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6568B - 离合器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96568B CN108496568B CN201711453424.3A CN201711453424A CN108496568B CN 108496568 B CN108496568 B CN 108496568B CN 201711453424 A CN201711453424 A CN 201711453424A CN 108496568 B CN108496568 B CN 1084965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groove
- wire
- shaft
- thre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169 Alopias vulpi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8—Clutch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操作装置,具体实现为紧凑且控制容易的装置。该离合器操作装置设置有被驱动单元(50)旋转驱动的旋转轴(55)、与旋转轴(55)一体地旋转的旋转体(57)和凸轮(58)、以及与凸轮(58)的旋转联动地摆动的摆动部件(47),在旋转体(57)上形成有沿着以旋转轴(5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的相位不同的方式延伸的第一槽(57A)和第二槽(57B),第一离合器(21)与第一槽(57A)相连,第二离合器(22)与摆动部件(47)相连,第三离合器(23)与第二槽(57B)相连,借助于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正转从而第二离合器(22)和第一离合器(21)进行连接,借助于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反转从而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将动力传动给工作部的离合器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离合器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现有的联合收割机中装备有收割装置、脱粒装置、排出搅龙(auger)等工作部,为了将发动机的输出旋转传动给这些工作部,分别设置有离合器。
而且,公知有设置了进行向收割装置传动发动机的输出旋转的收割离合器和向脱粒装置传动发动机的输出旋转的脱粒离合器的连接与断开的第一操作装置、和进行向排出搅龙传动发动机的输出旋转的排出离合器的连接与断开的第二操作装置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64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5384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在内设有发动机的发动机室内配置有对收割离合器和脱谷离合器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一操作装置和对排出离合器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二操作装置,因此存在无法确保用于配置其他部件的空间的缺点。并且,由于驱动第一操作装置的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操作装置的驱动装置独立,因此也存在控制程序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向收割离合器、脱粒离合器、排出离合器等多个工作部传动的动力的离合器操作装置具体实现为紧凑并且控制容易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手段。
即,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离合器操作装置,其对将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第一工作部3的第一离合器21、将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第二工作部4的第二离合器22以及将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第三工作部8的第三离合器23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操作装置设置有:被驱动单元50旋转驱动的旋转轴55;与该旋转轴55一体地旋转的旋转体57和凸轮58;以及与该凸轮58的旋转联动地摆动的摆动部件47,在所述旋转体57上形成有沿着以所述旋转轴5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的相位不同的方式延伸的第一槽57A和第二槽57B,所述第一离合器21与第一槽57A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22与摆动部件47相连,所述第三离合器23与第二槽57B相连,借助于所述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正转,从而所述第二离合器22和第一离合器21进行连接,借助于所述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反转,从而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
技术方案2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记载的离合器操作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旋转轴55的反转,使得所述第一离合器21和第二离合器22断开并且所述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
技术方案3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离合器操作装置,其中,对所述第一离合器21进行操作的第一线材41的端部以沿着所述第一槽57A的延伸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于该第一槽57A中,对所述第二离合器22进行操作的第二线材42的端部与所述摆动部件47连接,对所述第三离合器23进行操作的第三线材43的端部以沿着所述第二槽57B的延伸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于该第二槽57B中。
技术方案4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3记载的离合器操作装置,其中,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一槽57A的距离和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二槽57B的距离被设定为相等的距离。
技术方案5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4记载的离合器操作装置,其中,从作为所述摆动部件47的摆动中心的第一支承轴46到该摆动部件47上的作为所述第二线材42的连接位置的第二支承轴47A的距离被设定为与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一槽57A的距离和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二槽57B的距离相等的距离。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设置有被驱动单元50旋转驱动的旋转轴55、与旋转轴55一体地旋转的旋转体57和凸轮58、以及与凸轮58的旋转联动地摆动的摆动部件47,在旋转体57上形成有沿着以旋转轴5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的相位不同的方式延伸的第一槽57A和第二槽57B,第一离合器21与第一槽57A相连,第二离合器22与摆动部件47相连,第三离合器23与第二槽57B相连,借助于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正转,从而第二离合器22和第一离合器21进行连接,借助于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反转,从而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因此,能够使用一个驱动装置50对第一离合器21、第二离合器22以及第三离合器23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由此,能够紧凑地构成离合器操作装置,并且能够简化驱动单元50的控制程序。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旋转轴55的反转,使得第一离合器21和第二离合器22断开并且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因此能够在通过第一工作部3和第二工作部4的驱动停止而减轻了驱动输出源的负载的状态下驱动第三工作部8。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对第一离合器21进行操作的第一线材41的端部以沿着第一槽57A的延伸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于该第一槽57A中,对第二离合器22进行操作的第二线材42的端部与摆动部件47连接,将对第三离合器23进行操作的第三线材43的端部以沿着第二槽57B的延伸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于该第二槽57B中,因此能够借助于第一线材41对第一离合器21进行远程操作,借助于第二线材42对第二离合器22进行远程操作,借助于第三线材43对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远程操作,离合器操作装置的配置自由度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从旋转轴55到第一槽57A的距离和从旋转轴55到第二槽57B的距离被设定为相等的距离,因此能够以相等的力矩或相等的行程对第一离合器21和第三离合器23进行切换,能够实现各离合器的构造的共用化。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从作为摆动部件47的摆动中心的第一支承轴46到该摆动部件47上的作为第二线材42的连接位置的第二支承轴47A的距离被设定为与从旋转轴55到第一槽57A的距离和从旋转轴55到第二槽57B的距离相等的距离,因此能够以相等的力矩或相等的行程对第一离合器21、第二离合器22以及第三离合器23的状态进行切换,能够实现各离合器的构造的共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
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
图5是对离合器操作装置进行说明的左侧视图。
图6是离合器操作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的(a)是离合器操作装置的俯视图,图7的(b)是左侧视图,图7的(c)是后视图。
图8是收割脱粒杆被操作至停止位置的情况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的驱动的说明图。
图9是收割脱粒杆被操作至脱粒位置的情况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的驱动的说明图。
图10是收割脱粒杆被操作至收割脱粒位置的情况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的驱动的说明图。
图11是排出杆被操作至排出位置的情况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的驱动的说明图。
图12是发动机的输出旋转的传动图。
图13是控制装置的连接图。
标号说明
3:收割装置(第一工作部);4:脱粒装置(第二工作部);8:排出搅龙(第三工作部);21:收割离合器(第一离合器);22:脱粒离合器(第二离合器);23:排出离合器(第三离合器);41:线材(第一线材);42:线材(第二线材);43:线材(第三线材);46:支承轴(第一支承轴);47:摆动部件;47A:支承轴(第二支承轴);50:马达(驱动单元);55:旋转轴;57:旋转体;57A:切口槽(第一槽);57B:切口槽(第二槽);58:凸轮;E:发动机(驱动输出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另外,为了方便,以将从操纵人员观察时的前方设为前侧、将后方设为后侧、将右手侧设为右侧、将左手侧设为左侧的方式表示方向而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联合收割机在机体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在土壤面上行驶的由左右一对的履带构成的行驶装置2,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设置有收割田地的谷物秆的收割装置(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工作部”)3,在收割装置3的后方左侧部设置有对所收割的谷物秆进行脱粒和筛选处理的脱粒装置(技术方案中的“第二工作部”)4,在收割装置3的后方右侧部设置有操纵人员所搭乘的操纵部5。
在操纵部5的下侧设置有搭载发动机(驱动输出源)E的发动机室6,在操纵部5的后侧设置有储存脱粒和筛选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物箱7,在谷物箱7的后侧设置有将谷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搅龙(技术方案中的“第三工作部”),该排出搅龙8由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纵排出搅龙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排出搅龙构成。
在操纵部5的操纵席5A的前侧配置有设置了操纵杆15等的前面板10,在操纵席5A的左侧配置有设置了主变速杆16等的侧面板11。能够将主变速杆16转动到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前侧倾斜的前进位置和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后侧倾斜的后退位置,主变速杆16的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是由前进位置开关16A和后退位置开关16B检测的,检测值经由控制装置65的输入端口输入给控制装置65。
在侧面板11的主变速杆16的后侧设置有进行作业离合器20的连接状态(传动驱动力的状态)与断开状态(驱动力的传动断开的状态)的切换操作的作业杆。
作业离合器由以下部分构成:收割离合器(技术方案的“第一离合器”)21,其设置于将发动机E的输出旋转(技术方案中的“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收割装置3的传动路径上;脱粒离合器(技术方案中的“第二离合器”)22,其设置于将发动机E的输出旋转传动给脱粒装置4的传动路径上;以及排出离合器(技术方案中的“第三离合器”)23,其设置于将发动机E的输出旋转传动给谷物箱7和排出搅龙8的传动路径上。都构成为带张紧离合器式。
作业杆由设置于侧面板11上的靠主变速杆16后侧的收割脱粒杆31和设置于侧面板11上的靠收割脱粒杆31后侧的排出杆32构成。
收割脱粒杆31能够转动到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前侧倾斜的停止位置、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上侧竖立设置的脱粒位置以及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后侧倾斜的收割脱粒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停止位置是指驱动离合器操作装置40而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的位置,脱粒位置是指驱动离合器操作装置40而使收割离合器21成为断开状态并使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的位置,收割脱粒位置是指驱动离合器操作装置40而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的位置。
收割脱粒杆31的停止位置、脱粒位置以及收割脱粒位置是由停止位置开关34A、脱粒位置开关34B以及收割脱粒位置开关34C检测的,检测值经由控制装置65的输入端口输入给控制装置65。另外,也能够使用电位器来代替位置开关34,也能够使用旋转式的拨盘装置来代替收割脱粒杆31。排出杆32的排出停止位置和排出位置是由停止位置开关35A和排出位置开关35B检测的,检测值经由控制装置65的输入端口输入给控制装置65。另外,也能够使用电位器来代替位置开关35。
排出杆32能够转动到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前侧倾斜的排出位置和以下部为中心使上部向后侧倾斜的停止位置。在本说明书中,排出位置是指驱动离合器操作装置40而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连接状态的位置,停止位置是指驱动离合器操作装置40而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的位置。
如图5所示,离合器操作装置40配置于侧面板11的下侧。离合器操作装置40和收割离合器21由线材(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线材”)41相连,离合器操作装置40和脱粒离合器22由线材(技术方案中的“第二线材”)42相连,离合器操作装置40和排出离合器23由线材(技术方案中的“第三线材”)43相连。
如图12所示,收割离合器21由带轮12B和张力臂形成,该带轮12B被设置于发动机E的传动下游侧的变速器12的输出轴12A支承,该张力臂使卷绕在被中间轴13A支承的带轮13B上的带张紧或松弛,其中,该中间轴13A在收割装置3的收割框架13的上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在线材41被离合器操作装置40向后方拉拽的情况下,通过与线材41的端部连接的张力臂的转动而使带张紧,从而使收割离合器21成为连接状态,在线材41被离合器操作装置40向前方推压的情况下,带松弛而使收割离合器21成为断开状态。
脱粒离合器22由带轮14A和张力臂形成,该带轮14A被发动机E的输出轴14支承,该张力臂使卷绕在被中间轴17支承的带轮17A上的带张紧或松弛,其中,该中间轴17在脱粒装置3的前侧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在线材42被离合器操作装置40向后方拉拽的情况下,通过与线材42的端部连接的张力臂的转动而使带张紧,从而使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在线材42被离合器操作装置40向前方推压的情况下,带松弛而使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
排出离合器23由带轮18B和张力臂形成,该带轮18B被设置于发动机E的传动下游侧的锥齿轮箱18的输出轴18A支承,该张力臂使卷绕在被搬送螺旋轴7A支承的带轮7B上的带张紧或松弛,其中,该搬送螺旋轴7A在谷物箱7的下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搬送螺旋轴7A的后部经由锥齿轮箱19与排出搅龙8的搅龙螺旋轴8A连结。另外,在线材43被离合器操作装置40向后方拉拽的情况下,通过与线材43的端部连接的张力臂的转动而使带张紧,从而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连接状态,在线材43被离合器操作装置40向前方推压的情况下,带松弛而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
如图6、7所示,线材41由外部线缆41A和内部线缆41B形成,外部线缆41A的后端部装卸自如地固定于离合器操作装置40的壳体45的前壁的上部。线材43由外部线缆43A和内部线缆43B形成,外部线缆43A的后端部装卸自如地固定于壳体45的前壁的下部。线材42由外部线缆42A和内部线缆42B形成,外部线缆42A的后端部装卸自如地固定于固定撑条45B上,该固定撑条45B设置于壳体45的左壁的前部上侧。由此,能够将线材41、线材42以及线材43以固定于壳体45的组装部件的状态进行保管,能够减少联合收割机的组装作业时间。
在壳体45的左壁的后部下侧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支承轴”)46,摆动部件47的下部旋转自如地固定于支承轴46。另外,支承轴46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被壳体45的左壁和右壁分别支承。由此,支承轴46被牢固地固定于壳体45,能够使摆动部件47以支承轴46为中心顺畅地摆动。
在壳体45的左壁上的与摆动部件47的上部的转动轨迹对置的部位形成有以支承轴46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切口槽45A,在该切口槽45A中卡合有设置于摆动部件47的上部的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技术方案中的“第二支承轴”)47A。另外,也可以如图7所示,采用将摆动部件47配置于壳体45的内侧并且使支承轴47A的左部从壳体45的左壁向左侧延伸的结构。
在壳体45的左壁的大致中央部上经由固定撑条45C固定有电位器48,电位器48的输入轴经由在前端部形成有U字形状的切口部的连结销48A而与在旋转轴55的周围转动的偏置轴49连结。
在壳体45的右壁上装卸自如地固定有马达(技术方案中的“驱动单元”)50和减速机51。由此,能够将保管马达50和减速机51以固定于壳体45的组装部件的状态进行保管,能够减少联合收割机的组装作业时间。
在壳体45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5。另外,旋转轴55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借助于轴承被固定于壳体45。在旋转轴55上从右侧沿着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依次固定有:旋转体56,其被传动马达50的输出旋转;旋转体57,其连结有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A和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A;以及凸轮58,其与设置于摆动部件47的支承轴47A的辊47B滑动接触。由此,通过对马达50进行旋转驱动,能够使旋转轴55、旋转体56、旋转体57以及凸轮58一体地旋转,能够利用一个马达50将线材41、线材42以及线材43向后方拉拽,从而切换收割离合器21、脱粒离合器22、排出离合器23的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接下来,对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停止位置的情况下的旋转体56、旋转体57以及凸轮58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旋转体56在径向上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5点延伸至大致11点,形成为中心角为大致180度的扇形形状。在扇形形状的圆弧状的外周部形成有与被减速机51的输出轴支承的齿轮51A啮合的齿轮部56A,在扇形形状的半径方向的中心部固定有旋转轴55。并且,扇形形状的半径形成为小于旋转体57的半径和凸轮58的半径。
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旋转体57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在旋转体57的外周部的上部形成有以旋转轴55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切口槽(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槽”)57A,在该切口槽57A中卡合有设置于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B的后端部的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销41C,在旋转体57的外周部的下部形成有以旋转轴55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切口槽(技术方案中的“第二槽”)57B,在该切口槽57B中卡合有设置于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B的后端部的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销43C。
切口槽57A在径向上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10点延伸至大致1点而形成为中心角大致90度的圆弧形状,切口槽57B在径向上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4点延伸至大致7点而形成为中心角为大致90度的扇形形状。切口槽57A的半径和切口槽57B的半径形成为相同半径,切口槽57A的半径和切口槽57B的半径形成为大于旋转体56的半径。并且,旋转体57的中心部固定在旋转轴55上。由此,能够通过使旋转体57旋转而以相同的力矩朝向后方拉拽内部线缆41B和内部线缆43B,能够简化控制装置65的控制程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销41C在切口槽57A中卡合于顺时针方向上的比中心偏向1点方向的部位,销43C在切口槽57B中卡合于顺时针方向上的7点的部位。并且,为了实现旋转体57的轻量化,在圆形状的圆弧状的径向上沿顺时针方向的大致7点到大致9点的部位朝向半径方向的内侧形成有大致倒U字形状的切口部57C。
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凸轮58由以下部分形成:圆弧状的圆弧部58A,其在径向上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1点延伸至大致3点;左延伸部58B,其从圆弧部58A的顺时针方向上的大致1点侧的左端部朝向固定于旋转轴55的半径方向的中心部延伸;以及右延伸部58C,其从圆弧部58A的顺时针方向上的大致3点侧的右端部朝向固定于旋转轴55的半径方向的中心部延伸。
圆弧部58A的半径形成为大于旋转体57的半径。由此,辊子47B能够一边与圆弧部58A滑动接触一边顺畅地移动,而不会与旋转体57的外周部碰撞。并且,摆动部件47的支承轴46与支承轴47A之间的长度形成为与切口槽57B和切口槽57A的半径相同的长度。由此,能够通过使凸轮58旋转而使摆动部件47摆动从而以相同的力矩朝向后方拉拽内部线缆41B和内部线缆43B,能够简化控制装置65的控制程序。
右连结部58C由位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外圆弧部60和位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内圆弧部61形成。外圆弧部60形成为能够在追随一边与外圆弧部60滑动接触一边移动的辊子47B的同时使支承轴47A从切口槽45A的内侧朝向外侧移动。并且,内圆弧部61形成为能够在追随一边与内圆弧部61滑动接触一边移动的辊子47B的同时使支承轴47A从切口槽45A的外侧朝向内侧移动。
接下来,对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停止位置、脱粒位置以及收割脱粒位置的情况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40、线材41、线材42、线材43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停止位置的情况下,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旋转体56的齿轮部56A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5点延伸到大致11点,旋转体57的切口槽57A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10点延伸到大致1点,旋转体57的切口槽57B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4点延伸到大致7点,凸轮58的圆弧部58A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1点延伸到大致3点。销41C卡合于切口槽57A的比径向的中心偏向1点方向的部位,销43C抵接并卡合于切口槽57B的径向的左端部,辊子47B与外圆弧部60和内圆弧部61之间的槽62滑动接触,支承轴47A卡合于切口槽45A的比径向的中心部偏向内侧部的位置。
作为其结果,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A、线材42的内部线缆42A以及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没有被朝向后方拉拽,收割离合器21、脱粒离合器22以及排出离合器23为断开状态。
如图9所示,在收割脱粒杆31从停止位置被操作至脱粒位置的情况下,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通过马达50朝向正转方向的旋转而使旋转体56、旋转体57以及凸轮5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50度。由此,销41C移动至切口槽57A的径向的左端部,销43C移动至切口槽57B的比径向的中心部偏向右端部的部位,辊子47B与外圆弧部60滑动接触着向圆弧部58A的右端部移动,支承轴47A朝向切口槽45A的径向的外侧部移动。
作为其结果,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A和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没有被朝向后方拉拽,收割离合器21和排出离合器23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线材42的内部线缆42A借助于摆动部件47被朝向后方拉拽,使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发动机E的输出旋转经由脱粒离合器22传动给脱粒装置4,能够对脱粒装置4进行驱动。
如图10所示,在收割脱粒杆31从脱粒位置被操作至收割脱粒位置的情况下,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通过马达50朝向正转方向的进一步的旋转,使旋转体56、旋转体57以及凸轮58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40度。由此,销41C在与切口槽57A的径向的左端部卡合的同时向后方移动,销43C抵接于切口槽57B的径向的右端部,辊子47B与圆弧部58A滑动接触着向圆弧部58A的左端部移动,支承轴47A抵接于切口槽45A的径向的外侧部。
作为其结果,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没有被朝向后方拉拽,排出离合器23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A和线材42的内部线缆42A被朝向后方拉拽,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发动机E的输出旋转经由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分别传动给收割装置3和脱粒装置4,能够对收割装置3和脱粒装置4分别进行驱动。
接下来,对排出杆32被操作至排出停止位置和排出位置的情况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40、线材41、线材42、线材43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排出杆32被操作至排出停止位置、即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停止位置并且排出杆32被操作至排出停止位置的情况下,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旋转体56的齿轮部56A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5点延伸到大致11点,旋转体57的切口槽57A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10点延伸到大致1点,旋转体57的切口槽57B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4点延伸到大致7点,凸轮58的圆弧部58A沿顺时针方向从大致1点延伸到大致3点。销41C卡合于切口槽57A的比径向的中心偏向1点方向的部位,销43C抵接并卡合于切口槽57B的径向的左端部,辊子47B与外圆弧部60和内圆弧部61之间的槽62滑动接触,支承轴47A卡合于切口槽45A的偏向径向的内侧部的位置。
作为其结果,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A、线材42的内部线缆42A以及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没有被朝向后方拉拽,收割离合器21、脱粒离合器22以及排出离合器23为断开状态。
如图11所示,在排出杆32从排出停止位置被操作至排出位置的情况下,即在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停止位置并且排出杆32从排出停止位置被操作至排出位置的情况下,在沿着旋转轴55的轴心观察时,通过马达50朝向反转方向的旋转而使旋转体56、旋转体57以及凸轮5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0度。由此,销41C抵接于切口槽57A的径向的右端部,销43C抵接于切口槽57B的径向的左端部,辊子47B一边与内圆弧部61滑动接触一边移动,支承轴47A朝向切口槽45A的径向的内侧部移动。
接着,马达50向反转方向进一步旋转而使旋转体56、旋转体57以及凸轮58向正转方向旋转大致40度。由此,销41C在与切口槽57A的径向的右端部卡合的同时向前侧移动,销43C在与切口槽57B的径向的左端部卡合的同时向后侧移动,辊子47B一边与内圆弧部61滑动接触一边移动,支承轴47A抵接于切口槽45A的径向的内侧部。
作为其结果,线材41的内部线缆41A和线材42的内部线缆42A没有被朝向后方拉拽,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线材43的内部线缆43被朝向后方拉拽,排出离合器23成为连接状态,发动机E的输出旋转经由排出离合器23传动给谷物箱7和排出搅龙8,能够对谷物箱7的搬送螺旋轴7A和排出搅龙8的搅龙螺旋轴8A进行驱动。
旋转轴55的旋转角度借助于被设置于凸轮58的偏置轴49和连结销48而由电位器48测量,该测量值经由输入端口输入给控制装置65。由此,能够防止旋转轴55等因马达50而过度旋转。
接下来,对控制装置65的连接图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在设置于操纵部5的控制装置85的输入侧经由规定的输入接口电路连接有:高度开关70,其检测设置于收割装置3的收割框架13上的收割装置3的升降高度是否达到了规定高度;手动处理开关71,其设置于脱粒装置4的左壁;紧急停止开关72;废秸秆开关73,其检测废秸秆的滞留;起动开关74,其设置在操纵部5的前面板10上,起动发动机E;前侧位置开关16A,其设置于操纵部5的侧面板11的靠主变速杆16的下侧的位置,检测主变速杆16的操作位置;后侧位置开关16B;位置开关34,其设置于操作部5的侧面板11的靠收割杆31的下侧的位置,检测收割杆31的操作位置;位置开关35,其设置于操作部5的侧面板11的靠排出杆32的下侧的位置,检测排出杆32的操作位置;电位器48,其检测离合器操作装置40的旋转轴55的旋转角度;回转开关75,其设置于排出搅龙8,检测排出搅龙8的回转角度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角度;收纳开关76,其检测排出搅龙8是否处于收纳位置;以及堵塞开关77,其检测排出搅龙8内的谷粒的滞留。
位置开关34具有停止位置开关34A、脱粒位置开关34B以及收割脱粒位置开关34C,位置开关35具有停止位置开关35A和排出位置开关35B。
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85的输出侧经由规定的输出接口电路连接有固定于离合器操作装置40的壳体45上的马达50。
当收割装置3的升降高度达到规定高度而高度开关70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收割脱粒杆31的操作位置如何,都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或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提高作业安全性,抑制联合收割机转弯行驶时的从收割装置3和脱粒装置4产生的噪音等。
当从正常的收割脱粒作业变更为手动处理脱粒作业而手动处理开关71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收割脱粒杆31的操作位置如何,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成为断开状态并且使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由此,能够提高作业安全性。
当避免紧急事态的紧急停止开关72的输入值变为“ON”时,使发动机E停止,不论收割脱粒杆31的操作位置如何,都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使沿着在脱粒装置4的上部左侧面上开口的处理口设置的进给链80的转动停止。
当从脱粒装置4向外部排出的废秸秆滞留了规定的量以上而使废秸秆开关73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收割脱粒杆31的操作位置如何,都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防止过度的废秸秆滞留在脱粒装置4中。
在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脱粒位置或收割脱粒位置的情况下,即使起动发动机E的起动开关74的输入值是“ON”,发动机E也不起动,维持停止状态,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在发动机E起动时由于忘记将收割脱粒杆31复位而导致同时开始驱动收割装置3和脱粒装置4。
当为了使行驶装置2后退而将主变速杆16操作到后退位置从而后退位置开关16B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收割脱粒杆31的操作位置如何,都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或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提高作业安全性,抑制联合收割机后退时的从收割装置3和脱粒装置4产生的噪音等。
当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到停止位置而停止位置开关34A的输入值变为“ON”时,如上所述,使马达50向反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当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到脱粒位置而脱粒位置开关34B的输入值变为“ON”时,如上所述,使马达50向正转方向旋转,使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当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收割脱粒位置而收割脱粒位置开关34C的输入值变为“ON”时,如上所述,使马达50向正转方向旋转,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连接状态。另外,在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脱粒位置或收割脱粒位置的情况下,排出离合器23为断开状态。
当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至停止位置而停止位置开关34A的输入值变为“ON”并且排出杆32被操作到排出停止位置而停止位置开关35A的输入值变为“ON”时,使收割离合器21、脱粒离合器22以及排出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当收割脱粒杆31被操作到停止位置而停止位置开关34A的输入值变为“ON”并且排出杆32被操作至排出位置而排出位置开关35B的输入值变为“ON”时,使收割离合器21和脱粒离合器22成为断开状态,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连接状态。由此,能够通过一个马达50来切换收割离合器21、脱粒离合器22以及排出离合器23的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能够简化控制装置65的控制程序,能够减少因马达50引起的不良情况。
在对电位器48的输入值和内装于马达50的计数值进行比较而差分达到了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使马达50或使马达50和发动机E停止。由此,能够提高作业安全性并尽早地避免因断线等引起的不良情况。
当排出搅龙8的排出口位于脱粒装置4或谷物箱7的上侧而回转开关75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排出杆32的操作位置如何,使马达50向正转方向旋转,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减小谷粒排出时的损耗。
当排出搅龙8载置于被设置在收纳位置的搅龙收纳部上而收纳开关76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排出杆32的操作位置如何,使马达50向正转方向旋转,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减小谷粒排出时的损耗。
当谷粒在排出搅龙8中滞留了规定的量以上而堵塞开关77的输入值变为“ON”时,不论排出杆32的操作位置如何,都使马达50向正转方向旋转,使排出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防止排出搅龙8的破损。
Claims (2)
1.一种离合器操作装置,其对将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第一工作部(3)的第一离合器(21)、将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第二工作部(4)的第二离合器(22)以及将驱动输出旋转传动给第三工作部(8)的第三离合器(23)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
该离合器操作装置设置有:
第一旋转体(56),驱动单元(50)的旋转驱动被传动给该第一旋转体(56);
旋转轴(55),所述第一旋转体(56)被支承于该旋转轴(55);
与该旋转轴(55)一体地旋转的第二旋转体(57)和凸轮(58);以及
与该凸轮(58)的旋转联动地摆动的摆动部件(47),
在所述第二旋转体(57)上形成有第一槽(57A)和第二槽(57B),所述第一槽(57A)和第二槽(57B)沿着以所述旋转轴(5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的相位不同的方式延伸,
所述第一离合器(21)与第一槽(57A)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22)与摆动部件(47)相连,所述第三离合器(23)与第二槽(57B)相连,
借助于所述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正转,使得所述第二离合器(22)和第一离合器(21)进行连接,借助于所述驱动单元(50)使旋转轴(55)反转,使得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
对所述第一离合器(21)进行操作的第一线材(41)的端部以沿着所述第一槽(57A)的延伸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于该第一槽(57A)中,
对所述第二离合器(22)进行操作的第二线材(42)的端部与所述摆动部件(47)连接,
对所述第三离合器(23)进行操作的第三线材(43)的端部以沿着所述第二槽(57B)的延伸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于该第二槽(57B)中,
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一槽(57A)的距离和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二槽(57B)的距离被设定为相等的距离,
从作为所述摆动部件(47)的摆动中心的第一支承轴(46)到该摆动部件(47)上的作为所述第二线材(42)的连接位置的第二支承轴(47A)的距离被设定为与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一槽(57A)的距离和从所述旋转轴(55)到第二槽(57B)的距离相等的距离,
所述离合器操作装置具备壳体(45),该壳体(45)具有支承所述第一支承轴(46)的两端部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
所述摆动部件(47)配置于该壳体(45)的内侧,在所述壳体(45)的一侧壁的与所述摆动部件(47)的上部的旋转轨迹对置的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支承轴(47A)卡合的圆弧形状的切口槽(45A),
所述摆动部件(47)上的作为所述第二线材(42)的连接位置的第二支承轴(47A)的一侧端部从所述壳体(45)的一侧壁向一侧延伸出,所述第一旋转体(56)、第二旋转体(57)和凸轮(58)从另一侧依次隔开间隔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轴(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操作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旋转轴(55)的反转,使得所述第一离合器(21)和第二离合器(22)断开并且所述第三离合器(23)进行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32943A JP6452055B2 (ja) | 2017-02-24 | 2017-02-24 | コンバインの作業クラッチ切替装置 |
JP2017-032943 | 2017-02-24 | ||
JP2017-032944 | 2017-02-24 | ||
JP2017032944A JP6569955B2 (ja) | 2017-02-24 | 2017-02-24 | コンバイン |
JP2017068337A JP6489147B2 (ja) | 2017-03-30 | 2017-03-30 |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
JP2017-068337 | 2017-03-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96568A CN108496568A (zh) | 2018-09-07 |
CN108496568B true CN108496568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63374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53424.3A Active CN108496568B (zh) | 2017-02-24 | 2017-12-28 | 离合器操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598595B1 (zh) |
CN (1) | CN108496568B (zh) |
TW (1) | TWI6549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5389B (zh) * | 2019-08-16 | 2024-07-02 | 科乐收印度私人有限公司 | 具有换向功能的收割机 |
CN218998911U (zh) * | 2022-04-28 | 2023-05-12 | 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 | 离合控制装置、离合设备及农机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2398A1 (de) * | 2011-05-06 | 2012-11-15 | Audi Ag |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82863B2 (ja) | 1989-11-22 | 1998-08-06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クラッチ装置 |
JPH05153842A (ja) | 1991-12-06 | 1993-06-22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
JP2004329169A (ja) * | 2003-05-12 | 2004-11-25 |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JP4805092B2 (ja) * | 2006-10-25 | 2011-11-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多板式クラッチ装置 |
US8496098B1 (en) * | 2008-12-23 | 2013-07-30 | Crh North America, Inc. | Manual seat height adjuster mechanism |
JP5628483B2 (ja) * | 2009-01-23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の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
US8312946B2 (en) * | 2009-07-02 | 2012-11-20 | Husqvarna Consumer Outdoor Products N.A., Inc. | Trigger controller |
JP6145367B2 (ja) * | 2013-09-11 | 2017-06-07 | 三菱マヒンドラ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CN103814699B (zh) * | 2014-03-11 | 2016-03-09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联合收割机 |
-
2017
- 2017-12-19 KR KR1020170174753A patent/KR10259859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2-28 CN CN201711453424.3A patent/CN108496568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22 TW TW107102184A patent/TWI65492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2398A1 (de) * | 2011-05-06 | 2012-11-15 | Audi Ag |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1075A (zh) | 2018-09-01 |
CN108496568A (zh) | 2018-09-07 |
KR102598595B1 (ko) | 2023-11-06 |
TWI654924B (zh) | 2019-04-01 |
KR20180098119A (ko) | 2018-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6568B (zh) | 离合器操作装置 | |
JP6489147B2 (ja) |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 |
JP6569955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07060956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452055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作業クラッチ切替装置 | |
WO2013062106A1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4873643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08237096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4811981B2 (ja) |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 |
JP4847511B2 (ja) |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 |
CN217241470U (zh) | 收割机 | |
JP4241723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り部駆動構造 | |
JP2019170279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05245402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7290161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7441388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5404116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3081376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7034609B2 (ja) | 収穫機 | |
JP2005087130A (ja) | コンバインの手扱ぎ制御装置 | |
JP2009171925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516038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KR100861035B1 (ko) | 콤바인의 트랜스미션 | |
JP2007300894A5 (zh) | ||
JP6524946B2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