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6071A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06071A CN108706071A CN201810530713.7A CN201810530713A CN108706071A CN 108706071 A CN108706071 A CN 108706071A CN 201810530713 A CN201810530713 A CN 201810530713A CN 108706071 A CN108706071 A CN 108706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stay
- cross bar
- telescopic
- telescopic shafts
- adjustme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车架,包括前平叉和后平叉,前平叉的上端与后平叉的上端铰接于一处,前平叉与后平叉的横杆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后平叉的上端连接有向后伸出的坐垫平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沿水平方向伸缩,调节前后平叉铰接处的离地间隙和整车重心,改变两车轮间的间距,可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其中越野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收缩,调高离地间隙和整车重心,公路路况和赛道时对应调低相应的重心,实现对应摩托车的全路况通过能力和提升车辆的驾乘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摩托车车架的形式主要分成三大类:主梁结构式车架,菱形式车架,托架式车架。主梁结构式车架又叫脊梁形车架,是用一根或两根主梁做脊骨的车架;菱形式车架形式钻石状,又称钻石式车架,这种车架属于空间结构形式,发动机横置在钻石形内,作为车架的一个支撑点;托架式车架形似摇篮,又称摇篮式车架,也属空间结构形式,发动机安装在摇篮形中,下面有钢管支撑,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基于上述车架制造出的车型为太子车,跑车,越野车三大类别。
上述车型分别针对不同路况和地形适用,而在其他路况下存在通过能力较差,驾驶体验感差的问题。具体的,太子车适合在公路上长时间骑行,而在山路等地驾驶时通过能力差;跑车适合跑道快速行驶,越野能力较弱,亦不适合长时间骑行;越野车适合山路地形和沙地,其通过能力好但但车架整体较高,其骑行姿态在公路上长时间骑行易疲劳,驾驶体验感差。
在日常生活中,驾驶者往往会驾车面临不同路况和地形,而采用上述任一车架对应的车型都会存在在面临非针对路况下通过能力较弱,驾驶体验感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得到一种升降车架使得对应车型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形和路况适用,提高通过能力,提升驾驶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的方位基于车架实际使用状态下描述。
一种升降车架,包括前平叉和后平叉以及形成于后平叉上部向后伸出的坐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叉的上端与所述后平叉的上端铰接于一处,所述前平叉与所述后平叉的横杆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调节装置。
这样,该车架的前后平叉的下端分别与两轮车的前后轮连接,前后平叉的上端铰接在一起,通过该水平设置的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调节。该第一伸缩调节装置沿水平方向伸缩,其伸缩量可调,调节前后平叉铰接处的离地间隙和整车重心,改变两车轮间的间距。当用户驾驶车辆在跑道行驶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向左右方向运动,减小整车的的离地间隙同时降低车体的重心,使车体成为跑车姿态减小骑手受到的空气阻力提高整车的行驶速度;当用户车辆行驶在城市公路等地形时,可以通过水平设置的伸缩调节装置沿左右方向小范围运动,使整车轴距变长使用骑手的驾驶姿态转换为舒适的坐姿减小疲劳感适合长时间骑行需求;而当车辆行驶到障碍物较多的山地和沙滩的道路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大范围收缩运动,使整车增大离地间隙提高通过性转换成越野车姿态,满足越野性能。这样,通过上述结构的车架可以通过满足不同地形和驾驶形态的需求,提高车辆的全地形通过能力,提升驾驶体验感。坐垫平台设置用于安放座椅供骑手乘坐。其中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可为电动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前平叉与所述后平叉的上端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旋转轴铰接,所述旋转轴上同轴可转动的套设有三个旋转轮,三个所述旋转轮沿所述旋转轴轴向相邻设置,所述旋转轮沿其径向向外设置有连接凸起,间隔的两旋转轮沿斜向前向下正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凸起构成第一连接部,所述前平叉的上端中部斜向上向后伸出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中,通过平行所述旋转轴轴向设置的铰接轴铰接;位于中间的旋转轮上斜向后向下设置的连接凸起伸入所述后平叉的上端,通过平行所述旋转轴轴向设置的铰接轴铰接。
这样,该铰接结构的具体设置可以更好保证第一伸缩装置伸缩时整车重心在竖向移动,且旋转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旋转轴上,以及铰接轴的设置避免直接刚性连接,提高整车的避震性能。前后平叉与旋转轮连接方式,可以更好的通过结构设置确保前后车轮的对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包括水平相背设置的前伸缩端和后伸缩端,所述前伸缩端向前向上翘起,所述后伸缩端向后向上翘起,所述前伸缩端与所述前平叉横杆上斜向下向后设置的连接部位铰接,所述后伸缩端与所述后平叉横杆上的斜向下向前设置的连接部位铰接。
这样,铰接设置方式提高避震性能,避免刚性连接如直接焊接等方式的连接使得整车振动过大,影响驾乘性能。伸缩端两端上翘,使得当行驶过程中,前后车轮产生前后方向的张缩变化时,在两端端部上翘位置形成应力集中段,避免伸缩调节装置水平设置导致应力集中段处于中间位置而影响伸缩功能,保护其内部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包括一端间隔正对且水平设置的两个第一伸缩轴,所述两第一伸缩轴均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两第一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两第一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构成两同极相对的电磁铁,所述两第一电磁线圈分别电连接有第一电流调节器,还包括套设在两第一伸缩轴上与两第一伸缩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壳体,所述两第一伸缩轴相背设置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且分别构成所述前伸缩端和所述后伸缩端,还包括设置在前平叉横杆与后平叉横杆间并提供使所述前平叉与所述后平叉合拢的力的第一拉力弹簧。
这样,通过磁性相斥的原理带动车架变形,排斥力用于可以弹簧弹力,具体通过电流调节器控制电流大小控制电磁铁之间的排斥力,通过弹簧实现伸缩轴的伸出量的控制,实现两车轮间的间距和整车离地间隙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坐垫平台整体成H型,其一端铰接在后平叉与所述中间旋转轮连接处的铰接轴上,所述坐垫平台位于所述后平叉远离所述前平叉一侧,且所述坐垫平台的横杆和所述后平叉的横杆之间斜向上设置有第二伸缩调节装置。
这样,铰接的设置主要考虑整车抗震性能,提高乘骑感受。第二伸缩调节装置设置主要是配合车架变形时,对应的调整驾驶员坐姿,使驾驶员能处于最佳的姿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包括一端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伸缩轴,所述两第二伸缩轴均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两第二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上分别缠绕有第二电磁线圈,所述两第二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构成两同极相对的电磁铁,两第二电磁线圈还分别电连接有第二电流调节器,还包括套设在两第二伸缩轴上与两第二伸缩轴滑动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两第二伸缩轴相背设置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且分别与所述后平叉的横杆,所述坐垫平台的横杆连接,还包括两端连接在后平叉横杆上与坐垫平台横杆上提供使所述后平叉与所述坐垫平台合拢的力的第二拉力弹簧。
这样,通过第二拉力弹簧与电磁铁实现坐垫平台的移动,电流调节器用于控制线圈电流,增大或减小电流来实现增加或减小电磁铁件的排斥力实现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前平叉两个斜向下伸出的第一连接杆下端分别连接有前减震器,两前减震器沿两所述第一连接杆各自轴线同轴设置,两前减震器的下端构成用于与前车轮相连的连接端。
这样,减震器的设置提高整车避震性能,适用于不平整的路面。前减震的设置适用于跑车姿态与越野车姿态、提高驾驶体验,减震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后平叉两个斜向下伸出的第二连接杆下端分别连接有后减震器,两后减震器沿两所述第二连接杆各自轴线同轴设置,两后减震器的下端构成用于与后车轮相连的连接端。
这样,后减震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车架的抗震性能,提高乘骑舒适度。
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车架。
这样,采用上述车架的摩托车可以根据不同路况更换调整为不同姿态,以提高其通过能力和提升驾乘性能,提高车辆的全地形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调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坐垫平台部分和拉力弹簧部分未示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调车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前平叉、2为后平叉、3为第一伸缩调节装置、4为前减震器、5为旋转轴、6为旋转轮、601为第一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的方位基于车架实际使用状态下描述。其中由于坐垫平台与后平叉的设置方式与前后平叉间的设置方式相类似故未在图中示出。
一种升降车架,包括前平叉1和后平叉2以及形成于后平叉2上部向后伸出的坐垫平台,其特征在于,前平叉1的上端与后平叉2的上端铰接于一处,前平叉1与后平叉2的横杆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
这样,该车架的前后平叉2的下端分别与两轮车的前后轮连接,前后平叉2的上端铰接在一起,通过该水平设置的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调节。该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沿水平方向伸缩,其伸缩量可调,调节前后平叉2铰接处的离地间隙和整车重心,改变两车轮间的间距。当用户驾驶车辆在跑道行驶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向左右方向运动,减小整车的的离地间隙同时降低车体的重心,使车体成为跑车姿态减小骑手受到的空气阻力提高整车的行驶速度;当用户车辆行驶在城市公路等地形时,可以通过水平设置的伸缩调节装置沿左右方向小范围运动,使整车轴距变长使用骑手的驾驶姿态转换为舒适的坐姿减小疲劳感适合长时间骑行需求;而当车辆行驶到障碍物较多的山地和沙滩的道路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大范围收缩运动,使整车增大离地间隙提高通过性转换成越野车姿态,满足越野性能。这样,通过上述结构的车架可以通过满足不同地形和驾驶形态的需求,提高车辆的全地形通过能力,提升驾驶体验感。坐垫平台设置用于安放座椅供骑手乘坐。其中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可为电动推杆或电动活塞。
在本实施例中,前平叉1与后平叉2的上端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旋转轴5铰接,旋转轴5上同轴可转动的套设有三个旋转轮6,三个旋转轮6沿旋转轴5轴向相邻设置,旋转轮6沿其径向向外设置有连接凸起,间隔的两旋转轮6沿斜向前向下正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凸起构成第一连接部601,前平叉1的上端中部斜向上向后伸出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601中,通过平行旋转轴5轴向设置的铰接轴铰接;位于中间的旋转轮6上斜向后向下设置的连接凸起伸入后平叉2的上端,通过平行旋转轴5轴向设置的铰接轴铰接。
这样,该铰接结构的具体设置可以更好保证第一伸缩装置伸缩时整车重心在竖向移动,且旋转轮6可转动的连接在旋转轴5上,以及铰接轴的设置避免直接刚性连接,提高整车的避震性能。前后平叉2与旋转轮6连接方式,可以更好的通过结构设置确保前后车轮的对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包括水平相背设置的前伸缩端和后伸缩端,前伸缩端向前向上翘起,后伸缩端向后向上翘起,前伸缩端与前平叉1横杆上斜向下向后设置的连接部位铰接,后伸缩端与后平叉2横杆上的斜向下向前设置的连接部位铰接。
这样,铰接设置方式提高避震性能,避免刚性连接如直接焊接等方式的连接使得整车振动过大,影响驾乘性能。伸缩端两端上翘,使得当行驶过程中,前后车轮产生前后方向的张缩变化时,在两端端部上翘位置形成应力集中段,避免伸缩调节装置水平设置导致应力集中段处于中间位置而影响伸缩功能,保护其内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调节装置3包括一端间隔正对且水平设置的两个第一伸缩轴,两第一伸缩轴均由铁质材料制成,两第一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磁线圈,两第一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构成两同极相对的电磁铁,两第一电磁线圈分别电连接有第一电流调节器,还包括套设在两第一伸缩轴上与两第一伸缩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壳体,两第一伸缩轴相背设置的两端伸出第一壳体且分别构成前伸缩端和后伸缩端,还包括设置在前平叉1横杆与后平叉2横杆间并提供使前平叉1与后平叉1合拢的力的第一拉力弹簧。
这样,通过磁性相斥的原理带动车架变形,排斥力用于可以弹簧弹力,具体通过电流调节器控制电流大小控制电磁铁之间的排斥力,通过弹簧实现伸缩轴的伸出量的控制,实现两车轮间的间距和整车离地间隙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坐垫平台整体成H型,其一端铰接在后平叉2与中间旋转轮6连接处的铰接轴上,坐垫平台位于后平叉2远离前平叉1一侧,且坐垫平台的横杆和后平叉2的横杆之间斜向上设置有第二伸缩调节装置。
这样,铰接的设置主要考虑整车抗震性能,提高乘骑感受。第二伸缩调节装置设置主要是配合车架变形时,对应的调整驾驶员坐姿,使驾驶员能处于最佳的姿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包括一端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伸缩轴,两第二伸缩轴均由铁质材料制成,两第二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上分别缠绕有第二电磁线圈,两第二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构成两同极相对的电磁铁,两第二电磁线圈还分别电连接有第二电流调节器,还包括套设在两第二伸缩轴上与两第二伸缩轴滑动配合的第二壳体,两第二伸缩轴相背设置的两端伸出第二壳体且分别与后平叉的横杆,坐垫平台的横杆连接,还包括两端连接在后平叉横杆上与坐垫平台横杆上提供使后平叉与坐垫平台合拢的力的第二拉力弹簧。
这样,通过第二拉力弹簧与电磁铁实现坐垫平台的移动,电流调节器用于控制线圈电流,增大或减小电流来实现增加或减小电磁铁件的排斥力实现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前平叉1两个斜向下伸出的第一连接杆下端分别连接有前减震器4,两前减震器4沿两第一连接杆各自轴线同轴设置,两前减震器4的下端构成用于与前车轮相连的连接端。
这样,减震器的设置提高整车避震性能,适用于不平整的路面。前减震的设置适用于跑车姿态与越野车姿态、提高驾驶体验,减震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后平叉2两个斜向下伸出的第二连接杆下端分别连接有后减震器,两后减震器沿两第二连接杆各自轴线同轴设置,两后减震器的下端构成用于与后车轮相连的连接端。
这样,后减震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车架的抗震性能,提高乘骑舒适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升降车架。
这样,采用上述车架的摩托车可以根据不同路况更换调整为不同姿态,以提高其通过能力和提升驾乘性能,提高车辆的全地形通过能力。
Claims (9)
1.一种升降车架,包括前平叉和后平叉以及形成于后平叉上部向后伸出的坐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叉的上端与所述后平叉的上端铰接于一处,所述前平叉与所述后平叉的横杆间水平设置有第一伸缩调节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叉与所述后平叉的上端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旋转轴铰接,所述旋转轴上同轴可转动的套设有三个旋转轮,三个所述旋转轮沿所述旋转轴轴向相邻设置,所述旋转轮沿其径向向外设置有连接凸起,间隔的两旋转轮沿斜向前向下正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凸起构成第一连接部,所述前平叉的上端中部斜向上向后伸出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中,通过平行所述旋转轴轴向设置的铰接轴铰接;位于中间的旋转轮上斜向后向下设置的连接凸起伸入所述后平叉的上端,通过平行所述旋转轴轴向设置的铰接轴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包括水平相背设置的前伸缩端和后伸缩端,所述前伸缩端向前向上翘起,所述后伸缩端向后向上翘起,所述前伸缩端与所述前平叉横杆上斜向下向后设置的连接部位铰接,所述后伸缩端与所述后平叉横杆上的斜向下向前设置的连接部位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包括一端间隔正对且水平设置的两个第一伸缩轴,所述两第一伸缩轴均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两第一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两第一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构成两同极相对的电磁铁,所述两第一电磁线圈分别电连接有第一电流调节器,还包括套设在两第一伸缩轴上与两第一伸缩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壳体,所述两第一伸缩轴相背设置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且分别构成所述前伸缩端和所述后伸缩端,还包括设置在前平叉横杆与后平叉横杆间并提供使所述前平叉与所述后平叉合拢的力的第一拉力弹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平台整体成H型,其一端铰接在后平叉与所述中间旋转轮连接处的铰接轴上,所述坐垫平台位于所述后平叉远离所述前平叉一侧,且所述坐垫平台的横杆和所述后平叉的横杆之间斜向上设置有第二伸缩调节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包括一端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伸缩轴,所述两第二伸缩轴均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两第二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上分别缠绕有第二电磁线圈,所述两第二伸缩轴相对设置的两端构成两同极相对的电磁铁,两第二电磁线圈还分别电连接有第二电流调节器,还包括套设在两第二伸缩轴上与两第二伸缩轴滑动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两第二伸缩轴相背设置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且分别与所述后平叉的横杆,所述坐垫平台的横杆连接,还包括两端连接在后平叉横杆上与坐垫平台横杆上提供使所述后平叉与所述坐垫平台合拢的力的第二拉力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叉两个斜向下伸出的第一连接杆下端分别连接有前减震器,两前减震器沿两所述第一连接杆各自轴线同轴设置,两前减震器的下端构成用于与前车轮相连的连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两个斜向下伸出的第二连接杆下端分别连接有后减震器,两后减震器沿两所述第二连接杆各自轴线同轴设置,两后减震器的下端构成用于与后车轮相连的连接端。
9.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车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30713.7A CN108706071B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30713.7A CN108706071B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06071A true CN108706071A (zh) | 2018-10-26 |
CN108706071B CN108706071B (zh) | 2024-02-27 |
Family
ID=6387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30713.7A Active CN108706071B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0607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7034A (zh) * | 2022-09-15 | 2022-11-22 | 重庆荣爵科技有限公司 | 车架制造方法及摩托车车架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5025A (en) * | 1986-12-05 | 1988-10-04 | James Parker | Motorcycle with ride height suspension adjustment |
CN101136578A (zh) * | 2007-10-25 | 2008-03-05 | 上海交通大学 | 永磁伸缩机构 |
CN102092443A (zh) * | 2010-12-27 | 2011-06-15 | 清华大学 | 电动可伸缩自行车 |
KR101069503B1 (ko) * | 2011-01-21 | 2011-09-30 | 이흥재 | 전륜과 후륜의 간격조절로 추진하는 자전거 |
CN103231625A (zh) * | 2013-04-08 | 2013-08-0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 |
CN105002812A (zh) * | 2015-05-22 | 2015-10-28 | 柳州博实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铣刨机车身底盘 |
CN106184437A (zh) * | 2016-08-16 | 2016-12-07 | 中国矿业大学 | 双蜗轮机构变形行走部及具有其的消防移动平台 |
CN205854353U (zh) * | 2016-06-22 | 2017-01-04 | 康军成 | 一种可调式新型自行车 |
KR20170116862A (ko) * | 2016-04-12 | 2017-10-20 | 유래춘 | 직립형 자전거 |
CN208576677U (zh) * | 2018-05-29 | 2019-03-05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10530713.7A patent/CN1087060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5025A (en) * | 1986-12-05 | 1988-10-04 | James Parker | Motorcycle with ride height suspension adjustment |
CN101136578A (zh) * | 2007-10-25 | 2008-03-05 | 上海交通大学 | 永磁伸缩机构 |
CN102092443A (zh) * | 2010-12-27 | 2011-06-15 | 清华大学 | 电动可伸缩自行车 |
KR101069503B1 (ko) * | 2011-01-21 | 2011-09-30 | 이흥재 | 전륜과 후륜의 간격조절로 추진하는 자전거 |
CN103231625A (zh) * | 2013-04-08 | 2013-08-0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伸缩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伸缩装置的车辆 |
CN105002812A (zh) * | 2015-05-22 | 2015-10-28 | 柳州博实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铣刨机车身底盘 |
KR20170116862A (ko) * | 2016-04-12 | 2017-10-20 | 유래춘 | 직립형 자전거 |
CN205854353U (zh) * | 2016-06-22 | 2017-01-04 | 康军成 | 一种可调式新型自行车 |
CN106184437A (zh) * | 2016-08-16 | 2016-12-07 | 中国矿业大学 | 双蜗轮机构变形行走部及具有其的消防移动平台 |
CN208576677U (zh) * | 2018-05-29 | 2019-03-05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7034A (zh) * | 2022-09-15 | 2022-11-22 | 重庆荣爵科技有限公司 | 车架制造方法及摩托车车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06071B (zh) | 2024-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1514599A (ja) | 自転車の懸架装置 | |
CN107244206B (zh) |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 |
JP2002068066A5 (zh) | ||
CN100581855C (zh) | 电动打猎车 | |
CN106585810A (zh) |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 |
CN208576677U (zh)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
CN108706071A (zh) | 一种升降车架及摩托车 | |
CN109130745B (zh) | 一种带有车轮调节联动机构的四驱越野车 | |
CN208264465U (zh) | 摩托车构造 | |
CN103332085A (zh) | 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底盘 | |
CN103332084A (zh) | 一种越野车底盘的复合传动轴 | |
CN208698398U (zh) | 一种带有车轮调节联动机构的四驱越野车 | |
CA2919406A1 (en) | Seat for a vehicle | |
CN206634127U (zh) |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 |
CN210912719U (zh) |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 |
CN100418834C (zh) | 一种微型四轮车及其车架 | |
CN209738803U (zh) | 一种车轮内置四轮驱动式山地攀爬运输车 | |
TWM621268U (zh) |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 |
CN103317989A (zh) | 一种越野车底盘 | |
TWI643784B (zh) | 機車構造 | |
CN215590938U (zh) | 车辆避震平衡机构 | |
CN210760140U (zh) | 双后轮倾斜装置 | |
CN217917510U (zh) | 后悬挂总成及电动三轮摩托车 | |
CN2499317Y (zh) | 倒三轮摩托车 | |
KR200496483Y1 (ko) | 이륜차량의 완충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