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177A - 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177A
CN108290177A CN201680067278.8A CN201680067278A CN108290177A CN 108290177 A CN108290177 A CN 108290177A CN 201680067278 A CN201680067278 A CN 201680067278A CN 108290177 A CN108290177 A CN 108290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heet material
strip
coating
groove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2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田和弘
春日隆
冈良雄
奥田泰弘
朴辰珠
上田宏
冈本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 B05C1/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1/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 B05C1/086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a pool of coating material being formed between a roller, e.g. a dosing roller and an element cooperating therewith
    • B05C1/0869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a pool of coating material being formed between a roller, e.g. a dosing roller and an element cooperating therewith the work contacting the p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02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a coating by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coated surface
    • B05C11/023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02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a coating by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coated surface
    • B05C11/023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B05C11/025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with an essentially cylindrical body, e.g. roll or 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18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only one side of the work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 B05C1/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1/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 B05C1/0839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the work being unsupported at the line of contact between the coating roller and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52/00Sheets
    • B05D2252/02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涂覆装置设置有:行进组件,其用于使带状片材沿纵向行进;涂覆组件,其用于将墨水涂覆到行进的带状片材的表面上;以及供应组件,其用于向涂覆组件供应墨水。涂覆组件具有以沿片材宽度方向横跨在带状片材上方的槽型涂覆头,并且槽型涂覆头设置有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的上部分连通的墨水供应路径。

Description

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22706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例如,生产光学片材或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工艺可以包括用墨水涂覆长形片材的步骤。涂覆工艺中使用的公知的涂覆装置(涂覆机)的实例包括:使用具有喷墨槽的模具的槽型涂覆机;使用将墨水薄膜形成在表面上并将墨水转印到片材上的凹版辊的凹版型涂覆机;以及使用擦掉片材表面上的残留墨水的棒状部件(刮墨刀(doctor))的棒型涂覆机。
普通的槽型涂覆机将墨水供应到模具,并将墨水从模具中的槽中推出。因此,在涂覆步骤之前墨水不可能与空气接触。然而,现有的槽型涂覆机可以用于物理性质范围窄的墨水,并且这种涂覆机难以用粘度比较低(例如,大约几mPa·s)的墨水执行涂覆。另一方面,凹版型涂覆机和棒型涂覆机可以用于用物理性质范围宽的墨水执行涂覆,并且可以用低粘度的墨水执行涂覆。然而,因为凹版型涂覆机和棒型涂覆机形成对空气开放的(air-released)液体贮存器,所以墨水品质趋向于劣化。
作为具体实例,凹版型涂覆机将墨水存储在对空气开放的液体接收盘中、将涂覆辊浸在墨水中并由此将墨水放置在涂覆辊的外周面上。因此,在凹版型涂覆机的液体接收盘中,墨水的性质随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变化。具体而言,空气中的水溶解到液体接收盘内的墨水中,使墨水凝胶化,因此趋向于发生涂膜缺陷。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已提出包括循环系统和自动分析装置的凹版涂覆设备。循环系统使墨水在液体接收盘中循环,同时从附加液体罐添加墨水成分,以使墨水品质保持恒定(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13-71109)。自动分析装置对液体接收盘中的墨水进行采样并对墨水进行分析,并且基于分析结果,凹版涂覆设备调节添加到由循环系统循环的墨水中的墨水成分的量。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13-71109
PTL1中描述的凹版涂覆设备通过调节从附加液体罐添加到循环墨水中的墨水成分的量,可以使墨水品质保持恒定达预定时间。然而,因为循环墨水在液体接收盘中是对空气开放的,所以不能完全抑制墨水品质的劣化。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不能通过从附加液体罐添加墨水成分使墨水品质保持恒定。
发明内容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涂覆装置包括:行进组件,其使带状片材沿纵向行进;涂覆组件,其在所述带状片材行进时用墨水涂覆所述带状片材的表面;以及供应组件,其向所述涂覆组件供应所述墨水。所述涂覆组件包括槽型涂覆头,所述槽型涂覆头以沿宽度方向横跨所述带状片材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带状片材的上方。所述槽型涂覆头包括:墨水存储部分,其在横截面图中朝向所述带状片材变宽;以及墨水供应路径,其与所述墨水存储部分的上部分连通。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包括利用上述涂覆装置用墨水涂覆所述带状片材的表面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涂覆装置中的带状片材的行进方向倾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覆装置和一种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所述涂覆装置和方法均能够用粘度比较低的墨水执行涂覆并且能够抑制墨水品质的劣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能够用粘度比较低的墨水执行涂覆并且能够抑制墨水品质的劣化。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涂覆装置包括:行进组件,其使带状片材沿纵向行进;涂覆组件,其在所述带状片材行进时用墨水涂覆所述带状片材的表面;以及供应组件,其向所述涂覆组件供应所述墨水。所述涂覆组件包括槽型涂覆头,所述槽型涂覆头以沿宽度方向横跨所述带状片材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带状片材的上方。所述槽型涂覆头包括:墨水存储部分,其在横截面图中朝向所述带状片材变宽;以及墨水供应路径,其与所述墨水存储部分的上部分连通。
在该涂覆装置中,槽型涂覆头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因此,涂覆装置不通过控制供应到槽型涂覆头的墨水量来调节涂膜的厚度。代替地,涂覆装置可以通过使用槽型涂覆头的墨水存储部分的位于带状片材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一部分作为刮墨刀来调节随着带状片材的表面行进而被吸出的墨水层的厚度。因此,涂覆装置能够用粘度比较低的墨水执行涂覆。此外,涂覆装置能够抑制墨水品质的劣化,因为涂覆装置通过将墨水供应到封闭的墨水存储部分中,可以减少墨水与空气之间的接触。
优选地,槽型涂覆头包括一对棒状部件,所述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所述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墨水存储部分和所述墨水供应路径。在此情况中,在槽型涂覆头包括一对棒状部件、所述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所述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墨水存储部分和所述墨水供应路径的情况下,可以比较容易地设计和形成槽型涂覆头。术语“横截面”是指与槽型涂覆头的展宽(横跨)方向垂直的截面。
优选地,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棒状部件至少在下部分中具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平行于所述带状片材的行进方向。在此情况中,在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棒状部件至少在下部分中具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平行于所述带状片材的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由槽型涂覆头施加于带状片材的行进阻力减小,并且能够使带状片材的行进稳定。因此,可以容易地调节形成在带状片材表面上的涂膜的厚度,并且涂膜可以容易地形成为具有均一的厚度。短语“平行于行进方向”意味着相对于行进方向的角度为20°以下、优选10°以下并且更优选5°以下。
优选地,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棒状部件在上部分处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在朝向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另一个棒状部件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在此情况中,在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棒状部件在上部分处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在朝向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另一个棒状部件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的情况下,墨水可以沿着倾斜表面被供应到墨水供应路径,并因此可以相对容易地供应墨水。
优选地,所述供应组件包括:喷嘴,其滴下所述墨水;以及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喷嘴沿着所述槽型涂覆头往复运动。在此情况中,在使滴下墨水的喷嘴沿着槽型涂覆头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可以沿宽度方向将墨水高效地供应到整个带状片材,并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墨水填满墨水存储部分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行进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承辊,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承辊构造为将所述带状片材压靠在所述槽型涂覆头上。在此情况中,在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支承辊将带状片材压靠在槽型涂覆头上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简单的构造和低成本就可以提高涂膜厚度的均一性。
优选地,所述墨水是固体分散型墨水。因为涂覆装置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的上表面,所以即使使用固体分散型墨水,墨水中的固体颗粒也不太可能变得密集分布在涂膜的靠近涂膜前表面的部分中。因此,例如,当通过使用包括金属颗粒的墨水生产印刷电路板时,可以容易地获得导电层的高导电性。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包括利用上述涂覆装置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的表面的步骤。
因为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使用上述涂覆装置,所以存储在空间中的墨水附着到带状片材的表面上,并且通过槽型涂覆头的下游部分来调节涂膜的厚度。因此,即使墨水的粘度比较低,也可以容易地用墨水均匀涂覆带状片材的表面。在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中,墨水不是存储在开放空间中,而是存储在气密密封的墨水存储部分中。因此,墨水与空气之间不太可能发生接触,因此墨水不太可能发生老化并且能够抑制墨水品质的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第一实施例]
[涂覆装置]
图1和图2所示的涂覆装置主要包括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行进的组件(行进组件1)、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组件(涂覆组件2)以及向涂覆组件2供应墨水的组件(供应组件3)。涂覆装置用于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形成墨水的涂膜F。
涂覆组件2包括槽型涂覆头4,槽型涂覆头4以沿宽度方向横跨带状片材S的方式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方。槽型涂覆头4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S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P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分连通的墨水供应路径L。
<行进组件>
行进组件1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优选水平地)行进。在图1和图2中,行进组件1包括使带状片材S如行进方向D所示在水平方向上从右向左行进的机构。术语“水平”意味着相对于竖直方向(重力方向)的角度在70°至110°、优选80°至100°并且更优选85°至95°的范围内。
使带状片材S行进的机构的实例包括在行进方向D下游侧卷起带状片材S的结构。具体而言,从行进方向D上游侧的展开单元将卷起来的带状片材S展开;通过涂覆装置用墨水涂覆展开的带状片材S并干燥带状片材S;然后,在行进方向D下游侧的卷起单元中将带状片材S的前端部卷起来。在通过调节驱动展开单元和卷起单元的电机功率而对带状片材S施加张力的同时,带状片材S行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行进组件1中,槽型涂覆头4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表面侧。行进组件1包括:第一支承辊5,其在槽型涂覆头4的沿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的下游侧与带状片材S的下表面接触;以及第二支承辊6,其在槽型涂覆头4的沿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的上游侧与带状片材S的下表面接触。
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以能旋转的方式布置并随着带状片材S的行进而旋转。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能受驱动而旋转,使得其外周面沿着与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相同的方向移动。
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沿着使它们的中心轴线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的方向布置。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基准平面(其为包括两个接触点的表面并且与中心轴线平行,两个接触点为辊5和6的外周面与带状片材S接触的点)与槽型涂覆头4的下部分交叉,即,使得基准平面位于比槽型涂覆头4的下端高的位置。
利用该构造,带状片材S由于横跨在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的外周面之间的带状片材S的张力而被压靠在槽型涂覆头4上。即,行进组件1的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构造为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涂覆组件2的槽型涂覆头4上。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用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槽型涂覆头4上,能够通过使用成本比较低的设备来改善涂膜F的厚度的均一性。
在此,通过调节在行进方向D上游侧施加至带状片材S的张力、带状片材S的线速度、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的竖向位置等,可以控制行进组件1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涂覆组件2上的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只需要通过横跨在第一支承辊5与第二支承辊6之间的带状片材S的张力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涂覆组件2上。因此,槽型涂覆头4可以构造为可向下移动,使得槽型涂覆头4的下端变得低于基准平面。
行进组件1使带状片材S行进的线速度的下限优选为0.1m/min,并且更优选为0.2m/min。另一方面,线速度的上限优选为3m/min,并且更优选为2m/min。如果线速度小于下限,则生产涂覆片材的效率可能降低。相比之下,如果线速度大于上限,则墨水可能难以附着到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并且涂膜F的厚度可能变得不均一。
(带状片材)
作为带状片材S,例如可以使用诸如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氟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柔性树脂。
带状片材S在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根据待形成的涂覆片材的宽度来确定,并且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例如,带状片材S的平均宽度的下限优选为10mm,并且更优选为20mm。另一方面,例如,带状片材S的平均宽度的上限优选为2m,并且更优选为1.5m。如果带状片材S的平均宽度小于下限,则可能难以执行使带状片材S行进以使得涂膜F的厚度在宽度方向上变得均一的控制。相比之下,如果带状片材S的平均宽度大于上限,则难以用墨水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填充墨水存储部分P(如下所述),结果,可能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
<涂覆组件>
如上所述,涂覆组件2包括槽型涂覆头4,该槽型涂覆头4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布置为被压靠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
(槽型涂覆头)
在槽型涂覆头4中,墨水存储部分P由行进方向D下游侧的后壁7、行进方向D上游侧的前壁8以及将后壁7和前壁8的上端彼此连接的上壁9限定。墨水存储部分P具有类似沟槽的形状,该形状具有朝向带状片材S向下变宽的基本上梯形横截面。墨水供应路径L可以由以从槽型涂覆头4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从而与墨水存储部分P连通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在上壁9中的狭缝或不连续地形成在上壁9中的通孔形成。
考虑到强度和精度,槽型涂覆头4的材料优选为金属。这种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钢和不锈钢。其中,具有高防锈性的不锈钢是优选的。
如图2所示,优选地,槽型涂覆头4以展宽方向与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基本上垂直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在平面图中,槽型涂覆头4的展宽方向与行进方向D之间的角度的下限优选为80°,并且更优选为85°。另一方面,该角度的上限优选为100°,并且更优选为95°。如果角度在该范围之外,则供应到带状片材S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墨水和供应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墨水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并且可能变得难以控制墨水的涂覆宽度。
墨水存储部分P是如上所述限定在槽型涂覆头4中的沟槽的内部空间。墨水存储部分P的下端被带状片材S以气密的水平密封,使得墨水可以被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内。
墨水存储部分P的下端在行进方向D上的平均长度的下限(即,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与带状片材S接触的部分在行进方向D上的平均长度的下限)优选为3mm,并且更优选为5mm。另一方面,墨水存储部分P的下端的平均长度的上限优选为30mm,并且更优选为20mm。如果墨水存储部分P的下端的平均长度小于下限,则当带状片材S行进时带状片材S的表面仅在短时间内与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接触,并且可能难以使涂膜F的厚度均一。相比之下,如果墨水存储部分P的下端的平均长度大于上限,则为了形成具有均一厚度的涂膜F而需要供应的墨水量可能增加。
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高度(横截面中距带状片材S的最大竖直距离在宽度方向上的平均值)的下限优选为2mm,并且更优选为3mm。另一方面,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高度的上限优选为10mm,并且更优选为8mm。如果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高度小于下限,则能够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的体积太小,因此可能无法增加带状片材S的线速度,并且涂覆片材的生产效率可能降低。相比之下,如果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高度大于上限,则难以用墨水填充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区域,并且防止墨水劣化的效果可能降低。
优选地,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横截面积的下限优选为2mm2,并且更优选为5mm2。另一方面,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横截面积的上限为100mm2,并且更优选为50mm2。如果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横截面积小于下限,则能够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的体积太小,因此可能无法增加带状片材S的线速度,并且涂覆片材的生产效率可能降低。相比之下,如果墨水存储部分P的平均横截面面积大于上限,则需要长时间才能用墨水填满墨水存储部分P的内部,并且墨水可能容易暴露于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空气中。
如上所述,墨水供应路径L是由供应组件3从上方供应的墨水流入到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路径。
墨水供应路径L在行进方向D上的平均长度的下限优选为0.02mm,并且更优选为0.05mm。另一方面,墨水供应路径L在行进方向D上的平均长度的上限优选为1.2mm,并且更优选为1mm。如果墨水供应路径L在行进方向D上的平均长度小于下限,则墨水可能难以通过墨水供应路径L。相比之下,如果墨水供应路径L在行进方向D上的平均长度大于上限,则空气会流入和流出墨水存储部分P并且可能更容易使墨水的品质劣化。
墨水供应路径L在槽型涂覆头4的展宽方向上的总长度的下限优选为墨水涂覆宽度的1/20,并且更优选为墨水涂覆宽度的1/10。墨水供应路径L在槽型涂覆头4的展宽方向上的长度的上限优选为墨水的涂覆宽度。如果墨水供应路径L在槽型涂覆头4的展宽方向上的总长度小于下限,则可能无法将墨水快速地供应到整个墨水存储部分P。相比之下,如果墨水供应路径L在槽型涂覆头4的展宽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上限,则墨水可能不必要地接触空气,并且可能更容易使墨水的品质劣化。
<供应组件>
供应组件3包括滴落墨水的一个喷嘴10以及使喷嘴10沿着槽型涂覆头4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11。
喷嘴10布置在槽型涂覆头4的上方,使得墨水可以滴落到墨水供应路径L中。如图2所示,喷嘴10借助往复机构11以带状片材S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为中心点在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往复机构11可以是能够使喷嘴10往复运动的任何机构。例如,往复机构11可以通过使用经由皮带或齿轮将电机的动力传输给喷嘴10的机构来实现。
滴落到墨水供应路径L中的墨水流入到墨水存储部分P中。随着墨水从喷嘴10反复地滴落到墨水供应路径L中,墨水存储部分P的内部填满墨水。
因为供应组件3包括往复机构11,所以能够容易地使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量在宽度方向上均一。结果,可以容易地用墨水均匀地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即使供应组件3不具有往复机构11,也可以用墨水填满墨水存储部分P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墨水要花费长时间才能扩散到墨水存储部分P在宽度方向上的最远部分。利用该涂覆装置,虽然在从供应组件3供应墨水的同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但是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已沿宽度方向扩散之后也能够以均一的厚度执行涂覆。相应地,因为供应组件3包括往复机构11,所以可以减少墨水扩散到墨水存储部分P在宽度方向上的最远部分所需的时间。相应地,可以减少从喷嘴10开始滴下墨水的时刻到带状片材S的表面被均匀地涂有墨水的时刻的时间量。优选地,喷嘴10在沿宽度方向距墨水涂覆宽度中心位置相等距离的范围内往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墨水扩散到墨水存储部分P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所需的时间。
由喷嘴10喷射的墨水量的下限优选为0.1mL/min,并且更优选为0.2mL/min。另一方面,喷射的墨水量的上限优选为1.0mL/min,并且更优选为0.8mL/min。如果喷射的墨水量小于下限,则可能无法增加带状片材S的线速度,并且涂覆片材的生产效率可能降低。相比之下,如果喷射的墨水量大于上限,则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量变得太大并且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对带状片材S的表面施加压力,并且可能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表面。
沿着槽型涂覆头4往复运动的喷嘴10的移动速度的下限优选为2mm/sec,并且更优选为5mm/sec。另一方面,移动速度的上限优选为50mm/sec,并且更优选为30mm/sec。如果移动速度小于下限,则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的墨水量相对于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要使用的墨水量而言趋向于变得不充分,并且可能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表面。相比之下,如果移动速度大于上限,则可能难以控制墨水滴落到墨水供应路径L中的位置,可能难以将墨水均匀地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并且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表面。
沿着槽型涂覆头4往复运动的喷嘴10的移动距离的下限优选为墨水涂覆宽度的50%,并且更优选为墨水涂覆宽度的70%。另一方面,移动距离的上限优选为墨水涂覆宽度的100%。如果移动距离小于下限,则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中的墨水量相对于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要使用的墨水量而言趋向于变得不充分,并且可能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表面。相比之下,如果移动距离大于上限,则槽型涂覆头4可能需要具有复杂的结构以防止墨水从涂覆区域溢流。
涂覆装置(其构造为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喷嘴10滴落墨水)可以将气密存储的墨水直接滴落到槽型涂覆头4中,并且可以减少墨水暴露于空气的时间。因此,涂覆装置可以使墨水品质不太容易劣化。
(墨水)
作为涂覆装置使用的墨水,可以使用凹版型涂覆机或棒型涂覆机所使用的粘度比较低的墨水。也可以使用使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散型墨水。
涂覆装置使用的墨水的粘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25℃时的粘度可以在1.0mPa·s至1.8mPa·s的范围内。
即使使用固体分散型墨水,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上表面的涂覆装置也不会引起固体颗粒密集分布在涂膜F的远离带状片材S的部分中的问题以及涂膜F剥离的问题。分散在固体分散型墨水中的固体颗粒的实例包括诸如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等的着色剂以及诸如无机细颗粒或有机细颗粒等的填充颗粒。
涂覆装置可以使用将金属颗粒(其为导电物质)作为无机细颗粒分散的固体分散型墨水。通过使用涂覆装置用固体分散型墨水执行涂覆,可以形成金属颗粒的导电层并且可以生产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
作为形成固体分散型墨水中所包含的金属颗粒的金属,例如,可以使用铜(Cu)、镍(Ni)、铝(Al)、金(Au)、银(Ag)等。其中,优选地,使用铜作为对诸如聚酰亚胺等的柔性树脂具有高导电性和高粘接性的金属。
固体分散型中所包含的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的下限优选为1nm,并且更优选为30nm。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的上限优选为500nm,并且更优选为100nm。如果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下限,则固体分散型墨水中的金属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可能降低。如果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上限,则金属颗粒容易沉降,并且当用固体分散型墨水执行涂覆时,金属颗粒的密度不容易变得均匀。
由包含金属颗粒的固体分散型墨水形成的涂膜F的平均厚度的下限优选为0.05μm,并且更优选为0.1μm。涂膜F的平均厚度的上限优选为10μm,并且更优选为8μm。如果涂膜F的平均厚度小于下限,则在厚度方向上不存在金属颗粒的部分增加并且导电性可能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涂膜F的平均厚度大于上限,则可能难以减小导电层的厚度。
作为包含金属颗粒的固体分散型墨水,可以使用包含用于使金属颗粒分散的分散剂以及分散介质的墨水。将描述调节固体分散型墨水的方法。作为固体分散型墨水中所包含的分散剂,可以使用分子量在2,000至300,000的范围内且可以使沉淀出的金属颗粒适当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任何分散剂。通过使用分子量在该范围内的分散剂,可以使金属颗粒适当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并且可以形成致密且无缺陷的导电层。如果分散剂的分子量低于下限,则可能无法充分获得防止金属颗粒聚集以维持分散体的效果。结果,可能无法通过用包含金属颗粒的固体分散型墨水执行涂覆来形成致密且无缺陷的导电层。另一方面,如果分散剂的分子量大于上限,则分散剂过于庞大,并且在用固体分散型墨水执行涂覆之后进行的热处理中,金属颗粒的烧结可能被抑制并且可能形成空穴。如果分散剂过于庞大,则导电层的致密性可能降低,并且分散剂的分解残留物可能降低导电性。
优选地,考虑到防止成分劣化,分散剂不含硫、磷、硼、卤素或碱。分子量均在上述范围内的分散剂的优选实例包括:胺系聚合物分散剂,如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分子中均具有羧酸基团的烃系聚合物分散剂,如聚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均具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分散剂,如波瓦尔(poval)(聚乙烯醇)、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烯烃-马来酸共聚物以及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聚乙烯亚胺部分和聚环氧乙烷部分的共聚物。
分散剂可以以在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溶解有分散剂的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分散剂的含量优选为以100质量份金属颗粒为基准的1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分散剂围绕金属颗粒以防止金属颗粒聚集,从而使金属颗粒适当地分散。如果分散剂的含量小于下限,则防止聚集的效果可能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分散剂的含量大于上限,则在已经用固体分散型墨水执行了涂覆之后进行的热处理期间,过量的分散剂可能会抑制包括金属颗粒的烧结在内的烧制,并且可能形成空穴,并且聚合物分散剂的分解残留物可能作为杂质保留在导电层中并可能降低导电性。
充当分散介质的水在固体分散型墨水中的含量优选为以100质量份金属颗粒为基准的20质量份以上且1900质量份以下。充当分散介质的水将分散剂充分地溶胀,以使被分散剂包围的金属颗粒适当地分散。如果水含量低于下限,则由于水引起的分散剂的溶胀效果可能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水含量大于上限,则固体分散型墨水中的金属颗粒的比例小,并且可能无法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必要厚度和必要密度的适当的导电层。
各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用作任选地与固体分散型墨水混合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酮,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诸如乙二醇或甘油等的多元醇的酯,或其它酯;以及乙二醇醚,如乙二醇单乙醚和二甘醇单丁醚。
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为以100质量份金属颗粒为基准的30质量份以上且900质量份以下。如果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小于下限,则可能无法获得有机溶剂在调节分散体的粘度和蒸汽压力方面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大于上限,则由于水引起的分散剂的溶胀效果可能变得不充分,并且固体分散型墨水中可能发生金属颗粒的聚集。
如图3所示,在涂覆装置中,带状片材S可以在带状片材S通过涂覆组件2的位置处倾斜地行进。在带状片材S通过涂覆组件2的位置处,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度θ的下限优选为-90°,并且更优选为-80°。另一方面,倾斜度θ的上限优选为90°,并且更优选为80°。如果倾斜度θ小于下限或大于上限,则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难以与带状片材S的表面接触,并且可能难以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固体分散型墨水时,固体颗粒变得密集地分布在涂膜F的靠近涂膜F前表面的一部分中,并且涂膜F可能容易剥离。在图3中,点划线表示水平面,并且行进方向D如图所示向下倾斜时的倾斜度θ被限定为相对于水平面的正角度。
[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使用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并且包括向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供应路径L供应墨水的步骤(供应步骤)以及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步骤(涂覆步骤)。
(供应步骤)
在供应步骤中,通过在利用往复机构11使喷嘴10沿着槽型涂覆头4往复运动的同时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从喷嘴10滴落墨水而用墨水来填充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
(涂覆步骤)
在涂覆步骤中,通过在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槽型涂覆头4上的同时使带状片材S行进而用墨水来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具体而言,利用横跨在第一支承辊5和第二支承辊6之间并且行进的带状片材S的张力,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槽型涂覆头4上。因此,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与带状片材S的表面接触,从而墨水附着到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并且,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随着带状片材S的行进而从墨水存储部分P中吸出墨水。此时,槽型涂覆头4的后壁7起到限制随着带状片材S的行进而吸出的墨水层厚度的刮墨刀的作用,并且获得了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形成厚度均一的涂膜F的涂覆片材S。
涂膜F的厚度(其取决于墨水粘度以及槽型涂覆头4)可以通过控制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槽型涂覆头4上所用的压靠接触力以及带状片材S的移动速度来调节。
在涂覆步骤之后,通过例如吹送热空气而将涂覆片材的涂膜F干燥,从而获得涂覆的片材。例如通过卷起单元将涂覆片材卷起来。
当用固体分散型墨水执行涂覆时,在干燥之后,进一步执行热处理。由于热处理将金属颗粒烧结以形成烧结体,并且烧结体附着到带状片材S上而形成导电层。固体分散型墨水中所包含的分散剂和其它有机材料由于热处理而蒸发或分解。
[优点]
在该涂覆装置中,槽型涂覆头4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因此,该涂覆装置不是通过控制供应到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量来调节涂膜F的厚度。代替地,该涂覆装置可以通过使用后壁7(其形成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的在带状片材S行进方向D下游侧的侧壁)作为用于调节墨水层厚度的刮墨刀来调节随着带状片材S的表面行进而吸出的墨水层的厚度。因此,该涂覆装置可以用粘度比较低的墨水来执行涂覆。此外,该涂覆装置可以抑制墨水品质的劣化,因为该涂覆装置通过将墨水供应到封闭的墨水存储部分P中可以减少墨水与空气之间的接触。因此,使用该涂覆装置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可以用于通过抑制墨水劣化来生产高品质的涂覆片材。
[第二实施例]
[涂覆装置]
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主要包括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行进的组件(行进组件1)、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组件(涂覆组件2a)以及向涂覆组件2a供应墨水的组件(供应组件3)。
涂覆组件2a包括槽型涂覆头4a,该槽型涂覆头4a以沿宽度方向横跨带状片材S的方式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方。槽型涂覆头4a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S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P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分连通的狭缝状墨水供应路径L。
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相同。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相同。
<涂覆组件>
如上所述,涂覆组件2a包括槽型涂覆头4a,该槽型涂覆头4a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布置为被压靠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
(槽型涂覆头)
槽型涂覆头4a包括一对棒状部件(刮墨刀部件12和辅助部件13),该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该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该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即,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槽型涂覆头4a中,棒状刮墨刀部件12和棒状辅助部件13与带状片材S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布置,并且这些部件12和13的彼此邻近的上部分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位于墨水供应路径L下方且朝向带状片材S变宽的空间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用一对棒状部件形成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便于槽型涂覆头4a的设计和形成。术语“棒状部”意味着在一个方向上为长形的形状,特别是其纵向尺寸为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的尺寸的五倍以上的形状。“棒状部”的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a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相同。
刮墨刀部件12的横截面形状为在竖直方向上为长形的梯形形状,并且下端表面的宽度比上端表面的宽度小。刮墨刀部件12的下端表面面对带状片材S。
考虑到强度和精度,刮墨刀部件12的材料优选为金属。这种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钢和不锈钢。其中,具有高防锈性的不锈钢是优选的。
刮墨刀部件12的下部分中具有与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平行的多个沟槽14。多个沟槽14使由槽型涂覆头4a施加至带状片材S的行进阻力减小,从而使带状片材S的行进状态稳定并进一步使形成在带状片材S上的涂膜F的厚度稳定。通过调节多个沟槽14的尺寸和数量,可以调节随着带状片材S的行进而从墨水存储部分P中吸出的墨水量(即,膜的厚度)。
沟槽14可以至少形成在刮墨刀部件12的与带状片材S邻近的区域(下端表面)中。优选地,为了使墨水的流出稳定,沟槽14形成为从刮墨刀部件12的下端表面至少延伸至墨水存储部分P的内壁表面的下部分。
每个沟槽14在与沟槽14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半圆形、U形、V形或波纹状。其中,弯曲的波纹形状是优选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形成的涂膜F的厚度均一。
形成在刮墨刀部件12中的沟槽14的平均深度的下限优选为3μm,并且更优选为5μm。另一方面,沟槽14的平均深度的上限优选为130μm,并且更优选为100μm。如果沟槽14的平均深度小于下限,则可能难以形成具有均匀深度的沟槽14。相比之下,如果沟槽14的平均深度大于上限,则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使墨水的涂覆厚度均一的效果。
形成在刮墨刀部件12中的沟槽14的平均节距的下限优选为20μm,并且更优选为50μm。另一方面,沟槽14的平均节距的上限优选为800μm,并且更优选为500μm。如果沟槽14的平均节距小于下限,则难以将沟槽14形成为具有大的厚度,因此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使墨水的涂覆厚度均一的效果。相比之下,如果沟槽14的平均节距大于上限,则带状片材S的宽度方向上的沟槽数量减少,因此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使墨水的涂覆厚度均一的效果。
多个沟槽14可以通过将诸如多根线等的另一部件接合到刮墨刀部件12上而形成。
在通过将多根线以其间没有间隙的状态并排布置并接合而形成沟槽14的情况下,线的平均直径的下限优选为0.02mm,并且更优选为0.05mm。另一方面,线的平均直径的上限优选为1.2mm,并且更优选为1mm。如果线的平均直径小于下限,则形成在刮墨刀部件12中的沟槽的节距太小,并且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使墨水的涂覆厚度均一的效果。相比之下,如果线的平均直径大于上限,则以条纹图案形成在刮墨刀部件12的外周面中的沟槽的深度太大,并且可能无法充分地获得使墨水的涂覆厚度均一的效果。
辅助部件13在横截面形状中包括面对刮墨刀部件12的板状侧壁16以及从侧壁16的上端弯曲并朝向刮墨刀部件12延伸的上壁17。即,根据本实施例的辅助部件13是具有L形横截面的棒。
辅助部件13的上部分中具有在朝向刮墨刀部件12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的倾斜表面15。即,辅助部件13的上壁17的上表面是倾斜表面15。倾斜表面15以使得倾斜表面15朝向刮墨刀部件12下降的方式倾斜,即,倾斜表面15的靠近墨水供应路径L(其为倾斜表面与刮墨刀部件12之间的间隙)的一部分变得较低。因此,供应组件3能够沿着倾斜表面15将墨水供应到墨水供应路径L中,并且能够比较容易地用墨水填充墨水存储部分P。
考虑到强度和精度,辅助部件13的材料优选为金属。这种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钢和不锈钢。其中,具有高防锈性的不锈钢是优选的。
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一样,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中。
[第三实施例]
图5所示的涂覆装置主要包括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行进的组件(行进组件1)、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组件(涂覆组件2b)以及向涂覆组件2b供应墨水的组件(供应组件3)。
涂覆组件2b包括槽型涂覆头4b,该槽型涂覆头4b以沿宽度方向横跨带状片材S的方式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方。槽型涂覆头4b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P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分连通的狭缝状墨水供应路径L。
图5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相同。除了喷嘴10弯曲以避免与涂覆组件2b干涉之外,图5所示的涂覆装置的供应组件3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供应组件3相同。图5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与图1所示的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相同。
<涂覆组件>
如上所述,涂覆组件2b包括槽型涂覆头4b,该槽型涂覆头4b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布置为被压靠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
(槽型涂覆头)
槽型涂覆头4b包括一对棒状部件(刮墨刀部件12和辅助部件13b),该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布置成使得该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该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
图5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b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相同。图5所示的刮墨刀部件12与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刮墨刀部件12相同。
辅助部件13b是具有基本上矩形横截面形状的扁棒。辅助部件13b以其上端倾靠在刮墨刀部件12上的方式倾斜。辅助部件13b形成在横截面图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墨水存储部分P,并且在辅助部件13b与刮墨刀部件12之间具有形成墨水供应路径L的间隙。辅助部件13b的上部分(即,辅助部件13b的上端表面)是在朝向刮墨刀部件12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的倾斜表面15b。
辅助部件13b以其下端表面在行进方向D上游侧与带状片材S分离的方式倾斜。因此,如果从供应组件3供应的墨水从倾斜表面15朝向行进方向D上游侧溢流时,可以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将溢流的墨水传递到辅助部件13b的下端表面与带状片材S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由于楔形膜效应,可以通过辅助部件13b与带状片材S之间的间隙将溢流的墨水供应到墨水存储部分P。
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一样,图5所示的涂覆装置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中。
[第四实施例]
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主要包括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行进的组件(行进组件1)、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组件(涂覆组件2c)以及向涂覆组件2c供应墨水的组件(供应组件3)。
涂覆组件2c包括槽型涂覆头4c,该槽型涂覆头4c以沿宽度方向横跨带状片材S的方式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方。槽型涂覆头4c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S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P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分连通的狭缝状墨水供应路径L。
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相同。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相同。
<涂覆组件>
如上所述,涂覆组件2c包括槽型涂覆头4c,该槽型涂覆头4c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布置为被压靠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
(槽型涂覆头)
槽型涂覆头4c包括一对棒状部件(刮墨刀部件12和辅助部件13c),该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该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该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
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c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相同。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刮墨刀部件12与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刮墨刀部件12相同。
辅助部件13c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围绕辅助部件13c的整个外周形成有与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平行的多个沟槽18。辅助部件13c布置成与刮墨刀部件12接触,并且沟槽18形成间隙,该间隙形成墨水供应路径L。辅助部件13c的在辅助部件13c与刮墨刀部件12接触的接触部上方的外周面是在朝向刮墨刀部件12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的倾斜表面15c。
辅助部件13c能受驱动而旋转,使得辅助部件13c面对带状片材S的部分在与带状片材S的行进方向D相同的方向上移动。通过以这种方式驱动辅助部件13c旋转,辅助部件13c抑制了墨水通过沟槽18朝向行进方向D上游侧流出,并且能够使已朝向行进方向D上游侧溢流的墨水流入到墨水存储部分P中。此外,通过以这种方式使辅助部件13c旋转,可以搅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并维持墨水的均匀性。辅助部件13c可以随着带状片材S的行进而受驱动进行旋转,或者可以独立于带状片材S的行进而旋转。
考虑到强度和精度,辅助部件13c的至少表面层的材料优选为金属。这种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钢和不锈钢。在这些金属中,具有高防锈性的不锈钢是优选的。
辅助部件13c的平均直径的下限优选为2mm,并且更优选为4mm。另一方面,辅助部件13c的平均直径的上限优选为50mm,并且更优选为30mm。如果辅助部件13c的平均直径小于下限,则能够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量小,并且可能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相比之下,如果辅助部件13c的平均直径大于上限,则墨水存储部分P太大,因此可能难以用墨水填满墨水存储部分P的内部,并且通过气密密封防止墨水劣化的效果可能降低。
辅助部件13c的沟槽18可以由螺旋地形成在辅助部件13c的外周面中的单个沟槽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布置沿辅助部件13c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的多个沟槽来形成。单个螺旋沟槽也被解释为辅助部件13c的下部分中的多个平行沟槽18。
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辅助部件13c的沟槽18的截面形状、尺寸和布置节距可以与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刮墨刀部件12的沟槽14的截面形状、尺寸和布置节距相同。
螺旋沟槽18可以通过围绕辅助部件13c的外周面螺旋地缠绕线而形成。线可以被密集地缠绕为使得线的外周面彼此紧密接触,或者可以被缠绕为使得在线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这些方法中,通过将线缠绕为使得线的外周面彼此紧密接触更容易均匀地形成条纹状沟槽18。
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一样,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中。
[第五实施例]
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主要包括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行进的组件(行进组件1)、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组件(涂覆组件2d)以及向涂覆组件2d供应墨水的组件(供应组件3)。
涂覆组件2d包括槽型涂覆头4d,该槽型涂覆头4d以沿宽度方向横跨带状片材S的方式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方。槽型涂覆头4d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S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P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分连通的狭缝状墨水供应路径L。
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相同。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相同。
<涂覆组件>
如上所述,涂覆组件2d包括槽型涂覆头4d,该槽型涂覆头4d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布置为被压靠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
(槽型涂覆头)
槽型涂覆头4d包括一对棒状部件(刮墨刀部件12d和辅助部件13d),该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该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该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
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d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相同。
刮墨刀部件12d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围绕刮墨刀部件12的整个外周形成有多个沟槽14d。辅助部件13d是具有垂直站立在带状片材S上的横截面形状的扁棒。辅助部件13d与刮墨刀部件12d接触并且形成了在横截面图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墨水存储部分P。刮墨刀部件12d的多个沟槽14d具有在刮墨刀部件12d与辅助部件13d之间形成墨水供应路径L的间隙。刮墨刀部件12d的在刮墨刀部件12d与辅助部件13d接触的接触部上方的外周面形成了在朝向辅助部件13d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的倾斜表面19。
刮墨刀部件12d的平均直径的下限优选为2mm,并且更优选为4mm。另一方面,刮墨刀部件12d的平均直径的上限优选为50mm,并且更优选为30mm。如果刮墨刀部件12d的平均直径小于下限,则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P中的墨水量小,并且可能难以用墨水均匀地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相比之下,如果刮墨刀部件12d的平均直径大于上限,则墨水存储部分P太大,因此可能不能用墨水填满墨水存储部分P的内部并且用墨水对带状片材S的表面进行的涂覆可能变得不均匀。
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刮墨刀部件12d的沟槽14d的形状和尺寸与图4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刮墨刀部件12的沟槽14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一样,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中。
[第六实施例]
图8所示的涂覆装置主要包括使带状片材S沿纵向行进的组件(行进组件1)、在带状片材S行进时用墨水涂覆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组件(涂覆组件2e)以及向涂覆组件2e供应墨水的组件(供应组件3)。
涂覆组件2e具有槽型涂覆头4e,该槽型涂覆头4e以沿宽度方向横跨带状片材S的方式布置在带状片材S的上方。槽型涂覆头4e包括在横截面图中朝向带状片材S变宽的墨水存储部分P以及与墨水存储部分P的上部分连通的狭缝状墨水供应路径L。
图8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行进组件1和供应组件3相同。图8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采用的用于涂覆的墨水和待用墨水涂覆的带状片材S相同。
<涂覆组件>
如上所述,涂覆组件2e包括槽型涂覆头4e,该槽型涂覆头4e包括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并且布置为被压靠在带状片材S的表面上。
(槽型涂覆头)
槽型涂覆头4e包括一对棒状部件(刮墨刀部件12e和辅助部件13d),该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该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该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
图8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e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4的墨水存储部分P和墨水供应路径L的尺寸等相同。图8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辅助部件13d与图7所示的涂覆装置的辅助部件13d相同。
刮墨刀部件12e包括:膜厚调节部20,其为平板状且与行进的带状片材S的表面平行地布置;密封部21,其为平板状、连接到膜厚调节部20的行进方向D上游边缘并且以使得距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距离在行进方向D上游侧增加的方式倾斜;以及倾斜部22,其连接到密封部21的行进方向D上游边缘并且以使得距带状片材S的表面的距离在行进方向D下游侧增加的方式倾斜。
刮墨刀部件12e布置成使得密封部21的上游边缘在该上游边缘与辅助部件13d的在行进方向D下游侧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形成墨水供应路径L。因此,在密封部21与辅助部件13d之间形成墨水存储部分P,该墨水存储部分P以气密的水平被密封使得能够利用带状片材S来存储墨水。倾斜部22的上表面是在朝向辅助部件13d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的倾斜表面19e。
鉴于强度和精度,刮墨刀部件12e的材料优选为金属。这种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钢和不锈钢。其中,具有高防锈性的不锈钢是优选的。
刮墨刀部件12e的膜厚调节部20和倾斜部22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21的下边缘调节涂膜F的厚度,使得厚度变得均一。
与图1所示的涂覆装置一样,图8所示的涂覆装置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中。
[其它实施例]
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实例,在所有方面都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而是由下面描述的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旨在覆盖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替换的含义内的所有修改。
例如,也可以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涂覆装置的槽型涂覆头的与带状片材S面对的部分中形成多个沟槽。如果适当,可以在根据其它实施例的刮墨刀部件和辅助部件中形成或不形成多个沟槽。
具有圆形横截面的辅助部件可以布置为不能旋转,或者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刮墨刀部件可以布置为能够旋转。
只要可以形成墨水存储部分,槽型涂覆头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和任何尺寸的组合。可以使用刮墨刀部件和辅助部件的形状的任何组合。例如,通过使用具有相同形状的刮墨刀部件和辅助部件可以降低设备成本。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刮墨刀部件或辅助部件的横截面形状的实例包括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具有倒角角部的多边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横跨在第一支承辊和第二支承辊之间的带状片材的张力将带状片材压靠在涂覆组件上。然而,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支承辊或者三个或更多个支承辊将带状片材压靠在涂覆组件上。例如,在图1中,通过将带状片材S的送出位置向上移位,可以通过利用在带状片材S的送出部与第一支承辊之间的张力将带状片材S压靠在涂覆组件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支承辊来按压带状片材S。
可以通过使用不利用横跨在支承辊之间的带状片材的张力的方法将带状片材压靠在涂覆组件上。例如,在图4中,支承辊可以布置在分别面对辅助部件和刮墨刀部件且使带状片材S介于支承辊与上述部件之间的状态的位置处,并且这些支承辊可以按压辅助部件和刮墨刀部件。
可以在不使用支承辊的情况下将带状片材压靠在涂覆组件上。例如,涂覆装置可以布置在带状片材的位于上游侧的送出部下方以及带状片材的位于下游侧的引入部下方,并且通过利用送出部与吸入部之间的张力,可以将带状片材压靠在涂覆组件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应组件使喷嘴沿着槽型涂覆头往复运动。然而,供应组件不必包括使喷嘴平移移动的机构。在此情况中,在一个或多个固定喷嘴将墨水滴落到在特定位置开口的墨水供应路径中的情况下,通过使刮墨刀部件或辅助部件转动,可以在使墨水沿宽度方向扩散的同时将墨水供应到墨水存储部分P中。利用这种构造,供应组件可以具有简化的结构,并且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应组件构造为使得一个喷嘴沿着槽型涂覆头往复运动。作为替代方案,可以沿着槽型涂覆头布置多个喷嘴。通过以这种方式布置多个喷嘴,可以容易地减少墨水扩散到墨水存储部分P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最远部分所需的时间。以这种方式布置的多个喷嘴可以各自沿着槽型涂覆头往复运动。通过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减少墨水扩散到墨水存储部分P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最远部分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应组件包括喷嘴。作为替代方案,可以通过使用不利用喷嘴的方法将墨水供应到涂覆组件。例如,在图6所示的涂覆装置中,可以通过使用刷子将墨水施加到辅助部件的外周面。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槽型涂覆头在与带状片材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横跨带状片材。然而,展宽方向不必垂直于行进方向。即使当以这种方式布置槽型涂覆头时,因为槽型涂覆头形成了可以将墨水存储在带状片材上且基本上气密密封的墨水存储部分,所以也可以防止墨水品质的劣化。
附图标记列表
1 行进组件
2,2a,2b,2c,2d,2e 涂覆组件
3 供应组件
4,4a,4b,4c,4d,4e 槽型涂覆头
5 第一支承辊
6 第二支承辊
7 后壁
8 前壁
9 上壁
10 喷嘴
11 往复机构
12,12d,12e 刮墨刀部件
13,13b,13c,13d 辅助部件
14,14d 沟槽
15,15b,15c 倾斜表面
16 侧壁
17 上壁
18 沟槽
19,19e 倾斜表面
20 膜厚调节部
21 密封部
22 倾斜部
D 行进方向
F 涂膜
L 墨水供应路径
P 墨水存储部分
S 带状片材
θ 倾斜度

Claims (8)

1.一种涂覆装置,包括:行进组件,其使带状片材沿纵向行进;涂覆组件,其在所述带状片材行进时用墨水涂覆所述带状片材的表面;以及供应组件,其向所述涂覆组件供应所述墨水,
其中,所述涂覆组件包括槽型涂覆头,所述槽型涂覆头以沿宽度方向横跨所述带状片材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带状片材的上方,并且
所述槽型涂覆头包括:墨水存储部分,其在横截面图中朝向所述带状片材变宽;以及墨水供应路径,其与所述墨水存储部分的上部分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其中,所述槽型涂覆头包括一对棒状部件,所述一对棒状部件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布置成使得所述一对棒状部件的上部分彼此邻近,并且
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墨水存储部分和所述墨水供应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装置,其中,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棒状部件至少在下部分中具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平行于所述带状片材的行进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涂覆装置,其中,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棒状部件在上部分处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在朝向所述一对棒状部件中的另一个棒状部件的方向上以俯角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覆装置,其中,所述供应组件包括:
喷嘴,其滴下所述墨水,以及
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喷嘴沿着所述槽型涂覆头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覆装置,其中,所述行进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承辊,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承辊构造为将所述带状片材压靠在所述槽型涂覆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覆装置,其中,所述墨水是固体分散型墨水。
8.一种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包括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用墨水涂覆所述带状片材的表面的步骤。
CN201680067278.8A 2015-11-19 2016-11-10 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Pending CN1082901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7069 2015-11-19
JP2015227069 2015-11-19
PCT/JP2016/083379 WO2017086229A1 (ja) 2015-11-19 2016-11-10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177A true CN108290177A (zh) 2018-07-17

Family

ID=5871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278.8A Pending CN108290177A (zh) 2015-11-19 2016-11-10 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33739A1 (zh)
JP (1) JPWO2017086229A1 (zh)
CN (1) CN108290177A (zh)
WO (1) WO20170862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6399A (zh) * 2019-05-21 2022-02-25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将结构粘合剂施加到风力涡轮机叶片组件的粘合剂沉积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0719A (zh) * 2018-09-11 2018-12-07 安徽墙煌彩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覆膜工艺的涂胶工序
CN115003050B (zh) * 2022-08-01 2022-10-25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电路板上自动精细涂抹感光油墨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0383A (ja) * 1993-09-10 1995-03-28 Kao Corp 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JPH07256187A (ja) * 1994-03-25 1995-10-09 Tdk Corp 塗布装置
JP2000084459A (ja) * 1998-09-18 2000-03-28 Konica Corp 高粘度分散液の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CN1671482A (zh) * 2002-07-26 2005-09-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涂膜的制造方法
CN1756605A (zh) * 2003-03-03 2006-04-05 东丽株式会社 狭缝模具、和具有涂膜的基体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7465A (ja) * 1997-04-04 1998-10-20 Konica Corp 塗布方法および塗布装置
JPH1119564A (ja) * 1997-07-07 1999-01-26 Hirano Tecseed Co Ltd 塗工装置
JP2013233511A (ja) * 2012-05-09 2013-11-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塗膜材塗布装置、長尺部材への塗膜材の塗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0383A (ja) * 1993-09-10 1995-03-28 Kao Corp 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JPH07256187A (ja) * 1994-03-25 1995-10-09 Tdk Corp 塗布装置
JP2000084459A (ja) * 1998-09-18 2000-03-28 Konica Corp 高粘度分散液の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CN1671482A (zh) * 2002-07-26 2005-09-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涂膜的制造方法
CN1756605A (zh) * 2003-03-03 2006-04-05 东丽株式会社 狭缝模具、和具有涂膜的基体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6399A (zh) * 2019-05-21 2022-02-25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将结构粘合剂施加到风力涡轮机叶片组件的粘合剂沉积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33739A1 (en) 2018-11-22
JPWO2017086229A1 (ja) 2018-09-06
WO2017086229A1 (ja) 2017-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9148A (en) Spray apparatus utilizing porous sheet
CN108290177A (zh) 涂覆装置和生产涂覆片材的方法
TWI517982B (zh) 印刷機及印刷基材之方法
TWI517984B (zh) 印刷機及印刷基材之方法
US1174541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three-dimensional shaped object by means of layer-by-layer material application
US20140090593A1 (en)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application method
JP2017109168A (ja) グラビア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物の製造方法
JP6007520B2 (ja) 基材へのスラリー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US20080063805A1 (en) Coating apparatus and coating method
JP2007275818A (ja) バー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CN210390492U (zh)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便于快速涂墨的涂墨装置
EP2846930B1 (en) Device for levell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thickness of a liquid agent layer applied to material
JP2007038093A (ja) 塗料の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4857813B2 (ja) 塗布装置、塗布方法および塗膜形成ウェブの製造方法
JP2008006378A (ja)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2684448B2 (ja) 塗布方法
JPH0286067A (ja) 燃料電池基盤の製造方法
WO2022054673A2 (ja) 塗布方法、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または燃料電池、2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または2次電池、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または全固体電池
WO2014077208A1 (ja) 塗布方法
JP2007260639A (ja) スリットコータノズル
JP6070804B2 (ja) 基材へのスラリー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JP2022055892A (ja) 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578649B2 (ja)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9136751A (ja) カーテンコータ
CN116889956A (zh) 一种微凹涂布网穴结构的网纹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