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6477A -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6477A
CN108136477A CN201580083649.7A CN201580083649A CN108136477A CN 108136477 A CN108136477 A CN 108136477A CN 201580083649 A CN201580083649 A CN 201580083649A CN 108136477 A CN108136477 A CN 108136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pin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tube
guiding
guid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36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6477B (zh
Inventor
森下圭
森下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daka Seiki KK
Original Assignee
Hidaka Sei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daka Seiki KK filed Critical Hidaka Seiki KK
Publication of CN108136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6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6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6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both metal tubes and sheet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具备:第1引导部(56),其设有多根第1引导销(52),各第1引导销(52)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2引导部(55),其设有多根第2引导销(54),各第2引导销(54)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向与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70),其能够使第1引导部(56)沿第1引导销(52)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70),其能够使所述第2引导部(55)沿第2引导销(54)的轴线方向移动,发夹状的换热管(20)保持在各第1引导销(52)与第2引导销(54)的间隙(59)中。

Description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向层叠的翅片中插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使用了该引导装置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冷却器等的换热器是是通过将供热介质流通的换热用管插入到层叠翅片10的透孔11中而构成的,其中层叠翅片10由多张形成有透孔11的翅片9层叠而成。。作为换热用管,使用将铜管在中央部弯曲成U字状而形成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
发夹状的换热管20是将铜管等纵长的柔软的构件弯曲而形成的,因此无论如何都会产生欲扩张的力,并且容易产生扭曲。
因此,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插入层叠翅片10时,需要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两个的各管的宽度保持为恒定且不产生扭曲的方式进行保持的引导装置。
图14和图15示出了以往的引导装置的例子。
图14所示的引导装置是专利文献1的图17所示那样的装置,其包括:形成有多个V字状的缺口部23的限制板22;以及沿多个缺口部23的形成方向相对于限制板22移动的移动板24。在移动板24形成有呈日文“コ”字状形成的钩部26。
相邻的缺口部23的V字顶点的间隔设为与层叠翅片10的透孔11的间隔相等。于是,通过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各管配置于缺口部23,能够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各管的宽度成为透孔11的宽度。然后,若使移动板24移动,则移动板24的钩部26对收纳于缺口部23的各管的上表面进行保持。
另外,图15所示的引导装置是专利文献1的图14所示那样的装置,其具有:形成有与各管的要维持的宽度同一宽度的长孔28的引导部29;以及沿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引导部29插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长孔28内的中心销(日文:センターピン)(未图示)。引导部29的长孔28的入口侧形成为随着朝向外侧去而孔径渐渐变大,即便是扩展了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也能够可靠地插入长孔2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151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引导装置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形成于层叠翅片10的透孔11为3列以上的情况下,无法利用这些结构进行引导。另外,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结构中,若为两列以下则能够应对。在图14的结构中,利用钩部26实现的定位是从单侧进行的,在图15的结构中,利用未图示的中心销实现的定位也是从单侧进行的,因此,均能够应对两列以下的情况,但是无法应对3列以上的情况。
例如,在层叠翅片10的透孔形成有3列以上且交错排列这样的情况下,图14和图15所示的引导装置这两者都无法进行引导。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形成有3列以上透孔的层叠翅片引导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以及提供一种使用了这样的引导装置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其在向换热器用的层叠翅片的透孔中插入发夹状的换热管时使用,用于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翅片的透孔形成为多列,该引导装置具备:第1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1引导销,各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2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2引导销,各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向与所述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1引导部沿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2引导部沿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在各所述第1引导销和各所述第2引导销的间隙中。
采用该结构,能够将多根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为,能相对于形成有3列以上的多列透孔的层叠翅片一次性插入。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由一个缸装置兼用作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该缸装置具有:一根杆;第1引导辊,其安装于该杆的顶端的一个面;以及第2引导辊,其安装于所述杆的顶端的另一个面,所述第1引导部具有安装有各所述第1引导销的第1引导板,在该第1引导板沿与所述缸装置的所述杆的伸出缩回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第1引导槽,在该第1引导槽配置所述第1引导辊,所述第2引导部具有安装有各所述第2引导销的第2引导板,该第2引导板隔着所述杆配置在与所述第1引导板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在所述第2引导板沿与所述缸装置的所述杆的伸出缩回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第2引导槽,在该第2引导槽配置有所述第2引导辊。
采用该结构,能够用一台缸装置使分别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的第1引导销和第2引导销同时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引导整体移动装置,该引导整体移动装置能够使该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采用该结构,能够随着发夹状的换热管向层叠翅片的插入,使引导装置向层叠翅片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始终将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于适当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用于向形成有多列透孔的换热器用的层叠翅片的透孔中插入发夹状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沿发夹状换热管的轴线方向设有多台引导装置,各引导装置具备:第1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1引导销,各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2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2引导销,各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向与所述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1引导部沿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2引导部沿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各引导装置将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在各所述第1引导销和各所述第2引导销的间隙中,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还设有多个抵接部,各抵接部与由各所述引导装置保持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折部位即弯曲部抵接,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设有翅片支承件,该翅片支承件以透孔朝向所述引导装置侧的方式载置层叠翅片,该翅片支承件具有与载置的层叠翅片的与所述引导装置侧相反方向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插入块,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设有接近远离移动装置,该接近远离移动装置能够使所述翅片支承件和所述抵接部相对地接近和远离移动,从而使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透孔插入。
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可靠地引导发夹状的换热管向形成有3列以上的多列的透孔的层叠翅片插入。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所述翅片支承件向所述引导装置侧移动的层叠翅片移动装置。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各所述抵接部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抵接部移动装置。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所述翅片支承件向所述引导装置侧移动的层叠翅片移动装置,所述抵接部作为将所抵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在其位置固定的止挡件设于多个所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所述弯曲部侧的引导装置,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还设有引导整体移动装置,该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设有该抵接部的引导装置以外的各所述引导装置的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根据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插入的状态进行移动的方式,使设有该抵接部的引导装置以外的各所述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采用该结构,在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的引导装置中设置的抵接部作为止挡件将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固定,其他引导装置能够与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相应地在适当的位置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以使所述层叠翅片向各所述引导装置方向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层叠翅片移动装置,在使所述层叠翅片向各所述引导装置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移动后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之后,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移动停止,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以在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完成后解除所述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固定的方式进行控制。
采用该结构,从插入开始时起发夹状的换热管由多台引导装置保持,因此,能够抑制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扩展、扭曲等,从而进行可靠的插入,另外,在要插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剩余长度变短而使得无法由一方的引导装置进行引导之前,随着层叠翅片向引导装置的接近而使引导装置移动,因此,始终利用两台引导装置引导发夹状的换热管,能够进行可靠的引导。另外,随着层叠翅片的移动,在规定的时刻解除第1引导销和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因此,能够使层叠翅片不与第1引导销和第2引导销抵接。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根据作用于各所述抵接部的压力来进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错误的判断,以解除多个抵接部中的与被判断为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抵接的抵接部的位置固定并在该状态下继续所述层叠翅片移动装置的移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在使所述层叠翅片向各所述引导装置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移动后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在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之后,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移动停止,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采用该结构,即使在发夹状的换热管存在插入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够仅解除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固定,之后执行与插入时的动作相同的动作,就能够得到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到中途的层叠翅片。另外,由于对于无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而言能够照样继续进行插入动作,因此,能够在之后仅修正存在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各所述抵接部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抵接部移动装置,所述抵接部设于多个所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所述弯曲部侧的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所述抵接部移动装置是这样的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位于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所述弯曲部侧的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且使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中的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根据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状态进行移动的方式,使各所述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采用该结构,在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的引导装置中设置的抵接部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将发夹状的换热管向层叠翅片插入,并且能够与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相应地在适当的位置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以由所述抵接部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并使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方向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在使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层叠翅片及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在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完成后,以解除所述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的抵接的方式进行控制。
采用该结构,由于从插入开始时起发夹状的换热管由多台引导装置保持,因此,能够抑制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扩展、扭曲等,从而进行可靠的插入。另外,在要插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剩余长度变短而使得无法由一方的引导装置进行引导之前,随着层叠翅片向引导装置的接近而使引导装置移动,因此,始终利用两台引导装置引导发夹状的换热管,能够进行可靠的引导。另外,在规定的时刻解除第1引导销和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因此,能够使层叠翅片不与第1引导销和第2引导销抵接。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根据作用于各所述抵接部的压力来进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错误的判断,以解除多个抵接部中的与被判断为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抵接的抵接部的抵接并在该状态下继续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的移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在使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层叠翅片及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在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完成后,以解除所述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的抵接的方式进行控制。
采用该结构,即使在发夹状的换热管存在插入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够仅解除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推压,之后执行与插入时的动作相同的动作,就能够得到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到中途的层叠翅片。另外,由于对于无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而言能够照样继续进行插入动作,因此,能够在之后仅修正存在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能够相对于形成有3列以上透孔的层叠翅片引导发夹状的换热管。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能够相对于形成有3列以上透孔的层叠翅片插入发夹状的换热管。
附图说明
图1是呈交错状配置有3列透孔的层叠翅片的主视图。
图2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处于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的状态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处于解除了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保持的状态的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第1引导销的说明图。
图7是第2引导销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1引导销和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保持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11A~11E是表示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插入动作的说明图。
图12A~12D是表示存在插入错误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发夹状的换热管向层叠翅片插入的说明图。
图14是以往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以往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其他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以下,简称作引导装置)。
首先,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成为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对象的层叠翅片40的主视图。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对象即层叠翅片40,如图1所示,多个透孔41多层地且呈交错状(透孔41的位置逐列成为不同的行这样的彼此不同的状态)配置。其中,在图1中,以上下方向为列,以左右方向为行。
图2示出了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俯视图。
发夹状的换热管20是铜管等导热性较高的材质的金属管,在中央的弯曲部21弯曲成U字状。
发夹状的换热管20弯曲成U字状,因此,在其弹力的作用下扩展的情况较多,另外,有时还产生弯曲、扭曲。因此,向层叠翅片40的透孔41插入时需要利用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引导装置50来进行保持。
(引导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引导装置的主视图,示出了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的状态,图5是引导装置的主视图,示出了解除了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保持的状态。
这里,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从正面朝向背面地延伸,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配置在正面侧,层叠翅片配置在背面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翅片40构成为:透孔41朝向水平方向,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沿水平方向移动地插入。
此外,对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透孔41的插入,可以是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侧推压,也可以是将层叠翅片40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侧推压。这里,省略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结构或推压层叠翅片的结构。
引导装置50构成为:多根第1引导销52和多根第2引导销54沿成为引导对象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配置在相互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自正面看交叉。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夹在由多根第1引导销52和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自多根第1引导销52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的多根第2引导销54自正面看交叉地形成的间隙59中并保持。
多根第1引导销52设于第1引导部56。第1引导部56具有:安装有多根第1引导销52的第1引导板58;引导第1引导板58的移动的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60;以及安装有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60的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安装板61。
多根第2引导销54安装于第2引导部55。第2引导部55具有:安装有多根第2引导销54的第2引导板57;引导第2引导板57的移动的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62;以及安装有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62的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安装板63。
如图4和图5所示,发夹状的换热管20与层叠翅片40的透孔41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为交错状,即在列方向(上下方向)上彼此不同。
如图6所示,第1引导销52具有能从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内侧通过的直径。并且,第1引导销52的轴线方向沿下述方向延伸,该方向是沿着朝向对于不同列的透孔41错开一行的透孔41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即,第1引导销52的轴线方向配置为,沿将在列方向(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各管的表面连结的切线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第2引导销54具有能从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且是在与第1引导销52不同的方向上存在的两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内侧通过的直径。并且,轴线方向沿下述方向延伸,该方向是沿着朝向对于不同列的透孔41错开一行的透孔41的倾斜方向且与第1引导销52不同的方向的方向。即,第2引导销54的轴线方向配置为,沿将在列方向(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各管的表面连结的切线方向(与第1引导销52的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切线方向)延伸。
如图8所示,多根第1引导销52和多根第2引导销52配置为自正面看交叉,从而产生格子状的间隙59。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配置在该间隙59中,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进行保持。
其中,间隙59设定为发夹状的换热管20能够沿轴线方向自如地移动的程度的大小。
接着,说明使第1引导销移动的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使第2引导销移动的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的结构。
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安装板61的上端部和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安装板63的上端部安装于上部基台64。
在上部基台64的从正面和侧面看的中央,设有用于使多根第1引导销52和多根第2引导销54同时移动的缸装置70。
该缸装置70以一台装置实现了使第1引导销移动的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使第2引导销移动的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
缸装置70的杆72向下方延伸,在杆72的顶端部的正面侧安装有第1引导辊74,在杆72的顶端部的背面侧安装有第2引导辊76。
缸装置70能够使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在第1引导板58形成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80。第1引导辊74能够滚动地配置在该长孔80内。形成于第1引导板58的长孔80形成为从配置有第1引导辊74的位置向主视观察时的左方向延伸。由此,随着第1引导辊74的上升,长孔80向自正面看的右方向移动,即第1引导板向自正面看的右斜上方移动。
另外,在第2引导板57也形成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82。第2引导辊76能够滚动地配置在长孔82内。形成于第2引导板57的长孔82形成为从配置有第2引导辊76的位置向主视观察时的右方向延伸。由此,随着第2引导辊76的上升,长孔82向自正面看的左方向移动,即第2引导板向自正面看的左斜上方移动。
当缸装置70以使杆72缩回的方式动作时,安装于杆72的顶端的第1引导辊74在长孔80内滚动,第1引导板58沿着自正面看的右斜上方即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60的引导方向移动。
其中,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60的引导方向与沿着第1引导销52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一致。
因此,当缸装置70以使杆72缩回的方式动作时,各第1引导销52沿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60的引导方向朝向自正面看的右斜上方移动。
当缸装置70以使杆72缩回的方式动作时,安装于杆72的顶端的第2引导辊76在长孔82内滚动,第2引导板57向主视观察时的左斜上方即沿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62的引导方向移动。
其中,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62的引导方向与沿着第2引导销54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一致。
因此,当缸装置70以使杆72缩回的方式动作时,各第2引导销54沿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62的引导方向向自正面看的左斜上方移动。
另外,引导装置被设为能够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引导装置的上部基台64的上表面设有使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引导装置50整体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移动。通过像这样设有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从而能够随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的插入,使引导装置向层叠翅片40所在的方向或与层叠翅片40所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始终保持于适当的位置。
其中,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能够采用滚珠丝杠、直线运动驱动器等。
另外,也可以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配置两台引导装置50。也可以是,两台引导装置50能够分别独立地利用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移动。
通过像这样设置两台引导装置50,从而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保持纵长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能够可靠地抑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扩展、扭曲。并且,两台引导装置50能够分别利用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根据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插入状况分别在适当的位置进行保持。
(包含引导装置的插入装置的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9示出了使用了上述的引导装置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以下,简称作插入装置)的俯视图,图10示出了图9的侧视图。并且,将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看向层叠翅片40所在的方向的朝向视为主视。
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装置100中,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插入方向)设有两台引导装置50A、50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向引导装置50A、50B侧推压层叠翅片40,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插入透孔41内。
两台引导装置50A、50B可以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顶板86分别独立地移动,也可以是,引导装置50B固定于顶板86,顶板86整体能够移动。
另外,在两台引导装置中的靠远离层叠翅片40的一侧(靠近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一侧)的引导装置50B的正面(远离层叠翅片40的一侧的面),设有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88。抵接部88具有作为防止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移动的止挡件的作用,以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并向层叠翅片40插入。能够利用夹具装置87使抵接部88进行接近和远离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移动。夹具装置87安装于引导装置50B的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安装板61的正面侧。并且,抵接部88和夹具装置87相对于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一对一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在层叠翅片40的各透孔41中插入有临时插棒89。临时插棒89是直径比透孔41小的圆柱状的构件,以不使透孔41扩径就能够插拔。
临时插棒89在层叠翅片40的背面侧(与配置有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以下相同)被两个定位板90固定于基板96。
临时插棒89具有这样的作用:使层叠翅片40的多个叠在一起的翅片的各透孔41笔直地连通,并且临时插棒89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顶端部抵接,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透孔41内的插入进行引导。
层叠翅片40在插入有临时插棒89的状态下配置于翅片支承件92之上。在翅片支承件92的外侧端部设有与层叠翅片40的外侧端面抵接的插入块94。
翅片支承件92能够利用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相对于基板96沿水平方向移动。翅片支承件92经由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配置在基板96上。
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能够采用滚珠丝杠、直线运动驱动器等。
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使翅片支承件92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所在的方向移动,从而插入块94推压层叠翅片40的背面侧端面,层叠翅片40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所在的方向移动,使被抵接部88固定为无法移动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插入透孔41内。
插入装置100设有控制部46,控制部46对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使各引导装置50A、50B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移动的缸装置70、以及抵接部88进行控制,执行插入动作整体的动作。
控制部46具有ROM及RAM等存储器和CPU,基于预先设定好的动作程序,向各构成要件输出控制信号,使其执行插入动作。
(插入动作的说明)
接下来,基于图11A~图11E对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装置的插入动作和引导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需要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顶端与临时插棒89的顶端抵接。在该情况下,可以是,使具有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抵接的抵接部的引导装置50B相对于顶板86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也可以是,在将引导装置50B固定于顶板86的状态下使顶板86整体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顶端与临时插棒89的顶端抵接。
在图11A~图11B中,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进行动作,插入块94推压层叠翅片40,使其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所在的方向移动。于是,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两台引导装置50A、50B引导并插入层叠翅片40的透孔41内。
随着层叠翅片40的移动,层叠翅片40向靠近层叠翅片40一侧的引导装置50A附近接近,因此,控制部46使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动作,使引导装置50A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侧移动。
另外,虽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由引导装置50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保持,但是发夹状的换热管20能够相对于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的间隙59自如地移动。因此,引导装置50A能够在保持由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引导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状态下,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侧移动。
图11C示出了引导装置50A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解除后的情况。
控制部46控制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在引导装置50A与另一个引导装置50B抵接之前的时刻,使引导装置50A的移动动作停止。
然后,控制部46以层叠翅片40不与引导装置50A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抵接的方式控制引导装置50A的缸装置70,使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移动,解除引导装置50A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
另外,将各引导装置50设定在这样的高度位置:在使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向上方移动后的状态下,能够位于层叠翅片40的上方(随着层叠翅片40的接近而向上方退避)。
图11D示出了层叠翅片40到达引导装置50B的位置的情况。
此时,控制部46以层叠翅片40不与引导装置50B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抵接的方式控制引导装置50B的缸装置70,使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移动,解除引导装置50B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
并且,在该图11D的状态下,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的插入结束。因此,控制部46控制夹具装置87,使抵接部88向远离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方向移动,解除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
在图11E中成为能够将插入有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层叠翅片40向后续工序输送的状态。
(存在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错误的情况下的动作说明)
图12A~图12D示出了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插入的中途发生了插入错误的情况下的动作。
插入错误是指,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插入的中途插入阻力变大的情况或无法进一步插入的情况。对于插入错误的检测,能够通过控制部46对作用于抵接部88的压力进行检测来判断。
当控制部46检测出作用于多个抵接部88中的任一个抵接部88的压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控制部46判断为由该抵接部88进行位置固定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发生插入错误。然后,控制部46控制正在对被判断为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进行位置固定的夹具装置87,使抵接部88向远离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方向移动,解除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
对于多个抵接部88中的没有发生插入错误的抵接部88,控制部46不解除由抵接部88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
然后,控制部46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解除后也不使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的动作停止而使其照样进行动作。于是,对于没有发生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而言照样进行插入动作。
图12B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在将发生了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解除后,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依然进行动作,插入块94推压层叠翅片40,使其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所在的方向移动。
对于存在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抵接部88移动而解除了位置固定,因此,发夹状的换热管20没有向层叠翅片40进一步插入,层叠翅片40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成为一体,在保持该状态下利用层叠翅片移动装置95向附图右侧移动。另一方面,对于没有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抵接部88保持位置固定,因此,向层叠翅片40插入进去。
另外,层叠翅片40向靠近层叠翅片40的这一侧的引导装置50A附近接近,因此,控制部46使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动作,使引导装置50A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侧移动。
图12C示出了将引导装置50A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解除后的情况。
控制部46控制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在引导装置50A与另一个引导装置50B抵接之前的时刻,使引导装置50A的移动动作停止。
然后,控制部46以层叠翅片40不与引导装置50A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抵接的方式控制引导装置50A的缸装置70,使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移动,解除引导装置50A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
图12D示出了层叠翅片40到达引导装置50B的位置的情况。
此时,控制部46以层叠翅片40不与引导装置50B的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抵接的方式控制引导装置50B的缸装置70,使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移动,解除引导装置50B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
并且,在该图12D的状态下,层叠翅片40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移动结束,使层叠翅片向另行拔除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工序移动。
像这样,在存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插入错误的情况下,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装置,各引导装置50A、50B的动作也能够是与通常插入时的动作一样的动作,得到存在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保持插入到中途为止的状态且其他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插入完成的状态的层叠翅片40。
另外,在上述插入装置的实施方式中,以引导装置设有两台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引导装置的台数不限于两台,也可以是设有3台以上的引导装置的插入装置。
(使发夹状的换热管侧移动的插入动作的说明)
另外,也可以是,不使层叠翅片40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侧移动而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并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插入层叠翅片40。以下,说明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并插入的情况下的动作。
在该情况下,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通过使作为抵接部的抵接部88移动、即、使安装有抵接部88的引导装置50B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从而抵接部88向层叠翅片40侧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20。
其中,作为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的动作,在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20时,可以是使引导装置50B相对于顶板86动作,也可以是引导装置50B的位置相对于顶板86固定而使顶板86整体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
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引导装置50B相对于层叠翅片40移动并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20。
随着由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进行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插入动作,控制部46保持翅片支承件92的位置不变,并使基板96向层叠翅片40的背面方向(与配置有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这一侧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被发夹状的换热管20推压的临时插棒89在层叠翅片40的背面侧拔出。
随着设有抵接部88的引导装置50B向层叠翅片40侧移动,控制部46使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动作,使靠近层叠翅片40一侧的引导装置50A向引导装置50B侧移动,以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保持位置的平衡。
另外,靠近层叠翅片40一侧的引导装置50A在隔在层叠翅片40和引导装置50B之间的位置处将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解除。
并且,控制部46控制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使引导装置50A位于层叠翅片40的上方,使另一个引导装置50B接近层叠翅片40。
然后,控制部46在引导装置50B接近了层叠翅片40时,将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引导解除。
然后,当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的插入结束时,控制部46控制夹具装置87,使抵接部88向远离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方向移动,解除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推压,成为能够使插入有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层叠翅片40向后续工序输送的状态。
其中,在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移动的情况下发生了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错误时,对于插入错误的检测,能够通过控制部46对作用于抵接部88的压力进行检测来判断。
当控制部46检测出作用于多个抵接部88中的任一个抵接部88的压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控制部46判断为由该抵接部88推压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发生插入错误。然后,控制部46控制正在推压被判断为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夹具装置87,使抵接部88向远离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方向移动,解除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推压。
对于多个抵接部88中的没有发生插入错误的抵接部88,控制部46不解除抵接部88对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推压。
然后,控制部46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固定解除后也不停止引导整体移动装置85的动作,照样执行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插入动作。于是,对于没有发生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而言照样进行插入动作。
当没有发生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的插入结束时,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层叠翅片40的移动结束,使层叠翅片向另行拔除存在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工序移动。
像这样,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存在插入错误的情况下,各引导装置50A、50B的动作也能够是与通常插入时的动作一样的动作,得到存在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保持插入到中途为止的状态且其他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插入完成的状态的层叠翅片40。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层叠翅片40的透孔41形成为多列即可,对于不配置为交错状的透孔41,也能够应对。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层叠翅片40的透孔41朝向水平方向,发夹状的换热管20也是轴线方向朝向水平方向。但是,也可以是这样的情况:层叠翅片40沿上下方向层叠,透孔41朝向上下方向,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或层叠翅片40相对地沿上下方向移动而向层叠翅片40插入发夹状的换热管20。
在该情况下,第1引导销52和第2引导销54配置为能够在水平面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以上,对于本发明,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各种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施加许多改变。

Claims (12)

1.一种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其在向换热器用的层叠翅片的透孔中插入发夹状的换热管时使用,用于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翅片的透孔形成为多列,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具备:
第1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1引导销,各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
第2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2引导销,各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向与所述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
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1引导部沿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
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2引导部沿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
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在各所述第1引导销和各所述第2引导销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一个缸装置兼用作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该缸装置具有:一根杆;第1引导辊,其安装于该杆的顶端的一个面;以及第2引导辊,其安装于所述杆的顶端的另一个面,
所述第1引导部具有安装有各所述第1引导销的第1引导板,在该第1引导板沿与所述缸装置的所述杆的伸出缩回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第1引导槽,在该第1引导槽配置所述第1引导辊,
所述第2引导部具有安装有各所述第2引导销的第2引导板,该第2引导板隔着所述杆配置在与所述第1引导板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在所述第2引导板沿与所述缸装置的所述杆的伸出缩回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第2引导槽,在该第2引导槽配置有所述第2引导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具备引导整体移动装置,该引导整体移动装置能够使该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4.一种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用于向形成有多列透孔的换热器用的层叠翅片的透孔中插入发夹状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设有多台引导装置,各引导装置具备:第1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1引导销,各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2引导部,其设有多根第2引导销,各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向沿着朝向相对于不同列的透孔向与所述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错开一行的透孔的倾斜方向的方向延伸;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1引导部沿第1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第2引导部沿第2引导销的轴线方向移动,各引导装置将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在各所述第1引导销和各所述第2引导销的间隙中,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还设有多个抵接部,各抵接部与由各所述引导装置保持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折部位即弯曲部抵接,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设有翅片支承件,该翅片支承件以透孔朝向所述引导装置侧的方式载置层叠翅片,该翅片支承件具有与载置的层叠翅片的与所述引导装置侧相反方向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插入块,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设有接近远离移动装置,该接近远离移动装置能够使所述翅片支承件和所述抵接部相对地接近和远离移动,从而使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透孔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所述翅片支承件向所述引导装置侧移动的层叠翅片移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各所述抵接部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抵接部移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所述翅片支承件向所述引导装置侧移动的层叠翅片移动装置,
所述抵接部作为将所抵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在其位置固定的止挡件设于多个所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所述弯曲部侧的引导装置,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设有引导整体移动装置,该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设有该抵接部的引导装置以外的各所述引导装置的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根据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插入的状态进行移动的方式,使设有该抵接部的引导装置以外的各所述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
以使所述层叠翅片向各所述引导装置方向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层叠翅片移动装置,
在使所述层叠翅片向各所述引导装置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移动后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
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之后,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移动停止,
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以在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完成后解除所述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固定的方式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
根据作用于各所述抵接部的压力来进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错误的判断,
以解除多个抵接部中的与被判断为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抵接的抵接部的位置固定并在该状态下继续所述层叠翅片移动装置的移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使所述层叠翅片向各所述引导装置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移动后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
在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向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侧移动之后,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移动停止,
以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移动来的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近远离移动装置是使各所述抵接部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抵接部移动装置,
所述抵接部设于多个所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所述弯曲部侧的另一方的引导装置,
所述抵接部移动装置是这样的引导整体移动装置:以使位于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所述弯曲部侧的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且使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中的保持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位置根据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状态进行移动的方式,使各所述引导装置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
以由所述抵接部推压发夹状的换热管并使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方向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
在使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层叠翅片及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在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完成后,以解除所述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的抵接的方式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
根据作用于各所述抵接部的压力来进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错误的判断,
以解除多个抵接部中的与被判断为插入错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抵接的抵接部的抵接并在该状态下继续所述引导整体移动装置的移动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使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方向移动之后,以多台引导装置中的位于层叠翅片侧的一方的引导装置不与层叠翅片及另一方的引导装置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以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不与层叠翅片抵接的方式控制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移动装置和所述第2引导销移动装置,以使在规定的时刻解除所述另一方的引导装置的所述第1引导销和所述第2引导销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
在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向所述层叠翅片的插入完成后,以解除所述抵接部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的抵接的方式进行控制。
CN201580083649.7A 2015-10-08 2015-10-08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Active CN108136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8622 WO2017061004A1 (ja) 2015-10-08 2015-10-08 ヘアピン状の熱交換チューブのガイド装置及びヘアピン状の熱交換チューブの挿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6477A true CN108136477A (zh) 2018-06-08
CN108136477B CN108136477B (zh) 2019-07-05

Family

ID=5848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3649.7A Active CN108136477B (zh) 2015-10-08 2015-10-08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03468B2 (zh)
CN (1) CN108136477B (zh)
WO (1) WO20170610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483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临沂市云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冷凝器换热铜管组装工艺装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3709A1 (ja) 2018-04-05 2019-10-10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チューブ挿入装置
JP7100386B2 (ja) * 2020-10-28 2022-07-13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カットオフ装置及び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の製造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16824A (ja) * 1985-03-20 1986-09-26 Hitachi Ltd クロスフインチユ−ブ熱交換器の組立装置および組立法
JPH0615391A (ja) * 1992-07-02 1994-01-25 Hidaka Seiki Kk スタックピンホルダーへのスタックピン引抜・差込装置
JP2006110694A (ja) * 2004-10-18 2006-04-27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熱交換器の製造システム
CN204524086U (zh) * 2015-01-30 2015-08-05 宁波荣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翅片穿管机
CN104936720A (zh) * 2013-01-31 2015-09-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传热管插入装置
CN104942168A (zh) * 2015-07-07 2015-09-30 芜湖安福川工业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胀管设备的管材固定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5151B2 (ja) * 1992-07-02 2002-08-19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組立装置のパイプ挿入装置
JPH08132163A (ja) * 1994-11-11 1996-05-28 Toshiba Corp パイプ挿入装置およびフィン積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16824A (ja) * 1985-03-20 1986-09-26 Hitachi Ltd クロスフインチユ−ブ熱交換器の組立装置および組立法
JPH0615391A (ja) * 1992-07-02 1994-01-25 Hidaka Seiki Kk スタックピンホルダーへのスタックピン引抜・差込装置
JP2006110694A (ja) * 2004-10-18 2006-04-27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熱交換器の製造システム
CN104936720A (zh) * 2013-01-31 2015-09-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传热管插入装置
CN204524086U (zh) * 2015-01-30 2015-08-05 宁波荣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翅片穿管机
CN104942168A (zh) * 2015-07-07 2015-09-30 芜湖安福川工业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胀管设备的管材固定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483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临沂市云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冷凝器换热铜管组装工艺装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61004A1 (ja) 2018-05-31
JP6503468B2 (ja) 2019-04-17
WO2017061004A1 (ja) 2017-04-13
CN108136477B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477A (zh)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US5426847A (en) Assembling apparatus for a heat exchanger
JP5445876B2 (ja) 扁平チューブ用フィンの製造装置
US94501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contact wires on solar cell wafers
KR20110036578A (ko) 튜브 직경이 감소된 튜브 및 핀 열교환기의 제작을 위한 헤어핀 익스팬더 머신
KR20110010802A (ko) 열교환 튜브의 확관 방법 및 열교환 튜브의 확관 장치
CN107949452A (zh) 通过激光切割制造金属板材坯件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71912B1 (ko) 열교환 튜브 삽입 장치
US10875078B2 (en) Corrugated fin element
CN111092394A (zh) 芯线变形夹具和芯线变形方法
CN108348980B (zh)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US10556302B2 (en)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heat exchanger
CN104259373B (zh) 万能式断路器静触头部件铆装夹具
CN110049831A (zh) 具有夹持工具的制造设备和用于调节夹持工具的弯曲边缘的总长度的方法
US20220063174A1 (en) Resin molding system and resin molding method
KR20130134372A (ko) 소재 리프팅용 클램프장치
CN206040678U (zh) 固定装置的导线处理装置
US4876779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te fin coils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CN110153297A (zh) 两器锁紧机构、两器加工装置和两器胀管锁紧方法
JP2008100269A (ja) 拡管装置
CN109906124A (zh)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
JP6635829B2 (ja) 熱交換器の曲げ装置及び曲げ方法
JP3359798B2 (ja) 板金曲げ加工装置
US5715872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shaping of lead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CN206236691U (zh) 固定装置的导线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