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4276A -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4276A
CN108244276A CN201611236185.1A CN201611236185A CN108244276A CN 108244276 A CN108244276 A CN 108244276A CN 201611236185 A CN201611236185 A CN 201611236185A CN 108244276 A CN108244276 A CN 108244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ealeaves
organic selenium
rich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61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大吉
黄毅华
周洋
陈菲菲
马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SHI JUXI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SHI JUXI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HI JUXI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SHI JUXI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61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4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4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4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蒸汽杀青工艺和烘干提香工艺温度从而降低有机硒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该加工过程既能获得恩施玉露的色香味形的感官品质,又能保留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从而赋予恩施玉露茶优良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蒸青绿茶是指利用蒸汽来杀青的制茶工艺而获得的成品绿茶。
蒸青绿茶的新工艺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由于炒青绿茶居多,湖北恩施玉露、仙人掌茶等是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品种。而恩施玉露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
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611-2010规定恩施玉露机械加工技术为蒸青、脱水冷却、回潮、揉捻、动态烘干、理条、精揉、提香、拣选、包装。恩施玉露加工工艺充分体现了恩施玉露加工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但该加工工艺未能保证加工过程有机硒含量的保留和蒸青茶最佳的色香味形品质特征的完美结合。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控制蒸汽杀青工艺和烘干提香工艺温度的方法从而降低有机硒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的加工方法。该加工过程既能获得恩施玉露的色香味形的感官品质,又能保留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
2)摊青
3)杀青
4)冷却
5)回潮
6)揉捻
7)解块
8)炒毛火
9)冷却
10)理条
11)冷却
12)回潮
13)精揉
14)烘干提香
15)装袋冷藏
对于步骤1)所述鲜叶采摘以中小叶种的1芽、1芽1叶或1芽2叶的鲜叶为主要原料。
优选的,所述鲜叶有机硒含量>35μg/100g。
对于步骤2)所述摊青工艺包括将鲜叶分类堆放在箱式网带槽内,控制堆放厚度为8-10cm;采用鼓风装置散热除湿脱水,鼓风1-2小时后常温静置1-5小时,待有较明显青草味并伴着有花香味显露时达到摊青效果。
所述摊青后的鲜叶含水量控制在85-87%。
对于步骤3)所述杀青工艺为控制杀青蒸汽温度范围为100℃-160℃。杀青过程中控制叶层厚度为1cm。
优选的,所述杀青工艺控制蒸汽温度范围为150℃-160℃。
所述蒸青后脱水叶的含水量控制在64-66%。
对于步骤4)、9)、11)所述冷却为使用冷却机对茶叶进行冷却。
对于步骤5)、12)所述回潮工艺包括将茶叶均匀盛装在回潮平台机内回潮。
优选的,所述回潮为将同一时段充分冷却后的茶叶采用6CTT-22型摊凉回潮,摊放厚度18-22cm,经过回潮时间为30-35分钟。
对于步骤6)所述揉捻工艺包括将回潮叶在压力下进行旋转运动,使茶叶细胞组织受到破坏。
优选的,所述揉捻为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设置转速47转/分钟。揉捻分为三个加压过程,按轻、重、轻的原则进行;第一个轻压过程需22-25分钟,当茶叶卷曲达85-90%时进行第二个重压过程,用时15-20分钟,当有较少的茶汁溢出,无松散折叠现象,成条率达95%以上时进行最后的轻压过程,使得在重压过程中形成的少量紧结成团的茶坯,松散后再次旋转揉捻,以获得更高的成条率,轻压5-8分钟后下机,整个揉捻过程结束。
对于步骤7)所述解块采用解块机将揉捻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死结成团的茶坯进行分离、松散。
优选的,所述解块使用JY-6HJ-80型解块机解块。
对于步骤8)所述炒毛火过程使用茶叶炒干机进行加工。设置炒干机转速、炒干温度和时间对富有机硒茶叶进行炒干。
所述炒干机转速为25-28转/分钟,所述炒干温度为120-130℃,所述炒干时间为8-10分钟。
优选的,所述炒毛火后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43-45%。
对于步骤10)所述理条使用多功能塑形机进行理条。
优选的,所述理条使用16CCB-14012型往复式多功能塑形机对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是蒸青茶外形要求紧、细、挺直雏形形成的重要工序。首次投料前,开启传动和电热电源,将传动速度调至每分钟往复40次左右,待温度升至130℃时开始投料,投料要迅速、均匀;投料结束后将往复速度提快到每分钟60次左右,理条时间5分钟;当茶坯充分受热并伴有水汽蒸发时再次将往复速度提快至每分钟90次左右,利用茶坯在茶机内自行压力,往复运动时产生的撞击力和茶坯受热水汽不断蒸发,茶叶体积逐渐收缩,理条时间7分钟后基本达到紧、细、直的外形效果。
所述理条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27-29%。
对于步骤13)所述精揉使用精揉机进行加工。
所述精揉使用F120K-GA型精揉机,将机内锅槽预热至80℃时投料,速度控制在48-50次/分钟,每锅投放茶坯8-8.5斤,当锅温升至100℃时将加压陀拉至加压杆1/3处工作22-25分钟,此时运转速度控制在55-60次/分钟,当温度升至105℃-110℃时将加压陀拉至加压杆1/2处,速度仍保持55-60次/分钟运行15-18分钟,然后将加压陀推回至无压力位置运行2-3分钟下锅;整个精揉时间控制在40-45分钟。
优选的,精揉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20-22%。
对于步骤14)所述烘干、提香使用烘干机对茶叶进行烘干、提香。提香、烘干温度控制在130-190℃。
优选的,所述烘干包括使用JY-6CHZ-32型翻板式烘干机。当烘干机温度升至140℃时开始投料,茶叶厚度控制在1.5-2.0cm,速度控制在2.5米-3米/分钟;经烘干的茶叶要迅速摊凉、散热,让水分更好散失后进行提香,提香温度控制在恒温140-150℃,速度不变,投料厚度2-2.5cm;经提香后的茶叶进行摊放,厚度5-8cm。
优选的,烘干提香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5%-6.5%。
对于步骤15)所述装袋冷藏将提香后的茶叶冷却至常温状态后进行色选、风选、筛选,筛选完成后进行装袋封箱,置于冻库进行冷藏保鲜。
所述装袋冷藏为置于0-6℃冷库中进行冷藏。
经所述步骤1)-15)蒸青绿茶工艺方法加工的茶叶成品有机硒含量经检测>30μg/100g。
经所述步骤1)-15)蒸青绿茶工艺方法加工的茶叶茶叶成品保持了恩施玉露茶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的独特品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控制蒸汽杀青工艺和烘干提香工艺温度从而降低有机硒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该加工过程既能获得恩施玉露的色香味形的感官品质,又能保留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从而赋予恩施玉露茶优良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以中小叶种的1芽、1芽1叶或1芽2叶的鲜叶为主要原料,将原料均匀堆放在箱式网带槽内,保持厚度10cm;采用鼓风装置散热除湿脱水,鼓风时间2小时后常温静置3小时,待有较明显青草味并伴着有花香味显露时达到摊青效果。摊青后的鲜叶含水量控制在85-87%。进一步进行蒸汽杀青,控制蒸汽温度150-160℃。杀青过程中控制叶层厚度1cm;脱水温度控制在160℃,投叶量每分钟控制在2.8-3.0斤,蒸青脱水叶的含水量控制在64-66%。杀青完毕后使用6CWS-60型输送冷却机进行冷却。将同一时段充分冷却后的茶叶均匀盛装在回潮平台机内,该过程是采用6CTT-22型摊凉回潮,摊放厚度20cm,经过回潮时间35分钟。茶叶内部水分充分渗透于茶叶表面,手握茶坯无硬结,无刺手感觉,茶叶回软,一致达到回潮要求。
将回潮叶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旋转运动,使茶叶细胞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揉捻是形成蒸青茶外形基本要求紧、细的一道重要工序,采用40型揉捻机进行揉捻,转速47转/分钟。分三个加压过程,按轻、重、轻的原则;投料量控制在10-11公斤,投料时注意密实度一致,以主桶口上沿1-2cm下为宜;第一个轻压过程需22-25分钟,当茶叶卷曲达85-90%时进行第二个重压过程,用时15-20分钟,当有较少的茶汁溢出,无松散折叠现象,成条率达95%以上时进行最后的轻压过程,使得在重压过程中形成的少量紧结成团的茶坯,松散后再次旋转揉捻,以获得更高的成条率,轻压5-8分钟后下机,整个揉捻过程结束。
揉捻结束后采用JY-6HJ-80型解块机解块,将揉捻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死结成团的茶坯进行分离、松散,以便下道工序毛火过程脱水程度一致。炒毛火过程采用6CSG-8型茶叶炒干机,转速25-28转/分钟,恒温120-130℃,每机需用时8-10分钟,炒毛火过程既是脱水过程,同时也是香气、滋味提升的主要过程,还可使茶叶条索进一步紧结,炒毛火后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43-45%。
炒毛火后使用6CWS-60型输送冷却机进行冷却。冷却完毕后使用16CCB-14012型往复式多功能塑形机,理条是蒸青茶外形要求紧、细、挺直雏形形成的重要工序。首次投料前,开启传动和电热电源,将传动速度调至每分钟往复40次左右,待温度升至130℃时开始投料,投料要迅速、均匀;投料结束后将往复速度提快到每分钟60次左右,理条时间5分钟;当茶坯充分受热并伴有水汽蒸发时再次将往复速度提快至每分钟90次左右,利用茶坯在茶机内自行压力,往复运动时产生的撞击力和茶坯受热水汽不断蒸发,茶叶体积逐渐收缩,理条时间7分钟后基本达到紧、细、直的外形效果,理条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27-29%。
理条完毕后进行精揉。精揉是恩施玉露外形形成油润、紧细、挺直的关键工序,采用F120K-GA型精揉机;首先将机内锅槽预热至80℃时投料,速度控制在48-50次/分钟,每锅投放茶坯8-8.5斤,当锅温升至100℃时将加压陀拉至加压杆1/3处工作22-25分钟,此时运转速度控制在55-60次/分钟,当温度升至105℃-110℃时将加压陀拉至加压杆1/2处,速度仍保持55-60次/分钟运行15-18分钟,然后将加压陀推回至无压力位置运行2-3分钟下锅;整个精揉时间控制在40-45分钟,精揉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20-22%。
将精揉后的茶叶进行烘干、提香。采用JY-6CHZ-32型翻板式烘干机,烘干是进一步散发水分、诱发和提升香气的重要工序;当温度升至140℃时开始投料,厚度控制在1.5-2.0cm,速度控制在2.5米-3米/分钟;经烘干的茶叶要迅速摊凉、散热,让水分更好散失后进行提香,提香温度控制在恒温140-150℃,速度不变,投料厚度2-2.5cm;经提香后的茶叶进行摊放,厚度5-8cm,含水量控制在5.5%-6.5%。
将提香后的茶叶冷却至常温状态后进行色选、风选、筛选,筛选完成后进行装袋封箱,最后放到0-6℃恒温冻库进行冷藏保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鲜叶采摘
2)摊青
3)杀青
4)冷却
5)回潮
6)揉捻
7)解块
8)炒毛火
9)冷却
10)理条
11)冷却
12)回潮
13)精揉
14)烘干提香
15)装袋冷藏
对于步骤1)所述鲜叶采摘以中小叶种的1芽、1芽1叶或1芽2叶的鲜叶为主要原料。
对于步骤2)所述摊青工艺包括将鲜叶分类堆放在箱式网带槽内,控制堆放厚度为8-10cm;采用鼓风装置散热除湿脱水,鼓风1-2小时后常温静置1-5小时,待有较明显青草味并伴着有花香味显露时达到摊青效果。
所述摊青后的鲜叶含水量控制在85-87%。
对于步骤3)所述杀青工艺为控制杀青蒸汽温度范围为100℃-160℃。杀青过程中控制叶层厚度为1cm。
所述蒸青后脱水叶的含水量控制在64-66%。
对于步骤4)、9)、11)所述冷却为使用冷却机对茶叶进行冷却。
对于步骤5)、12)所述回潮工艺包括将茶叶均匀盛装在回潮平台机内回潮。
对于步骤6)所述揉捻工艺包括将回潮叶在压力下进行旋转运动,使茶叶细胞组织受到破坏。
对于步骤7)所述解块采用解块机将揉捻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死结成团的茶坯进行分离、松散。
对于步骤8)所述炒毛火过程使用茶叶炒干机进行加工。设置炒干机转速、炒干温度和时间对富有机硒茶叶进行炒干。
所述炒干机转速为25-28转/分钟,所述炒干温度为120-130℃,所述炒干时间为8-10分钟。
优选的,所述炒毛火后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43-45%。
对于步骤10)所述理条使用多功能塑形机进行理条。
所述理条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27-29%。
对于步骤13)所述精揉使用精揉机进行加工。
所述精揉使用F120K-GA型精揉机,将机内锅槽预热至80℃时投料,速度控制在48-50次/分钟,每锅投放茶坯8-8.5斤,当锅温升至100℃时将加压陀拉至加压杆1/3处工作22-25分钟,此时运转速度控制在55-60次/分钟,当温度升至105℃-110℃时将加压陀拉至加压杆1/2处,速度仍保持55-60次/分钟运行15-18分钟,然后将加压陀推回至无压力位置运行2-3分钟下锅;整个精揉时间控制在40-45分钟。
优选的,精揉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20-22%。
对于步骤14)所述烘干、提香使用烘干机对茶叶进行烘干、提香。
优选的,烘干提香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5%-6.5%。
对于步骤15)所述装袋冷藏将提香后的茶叶冷却至常温状态后进行色选、风选、筛选,筛选完成后进行装袋封箱,置于冻库进行冷藏保鲜。
所述装袋冷藏为置于0-6℃冷库中进行冷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1),优选的,所述鲜叶总硒含量>35μg/100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3),优选的,所述杀青工艺控制蒸汽温度范围为150℃-16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5)和12),优选的,所述回潮为将同一时段充分冷却后的茶叶采用6CTT-22型摊凉回潮,摊放厚度18-22cm,经过回潮时间为30-35分钟。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6),优选的,所述揉捻为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设置转速47转/分钟。揉捻分为三个加压过程,按轻、重、轻的原则进行;第一个轻压过程需22-25分钟,当茶叶卷曲达85-90%时进行第二个重压过程,用时15-20分钟,当有较少的茶汁溢出,无松散折叠现象,成条率达95%以上时进行最后的轻压过程,使得在重压过程中形成的少量紧结成团的茶坯,松散后再次旋转揉捻,以获得更高的成条率,轻压5-8分钟后下机,整个揉捻过程结束。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7),优选的,所述解块使用JY-6HJ-80型解块机解块。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10),优选的,所述理条使用16CCB-14012型往复式多功能塑形机对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是蒸青茶外形要求紧、细、挺直雏形形成的重要工序。首次投料前,开启传动和电热电源,将传动速度调至每分钟往复40次左右,待温度升至130℃时开始投料,投料要迅速、均匀;投料结束后将往复速度提快到每分钟60次左右,理条时间5分钟;当茶坯充分受热并伴有水汽蒸发时再次将往复速度提快至每分钟90次左右,利用茶坯在茶机内自行压力,往复运动时产生的撞击力和茶坯受热水汽不断蒸发,茶叶体积逐渐收缩,理条时间7分钟后基本达到紧、细、直的外形效果。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14),优选的,所述烘干包括使用JY-6CHZ-32型翻板式烘干机。当烘干机温度升至140℃时开始投料,茶叶厚度控制在1.5-2.0cm,速度控制在2.5米-3米/分钟;经烘干的茶叶要迅速摊凉、散热,让水分更好散失后进行提香,提香温度控制在恒温140-150℃,速度不变,投料厚度2-2.5cm;经提香后的茶叶进行摊放,厚度5-8cm。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5)蒸汽杀青工艺加工方法的茶叶成品有机硒含量>30μg/100g。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有机硒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5)蒸汽杀青工艺方法加工的茶叶成品保持了恩施玉露茶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的独特品质。
CN201611236185.1A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8244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6185.1A CN108244276A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6185.1A CN108244276A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4276A true CN108244276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0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6185.1A Pending CN108244276A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427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9275A (zh) * 2018-07-25 2018-10-19 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黄芩芽茶的加工工艺
CN108835301A (zh) * 2018-09-29 2018-11-20 屏山县水中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口感更好的绿茶加工流程
CN109601648A (zh) * 2018-11-26 2019-04-1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机采卷曲形绿茶的初精制一体化加工方法
CN111771997A (zh) * 2020-07-30 2020-10-16 武汉金盏玉叶茶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手工玉露茶提高产能及稳定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13317369A (zh) * 2021-06-16 2021-08-3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夏秋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13767992A (zh) * 2021-08-23 2021-12-1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鄂茶10号优质鲜叶制作恩施玉露的机械化加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467A (zh) * 2007-12-18 2008-05-28 叶有奇 白玉仙茶的加工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加工的白玉仙茶
CN101366419A (zh) * 2008-10-07 2009-02-1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针形绿茶机械化加工方法
CN104381489A (zh) * 2014-12-15 2015-03-04 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467A (zh) * 2007-12-18 2008-05-28 叶有奇 白玉仙茶的加工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加工的白玉仙茶
CN101366419A (zh) * 2008-10-07 2009-02-1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针形绿茶机械化加工方法
CN104381489A (zh) * 2014-12-15 2015-03-04 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9275A (zh) * 2018-07-25 2018-10-19 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黄芩芽茶的加工工艺
CN108835301A (zh) * 2018-09-29 2018-11-20 屏山县水中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口感更好的绿茶加工流程
CN109601648A (zh) * 2018-11-26 2019-04-1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机采卷曲形绿茶的初精制一体化加工方法
CN111771997A (zh) * 2020-07-30 2020-10-16 武汉金盏玉叶茶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手工玉露茶提高产能及稳定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13317369A (zh) * 2021-06-16 2021-08-3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夏秋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13767992A (zh) * 2021-08-23 2021-12-1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鄂茶10号优质鲜叶制作恩施玉露的机械化加工方法
CN113767992B (zh) * 2021-08-23 2023-07-1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鄂茶10号优质鲜叶制作恩施玉露的机械化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4276A (zh)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4381489B (zh) 一种富有机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6900889A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蜜香型工夫红茶的方法
CN103766515A (zh) 富硒茶的制备方法
CN107372901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6234692A (zh) 橘红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9143B (zh) 一种高山玉芽茶的加工方法
CN105285197A (zh) 一种茶树花绿茶的拼配方法
CN104543187A (zh) 一种石斛花茶的制作工艺
CN103392846A (zh) 以芽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压制成型的黑茶加工方法
CN109198068A (zh) 一种针芽形黄茶加工方法
CN108402242A (zh) 一种老鹰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66122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9430443A (zh) 一种熟果香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CN109673798B (zh) 一种茉莉花黄茶的加工方法
Olalusi Hot air drying and quality of red and white varieties of onion (Allium cepa)
CN108566996A (zh) 一种黄茶扁茶加工工艺及其具体实现方法
CN106942401A (zh) 早春甘露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8067A (zh) 一种颗粒形黄茶的加工方法
CN109007077A (zh) 一种客家绿茶加工工艺
CN1320385A (zh) 枸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196A (zh) 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KR20140047450A (ko) 목련 꽃차의 제조방법
CN106720725A (zh) 一种桑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225A (zh) 一种炒青绿茶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