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784B - 機車構造 - Google Patents
機車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3784B TWI643784B TW106137114A TW106137114A TWI643784B TW I643784 B TWI643784 B TW I643784B TW 106137114 A TW106137114 A TW 106137114A TW 106137114 A TW106137114 A TW 106137114A TW I643784 B TWI643784 B TW I64378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cker arm
- rod member
- assembly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drive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車構造,包括:一車架、一引擎總成、一後搖臂
總成、一第二傳動機構、一後輪及一多連桿避震總成。引擎總成固設車架上,後搖臂總成樞設引擎總成上,第二傳動機構設置鄰近後搖臂總成處,後輪樞設於後搖臂總成,多連桿避震總成包括一第一桿件、一第二桿件及一避震桿件,第一桿件之兩端分別樞接避震桿件與第二桿件之其一及車架與引擎總成之其一,第二桿件之兩端分別樞接避震桿件與第一桿件之其一及後搖臂總成,避震桿件遠離第一桿件及第二桿件之一端樞接鄰近後輪軸心處之後搖臂總成上,藉此改善避震性能,提升機車運動性能。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車構造,尤指一種配置有多連桿避震總成之機車構造。
現今常用之個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車及機車,機車形式之交通工具為一種由引擎或馬達驅動,主要利用手把操縱方向的二輪、三輪或四輪等之車輛,由於有著操縱簡單、行動方便及價格低廉的特點,成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
一般來說,機車上之引擎總成可分為擺動式及固定式,擺動式引擎總成是將引擎總成樞接於車架上,使引擎總成相對於樞接處自由擺動,固定式引擎總成則是將引擎總成固接於車架上,並另外獨立設置後搖臂,後搖臂樞接於引擎總成上,且後搖臂可相對與引擎總成樞接處自由擺動,可大幅減輕避震器的荷重,使避震器反應更靈敏,大幅地提升運動性能。
然而,一般固定式引擎總成上所使用之避震結構為單件式避震器,無法提供最佳的騎乘舒適性與操控安定性,雖有習知技術利用多連桿後懸吊系統來改善騎乘舒適性與操控安定性,但習知技術中是將多連桿結構配置於引擎總成與後搖臂連結樞軸處,多連桿結構位於避震器的下方,因為此處空間
狹窄,多連桿結構可設定的角度及長度等受到限制,無法充份發揮多連桿結構的優點,且由於多連桿結構位於機車底盤的最下方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容易因為地面凸出物、上下斜坡及飛沙走石等狀況,致使多連桿結構受損。
因此,本發明人基於積極發明創作之精神,構思出一種機車構造,將多連桿避震總成設置於後搖臂總成之左搖臂上方,在改善避震性能的同時,也保留機車置物空間的容量,並利用可調整長度之多連桿避震總成,讓騎乘者可以調整整車重心質量向前方或後方移動,提升機車運動性能並改善騎乘舒適性及操控安定性,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機車構造,利用多連桿避震總成之配置,改善騎乘舒適性及操控安定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機車構造包括:一車架、一引擎總成、一後搖臂總成、一第二傳動機構、一後輪及一多連桿避震總成。引擎總成固設於車架上,包括一曲柄軸、一第一傳動機構及一齒輪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由曲柄軸所驅動,齒輪傳動機構之一樞軸由第一傳動機構所驅動,後搖臂總成樞設於引擎總成上,並相對於樞軸之軸線可自由轉動,第二傳動機構設置於鄰近後搖臂總成處,並由樞軸所驅動,後輪樞設於後搖臂總成上,並由第二傳動機構所驅動而轉動,多連桿避震總成包括一第一桿件、一第二桿件及一避震桿件,第一桿件之兩端分別樞接避震桿件與第二桿件之其一及車架與引擎總成之其一,第二桿件之兩端分別樞接避震桿件與第一桿件之其一及後搖臂總成,避
震桿件遠離第一桿件及第二桿件之一端樞接於鄰近後輪軸心處之後搖臂總成上。
本發明更可包括一與車架連接之前輪,前輪及後輪所形成之軸距中心與機車構造所形成之車身中心交會於一中心點,以中心點為基準,多連桿避震總成可位於中心點之左後方。
上述後搖臂總成可包括一左搖臂及一右搖臂,第二傳動機構係鄰近設置於左搖臂,後輪可樞設於左搖臂及右搖臂之間。
上述第二傳動機構鄰近引擎總成之一端可配置於左搖臂之外側,第二傳動機構遠離引擎總成之一端可配置於左搖臂之內側。
上述左搖臂更可包括一鄰近設置於後輪軸心處之第一連接座,避震桿件可樞設於第一連接座上。
上述左搖臂更可包括一設置於引擎總成與後輪之間之第二連接座,第二桿件可樞設於第二連接座上。
上述樞軸之軸心及後輪之軸心形成一軸心連接線,多連桿避震總成可位於軸心連接線之上方。
上述第一桿件更可包括一可調整長度之螺固結構或凸輪結構。
上述齒輪傳動機構可為一減速齒輪組,其包括樞軸、一驅動軸、一驅動齒輪、一減速齒輪及一從動齒輪,驅動軸帶動驅動齒輪轉動,減速齒輪由驅動齒輪所驅動並帶動從動齒輪轉動,致使樞軸轉動。
上述避震桿件包括一阻尼器及一彈簧部,阻尼器穿設彈簧部。
上述第二傳動機構可為一鏈條傳動機構,其包括一驅動鏈輪、一從動鏈輪及一鏈條,鏈條由驅動鏈輪所驅動,並帶動從動鏈輪轉動。
以上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質,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性與優點能更淺顯易懂,將在後續的說明與圖示加以闡述。
11‧‧‧車架
12‧‧‧引擎總成
121‧‧‧曲柄軸
122‧‧‧第一傳動機構
1221‧‧‧驅動皮帶輪
1222‧‧‧從動皮帶輪
1223‧‧‧皮帶
123‧‧‧齒輪傳動機構
1231‧‧‧樞軸
1232‧‧‧驅動軸
1233‧‧‧驅動齒輪
1234‧‧‧減速齒輪
1235‧‧‧從動齒輪
124‧‧‧活塞
13‧‧‧後搖臂總成
131‧‧‧左搖臂
1311‧‧‧第一連接座
1312‧‧‧第二連接座
132‧‧‧右搖臂
14‧‧‧第二傳動機構
141‧‧‧驅動鏈輪
142‧‧‧從動鏈輪
143‧‧‧鏈條
15‧‧‧後輪
16,16A‧‧‧多連桿避震總成
161,161a,161b‧‧‧第一桿件
1611a‧‧‧螺固結構
1611b‧‧‧凸輪結構
162,162a‧‧‧第二桿件
1621‧‧‧樞接部
163‧‧‧避震桿件
1631‧‧‧阻尼器
1632‧‧‧彈簧部
17‧‧‧前輪
18‧‧‧置物箱
C‧‧‧中心點
C1,C2‧‧‧軸心
L‧‧‧軸心連接線
圖1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之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之多連桿避震總成之結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之俯視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四實施例之多連桿避震總成之結構示意圖。
參閱圖1至圖4,其分別為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另一結構示意圖、多連桿避震總成之結構示意圖及俯視示意圖。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包括:一車架11、一引擎總成12、一後搖臂總成13、一第二傳動機構14、一後輪15、一多連桿避震總成16、一前輪17及一置物箱18。
引擎總成12固設於車架11上,包括一曲柄軸121、一第一傳動機構122、一齒輪傳動機構123及二活塞124,曲柄軸121由二活塞124所驅動而轉動,第一傳動機構122由曲柄軸121所驅動,包括一驅動皮帶輪1221、一從動皮帶輪1222及一皮帶1223,驅動皮帶輪1221由曲柄軸121所驅動而轉動,帶動皮帶1223轉動從動皮帶輪1222。
齒輪傳動機構123為一減速齒輪組,其包括一樞軸1231、一驅動軸1232、一驅動齒輪1233、一減速齒輪1234及一從動齒輪1235,驅動軸1232受從動皮帶輪1222驅動而帶動驅動齒輪1233轉動,減速齒輪1234由驅動齒輪1233所驅動並帶動從動齒輪1235轉動,致使樞軸1231轉動。
後搖臂總成13樞設於引擎總成12上,並相對於樞軸1231之軸線可自由轉動,包括一左搖臂131及一右搖臂132,左搖臂131包括一第一連接座1311及一第二連接座1312,第一連接座1311鄰近設置於後輪15軸心處,第二連接座1312設置於引擎總成12與後輪15之間。
第二傳動機構14鄰近設置於左搖臂131,並由樞軸1231所驅動,第二傳動機構14為一鏈條傳動機構,其包括一驅動鏈輪141、一從動鏈輪142及一鏈條143,鏈條143由驅動鏈輪141所驅動,並帶動從動鏈輪142轉動。
後輪15樞設於左搖臂131及右搖臂132之間,並由第二傳動機構14所驅動而轉動,多連桿避震總成16包括一第一桿件161、一第二桿件162及一避震桿件163,第一桿件161之兩端分別樞接避震桿件163及車架11,第二桿件162之兩端分別樞接避震桿件163及左搖臂131之第二連接座1312上,避震桿件163遠離第一桿件161及第二桿件162之一端樞接於鄰近後輪15軸心處之
左搖臂131之第一連接座1311上,避震桿件163包括一阻尼器1631及一彈簧部1632,阻尼器1631穿設彈簧部1632,前輪17及置物箱18與車架11連接。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機車構造配置及其效果,如圖1所示,樞軸1231之軸心C1及後輪15之軸心C2形成一軸心連接線L,多連桿避震總成16位於軸心連接線L之上方,且多連桿避震總成16設置於後搖臂總成13上方且位於後輪15及置物箱18的外側面,藉此,多連桿避震總成16不會與座墊下方的置物箱18之空間相互衝突,可以更加緊湊整車空間配置,達到縮小車體結構、增加置物箱18之縱向空間、改善組裝作業性與維修便利性。
如圖2所示,第二傳動機構14鄰近引擎總成12之一端配置於左搖臂131之外側,第二傳動機構14遠離引擎總成12之一端配置於左搖臂131之內側,此種配置有助於提昇鏈條143養護時的便利性及與後搖臂總成13樞接的穩定性,且採用鏈條143傳動有助於動力確實傳遞至後輪15,避免摩擦損失且提高產品使用壽命。
如圖4所示,前輪17及後輪15所形成之軸距中心與機車構造所形成之車身中心交會於一中心點C,以中心點C為基準,多連桿避震總成16位於中心點C之左後方,也就是說,多連桿避震總成16位於中心點C之第三象限處,配合將多連桿避震總成16設置於軸心連接線L之上方,可以解決習知技術中將多連桿結構設置於後搖臂之樞軸處的下方導致避震效能不佳及多連桿結構容易受損等問題,或是將多連桿結構設置於後搖臂之樞軸處的上方,導致座墊下方之置物容量縮減等問題。
參閱圖5及圖6,其分別為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及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二實施例及第三
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結構大致上相同,差異在於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桿件161a具有一可調整長度之螺固結構1611a,而第三實施例之第一桿件161b具有一可調整長度之凸輪結構1611b。
承上,本發明之多連桿避震總成16利用連桿角度的變化,使後輪15之位移與避震桿件163之位移之比(槓桿比)具有漸進特性(避震桿件163的減震力呈現漸進的變化),藉此得到更佳的避震效果,並藉由可調整長度之螺固結構1611a或凸輪結構1611b,騎乘者可以調整符合自身需求之騎乘舒適性與操控安定性。
詳細而言,當第一桿件161a,161b變短時,整車重心質量向前移動且騎乘姿勢前傾,適合高運動性的激烈駕駛方式,當第一桿件161a,161b變長時,整車重心質量向後移動且騎乘姿勢後仰,維持車輛平衡的力量變大,適合舒適地直線巡航,同時可以透過調整第一桿件161a,161b之長短,改變座墊的高低來調整騎乘者的手部、臀部及腳部三個點的相對位置,改善騎乘舒適性。
參閱圖7及圖8,其分別為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及多連桿避震總成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在結構上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多連桿避震總成之結構連接方式不同,詳細而言,如圖7及圖8所示,多連桿避震總成16A包括一第一桿件161、一第二桿件162a及一避震桿件163,第一桿件161之兩端分別樞接第二桿件162a及車架11,第二桿件162a之兩端分別樞接第一桿件161及左搖臂131之第二連接座1312,避震桿件163之一端樞接第二桿件162a之樞接部1621,避震桿件163之遠離第一桿件161及第二桿件162之一端樞接於鄰近後輪15軸心處之左搖臂131之第
一連接座1311上。藉由調整第一桿件161、第二桿件162a及避震桿件163相互樞接之位置,使機車之騎乘舒適性與操控安定性之調整也更有彈性。
另外,在本發明之機車構造之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中,後搖臂總成13雖為包括左搖臂131及右搖臂132之雙搖臂結構,而多連桿避震總成16,16A皆設置於左搖臂131上,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可以將本發明之多連桿避震總成16,16A應用於僅具單搖臂結構之機車上係為顯而易見的,抑或是在左搖臂131及右搖臂132上皆設置多連桿避震總成16,16A也為本發明之簡單變化應用。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發明之機車構造利用將多連桿避震總成16設置於左搖臂131上方,在改善避震性能的同時,也使置物箱18之空間獲得最大化,並藉由可調整長度之第一桿件161a,161b,讓騎乘者可以調整整車重心質量向前方或後方移動,提升機車運動性能並改善騎乘舒適性及操控安定性。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Claims (9)
- 一種機車構造,包括:一車架;一引擎總成,係固設於該車架上,包括一曲柄軸、一第一傳動機構及一齒輪傳動機構,該第一傳動機構由該曲柄軸所驅動,該齒輪傳動機構之一樞軸由該第一傳動機構所驅動;一後搖臂總成,係樞設於該引擎總成上,並相對於該樞軸之軸線可自由轉動;一第二傳動機構,係設置於鄰近該後搖臂總成處,並由該樞軸所驅動;一後輪,係樞設於該後搖臂總成上,並由該第二傳動機構所驅動而轉動;以及一多連桿避震總成,包括一第一桿件、一第二桿件及一避震桿件,該第一桿件包括一可調整長度之螺固結構或凸輪結構,該第一桿件之兩端係分別樞接該避震桿件與該第二桿件之其一及該車架與該引擎總成之其一,該第二桿件之兩端係分別樞接該避震桿件與該第一桿件之其一及該後搖臂總成,該避震桿件遠離該第一桿件及該第二桿件之一端係樞接於鄰近該後輪軸心處之該後搖臂總成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後搖臂總成係包括一左搖臂及一右搖臂,該第二傳動機構係鄰近設置於該左搖臂,該後輪係樞設於該左搖臂及該右搖臂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第二傳動機構鄰近該引擎總成之一端係配置於該左搖臂之外側,該第二傳動機構遠離該引擎總成之一端係配置於該左搖臂之內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左搖臂更包括一鄰近設置於該後輪軸心處之第一連接座,該避震桿件係樞設於該第一連接座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左搖臂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引擎總成與該後輪之間之第二連接座,該第二桿件係樞設於該第二連接座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更包括一與該車架連接之前輪,該前輪及該後輪所形成之軸距中心與該機車構造所形成之車身中心交會於一中心點,以該中心點為基準,該多連桿避震總成係位於該中心點之左後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樞軸之軸心及該後輪之軸心形成一軸心連接線,該多連桿避震總成係位於該軸心連接線之上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齒輪傳動機構係為一減速齒輪組,其包括該樞軸、一驅動軸、一驅動齒輪、一減速齒輪及一從動齒輪,該驅動軸帶動該驅動齒輪轉動,該減速齒輪由該驅動齒輪所驅動並帶動該從動齒輪轉動,致使該樞軸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構造,其中,該第二傳動機構係為一鏈條傳動機構,其包括一驅動鏈輪、一從動鏈輪及一鏈條,該鏈條由該驅動鏈輪所驅動,並帶動該從動鏈輪轉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37114A TWI643784B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機車構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37114A TWI643784B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機車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3784B true TWI643784B (zh) | 2018-12-11 |
TW201917053A TW201917053A (zh) | 2019-05-01 |
Family
ID=65431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37114A TWI643784B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機車構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4378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2374A (zh) * | 2019-09-20 | 2019-12-13 | 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后轮单摇臂总成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79458A1 (en) * | 2009-10-02 | 2011-04-07 | Takashi Nishiyama | Motorcycle |
JP2016026128A (ja) * | 2010-02-24 | 2016-02-1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CN105480343A (zh) * | 2014-10-02 | 2016-04-13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US20170233033A1 (en) * | 2016-02-15 | 2017-08-17 |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 Saddle-ridden type vehicle |
-
2017
- 2017-10-27 TW TW106137114A patent/TWI64378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79458A1 (en) * | 2009-10-02 | 2011-04-07 | Takashi Nishiyama | Motorcycle |
JP2016026128A (ja) * | 2010-02-24 | 2016-02-1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CN105480343A (zh) * | 2014-10-02 | 2016-04-13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US20170233033A1 (en) * | 2016-02-15 | 2017-08-17 |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 Saddle-ridden type vehicl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2374A (zh) * | 2019-09-20 | 2019-12-13 | 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后轮单摇臂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7053A (zh) | 2019-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79501B2 (ja) | 車両サスペンション | |
US8585068B2 (en) |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 |
CN104029747B (zh) | 可横向倾斜的多轮辙车辆 | |
US8746717B2 (en) |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 |
US10843758B2 (en) | Vehicle having a suspension assembly including a swing arm | |
US7878290B2 (en) |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 |
ES2316682T3 (es) | Vehiculo de tres rtuedas provisto de mecanismo basculante. | |
US8851221B2 (en) | Motorcycle | |
US4469188A (en) | Articulated tricycle | |
US20210031580A1 (en) | Recreational off-highway vehicle | |
JP6120567B2 (ja) | 車輌の操舵装置 | |
US20210031579A1 (en) | Recreational off-highway vehicle | |
US7207408B2 (en) | Reinforc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three-wheeled motor vehicle, and three-wheeled motor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 |
JP2011126514A (ja) | 前二輪式三輪車 | |
TWI643784B (zh) | 機車構造 | |
CN208264465U (zh) | 摩托车构造 | |
US11319023B2 (en) | Reverse trike suspension and drivetrain improvements | |
CN100344471C (zh) | 八轮扭杆弹簧悬架式车载机构 | |
CN203267663U (zh) | 独立悬挂重型越野底盘及汽车 | |
CN208698398U (zh) | 一种带有车轮调节联动机构的四驱越野车 | |
US11753110B2 (en) | Reverse trike suspension and drivetrain improvements | |
TWM562808U (zh) | 多連桿機構 | |
CN204998278U (zh) | 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 | |
CN210912719U (zh) |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 |
JPS61178281A (ja) | 自動三輪車の後輪緩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