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2248A -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2248A
CN108402248A CN201810459246.3A CN201810459246A CN108402248A CN 108402248 A CN108402248 A CN 108402248A CN 201810459246 A CN201810459246 A CN 201810459246A CN 108402248 A CN108402248 A CN 108402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ny
leaved yellowhorn
leaf
preparation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92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魏妮
闫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92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22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2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22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冠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的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鲜叶采摘、摊凉、蒸气杀青、脱水、回潮、揉捻、炒干和分拣;本发明制得的文冠果叶茶,具有利尿、抗风湿,可治腰腿疼,而且具有杀菌,稳定毛细血管,止血,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和增强患者体质的保健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利用;适用于农业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冠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关文冠果的栽培繁育技术、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食用油、食用色素提取、生物柴油的制备与利用等已有研究报道。文冠果的根、茎、叶、花、果实均可入药,文冠果叶富含生物活性物质,从文冠果叶中检测出10种化学成分,其中杨梅树皮甙含量为5.53%,以及锶、锌、钡、硼、铁、铜、锰等12种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为255.5μg/g。从营养学和医药学的角度分析,文冠果叶的利用价值是相当可观的,据初步统计,目前文冠果叶产量每年可超过百万斤,若能充分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其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对文冠果保健茶的制作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参照传统的制茶工艺,在工艺参数上略作改进,创制高品质且适宜广大人群饮用的天然保健产品,并为开发研制系列文冠果叶茶提供些许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的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鲜叶采摘、摊凉、蒸气杀青、脱水、回潮、揉捻、炒干和分拣。
进一步地,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用无虫咬、无病变的整齐文冠果嫩叶,拣出叶梗;
(2)、摊凉:把拣好的文冠果叶平摊于筛盘上;
(3)、蒸气杀青:将摊凉好的文冠果嫩叶平铺在蒸气杀青机原料输送带上,使其叶片互不重叠,将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70℃左右,杀青时间控制在55秒左右进行,杀青时注意投料量,经过杀青能闻到文冠果叶的清香味为宜;
(4)、脱水:根据杀青后的文冠果叶本身的含水量控制脱水机的温度和运转速度,水份高则温度高,速慢,水份低则低温快转,保证足够脱水,用手握时,叶片四周略带干燥,但不会断裂,叶体饱满、柔软、湿润即可;
(5)、回潮:为保证脱水后的文冠果叶片整体含水份一致,将其装入密封袋中,回潮两个小时,期间翻动一次;
(6)、揉捻:将回潮好的文冠果叶进行揉捻和细胞破壁处理,把揉捻机的转速控制为50--60转/分,时间为30-50分钟,待文冠果叶汁液渗出叶面,叶片成条或皱叠时即可。
(7)、炒干:将揉捻好的文冠果叶放入炒干机中,温度由120℃逐渐升至180℃,再逐渐降温至120℃。转速控制在27-33转/分,时间控制在70--90分钟,颜色由绿色变为黑绿色,用手握时较干易碎,嗅时有文冠果叶的自然清香为宜;
(8)、分拣: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
优选地,所述平摊厚度约为1--2cm,摊凉时间为1--2小时。
优选地,所述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具体为:
(1)、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结实,色泽绿、油、润,有砂绿,整碎匀整,净度良好为一级茶;
(2)、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尚结实,色泽乌绿、稍带黄,整碎尚匀整,净度尚好为二级茶;
(3)、袋泡茶,将文冠果叶粉末、尚匀整的作为袋泡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文冠果叶茶,具有利尿、抗风湿,可治腰腿疼,而且具有杀菌,稳定毛细血管,止血,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和增强患者体质的保健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利用;文冠果叶片中蛋白质含量19.18%--23%,10余种化合成分,16种氨基酸,还含有12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文冠果叶茶中不含茶碱和咖啡碱,晚上饮用后不但不会引起失眠,反而可安神,提高睡眠质量。在饮用文冠果叶茶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清除血液垃圾又可补充微量元素,达到未病先治、食疗养生、远离三高的独特功效。常喝文冠果叶茶,清洁血液、保护血管、身体更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鲜叶采摘、摊凉、蒸气杀青、脱水、回潮、揉捻、炒干和分拣。
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用无虫咬、无病变的整齐文冠果嫩叶,拣出叶梗;
(2)、摊凉:把拣好的文冠果叶平摊于筛盘上;所述平摊厚度约为1cm,摊凉时间为1小时;
(3)、蒸气杀青:将摊凉好的文冠果嫩叶平铺在蒸气杀青机原料输送带上,使其叶片互不重叠,将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70℃左右,杀青时间控制在55秒左右进行,杀青时注意投料量,经过杀青能闻到文冠果叶的清香味为宜;
(4)、脱水:根据杀青后的文冠果叶本身的含水量控制脱水机的温度和运转速度,水份高则温度高,速慢,水份低则低温快转,保证足够脱水,用手握时,叶片四周略带干燥,但不会断裂,叶体饱满、柔软、湿润即可;
(5)、回潮:为保证脱水后的文冠果叶片整体含水份一致,将其装入密封袋中,回潮两个小时,期间翻动一次;
(6)、揉捻:将回潮好的文冠果叶进行揉捻和细胞破壁处理,把揉捻机的转速控制为50转/分,时间为30分钟,待文冠果叶汁液渗出叶面,叶片成条或皱叠时即可。
(7)、炒干:将揉捻好的文冠果叶放入炒干机中,温度由120℃逐渐升至180℃,再逐渐降温至120℃。转速控制在27转/分,时间控制在70分钟,颜色由绿色变为黑绿色,用手握时较干易碎,嗅时有文冠果叶的自然清香为宜;
(8)、分拣: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
所述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具体为:
(1)、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结实,色泽绿、油、润,有砂绿,整碎匀整,净度良好为一级茶;
(2)、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尚结实,色泽乌绿、稍带黄,整碎尚匀整,净度尚好为二级茶;
(3)、袋泡茶,将文冠果叶粉末、尚匀整的作为袋泡茶。
实施例二: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鲜叶采摘、摊凉、蒸气杀青、脱水、回潮、揉捻、炒干和分拣。
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用无虫咬、无病变的整齐文冠果嫩叶,拣出叶梗;
(2)、摊凉:把拣好的文冠果叶平摊于筛盘上;所述平摊厚度约为1.5cm,摊凉时间为1.5小时;
(3)、蒸气杀青:将摊凉好的文冠果嫩叶平铺在蒸气杀青机原料输送带上,使其叶片互不重叠,将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70℃左右,杀青时间控制在55秒左右进行,杀青时注意投料量,经过杀青能闻到文冠果叶的清香味为宜;
(4)、脱水:根据杀青后的文冠果叶本身的含水量控制脱水机的温度和运转速度,水份高则温度高,速慢,水份低则低温快转,保证足够脱水,用手握时,叶片四周略带干燥,但不会断裂,叶体饱满、柔软、湿润即可;
(5)、回潮:为保证脱水后的文冠果叶片整体含水份一致,将其装入密封袋中,回潮两个小时,期间翻动一次;
(6)、揉捻:将回潮好的文冠果叶进行揉捻和细胞破壁处理,把揉捻机的转速控制为55转/分,时间为40分钟,待文冠果叶汁液渗出叶面,叶片成条或皱叠时即可。
(7)、炒干:将揉捻好的文冠果叶放入炒干机中,温度由120℃逐渐升至180℃,再逐渐降温至120℃。转速控制在30转/分,时间控制在80分钟,颜色由绿色变为黑绿色,用手握时较干易碎,嗅时有文冠果叶的自然清香为宜;
(8)、分拣: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
所述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具体为:
(1)、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结实,色泽绿、油、润,有砂绿,整碎匀整,净度良好为一级茶;
(2)、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尚结实,色泽乌绿、稍带黄,整碎尚匀整,净度尚好为二级茶;
(3)、袋泡茶,将文冠果叶粉末、尚匀整的作为袋泡茶。
实施例三: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鲜叶采摘、摊凉、蒸气杀青、脱水、回潮、揉捻、炒干和分拣。
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用无虫咬、无病变的整齐文冠果嫩叶,拣出叶梗;
(2)、摊凉:把拣好的文冠果叶平摊于筛盘上;所述平摊厚度约为2cm,摊凉时间为2小时;
(3)、蒸气杀青:将摊凉好的文冠果嫩叶平铺在蒸气杀青机原料输送带上,使其叶片互不重叠,将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70℃左右,杀青时间控制在55秒左右进行,杀青时注意投料量,经过杀青能闻到文冠果叶的清香味为宜;
(4)、脱水:根据杀青后的文冠果叶本身的含水量控制脱水机的温度和运转速度,水份高则温度高,速慢,水份低则低温快转,保证足够脱水,用手握时,叶片四周略带干燥,但不会断裂,叶体饱满、柔软、湿润即可;
(5)、回潮:为保证脱水后的文冠果叶片整体含水份一致,将其装入密封袋中,回潮两个小时,期间翻动一次;
(6)、揉捻:将回潮好的文冠果叶进行揉捻和细胞破壁处理,把揉捻机的转速控制为60转/分,时间为50分钟,待文冠果叶汁液渗出叶面,叶片成条或皱叠时即可;
(7)、炒干:将揉捻好的文冠果叶放入炒干机中,温度由120℃逐渐升至180℃,再逐渐降温至120℃。转速控制在33转/分,时间控制在90分钟,颜色由绿色变为黑绿色,用手握时较干易碎,嗅时有文冠果叶的自然清香为宜;
(8)、分拣: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
所述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具体为:
(1)、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结实,色泽绿、油、润,有砂绿,整碎匀整,净度良好为一级茶;
(2)、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尚结实,色泽乌绿、稍带黄,整碎尚匀整,净度尚好为二级茶;
(3)、袋泡茶,将文冠果叶粉末、尚匀整的作为袋泡茶。
通过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制得的文冠果叶茶,具有利尿、抗风湿,可治腰腿疼,而且具有杀菌,稳定毛细血管,止血,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和增强患者体质的保健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利用;文冠果叶片中蛋白质含量19.18%--23%,10余种化合成分,16种氨基酸,还含有12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文冠果叶茶中不含茶碱和咖啡碱,晚上饮用后不但不会引起失眠,反而可安神,提高睡眠质量,在饮用文冠果叶茶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清除血液垃圾又可补充微量元素,达到未病先治、食疗养生、远离三高的独特功效,常喝文冠果叶茶,清洁血液、保护血管、身体更健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鲜叶采摘、摊凉、蒸气杀青、脱水、回潮、揉捻、炒干和分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用无虫咬、无病变的整齐文冠果嫩叶,拣出叶梗;
(2)、摊凉:把拣好的文冠果叶平摊于筛盘上;
(3)、蒸气杀青:将摊凉好的文冠果嫩叶平铺在蒸气杀青机原料输送带上,使其叶片互不重叠,将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70℃左右,杀青时间控制在55秒左右进行,杀青时注意投料量,经过杀青能闻到文冠果叶的清香味为宜;
(4)、脱水:根据杀青后的文冠果叶本身的含水量控制脱水机的温度和运转速度,水份高则温度高,速慢,水份低则低温快转,保证足够脱水,用手握时,叶片四周略带干燥,但不会断裂,叶体饱满、柔软、湿润即可;
(5)、回潮:为保证脱水后的文冠果叶片整体含水份一致,将其装入密封袋中,回潮两个小时,期间翻动一次;
(6)、揉捻:将回潮好的文冠果叶进行揉捻和细胞破壁处理,把揉捻机的转速控制为50--60转/分,时间为30-50分钟,待文冠果叶汁液渗出叶面,叶片成条或皱叠时即可;
(7)、炒干:将揉捻好的文冠果叶放入炒干机中,温度由120℃逐渐升至180℃,再逐渐降温至120℃;
转速控制在27-33转/分,时间控制在70--90分钟,颜色由绿色变为黑绿色,用手握时较干易碎,嗅时有文冠果叶的自然清香为宜;
(8)、分拣: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摊厚度约为1--2cm,摊凉时间为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炒干的文冠果叶根据外形分级包装,具体为:
(1)、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结实,色泽绿、油、润,有砂绿,整碎匀整,净度良好为一级茶;
(2)、文冠果叶片条索卷曲、尚结实,色泽乌绿、稍带黄,整碎尚匀整,净度尚好为二级茶;
(3)、袋泡茶,将文冠果叶粉末、尚匀整的作为袋泡茶。
CN201810459246.3A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4022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9246.3A CN108402248A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9246.3A CN108402248A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2248A true CN108402248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39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9246.3A Pending CN108402248A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224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674A (zh) * 2005-01-26 2005-08-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桑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2885169A (zh) * 2012-09-21 2013-01-23 陕西文冠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文冠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81489A (zh) * 2014-12-15 2015-03-04 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5410283A (zh) * 2015-12-24 2016-03-23 马学增 一种条形文冠果叶茶加工工艺
CN105767378A (zh) * 2016-04-19 2016-07-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674A (zh) * 2005-01-26 2005-08-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桑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2885169A (zh) * 2012-09-21 2013-01-23 陕西文冠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文冠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81489A (zh) * 2014-12-15 2015-03-04 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5410283A (zh) * 2015-12-24 2016-03-23 马学增 一种条形文冠果叶茶加工工艺
CN105767378A (zh) * 2016-04-19 2016-07-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3031B (zh) 一种金花葵酒的生产方法
CN101755930B (zh) 枸杞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66658B (zh) 一种中药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3327830A (zh) 大麻植物汁液的获取方法以及生产饮料的用途
CN101099431A (zh) 一种富硒绿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36217A (zh) 有机玉兰茉莉花普洱散茶的制作方法
CN102696823A (zh) 一种茶用菊花生产方法
CN103749809A (zh) 一种清燥降脂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1375A (zh)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CN105039099A (zh) 一种红豆杉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227A (zh) 一种有机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284036B (zh) 一种雅连芽蕊保健蜂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6653A (zh) 一种辣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4786A (zh) 一种降暑祛热栀子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11998A (zh) 一种辣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15666B1 (ko) 차나무꽃의 가공방법
CN107417414A (zh) 一种柑橘生态专用肥
CN101744070B (zh) 五加不老草红茶
CN105482949A (zh) 一种红豆杉保健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10521809A (zh) 一种小青柑花茶
CN108402248A (zh)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1933549A (zh) 利用核桃叶、杜仲叶、松针制备复合茶的方法
CN109125206A (zh) 一种铁皮石斛沥液原汁的提取制备方法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KR100886290B1 (ko) 유황오리와 작물을 이용한 건강식품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품
CN101081052A (zh)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茶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