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0799A -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0799A
CN108140799A CN201680061107.4A CN201680061107A CN108140799A CN 108140799 A CN108140799 A CN 108140799A CN 201680061107 A CN201680061107 A CN 201680061107A CN 108140799 A CN108140799 A CN 108140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egion
charge storage
storage element
pair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11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0799B (zh
Inventor
中山治
福岛直树
宫崎克司
木村成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40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0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0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0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8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out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terminals or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蓄电模块(100),具备:多个蓄电元件(61),其具有一对电极端子(63)和电极配置面(62);和电池连接模块(10),其安装于多个蓄电元件。电池连接模块(10)包括绝缘保护器(11),绝缘保护器(11)与多个蓄电元件中的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对应地设置。绝缘保护器(11)包括:第1定位部(51),其与在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第1被定位部(66)卡合;和第2定位部(52),其与在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或者另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一对电极端子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第2被定位部(67)卡合。

Description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详细地,涉及安装于蓄电模块的蓄电元件上的电池连接模块的对位。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安装于上述蓄电模块的蓄电元件上的电池连接模块的对位技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设置于单电池(蓄电元件)的一对电极部(电极端子)之间的用于检测中间电压的电极部作为被定位部,在电池布线模块(电池连接模块)上设置与被定位部嵌合的定位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3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通过使设置于电池连接模块的定位部与蓄电元件的被定位部嵌合而进行电池连接模块相对于蓄电元件的定位后将连接构件(汇流条)和电极端子连接,由此能提高电池连接模块的装配作业性。但是,在蓄电元件的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仅仅利用将用于检测中间电压的电极部作为被定位部的定位结构,因为与定位位置存在距离,所以在汇流条与电极端子之间容易与期望位置产生错位。当在汇流条与电极端子之间产生错位时,由于错位量,在利用激光焊接对汇流条和电极端子进行连接时,有可能使该焊接精度降低。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将电极端子和汇流条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的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元件,其具有正极和负极的一对电极端子和配置有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电极配置面;和电池连接模块,其安装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包括:汇流条,其在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相邻的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汇流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汇流条;以及绝缘保护器,其包括所述汇流条保持部,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中的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对应地设置,所述绝缘保护器包括:第1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第1被定位部卡合;和第2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所述一个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配置面上或者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第2被定位部卡合。
根据本结构,在绝缘保护器上除了设置与设置于一个蓄电元件的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第1被定位部卡合的第1定位部之外,还设置有第2定位部,该第2定位部与在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一对电极端子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第2被定位部卡合。因此,即使在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将电极端子和汇流条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由此,即使在汇流条和电极端子进行激光焊接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规定的焊接精度。
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所述第1定位部中的一方由具有矩形开口的凹部构成,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所述第1定位部中的另一方由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构成,所述第2被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中的一方由柱部构成,该柱部具有纵槽部,该纵槽部在与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配置面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被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中的另一方由与所述纵槽部嵌合的突起部构成。
根据本结构,能将第1定位部和第1被定位部设为简单的结构,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利用第2定位部和第2被定位部的结构将电极端子和汇流条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
另外,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第1被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中央,所述第2被定位部在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第1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在所述绝缘保护器中分别设置于与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第2被定位部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即使在电极端子设置于蓄电元件的一个端部、且电极端子及汇流条和一对电极端子间的中央部的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可有效地将电极端子和汇流条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
另外,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所述第2被定位部设置于各蓄电元件,所述第1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分别设置于与针对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同一蓄电元件设置的第1被定位部和第2被定位部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蓄电元件的外形形状可以为一种,因此可简化蓄电元件的制造工序。另外,在使第1定位部和第2定位部分别与第1被定位部和第2被定位部卡合时,只要针对同一蓄电元件进行即可,可简化卡合作业。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连接模块具备:汇流条,其在具有正极和负极的一对电极端子和配置有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电极配置面的多个蓄电元件的、相邻的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汇流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汇流条;以及绝缘保护器,其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中的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对应地设置,包括所述汇流条保持部,所述绝缘保护器包括:第1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第1被定位部卡合;和第2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所述一个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配置面上或者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第2被定位部卡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即使在蓄电元件的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将电极端子和汇流条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2是蓄电模块的侧视图。
图3是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4是电池连接模块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定位部及被定位部的嵌合对应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将定位部及被定位部的嵌合状态示出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图6一边说明一实施方式。此外,图5和图6是沿图1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作为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源而使用。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的左侧设为左,将右侧设为右,将图6的上方设为上,将下方设为下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对一个构件标注附图标记,而对其他的构件省略附图标记。
1.蓄电模块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大体由排列多个蓄电元件61而构成的蓄电元件组60(参照图3)和装配于蓄电元件组60上的电池连接模块10(参照图4)构成。
1-1.蓄电元件组和蓄电元件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61例如是二次电池。如图3所示,多个蓄电元件61排成一列而构成蓄电元件组60。
各蓄电元件61形成外形扁平的长方体状,如图3所示,具有相对于与邻接的蓄电元件61相对的面垂直的电极配置面62。在电极配置面62且靠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62E、62E)的位置配置有一对电极端子63。电极端子63中的一方是正极端子63A,另一方是负极端子63B。各电极端子63为金属制,从电极配置面62呈方筒状突出(参照图5)。
在各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在一对电极端子63之间的中央部62M设置有凹部(“第1被定位部”的一例)66,后述的绝缘保护器11的凸部(“第1定位部”的一例)51与凹部66嵌合。凹部66具有矩形开口,形成从电极配置面62凹陷为凹状的形态(参照图3和图5)。
另外,在各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在其一个端部62E设置有长方体状的柱部(“第2被定位部”的一例)67,柱部67具有纵槽部68,绝缘保护器11的突起部(“第2定位部”的一例)52与纵槽部68嵌合。纵槽部68是相对于电极配置面62在垂直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槽(参照图3和图5)。
多个蓄电元件61以在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61中不同极性的电极端子63相互相邻的方式(也就是说,以一个蓄电元件61的正极端子63A和与其邻接的其他的蓄电元件61的负极端子63B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
1-2.电池连接模块
电池连接模块10是在蓄电元件组60中组装到由各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构成的面上的构件。电池连接模块10具备两个绝缘保护器11、保持于各绝缘保护器11并对相邻的蓄电元件61的正极端子63A和负极端子63B进行连接的汇流条40、与汇流条40重叠地配置并电连接的电压检测端子(未图示)、以及连接到电压检测端子的检测电线(未图示)等。
汇流条40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如图4所示,是四角被切成扁平的长方形的、整体上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作为汇流条40的材质,例如可举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SUS)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绝缘保护器11沿着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排列。绝缘保护器11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构件构成。如图4所示,各绝缘保护器11具备一对汇流条保持部12和一对电线收纳槽30等,一对汇流条保持部12在上下方向开口并且收纳保持汇流条40,一对电线收纳槽30用于收纳检测电线,该检测电线连接到与汇流条40重叠地配置的电压检测端子。
汇流条保持部12具有方筒状的收纳壁13,收纳壁13在其内侧保持汇流条40而将其保持为与相邻的汇流条40绝缘的状态,该收纳壁13也作为邻接的电极端子63的保护壁而发挥作用。汇流条保持部12具有形成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载置部16、和形成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第1防脱片17和第2防脱片18(参照图4)。
另外,设置于绝缘保护器11的一对电线收纳槽30之间由板状的连结部35连结。在连结部35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绝缘保护器11连结的卡合部37和/或卡合接受部38。
而且,在各绝缘保护器11的连结部35设置有凸部51(参照图4和图5),凸部51与在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的中央部62M设置的凹部66嵌合。另外,在各绝缘保护器11中以从汇流条保持部12的外侧突出到外部的方式设置有突起部52(参照图4和图5),突起部52与在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的一个端部62E设置的柱部67嵌合、详细为与柱部67的纵槽部68嵌合。这些凸部51和柱部67设置于同一蓄电元件61。
2.蓄电模块的组装方法
在组装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时,首先,利用卡合部37和卡合接受部38将两个绝缘保护器11相互连结。接着,将汇流条40收纳于各绝缘保护器11的汇流条保持部12内。汇流条40一边被汇流条保持部12的收纳壁13引导一边朝向下方压入,当与第1防脱片17和第2防脱片18抵接时,使这些防脱片17、18朝向下方弹性变形并且进一步向下方前进。然后,当压入到越过这些第1防脱片17和第2防脱片18的位置时,第1防脱片17和第2防脱片18弹性复原,从而保持为从上方侧按压的防脱状态(参照图5)。
收纳于汇流条保持部12内的汇流条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载置于一对载置部16而被从下方支承。在该状态下,汇流条40的里表面(下表面)中的焊接部分成为朝向下方侧露出的状态。
接着,将电压检测端子和连接到电压检测端子的检测电线配置于绝缘保护器11内的规定位置。此时,电压检测端子连接到各汇流条40,检测电线收纳于电线收纳槽30。
这样组装的电池连接模块10装配到蓄电元件组60的电极配置面62。具体地,如图5所示,将各绝缘保护器11的凸部51从上方插入(嵌合)到蓄电元件61的凹部66,并且将各绝缘保护器11的突起部52从上方插入(嵌合)到蓄电元件61的纵槽部68。于是,收纳壁13将相邻的一对电极端子63包围。另外,此时电极端子63的顶端部(上表面)抵接于朝向下方露出的汇流条40的下表面(参照图6)。在该状态下,利用配置于电池连接模块10的上方的未图示的激光照射装置将激光照射到汇流条40的规定位置,利用激光焊接对汇流条40和电极端子63进行焊接。这样,蓄电模块10完成(参照图6)。
3.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保护器11设置有凸部(第1定位部)51,凸部51与在多个蓄电元件61中的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蓄电元件中的一个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一对电极端子63A、63B之间的凹部(第1被定位部)66卡合。另外,绝缘保护器11除凸部51之外进一步设置有突起部(第2定位部)52,突起部52与在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一对电极端子63A、63B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柱部(第2被定位部)67卡合。因此,即使在一对电极端子间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将邻接的电极端子63A、63B和汇流条40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因此,即使在汇流条40和邻接的电极端子63A、63B被激光焊接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规定的焊接精度。
另外,利用凸部51及凹部66将第1定位部及第1被定位部设为简单的结构。即使在这样将第1定位部及第1被定位部设为简单额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利用进一步设置的第2定位部(突起部52)及第2被定位部(柱部67)的结构将邻接的电极端子63A、63B和汇流条40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第1被定位部)66在一个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一对电极端子63A、63B之间的中央部62M。另外,柱部(第2被定位部)67作为电极端子的周围,在一个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一个端部62E。因此,即使在一对电极端子63A、63B之间的尺寸较大、各电极端子63A、63B设置于蓄电元件61的端部、且电极端子63及汇流条40与一对电极端子间的中央部(63M)的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可有效地将电极端子63和汇流条40的错位量抑制得较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66和柱部67设置于各蓄电元件61,凸部51和突起部52分别设置于与针对四个(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61内的同一蓄电元件61设置的凹部66和柱部67对应的位置。因此,蓄电元件61的外形形状可以为一种,所以可简化蓄电元件61的制造工序。另外,在使凸部51和突起部52分别卡合于凹部66和柱部67时,只要针对同一蓄电元件61进行即可,可简化卡合作业。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柱部(第2被定位部)67在各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其一个端部62E(“一对电极端子的一方的周围”的一例)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得柱部67在各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上设置于其两端部62E、62E。在该情况下,在绝缘保护器11上与柱部67对应地也设置有两个突起部52。
另外,第2被定位部设置的位置(一对电极端子的周围)也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电极配置面62的一个端部62E。例如,也可以设置于接近电线收纳槽30的位置。另外,凹部(第1被定位部)66所设置的位置也不必如图3所示限定于一对电极端子间的中心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绝缘保护器11的凸部51和突起部52分别设置于与针对四个(两个以上)蓄电元件61内的同一蓄电元件61所设置的凹部66和柱部67对应的位置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得以设置有供凸部51嵌合的凹部66的蓄电元件61和设置有供突起部52嵌合的柱部67的蓄电元件61不同的方式将凸部51和突起部52设置于绝缘保护器11。即,绝缘保护器11的凸部51和突起部52也可以设置于与不同的蓄电元件61对应的位置,如图1所示,也可以不设置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各蓄电元件61设置有凹部(第1被定位部)66和柱部(第2被定位部)67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得仅在与设置于绝缘保护器11的凸部(第1定位部)51和突起部(第2定位部)52对应的位置的蓄电元件61上设置凹部66及柱部67。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分别利用凹部66构成第1被定位部、利用凸部51构成第1定位部、利用具有纵槽部68的柱部67构成第2被定位部、利用与纵槽部68嵌合的突起部52构成第2定位部的例子,但是构成各被定位部和各定位部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分别利用相反的构成,即,利用凹部构成第1定位部,利用凸部构成第1被定位部,利用具有纵槽部的柱部构成第2定位部,利用与纵槽部嵌合的突起部构成第2被定位部。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池连接模块10连结有两个绝缘保护器11而构成的例子,但是连结的绝缘保护器11的个数不限于此。例如,电池连接模块10也可以由一个绝缘保护器11构成或者由四个绝缘保护器11构成。另外,一个绝缘保护器11所包括的汇流条保持部12的个数也不限于两个。例如,一个绝缘保护器11也可以包括四个汇流条保持部12。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对汇流条40和电极端子63进行激光焊接的例子,但是也能将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适用于利用螺栓和螺母的紧固进行连接的结构的电池连接模块。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连接模块
11:绝缘保护器
12:汇流条保持部
40:汇流条
51:凸部(第1定位部)
52:突起部(第2定位部)
61:蓄电元件
62:电极配置面
63:电极端子
63A:正极端子
63B:负极端子
66:凹部(第1被定位部)
67:柱部(第2被定位部)
68:纵槽部
100:蓄电模块。

Claims (5)

1.一种蓄电模块,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其具有正极和负极的一对电极端子和配置有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电极配置面;和
电池连接模块,其安装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
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包括:
汇流条,其在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相邻的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
汇流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汇流条;以及
绝缘保护器,其包括所述汇流条保持部,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中的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对应地设置,
所述绝缘保护器包括:
第1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第1被定位部卡合;和
第2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所述一个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配置面上或者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第2被定位部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所述第1定位部中的一方由具有矩形开口的凹部构成,
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所述第1定位部中的另一方由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构成,
所述第2被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中的一方由柱部构成,该柱部具有纵槽部,该纵槽部在与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配置面垂直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2被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中的另一方由与所述纵槽部嵌合的突起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被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中央,
所述第2被定位部在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至少一个端部,
所述第1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在所述绝缘保护器中分别设置于与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第2被定位部对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被定位部和所述第2被定位部设置于各蓄电元件,
所述第1定位部和所述第2定位部分别设置于与针对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同一蓄电元件设置的第1被定位部和第2被定位部对应的位置。
5.一种电池连接模块,具备:
汇流条,其在具有正极和负极的一对电极端子和配置有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电极配置面的多个蓄电元件的、相邻的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
汇流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汇流条;以及
绝缘保护器,其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中的两个以上的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对应地设置,包括所述汇流条保持部,
所述绝缘保护器包括:
第1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之间的第1被定位部卡合;和
第2定位部,其与在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所述一个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配置面上或者所述规定数量的蓄电元件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的电极配置面上设置于所述一对电极端子的至少一方的周围的第2被定位部卡合。
CN201680061107.4A 2015-10-23 2016-10-04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Active CN108140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8972A JP6344362B2 (ja) 2015-10-23 2015-10-23 蓄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
JP2015-208972 2015-10-23
PCT/JP2016/079426 WO2017068966A1 (ja) 2015-10-23 2016-10-04 蓄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0799A true CN108140799A (zh) 2018-06-08
CN108140799B CN108140799B (zh) 2020-12-04

Family

ID=5855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1107.4A Active CN108140799B (zh) 2015-10-23 2016-10-04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7289B2 (zh)
JP (1) JP6344362B2 (zh)
CN (1) CN108140799B (zh)
WO (1) WO20170689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987A (zh) * 2018-12-23 2020-06-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115004473A (zh) * 2020-02-14 2022-09-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0721B1 (ja) * 2017-06-12 2018-07-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部接続バスバー保持モジュール、接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299917B1 (ja) * 2017-08-09 2018-03-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6465196B1 (ja) * 2017-12-11 2019-02-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接続モジュール
JP6414361B1 (ja) * 2018-03-30 2018-10-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CN210744017U (zh) 2019-10-21 2020-06-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隔离板组件、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JPWO2021199534A1 (zh) 2020-03-31 2021-10-07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5509A (ja) * 2009-03-02 2010-09-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102870273A (zh) * 2011-04-26 2013-0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04603983A (zh) * 2012-09-03 2015-05-0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池配线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4477A (ja) * 2011-02-04 2012-08-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バッテリ接続具
JP2012227004A (ja) * 2011-04-20 2012-11-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811396B2 (ja) * 2011-08-02 2015-11-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772524B2 (ja) * 2011-11-11 2015-09-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5187912A (ja) 2012-08-09 2015-10-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JP5850338B2 (ja) * 2012-10-16 2016-02-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位置ずれ吸収部材及び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5509A (ja) * 2009-03-02 2010-09-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102870273A (zh) * 2011-04-26 2013-0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04603983A (zh) * 2012-09-03 2015-05-0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池配线模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987A (zh) * 2018-12-23 2020-06-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111354987B (zh) * 2018-12-23 2021-05-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US11450897B2 (en) 2018-12-23 2022-09-2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CN115004473A (zh) * 2020-02-14 2022-09-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8966A1 (ja) 2017-04-27
US10797289B2 (en) 2020-10-06
US20180315973A1 (en) 2018-11-01
JP2017084491A (ja) 2017-05-18
JP6344362B2 (ja) 2018-06-20
CN108140799B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0799A (zh)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CN107112483B (zh) 温度检测部件安装到母线的安装结构、布线模块以及布线模块的制造方法
KR102247392B1 (ko) 배터리 모듈
US20150221921A1 (en) Busbar module
CN107004825A (zh) 检测模块
CN108475757B (zh) 布线模块
CN105074964A (zh) 配线模块
US10950915B2 (en) Connection module including bus bar extending over groove accomodating connection module-side wires
JP6345101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874555B2 (ja) バスバーおよび当該バスバーを備えた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590212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9792028A (zh) 连接模块
WO2016208391A1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7084489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0061961A (ja) 二次電池の端子構造、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2459621B1 (ko) 배터리 팩
JP6694687B2 (ja) 組電池の保護素子取付用タブおよび組電池
US11139531B2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US10819049B2 (en) Welded structure
CN109565023B (zh) 布线模块
US9362543B2 (en) Battery pack
JP2017098108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CN218182512U (zh) 一种新型导电接触装置
DE102019208769A1 (de) Akkumulator
JP6156156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