主保持辊在水平基准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和邻近所述第一引导元件的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保持辊在水平基准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包括至少一个公共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主保持辊设置成由相应的导轨保持,以便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施加保持力,并且每个第二保持辊设置成由相应的导轨保持从而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施加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保持轨道的过渡部分配置为减小施加在每个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的保持力,以便在第二状态下使相应的循环链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保持轨道的过渡部分配置为增加施加在每个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的保持力,以便在第一状态下使相应的循环链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主保持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保持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包括引导主体,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主保持辊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的引导主体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引导元件包括引导主体,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保持辊在所述第二引导元件的引导主体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包括配置为在相应的保持轨道的上表面上滚动的主滚动辊。有利地,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主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第二引导元件包括配置为在相应的保持轨道的上表面上滚动的第二支承辊。有利地,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支承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循环链进一步包括第三类型的第三连杆,每个第三连杆包括配置为与相应的保持轨道的支承表面配合的支承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支承辊,该支承辊配置为与相应的保持轨道的支承表面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相对于与所述第二关节元件相邻的每个第三连杆的支承辊垂直地偏移,每个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的所述循环链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和与所述第二关节元件相邻的每个第三连杆的支承辊至少部分地重叠。
换句话说,每个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第一引导元件的所述循环链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在水平基准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和邻近所述第二关节元件的每个第三连杆的支承辊在水平基准平面中的正交投影包括至少一个公共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每个第三连杆承载的支承辊基本上与其上安装有第二引导元件的第二关节元件相对地延伸。有利地,每个循环链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的所述循环链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的支承辊至少部分地在相邻的第三连杆的支承辊和安装在第二关节元件上的第二引导元件的引导主体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关节元件定位成基本上与所述第三连杆的支承辊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每个第三连杆承载的支承辊基本上与第二关节元件同轴延伸,该第二关节元件定位成基本上与所述支承辊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拉伸系统包括熔炉,并且两个拉伸装置的导轨至少部分地在熔炉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两个拉伸装置的导轨在拉伸系统的第一区域内彼此偏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两个拉伸装置的导轨在位于拉伸系统的第一区域下游的拉伸系统的第二区域中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保持轨道的第二轨道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拉伸系统的第一区域中。这些布置允许在横向拉伸膜的同时确保膜的纵向拉伸或纵向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每个保持轨道的过渡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拉伸系统的第二区域中。这些布置允许在横向拉伸膜之后确保膜的纵向拉伸或纵向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油提取装置布置在冷却装置和拉伸系统之间,使得油提取装置配置为从挤出的并且还未拉伸的薄膜中提取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生产装置在油提取装置的上游没有任何拉伸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方法,例如用于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
-将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和油的组合物熔融挤出,以形成挤出膜,
-冷却该挤出膜,
-从所述挤出膜中提取油以在挤出膜中形成微孔,并且
-将所述挤出膜沿纵向和横向拉伸。
有利的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生产装置来实施该生产方法。
附图说明
无论如何,通过参考作为该拉伸系统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实施方式的所附示意图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装置的概貌。
图2至4是属于图1的生产装置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5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侧视图,更具体地示出了属于拉伸装置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
图6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纵向截面图。
图7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水平面中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属于图2的拉伸装置的不同的辊的布置。
图9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了属于拉伸装置的彼此分开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图10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纵向剖视图,更具体地示出了属于拉伸装置的循环链的不同连杆。
图11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俯视图,示出了彼此分开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图12是属于图2的拉伸装置的导轨和保持轨道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生产装置2,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3,例如用于制造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其具有两个基本上平行的纵向边缘4。
生产装置2依次包括:
-挤出机5,例如共旋转双螺杆挤出机,配置为熔融挤出包含一种或多种聚合物(例如聚乙烯和/或聚丙烯)以及油(例如石蜡油)的组合物,以便形成挤出膜,
-冷却装置6,配置为冷却所述挤出膜,
-油提取装置7,配置为从挤出膜中提取油以便在挤出膜中形成微孔,
-拉伸系统8,布置在油提取装置7的下游并配置为沿纵向和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以及
-卷绕装置9,布置在拉伸系统8的下游并配置为将双轴取向微孔膜3卷绕在储存辊上。
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冷却装置6包括含有诸如水的冷却液的冷却罐6.1以及也称为铸造缸的冷却缸6.2,冷却缸6.2部分地浸入容纳在冷却罐6.1中的冷却液中并布置在挤出机5的挤出模具5.1的下方。
冷却装置6可进一步包括浸入在冷却液中的一个或多个偏转辊6.3,以及两个压力辊6.4,其浸入在冷却液中并被驱动旋转,以便在所述挤出膜上施加张力。
油提取装置7更具体地包括含有提取液,例如溶剂并且例如有机溶剂的提取罐7.1,其中挤出膜在其通过油提取装置7期间浸入提取液中。有利地,油提取装置7包括浸入在提取液中的多个偏转辊7.2,并且配置为增加挤出膜在油提取装置7中的通过时间。
拉伸系统8包括允许调节挤出膜3在其沿横向和纵向拉伸期间的温度的熔炉(图中未示出),以及布置在挤出膜3的两侧上的两个拉伸装置14。
如特别在图2-4中所示,每个拉伸装置14更具体地包括:
-导轨15,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熔炉内并且包括朝向膜3转向的第一导向表面15.1和与第一导向表面15.1相对的第二导向表面15.2,
-多个第一类型的第一夹具16和多个第二类型的第二夹具17,每个夹具用于抓住薄膜3的相应纵向边缘4,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沿着相应的导轨15交替布置,并且配置为由相应的导轨15平移引导,
-沿着相应的导轨15延伸的保持轨道18,该保持轨道18包括朝向相应的导轨15转向的支承表面18.1和与支承表面18.1相对的保持表面18.2,
-多个第一引导元件19和多个第二引导元件21,这些引导元件沿着保持轨道18交替布置并配置为通过保持轨道18平移引导,以及
-循环链22,配置为沿着相应的导轨15驱动相应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并且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驱动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该循环链22在第一状态(参见图3和7)和第二状态(参见图9和11)之间是可变形的,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彼此靠近布置,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彼此远离。
如图1所示,两个拉伸装置14的导轨15在位于熔炉中的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中彼此分开,并且在位于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下游的拉伸系统8的第二区域24中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可位于熔炉内或熔炉外。根据附图中表示的实施方式,每个导轨15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截面。
特别如图9和10所示,每个循环链22包括相对于彼此铰接安装的第一类型的第一连杆25、第二类型的第二连杆26和第三类型的第三连杆27,并且还包括沿着循环链22交替布置的第一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元件29,以及围绕第一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元件29铰接地安装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
如图3和4所示,每个第一夹具16包括铰接地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28上的夹具主体31以及可枢转地安装在夹具主体31上并且配置为抓住薄膜3的夹指32。每个第一夹具16进一步包括主导向辊33,该主导向辊33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与导轨15的第一导向表面15.1配合,以及包括主运行辊34,该主运行辊34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在导轨15的上表面15.3上滚动。每个第一夹具16的主导向辊33在相应的夹具主体31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每个第二夹具17包括铰接地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28上的夹具主体35以及可枢转地安装在夹具主体35上并且配置为抓住薄膜3的夹指36。每个第二夹具17还包括第二导向辊37,该第二导向辊37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与导轨15的第一导向表面15.1配合,并且包括第二支承辊(附图中未示出),其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在导轨15的上表面15.3上滚动。每个第二夹具17的第二导向辊37在相应的夹具主体35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如图8所示,每个第一夹具16的主导向辊33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二夹具17的第二导向辊37垂直地偏移。有利地,主导向辊33基本上在第一延伸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导辊37基本上在第二延伸平面中延伸,第二延伸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延伸平面并相对于第一延伸平面偏移。
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更具体地配置为使得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夹具16的主导向辊33和邻近所述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二夹具17的第二导向辊37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例如至少在它们的外围重叠。有利地,每个第二夹具17包括容纳凹部39,并且每个第一夹具16的主导向辊33配置为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地在每个相邻第二夹具17的容纳凹部39内延伸。
如图4和5所示,每个第一引导元件19包括铰接地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9上的引导主体41,以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与保持轨道18的保持表面18.2配合的主保持辊42。每个第一引导元件19的主保持辊42在相应的引导主体41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每个主保持辊42设置成由导轨18保持,以便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9上施加保持力。
每个第一引导元件19还包括主运行辊43,该主运行辊43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在保持轨道18的上表面18.3上滚动。
每个第二引导元件21包括铰接地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9上的引导主体44以及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与保持轨道18的保持表面18.2配合的第二保持辊45。每个第二保持辊45设置为由导轨18保持,以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9上施加保持力。每个第二引导元件21的第二保持辊45有利地在相应的引导主体44的任一侧上横向地突出。
每个第二引导元件21还包括第二支承辊46,该第二支承辊46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在保持轨道18的上表面18.3上滚动。
如图5所示,每个第一引导元件19的主保持辊42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一引导元件19的每个第二引导元件21的第二保持辊45垂直地偏移。有利的是,主保持辊42基本上在主延伸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保持辊45基本上在第二延伸平面中延伸,第二延伸平面基本平行于主延伸平面并且相对于主延伸平面偏移。
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19,21更具体地配置为使得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引导元件19的主保持辊42和邻近所述第一引导元件19的每个第二引导元件21的第二保持辊45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例如至少在它们的外围重叠。有利的是,每个第二引导元件21包括容纳凹部47,并且每个第一引导元件19的主保持辊42配置为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地在每个相邻的第二引导元件21的容纳凹部47内延伸。
如图4所示,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28承载支承辊48,其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配置为与导轨15的第二导向表面15.2配合,并且每个第二连杆26包括支承辊49,其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抵靠导轨15的第二导向表面15.2。每个第二连杆26的支承辊49有利地与其上安装第二夹具17的第一关节元件28相反地延伸,并且优选地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28同轴。
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一铰接元件28承载的支承辊48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一关节元件28的每个第二连杆26的支承辊49垂直地偏移。有利的是,由第一关节元件28承载的支承辊48基本上在第一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连杆26的支承辊49基本上在第二平面中延伸,第二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平面并相对于第一平面偏移。
循环链22配置为使得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一关节元件28承载的支承辊48和邻近所述第一关节元件28的每个第二连杆26的支承辊49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例如至少在它们的外围重叠。有利地,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由每个第一关节元件28承载的支承辊48部分地在相邻第二连杆26的支承辊49和安装在第一关节元件28上的第二夹具17的夹具主体35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关节元件28基本上定位成与所述相邻第二连杆26的支承辊49相对。
如图10所示,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19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9承载支承辊51,该支承辊51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与保持轨道18的支承表面18.1配合,并且每个第三连杆27包括支承辊52,该支承辊52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并且配置为与保持轨道18的支承表面18.1配合。每个第三连杆27的支承辊52有利地与其上安装有第二引导元件21的第二关节元件29相反地延伸,并且优选地与所述第二关节元件29同轴。
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19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9承载的支承辊51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二关节元件29的每个第三连杆27的支承辊52垂直地偏移。有利的是,由第二关节元件29承载的支承辊51基本上在第一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三连杆27的支承辊52基本上在第二平面中延伸,第二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平面并相对于第一平面偏移。
如图6所示,循环链22配置为使得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由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19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9承载的支承辊51和邻近所述第二关节元件29的每个第三连杆267的支承辊52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例如至少在它们的外围重叠。有利地,当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由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9承载的支承辊51部分地在相邻第三连杆27的支承辊52和安装在第二关节元件29上的第二引导元件21的引导主体44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关节元件29基本上定位成与所述相邻第三连杆27的支承辊52相对。
如图8和9所示,每个保持轨道18包括第一轨道部分181和第二轨道部分182,该第一轨道部分181基本上平行于相应导轨15延伸并且与相应导轨15间隔开第一距离D1,第二轨道部分182位于第一轨道部分181的下游,并且基本上平行于相应导轨15延伸,该第二轨道部分182与相应的导轨15间隔开不同于第一距离D1的第二距离D2。每个保持轨道18还包括连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轨道部分181,182的过渡部分183。有利的是,每个过渡部分183形成倾斜的斜坡。
每个保持轨道18更具体地配置为使得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从第一轨道部分181到第二轨道部分182的移位引起循环链2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
事实上,每个循环链在第一关节元件28的高度上由相应导轨15上的相应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保持,并且在第二关节元件29的高度上由在相应保持轨道18上的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保持。通过改变设置有夹具的第一关节元件和设置有引导元件的第二关节元件之间的距离,每个导轨15和相应的保持轨道之间的间隙或接近允许修改相应循环链的折叠,并因此修改链节距以及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之间的间距。
特别地,当所述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循环链22的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横向于相应的导轨15延伸,并且当所述循环链22处于第二状态时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导轨15延伸。
有利地,每个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位于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中。这些布置允许确保循环链22在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中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并因此确保所述膜3在纵向拉伸或纵向松弛的同时横向拉伸膜3。
现在将描述拉伸系统8的运行,同时考虑到将每个第二轨道部分182和相应的导轨15分开的第二距离D2小于将每个第一轨道部分181和相应的导轨15分开的第一距离D1。
在薄膜3进入拉伸系统8的过程中,薄膜3的纵向边缘4分别被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抓住。由循环链22驱动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沿着导轨15输送薄膜3。在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中,由于导轨15的分散,已经达到合适拉伸温度的薄膜3在横向上被拉伸,并且因此导致拉伸装置14之一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与另一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之间的间隔连续增加。
当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到达相应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时,由每个第三连杆27和其上安装有第一引导元件19的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9承载的支承辊52,51由相应的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推向导轨15,这导致第二关节元件29朝向相应的导轨15移位。第二关节元件29的移位导致增加了链节距并使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间隔开。因此,这些布置允许确保薄膜3纵向拉伸的同时进行其横向拉伸。
现在将描述拉伸系统8的运行,同时考虑到将每个第二轨道部分182和相应的导轨15分开的第二距离D2大于将每个第一轨道部分181和相应的导轨15分开的第一距离D1。
当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到达相应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时,由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中的每一个承载的保持辊42,45通过相应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被推离导轨15,这导致第二关节元件29远离相应导轨15的移位。第二关节元件29的移位导致减小了链节距并且使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彼此靠近。因此,这些设置允许确保膜3在其横向拉伸的同时纵向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导轨15可以在拉伸系统8的第二区域24中存在导轨15彼此会聚在一起的部分,以使薄膜能够横向松弛的同时进行其纵向松弛。
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上文作为实例描述的该拉伸系统的唯一实施方式,而是相反地包括其所有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2),例如用于制造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所述生产装置(2)包括:
-挤出机(5),配置为熔融挤出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和油的组合物以形成挤出膜,
-冷却装置(6),配置为冷却所述挤出膜,
-拉伸系统(8),配置为沿纵向和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以及
-油提取装置(7),配置为从所述挤出膜中提取油以便在挤出膜中形成微孔,
特征在于,油提取装置(7)布置在冷却装置(6)和拉伸系统(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油提取装置(7)包括含有提取液的提取罐(7.1),所述挤出膜在通过油提取装置(7)的过程中浸入所述提取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油提取装置(7)包括至少部分浸入所述提取液中的多个偏转辊(7.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冷却装置(6)包括冷却缸(6.2),所述挤出膜在所述冷却缸(6.2)上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冷却装置(6)包括含有冷却液的冷却罐(6.1),所述冷却缸(6.2)至少部分地浸入由所述冷却罐(6.1)容纳的冷却液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拉伸系统(8)配置为同时沿纵向和横向拉伸所述挤出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拉伸系统(8)包括布置在所述挤出膜的两侧上的两个拉伸装置(14),每个拉伸装置(14)包括:
-导轨(15),包括用于朝向挤出膜转向的第一导向表面(15.1)和与相应的第一导向表面(15.1)相对的第二导向表面(15.2),
-多个第一类型的第一夹具(16)和多个第二类型的第二夹具(17),每个都用于抓住所述挤出膜的同一纵向边缘,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沿相应的导轨(15)交替布置并配置为由相应的导轨(15)引导,
-循环链(22),所述循环链(22)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并且配置为沿着相应的导轨(15)驱动相应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所述循环链(2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是可变形的,在第一状态下相应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彼此靠近布置,在第二状态下相应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彼此远离,
每个第一夹具(16)包括配置为与相应的导轨(15)的第一导向表面(15.1)配合的主导向辊(33),并且每个第二夹具(17)包括配置为与相应的导轨(15)的第一导向表面(15.1)配合的第二导向辊(37),每个第一夹具(16)的主导向辊(33)相对于邻近所述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二夹具(17)的第二导向辊(37)垂直地偏移,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配置为使得当相应的循环链(22)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夹具(16)的主导向辊(33)和邻近所述第一夹具(16)的每个第二夹具(17)的第二导向辊(37)至少部分地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每个拉伸装置(14)的循环链(22)至少包括:
-相对于彼此铰接安装的第一类型的第一连杆(25)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连杆(26),以及
-沿着所述循环链交替布置的第一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元件(29),并且围绕所述第一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元件(29)铰接地安装相应的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夹具(16)和第二夹具(17)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2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每个拉伸装置(14)还包括:
-沿着相应的导轨(15)延伸的保持轨道(18),该保持轨道(18)包括朝向相应的导轨(15)转向的支承表面(18.1)和与相应的支承表面(18.1)相对的保持表面(18.2),以及
-多个第一引导元件(19)和多个第二引导元件(21),其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交替布置并且配置为由相应的保持轨道(18)引导,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19,21)安装在相应的循环链(22)的第二关节元件(29)上,并且配置为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由相应的循环链(22)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每个拉伸装置(14)的所述保持轨道(18)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相应导轨(15)延伸并与所述相应导轨(15)间隔开第一距离(D1)的第一轨道部分(181),以及第二轨道部分(182),所述第二轨道部分182)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导轨(15)延伸并且与相应的导轨(15)间隔开与第一距离(D1)不同的第二距离(D2),第二轨道部分(182)位于第一轨道部分(181)的下游,并且每个保持轨道(18)配置为使得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从第一轨道部分(181)到第二轨道部分(182)的移位引起相应的循环链(2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对于每个拉伸装置(14),所述第二距离(D2)小于所述第一距离(D1),并且每个保持轨道(18)配置为使得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19)和第二引导元件(21)从第一轨道部分(181)到第二轨道部分(182)的移位引起相应的循环链(22)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变形,以引起挤出膜的纵向拉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生产装置(2),其中所述两个拉伸装置(14)的所述导轨(15)在所述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中彼此分开,所述每个保持轨道(18)的第二轨道部分(182)至少部分地位于拉伸系统(8)的第一区域(23)中。
13.一种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方法,例如用于电池隔膜的双轴取向微孔膜,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
-熔融挤出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和油的组合物,以形成挤出膜,
-冷却所述挤出膜,
-从所述挤出膜中提取油以在挤出膜中形成微孔,以及
-将所述挤出膜沿纵向和横向拉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7/54536 | 2017-05-22 | ||
FR1754536A FR3066425B1 (fr) | 2017-05-22 | 2017-05-22 | Installation de production pour la production d’un film microporeux bi-orient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43755A true CN108943755A (zh) | 2018-12-07 |
Family
ID=5969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94796.9A Pending CN108943755A (zh) | 2017-05-22 | 2018-05-22 | 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43755A (zh) |
FR (1) | FR3066425B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0158A (zh) * | 2019-10-01 | 2021-04-02 | 卡罗琳娜·马尔尚特 | 用于生产微孔薄膜的生产设备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05550A (en) * | 1981-04-17 | 1983-09-20 | Mobil Oil Corporation | Manufacture of polyimide film by solvent casting |
US4726989A (en) * | 1986-12-11 | 1988-02-23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 Microporous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a nucleating agent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
CN1169911A (zh) * | 1996-07-10 | 1998-01-14 | 佛山市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双向拉伸聚丙烯热收缩薄膜的生产工艺 |
US20060115548A1 (en) * | 2003-01-15 | 2006-06-01 | Innocente Marchante Moreno | Simultaneous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film drawing device |
CN1867622A (zh) * | 2003-09-12 | 2006-11-2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孔pvdf膜和制造方法 |
JP2011194814A (ja) * | 2010-03-23 | 2011-10-06 |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
CN102241832A (zh) * | 2011-05-14 | 2011-11-16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29084A (zh) * | 2010-12-09 | 2012-07-04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片状物的拉伸机 |
JP2013031938A (ja) * | 2011-08-01 | 2013-02-14 | Hitachi Plant Mechanics Co Ltd |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
CN103624961A (zh) * | 2013-11-18 | 2014-03-12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薄膜生产线的铸片成型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
CN205112316U (zh) * | 2015-10-28 | 2016-03-30 | 福融辉实业(福建)有限公司 | Bopp膜挤出成型设备 |
CN205130352U (zh) * | 2015-11-12 | 2016-04-06 | 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 Bopp薄膜铸片激冷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75891C (en) * | 1997-10-23 | 2008-12-23 | Tonen Chemica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producing highly permeable microporous polyolefin membrane |
PL3056336T3 (pl) * | 2014-03-26 | 2018-11-30 | Toray Industries | Laminowana porowata folia poliolefinowa, separator baterii z jej zastosowaniem i sposób wytwarzania laminowanej porowatej folii poliolefinowej |
-
2017
- 2017-05-22 FR FR1754536A patent/FR3066425B1/fr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22 CN CN201810494796.9A patent/CN1089437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05550A (en) * | 1981-04-17 | 1983-09-20 | Mobil Oil Corporation | Manufacture of polyimide film by solvent casting |
US4726989A (en) * | 1986-12-11 | 1988-02-23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 Microporous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a nucleating agent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
CN1169911A (zh) * | 1996-07-10 | 1998-01-14 | 佛山市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双向拉伸聚丙烯热收缩薄膜的生产工艺 |
US20060115548A1 (en) * | 2003-01-15 | 2006-06-01 | Innocente Marchante Moreno | Simultaneous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film drawing device |
CN1867622A (zh) * | 2003-09-12 | 2006-11-2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孔pvdf膜和制造方法 |
JP2011194814A (ja) * | 2010-03-23 | 2011-10-06 |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
CN102529084A (zh) * | 2010-12-09 | 2012-07-04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片状物的拉伸机 |
CN102241832A (zh) * | 2011-05-14 | 2011-11-16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JP2013031938A (ja) * | 2011-08-01 | 2013-02-14 | Hitachi Plant Mechanics Co Ltd |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
CN103624961A (zh) * | 2013-11-18 | 2014-03-12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薄膜生产线的铸片成型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
CN205112316U (zh) * | 2015-10-28 | 2016-03-30 | 福融辉实业(福建)有限公司 | Bopp膜挤出成型设备 |
CN205130352U (zh) * | 2015-11-12 | 2016-04-06 | 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 Bopp薄膜铸片激冷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0158A (zh) * | 2019-10-01 | 2021-04-02 | 卡罗琳娜·马尔尚特 | 用于生产微孔薄膜的生产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066425B1 (fr) | 2021-12-10 |
FR3066425A1 (fr) | 2018-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12009000701T5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einer Faserbahn von einem Stützgewebe zu einem anderen | |
CN108943755A (zh) | 用于生产双轴取向微孔膜的生产装置 | |
CN112936834A (zh) | Ptfe超精过滤膜生产双向拉伸设备 | |
CN103687714A (zh) | 用于拉伸薄膜的夹具 | |
CN105880109A (zh) | 一种自动涂胶机 | |
KR100820903B1 (ko) | 압연날을 구비한 냉매관 절단장치 | |
KR100781237B1 (ko) | 냉매관 절단장치 | |
CN204451473U (zh) | 圆网印花机落布冷却装置 | |
EP3108058A1 (de) | Schnellwechselkalander | |
CN103240870A (zh) | 薄膜同步双向拉伸机 | |
CN104028580B (zh) | 一种异型管成型机 | |
DE10248177B4 (de) | 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Block- und Plattenelementen mit einer hexagonalen Wabenstruktur aus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material | |
CN212831745U (zh) | 一种可连续性收卷高效收卷装置 | |
CN106808511A (zh) | 滚筒式编织袋自动分切机 | |
KR101297214B1 (ko) | 주름관 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름관 성형방법 | |
CN210528020U (zh) | 一种纺织布料收集设备 | |
CN203317739U (zh) | 新型薄膜同步双向拉伸机 | |
DE102011076900A1 (de) | Verfahren zum Verlegen von elektrisch leitenden Zellkontaktbändern an Dünnschicht-Solarzellen-Modulen | |
CN213147289U (zh) | 钢带烘干装置 | |
CN211814961U (zh) | 一种卷染机 | |
DE2020835A1 (de) | Maschine zur Fertigbearbeitung von Werkstueckflaechen | |
CN210320924U (zh) | 一种花篮除水装置 | |
CN116657400B (zh) | 一种无纺布高速分切装置及分切方法 | |
CN219448730U (zh) | 一种水平侧向入料带导向机构 | |
JP3789920B2 (ja) | 真空濾過装置および真空濾過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