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8980B -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8980B
CN108348980B CN201580084363.0A CN201580084363A CN108348980B CN 108348980 B CN108348980 B CN 108348980B CN 201580084363 A CN201580084363 A CN 201580084363A CN 108348980 B CN108348980 B CN 108348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tube
hairpin
collating unit
position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43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8980A (zh
Inventor
森下圭一
西泽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daka Seiki KK
Original Assignee
Hidaka Sei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daka Seiki KK filed Critical Hidaka Seiki KK
Publication of CN108348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8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both metal tubes and sheet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自折弯机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的区间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的换热管排列装置。作为解决手段,该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各换热管接收部(42)具有槽部(44),各槽部(44)将自折弯机沿水平方向输送来的多根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相互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收纳;多个定位部(48),各定位部(48)以被收纳于各槽部(44)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22)为中心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旋转,设成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分别位于水平面内的状态;以及多个引导部,各引导部以使由该定位部(48)定位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的宽度与要插入的层叠翅片的透孔的间隔一致的方式夹着两个腿部(22)的两侧。

Description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要向层叠后的翅片插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在向插入装置输送之前进行排列的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24所示,冷却器等的换热器是通过将供热介质流通的换热用管插入到层叠翅片10的透孔11中而构成的,其中层叠翅片10由多张形成有透孔11的翅片9层叠而成。作为换热用管,使用将铜管在中央部呈U字状弯曲而形成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
发夹状的换热管20自作为管弯曲装置的折弯机排出,将在中央被弯曲的部位即弯曲部21挂在杆上,从而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移送。
在图25中示出在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5的背面侧,将插入前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挂在杆6上并存放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151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成形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在弯曲部挂在杆上并被向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移送。但是,在仅利用弯曲部进行悬挂的状态下,即使欲直接向层叠翅片输送换热管,也难以相对于透孔进行位置对准。
即,发夹状的换热管各自的腿部有时扩展、扭曲,在大多数情况下,发夹状的换热管的腿部未成为与透孔的间距相同的宽度。并且,即使以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弯曲部与透孔的间距相同的方式进行对齐,若腿部扩展,则该扩展了的腿部会与相邻的腿部重叠。
尤其是,在是将发夹状的换热管配置在水平面上并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沿水平方向移动或使层叠翅片沿水平方向移动而将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层叠翅片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的情况下,从将弯曲部挂在杆上的状态起到将发夹状的换热管输送至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为止,需要改变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朝向且相对于透孔进行定位等来排列发夹状的换热管。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自折弯机到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的区间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的排列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使向换热器用的层叠翅片插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其特征在于,该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各换热管接收部具有槽部,各槽部将自用于制造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折弯机沿水平方向输送来的多根发夹状的换热管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相互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收纳;多个定位部,各定位部以收纳于各所述槽部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为中心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旋转,设成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分别位于水平面内的状态;以及多个引导部,各引导部以使由该定位部定位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的宽度与要插入的层叠翅片的透孔的间隔一致的方式夹着两个腿部的两侧。
通过采用该结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以位于下方的腿部为中心进行旋转并被定位,能够以使各腿部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来排列各发夹状的换热管。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引导部移动装置,该引导部移动装置以使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宽度与所插入的透孔的宽度一致的方式使各所述引导部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移动。
采用该结构,由于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间隔与透孔的间隔一致,因此能够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成能够在该状态下向层叠翅片插入。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定位部移动装置,该定位部移动装置以使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宽度与所插入的透孔的宽度一致的方式使各所述定位部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移动。
采用该结构,由于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间隔与透孔的间隔一致,因此能够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成能够在该状态下向层叠翅片插入。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移动装置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各所述引导部分别连结起来,并以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间隔同时成为相同宽度的方式使各所述引导部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移动装置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各所述定位部分别连结起来,并以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间隔同时成为相同宽度的方式使各所述定位部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的各所述槽部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突出到比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且一个侧壁的突出到比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上端靠上方的部位形成为向覆盖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上端的方向倾斜,以能够使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相对地接近和远离的方式,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有上下移动装置,所述定位部设置有定位槽,该定位槽用于收纳被收纳于所述槽部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中的位于下方的一个腿部,通过所述上下移动装置的动作,所述定位槽将被收纳于所述槽部的所述一个腿部向上方按压,另一个腿部抵接于所述一个侧壁的倾斜的部位,从而使发夹状的换热管以所述一个腿部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朝向水平方向。
采用该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以位于下方的腿部为中心进行定位的动作。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能够在自折弯机到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装置的区间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俯视图。
图2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第1排列装置的定位动作前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1排列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第1排列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动作开始后的说明图。
图6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动作中的说明图。
图7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动作结束后的说明图。
图8是第1排列装置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动作结束后的侧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第1排列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第1排列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移送装置动作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移送装置的移送动作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构成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第2排列装置的间距调整前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第2排列装置的后视图。
图15是第2排列装置的间距调整后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第2排列装置的后视图。
图17是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第1排列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主视图。
图19是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和定位部的主视图。
图20是第2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侧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的定位动作结束后的侧视图。
图22是第2排列装置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第2排列装置的后视图。
图24是表示发夹状的换热管向层叠翅片插入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以往的利用插入装置将发夹状的换热管插入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以下,简称作排列装置)。
首先,在图1中示出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俯视图。
发夹状的换热管20是铜管等导热性较高的材质的金属管,在中央的弯曲部21弯曲成U字状。
由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通过折弯机(未图示)被弯曲成U字状,因此,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腿部22扩展的情况较多,另外,有时还产生弯曲、扭曲。因此,在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自折弯机向用于将换热管相对于层叠翅片插入的插入装置移送之前,需要利用本实施方式那样的排列装置来排列发夹状的换热管20。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排列装置由第1排列装置40和第2排列装置50构成。
将第1排列装置的侧视图表示在图2中,将第1排列装置的主视图表示在图3中。
第1排列装置40配置在接收由折弯机(未图示)制造并放出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其具有接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在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形成有以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朝向上下方向的形态来收纳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槽部44。折弯机以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成为朝向上下方向的形态的方式将管弯折,因此,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以两个腿部22朝向上下方向的形态来收纳发夹状的换热管20。
槽部44具有夹持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个侧壁44a突出到比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一个侧壁44a的突出到比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端靠上方的部位45形成为向覆盖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端的方向倾斜。
另一个侧壁44b的上端部形成在比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高的位置,以不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倒下。
在作为收纳于槽部44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顶端的弯曲部21所抵接的位置设置有止挡件41。自折弯机放出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放出方向上的顶端的弯曲部21抵接于止挡件41,从而停止移动。于是,能够利用止挡件41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位置对齐。
自正面看(自折弯机看),槽部44沿着水平方向配置有多个。槽部44的配置数量与自折弯机送出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数量相匹配即可。
另外,自侧面看,具有槽部44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设于两处。但是,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处。
上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和止挡件41配置在基板53上。在基板53的下方设有后述的定位部48。
在第1排列装置40中,定位部48配置在基板53的下方,该定位部48使被收纳于各槽部44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两个腿部22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22为中心进行旋转来进行定位。
自正面看,定位部48整体为板状的板,在该板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收纳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下方的腿部22的定位槽47。
另外,在板的上端部,在相邻的定位槽47之间形成有配置面56,该配置面56是用于载置旋转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非旋转中心侧的腿部22(在换热管20被收纳于槽部44时位于上方的腿部)的水平面。
并且,设有能够使该定位部48和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相对地接近和远离移动的接近远离移动机构。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接近远离移动机构,采用了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机构52。作为上下移动机构52,能够采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上下移动机构52的杆54沿着上下方向安装于基板53。通过上下移动机构52的驱动,从而基板53上下移动,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相对于定位部48接近或远离移动。
自侧面看,定位部48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设于三处。但是,定位部48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处。
另外,在基板53的配置有定位部48的位置上,以定位部48能够通过的方式形成有通孔59。因此,当基板53下降时,定位部48能够自通孔59突出。
接下来,根据图5~图7所示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动作的说明图和图8~图10所示的将发夹状的换热管定位后的第1排列装置的侧视图、主视图、俯视图来说明定位动作。
当上下移动机构52驱动而使基板53下降时,定位部48自基板53的通孔59突出。并且,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下侧的腿部22进入定位部48的定位槽47内。
当继续使基板53下降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下侧的腿部22被定位槽47向上方按压,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侧的腿部22抵接于一个侧壁44a的倾斜的部位45。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侧的腿部22沿着倾斜的部位45的倾斜面沿倾斜方向移动。即,正面观察时,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位于定位槽47内的下侧的腿部22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对于以下侧的腿部22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其上侧的腿部22离开侧壁44a的倾斜的部位45并保持该状态地在自重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最终配置在成为水平面的配置面56上。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配置为水平状态之后,定位部48的定位槽47依旧收纳被配置于下方的腿部22,以被收纳于该定位槽47的腿部22为中心,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定位。
接下来,根据图11~图12来说明将定位后的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自第1排列装置40向第2排列装置50移送的移送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排列装置50配置于在第1排列装置40中被定位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侧。
在第1排列装置40中被定位后的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移送装置60向第2排列装置50移送。
移送装置60具有能够自上方进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附近处内的多个输送销62和以将多个输送销62连结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结部64。该移送装置60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直线运动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作为直线运动装置,能够采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另外,还设置有使移送装置60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机构,但对此未图示。作为上下移动机构,与直线运动装置同样地,能够采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接着,说明移送动作。
当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定位动作结束时,移送装置60的上下移动机构做动作,移送装置60下降,输送销62进入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与腿部22之间。
接下来,直线运动装置做动作,使移送装置60在水平面内朝向第2排列装置50所在的方向移动。此时,各输送销62抵接于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内侧并牵引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
另外,在第1排列装置40的靠第2排列装置50侧的端部、即止挡件41的上部,设置有对所移送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下两个面进行引导的压紧部66。压紧部66具有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配置面56形成为同一平面的下表面部67和抵接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68。另外,在上表面部68形成有切口部69,以使得输送销62能够通过上表面部68。
由移送装置60牵引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进入压紧部66的下表面部67与上表面部68之间,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一边在上下方向上被压紧一边向第2排列装置50移送。由此,发夹状的换热管20在上下方向上的扭曲被抑制的情况下进行移送。
接下来,根据图13~图14说明第2排列装置50。
在第2排列装置50中,相对于1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设有多个引导部70,该引导部70以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的宽度与插入对象的透孔的宽度一致的方式夹着两个腿部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沿着轴线方向设有4个引导部70。引导部70夹着进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的两侧,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彼此之间的间隔与成为插入对象的层叠翅片的透孔的宽度一致。
另外,在图13中,示出了沿横向排列有7根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例子,因此,沿横向配置有7列引导部70。
各引导部70形成为上方开口的C字状,移送装置60的输送销62通过引导部70的开口部分并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进入到引导部70内。
此外,为了使对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进行保持的引导部70彼此之间的间隔与插入对象的透孔的宽度一致,而设置有使沿横向配置7列的各引导部70以列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方式以列为单位沿横向移动的机构。
说明使各引导部70以列为单位沿横向移动的机构。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俯视和背面观察(背面是移送装置60的移送方向前方面)时,每列引导部70中的任意一列引导部70通过固定块71固定于基台7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固定块71将图13和图14中的右端的那一列引导部70固定于基台79。也就是说,利用固定块71将引导部70的下端部与位于引导部70的下方的基台79之间连结起来。另外,在1个列中设置的多个的引导部70固定于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1个固定块71。
在每列引导部70中的除右端以外的引导部70的下端部安装有可动块72。可动块72在各列中各设置1个,将各列的多个引导部70固定于1个可动块。
在基台79的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右侧壁78a,在基台79的上表面的左端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左侧壁78b。
在右侧壁78a与左侧壁78b之间配置有沿着横向延伸的多根引导轴88。
在固定块71和多个可动块72上,分别形成有供引导轴88贯穿的通孔(未图示)。通孔的直径形成得比引导轴88的直径稍大,以便可动块72能够沿横向自如地移动。
可动块72被该引导轴88保持在与基台79的上表面分开的位置且能够沿横向移动。
可动块72能够通过连杆机构74和直线运动装置76沿横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74是沿横向伸缩的伸缩连杆机构,在右端的固定块71安装有连杆机构74的右端部74a,在左端的可动块72安装有连杆机构74的左端部74b。
连杆机构74具有将多个菱形的连杆75沿横向连结而成的形状,并成为连杆75的枢轴部77彼此能伸缩那样的结构。该连杆机构74的枢轴部77安装于各可动块72。
另外,在基台79的下方配置有直线运动装置76。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直线运动装置76,采用了滚珠丝杠80和伺服马达82,但也可以采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在滚珠丝杠80上固定有间距调整块83。并且,该间距调整块83固定于左端的可动块72。通过伺服马达82进行驱动而使滚珠丝杠80沿横向移动,从而能够借助间距调整块83使左端的可动块72沿横向移动。
此外,在基台79上形成有供间距调整块83自基台79的下方向上方突出且能够沿横向移动那样的开口部86。自开口部86突出的间距调整块83安装于左端列的可动块72的中央部。
在图15和图16中,示出发夹状的换热管20彼此之间的间隔缩短而使该间隔与形成于翅片的透孔的间距相匹配的情况。
伺服马达82进行驱动,借助滚珠丝杠80使间距调整块83沿使连杆机构74缩短的方向移动。此时,左端的、安装于间距调整块83的可动块72向固定块71所在的方向移动。即,安装于连杆机构74的多个枢轴部77的各可动块72一边缩短彼此的距离一边向固定块71所在的方向移动。于是,能够以固定块71的位置、即右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为基准,使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与透孔的间距相匹配的间隔排列。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于,在第1排列装置40内设置有定位部移动装置,该定位部移动装置使多个定位部48移动而使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彼此之间的间隔与所插入的层叠翅片的透孔的间隔相一致。
图17是第1排列装置的俯视图,图18是第1排列装置的主视图。图19是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和定位部的主视图。图20是包含第1排列装置和第2排列装置的侧视图,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前的状态,图21是包含第1排列装置和第2排列装置的侧视图,是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定位后的状态。
第1排列装置40配置在接收由折弯机(未图示)制造并放出的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其具有接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在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形成有以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朝向上下方向的形态收纳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槽部44。折弯机以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成为朝向上下方向的形态的方式对管进行弯折,因此,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以两个腿部22朝向上下方向的形态收纳发夹状的换热管20。
在作为收纳于槽部44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顶端的弯曲部21所抵接的位置设置有止挡件41。自折弯机放出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放出方向上的顶端的弯曲部21抵接于止挡件41,从而停止移动。于是,能够利用止挡件41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位置对齐。
此外,优选为止挡件4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尽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在第1排列装置40内定位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之间的间距一致,因此,若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抵接于止挡件41的状态下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沿水平方向移动,则会对弯曲部21造成较大的负担。
因此,通过使止挡件4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较小,从而在后述的上下移动台92下降之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能够配置在不存在止挡件41的位置,能够防止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抵接于止挡件41的状态下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沿水平方向移动。
另外,槽部44具有夹持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个侧壁44a突出到比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一个侧壁44a的突出到比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端靠上方的部位45形成为向覆盖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端的方向倾斜。
另一个侧壁44b的上端部形成在比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高的位置,以不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倒下。
本实施方式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是将一个侧壁44a安装于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90而构成的。因而,板状构件90与一个侧壁44a之间的部分作为槽部44发挥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个板状构件90,在两处安装了一个侧壁44a,但槽部44的相对于1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构成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的板状构件90组装于在第1排列装置40内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台92。
上下移动台92具有:下部杆94,其沿着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排列方向延伸;支承部95,其自下部杆94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中间板97,其配置于支承部95的上端且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排列方向延伸;以及固定引导99,其位于中间板97的上表面且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朝向上方突出。
在固定引导99之间设置有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多根引导轴100。
在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的板状构件90上形成有供引导轴100贯穿的通孔(未图示),板状构件90由引导轴100支承。
另外,下部杆9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连接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滚珠丝杠96。滚珠丝杠96与未图示的马达相连接而进行驱动。
在上下移动台92设置有多个定位部48,该多个定位部48使收纳于各槽部44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两个腿部22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22为中心进行旋转来进行定位。
定位部48具有板部104,在该板部104上形成有能够收纳槽部44内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下方的腿部22的定位槽47和用于载置旋转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非旋转中心侧的腿部22(在换热管20被收纳于槽部44时位于上方的腿部)的水平面即配置面56。
另外,在板部104形成有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部130,该换热管保持部130在定位部48通过定位部移动装置(后述)移动之后,对配置于移动方向上游侧的相邻的定位部48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侧面和上表面进行保持而防止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扩展。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部130形成为朝向定位部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突出的突起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排列方向设置有7个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但不在图18的左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配置发夹状的换热管20。原因在于,在利用定位部移动装置(后述)来调整发夹状的换热管20之间的间距时,即使在图18的左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配置有发夹状的换热管20,也未与其相邻地设置对该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侧面和上表面进行保持而抑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扩展、扭曲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部130。
在板部104的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下方延伸的辊支承轴106。辊支承轴106穿过形成于中间板97的通孔107并延伸到中间板97与下部杆94的中间位置。
在辊支承轴106的下端部设置有辊108和将辊108安装于辊支承轴106的辊安装部109。
辊安装部109的直径大于辊支承轴106的直径。在辊安装部109的上表面与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的板状构件90的下端面之间配置有弹簧110。弹簧110作为辊支承轴106的轴而配置于辊支承轴106的周围。
在第1排列装置40的底板111上设置有在距底板111规定高度的位置处接收定位部48的辊108的辊接收部112。辊接收部112是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构件,辊接收部112的上表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平坦的形状。
接着,说明为了使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彼此之间的间隔与插入对象的层叠翅片的透孔的间隔相匹配而使定位部48移动的定位部移动装置。
在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的各板状构件90中的、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连杆机构74。
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74是沿横向伸缩的伸缩连杆机构。图18中的左端的板状构件90固定于中间板97的上表面。图18的除左端以外的其他板状构件90支承于引导轴100且能够沿着引导轴100沿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移动。
连杆机构74的左端部74b安装于固定于中间板97的左端的板状构件90,连杆机构74的右端部74a安装于能够沿着引导轴100移动的右端的板状构件90。
连杆机构74具有由多个菱形的连杆75沿横向连结而成的形状,并成为连杆75的枢轴部77彼此能伸缩那样的结构。该连杆机构74的枢轴部77安装于各板状构件90。
另外,在中间板97的下方配置有直线运动装置76。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直线运动装置76,能够采用滚珠丝杠和伺服马达、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在直线运动装置76的杆113的顶端部固定有间距调整块83。间距调整块83固定于右端的板状构件90。通过直线运动装置76进行驱动而使杆113沿横向移动,能够借助间距调整块83使右端的板状构件90沿横向移动。
接下来,说明第2排列装置50的结构。图22是第2排列装置的俯视图,图23是第2排列装置的后视图。
第2排列装置50设于第1排列装置40的背面侧(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侧)。
在第2排列装置50中设置有移送装置60和引导部70,该移送装置60将利用第1排列装置40进行排列并被调整了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间距后的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向第2排列装置50移送,该引导部70以使由移送装置60移送过来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两个腿部22的宽度与插入对象的透孔的宽度一致的方式夹着两个腿部的两侧。
移送装置60具有自下方进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附近处内的多个输送销62和以将多个输送销62连结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结部64。该移送装置60能够通过直线运动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滚珠丝杠125和马达133,但作为直线运动装置,能够采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
另外,还设置有使移送装置60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装置126。作为上下移动装置126,与直线运动装置同样地能够采用电动驱动器、气缸、液压缸等。上下移动装置126设置于连结部6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两处。
上下移动装置126配置于基台部128的上表面。另外,在基台部128的下表面设置有导轨129。
通过直线运动装置进行驱动,能够使包含上下移动装置126的移送装置60沿着导轨129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移动。
引导部70具有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基部120和以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形状将基部120穿设而形成的收纳部122。在正面观察时,收纳部122为长圆形状,并且在收纳部122形成有以朝向下方开口的方式切出的切口部127。切口部127是输送销62能够进入的大小,其是为了在移送装置60的移送动作中使输送销62能够通过引导部70而设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引导部70沿着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轴线方向设置于4个部位。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排列装置40和第2排列装置50中的排列动作。
在自折弯机送出发夹状的换热管20并且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收纳于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的槽部44内之后,使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使滚珠丝杠96旋转,从而使上下移动台92下降。
当上下移动台92下降而使设于定位部48的下端的辊108抵接于辊接收部112时,定位部48在此停止下降,但上下移动台92整体进一步向下方下降。通过上下移动台92进一步下降,从而弹簧110被压缩,定位部48相对于下降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相对地向上方突出。
即,位于被收纳于槽部44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下侧的腿部22进入形成于定位部48的板部104的定位槽47。
通过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42进一步下降,从而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下侧的腿部22被定位槽47向上方按压,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侧的腿部22抵接于一个侧壁44a的倾斜的部位45。位于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上侧的腿部22沿着倾斜的部位45的倾斜面沿倾斜方向移动。即,在正面观察时,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位于定位槽47内的下侧的腿部22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对于以下侧的腿部22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其上侧的腿部22离开侧壁44a的倾斜的部位45并保持该状态地在自重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最终配置在成为水平面的配置面56上。在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水平地配置之后,定位部48的定位槽47依旧收纳被配置于下方的腿部22,以被收纳于该定位槽47的腿部22为中心,将发夹状的换热管20定位。
在上下移动台92的下降结束而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水平地位于配置面56上之后,使直线运动装置76驱动而使各定位部48沿排列方向移动。此时,通过使设于各定位部48的下端的辊108在辊接收部112上旋转,能够实现各定位部48顺畅的移动。
通过直线运动装置76的驱动,间距调整块83向使连杆机构74缩短的方向移动。即,安装于连杆机构74的多个枢轴部77的各定位部48一边缩短彼此的距离一边向左端(图18)的被固定的定位部48所在的方向移动。于是,能够以被固定的定位部48的位置、即左端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位置为基准,使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与透孔的间距相匹配的间隔排列。
通过使定位部48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发夹状的换热管保持部130抵接于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中的、未收纳于定位槽47的腿部22。具体而言,板部104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侧面抵接于被配置于相邻的板部104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的侧面,换热管保持部130的向移动方向上游侧突出的突起状的部分的下表面抵接于被配置于相邻的板部104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的上表面。由此,能够在使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与透孔的间距相匹配的方式排列的同时抑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的扩展、扭曲。
第1排列装置40中的排列动作结束的同时,第2排列装置50的上下移动装置126使移送装置60上升。利用上下移动装置126的动作使多个输送销62进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腿部22与腿部22之间。
接着,构成直线运动装置的马达133进行驱动而使滚珠丝杠125动作,从而使移送装置60在第2排列装置50内部沿水平面移动。此时,各输送销62抵接于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弯曲部21的内侧并牵引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
由移送装置60牵引的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20被分别收纳在引导部70的收纳部122内,抑制发夹状的换热管20的扩展、扭曲,将各发夹状的换热管20以与透孔的间距匹配的间隔排列。
以上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各种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实施方式,当然能在不脱离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施加许多改变。

Claims (6)

1.一种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使向换热器用的层叠翅片插入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其特征在于,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
多个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各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具有槽部,各槽部将自用于制造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折弯机沿水平方向输送来的多根发夹状的换热管以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相互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收纳;
多个定位部,各定位部以收纳于各所述槽部的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为中心使发夹状的换热管旋转,设成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分别位于水平面内的状态;以及
多个引导部,各引导部以使由该定位部定位后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的宽度与要插入的层叠翅片的透孔的间隔一致的方式夹着两个腿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引导部移动装置,该引导部移动装置以使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宽度与所插入的透孔的宽度一致的方式使各所述引导部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包括定位部移动装置,该定位部移动装置以使相邻的发夹状的换热管之间的宽度与所插入的透孔的宽度一致的方式使各所述定位部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移动装置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各所述引导部分别连结起来,并以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间隔同时成为相同宽度的方式使各所述引导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移动装置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各所述定位部分别连结起来,并以使各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的间隔同时成为相同宽度的方式使各所述定位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的各所述槽部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突出到比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且该一个侧壁的突出到比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上端靠上方的部位形成为向覆盖所收纳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上端的方向倾斜,
以能够使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相对地接近或远离的方式,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发夹状的换热管接收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有上下移动装置,
所述定位部设置有定位槽,该定位槽用于收纳被收纳于所述槽部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中的位于下方的一个腿部,
通过所述上下移动装置的动作,所述定位槽将被收纳于所述槽部的所述一个腿部向上方按压,另一个腿部抵接于所述一个侧壁的倾斜的部位,从而使发夹状的换热管以所述一个腿部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使各发夹状的换热管的两个腿部朝向水平方向。
CN201580084363.0A 2015-11-06 2015-11-06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Active CN108348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1295 WO2017077635A1 (ja) 2015-11-06 2015-11-06 ヘアピン状の熱交換チューブ整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980A CN108348980A (zh) 2018-07-31
CN108348980B true CN108348980B (zh) 2019-08-09

Family

ID=5866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4363.0A Active CN108348980B (zh) 2015-11-06 2015-11-06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73515B2 (zh)
CN (1) CN108348980B (zh)
WO (1) WO2017077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7663B2 (ja) * 2016-11-22 2020-03-18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ヘアピン状の熱交換チューブのガイド装置
KR102117249B1 (ko) * 2018-08-29 2020-06-01 주식회사휴비스 구동용 모터 헤어핀 연결용 정렬 장치
JP6923954B2 (ja) * 2019-11-12 2021-08-25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ヘアピン状熱交換チューブ移載機構
JP7037195B2 (ja) * 2019-11-12 2022-03-16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ヘアピン状熱交換チューブ整列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2163A (ja) * 1994-11-11 1996-05-28 Toshiba Corp パイプ挿入装置およびフィン積層装置
JPH1128626A (ja) * 1997-07-08 1999-0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チューブ整列装置
US5897289A (en) * 1997-01-31 1999-04-27 Ford Motor Company Tube alignment and delivery apparatus
JP3081771B2 (ja) * 1994-07-19 2000-08-28 京進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ヘアピン管挿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315151B2 (ja) * 1992-07-02 2002-08-19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組立装置のパイプ挿入装置
CN201600054U (zh) * 2010-02-03 2010-10-06 李玉静 内插管式换热装置
WO2014208197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伝熱管拡管装置及び伝熱管拡管方法
CN204078813U (zh) * 2014-06-13 2015-01-07 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长u管自动排序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5151B2 (ja) * 1992-07-02 2002-08-19 日高精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組立装置のパイプ挿入装置
JP3081771B2 (ja) * 1994-07-19 2000-08-28 京進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ヘアピン管挿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8132163A (ja) * 1994-11-11 1996-05-28 Toshiba Corp パイプ挿入装置およびフィン積層装置
US5897289A (en) * 1997-01-31 1999-04-27 Ford Motor Company Tube alignment and delivery apparatus
JPH1128626A (ja) * 1997-07-08 1999-0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チューブ整列装置
CN201600054U (zh) * 2010-02-03 2010-10-06 李玉静 内插管式换热装置
WO2014208197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伝熱管拡管装置及び伝熱管拡管方法
CN204078813U (zh) * 2014-06-13 2015-01-07 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长u管自动排序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73515B2 (ja) 2019-02-20
CN108348980A (zh) 2018-07-31
JPWO2017077635A1 (ja) 2018-05-31
WO2017077635A1 (ja)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8980B (zh) 发夹状的换热管排列装置
JP5578378B2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の製造装置
CN102233390B (zh) 冲压机械的工件运送装置和横梁单元
EP3272449A1 (en) Soldering process device
CN103659210A (zh) 用于制造扁平管翅片的制造装置
CN113681249A (zh) 一种座椅托盘销钉铆接机
US10835945B2 (en) Alignment apparatus for hairpin-shaped heat exchanger tubes
CN105208892B (zh) 拉头安装装置
CN108136477A (zh)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和发夹状的换热管的插入装置
EP2801420B1 (en) Spring transfer device and spring transfer method
CN103857975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97727B1 (ko) 열교환기의 튜브 결속장치
CN104054144A (zh) 电线保持杆传送装置
CN213737162U (zh) 一种销钉上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座椅托盘销钉铆接机
US10906142B2 (en) Stacking apparatus for heat exchanger cores
CA1320630C (en) Tension expander for plate fin coils
CN113597349B (zh)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JP6667661B2 (ja) ヘアピン状の熱交換チューブ整列装置
CN108382816A (zh) 用于换热翅片的归纳机构及定位导向方法
CN110153297A (zh) 两器锁紧机构、两器加工装置和两器胀管锁紧方法
CN217789015U (zh) 一种端子插针装配机
CN212884818U (zh) 一种座椅托盘传送机构及座椅托盘销钉铆接机
CN112845939B (zh) 发夹状热交换管的移载机构
CN109906124B (zh) 发夹状的换热管的引导装置
CN117620024A (zh) 深沟球保持架工位转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