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3874A -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3874A
CN108753874A CN201810641876.2A CN201810641876A CN108753874A CN 108753874 A CN108753874 A CN 108753874A CN 201810641876 A CN201810641876 A CN 201810641876A CN 108753874 A CN108753874 A CN 108753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ulina
enzymolysis liquid
time
small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18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梁
孙东旭
赵丽凤
栾茂盛
唐显库
赵鑫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uazao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uazao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uazao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uazao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418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3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3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3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8Peptides; Protein hydrolys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3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filtration, ultrafiltration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6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ydrolysis of a peptide bond, e.g. hydrolysate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将普通螺旋藻粉通过预冻、干燥、筛选、粉碎、发酵脱腥、破壁并结合化学酶反应技术进行酶解,会将螺旋藻中的杂质分解,酶解后的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具有易消化吸收、分子量小、在高温和酸碱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性、速溶性好、无腥味,口感好,易溶解,易吸收,能保留原来全部营养成份,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可在小肠中迅速吸收,不受消化功能障碍影响,新型螺旋藻粉还具有抵抗辐射、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解酒以及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疗效更快。

Description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藻,亦称节旋藻、蓝藻纲、颤藻科。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约38种,多数生长在碱性盐湖。目前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主要为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种。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
螺旋藻营养成分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纤维素含量低,并且还含有种类繁多的维生素,它是维生素B12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食品,此外,它还是所有食物中可吸收性铁质含量最高的,同时还发现它含有防、治癌症作用的藻类蛋白,以及其他大量矿质元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物质。螺旋藻多糖是螺旋藻藻体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含量高达干重的14%~16%。螺旋藻所含的类脂几乎全都是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类,胆固醇含量极微。螺旋藻干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72%,相当于大豆的1.7倍、小麦的6倍、玉米的9.3倍、鸡肉的3.1倍、牛肉的3.5倍、鱼肉的3.7倍、猪肉的7倍、蛋类的4.6倍、全脂奶粉的2.9倍。螺旋藻富含维生素B1、B2、B3、B6、B12及维生素E等。可以说,它全价浓缩了人体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螺旋藻还是叶绿素的天然宝库,量多质优,占藻体的1.1%,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2~3倍,是普通蔬菜的10倍。螺旋藻所含叶绿素的类型主要是叶绿素a,分子结构与人的血红素十分相似,是人类合成血红蛋白的直接原料,堪称“绿色血液”,而且含量高达7600mg/kg藻粉。螺旋藻含有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达4%~4.8%,与动植物源食品相比最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荐标准,而且组成均衡人体对其吸收利用率特别高。螺旋藻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钙、磷、镁、铁、钠、锰、锌、钾、氯等约占藻体中矿物质总量的9%。其中铁含量为一般含铁食物的20倍;钙含量是牛奶的10倍。而螺旋藻所含的这些矿物质,均属细胞生物性范围内的碱金属元素,不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产生任何副作用。螺旋藻具有以下保健功效:一是降低胆固醇,胆固醇降低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疾病的发作,螺旋藻里的Y—亚麻酸可以降低人体所含的胆固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和预防心脏病减低胆固醇;二是调节血糖,螺旋藻中存在螺旋藻多糖、镁、铬等多种降糖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促进胰岛素分泌、减缓糖吸收、促进物质代谢,抗氧化等)调节血糖代谢;三是增强免疫系统,由于螺旋藻中的藻多糖和藻蓝蛋白均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和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因此螺旋藻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四是保护肠胃,大部分胃病患者均属胃酸过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螺旋藻是碱性食品,螺旋藻内含有很高的植物性蛋白质以及丰富的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这些营养物质对胃酸中和及胃肠道粘膜修复、再生和正常分泌功能极为有效,特别适用于肠胃患者。通过对于肠内环境的良好改善,对糖尿患者也有辅助治疗的意义。螺旋藻可以提高应急能力,而且对糖尿病、高血压症、脂肪肝、肾损害均有一定的防治和保护作用;五是抗肿瘤、防癌抑癌,抗突变和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修复有关,螺旋藻中藻多糖、β-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均有此作用,因此螺旋藻在抗肿瘤、防癌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六是防治高脂血症,螺旋藻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45%,两者是构成细胞膜线粒体内磷脂的重要成分,可以防止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在肝脏、血管中大量堆积,避免损害心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七是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自由基是人体衰老和疾病的根源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催化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螺旋藻可以减轻运动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结构,有抗运动疲劳作用;八是抗辐射功能,螺旋藻多糖能抗辐射,螺旋藻抗辐射的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1)螺旋藻含大量的藻蓝蛋白和藻多糖,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硒、锌和铁等)等生物学活性成分,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和减轻射线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2)螺旋藻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捕捉自由基,由此降低辐射促发的自由基的形成导致的DNA损伤。(3)螺旋藻含有丰富的铁质、维生素B12和叶绿素,促进造血功能,缓解和减轻射线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九是治疗贫血症,缺铁性贫血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而螺旋藻含有极为丰富的铁质和叶绿素,这些营养元素可以有效改善人体贫血的状况,螺旋藻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铁、维生素B12和叶绿素,它们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和辅酶,而且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藻多糖能增强小鼠骨髓中多染性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的比值,因此螺旋藻能从多方面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和骨髓造血功能,发挥抗贫血的作用。
螺旋藻含有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糖,能给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天然食品,对于营养结构不合理的膳食者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保健佳品,对于缺乏营养素所致的疾病,可以起到补充营养以达到保健祛病的作用。目前,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已将螺旋藻定为调整血脂的保健食品,然而,作为保健食品而言,其作用缓和,疗效慢,因而影响了螺旋藻的推广与应用。因此,目前,对螺旋藻的研究很大一部份的主攻方向是放在提高螺旋藻疗效方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还未发现螺旋藻中含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螺旋藻活性肽、螺旋藻蛋白酶及螺旋藻蛋白激酶。螺旋藻中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公知的,然而我们都知道,肽不同于蛋白质和氨基酸,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大多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复杂,相对分子量在10万以上,并且分子高度压缩、折叠,形成了立体规则实体,正是这些复杂的结构严重影响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但是肽的分子量比蛋白质小很多,因而具有一些蛋白质所没有的生理调节功能。另一方面,肽不同于氨基酸,这表现在肽的生理活性作用、机体吸收形式、机体吸收特点等方面都与氨基酸不相同。自螺旋藻被发现以来,人们为充分利用它的有效成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经检索,对螺旋藻利用的研究可归为如下几类:首先是取螺旋藻,不加辅料或加入适当的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或块粒剂。如公开号为CN1096961A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是螺旋藻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104059A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是螺旋藻块粒食品;而公开号为CN1111958A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是螺旋藻片的制造方法。其次是将螺旋藻水解为氨基酸或多糖,再制备成药品、食品或护肤用品,如公开号为CN1106414A、CN1115670A及CN1097961A等专利申请均属此类。再有将动、植物原料与螺旋藻组合制成药品或食品,此类公开的资料有公开号为CN1035425A、CN1094639A、CN1093884A、CN1132646A等专利申请。无疑上述对螺旋藻的研究都是有益的,然而发明人觉得对螺旋藻的研究还存在着广阔的空间,目前螺旋藻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其一,螺旋藻有较浓的腥味,口味较差。 其二,为增强吸收,螺旋藻通常要制备成螺旋藻多肽,目前制备螺旋藻多肽通常是使用螺旋藻干粉加水配制成悬浊液,再用生物酶工程技术水解螺旋藻蛋白制备螺旋藻多肽,但螺旋藻干粉活性成份已大量损失,使最终产品活性不足。其三,现有的一般生物酶工程技术水解螺旋藻蛋白制备螺旋藻多肽的方法酶解程度较低,有效酶解时间较短,提取率较低,原料浪费严重。
目前,螺旋藻主要以干粉和片剂形式使用。由于其溶解性有限,不利于人体直接吸收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从螺旋藻中分离小分子活性肽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小分子活性肽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一种生化物质,它比蛋白质分子量小,又比氨基酸分子量大,是一个蛋白质的片段。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形成的“氨基酸链”或“氨基酸串”就叫做肽。其中,10-15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被称为多肽,而由2至9个氨基酸组成的就叫做寡肽,由2至15个氨基酸组成的就叫做小分子肽或小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容易消化吸收、分子量小、在高温和酸碱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性、速溶性好、无腥味异味,还具有低抗原、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解酒以及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预冻、干燥:将新鲜优质的螺旋藻均匀平铺于培养皿中,进行预冻,将预冻好的螺旋藻放入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步骤2、筛选、粉碎:将干燥后螺旋藻放入磨粉机中磨制成螺旋藻粗粉,将螺旋藻粗粉进行过筛消毒,再将筛选后的螺旋藻粗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搅拌机注水搅拌,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静置,静置后转入温控水箱,将温控水箱温度控制在20~30℃,备用;
步骤3、发酵脱腥: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藻粗粉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含量为0.5%,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瞬间杀菌,杀菌后降温至15℃~20℃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脱腥,酵母含量为0.5%,发酵时间为1~2h;
步骤4、破壁:脱腥后再经超高压瞬间杀菌,调整PH值为6.0,再次进行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采用超声破碎方法,将螺旋藻壁破碎,使得蛋白质游离出来,将蛋白质置于冰浴中,将获得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后去除沉淀,取蛋白上清液;
步骤5、酶解:将上述蛋白上清液置入带电磁加热功能的酶解罐中,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5,加入碱性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即得到第一次酶解液;用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一次酶解液的pH至7.6,加入中性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二次酶解液;用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二次酶解液的pH至4.0,加入胃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三次酶解液;
步骤6、离心除杂:将第三次酶解液置入离心机,将第三次酶解液中的杂质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后的第三次酶解液再转入过滤机,进一步过滤溶液中杂质,过滤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再用超滤离心管过滤,得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过滤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消毒机进行有效杀菌;
步骤7、喷雾干燥: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真空浓缩蒸发器进行浓缩,浓缩后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压力喷雾干燥,从而直接得到新型螺旋藻粉,将新型螺旋藻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包装机,由全自动包装机定量包装为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1中,预冻温度为-20~-10℃,预冻时间为4~6h,设置干燥室压力为40~65Pa,微波功率160~200W,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6%,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3~5h。
进一步的,步骤2 中,采用100目筛进行筛选,搅拌时间为15~20min,静置时间为40~60min。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超声破碎方法为在100~300 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每超声10~15s,间隔5~10s,共超声30~100次,所述离心机转速为4000~55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
进一步的,步骤5中加入酶活力为50万u/g的碱性蛋白酶,所述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加入酶活力为20万u/g的中性蛋白酶,所述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加入酶活力为3万u/g的胃蛋白酶,所述胃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步骤5中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调节pH;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HC1溶液调节pH。
进一步的,步骤6中,离心转速为3000~55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
进一步的,步骤7中,将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在40~55℃温度下真空浓缩至原液体重量的1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普通螺旋藻粉通过预冻、干燥、筛选、粉碎、发酵脱腥、破壁并结合化学酶反应技术进行酶解,会将螺旋藻中的杂质分解,酶解后的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具有易消化吸收、分子量小、在高温和酸碱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性、速溶性好、无腥味,口感好,易溶解,易吸收,能保留原来全部营养成份,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可在小肠中迅速吸收,不受消化功能障碍影响,在营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型螺旋藻粉还具有抵抗辐射、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解酒以及抗氧化等生理功能,而且,积极开发新的螺旋藻品种,在滥用抗菌素、农药带来的不良后果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
实施例1
步骤1、预冻、干燥:将新鲜优质的螺旋藻均匀平铺于培养皿中,进行预冻,预冻温度为-10℃,预冻时间为4h,将预冻好的螺旋藻放入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设置干燥室压力为55Pa,微波功率160W,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3h。
步骤2、筛选、粉碎:将干燥后螺旋藻放入磨粉机中磨制成螺旋藻粗粉,将螺旋藻粗粉采用100目筛进行筛选,进行过筛消毒,再将筛选后的螺旋藻粗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搅拌机注水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静置,静置时间为40min,静置后转入温控水箱,将温控水箱温度控制在20℃,备用;
步骤3、发酵脱腥: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藻粗粉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含量为0.5%,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瞬间杀菌,杀菌后降温至15℃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脱腥,酵母含量为0.5%,发酵时间为1h;
步骤4、破壁:脱腥后再经超高压瞬间杀菌,调整PH值为6.0,再次进行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采用超声破碎方法,将螺旋藻壁破碎,超声破碎方法为在100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每超声10s,间隔5s,共超声50次,使得蛋白质游离出来,将蛋白质置于冰浴中,将获得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机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后去除沉淀,取蛋白上清液;
步骤5、酶解:将上述蛋白上清液置入带电磁加热功能的酶解罐中,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9.5,加入酶活力为50万u/g的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40℃温度下酶解3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即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一次酶解液的pH至7.6,加入酶活力为20万u/g的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40℃温度下酶解3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二次酶解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第二次酶解液的pH至4.0,加入酶活力为3万u/g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40℃温度下酶解3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三次酶解液;
步骤6、离心除杂:将第三次酶解液置入离心机,将第三次酶解液中的杂质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分离后的第三次酶解液再转入过滤机,进一步过滤溶液中杂质,过滤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再用超滤离心管过滤,得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过滤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消毒机进行有效杀菌;
步骤7、喷雾干燥:将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真空浓缩蒸发器,在40℃温度下真空浓缩至原液体重量的10%,浓缩后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压力喷雾干燥,从而直接得到新型螺旋藻粉,将新型螺旋藻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包装机,由全自动包装机定量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2
步骤1、预冻、干燥:将新鲜优质的螺旋藻均匀平铺于培养皿中,进行预冻,预冻温度为-15℃,预冻时间为5h,将预冻好的螺旋藻放入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设置干燥室压力为60Pa,微波功率180W,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4h。
步骤2、筛选、粉碎:将干燥后螺旋藻放入磨粉机中磨制成螺旋藻粗粉,将螺旋藻粗粉采用100目筛进行筛选,进行过筛消毒,再将筛选后的螺旋藻粗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搅拌机注水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静置,静置时间为50min,静置后转入温控水箱,将温控水箱温度控制在25℃,备用;
步骤3、发酵脱腥: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藻粗粉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含量为0.5%,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瞬间杀菌,杀菌后降温至15℃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脱腥,酵母含量为0.5%,发酵时间为1.5h;
步骤4、破壁:脱腥后再经超高压瞬间杀菌,调整PH值为6.0,再次进行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采用超声破碎方法,将螺旋藻壁破碎,超声破碎方法为在200 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每超声10s,间隔5s,共超声80次,使得蛋白质游离出来,将蛋白质置于冰浴中,将获得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机转速为5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后去除沉淀,取蛋白上清液;
步骤5、酶解:将上述蛋白上清液置入带电磁加热功能的酶解罐中,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9.5,加入酶活力为50万u/g的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45℃温度下酶解4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即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一次酶解液的pH至7.6,加入酶活力为20万u/g的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45℃温度下酶解4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二次酶解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第二次酶解液的pH至4.0,加入酶活力为3万u/g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45℃温度下酶解4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三次酶解液;
步骤6、离心除杂:将第三次酶解液置入离心机,将第三次酶解液中的杂质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45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分离后的第三次酶解液再转入过滤机,进一步过滤溶液中杂质,过滤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再用超滤离心管过滤,得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过滤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消毒机进行有效杀菌;
步骤7、喷雾干燥:将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真空浓缩蒸发器,在50℃温度下真空浓缩至原液体重量的15%,浓缩后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压力喷雾干燥,从而直接得到新型螺旋藻粉,将新型螺旋藻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包装机,由全自动包装机定量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3
步骤1、预冻、干燥:将新鲜优质的螺旋藻均匀平铺于培养皿中,进行预冻,预冻温度为-20℃,预冻时间为6h,将预冻好的螺旋藻放入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设置干燥室压力为65Pa,微波功率200W,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6%,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5h。
步骤2、筛选、粉碎:将干燥后螺旋藻放入磨粉机中磨制成螺旋藻粗粉,将螺旋藻粗粉采用100目筛进行筛选,进行过筛消毒,再将筛选后的螺旋藻粗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搅拌机注水搅拌,搅拌时间为20min,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静置,静置时间为60min,静置后转入温控水箱,将温控水箱温度控制在30℃,备用;
步骤3、发酵脱腥: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藻粗粉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含量为0.5%,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瞬间杀菌,杀菌后降温至20℃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脱腥,酵母含量为0.5%,发酵时间为2h;
步骤4、破壁:脱腥后再经超高压瞬间杀菌,调整PH值为6.0,再次进行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采用超声破碎方法,将螺旋藻壁破碎,超声破碎方法为在300 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每超声15s,间隔10s,共超声100次,使得蛋白质游离出来,将蛋白质置于冰浴中,将获得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机转速为55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后去除沉淀,取蛋白上清液;
步骤5、酶解:将上述蛋白上清液置入带电磁加热功能的酶解罐中,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9.5,加入酶活力为50万u/g的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50℃温度下酶解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即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一次酶解液的pH至7.6,加入酶活力为20万u/g的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50℃温度下酶解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二次酶解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第二次酶解液的pH至4.0,加入酶活力为3万u/g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在50℃温度下酶解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三次酶解液;
步骤6、离心除杂:将第三次酶解液置入离心机,将第三次酶解液中的杂质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55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分离后的第三次酶解液再转入过滤机,进一步过滤溶液中杂质,过滤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再用超滤离心管过滤,得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过滤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消毒机进行有效杀菌;
步骤7、喷雾干燥:将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真空浓缩蒸发器,在55℃温度下真空浓缩至原液体重量的10%,浓缩后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压力喷雾干燥,从而直接得到新型螺旋藻粉,将新型螺旋藻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包装机,由全自动包装机定量包装为成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2中得到的新型螺旋藻粉进行测量,其测量方法根据本行业内常用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检测小分子肽的分子量分布的 JY/T024-1996,QB/T2879-2007标准对提取物的肽分子量分布做测定,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利用化学酶反应酶解技术得到的新型螺旋藻粉,其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700D之间,分子量分布于60-700D的小分子肽占蛋白总量的90%以上,这些分子量的小分子肽多为二肽、三肽、四肽等小分子肽,属于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结构。
一、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一:
本发明人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在门诊随机选择高胆固醇患者80例,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a,每组40人;治疗组用本发明制成的新型螺旋藻粉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市面上的螺旋藻片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查胆固醇。让其服用本发明新型螺旋藻粉,每天2次,每次20-30g,治疗60天,每7天测量胆固醇,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判:
(1)显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HO(总胆固醇)降至正常或下降超过以下标准:
CHO下降>0.26毫摩尔/升
(2)有效:症状明显好转,CHO(总胆固醇)下降达以下标准:
CHO下降>0.26毫摩尔/升
(3)无效:未达以上标准者;
本发明人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在门诊随机选择胃炎、胃溃疡者80例,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b和对照组b,每组40人;治疗组用本发明制成的新型螺旋藻粉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市面上的螺旋藻片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30-50,治疗60天,每天查看治疗效果,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判:
(1)显效:胃酸减少、胃痛缓解、胃炎、胃溃疡症状明显改善;
(2)有效:胃酸有所减少、胃痛有所缓解、胃炎、胃溃疡症状有改善;
(3)无效:未达以上标准者;
其结果是:治疗组a治疗7天、15天、20天、30天后,每次测量结果治疗组a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a,且在20天治疗组a有效率达97.5%,30天达100%,而30天后对照组a有效率为92.5%,由此可以得出治疗组a降低胆固醇的疗效快于对照组a,治疗效率更高;治疗组b治疗7天、15天、20天、30天后,每次测量结果治疗组b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b,且在20天治疗组b有效率达95.0%,30天达100%,而30天后对照组b有效率为97.5%,由此可以得出治疗组b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快于对照组b,治疗效率更高.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二:
从治疗组随机抽选5人,从对照组随机抽选5人,分别记录这10人1小时、3小时、6小时、20天、30天的总胆固醇情况,记录如下表:
初始值 1小时 3小时 6小时 20天 30天
治疗组1 6.15mmol/L 5.92mmol/L 5.85mmol/L 5.66mmol/L 5.41mmol/L 4.91mmol/L
治疗组2 5.93mmol/L 5.84mmol/L 5.71mmol/L 5.54mmol/L 5.10mmol/L 4.97mmol/L
治疗组3 5.78mmol/L 5.69mmol/L 5.61mmol/L 5.58mmol/L 5.02mmol/L 4.76mmol/L
治疗组4 6.21mmol/L 6.17mmol/L 5.99mmol/L 5.86mmol/L 5.12mmol/L 4.95mmol/L
治疗组5 6.32mmol/L 6.03mmol/L 5.92mmol/L 5.83mmol/L 4.91mmol/L 4.82mmol/L
对照组1 5.85mmol/L 5.85mmol/L 5.84mmol/L 5.75mmol/L 5.53mmol/L 5.21mmol/L
对照组2 6.32mmol/L 6.32mmol/L 6.31mmol/L 6.11mmol/L 5.64mmol/L 5.32mmol/L
对照组3 5.95mmol/L 5.95mmol/L 5.94mmol/L 5.83mmol/L 5.49mmol/L 5.19mmol/L
对照组4 6.12mmol/L 6.12mmol/L 6.10mmol/L 5.92mmol/L 5.57mmol/L 5.35mmol/L
对照组5 6.33mmol/L 6.33mmol/L 6.31mmol/L 6.12mmol/L 5.71mmol/L 5.17mmol/L
结果:服用螺旋藻1小时后,治疗组总胆固醇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总胆固醇没有变化,3小时后,治疗组总胆固醇有明显降低,对照组总胆固醇略有变化,治疗20天后,治疗组1-5总胆固醇多数恢复到正常值,而对照组1-5总胆固醇还是大于正常值,治疗30天后,治疗组1-5总胆固醇全部恢复到正常值,而对照组2、4的总胆固醇还是大于正常值,由此得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快与对照组,对螺旋藻的吸收效率大于对照组。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三:
使用本发明新型螺旋藻粉进行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的治疗,治疗例如下:钱某,女,48岁,患有胃酸过多、胃炎、胃痛,服用本发明1个月后,胃酸水平明显降低,胃炎明显改善,胃痛得到解决。
李某,男,42岁,患有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服用本发明1个月后,胃酸水平明显降低,胃炎、胃溃疡症状得到改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预冻、干燥:将新鲜优质的螺旋藻均匀平铺于培养皿中,进行预冻,将预冻好的螺旋藻放入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步骤2、筛选、粉碎:将干燥后螺旋藻放入磨粉机中磨制成螺旋藻粗粉,将螺旋藻粗粉进行过筛消毒,再将筛选后的螺旋藻粗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搅拌机注水搅拌,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静置,静置后转入温控水箱,将温控水箱温度控制在20~30℃,备用;
步骤3、发酵脱腥: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藻粗粉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含量为0.5%,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瞬间杀菌,杀菌后降温至15℃~20℃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脱腥,酵母含量为0.5%,发酵时间为1~2h;
步骤4、破壁:脱腥后再经超高压瞬间杀菌,调整PH值为6.0,再次进行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采用超声破碎方法,将螺旋藻壁破碎,使得蛋白质游离出来,将蛋白质置于冰浴中,将获得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后去除沉淀,取蛋白上清液;
步骤5、酶解:将上述蛋白上清液置入带电磁加热功能的酶解罐中,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5,加入碱性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即得到第一次酶解液;用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一次酶解液的pH至7.6,加入中性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二次酶解液;用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二次酶解液的pH至4.0,加入胃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三次酶解液;
步骤6、离心除杂:将第三次酶解液置入离心机,将第三次酶解液中的杂质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后的第三次酶解液再转入过滤机,进一步过滤溶液中杂质,过滤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再用超滤离心管过滤,得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
2.过滤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消毒机进行有效杀菌;
步骤7、喷雾干燥: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转入真空浓缩蒸发器进行浓缩,浓缩后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置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压力喷雾干燥,从而直接得到新型螺旋藻粉,将新型螺旋藻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包装机,由全自动包装机定量包装为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冻温度为-20~-10℃,预冻时间为4~6h,设置干燥室压力为40~65Pa,微波功率160~200W,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6%,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采用100目筛进行筛选,搅拌时间为15~20min,静置时间为4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超声破碎方法为在100~300 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每超声10~15s,间隔5~10s,共超声30~100次,所述离心机转速为4000~55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加入酶活力为50万u/g的碱性蛋白酶,所述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加入酶活力为20万u/g的中性蛋白酶,所述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加入酶活力为3万u/g的胃蛋白酶,所述胃蛋白酶的添加量为螺旋藻质量的0.5%;步骤5中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调节pH;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 HC1溶液调节p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离心转速为3000~55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将杀菌后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在40~55℃温度下真空浓缩至原液体重量的10~15%。
CN201810641876.2A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753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1876.2A CN108753874A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1876.2A CN108753874A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3874A true CN108753874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7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1876.2A Pending CN108753874A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3874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218A (zh) * 2019-04-24 2019-08-09 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藻类小分子肽提取方法
CN110540576A (zh) * 2019-09-04 2019-12-06 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ace抑制和抗氧化功能的藻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0022A (zh) * 2019-12-03 2020-04-14 襄阳蒙肽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多肽粉制备方法及螺旋藻多肽片
CN111154824A (zh) * 2020-01-15 2020-05-15 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两步酶解获得螺旋藻抗氧化低聚肽的工业生产方法
CN111972585A (zh) * 2020-07-13 2020-11-24 荣成市森维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衰老螺旋藻果味固体饮料
CN112106993A (zh) * 2020-07-13 2020-12-22 丽江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多肽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3579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清远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旋藻多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998279A (zh) * 2021-03-15 2021-06-22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酶法制备功能性多肽粉末的方法
CN113684237A (zh) * 2021-09-30 2021-11-23 吴伟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螺旋藻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
CN114231416A (zh) * 2021-12-22 2022-03-25 协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高小肽含量的菌体蛋白加工工艺
CN114568706A (zh) * 2022-02-16 2022-06-03 唐建 一种醒酒复合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67452A (zh) * 2022-06-23 2022-09-20 李航 一种新鲜螺旋藻泥的保鲜方法
CN116064707A (zh) * 2022-09-19 2023-05-0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抗过敏螺旋藻蛋白酶解肽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3540A (zh) * 2014-07-05 2014-10-01 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多肽生产方法
CN104561208A (zh) * 2015-01-21 2015-04-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螺旋藻抗肿瘤多肽的三酶解制备方法
CN107446977A (zh) * 2017-08-14 2017-12-08 浦江县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藻生物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3540A (zh) * 2014-07-05 2014-10-01 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多肽生产方法
CN104561208A (zh) * 2015-01-21 2015-04-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螺旋藻抗肿瘤多肽的三酶解制备方法
CN107446977A (zh) * 2017-08-14 2017-12-08 浦江县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藻生物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UDIA ANAHITE OVANDO ET 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bioactive peptides derived from Spirulina: A review",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
张丽君等: "螺旋藻脱腥工艺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马燕梅: "日粮中添加螺旋藻对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力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218A (zh) * 2019-04-24 2019-08-09 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藻类小分子肽提取方法
CN110540576B (zh) * 2019-09-04 2021-10-08 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ace抑制和抗氧化功能的藻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40576A (zh) * 2019-09-04 2019-12-06 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ace抑制和抗氧化功能的藻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0022A (zh) * 2019-12-03 2020-04-14 襄阳蒙肽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多肽粉制备方法及螺旋藻多肽片
CN111154824A (zh) * 2020-01-15 2020-05-15 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两步酶解获得螺旋藻抗氧化低聚肽的工业生产方法
CN111972585A (zh) * 2020-07-13 2020-11-24 荣成市森维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衰老螺旋藻果味固体饮料
CN112106993A (zh) * 2020-07-13 2020-12-22 丽江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多肽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3579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清远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旋藻多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998279A (zh) * 2021-03-15 2021-06-22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酶法制备功能性多肽粉末的方法
CN113684237A (zh) * 2021-09-30 2021-11-23 吴伟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螺旋藻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
CN114231416A (zh) * 2021-12-22 2022-03-25 协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高小肽含量的菌体蛋白加工工艺
CN114568706A (zh) * 2022-02-16 2022-06-03 唐建 一种醒酒复合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67452A (zh) * 2022-06-23 2022-09-20 李航 一种新鲜螺旋藻泥的保鲜方法
CN116064707A (zh) * 2022-09-19 2023-05-0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抗过敏螺旋藻蛋白酶解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4707B (zh) * 2022-09-19 2024-04-1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抗过敏螺旋藻蛋白酶解肽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3874A (zh) 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
CN1742927A (zh) 枸杞桑椹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6578801A (zh)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综合酵素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946A (zh) 黄秋葵、菌、藻植物组合物制作营养露酒的方法
CN101375727B (zh) 木耳人参素饮品
JP4132635B2 (ja) 未失活酵素強化組成物
CN105901728A (zh) 一种利于术后康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7888A (zh) 一种菊芋复方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9391B (zh) 松花粉葡聚糖纳豆保健食品的制备
CN108783465A (zh) 一种具有肿瘤治疗功能的营养配方产品
CN105432972A (zh) 一种鲈鱼的富硒饲料添加剂
CN107549692A (zh) 一种用于化疗患者术后恢复的海洋多肽特膳食品
CN108497300A (zh) 一种强化青少年体质的姬松茸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459B (zh) 乌鳢乌鸡本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10014418A (ko) 당뇨환자의 혈당조절용 고추장
CN104382007B (zh) 一种功能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897A (zh) 一种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2069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螺旋藻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7799B (zh) 一种具有养颜美容功能的虫草菌丝体
CN104450374B (zh) 一种黄秋葵、菌、藻组合物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KR20050092974A (ko) 당뇨병 예방 및 치료 보조용 건강식품
CN113068825A (zh) 一种用于癌症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营养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3596A (zh) 一种适合航天员的营养补充型的鲍鱼冻干粉
CN107581428A (zh) 一种含黑枸杞提取物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988A (zh) 一种速溶螺旋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