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7731A - 多烯和烯烃的共聚 - Google Patents

多烯和烯烃的共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7731A
CN108137731A CN201680060320.3A CN201680060320A CN108137731A CN 108137731 A CN108137731 A CN 108137731A CN 201680060320 A CN201680060320 A CN 201680060320A CN 108137731 A CN108137731 A CN 108137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olefin
end value
including end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03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7731B (zh
Inventor
秦增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37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7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2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4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4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08F236/06Butadi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7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 C08F4/7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refractory metals
    • C08F4/76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refractory metals selected from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10/00Features related to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the catalyst use or to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 C08F2410/01Additiv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catalyst, exclud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Al or B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钒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可用于聚合包含至少一种多烯和至少一种C2‑C8α‑烯烃的烯键式不饱和烃单体,在高度卤化酮的存在下增加了催化剂组合物的活性,而对烯烃链节并入的相对百分比(摩尔)没有负面影响。

Description

多烯和烯烃的共聚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5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12,534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诸如轮胎胎面)通常由含有一种或多种补强材料(诸如例如粒状炭黑和二氧化硅)的弹性体组合物制成;参见例如The Vanderbilt Rubber Handbook,13th ed.(1990),pp.603-04(《范德堡橡胶手册》,第13版,1990年,第603-604页)。硫化橡胶通过此类组合物中弹性体的热诱导交联提供。
各种天然和合成的弹性体材料用于制造硫化橡胶,诸如例如轮胎部件。一些最常用的合成材料包括通常由采用催化剂的工艺制备的聚丁二烯、以及通常由采用自由基或阴离子引发剂的工艺制备的基本上无规的苯乙烯/丁二烯互聚物。
已知基于第3族(包括镧系元素)金属络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提供具有高水平顺式-1,4微结构的聚合物,而已知基于钒的催化剂组合物产生具有高水平反式-1,4-微结构的聚合物。对于此类催化剂组合物的更多信息,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例如美国专利3,260,708、3,652,518、3,652,519、3,824,224、3,914,207、4,189,558、4,378,455、5,527,951和6,566,465。
合成特别困难的为1,2-烯烃(通常称为α-烯烃)和多烯,特别是共轭二烯的互聚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非常不同的反应性,具体地,它们与聚合催化剂的金属原子配位的极大不同的易感性。有利地,一些上述基于V络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可共聚这些单体,尽管这种能力通常限于在非常低的温度例如低于-40℃并且通常接近-80℃下进行的聚合。
虽然难以合成,但此类互聚物具有重要的商业利益。因为多烯和烯烃单体通常源于不同原材料并且通过不同技术提供,所以弹性体材料的制造商可通过使用变化量和/或可调节量的每种单体的链节合成互聚物,从而防止任一类型单体出现供应中断和价格混乱。
另外,充气轮胎的某些部分特别是侧壁优选表现出良好的抗大气降解,特别是由于臭氧的降解。此类组分可得益于包含基本上饱和的弹性体。在历史上,典型的选择包括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EPDM)互聚物或异丁烯和对甲基苯乙烯的溴化共聚物。这些材料的替代选择也仍然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任何一类高度卤化酮都可用作包含钒络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的成分。
高度卤化酮类可用通式表示
在该通式中R1和R2中的每一者独立地为C1-C8(氢、)卤代烷基基团。R1和R2可分别由通式CmQ2m+1和CnQ2n+1表示,在该通式中Q为H或X,X表示卤素原子,并且m和n各自独立地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8的整数。如果z表示高度卤化酮中Q原子的总数,即,z=2(m+n+1),并且y表示X原子的总数,即为卤素原子的那些Q,则z/y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y=z,即酮完全被卤化。
包含钒络合物、烷基化剂和高度卤化酮的催化剂组合物发现在包含至少一种多烯和至少一种C2-C8 α-烯烃,特别是C2-C3 α-烯烃并且有利地丙烯(propene)即丙烯(propylene)的烯键式不饱和烃单体的聚合中特别有用。高度卤化酮的存在相对于另外的不含高度卤化酮的其它相同的催化剂组合物,增加了催化剂组合物的活性(即,允许其将更高百分比的单体转化成聚合物),同时不会不利地影响烯烃链节结合的相对百分比(摩尔)。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聚合烯键式不饱和烃单体的方法。该方法涉及使这些单体与上述催化剂组合物接触。烯键式不饱和烃单体有利地包含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烯以及至少一种C2-C8 α-烯烃。聚合可在比用许多先前描述的基于V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所需的温度更温和的温度即约0℃至约-40℃,通常约-10℃至约-30℃下进行。
在其它方面提供了包含式(I、)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以及制备该催化剂组合物的方法。
还提供了包括粒状填料和所得聚合物的组合物,包括硫化橡胶,所述组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还可包含末端官能团,还提供了使用此类组合物的方法。
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其他方面对于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为了帮助理解本说明书,紧接在下文提供了某些定义,并且这些定义旨在通篇适用,除非周围文字明确表示相反意思:
“聚合物”意指一种或多种单体的聚合产物并且包括均聚物、共聚物、三元聚合物、四元聚合物等;
“链节”或“链节单元”意指源自单种反应物分子的聚合物中的部分(例如,乙烯链节具有-CH2CH2-的通式);
“共聚物”意指包括源自两种反应物(通常为单体)的链节单元的聚合物,并包括无规、嵌段、链段、接枝等共聚物;
“互聚物”意指包括源自至少两种反应物(通常为单体)的链节单元的聚合物,并包括共聚物、三元聚合物、四元聚合物等;
“取代的”意指含有不妨碍所考虑基团的预期目的的杂原子或官能团(例如,烃基基团);
“多烯”意指有至少两个双键位于其最长部分或链中的分子(通常为单体),具体地包括二烯、三烯等;
“聚二烯”意指包含来自一种或多种二烯的链节单元的聚合物;
“phr”意指每100重量份(pbw)橡胶的重量份;
“自由基”意指分子在与另一分子反应后(不论是因反应获得还是失去任何原子)保留下来的那部分;
“芳基”意指苯基或多环芳香族自由基;
“芳烷基”意指包含芳基取代基的烷基自由基,例如苄基基团;
“烷芳基”意指包含烷基取代基的芳基基团;
“末端”意指聚合链的端部;
“末端活性”意指聚合物具有活性末端或假活性末端;并且
“末端部分”意指位于末端处的基团或官能团。
在下面的描述中,可通过IR和NMR(13C和1H)光谱学确定微观结构特征,而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Mn和Mw两者分别可通过使用用于校准的聚苯乙烯标准的GPC和适当的Mark-Houwink常数来确定。这些技术中的每一种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熟悉的。
在本文件通篇中,以百分比形式给出的所有值均为重量百分比,除非周围文字明确表示相反意思。任何具体引用的专利和/或已公布专利申请的相关部分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催化剂组合物可用于聚合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其包含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烯,任选但在一些方面优选包含至少一种类型的共轭二烯。术语“催化剂组合物”旨在涵盖成分简单的混合物、由物理或化学吸引力引起的各种成分的络合物、一些或所有成分的化学反应产物或前述的组合。
所得聚合物可以为弹性体,其包含自身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度的链节单元。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度的链节单元可源自多烯,特别是二烯和三烯(例如,月桂烯)。例示性多烯包含C4-C30二烯,优选C4-C12二烯。这些物质中优选的为共轭二烯,诸如但不限于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2一乙基-1,3-丁二烯、2-甲基-1,3-戊二烯、3-甲基-1,3-戊二烯、4-甲基-1,3-戊二烯、2,4-己二烯等。
不以1,2-微结构结合到聚合物链中的那些多烯链节可具有顺式异构体构型或反式异构体构型。对于某些最终应用来说,具有低水平的1,2-乙烯基构型的聚合物为期望的,但是通过自由基或阴离子(活性)聚合难以实现或效率较低,因此通常通过使用催化剂的方法来制备。
该聚合物还可包含C2-C8 α-烯烃链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此类链节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为C2-C3 α-烯烃链节。优选的C2-C8 α-烯烃为丙烯,并且优选的聚合物为丙烯和多烯具体地1,3-丁二烯的共聚物。
根据所公开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通常使得猝灭样品表现出约2至约150、更常见约2.5至约125、甚至更常见约5至约100并且最常见约10至约75的胶料门尼粘度(ML1+4/100℃);上述粘度通常对应于约5,000至约250,000道尔顿、通常约10,000至约200,000道尔顿、更通常约50,000至约150,000道尔顿、并且最通常约10,000至约125,000道尔顿或甚至约10,000至约100,000道尔顿的Mn。所得聚合物通常具有1至10、通常1.5至7.5、并且更通常2至5的分子量分布。
上面概括描述的且下面更全面描述的催化剂组合物可用于溶液聚合中,这可对聚合物性质诸如无规性、微观结构等提供出色的控制。大约自20世纪中叶起人们就开始进行溶液聚合,因此该方法的一般方面是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然而,为了方便参照,在此处提供了某些方面。
合适的溶剂包括那些不发生聚合或不结合到增长的聚合物链中(即,对催化剂组合物呈惰性并且不受催化剂组合物的影响)的有机化合物。优选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为液体。合适的有机溶剂的示例包括具有相对较低沸点的烃,诸如芳香烃以及(环)脂肪族烃。示例性聚合溶剂还包括各种C5-C12的环状和无环烷烃(例如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异戊烷、异己烷、异辛烷、2,2-二甲基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基环己烷等)以及它们的烷基化衍生物、某些液体芳香族化合物(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二乙苯和三甲苯)、石油醚、煤油、石油精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其他可用作溶剂的可能合适的有机化合物包括高分子量的高沸点烃,诸如石蜡油、芳香油或常用于对聚合物进行充油的其他烃油。普通技术人员熟悉其它有用的溶剂选择和组合。
有用的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含有V原子和多个键合原子或基团或配体的化合物,即含V化合物。尽管大多数此类化合物包含+5氧化态的V,但这不是强制性的,并且事实上,催化剂组合物的其它组分可能导致在化合物中V处于还原氧化态的含V化合物。
合适的含V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羧酸盐,诸如甲酸盐、乙酸盐、(甲基)丙烯酸盐、戊酸盐、葡糖酸盐、柠檬酸盐、延胡索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草酸盐、2-乙基己酸盐、新癸酸盐(即,由三烷基羧酸制备的羧酸盐,所述三烷基羧酸诸如为可购自迈图特种化学品公司(Momentive Specialty Chemicals Inc.)的VersaticTM酸)、环烷酸盐、硬脂酸盐、油酸盐、苯甲酸盐、吡啶甲酸盐等;有机磷酸盐,诸如各种二烷基磷酸盐、二油基磷酸盐、二苯基和取代的二苯基磷酸盐、丁基(2-乙基己基)磷酸盐、(1-甲基-庚基)(2-乙基-己基)磷酸盐、(2-乙基己基)(对-壬基苯基)磷酸盐等中任意一种;有机膦酸盐,诸如各种C4-C18烷基膦酸盐和烷基烷基膦酸盐、油基膦酸盐、苯基和取代的苯基膦酸盐和苯基苯膦酸盐、油基油膦酸盐、苯基苯膦酸盐、混合烷基膦酸盐等中的任意一种;有机次膦酸盐,诸如各种C4-C18烷基和二烷基次膦酸盐、油基和二油基次膦酸盐、苯基和取代的苯基和二苯基次膦酸盐、混合的烷基次膦酸盐等中的任意一种;(硫代)氨基甲酸盐,诸如各种C1-C8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盐、二苄基(硫代)氨基甲酸盐等中的任意一种;黄原酸盐,诸如各种C1-C8烷基黄原酸盐、苄基黄原酸盐等中的任意一种;β-二酮酸盐,诸如乙酰丙酮酸盐、三氟乙酰丙酮酸盐、六氟乙酰丙酮酸盐、苯甲酰丙酮酸盐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盐等;醇盐,诸如各种C1-C8烷基醇盐等中的任意一种;酚盐,诸如苯酚盐和取代的苯酚盐、萘酚盐等;硅氧化物;卤化物;卤氧化物(任选地用路易斯碱诸如THF溶解);氧代醇盐(oxoalkoxides);氧代硅氧化物;拟卤化物,诸如氰化物、(硫代)氰酸盐、叠氮化物、亚铁氰化物等;以及有机钒化合物,诸如含有环戊二烯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烯丙基和取代的烯丙基配体的那些化合物。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列出的专利文献中更充分阐述的,示例性的基于V的络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卤氧化钒(即三卤氧钒);钒醇盐;醇氧化钒;氧钒基二烷氧基卤化物;三乙酰丙酮钒;三苯甲酰丙酮钒;二乙酰丙酮氧钒和卤代乙酰丙酮化物;三醇化氧钒和卤代醇化物、四氢呋喃化物、醚化物、三氯化钒和四氯化钒的胺化物以及三氯氧钒的胺化物;三氯化钒和四氯化钒的达草特以及三氯氧钒的达草特;钒络合化合物,诸如包括环戊二烯基、茚基和/或芴基环的那些;以及羧酸的钒盐,诸如钒氧化二乙酸盐。
催化剂组合物还包含活化剂,一般为烷基化剂,该烷基化剂通常为可将烃基基团转移到另一种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些试剂通常为正电性金属(诸如1、2和3族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示例性烷基化剂包括有机铝化合物,诸如具有通式AlR3 oX′3-o的那些化合物,在该通式中o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3的整数;每个R3独立地为单价有机基团,其可含有经由C原子连接至Al原子的杂原子,诸如N、O、B、Si、S、P等;并且每个X′独立地为H、卤素原子、羧酸根基团、醇盐基团或芳氧化物基团。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每个R1可独立地为烃基基团,诸如例如烷基、环烷基、取代的环烷基、烯基、环烯基、取代的环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芳烷基、烷芳基、烯丙基和炔基基团,其中每个基团含有单个C原子(或形成该基团的适当最小C原子数),至多达约20个C原子。这些烃基基团可含有杂原子,该杂原子包括但不限于N、O、B、Si、S和P原子。该通式范围内的有机铝化合物的非限制性物质包括
三烃基铝化合物,诸如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TIBA)、三正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叔丁基铝、三正戊基铝、三新戊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三(2-乙基己基)铝、三环己基铝、三(1-甲基环戊基)铝、三苯基铝、三对甲苯基铝、三(2,6-二甲基苯基)铝、三苄基铝、二乙基苯基铝、二乙基对甲苯基铝、二乙基苄基铝、乙基二苯基铝、乙基二对甲苯基铝,以及乙基二苄基铝;
氢化二烃基铝,诸如氢化二乙基铝、氢化二-正丙基铝、氢化二异丙基铝、氢化二-正丁基铝、氢化二异丁基铝(DIBAH)、氢化二-正辛基铝、氢化二苯基铝、氢化二-对甲苯基铝、氢化二苄基铝、氢化苯基乙基铝、氢化苯基-正丙基铝、氢化苯基异丙基铝、氢化苯基-正丁基铝、氢化苯基异丁基铝、氢化苯基-正辛基铝、氢化对甲苯基乙基铝、氢化对甲苯基-正丙基铝、氢化对甲苯基异丙基铝、氢化对甲苯基-正丁基铝、氢化对甲苯基异丁基铝、氢化对甲苯基-正辛基铝、氢化苄基乙基铝、氢化苄基-正丙基铝、氢化苄基异丙基铝、氢化苄基-正丁基铝、氢化苄基异丁基铝和氢化苄基-正辛基铝。
烃基二氢化铝,诸如乙基二氢化铝、正丙基二氢化铝、异丙基二氢化铝、正丁基二氢化铝、异丁基二氢化铝、以及正辛基二氢化铝;
二烃基羧酸铝;
烃基双(羧酸)铝;
二烃基铝醇盐;
烃基铝二醇盐;
二烃基卤化铝,诸如二乙基氯化铝(DEAC)、二正丙基氯化铝、二异丙基氯化铝、二正丁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二正辛基氯化铝、二苯基氯化铝、二对甲苯基氯化铝、二苄基氯化铝、苯基乙基氯化铝、苯基正丙基氯化铝、苯基异丙基氯化铝、苯基-正丁基氯化铝、苯基异丁基氯化铝、苯基正辛基氯化铝、对甲苯基乙基氯化铝、对甲苯基正丙基氯化铝、对甲苯基异丙基氯化铝、对甲苯基-正丁基氯化铝、对甲苯基异丁基氯化铝、对甲苯基正辛基氯化铝、苄基乙基氯化铝、苄基正丙基氯化铝、苄基异丙基氯化铝、苄基正丁基氯化铝、苄基异丁基氯化铝、以及苄基正辛基氯化铝;
烃基二卤化铝,诸如乙基二氯化铝(EADC)、正丙基二氯化铝、异丙基二氯化铝、正丁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以及正辛基二氯化铝;
二烃基铝芳氧化物;以及
烃基铝二酚盐。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化剂可包括三烃基铝、二烃基氢化铝和/或烃基二氢化铝。
可用作活化剂即烷基化剂的其它有机铝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己酸铝、二乙基辛酸铝、二异丁基2-乙基己酸铝、二甲基新癸酸铝、二乙基硬脂酸铝、二异丁基油酸铝、甲基双(己酸)铝、乙基双(辛酸)铝、异丁基双(2-乙基己酸)铝、甲基双(新癸酸)铝、乙基双(硬脂酸)铝、异丁基双(油酸)铝、二甲基甲醇铝、二乙基甲醇铝、二异丁基甲醇铝、二甲基乙醇铝、二乙基乙醇铝、二异丁基乙醇铝、二甲基苯酚铝、二乙基苯酚铝、二异丁基苯酚铝、甲基二甲醇铝、乙基二甲醇铝、异丁基二甲醇铝、甲基二乙醇铝、乙基二乙醇铝、异丁基二乙醇铝、甲基二苯酚铝、乙基二苯酚铝、以及异丁基二苯酚铝。
铝氧烷构成适合用作活化剂(即,烷基化剂)的另一类有机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还可充当达到完全烷化活性后的活化剂。)该类化合物包括低聚直链铝氧烷和低聚环状铝氧烷,两者的化学式在多种参考文献包括例如美国专利8,017,695中提供。(在低聚类型的化合物用作烷基化剂的情况下,摩尔数指Al原子的摩尔数而非低聚分子的摩尔数,这是在使用铝氧烷的催化剂体系的领域中常用的惯例。)
铝氧烷可以通过使三烃基铝化合物与水反应来制备。该反应可根据已知方法来进行,诸如(1)将三烃基铝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使其与水接触,(2)使三烃基铝化合物与(例如)金属盐中所含的结晶水或者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中吸附的水反应,或者(3、)在存在待聚合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情况下使三烃基铝化合物与水反应。
合适的铝氧烷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甲基铝氧烷(MAO)、改性的甲基铝氧烷(MMAO,使用已知技术用C2至C12烃基基团,优选用异丁基,取代约20%至80%的MAO的甲基基团而形成)、乙基铝氧烷、正丙基铝氧烷、异丙基铝氧烷、丁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正戊基铝氧烷、新戊基铝氧烷、正己基铝氧烷、正辛基铝氧烷、2-乙基-己基铝氧烷、环己基铝氧烷、1-甲基-环戊基铝氧烷、苯基铝氧烷和2,6-二甲基苯基铝氧烷。
铝氧烷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有机铝化合物组合使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将MAO与至少一种其他有机铝化合物(诸如二异丁基氢化铝)组合采用。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美国专利No.8,017,695获取组合采用的铝氧烷和有机铝化合物的其他示例。
还适合作为活化剂(烷基化剂)的为有机镁化合物,诸如具有通式R4 gMgX-′2-g的那些,在该通式中X′如上文所定义,g为1或2,并且R4与R3相同,不同的是每个单价有机基团通过C原子连接至Mg原子。可能有用的有机镁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二乙基镁、二正丙基镁、二异丙基镁、二丁基镁、二己基镁、二苯基镁、二苄基镁、烃基氢化镁(例如,甲基氢化镁、乙基氢化镁、丁基氢化镁、己基氢化镁、苯基氢化镁以及苄基氢化镁)、烃基卤化镁(例如,甲基氯化镁、乙基氯化镁、丁基氯化镁、己基氯化镁、苯基氯化镁、苄基氯化镁、甲基溴化镁、乙基溴化镁、丁基溴化镁、己基溴化镁、苯基溴化镁以及苄基溴化镁)、烃基羧酸镁(例如,甲基己酸镁、乙基己酸镁、丁基己酸镁、己基己酸镁、苯基己酸镁以及苄基己酸镁)、烃基镁醇盐(例如,甲基乙醇镁、乙基乙醇镁、丁基乙醇镁、己基乙醇镁、苯基乙醇镁以及苄基乙醇镁)以及烃基镁芳氧化物(例如,甲基苯酚镁、乙基苯酚镁、丁基苯酚镁、己基苯酚镁、苯基苯酚镁以及苄基苯酚镁)。
催化剂组合物还可包括卤素源,即包括含至少一个不稳定卤素原子的任何物质在内的术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卤素源的至少一部分可由催化剂组合物的另两种上述组分中的任一者提供,即,含V化合物(例如,卤化物、卤氧化物等)和/或上述活化剂(烷基化剂),此时这些化合物中的一者或两者含有至少一个不稳定卤素原子。
卤素源的至少一部分可呈现一种或多种单独的且不同的含卤素化合物的形式。含有一个或多个不稳定卤素原子的各种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可用作卤素源,其中在烃液体(溶剂)中具有良好溶解度的那些化合物为优选的,但具有有限溶解度的那些化合物可以在聚合体系中悬浮以形成催化活性物质。
可用作卤素源至少一部分的有用的含卤素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单质卤素;混合卤素,诸如一氯化碘、一溴化碘、三氯化碘、五氟化碘等;卤化氢,诸如HF、HCl、HBr和HI;有机卤化物,诸如叔丁基氯或叔丁基溴、烯丙基氯或烯丙基溴、苄基氯或苄基溴、氯-二苯基甲烷或溴-二苯基甲烷、三苯基甲基氯或三苯基甲基溴、亚苄基氯或亚苄基溴、多种烷基三氯硅烷和二烷基二氯硅烷中的任意一种、苯甲酰氯或苯甲酰溴、丙酰氯或丙酰溴、氯甲酸甲酯、溴甲酸甲酯等;无机卤化物,诸如PCl3、PBr3、PCl5、POCl3、POBr3、BCl3、BBr3、BF3、SiF4、SiCl4、SiBr4、SiI4、AsCl3、AsBr3、AsI3、SeCl4、SeBr4、TeCl4、TeBr4、TeI4等;诸如Sn、Al、Sb、Al、Ga、In、Ti、Zn等金属(处于多种氧化态中的任意一种)的卤化物;以及有机金属卤化物,诸如各种二烷基氯化铝、溴化铝和氟化铝,烷基二氯化铝、二溴化铝和二氟化铝,烷基倍半氯化铝,烷基氯化镁、溴化镁和碘化镁,苯基氯化镁或溴化镁,苄基氯化镁,三烷基氯化锡和溴化锡,二烷基二氯化锡和二溴化锡等。
刚才所述类型的催化剂组合物具有用于使浓度在宽泛范围内的多烯诸如共轭二烯以宽泛的比率聚合成立体特异性聚合物的非常高的催化活性,但具有最期望性质的聚合物通常得自采用相对狭窄的成分浓度和比率范围的体系。有利地,此类催化剂组合物还可提供一种或多种多烯与一种或多种C2-C8 α-烯烃的互聚物,优选多烯特别是1,3-丁二烯和C2-C8 α-烯烃,特别是丙烯的共聚物。
另外,据信催化剂组合物成分相互作用而形成活性催化物质,因此每种成分的最佳浓度可取决于其他成分的浓度。以下摩尔比被认为是针对基于上述成分的多种不同体系的相关示例(用烷基化剂表示优选的类型的活化剂):
烷基化剂比含V化合物:约1∶1至约500∶1,通常约2∶1至约200∶1,通常约5∶1至约100∶1;并且
有机铝化合物比含V化合物:约1∶1至约200∶1,通常约2∶1至约150∶1,通常约5∶1至约100∶1。
可通过调节使用的含V化合物的量和/或催化剂组合物内的助催化剂化合物浓度的量来控制用包含含V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产生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具有宽泛分子量范围的聚合物可以用这种方式制备。一般来讲,提高金属络合物和助催化剂的浓度会降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但分子量极低的聚合物(例如,液态聚二烯)需要非常高的催化剂浓度。通常,这使得必须从聚合物移除催化剂残余物以避免不利影响,诸如硫固化速率延迟。
可使用下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形成包含含V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
(1)原位。将催化剂成分添加到含有单体和溶剂(或只是本体单体)的溶液中。可以逐步方式或同步方式发生添加。就后者而言,优选首先添加烷基化剂,然后添加含V化合物。
(2)预混合。可在将各成分引入单体前,通常在约-78℃至25℃的温度下,在聚合体系外部将各成分混合。
(3)在存在一种或多种单体的情况下预成形。在存在少量单体的情况下在-78℃至25℃的温度下将催化剂成分混合。一种或多种单体的量可在每摩尔含V化合物的约1摩尔至约500摩尔,通常约5摩尔至约250摩尔,通常约10摩尔至约100摩尔范围内。将所得的催化剂组合物添加到剩余的待聚合的一种或多种单体中。
(4)两阶段法
(a)在约-78℃至25℃的温度下,在不存在单体的情况下或在存在少量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情况下将活化剂与含V化合物混合。
(b)将上述混合物和剩余组分以逐步方式或同步方式装入剩余的待聚合的一种或多种单体中。
当以上述方法在聚合体系外部制备一种或多种催化剂成分的溶液时,优选采用有机溶剂或载体;可用的有机溶剂包括此前提及的那些。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将一种或多种单体用作载体,或可将催化剂成分以纯净形式采用(即,不含其他载体的任何溶剂)。
在聚二烯诸如1,3-丁二烯在上述类型的催化剂组合物存在下聚合的情况下,所得聚二烯可具有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的反式-1,4-键含量,在聚二烯中百分数基于反式-1,4-构型中二烯烃链节的数相对于二烯链节总数。如前所述,此类聚合物可具有小于5%、小于4%、小于3%、小于2%或甚至小于1%的1,2-键含量。(剩余的少量二烯烃链节具有顺式-1,4构型。)
令人惊奇的是,在催化剂组合物中包含高度卤化酮,诸如通式(I)型化合物可相对于不含高度卤化酮的其它相同的催化剂组合物提高催化剂组合物的活性(即允许更高百分比的待聚合单体)。有利地,可实现这种增加的活性,而不会对烯烃链节结合的相对百分比(摩尔)产生负面影响。
在由通式(I)定义的一类化合物中,R1和R2中的每一者独立地为分别由通式CmQ2m+1和CnQ2n+1表示的C1-C8(氢)卤代烷基基团,在该通式中Q、m和n如上定义。m和n的优选的值独立地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4。
R1和R2基团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CX3、-CHX2、-CH2CX3、-CX2CX3、-CX2CHX2、-CH2CX2CX3、-CX2CH2CX3、-CX2CX2CHX2、-CX2CH2CHX2等,其中X如上定义。优选的那些高度卤化酮,在高度卤化酮中在邻近羰基基团(-C(O)-)的C原子上的每个Q为X。
如果z表示高度卤化酮中Q原子的总数,即,z=2(m+n+1),并且y表示X原子的总数,然后z/y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2,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75,更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67,甚至更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5,更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4,进一步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33,还进一步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25,并且最优选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15。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酮为完全卤化的。
在催化剂组合物中采用的高度卤化酮的量通常相当低,例如相对于采用的V的摩尔数低于5∶1的摩尔比。通常酮与V摩尔比包括不大于9∶2、4∶1、7∶2、3∶1、8∶3、5∶2、7∶3、2∶1、7∶4、5∶3、3∶2、4∶3、5∶4、1∶1、4∶5、3∶4或2∶3的那些,优选大于单位的那些。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一些或所有催化剂组合物可承载在惰性载体上。所述载体可以为多孔固体,诸如滑石、层状硅酸盐、无机氧化物或细分的聚合物粉末。合适的无机氧化物为来自2-5族和13-16族中任一族的元素的氧化物。示例性载体包括SiO2、氧化铝、以及元素Ca、Al、Si、Mg或Ti的混合氧化物及对应的氧化物混合物、Mg卤化物、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聚乙烯或聚丙烯。
聚合物诸如反式-1,4-聚二烯以及有利地包括反式-1,4-二烯链节(特别是丁二烯的交替共聚物,其具有其通常结合反式-1,4构型的大部分链节)和C2-C8 α-烯烃(特别是C2-C3 α-烯烃,并且最特别是丙烯)的互聚物和共聚物,可通过聚合共轭二烯单体和至少一种C2-C8 α-烯烃,特别是C2-C3 α-烯烃(优选丙烯)在存在如上所述催化有效量的催化剂组合物的情况下制备。要在聚合中采用的总催化剂浓度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成分的纯度、聚合温度、所需的聚合速率和转化率、所需的分子量的相互影响。因此,不能确定地指出具体的总催化剂浓度,只能说应使用相应的催化剂成分的催化有效量。在每100g单体中,含V化合物的量通常在约0.005mmol至约5mmol、通常约0.01mmol至约2mmol、以及通常约0.05mmol至约1mmol的范围内。参考上述各种比例,所有其它成分通常可以基于含V化合物的量的量添加。
聚合优选在上述类型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中进行,即,以溶液聚合(其中单体和所形成的聚合物均可溶于溶剂中)或沉淀聚合(其中单体为凝聚相,但聚合物产物不可溶)的形式进行。催化剂成分优选溶解于或悬浮于有机液体中,并且通常将另外的溶剂(除用于制备催化剂组合物的溶剂之外)添加到聚合体系中;所述另外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可与用于制备催化剂组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相同或不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聚合混合物的溶剂含量可以为聚合混合物总重量的超过20重量%、超过50重量%、或甚至超过80重量%。聚合开始时存在的单体的浓度一般在约3重量%至约80重量%、常见约5重量%至约50重量%、通常约10重量%至约30重量%的范围内。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包含不超过最少量溶剂的本体聚合体系,即,在过程中一种或多种单体充当溶剂的本体聚合过程。可能有用的本体聚合过程的示例在美国专利7,351,776中公开。在本体聚合过程中,聚合混合物的溶剂含量可以为聚合混合物总重量的不到约20重量%、不到约10重量%、或甚至不到约5重量%。聚合混合物甚至可以基本上不含溶剂,即,所含有的溶剂的量低于会对聚合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的溶剂量。
所述聚合可在多种反应容器中的任一者中进行。例如,溶液聚合可在搅拌罐反应器中进行。如果单体转化率小于约60%,则本体聚合也可以在搅拌罐反应器中进行。在单体转化率高于约60%(这通常得到高度粘稠的聚合物粘固剂(即,溶剂、聚合物和任何剩余单体的混合物))的情况下,本体聚合可以在细长的反应器中进行,在该细长的反应器中,粘稠的粘固剂由(例如)活塞或自洁式单螺杆或双螺杆搅拌器推动。
在聚合过程中或期间使用的所有组分可在单个容器(例如,搅拌罐反应器)中混合,并且整个聚合过程可在该容器中进行。或者,可将两种或更多种成分在聚合容器外部混合,随后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在此处可进行单体或其至少绝大部分的聚合。
聚合可以分批过程、连续过程或半连续过程进行。可对进行聚合的条件加以控制,以将聚合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50℃至25℃、通常-45℃至10℃,通常-40℃至0℃,更通常-35℃至-5℃,以及通常-30℃至-10℃的范围内。这些聚合温度显著高于采用基于V化合物催化剂的其它聚合的可能聚合温度,其通常必须在低于-50℃通常在-80℃或约-80℃下运行。
聚合生成的热可通过任选由内部冷却(通过使用连接到反应器的回流冷凝器使单体蒸发和冷凝)辅助的经由热控反应器夹套进行的外部冷却来移除。另外,可对条件加以控制,以便在约0.01MPa至约5MPa、通常约0.05MPa至约3MPa、通常约0.1MPa至约2MPa的压力下进行聚合;进行聚合的压力可使得大部分单体处于液相。在这些或其他实施方案中,聚合混合物可保持在无氧条件下,所述无氧条件通常由惰性保护气体诸如N2、Ar或He提供。
无论采用的是分批过程、连续过程还是半连续过程,聚合均优选在适度至剧烈的搅拌下进行。
在聚合中采用的单体包含多烯和C2-C8 α-烯烃两者的情况下,所得到的链节通常以交替方式结合,多烯链节优先结合反-1,4构型。优选的聚合产物为1,3-丁二烯和丙烯的交替共聚物。
所述聚合过程通常得到具有反应性(假活性)末端的至少一些聚合物链,其可进一步与一种或多种官能化试剂反应以便提供具有末端部分的聚合物。这些类型的聚合物可称为官能化聚合物,并且与未类似反应的增长链不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官能化试剂与末端活性聚合物之间的反应可经由加成或取代反应进行。
末端部分可与其它聚合物链(增长链和/或非增长链)或与橡胶化合物中的其它材料诸如粒状补强填料(例如,炭黑)反应或相互作用。如上文所述,聚合物与橡胶化合物中的粒状填料之间增强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所得硫化橡胶的机械和动态性质。例如,某些官能化试剂可将包含杂原子的末端部分赋予聚合物链;此类官能化聚合物可用于可由其提供硫化橡胶的橡胶化合物中,并且这些硫化橡胶具有的高温(例如,50℃)滞后损耗(如高温tan δ值的降低所指示)小于由不包含此类官能化聚合物的类似橡胶化合物制备的硫化橡胶所具有的高温滞后损耗。高温滞后损耗的降低可以为至少5%、至少10%、或甚至至少15%。
可在实现所需的单体转化率之后但在引入淬灭剂(具有质子H原子的化合物)之前或在聚合混合物已被部分淬灭之后引入一种或多种官能化试剂。可在单体转化率为至少5%、至少10%、至少20%、至少50%或至少80%之后将官能化试剂添加到聚合混合物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单体转化完成或基本完成之后添加官能化试剂。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可在马上要引入路易斯碱之前、在引入路易斯碱的同时、或在引入路易斯碱之后,将官能化试剂引入聚合混合物中,如在美国专利No.8,324,329中所公开的。
可用的官能化试剂包括在反应时在聚合物链的末端提供官能团但不会将两条或更多条聚合物链连接在一起的化合物,以及可经由官能键将两条或更多条聚合物链偶联或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大分子的化合物。普通技术人员熟悉末端官能团的许多示例,所述末端官能团可通过这类用封端试剂、偶联剂和/或连接剂进行的后聚合官能化提供。对于另外的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如下任一份专利:美国专利No.4,015,061、No.4,616,069、No.4,906,706、No.4,935,471、No.4,990,573、No.5,064,910、No.5,153,159、No.5,149,457、No.5,196,138、No.5,329,005、No.5,496,940、No.5,502,131、No.5,567,815、No.5,610,227、No.5,663,398、No.5,567,784、No.5,786,441、No.5,844,050、No.6,812,295、No.6,838,526、No.6,992,147、No.7,153,919、No.7,294,680、No.7,642,322、No.7,671,136、No.7,671,138、No.7,732,534、No.7,750,087、No.7,816,483、No.7,879,952、No.7,902,309、No.8,063,153、No.8,088,868、No.8,183,324、No.8,642,706等等,以及这些专利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和随后引用这些专利的出版物。具体示例性官能化化合物包括金属卤化物(例如SnCl4)、R5 3SnCl、R5 2SnCl2、R5SnCl3、非金属卤化物(例如SiCl4)、碳二亚胺、酮、醛、酯、醌、N-环酰胺、N,N′-二取代环脲、环酰胺、环脲、席夫碱、异(硫代)-氰酸酯、金属酯-羧酸盐络合物(例如二丁基锡双(辛基-马来酸)、4,4′-双(二乙氨基)二苯甲酮、烷基硫代噻唑啉、烷氧基硅烷(例如Si(OR5)4、R5Si(OR5)3、R5 2Si(OR5)2等)、环硅氧烷、烷氧基-锡酸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上文中,每个R5独立地为C1至C20烷基、C3至C20环烷基、C6至C20芳基或C7至C20芳烷基。)常用的示例性官能化化合物包括SnCl4、三丁基氯化锡、二丁基二氯化锡和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添加至聚合混合物的官能化试剂的量可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使用的含V化合物的量、官能化试剂的类型、所需的官能度水平等。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官能化试剂的量可在约1摩尔至约200摩尔、通常约5摩尔至约150摩尔、并且通常约10摩尔至约100摩尔每摩尔含V化合物的范围内。
可在已进行聚合或聚合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处(例如,容器内)或在与该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将官能化试剂引入聚合混合物。例如,可将官能化试剂引入下游容器(包括下游的反应器或反应罐、直列式反应器或混炼机、挤出机或脱挥器)中的聚合混合物。
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如果需要,也可进行淬灭以使任何残余的反应性共聚物链和催化剂组合物失活。可在25℃至约150℃的温度下通过搅拌聚合物和活性含氢化合物诸如醇或酸进行淬灭至多达约12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淬灭剂可包含多羟基化合物,如美国专利7,879,958所公开的。可在添加淬灭剂的同时、添加淬灭剂之前或添加淬灭剂之后添加抗氧化剂,诸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所采用的抗氧化剂的量可以为聚合物产物的约0.2重量%至1重量%。淬灭剂和抗氧化剂可以纯净形式添加,或在必要时,可在将它们添加到聚合混合物中之前使其溶解于烃溶剂或液态单体中。
一旦聚合、官能化(如果有的话)和淬灭(如果有的话)已完成,就可将聚合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回收。可通过(例如)蒸馏或使用脱挥器从聚合混合物中回收未反应的单体。可将回收的单体纯化、保存,并且/或者再循环回聚合过程。
聚合物产物可以通过使用已知的技术从聚合混合物中回收。例如,可使聚合混合物通过受热的螺杆设备,诸如脱溶挤压机,其中通过在适当温度(例如,约100℃至约170℃)及大气压和亚大气压下蒸发来移除挥发性物质(例如,低沸点溶剂和未反应的单体)。另一种选择涉及蒸汽去溶剂化,然后是在热风隧道中干燥所得的聚合物碎屑。又另一种选择涉及直接通过在鼓式干燥器上干燥聚合混合物来回收聚合物。上述任一种选择均可与用水、醇或蒸汽进行的凝结相结合;如果进行凝结,那么可能需要烘箱干燥。
可将回收的聚合物用其他单体接枝以及/或者与其他聚合物(例如,多烯烃)和添加剂共混,以便形成可用于各种应用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合物无论是否进一步反应,都特别适用于制造各种轮胎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轮胎胎面、侧壁、胎面基部和胎边填料。其还可用作弹性体共混物的增容剂和/或用于制造软管、皮带、鞋底、窗用密封条、其他密封件、减振橡胶以及其他工业品或消费品。
当所得聚合物用于某些弹性体组合物中,诸如用于胎面胶时,其可单独使用或与任何常规采用的橡胶共混,常规采用的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或非官能化的合成橡胶,诸如,例如仅包含源自多烯的链节单元的均聚物和互聚物(例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以及结合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SBR、丁基橡胶、氯丁橡胶、EPR、EPDM、NBR、硅橡胶、含氟弹性体、乙烯/丙烯酸橡胶、EVA、表氯醇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四氟乙烯/丙烯橡胶等等。当将官能化聚合物与常规橡胶共混时,其量可在总橡胶的约5%至约99%的范围内变化,并由常规橡胶补足总橡胶的余量。
无定形二氧化硅(SiO2)可用作填料。二氧化硅一般被分类为湿法型水化二氧化硅,因为它们通过水中的化学反应产生,且它们以超细球形粒子的形式从水中沉淀出。这些原生粒子强烈地缔合成聚集体,相应地不那么强烈地结合成团聚体。“高度分散性二氧化硅”为具有解聚并分散在弹性体基质中的非常显著的能力(这可通过薄切片显微镜法观察到)的任何二氧化硅。
表面积提供了不同二氧化硅的补强特性的可靠量度;Brunauer、Emmet和Teller(“BET”)方法(J.Am.Chem.Soc.,vol.60,p.309et seq.(《美国化学会志》,第60卷,第309页及后面部分)中描述)是用于测定表面积的公认方法。二氧化硅的BET表面积一般小于450m2/g,并且表面积的可用范围包括约32至约400m2/g、约100至约250m2/g、以及约150至约220m2/g。
二氧化硅填料的pH一般为约5至约7或稍高,优选为约5.5至约6.8。
可以使用的一些市售二氧化硅包括Hi-SilTM 215、Hi-SilTM 233和Hi-SilTM 190(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PPG工业公司(PPG Industries,Inc.;Pittsburgh,Pennsylvania))。市售二氧化硅的其他供应商包括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格雷斯戴维森公司(Grace Davison(Baltimore,Maryland))、新泽西州帕西潘尼的德固萨公司(DegussaCorp.(Parsippany,New Jersey))、新泽西州克兰拜瑞的Rhodia Silica Systems(RhodiaSilica Systems(Cranbury,New Jersey))和新泽西州爱迪生的J.M.休伯联合公司(J.M.Huber Corp.(Edison,New Jersey))。
二氧化硅可以约1至约100phr的量、常见约5至约80phr的量采用。可用的上限受到此类填料可能赋予的高粘度的限制。
其他的可用填料包括所有形式的炭黑,包括但不限于炉黑、槽黑和灯黑。更具体地讲,炭黑的示例包括超耐磨炉黑、高耐磨炉黑、快压出炉黑、细炉黑、中超耐磨炉黑、半补强炉黑、中等加工槽黑、难加工槽黑、导电槽黑和乙炔黑;可使用这些填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是表面积(EMSA)为至少20m2/g、优选至少约35m2/g的炭黑;可使用CTAB技术根据ASTM D-1765测定表面积值。炭黑可以为粒状形式或者为未成粒状的絮状物质,但未成粒状的炭黑可优选用于某些混炼机。
炭黑的量可至多达约50phr,5phr至40phr为典型量。当炭黑与二氧化硅一起使用时,二氧化硅的量可降低到低至约1phr;随着二氧化硅的量降低,可采用更少量的加工助剂及硅烷(如果有的话)。
弹性体化合物通常被填充到约25%的体积分率,体积分率为所添加的填料的总体积除以弹性体原料的总体积;因此,补强填料(即,二氧化硅和炭黑)的典型(结合)量为约30phr至100phr。
当二氧化硅用作补强填料时,添加偶联剂(诸如硅烷)是惯常做法,目的在于确保良好混合于弹性体中并与弹性体相互作用。一般来讲,基于弹性体化合物中存在的二氧化硅填料的重量计,所添加的硅烷的量在约4%至20%之间变化。
偶联剂是包含能够与二氧化硅填料表面上的基团(例如表面硅醇基)物理和/或化学键合的官能团和能够与弹性体键合(例如通过含硫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此类偶联剂包括有机硅烷,具体地讲,多硫化的烷氧基硅烷(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873,489、3,978,103、3,997,581、4,002,594、5,580,919、5,583,245、5,663,396、5,684,171、5,684,172、5,696,197等)或带有以上所提及的官能度类型的聚有机硅氧烷。示例性的偶联剂为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
可使用添加的加工助剂来减少所采用的硅烷的量。参见例如美国专利6,525,118对于糖的脂肪酸酯用作加工助剂的描述。可用作加工助剂的另外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矿物填料诸如粘土(水合硅酸铝)、滑石(水合硅酸镁)和云母以及非矿物填料诸如尿素和硫酸钠。优选的云母主要含有氧化铝、二氧化硅和碳酸钾,但其他变体也可能是有用的。另外的填料可以至多达约40phr、通常至多达约20phr的量使用。
还可添加其他常规橡胶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包括(例如)加工油、增塑剂、抗降解剂(诸如抗氧化剂和抗臭氧剂)、固化剂等等。
可使用标准设备诸如班伯里或布拉本德混炼机将所有成分混炼。通常,混炼以两个或更多个阶段发生。在第一阶段(通常称为母炼胶阶段)期间,混炼通常在120℃至130℃的温度下开始,随后升高直至达到通常163℃±3℃的所谓出料温度。
在配方包含二氧化硅的情况下,经常采用单独的再炼阶段以单独添加硅烷组分。该阶段经常在类似于母炼胶阶段采用的温度,即从约90℃倾斜升温至约150℃的出料温度的温度下进行,但该温度经常略低于母炼胶阶段采用的温度。
补强橡胶化合物通常用约0.2phr至约5phr的一种或多种已知硫化剂(诸如硫或过氧化物类固化体系)硫化。对于适当硫化剂的一般公开,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诸如Kirk-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Tech.,3d ed.,(Wiley Interscience,New York,1982),vol.20,pp.365-468(Kirk-Othmer,《化学工艺大全》,第3版,威立国际科学公司,纽约,1982年,第20卷,第365-468页)中提供的综述。硫化剂、促进剂等在最终混炼阶段添加。为了确保硫化的开始不会过早发生,该混炼步骤通常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例如在约60℃至约65℃下开始且不升高到高于约105℃至约110℃。
已经通过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提供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关于特征、范围、数值限制和实施方案的一般优选在某种程度上可行,只要不妨碍或不相容,可设想能够与其它这样的通常优选的特征、范围、数值限制和实施方案结合。
下列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例为读者提供可用于实践本发明的详细条件和材料。实施例中采用的催化剂根据美国专利4,189,558中描述的合成程序制备。
实施例
实施例1-3:氯化酮
向预先干燥的N2吹扫过的瓶中添加己烷、1,3-丁二烯在己烷和丙烯中的共混物,以提供250g含有30%(w/w)单体,具体地,43.9g 1,3-丁二烯和31.1g丙烯,即提供相对于丙烯10%摩尔过量的1,3-丁二烯的溶液。
在剧烈搅拌下将每个瓶子置于干冰/CCl4浴中直至溶液冷却至-22℃。
向每个瓶中添加0.83mL VO[OCH2C(CH3)3]2Cl溶液(0.45M己烷溶液)和3.3mL TIBA溶液(1.03M己烷溶液)。这提供了约0.5mmol V/100份单体和9∶1的TIBA比V的比率。
下表中指定为实施例1(比较例)的瓶子没有添加其它成分,而指定为实施例2和3的瓶子分别具有67μL和100μL添加的纯六氯丙酮(HCLA)。
当添加最后一种催化剂组分时,允许每种聚合在-22℃下进行约4小时。
在用大量异丙醇凝结之前,用约5mL含有BHT的异丙醇猝灭每种聚合物胶水,并在120℃的滚筒干燥器中干燥。
将这些聚合物中的每一种的性质总结在表1中。
表1:实施例1-3的催化剂信息和聚合物性质
表1的数据表明,高度卤化酮的存在提高了催化活性(即相对于不含示例性高度卤化酮的其它相同催化剂组合物而言提高了聚合物产量)并且积极地影响分子量。这些改进是在不显著影响成分链节的量和/或构型的情况下实现的。
实施例4-5(比较例):氯化乙酸酯
向预先干燥的N2吹扫过的瓶中添加己烷、1,3-丁二烯在己烷和丙烯中的共混物,以提供200g含有30.7%(w/w)单体,具体地,34.5g 1,3-丁二烯和26.9g丙烯,即1∶1摩尔比的单体的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将每个瓶子置于干冰/二甲苯浴中直至溶液冷却至-47℃。
向每个瓶中添加0.68mL VO[OCH2C(CH3)3]2Cl溶液(0.45M己烷溶液)和3.0mL TIBA溶液(1.03M己烷溶液)。这提供了约0.5mmol V/100份单体和10∶1的TIBA比V的比率。在下表中指定为实施例4的瓶子没有添加其它分,而指定为实施例5的瓶子具有120μL添加的纯三氯乙酸乙酯(ECLA)。
当添加最后一种催化剂组分时,允许每种聚合在-47℃下进行约4小时。
类似于如实施例1-3中所述的程序处理每种聚合物胶水,并且这些聚合物的性质总结在表2中。
表2:实施例4-5的催化剂信息和聚合物性质
表2的数据表明,卤化乙酸酯的存在对催化活性具有有害影响(即相对于不含添加剂的其它相同的催化剂组合物,转化率降低)。

Claims (20)

1.一种聚合烯键式不饱和烃单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单体与催化剂组合物接触,所述烯键式不饱和烃单体包含一种或多种多烯和至少一种C2-C8α-烯烃,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含钒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表示的高度卤化酮:
在所述通式中R1和R2中每一者独立地为分别由通式CmQ2m+1和CnQ2n+1表示的C1-C8(氢)卤代烷基基团,在所述通式中Q为H或X,X表示卤素原子,并且m和n各自独立地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8的整数,前体条件是z/y的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2,在所述通式中z表示所述高度卤化酮中Q原子的总数并且y表示为卤素原子的Q原子的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z/y的所述商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1.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Q为X。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C2-C8α-烯烃包括C2-C3α-烯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C2-C8α-烯烃中的每一者为C2-C3α-烯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2-C3α-烯烃为丙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体与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所述接触在-10℃至-30℃的温度下发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体与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所述接触在-10℃至-30℃的温度下发生。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度卤化酮相对于钒的摩尔比小于5∶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度卤化酮相对于钒的所述摩尔比不大于4∶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度卤化酮相对于钒的所述摩尔比不大于3∶1。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m和n中的每一者独立地为包括端值在内的1至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Q为X。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邻近所述高度卤化酮的羰基基团的每个C原子上的每个Q为X。
CN201680060320.3A 2015-08-31 2016-08-14 多烯和烯烃的共聚 Active CN108137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2534P 2015-08-31 2015-08-31
US62/212,534 2015-08-31
PCT/US2016/046951 WO2017040005A1 (en) 2015-08-31 2016-08-14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enes and alken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731A true CN108137731A (zh) 2018-06-08
CN108137731B CN108137731B (zh) 2020-08-25

Family

ID=5818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0320.3A Active CN108137731B (zh) 2015-08-31 2016-08-14 多烯和烯烃的共聚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2933B2 (zh)
EP (1) EP3344667B1 (zh)
JP (1) JP6772254B2 (zh)
CN (1) CN108137731B (zh)
WO (1) WO20170400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3542A (zh) * 2021-10-27 2023-04-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和制法以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1834A (en) * 1963-09-11 1967-01-31 Hercules Inc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GB1223750A (en) * 1967-05-13 1971-03-03 Hoechst Ag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morphous ethylene copolymers
US3652518A (en) * 1968-12-26 1972-03-28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ternating copolymers of butadiene and alpha-olefine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alternating copolymers
US4378455A (en) * 1979-02-19 1983-03-29 Maruze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bulk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and butadiene
CN1264392A (zh) * 1997-07-22 2000-08-23 英国石油化学品有限公司 聚合催化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4204A (en) 1962-11-15 1967-09-26 Sinclair Research Inc Copolymer of butadiene and normal alpha-olefins
US3470144A (en) 1965-12-21 1969-09-30 Asahi Chemical I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US3645993A (en) * 1967-03-14 1972-02-29 Copolymer Rubber & Chem Corp Interpolymerization of a mixture of monoolefins and a polyene in the presence of a base and a halogenated compound
US3723348A (en) 1967-03-20 1973-03-27 Du Pont Coordination catalyst
US3476732A (en) 1967-06-08 1969-11-04 Owens Illinois Inc Catalyst comprising (1) reaction product of a vanadium oxide and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2) a hydrocarbyl silane and a halo-aluminum compound,and polymerization
US3558587A (en) 1968-01-26 1971-01-26 Owens Illinois Inc Three-component catalytic system including a hydrocarbyl silane
US3652519A (en) 1968-12-21 1972-03-28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Alternating copolymers of butadiene and alpha-olefine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3700638A (en) 1969-04-25 1972-10-24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ternating copolymer of butadiene and alpha-olefine
US3824224A (en) * 1969-04-25 1974-07-16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ternating copolymers of butadiene and alphaolefins
JPS478612B1 (zh) * 1969-05-30 1972-03-13
JPS4747861B1 (zh) * 1969-08-12 1972-12-02
JPS4817675B1 (zh) * 1969-12-12 1973-05-31
US3756995A (en) 1970-04-10 1973-09-04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Svanadium compound trialkyl aluminum haloorganic acid catalytic proces
DE2123802C3 (de) 1970-05-14 1975-06-12 Bridgestone Tire Co. Ltd., Toki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schpolymerisates aus Propylen und einem polymerisierbaren Dien
US3940378A (en) 1970-05-14 1976-02-24 Bridgestone Tire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butadiene-propylene copolymers
JPS525549B1 (zh) 1970-05-15 1977-02-15
JPS4940632B1 (zh) 1970-12-30 1974-11-02
GB1338395A (en) 1971-09-10 1973-11-21 Int Synthetic Rubber Copolymerisation process
JPS5239873B2 (zh) * 1971-09-29 1977-10-07
US3898207A (en) * 1974-03-25 1975-08-05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conjugated dienes
IT1017868B (it) * 1974-08-02 1977-08-10 Snam Progetti Procedimento per la preparazione in alta resa di copolimeri dello etilene con 1.3 butadiene
US3914207A (en) 1974-09-26 1975-10-21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Process for copolymerizing conjugated dienes and alpha-olefins
SU761485A1 (ru) 1976-02-11 1980-09-07 Yurij B Podolnyj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ЧЕРЕДУЮЩИХСЯ ΊΠΥΤ β -Я СОПОЛИМЕРОВ ------------ I Н·' ί 1
US4189558A (en) 1977-02-14 1980-02-19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utadiene-propylene copolymers
DE2810396A1 (de) 1978-03-10 1979-09-27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opolymerisaten aus ethylen, mindestens einem anderen 1-monoolefin und gegebenenfalls einem nicht-konjugierten dien
US4263171A (en) 1979-08-01 1981-04-21 Chemplex Company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DE2933885C3 (de) 1979-08-22 1982-05-06 Chemische Werke Hüls AG, 4370 Mar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opolymeren des Ethylens mit mindestens einem anderen 1-Monoolefin und ggf. einem nicht-konjugierten Dien
NL8102724A (nl) 1980-07-11 1982-02-01 Stamicarbon Werkwijze voor de bereiding van copolymeren van etheen met tenminste een ander 1-alkeen.
SU954393A1 (ru) 1981-04-10 1982-08-30 за Еители В.А.Богословска , Ю.Б.Подольный, И.Г.Либ ерман, ГО.Г.Камене ,/ Н.Ф.Ковалев, В.А.Кроль, А.В.Подалинский/ fo.Н.Федоров, А.С.Хачатуров, П.А.Вернов, В.П.Кичигин TJi В.А.Курбатов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бутадиенпропиленовых сополимеров
SU954394A1 (ru) 1981-04-10 1982-08-30 за вител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бутадиенпропиленовых сополимеров
JPS5813606A (ja) * 1981-07-17 1983-01-26 Nippon Ii P Rubber Kk オレフイン共重合体ゴムの製造方法
US4954471A (en) 1988-11-28 1990-09-04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Homogeneous or supported vanadium based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US5089460A (en) 1989-07-26 1992-02-18 Academy Of Applied Science, Inc. Vanadium catalyst system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DE69404149T2 (de) 1993-06-21 1998-02-05 Dsm N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niedrig-molekularer coplolymere aus ethen und zumindest einem anderen 1-alken
US6150483A (en) 1995-08-21 2000-11-21 Dsm N.V. Catalyst syste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rubbery copolymer
DE10044981A1 (de) 2000-09-11 2002-03-21 Bayer Ag Katalysatorsystem zur Polymerisation von Dienen
JP2005036042A (ja) 2003-07-16 2005-02-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FR2858817B1 (fr) 2003-08-13 2006-02-03 Michelin Soc Tech Systeme catalytique pour l'obtention de copolymeres diene(s) conjugue(s)/ mono-olefine(s) et ces copolymeres
KR20120052385A (ko) 2009-08-07 2012-05-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브리지스톤 공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KR101212637B1 (ko) 2011-06-09 2012-12-14 에스케이종합화학 주식회사 신규한 사이클로펜타[b]플루오레닐 전이금속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이금속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틸렌 단독중합체 또는 에틸렌과 α-올레핀의 공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1834A (en) * 1963-09-11 1967-01-31 Hercules Inc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GB1223750A (en) * 1967-05-13 1971-03-03 Hoechst Ag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morphous ethylene copolymers
US3652518A (en) * 1968-12-26 1972-03-28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ternating copolymers of butadiene and alpha-olefine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alternating copolymers
US4378455A (en) * 1979-02-19 1983-03-29 Maruze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bulk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and butadiene
CN1264392A (zh) * 1997-07-22 2000-08-23 英国石油化学品有限公司 聚合催化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小约翰·布尔: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和聚合》", 31 December 1986,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焦书科,余鼎声,戚银城: "以氯代钒酸酯-三异丁基铝催化体系合成丁二烯-丙烯交替共聚物的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3542A (zh) * 2021-10-27 2023-04-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和制法以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4667B1 (en) 2020-12-30
CN108137731B (zh) 2020-08-25
JP2018525506A (ja) 2018-09-06
US10882933B2 (en) 2021-01-05
EP3344667A4 (en) 2019-07-31
EP3344667A1 (en) 2018-07-11
US20190153134A1 (en) 2019-05-23
JP6772254B2 (ja) 2020-10-21
WO2017040005A1 (en)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9568B (zh) 官能化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35807B (zh) 用含氨基的卤代硅烷官能化的聚合物
CN101225134B (zh) 生产具有高顺式1,4-键含量和高官能度的官能化顺式1,4-聚二烯的方法
CN102361888B (zh) 用多氰基化合物官能化的聚合物
CN104220466B (zh) 用于制备聚二烯的方法
CN103282386B (zh) 用含有酰基的肟化合物官能化的聚合物
JP6631923B2 (ja) シス−1,4−ポリブタジエンとシンジオタクチック1,2−ポリブタジエンのブレンドを調製するプロセス
CN102762599A (zh) 用聚肟化合物官能化的聚合物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3857704B (zh) 由含有受保护的氨基的内酯或硫代内酯官能化的聚合物
CN104903358B (zh) 有机金属催化剂络合物及采用其的聚合方法
CN107428867A (zh) 老化镧系元素基催化剂体系及其在制备顺式‑1,4‑聚二烯中的用途
CN110366568A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JP5997939B2 (ja) 共役ジエ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7207654A (zh) 具有预成形催化剂的聚异戊二烯的本体聚合
CN106660819B (zh)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采用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聚合方法及其聚合物产品
CN103476780B (zh) 镧系元素络合物催化剂以及使用其的聚合方法
CN107428871A (zh) 具有改善的耐冷流性的顺式‑1,4‑聚二烯
CN110099930A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9843B (zh) 制备聚二烯的方法
CN103459402B (zh) 镧系元素络合物催化剂以及使用其的聚合方法
CN108137731A (zh) 多烯和烯烃的共聚
CN107001522A (zh) 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采用聚合催化剂组合物的方法
KR20180133641A (ko) 연속식 중합에 의한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6536414B (zh)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和采用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聚合方法
CN109715680A (zh) 用基于镧系元素的催化剂组合物制备高顺式-1,4-聚二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