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1527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1527B
CN108431527B CN201580085157.1A CN201580085157A CN108431527B CN 108431527 B CN108431527 B CN 108431527B CN 201580085157 A CN201580085157 A CN 201580085157A CN 108431527 B CN108431527 B CN 108431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port
heat exchanger
port
refrigerant
d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1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1527A (zh
Inventor
田代雄亮
早丸靖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3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1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6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of fluid flow rever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being defrosted alternate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25B2347/021Alternate defro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空气调节装置(301)具备流路切换阀(202)。室外热交换器(40)被分割成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在制热运转时从膨胀阀(30)供给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分流地供给。流路切换阀(202)在制热运转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排出的制冷剂合流,向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返回。流路切换阀(202)的阀主体(203)被构成为在制热运转时三个口(B1、B2、C)以与另一个口(A)分离的状态在内部连通。阀主体(203)被构成为,在第一热交换器(40A)或第二热交换器(40B)的除霜运转时,两个口(A、B1或A、B2)在内部连通,且另两个口(B2、C或B1、C)在内部连通。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公开第2013/001976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能够利用除霜用流路机构进行任意的热交换通路的除霜,并能够进行使从室内热交换器向室外热交换器输送的制冷剂蒸发的制热除霜运转(制热除霜运转)。
在制热除霜运转中,首先利用除霜用流路机构使从室内热交换器向室外热交换器输送的制冷剂从任意的热交换通路的气体侧端朝向液体侧端在任意热交换通路内通过而不向制冷剂分流器流入。接下来,使通过了任意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分流器,从任意热交换通路以外的其他的热交换通路的液体侧端朝向气体侧端在其他的热交换通路内通过。
这样,设置除霜用流路机构及制冷剂分流器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由此能够使制热能力几乎不下降地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01976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国际公开第2013/001976号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是使用制冷剂分流器和多个电磁阀或切换阀、且室外热交换器也分割成第一~第三热交换通路等结构复杂的装置。因此,存在室外热交换器难以小型化、且制造成本也高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不停止制热运转地进行除霜的空气调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在制热运转中,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及室外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其中,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在压缩机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设置的切换阀。
室外热交换器包括流路彼此独立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在制热运转时来自膨胀阀的制冷剂被分割而向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供给。
切换阀包括第一~第四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接。第二连接口在制热运转中与第一热交换部连接。第三连接口在制热运转中与第二热交换部连接。第四连接口在制热运转中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切换阀被构成为变更第一~第四连接口的连通关系。
在制热运转时,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及第四连接口连通并与第一连接口不连通。
在第一热交换部的除霜运转时,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互连通,并且第三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相互连通。
在第二热交换部的除霜运转时,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互连通,并且第二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相互连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室外热交换器被分为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通过一个切换阀能够交替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可不使制热运转停止地进行除霜的空气调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研讨例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301的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控制装置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4是表示制热时的除霜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202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表示流路切换阀202的各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制冷剂状态、压力的图。
图6是表示流路切换阀202的外观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流路切换阀202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各运转模式下的旋转盘的控制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作为流路切换阀的第二例的流路切换阀202A的外观的图。
图10是表示流路切换阀202A内置的旋转盘252的形状的图。
图11是图10的XI-XI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401的结构图。
图13是表示制热时的除霜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402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4是表示制冷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402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5是表示流路切换阀402的各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6是表示流路切换阀402的旋转盘452的形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从申请当初就预定了将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适当组合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对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关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与研讨例进行对比来说明结构。
图1是研讨例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301的结构图。首先,对图1、图2的共同部分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空气调节装置1、301包括压缩机10、室内热交换器20、膨胀阀30、室外热交换器40、管90、92、94、96、97A、97B、98、99、100、101、以及四通阀91。室外热交换器40包括第一热交换器40A和第二热交换器40B。第一热交换器40A和第二热交换器40B例如是将室外热交换器40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结构。
管90将四通阀91的口H与室内热交换器20连接。管92将室内热交换器20与膨胀阀30连接。管94从中途分支成管94A和管94B,并将膨胀阀30与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连接。管96将室外热交换器40的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经由流路切换部102(图1)或流路切换阀202(图2)连接于四通阀91的口F。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和制冷剂入口分别连接于四通阀91的口G、E。管97A、97B分别将第一热交换器40A、第二热交换器40B连接于流路切换部102(图1)或流路切换阀202(图2)。管99连接于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并从中途分支成管100和管101。管100在中途设有流量限制部104,并连接于流路切换部102(图1的四通阀102A、102B)或流路切换阀202(图2的口A)。管101将管99与四通阀91的口G连接。
膨胀阀30配置在将室内热交换器20与室外热交换器40连结的由管92和管94构成的制冷剂路径的中途。
空气调节装置301还包括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300。
压缩机10根据从控制装置30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变更运转频率。通过变更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来调节压缩机10的输出。压缩机10可以采用各种类型,例如,可采用旋转型、往复型、涡旋型、螺旋型等。
四通阀91在制热运转时如实线所示将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与管90连接,并将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与管96连接。四通阀91在制冷运转时如虚线所示将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与管96连接,并将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与管90连接。在图1及图2中,由箭头表示制热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首先,说明制热运转的基本动作。在制热运转中,制冷剂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压缩机10从管96经由四通阀91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1向管90流动。
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对从压缩机10经由四通阀91流入管90的制冷剂进行冷凝并使其向管92流动。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凝而液化。虽然未图示,但是室内机风扇并设于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信号来调节室内机风扇的旋转速度。通过变更室内机风扇的旋转速度,能够调节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中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量。
膨胀阀30对从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流向管92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向管94流动。膨胀阀30根据从控制装置300接收的控制信号而能够调节开度。当使膨胀阀30的开度向闭方向变化时,膨胀阀30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下降,制冷剂的干度上升。另一方面,当使膨胀阀30的开度向开方向变化时,膨胀阀30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制冷剂的干度下降。
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使从膨胀阀30流向管94的制冷剂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部102或流路切换阀202向管96流动。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使通过膨胀阀30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吸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蒸发而成为过热蒸气。未图示的室外机风扇并设于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信号来调节室外机风扇的旋转速度。通过变更室外机风扇的旋转速度,能够调节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与外部气体的热交换量。
在如上述进行制热运转时,存在室外热交换器40附着霜而需要进行除霜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考虑暂时切换为制冷运转,进行使高温压缩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40流动的除霜运转,但是这样的话,制热运转被暂时中断而使室内的舒适性受损。
因此,在比较例及实施方式1中,将室外热交换器40分割成第一热交换器40A和第二热交换器40B,交替地执行除霜。为了使来自压缩机10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能够流向在此时进行除霜的热交换器而设有流路切换部102或流路切换阀202。
然而,图1的比较例的流路切换部102包括四通阀102A、102B这2个阀,结构复杂,在小型化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因此,图2的实施方式1取代流路切换部102而设置有流路切换阀202。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301的切换阀202进行的流路切换。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参照图3,压力传感器52检测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的压力,并将其检测值向控制装置300输出。温度传感器54检测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并将其检测值向控制装置300输出。
控制装置30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装置、输入输出缓冲器等(均未图示),进行空气调节装置1中的四通阀91、切换阀202、压缩机10及膨胀阀30等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该控制,并不局限于软件的处理,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进行处理。
图4是表示制热时的除霜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202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参照图4,在交替除霜中的第一热交换器40A的除霜时,流路切换阀202被设定为使口A与口B1连通并使口B2与口C连通。于是,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第一热交换器40A中沿箭头的方向流动。由此,第一热交换器40A的霜融化。在此期间,来自膨胀阀30的液体制冷剂继续向第二热交换器40B流动,第二热交换器40B作为蒸发器而工作,因此能够维持室内热交换器20的制热运转。
图5是表示流路切换阀202的各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制冷剂状态、压力的图。参照图5,对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区分,以下有时将对第一热交换器40A进行除霜的情况记载为“制热/除霜运转模式”,将对第二热交换器40B进行除霜的情况记载为“除霜/制热运转模式”。
(1)在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的口B1、口B2、口C为连通的状态,且口A为被隔断的状态。制冷剂从口B1及B2朝向口C流动,为气液二相状态。口A的压力成为高压,口B1及B2的压力成为低压,口C的压力也成为低压。
(2-1)在制热/除霜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为口A与口B1连通且口B2与口C连通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1流动,并与该流动独立地从口B2朝向口C流动。从口B2朝向口C流动的制冷剂为气液二相状态。而且从口A朝向口B1流动的制冷剂为气体单相状态。口A及B1的压力成为中压(其中,高压>中压>低压),口B2及C的压力成为低压。
(2-2)在除霜/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为口A与口B2连通且口B1与口C连通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2流动,并与该流动独立地从口B1朝向口C流动。从口B1朝向口C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为气液二相状态。而且从口A朝向口B2流动的制冷剂为气体单相状态。口A及B2的压力成为中压,口B1及C的压力成为低压。
(3)在制冷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的口B1、口B2、口C为连通的状态,口A为被隔断的状态。制冷剂从口C朝向口B1及B2流动,为气体单相状态。口A的压力成为高压,口B1及B2的压力成为高压,口C的压力也成为高压。
各模式的流路切换阀202的状态的说明结束,因此这里再次参照图2~图5,对实施方式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301进行总结。
空气调节装置301具备压缩机10、室内热交换器20、流量限制部104、室外热交换器40、以及流路切换阀202。
室内热交换器20配置在室内,在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被供给制冷剂。流量限制部104在制热运转时,被供给从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分流的制冷剂。膨胀阀30在制热运转时,从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被供给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40配置在室外,被分割成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
在制热运转时从膨胀阀30供给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分流地供给。
流路切换阀202在制热运转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40A及第二热交换器40B排出的制冷剂合流,向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返回。
流路切换阀202包括经由流量限制部104从压缩机10被供给制冷剂的口A、在制热运转时与排出制冷剂的第一热交换器40A的制冷剂出口连接的口B1、在制热运转时与排出制冷剂的第二热交换器40B的制冷剂出口连接的口B2、在制热运转时与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连接的口C、以及以变更口A、B1、B2、C的内部连通关系的方式构成的阀主体203。需要说明的是,口A对应于“第一连接口”,口B1对应于“第二连接口”,口B2对应于“第三连接口”,口C对应于“第四连接口”。
阀主体203在制热运转时(1:制热模式)使口B1、口B2及口C以与口A分离的状态在内部连通。阀主体203在第一热交换器40A的除霜运转时(2-1:制热/除霜模式)使口A与口B1在内部连通,并使口B2与口C在内部连通。阀主体203在第二热交换器40B的除霜运转时(2-2:除霜/制热模式)使口A与口B2在内部连通,并使口B1与口C在内部连通。阀主体203切换上述3个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阀主体203在制冷运转时,与制热运转时同样地被控制。
接下来,说明流路切换阀202的结构例。图6是表示流路切换阀202的外观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流路切换阀202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图8是表示各运转模式下的旋转盘的控制状态的图。
参照图6,流路切换阀202包括连接口214、234、238、236(口A、B1、B2、C)和阀主体203。经由流量限制部从压缩机10向连接口214供给制冷剂。连接口234在制热运转时与排出制冷剂的第一热交换器40A的制冷剂出口连接。连接口238在制热运转时与排出制冷剂的第二热交换器40B的制冷剂出口连接。连接口236在制热运转时与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连接。阀主体203变更连接口214、234、238、236的内部连通关系。
参照图7,流路切换阀202包括设有连接口214的盖部212、设有连接口234、236、238的底部232、设有连通孔222、224的分隔壁部220、旋转盘216、226、马达240、244、以及驱动齿轮242、246。
旋转盘216被夹于盖部212与分隔壁部220之间,外周与驱动齿轮242啮合。在旋转盘216设有连通孔218。连通孔218能够将连接口214连接于连通孔222、224中的任一方(在后述的图8中为+135°、-135°)。而且,通过以避免连通孔218与连接口214重叠的方式设置旋转盘216的旋转角,能够将连接口214密闭(在后述的图8中为0°)。
图3的控制装置300使用马达240使驱动齿轮242旋转,由此能够变更旋转盘216的旋转角。
旋转盘226被夹于分隔壁部220与底部232之间,外周与驱动齿轮246啮合。在旋转盘226设有连通孔228、230。
旋转盘226能够通过连通孔228成为使连接口234、236、238连通的状态(在后述的图8中为0°)。而且,旋转盘226能够通过连通孔228在使连接口234、236连通的状态下连接于连通孔224,并能够通过连通孔230将连接口238连接于连通孔222(在后述的图8中为-90°)。而且,旋转盘226能够通过连通孔228在使连接口236、238连通的状态下连接于连通孔222,并能够通过连通孔230将连接口234连接于连通孔224(在后述的图8中为+90°)。
图3的控制装置300使用马达244使驱动齿轮246旋转,由此能够变更旋转盘226的旋转角。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为了便于理解,在盖部212与底部232之间,将旋转盘216、226与分隔壁部220以空出间隙的状态进行配置,但实际上没有间隙。实际上,在盖部212与底部232之间,旋转盘216、226与分隔壁部220为了避免制冷剂泄漏而以紧贴的状态配置,并收容于圆筒状的壳体。
参照图8,说明各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202的旋转盘216、226的旋转角度。
(1)在制热运转模式下,旋转盘216的旋转角设定为基准位置(0°),旋转盘226的旋转角也设定为基准位置(0°)。其结果是,在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成为口B1、口B2、口C连通且口A被隔断的状态。在以后的说明中,将旋转盘216、226各自的上述基准位置设为0°来表示旋转角。
(2-1)在制热/除霜运转模式下,旋转盘216的旋转角设定为+135°,旋转盘226的旋转角设定为+90°。其结果是,在制热/除霜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成为口A与口B1连通且口B2与口C连通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1流动,并与该流动独立地从口B2朝向口C流动。
(2-2)在除霜/制热运转模式下,旋转盘216的旋转角设定为-135°,旋转盘226的旋转角设定为-90°。其结果是,在除霜/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成为口A与口B2连通且口B1与口C连通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2流动,并与该流动独立地从口B1朝向口C流动。
(3)在制冷运转模式下,旋转盘216的旋转角设定为0°,旋转盘226的旋转角也设定为0°。其结果是,在制冷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202成为口B1、口B2、口C连通且口A被隔断的状态。制冷剂从口C朝向口B1及B2流动。
图9是表示作为流路切换阀的第二例的流路切换阀202A的外观的图。图10是表示流路切换阀202A内置的旋转盘252的形状的图。
图11是图10的XI-XI剖视图。
参照图9~图11,流路切换阀202A包括圆筒状的阀主体250和在阀主体250的上表面设置的口A、B1、B2、C。按照口A、B2、C、B1的顺序从圆形的上表面的外周朝向圆中心呈直线状地将口排列设置。在阀主体250的内部收容旋转盘252。旋转盘252通过马达254能够旋转。
在旋转盘252的上表面设有凹部262、264、266、268、270。图11的剖视图示出凹部262的截面形状作为一例。
凹部262设置于在制热模式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1及在制冷模式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3,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1、B2、C连通的流路。在凹部262的周围配置有O形密封圈等密封构件271,以避免制冷剂在阀主体250的壳体与旋转盘252之间泄漏的方式进行密封。而且,在该状态下,将口A密闭。
凹部264设置于在制热/除霜模式(2-1)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1,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A、B1连通的流路。凹部266设置于在制热/除霜模式(2-1)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1,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2、C连通的流路。
凹部268设置于在除霜/制热模式(2-2)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2,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1、C连通的流路。凹部270设置于在除霜/制热模式(2-2)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2,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2、A连通的流路。
如果使用图9~图11所示的变形例的流路切换阀202A,则与流路切换阀202同样能够减少切换阀的个数,并且仅控制1个马达254即可,因此控制也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旋转位置每隔约120°均等地设置,但是并非特别需要均等,只要能够以避免流路的凹部重叠的方式设置间隔,则旋转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使用后文说明的从图16的旋转盘除去凹部454的结构)。而且,虽然示出了4个连接口排成一列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不排列成一列。例如可以将连接口排列配置成2行2列,与连接口的配置相匹配地使凹部变形,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旋转盘的直径。
另外,虽然在图9、图10中示出了将流路的凹部设置于旋转盘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使阀主体为纵长的圆筒形状,在圆筒壳体的侧面直线性地排列配置4个连接口。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在侧面设有3种模式流路的凹部的、圆筒形状的构件收容于圆筒壳体的内部。通过使圆筒形状的构件绕着穿过上下底面的圆中心的旋转轴旋转,能够进行同样的流路的切换。
如以上说明所述,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不停止制热地进行除霜。因此,对于空气调节机的小型化有利,并且部件个数的减少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分割而交替地进行除霜这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改变了流路切换阀的结构和向四通阀的连接关系,除了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不停止制热运转地进行除霜的情况之外,与实施方式1相比还能够降低四通阀的热损失。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401的结构图。图1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401在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301的结构中,取代流路切换阀202而具备流路切换阀402,取代四通阀91而具备四通阀491,取代流量限制部104而具备流量调节阀404。关于空气调节装置401的其他结构,由于与已经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空气调节装置301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流路切换阀402的口C连接于管496。管496不经由四通阀491而与管98直接连接。在管496与管98的连接部连接有四通阀491的第一口E。四通阀491的第二口F被密闭。四通阀491的第三口G连接于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四通阀491的第四口H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20。
在制热模式下,四通阀491被控制成将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与室内热交换器20连接。而且在制热模式下,流量调节阀404密闭。
四通阀491在制热模式下,被控制成口E与密闭状态的口F连通且口G与口H连通。流量调节阀404在制热模式下密闭,在制冷模式下打开,在第一热交换器40A或第二热交换器40B除霜时成为缩减了开度的状态。关于阀主体403的内部状态,在图15中进行后述。
基本上,制冷剂与图2的箭头所示的流动同样地流动,但是在图12中由于管496与管98直接连接,因此低压低温侧的制冷剂不向四通阀491流动。因此,四通阀中的高温制冷剂与低温制冷剂之间不容易产生热交换,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比能降低热损失。因此,与图2的结构相比能降低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消耗。
图13是表示制热时的除霜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402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在制热时的除霜模式下,四通阀491设定为与图12的制热模式相同的状态。在制热时的除霜模式下,流量调节阀404为缩减了开度的状态。于是,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大部分向室内热交换器20输送而用于制热,一部分向第一热交换器40A输送而用于除霜。其他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图4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图14是表示制冷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402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在制冷模式下,四通阀491被控制成口G与密闭状态的口F连通且口E与口H连通。而且,在制冷模式下,流量调节阀404为打开的状态。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经由室外热交换器40到达膨胀阀30,然后经由室内热交换器20返回压缩机10。
图15是表示流路切换阀402的各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制冷运转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402的状态与实施方式1的流路切换阀202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模式下的流路切换阀402的状态与实施方式1的流路切换阀202相同。参照图15,说明流路切换阀402的各运转模式。
(1)在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402为口B1、口B2、口C连通且口A被隔断的状态。制冷剂从口B1及B2朝向口C流动。
(2-1)在制热/除霜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402为口A与口B1连通且口B2与口C连通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1流动,并与该流动独立地从口B2朝向口C流动。
(2-2)在除霜/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402为口A与口B2连通且口B1与口C连通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2流动,并与该流动独立地从口B1朝向口C流动。
(3)在制冷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阀402为口A、口B1、口B2连通且口C被隔断的状态。制冷剂从口A朝向口B1及B2流动。
接下来,说明流路切换阀402的结构例。通过变更图9所示的流路切换阀202A的内部的旋转盘,能够实现流路切换阀402。
图16是表示流路切换阀402的旋转盘452的形状的图。参照图16,在旋转盘452的上表面,除了凹部262、264、266、268、270之外还设有凹部454。
凹部262设置于在制热模式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1,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1、B2、C连通的流路。在凹部262的周围配置有O形密封圈等密封构件,以避免制冷剂从阀主体250的壳体泄漏的方式进行密封。
凹部264设置于在制热/除霜模式(2-1)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1。凹部264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A、B1连通的流路。凹部266设置于在制热/除霜模式(2-1)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1。凹部266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2、C连通的流路。
凹部268设置于在除霜/制热模式(2-2)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2。凹部268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1、C连通的流路。凹部270设置于在除霜/制热模式(2-2)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2-2。凹部270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2、A连通的流路。
凹部454设置于在制冷模式下选择的旋转位置P3。凹部454与阀主体250的壳体一起形成使口B1、B2、A连通的流路。
在图10所示的旋转盘中,在制热模式下选择的位置P1与在制冷模式下选择的位置P3为相同位置。在图16中,由于位置P1与位置P3不同,因此旋转盘452每旋转90°时变更流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中,旋转位置每隔约90°均等地设置,但是并非特别需要均等,只要能够以避免流路的凹部重叠的方式设置间隔,则旋转位置可以适当变更。而且,虽然示出了4个连接口排列成一列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不排列成一列。例如可以将连接口排列配置成2行2列,与连接口的配置相配合地使凹部变形,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旋转盘的直径。
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也可以使阀主体为纵长的圆筒形状,在圆筒壳体的侧面直线性地排列配置4个连接口。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在侧面设有4种模式流路的凹部的圆筒形状的构件收容于圆筒壳体的内部。可以使圆筒形状的构件绕着穿过上下底面的圆中心的旋转轴旋转,由此能够进行同样的流路的切换。
在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除了在实施方式1中发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降低制热时四通阀处的热损失,能够降低电力消耗。
应考虑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公开而是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301、401空气调节装置,10压缩机,20室内热交换器,30膨胀阀,40室外热交换器,40A第一热交换器,40B第二热交换器,52压力传感器,54温度传感器,90、92、94、94A、94B、96、97A、97B、98、99、100、101、496管,91、102A、102B、491四通阀,102流路切换部,104流量限制部,202、202A、402流路切换阀,203、250、403阀主体,212盖部,214、234、236、238连接口,216、226、252、452旋转盘,218、222、224、228、230连通孔,220分隔壁部,232底部,240、244、254马达,242、246驱动齿轮,262、264、265、266、268、270、454凹部,271密封构件,300控制装置,404流量调节阀。

Claims (3)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在制热运转中,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及室外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备: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被构成为,在所述制热运转时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接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在制冷运转时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及
一个切换阀,所述一个切换阀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
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包括流路彼此独立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
所述一个切换阀包括:
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接的第一连接口;
在所述制热运转中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口;
在所述制热运转中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连接的第三连接口;及
在所述制热运转中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的第四连接口,
在所述制热运转时,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及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口不连通,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除霜运转时,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相互连通,并且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相互连通,
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除霜运转时,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相互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相互连通,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具备流量限制部,所述流量限制部设置于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连接的流路,限制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四通阀被构成为,在所述制热运转时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接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并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口,在所述制冷运转时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口并将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
所述一个切换阀被构成为,在所述制冷运转时,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及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口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流量限制部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被构成为,在所述制热运转时密闭,在所述制冷运转时打开,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或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除霜时成为缩减了开度的状态,
所述一个切换阀被构成为,在所述制冷运转时,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及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并与所述第四连接口不连通。
CN201580085157.1A 2015-12-02 2015-12-02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8431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3919 WO2017094148A1 (ja) 2015-12-02 2015-12-02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527A CN108431527A (zh) 2018-08-21
CN108431527B true CN108431527B (zh) 2021-05-04

Family

ID=5879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157.1A Active CN108431527B (zh) 2015-12-02 2015-12-02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2061B2 (zh)
EP (1) EP3385646B1 (zh)
JP (1) JP6615222B2 (zh)
CN (1) CN108431527B (zh)
WO (1) WO20170941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517B (zh) * 2017-06-27 2021-09-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9146070A1 (ja) 2018-01-26 2019-08-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582578B1 (ko) * 2018-04-20 2023-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온 저장고의 냉각 시스템
CN108800687A (zh) * 2018-05-21 2018-11-13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化霜功能的双室外换热器热泵及化霜方法
EP3798539A4 (en) * 2018-05-23 2021-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IRCUIT DEVICE
JP7109057B2 (ja) * 2018-05-24 2022-07-29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四方切換弁
WO2020121411A1 (ja) * 2018-12-11 2020-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720591B (zh) * 2019-03-18 2024-06-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分配阀和制冷系统
KR102168653B1 (ko) * 2019-04-04 2020-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방밸브
JP7031789B2 (ja) * 2019-04-16 2022-03-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流路切替弁および流体循環回路
CN112013563B (zh) * 2019-05-31 2024-05-28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切换阀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CN112013562B (zh) * 2019-05-31 2024-05-28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切换阀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WO2020255192A1 (ja) * 2019-06-17 2020-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210014837A (ko) * 2019-07-30 2021-0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중 슈퍼차저 시스템의 제어밸브
SE2151402A1 (en) 2019-08-01 2021-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conditioner outdoor machine and air-conditioner
WO2021053820A1 (ja) 2019-09-20 2021-03-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2815566A (zh) * 2019-10-31 2021-05-18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切换阀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US20210156596A1 (en) * 2019-11-27 2021-05-27 Carri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slider of a reversing valve
CN111076446A (zh) * 2019-12-02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7367972B2 (ja) * 2019-12-20 2023-10-2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パイロット弁
US20210285705A1 (en) * 2020-03-13 2021-09-16 Carri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ying refrigerant flow in a reversing valve
CN113531938A (zh) * 2020-04-17 2021-10-2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切换阀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US11131471B1 (en) 2020-06-08 2021-09-2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tion leak detection
US11175074B1 (en) * 2020-08-04 2021-11-16 Mitsubishi Electric Us, Inc.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11754324B2 (en) 2020-09-14 2023-09-12 Copeland Lp Refrigerant isolation using a reversing valve
US20230408123A1 (en) * 2021-01-19 2023-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11940188B2 (en) 2021-03-23 2024-03-26 Copeland Lp Hybrid heat-pump system
JP7185158B1 (ja) * 2021-10-07 2022-12-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源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52343A (zh) * 1972-09-27 1974-05-21
EP2378215A1 (en) * 2009-01-15 2011-10-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4024752A (zh) * 2011-12-12 2014-09-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WO2015129080A1 (ja) * 2014-02-27 2015-09-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源側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6225B2 (ja) * 1979-08-09 1984-06-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5581987B2 (ja) * 2010-11-15 2014-09-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3011364A (ja) 2011-06-28 2013-01-17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52343A (zh) * 1972-09-27 1974-05-21
EP2378215A1 (en) * 2009-01-15 2011-10-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2272534A (zh) * 2009-01-15 2011-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024752A (zh) * 2011-12-12 2014-09-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WO2015129080A1 (ja) * 2014-02-27 2015-09-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源側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85646B1 (en) 2022-08-10
CN108431527A (zh) 2018-08-21
EP3385646A1 (en) 2018-10-10
EP3385646A4 (en) 2018-10-10
WO2017094148A1 (ja) 2017-06-08
JP6615222B2 (ja) 2019-12-04
JPWO2017094148A1 (ja) 2018-09-06
US20180328635A1 (en) 2018-11-15
US10712061B2 (en)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52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675850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797715B2 (ja) 冷凍装置
JP5077464B1 (ja) 冷媒流路切換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WO2012008148A1 (ja) 冷媒流路切換ユニット
JP684723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AU2003246248A1 (e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JP2005331229A (ja) 多段運転空気調和機
EP3517855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5962143B2 (ja) 冷凍装置
JP2015218894A (ja) 流路切換弁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5786496B2 (ja) 切換弁
WO2021114750A1 (zh)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JP5316345B2 (ja) 流量制御弁
JP2011106702A (ja) 流量制御弁
JP2016125579A (ja) 流路切換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KR101154946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053600B1 (ko) 공기조화기
JPH10122396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冷凍サイクル用多方切換弁
JPH06257895A (ja) 冷媒用流体素子
KR20010065556A (ko) 멀티에어컨
JPH06257894A (ja) 冷媒用流体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