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9555A -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9555A
CN108669555A CN201810344749.6A CN201810344749A CN108669555A CN 108669555 A CN108669555 A CN 108669555A CN 201810344749 A CN201810344749 A CN 201810344749A CN 108669555 A CN108669555 A CN 108669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roup
assemblages
algal
algal assembl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4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玉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 He Hongy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 He Hongy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 He Hongy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 He Hongy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447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9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9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9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1/00Marmalades, jams, jellies or the like; Products from apiculture;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1/20Products from apiculture, e.g. royal jelly or pollen; Substitut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2Algae
    • A61K36/05Chlorophycota or chlorophyta (green algae), e.g. Chlorell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0Hypnotics; Sed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藻类组合物包括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盐藻10‑150份;蛋白核小球藻80‑300份;油100‑500份;蜂蜡5‑50份。本发明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睡眠、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功能明确,质量可控,服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藻类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出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藻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物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的铁、锌和硒的含量较高,可以作为营养品。
申请日为2014年6月24日、申请号为20141029328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玛咖盐藻复方制剂,其主要包括3-10%盐藻、40-45%的螺旋藻和45-55%的玛咖。申请日为2016年6月13日、申请号为20161042192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盐藻粉/DHA制品,该制品主要包括盐藻粉、DHA和玉米油。以上技术方案中均提到采用盐藻作为原料,并且加入其它组分辅助提高藻类食品的可食用性。
申请日为2014年12月10日、申请号为20141074703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螺旋藻成分的营养代餐粉,其主要包括螺旋藻粉10-25份、蛋白核小球藻粉10-15份、盐藻粉10-15份、裸藻粉10-13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0-30份,其采用多种藻类原料混合作为保健品,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但是,以上多种藻类混合之后,腥味较重,不易吸收,不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藻类组合物,其具有活性成分高、无异味、利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藻类组合物,包括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
盐藻10-150份;
蛋白核小球藻80-300份;
油100-500份;
蜂蜡5-50份。
进一步地,藻类组合物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
盐藻10-50份;
蛋白核小球藻100-200份;
油200-400份;
蜂蜡10-30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盐藻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叶绿素和硒等活性成分,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原,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效果。蛋白核小球藻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糖、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盐藻呈弱碱性,蛋白核小球藻和盐藻协同配合,性温,并且具有较佳的抗氧化、改善睡眠、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特点。
盐藻和蛋白核小球藻按照以上比例配合,与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匹配度更佳,适合人体消化吸收,促进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转化吸收。
此外,盐藻提取物属于脂溶性成分,使用油作为溶解分散剂,同时加入蜂蜡作为混悬剂,使得盐藻提取物和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混合更加均匀,并且不容易发生沉降。而且蜂蜡作为助剂,还可以使得盐藻提取物和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的活性保持更加长久。
优选地,盐藻选择盐藻粉和/或盐藻提取物;蛋白核小球藻选择蛋白核小球藻粉和/或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
盐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活性成分更高,并且分散性能更佳,利于消化吸收。
优选地,油选择鱼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芝麻油或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上各种油类物质与盐藻和蛋白核小球藻配合,利于盐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中活性物质的溶出;同时也方便与蜂蜡形成悬浮液,提高各组分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提高藻类组合物的活性,保留藻类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藻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油和蜂蜡在50-100℃搅拌混合制得油料;
盐藻、蛋白核小球藻和油料混合均匀形成胶体,经研磨、脱气、过筛制得藻类组合物。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包括上述藻类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以上制剂可以为软胶囊、片剂、粉剂或者硬胶囊中的一种。
以上制剂可用于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疲劳、改善睡眠。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得的藻类组合物或者制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改善睡眠、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效果,盐藻提取物、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与蜂蜡配合,促进人体消化吸收;
2、本发明制得的藻类组合物或者制剂成型效果较佳,内容物中盐藻提取物、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在植物油和蜂蜡中分散更加均匀;同时控制藻类组合物制剂成型时的工艺参数,提高藻类组合物制剂的成型稳定性;
3、本发明制得的藻类组合物或者制剂具有抗氧化、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藻类组合物:
藻类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其中原料所用的盐藻、蛋白核小球藻、油和蜂蜡均可以从商业途径购置。
表1 多组藻类组合物的原料
实施例二、藻类组合物制剂:
1、将实施例一中第1组的藻类组合物作为内容物,另外添加辅料制备藻类软胶囊,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盐藻提取物:取成熟盐藻,水洗3次,并脱盐处理,制得脱盐藻糊;脱盐藻糊经浓缩过滤、干燥过100目筛制得盐藻提取物。
(2)制备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取成熟蛋白核小球藻,水洗3次,离心浓缩制得浓缩藻浆液;浓缩藻浆液经喷雾干燥制得粒径为180μm的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
(3)制备藻类组合物:油和蜂蜡混合,加热至50℃搅拌混合制得油料;盐藻提取物、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和油料混匀成胶体,研磨2次,过100目筛制得藻类组合物。
(4)辅料制备囊壳:300g水和150g甘油混合制得混合液;混合液中加入200g明胶、1g焦糖色素和0.2g二氧化钛搅拌均匀,过100目筛制得囊壳。
(4)制备藻类软胶囊:囊壳和藻类组合物在室温下采用压制方式制得藻类软胶囊。
2、将实施例一中第2组的藻类组合物作为内容物,另外添加辅料制备胶囊,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辅料为市场购得的胶囊壳,用胶囊自动填充机在室温下,相对湿度为45%的条件下将内容物填充在胶囊壳中,0.45g/粒。
3、将实施例一中第4组的藻类组合物与辅料混合制备片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本实施例中辅料包括微晶纤维素100g、淀粉30g、聚维酮K30 10g、二氧化硅3g、硬脂酸镁2g;藻类组合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常温下采用压片机在2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片剂,0.5g/片。
4、将实施例一中第5组的藻类组合物与辅料混合制得粉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本实施例中辅料包括麦芽糊精50g、异麦芽酮糖醇300g、木糖醇200g、甘露醇100g、甜菊糖苷10g和柠檬酸5g;藻类组合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装袋,5g/袋。
实施例三:对实施例二中四组制备成型的藻类组合物制剂做三个月加速实验进行理化性能的测试。
1、活性物质测试:
将以上各组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制剂放置在37±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每隔一个月测试藻类组合物制剂中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含量,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β-胡萝卜素按照GB/T5009.83-2003进行检测,蛋白质按照GB5009.5-2010第一法进行检测。
表2 各实施例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制剂的活性物质含量
经过三个月加速试验后,以上各实施例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制剂中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β-胡萝卜的含量损失较小,可长久储存。
2、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测试:
藻类组合物制剂放置在37±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进行三个月加速实验。每隔一个月测藻类组合物制剂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具体如表3所示。检测依据:铅GB5009.12-2010第一法;砷GB/T5009.11-2003第一法;汞GB/T5009.17-2003第一法;灰分GB5009.4-2010;酸价GB/T5009.56-2003;过氧化值GB/T5009.56-2003;六六六GB/T5009.19-2008第一法;滴滴涕GB/T5009.19-2008第一法;黄曲霉毒素B1GB/T5009.22-2003第二法;崩解时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表3 藻类组合物制剂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测试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以上各实施例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制剂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均符合标准。
3、卫生指标测试:
藻类组合物制剂放置在38℃,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三个月加速实验。每隔一个月测试藻类组合物制剂中菌类残留量,具体如表4所示。
表4藻类组合物制剂的卫生指标测试结果
实施例四:对实施例一中第1组制得的藻类组合物进行免疫性能测试。
1、实验动物:选择18-22g雌性SPF级昆明种小鼠(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0只,饲养于SPF级实验动物室(合格证号:SYXK(津)2014-0002),温度20-25℃,湿度40-70%RH。
2、剂量选择与受试物给予方式:本实验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为0.3g/kg·BM、0.6g/kg·BM和1.2g/kg·BM,即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5倍、10倍、20倍。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取样品6g、12g和24g,均加植物油至200mL,充分混匀,按0.1mL/10g·BM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每日一次,连续30天,末次给受试物后24h测定各项指标。将实验动物分成4个大组,每组40只,然后每组40只动物又分成4个小组,分别为对照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1组进行HC50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跖增厚法);2组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脏/体比值测定;3组进行碳廓清试验;4组进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试验。
3、实验所选试剂包括:绵阳红细胞(SRBC)、补体(豚鼠血清)、SA缓冲液、都氏试剂(碳酸氢钠1g、高铁氰化钾0.2g、氰化钾0.05g、加蒸馏水1000mL)、Hank’s液、RPMI1640细胞培养液、鸡红细胞、丙酮、甲醇、生理盐水、Giemsa染液、印度墨汁、Na2CO3(分析纯)、小牛血清、刀豆蛋白A、异丙醇、MTT(噻唑蓝)、PBS缓冲液、LDH基质液、HCL。实验细胞选择YAC-1细胞,购于上海中科院细胞库,采用细胞悬浮培养。
4、细胞实验方法:
4.1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给予受试物第30天后,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2%SRBC,再继续给受试物至第34天时,眼内眦取血,2000r/min离心0min收集血清,用SA缓冲液将其稀释300倍。试管内加入1mL稀释的血清、0.5mL10%SRBC和1mL补体。另设不加血清的对照管(以SA缓冲液代替),37℃水浴20min后冰浴终止反应。2000r/min离心10min,取1mL上清,加3mL都氏试剂为样品管,同时另取0.25mL10%SRBC加都氏试剂至4mL用以测定SRBC半数溶血时的光密度值,充分混匀,放置10min后,540nm处测定各管光密度值。
半数溶血值HC50=样品管OD值/SRBC半数溶血时的OD值×稀释倍数
4.2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给予受试物第30天后,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2%SRBC,再继续给受试物至第34天后脱臼处死动物,取出脾脏,放在盛有4层纱布及Hank’s也的平皿内,用镊子轻轻磨碎脾脏,支撑细胞悬液。用Hank’s洗液3次,每次1000r/min离心10min,最后将细胞悬浮于5mLRPMI1640培养液中,并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将表层培养基加热溶解,45℃水浴保温,与等量2倍浓度Hank’s液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0.5mL,加入50μL10%SRBC,20μL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倒片,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1.5h,加入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1:10),继续培养1h,计数溶血空斑数。
抗体细胞生成数(103/全脾)=观察空斑数×稀释倍数(400)/1000
4.3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跖增厚法):
给予受试物第30天后,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2%SRBC,再继续给受试物至第33天时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同时在测量部位注射20μL20%SRBC,注射24h后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同一部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攻击前后足跖厚度差值(mm)=攻击足跖厚度-攻击前足跖厚度
4.4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
给予受试物35天后,每只鼠腹腔注射1mL20%鸡红细胞悬液,间隔30min,颈椎脱臼处死动物,正中剪开腹壁皮肤,经腹腔注入2mL生理盐水,手指轻轻按揉腹腔1min,吸出1mL腹腔洗液,平均分滴于1片载玻片上,放入垫有湿纱布的搪瓷盘内,于37℃孵箱温育30min后,生理盐水漂洗,晾干,以1:1丙酮甲醇溶液固定,4%的Giemsa染色10min。油镜下计数巨噬细胞,每张片计数100个,按下式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数×100
吞噬指数=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数
4.5脏器/体重比值测定:
给受试物35天后,取出脾脏、胸腺,分别称出脾脏、胸腺重量,计算脏/体比。
4.6小鼠碳廓清实验:
给予受试物36天后,尾静脉注射3.5倍稀释的印度墨汁(0.1mL/10g·BW),分别于第2、10min眼内眦取血20μL,加入到2.98mL0.1%碳酸钠溶液中,600nm处测定各管光密度值。另取肝、脾称重,按下式计算吞噬指数。
吞噬指数
4.7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
给予受试物37天,无菌取脾,置于盛有4层纱布及适量无菌Hank’s液平皿内,用镊子轻轻磨碎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用Hank’s液洗3次,每次1000r/min离心10min,调整细胞浓度3×106个/mL,并将细胞悬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中,每孔1mL,一孔加75μLConA液(100μg/mL),另一孔为对照,置于5%CO2,37℃孵箱中培养72h。培养结束前4h,每孔吸去上清液0.7mL,加入0.7mL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MTT(5mg/mL)50μL/孔,继续培养4h。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醇,吹打混匀,室紫色结晶完全溶解。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570nm波长测定光密度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光密度差值。
光密度(ABS)差值=加ConA孔光密度-未加ConAn孔光密度
4.8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
试验前24h将YAC-1细胞(靶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用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4×105个/mL。无菌取脾,置于盛有4层纱布及适量无菌Hank’s液平皿内,用镊子磨碎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1000r/min离心10min,Hank’s液洗3遍,弃上清,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个/mL。取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各100μL(效靶比50:1),加入96孔培养板,靶细胞自然释放孔加靶细胞和培养液各100μL,靶细胞最大释放孔加靶细胞和1%NP40各100μL,均设三个平行孔,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h,每孔吸取上清液100μL置96孔培养板中,同时加入100μLLDH基质液,反应3min,每孔加入30μL1mol/L的HCl,在酶标仪492nm测定光密度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NK细胞活性:
NK细胞活性(%)=(反应孔OD-自然释放孔OD)/(最大释放孔OD-自然释放孔OD)×100%
4.9实验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for Windows进行统计检验,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方差分析,如方差不齐者采用数据转换,转换后仍不齐则采用非参数统计。
4.10结果判定:
增强免疫力功能判定: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四个方面任两个方面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阳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结果阳性。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
5、实验结果
5.1藻类组合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表5 受试物对免疫1组小鼠体重的影响(g,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 中期 末期 增重
对照组 0 10 19.3±0.4 26.4±1 35.8±1.1 16.5±1.1
低剂量组 0.3 10 19.1±0.5 26.1±1.2 35.4±1.3 16.3±1.3
中剂量组 0.6 10 19.4±0.4 26.6±1.3 36.3±1.2 16.8±1.4
高剂量组 1.2 10 19.2±0.3 26.5±1.1 35.8±1.4 16.6±1.5
表6 受试物对免疫2组小鼠体重的影响(g,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 中期 末期 增重
对照组 0 10 19.5±0.4 26.8±1.1 35.9±1.2 16.3±1.3
低剂量组 0.3 10 19.7±0.6 27.1±1.2 36.3±1.3 16.6±1.6
中剂量组 0.6 10 19.3±0.5 26.4±1.3 35.5±1.4 16.1±1.4
高剂量组 1.2 10 19.4±0.4 26.7±1.4 35.6±1.3 16.2±1.2
表7 受试物对免疫3组小鼠体重的影响(g,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 中期 末期 增重
对照组 0 10 19.5±0.4 26.6±1.1 35.3±1.1 15.8±1.1
低剂量组 0.3 10 19.8±0.5 26.9±1.2 35.9±1 16.2±1.2
中剂量组 0.6 10 19.3±0.6 26.5±1.3 34.9±1.3 15.6±1.4
高剂量组 1.2 10 19.6±0.5 26.7±0.9 35.4±1.4 15.9±1.3
表8 受试物对免疫4组小鼠体重的影响(g,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 中期 末期 增重
对照组 0 10 19.5±0.4 26.7±1.2 35.3±1.4 15.8±1.3
低剂量组 0.3 10 19.9±0.6 27.1±1.1 36.2±1.2 16.2±1.5
中剂量组 0.6 10 19.3±0.5 26.3±1.4 34.9±0.9 15.6±1.1
高剂量组 1.2 10 19.6±0.4 26.8±1.3 35.5±1.1 15.9±1.2
由表5-8可知,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藻类组合物30天后,各种动物生长活动良好,各剂量组动物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2藻类组合物对小鼠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
表9 受试物对小鼠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胸腺/体重比值(%) 脾脏/体重比值(%)
对照组 0 10 0.281±0.021 0.418±0.033
低剂量组 0.3 10 0.295±0.032 0.404±0.026
中剂量组 0.6 10 0.312±0.045 0.425±0.042
高剂量组 1.2 10 0.289±0.04 0.421±0.051
由以上数据可知,各剂量组小鼠脾脏、胸腺/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3藻类组合物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5.3.1藻类组合物对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的影响
表10 受试物对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HC50
对照组 0 10 178.8±12.3
低剂量组 0.3 10 194.5±14.5
中剂量组 0.6 10 206.1±15.6*
高剂量组 1.2 10 216.7±17.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0可知,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3.2藻类组合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试验的影响
表11 受试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溶血空斑数(×103/全脾)
对照组 0 10 23.1±5.7
低剂量组 0.3 10 25.9±7.6
中剂量组 0.6 10 27.8±6..3
高剂量组 1.2 10 31.9±8.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高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4藻类组合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5.4.1藻类组合物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足跖增厚法)
表12 受试物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跖增厚法)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攻击前后足跖厚度差值(mm)
对照组 0 10 0.33±0.06
低剂量组 0.3 10 0.36±0.07
中剂量组 0.6 10 0.41±0.12
高剂量组 1.2 10 0.44±0.1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高剂量组小鼠攻击前后足跖厚度差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攻击前后足跖厚度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4.2藻类组合物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的影响
表13 受试物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光密度差值
对照组 0 10 0.323±0.064
低剂量组 0.3 10 0.341±0.074
中剂量组 0.6 10 0.356±0.057
高剂量组 1.2 10 0.374±0.081
由表13可知,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5藻类组合物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5.5.1藻类组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的影响
表14 受试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吞噬百分率(%) 吞噬指数
对照组 0 10 23.8±4.1 0.252±0.044
低剂量组 0.3 10 24.1±5.4 0.268±0.051
中剂量组 0.6 10 24.7±6.2 0.272±0.062
高剂量组 1.2 10 26.1±7.1 0.284±0.071
由以上数据可知,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小鼠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5.2藻类组合物对小鼠碳廓清试验的影响
表15 受试物对小鼠碳廓清试验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中、高剂量组小鼠吞噬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6藻类组合物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表16 受试物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乳酸脱氢酶测定法)(均值±标准差)
组别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NK细胞活性(%)
对照组 0 10 29.7±3.7
低剂量组 0.3 10 32.9±5.7
中剂量组 0.6 10 32.3±8.2
高剂量组 1.2 10 35.4±6.3
由以上数据可知,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各项测试均未见免疫抑制现象,藻类组合物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功能作用。
实施例五:对实施例一中第1组制得的藻类组合物进行改善睡眠性能测试,人拟用量为1.8g/60kg·BM。
1、实验动物:选择18-22g雌性SPF级昆明种小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20只,饲养于SPF级实验动物室(合格证号:SYXK(津)2014-0001),温度20-25℃,湿度40-70%RH。
2、剂量选择与受试物给予方式:本实验设计了三个大组,其中一组进行直接睡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二组进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试验;三组进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试验。每组40只,每大组分对照组及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剂量分别为0.15g/kg·BM、0.3g/kg·BM和0.6g/kg·BM,即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5倍、10倍、20倍。分别取样品1.5g、3g和6g,均加植物油至200mL,充分混匀,按0.2mL/10g·BM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每日一次,连续30天,末次给受试物后24h测定各项指标。
3、所用试剂为戊巴比妥钠、巴比妥钠。
4、试验方法:(1)直接睡眠试验:小鼠经口灌胃受试物30天,观察灌胃后各剂量组小鼠睡眠情况,睡眠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翻正反射恢复即为动物觉醒,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为动物睡眠时间。记录阴性对照组与受试物组入睡动物数及睡眠时间。(2)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0天,各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动物在末次灌胃后15分钟,给各种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70mg/kg·BM,注射量为0.1mL/10g·BM。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受试物能否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3)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0天,各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动物在末次灌胃后15分钟,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最大阈下催眠剂量30mg/kg·BM,注射量为0.1mL/10g·BM。记录30分钟内入睡动物数(翻正反射消失达1分钟以上者)。
5、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试验: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0天,各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动物在末次灌胃后15分钟,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巴比妥钠300mg/kg·BM,注射量为0.1mL/10g·BM。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受试物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6、试验结果:
(1)受试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表17 受试物改善睡眠作用动物试验1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体重 中期体重 末期体重 增重
对照组 10 19.6±0.9 25.5±1.5 33.1±1.9 13.5±1.8
0.15 10 19.7±1.2 26.1±1.6 33.9±2.1 14.3±2.2
0.3 10 19.4±0.7 25.3±1.1 32.6±1.5 13.2±1.8
0.6 10 19.3±0.6 25.1±1.3 32.7±1.8 13.4±1.9
表18 受试物改善睡眠作用动物试验2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体重 中期体重 末期体重 增重
对照组 10 19.9±1.1 25.2±1.5 33.5±1.9 13.9±1.9
0.15 10 19.9±0.9 25.6±1.5 33.9±1.6 14±1.9
0.3 10 19.5±0.9 24.9±1.8 33.1±1.9 13.7±2.4
0.6 10 19.9±1.2 25.1±1.8 33.7±2.1 13.8±1.1
表19 受试物改善睡眠作用动物试验3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2)受试物对直接睡眠时间的影响
表20 受试物对直接睡眠试验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入睡动物数(只) 睡眠时间(min)
对照组 10 0 0
0.15 10 0 0
0.3 10 0 0
0.6 10 0 0
(3)受试物对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表21 受试物对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睡眠时间(min) P值
对照组 10 54.03±25.26
0.15 10 70.25±31.72 0.229
0.3 10 75.17±21.09 0.091
0.6 10 83.87±18.87* 0.01
*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经口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在对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试验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动物睡眠时间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的影响
表22 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的影响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入睡动物数(只) 睡眠发生率(%)
对照组 10 6
0.15 10 7
0.3 10 8 0.71
0.6 10 8
经口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在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睡眠发生率的影响试验中,经卡方检验,各剂量组动物睡眠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受试物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表23 受试物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经口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在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试验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动物入睡潜伏期时间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本实施例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具有改善动物睡眠功能的作用。
实施例六:对实施例一中第1组制得的藻类组合物进行缓解疲劳性能测试,人拟用量为3g/60kg·BW。
1、取18-22g雄性SPF级昆明种小鼠160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在SPF级动物实验室(合格证号:SYXK(津)2014-0001)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40-70%。
2、本实验设置四个大组,分别用于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及血乳酸测定。每组40只,每大组又分对照组及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剂量分别为0.25、0.5、1g/kg·BW,即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5倍、10倍、20倍。称取受试物2.5g、5g和10g,并加植物油至200mL,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灌胃量为0.2mL/10g·BW,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各组经口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予30天后进行测试。
3、实验方法:(1)负重游泳试验: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1天,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将尾根部负荷5%体重铅皮,水深30cm,水温25℃,进行游泳试验,记录小鼠入水至力竭身亡时的游泳时间。(2)血清尿素氮测定: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1天,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在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休息60min后从眼球处采全血,分离血清,然后进行尿素氮含量测定(尿素氮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肝糖原测定: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1天,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经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精确称取肝脏100mg加入8mLTCA后每管匀浆1min,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以3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1mL放入10mL的离心管中每管加入95%的乙醇4mL充分混匀,用干净塞子塞上室温下竖立过夜,沉淀完全后将试管于3000r/min离心15min,倒掉上清液并使试管倒立放置10min,用2mL的蒸馏水溶解糖原震荡至完全溶解,将10mL蒽酮试剂加入各管,置于冷水中冲凉,达到冷水温度后,浸于沸水浴15min后,置于冷水中冲凉,试管到达室温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肝糖原含量。
每100g肝组织中的糖原(mg)=DU/DS*0.5*提取液体积/肝组织克数*100*0.9
4、血乳酸测定:小鼠连续经口灌胃受试物32天,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采小鼠尾血约40μL,滴入已放入8μL破膜液(4μL15%EDTA和4μL2%SDS)的0.5mLEppendorf管中,充分混匀,冰浴保存。将采血后小鼠放入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10min后立即采血,休息20min后再次采血,三次的采血量及处理方法相同。然后用乳酸仪测定血乳酸。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血乳酸曲线下面积=1/2×(游泳前血乳酸值+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10+1/2×(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游泳后休息20min的血乳酸值)×20=5×(游泳前血乳酸值+3×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2×游泳后休息20min的血乳酸值)
5、试验结果:
5.1受试物对实验小鼠体重的影响:
表24 实验一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体重 中期体重 末期体重 增重
对照组 10 18.8±0.4 29.8±1.3 40±2.1 21.3±2
0.25 10 19.1±0.6 30.2±1.4 40.3±1.8 21.1±1.6
0.5 10 18.8±0.7 29.6±1.6 40.4±2 21.6±1.9
1 10 19±0.8 31±1.2 40.2±2.1 21.2±1.8
表25 实验二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体重 中期体重 末期体重 增重
对照组 10 18.9±0.7 30.4±1.8 39.6±1.9 20.7±1.9
0.25 10 19±0.6 30.6±1 40±1.5 21±1.6
0.5 10 18.9±0.7 30.3±0.9 39.7±1.3 20.7±1.4
1 10 19±0.7 30.5±1.1 39.8±1.5 20.8±1.9
表26 实验三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体重 中期体重 末期体重 增重
对照组 10 18.8±0.4 31±1.2 40.5±1.7 21.7±1.6
0.25 10 19.1±0.6 30.5±1.9 39.9±1.8 20.8±2
0.5 10 19.1±0.8 30.8±1.8 40.6±2.1 21.5±2
1 10 18.9±0.5 30.4±0.9 40.4±1.9 21.5±2
表27 实验四组小鼠体重(g,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初期体重 中期体重 末期体重 增重
对照组 10 18.9±0.5 31.9±1.7 41.5±1.9 22.6±1.6
0.25 10 19.2±0.6 30.8±1.9 40.5±1.7 21.3±1.4
0.5 10 19±0.5 30.5±1.5 40.9±1.7 21.9±1.5
1 10 18.8±0.4 31±1.9 40.8±1.6 22±1.3
5.2受试物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表28 受试物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游泳时间(秒) P值
对照组 10 1077.2±218.9
0.25 10 1070.1±221 0.936
0.5 10 1215.9±191.5 0.12
1 10 1286.1±135.6 0.022
5.3受试物对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表29 受试物对小鼠90min后血清尿素氮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血清尿素氮(mmol/L) P值
对照组 10 10.01±1.86
0.25 10 9.08±1.5 0.215
0.5 10 8.23±1.58 0.021
1 10 8.95±1.61 0.158
5.4受试物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表30 受试物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组别(g/kg·BW) 动物数(只) 肝糖原(mg/100g肝组织) P值
对照组 10 2321.2±644.2
0.25 10 2649±454.7 0.251
0.5 10 2748.9±605.3 0.136
1 10 2856.9±767.3 0.064
5.5受试物对小鼠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表31 受试物对小鼠血乳酸水平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由以上数据可知,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负重游泳试验中,高剂量组动物游泳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试验中,中剂量组小鼠血清尿素氮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测定实验中,中、高剂量组小鼠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本发明制得的藻类组合物具有缓解动物体力疲劳的作用。
实施例七:安全性能测试。
1、对实施例二中第1组制得的藻类组合物进行如下安全性能测试,人拟用剂量为3.6g/60kg·BW·日。
2、实验动物:所用SPF级昆明种小鼠和Wistar种大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京)2012-000111400700062736,11400700062740、11400700066184、11400700066025(分别用于小、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SPF级实验动物室合格证号:SYXK(津)2014-0001。温度20-25℃,湿度40-70%RH。
3、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3.1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MTD):选用18-22g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以15g/kg·BW的剂量,经口一次灌胃(称取样品150g,加植物油至200mL,浓度为0.75g/mL)灌胃量为0.2mL/10g·BW,灌胃前禁食16h,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3.2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MTD):选用180-220g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以15g/kg·BW的剂量,经口间隔6小时两次灌胃(称取样品150g,加植物油至200mL,浓度为0.75g/mL)灌胃量为1mL/100g·BW,灌胃前禁食16h,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4、遗传毒性试验:
4.1Ames试验: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TA98、TA100、TA102四柱试验菌株进行试验。用苯巴比妥和β-萘黄酮诱导大鼠后制备的肝匀浆作为体外代谢活化系统。称取样品0.5g混匀后121℃、20分钟高压灭菌,加二甲基亚砜至10mL,充分混匀,混匀后为①液。取①液2mL,加二甲基亚砜8mL,混匀后为②液,取②液2mL,加二甲基亚砜8mL,混匀后为③液,取③液2mL,加二甲基亚砜8mL,混匀后为④液,取④液2mL,加二甲基亚砜8mL,混匀后为⑤液(受试物浓度分别为50、10、2、0.4、0.08mg/mL)。试验设8、40、200、1000、5000μg/皿5个剂量,同时设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及阳性对照。在顶层琼脂中加入0.1mL试验菌株增菌液、0.1mL受试物和0.5mLS9混合液(需要代谢活化时加入),混匀后倒入底层培养基平板上,每个剂量及对照均做3个平行样。在37℃培养48h,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如果受试物的回变菌落数是溶剂对照菌落数2倍以上,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者则定为阳性。整套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一次。
4.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采用间隔24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试验。用体重25-30g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称取环磷酰胺40mg,加无菌生理盐水至10mL,间隔24h两次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量为0.1mL/10g·BW)。剂量设计分别为2.5、5、10g/kg·BW,分别称取受试物5g、10g、20g,各加植物油至40mL,充分混匀,浓度分别为0.125、0.25、0.5g/mL,灌胃量为0.2mL/10g·BW,对照组给等量植物油。末次给受试物后6h,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胸骨骨髓用小牛血清稀释涂片,甲醇固定,Giemsa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发生率以含微核的PCE千分率计,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用x2检验,另外计算PCE/NCE比例。
4.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用体重25-35g的性成熟雄性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以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称取环磷酰胺40mg,加无菌生理盐水至10mL,间隔24h两次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量为0.1mL/10g·BW)每天一次,连续5天。样品剂量设计分别为2.5、5、10g/kg·BW,分别称取受试物5、10、20g,各加植物油至40mL,充分混匀,浓度分别为0.125、0.25、0.5g/mL,灌胃量为0.2mL/10g·BW,每日灌胃一次,连续5天,对照组给等量植物油,于首次给予受试物后的第35天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双侧附睾,置盛有2mL生理盐水平皿中,用眼科剪纵向剪开,静止3min,过滤后常规涂片,甲醇固定5min,1%伊红染色。每只动物检查1000个精子,计数各类型畸形精子。统计方法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或方差齐但变异系数过大,改用秩和检验。
5、检测结果
5.1急性毒性试验:
表32 受试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均值±标准差)
表33 受试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均值±标准差)
由以上数据可知,以15g/kg·BW的剂量灌胃两种性别的大、小鼠,观察14天。实验期间未见明显的中毒表现,观察期内无死亡,尸检中主要脏器未见异常。受试物对两种性别的大、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MTD)均大于15g/kg·BW。
5.2遗传毒性试验:
5.2.1Ames试验结果
表34 受试物Ames试验结果(第一次实验)
以上结果为三个平皿回变菌落数的平均数±标准差。
表35 受试物Ames试验结果(重复实验)
以上结果为三个平皿回变菌落数的平均数±标准差。
由以上数据可知,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时,受试物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试验结果为阴性。
5.2.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表36 受试物对小鼠骨髓微核发生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受试物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环磷酰胺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物各剂量组嗜多染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比例不少于对照组的20%,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故受试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不产生影响。
5.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表37 受试物对小鼠精子畸形变形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
受试物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未见受试物对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产生影响。
由以上数据可知,藻类组合物对两种性别的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MTD)均大于15g/kg·BW,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本样品属于无毒级。
实施例八:藻类组合物30天喂养试验
1、藻类组合物人拟用剂量为3.6g/60kg·BW·日
2、实验动物:选用体重60-80g,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由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SPF级实验动物房,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40-70%RH。
3、实验方法:剂量分别为1.5、3、6g/kg·BW(分别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25倍、50倍、100倍)。将大鼠随机分为三个受试物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称取样品60g、120g、187.5g,各加植物油至200mL并置于4℃冰箱保存。经口灌胃,每次灌胃前均真当混匀,低、中剂量组灌胃量为0.5mL/100g·BW,高剂量组因为摄入量较高,无法按0.5mL/100g·BW的灌胃量灌胃,因此按照样品比重(0.94g/mL)计算得出其灌胃量0.64mL/100g·BW。对照组给予0.5mL/100g·BW植物油,每天1次,连续进行30天。动物单笼喂养,自由饮食,每周剂量大鼠进食量、体重,连续观察30天。实验结束时,取血测定各项指标,动物取血前一晚禁食,不禁水。
4、观察指标:
4.1一般情况观察:每天观察动物的外冠、行为、毒性表现和死亡情况。每周称体重、进食量,计算每周食物利用率、总食物利用率、总进食量及总增重。
4.2血液学检查:实验末期,眼内眦取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RBC)及白细胞(WBC)计数,包细胞分类(淋巴、单核、中性粒、嗜酸、嗜碱),所用仪器为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球计数仪。
4.3生化指标测定:实验末期,眼内眦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
4.4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检查:实验末期动物禁食16h后称重,颈椎脱臼处死,观察各主要脏器及胸、腹腔大体病理改变。取出全部动物的肝脏、肾脏、脾脏、睾丸,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取出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肾脏、脾脏、睾丸(或卵巢)、胃及十二指肠,用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组织学检查。
4.5统计方法:各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数据转换,如转换后仍不齐则采用非参数统计。
4.6藻类组合物30天喂养试验结果
4.6.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观察结果
表38 受试物对大鼠体重影响(g,均值±标准差)
表39 受试物对大鼠每周进食量的影响(g,均值±标准差)
表40 受试物对大鼠每周食物利用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表41 受试物对大鼠总食物利用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由以上数据可知,以1.5、3、6g/kg·BW的受试物灌胃大鼠30天,动物未出现拒食现象。各组动物每周食物利用率、总食物利用率、体重和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6.2受试物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表42 受试物对大量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表43 受试物对大鼠白细胞分类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由以上数据可知,实验末期血液学的各项指标均在本检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6.3受试物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44 受试物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表45 受试物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实验末期试验动物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本监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6.4受试物对大鼠脏器的影响
表46 受试物对大鼠脏器重量的影响(g,均值±标准差)
表47 受试物对大鼠脏体比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大体解剖观察未发现异常。各组动物脏器重量及脏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6.5病理组织学检查:
将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全部动物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每组20只,雌雄各半。
表48 受试物对大鼠主要肝脏病理组织的影响
大体解剖未见异常:
肝脏:被膜完整,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存在,间质未见结缔组织增生。肝中央静脉、肝小动、静脉未见异常。部分动物汇管区可见少量小圆形炎细胞浸润对照组1/20(雌1只),高剂量组2/20(雄1只、雌1只)。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脾脏:两组动物脾脏包膜完整,红、白髓结构清晰,红髓脾窦红细胞充盈,白髓生发中心活跃及脾小结中央动脉管壁未见增厚或变性。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肾脏:两组动物肾脏包膜完整,皮髓质结构清楚,肾小球提及将未见缩小或扩大,数目未见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未见变性、坏死或脱落,管腔中未见管型及结石,肾间未见纤维组织增生。个别动物肾间质可见少量小圆形炎细胞浸润,对照组2/20(雄1只、雌1只),高剂量组2/20(雄2只)。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胃:前胃角化良好,胃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糜烂、溃疡及脱落,腺体未见增生、化生或萎缩,固有层、肌层及浆膜层未见异常。前后胃交界处无明显异常。
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糜烂、溃疡及脱落,固有膜肠腺丰富,未见增生、化生或萎缩,固有层、肌层及浆膜未见异常。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睾丸:睾丸被膜完整,曲细精管可见各级生精细胞存在且分布正常,腔中可见发育良好的精子细胞及精子,间质未见显著改变。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卵巢:卵巢可见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卵泡细胞及黄体、白体,均未见异常。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通过镜下观察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与样品相关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固未对中、低剂量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藻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
盐藻10-150份;
蛋白核小球藻80-300份;
油100-500份;
蜂蜡5-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
盐藻10-50份;
蛋白核小球藻100-200份;
油200-400份;
蜂蜡10-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盐藻选择盐藻粉和/或盐藻提取物;蛋白核小球藻选择蛋白核小球藻粉和/或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油选择鱼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芝麻油或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制得:
油和蜂蜡在50-100℃搅拌混合制得油料;
盐藻、蛋白核小球藻和油料混合均匀形成胶体,研磨2-3次、脱气、过80-200目筛制得藻类组合物。
6.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软胶囊、片剂、粉剂或者硬胶囊中的一种。
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制剂,用于提高免疫力。
9.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制剂,用于抗疲劳。
10.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藻类组合物制剂,用于改善睡眠。
CN201810344749.6A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8669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4749.6A CN108669555A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4749.6A CN108669555A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9555A true CN108669555A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0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4749.6A Pending CN108669555A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95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7193A (zh) * 2019-10-25 2020-02-14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小球藻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8999A (zh) * 2020-08-10 2020-12-18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盐藻粉中重金属砷的去除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0610A (zh) * 2013-03-18 2013-07-10 北京博远欣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素软胶囊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CN104382951A (zh) * 2014-12-06 2015-03-04 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多酚的提取方法
CN105341946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藻叶黄素越橘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4917A (zh) * 2014-12-10 2016-07-06 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旋藻成分的营养代餐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72579A (zh) * 2016-07-12 2016-11-09 上海广得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排毒清肠的酵素
CN106072652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合肥赛为智慧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盐藻粉/dha制品
CN107125578A (zh) * 2017-06-28 2017-09-05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藻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3807A (zh) * 2017-06-13 2017-09-19 烟台燕园科玛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藻类提取物的抗氧化保健营养组合物
CN107535900A (zh) * 2017-10-25 2018-01-05 济南大学 一种混合微藻膨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0610A (zh) * 2013-03-18 2013-07-10 北京博远欣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素软胶囊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CN104382951A (zh) * 2014-12-06 2015-03-04 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多酚的提取方法
CN105724917A (zh) * 2014-12-10 2016-07-06 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旋藻成分的营养代餐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41946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藻叶黄素越橘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2652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合肥赛为智慧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盐藻粉/dha制品
CN106072579A (zh) * 2016-07-12 2016-11-09 上海广得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排毒清肠的酵素
CN107173807A (zh) * 2017-06-13 2017-09-19 烟台燕园科玛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藻类提取物的抗氧化保健营养组合物
CN107125578A (zh) * 2017-06-28 2017-09-05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藻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5900A (zh) * 2017-10-25 2018-01-05 济南大学 一种混合微藻膨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7193A (zh) * 2019-10-25 2020-02-14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小球藻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8999A (zh) * 2020-08-10 2020-12-18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盐藻粉中重金属砷的去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6706B (zh) 一种复合蜂产品原料的保健食品
CN102090630B (zh) 增强人体抗氧化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4273B (zh) 一种胶原蛋白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6193A (zh) 一种辅酶q10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011A (zh) 一种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7197B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19553A (zh) 一种辅助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9555A (zh) 一种藻类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56972B (zh) 一种抗疲劳、耐缺氧的运动保健品
CN104383447B (zh) 一种中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55855B (zh) 具有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0304A (zh) 一种可有效助眠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6418B (zh) 防治肾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2982B (zh)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550398B (zh) 一种缓解疲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6923334A (zh) 一种虾青素软胶囊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4114A (zh) 基于线粒体营养素理论的缓解体力疲劳的组合物及用途
CN105168972B (zh) 一种促进睡眠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099A (zh) 一种减肥保健食品
CN108125231A (zh) 一种含有人参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6595A (zh) 一种具有保护肝脏和降血脂功能的保健品
CN109007839A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脂功效的保健食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5176B (zh) 增强免疫力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6705B (zh) 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0847B (zh) 一种含有金花葵籽油的护肤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