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770B - 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 Google Patents

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770B
CN108475770B CN201780006724.9A CN201780006724A CN108475770B CN 108475770 B CN108475770 B CN 108475770B CN 201780006724 A CN201780006724 A CN 201780006724A CN 108475770 B CN108475770 B CN 108475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nanotube sheet
current collector
electrode mixtur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67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5770A (zh
Inventor
柳珉圭
严仁晟
睦恩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1156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80101A1/ko
Publication of CN10847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01M4/0435Rolling or cal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3Selection of materials containing carbon or carbonaceous materials as conductive part, e.g. graphite, carbon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添加碳纳米管片,其中在碳纳米管片上的是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混合物层的涂层。

Description

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背景技术
最近,能源价格由于化石燃料的枯竭而上涨,并且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增加,因此对环境友好型替代能源的需求已成为未来生活的必需因素。因此,对诸如核能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潮汐发电技术等各种发电技术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对更高效地使用通过这些技术产生的能量的蓄电装置也持续有着极大兴趣。
特别地,随着移动装置的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并且对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电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通常,就电池的形状而言,对于能够应用于具有薄厚度的产品如移动电话的棱柱型二次电池和袋型二次电池存在高需求,并且就电池的材料而言,对于具有诸如高能量密度、放电电压、输出稳定性等优点的锂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存在高需求。
通常,这样的锂二次电池在重复其中正极中的锂离子嵌入负极并脱嵌的过程的同时进行充电和放电。
然而,在这样的锂二次电池中,电池的理论容量根据电极活性材料的种类而变化,充放电容量随着循环进行而降低。
特别地,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在于,由于电池充放电的进行引起电极体积的变化,导致电极活性材料之间或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混合物层与集电器之间发生分离,因此电极混合物层不能发挥其功能。
另外,在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过程中,嵌入到负极中的锂离子无法适当地脱嵌,并且负极的活性位点减少。结果,电池的充电/放电容量和寿命特性可能随着循环进行而下降。
而且,近来已经做出尝试来增加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为此,在粘合剂的含量增加的同时电极活性材料的负载量增加。
然而,这导致了电极混合物层和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快速降低的问题,这降低了二次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尝试了通过使用高分子量粘合剂或者在集电器的表面上涂布诸如碳的单独材料来提高电极混合物层和集电器之间的结合力的方法。然而,所述粘合剂与待干燥的溶剂一起移动到电极混合物层的表面,因此电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降低或电阻增加。
特别地,随着可穿戴装置的发展,对形状能够变形的柔性二次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这种问题被认为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点。
因此,高度需要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供本公开内容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上述问题和过去已经鉴定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各种实验,并且如后面将要描述的那样,通过构建为在碳纳米管片被设置在集电器上的状态下涂布电极混合物层,至少部分电极混合物浆料渗透并结合到孔隙中从而改善电极混合物层和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从而解决了电极混合物层的脱离问题。基于改善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可实现相对于形状变形而言更柔性的二次电池,并且可最小化对二次电池的形状和装置中的安装空间的制约,且通过降低所含的将电极混合物层固定在集电器上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抑制由于过多含量的粘合剂导致的电阻增加,并且可相对于降低的粘合剂含量而追加含有电极活性材料,因此可以增加电极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并改善二次电池的容量特性。由此,完成了本公开内容。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设置在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碳纳米管片;以及施涂到所述碳纳米管片上的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混合物层。
因此,电极混合物浆料的至少一部分渗透并结合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从而提高电极混合物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因此,可以解决由电极混合物层的脱离引起的问题。基于改善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可实现相对于形状变形而言更柔性的二次电池,并且可最小化对二次电池的形状和装置中的安装空间的制约,通过降低所含的用于将电极混合物层固定在集电器上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抑制由于过多含量的粘合剂导致的电阻增加,并且可相对于降低的粘合剂含量而追加含有电极活性材料。因此,可以增加电极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并可以改善二次电池的容量特性。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碳纳米管片可以具有包含多个孔隙的片结构。
因此,所述碳纳米管片能够用作用于增加电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的结构。更具体地,由于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电极混合物浆料的至少一部分渗透并结合到所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可以增加电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
此时,碳纳米管片可以具有40%至80%的孔隙率。
当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在上述范围之外并且太小时,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不能充分地渗透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并且不能改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相反地,当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超出上述范围并且过大时,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过度渗透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结果,碳纳米管片与集电器隔开并且可能被置于电极混合物层中,因此不能发挥通过碳纳米管片改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效果。
所述电极混合物层可以通过如下操作而形成:将其中电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混合的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设置在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碳纳米管片上,以及干燥和辊压所述碳纳米管片。
这里,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可以是其中电极混合物浆料的至少一部分渗透并结合到所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结构。
也就是说,构成所述电极混合物层的电极混合物浆料可以是如常规情况那样包含粘合剂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电极混合物浆料的至少一部分渗透并结合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因此碳纳米管片能够作为用于增加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结构。
特别地,碳纳米管片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碳纳米管片通过渗透到孔隙中的电极混合物浆料的粘合剂而结合至集电器。
因此,渗透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的粘合剂能够在碳纳米管片与集电器之间起到增加碳纳米管片本身对集电器的粘附力的作用。
此外,与粘合剂层单独涂布在集电器上的情况不同,由于碳纳米管片不溶于电极混合物浆料中,而是通过电极混合物浆料固定在集电器上,因此能够改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并且由于在干燥工序期间粘合剂不会与溶剂一起向电极混合物层的表面移动,所以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
碳纳米管片的厚度可以为5至20微米。
当所述碳纳米管片的厚度小于5微米时,所述碳纳米管片的厚度太薄,不能作为在电极混合物层与集电极之间用于改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结构。因此,可能不会显示改善所需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效果,碳纳米管片的处理不容易,并且用于制造电极的可加工性可能劣化。
相反,当碳纳米管片的厚度大于20微米时,碳纳米管片的厚度太厚,使得电极混合物浆料难以渗透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以与集电器结合。因此,可能不会显示改善所需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效果,而且与有限的电极厚度相比,碳纳米管片的厚度过厚,因此降低了电极混合物层的负载量。而且,存在电极密度降低的问题。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以集电器的一个表面为基准,所述碳纳米管片可以设置在总面积的至少50%上。更具体地,以集电器的一个表面为基准,所述碳纳米管片可以设置在总面积的100%上。
以集电器的一个表面为基准,当碳纳米管片设置在总面积的小于50%上时,碳纳米管片的附加面积过窄,并且改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效果不充分显示。随着电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表现出局部差异,电极混合物层的部分脱离可能更容易发生。
此外,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用电极的设备,该设备包含:第一辊,所述第一辊上卷绕有长片状碳纳米管片;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上卷绕有长片状集电器;第三辊,所述第三辊被构造为在所述碳纳米管片被设置在所述集电器上的状态下同时卷绕所述集电器和所述碳纳米管片;第四辊,所述第四辊被构造为在第一辊或第二辊与第三辊之间在集电器的下表面上同时支撑集电器和碳纳米管片,使得碳纳米管片密合至集电器的上表面;以及浆料施涂部,所述浆料施涂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之间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集电器上设置的碳纳米管片的上表面。
也就是说,在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长片状集电器的上表面期间,碳纳米管片被放置在集电器上,以使碳纳米管片位于电极混合物浆料与集电器的上表面之间,并且电极混合物浆料渗透并结合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
因此,所述二次电池电极制造设备可以通过仅将能够添加长片状碳纳米管片的第一辊添加至常规二次电池电极制造设备来构建。因此,不需要制造单独的二次电池电极制造设备。因此,可以有效地节省制造电极制造设备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以连接第三辊和第四辊的延长线为基准,第一辊可以位于相同或相对低的高度处,使得碳纳米管片通过施加到碳纳米管片的张力而保持在紧绷状态。
以所述延长线为基准,第二辊可相对于第一辊位于相对低的高度处,使得集电器被供给到与浆料施涂部相反的位置。
因此,所述碳纳米管片可以在经由第四辊卷绕在第三辊上的工序中由第四辊支撑并且可以保持在紧绷状态,因此可以容易地防止缺陷,诸如碳纳米管片没有完全密合至集电器上、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重叠等。
此外,卷绕有集电器的第二辊位于比卷绕有碳纳米管片的第一辊低的高度处,因此碳纳米管片和集电器能够通过第三辊在卷绕和运输工序中更容易地放置在集电器上,而没有复杂的附加工序。
所述二次电池电极制造设备还可以包含: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被构造为将施涂到碳纳米管片上的电极混合物浆料干燥;以及辊,所述辊被构造为对位于集电器上的碳纳米管片和干燥的电极混合物浆料进行辊压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碳纳米管片和集电器的进给方向,干燥单元和辊可以位于第四辊和第三辊之间,使得可以对设置在集电器上的碳纳米管片上的电极混合物浆料进行干燥和辊压。
同时,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用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a)通过将碳纳米管片同时并连续地供给到集电器上,使碳纳米管片与集电器紧密接触的工序;b)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与集电器紧密接触的碳纳米管片上的工序;和c)将涂布有电极混合物浆料的集电器干燥和辊压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工序。
因此,由于在集电器被供给以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集电器上的同时碳纳米管片被供给到集电器上,所以不需要增加复杂的工序来提供碳纳米管片,因此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可以被最小化。
也就是说,常规来讲,为了在集电器和电极混合物层之间插入碳纳米管片,需要在将电极浆料涂布在集电器上之前将碳纳米管单独涂布到集电器上的工序。然而,由于在供给电极混合物浆料的同时将片状碳纳米管供给到集电器上,因此本公开内容不需要碳纳米管涂布工序,并且因此可以使由于涂布导致的时间和成本的增加最小化。
在这种情况下,在工序a)中,可以将碳纳米管供给至低于或等于施涂电极混合物浆料的高度的位置;集电器可以设置在与碳纳米管片相比相对低的高度。
因此,通过仅调节供给碳纳米管和集电器的高度,能够改善电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从而不需要在集电器上提供碳纳米管的单独工序。因此,可以直接原样利用常规的二次电池电极制造方法或工序,由此使制造成本和时间的增加最小化。
另外,工序b)中施涂的电极混合物浆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渗透并结合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
因此,碳纳米管片可以用作用于增加电极混合物层和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的结构。
除了所述结构或构造之外,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其余构造、用于制造电极的设备、以及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本文中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二次电池用电极被构造为使得在集电器上设置有碳纳米管片的状态下施涂电极混合物层,从而电极混合物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渗透并结合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以改善电极混合物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由此解决电极混合物层的脱离问题。
此外,基于改进的电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可以实现防止形状变形的更柔性的二次电池,从而易于将柔性电池应用于装置,并且能够使二次电池的形状和装置中的安装空间的制约最小化。
此外,通过减少所含的将电极混合物层固定在集电器上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抑制由于过量含量的粘合剂导致的电阻增加。因为相对于降低的粘合剂含量可以追加包含电极活性材料,所以能够增加电极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并且能够改善二次电池的容量特性。
制造电极的常规方法还包括在集电器上涂布电极浆料之前在集电器上单独涂布碳纳米管以在集电器和电极混合物层之间插入碳纳米管层的工序。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在涂布电极浆料时将碳纳米管片嵌入所述电极浆料的相对容易的方法在集电器和电极混合物层之间添加碳纳米管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垂直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制造图1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实验例1的粘附力测试结果的图。
图4是显示根据实验例2的粘附力测试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此。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垂直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参考图1,二次电池用电极100包含碳纳米管片120(其中碳纳米管片120设置在集电器130的上表面上),和包含电极活性材料111和粘合剂112的电极混合物层110。
碳纳米管片120具有包含多个孔隙的结构,使得电极活性材料111和粘合剂112的一部分渗透并结合到碳纳米管片120的孔隙中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110。
因此,碳纳米管片120用作用于进一步增强电极混合物层110和集电器130之间的粘附力的结构。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制造图1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参考图2,二次电池电极制造设备200包含第一辊210、第二辊220、第三辊230、第四辊240、浆料施涂部250、干燥单元261和262以及辊271和272。
长片状碳纳米管片120卷绕在第一辊210上,卷绕的碳纳米管片120在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进给。
长片状集电器130卷绕在第二辊220上,并且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供给卷绕的集电器130。
在集电器130上设置有碳纳米管片120的状态下,第三辊230同时卷绕上面形成有电极混合物层的电极片201。
第四辊240设置在第一辊210和第二辊220与第三辊230之间,并且设置在集电器130下方以同时支撑从第一辊210和第二辊220供给的集电器130和碳纳米管片120。
以连接第三辊230和第四辊240的延长线L1为基准,第一辊210位于相对低的高度处,并且以所述延长线L1为基准,第二辊220位于相对低的高度处,第二辊220相对于第一辊210位于相对低的高度处,使得集电器130被供给到碳纳米管片120的下部。
碳纳米管片120在被设置在集电器130上的同时与集电器130一起被第四辊支撑,从而碳纳米管片120被保持在集电器130的上表面上,使得集电器130和碳纳米管片120可以以彼此完全紧密接触的方式放置。
基于集电器130和碳纳米管片120的供给方向,浆料施涂部250设置在第四辊240的后面。浆料施涂部250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放置在集电器130上的碳纳米管片120的上表面。
干燥单元261和262分别位于浆料施涂部250后面的集电器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干燥单元261和262将设置在碳纳米管片120的上表面上的电极混合物浆料干燥。
辊271和272由位于施涂有电极混合物浆料的碳纳米管片120的上表面上的第一辊271和位于集电器130的下表面上的第二辊272构成。
第一辊271和第二辊272沿相反方向旋转以辊压碳纳米管片120上的电极混合物浆料来制造其上形成有电极混合物层的电极片201。
辊压的电极片201卷绕在第三辊230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但是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通过将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天然石墨、PVdF粘合剂和天然石墨导电材料以90:4:6的重量比(负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导电材料)充分混合在NMP中,制备负极混合物浆料。将5微米厚的碳纳米管片置于20微米厚的Cu箔上,使得碳纳米管片完全密合至其上。将以上制备的负极混合物浆料施涂于此,干燥并且辊压,以制作负极。
<实施例2>
制作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厚度为10微米。
<实施例3>
制作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厚度为15微米。
<实施例4>
制作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厚度为20微米。
<比较例1>
制作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在Cu箔上不设置碳纳米管片。
<比较例2>
制作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厚度为3微米。
<实验例1>
粘附力测试1
将实施例1和2以及比较例1和2的每个中制备的负极切割并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在从其剥离集电器的同时测量180度剥离强度。结果显示在表1和图3中。通过在每种情况下测量剥离强度五次来进行评价。在以上各情况下,依次测定负极混合物层脱离时的剥离强度和碳纳米管片部脱离时的剥离强度,示出范围。
[表1]
负极混合物层脱离时的粘附力(gf/cm) 碳纳米管片脱离时的粘附力(gf/cm)
实施例1 78~83 110~160
实施例2 78~84 110~160
实施例3 79~85 115~170
实施例4 80~85 120~170
比较例1 38~42 -
比较例2 51~59 -
参考表1和图3,可以确认,在其中碳纳米管片以所需厚度设置在集电器上的状态下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实施例1至4中,与不包含碳纳米管片的比较例1和碳纳米管片过薄的比较例2相比,获得了优异的粘附力。
特别地,在比较例1和2的负极中,负极混合物层和碳纳米管片立即彼此脱离。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至4的负极中,在碳纳米管片上形成的负极混合物层的表面部分优先脱离,然后包含一部分碳纳米管片的剩余负极混合物层脱离。这表明,由于在实施例1至4的负极上设置的具有所需厚度的碳纳米管片,负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进一步改善。
另外,可以看出,比较例2的负极的碳纳米管片太薄,并且不能作为用于改善负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结构充分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当碳纳米管片以比实施例1至4中更厚的厚度设置时,在应用具有相对有限厚度的负极的二次电池中,可以看出,容量应随着负极混合物层厚度的降低而降低。
<实施例5>
通过将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天然石墨、PVdF粘合剂和天然石墨导电材料在NMP中充分混合以具有90:4:6(负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导电材料)的重量比,来制备负极混合物浆料。将孔隙率为40%的5微米厚的碳纳米管片放在20微米厚的Cu箔上,使得碳纳米管片完全密合至其上。将以上制备的负极混合物浆料涂布于此,干燥并辊压,以制作负极。
<实施例6>
制作与实施例5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为80%。
<比较例3>
制作与实施例5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为30%。
<比较例4>
制作与实施例5中一样的负极,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为90%。
<实验例2>
粘附力测试2
将实施例5和6以及比较例1、3和4的每个中制备的负极切割并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在从其上剥离集电器的同时测量180度剥离强度。结果显示在表2和图4中。通过在每种情况下测量剥离强度五次来进行评价。在上述每种情况下,连续测量负极混合物层脱离的剥离强度和碳纳米管片部脱离的剥离强度,示出范围。
[表2]
负极混合物层脱离时的粘附力(gf/cm) 碳纳米管片脱离时的粘附力(gf/cm)
实施例5 66~70 90~140
实施例6 68~73 95~145
比较例1 38~42 -
比较例3 22~25 -
比较例4 51~55 -
参考表2和图4,可以确认,与不包含碳纳米管片的比较例1以及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过低或过高的比较例3和4相比,在集电器上设置了具有期望范围内的孔隙率的碳纳米管片的状态下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实施例5和6显示优异的粘附力。
特别地,在比较例1、3和4的负极中,负极混合物层和碳纳米管片立即从集电器脱离。另一方面,在实施例3和4的负极中,在碳纳米管片上形成的负极混合物层的表面部分优先脱离,然后包含碳纳米管片的负极混合物层的剩余部分脱离。这表明,通过在实施例3和4的负极上设置具有所需范围内的孔隙率的碳纳米管片,负极混合物层对集电器的粘附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比较例3的负极的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过小,负极混合物浆料不能充分渗透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因此,与不含碳纳米管片的比较例1相比,粘附力降低。比较例4的负极中的碳纳米管片的孔隙率过大,并且碳纳米管片与集电器紧密接触的状态由于负极混合物浆料的高渗透性而不易维持。因此,比较例4的负极无法作为用于改善负极混合物层的粘附力的结构充分发挥功能。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及其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6)

1.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用电极的设备,
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设置在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碳纳米管片,和涂布在所述碳纳米管片上的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混合物层,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包含多个孔隙的片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40%至80%的孔隙率,且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5微米至20微米的厚度,
其中所述设备包含: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上卷绕有长片状碳纳米管片;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上卷绕有长片状集电器;
第三辊,所述第三辊被构造为在所述碳纳米管片被设置在所述集电器上的状态下同时卷绕所述集电器和所述碳纳米管片;
第四辊,所述第四辊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三辊之间在所述集电器的下表面上同时支撑所述集电器和所述碳纳米管片,使得所述碳纳米管片密合至所述集电器的上表面;以及
浆料施涂部,所述浆料施涂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之间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设置在所述集电器上的所述碳纳米管片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以连接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的延长线为基准,所述第一辊位于与延长线相同的高度处或位于相对于延长线相对低的高度处,使得所述碳纳米管片由于施加到位于低高度处的碳纳米管片的张力而保持在紧绷状态;并且
以所述延长线为基准,所述第二辊相对于所述第一辊位于相对低的高度处,使得所述集电器被供给到与所述浆料施涂部相反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含:
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被构造为将施涂到所述碳纳米管片上的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干燥;以及
辊,所述辊被构造为将设置在所述集电器上的所述碳纳米管片和干燥的电极混合物浆料进行辊压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
4.一种通过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制造二次电池用电极的方法,
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设置在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碳纳米管片,和涂布在所述碳纳米管片上的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混合物层,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包含多个孔隙的片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40%至80%的孔隙率,且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5微米至20微米的厚度,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a)将碳纳米管片同时供给并密合至连续供给的集电器上的工序;
b)将电极混合物浆料施涂到与所述集电器紧密接触放置的所述碳纳米管片上的工序;以及
c)将涂布有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的所述集电器干燥和辊压从而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工序a)中,将碳纳米管供给至低于或等于施涂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的高度的位置;并且
所述集电器在与所述碳纳米管片相比相对低的高度被供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中施涂的所述电极混合物浆料的至少一部分渗透并结合到所述碳纳米管片的孔隙中从而形成所述电极混合物层。
CN201780006724.9A 2016-10-26 2017-10-19 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Active CN108475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39821 2016-10-26
KR20160139821 2016-10-26
KR10-2017-0133825 2017-10-16
KR1020170133825A KR102110800B1 (ko) 2016-10-26 2017-10-16 카본 나노 튜브 시트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PCT/KR2017/011563 WO2018080101A1 (ko) 2016-10-26 2017-10-19 카본 나노 튜브 시트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770A CN108475770A (zh) 2018-08-31
CN108475770B true CN108475770B (zh) 2021-12-07

Family

ID=6219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6724.9A Active CN108475770B (zh) 2016-10-26 2017-10-19 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1336B2 (zh)
EP (1) EP3399577B1 (zh)
KR (1) KR102110800B1 (zh)
CN (1) CN10847577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567A (zh) * 2008-01-15 2009-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极、锂电池、制造电极的方法和涂布电极的分散体
CN10407865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JP2015207523A (ja) * 2014-04-23 2015-11-1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電極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5932297A (zh) * 2016-06-12 2016-09-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涂层集流体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3550B2 (ja) * 2004-08-26 2011-01-19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集電体及び鉛蓄電池
KR100804991B1 (ko) 2005-01-15 2008-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표면 처리된 전극 집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1101153B1 (ko) 2007-04-26 2012-01-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탄소나노튜브가 코팅된 이차전지용 집전체 및 이를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DE102010030887A1 (de) 2010-07-02 2012-01-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Kathodeneinheit für Alkalimetall-Schwefel-Batterie
CN102479939B (zh) 2010-11-25 2016-08-03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02538B1 (ko) 2010-11-26 2015-03-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알박 리튬 유황 2차 전지용의 양극 및 그 형성 방법
KR101494506B1 (ko) * 2011-05-06 2015-02-17 도요타 지도샤(주)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US20140093769A1 (en) 2011-05-19 2014-04-03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arbon Nanotube-Based Electrode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2306800B (zh) 2011-08-16 2015-11-25 清华大学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EP2897203A4 (en) * 2012-09-14 2016-06-01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COMPOSITE CURRENT COLLECTOR FOR ELECTRODE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DE
JP2014212027A (ja) 2013-04-18 2014-11-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極製造装置
KR101516225B1 (ko) * 2013-05-03 2015-05-04 주식회사 제낙스 부직포 집전체, 이를 이용한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의 제조 시스템
JP6256913B2 (ja) 2013-07-23 2018-01-10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KR101586536B1 (ko) 2013-10-10 2016-01-19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고상 리튬이차전지용 탄소섬유 시트 집전체의 제조방법 및 탄소섬유 시트 집전체를 포함하는 전고상 리튬이차전지
KR101840494B1 (ko) 2013-10-31 2018-03-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EP3186847A1 (en) * 2014-07-31 2017-07-05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arbon nanotube-based lithium ion battery
KR101684395B1 (ko) 2014-10-02 2016-12-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성이 향상된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1826250B1 (ko) 2014-10-07 2018-02-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집전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JP6492583B2 (ja) 2014-11-28 2019-04-0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極の製造方法
JP6448352B2 (ja) * 2014-12-18 2019-01-09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アルカリ金属−硫黄電池用正極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US10050265B2 (en) * 2014-12-18 2018-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having sulfur contained in pores between nanocarbon structures, alkali metal-sulfur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positive electrod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567A (zh) * 2008-01-15 2009-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极、锂电池、制造电极的方法和涂布电极的分散体
CN10407865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JP2015207523A (ja) * 2014-04-23 2015-11-1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電極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5932297A (zh) * 2016-06-12 2016-09-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涂层集流体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9577B1 (en) 2021-01-20
US20190027755A1 (en) 2019-01-24
EP3399577A4 (en) 2019-03-06
KR102110800B1 (ko) 2020-05-14
US11171336B2 (en) 2021-11-09
EP3399577A1 (en) 2018-11-07
KR20180045802A (ko) 2018-05-04
CN108475770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4825B (zh) 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41624B (zh) 电池或电容器用锂金属箔
Zhang et al. Solid-state, flexible, high strength paper-based supercapacitors
CN100590761C (zh) 一种超级电容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3430360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6187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8485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水系底涂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33292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
CN108258236A (zh) 一种高比容量高循环寿命18650圆柱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2246A (zh) 一种连续化可控有效的预锂化系统和补锂方法
KR102044692B1 (ko) 전극 보호층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US20180226700A1 (en) Electrode drying device, and battery cell comprising electrode manufactured according to same
KR102054326B1 (ko) 미세 홀들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CN110911640A (zh) 多层阳极以及包含多层阳极的锂二次电池
WO2016045622A1 (zh) 电池、电池组和不间断电源
CN108475770B (zh) 包含碳纳米管片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CN110718402A (zh) 一种柔性可折叠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54323B1 (ko) 집전체로부터의 거리에 따라 상이한 입경의 전극 활물질 입자를 포함하는 전극을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극 제조 방법
CN113193203B (zh) 一种硅碳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2299341A (zh) 表面凹凸处理金属箔锂离子电池用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547004B (zh) 電化學電池集流體及電化學電池電極的製備方法
KR101936339B1 (ko) 전극 합제층 형성 몰드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제조 장치
CN112928274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CN202067861U (zh) 表面凹凸处理金属箔锂离子电池用极板
US20230187636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ode with heterogeneous multiple coa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7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