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036A - 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036A
CN108475036A CN201680077830.1A CN201680077830A CN108475036A CN 108475036 A CN108475036 A CN 108475036A CN 201680077830 A CN201680077830 A CN 201680077830A CN 108475036 A CN108475036 A CN 108475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ng member
sheet material
recording medium
protrus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8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斋藤圣治
窪田启介
冈本政已
野泽健二
广瀬文洋
山地健介
汤浅周太郎
菊岛祐树
辺见香理
神田雄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2Removing a copy sheet form a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Abstract

分离构件36将待输送物体P从旋转构件26分离,所述待输送物体从由彼此接触的两个旋转构件26和27形成的夹持部N2中送出。分离构件36被安装成面向夹持部部分N2同时相对于两个旋转构件26,27的中心线的法线倾斜,并且包括波形部分39,该波形部分覆盖片材通过区域Q,其中记录介质P与分离构件36能够沿着输送方向B并沿着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Y接触。波形部分39具有多个凹部39a,该多个凹部彼此平行且在相对于输送方向B和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凹部39a形成为使得其中的至少两个在输送方向B上重叠。

Description

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定影装置,其中由于记录介质通过由两个辊形成的夹持部,记录介质上承载的调色剂被熔化并被按压,并且图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在这种类型的定影装置中,要可靠地防止已经通过夹持部的记录介质缠绕在辊上。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知这样的构造:具有分离爪或分离板的分离构件设置在夹持部的出口附近,以将记录介质的前端从定影构件剥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使用用于形成可见图像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定影装置以将调色剂图像永久地定影在诸如转印片材等的记录介质上。
在定影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按压装置(定影夹持部),该按压装置由加热和旋转的定影辊或定影带、压在旋转的定影辊或定影带上的按压辊或按压带等形成。结果,承载在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被熔化并且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在这点上,包括分离爪或分离板的片材分离装置安装在定影辊或定影带附近。通过片材分离装置强制分离卷绕在具有熔化的调色剂的定影辊或定影带上的记录介质。
在这点上,当记录介质被强制从定影辊或定影带分离时,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与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输送表面接触。结果,可能会产生条纹图像或者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阻力增加。
为了避免产生条纹图像,专利文献3提出:分离爪的输送表面在关于输送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中心处的相应形状是彼此不同的。也就是说,端部从输送表面突出和中心从输送表面凹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号5332310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号2014-157215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号2006-18968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仅通过简单地安装分离构件,在调色剂具有定影工艺的热并处于半熔化状态的状态下,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会与分离构件接触并被摩擦,因此,会发生图像缺陷。
进一步地,当记录介质被强制从定影辊或定影带分离时,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与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输送表面接触。结果,可能会产生条纹图像或者记录介质的输送阻力增加。
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文献1,对于诸如涂覆纸的记录介质不太刚性的情况,由于施加到分离爪的接触力集中在端部上,所以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条纹图像。
另外,由于调色剂与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输送表面接触,调色剂可能附着到分离爪或分离板。如果发生调色剂的附着,则附着的调色剂可能起到用于记录介质的输送阻力的作用,并且附着的调色剂可能刮伤调色剂图像,并且因此可能产生条纹图像。
考虑到这些问题设计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分离构件,该分离构件抑制当输送物体从夹持部剥离时可能以其他方式发生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即使在使用韧度较低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条纹图像的产生。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分离构件将输送物体从两个旋转构件之一分离,输送物体已经从由彼此接触的两个旋转构件形成的夹持部送出。分离构件包括朝向夹持部定向并从两个旋转构件的中心线的法线倾斜的波形部分。波形部分形成为覆盖其中输送物体沿输送方向并沿着输送物体的宽度方向与分离构件接触的片材通过区域。波形部分具有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彼此平行并沿着从输送方向倾斜和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至少两个凹部沿着输送方向重叠。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构件主体,该分离构件主体设置在由彼此接触的两个旋转构件形成的定影夹持部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分离装置构造成将记录介质与两个旋转构件之一分离。分离装置还具有在记录介质与其接触的分离构件主体的滑动表面上的表面层。该表面层被成形为减小记录介质实际接触的滑动表面的面积。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分离构件,可以抑制当输送物体从夹持部剥离时可能发生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进一步地,即使在使用韧度较低的记录介质时,也可以抑制条纹图像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的一个示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整体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分离装置的构造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5示出图3所示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构件的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6示出了分离构件和定影带之间的间隙的一个示例;
图7示出了分离构件和定影带之间的间隙的另一示例;
图8示出了当分离构件剥离片材时执行的操作的一个示例;
图9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片材的方式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片材的方式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9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片材的方式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9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片材的方式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波形部分的一个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波形部分的截面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整体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波形部分的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14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波形部分的截面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1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波形部分的截面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凹槽的方法的一个示例;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凹槽的表面状态的一个示例;
图17A示出与本发明比较的传统示例;
图17B示出与本发明比较的传统示例;
图18示出了与本发明相比较的凹槽的比较示例;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
图20是定影装置和分离装置的总体截面图;
图21示出了将分离构件相对于定影带定位的方式;
图22是分离构件的透视图;
图23示出了用于调节分离构件相对于定影带的位置的构造;
图24是示出分离构件的构造的放大截面图;
图25是示出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的突起的形状的放大侧视图;
图26是示出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的突起的形状的放大截面图;
图27是示出在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布置突起的方式的透视图;
图28是示出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的突起的变体的透视图;
图29A示出了用于在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形成突起的方法;
图29B示出了用于在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形成突起的方法;
图30示出了用于在分离构件的滑动表面上形成突起的另一种方法;
图31是在形成图30所示的突起之后测量的表面粗糙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图1中所示的为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现在将被描述。
注意到,在图1中,假定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向上竖直方向是Z方向,垂直于Z方向并且也垂直于图1的方向1是Y方向,垂直于Z方向并垂直于Y方向的方向是X方向。
图像形成设备100是串联型和中间转印型的打印机。
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为环形带形式的转印构件的中间转印带10,在中间转印带10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下方并供应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的片材供给单元40。
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和曝光装置4,该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用于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Y,1C,1M和1K,以及曝光装置为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方的光学写入单元。
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二次转印装置5,该二次转印装置5用于输送片材P并将由中间转印带10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的二次转印位置N处,该二次转印位置N是中间转印带10和片材P之间的夹持部。
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清洁单元17,该清洁单元去除在二次转印之后剩余的调色剂,换句话说,清洁中间转印带10。
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对位辊对145,对位辊对145在预定的时间将从片材供给单元40供应的片材P发送到二次转印位置N。
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定影装置6,该定影装置通过加热并按压已经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以承载调色剂图像并且已经由二次转印装置5输送的片材P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
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片材排出单元7,片材排出单元7将已经通过定影装置6的片材P排出到外部以具有定影的调色剂图像。
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作为用于控制上述各个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装置的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在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中,安装有CPU、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中间转印带10缠绕在多个支撑辊14,15和15'以及二次转印相对辊16上;并且以中间转印带10能够沿图1所示的方向A顺时针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二次转印相对辊16用作支撑中间转印带10的支撑辊之一。
根据本实施例,支撑辊14特别具有作为用于驱动和转动中间转印带10的驱动辊的功能。
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1构造如下:沿着中间转印带10的如方向A所示的输送方向,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并排设置在在支撑辊14和15之间伸展的中间转印带10上。注意到,添加到附图标记末尾的字母Y,M,C和K分别指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颜色。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分别包括作为承载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Y,2M,2C和2K。
在感光鼓2Y,2M,2C和2K的周围,安装用于利用由曝光装置4形成的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的调色剂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显影装置的详细描述被省略。
一次转印辊6Y,6M,6C和6K安装在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2Y,2M,2C和2K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的一次转印位置,使得一次转印辊6Y,6M,6C和6K分别面对感光鼓2Y,2M,2C和2K,其间具有中间转印带10。
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可通过使感光鼓2Y,2M,2C和2K与中间转印带10进行接触和分离而在中间转印带10上形成希望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曝光装置4是使用两种扫描光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一种类型对应于两个图像形成单元1Y和1M,另一种类型对应于两个图像形成单元1C和1K。
曝光装置4根据分别对应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颜色的图像信息组来曝光感光鼓2Y,2M,2C和2K以形成静电潜像。
根据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100使用使用两种类型的扫描光的曝光装置4来曝光四个感光鼓2Y,2M,2C,2K。然而,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构造。例如,曝光装置4可以是使用四种类型的扫描光的光学扫描装置,或者可以是四个光学扫描装置,每一个使用单一类型的扫描光以使相应的一个感光鼓2Y,2M,2C和2K曝光。
二次转印装置5关于中间转印带10安装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相反的一侧上。二次转印装置5将二次转印辊16'压到二次转印相对辊16上,该二次转印相对辊是支撑中间转印带10的支撑辊之一;施加转印电场;从而将中间转印带10上的图像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
换句话说,二次转印装置5利用二次转印辊16'在二次转印位置N处夹持中间转印带10和片材P;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并由此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上到片材P上。
此时,对于二次转印偏压,施加与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上的静电电荷相反的电荷。
二次转印装置5将在二次转印位置N进行了二次转印的片材P输送到定影装置6。
在二次转印装置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上,安装有将转印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的定影装置6。
如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6包括:加热辊30,其包括作为热源的加热器34;为旋转构件并缠绕在加热辊30上的定影带26;以及定影辊32。定影带26缠绕在定影辊32和加热辊30上。
定影装置6还包括按压辊27,该按压辊27是压在定影带26上的旋转构件,以形成为按压辊26与定影辊32之间的按压装置的定影夹持部N2。加热辊30、定影带26和定影辊32是构成用于以环形方式移动定影带26的带单元的旋转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辊32和按压辊27被布置为使得连接为旋转构件的定影辊32的旋转中心与按压辊27的旋转中心的中心线的法线平行于XY平面。
定影装置6包括分离装置60,该分离装置相对于输送方向安装在定影夹持部N2的下游侧。
定影装置6使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通过定影夹持部N2,以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的表面。
定影带26是具有例如多层结构的环形带,其中在由厚度为90μm的PI(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基层上,由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和释放层被顺序地堆叠。
定影带26的弹性层的厚度近似在200μm-500μm的范围内,并且由诸如硅橡胶、氟橡胶或膨胀硅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
定影带26的释放层具有大约20μm的厚度,并且由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PES(聚醚硫醚)等制成。
通过将释放层安装为定影带26的表面层,可以确保相对于调色剂(调色剂图像)的可释放性(可分离性)。
加热辊30例如是由诸如铝等金属制成的薄壁圆筒,并且在该圆筒内部具有为卤素加热器的加热器34。
定影辊32和按压辊27是其中在金属芯棒上形成有由氟橡胶、硅酮橡胶、膨胀硅酮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的圆筒。
加热辊30加热定影带26,因此,当片材P通过定影夹持部N2时,热量被供应到片材P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并且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P的图像形成侧表面。
在定影夹持部N2的关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分离装置60设置在定影辊32侧。
通过定影夹持部N2的片材P的前端被分离构件36从定影带26上剥离,并且片材P被输送到片材排出单元7。安装在如图3所示的分离装置60中的分离构件36将在后面描述。片材P是记录介质并且是输送物体。
替代地,片材P被发送到片材翻转单元28,片材翻转单元28将片材P朝向对位辊对145输送,用于上下翻转片材P以便在两侧形成图像。
注意到,希望的是,分离装置60可安装在片材P的图像形成侧上,即定影辊32侧上。然而,分离装置60可以布置在按压辊27侧上。
片材排出单元7包括彼此面对的一对片材排出辊171。
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主存储器(MEM-P),北桥(NB)和南桥(SB)。
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还包括AGP(加速图形端口)总线,ASIC(专用集成电路)和本地存储器(MEM-C)。
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还包括HD(硬盘),HDD(硬盘驱动器),PCI总线和网络I/F。
CPU根据存储在主存储器中的程序进行操作以处理或计算数据或控制上述元件。主存储器被用作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的存储区域,并且存储用于实现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的各种功能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可以在存储在诸如CD-ROM,FD,CD-R,DVD等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之后作为可安装或可执行形式的文件提供。
本地存储器(MEM-C)用作复印过程的图像缓冲区,并用作代码缓冲区。HD是存储图像数据、用于打印的字体数据和表单的存储器。HDD控制在CPU的控制下从HD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写入HD。网络I/F用于经由通信网络向诸如信息处理设备的外部设备发送信息并从其接收信息。
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操作作为用于经由通信网络等控制与主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的双向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图像形成控制装置93也操作作为用于从主机设备向曝光装置4发送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
由二次转印装置5转印有图像的片材P通过由两个辊23支撑的输送带24被发送到定影装置6。在这点上,替代输送带24,定影引导构件可被使用。另外替代地,可以使用输送辊等。
在所示示例中,片材翻转单元28安装在二次转印装置5和定影装置6的下方并且与图像形成装置1平行,用于翻转和输送片材P,为了在另一面上记录图像以实现双面打印的目的。
现在将参照图3和图4更详细地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0中伴随定影装置6并且具有上述构造的分离装置60。
分离装置60包括作为固定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的支撑构件的支柱62、利用螺钉68安装到支柱62的分离构件36,以及用于调节分离构件36距离支柱62以将分离构件36相对于Z方向定位的弹簧66。
如图4所示的,支柱62在关于片材P的Y方向的两端具有通过型锻工艺而形成的定位销70。支柱62以定位销70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
多个螺钉68和多个弹簧66沿着分离构件36的Y方向并排布置,并且具有作为位置调节单元的功能,以调节支柱62与分离构件36之间沿着Z方向的距离。
根据本实施例,分离构件36是如图5所示的沿着Y方向延伸的单个平坦构件,并且具有在+Z方向上突出的多个突起64和形成为覆盖能够在分隔构件36的-Z侧表面上与片材P接触的区域的波形部分39。
希望的是,为了使分离构件36能够均匀地与片材P接触,分离构件36可以由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Y方向整体形成的单个平板构件形成。
分离构件3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片材P沿着与定影带26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的Y方向上的最大图像区域的长度。最大图像区域特别地意味着图像可在片材P上形成的最大区域。
分离构件36可以是沿Y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窄分离爪。
分隔构件36的主体由耐热塑料板或金属板诸如SUS制成。希望的是,为主体沿-X方向的延伸端的边缘37可以像具有0.4mm厚度的片材一样,使得可以减小距定影夹持部N2的距离。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的,邻接板72形成在支柱62在±Y方向的端部处位于分离构件36的两端外侧。更详细地说,邻接板72形成在片材通过区域Q的外侧。
在下文中,分离构件36和片材P可以在分离构件36的-Z侧表面上接触的区域将被称为片材通过区域Q。
邻接板72的邻接端72a关于±Y方向与定影带26的两端接触,使得邻接板72定位分离构件36。
在其中将沿着Y方向的片材P的中心用作用于输送片材P的参照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希望的是,边缘37和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G1和G2可以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得分离构件36关于Y方向的端部处的间隙大于分离构件36关于Y方向的中心处的间隙,如图6所示的。
换句话说,在分离构件36关于Y方向的的中心处的边缘37和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G1比分离构件36关于Y方向的端部处的边缘37和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G2短。在这点上,在图6中,为了解释的目的,夸张地进行了图示并且比例尺与实际的比例尺是不同的。
当定影辊32被加热时,定影辊32的外形由于热膨胀而变化。当片材P以片材P关于Y方向的中心被用作参照位置的方式被输送时,希望的是,边缘37可以被支撑为使得当定影辊32关于Y方向的中心热膨胀时,分离构件36的边缘37平行于定影辊32。
也就是说,希望的是,在用作用于输送片材P的参照位置的片材P的中心处,间隙可以是最小的。
对于其中片材P在-Y方向的端部被用作参照位置的端部参照输送系统的情况,热膨胀的参照位置是定影辊32在-Y方向上的端部。因此,如图7所示的,边缘37以从定影辊32的轴线即从Y方向倾斜的方式被支撑。
与定影夹持部N2相邻的分离构件36的端部,即边缘37以相对于X-Y平面倾斜角度θ的方式设置,如图3所示的。
通常希望的是,由定影辊32和按压辊27形成的定影夹持部N2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定影夹持部N2的输送方向B朝向图像未形成侧,即,对应于按压辊27侧的-Z方向,定向,以便片材P能够容易地从定影带26分离。
本实施例被设计为使得按压辊27比定影辊32更硬,以使得为输送方向的B方向从X-Y平面朝向按压辊27侧倾斜。
然而,例如,当在薄的片材P的前端区域已经形成实心图像时,片材P可以缠绕在定影带26上,并且可以以附着到定影带26的状态被输送,如图8所示的。
当片材P厚时,片材P的韧性超过调色剂朝向定影带26的附着力,并且片材P沿定影夹持部N2的方向即B方向排出,如图9B中所示的。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离构件36的边缘37相对于XY平面倾斜角度θ,因此避免了片材P与分离构件36的过度接触,并且图像缺陷的出现受到抑制。
希望的是,角度θ可以相对于形成定影夹持部N2的两个旋转构件的中心线的法向朝向图像未形成侧倾斜,换句话说,可以朝向按压辊27侧倾斜从0度到10度的范围内的角度。
换句话说,希望的是,分离构件36的安装角度θ可以使得分离构件36平行于片材P的输送方向B安装。
通过由此使得角度θ与定影夹持部N2的方向相同,分离构件36沿着片材P的输送方向B布置,并且因此由于与分离构件36的过度接触而会以其他方式发生的图像缺陷的发生被限制。
进一步地,由于分离构件36的上述设置,即使其中片材P已经以缠绕在定影带26上的状态被输送的情况下,边缘37也容易从定影带26剥离片材P。
取决于在片材P上形成的图像的状态、片材P的类型等,会存在各种可能的片材输送状态,如图9A-9D所示的。在这些可能的片材输送状态的任何状态下,如图9A-9D所示的,分离构件36从定影带26剥离片材P。在这一点上,其中分离构件36和片材P接触的区域对于各个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各个情况的片材通过区域Q被示出在这些附图中。
如上早已所述的,希望的是,波形部分39可形成为包括片材通过区域Q。对于其中各种输送状态会发生的情况,更希望的是,波形部分39可形成为包括最大的片材通过区域Q。
具有上述构造的分离构件36通过与片材P接触而从定影带26剥离片材P。
在这点上,在片材已经通过定影夹持部N2之后,片材P上的调色剂立即处于柔软且可变形的状态,因为其在调色剂被加热和按压之后立即进行。
如果分离构件36的片材通过区域Q与这样的调色剂接触,则调色剂可能变形并且可能发生图像缺陷。
图17A示出了作为对于其中分离构件36的表面具有局部突起的情况下的比较示例的分离构件36的Z方向表面状态的曲线图。对应于图17A中所示的表面状态的区段在图17B中被示出为由虚线包围的区域C。
关于这样的图像缺陷问题,已知如图17B所示的在片材P上形成的实心图像中出现的诸如光泽条纹之类的图像缺陷可能会特别是发生在当分离构件36具有如图17A中示出的粗糙表面状态时。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可以使分离构件36的表面平滑。然而,如果分离构件36的表面变得平滑,则分离构件36与片材P之间的附着性会增强,并且因此片材P的输送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分离构件36包括具有多个凹部39a的波形部分39,所述多个凹部39a相互平行并且沿着从B方向倾斜并且还从如图10所示的Y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现在将详细描述波形部分39。
如图10和11所示的,波形部分39具有作为从B方向倾斜并且也从Y方向倾斜的多个凹部的凹槽39a;以及在凹槽39a之间形成的突起39b。
凹槽39a是以间隔Y1形成的精细凹部,如图11中作为截面图示意性示出的。
希望的是,突起39b可以以突起的方式形成在凹槽39a之间以具有平滑弯曲的表面。
此外,凹槽39a形成为使得至少两个凹槽39a沿着B方向重叠。
凹槽39a“重叠”是指,当沿着B方向观察分离构件36时,可以看出至少两个凹槽39a重叠,如图10所示的。
换句话说,当在波形部分39中沿着B方向绘制虚拟直线时,直线在两个或更多个点处与凹槽39a相交。
进一步地换句话说,如图10所示,为波形部分39的凹槽39a的伸长线或延长线的直线D相对于B方向倾斜地延伸,即,直线D沿倾斜方向延伸。因此,相邻凹槽39a的相应伸长线具有在垂直于B方向的方向上重叠的区段。
由于形成在分离装置60的边缘37处的凹槽39a的存在,延伸线是出现在分离构件36的表面上的线。
由于凹槽39a的延伸线倾斜于B方向,凹槽39a的延伸线之间的多个突起39b均匀地与片材P上的相同位置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图17B等所示的间隙状条纹的产生。
相对于B方向的倾斜度可以是诸如30度、45度和60度等各种角度中的任何一种。希望的是,倾斜度可以落在使得相邻的凹槽39a沿着B方向重叠的范围内。在倾斜度为45度的情况下,沿着B方向发生重叠,并且沿与B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重叠。因此,45度的倾斜是最理想的。
凹槽39a可以沿着B方向形成为2mm的长度,或者5mm或更长的长度。最希望的是,凹槽39a可形成为覆盖片材P可与分离构件36接触的区域,即片材通过区域Q。
在图10所示的波形部分39中,凹槽39a形成为简单的斜线。然而,凹槽39a可以形成为具有例如楔形,>的形状,或诸如X或C的字母的形状。
为了解释上述构造的目的,现在将作为比较例进行描述分离构件360,该分离构件360具有平行于为输送方向的B方向布置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390。
在该示例中,当片材P在与分离构件360摩擦的状态下沿B方向移动时,片材P上的调色剂可能仅通过凹槽390之间的突起391而变形,并且条纹状的光泽不均匀性等会发生。
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由于至少两个凹槽39a沿着B方向重叠,所以在通过凹槽39a的片材P的表面与凹槽39a和突起39b均匀地接触的状态下输送片材P。因此,抑制了沿输送方向的条纹的产生。
此外,由于存在凹槽39a,所以片材P与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附着减少,并且因此片材P的输送不受阻碍。
此外,突起39b形成为具有平滑弯曲的表面。因此,理想地,突起39b以点接触的方式与片材P接触,并且因此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附着减少,并且片材P的输送不被阻碍。
在这点上,限定波形部分39和片材P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最小深度取决于片材P的类型和分离构件36的材料被确定之后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压力。
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在分离构件36安装的角度朝向按压辊27侧倾斜从0度到10度的范围内的角度的情况下,根据输送方向B,接触压力高于其中分离构件36的角度θ朝向定影辊32侧定向的情况的接触压力。因此,希望的是,凹槽39a的深度可设置为更大的。
具体地,对于安装分离构件36的角度θ处于0度至10度的范围内的情况,希望的是,凹槽39a的深度可以大于或等于7.3μm。
通过由此设置凹槽39a的深度大于或等于7.3μm,片材P与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压力减小并且片材阻塞被抑制。
在这点上,如果凹槽39a的深度要无限增加,则关注的是,在接触压力增加时可能发生凹部间距处的图像光泽不均匀性。
在这点上,在分离构件36的角度θ朝向定影辊32侧定向以降低接触压力的情况下,即使当凹槽39a的深度大于或等于50微米时,也检测不到光泽不均匀性。
但是,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在角度θ朝向按压辊27侧倾斜从0度至10度的范围的角度的情况下,根据输送方向B,由于凹槽39a的深度设定为小于或等于38μm,所以确定光泽不均匀性减小。
因此,分离构件36的安装角度θ可以使得边缘37朝向如图12所示的定影辊32侧定向,或者分离构件36可以以边缘37朝向按压辊27侧定向的方式倾斜。注意到,“边缘37朝向定影辊32侧定向”的状态明确表示“分离构件36根据输送方向B朝向按压辊27侧倾斜”。以相同的方式,“边缘37朝向按压辊27侧”的状态意味着“分离构件36根据输送方向B朝向定影辊32侧倾斜”。
在分离构件36的边缘37从XY平面朝向按压辊27侧倾斜的情况下,关注的是,在片材P和边缘37之间的接触压力可能根据片材P的输送状态而增加。
当边缘37与片材P接触时,接触压力高于分离构件36的平坦区域与片材P接触的情况。因此,可能发生上述光泽不均匀性。
因此,希望的是,为了避免光泽不均匀性,边缘37处的波形部分39的截面优选具有小于或等于3μm的深度。
在这点上,边缘37具有高接触压力,因此非常关注的是片材P可能在边缘37处附着到分离构件36上。因此,希望的是,其中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的上述部分的长度可以被限制为大约1mm。
通过使用上述波形部分39,抑制了当片材P从定影夹持部N2剥离时可能以其他方式发生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分离构件36在覆盖片材通过区域Q的位置处具有波形部分39。
波形部分39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39a,这些凹槽沿着从B方向倾斜并且从Y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凹槽39a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至少两个凹槽39a沿着B方向重叠。
由于上述构造,抑制了当记录介质从夹持部剥离时可能以其他方式发生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例,在分离构件36关于Y方向的中心处边缘37与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G1小于在分离构件36关于Y方向的端部处边缘37与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G2。
因此,分离构件36和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G1和G2被布置成使得在Y方向端部处的间隙比在Y方向中心处的间隙宽。结果,即使当定影辊32热膨胀时,分离构件36与定影带26之间的间隙也被高精度地控制,并且因此片材P可以容易地被剥离。
[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2所示的分离装置60将被描述。
关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它们的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分离构件36包括主体36a和带构件36b。带构件36b形成在包括朝向定影夹持部N2侧定向的分离构件36的边缘37的表面上,并且是比主体36a更可滑动的表面层构件。
主体36a由耐热塑料板或诸如SUS的金属板制成。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减小主体36a与定影夹持部N2之间的间隙,希望的是,为-X方向上的延伸端的边缘37可以像厚度为0.4mm的薄片材。
带构件36b粘接到主体36a上以覆盖主体36a的-Z方向侧表面并且在为-X方向端部的边缘37处折回以部分地覆盖主体36a的+Z方向侧表面。
带构件36b由高可滑动的且高可释放的材料构成,例如特氟龙(注册商标)等的氟树脂。
希望的是,带构件36b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带构件36b和边缘37的总厚度被限制为大约0.6mm,以便不阻止带构件36b与定影夹持部N2之间的间隙。
带构件36b具有覆盖片材通过区域Q的波形部分39,并且具有间隔Y2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39a,如图13所示的。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例,凹槽39a具有在主体36a的边缘37侧处的预定长度内,即在该示例中,在主体36a的延伸端处的1mm内的浅凹槽部分39c。在浅凹槽部39c中,凹槽39a比其他部分处浅。
也就是说,波形部分39具有在-X方向上的延伸端处较浅且在另一个部分处较深处的凹部区域。
由于具有上述构造的波形部分39,当片材P从定影夹持部N2排出时,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阻力降低,并且图像缺陷的发生被抑制。
根据本实施例,波形部分39形成为覆盖片材通过区域Q。然而,波形部分39也可以形成为覆盖带构件36b的整个表面。
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状态根据片材P的类型、形成在片材P上的图像等而变化很大。
因此,为了在任何条件下降低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阻力,最希望的是,波形部分39可以形成为覆盖片材通过区域Q。
根据本实施例,在带构件36b的波形部分39中,凹槽39a具有1.2mm的间隔Y2。希望的是,间隔Y2可落入从0.8mm至1.2mm的大致范围内。然而,凹槽39a可以具有诸如0.5mm的另一间距。
在截面视图中波形部分39的凹部与突起之间的占空比,即凹槽39a与突起39b之间的占空比,如图14A所示的,对于凹部为0.6毫米,对于突起为0.6毫米,为等量尺度。然而,也可以如图14B所示的,凹槽39a和突起39b之间的占空比对于凹部为0.3mm,对于突起为0.9mm。
进一步地,希望的是,除了边缘37的延伸端1mm之外,凹槽39a可以具有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深度的大于或等于7.3μm的深度。
注意到,以上所示的间隔和尺寸是示例,并且可以根据各种设计事项适当地改变。
现在将描述用于在带构件36b上形成波形部分39的方法。
如图15所示的,在带构件36b附着到分离构件36上之前,带构件36b的一个表面被专用工具80按压。因此,形成在专用工具80上的凹部/突起被转移到带构件36b。
通过由根据表面压制工艺形成波形部分39,防止了带状构件36b在附着到分隔部件36上时包括不规则突起,并且波形部分39以最容易的方式形成。
更详细地,专用工具80是一种金属工具,其中诸如斜齿轮之类的倾斜突起规则地形成在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上。例如,使用市售的用于形成滚花形状等的滚花件。
专用工具80的宽度不一定与波形部分39的宽度L相同。
在专用工具80的宽度比波形部分39的宽度L短的情况下,为了形成作为希望宽度L的凹部的凹槽39a,可以进行多次表面压制处理。
在专用工具80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波形部分39的宽度L的情况下,波形部分39通过一个步骤处理形成。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形成波形部分39。
进一步地,还可以预先形成宽度大于带构件36b的希望宽度的凹槽39a,然后通过切断工艺获得带构件36b的希望宽度。
通过在带构件36b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波形部分39,带构件37b能够附着到分离构件36上,而不用考虑凹槽39a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位置精度,制造过程被简化。
根据本实施例,分离构件36具有沿着Y方向延伸的板状主体36a;以及为表面层构件的带构件36b,带构件比主体36a是更可滑动的,并形成在主体36a的边缘37的表面上,边缘37是朝向定影夹持部N2侧定向的部分。
在带构件36b中形成波形部分39。
由于上述构造,抑制了当片材P从定影夹持部N2剥离时可能以其他方式发生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例,表面层构件是使用氟树脂的带构件。
由于上述构造,制造简化,并且释放性提高,从而片材P的输送不受阻碍并且图像缺陷的发生被抑制。
图16示出了由滚花工艺形成的带构件36b的表面状态的轮廓。与图17A相比,不发生不规则的突起,并且能够确认,即使当在片材P上印刷完整图像时,也抑制了光泽条纹的产生。
也可以根据距离边缘37的距离将凹槽39a的深度设置如下:凹部/突起的深度Z1设定为,对于距边缘37为从2mm至2.5mm的范围,落入在20μm至45μm的范围内;并且对于在距离边缘37为从2.5mm至12mm的范围内,落入3μm至45μm的范围内。
特别地,对于在边缘37的延伸端处的2mm至2.5mm的位置处,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压力与其他部分相比更大,使得片材P可能附着到分离构件36。因此,希望的是,凹槽39a的深度的下限可以被设定为20μm,并且可以大于其他部分的下限。
通过由此设置多个凹槽39a以使其深度根据离边缘37的距离而变化,当片材P从定影夹持部N2排出时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阻力减小,并且被分离构件36分离,输送品质提高。
在这点上,希望的是,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凹部/突起的凹槽39a的深度Z1的上限可以是大约45μm。这是因为,如果深度Z1大于或等于45μm,则在凹部/突起形成过程中可能在带构件36b中发生诸如被切割的破损,并且因此可能在对应于凹部/突起的位置处产生光泽条纹。
进一步地,如果相邻凹槽39a之间的间距较大,则存在可能产生光泽条纹的倾向。然而,由于分离构件36与定影夹持部N2的出口之间的间隙G1和G2更大,所以可以减小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此,形成在分离构件36中的凹槽39a的间距可以根据片材P和分离构件36之间的间隙适当地确定。由于上述构造,可以减小接触压力以减少光泽条纹。
根据本发明,对于从定影夹持部N2排出的片材P在片材P与分离构件36接触的状态下被输送的情况,多个凹槽39a沿着从输送方向倾斜的方向至少在包括片材通过区域Q的区域形成。由于上述构造,片材P与分离构件36之间的接触压力在片材P分离时降低,并且输送期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因此,可以抑制片材P的卡住的发生并且抑制图像中的光泽条纹的产生。
进一步地,因为凹槽39a从B方向倾斜,所以可以避免在与凹部/突起对应的片材P上的图像中产生标记。
因此,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希望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除非在上面的描述中另有限制,否则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仅描述了定影装置处的夹持部的情况。然而,也可以使用本发明来剥离在二次转印位置通过诸如夹持部的夹持部输送的记录介质。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然而,也可以以其他结构实施本发明,例如输送片材状输送物体的输送设备。
上述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仅仅是从本发明获得的最合适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描述本实施例之前,将详细描述常规构造和常规构造的问题。
主要包含树脂的调色剂具有在按压装置处熔化并附着于定影辊或定影带的特性。通过各种方法,例如在调色剂中添加蜡成分,避免了调色剂附着在定影辊或定影带上;用具有可释放性的材料涂覆定影辊或定影带的表面;并用释放剂如硅油涂覆定影辊或定影带的表面。
分离爪或分离板布置成与按压装置接触或靠近按压装置。因此,刚刚通过按压装置并因此没有被冷却的调色剂,即仍处于熔化状态的调色剂,与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输送表面接触。
此时,对于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输送表面的表面纹理粗糙的情况,熔化的调色剂可能被划伤并且可能会输出条纹图像。
对于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输送表面平滑的情况,输送表面对熔融调色剂的附着性高,导致产生输送阻力,这降低了记录介质的输送质量。
即使当初始使用具有适当表面纹理的输送表面的分离爪或分离板以满足避免条纹图像并避免输送质量劣化的条件时,重复的片材输送操作可随时间推移抛光并平滑分离爪或分隔板的表面纹理。
如果分离爪或分离板的表面纹理因此变得平滑,则对熔化调色剂的附着力增加,并且记录介质输送质量下降。
此外,即使在例如使用这样的分离构造的情况下,其中诸如分离爪或分离板的分离构件与定影辊或定影带以小间隙设置,分离构件在考虑到分离构件的厚度和间隙量时要远离定影夹持部的下游端。
在远离定影夹持部的下游端的位置处,记录介质在缠绕在定影辊或定影带上的状态下升起。因此,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分力更大。
结果,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与分离构件的接触力更大,导致关于条纹图像的不利情况。
这样的问题对称为在其表面上涂覆有树脂层的涂覆纸并且最近已经变得非常需要的记录介质是显著的。涂覆纸是这样一种记录介质,其中普通的纸纤维涂覆有树脂层,涂覆纸的韧度(韧性)由于被定影装置加热而降低。结果,记录介质抵抗定影辊或定影带与调色剂之间的附着的刚度较弱,并且调色剂对分离爪或分离板的接触力较强。
因此,上述问题是显著的。
图19大体上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机构与已知结构的整体机构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周围,安装用于形成图像的预定装置,诸如充电装置,曝光装置(写入单元),显影装置等。
简要地说,片材供给单元131将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输送到输送单元。写入单元132基于来自读取原稿的扫描仪的信号或者基于来自外部PC(个人计算机)的信号在图像形成单元133中曝光感光鼓以在感光鼓上形成潜像。
由此在感光鼓上形成的潜像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33中的调色剂是可见的,然后首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然后,由转印单元134将如此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已被输送的片材上。
由此转印到片材上但尚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然后由定影装置135定影。然后片材通过分离装置107从定影装置135的定影带上剥离,然后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在双面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双面单元136翻转片材,其然后再次输送到转印单元,然后在由定影装置135和分离装置107处理之后排出。
图20示出了定影装置135和分离装置107,并且示出了定影辊和按压辊的沿着垂直于它们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在定影装置135的定影带3的内侧上,安装定影辊102和加热辊104。作为旋转构件的按压辊105被按压到定影辊102上,以与定影带103在其间形成定影夹持部N,定影带103是另一个旋转构件。
在加热辊104和按压辊105的内侧上,安装作为热源的卤素加热器106。还没有被定影并且已经从图20中的右侧被输送的承载调色剂图像的片材109被定影夹持部N夹持并加热,从而执行定影。
定影带103使得在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内径75mm、厚度90μm的基板表面层上,形成厚度200μm的硅橡胶,以及作为最外层例如,形成厚度为20μm的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涂层。
定影带103缠绕在具有厚度为14mm的膨胀硅橡胶层且具有52mm的外径的定影辊102和外径为35mm、厚度为0.6mm的铝制中空圆筒的加热辊104之间。
按压辊105具有50mm的外径,并且使得由钢制成且厚度为1mm的中空芯金属的圆周表面涂覆有厚度为1.5mm的硅橡胶,并且PFA管可以作为最外层提供。
按压辊105通过在按压辊和定影辊之间的定影带103在定影辊102中前进3mm,并且沿片材输送方向形成宽度约为14mm的夹持部。
在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定影夹持部的下游侧上和在和定影带103侧上,安装分离装置107以将片材109从定影带103分离(剥离)。分离装置107具有平板状的分离构件101,其延伸端朝着定影夹持部侧突出。分离构件101形成为如下的平板:平行地沿着片材的宽度方向(旋转构件的轴线方向)连续延伸作为分离物体的片材的最大宽度。换句话说,分离构件101具有大于或等于最大图像区域的沿着定影带10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尺寸。
假定分离构件101的形状为爪,分离构件可以被称为分离爪。
通过分离构件101从定影带103分离的片材109然后被固定侧引导板160和按压侧引导板161(参见图20)导引并朝向片材排出单元输送。
如图21所示的,分离构件101通过滑动销156安装在支柱153上。由此,分离构件101在图21中是竖直可动的,但沿片材输送方向(片材通过方向)是不可移动的。
由此由上述位置调节机构支撑的分离构件101由滑动销156定位并安装在支柱153上。分离构件101相对于支柱153的位置在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的方向上是竖直可调节的。
如图22所示的,在片材通过区域以外的支柱153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安装有邻接板155。由于邻接板155的延伸端与定影带103接触并在定影带103上滑动,所以分离构件101相对于定影带103被定位。
分离装置107利用安装在纵向两端的轴销154被支撑在固定装置135的侧板上。
结果,如图23所示,能够高精度地管理分离构件101的延伸端与定影带103之间的间隙G。
分离构件101被支撑在可动支柱152上,并且可以在设置在支柱153与可动支柱152之间的螺旋弹簧158的压力的状态下通过转动调节螺钉157精细地调节与定影带103之间的间隙G。
分离构件101在定影夹持部侧的延伸端的厚度减小到0.2±0.1mm。因此,分离构件101的延伸端能够相对于片材输送方向接近定影夹持部N的下游端。
结果,能够将从定影夹持部N的出口(关于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送出的片材109从定影带103快速分离,从而可以避免提供额外的热量到图像。
如图24所示的,分离构件101包括由刚性金属板制成的分离构件主体110;以及带状构件111,其作为安装在片材109接触的分离构件主体110的滑动表面110a上的表面层。滑动表面110a是从定影带103侧分离的片材109的图像形成侧在其上滑动的片材通过引导表面。
带状构件111安装成不仅覆盖分离构件主体110的滑动表面110a,而且在覆盖分离构件主体110的延伸端之后还部分地覆盖相反侧。
带状构件111由可剥离材料例如氟树脂(在该示例中为特氟隆(注册商标)),以减小带状构件111与片材109之间的接触阻力,并且附着并且固定到分离构件主体110。
包括距离带状构件111的厚度的分离构件101的延伸端的厚度被设定为小于或等于0.5mm。结果,即使带状构件111附着在分离构件101上,分离构件101的延伸端也能够接近定影夹持部N的出口。因此,可以提高片材109从分离构件101的可释放性,以及将从定影夹持部N送出的片材109从定影带103快速剥离。结果,可以加速片材上熔化的调色剂的冷却,并且可以防止给图像带来额外的热量。
带状构件111具有减小片材实际上与滑动表面110a接触的区域的形状。具体地,带状构件111的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片材仅与突起接触,因此滑动表面积减小。
图25是示出带状构件111的表面上的突起112的示意图。希望的是,突起112的高度h可以大于或等于10μm。
仅底侧上的突起112的突起端部与片材109接触,因此可以减小滑动表面积。在这点上,因为片材不是刚性体,所以用于片材的滑动表面积取决于突起端部的形状、突起112的高度和间隔。
例如,在沿着片材输送方向的突起112的间隔较大并且突起112的高度较小的情况下,片材也可与带状构件111的突起112之间的凹部接触,因此可能无法获得减小滑动表面积的效果。
突起112的希望间隔取决于突起的形状并且近似小于或等于3mm。
即使突起112是圆形的,由于带状构件111和片材109不是刚性体,所以接触不仅通过点发生。如图26所示的,小于或等于距离接触点10μm的程度m被当作接触程度。在图26中,符号w1表示突起表面的程度,w2表示凹部面的程度,以及w3表示突起112的间隔(间距)。
如上所述的,在满足片材仅与突起112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了在滑动表面110a上片材的实际滑动表面积减小的效果。具体地,为了使片材输送的效果明显,片材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小到小于或等于滑动表面110a的整个面积的70%。然而,注意的是,即使在接触面积为70%或更多的情况下,效果也不是不可用的。
图24是示出形成在带状构件111的表面上的突起112的布置的概略透视图。突起112是锥状的,具有圆形的突起端。更详细地,如上所述,突起11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μm;间隔小于或等于3毫米;并且距离锥体的顶点10μm的高度内的滑动表面积小于或等于关于形成突起之前的面积的70%。
由于突起112的上述分布,可以减小其中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与分离构件101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地,因为突起112的形状不包括平行于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脊部,可以抑制由于调色剂表面被划伤而可能以其他方式产生的条纹图像的产生。
突起112的锥体的底部不限于整圆的,并且可以具有椭圆形或其它形状。
更希望的是,突起112可以例如以交错方式布置,使得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表面与分离构件101之间的接触区域沿着主扫描方向是均匀的。
图28示出了突起的变体。该示例中的突起113以椭圆形突出,并且突起113的纵轴线相对于片材输送方向DP具有角度θ。另外,突起113沿着主扫描方向N3(分离构件10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分离构件101的中心线对称地分布。
换句话说,突起113具有从片材输送方向朝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1,并且根据关于输送方向的下游方向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心对称地加宽。
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突起,可以减小其中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与分离构件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地,因为没有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的脊部,所以可以抑制由于调色剂表面被划伤而可能以其他方式产生的条纹图像的产生。
接下来,将描述在带状构件111中形成突起112的方法。
为了形成突起112,使用按压加工工艺将具有希望突起以形成在带状构件111中的按压构件按压到带状构件111上,以使带状构件111变形。
在带状构件111附着到分离构件主体110上之前或之后,可以在带状构件111上执行按压加工工艺。现在将首先描述在附着工艺之后执行的按压加工工艺的情况。
如上所述的,带状构件111由软质氟树脂制成,然而,分离构件主体110为刚体。因此,在粘合工艺之后进行按压加工工艺的情况下,氟树脂发生塑性变形以形成凹部/突起。在此情况下,带状构件111的变形包括显著改变带厚度的变形。
在由作为刚体的分离构件主体110支撑背面的状态下,难以使薄的带状构件111(参照图29A)塑性变形以形成增加的高度的凹部/突起,并且难以同时确保希望的凹部/突起高度和希望的间距。因此,加工带状构件111的灵活性降低,如图29B所示的。
接下来,将描述在将带状构件111附着到分离构件110上之前执行按压加工工艺的情况。为了通过按压加工工艺形成凹部/突起,如图30所示的,将要使用与按压构件20相反的接收构件。在接收构件是刚体的情况下,如在上述的在附着工艺之后执行按压加工工艺的情况下那样,减少了对带状构件111加工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在相反处的接收构件是可变形的并且预期响应于被按压构件按压而变形。例如,可以使用橡胶、像海绵一样的膨胀构件等。
同样在此情况下,带状构件111塑性变形。然而,在此情况下,带厚度没有明显地改变。因此,可以比对刚体进行按压的情况形成更大的凹部/突起。
将作为模具的按压构件20和在周向上具有突起的圆形构件旋转和按压在物体上是按照通常的做法的。为了简化解释的目的,现在将使用在平板上设置突起的示意图进行描述。
在使用按压构件20按压以形成适当的凹部/突起的情况下,按压宽度的比率(突起20a的宽度P1的比率)约为30%。如果该比率较大,则带状构件111的整体会受到按压并变形,因此会不可能获得适当的凹部/突起。
在按压比率大约为30%的情况下,由此加工的带状构件111具有大约70%的图像滑动表面积,并且该值是用于从减小滑动表面积获得的效果的极限。这是因为,在按压之后,平坦区域114保持在突起112上。
在图30中,附图标记P2表示突起20a的间距。
在因由按压构件20的按压而变形的带状构件111的背面111R上,由于按压构件20的突起20a以30%的比率被按压到带状构件上,所以面积比率较小。另外,在相反侧111R上,由于由按压构件20按压,带状构件111已经发生塑性变形,所以平坦区域较小。
通过使用相反侧111R作为片材滑动表面,可以获得具有减小的滑动表面面积比的带表面。
图31示出了使用接触式表面粗糙度计的实际加工的带状构件111的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从图31中看出,带状构件111被按压的一侧的相反侧111R具有较小的滑动表面积。
因此,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希望的实施例。在这点上,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例,并且除非在以上描述中另有限制,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和替换。
上述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仅仅是从本发明获得的最合适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效果。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6年1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006528以及2016年6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116321的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006528和2016-16321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说明
6 定影装置
26 旋转构件(定影带)
27 旋转构件(按压辊)
36 分离构件
36a 分离构件的主体
36b 表面层构件(带构件)
37 延伸端(边缘)
39 波形部分
39a 凹部(凹槽)
39b 突起
60 分离装置
100 图像形成设备
B 输送方向
N 定影夹持部(二次转印位置)
N2 夹持部(定影间隙)
P 输送物体(记录介质)(片材)
Q 片材通过区域
Y 宽度方向
101 分离构件
103 作为旋转构件的定影带
105 作为旋转构件的按压辊
107 分离装置
109 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
110 分离构件主体
111 作为表面层的带状构件
112 突起
135 定影装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将输送物体从两个旋转构件分离的分离构件,所述输送物体已经从由两个彼此接触的旋转构件形成的夹持部中送出,所述分离构件包括
波形部分,该波形部分朝向所述夹持部定向并且以预定角度从所述两个旋转构件的中心线的法线倾斜,其中,
所述波形部分覆盖接触区域,在该接触区域中,所述输送物体能够沿着输送方向并且沿着输送物体的宽度方向与分离构件接触,以及
所述波形部分具有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彼此平行且在从所述输送方向倾斜和从所述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凹部中的至少两个凹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构件,还包括
表面层构件,该表面层构件形成在朝向所述夹持部定向的所述分离构件的延伸端的表面上,所述表面层构件具有比所述分离构件的主体的可滑动性更高的可滑动性,其中,
所述波形部分包括表面层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所述表面层构件包括由氟树脂制成的带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彼此相邻的波形部分的凹部具有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重叠的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彼此相邻的凹部在接触区域内沿着输送方向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构件,其由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单个平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所述预定角度落入从与图像形成在输送物体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的法线起的10度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所述预定角度平行于夹持部的输送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7.3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38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分离构件上游部分具有浅的凹槽部分,所述凹部的深度小于分离构件中游部分的凹部的深度,其中所述分离构件上游部分是分离构件的面对夹持部的部分,分离构件下游部分是分离构件的与分离构件上游侧相反的部分,以及分离构件中游部分是分离构件的在分离构件上游部分和分离构件下游部分之间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浅的凹槽部分的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具有小于或等于1.2mm的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是通过按压表面的工艺形成的。
15.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形成夹持部的两个旋转构件和在所述夹持部关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两个旋转构件和分离构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两个旋转构件和分离构件之间的间隙在关于分离构件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处比在中心处大。
17.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和形成夹持部的两个旋转构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输送物体上形成图像。
1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定影装置。
19.一种分离装置,包括:
关于定影夹持部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分离构件主体,所述定影夹持部由彼此接触的两个旋转构件形成,以将记录介质与所述两个旋转构件之一分离;和
在分离构件主体的滑动表面上的表面层,记录介质与滑动表面接触,
其中,
所述表面层被成形为减小记录介质实际上与滑动表面接触的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表面层包括附着并固定到分离构件主体上的带状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带状构件具有突起,其中记录介质滑动的突起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滑动表面的整个面积的7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突起具有整圆的端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带状构件具有突起,其中所述突起具有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朝向垂直于该输送方向的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并且被布置为根据关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方向关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对称地加宽。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由于带状构件的表面被按压和加工而形成突起,该带状构件的表面附着到分隔构件主体上。
25.一种定影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装置。
2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定影装置。

Claims (25)

1.一种用于将输送物体从两个旋转构件分离的分离构件,所述输送物体已经从由两个彼此接触的旋转构件形成的夹持部中送出,所述分离构件包括
波形部分,该波形部分朝向所述夹持部定向并且以预定角度从所述两个旋转构件的中心线的法线倾斜,其中,
所述波形部分覆盖接触区域,在该接触区域中,所述输送物体能够沿着输送方向并且沿着输送物体的宽度方向与分离构件接触,以及
所述波形部分具有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彼此平行且在从所述输送方向倾斜和从所述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凹部中的至少两个凹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构件,还包括
表面层构件,该表面层构件形成在朝向所述夹持部定向的所述分离构件的延伸端的表面上,所述表面层构件具有比所述分离构件的主体的可滑动性更高的可滑动性,其中,
所述波形部分包括表面层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所述表面层构件包括由氟树脂制成的带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彼此相邻的波形部分的凹部具有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重叠的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彼此相邻的凹部在接触区域内沿着输送方向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构件,其由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单个平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所述预定角度不超过从与图像形成在输送物体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的法线起的1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所述预定角度平行于夹持部的输送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7.3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38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朝向夹持部定向的延伸端处的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具有小于或等于1.2mm的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其中,
凹部是通过按压表面的工艺形成的。
14.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形成夹持部的两个旋转构件和在所述夹持部关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两个旋转构件和分离构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两个旋转构件和分离构件之间的间隙在关于分离构件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处比在中心处大。
1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构件和形成夹持部的两个旋转构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输送物体上形成图像。
17.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定影装置。
18.一种分离装置,包括:
关于定影夹持部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分离构件主体,所述定影夹持部由彼此接触的两个旋转构件形成,以将记录介质与所述两个旋转构件之一分离;和
在分离构件主体的滑动表面上的表面层,记录介质与滑动表面接触,
其中,
所述表面层被成形为减小记录介质实际上与滑动表面接触的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表面层包括附着并固定到分离构件主体上的带状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带状构件具有突起,其中记录介质滑动的突起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滑动表面的整个面积的7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突起具有整圆的端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带状构件具有突起,其中所述突起具有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朝向垂直于该输送方向的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并且被布置为根据关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方向关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对称地加宽。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装置,其中,
由于带状构件的表面被按压和加工而形成突起,该带状构件的表面附着到分隔构件主体上。
24.一种定影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装置。
2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680077830.1A 2016-01-15 2016-12-26 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Pending CN108475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6528 2016-01-15
JP2016-006528 2016-01-15
JP2016116321 2016-06-10
JP2016-116321 2016-06-10
PCT/JP2016/088771 WO2017122525A1 (ja) 2016-01-15 2016-12-26 分離部材、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036A true CN108475036A (zh) 2018-08-31

Family

ID=5931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830.1A Pending CN108475036A (zh) 2016-01-15 2016-12-26 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1530B2 (zh)
EP (1) EP3404490B1 (zh)
JP (1) JP6593458B2 (zh)
CN (1) CN108475036A (zh)
WO (1) WO20171225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54203A (ja) * 2019-03-22 2020-09-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剥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150583B2 (en) 2019-09-27 2021-10-19 Ricoh Company, Ltd.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59277A (en) * 1987-08-31 1989-03-06 Toshiba Corp Fixing device for copying machine
CN1764876A (zh) * 2004-01-23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JP2007047379A (ja) * 2005-08-09 2007-02-22 Ricoh Co Ltd 分離板、該分離板を備え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80679A (zh) * 2004-12-17 2007-11-28 株式会社理光 分离板、具有分离板的固定装置、用于生产分离板的方法以及成像设备
JP2009116298A (ja) * 2007-10-16 2009-05-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08103A (ja) * 2009-06-26 2011-01-13 Ntn Corp 電子写真装置のシート状剥離部材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134290A (ja) * 2011-12-26 2013-07-08 Ricoh Co Ltd 用紙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50511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Ricoh Company, Ltd. Separation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57215A (ja) * 2013-02-15 2014-08-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9172A (en) 1975-10-14 1977-04-19 Shiyuuichi Kanda Method of mounting guid rod to cutting knife in egg cutter
JPS5332310A (en) 1976-09-06 1978-03-27 Toshiba Corp Armature coil in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4929983A (en) * 1989-04-07 1990-05-29 Xerox Corporation Stripper mechanism
JP3622526B2 (ja) * 1997-10-16 2005-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7149463B2 (en) * 2002-11-07 2006-1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JP4626305B2 (ja) 2005-01-07 2011-02-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29966B2 (ja) * 2005-04-27 2011-07-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32310B2 (ja) 2007-06-25 2013-1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分離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4607B2 (ja) 2010-01-07 2014-03-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圧縮空気噴射による記録媒体分離を行う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6040A (ja) 2010-03-05 2011-09-22 Ricoh Co Ltd 圧縮空気噴射による記録媒体分離を行う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3742A (ja) 2010-08-19 2012-03-29 Ricoh Co Ltd 記録媒体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96303B2 (ja) 2011-02-16 2015-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49408B2 (ja) 2011-03-01 2016-0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分離装置、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93015A (ja) 2011-03-16 2012-10-11 Ricoh Co Ltd シート分離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05009A (ja) 2011-11-14 2013-05-30 Ricoh Co Ltd 用紙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63480B2 (en) 2011-12-28 2015-06-23 Ricoh Company, Limited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separating member
JP5970828B2 (ja) 2012-01-19 2016-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26024B2 (en) 2012-02-09 2015-05-05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capable of minimizing damage of endless rotary bod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6019627B2 (ja) * 2012-03-08 2016-11-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加熱部材、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86394A (ja) 2012-03-09 2013-09-1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7980B2 (ja) * 2012-07-26 2016-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シートガイド構造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205766B2 (ja) 2013-03-12 2017-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0906A (ja) * 2014-03-07 2015-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1366B2 (ja) 2014-03-11 2018-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873B2 (ja) 2014-09-05 2018-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494904B2 (en) * 2014-10-29 2016-11-15 Ricoh Company, Ltd. Separation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05924B2 (ja) 2014-11-13 2018-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03636B (zh) * 2014-12-19 2020-08-11 Ntn株式会社 剥离构件的制造方法
JP2017016077A (ja) 2015-01-19 2017-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分離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209789A1 (en) 2015-01-19 2016-07-21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88848B2 (ja) 2015-04-17 2019-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7947B2 (ja) * 2015-06-23 2019-07-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59277A (en) * 1987-08-31 1989-03-06 Toshiba Corp Fixing device for copying machine
CN1764876A (zh) * 2004-01-23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080679A (zh) * 2004-12-17 2007-11-28 株式会社理光 分离板、具有分离板的固定装置、用于生产分离板的方法以及成像设备
JP2007047379A (ja) * 2005-08-09 2007-02-22 Ricoh Co Ltd 分離板、該分離板を備え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6298A (ja) * 2007-10-16 2009-05-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08103A (ja) * 2009-06-26 2011-01-13 Ntn Corp 電子写真装置のシート状剥離部材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134290A (ja) * 2011-12-26 2013-07-08 Ricoh Co Ltd 用紙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50511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Ricoh Company, Ltd. Separation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57215A (ja) * 2013-02-15 2014-08-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22525A1 (ja) 2018-09-27
US20180299809A1 (en) 2018-10-18
WO2017122525A1 (ja) 2017-07-20
US10481530B2 (en) 2019-11-19
EP3404490B1 (en) 2021-04-28
EP3404490A4 (en) 2018-12-05
EP3404490A1 (en) 2018-11-21
JP6593458B2 (ja) 2019-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3857B2 (en) Fixing device with peeling member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55822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7962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953349B2 (en)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11038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475036A (zh) 分离构件,分离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7142420A (ja) 記録媒体分離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108335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JP506025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
US9618890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205121A1 (en)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539252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29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448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73345A (ja) 像加熱装置
JP201112320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57527A (ja) 定着装置用の押圧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8396A (ja) 分離部材および定着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6635A (ja) 画像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8236A (ja) 板金加工装置、板金加工方法、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19807A (ja)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009817B2 (en) Press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24839B2 (ja) 画像加熱装置
JP201809728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809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