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9737A -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9737A
CN108909737A CN201810715458.3A CN201810715458A CN108909737A CN 108909737 A CN108909737 A CN 108909737A CN 201810715458 A CN201810715458 A CN 201810715458A CN 108909737 A CN108909737 A CN 108909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tibule diaphragm
cab apron
run
interior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54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希红
帅纲要
黄豪
匡希超
陈跃忠
李鸿
刘旭
曾文娟
李涛
佘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54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9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9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20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oaches; Adaptation of coach ends therefor
    • B61D17/22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oaches; Adaptation of coach ends therefor flexible, e.g. bel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包括用以固定于两相邻车体之间的外折棚和内折棚,且所述内折棚位于所述外折棚的内部;所述内折棚与所述外折棚之间通过弹性连接部相连;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折棚的底端,与所述内折棚形成封闭的通过空间,且用以搭接于两相邻车体之间的渡板踏板总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贯通道的跨坐式单轨车辆。上述贯通道,在确保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的前提下,增大通过宽度,同时还可以实现车辆的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车的贯通道可以大致分为整体式贯通道和分体式贯通道;一般来说,车端距在700mm以内采用整体式贯通道,车端距在700mm以上采用分体式贯通道;其中,整体式贯通道为自支承,分体式贯通道通常需要车钩支承。
跨坐式单轨车辆在国内应用项目较少,贯通道一般采用常规形式整体式贯通道,由于其曲线半径小(R50m),通过宽度一般在800mm至1100mm左右,车端距在700mm以内,通过能力差且美观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在确保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的前提下,增大通过宽度,同时还可以实现车辆的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包括用以固定于两相邻车体之间的外折棚和内折棚,且所述内折棚位于所述外折棚的内部;所述内折棚与所述外折棚之间通过弹性连接部相连;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折棚的底端,与所述内折棚形成封闭的通过空间,且用以搭接于两相邻车体之间的渡板踏板总成。
优选地,所述渡板踏板总成包括:
位于中间的渡板;
两块分别位于所述渡板的两侧、且用以分别安装于两相邻车体的踏板;
其中,
所述渡板包括渡板本体以及铰接于所述渡板本体的四个边角处的渡板页,所述渡板本体与四个所述渡板页形成沿垂直于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长条板结构的两侧、用以提高与所述踏板之间的耐磨程度的磨耗条。
优选地,所述渡板本体与四个所述渡板页之间的铰链均沿所述长条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所述长条板结构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铰链,在沿所述长条板结构的长度中线向两侧边缘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长条板结构的另一侧倾斜。
优选地,全部所述铰链均设有多个用以分别限制每个所述渡板页的旋转角度小于等于170°的限位部。
优选地,
所述外折棚具体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外棚布,全部所述外棚布呈外拱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棚布通过第一中间框相连;和/或,
所述内折棚具体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内棚布,全部所述内棚布呈外拱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棚布通过第二中间框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棚布具体为厚度在1.8mm~2.3mm的棚布;所述内棚布具体为厚度在1.3mm~1.8mm的棚布。
优选地,还包括:
位于所述踏板下方、用以支撑所述踏板的踏板支撑件;其中,所述踏板支撑件包括:
竖直设置、且用以安装于车体的安装板;
至少两根垂直焊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内侧面的加强筋;
焊接于全部所述加强筋的上方、用以供所述踏板搭接的支撑面板。
优选地,所述磨耗条包括具有用以供所述渡板本体嵌入的底槽的磨耗本体,且所述磨耗本体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渡板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磨耗本体开设有位于所述底槽上方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有垫套,铆钉嵌入所述垫套后将所述磨耗本体与所述渡板本体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
设于所述外折棚的顶部且靠向外侧的上部装饰棚,和/或,
设于所述外折棚的底部且靠向外侧、用以遮挡两相邻车体之间的连接部的下部裙板;其中,所述下部裙板包括多组并排设置、且向下延伸的波纹裙板,两相邻所述波纹裙板之间设有连接支架;且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用以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的底部的第一固定边,以及用以固定于车体的第二固定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贯通道。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设置有内折棚与外折棚这一内外结构,且内折棚与外折棚均与车体相连,内折棚与外折棚之间通过诸如弹性金属板等弹性连接部相连,确保贯通道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如此设置的贯通道,其通过宽度达到1400mm,车端距可以为920mm,适用于车辆通过车辆段R50m曲线半径,正线R100m曲线半径,通过宽度大,内折棚与车辆内装匹配,外折棚与车体轮廓匹配,整体美观、通过性能好,结构简单、重量轻,为跨坐式单轨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贯通道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外折棚和内折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外折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内折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渡板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铰链的旋转角度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的踏板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的磨耗条与渡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下部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外折棚和内折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外折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内折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渡板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铰链的旋转角度的示意图;图9为图5中的踏板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5中的磨耗条与渡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的下部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包括外折棚1和内折棚2,外折棚1可以通过螺栓与车体固定,内折棚2同样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端部,由于内折棚2的螺栓在车内可见,为美观性可以用橡胶型材将其包裹。
外折棚1和内折棚2均应设置于两相邻车体之间,实现对两相邻车体的连接;其中,内折棚2位于外折棚1的内部,如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2所示,外折棚1呈封闭框体结构,内折棚2呈半封闭框体结构,内折棚2的底部设置渡板踏板总成3,内折棚2与渡板踏板总成3形成封闭的通过空间,用以供车内乘客通过。可以看出,由于车端距及通过宽度大,为了保证贯通道的小半径曲线(R50m)通过能力并减轻贯通道的整体重量,本发明采用外折棚1和内折棚2的结构,外折棚1的外形适应车体,内折棚2的外形适应内装,同时外折棚安装框11下部采用多边形形状,外折棚1和内折棚2通过弹性连接部5逐环连接,提高了贯通道的整体刚度,如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渡板踏板总成3,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包括渡板31和两块踏板32,渡板31位于中间位置,而两块踏板32分别位于渡板31的两侧,两块踏板32分别靠近一个车体;针对渡板31,其包括渡板本体311和四个渡板页312,四个渡板页312位于渡板本体311的四个边角处,渡板本体311与四个渡板页312形成沿垂直于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结构;磨耗条314位于长条板结构的两侧,用以提高与踏板32之间的耐磨程度,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
长条板结构可以为长方形,渡板本体311和四个渡板页312形成长方形结构,渡板本体311为对称结构,渡板本体311和每一个渡板页312均设有一个铰链313,每一个铰链313均沿所述长条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长条板结构的同一侧的两个铰链313,在沿长条板结构的长度中线向两侧边缘的方向上,逐渐向长条板结构的另一侧倾斜。
由于车端距以及通过宽度大,故要求渡板31的外形尺寸大,相应所承受的载荷大。渡板31为避免贯通道超重,可以采用铝质材料的花纹板,同时为保证其刚度及防滑性能,采用8mm厚花纹铝板。
为适应车辆运行时的各类工况,渡板31设计为分页结构,如说明书附图6,其四角为渡板页312,通过铰链313与渡板本体311铰接。为避免渡板31在承重时,渡板页312翘起影响乘客通过安全,设计了专用的铰链313结构,利用反变形设计理念,将铰链313设计成170°时铰链限位,且铰链313上设计了多个限位部3131,以增加铰链刚度,限制渡板页312的凹陷,很好地解决了渡板承载问题,铰链313的具体结构如说明书附图7与附图8所示。也即,在限位部3131的作用下,每个渡板页312的旋转角度小于等于170°。
本发明中的外折棚1具体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外棚布12,且全部外棚布12呈外拱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外棚布12通过第一中间框13相连;和/或内折棚2具体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内棚布21,全部内棚布21呈外拱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棚布21通过第二中间框22相连。
为保证贯通道的自支撑以减少折棚的下垂,外折棚1采用了厚度较大的外棚布12,外棚布12可以为厚度是2mm的棚布,并使用截面较大的第一中间框13保证刚度,第一中间框1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型材。较厚的外棚布12和截面大的第一中间框13有很好的刚度。倘若外折棚1的结构设计为棚布内拱结构,则易出现型材(也即第一中间框13)倾倒现象,且大截面的型材外露,不利于贯通道美观,故外折棚设计为棚布外拱结构。
此时因外棚布12的刚度支撑第一中间框13分布会较为均匀,且有利于避免外折棚1因自重导致贯通道整体下垂,每环折棚因第一中间框13的刚度足够不会发生扭曲变形,且贯通道外部颜色一体,成型美观。
内折棚2采用厚度较小的内棚布21,内棚布21可以为厚度在1.5mm的棚布,并使用截面较小的第二中间框22型材,以减少内折棚2的重量,避免当外折棚1与内折棚2连接后,内折棚2因自重过大导致折棚下垂,影响整体自支撑及成型美观。与上述类似地,倘若内折棚2设置成棚布内拱结构,会导致边框23在安装于车体6时极为不便,故设计为棚布外拱结构并采用小截面的第二中间框22,第二中间框22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型材。
内棚布21的外拱结构其内部棚布与第二中间框22交错成型,且第二中间框22的表面抛光,成型美观,第二中间框22的截面圆润过渡,既便于打磨抛光,又易保证美观。内外折棚中间框型材逐环连接,内折棚整体刚度得以保证,同时,内棚布21和小截面的第二中间框22的使用决定了内折棚2的重量较轻,因自重产生的折棚下垂量很小。上述措施不同于通常内外折棚棚布及型材选型保持一致的设计理念,对棚布及型材分别选型,并对折棚结构合理设计,控制了折棚的下垂,解决了折棚的自支撑问题。当然,上述外棚布12可以为厚度在1.8mm~2.3mm的棚布;内棚布21可以为厚度在1.3mm~1.8mm的棚布。
为了实现对踏板32的支撑,还可以设置有踏板支撑件33,如说明书附图9,踏板支撑件33位于踏板32的下方,踏板支撑件33包括安装板331,安装板331竖直设置,安装于车体;至少两根加强筋332焊接于安装板331,且安装板331与加强筋332垂直设置,支撑面板333焊接于加强筋332的上方,且支撑面板333的上表面用以供踏板32搭接。也即,踏板支撑件33采用的是大厚度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安装板331可以通过螺钉安装于车端,至少两根加强筋332与安装板331焊接,加强筋332焊接有支撑面板333,它们组成了箱式结构,使得踏板支撑件33有很好的刚度,且与踏板32搭接的踏板支撑件33的面积较大,能避免承载变形,很好地解决踏板32的承载问题。
由于搭接式的渡板31与踏板32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高度差过大会影响乘客通过安全,故优化了磨耗条314的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0所示,磨耗条314包括磨耗本体3141,磨耗本体3141具有底槽,底槽用以供渡板本体311嵌入,且磨耗本体3141的上表面高于渡板本体311的上表面;磨耗本体3141开设有位于底槽上方的沉头孔,沉头孔内设有垫套3142;也即磨耗本体3141的沉头孔内装有垫套3142,可以通过铆钉3143连接于渡板本体311,此举在保证了磨耗条314的磨耗余量前提下,使得磨耗条314的厚度最小,从而可使得渡板31与踏板32的高度差控制在15mm内,此高度差可保证乘客的安全通过。综上,上述措施解决了渡板踏板承载问题。
为使跨坐单轨车端连接下部设备遮挡,及外观协调性,在外折棚1的下部设计下部裙板4,如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11所示。下部裙板4位于外折棚1的底部且靠向外侧,用以遮挡两相邻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下部裙板4包括多组波纹裙板41,多组波纹裙板41并排设置,且向下延伸。且两相邻波纹裙板41之间固设有一个连接支架42;连接支架42呈多边形,连接支架42的第一固定边固定于外折棚1的底部,连接支架42的第二固定边固定于车体,连接支架42的第三固定边与波纹裙板41相连。
也就是说,下部裙板4由多组波纹裙板41和多个连接支架42组成,每两个波纹裙板41设置一个连接支架42,连接支架42的一端铆接在下部裙板4,另一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到外折棚型材上,确保波纹裙板41不下垂。波纹裙板41的两端与车体连接,使贯通道整体外观与车体协调一致。当然,为了实现跨坐式单轨车辆间连接处美观性,还可以设置上部装饰棚7,上部装饰棚7固定于外折棚1的顶部,且靠向外侧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贯通道,鉴于增大通过宽度需要增加车端距至920mm,而一般贯通道在车端距700mm以上需要设置车钩支撑,本贯通道方案为了满足曲线通过不能设置车钩支撑,从而需要解决920mm车端距贯通道折棚的自支撑问题及踏板渡板承载问题。
该发明不同于通常内外折棚棚布及型材选型保持一致的设计理念,通过对贯通道内外折棚棚布原材料分别选型、型材截面结构以及折棚结构的合理设计,解决折棚自支承问题。通过对渡板踏板结构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其大通过宽度前提下的小曲线通过能力,并针对渡板磨耗板、铰链进行了优化设计,解决渡板踏板承载问题。同时为了跨坐式单轨车辆间连接处美观性,在贯通道下部两侧设计波纹裙板,并合理设计裙边与折棚的连接结构确保曲线通过和美观性要求。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贯通道的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贯通道;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于两相邻车体之间的外折棚(1)和内折棚(2),且所述内折棚(2)位于所述外折棚(1)的内部;所述内折棚(2)与所述外折棚(1)之间通过弹性连接部(5)相连;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折棚(2)的底端,与所述内折棚(2)形成封闭的通过空间,且用以搭接于两相邻车体之间的渡板踏板总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踏板总成(3)包括:
位于中间的渡板(31);
两块分别位于所述渡板(31)的两侧、且用以分别安装于两相邻车体的踏板(32);
其中,
所述渡板(31)包括渡板本体(311)以及铰接于所述渡板本体(311)的四个边角处的渡板页(312),所述渡板本体(311)与四个所述渡板页(312)形成沿垂直于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长条板结构的两侧、用以提高与所述踏板(32)之间的耐磨程度的磨耗条(3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本体(311)与四个所述渡板页(312)之间的铰链(313)均沿所述长条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所述长条板结构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铰链(313),在沿所述长条板结构的长度中线向两侧边缘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长条板结构的另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铰链(313)均设有多个用以分别限制每个所述渡板页(312)的旋转角度小于等于170°的限位部(31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折棚(1)具体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外棚布(12),全部所述外棚布(12)呈外拱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棚布(12)通过第一中间框(13)相连;和/或,
所述内折棚(2)具体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内棚布(21),全部所述内棚布(21)呈外拱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棚布(21)通过第二中间框(2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布(12)具体为厚度在1.8mm~2.3mm的棚布;所述内棚布(21)具体为厚度在1.3mm~1.8mm的棚布。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踏板(32)下方、用以支撑所述踏板(32)的踏板支撑件(33);其中,所述踏板支撑件(33)包括:
竖直设置、且用以安装于车体的安装板(331);
至少两根垂直焊接于所述安装板(331)的内侧面的加强筋(332);
焊接于全部所述加强筋(332)的上方、用以供所述踏板(32)搭接的支撑面板(3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条(314)包括具有用以供所述渡板本体(311)嵌入的底槽的磨耗本体(3141),且所述磨耗本体(3141)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渡板本体(311)的上表面;所述磨耗本体(3141)设有有位于所述底槽上方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有垫套(3142),铆钉(3143)嵌入所述垫套(3142)后将所述磨耗本体(3141)与所述渡板本体(311)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所述外折棚(1)的顶部且靠向外侧的上部装饰棚(7),和/或,
设于所述外折棚(1)的底部且靠向外侧、用以遮挡两相邻车体之间的连接部的下部裙板(4);其中,所述下部裙板(4)包括多组并排设置、且向下延伸的波纹裙板(41),两相邻所述波纹裙板(41)之间设有连接支架(42);且所述连接支架(42)包括用以固定于所述外折棚(1)的底部的第一固定边,以及用以固定于车体的第二固定边。
10.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贯通道。
CN201810715458.3A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Pending CN108909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458.3A CN108909737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458.3A CN108909737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737A true CN108909737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5458.3A Pending CN108909737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97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568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贯通道折棚的固定安装件
CN111186457A (zh) * 2020-01-19 2020-05-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转向架侧裙板结构及轨道列车
CN112477895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2300A (ko) * 2008-10-16 2010-04-26 윤종철 철도차량용 통로연결막 고정구조
EP2322364A1 (de) * 2009-11-11 2011-05-18 Hübner GmbH Gelenkfahrzeug, insbesondere Hochgeschwindigkeitsschienenfahrzeug
CN102059926A (zh) * 2009-11-11 2011-05-18 许布奈有限公司 铰接式车辆、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或有轨车辆
CN107161165A (zh) * 2017-06-26 2017-09-15 青岛欧特美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贯通道装置
CN206749810U (zh) * 2017-05-24 2017-12-15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低地板单铰接贯通道及列车
CN206926644U (zh) * 2017-05-04 2018-01-26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贯通道渡板及列车
CN207374400U (zh) * 2017-10-19 2018-05-18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贯通道及跨座式单轨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2300A (ko) * 2008-10-16 2010-04-26 윤종철 철도차량용 통로연결막 고정구조
EP2322364A1 (de) * 2009-11-11 2011-05-18 Hübner GmbH Gelenkfahrzeug, insbesondere Hochgeschwindigkeitsschienenfahrzeug
CN102059926A (zh) * 2009-11-11 2011-05-18 许布奈有限公司 铰接式车辆、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或有轨车辆
CN206926644U (zh) * 2017-05-04 2018-01-26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贯通道渡板及列车
CN206749810U (zh) * 2017-05-24 2017-12-15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低地板单铰接贯通道及列车
CN107161165A (zh) * 2017-06-26 2017-09-15 青岛欧特美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贯通道装置
CN207374400U (zh) * 2017-10-19 2018-05-18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贯通道及跨座式单轨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568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贯通道折棚的固定安装件
CN111114568B (zh) * 2019-12-26 2021-06-25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贯通道折棚的固定安装件
CN111186457A (zh) * 2020-01-19 2020-05-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转向架侧裙板结构及轨道列车
CN112477895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CN112477895B (zh) * 2020-11-26 2022-03-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9737A (zh) 一种大通过宽度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及其贯通道
ES2219621T3 (es) Elemento estructural para un avion.
JPH06206540A (ja) 関節連結式車両用蛇腹式ほろ
CN102463862B (zh) 形成彼此铰接的两车辆间的侧壁或过渡部折棚的布置结构
RU187585U1 (ru) Крыша вагона-хоппера
CN203666668U (zh) 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的车辆
US6926344B2 (en) Pleat or corrugation of a bellows of a connection between two hinge-linked vehicles or vehicle sections e.g., of an articulated bus
CN106894300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梁的指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8297459B2 (en) Tank container
CN104228858A (zh) 一种运输车辆及其车体
CN21456568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
CN207389318U (zh) 汽车门槛结构及汽车车门密封结构
CA2238851C (en) Reinforced hopper car structure
CN202574233U (zh) 城市单轨车贯通道
CN108755397A (zh) 桥梁伸缩缝
US1636891A (en) Metallic car door
CN209426540U (zh) 一种汽车背门铰链加强件
CN208439337U (zh) 一种utv宽体平板拖车
CN206551832U (zh) 一种侧舱门以及具有侧舱门的车身
CN205573568U (zh) 整体式车门门框
CN211008253U (zh) 一种轨道交通门轻量化设计结构
CN104626900B (zh) 铰接的车辆部分间过渡部装置的折棚或飞机登机桥的折棚
CN212452283U (zh) 一种鱼骨式桥梁伸缩装置
CN212654434U (zh) 一种超轻复合板干货车箱
CN213168066U (zh) 一种鼓形侧入口折页门的门扇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