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8676A -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8676A
CN108888676A CN201811025717.6A CN201811025717A CN108888676A CN 108888676 A CN108888676 A CN 108888676A CN 201811025717 A CN201811025717 A CN 201811025717A CN 108888676 A CN108888676 A CN 108888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dandelion
medicine composition
ku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57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8676B (zh
Inventor
唐泽英
肖萍
王宏虹
陆彩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110257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86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8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8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8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8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6Phellodendron, e.g. corktr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2Artemisia, e.g. wormwood or sagebru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8Taraxacum (dandel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9Sophora, e.g. necklacepod or maman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4Mentha (mi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0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ug release technique; Application systems commanded by energy
    • A61K9/0004Osmotic delivery systems; Sustained release driven by osmosis, thermal energy or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4Antipruri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黄柏8~15份、苦参8~15份、地肤子8~15份、白鲜皮7~12份、蒲公英7~12份、薄荷3~7份、艾叶7~12份。本发明通过中药间相互协同而而增加疗效和性能,配方科学,用药后的患者短时间内便可自觉止痒,湿疹的红、热、痒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连续用药熏洗一周内即可消除病症,具有显效快、价格低的优势,且本发明配方简便,不涉及抗菌素、激素的应用,无药物依赖性,无任何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中医认为湿疹是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侵淫肌肤所致,又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将其命名为:旋耳疮、肾囊风、阴囊风、四弯风等。湿疹为渗出及融合倾向的皮疹,具有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结痂、肥厚等特点。湿疹具有临床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药多采用激素外用、抗组胺药等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长期使用易引发不良反应,易出现停药反跳现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为主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五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能够有效清除皮肤内的毒素等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能有效地治疗湿疹以及缓解由此引起的的糜烂、皮损症状,配伍薄荷、艾叶两味中药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功效,能达到清热解毒、祛除湿疹及湿疹引起渗出性皮损等功效,见效迅速、治疗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且产品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湿疹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湿疹治疗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其中,以重量份数计,包括,所述黄柏8~15份、所述苦参8~15份、所述地肤子8~15份、所述白鲜皮7~12份、所述蒲公英7~12份、所述薄荷3~7份、所述艾叶7~12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黄柏12份、苦参12份、地肤子12份、白鲜皮10份、蒲公英10份、薄荷6份、艾叶10份。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加水浸泡后,通过加热提取,过滤,得各中药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低温浓缩后混合均匀,无菌分装并密封,通过蒸汽灭菌,即制得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黄柏8~15份、所述苦参8~15份、所述地肤子8~15份、所述白鲜皮7~12份、所述蒲公英7~12份、所述薄荷3~7份、所述艾叶7~12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是将所述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至2cm以下。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水浸泡,是将所述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后,再分别加入质量比为10倍的水浸泡,浸泡时间为6h。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90℃,时间为1.5h。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提取液低温浓缩,浓缩温度为30℃,浓缩至料液比为1:1.35,单位为g:ml。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蒸汽灭菌,温度为90℃,时间为45分钟。
黄柏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成分,如生物碱、甾醇、内酯及黏液质等。生物碱是黄柏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目前发现的成分有黄柏碱、药根碱、蝙蝠葛碱、木兰花碱、N-甲基大麦芽碱等。此外黄柏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活性物质,如黄柏内酯、黄柏酮、7-脱氢豆甾醇、菜油甾醇、青萤光酸、β-谷甾醇、黄柏酮酸及白鲜交酯等。黄柏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退虚热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泄泻、黄疸、骨劳热、皮肤湿疹等病症。研究表明,黄柏具有抗菌、抗溃疡、抗氧化、抗痛风、抗癌、利尿、降压、降血糖、免疫调节、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多种药理活。
苦参又名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等,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二氢黄酮、苦参皂苷、氨基酸、脂肪酸等,并且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大量研究表明:苦参中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存在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抑制中枢神经、调节免疫等广泛的生理活性,并且具有低副作用和高效等特点。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植物中草药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降血糖等功效。其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及甾类化合物等,所含的皂苷Ic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搔痒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瘙痒、湿疹等皮肤疾病。
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传统中医认为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白鲜皮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甾体类、柠檬苦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白鲜皮的提取物具有抗变态反应、抑菌、抗癌、抗炎、保护神经等作用。以白鲜皮复方煎水熏洗或坐浴的治疗方法,以清热燥湿,止痒杀菌,其水提物具有解热、抗炎作用。体外、体内实验证明,白鲜皮水浸剂及乙醇提取物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许多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蒲公英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复杂,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酸类、蒲公英色素、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和香豆素类等。蒲公英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抗自由基、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有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蒲公英可与其它中药配合用于治疗外科炎症、烧伤合并感染等多种疾病。
薄荷是常用的一味辛凉解表药,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物质,具有保肝利胆、镇痛、抗菌、抗炎、抗病毒、促进透皮吸收等药理作用。
艾叶是我国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黄酮类、三萜类、桉叶烷类、微量元素以及鞣质、多糖等化合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止血等药理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使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五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能够有效清除皮肤内的毒素等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能有效地治疗湿疹以及缓解由此引起的的糜烂、皮损症状,配伍薄荷、艾叶两味中药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功效,使得用药后的患者短时间内便可自觉止痒,湿疹的红、热、痒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2)本发明通过中药间相互协同而而增加疗效和性能,配方科学,连续用药熏洗一周内即可消除病症,具有显效快、价格低的优势,且本发明配方简便,不涉及抗菌素、激素的应用,无药物依赖性,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中七味中药中,苦参中所含的苦参碱等生物碱为水溶性成分,蒲公英中咖啡酸与黄柏中所含生物碱类亦为水溶性成分,白鲜皮、地肤子、薄荷、艾叶均不同程度溶于水,而水又是液体制剂最常用的溶剂,因此本制剂提取方法选择传统的水提取工艺。
苦参碱是苦参所有生物碱的统称,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具有清热、杀虫、祛湿的功效。黄柏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有效成分为盐酸小檗碱,提取总生物碱的得率直接影响到黄柏的药效。地肤子主要含三萜皂苷、生物碱、黄酮类、脂肪油等成分,其中地肤子皂苷Ic为其发挥抗搔痒、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白鲜皮中白鲜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蒲公英中酚酸类化合物主要以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较高,是蒲公英抗菌的主要分。薄荷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促进透皮吸收等药理作用。艾叶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止血等药理作用。
本发明黄柏提取物以小檗碱含量为指标,蒲公英提取物以咖啡酸含量为指标,苦参提取物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为指标,地肤子提取以皂苷Ic含量为指标,白鲜皮提取以白鲜碱含量为指标,对提取物质量进行检测,并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
(1)黄柏提取工艺筛选
黄柏提取物提取方法:将黄柏药材粉碎至2.0cm以下,加8~14倍水浸泡6h后,80~100℃提取药材组合物1~2h,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在30℃条件下浓缩至1:1.35(g:ml),得黄柏提取物。
小檗碱含量检测方法:HPLC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磷酸二氢钾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理论塔板数以小檗碱峰计应不低于2000。
表1黄柏提取方法筛选
从表1可知,黄柏的提取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均为90℃、提取时间为1.5h时提取物中的小檗碱含量最高。
(2)苦参提取工艺筛选
苦参提取物提取方法:将苦参药材粉碎至2.0cm以下,加5~15倍水浸泡6h后,80~100℃提取药材组合物1~2h,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在30℃条件下浓缩至1:1.35(g:ml),得苦参提取物。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检测方法:HPLC法,采用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理论塔板数按氧化苦参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表2苦参提取方法筛选
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苦参的提取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5h、提取温度为90℃时提取物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
(3)地肤子提取工艺筛选
地肤子提取方法:将地肤子药材粉碎至2.0cm以下,加6~15倍水浸泡6h后,70~100℃提取药材组合物1~2h,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30℃浓缩至1:1.25(g:ml),得地肤子提取物。
皂苷Ic含量检测方法:HPLC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化键合硅胶为色谱柱填充剂,以甲醇-1.3%冰醋酸溶液(体积比85:15)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8nm,理论塔板数按皂苷Ic含量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表3地肤子提取方法筛选
序号 料液比(g/mL) 提取时间(h) 提取温度(℃) 皂苷Ic含量(%)
1 1:6 1.0 70 0.043
2 1:8 1.0 80 0.151
3 1:10 1.5 80 0.159
4 1:15 2.0 80 0.154
5 1:10 2.0 100 0.163
6 1:10 1.5 90 0.165
7 1:10 2.0 90 0.161
从表3可知,地肤子的提取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均为90℃、提取时间均为1.5h时提取物中的皂苷Ic含量最高。
(4)白鲜皮提取工艺筛选
白鲜皮提取物提取方法:将白鲜皮药材粉碎至2.0cm以下,加6~14倍水浸泡6h后,70~90℃提取药材组合物1~2h,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30℃浓缩至1:1.25(g:ml),得白鲜皮提取物。
白鲜碱含量检测方法:HPLC法,采用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58:42)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8nm,理论塔板数按白鲜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表4白鲜皮提取方法筛选
序号 料液比(g/mL) 提取时间(h) 提取温度(℃) 白鲜碱含量(%)
1 1:6 1.0 70 0.033
2 1:8 1.0 70 0.041
3 1:10 1.5 70 0.051
4 1:12 2.0 80 0.054
5 1:14 2.0 90 0.053
6 1:10 1.5 90 0.058
7 1:12 2.0 80 0.052
从表4可知,白鲜皮的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均为90℃、提取时间均为1.5h时提取物中的白鲜碱含量最高。
(5)蒲公英提取工艺筛选
蒲公英提取物提取方法:将白鲜皮药材粉碎至2.0cm以下,加5~15倍水浸泡6h;70~100℃提取药材组合物1~2h,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30℃浓缩至1:1.25(g:ml),得蒲公英提取物。
咖啡酸检测方法:HPLC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柱温40℃。理论塔板数按咖啡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表5蒲公英提取方法筛选
序号 料液比(g/mL) 提取时间(h) 提取温度(℃) 咖啡酸含量(%)
1 1:5 1.0 70 0.023
2 1:10 1.0 80 0.031
3 1:15 1.25 90 0.033
4 1:10 1.5 80 0.027
5 1:10 1.75 100 0.021
6 1:10 1.5 90 0.034
7 1:10 2.0 90 0.030
从表5可知,蒲公英的提取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均为90℃、提取时间为1.5h时提取物中的咖啡酸含量最高。
综合上述结果,选定苦参、黄柏、蒲公英、地肤子、白鲜皮的提取料液比均为1:10(g/mL)、提取温度均为90℃、提取时间均为1.5h。
实施例2
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分别加入质量比为10倍的水浸泡6h,通过90℃加热提取1.5h,过滤,得各中药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在30℃温度下浓缩至料液比为1:1.35(g:ml),将各中药浓缩物进行混合,无菌分装并密封,在90℃条件下蒸汽灭菌45分钟,即制得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不同的抗菌止痒治疗湿疹中药组合物的选用:
表6不同的抗菌止痒治疗湿疹中药组合物的选用
序号 苦参 黄柏 地肤子 白鲜皮 蒲公英 薄荷 艾叶
0 0 0 0 0 0 3 7
1 8 0 0 0 0 3 7
2 0 8 0 0 0 3 7
3 0 0 8 0 0 3 7
4 0 0 0 7 0 3 7
5 0 0 0 0 7 3 7
6 8 8 0 0 0 3 7
7 8 8 8 0 0 3 7
8 8 8 8 7 0 3 7
9 8 8 8 8 7 3 7
10 8 8 8 8 7 3 0
11 8 8 8 8 7 0 0
12 0 8 8 8 7 3 7
13 0 0 8 8 7 3 7
14 0 0 0 8 7 3 7
选取患有湿疹志愿者共150人,其中男76人,女74人;年龄2-12岁,平均6.2岁;患程2周~12周,平均6周,近4周以来为接受过系统或局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近2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及外用其他药物。均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并能够遵守研究规定、随访计划。
将135名志愿者随机分为15组,每组10人。受试者将样品与40℃热水按照体积比1:5混合,浸泡全身或局部,时间控制在8~10min,每日2次,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1周后判定疗效,同时详细记录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判定标准:
(1)皮损评分方法
EASI评分法(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根据不同部位皮损症状严重程度,所占面积的大小再结合儿童各部位面积占全身面积的比例综合积分。
(2)瘙痒评分方法
采用4级积分法,评分标准见表7。
表7瘙痒评分标准表
分数 症状描述
0分 无瘙痒
1分 偶尔瘙痒不用药,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2分 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需用药
3分 剧烈遠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
(3)疗效判定标准
分四级判定:痊愈:瘙痒消失,皮损完全消退,疗效指数≥90%;显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损大部分消退,60%≤疗效指数<90%;进步: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皮损部分消退,20%≤疗效指数<60%;无效:瘙痒症状无变化,皮损消退不明显,疗效指数<20%。
总积分=瘙痒积分+EASI积分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周后,对湿疹的治疗效果如表8所示。
表8不同配方组合物的治疗效果
由表8可以看出,组合物中,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五味中药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能够有效清除皮肤内的毒素等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能有效地治疗湿疹以及缓解由此引起的的糜烂、皮损症状,配伍薄荷、艾叶两味中药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功效,组合使用效果更好。
实施例3
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提取物中的一种替换为同样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黄芩提取物(提取工艺同蒲公英提取物),见表9。
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黄芩提取物中的5种进行混合,再加薄荷、艾叶的提取物,将各中药浓缩物进行混合,无菌分装并密封,在90℃条件下蒸汽灭菌45分钟,即制得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表9组合物的不同替代配方筛选
选取患有湿疹志愿者共60人,其中男31人,女29人;年龄2~12岁,平均6.3岁;患程2周~12周,平均7周,近4周以来为接受过系统或局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近2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及外用其他药物。均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并能够遵守研究规定、随访计划。
将6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人。受试者将样品与40℃热水按照体积比1:5混合,浸泡全身或局部,时间控制在8~10min,每日2次,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1周后判定疗效,同时详细记录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判定标准:参照实施例2中的判定方法。
1周后,对湿疹的治疗效果如表10所示。
表10组合物的不同替代配方的治疗效果
由表10看出,组合物中,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5种提取物种的一种被黄芩提取物取代后,使用效果不如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5种的组合使用。
实施例4
将不同质量份数的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分别加入质量比为10倍的水浸泡6h,通过90℃加热提取1.5h,过滤,得各中药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在30℃温度下浓缩至料液比为1:1.35(g:ml),将各中药浓缩物进行混合,混合至均匀,无菌分装并密封,在90℃条件下蒸汽灭菌45分钟,即制得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表11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提取物质量份数优选
选取患有湿疹志愿者共60人,其中男31人,女29人;年龄2~12岁,平均6.3岁;患程2周~12周,平均7周,近4周以来为接受过系统或局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近2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及外用其他药物。均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并能够遵守研究规定、随访计划。
将6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人。受试者将样品与40℃热水按照体积比1:5混合,浸泡全身或局部,时间控制在8~10min,每日2次,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1周后判定疗效,同时详细记录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判定标准:参照实施例2中的判定方法。
1周后,对湿疹的治疗效果如表12所示。
表12不同配方组合物的治疗效果
从表12看出,第23组实验中,以重量份数计,黄柏12份、苦参12份、地肤子12份、白鲜皮10份、蒲公英10份、薄荷6份、艾叶10份时,治疗有效率较高。
实施例5
以重量份数计,取黄柏12份、苦参22份、地肤子14份、白鲜皮20份、蒲公英12份、薄荷10份、艾叶10份粉碎,分别加入质量比为10倍的水浸泡6h,通过90℃加热提取1.5h,过滤,得各中药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在30℃温度下浓缩至料液比为1:1.35(g:ml),将各中药浓缩物进行混合均匀,无菌分装并密封,在90℃条件下蒸汽灭菌45分钟,即制得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受试者将样品与40℃热水按照体积比1:5混合,浸泡全身或局部,时间控制在8~10min,每日2次,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1周后判定疗效,同时详细记录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治疗指标包括湿疹面积与严重指数(EASI)、自觉瘙痒程度,并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痊愈患者中观察复发情况。
判定标准:见实施例2中的判定标准。
1.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EASI)积分比较
表13治疗前、治疗3天、治疗5天、治疗7天EASI积分化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3天积分 治疗5天积分 治疗7天积分
治疗组 60 9.21+0.14 5.21+0.47 4.01+0.24 2.01+0.21
EASI主要观察患者局部皮损的改善情况,包括E:红斑,I:丘疹/水肿,Ex:表皮剥脱(抓痕)/鱗屑,L:苔藓化。从表13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治疗前的EASI积分与治疗7天后相比,有明显下降,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湿疹、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功效显著。
2.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积分比较
表14治疗前、治疗3天、治疗5天、治疗7天瘙痒程度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3天积分 治疗5天积分 治疗7天积分
治疗组 60 2.11+0.45 1.81+0.43 1.01+0.11 0.81+0.14
从表14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治疗前的瘙痒程度积分与治疗7天后相比,有明显下降,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湿疹、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功效显著。
3.总有效率
表15治疗7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60 55 5 0 0 100%
从表1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湿疹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4.患者复发率
表16痊愈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复发率的比较
治愈例数 复发例数 复发率
3个月 55 0 0
6个月 55 0 0
从表1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组合物能达到清热解毒、祛除湿疹及湿疹引起渗出性皮损等功效,见效迅速、治疗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且产品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与皮肤有良好的相容性,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五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能够有效清除皮肤内的毒素等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能有效地治疗湿疹以及缓解由此引起的的糜烂、皮损症状,配伍薄荷、艾叶两味中药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功效,能达到清热解毒、祛除湿疹及湿疹引起渗出性皮损等功效,见效迅速、治疗效果好。产品为纯中药成分,患者通过将组合物与温热水按照混合,浸泡全身或局部,每日2次,1周内,瘙痒症状消失,皮肤恢复平滑,停用后不易复发,安全有效并且效果持久。通过中药间相互协同而而增加疗效和性能,配方科学,用药后的患者短时间内便可自觉止痒,湿疹的红、热、痒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具有显效快、价格低的优势,且本发明配方简便,不涉及抗菌素、激素的应用,无药物依赖性,无任何毒副作用。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其中,以重量份数计,包括,所述黄柏8~15份、所述苦参8~15份、所述地肤子8~15份、所述白鲜皮7~12份、所述蒲公英7~12份、所述薄荷3~7份、所述艾叶7~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黄柏12份、苦参12份、地肤子12份、白鲜皮10份、蒲公英10份、薄荷6份、艾叶10份。
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加水浸泡后,通过加热提取,过滤,得各中药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低温浓缩后混合均匀,无菌分装并密封,通过蒸汽灭菌,即制得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黄柏8~15份、所述苦参8~15份、所述地肤子8~15份、所述白鲜皮7~12份、所述蒲公英7~12份、所述薄荷3~7份、所述艾叶7~12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是将所述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至2cm以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浸泡,是将所述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蒲公英、薄荷、艾叶粉碎后,再分别加入质量比为10倍的水浸泡,浸泡时间为6h。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90℃,时间为1.5h。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低温浓缩,浓缩温度为30℃,浓缩至料液比为1:1.35,单位为g:ml。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灭菌,温度为90℃,时间为45分钟。
CN201811025717.6A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888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5717.6A CN108888676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5717.6A CN108888676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8676A true CN108888676A (zh) 2018-11-27
CN108888676B CN108888676B (zh) 2022-03-22

Family

ID=64359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5717.6A Active CN108888676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867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180A (zh) * 2020-07-07 2020-09-22 深圳市清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湿疹治疗的药膏及制作工艺
CN113663038A (zh) * 2021-08-20 2021-11-19 杨娟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处方及其软膏剂
CN114366774A (zh) * 2022-01-06 2022-04-19 广东星妈汇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皮肤修复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与制备方法
CN114601873A (zh) * 2022-02-24 2022-06-10 安徽巨邦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留兰香制作的止痒贴及制备方法
CN115337345A (zh) * 2022-09-05 2022-11-15 河南科技大学 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29859A (zh) * 2022-10-24 2022-12-06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503A (zh) * 2006-03-28 2006-11-08 李裕森 治疗湿疹、手足癣和阴道炎等病症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59188A (ko) * 2008-11-26 2010-06-04 양근영 피부외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840584A (zh) * 2015-05-15 2015-08-19 济南科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洗液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503A (zh) * 2006-03-28 2006-11-08 李裕森 治疗湿疹、手足癣和阴道炎等病症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59188A (ko) * 2008-11-26 2010-06-04 양근영 피부외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840584A (zh) * 2015-05-15 2015-08-19 济南科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洗液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180A (zh) * 2020-07-07 2020-09-22 深圳市清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湿疹治疗的药膏及制作工艺
CN113663038A (zh) * 2021-08-20 2021-11-19 杨娟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处方及其软膏剂
CN114366774A (zh) * 2022-01-06 2022-04-19 广东星妈汇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皮肤修复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与制备方法
CN114601873A (zh) * 2022-02-24 2022-06-10 安徽巨邦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留兰香制作的止痒贴及制备方法
CN115337345A (zh) * 2022-09-05 2022-11-15 河南科技大学 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29859A (zh) * 2022-10-24 2022-12-06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15429859B (zh) * 2022-10-24 2023-05-1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8676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8676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203B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33B (zh) 一种活血化瘀止痛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4989A (zh) 一种抗衰老、改善记忆力的鹿血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247B (zh) 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385A (zh) 一种抗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79858A (ko) 천연광물과 한약재를 주원료로 한 피부질환 치료용 외용제
CN104825914A (zh) 一种辅助治疗乳腺癌症的中药制剂
CN106620633A (zh) 肿瘤患者用皮肤修护乳及其制作方法
KR20030055154A (ko) 피부질환 치료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010751B9 (zh) 预防及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中药组合物
CN111388639B (zh) 用于缓解绝经综合症的苯乙醇苷和异黄酮提取物及应用
CN106853204A (zh) 肿瘤患者用皮肤修护喷雾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16647A (zh) 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254A (zh) 一种治疗皮炎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124A (zh) 一种治疗颅骨骨髓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666631A (zh) 一种皮肤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04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5781A (zh) 一种治疗iii期压疮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9374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1366A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21B (zh) 一种治疗痔疮、肛裂的美洲大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6355A (zh) 一种治疗外阴和阴道瘙痒的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3910A (zh) 一种治疗毛囊炎的中药口服液
CN103933359A (zh) 用于祛除瘢痕疙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