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7881B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7881B
CN108407881B CN201810095293.4A CN201810095293A CN108407881B CN 108407881 B CN108407881 B CN 108407881B CN 201810095293 A CN201810095293 A CN 201810095293A CN 108407881 B CN108407881 B CN 108407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direction
resistance
sleeve
fastening
sl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52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7881A (zh
Inventor
作田雅芳
长谷笃宗
山冈道明
吉原爱仁
吉村知记
明法寺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07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7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7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7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产生偏差的转向装置。第二滑动部件(50)包括:固定部(51),其固定于第一滑动部件(40),该第一滑动部件(40)保持于上套管(7);以及延伸配置部(52),其在管柱轴向(X)延伸并且管柱轴向(X)的一部分(52P)与固定部(51)连结。通过紧固机构(18)紧固的第二滑动部件(50)在二次碰撞时与支承部件(17)以及下套管(8)进行相对滑动。第二滑动部件(50)包含狭缝(54),该狭缝(54)降低固定部(51)与延伸配置部的一部分的连结刚性,以使在通过紧固机构紧固时从管柱轴向观察延伸配置部的一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容易在左右方向挠曲。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2月1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23119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其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转向装置,通过紧固机构将固定侧托架与可动侧托架紧固实现伸缩位置、倾斜位置的锁定,上述固定侧托架与车体连结为在二次碰撞时能够脱离,上述可动侧托架固定于上套管,该上套管相对于下套管在管柱轴向滑动。在上述转向装置中提出过如下的结构,在伸缩摩擦板与倾斜摩擦板通过紧固机构紧固时,提高上述锁定的保持力,上述伸缩摩擦板一端固定于可动侧托架并且在管柱轴向延伸,上述倾斜摩擦板固定于固定侧托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29224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09-29224号公报中,由于在二次碰撞时,从车体脱离的固定侧托架、上套管、可动侧托架以及两摩擦板在管柱轴向一体移动,所以不会产生伸缩摩擦板相对于倾斜摩擦板滑动带来的冲击吸收负载。
然而,近年来,迫切期望增大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负载。于是,假如使与上套管一体移动并且在管柱轴向延伸并通过紧固机构被紧固的延伸配置部件,在二次碰撞时相对于在管柱轴向不移动的对象部件相对滑动,产生冲击吸收负载,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下,预料会产生下述新现象。
根据伸缩调整位置,延伸配置部件由紧固机构紧固的紧固位置在延伸配置部件的长边方向(相当于管柱轴向)位移。而上述延伸配置部件在与上套管侧的部件连结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例如一端),难以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挠曲,在从上述一部分在上述长边方向隔离的部分中,容易在左右方向挠曲。因此,存在根据伸缩调整位置不同,在二次碰撞时在延伸配置部件相对于对象部件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冲击吸收负载不匀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抑制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产生偏差的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套管,其管柱轴向的一端与转向操纵部件连接;下套管,其相对于所述上套管的在所述管柱轴向上的另一端外嵌为能够滑动;支承部件,其固定于车体并且支承所述下套管;紧固机构,其通过将所述下套管紧固于所述上套管,保持所述上套管相对于所述下套管的位置;保持部件,其保持于所述上套管;以及阻力产生机构,其在所述管柱轴向与所述保持部件一起移动,在二次碰撞时,在所述上套管相对于所述下套管移动时,通过与所述支承部件以及所述下套管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相对滑动,产生对所述上套管的移动的阻力,其中,所述阻力产生机构包括: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以及延伸配置部,其在所述管柱轴向延伸并且所述管柱轴向的一部分与所述固定部连结,所述紧固机构经由所述支承部件以及所述延伸配置部将所述下套管紧固于所述上套管,所述阻力产生机构包括连结刚性降低机构,该连结刚性降低机构降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配置部的所述一部分的连结刚性,以使在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时从所述管柱轴向观察,所述延伸配置部的所述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容易在左右方向挠曲。
在上述方式中,由于在阻力产生机构中,通过连结刚性降低机构,降低固定部与延伸配置部的管柱轴向的一部分的连结刚性,所以在通过紧固机构紧固延伸配置部的包含上述一部分的区域时,延伸配置部的上述一部分从管柱轴向观察,容易在左右方向挠曲。因此,在主要紧固延伸配置部中的包含上述一部分的区域的情况下、与在主要紧固延伸配置部中的从上述一部分在管柱轴向隔离的区域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的挠曲刚性之差降低。因此,即便在伸缩调整后,相对于延伸配置部的紧固位置变化,延伸配置部的左右方向的挠曲刚性也难以变化。因此,在二次碰撞时阻力产生机构与上述支承部件以及上述下套管的至少一方进行相对滑动时产生的阻力与相对滑动的滑动位置的变化无关,难以发生变化。由此,能够抑制因伸缩调整位置导致的冲击吸收负载的不匀。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连结刚性降低机构包括相对于所述延伸配置部在上下方向邻接或者隔离地配置并且在所述管柱轴向延伸的狭缝或者凹槽。在上述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在管柱轴向延伸的狭缝或者凹槽的简单构造,降低上述连结刚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式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连结刚性降低机构包括连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配置部的一部分并且从上下方向观察在所述左右方向起伏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或者弯曲部。在上述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在紧固机构的紧固时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或者弯曲部的简单构造,降低上述连结刚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式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阻力产生机构包括在二次碰撞时将上述屈曲部或者上述弯曲部的上述管柱轴向的变形量限制为限制量的限制部。在上述方式中,在二次碰撞时,通过限制部将屈曲部或者弯曲部的管柱轴向的变形量限制为限制量。在二次碰撞时,在限制部限制前,使用使屈曲部或者弯曲部变形的变形负载作为冲击吸收负载,在限制部限制后,使用上述相对滑动带来的滑动负载作为冲击吸收负载。通过将上述限制量设定为所希望的量,能够对应于上套管相对于下套管的轴向位移,适当地设定冲击吸收特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式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构成第一阻力产生机构,该第一阻力产生机构在二次碰撞时通过与上述上套管进行第一相对滑动从而产生对上述上套管的移动的第一阻力,包含上述延伸配置部的上述阻力产生机构构成第二阻力产生机构,该第二阻力产生机构在二次碰撞时通过与上述支承部件以及上述下套管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第二相对滑动从而产生对上述上套管的移动的第二阻力。
在上述方式中,在二次碰撞时,能够根据上套管相对于下套管的轴向位置,在上套管相对于下套管摩擦滑动时的阻力附加了第一阻力或者第二阻力中的第一阻力的阶段、和在上套管相对于下套管摩擦滑动时的阻力附加了第一阻力或者第二阻力中的第二阻力的阶段获得冲击吸收负载。因此,通过设定第一阻力以及第二阻力的大小,能够适当地设定冲击吸收负载的特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4A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周边的示意仰视图。
图6A是表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滑动部件的周边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6B是表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滑动部件的周边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上套管的轴向位移与冲击吸收负载的关系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侧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简要侧视图。
图9B是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简要俯视图。
图9C是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主要部分与紧固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俯视图。
图9D是屈曲部57的周边的构造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上套管的轴向位移与冲击吸收负载的关系的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屈曲部的周边的构造的简图。
图11B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屈曲部的周边的构造的简要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简要侧视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主要部分与紧固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俯视图。
图13B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主要部分与紧固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俯视图。
图13C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主要部分与紧固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中的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上套管的轴向位移与冲击吸收负载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转向装置1具备转向轴3、柱套6、中间轴4与转向机构5。转向轴3的一端(轴向上端)与方向盘等转向操纵部件2连结。转向装置1与转向操纵部件2的转向操纵连动而将转向轮(未图示)转向。转向机构5例如是齿轮齿条机构,但并不限定于此。
以下,将转向轴3的轴向亦即管柱轴向X的上方称为轴向上方XU,将管柱轴向X的下方称为轴向下方XL。转向轴3具有筒状的上轴3U以及下轴3L。上轴3U与下轴3L例如通过花键嵌合、锯齿形花键嵌合嵌合为能够相对移动。转向操纵部件2与上轴3U的轴向上方XU的一端连结。
柱套6包含经由上轴3U在一端连接有转向操纵部件2的上套管7以及能够滑动地外嵌于上套管7的另一端的下套管8。上套管7也是内套,下套管8也是外套。上套管7的一端经由上轴3U与转向操纵部件2连接。管柱轴向X既是上套管7的轴向,也是下套管8的轴向。轴向上方XU也是上套管7的一端侧,轴向下方XL也是上套管7的另一端侧。
转向轴3在柱套6内插通。上轴3U经由轴承9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套管7。下轴3L经由轴承10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下套管8。通过上轴3U相对于下轴3L在管柱轴向X移动,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在管柱轴向X移动。柱套6能够与转向轴3一起在管柱轴向X伸缩。
通过使转向轴3以及柱套6在管柱轴向X伸缩,能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调整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这样,转向装置1具有伸缩调整功能。
伸缩调整通过在规定的伸缩调整范围内使上套管7滑动而进行。伸缩调整范围是指上套管7在管柱轴向X上的调整上限位置与上套管7在管柱轴向X上的调整下限位置之间的范围。柱套6在上套管7位于调整上限位置时成为最伸长的状态,在上套管7位于调整下限位置时成为最缩短的状态。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的示意图。在上套管7形成有在管柱轴向X为长边的引导槽27。在下套管8固定有被引导突起28,该被引导突起28与引导槽27嵌合并且相对于引导槽27能够在管柱轴向X相对移动。在下套管8形成有供被引导突起28插通的插通孔8b。被引导突起28包含在下套管8的外周面与插通孔8b的周围的部分抵接的头部28a以及插通于插通孔8b的轴部28b。头部28a以及轴部28b形成为一体。轴部28b的前端与引导槽27嵌合。
在伸缩调整时,通过引导槽27的轴向下端与被引导突起28抵接,将上套管7限制在伸缩调整范围的调整上限位置。由此,能够防止上套管7从下套管8脱落。另外,在伸缩调整时,通过引导槽27的轴向上端与被引导突起28抵接,将上套管7限制在伸缩调整范围的调整下限位置。
参照图1,转向装置1包含固定于车体13的固定托架14、通过固定托架14支承的倾斜中心轴15以及固定于下套管8的外周并且通过倾斜中心轴1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柱托架16。转向轴3以及柱套6能够以倾斜中心轴15的中心轴线亦即倾斜中心CC为支点在倾斜方向Y(大致上下方向)转动。
通过使转向轴3以及柱套6绕倾斜中心CC转动,能够在倾斜方向Y调整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这样,转向装置1具有倾斜调整功能。参照图2,转向装置1包含固定于车体13并且支承下套管8的托架等支承部件17、以及锁定倾斜调整以及伸缩调整后的上套管7的位置的紧固机构18。紧固机构18经由支承部件17紧固在下套管8的管柱轴向X的上部一体设置的一对被紧固部19。
下套管8具有从下套管8的轴向上端8a向轴向下方XL延伸的狭缝26。一对被紧固部19配置于狭缝26的两侧。紧固机构18安装于一对被紧固部19。通过紧固机构18紧固一对被紧固部19,下套管8弹性地缩直而紧固上套管7。
支承部件17包含安装于车体13的安装板24以及从安装板24的两端向倾斜方向Y的下方延伸的一对侧板22。在各侧板22形成有在倾斜方向Y延伸的倾斜用长孔23。下套管8的一对被紧固部19配置于一对侧板22间,呈分别沿着对应的侧板22的内侧面22a的板状。在各被紧固部19形成有由圆孔构成的轴插通孔29。
紧固机构18包含紧固轴21(插通轴)以及操作紧固轴21旋转的操作杆20。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相当于操作杆20的旋转中心。紧固轴21例如是螺栓。紧固轴21插通于支承部件17的两侧板22的倾斜用长孔23与下套管8的两被紧固部19的轴插通孔29。紧固轴21以及下套管8在倾斜调整时,相对于支承部件17相对移动。此时,紧固轴21在倾斜用长孔23内在倾斜方向Y移动。
设置于紧固轴21的一端的头部21a固定为能够与操作杆20一体旋转。紧固机构18还包含力变换机构30,该力变换机构30夹设于紧固轴21的头部21a与第一侧板22(图2中左侧的侧板22)之间,并且将操作杆20的操作扭矩变换为紧固轴21的轴力(用于紧固一对侧板22的紧固力)。
力变换机构30包含:旋转凸轮31,其与操作杆20连结为能够一体旋转,并且相对于紧固轴21在中心轴线C1延伸的方向亦即紧固轴向J的移动被限制;以及第一紧固部件32,其相对于旋转凸轮31凸轮卡合,并且紧固第一侧板22。紧固部件32是旋转被限制的非旋转凸轮。第一紧固部件32从紧固轴向J与下套管8的第一被紧固部19(图2中左侧的被紧固部19)对置。
紧固机构18还包含紧固第二侧板22(图2中右侧的侧板22)的第二紧固部件33以及夹设于第二紧固部件33与第二侧板22之间的滚针轴承37。第二紧固部件33是与设置于紧固轴21的另一端的螺纹部21b旋合的螺母。第二紧固部件33经由滚针轴承37紧固第二侧板22。第二紧固部件33从紧固轴向J与下套管8的第二被紧固部19(图2中右侧的被紧固部19)对置。
旋转凸轮31、第一紧固部件32与滚针轴承37通过紧固轴21的外周支承。紧固部件32通过与形成于第一侧板22的倾斜用长孔23嵌合,旋转被限制。若伴随着操作杆20向锁定方向旋转,旋转凸轮31相对于紧固部件32旋转,则紧固部件32沿紧固轴向J在从旋转凸轮31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一对紧固部件32、33将支承部件17的一对侧板22夹紧并紧固。
此时,因为支承部件17的各侧板22紧固下套管8的对应的被紧固部19,所以下套管8的倾斜方向Y的移动被限制,倾斜锁定实现。另外,通过紧固两被紧固部19,下套管8弹性地缩直而紧固上套管7。其结果是,上套管7被锁定(保持)在伸缩调整范围内的规定的伸缩调整位置,实现了伸缩锁定。
如上所述,紧固机构18通过经由支承部件17将下套管8紧固于上套管7,保持上套管相对于下套管8的位置。另一方面,若操作杆20向锁定解除方向旋转,则伴随着旋转凸轮31的旋转,紧固部件32沿紧固轴向J向接近旋转凸轮31的方向移动。由此,一对紧固部件32、33对一对侧板22的紧固被解除,能够进行倾斜调整以及伸缩调整。
参照图3,转向装置1还包含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一对第二滑动部件50。图4A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面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5是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的周边的示意仰视图。参照图4A,第一滑动部件40以能够相对于上套管7有摩擦地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上套管7。第一滑动部件40是通过压入保持于上套管7的保持部件,具有将第二滑动部件50保持于上套管7的功能。将第一滑动部件40与上套管7的摩擦滑动称为第一相对滑动。将通过第一相对滑动产生的对上套管7的移动的阻力称为第一阻力G1。由第一滑动部件40构成第一阻力产生机构。
第一滑动部件40包含:筒状的嵌合部41,其外嵌于上套管7的外周面;圆环状的凸缘部42,其从嵌合部41的一端在上套管7的径向伸出;以及从嵌合部41的内周面朝向上套管7的外周面突出,并且与上套管7的外周面接触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8个)突起部43。通过调整多个突起部43与上套管7的外周面的摩擦力、突起部43的强度,能够调整通过第一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一阻力G1。由于多个突起部43沿上套管7的外周面的周向C等间隔地配置,所以第一阻力G1容易稳定。
第一滑动部件40还包含固定第二滑动部件50的一对固定部44。一对固定部44分别从凸缘部42的在径向R上的外侧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径向R是指以上套管7的中心轴线C2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径向外侧是指在径向R上从中心轴线C2离开的方向。一对固定部44以夹持上套管7的方式配置于在周向C上相互分离180°的位置。
参照图5,在上套管7安装有组合开关、键锁(key lock)等安装部件100。安装部件100在上套管7中安装于比安装有第一滑动部件40的部分更靠轴向上方XU。另外,转向装置1还包含对置部件101,该对置部件101固定于上套管7,并且从管柱轴向X上的转向操纵部件2侧(轴向上方XU)与第一滑动部件40对置。对置部件101的轴向下端在上套管7中位于安装部件100与第一滑动部件40之间。对置部件101例如是用于将安装部件100安装于上套管7的托架等。该托架通过焊接、铆接或者压入等固定于上套管7。对置部件101并不限定于用于将安装部件100安装于上套管7的托架,也可以是用于将安装部件100以外的车辆用部件(例如柱盖、线束、膝部安全气囊等)安装于上套管7的托架。
参照图3,第二滑动部件50是从第一滑动部件40向轴向下方XL延伸的板状部件。一对第二滑动部件50在与第一滑动部件40分别形成后,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一滑动部件40。因此,一对第二滑动部件50在管柱轴向X与第一滑动部件40一体移动。第二滑动部件50与第一滑动部件40的固定部44的轴向下端面连接。第二滑动部件50在伸缩调整时,和第一滑动部件40一起与上套管7一体移动。
参照图5,一对第二滑动部件50夹持上套管7而在紧固轴向J分离,并且在紧固轴向J相互对置。第一个第二滑动部件50配置于第一紧固部件32与第一被紧固部19(图5中上侧的被紧固部19)之间。第一个第二滑动部件50配置于第一侧板22(图5中上侧的侧板22)与第一被紧固部19之间。第二个第二滑动部件50配置于第二紧固部件33与第二被紧固部19之间(图5中下侧的被紧固部19)。第二个第二滑动部件50配置于第二侧板22(图5中下侧的侧板22)与第二被紧固部19之间。
在紧固机构18的紧固状态(下套管8对上套管7进行了紧固的状态)下,各第二滑动部件50通过对应的紧固部件32、33按压于对应的被紧固部19。紧固机构18将各第二滑动部件50按压于对应的被紧固部19的按压方向P与紧固轴向J一致。将各按压方向P上的朝向对应的被紧固部19的方向称为按压方向P的下游侧。
各第二滑动部件50通过对应的紧固部件32、33按压于对应的被紧固部19,由此被对应的侧板22以及被紧固部19夹持。在该状态下,各第二滑动部件50能够相对于对应的侧板22与被紧固部19有摩擦地滑动。将紧固机构18将下套管8紧固于上套管7的状态下的一对第二滑动部件50与一对侧板22以及一对被紧固部19的摩擦滑动,称为第二相对滑动。将通过第二相对滑动产生的对上套管7的移动的阻力,称为第二阻力G2。由第二滑动部件50构成第二阻力产生机构。通过调整第二滑动部件50与侧板22以及被紧固部19的摩擦力,能够调整第二阻力G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一阻力G1比通过第二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二阻力G2大(G1>G2)。
参照图1以及图3,第二滑动部件50包含:固定部51,其例如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滑动部件40;延伸配置部52,其与管柱轴向X平行地延伸;连结部53,其连结延伸配置部52的管柱轴向X的一部分52P与固定部51;以及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的狭缝54,其降低固定部51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连结刚性。
如图3所示,延伸配置部52形成为在管柱轴向X较长的大致矩形板。延伸配置部52具有在管柱轴向X延伸的轴向长孔55。在延伸配置部52的轴向长孔55插通有紧固轴21。延伸配置部52的轴向长孔55通过第一划分部61、第二划分部62、第三划分部63与第四划分部64被划分。第一划分部61从轴向上方XU划分轴向长孔55。第二划分部62从轴向下方XL划分轴向长孔55。第三划分部63以及第四划分部64与管柱轴向X平行地延伸,并且从上下方向V的上下划分轴向长孔55。经由连结部53与固定部51连结的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配置于第三划分部63的管柱轴向X的一部分。
连结部53包括从轴向下方XL与固定部51连结的第一连结部531、以及夹设于第一连结部531与延伸配置部52之间并且从上下方向V的上方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连结的第二连结部532。如图4B所示,从管柱轴向X观察,狭缝54降低固定部51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连结刚性,以使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容易相对于固定部51在左右方向Z挠曲。具体而言,狭缝54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上下方向V的上方邻接地配置,并且在管柱轴向X(参照图3)延伸。
如图3所示,狭缝54夹设于连结部53的第一连结部531与延伸配置部52之间而将第一连结部531与延伸配置部52分离。另外,狭缝54的一端向轴向上方XU开放。狭缝54的另一端向连结部53的第二连结部532侧延伸,通过形成狭缝54,连结部53的第二连结部532与延伸配置部52被连结的在管柱轴向X上的连结宽度变小。
参照图5,在伸缩调整时,第二滑动部件50与上套管7一起在管柱轴向X移动。在伸缩调整时,紧固轴21在轴向长孔55内沿管柱轴向X相对于第二滑动部件50相对移动。在上套管7位于伸缩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的状态下,在紧固轴21与轴向长孔55的第一划分部61以及第二划分部62之间设置有间隔。详细而言,即便在伸缩调整时上套管7位于调整下限位置的状态下,紧固轴21与轴向长孔55的第一划分部61也不会接触。即便在伸缩调整时上套管7位于调整上限位置的状态下,紧固轴21与轴向长孔55的第二划分部62也不会接触。
在第二滑动部件50中,延伸配置部52的与一对紧固部件32、33对置的部分(轴向长孔55的周边的部分)在侧板22与被紧固部19之间被特别稳固地夹持。因此,在第二相对滑动时,延伸配置部52中的轴向长孔55的上下方向V的上下的第三划分部63以及第四划分部64与侧板22以及被紧固部19主要进行摩擦滑动。通过延伸配置部52的第三划分部63以及第四划分部64构成与侧板22以及被紧固部19主要进行摩擦滑动的滑动部56。
接下来,对产生了车辆碰撞的二次碰撞时的转向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二次碰撞是指在车辆碰撞时车辆的驾驶员与转向操纵部件2发生碰撞。以下,除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假定有在上套管7位于调整上限位置的状态下产生了二次碰撞的情况。若在紧固机构18的紧固状态下产生二次碰撞,则经由转向操纵部件2向上套管7传递冲击。下套管8通过固定于车体13的支承部件17的一对侧板22支承。因此,在二次碰撞时,上套管7相对于支承部件17以及下套管8向轴向下方XL移动。由此,相对于下套管8边使上套管7摩擦滑动,柱套6边收缩。将在紧固机构18的紧固实现的状态下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进行摩擦滑动时的阻力设为柱阻力F。
图6A是表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的周边的样子的示意图。图6B示出比图6A所示的状态更靠后的状态。图7是表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上套管7的轴向位移与冲击负载的关系的图。在图7中,横轴表示上套管7的轴向位移,纵轴表示冲击吸收负载。在横轴中,将柱套6最伸长的状态(上套管7位于调整上限位置的状态)下的上套管7的在管柱轴向X上的位置作为原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由于通过第一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一阻力G1比通过第二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二阻力G2大(G1>G2),所以首先开始第二相对滑动。滑动部56通过第二滑动部件50移动而相对于支承部件17以及下套管8变化。具体而言,滑动部56在二次碰撞的开始后,随着时间的经过向第一滑动部件40侧(轴向上方XU)移动。
二次碰撞的初始阶段(相当于图7中的第二相对滑动区间)中的冲击吸收负载相当于通过第二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二阻力G2、与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进行摩擦滑动时的柱阻力F之和(F+G2)(参照图7)。在第二相对滑动区间的中途,引导槽27的轴向下端与被引导突起28抵接,被引导突起28断开。在被引导突起28断开之后,仍继续第二相对滑动。因此,在产生二次碰撞之后不久,与伸缩调整后的上套管7的位置无关地开始第二相对滑动。
然后,如图6A所示,第一滑动部件40与下套管8的轴向上端8a抵接。由此,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的相对于下套管8以及支承部件17的向轴向下方XL的移动被限制。由此,第二滑动部件50的相对于支承部件17以及下套管8的移动结束,第二相对滑动停止。此时,下套管8的轴向上端8a作为使第二相对滑动停止的第二限位器发挥功能。另一方面,上套管7继续相对于下套管8向轴向下方XL移动。因此,开始上套管7与第一滑动部件40的相对移动(第一相对滑动)。
第一相对滑动开始之后的阶段(即,相当于第一相对滑动区间)的冲击吸收负载相当于通过第一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一阻力G1、与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进行摩擦滑动时的柱阻力F之和(F+G1)(参照图7)。第一相对滑动通过对置部件101从轴向上方XU与第一滑动部件40抵接而停止(参照图6B)。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二滑动部件50能够一体移动地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0(保持部件)。因此,在二次碰撞时,在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移动时,产生上套管7与第一滑动部件40的相对滑动(第一相对滑动)或者第二滑动部件50与下套管8以及支承部件17的相对滑动(第二相对滑动)任一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一阻力G1比通过第二相对滑动产生的第二阻力G2大。因此,如图7所示,在二次碰撞时,根据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的轴向位置,能够获得第二相对滑动区间与第一相对滑动区间,在上述第二相对滑动区间中,产生在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进行摩擦滑动时的柱阻力F上附加有第二阻力G2的冲击吸收负载(F+G2),在上述第二相对滑动区间之后,在上述第一相对滑动区间中,产生在柱阻力F上附加有第一阻力G1的冲击吸收负载。通过设定第一阻力G1以及第二阻力G2的大小,能够适当地设定冲击吸收负载的特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下述所述,能够抑制第二相对滑动时的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不匀的情况。即,在伸缩调整后,如图3所示,在紧固轴21在轴向长孔55中配置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附近的位置时,通过紧固机构18主要紧固第一区域A1,该第一区域A1包含延伸配置部52中的一部分52P及其周边部分。
另一方面,在紧固轴21在轴向长孔55中配置于从一部分52P的附近的位置最远离的位置(即,接近第二划分部62的位置)时,通过紧固机构18主要紧固第二区域A2,该第二区域A2包含延伸配置部52中的第二划分部62及其周边部分。假如是未形成有狭缝54的情况,通过紧固机构18主要紧固第一区域A1时的第一区域A1的左右方向Z的挠曲量大幅度小于通过紧固机构18主要紧固第二区域A2时的第二区域A2的左右方向Z的挠曲量。
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的狭缝54的作用,在从管柱轴向X观察时,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包含一部分52P的第一区域A1)相对于固定部51容易在左右方向Z挠曲。因此,即便在伸缩调整后,相对于延伸配置部52的紧固位置变化,延伸配置部52的在紧固位置的左右方向Z的挠曲刚性也难以变化。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第二滑动部件50的第二阻力G2与相对滑动的滑动位置的变化无关,难以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产生不匀的情况。
另外,由于即便在伸缩调整后,相对于延伸配置部52的紧固位置变化,延伸配置部52的在紧固位置的左右方向Z的挠曲刚性也难以变化,所以能够相对于紧固位置的变化,减小紧固机构18的操作杆20的操作负载的偏差。另外,能够通过使用在管柱轴向X延伸的狭缝54的简单构造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降低固定部51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连结刚性。
另外,各第二滑动部件50夹持于通过紧固机构18紧固的支承部件17的对应的侧板22与下套管8的对应的被紧固部19之间。因此,能够抑制与第二滑动部件50一体移动的第一滑动部件40在第一相对滑动时向与第一相对滑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晃荡。因此,能够使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负载稳定。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Q的侧视图。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Q与图3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主要不同如下。即,在第二滑动部件50Q中,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的狭缝54以从延伸配置部52在上下方向V的上方隔离的方式配置。狭缝54设置于连结部53的第二连结部53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关于上下方向V,狭缝54与紧固轴21的距离变大,所以在伸缩调整后紧固包含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第一区域A1时,以狭缝54附近为支点的弯曲力矩的臂的长度(相当于上述距离)变长。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区域A1的左右方向的挠曲量。
因此,能够相对于伸缩调整后的紧固位置的变化,更加缩小延伸配置部52的左右方向Z的挠曲刚性的变化。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第二滑动部件50的第二阻力G2与相对滑动的滑动位置的变化无关,难以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产生不匀的情况。此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取代图3的第一实施方式、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狭缝54,使用在左右方向Z未贯通第二滑动部件50(50Q)且在管柱轴向X延伸的凹槽。
图9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R的简要侧视图,图9B是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R的简要俯视图,图9C是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R的主要部分与紧固机构18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俯视图。
图9A以及图9B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R与图3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主要不同如下。即,在第二滑动部件50R中,与固定部51以及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连结的连结部53R包括从轴向下方XL与固定部51连结的第一连结部531、以及夹设于第一连结部531与延伸配置部52之间并且从上下方向V的上方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连结的第二连结部532。
第二滑动部件50R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57,该屈曲部57连结固定部51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并且如图9B所示那样从上下方向观察在左右方向Z起伏。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531包括呈向左右方向Z的外侧突出的“コ”字形状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57。屈曲部57包括板状的第一部分71、板状的第二部分72以及板状的第三部分73。如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图亦即图9B所示,第一部分71从上下方向观察,从固定部51向左右方向Z的外侧延伸。第二部分72从上下方向观察,从第二连结部532向左右方向Z的外侧延伸。第三部分73连结第一部分71与第二部分72的左右方向Z的外侧的端部彼此。第一部分71以及第二部分72与左右方向Z平行地配置,第三部分573与第一部分71以及第二部分72正交。
另外,第二滑动部件50R包括从屈曲部57的第一部分71向管柱轴向X的下方延伸的板状的限制部74。图9D是屈曲部57的周边的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如图9D所示,限制部74包括:第一端部741,其与设置于第一部分71的开口76的一边缘部76a(固定部51侧的边缘部)连结;以及第二端部742,其经由缝隙S1相对于第二部分72接近。限制部74通过第一部分71支承为悬臂状。限制部74也可以是切割立起板。限制部74与第三部分73平行地配置,在限制部74与第三部分73之间在左右方向Z设置有缝隙S2。
如图9C所示,在通过紧固机构18紧固包含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的第一区域A1时,在屈曲部57(连结刚性降低机构)中,第一部分71与第三部分73的交叉角度、第三部分73与第二部分72的交叉角度根据所需变更。因此,第二连结部532以及与第二连结部532相连的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容易在左右方向Z进一步挠曲。
由于在限制部74与屈曲部57的第二部分72之间设置有缝隙S1,并且在限制部74与屈曲部57的第三部分73之间设置有缝隙S2,所以限制部74不会妨碍屈曲部57向左右方向Z的紧固侧弹性变形。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二次碰撞时,屈曲部57的第一部分71与第二部分72接近缝隙S1的大小,由此限制部74的第二端部742与屈曲部57的第二部分72抵接。由此,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被限制。即,限制部74在二次碰撞时将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限制为限制量(相当于缝隙S1的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在紧固机构18的紧固时能够在左右方向Z弹性变形的屈曲部57的简单构造,降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与固定部51的连结刚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产生不匀的情况。另外,在二次碰撞时,通过限制部74限制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在二次碰撞时,在限制部74限制前的阶段(图10中的开始第二相对滑动区间之前的变形负载发生区间),使用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进行摩擦滑动的柱阻力F与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负载H之和(F+H),作为冲击吸收负载。
在二次碰撞时,在限制部74限制后(开始第二相对滑动区间之后),使用通过第二滑动部件50R的延伸配置部52与支承部件17以及下套管8进行第二相对滑动从而产生的第二阻力G2与柱阻力F之和(F+G2),作为冲击吸收负载。通过将上述限制量设定为所希望的量,能够对应于上套管7相对于下套管8的轴向位移,适当地设定冲击吸收特性。
接下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图11A以及图11B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屈曲部57的周边的构造的简图,图11A表示伸缩调整时的状态,图11B表示在二次碰撞时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按限制量被限制的状态。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主要不同点在于,在二次碰撞时,第一部分71的基端部71a与第二部分72的基端部72a彼此相互抵接,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被限制为限制量(相当于第一部分71与第二部分72的管柱轴向X的缝隙S3的量)。
即,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部分71的基端部71a与第二部分72的基端部72a,构成在二次碰撞时将屈曲部57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限制为限制量的限制部。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构造简化。可以如图9A的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将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的狭缝54与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的屈曲部57并用,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那样,仅使用屈曲部57,作为连结刚性降低机构。
图13A、图13B、图13C分别是本发明的第六、第七、第八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的第一滑动部件以及第二滑动部件的主要部分与紧固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俯视图,示出屈曲部的变更例。在图13A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V中,连结部53V的第一连结部531包括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向左右方向Z的外侧突出的V字形状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57V。屈曲部57V通过包括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相对于左右方向Z相互向反向倾斜并且以规定的交叉角度交叉的一对板状部分81、82,在左右方向Z起伏。
在图13B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W中,连结部53W的第一连结部531包括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向左右方向Z的外侧突出的W字形状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57W。屈曲部57W通过包括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相对于左右方向Z向反向倾斜并且以规定的交叉角度交叉的2对板状部分83、84,在左右方向Z起伏。
在图13C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二滑动部件50U中,连结部53U的第一连结部531包括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向左右方向Z的外侧突出的U字形状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弯曲部57U。弯曲部57U包括与左右方向Z平行地延伸并且在管柱轴向X隔离的一对部分91、92以及连接一对部分91、92彼此的弯曲状部93。
在第六、第七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在紧固机构18的紧固时能够在左右方向Z弹性变形的屈曲部57V、57W的简单构造,降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与固定部51的连结刚性,在第八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在紧固机构18的紧固时能够在左右方向Z弹性变形的弯曲部57U的简单构造,降低延伸配置部52的一部分52P与固定部51的连结刚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冲击吸收负载因伸缩调整位置产生不匀的情况。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二次碰撞时,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屈曲部57V中,一对部分81、82的至少包含基端部81a、82a的部分(由该部分构成限制部)彼此抵接,由此屈曲部57V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被限制为限制量。另外,虽未图示,但在二次碰撞时,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屈曲部57W中,2对部分83、84的至少包含基端部83a、84a的部分(由该部分构成限制部)彼此抵接,由此屈曲部57W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被限制为限制量。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二次碰撞时,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弯曲部57U中,一对部分91、92的至少包含基端部91a、92a的部分(由该部分构成限制部)彼此抵接,由此弯曲部57U的管柱轴向X的变形量被限制。在第六至第八的各实施方式中,在二次碰撞时,在上述限制部限制前,使用屈曲部57V、57W以及弯曲部57U的变形负载,作为冲击吸收负载。另外,在二次碰撞时的上述限制部限制后,使用通过第二滑动部件50V、50W、50U的延伸配置部52与支承部件17以及下套管8进行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滑动负载,作为冲击吸收负载。
虽未图示,但在第六至第八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与图9D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限制部74,设置于一对部分81、82,83、84,91、92的任一方。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作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能够举出下述例子。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第二阻力G2比第一阻力G1大(G1<G2)。在二次碰撞时,在第一相对滑动开始之后,若作为限位器的对置部件101与第一滑动部件40抵接,则第一滑动部件40以及第二滑动部件50相对于上套管7的向轴向下方XL的移动被限制。由此,第一相对滑动停止,伴随该停止,开始第二相对滑动。第九实施方式中的使第二阻力G2比第一阻力G1大的结构(G1<G2)能够通过与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分别组合来实施。
另外,图9A~图9C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图11A的第四实施方式的“コ”字形状的屈曲部57、图13A的第六实施方式的V字形状的屈曲部57V、图13B的第七实施方式的W字形状的屈曲部57W以及图13C的U字形状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弯曲部57U也可以由不同于在对应的第二滑动部件50R、50V、50W、50U中除该屈曲部57、57V、57W以及该弯曲部57U以外的剩余部分的其它材料(例如,比上述剩余部分容易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另外,也可以在管柱轴向X排列图11A的第四实施方式的“コ”字形状的屈曲部57、图13A的第六实施方式的V字形状的屈曲部57V、图13B的第七实施方式的W字形状的屈曲部57W以及图13C的U字形状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弯曲部57U的至少2个来使用。
另外,虽未图示,但第二滑动部件50也可以配置于各紧固部件32、33与支承部件17的对应的侧板22之间。

Claims (5)

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
上套管,其管柱轴向的一端与转向操纵部件连接;
下套管,其相对于所述上套管的在所述管柱轴向上的另一端外嵌为能够滑动;
支承部件,其固定于车体并且支承所述下套管;
紧固机构,其通过将所述下套管紧固于所述上套管,保持所述上套管相对于所述下套管的位置;
保持部件,其保持于所述上套管;以及
阻力产生机构,其在所述管柱轴向与所述保持部件一起移动,在二次碰撞时,在所述上套管相对于所述下套管移动时,通过与所述支承部件以及所述下套管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相对滑动,产生对所述上套管的移动的阻力,其中,
所述阻力产生机构包括: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以及延伸配置部,其在所述管柱轴向延伸并且所述管柱轴向的一部分与所述固定部连结,
所述紧固机构经由所述支承部件以及所述延伸配置部将所述下套管紧固于所述上套管,
所述阻力产生机构包括连结刚性降低机构,该连结刚性降低机构降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配置部的所述一部分的连结刚性,以使在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时从所述管柱轴向观察,所述延伸配置部的所述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容易在左右方向挠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连结刚性降低机构包括相对于所述延伸配置部在上下方向邻接或者隔离地配置并且在所述管柱轴向延伸的狭缝或者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连结刚性降低机构包括连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配置部的一部分并且从上下方向观察在所述左右方向起伏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屈曲部或者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阻力产生机构包括在二次碰撞时将所述屈曲部或者所述弯曲部的所述管柱轴向的变形量限制为限制量的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构成第一阻力产生机构,该第一阻力产生机构在二次碰撞时通过与所述上套管进行第一相对滑动从而产生对所述上套管的移动的第一阻力,
包含所述延伸配置部的所述阻力产生机构构成第二阻力产生机构,该第二阻力产生机构在二次碰撞时通过与所述支承部件以及所述下套管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第二相对滑动从而产生对所述上套管的移动的第二阻力。
CN201810095293.4A 2017-02-10 2018-01-31 转向装置 Active CN108407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3119A JP6796255B2 (ja) 2017-02-10 2017-02-10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023119 2017-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7881A CN108407881A (zh) 2018-08-17
CN108407881B true CN108407881B (zh) 2022-01-11

Family

ID=6116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5293.4A Active CN108407881B (zh) 2017-02-10 2018-01-31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7315B2 (zh)
EP (1) EP3360755B1 (zh)
JP (1) JP6796255B2 (zh)
CN (1) CN108407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7158A1 (ja) * 2015-09-29 2017-04-0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JP7104881B2 (ja) * 2018-05-08 2022-07-2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0100357A (ja) * 2018-12-25 2020-07-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310166B2 (ja) * 2019-02-18 2023-07-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14475766A (zh) * 2020-11-13 2022-05-13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58889A (ko) * 1996-12-30 1998-10-07 오상수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칼럼의 충격흡수장치
JP4078893B2 (ja) 2002-06-19 2008-04-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8213521A (ja) * 2007-02-28 2008-09-18 Jtekt Corp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9029224A (ja) 2007-07-26 2009-02-12 Fuji Kiko Co Ltd チルト・テレス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942076B2 (en) * 2008-02-14 2011-05-17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5785108B2 (ja) * 2011-03-28 2015-09-2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82066B2 (ja) * 2011-06-03 2014-01-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3874617B (zh) * 2012-07-12 2016-03-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倾斜转向装置
PL3052370T3 (pl) * 2013-10-04 2017-12-29 Nsk Americas, Inc. Składany zespół kolumny kierownicy
JP5856204B2 (ja) * 2014-02-19 2016-02-0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192565B2 (ja) 2014-02-21 2017-09-06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9586611B2 (en) * 2015-02-23 2017-03-07 Jtekt Corporation Steering system
EP3187393B1 (en) * 2015-10-23 2019-05-08 FUJI KIKO Co., Ltd.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JP6990349B2 (ja) * 2017-02-07 2022-01-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0755A1 (en) 2018-08-15
CN108407881A (zh) 2018-08-17
JP2018127160A (ja) 2018-08-16
JP6796255B2 (ja) 2020-12-09
US20180229758A1 (en) 2018-08-16
EP3360755B1 (en) 2020-03-25
US10457315B2 (en)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7881B (zh) 转向装置
EP2923922B1 (en) Steering Device
EP2923921B1 (en) Steering device
US9604663B2 (en) Steering system
EP2607206B1 (en) Position adjustable steering device
CN108394453B (zh) 转向装置
US9840270B2 (en) Steering system
EP3000690B1 (en) Position adjusting-type steering device
CN108357560B (zh) 转向管柱
JP635100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238091B (zh) 转向装置
CN108357556B (zh) 用于车辆转向管柱的倾斜设备
KR20180022289A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컬럼의 텔레스코픽 래치 장치
US9586611B2 (en) Steering system
CN108357558B (zh) 车辆转向管柱的倾斜固定装置
CN108357559B (zh) 转向管柱
JP2022189046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423060B (zh) 转向装置
CN106064638B (zh) 转向装置
CN109562776A (zh) 低初始阻力转向柱碰撞设备
JP2018130995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127161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57580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240043059A1 (en)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JP2015074314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