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5678B - 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5678B
CN108495678B CN201680080016.5A CN201680080016A CN108495678B CN 108495678 B CN108495678 B CN 108495678B CN 201680080016 A CN201680080016 A CN 201680080016A CN 108495678 B CN108495678 B CN 108495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needle
lock
injection devic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0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5678A (zh
Inventor
S·温德兰
M·哈姆斯
U·达斯巴赫
J·T·艾克里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ofi 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anofi 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ofi 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Sanofi 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495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5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2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needle before use, e.g. caps
    • A61M5/3204Needle cap remover, i.e. devices to dislodge protection cover from needle or needle hub, e.g. deshiel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2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needle before use, e.g.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6Fully automatic sleeve extension, i.e. in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sleeve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6Fully automatic sleeve extension, i.e. in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sleeve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A61M2005/3267Biased sleeves where the needle is uncovered by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into a patient'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4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包括:主体,其用以保持注射筒,注射筒具有从其一端延伸的针;和可移除地附接于主体的盖。盖具有覆盖所述针的针护罩。注射装置进一步包括致偏构件和锁。致偏构件被构造成驱使盖的至少一部分离开主体。锁能够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改变,在锁定状态中,锁将盖和主体保持在一起,在未锁定状态中,盖和主体能够移动分开。

Description

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将药剂分配到患者的注射部位的注射装置,例如自动注射器。这种注射装置通常包括主体和盖。针注射筒位于主体内。盖可移除地附接到主体以遮蔽针注射筒的针。为了分配药剂,首先从主体移除盖以暴露针。然后将针在注射部位处插入患者体内以分配药剂。
重要的是,以足够的力将盖保持在主体上,以确保盖在注射装置的运输和存储期间不会意外地从主体移除。这确保了针保持无菌,并且还防止锋利的针造成伤害。然而,将盖和主体保持在一起所需的力,可能使得患者在注射之前想要从主体移除盖是困难的,特别是如果患者是老年人或体弱者的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注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保持注射筒的主体,所述注射筒的一端处具有针;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主体并且具有覆盖所述针的针护罩的盖;被构造成驱使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离开所述主体的致偏构件;和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之间变动的锁,在锁定状态中,所述锁将所述盖和主体保持在一起,在未锁定状态中,所述盖和主体能够移动分开。所述致偏构件便于所述盖从所述主体移除,并且所述锁允许患者控制何时从所述主体移除所述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致偏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驱使整个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因此,当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时,所述盖可从所述主体完全移除。
所述锁可包括弹簧,并且优选的是包括螺旋弹簧。所述弹簧可具有陡峭的弹簧特性曲线。这有助于当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时,确保弹簧的致偏力足以克服所述盖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摩擦力,驱使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而所述弹簧在伸展时施加小的致偏力。
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所述致偏构件包括液压致动器或者气动致动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锁包括闩锁或者卡口连接件。所述盖可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以将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因此,必须相对于所述主体扭转所述盖,以将所述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由此降低了所述盖从所述主体被意外移除的可能性。在一个这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以将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中间状态,并且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锁从所述中间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因此,必须相对于所述主体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移动所述盖,以将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由此降低了所述盖从所述主体被意外移除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锁包括在所述主体和盖中一者上的轨道和在所述主体和盖中另一者上的销,其中所述销被构造成被接收在所述轨道中。所述轨道可非直线地延伸。所述轨道可为大体U形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在轨道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构造成阻挡所述销在所述轨道中的移动。因此,可防止所述销在所述轨道中的意外移动,从而降低所述盖从所述主体不慎移动的可能性。在一个这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注射装置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突出部的按钮。所述按钮可布置为使得用户可按压所述按钮以将所述突出部推入到所述主体中,从而便于所述销在所述轨道中的移动。
所述注射装置还可包括针套筒,其中所述针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在伸展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伸展位置用以在注射筒被保持在所述主体中时遮蔽所述针,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针轴向延伸过所述针套筒的端部,其中当所述锁在所述未锁定状态并且所述盖从所述主体移除时,所述针套筒改变为所述伸展位置。所述针套筒在所述盖已经从所述主体移除时防止对患者的意外伤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致偏构件致使所述针套筒偏向于进入到所述伸展位置中。因此,降低了所述注射器装置的成本、重量和复杂性,因为同一致偏构件被用以驱使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并且驱使所述针套筒进入所述伸展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针套筒被构造为使得当所述针套筒从所述缩回位置改变为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针套筒对所述盖施加力,驱使所述盖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离开所述主体。
所述锁可被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主体时,所述针套筒被驱使进入到所述主体中。因此,与当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主体且所述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针套筒处于伸展位置的布置相比,能够减少所述注射器装置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锁被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主体并且所述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针套筒保持在所述缩回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止挡,所述针套筒包括第二止挡,所述第二止挡被构造成当所述针套筒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止挡接合,以限制所述针套筒和所述主体之间的轴向移动的范围。因此,在所述针套筒从所述缩回位置改变为所述伸展位置时,防止所述针套筒从所述主体分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盖包括凸缘,并且其中当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主体时,所述致偏构件布置在所述凸缘和所述主体的一部分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盖和主体接合,使得在两者之间存在阻挡所述盖和主体移动分开的摩擦力,其中所述致偏构件的致偏力大于所述摩擦力,使得当所述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时,所述盖和主体移动分开。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所述盖和主体接合,使得在两者之间存在阻挡所述盖和主体移动分开的摩擦力,并且其中所述致偏构件的所述致偏力小于所述摩擦力。
所述注射装置可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在一端处具有针且被接收在所述主体中。所述针护罩可与所述注射筒摩擦接合。所述注射筒可容纳药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注射装置是自动注射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盖从注射装置的主体的端部移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盖围绕所述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其中在所述盖旋转之前,所述盖通过锁克服致偏构件的力被保持就位;将所述盖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端部移除,其中所述致偏构件的力驱使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以及使针护罩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端部伸出。所述注射装置可包括上文所述注射装置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参考下文描述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得以阐明。
附图简述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仅以举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A是注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盖被附接到注射装置的主体;
图1B是图1A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移除;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被附接到注射装置的主体;
图3是图2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分离;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被附接到注射装置的主体;和
图5是图4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分离;
图6是图4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分离;
图7A是图4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锁定状态;
图7B是图4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中间状态;
图7C是图4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未锁定状态;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锁定状态;
图8B是图8A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未锁定状态;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锁定状态;
图9B是图9A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未锁定状态;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锁定状态;
图10B是图10A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第一中间状态;
图10C是图10A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第二中间状态;
图10D是图10A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未锁定状态;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锁定状态;
图11B是图11A的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特写图,其中锁处于未锁定状态;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盖被附接到注射装置的主体;
图13是图12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被附接到主体;
图14是图12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分离;
图15是图12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和伸缩式针套筒分离;
图16是图12的注射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移除并且伸缩式针套筒处于伸展位置;和
图17是图12的注射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其中盖从主体移除并且伸缩式针套筒处于缩回位置。
发明详述
本文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可被构造成将药剂注射到患者体内。例如,输送可为皮下输送、肌肉内输送或静脉内输送。这样的装置可由患者或护理人员(例如护士或医生)操作,并且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安全注射筒、笔式注射器或自动注射器。该装置可包括基于药筒的系统,该系统在使用之前需要刺穿密封的安瓿。用这些各种装置输送的药剂体积可在约0.5ml至约2ml的范围。另外的一种装置可包括大体积装置(“LVD”)或贴片泵,其被构造为粘贴到患者皮肤一段时间(例如,约5、15、30、60或120分钟),以输送“大”体积的药剂(通常约2ml至约10ml)。
与特定药物组合,目前描述的装置还可进行定制,以依据所需规范操作。例如,该装置可被定制成在一定时间段内注射药剂(例如,对于自动注射器约3至约20秒,对于LVD约10分钟至约60分钟)。其他规范可包括低水平的或最低水平的不适,或与人因素、保质期、到期、生物兼容性,环境因素等有关的某些条件。这些变化可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例如药物的粘度范围为约3cP至约50cP。因此,药物输送装置通常包括尺寸范围为约25至约31标准规格(Gauge)的中空针。常见尺寸为27和29标准规格。
本文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自动化功能。例如,针插入、药剂注射和针缩回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为自动的。用于一个或更多个自动化步骤的能量可由一个或更多个能量源提供。例如,能量源可包括机械能、气动能、化学能或电能。例如,机械能量源可包括弹簧、杠杆、弹性体或用于储存或释放能量的其他力学机构。一个或更多个能量源可组合成单个装置。这些装置还可包括齿轮、阀或用以将能量转换成装置中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移动的其它机构。
自动注射器的该一个或更多个自动化功能均可经由启动机构启动。这样的启动机构可包括按钮、杠杆、针套筒或其他启动部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自动化功能的启动可为一步式或多步式过程。也就是说,为了引发自动化功能,用户可需要启动一个或更多个启动部件。例如,在一步式过程中,为了引发药剂的注射,用户可将针套筒压靠在其身体上。其他装置可需要多步启动自动化功能。例如,为了引发注射,可需要用户按下按钮并缩回针护罩。
此外,启动一个自动化功能可启动一个或更多个后续自动化功能,从而形成启动序列。例如,第一自动化功能的启动可启动针插入、药剂注射和针缩回中的至少两个功能。一些装置还可需要特定的步骤序列以使一个或更多个自动化功能得以发生。其他装置可以一系列独立的步骤操作。
一些输送装置可包括安全注射筒、笔式注射器或自动注射器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例如,某种输送装置可包括被构造为自动注射药剂的机械能量源(通常出现在自动注射器中)和剂量设定机构(通常出现在笔式注射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一个示例性药物输送装置10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如上所述,装置10被构造成将药剂注射到患者体内。装置10包括壳体11,壳体11典型地包含容纳待注射的药剂的储存器(例如,注射筒)和促成输送过程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所需的部件。装置10还可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到壳体11的盖组件12。典型地,用户必须从壳体11除去盖12,然后才能够操作装置10。
如图所示,壳体11是基本上圆筒形的,沿着纵向轴线A-A具有基本恒定的直径。壳体11具有远侧区域D和近侧区域P。术语“远侧”是指相对更靠近注射部位的位置,术语“近侧”是指离注射部位相对更远的位置。
装置10还可包括针套筒19,针套筒19联接到壳体11,以允许套筒19相对于壳体11移动。例如,套筒19可沿平行于纵向轴线A-A的纵向方向移动。具体地说,套筒19向近侧方向运动能允许针17从壳体11的远侧区域D延伸。
针17的插入可通过多种机制进行。例如,针17可相对于壳体11固定定位,并且最初位于伸出的针套筒19内。通过将套筒19的远端靠着患者身体放置并且使壳体11向远侧方向移动,套筒19向近侧移动,将使针17的远端暴露出。这种相对移动允许针17的远端伸进患者体内。这种插入被称为“手动”插入,因为针17是通过患者手动地使壳体11相对于套筒19移动而手动插入的。
另一种形式的插入是“自动的”,由此针17相对于壳体11移动。这种插入可通过套筒19的移动或通过其他种形式的启动(如,例如按钮13)来触发。如图1A和1B所示,按钮13位于壳体11的近端上。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按钮13可位于壳体11的一侧上。
其他手动或自动特征可包括药物注射或针缩回,或包括药物注射和针缩回。注射是使塞子或活塞14从注射筒18内的近侧位置移动到注射筒18内的更远侧位置的过程,以便迫使来自注射筒18的药剂通过针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弹簧(未示出)在装置10被启动之前处于压缩状态下。驱动弹簧的近端可以固定在壳体11的近侧区域P内,驱动弹簧的远端可被构造成向活塞14的近侧表面施加压缩力。在启动之后,存储在驱动弹簧中的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施加到活塞14的近侧表面。该压缩力可以作用于活塞14,以使其向远侧方向移动。这种向远侧的移动用于压缩注射筒18内的液体药剂,迫使其离开针17。
在注射之后,针17可缩回到套筒19或壳体11内。缩回可在套筒19随着用户将装置10从患者身体移除而移动时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发生是因为针17相对于壳体11保持位置固定。一旦套筒19的远端已经移动经过了针17的远端因而针17被覆盖,则套筒19可以被锁定。这种锁定可包括锁定套筒19相对于壳体11的任何向近侧的运动。
如果针17相对于壳体11移动,则可发生另一种形式的针缩回。如果壳体11内的注射筒18相对于壳体11向近侧方向移动,则可发生这种移动。这种近侧移动可通过使用位于远侧区域D中的缩回弹簧(未示出)实现。被压缩的缩回弹簧在被启动时可向注射筒18提供足够的力,使其向近侧方向移动。在充分缩回之后,针17和壳体11之间的任何相对移动可用锁定机构锁定。此外,按钮13或装置10的其他部件可根据需要被锁定。
现在参照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20。注射装置20是自动注射器20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1A和图1B所述的自动注射器10相似的特征。相似的特征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上述自动注射器10的盖12,而用替代的盖21替换。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自动注射器20的盖21包括针护罩22和外盖23。外盖23包括在一端具有凸缘25的管状部分24。针护罩22被接收在外盖23的管状部分24内并固定到管状部分24。
盖21能够可移除地附接于主体11,使得外盖23的管状部分24被接收在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中,并且凸缘25抵靠开放远端11A(如图2所示)。当盖21处于该位置时,针护罩22接收针17,使得针17被遮蔽,防止针17受到污染或伤及患者。
盖21还包括致偏构件26和锁27。致偏构件26是螺旋弹簧26的形式。弹簧26位于管状部分24的外侧,使得弹簧26围绕自动注射器20的中心轴线A-A延伸。
主体11包括环形内部肩11B,该环形内部肩11B从主体11的外周壁朝向自动注射器20的中心轴线A-A径向延伸。当针17接纳在针护罩22中时,弹簧26被压缩在主体11的内部肩11B和外盖23的凸缘25之间。因此,当盖21附接到主体11时,弹簧26致使外盖23偏向于远离主体11(沿图2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
锁27是闩锁的形式。锁27包括第一锁定构件28和第二锁定构件29。第一锁定构件28从外盖23的凸缘25延伸。第一锁定构件28布置成当盖21被接收在主体11上时朝向自动注射器20的近端P延伸,并且包括凹部28A。第二锁定构件29从主体11的外周壁外侧径向延伸,并且布置在主体11的开放的外周端部11A上。
外盖23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围绕自动注射器20的中心轴线A-A旋转,使锁27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之间变动。当锁27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锁定构件28和第二锁定构件29接合,使得第二锁定构件29的一部分被接收在第一锁定构件28的凹部28A中,以防止盖21相对于主体11沿轴向移动(如图2所示)。为了将锁27改变到未锁定状态,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23,使第一锁定构件28和第二锁定构件29脱离,使得第二锁定构件29不再被接收在第一锁定构件28的凹部28A中。当第一和第二锁定构件28、29脱离时,盖21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离开主体11。
盖21开始时附接到主体11,使得针17被完全接收在针护罩22中,并且锁27处于锁定状态(如图2所示),克服弹簧26的力将盖21在主体11上保持就位。因此,针17被针护罩22覆盖,以保持针17无菌并且防止针17对患者造成伤害。
为了注射药剂,首先将盖21从主体11移除以暴露针17。通过患者在外盖23的凸缘25上施加力使外盖23相对于主体11围绕自动注射器20的中心轴线AA扭转,使得锁27从锁定状态移动到未锁定状态,可以实现从主体11移除盖21。这造成第一和第二锁定构件28、29脱离,使得外盖23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因此,锁27不再克服弹簧26的致偏力将盖21在主体11上保持就位,因此弹簧26的致偏力使外盖23移动离开主体11(沿图2所示箭头“F”方向)。
因此,相对于外盖23在轴向上固定的针护罩22也移动离开主体11,直到针17不再接收在针护罩22中,并且盖21与主体11分离(如图3所示)。
在盖21从主体11移除的情况下,将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紧紧压靠在患者的注射部位上。然后,按压分配按钮(未示出),造成分配机构(未示出)使针17朝向注射部位移动并将药剂分配到注射部位。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注射装置20被构造成使得当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被紧紧压靠在患者的注射部位上时,针17自动地朝向注射部位移动和/或药剂被自动分配。
因此,致偏构件26和锁27使得患者更容易将盖21从主体11移除。这是因为患者仅需要在外盖23上施加足够的力来扭转外盖23,将锁27从锁定状态改变到未锁定状态。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然后克服盖21与主体11和针17之间的摩擦,将针护罩22与针17分离。将锁27改变为未锁定状态所需的力可明显低于克服盖21与主体11和针17之间的摩擦所需的力。此外,将盖21从主体11移除所需的扭转动作使得盖21被意外移除的可能性变低。
现在参照图4至图7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30。注射装置30是自动注射器30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2和图3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自动注射器20相似的特征,其中相似的特征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第一实施方案的盖21的锁27,而用替代的锁替换。
该锁是多个卡口连接件31的形式。卡口连接件31围绕自动注射器30的中心轴线A-A间隔开。每个卡口连接件31包括锁定构件32和轨道33。锁定构件32从外盖23的凸缘25延伸。锁定构件32朝向针护罩22的近端在轴向上延伸。每个锁定构件32的端部包括朝向自动注射器30的中心轴线A-A径向向内延伸的销32A。
每个轨道33形成在主体1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是非直线的。更具体地说,每个轨道33是大体U形形状。这些轨道33被构造成当盖21附接到主体11时,各自接收对应的锁定构件32的销32A。
每个轨道33具有第一轨道部分33A、第二轨道部分33B和第三轨道部分33C。第一轨道部分33A从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朝向自动注射器30的近端P在轴向上延伸。第二轨道部分33B从第一轨道部分33A的端部沿周向延伸。第三轨道部分33C从第二轨道部分33B的与第一轨道部分33A相对的端部在轴向上延伸。第三轨道部分33C朝向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延伸,但是在开放远端11A之前终止。
外盖23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锁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之间变动。更具体地说,外盖23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每个卡口连接件31在锁定状态(图7A所示)和未锁定状态(图7C所示)之间变动。
当每个卡口连接件31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锁定构件32的销32A被接收在相应的第三轨道部分33C中(如图7A所示),使得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驱使每个销32A靠在第三轨道部分33C中相距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最近的端部上。因此,防止盖21沿轴向远离主体11移动。
为了将每个卡口连接件31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在轴向上朝向主体11驱动外盖23,使每个锁定构件32的销32A沿轴向远离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移动。这导致锁,更具体地说每个卡口连接件31,改变为中间状态(如图7B所示),其中每个销32A沿相应的第三轨道部分33C移动并进入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33B的端部中。在该中间状态下,销32A与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33B的壁接合,使得锁阻止外盖23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
在锁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况下,接着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23,使每个锁定构件32的销32A相对于主体11在周向上移动。这造成锁从中间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其中每个销32A沿着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33B移动并且进入到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33A中远离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的端部。当锁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外盖23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使得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使盖21移动离开主体11。
盖21开始时附接到主体11,使得针17被完全接收在针护罩22中(如图4所示)并且锁处于锁定状态,克服致偏构件26的力将盖21在主体11上保持就位。由此,针17被针护罩22覆盖,以保持针17无菌并且防止针17对患者造成伤害。
为了注射药剂,首先将盖21从主体11移除以暴露针17。通过患者在外盖23上施加力以克服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将外盖23在轴向上压向主体11(沿与图4中箭头“F”相反的方向),使得锁(更具体地说每个卡口连接件31)改变为中间状态(如图7B所示),这样可以实现从主体11移除盖21。然后患者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23,将锁从该中间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如图7C所示)。在未锁定状态下,锁的每个卡口连接件31不再克服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将盖21在主体11上保持就位,因此致偏力使外盖23移动离开主体11(图4中所示箭头“F”的方向)。
因此,当锁从中间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时,相对于外盖23在轴向上固定的针护罩22移动离开主体11,直到针17不再被接收在针护罩22中,并且盖21与主体11分离(如图5所示)。
在盖21从主体11移除的情况下,将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紧紧压靠在患者的注射部位上。然后,按压分配按钮(未示出),造成分配机构(未示出)使针17朝向注射部位移动并将药剂分配到注射部位。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注射装置30被构造成使得当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被紧紧压靠在患者的注射部位上时,针17自动地朝向注射部位移动和/或药剂被自动分配。
致偏构件26和锁因此使得患者更容易将盖21从主体11移除。这是因为患者仅需要将外盖23朝向主体11移动少量距离,以将锁改变为中间状态,然后使外盖23相对于主体11扭转以将锁从中间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足以克服盖21与主体11和针17之间的摩擦,以便将盖21与主体11分离。此外,由于盖21必须沿两个不同的方向移动以将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即首先朝向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然后相对于主体11旋转,所以,盖21从主体11被意外移除的可能性变低。例如,如果外盖23被意外地朝向主体11按压而将锁改变为中间状态,则致偏构件26将驱使外盖23背离主体11往回移动,使得锁移动回到锁定状态。
虽然在上述第二实施方案中,锁定构件32从外盖23延伸,轨道33形成在主体11上,但是,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锁定构件从主体延伸,轨道形成在外盖上。
虽然在上述第二实施方案中,锁包括多个卡口连接件31,但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锁包括单个卡口连接件。
虽然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锁在主体11和外盖23的外侧上,但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锁在主体和外盖的内侧上。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致偏构件26被致使靠在外盖23上,以驱使盖21离开主体11。但是,在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致偏构件代之以布置成被致使靠在盖的另一部分上。在一个这种替代实施方案中,当盖被附接到主体时,致偏构件被压缩在针护罩和主体之间,使得致偏构件被致使靠在针护罩上,以驱使盖在轴向上离开主体。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致偏构件26的致偏力大到足以造成盖21在锁27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时,与主体11完全分离。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致偏构件26对外盖23施加的致偏力小于将盖21保持在主体11上的摩擦力。因此,当锁27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时,外盖23不在轴向上移动离开主体11。但是,致偏构件26作用于外盖23的力减小了患者从主体11移除盖21必须施加的力。
现在参考图8A和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一部分。该注射装置是自动注射器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4至7C所述的自动注射器30相似的特征,其中相似的特征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锁的卡口连接件31,而用替代的卡口连接件41来替换。
卡口连接件41围绕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间隔开。类似于图4至图7C所示的自动注射器30的卡口连接件31,每个卡口连接件41包括锁定构件(未示出),该锁定构件具有朝向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销42A。
卡口连接件41每个都包括轨道43。每个轨道43形成在主体1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是非直线的。更具体地说,每个轨道43是大体L形的。轨道43被构造成当盖附接到主体11时,各自接收相应的锁定构件的销42A。
每个轨道43具有第一轨道部分43A和第二轨道部分43B。第一轨道部分43A从主体11的开放远端朝向自动注射器的近端沿轴向延伸。第二轨道部分33B从第一轨道部分43A的端部沿周向延伸。轨道43还包括突出到第二轨道部分43B中并朝向第二轨道部分43B中远离第一轨道部分43A的端部布置的突出部44。
外盖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每个卡口连接件41在锁定状态(图8A所示)和未锁定状态(图8B所示)之间变动。
当每个卡口连接件41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锁定构件的销42A被接收在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43B中(如图8A所示),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驱使每个销42A靠在第二轨道部分43B的边缘上。因此,阻止盖背离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此外,当卡口连接件41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锁定构件的销42A抵靠相应的突出部44,从而阻止销42A在第二轨道部分43B中移动。因此,突出部44阻止盖和主体11之间的旋转移动,阻止盖从主体11被意外移除。
为了将每个卡口连接件41改变为未锁定状态,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驱使每个锁定构件的销42A越过相应的突出部44,使得每个销42A相对于主体11在周向上移动。这造成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其中每个销42A沿着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43B移动并且进入到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43A中远离主体11的开放远端的端部。当锁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外盖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将盖从主体11移开。
因此,患者能够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以将锁从锁定状态(图8A所示)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如图8B所示),其中弹簧的致偏力使外盖背离主体11移动,直到针不再被接收在针护罩中并且盖与主体11分离。
现在参考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一部分。该注射装置是自动注射器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4至7C所述的自动注射器30相似的特征,其中相似的特征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锁的卡口连接件31,而用替代的卡口连接件51来替换。
卡口连接件51围绕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间隔开。类似于图4至图7C所示的自动注射器30的卡口连接件31,每个卡口连接件51包括锁定构件(未示出),该锁定构件具有朝向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销52A。
卡口连接件51每个都包括轨道53。每个轨道53形成在主体1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是非直线的,具有大体L形的部分。轨道53被构造成当盖附接到主体11时,各自接收相应的锁定构件的销52A。
每个轨道53具有第一轨道部分53A和第二轨道部分53B。第一轨道部分53A从主体11的开放远端朝向自动注射器的近端延伸。第一轨道部分53A包括与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成角度延伸的部分。第二轨道部分33B从第一轨道部分53A的端部沿周向延伸。轨道53还包括突出到第二轨道部分53B中并朝向第二轨道部分43B中远离第一轨道部分53A的端部布置的突出部54。
外盖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每个卡口连接件51在锁定状态(图9A所示)和未锁定状态(图9B所示)之间变动。
当每个卡口连接件51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锁定构件的销52A被接收在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53B中(如图9A所示),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驱使每个销52A靠在第二轨道部分53B的边缘上。因此,阻止盖背离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此外,当卡口连接件51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锁定构件的销52A抵靠相应的突出部54,从而阻止销52A在第二轨道部分53B中移动。因此,突出部54阻挡盖和主体11之间的旋转移动,阻止盖从主体11被意外移除。
为将每个卡口连接件51改变为未锁定状态,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驱使每个锁定构件的销52A越过相应的突出部54,使得每个销52A相对于主体11在周向上移动。这导致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其中每个销52A沿着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53B移动,并进入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53A中远离主体11的开放远端的端部。
当锁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外盖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使盖背离主体11移动。但是,由于第一轨道部分53A相对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成角度延伸,因此随着销52A相对于主体11沿着第一轨道部分53A轴向移动,盖必须相对于主体11旋转。由于当盖背离主体11移动时,盖必须相对于主体11旋转,所以当卡口连接件从锁定状态向未锁定状态转变时,盖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以较慢的速度沿轴向背离主体11移动,从而实现更可控地从主体11移除盖。
因此,患者能够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以将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其中弹簧的致偏力使外盖背离主体11移动,直到针不再被接收在针护罩中并且盖与主体11分离。
现在参考图10A至10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一部分。该注射装置是自动注射器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4至7C所述的自动注射器30相似的特征,其中相似的特征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锁的卡口连接件31,而用替代的卡口连接件61来替换。
卡口连接件61围绕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间隔开。类似于图4至图7C所示的自动注射器30的卡口连接件31,每个卡口连接件61包括锁定构件(未示出),该锁定构件具有朝向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销62A。
卡口连接件61每个都包括轨道63。每个轨道63形成在主体11的外周表面上。轨道63被构造成当盖附接到主体11时,各自接收相应的锁定构件的销62A。
每个轨道63是非直线的,并且具有第一轨道部分63A、第二轨道部分63B、第三轨道部分63C和第四轨道部分63D。第一轨道部分63A从主体11的开放远端朝向自动注射器的近端延伸。第二轨道部分63B从第一轨道部分63A的端部沿周向延伸。第三轨道部分63C背离第二轨道部分63B中远离第一轨道部分63A的端部轴向延伸,并且朝向自动注射器的近端延伸。第四轨道部分63D从第三轨道部分63C中远离第二轨道部分63B的端部沿周向延伸。
轨道63还包括突出部64,突出部64突出到第四轨道部分63D中,并且朝向其远离第三轨道部分63C的端部布置。
外盖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每个卡口连接件61经由第一中间状态和第二中间状态(图10B和10C所示)在锁定状态(图10A所示)和未锁定状态(图10D所示)之间变动。
当每个卡口连接件61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锁定构件的销62A被接收在相应的第四轨道部分63D中(如图10A所示),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驱使每个销62A靠在第四轨道部分63D的边缘上。因此,阻止盖背离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此外,当卡口连接件61处于锁定状态时,销62A抵靠突出部64,从而阻止销62A在第四轨道部分63D中移动。因此,突出部64阻挡盖和主体11之间的旋转移动,阻止盖从主体11被意外移除。
为将每个卡口连接件61改变为未锁定状态,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驱使每个锁定构件的销62A越过相应的突出部64,使得每个销62A相对于主体11在周向上移动。这导致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第一中间状态,其中每个销62A沿着相应的第四轨道部分63D移动,并进入相应的第三轨道部分63C中远离主体11的开放远端的端部(如图10B所示)。
当锁处于第一中间状态时,外盖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使盖背离主体11沿轴向移动。这造成每个销62A在轴向方向上在相应的第三轨道部分63C内移动,直到销62A被置于第三轨道部分63C中靠近第二轨道部分63B的端部中,其中锁处于第二中间状态(如图10C所示)。当锁从第一中间状态改变为第二中间状态时,盖相对于主体11的轴向移动范围被限制为第三轨道部分63C的长度。
当锁处于第二中间状态时,用户能够扭转外盖以使外盖相对于主体11旋转。这造成每个销62A在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63B内沿圆周方向移动,直到销62A被置于第二轨道部分63B中靠近第一轨道部分63A的端部,其中锁处于未锁定状态(如图10D所示)。
当锁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外盖能够相对于主体11沿轴向移动,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使盖背离主体11移动,将盖与主体11分离。因此,患者能够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将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其中弹簧的致偏力使外盖背离主体11移动,直到针不再被接收在针护罩中并且盖与主体11分离。
由于盖必须分阶段相对于主体11旋转,以将盖从主体11分离,即,第一次将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第一中间状态,第二次将锁从第二中间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所以,防止了盖从主体11被意外移除。此外,盖从主体11分阶段移除防止了一旦锁背离锁定状态移动则盖立即与主体11完全分离,从而允许更受控地从主体11移除盖。
现在参考图11A和1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的一部分。该注射装置是自动注射器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8A和图8B所述的自动注射器相似的特征,其中相似的特征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锁的卡口连接件41,而用替代的卡口连接件71来替换。
类似于图8A和8B所示的自动注射器的卡口连接件41,卡口连接件71包括锁定构件(未示出),该锁定构件具有朝向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销72A。卡口连接件71包括形成在主体1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大致为L形的轨道73。轨道73被构造成当盖附接到主体11时接收锁定构件的销72A。
轨道73是非直线的,具有第一轨道部分73A和第二轨道部分73B。第一轨道部分73A从主体11的开放远端朝向自动注射器的近端沿轴向延伸。第二轨道部分73B从第一轨道部分73A的端部沿周向延伸。
轨道73还包括突出部74,突出部74突出到第二轨道部分73B中并且朝向其远离第一轨道部分73A的端部设置。突出部74联接到按钮75,按钮75被构造成被弹性地驱使进入到主体11中,使得突出部74移动到主体11中,平齐地靠于第二轨道部分73B的表面。
外盖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卡口连接件71在锁定状态(图11A所示)和未锁定状态(图11B所示)之间变动。
当卡口连接件71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构件的销72A被接收在第二轨道部分73B中(如图11A所示),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驱使销72A靠在第二轨道部分73B的边缘上。因此,防止盖背离主体11轴向移动。此外,当卡口连接件71处于锁定状态时,锁的销72A抵靠突出部74,使得销72A被阻止在第二轨道部分73B中移动。因此,突出部74阻挡盖和主体11之间的旋转移动,以阻止盖从主体11被意外移除。
为将卡口连接件71改变为未锁定状态,用户将按钮75按压到主体11中,使突出部74移动到主体11中,平齐地靠于第二轨道部分73B的表面。因此,突出部74不再阻挡盖和主体11之间的旋转移动,因此外盖能够相对于主体11扭转,驱使锁定构件的销72A越过突出部74,使得销72A相对于主体11沿周向移动。这导致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其中销72A沿着相应的第二轨道部分73B移动并且进入第一轨道部分73A中远离主体11的开放远端的端部。当锁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外盖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使得致偏构件的致偏力使盖背离主体11移动,并且销72A在第一轨道部分73A中轴向移动。
因此,患者能够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以将锁从锁定状态(图11A所示)改变为未锁定状态(如图11B所示),其中弹簧的致偏力使外盖背离主体11移动,直到针不再被接收在针护罩中并且盖与主体11分离。
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注射装置包括围绕自动注射器的中心轴线间隔开的多个卡口连接件71。每个卡口连接件71包括接收在相应的轨道73中的销72A。每个轨道73包括在致动相应的按钮75时被移动的相应的突出部74。
上面参照图8A至11B所述的卡口连接件41、51、61、71提供的技术优点在于:为使卡口连接件41、51、61、71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不需要用户克服弹簧的力使端盖朝向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
现在参考图12至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注射装置80。注射装置80是自动注射器80的形式,其具有与上面参照图1A和1B所述的自动注射器10类似的特征,相似的特征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上述自动注射器10的盖12,而用替代的盖81替换。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自动注射器80的盖81包括针护罩82和外盖83。外盖83包括同心地对准并从外盖83的端壁延伸的内管状部分84和外管状部分85。针护罩82被接收在外盖83的内管状部分84内,并固定到内管状部分84。
盖81可移除地附接到主体11,使得外盖83的外管状部分85的一部分被接收在主体11的开放远端11A中,与开放远端11A摩擦接合。当盖81附接到主体11时,外管状部分85的端部抵靠伸缩式套筒19(如图13所示)。当盖81处于该位置时,针护罩82接收针17,使得针17被遮蔽,防止针17的污染或对患者造成伤害。
伸缩式套筒19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缩回位置(如图13和17所示)和伸展位置(如图14至16所示)之间滑动。在伸展位置中,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在轴向上延伸经过针17以遮蔽针17,防止针17伤害患者。当伸缩式套筒19改变为缩回位置时,伸缩式套筒19沿轴向滑动到主体11中,使得针17沿轴向延伸通过在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中的孔19B(如图17所示)。
自动注射器80还包括致偏构件86和锁87。致偏构件86是螺旋弹簧86的形式。弹簧86位于伸缩式套筒19内部,使得弹簧86围绕自动注射器80的中心轴线A-A延伸。
主体11包括从主体11的外周壁朝向自动注射器80的中心轴线A-A在径向上延伸的内部肩11B。当伸缩式套筒19处于缩回位置(如图13和17所示)时,弹簧86被压缩在主体11的内部肩11B和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之间。因此,弹簧86驱使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沿轴向背离主体11(沿图13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使得伸缩式套筒19被致使偏向于进入到伸展位置。
当盖81被附接到主体11时,外管状部分85的端部抵靠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如图13所示),使得伸缩式套筒19的轴向移动导致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对外盖83施加力,引起外盖83和针套筒82相应的轴向移动。因此,弹簧86还致使盖81在轴向上偏向于背离主体11。类似地,当盖81被附接到主体11时,外管状部分85抵靠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克服弹簧86的力对伸缩式套筒19施加力,造成伸缩式套筒19被保持在缩回位置。
自动注射器80包括第一止挡90和第二止挡91,所述第一和第二止挡90、91被构造成限制伸缩式套筒19相对于主体11的轴向移动范围。主体11包括从主体11的外周壁径向向内突出的一对突出部90,突出部90都用以形成第一止挡90。伸缩式套筒19包括被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该一对突出部90的一对槽口92。每个槽口92中远离自动注射器80的远端D的边缘91形成相应的第二止挡91。当伸缩式套筒19从缩回位置改变为伸展位置时,每个第一止挡90抵靠相应的第二止挡91,以限制伸缩式套筒19能够伸出主体11的量。
锁包括多个闩锁87。每个闩锁87包括销88和相应的轨道89。销88从主体11的外周壁向外径向突出。轨道89是在外盖83的外管状部分85上的L形的凹部。每个轨道89具有第一轨道部分89A和第二轨道部分89B。第一轨道部分89A从外盖83的外管状部分85的端部在轴向上延伸。每个第二轨道部分89B从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89A的端部在周向上延伸。
外盖83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11围绕自动注射器80的中心轴线A-A旋转,使锁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之间变动。当锁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个销88被接收在相应的轨道89的第二轨道部分89B中(如图12中所示),与第二轨道部分89B的壁接合,使得外盖83相对于主体11的轴向移动被阻止。为将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相对于主体11扭转外盖83,使得每个销88相对于外盖83在周向上移动到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89A中。当锁处于未锁定状态时,销88沿着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89A朝向外盖83的端部自由地轴向移动,使得外盖83能够相对于主体11沿轴向移动。因此,当锁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时,致偏构件86的致偏力能够使盖81背离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
盖81起始附接到主体11,使得针17被完全接收在针护罩82中并且锁处于锁定状态(如图13所示),以克服弹簧86的致偏力而将盖81在主体11上保持就位。由此,针护罩82覆盖针17,以保持针17无菌并防止针17导致对患者的损伤。此外,外盖83的外管状部分85的端部抵靠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使得伸缩式套筒19被保持在缩回位置。因此,当锁处于锁定状态时,盖81在主体11上被保持就位,并且伸缩式套筒19保持在缩回位置。
为注射药剂,盖81首先被从主体11移除。盖81从主体11的移去以如下方式实现:患者对外盖83施加力,以相对于主体11围绕自动注射器80的中心轴线A-A扭转外盖83,使得锁,更具体地说锁的各闩锁87,从锁定状态改变为未锁定状态。这导致每个销88移动到相应的第一轨道部分89A中,使得外盖83能够相对于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因此,锁不再克服弹簧86的致偏力将伸缩式套筒19和盖81相对于主体11保持就位,因此弹簧86的致偏力使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背离主体11移动(沿着图13中箭头“F”的方向),使得伸缩式套筒19从缩回位置改变为伸展位置(图14中所示)。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被驱使靠在外盖83的外管状部分85上,使得外盖83随着伸缩式套筒19向伸展位置移动而背离主体11在轴向上移动。被固定到外盖83的针护罩82因此也背离主体11移动,直至盖81从主体11分离并且针17从针护罩82部分地移除(如图14所示)。
在外盖83从主体11分离且针17从针套筒82部分地移除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外盖83仅仅松散地覆盖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因此,患者能够容易地将外盖83拉离伸缩式套筒19(如图15所示),直至盖81从伸缩式套筒19完全分离,使得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被暴露出(如图16所示)。
在盖81从主体11和伸缩式套筒19移去的情况下,将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压靠于患者的注射部位,使得伸缩式套筒19滑动到主体11中。因此,伸缩式套筒19从伸展位置(如图16所示)滑动到缩回位置(如图17所示),使得针17延伸通过伸缩式套筒19中的孔19B,并移动到患者的注射部位中,将药剂分配到注射部位。由此,致偏构件86被构造成在外盖83从主体11移去时,自动地将伸缩式套筒19改变为伸展位置,使对患者的意外伤害得以防止。此外,由于伸缩式套筒19是由被用来致使盖81偏向于背离主体11的同一致偏构件86致使偏向于进入到伸展位置,所以,与若为此目的使用第二致偏构件相比,减小了自动注射器80的重量、成本和复杂性。
弹簧86具有陡峭的弹簧特性曲线,使得与弹簧86部分伸展时相比,弹簧86在被压缩时对伸缩式套筒19施加更大的致偏力。因此,当盖81被附接到主体11并且锁处于锁定状态(如图13所示)时,相对大的致偏力施加到伸缩式套筒19。这有助于确保弹簧86的致偏力足以克服盖81与主体11和针17之间的摩擦力,使盖81背离主体11移动。此外,弹簧86的陡峭的弹簧特性曲线导致当盖81从主体11移去且伸缩式套筒19处于伸展位置(如图17所示)时,相对小的致偏力被施加到伸缩式套筒19上,使得伸缩式套筒19从伸展位置在轴向上移动小段距离进入主体11以暴露针17所需的力是相对小的。这减小了伸缩式套筒19的端部19A在注射期间必须被压靠在患者的注射部位上以便使可缩回套筒19背离伸展位置移动以暴露针17所用的力,由此改进了患者的舒适度。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致偏构件26、86是螺旋弹簧26、86的形式,但应当认识到,其它类型的致偏构件也会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致偏构件作为替代方式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弹簧,例如扭力弹簧、压缩弹簧或钟表弹簧。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致偏构件包括弹性材料,当盖附接到主体上时,该弹性材料被压缩以用作弹簧。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致偏构件包括气动致动器。气动致动器可被构造成提高主体和盖或伸缩式套筒之间的腔室中的空气压力,以便驱使盖沿轴向背离主体。气动致动器可包括流体联接到腔室的压缩空气源。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致偏构件包括液压致动器,其被构造为驱使盖或者伸缩式套筒在轴向上背离主体。液压致动器可包括液压致动的活塞,该液压致动的活塞布置成驱使盖背离主体。
本文使用术语“药物”(drug)或“药剂”(medicament)以描述一种或多种药物活性成分。如下文所述,药物或药剂可包括至少一种小分子或大分子,或其组合,可以是各种制剂形式,用于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示例性的药物活性化合物可包括:小分子;多肽;肽和蛋白(例如激素、生长因子、抗体、抗体片段和酶);糖和多糖;以及核酸、双链或单链DNA(包括裸和cDNA)、RNA、反义核酸如反义DNA和RNA、小干扰RNA(siRNA)、核酶、基因和寡核苷酸。核酸可并入分子递送系统,如载体、质粒或脂质体。这些药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也被涵盖在内。
术语“药物输送装置”应包含被构造成将药物分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任何类型的装置或系统。不具有限制性的,药物输送装置可为注射装置(例如,注射筒、笔型注射器、自动注射器、大体积装置、泵、灌注系统、或被构造成用于眼内、皮下、肌肉内、或血管内输送的其它装置)、皮肤贴片(例如,渗透性、化学品、微型针)、吸入器(例如,用于鼻或肺的)、可植入装置(例如,涂层支架、胶囊)、或用于胃肠道的供给系统。这里所描述的药物与注射装置包括针(例如,小规格针)一起可为特别有用的。
药物或药剂可被包含在适于结合药物输送装置使用的主包装或“药物容器”内。药物容器可为例如药筒、注射筒、储存器、或被构造成为储存(例如,短期或长期储存)一种以上药学活性化合物提供适当的腔室的其它容器。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腔室可被设计成存储药物至少一天(例如,1天至至少30天)。在某些情况下,腔室可被设计成储存药物约1个月至约2年。存储可在室温(例如,约20℃)或冷冻温度(例如,从约-4℃至约4℃)进行。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容器可为双腔室药筒或可包括双腔室药筒,所述双腔室药筒被构造成独立地储存药物配制剂的两种以上成分(例如,药物和稀释剂,或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每个腔室一种成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双腔室药筒的两个腔室可被构造成允许药物或药剂的两种以上成分之间在分配到人或动物体内之前和/或在分配到人或动物体内期间进行混合。例如,两个腔室可被构造成使得它们彼此流体连通(例如,借助两个腔室之间的管道)并且当在分配之前使用者需要时允许混合两种成分。作为替代方式,或另外,两个腔室可被构造成允许在这些成分正被分配到人或动物体内时进行混合。
本文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和药物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多种不同类型的病症。示例性的病症包括例如糖尿病或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栓栓塞性病症,如深静脉或肺血栓栓塞症。其他示例性的病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绞痛、心肌梗死、癌症、黄斑变性、炎症、枯草热、动脉粥样硬化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或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示例性药物包括胰岛素,例如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或衍生物、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GLP-1类似物或GLP-1受体激动剂或其类似物或衍生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或其任何混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衍生物”指在结构上与原物质足够相似从而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功能或活性(例如治疗功效)的任何物质。
示例性的胰岛素类似物是:Gly(A21)、Arg(B31)、Arg(B32)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Lys(B3)、Glu(B29)人胰岛素;Lys(B28)、Pro(B29)人胰岛素;Asp(B28)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其中位置B28处的脯氨酸替换为Asp、Lys、Leu、Val或Ala且其中位置B29处的Lys替换为Pro;Ala(B26)人胰岛素;Des(B28-B30)人胰岛素;Des(B27)人胰岛素和Des(B30)人胰岛素。
示例性的胰岛素衍生物为例如B29-N-肉豆蔻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棕榈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肉豆蔻酰人胰岛素;B29-N-棕榈酰人胰岛素;B28-N-肉豆蔻酰LysB28ProB29人胰岛素;B28-N-棕榈酰-LysB28ProB29人胰岛素;B30-N-肉豆蔻酰-ThrB29LysB30人胰岛素;B30-N-棕榈酰-ThrB29LysB30人胰岛素;B29-N-(N-棕榈酰-γ-谷氨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N-石胆酰-γ-谷氨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ω-羧基十七酰)-Des(B30)人胰岛素和B29-N-(ω-羧基十七酰)人胰岛素。示例性的GLP-1、GLP-1类似物和GLP-1受体激动剂为例如:Lixisenatide(利西那肽)/AVE0010/ZP10/Lyxumia、Exenatide(艾塞那肽)/Exendin-4(毒蜥外泌肽-4)/Byetta/Bydureon/ITCA 650/AC-2993(通过毒蜥唾液腺产生的39个氨基酸的肽)、Liraglutide(利拉鲁肽)/Victoza、Semaglutide(索马鲁肽)、Taspoglutide(他司鲁泰)、Syncria/Albiglutide(阿必鲁泰)、Dulaglutide(度拉糖肽)、rExendin-4、CJC-1134-PC、PB-1023、TTP-054、Langlenatide/HM-11260C、CM-3、GLP-1Eligen、ORMD-0901、NN-9924、NN-9926、NN-9927、Nodexen、Viador-GLP-1、CVX-096、ZYOG-1、ZYD-1、GSK-2374697、DA-3091、MAR-701、MAR709、ZP-2929、ZP-3022、TT-401、BHM-034、MOD-6030、CAM-2036、DA-15864、ARI-2651、ARI-2255、Exenatide-XTEN和Glucagon-Xten。
示例性的寡核苷酸是例如mipomersen(米泊美生)/Kynamro,一种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降低胆固醇的反义治疗剂。
示例性的DPP4抑制剂是Vildagliptin(维达列汀)、Sitagliptin(西他列汀)、Denagliptin(地那列汀)、Saxagliptin(沙格列汀)、Berberine(小檗碱)。
示例性的激素包括垂体激素或下丘脑激素或调节性活性肽及其拮抗剂,如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e)(促滤泡素(Follitropin),促黄体激素(Lutropin),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gonadotropin),促生育素(Menotropin))、Somatropine(生长激素)(促生长激素(Somatropin))、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戈那瑞林(Gonadorelin)、曲普瑞林(Tripto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布舍瑞林(Buserelin)、那法瑞林(Nafarelin)和戈舍瑞林(Goserelin)。
示例性的多糖包括糖胺聚糖、透明质酸、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超低分子量肝素或其衍生物,或硫酸化多糖例如上述多糖的多硫酸化形式和/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多硫酸化的低分子量肝素药物可接受的盐的实例是依诺肝素钠(enoxaparin sodium)。透明质酸衍生物的实例是Hylan G-F 20/欣维可(Synvisc),一种透明质酸钠。
本文使用的术语“抗体”指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免疫球蛋白分子抗原结合部分的实例包括F(ab)和F(ab′)2片段,其保留结合抗原的能力。抗体可以是多克隆、单克隆、重组、嵌合、去免疫或人源化、全长人、非人(例如鼠类)或单链抗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体具有效应物功能且可固定补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体不具有或具有减少的结合Fc受体的能力。例如,抗体可以是同型或亚型、抗体片段或突变体,其不支持与Fc受体的结合,例如其具有诱变或缺失的Fc受体结合区。
术语“片段”或“抗体片段”指源自抗体多肽分子(例如抗体重链和/或轻链多肽)的多肽,其不包含全长抗体多肽但仍至少包含能够与抗原结合的全长抗体多肽的一部分。抗体片段可包含全长抗体多肽的切割部分,但术语并不限于该切割片段。在本发明中有用的抗体片段包括例如Fab片段、F(ab')2片段、scFv(单链Fv)片段、线性抗体、单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片段如双特异性、三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例如双抗体、三抗体、四抗体)、微型抗体、螯合重组抗体、三功能抗体(tribodies)或双功能抗体(bibodies)、内抗体、纳米抗体、小模块免疫药物(SMIP)、结合域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驼源化抗体和含VHH的抗体。抗原结合抗体片段的其他实例为本领域已知。
术语“互补决定区”或“CDR”指在重链和轻链多肽两者可变区内的短多肽序列,其主要负责介导特异性抗原识别。术语“框架区”指在重链和轻链多肽两者可变区内的氨基酸序列,其并非CDR序列,且主要负责维持CDR序列的正确定位以允许抗原结合。如本领域已知,尽管框架区它们自己通常不直接参与抗原结合,但某些抗体框架区内的一些残基可直接参与抗原结合或可影响CDR中一个或更多个氨基酸与抗原相互作用的能力。
示例性的抗体为抗PCSK-9mAb(例如阿利库单抗(Alirocumab))、抗IL-6mAb(例如Sarilumab)和抗IL-4mAb(例如Dupilumab)。
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可在药物制剂中使用,所述药物制剂包含(a)所述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和(b)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化合物还可在包含一种或多种其他活性药物成分的药物制剂中使用,或在其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是仅有的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中使用。相应地,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涵盖通过混合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的任何制剂。
本文所述的任何药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盐还可考虑在药物递送装置中使用。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为例如酸加成盐和碱性盐。酸加成盐为例如HCl或HBr盐。碱性盐为例如具有选自下组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阳离子的盐:例如Na+或K+,或Ca2+,或铵离子N+(R1)(R2)(R3)(R4),其中R1-R4彼此独立地意为:氢、任选取代的C1-C6烷基、任选取代的C2-C6烯基和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或任选取代的C6-C10杂芳基。药物上可接受的盐的其他实例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
药物上可接受的溶剂合物为例如水合物或链烷酸酯/盐(alkanolates),如甲醇盐(methanolates)或乙醇盐(ethanolates)。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全部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本文中描述的物质、制剂、设备、方法、系统和实施方案的各个组分/部件进行修改(添加和/或去除),本发明的全部范围和精神包含这样的修改及其任何和所有的等同物。

Claims (15)

1.一种注射装置,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用于保持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一端具有针;
盖,所述盖可移除地附接于所述主体,并且具有外盖和针护罩,所述针护罩被构造成与所述注射筒摩擦接合以覆盖所述针;
致偏构件,所述致偏构件被构造成驱使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和
包括闩锁或者卡口连接件的锁,所述锁能够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之间变动,在所述锁定状态中,所述锁将所述盖和所述主体保持在一起,在所述未锁定状态中,所述盖和主体能够移动分开,
其中,所述外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以将所述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致偏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锁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驱使整个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致偏构件是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以将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锁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中间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锁从所述中间状态改变为所述未锁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锁包括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中一者上的轨道以及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中另一者上的销,其中,所述轨道非直线地延伸,并且所述销被构造成被接收在所述轨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装置,包括在所述轨道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构造成抵抗所述销在所述轨道中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进一步包括针套筒,其中,所述针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够在伸展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伸展位置用以在注射筒保持在所述主体中时遮蔽所述针,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针轴向延伸过所述针套筒的端部,其中,当所述锁处于所述未锁定状态且所述盖从所述主体移去时,所述针套筒改变为所述伸展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针套筒被所述致偏构件致使偏向于进入所述伸展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锁被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主体时,所述针套筒被驱使进入到所述主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针套筒被构造为使得当所述针套筒从所述缩回位置改变为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针套筒对所述盖施加力,以驱使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离开所述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由所述主体接收,并且具有从所述注射筒的一端延伸的针,其中,当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主体时,所述针护罩与所述注射筒摩擦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包括针注射筒,其中,所述针注射筒容纳药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中,所述注射装置是自动注射器。
15.一种将盖从注射装置的主体的端部移除的方法,所述盖包括外盖和与注射筒摩擦接合的针护罩,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外盖围绕所述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其中,在所述外盖旋转之前,所述盖通过锁克服致偏构件的力被保持就位;
将所述盖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端部移除,其中,所述致偏构件的所述力驱使所述盖离开所述主体;以及
使针套筒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端部延伸。
CN201680080016.5A 2015-11-27 2016-11-21 注射装置 Active CN108495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96675.1 2015-11-27
EP15196675 2015-11-27
PCT/EP2016/078247 WO2017089259A1 (en) 2015-11-27 2016-11-21 An injec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678A CN108495678A (zh) 2018-09-04
CN108495678B true CN108495678B (zh) 2021-09-14

Family

ID=5470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0016.5A Active CN108495678B (zh) 2015-11-27 2016-11-21 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9770B2 (zh)
EP (1) EP3380171A1 (zh)
JP (1) JP7069014B2 (zh)
CN (1) CN108495678B (zh)
TW (1) TW201726197A (zh)
WO (1) WO20170892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04945A1 (de) * 2018-03-29 2019-10-02 Shimano Inc. Montagebügel für fahrräder, fahrradkomponenten-baueinheiten und fahrradkomponenten-anordnungen
WO2019224784A1 (en) * 2018-05-24 2019-11-28 Novartis Ag Automatic drug delivery device
JP7419339B2 (ja) * 2018-07-24 2024-01-22 アンタレス・ファーマ・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注射器
WO2020239844A1 (en) * 2019-05-29 2020-12-03 Sanofi Assembly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CH715791A2 (de) * 2020-03-26 2020-07-31 Ypsomed Ag Autoinjektor mit Aussschüttdetektion, Verfahren zu dessen Vorbereitung und Antriebseinheit dafür.
CN111939394B (zh) * 2020-08-25 2022-04-0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装置
EP4247460A1 (en) * 2020-11-18 2023-09-27 Sanofi Arrangement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EP4262936A1 (en) * 2020-12-15 2023-10-25 SHL Medical AG A sub-assembly for a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CH718181A2 (de) * 2020-12-17 2022-06-30 Ypsomed Ag Injektionsvorrichtung mit einer Kappe zur Entfernung einer Nadelschutzkappe von einem Produktbehälter und Verfahren zum Vorbereiten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JPWO2023032432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100467A2 (en) * 2001-06-08 2002-12-19 Eli Lilly And Company Needle hiding assembly for a medication injector
EP1385564A1 (en) * 2001-04-28 2004-02-04 Owen Mumford Limite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yringe hold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6701A (en) 1987-09-25 1990-12-11 Nordisk Gentofte A/S Injection apparatus
DE69827036T2 (de) 1997-12-16 2006-03-09 Meridian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sche injektionsvorrichtung zur verabreichung eines medikamentes
DE19954373B4 (de) * 1999-11-11 2011-01-27 Helvoet Pharma Belgium N.V. Schutzkappe für eine Kanüle
US20030125677A1 (en) 2001-12-28 2003-07-0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Medical needle assemblies
FR2837107B1 (fr) 2002-03-18 2005-02-25 Sedat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aiguille destine a une seringue, et dispositif d'injection comprenant une seringue et ce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JP2005152541A (ja) 2003-11-21 2005-06-16 Tasuku:Kk 注射針
US7449012B2 (en) 2004-08-06 2008-11-11 Meridian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injector
US7473918B2 (en) * 2005-12-07 2009-01-06 Vulcan Glob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Inc. Radiation-shielding container
WO2007131013A1 (en) * 2006-05-03 2007-11-15 Antares Pharma, Inc. Two-stage reconstituting injector
CA2641775A1 (en) * 2007-01-09 2008-07-17 Mallinckrodt Inc. Radiation shielded syringe with needle cap ejector
AT505616B1 (de) 2008-02-07 2009-03-15 Pickhard Brigitte Injektionsspritze
EP2468338A1 (en) * 2010-12-21 2012-06-27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Auto-injector
WO2012137803A1 (ja) 2011-04-07 2012-10-11 テルモ株式会社 液体注入具
US9302053B2 (en) * 2011-12-06 2016-04-05 Shl Group Ab Injection device
JP5960296B2 (ja) * 2012-03-14 2016-08-02 ケアベイ・ヨーロッパ・リミテッドCarebay Europe Limited 薬剤送達装置
EP2854907B1 (en) 2012-05-30 2019-01-16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Drive mechanism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WO2015001819A1 (ja) 2013-07-02 2015-01-08 テルモ株式会社 液体投与具
WO2015090320A2 (en) * 2013-12-18 2015-06-25 Cpu Innovation Dose delivery device with improved handling
EP3106190A1 (en) * 2015-06-18 2016-12-21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Medicament injection device with spring loaded double ended needle held away from membrane until use
FR3037807B1 (fr) * 2015-06-23 2017-08-11 Biocorp Prod Seringue a aiguille colle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5564A1 (en) * 2001-04-28 2004-02-04 Owen Mumford Limite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yringe holders
WO2002100467A2 (en) * 2001-06-08 2002-12-19 Eli Lilly And Company Needle hiding assembly for a medication inj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9014B2 (ja) 2022-05-17
JP2018535045A (ja) 2018-11-29
US11439770B2 (en) 2022-09-13
WO2017089259A1 (en) 2017-06-01
US20190001070A1 (en) 2019-01-03
CN108495678A (zh) 2018-09-04
EP3380171A1 (en) 2018-10-03
TW201726197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678B (zh) 注射装置
CN107750175B (zh) 药物输送装置
CN108495672B (zh) 药物注射装置
CN111315429B (zh) 柱塞和药物输送装置
CN108495666B (zh) 药物注射装置
CN108601901B (zh) 具有帽的药物输送装置
CN108495675B (zh) 药物注射装置
CN108601902B (zh) 具有帽的药物输送装置
CN111278489B (zh) 注射器装置
CN111936183A (zh) 用于药物递送装置的驱动子组件
CN109069748B (zh) 具有枢转的针保持器的药物注射装置
CN109069747B (zh) 具有轴向移动的针保持器的注射装置
CN109475693B (zh) 药剂注射器装置
CN109414543B (zh) 注射器组件
CN108495679B (zh) 药物注射装置
CN110621364A (zh) 药物输送装置
CN111918686B (zh) 注射器装置
CN111278491B (zh) 注射器装置
CN110248689B (zh) 用于注射装置的帽
CN108495674B (zh) 注射装置
CN112566683B (zh) 注射装置
CN110520179B (zh) 注射装置
US11944787B2 (en) Injector device
EP3380159A1 (en) An injection device
CN111918685B (zh) 注射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