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3733A -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3733A
CN108343733A CN201810149999.4A CN201810149999A CN108343733A CN 108343733 A CN108343733 A CN 108343733A CN 201810149999 A CN201810149999 A CN 201810149999A CN 108343733 A CN108343733 A CN 108343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ressure
speed
surface temperature
engin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99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银
余盼霞
刘波
杨志斌
王鑫
张学勇
司彦涛
罗超文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99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3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根据变速器油温、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计算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并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以及第一、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计算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然后根据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和变速器油温,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采用该控制方法及系统能获得准确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结合变速器油温后作为判断依据进行离合器过热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湿式DCT(即双离合变速器)包含两个输入轴,一个输入轴控制奇数挡齿轮,另一个输入轴控制偶数挡齿轮,换挡时,一个离合器将已啮合的齿轮失去动力,同时另一个离合器使预啮合的齿轮得到动力,通过两个离合器的交替工作实现连续传递动力。
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时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通过冷却系统散热,离合器摩擦片和对偶钢片可能会因热量累积而产生过热失效,若工作时对离合器施加长时大润滑流量控制,则将增大不必要的离合器拖曳扭矩,增加整车油耗;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必须按工作工况需要参考离合器表面温度给予恰当的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并采取相应的温度保护机制(即过热保护措施)。
CN105276029A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利用离合器内部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减去流入离合器的油液吸收的热量,再减去离合器自身的构件所散发的热量后,得到的差值计算离合器表面温度的变化量,然后再结合前一周期离合器表面温度得到当前周期内离合器表面温度。这种方式中离合器自身的构件所散发的热量计算比较复杂,并且计算的结果准确度不高。
CN105156645A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其描述了在离合器过热时的温度保护机制,但是其过热条件判断不够全面准确,并且在过热时使第一、第二离合器都打开,没有考虑汽车的行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结合变速器油温,作为判断依据进行离合器过热保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以获得准确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结合变速器油温,作为判断依据进行离合器过热保护。
本发明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变速器油温T3(对应于离合器总成润滑入口处的油温)、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
根据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确定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
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计算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将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延时,作为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
所述第一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所述第一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所述第二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所述第二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作为优选,前述根据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的具体方法为:
在Tint1≤T1<Tint2时,或者在Tint1≤T2<Tint2时,或者在Toil1≤T3<Toil2时,控制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开度,使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为平衡散热流量。
在Tint2≤T1<Tint3时,或者在Tint2≤T2<Tint3时,或者在Toil2≤T3<Toil3时,控制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开度,使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为平衡散热流量,同时输出限制发动机扭矩信号。
在T1≥Tint3且T2<Tint3且T3<Toil3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禁止,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打开,同时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对应的相邻挡位挂上,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结合,直至T1≤Tint0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恢复。
在T2≥Tint3且T1<Tint3且T3<Toil3时,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禁止,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打开,同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的相邻挡位挂上,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结合,直至T2≤Tint0时,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恢复。
在T1≥Tint3且T2≥Tint3时,或者在T3≥Toil3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和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和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都禁止,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和第二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都打开。
其中,Tint0<Tint1<Tint2<Tint3,Toil1<Toil2<Toil3,Tint0表示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1表示第一表面温度阈值, Tint2表示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3表示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oil1表示第一油温阈值,Toil2表示第二油温阈值,Toil3表示第三油温阈值。
作为优选,所述平衡散热流量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第一步、查询平衡散热流量比例表,获得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占总润滑冷却流量的百分比(相当于当前工况下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与外循环冷却流量的实时分配比例);
第二步、将所述百分比与变速器总有效润滑冷却流量相乘,得到所述平衡散热流量;
其中,所述平衡散热流量比例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表面温度、变速器油温与所述百分比的对应关系表,所述表面温度为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与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中的较大值。
作为优选,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的方法为:
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即第一离合器开始传递扭矩时对应的第一离合器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即第一离合器无滑摩转速差情况下离合器压力-扭矩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即第二离合器开始传递扭矩时对应的第二离合器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即第二离合器无滑摩转速差情况下离合器压力-扭矩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在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中: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的第一离心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一离心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一离心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与第一离心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的第一滑摩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一滑摩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一滑摩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与第一滑摩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在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中: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的第二离心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二离心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二离心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与第二离心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的第二滑摩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二滑摩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二滑摩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与第二滑摩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主油路压力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主油路压力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获得,也可以通过主油路压力传感器采集获得。
所述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通过基础FI曲线(即流量-电流关系曲线)转换为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基础目标电流,并在基础目标电流基础上,利用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进行补偿,补偿后的电流作为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本发明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油温。
拨叉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拨叉位置信号。
CAN通信模块,用于从CAN线上获取发动机转速、挡位信号。
主油路压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主油路压力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主油路压力。
滑摩功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目标需求流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确定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
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计算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实际润滑流量获得模块,用于将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延时,作为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
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
过热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滑摩功率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
第二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
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
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
滑摩转速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
实际传递扭矩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滑摩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可试验测试获得的第一、第二热阻系数和第一、第二热容系数,以及易于获取的第一、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进行准确迭代温升计算,然后与变速器油温叠加获得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其中,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获得第一、第二热阻系数和第一、第二热容系数的方式可直接获取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与变速器油温的传递关系,避免了按湿式离合器部件设计材料及参数等进行热模型计算时遇到的参数难以获取或各部件参数误差累计后导致最终计算结果不准的问题,在准确计算离合器表面整体温度的基础上,去除了离合器热模型计算对离合器部件特性参数及发动机扭矩信号计算准确度的依赖。
(2)在计算离合器表面温度时,采取两个离合器分别计算的方式,避免了前一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误差在后一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时的误差放大,避免了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的互相影响,计算的独立性和准确性更高。
(3)在计算离合器表面温度时,其迭代计算为单位时间离合器表面温度相对于变速器油温的温升(对应于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避免了其他算法中以上一周期表面温度进行迭代计算所带来的误差叠加放大,从而使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际温度。
(4)获得了准确的离合器表面温度后结合变速器油温,作为判断依据进行离合器过热保护,避免了离合器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烧蚀,有利于延长离合器和变速箱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计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滑摩功率确定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的计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湿式DCT的离合器过热保护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变速器油温T3(对应于离合器总成润滑入口处的油温)、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
根据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确定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本实施例中的湿式DCT未设计主油路压力传感器,因此其主油路压力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和主油路压力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获得。如果某些湿式DCT设计了主油路压力传感器,则可通过主油路压力传感器采集主油路压力。
根据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计算用于控制的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将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延时,作为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即进行温度估计),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即进行温度估计),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
根据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
其中,第一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第一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第二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第二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根据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的具体流程为:
第一步、获取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然后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是否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小于第一表面温度阈值Tint1且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小于第一表面温度阈值Tint1且变速器油温T3小于第一油温阈值Toil1,如果是(即变速器未过热),则返回执行第一步,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1 、T2和变速器油温T3是否满足: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大于等于第一表面温度阈值Tint1且小于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2,或者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大于等于第一表面温度阈值Tint1且小于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2,或者变速器油温T3大于等于第一油温阈值Toil1且小于第二油温阈值Toil2,即是否出现过热趋势,如果满足则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五步。
第四步、通过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开度,使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为平衡散热流量,然后返回执行第一步。
第五步、判断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1 、T2和变速器油温T3是否满足: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大于等于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2且小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或者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大于等于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2且小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或者变速器油温T3大于等于第二油温阈值Toil2且小于第三油温阈值Toil3,即是否出现初步过热,如果满足则执行第六步,否则执行第七步。
第六步、通过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开度,使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为平衡散热流量,同时输出限制发动机扭矩信号,然后返回执行第一步。
第七步、判断是否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大于等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且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小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且变速器油温T3小于第三油温阈值Toil3,即是否第一离合器出现深度过热,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八步、通过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禁止,通过第一离合器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打开,同时通过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二离合器对应的相邻挡位挂上,通过第二离合器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动作,使第二离合器结合,然后执行第九步。
第九步、判断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0,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九步(即继续判断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0)。
第十步、通过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恢复。
第十一步、判断是否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大于等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且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小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且变速器油温T3小于第三油温阈值Toil3,即是否第二离合器出现深度过热,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二步、通过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禁止,通过第二离合器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动作,使第二离合器打开,同时通过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对应的相邻挡位挂上,通过第一离合器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结合,然后执行第十三步。
第十三步、判断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是否小于等于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0,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继续执行第十三步(即继续判断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是否小于等于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0)。
第十四步、通过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恢复。
第十五步、判断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1 、T2和变速器油温T3是否满足: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大于等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且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大于等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或者变速器油温T3大于等于第三油温阈值Toil3,即是否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都出现深度过热或者变速器过热,如果满足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返回执行第一步。
第十六步、通过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通过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和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都禁止,通过第一离合器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动作,通过第二离合器电磁阀目标电流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动作,使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都打开。
其中,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0小于第一表面温度阈值Tint1,第一表面温度阈值Tint1小于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2,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2小于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int3,第一油温阈值Toil1小于第二油温阈值Toil2,第二油温阈值Toil2小于第三油温阈值Toil3
上述过热保护具有如下效果:
(1)使用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模块计算出的第一、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和采集的变速器油温来确定是否启动过热保护措施,避免了包括离合器表面温度因剧烈滑摩而瞬时过热导致的烧蚀,也避免了离合器因浸油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功能减退或损坏,有利于全面保护延长离合器和变速器使用寿命。
(2)从过热趋势预判、限扭保护、过热分离三个层级,分三级实施不同程度保护措施,在保护离合器硬件功能与使用寿命基础上,提升了驾乘人员对整车的使用体验。
(3)从变速器润滑冷却油路系统角度出发,提前预判离合器表面温度和变速器油温是否有过热趋势,并在确认有过热趋势时采取平衡散热措施,增大离合器润滑以降低离合器表面温度或减小离合器润滑(即增大变速器外循环散热流量)以降低变速器油温,有利于整车在任何行驶工况下最大限度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当两个离合器其中之一过热时,可快速切换至另一离合器相邻挡位行驶,有利于在保护离合器使用寿命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整车行驶功能。
(5)当两个离合器其中之一过热,且以非过热离合器行驶过程中,已过热离合器可被大润滑流量持续快速降温,并在表面温度降至安全温度阈值(即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0)以下后恢复控制功能,在最大限度保持行驶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离合器过热发生后的驾驶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平衡散热流量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第一步、查询平衡散热流量比例表,获得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占总润滑冷却流量的百分比(相当于当前工况下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与外循环冷却流量的实时分配比例)。
第二步、将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占总润滑冷却流量的百分比与变速器总有效润滑冷却流量相乘,得到平衡散热流量。
其中,平衡散热流量比例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表面温度、变速器油温与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占总润滑冷却流量的百分比的对应关系表,表面温度为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与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中的较大值。
由于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动作除了控制离合器总成润滑冷却油的流量外,其开度大小也同时影响变速器液压油外循环冷却流量,同一转速、主压压力条件下,离合器总成润滑冷却油的流量越大,外循环冷却流量将减小,采用上述方式来获得平衡散热流量,综合考虑了离合器总成润滑冷却油的流量和外循环冷却流量,从变速器润滑冷却油路系统出发,在保护离合器总成不过热的同时平衡了变速器系统产热与散热。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的方法为:
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
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由于双离合器的主动端与飞轮相联,其转速可用发动机转速表示,双离合器的从动端与变速器第一、第二输入轴相联,其转速可用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表示,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即离合器主从动端的转速差异,则可用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用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
根据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即第一离合器开始传递扭矩时对应的第一离合器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即第一离合器无滑摩转速差情况下离合器压力-扭矩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其中,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的第一离心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一离心补偿表获得,第一离心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与第一离心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的第一滑摩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一滑摩补偿表获得,第一滑摩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与第一滑摩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即第二离合器开始传递扭矩时对应的第二离合器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即第二离合器无滑摩转速差情况下离合器压力-扭矩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其中,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的第二离心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二离心补偿表获得,第二离心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与第二离心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的第二滑摩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二滑摩补偿表获得,第二滑摩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与第二滑摩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湿式DCT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能力与离合器压紧力相关,在传扭能力设计范围内,离合器完全结合后压紧力越大,传扭能力越强,而当离合器滑摩时,因离合器表面摩擦系数发生变化,相同压紧力下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将增加;另一方面,因离合器压紧压力受离心力影响,离合器转速越高,相同压紧力下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越大。在第一、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计算中引入第一、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与发动机转速影响因子,进行上述滑摩补偿与离心补偿,提高了第一、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准确度。
湿式DCT的液压系统无实际润滑流量传感器,而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影响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温降。不同发动机转速、不同主压压力、不同变速器油温工况下,相同电磁阀电流能获得的实际润滑流量各不相同,为使不同运行工况下,实际润滑流量均能达到目标需求润滑流量,必须根据实际发动机转速、主压压力、变速器油温对控制实际润滑流量大小的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电流进行补偿调整。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目标电流计算模块进行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的方法为:根据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通过基础FI曲线(即流量-电流关系曲线)转换为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基础目标电流,并在基础目标电流基础上,利用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进行补偿,补偿后的电流作为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这种方法提高了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的实际控制精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离合器总成降温能力的可预估计算能力。
如图1、图2所示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拨叉位置传感器、CAN通信模块、主油路压力确定模块、滑摩功率确定单元、目标需求流量确定模块、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模块、实际润滑流量获得模块、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模块和过热保护模块。
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油温(对应于离合器总成润滑入口处的油温),拨叉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拨叉位置信号,CAN通信模块用于从CAN线上获取发动机转速、挡位信号;主油路压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和主油路压力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主油路压力;滑摩功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目标需求流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确定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计算用于控制的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实际润滑流量获得模块用于将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延时,作为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即进行温度估计),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即进行温度估计),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过热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
如图3、图4所示,作为优选,滑摩功率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第二离合器压力传感器、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传感器、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滑摩转速差计算模块、实际传递扭矩计算模块和滑摩功率计算模块。第一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滑摩转速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实际传递扭矩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即第一离合器无滑摩转速差情况下离合器压力-扭矩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即第二离合器无滑摩转速差情况下离合器压力-扭矩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滑摩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Claims (12)

1.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
根据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确定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
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计算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将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延时,作为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一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二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二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的具体方法为:
在Tint1≤T1<Tint2时,或者在Tint1≤T2<Tint2时,或者在Toil1≤T3<Toil2时,控制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开度,使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为平衡散热流量;
在Tint2≤T1<Tint3时,或者在Tint2≤T2<Tint3时,或者在Toil2≤T3<Toil3时,控制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开度,使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为平衡散热流量,同时输出限制发动机扭矩信号;
在T1≥Tint3且T2<Tint3且T3<Toil3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禁止,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打开,同时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对应的相邻挡位挂上,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结合,直至T1≤Tint0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恢复;
在T2≥Tint3且T1<Tint3且T3<Toil3时,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禁止,控制第二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打开,同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的相邻挡位挂上,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结合,直至T2≤Tint0时,控制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恢复;
在T1≥Tint3且T2≥Tint3时,或者在T3≥Toil3时,控制第一组拨叉换挡电磁阀和第二组拨叉换挡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对应挡位和第二离合器对应挡位都禁止,控制第一离合器电磁阀和第二离合器电磁阀,使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都打开;
其中,Tint0<Tint1<Tint2<Tint3,Toil1<Toil2<Toil3,Tint0表示基础表面温度阈值,Tint1表示第一表面温度阈值, Tint2表示第二表面温度阈值,Tint3表示第三表面温度阈值,Toil1表示第一油温阈值,Toil2表示第二油温阈值,Toil3表示第三油温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散热流量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第一步、查询平衡散热流量比例表,获得离合器润滑冷却流量占总润滑冷却流量的百分比;
第二步、将所述百分比与变速器总有效润滑冷却流量相乘,得到所述平衡散热流量;
其中,所述平衡散热流量比例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表面温度、变速器油温与所述百分比的对应关系表,所述表面温度为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与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中的较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的方法为:
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中: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的第一离心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一离心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一离心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与第一离心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的第一滑摩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一滑摩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一滑摩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与第一滑摩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在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中: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的第二离心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二离心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二离心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与第二离心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的第二滑摩补偿系数通过查询第二滑摩补偿表获得,所述第二滑摩补偿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与第二滑摩补偿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压力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主油路压力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获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压力通过主油路压力传感器采集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通过基础FI曲线转换为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的基础目标电流,并在基础目标电流基础上,利用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进行补偿,补偿后的电流作为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11.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油温;
拨叉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拨叉位置信号;
CAN通信模块,用于从CAN线上获取发动机转速、挡位信号;
主油路压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油温、主油路压力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主油路压力;
滑摩功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目标需求流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T3、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确定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
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发动机转速、主油路压力和变速器油温,计算离合器润滑电磁阀目标电流;
实际润滑流量获得模块,用于将离合器总成对润滑冷却油的目标需求流量延时,作为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
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
过热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T1、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T2和变速器油温T3,判断离合器总成是否出现过热,并分层级启动过热保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摩功率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
第二离合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
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
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
滑摩转速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
实际传递扭矩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滑摩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CN201810149999.4A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343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9999.4A CN108343733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9999.4A CN108343733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3733A true CN108343733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9999.4A Pending CN108343733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3733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3087A (zh) * 2018-09-07 2019-01-08 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9185448A (zh) * 2018-09-30 2019-01-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半结合点快速学习方法及模块
CN109977566A (zh) * 2019-03-29 2019-07-0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对流热交换系数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CN110206828A (zh) * 2019-05-23 2019-09-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轿车离合器流量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426201A (zh) * 2019-07-26 2019-11-0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六参数模型的摩擦式离合器瞬态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1532275A (zh) * 2020-06-22 2020-08-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湿式换挡离合器的保护控制装置及保护控制方法
CN111927944A (zh) * 2020-08-18 2020-11-1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90921A (zh) * 2020-02-24 2021-08-24 金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监控系统的冲床
CN113446390A (zh) * 2021-07-22 2021-09-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用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464586A (zh) * 2021-07-28 2021-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湿式离合器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3586621A (zh) * 2021-06-10 2021-11-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变速箱及离合器扭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757360A (zh) * 2021-09-23 2021-1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坡度起步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3864372A (zh) * 2021-11-01 2021-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预测性热防护方法和汽车
CN113915250A (zh) * 2021-10-29 2022-01-11 江苏大学 基于状态识别的湿式离合器智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4135662A (zh) * 2021-10-31 2022-03-04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止dct离合器温度过高的换挡控制方法
CN114383841A (zh) * 2021-11-05 2022-04-22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包载荷谱获取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14688182A (zh) * 2022-04-29 2022-07-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保护控制方法、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和车辆
CN115076256A (zh) * 2022-06-21 2022-09-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防过热保护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5289383A (zh) * 2022-06-22 2022-11-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扭矩控制的车辆后桥油温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WO2022262673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离心补偿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5750781A (zh) * 2022-11-26 2023-03-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流量阀qi特性数据的自学习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5823243A (zh) * 2022-11-17 2023-03-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的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5388100B (zh) * 2022-08-30 2024-05-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dct弹射起步过程离合器热保护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0837A1 (de) * 2011-05-06 2012-11-08 Audi Ag Kupplungsgetrieb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upplungsgetriebes
CN103697147A (zh) * 2013-11-29 2014-04-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分级高温保护方法
CN103967963A (zh) * 2014-05-21 2014-08-06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dct湿式离合器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4049650A (zh) * 2014-05-27 2014-09-17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模糊控制的湿式dct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15125A (zh) * 2014-08-29 2015-01-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油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156645A (zh) * 2015-07-24 2015-12-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60082834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unit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N105840686A (zh) * 2016-05-04 2016-08-10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方法
CN106202821A (zh) * 2016-07-28 2016-12-07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表面温度模型参数标定方法
CN106594245A (zh) * 2015-10-20 2017-04-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变速器的电子油泵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0837A1 (de) * 2011-05-06 2012-11-08 Audi Ag Kupplungsgetrieb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upplungsgetriebes
CN103697147A (zh) * 2013-11-29 2014-04-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分级高温保护方法
CN103967963A (zh) * 2014-05-21 2014-08-06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dct湿式离合器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4049650A (zh) * 2014-05-27 2014-09-17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模糊控制的湿式dct离合器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15125A (zh) * 2014-08-29 2015-01-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油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60082834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unit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N105156645A (zh) * 2015-07-24 2015-12-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594245A (zh) * 2015-10-20 2017-04-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变速器的电子油泵的方法
CN105840686A (zh) * 2016-05-04 2016-08-10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方法
CN106202821A (zh) * 2016-07-28 2016-12-07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表面温度模型参数标定方法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3087A (zh) * 2018-09-07 2019-01-08 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9163087B (zh) * 2018-09-07 2020-08-14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扭矩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9185448A (zh) * 2018-09-30 2019-01-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半结合点快速学习方法及模块
CN109185448B (zh) * 2018-09-30 2019-09-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半结合点快速学习方法及模块
CN109977566A (zh) * 2019-03-29 2019-07-0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对流热交换系数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CN110206828B (zh) * 2019-05-23 2021-01-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轿车离合器流量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206828A (zh) * 2019-05-23 2019-09-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轿车离合器流量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426201A (zh) * 2019-07-26 2019-11-0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六参数模型的摩擦式离合器瞬态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3290921A (zh) * 2020-02-24 2021-08-24 金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监控系统的冲床
CN111532275A (zh) * 2020-06-22 2020-08-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湿式换挡离合器的保护控制装置及保护控制方法
CN111532275B (zh) * 2020-06-22 2020-10-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湿式换挡离合器的保护控制装置及保护控制方法
CN111927944A (zh) * 2020-08-18 2020-11-1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86621A (zh) * 2021-06-10 2021-11-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变速箱及离合器扭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586621B (zh) * 2021-06-10 2022-11-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变速箱及离合器扭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2262673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离心补偿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446390A (zh) * 2021-07-22 2021-09-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用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446390B (zh) * 2021-07-22 2023-02-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用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464586A (zh) * 2021-07-28 2021-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湿式离合器保护系统及方法
WO2023046058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坡道起步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3757360A (zh) * 2021-09-23 2021-1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坡度起步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3915250A (zh) * 2021-10-29 2022-01-11 江苏大学 基于状态识别的湿式离合器智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4135662A (zh) * 2021-10-31 2022-03-04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止dct离合器温度过高的换挡控制方法
CN113864372A (zh) * 2021-11-01 2021-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预测性热防护方法和汽车
CN114383841A (zh) * 2021-11-05 2022-04-22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包载荷谱获取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14383841B (zh) * 2021-11-05 2024-05-10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包载荷谱获取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14688182A (zh) * 2022-04-29 2022-07-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保护控制方法、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和车辆
CN115076256A (zh) * 2022-06-21 2022-09-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防过热保护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5289383A (zh) * 2022-06-22 2022-11-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扭矩控制的车辆后桥油温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5289383B (zh) * 2022-06-22 2024-03-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扭矩控制的车辆后桥油温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5388100B (zh) * 2022-08-30 2024-05-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dct弹射起步过程离合器热保护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5823243A (zh) * 2022-11-17 2023-03-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的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5750781A (zh) * 2022-11-26 2023-03-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流量阀qi特性数据的自学习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5750781B (zh) * 2022-11-26 2024-05-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流量阀qi特性数据的自学习方法、系统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3733A (zh)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361360B (zh)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56108B (zh) 摩擦联接元件的温度推定运算装置
CN103459876B (zh) 用于确定湿式离合器的温度的方法
CN102261402B (zh) 用于致动摩擦离合器的方法
CN110177960B (zh) 高效率高输出变速器
JP4001655B2 (ja) 作動装置
US98569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edict the remaining useful life of a clutch by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estimation
CN105156645B (zh)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985977B (zh)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105276029B (zh) 湿式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840686B (zh) 湿式双离合器表面温度计算方法
CN108343682B (zh) 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过热保护系统及方法
KR20180067254A (ko) 듀얼 클러치 변속기의 오일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602599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9977566A (zh) 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对流热交换系数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CN110674554B (zh) 车辆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散热系统的设计方法
JP3462049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温度推定装置
JP6584809B2 (ja)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量制御装置
LİVATYALI et al.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Tractor Wet Clutch Controlled by Proportional Valve
KR101367287B1 (ko) 클러치 온도 추정 방법
Tarasow et al. Online estimation of 3D-torqu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clutches using control oriented models
KR20140004874A (ko) 차량용 마찰 클러치 토크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CN117574655A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CN109580249A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