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2232A - 编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02232A
CN108502232A CN201810155279.9A CN201810155279A CN108502232A CN 108502232 A CN108502232 A CN 108502232A CN 201810155279 A CN201810155279 A CN 201810155279A CN 108502232 A CN108502232 A CN 108502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lot
taken
transfer dish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52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02232B (zh
Inventor
斋藤浩二
小山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0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0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2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5/00Attaching articles to cards, sheets, strings, webs, or other carriers
    • B65B15/04Attaching a series of articles, e.g. small electrical components, to a continuous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 B65G47/149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feeding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6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rotary convey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编带装置,其能够同时满足部件插入的高速化和装置的小型化,而且能够良好地进行部件向部件输送盘的供给和部件从部件输送盘向载带的一并插入。编带装置(10)的部件输送盘(15)在外周部分以等角度间隔具有由对应于1个插入单位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构成的部件取入部(15b)。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相互平行,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一部分向部件储存室(12a)开放,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尺寸(m1和m2)比部件(PA)的长度(L)小,此外,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具有从各自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至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

Description

编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带装置,其具备将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关系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以多个为1个插入单位来一并插入到载带的多个部件收纳凹部内的功能。
背景技术
在后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装置,其使用具有在径向上排列的多个保持孔、且旋转轴被水平地支承的可旋转的输送台,从供给部向在输送台的径向上排列的多个保持孔内供给芯片部件,并将被供给至在径向上排列的多个保持孔的多个芯片部件通过排出部收纳在载带的多个凹部内。
此外,在后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装置,其使用具有由径向上的多个对准孔构成的对准孔组的可旋转的圆板,从被处理物供给机构向圆板的对准孔组(多个对准孔内)嵌入被处理物,将被嵌入对准孔组的多个被处理物交付到保持板。在该专利文献2的图2中还公开了使圆板倾斜的方式。
但是,在具有在载带的部件收纳凹部内依次插入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例如电容器、电感器或变阻器等的功能的编带装置中,要求部件插入的高速化和装置的小型化(设置空间的削减)。关于部件插入的高速化,相比于在载带的部件收纳凹部内逐个插入部件,更优选每次插入多个部件。另一方面,关于装置的小型化,相比于使向插入位置输送所供给的部件的部件输送盘以水平的姿势旋转相比,更优选以非水平的姿势旋转。
但是,要能够在使部件输送盘以非水平的姿势旋转的同时将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以相同方向供给到部件输送盘,并且从部件供给后的部件输送盘向载带的部件收纳凹部内每次多个地依次插入部件,从技术的观点出发极为困难,难度特别高的方面在于,向部件输送盘供给部件和从部件输送盘向载带进行部件的一并插入。
后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为了向在输送台的径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保持孔内供给部件而使用了送料器原理的供给部,但是由于在向多个保持孔内供给部件时,实际上需要相同数量的供给部而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如果任一供给部产生工作不良则不能进行所期望的部件供给。另一方面,后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为了向在圆板的径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对准孔内供给部件(被处理物)而使用具有梳齿形导向部的被处理物供给机构,但是难以利用这样的机构将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控制其方向地供给到各对准孔内,尤其是如果部件的尺寸变小则其难度格外高。
此外,后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是,为了通过排出部将供给到在径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保持孔的多个芯片部件收纳于载带的多个凹部内的结构,因此必须设置排出部,由此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如果在排出部产生排出不良或部件拥堵等,则不能进行所期望的一并插入。另一方面,后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由于圆板的旋转轴的阻碍而不能使载带在对准孔所排列设置的方向(径向)上移动,因此需要后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排出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8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922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同时满足部件插入的高速化和装置的小型化这两者、而且能够良好地进行部件向部件输送盘的供给和部件从部件输送盘向载带的一并插入的编带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编带装置包括将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关系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以多个为1个插入单位来一并插入至载带的多个部件收纳凹部内的功能,该编带装置包括:以前表面向上倾斜的姿态可旋转的部件输送盘,该部件输送盘在其外周部分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由对应于所述1个插入单位的多个部件取入槽构成的部件取入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后表面的支承部;用于使所述部件输送盘以与所述等角度间隔对应的角度间歇地旋转的盘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部件输送盘的下部前侧的部件供给部,该部件供给部用于伴随着所述部件输送盘的间歇地旋转将在部件储存室内以散料状态储存的所述部件供给至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中;设置在所述部件输送盘的上部后侧的、用于引导所述载带的直线行进的带引导部;和设置在所述部件输送盘的上部前侧的部件插入机构,该部件插入机构用于将供给至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内的所述部件一并插入至所述载带的所述多个部件收纳凹部内,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为具有比所述部件的宽度以及高度稍大的宽度和比所述部件的长度稍大的深度的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宽度方向中心线彼此平行,所述部件储存室的底面具有比所述部件输送盘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半径,并且以后侧较低的方式倾斜,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一部分向所述部件储存室开放,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开放部分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尺寸比所述部件的长度小,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具有从限定深度的最深面至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的部件引导部。
根据本发明的编带装置,能够同时满足部件插入的高速化和装置的小型化这两者,而且能够良好地进行部件向部件输送盘的供给和部件从部件输送盘向载带的一并插入。
附图说明
图1(A)是作为插入对象的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B)是插入图1(A)所示的部件的载带的部分俯视图,图1(C)是沿图1(B)所示的载带的S1-S1线的截面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编带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3是从正对着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的方向看应用本发明的编带装置的图。
图4是图2和图3所示的部件输送盘的正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部件取入部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部件取入部与图2和图3所示的部件收纳室的底面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图7(A)是图5和图6所示的部件取入部的中央的部件供给槽的纵截面图,图7(B)是图5和图6所示的部件取入部的左右的部件供给槽的纵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分别表示图7(A)和图7(B)所示的部件供给槽的变形例的图7(A)和图7(B)对应的纵截面图。
图9(A)和图9(B)是分别表示图7(A)和图7(B)所示的辅助部件引导部的变形例的图7(A)和图7(B)对应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对作为插入对象的部件PA和用于插入该部件PA的载带CT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部件PA形成为基准尺寸具有长度L>宽度W和高度H的关系、详细而言基准尺寸具有长度L>宽度W=高度H的关系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此处的长度L、宽度W和高度H是指各自的基准尺寸,因此如果加上尺寸公差则实际上还包括宽度W>高度H的情况和宽度W<高度H的情况。此外,部件PA除了电容器、电感器和变阻器等电子部件以外,还包括电子部件以外的部件。并且,部件PA能够进行利用磁力的吸引。
如图1(B)和图1(C)所示,载带CT呈长条的带状,按配置节距Pcta在载带行进方向(图1(B)的左右方向)上具有由与图1(A)所示的部件PA对应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凹部构成的部件收纳凹部CTa。此外,载带CT按与部件收纳凹部CTa不同的配置节距、在载带行进方向(图1(B)的左右方向)上具有与载带运送用的链轮(省略图示)的凸部卡合的贯通孔CTb。
接着,使用图2~图7对编带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3是从与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正对的方向看编带装置10时的图,不是从图2的左面看编带装置10时的图。此外,对于以下说明的编带装置10,将图2的左、右、上、下分别记作前、后、上、下,图3的左和右分别记作左和右。
图2和图3所示的附图标记11为盘支承部,附图标记12为部件供给部,附图标记13为部件插入部,附图标记14为基座部,附图标记15为部件输送盘,附图标记16为电动机,附图标记17为电磁阀(solenoid),附图标记18为永磁铁。另外,在图2和图3中,省略用于通过热压接等将覆盖部件插入后的部件收纳凹部CTa的覆盖带附着于载带CT的机构。
部件供给部12配置在盘支承部11的下部前表面,部件插入部13配置在盘支承部11的上部前表面。此外,盘支承部11和部件供给部12的一部分被插入基座部14的凹部14a内而被固定。在该固定状态下盘支承部11的前表面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度与部件输送盘15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
在盘支承部11的大致中央设置有贯通盘支承部11的轴配置孔11a。此外,在盘支承部11的上部前表面设置有用于引导载带CT的直线行进的带引导部11b。该带引导部11b由具有与载带CT的截面形状对应的截面形状、且沿盘支承部1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凹部构成。并且,在盘支承部11的前表面的除最上部(与部件插入部13相对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设置有在内侧具有导引面的盘导引部11c,该导引面的曲率半径比部件输送盘15的曲率半径稍大。并且,在盘支承部11的上部后表面设置有从后表面到达带引导部11b的链轮配置孔11d。在该链轮配置孔11d配置有载带运送用的链轮(省略图示),链轮的凸部卡合在被可移动地插入在带引导部11b内的载带CT的贯通孔CTb。并且,在盘支承部11的上部后表面的比链轮配置孔11d靠下侧设置有永磁铁配置凹部11e。该永磁铁配置凹部11e从与至少后述3个部件插入销17a相对的位置向左方延伸,在其内侧配置有由稀土类永磁铁等构成的永磁铁18。
在部件供给部12设置有部件储存室12a,在该部件储存室12a中能够以散料状态、即方向散乱的状态储存着大量部件PA。该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具有比部件输送盘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半径,且以后侧较低的方式倾斜(参照图6和图7)。此外,在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部分,连续地设置有从底面12a1向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外周去的辅助部件引导部(部件辅助引导部)12a2(参照图7)。该辅助部件引导部12a2由从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向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外周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在部件插入部13设置有部件输送盘15的最上部能够自由旋转地插入的盘插入凹部13a。从正对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方向看该盘插入凹部13a时的形状为弓形。此外,在部件插入部13设置有向盘插入凹部13a的前侧部分去贯通的销配置孔13b。
电动机16是用于按与后述等角度间隔对应的角度使部件输送盘15间歇地旋转的驱动源。该电动机16固定在盘支承部11的后表面,其轴16a通过轴承16b配置在轴配置孔11a内,其前端从盘支承部11的前表面突出。在该轴16a的突出部分,利用盘连结板16c连结有部件输送盘15。即,电动机16对应于用于使部件输送盘15间歇地旋转的盘旋转机构。
电磁阀17是用于从部件输送盘15将多个部件PA一并地插入至载带CT的部件收纳凹部CTa内的驱动源。该电磁阀17固定于部件插入部13的前表面,与其柱塞(省略图示)连结的3个部件插入销17a可移动地配置在销配置孔13b内。通过电磁阀17同时驱动的3个部件插入销17a的排列方向与带引导部11b平行,各自的中心线的间隔与载带CT的部件收纳凹部CTa的配置节距Pcta大致相同。即,电磁阀17和3个部件插入销17a对应于从部件输送盘15将部件PA多个一并地插入至载带CT的部件收纳凹部CTa内的部件插入机构。
部件输送盘15至少其外周部分具有固定的厚度,在中心具有轴连结孔15a。此外,如图4所示,部件输送盘15将3个部件PA作为1个插入单位,在外周部分按照用一点划线表示的等角度间隔(图4中为15度间隔)具有部件取入部15b,该部件取入部15b由对应于1个插入单位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部件取入槽15b1为1个,部件取入槽15b2为2个)构成。关于该部件输送盘15,其轴连结孔15a连结在电动机16的轴16a的前端,如图2所示那样,其后表面可旋转地支承于盘支承部11的前表面,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其外周面由盘支承部11的盘导引部11c的引导面导引。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部件输送盘15的最下部与部件供给部12的部件储存室12a相对,部件输送盘15的最上部可自由旋转地插入在部件插入部13的盘插入凹部13a内。并且,如图2所示,在部件输送盘15的最上位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分别与3个部件插入销17a相对,并且分别与可自由移动地插入在带引导部11b内的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相对。
即,部件输送盘15以其前表面向上倾斜的姿态被电动机16旋转驱动。如果关于部件输送盘15的倾斜角度进行补充,则如图2所示那样,部件输送盘15的旋转中心线RCL与假想铅直线VL形成的角度θ设定在锐角范围内。在图2中表示角度θ为65度的结构,但是该角度θ只要在锐角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增减。
此外,如图5所示,构成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为大致矩形,该矩形具有与部件PA的宽度W和高度H相比稍大的宽度Wg和与部件PA的长度L相比稍大的深度(最小深度)D1和D2。该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参照一点划线)并不沿着部件输送盘15的半径方向延伸而是相互平行。换言之,虽然部件输送盘15的外周面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口的位置为等角度间隔,但是两侧2个部件取入槽15b2以其宽度方向中心线与中央的1个部件取入槽15b1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平行的方式被调整了方向。
并且,如图5所示,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限定各自的深度D1和D2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位置在与宽度方向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一致。即,两侧2个部件取入槽15b2的深度D2比中央1个部件取入槽15b1的深度D1稍小。
并且,如图5~图7所示,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具有从最深面15b11和15b21至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该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d1和d2与中央1个部件取入槽15b1(尺寸d1)相比,两侧2个部件取入槽15b2(尺寸d2)较大。即,图5~图7所示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由从最深面15b11和15b21至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的倾斜面构成。
并且,如图6和图7所示,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曲率半径比部件输送盘15的曲率半径小,与此相伴,在从正对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方向看时,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一部分向部件储存室12a开放。并且,由于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相互平行,且限定各个深度D1和D2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位置在与宽度方向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一致,因此,关于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最小尺寸)m1和m2,两侧2个部件取入槽15b2比中央1个部件取入槽15b1小。即,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m1和m2均比部件PA的长度L小,优选比部件PA的宽度W和高度H小。
并且,如图6所示,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m1和m2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d1和d2之和(m1+d1和m2+d2)比部件PA的宽度W和高度H稍大。进行这样的设定的理由是为了良好地进行部件PA向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供给。以下,使用图7对此进行说明。
图7(A)的二点划线表示从部件储存室12a向中央1个部件取入槽15b内供给部件PA的供给动作,图7(B)的二点划线表示从部件储存室12a向两侧2个部件取入槽15b2内供给部件PA的供给动作。在任一情况下,部件储存室12a内的部件PA均伴随输送盘15的间歇旋转而按照底面12a1的倾斜在虚线箭头方向上移动。在虚线箭头方向上移动后的部件PA在长度L方向的一端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相接后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移位,其方向与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相匹配后,插入到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即,为了使在虚线箭头方向上移动的部件PA的长度L方向的一端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接触而沿顺时针方向顺畅地旋转,进行了上述的设定。
另外,关于设置在上述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部分的辅助部件引导部12a2是出于使在虚线箭头方向移动后的部件PA的长度L方向的一端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接触后的部件PA的旋转移位能够没有阻碍地进行的考虑,在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m1和m2小的情况下有效。
接着,使用图2和图3,对上述编带装置10的制作方法和动作进行说明。
在将部件PA插入载带CT的将收纳凹部CTa时,将部件PA以散料状态储存于部件储存室12a内,并且将载带CT插入带引导部11b内。然后,通过电动机16使部件输送盘15以与上述等角度间隔对应的角度在图3的虚线箭头方向上间歇地旋转,并且通过链轮用电动机(省略图示)使链轮(省略图示)间歇地旋转,使载带CT按上述配置节距Pcta的3倍尺寸在图3的虚线箭头方向上间歇地移动。
以散料状态储存于部件储存室12a内的部件PA随着输送盘15的间歇旋转,通过之前使用图7所说明的供给动作被供给至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当间歇地旋转的输送盘15的一个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停在与3个部件插入销17a相对的位置、并且间歇地移动的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停在与3个部件插入销17a相对的位置时,通过电磁阀17使3个部件插入销17a向载带CT移动,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部件PA被一并插入到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内。
被一并插入到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内的部件PA被设置于其后侧的永磁铁18的磁力吸引,而被保持在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内。之后还反复进行如之前所说明的输送盘15的间隙旋转、载带CT的间歇移动和部件插入。即,反复进行将3个部件PA作为1个插入单位一并插入到载带CT的部件收纳凹部CTa内。
接着,对利用上述编带装置10获得的主要效果进行说明。
(效果1)
能够将3个部件PA作为1个插入单位一并插入到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内,此外,由于部件输送盘15以其前表面向上倾斜的姿态配置,因此能够同时实现部件插入的高速化和装置的小型化(设置空间的削减)这两者。
(效果2)
能够随着输送盘15的间歇旋转将以散料状态(bulk state,未被包装的状态)储存于部件储存室12a内的部件PA可靠地供给至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此外,由于部件PA向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供给不需要特别的机构,所以在这方面也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效果3)
因为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相互平行,所以能够将被供给至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部件PA顺畅地一并插入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内。
(效果4)
因为使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尺寸m1和m2比部件PA的长度L小,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部件PA重叠地进入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
(效果5)
因为在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设置有从各自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至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所以能够利用该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顺畅地向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进行部件PA的供给。
(效果6)
因为使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位置在与宽度方向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一致,所以能够将被供给至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部件PA更顺畅且不产生位移地一并插入到载带CT的3个部件收纳凹部CTa内。
(效果7)
因为使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m1和m2比部件PA的宽度W和高度H小,并且使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m1和m2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d1和d2之和(m1+d1和m2+d2)比部件PA的宽度W和高度H稍大,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部件PA重叠地进入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并且利用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能够可靠地进行部件PA向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供给。
(效果8)
因为在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部分,连续地设置有从底面12a1向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外周去的辅助部件引导部12a2(从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向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外周倾斜的倾斜面),所以,即使在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开放部分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m1和m2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部件储存室12a内的部件PA的长度L方向的一端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接触后的部件PA的旋转移位、即向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部件PA的供给。
接着,对上述编带装置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图2表示使部件输送盘15的倾斜角度(角度θ)为65度的例子,但是角度θ只要在锐角范围内就既可以比65度小也可以比65度大。此外,作为不论角度θ如何,能够预先防止供给至部件取入部15b内之后的部件PA在部件输送盘15间歇旋转时弹出的方法,也可以采用:(1)在部件输送盘15的后表面等形成直至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的吸气通道,利用空气吸力(负压)将已被供给至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部件PA保持在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方法;(2)在盘支承部11设置与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相对的永磁铁,利用磁力将已被供给至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部件PA保持在各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方法等。
(变形例2)
对将带引导部11b设置在盘支承部11的上部前表面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盘支承部11的上部、例如与部件插入部13相对的部分作为另外的部件构成,将该另外的部件配置在盘支承部。这样,在使用不同种类的载带的情况下,能够在盘支承部有选择地配置具有与该载带对应的带引导部11b等的另外的部件,因此还能够在1台装置中使用多种载带。
(变形例3)
在图5~图7中,表示作为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由从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至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的倾斜面构成的结构,如图8所示,作为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也可以采用由从各部件取入槽15b12和15b22的最深面15b11和15b21至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的台阶差构成的结构。在采用由这样的台阶差构成的各部件引导部15b12’和15b22’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之前使用图7所说明的供给动作相同的供给动作。
(变形例4)
在图7中,表示作为辅助部件引导部12a2由从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向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外周倾斜的倾斜面构成的结构,如图9所示,作为辅助部件引导部12a2’,也可以采用由从部件储存室12a的底面12a1的后端向部件输送盘15的前表面的外周去弯曲的曲面构成的结构。在采用由这样的曲面构成的辅助部件引导部12a2’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之前使用图7所说明的供给动作相同的供给动作。此外,利用通过曲面实现的光滑,能够更顺畅地进行以散料状态储存在部件储存室12a内的部件PA伴随输送盘15的间歇旋转被供给至构成各部件取入部15b的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内的动作。
(变形例5)
作为部件输送盘15表示了以等角度间隔在其外周部分设置有由3个部件取入槽15b1和15b2构成的部件取入部15b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使构成1个部件取入部15b的部件取入槽的个数为2个或4个以上,与之相应地使部件插入销17a的个数为2个或4个以上。例如,在使部件取入部15b由2个部件取入槽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将图5所示的中央1个部件取入槽15b1并列配置2个的方式。此外,在利用4个部件取入槽构成部件取入部15b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将图5所示的中央1个部件取入槽15b1并列配置2个并在其两侧配置2个部件取入槽15b2的方式。并且,在利用5个部件取入槽构成部件取入部15b的情况下,能够采用进一步在图5所示的两侧2个部件取入槽15b2的两侧各配置2个部件取入槽、且增加各个部件引导部的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的方式。
(变形例6)
在图1(A)中表示了作为插入对象的部件PA其基准尺寸具有长度L>宽度W=高度H的关系的结构,但是基准尺寸具有长度L>宽度W>厚度H的关系的部件和基准尺寸具有长度L>高度H>宽度W的关系的部件也能够通过改变各部件取入槽和各部件引导部的尺寸而成为插入对象。
附图标记的说明
PA 部件
CT 载带
CTa 部件收纳凹部
10 编带装置
11 盘支承部
11b 带引导部
12 部件供给部
12a 部件储存室
12a1 部件储存室的底面
12a2、12a2’ 部件储存室的辅助部件引导部
13 部件插入部
13b 销配置孔
14 基座部
15 部件输送盘
15b 部件取入部
15b1和15b2 部件取入槽
15b11和15b21 部件取入槽的最深面
15b12、15b22、15b12’、15b22’ 部件取入槽的部件引导部
16 电动机
16a 轴
17 电磁阀
17a 部件插入销
18 永磁铁

Claims (8)

1.一种编带装置,其包括将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关系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以多个为1个插入单位来一并插入至载带的多个部件收纳凹部内的功能,该编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以前表面向上倾斜的姿态可旋转的部件输送盘,该部件输送盘在其外周部分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由对应于所述1个插入单位的多个部件取入槽构成的部件取入部;
可旋转地支承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后表面的支承部;
用于使所述部件输送盘以与所述等角度间隔对应的角度间歇地旋转的盘旋转机构;
设置在所述部件输送盘的下部前侧的部件供给部,该部件供给部用于伴随着所述部件输送盘的间歇地旋转将在部件储存室内以散料状态储存的所述部件供给至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中;
设置在所述部件输送盘的上部后侧的、用于引导所述载带的直线行进的带引导部;和
设置在所述部件输送盘的上部前侧的部件插入机构,该部件插入机构用于将供给至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内的所述部件一并插入至所述载带的所述多个部件收纳凹部内,
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为具有比所述部件的宽度以及高度稍大的宽度和比所述部件的长度稍大的深度的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宽度方向中心线彼此平行,
所述部件储存室的底面具有比所述部件输送盘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半径,并且以后侧较低的方式倾斜,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一部分向所述部件储存室开放,
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开放部分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尺寸比所述部件的长度小,
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具有从限定深度的最深面至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的部件引导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所述最深面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位置在与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一致,
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所述开放部分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部件的宽度和高度小,
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所述开放部分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与所述部件引导部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之和比所述部件的宽度和高度稍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引导部由从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所述最深面至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的倾斜面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引导部由从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的所述最深面至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的台阶差构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存室的底面的后端部分连续地设置有从所述储存室的底面向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的外周去的辅助部件引导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部件引导部由从所述储存室的底面的后端向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的外周去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引导部由从所述储存室的底面的后端向所述部件输送盘的前表面的外周去弯曲的曲面构成。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能够由磁力吸引,
在所述带引导部的后侧设置有永磁铁,该永磁铁用磁力吸引由所述部件插入机构从所述多个部件取入槽同时插入到所述载带的所述多个部件收纳凹部内的所述部件来保持该部件。
CN201810155279.9A 2017-02-24 2018-02-23 编带装置 Active CN108502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3374 2017-02-24
JP2017-033374 2017-02-24
JP2017145439A JP6901931B2 (ja) 2017-02-24 2017-07-27 テーピング装置
JP2017-145439 2017-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2232A true CN108502232A (zh) 2018-09-07
CN108502232B CN108502232B (zh) 2021-12-31

Family

ID=63527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5279.9A Active CN108502232B (zh) 2017-02-24 2018-02-23 编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01931B2 (zh)
CN (1) CN108502232B (zh)
TW (1) TWI7455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6090A (zh) * 2021-09-17 2021-11-30 红蜂维尔(山东)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式带膜输送装置
CN113800037A (zh) * 2021-09-29 2021-12-17 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理料供料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1708A (ja) * 1996-12-24 1998-07-07 Taiyo Yuden Co Ltd テーピング装置
CN1196872A (zh) * 1996-06-24 1998-10-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构件供给装置
JPH11292252A (ja) * 1998-04-10 1999-10-26 Murata Mfg Co Ltd 被処理物取扱方法及び被処理物取扱装置
TW573890U (en) * 2000-07-14 2004-01-21 Tokyo Weld Co Ltd Taping device for workpiece
CN1762766A (zh) * 2004-10-22 2006-04-26 日本力特株式会社 绕带装置
CN101873792A (zh) * 2009-04-23 2010-10-27 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工件插入机构以及工件插入方法
US20140157590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Taiyo Yuden Co., Ltd. Work inser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42B2 (ja) * 1985-02-14 1994-01-26 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固形製剤の供給装置
JP2501449Y2 (ja) * 1990-07-18 1996-06-19 ロー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連続テ―ピング装置
US5863331A (en) * 1996-07-11 1999-01-26 Braden; Denver IPC (Chip) termination machine
US5984079A (en) * 1996-07-12 1999-11-16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00203525A (ja) * 1999-01-11 2000-07-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錠剤供給ホッパ―
JP2006168754A (ja) * 2004-12-14 2006-06-29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部品のテーピング装置
US7704033B2 (en) * 2006-04-21 2010-04-27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Long axis component loader
KR101332631B1 (ko) * 2012-10-31 2013-11-25 나승옥 워크 테이핑장치
JP6135598B2 (ja) * 2013-08-20 2017-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ップの振込装置
JP6214484B2 (ja) * 2014-07-10 2017-10-18 トヨタ自動車東日本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872A (zh) * 1996-06-24 1998-10-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构件供给装置
JPH10181708A (ja) * 1996-12-24 1998-07-07 Taiyo Yuden Co Ltd テーピング装置
JPH11292252A (ja) * 1998-04-10 1999-10-26 Murata Mfg Co Ltd 被処理物取扱方法及び被処理物取扱装置
TW573890U (en) * 2000-07-14 2004-01-21 Tokyo Weld Co Ltd Taping device for workpiece
CN1762766A (zh) * 2004-10-22 2006-04-26 日本力特株式会社 绕带装置
CN101873792A (zh) * 2009-04-23 2010-10-27 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工件插入机构以及工件插入方法
US20140157590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Taiyo Yuden Co., Ltd. Work insertion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6090A (zh) * 2021-09-17 2021-11-30 红蜂维尔(山东)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式带膜输送装置
CN113800037A (zh) * 2021-09-29 2021-12-17 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理料供料设备
CN113800037B (zh) * 2021-09-29 2023-08-04 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理料供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085A (zh) 2018-12-16
CN108502232B (zh) 2021-12-31
JP2018140840A (ja) 2018-09-13
JP6901931B2 (ja) 2021-07-14
TWI745546B (zh)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2232A (zh) 编带装置
CN110031475B (zh) 输送装置、输送方法及外观检查装置
JP2018197159A (ja) 袋搬送方法及び袋搬送機構
CN109775011A (zh) 编带装置和编带方法
JP2019069843A (ja) 磁気搬送装置
JP6187673B2 (ja) 整列供給装置及び整列方法
US10683114B2 (en) Taping apparatus
JP3677870B2 (ja) 部品給送装置
JP6996956B2 (ja) テーピング装置およびテーピング方法
JPH07285649A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2019182635A (ja) 磁性体、及び非磁性体を吸着搬送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826462A (ja) 物品保持具及び物品整列装置
JP2019083850A (ja) 補給装置
JP6842033B2 (ja) 積層装置
JP2022043933A (ja) 供給装置
JP2016118749A5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60177829A (ja) ボ−ル定数供給装置
JP2002103164A (ja) ワーク切り出し装置
JP4879001B2 (ja) 整列装置
JP2021151907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JPH10194431A (ja) チップ状部品供給装置
JPWO2018047276A1 (ja) バルク部品フィーダ
JP2008007210A (ja) 部品整列装置
JP2019182455A (ja) テーピング装置およびテーピング方法
CN109307056A (zh) 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的组装方法以及马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