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5208B - 发动机罩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罩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5208B
CN108775208B CN201810311068.XA CN201810311068A CN108775208B CN 108775208 B CN108775208 B CN 108775208B CN 201810311068 A CN201810311068 A CN 201810311068A CN 108775208 B CN108775208 B CN 108775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latch
lock
vehicle body
secondary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10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5208A (zh
Inventor
神崎瑞纪
西条俊久
田村俊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75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5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5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5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05B83/243Hood clamps, i.e. individually actuated, usually yielding hoo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罩锁装置,包括:主锁部,用于使发动机罩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中;以及副锁部,用于使发动机罩保持在半打开状态中。所述副锁部包括:附接至车体的卡扣;附接至发动机罩的基部;和支撑于基部上且能够在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闩锁。所述闩锁包括:钩部,其在闩锁位于闭锁位置的情况下当发动机罩被打开至半打开状态时将卡扣锁定;操作部,其操作闩锁以使闩锁朝着解锁位置旋转;和抵接部,其在闩锁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当发动机罩被关闭至完全关闭状态与所述卡扣抵接。抵接部与卡扣的抵接使闩锁旋转到闭锁位置。

Description

发动机罩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罩锁装置,其用于将能够在车体上打开和关闭的发动机罩保持在关闭状态中。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发动机罩锁装置,其包括:主锁部,用于将车辆的发动机罩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中;和副锁部,用于将正被打开的发动机罩保持在半打开状态中。副锁部被设计成:当车辆正在行驶时,在主锁部被错误地操作从而解除了发动机罩的锁定的情形下,副锁部能够防止发动机罩被完全打开。
通常,副锁部包括:附接至车体的卡扣;附接至发动机罩的闩锁;和用于操作闩锁的杆件。闩锁能够在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当发动机罩被打开至半打开状态时,卡扣就被位于闭锁位置中的闩锁锁定,由此使发动机罩保持于半打开状态中。然后,通过从在保持于半打开状态中的发动机罩的前端与车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对杆件进行操作,使闩锁旋转到解锁位置。于是,响应于闩锁向解锁位置的旋转,闩锁解除卡扣的锁定,由此,发动机罩就能够被完全打开(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第6543822号和日本专利第5136702号)。
发动机罩锁装置暴露于车辆外部的环境中,且因此就存在着如下的担忧:发动机罩锁装置会出现锈迹和/或起泡(涂层的膨胀)或者会附着有沙尘。于是,引起了如下的担忧:副锁部的闩锁的旋转受到锈迹、起泡或沙尘等的妨碍,从而导致闩锁被卡死在解锁位置处。在闩锁被卡死在解锁位置处的情况下,闩锁不能发挥将卡扣锁定的作用,这就会导致在驾驶车辆时出现问题。鉴于此,在美国专利第6543822号所记载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副锁部中,当发动机罩从半打开状态被关闭至完全关闭状态时,杆件被卡扣推动从而发生旋转,并且在闩锁停留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随着杆件的旋转,强制地使闩锁进入到闭锁位置中。
顺便提及地,针对用于操作闩锁的杆件,在该杆件上设定了足以确保杆件可操作性的刚度。此外,在美国专利第6543822号所记载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副锁部中,用于操作闩锁的杆件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发动机罩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或者半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杆件的刚度构成了抵抗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在发动机罩中出现的变形的阻力,因此引起了发动机罩的冲击吸收性能变差的担忧。
在日本专利第5136702号所记载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副锁部中,杆件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然而,当杆件进行用于使该杆件的远端移位到车辆后方的动作时,杆件与闩锁的连接被切断,并且杆件能够独立于闩锁进行动作。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允许杆件进行用于使该杆件的远端移位到车辆后方的动作,由此维持了发动机罩的撞击吸收性能。另一方面,用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构造变得复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罩锁装置,其具有简单的构造、优异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提高其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发动机罩锁装置,其包括:主锁部,所述主锁部被配置成将能够在车体上打开和关闭的发动机罩(hood)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中;和副锁部,所述副锁部被配置成将正被打开的所述发动机罩保持在半打开状态中。所述副锁部包括:卡扣(catcher),其附接至所述车体;基部,其附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和闩锁,其支撑于所述基部上且被配置成在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所述闩锁是以在所述车体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轴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在这里,所述闩锁包括:钩部,所述钩部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处于所述闭锁位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发动机罩被打开至半打开状态时将所述卡扣锁定;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被配置成操作所述闩锁以使所述闩锁能够朝着所述解锁位置旋转;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处于所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发动机罩从半打开状态被关闭至完全关闭状态时与所述卡扣发生抵接。而且,在这里,利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卡扣的抵接,使所述闩锁旋转至所述闭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如下的发动机罩锁装置:其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不仅能够提供优异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主锁部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副锁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副锁部的正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副锁部的动作的图。
图6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副锁部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的示例。
发动机罩锁装置1被安装在车辆中。车辆包括覆盖着车体2的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3。发动机罩3的位于车体2后侧处的端部(其也将会被称为发动机罩3的第二端部或者发动机罩3的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撑于车体2上,以使得发动机罩3的位于车体2前侧处的端部(其也将会被称为发动机罩3的第一端部或者发动机罩3的前端部)能够被抬起或降下,从而在车体2上打开和关闭。发动机罩锁装置1包括主锁部4和副锁部5。主锁部4被配置成使发动机罩3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中(参照图1中的实线)。副锁部5被配置成把正被打开的发动机罩3保持在半打开状态中(参照图1中的虚线)。
图2示出了主锁部4。
主锁部4被布置于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主锁部4包括撞销10、主基部11、主闩锁12和锁定板13。撞销10附接至发动机罩3。主基部11经由托架6附接至车体2。主闩锁12和锁定板13可旋转地支撑于主基部11上。撞销10、主基部11、主闩锁12和锁定板13例如由钢制成。
主基部11具有朝着车体2的上侧开放的撞销槽14。在操作发动机罩3以使该发动机罩关闭时,撞销10进入撞销槽14。
主闩锁12具有用于将撞销10锁住的锁定槽16。接合部17被配置成与锁定板13接合。接合部17被设置在锁定槽16的开口端部处。主闩锁12被布置于主基部11的撞销槽14的一侧,即,左手侧或者右手侧。主闩锁12可旋转地由设置在主基部11上的主闩锁轴15支撑着,使得主闩锁12能够在图2中用实线标示的闭锁位置与图2中用虚线标示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在主闩锁12处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主闩锁12的锁定槽16的开口被置于与主基部11的撞销槽14的开口重叠。另一方面,在主闩锁12处于闭锁位置的情况下,锁定槽16的开口被置于撞销槽14之外。
通过卷绕状的主闩锁弹簧18,使主闩锁12在由箭头A标示的方向上朝着解锁位置偏置。主闩锁弹簧18的一端固定至主基部11,并且主闩锁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至主闩锁12。
锁定板13具有被配置成将要与主闩锁12的接合部17发生接合的接合部19。锁定板13与主闩锁12相对地布置着,主基部11中的撞销槽14夹于它们二者之间。锁定板13可旋转地由设置在主基部11上的锁定板轴20支撑着,使得锁定板13能够在图2中用实线标示的锁定位置和图2中用虚线标示的未锁定位置之间旋转。
在主闩锁12处于闭锁位置并且锁定板13处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主闩锁12的接合部17和锁定板13的接合部19相互接合。另一方面,在锁定板3位于未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接合部17和接合部19之间的接合被解除。
接着,通过卷绕状的锁定板弹簧21,使锁定板13在由箭头B标示的方向上朝着锁定位置偏置。锁定板弹簧21的一端附接至主基部11,并且锁定板弹簧21的另一端附接至锁定板13。
锁定板13被连接至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罩操纵杆,该发动机罩操纵杆经由配线设置在乘客室内。当该发动机罩操纵杆被操作时,锁定板13在由箭头B标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朝着未锁定位置旋转。
在下文中,将说明主锁部4的动作。
首先,假设发动机罩3是被打开的,并且主闩锁12被置于解锁位置中。
随着发动机罩3的关闭操作,撞销10降下,且进入主基部11的撞销槽14中,并且进一步进入处于解锁位置的主闩锁12的锁定槽16中。然后,在通过按压位于撞销10的行进方向上的前方位置处的锁定槽16的侧壁来使主闩锁12朝着闭锁位置旋转时,已经进入锁定槽16中的撞销10朝着撞销槽14的底部移动。
在撞销10到达撞销槽14的底部时,主闩锁12被置于闭锁位置中,并且锁定板13通过由锁定板弹簧21进行偏置而被置于锁定位置中。这使得主闩锁12的接合部17与锁定板13的接合部19接合,由此阻止主闩锁12朝着解锁位置旋转。撞销10被主闩锁12锁定,因而不允许撞销10从撞销槽14中脱离。因此,发动机罩3被保持在由图1所示的用实线标示的完全关闭状态中。
在打开发动机罩3时,发动机罩操纵杆被操作,并且锁定板13被置于未锁定位置,由此解除主闩锁12的接合部17和锁定板13的接合部19之间的接合。这使得主闩锁12能够朝着解锁位置旋转,并且然后主闩锁12由主闩锁弹簧18进行偏置从而被置于解锁位置。随着主闩锁12朝着解锁位置旋转,主闩锁12将撞销10向上推动,由此,发动机罩3弹起至图1中的用虚线标示的半打开状态。
图3和图4示出了副锁部5。
副锁部5被布置于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换句话说,副锁部5被设置成在车体2的前后方向(纵长方向)上与主锁部4平齐,并且被布置成比主锁部4在朝着车体2前侧的方向上更加靠前。
副锁部5包括卡扣22、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卡扣22经由托架6附接至车体2。副基部23附接至发动机罩3。副闩锁24可旋转地支撑于副基部23上。在卡扣22被副闩锁24锁定的情况下,通过主锁部4的动作而以预定的角度弹起的发动机罩3被副锁部5停住,于是副锁部5将发动机罩3保持在半打开状态中。卡扣22、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例如由钢制成。
卡扣22被固定至面向车体2下侧的托架6的下表面。在托架6中设置有第一开口部25和第二开口部26。第一开口部25被设置为邻近于卡扣2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第二开口部26被设置为邻近于卡扣2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被配置成由副闩锁24锁定的被锁定部27设置在卡扣2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面向第一开口部25的一个端部上。抵接部28设置在卡扣2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面向第二开口部26的另一端部上。抵接部28被设置成突出到第二开口部26中。
副闩锁24具有钩部29、操作部30和抵接部31。钩部29被配置成将卡扣22的被锁定部27锁定。副闩锁24可旋转地由副闩锁轴32支撑,该副闩锁轴32被设置在副基部23上且在车体2的纵长方向上延伸。在副闩锁24中设置有以副闩锁轴32为中心的拱弧状切口部36。在副基部23上设置有将要容纳在切口部36中的止动器37。副闩锁24能够在止动器37跟切口部36的一端发生抵接时的闭锁位置(由图4中的实线标示)与止动器37跟切口部36的另一端发生抵接时的解锁位置(由图4的虚线标示)之间进行旋转。
钩部29从副闩锁轴32朝着车体的下侧延伸。被配置成随着发动机罩3的关闭操作而降下的钩部29穿过托架6中的第一开口部25。在发动机罩3位于从完全关闭状态到半打开状态的打开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钩部29的下端部被置于托架6的下表面侧。在钩部29的下端部处设置有能够与卡扣22的被锁定部27接合的锁定部33。从保护打开发动机罩3的乘员的观点出发,钩部29的下端部除锁定部33外都被合成树脂盖34覆盖着。
在钩部29的下端部被置于托架6的下表面侧、且副闩锁24处于闭锁位置的情况下,钩部29的锁定部33被置于卡扣22的被锁定部27的下方位置处,并且随着发动机罩3的打开操作,该锁定部33就与被锁定部27发生接合。另一方面,在副闩锁24处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锁定部33被置于被锁定部27的下方位置之外。
然后,通过环绕于副闩锁轴32上的卷绕状副闩锁弹簧35(弹性构件的一个示例),使副闩锁24在由箭头C标示的方向上朝着闭锁位置偏置(例如,参见图4)。顺便提及地,在车体的前后方向(副闩锁轴32的纵长方向)上,副闩锁弹簧35被设置在副闩锁24与副闩锁轴32之间。
操作部30从副闩锁轴32朝着车体2的上侧和前侧延伸。操作部30的远端部被布置于发动机罩3的位于车体2前侧处的前端部附近。在车体2与发动机罩3的位于车体2前侧处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参照图1),并且操作部30是通过该间隙而被操作的。然后,当操作部30按照上述方式而被操作时,副闩锁24在由箭头C标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朝着解锁位置旋转。
抵接部31从副闩锁轴32在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抵接部31的远端部31a被置于托架6的第二开口部26的上方。在副闩锁24位于闭锁位置的情况下,被配置成随着发动机罩3的关闭操作而降下的抵接部31的远端部31a跨过卡扣22而被容纳在第二开口部26中。另一方面,在副闩锁24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抵接部31的远端部31a朝着卡扣22移位,并且被配置成随着发动机罩3的关闭操作而降下的抵接部31的远端部31a与被设置成通过第二开口部26而突出的卡扣22的抵接部28发生抵接。
在下文中,将描述副锁部5的动作。
假设发动机罩3被主锁部4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中,并且假设副闩锁24被置于闭锁位置处。
当发动机罩3通过主锁部4的动作而被弹起时,随着发动机罩3的弹起(打开操作),副闩锁24的钩部29的锁定部33与卡扣22的被锁定部27发生接合,由此阻止副闩锁24向上移动。这使得正被弹起的发动机罩3以预定的打开角度停住,由此使发动机罩3保持于半打开状态中。
当通过在保持于半打开状态中的发动机罩3的前端部与车体2之间形成的间隙(参照图1)来操作副闩锁24的操作部30,从而使副闩锁24置于解锁位置时,卡扣22的被锁定部27与钩部29的锁定部33之间的接合被解除,由此发动机罩3能够完全打开。
通过对操作部30的操作而被置于解锁位置的副闩锁24通常当操作部30被释放时就被副闩锁弹簧35偏置,以使副闩锁24再次置于闭锁位置。即使由于锈迹、起泡或沙尘等致使副闩锁24卡死在解锁位置,当对发动机罩3进行关闭操作时,副闩锁24也会被强制地置于闭锁位置。
图5和图6示出了当副闩锁24被强制地置于闭锁位置时所发生的副锁部5的动作。
如图5所示,在副闩锁24处于闭锁位置的情况下,抵接部31的远端部31a被置于卡扣22的抵接部28上方,且随着发动机罩3的关闭操作就与抵接部28发生抵接。当对发动机罩3进行关闭操作时,副闩锁轴32降下,而随着副闩锁轴32的降下,与抵接部28抵接的抵接部31的远端部31a相对地被向上推动。如图6所示,这使得副闩锁24在由箭头C标示的方向上旋转,从而被置于闭锁位置。
尽管发动机罩3被固定于解锁位置处,但随着发动机罩3的关闭操作,副闩锁24被强制地置于闭锁位置中。当发动机罩3从完全关闭状态中被打开时,通过副闩锁24来确保地将卡扣22锁定,这提高了发动机罩锁装置的可靠性。
在如前所述的副锁部5的动作中,副闩锁24围绕着在车体2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副闩锁轴32进行旋转,而且,随着副闩锁24的旋转而发生移动的钩部29、操作部30和抵接部31主要在车体2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或者垂直方向上移动。因此,缩小了针对副闩锁24的旋转而在车体2的纵长方向上所必要的空间。这使得副锁部5能够被布置成靠近发动机罩3的位于车体2前侧处的前端部。
在副锁部5可以被布置成靠近发动机罩3的位于车体2前侧处的前端部的情况下,可以缩短延伸至发动机罩3的前端部的副闩锁24的操作部30的长度。据此,可以在不牺牲操作部30的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降低构成了抵抗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出现的发动机罩3的变形的阻力的操作部30的刚度,由此增强了发动机罩3的冲击吸收性能(安全性能)。
另外,在副锁部5可以被布置成靠近发动机罩3的前端部的情况下,副锁部5可以在被布置于比主锁部4朝着车体2前侧更加靠前的位置上的同时,被布置成在车体2的纵长方向上与主锁部4平齐。这使得主锁部4和副锁部5能够被布置于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由此,无论发动机罩3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还是半打开状态,都能够将发动机罩3安全地保持着。
优选地,在副闩锁24和用于支撑副闩锁24的副基部23(包括副闩锁轴32)上实施防锈表面处理,以防止会导致副闩锁24固定于解锁位置的锈迹和/或起泡的产生。作为对于制成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的钢的防锈表面处理,镀锌处理和对镀层表面的铬酸盐处理被广泛地运用。然而,在这个示意性实施例中,优选地,使用磷酸锌处理来代替铬酸盐处理。例如,从减小透过前格栅(front grille)对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的可见性的观点出发,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被喷涂为诸如黑色等深色,并且使用阳离子电沉积喷涂工艺作为用于喷涂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的喷涂方法。与铬酸盐涂层相比,磷酸锌涂层在对阳离子电沉积涂层的粘合性方面是更优越的。
于是,向用于制成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的钢的基材按照顺序依次喷涂底漆和涂层漆。该底漆包括锌或锌合金的镀层和在该镀层的表层上形成的磷酸锌涂层,由此提高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的防腐蚀性能以及涂层漆的粘合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副基部23和副闩锁24上出现锈迹和/或起泡。
顺便提及地,对于主锁部4的主基部11、主闩锁12和锁定板13来说,向用于制成主锁部4的这些组成元件的钢的基材按照顺序依次喷涂底漆和涂层漆。该底漆可以包括锌或锌合金的镀层和在该镀层的表层上形成的磷酸锌涂层,由此提高主基部11、主闩锁12和锁定板13的防腐蚀性能以及涂层漆的粘合强度,于是能够抑制在主基部11、主闩锁12和锁定板13上出现锈迹和/或起泡。

Claims (5)

1.发动机罩锁装置,其包括:
主锁部,被配置成使能够在车体上打开和关闭的发动机罩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中;以及
副锁部,被配置成使正被打开的所述发动机罩保持在半打开状态中,所述副锁部包括:
卡扣,所述卡扣附接至所述车体;
副基部,所述副基部附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和
副闩锁,所述副闩锁支撑于所述副基部上且被配置成在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副闩锁是以在所述车体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轴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其中,所述副闩锁包括:
钩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副闩锁位于所述闭锁位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发动机罩被打开至半打开状态时将所述卡扣锁定;
操作部,被配置成操作所述副闩锁以使所述副闩锁朝着所述解锁位置旋转;和
抵接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副闩锁位于所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发动机罩从半打开状态被关闭至完全关闭状态时与所述卡扣发生抵接,并且其中,随着所述轴响应于对所述发动机罩进行关闭操作而降下,与所述卡扣抵接的所述抵接部相对地被向上推动,从而使所述副闩锁旋转到所述闭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装置,
其中,所述主锁部和所述副锁部在所述车体的纵长方向上是彼此平齐的,
并且其中,所述副锁部被布置成比所述主锁部朝着所述车体前侧更加靠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装置,其中,所述钩部包括:
锁定部,被配置成能够与所述卡扣接合;和
合成树脂盖,被配置成覆盖除所述锁定部外的所述钩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装置,其中,所述副闩锁进一步包括:
弹性构件,被设置成环绕所述轴,并且被配置成将所述副闩锁在朝着所述闭锁位置的方向上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装置,
其中,所述副基部和所述副闩锁是通过向钢的基材上按照顺序依次喷涂底漆和涂层漆而形成的,
并且其中,所述底漆包括:
锌或锌合金的镀层;和
在所述镀层的表层上形成的磷酸锌涂层。
CN201810311068.XA 2017-04-14 2018-04-09 发动机罩锁装置 Active CN108775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0673A JP6687220B2 (ja) 2017-04-14 2017-04-14 フードロック装置
JP2017-080673 2017-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5208A CN108775208A (zh) 2018-11-09
CN108775208B true CN108775208B (zh) 2020-05-05

Family

ID=6379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1068.XA Active CN108775208B (zh) 2017-04-14 2018-04-09 发动机罩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0849B2 (zh)
JP (1) JP6687220B2 (zh)
CN (1) CN108775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3427B2 (en) * 2018-03-27 2020-07-07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latch mechanism jig
CN110080635B (zh) * 2019-04-30 2020-09-2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锁及车辆
JP7071676B1 (ja) 2020-12-22 2022-05-19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のセカンダリラッチ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7532A (en) * 1932-03-24 1933-02-09 Louis Massug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astening devices for bonnets of vehicles
JP2784697B2 (ja) * 1990-01-17 1998-08-06 メルセデス−ベンツ・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車両の揺動部材用拘束装置
CN102966278A (zh) * 2011-08-30 2013-03-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双动作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CN103158785A (zh) * 2011-12-16 2013-06-1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前引擎盖的锁定机构
CN103628755A (zh) * 2012-08-24 2014-03-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二级引导发动机罩锁扣装置
JP2014145184A (ja) * 2013-01-29 2014-08-1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フードロッ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5382Y2 (zh) 1974-12-11 1980-08-21
JPH042291Y2 (zh) 1985-09-20 1992-01-27
JPH06221041A (ja) 1993-01-26 1994-08-09 Mazda Motor Corp ボンネットロック構造
US6543822B1 (en) 2000-09-11 2003-04-08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lf-presenting secondary hood latch assembly
KR100916400B1 (ko) * 2008-04-07 2009-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용 안전후크 구조
US20120043766A1 (en) * 2010-08-23 2012-02-23 Nurmi Kurt E Hood latch with theft protection feature
KR20120020687A (ko) * 2010-08-31 2012-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팝업 스프링을 이용한 후드 랫치 모듈
WO2012032641A1 (ja) 2010-09-09 2012-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ードロック構造
US9027971B2 (en) * 2011-01-26 2015-05-12 Magna Closures Inc. Over travel hood latch
US9114740B2 (en) * 2011-01-27 2015-08-25 Bae Industries, Inc. Trunk located second row seatback dump latch assembly
JP5719633B2 (ja) * 2011-02-25 2015-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
KR101252203B1 (ko) * 2011-05-04 2013-04-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후드 래치장치
US20130221685A1 (en) * 2012-02-23 2013-08-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lf presenting secondary hood release
KR101360567B1 (ko) * 2012-12-24 2014-02-11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프런트앤드모듈
US20140210220A1 (en) * 2013-01-31 2014-07-31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7532A (en) * 1932-03-24 1933-02-09 Louis Massug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astening devices for bonnets of vehicles
JP2784697B2 (ja) * 1990-01-17 1998-08-06 メルセデス−ベンツ・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車両の揺動部材用拘束装置
CN102966278A (zh) * 2011-08-30 2013-03-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双动作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CN103158785A (zh) * 2011-12-16 2013-06-1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前引擎盖的锁定机构
CN103628755A (zh) * 2012-08-24 2014-03-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二级引导发动机罩锁扣装置
JP2014145184A (ja) * 2013-01-29 2014-08-1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フードロ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7035A (ja) 2018-11-15
US11220849B2 (en) 2022-01-11
JP6687220B2 (ja) 2020-04-22
CN108775208A (zh) 2018-11-09
US20180298652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4038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structure
CN108775208B (zh) 发动机罩锁装置
US5348355A (en) Automotive engine hood latch mechanism
US6575508B2 (en) Handle with unidirectional counterweight
US10655366B2 (en) Latch for a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JP6155488B2 (ja) 複数パーツを備えた爪部を有するロック装置
US6565134B1 (en) Handle with side impact counterweight having installation position
US20030234544A1 (en) Emergency-locking latch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US8109545B2 (en) Lock out mechanism for vehicle door outside handles
US10829964B2 (en) Vehicular door latch device
US20050184537A1 (en) Inertia-activated mechanism
US9784022B2 (en) Latch assembly
US20190211589A1 (en) Double pull hood latch assembly
US20180195315A1 (en) Freewheeling inertia mechanism fo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CN110670982B (zh) 车门锁闩
JP2020506314A (ja) 自動車ドア用ラッチ
CN108930458A (zh) 包括具有自锁定棘齿的闩锁机构的车辆闩锁组件
CN106869633B (zh) 具有过撞击止动特征的闩锁
CN110644869B (zh) 集成门闩锁组件、车辆以及操作车辆的滑动门的方法
KR101755828B1 (ko) 도어 열림 방지를 위한 도어 래치 링크구조
CN109972936B (zh) 发动机罩闩锁装置
US20130099510A1 (en) Latch assembly
CN114072563B (zh) 具有防叩击功能的带动力系紧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US11199030B2 (en) Closure system that resists separation when laterally loaded
JP2017214013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