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9773A -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9773A
CN108719773A CN201810550871.9A CN201810550871A CN108719773A CN 108719773 A CN108719773 A CN 108719773A CN 201810550871 A CN201810550871 A CN 201810550871A CN 108719773 A CN108719773 A CN 108719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glossy ganoderma
water
ganoderma lucidum
ganoderma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0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顺兴
张天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5508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9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9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9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98Dry unshaped finely divided cereal produ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23L7/117 - A23L7/196 and A23L29/00, e.g. meal, flour, powder, dried cereal creams or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1/00Pulses, i.e. fruits of leguminous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food; Products from legum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1/05Mashed or comminuted pulses or legumes;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9Mashed or comminuted products, e.g. pulp, purée, sauce, or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e.g. sna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1/00Edible extracts or preparations of fungi;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该灵芝粉由灵芝、大米或小麦和盐等制备而成;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灵芝粉,能够补五脏、调理身体、抗衰健身,达到有效地治疗脾肾阳虚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广泛分布在中国、日本和南韩等地区,有200多个品种,又被称为灵芝草、神芝、芝草、瑞草等,灵芝包含400多种不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其中主要有三萜、糖类(多聚糖和还原糖)、麦角甾醇类、类固醇、核酸类、脂肪酸、苯甲酸、生物碱、真菌溶酶菌、蛋白类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多种疾病临床治疗作用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
目前,市场上的灵芝粉大部分是直接将灵芝进行破壁打粉,得到的灵芝粉只具备灵芝本身的保健功效,治疗疾病的效果一般,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灵芝粉治疗疾病的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灵芝粉,可以补五脏、调理身体、抗衰健身,能够有效地治疗脾肾阳虚,具有提高白细胞数量、增强体质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小麦或大米,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5-7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8,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小麦或大米倒入盐水中浸泡0.5-1.5h,取出小麦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2-4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6-8,取出小麦或大米,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4-6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30-40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出,使用灵芝肾脾肝、小麦或大米与盐共同制备的灵芝粉,灵芝清血毒、润五脏、保肝解毒,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质、钙、铁核黄素、烟酸等大量的营养物质,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养心气,具有和中养胃、清肠毒、促进排泄的功效,配伍后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增效减毒,起到全面调理身体,显著地提高清肠毒、清血毒的作用,达到有效的调理和修复受损的肝、胆、脾、胃、肾脏等器官阳虚和阴虚的目的,尤其能够有效地治疗脾肾阳虚,或辅助治疗便秘、血癌、牛皮癣、红斑狼疮等症,无毒副作用,成本较低,且采用石磨研磨可以使小麦或大米的营养成分保持在90-95%之间,无任何污染,传统的电磨由于较高的温度和转速,使小麦或大米的营养成分只能保持在30-50%之间。
灵芝粉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进一步改进,灵芝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本发明通过在灵芝粉中加入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各原料之前相互配合,相须增效,进一步的提高灵芝粉治疗脾肾阳虚的作用,尤其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耐缺氧的能力。
本发明通过以上的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灵芝粉对脾肾阳虚的治疗作用。
进一步改进,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8-12,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进一步改进,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5-2.5,转速为4000-50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加入混合料浆重量0.05-0.1%的果胶酶和0.05-0.1%的溶壁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0-40℃,酶解时间为3-4h,再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1-0.2%的几丁质酶和0.1-0.2%的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40-48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0-85℃保持10-20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由于灵芝孢子中矿物元素硅、钙主要存在于孢壁上,使得孢壁既坚硬又有韧性,结构复杂且耐酸、碱的孢壁会影响孢子内含物的释放,人体不易吸收和利用其有效成分,本发明设置破壁步骤,通过多个酶解步骤,可以有效的破坏灵芝的孢壁,提高破壁率,使有效成分充分的从灵芝孢子中释放出来,显著地提高多糖和三萜从灵芝孢子中释放的含量。
进一步改进,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和发酵培养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50%-60%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50%-60%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2-4,24h后过滤,取沉淀,干燥,制得醇沉粉末;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醇沉粉末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0-35℃,摇床转速为180-200r/min,发酵时间为40-44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8-10的蛋白胨、1-2的麦芽糖、3-5的甘油酸三乙酯和7-10的泛酸钙组成。
本发明通过对合并后的滤液进行醇沉和发酵培养步骤,可以进一步的提取分离灵芝中有效成分,同时,由于该步骤去除了灵芝中的部分非药用成分,在未降低原有疗效的基础上,显著地降低灵芝粉的氧化速率,提高灵芝粉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灵芝粉还包括40-60重量份数的辅助原料,所述辅助原料为人参、黄芪、绿茶、菊花、莲子、苦丁、艾草、枸杞、红枣、生姜、甘蔗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通过在灵芝粉中添加绿茶、菊花、苦瓜和苦丁等辅助原料,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添加不同的辅助原料,随着季节的变化,对灵芝粉的成分做相应调整,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如春天添加人参、黄芪,在原有功效的基础上还具有补气的作用;夏天添加绿茶、菊花、莲子、苦丁,使灵芝粉还具有清心火、滋补元气的功效;秋天添加艾草、枸杞,使灵芝粉还具有润燥的功效;冬天,红枣、生姜、甘蔗提取液,使灵芝粉还具有和中暖胃、调理气血的功效。
进一步改进,灵芝粉还包括重量份数为2-4的莲子、重量份数为6-8的桑叶和重量份数为2-4的大麦。
本发明提供的灵芝粉能够补五脏、调理身体、抗衰健身,达到有效地调理和修复受损的肝、胆、脾、胃、肾脏等器官阳虚和阴虚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设备,如无特殊规定,均为本领域内常用的设备;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本领域内常用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小麦,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5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小麦倒入盐水中浸泡0.5h,取出小麦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7h,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3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6,取出小麦,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4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30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8,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实施例2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大米,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5,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大米倒入盐水中浸泡1h,取出大米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4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7,取出大米,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5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35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0,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实施例3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小麦,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7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8,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小麦倒入盐水中浸泡1.5h,取出小麦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9h,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5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8,取出小麦,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40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2,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实施例4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5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小麦、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5,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小麦倒入盐水中浸泡1h,取出小麦、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8h,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4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7,取出小麦,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5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35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0,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实施例6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大米、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7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8,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大米倒入盐水中浸泡1.5h,取出大米、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9h,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5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8,取出大米,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40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2,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实施例7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5,转速为40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加入混合料浆重量0.05%的果胶酶和0.05%的溶壁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3h,再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1%的几丁质酶和0.1%的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40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0℃保持10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实施例8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2,转速为45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加入混合料浆重量0.08%的果胶酶和0.08%的溶壁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5℃,酶解时间为3.5h,再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15%的几丁质酶和0.15%的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4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3℃保持15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实施例9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2.5,转速为50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加入混合料浆重量0.1%的果胶酶和0.1%的溶壁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4h,再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2%的几丁质酶和0.2%的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48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5℃保持20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实施例10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和发酵培养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50%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50%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2,24h后过滤,取沉淀,干燥,制得醇沉粉末;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醇沉粉末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5,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r/min,发酵时间为40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8的蛋白胨、1的麦芽糖、3的甘油酸三乙酯和7的泛酸钙组成。
实施例11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和发酵培养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55%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55%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3,24h后过滤,取沉淀,干燥,制得醇沉粉末;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醇沉粉末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5.5,发酵温度为32℃,摇床转速为190r/min,发酵时间为42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9的蛋白胨、1.5的麦芽糖、4的甘油酸三乙酯和8的泛酸钙组成。
实施例12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和发酵培养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60%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60%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4,24h后过滤,取沉淀,干燥,制得醇沉粉末;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醇沉粉末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6,发酵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200r/min,发酵时间为44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的蛋白胨、2的麦芽糖、5的甘油酸三乙酯和10的泛酸钙组成。
实施例13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14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15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16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17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18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19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实施例20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小麦、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7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8,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小麦倒入盐水中浸泡1.5h,取出小麦、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9h,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5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8,取出小麦,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40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2,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对照例1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大米,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5,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大米倒入盐水中浸泡1h,取出大米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粉碎成灵芝粉末;
S3:用石磨将S1制得的盐制品用石磨以35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制得大米粉末;
S4:将S2制得的灵芝粉末与S3制得的大米粉末充分的混合均匀,即得灵芝粉。
对照例2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大米,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干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干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4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7,取出大米,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5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35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0,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对照例3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大米,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6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5,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大米倒入盐水中浸泡1h,取出大米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用石磨将S1制得的盐制品用石磨以35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制得大米粉末;
S4:将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与S3制得的大米粉末充分的混合均匀,即得灵芝粉;
其中,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0,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对照例4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该灵芝粉由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而成。
对照例5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该灵芝粉由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而成。
对照例6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灵芝 30 大米 50;
该灵芝粉由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而成。
对照例7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该灵芝粉由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而成。
对照例8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对照例9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对照例10
一种灵芝粉,该灵芝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对照例11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采用机械破壁法。
对照例12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2,转速为45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加入混合料浆重量0.08%的果胶酶和0.08%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5℃,酶解时间为3.5h,再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15%的几丁质酶和0.15%的淀粉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4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3℃保持15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对照例13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2,转速为45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15%的几丁质酶和0.15%的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4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3℃保持15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对照例14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
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发酵培养步骤,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并干燥成粉末,将干燥后的粉末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5.5,发酵温度为32℃,摇床转速为190r/min,发酵时间为42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9的蛋白胨、1.5的麦芽糖、4的甘油酸三乙酯和8的泛酸钙组成。
对照例15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
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55%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55%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3,24h后过滤,取沉淀。
对照例16
一种灵芝粉,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
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和发酵培养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55%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55%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3,24h后过滤,取沉淀,干燥,制得醇沉粉末;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醇沉粉末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5.5,发酵温度为32℃,摇床转速为190r/min,发酵时间为42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9的小牛血清、1.5的葡萄糖、4的甘油酸三乙酯和8的叶酸组成。
试验例1各组灵芝粉对肾阳虚模型小鼠白细胞的影响
取昆明小鼠160只,体重19-23g,随机分为试验1-3组、对照1-7组、大米粉组、灵芝粉组、大米灵芝物理混合组、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每组均按10mL/kg剂量臀部皮下注射清华可的松2周致肾阳虚,从第3周开始灌胃冰番泻叶2周致肾阳虚,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试验1-3组采用实施例1-3的灵芝粉,对照1-7组采用对照例1-7的灵芝粉,大米粉是直接将大米粉碎成粉末,灵芝粉是直接将灵芝粉碎层粉末,大米灵芝物理混合组是将大米和灵芝粉碎成粉末后按照实施例2的比例物理混合,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采用异丙肾上腺素,给药量为2g/Kg/天,共给药30天,末次给药20min后,全部动物眼眶取血1.5mL,用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结果见表1。
表1各灵芝粉对小鼠的白细胞总数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提供的灵芝粉能够显著的提高小鼠血液内白细胞的数量,效果显著的高于对照例4-7提供的灵芝粉和阳性药物组,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灵芝粉能够有效的提高脾肾阳虚患者血液内的白细胞总数,具有治疗脾肾阳虚的功效,对照例1-3提供的灵芝粉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实施例1-3提供的灵芝粉,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进一步的加强灵芝粉对血液内白细胞总数的提高作用,当改变该方法中的任一步骤时,均会导致治疗效果的下降,灵芝粉组小鼠血液内白细胞的数量与试验1-3组相比治疗效果稍差,大米粉组的效果较差(几乎没有治疗效果),大米灵芝物理混合组采用简单的物理混合,治疗效果显著的降低。
试验例2各组灵芝粉对肾阳虚模型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取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试验4-6组、对照8-14组、小麦粉组、灵芝粉组、小麦灵芝物理混合组、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每组均按10mL/kg剂量臀部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2周致肾阳虚,从第3周开始灌胃冰番泻叶2周致肾阳虚,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试验4-6组采用实施例1-3的灵芝粉,对照8-14组采用对照例1-7的灵芝粉,小麦粉是直接将小麦粉碎成粉末,灵芝粉是直接将灵芝粉碎层粉末,小麦灵芝物理混合组是将小麦和灵芝粉碎成粉末后按照实施例2的比例物理混合,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采用咖啡因50mgkg,其他组的给药量均为2g/kg,共给药20天,均于末次给药后20min开始试验,游泳水温控制在20±1.5℃,记录小鼠下水至游泳到体能耗尽而死亡的持续时间,结果见表2。
表2小鼠游泳到体能耗尽而死亡的持续时间
由表2可知,实施例1-3提供的灵芝粉能够显著的延长小鼠下水至游泳到体能耗尽而死亡的持续时间,效果显著的高于对照例4-7提供的灵芝粉和阳性药物组,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灵芝粉能够有效的提高小鼠抗疲劳的能力,具有治疗脾肾阳虚的功效,实施例1-3提供的灵芝粉延长小鼠下水至游泳到体能耗尽而死亡的持续时间的效果高于对照例1-3,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进一步的加强灵芝粉提高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功效,小麦粉组几乎无治疗效果,证明单独使用小麦没有治疗效果,灵芝粉组的治疗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1-3相比治疗效果稍差,小麦灵芝物理混合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证明简单将小麦粉和灵芝粉物理混合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试验例3各组灵芝粉对肾阳虚模型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取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试验7-12组、对照15-17组、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每组均按10mL/kg剂量臀部皮下注射清华可的松2周致肾阳虚,从第3周开始灌胃冰番泻叶2周致肾阳虚,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试验7-12组采用实施例1-6的灵芝粉,对照15-17组采用对照例8-10的灵芝粉,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采用咖啡因50mgkg,其他组的给药量均为2g/kg,共给药30天,末次给药20min后,将动物放入290mL广口瓶内,加盖密封,记录封口至动物因缺氧死亡的时间,结果见表3。
表3各组灵芝粉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由表3可知,实施例1-6提供的灵芝粉能够显著的延长小鼠因缺氧死亡的时间,效果显著的高于对照例8-10提供的灵芝粉和阳性药物组,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灵芝粉能够有效的提高小鼠抗缺氧能力,具有治疗脾肾阳虚的功效,当改变本发明提供的灵芝粉的任一成分时,均会降低其提高抗缺氧能力的效果,实施例4-6提供的灵芝粉提高小鼠抗缺氧能力的效果显著高于实施例1-3提供的灵芝粉,证明本发明在原处方的基础上添加红豆、沙苑子和柏子仁能够进一步的加强灵芝粉提高小鼠抗缺氧能力的功效。
试验例4破壁率测定试验
取实施例7-9和对照例11-13的提供的破壁后的灵芝水提取物,将各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浓度为20g/100mL的硫酸锌中混匀,再添加无水乙醇使无水乙醇的浓度为10g/100mL,放置于超声波仪器中超声50min,涡旋40s,用血球计数板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并计算破壁率,结果见表4。
破壁率X=(N1-N2)N1×100%;
其中,X——破壁孢子粉样品的破壁率(%)
N1——从标准曲线查到的与待测样品相同质量的未破壁孢子粉的数目(个)
N2——计数得到的破壁孢子粉样品中未破壁的孢子粉的数目(个)。
表4各组破壁后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的破壁率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7-9提供的方法能制备的灵芝粉的破壁率显著的高于对照例11-13提供的方法,证明当改变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或任一参数时,均会导致灵芝粉破壁率的下降。
试验例5多糖含量和三萜含量的测定试验
取实施例7-9和对照例11-13的提供的灵芝水提取物,测定其多糖含量和三萜含量,结果见表5;
5.1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准确称取0.5g,烘干至恒重后置于具塞离心管内,用5mL水浸润样品,然后缓慢加入20mL无水乙醇,同时使用涡旋混合器振摇,使其混合均匀,然后置于超声提取器中超声提取30min,提取结束后,于4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不溶物用80%乙醇溶液10mL洗涤、离心,重复操作2次,用蒸馏水将上述不溶物转移至圆底烧瓶,加入50mL蒸馏水,装上磨口的空气冷凝管,于沸水浴中提取2h,冷却至室温,过滤,将上清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残渣洗涤2-3次,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次溶液为样品测定液,做标准曲线,测定多糖含量。
w(%)=m1v1/m2v2×0.9×10-4
其中,W为样品中多糖含量,m1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测定液中含糖量,单位为微克,v1为样品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v2为比色测定时所移取样品测定液的体积,m2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0.9为矫正系数矫正糖的微克数。
5.2三萜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精密称取实施例7-9和对照例11-13的提供的灵芝水提取物0.5g,烘干后用95%的乙醇浸泡所称样品并定容至50mL超声提取2h,提取期间持续摇动,于4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精密吸取系列体积的墩果酸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0.1mL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足至100微升,分别加香草醛0.2mL,高氯酸0.5mL,混匀后于60℃水浴中保温20min,取出后迅速冷却,于550nm处测定吸光度,做标准曲线,计算灵芝三萜含量;
其中,W为灵芝三萜含量(%),C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分解液的三萜含量,单位为微克,V1为样品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V2为比色测定时所移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
表5各组灵芝水提取物中的多糖含量和三萜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实施例7-9提供的灵芝粉中测得的多糖含量和三萜含量均显著的高于对照例11-13,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破壁方法能够提高灵芝粉的破壁效果,提高多糖和三萜从灵芝孢子中释放的含量。
试验例6:各组灵芝粉的过氧化值的测定试验
称取实施例10-12、实施例18-20和对照例14-16的灵芝粉,倒入锥形瓶中,将50mL乙酸-异辛烷溶液(体积比为60:40)加入锥形瓶中,塞上塞子摇动至样品溶解,加入0.5mL饱和碘化钾溶液,盖上塞子使其反应,时间为1min±1s,在此期间摇动锥形瓶三次,然后立即加入30mL蒸馏水,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上述溶液,逐滴地、不间断地添加滴定液,同时伴随有力的搅动,直到黄色几乎消失,添加约0.5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临近终点时,不断摇动使所有的碘从溶剂层释放出来,逐滴添加滴定液,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测定须进行空白实验,孔空白实验消耗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超过0.1mL时,应更换试剂,重新对样品进行测定,计算过氧化值P,结果见表6。
P=1000(V-V0)×C/M;
P为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V为用于测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V0为用于空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C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为各组灵芝粉的质量,单位为克。
表6各组灵芝粉的过氧化值测定结果
由表6可知,实施例10-12、实施例18-20的灵芝粉的过氧化值显著的低于对照例14-16的灵芝粉,证明本发明通过在灵芝水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加入醇沉步骤和发酵步骤,或在灵芝粉中添加莲子、桑叶和大麦的混合物,均可以提高灵芝粉抗氧化的能力,当改变以上方法或组成成分中的步骤或任一成分时,均会导致灵芝粉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证明本发明通过在灵芝粉中加入莲子、桑叶和大麦的组合物能够显著的提高灵芝粉的稳定性,缺少或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成分,均会导致灵芝粉稳定性的下降。

Claims (9)

1.一种灵芝粉,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灵芝 20-40 小麦或大米 40-60
盐 10-30;
所述灵芝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取配方量的小麦或大米,洗净,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5-7h,取配方量的盐,放置于水中煮开制得盐水,盐与水的固液比为1:7-8,将盐水加入到陶瓷缸中,再将晾晒后的小麦或大米倒入盐水中浸泡0.5-1.5h,取出小麦或大米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盐制品;
S2:取配方量的灵芝,制备灵芝水提取物;
S3:将S1制得的盐制品和S2制得的灵芝水提取物放置于陶瓷缸中混合均匀,加水浸泡3-5h,灵芝水提取物与水的固液比为1:6-8,取出小麦或大米,过滤,放置于竹席上,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4-6h,得干燥原料;
S4:用石磨将S3制得的干燥原料用石磨以30-40r/min的速度研磨成粉末,即得灵芝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粉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红豆 10-20 沙苑子 8-12
柏子仁 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灵芝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水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配方量的灵芝,加水提取3次,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8-12,每次提取3h,提取温度为100℃,合并各次滤液,干燥,即得灵芝水提取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灵芝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灵芝用水提取之前还包括破壁步骤,所述破壁步骤包括:将配方量的灵芝洗净、烘干,放置于胶体磨中,并加水进行剪切破壁,灵芝与水的固液比为1:1.5-2.5,转速为4000-5000r/min,得到混合料浆,将制得的混合料浆放置于酶解罐内,加入混合料浆重量0.05-0.1%的果胶酶和0.05-0.1%的溶壁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0-40℃,酶解时间为3-4h,再添加混合料浆重量0.1-0.2%的几丁质酶和0.1-0.2%的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40-48h,酶解结束后调整温度至80-85℃保持10-20min,降温,制得混合酶液,将混合酶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喷雾干燥成粉末。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灵芝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各次滤液后还包括醇沉步骤和发酵培养步骤,所述醇沉步骤包括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放凉后置于50%-60%浓度的乙醇中,浓缩后的滤液与50%-60%浓度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2-4,24h后过滤,取沉淀,干燥,制得醇沉粉末;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醇沉粉末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乳酸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的起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0-35℃,摇床转速为180-200r/min,发酵时间为40-44h;所述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8-10的蛋白胨、1-2的麦芽糖、3-5的甘油酸三乙酯和7-10的泛酸钙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粉还包括40-60重量份数的辅助原料,所述辅助原料为人参、黄芪、绿茶、菊花、莲子、苦丁、艾草、枸杞、红枣、生姜、甘蔗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粉还包括重量份数为2-4的莲子、重量份数为6-8的桑叶和重量份数为2-4的大麦。
9.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灵芝粉在制备调理和修复受损的肝、胆、脾、
胃、肾脏等器官阳虚和阴虚的产品中的应用。
CN201810550871.9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719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0871.9A CN108719773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0871.9A CN108719773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9773A true CN108719773A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3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0871.9A Pending CN108719773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977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219A (zh) * 2005-01-06 2005-06-29 郑维海 灵芝精华素保健大米及其加工工艺
CN101940278A (zh) * 2010-07-27 2011-01-12 开平健之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灵芝孢子粉的米粉
CN102218084A (zh) * 2011-06-08 2011-10-19 华夏先葆(北京)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和改善亚健康作用的中药养生制剂
CN104585732A (zh) * 2014-12-30 2015-05-06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孢子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缓解体力疲劳应用
CN104958325A (zh) * 2015-07-15 2015-10-07 杭州德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水分散性超微化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CN105029166A (zh) * 2015-06-10 2015-11-11 周爱民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食品及制备方法
CN105852062A (zh) * 2016-04-15 2016-08-17 邵素英 一种复合真菌及多糖、益生菌功能性食品
CN105999210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李�浩 一种灵芝活性乳酸菌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167530A (zh) * 2016-07-08 2016-11-3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复合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219A (zh) * 2005-01-06 2005-06-29 郑维海 灵芝精华素保健大米及其加工工艺
CN101940278A (zh) * 2010-07-27 2011-01-12 开平健之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灵芝孢子粉的米粉
CN102218084A (zh) * 2011-06-08 2011-10-19 华夏先葆(北京)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和改善亚健康作用的中药养生制剂
CN104585732A (zh) * 2014-12-30 2015-05-06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孢子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缓解体力疲劳应用
CN105029166A (zh) * 2015-06-10 2015-11-11 周爱民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食品及制备方法
CN104958325A (zh) * 2015-07-15 2015-10-07 杭州德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水分散性超微化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CN105852062A (zh) * 2016-04-15 2016-08-17 邵素英 一种复合真菌及多糖、益生菌功能性食品
CN105999210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李�浩 一种灵芝活性乳酸菌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167530A (zh) * 2016-07-08 2016-11-3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复合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2993B (zh) 桂圆罗汉果果酒的酿造方法
CN102191147B (zh) 山茱萸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2804A (zh) 一种女士保健型玛卡枸杞双糯米酒及其酿制工艺
CN107149145A (zh) 一种杜仲抗疲劳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1387A (zh) 一种复方灵芝红枣茶的制备工艺
CN106520562A (zh) 一种利用参类提取物培养冬虫夏草菌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323663A (zh) 一种刺五加多糖保健饮品及从五加参中提取刺五加多糖的方法
CN107875196A (zh) 复合酶、提取液体系、药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624017B (zh) 一种营养保健当归醋的酿造方法
CN106434380A (zh) 一种利用黄芪培养冬虫夏草菌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1664180A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9045A (zh) 一种黄参粗多糖的脱蛋白方法
CN108719773A (zh) 一种灵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1166A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功效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组合物
CN108835332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灵芝茶多倍高浓缩提取工艺
CN108865639B (zh) 一种田七红曲醋的酿造方法
CN104971295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羊栖菜莲子营养酒中的应用
CN103911265B (zh) 一种通用型保健酒基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411A (zh) 一种保健米酒的加工方法
CN107080016A (zh) 一种安神助眠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549A (zh) 葡萄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0750A (zh) 一种酒萸肉的炮制方法及应用
CN104839293A (zh) 一种保健甘薯膳食纤维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40204B (zh)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0837A (zh) 一种高活性灵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