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4021A -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4021A
CN108114021A CN201711414122.5A CN201711414122A CN108114021A CN 108114021 A CN108114021 A CN 108114021A CN 201711414122 A CN201711414122 A CN 201711414122A CN 108114021 A CN108114021 A CN 108114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sage herb
common sage
extract
carb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141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志钧
郭秋言
雷志丹
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ublication of CN108114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4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7Salvia (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carbomers, poly(meth)acrylates,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44Oils, fats or waxes according to two or more groups of A61K47/02-A61K47/42; Natural or modified natural oils, fats or waxes, e.g. castor oil, polyethoxylated castor oil, montan wax, lignite, shellac, rosin, beeswax or lano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6Ointments; Bases therefor; Other semi-solid forms, e.g. creams, sticks,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荔枝草提取物和水性凝胶基质,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荔枝草提取物:0.01‑5%,水性凝胶基质0.2‑6%,所述荔枝草提取物是由水和/或醇对荔枝草原料进行提取而得,所述荔枝草原料选自荔枝草的根、茎、叶、花、果实主体、果皮或荔枝草植株组织的栽培产物的之一或其组合物。本发明填补了荔枝草中药治疗病毒性疱疹的外用制剂尤其是凝胶剂的空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毒副作用小;起效时间短;其外观美观,质地均匀细腻,易涂布于皮肤,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吸收疱疹的分泌物,且易于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病毒性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性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分为单纯性疱疹和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HerpesSimplexVirus)引起,HSV分为HSV-I型和HSV-II型;人体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促进本病发生,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内水疱、表皮坏死、多核上皮巨细胞、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显著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炎症浸润。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已成为当今人类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这种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后,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时诱发,其组织病理与前者相似,但后者炎症较前者重。中医学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这是因为发生在腰部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占60%以上,此外还可侵犯头、面、眼及上下肢等部位。其特点为数个簇集水疱群,沿周围神经分布,常为单侧,呈带状排列,并伴有神经痛。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头痛、畏光、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疹前数天到数周。带状疱疹还可导致神经的炎症,严重时神经还会发生坏死,引起令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疼痛。当原发性疱疹感染消退后,残存的病毒经周围神经沿神经轴索转移至三叉神经节等部位,长期潜伏,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遭遇如发热、感冒、病毒感染、月经期、胃肠道疾病、外伤等刺激时,潜伏病毒则被激活,引起复发感染。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主要是以阿昔洛韦(ACV)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此类药物对疱疹病毒发病初期有效,但是对爆发期及复发性疱疹疗效较差,不能根除潜伏病毒及预防复发,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也较差,此外器官移植、HIV感染等免疫功能受损者感染疱疹病毒的报道逐渐增多,同时免疫力低下者感染疱疹病毒后,反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都无法控制症状,而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体现了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病变、预防病毒感染、直接杀伤和阻止病毒复制以及增强免疫功能来治疗,因此,在中草药中寻找和研发新型抗疱疹病毒的药物,是医药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临床上有不少中草药广为应用,其中荔枝草可以作为病毒性疱疹治疗的一种较好选择。
荔枝草,又名蛤蟆草、癞蛤蟆草、雪见草、皱皮草等,拉丁学名:″Salvia plebeiaR.Br.″,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15~90cm,多分枝,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数须根;叶椭圆状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齿、牙齿或尖锯齿,草质,上面被稀疏的微硬毛,下面被短疏柔毛,余部散布黄褐色腺点;叶柄长4-15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在文献中有将荔枝草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记录,《蛤蟆草治疗带状疱疹》(四川中医,1996年第14卷12期,第49页)、《荔枝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皮肤病与性病杂志″期刊,2001年23卷1期,第24页)、《蛤蟆草治疗带状疱疹38例》(″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04年9月,第12卷,第9期,第25-26页)等文章描述了用荔枝草加水熬成汤内服或外用于带状疱疹患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奇怪的是,在临床上,发明人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有医院将荔枝草用于治疗水痘等病毒性疱疹,查药典及目前市面调查,也没有以荔枝草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治疗病毒性疱疹的制剂。估计是荔枝草治疗病毒性疱疹在临床的效果不是很稳定,且传统做法将荔枝草原料加水煎汤外洗或内服,使用量大,但荔枝草生长有季节性,其使用和储藏不方便。
当前病毒性疱疹治疗药物是阿昔洛韦(ACV)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剂型以乳膏剂、片剂、颗粒剂为主。其中片剂、颗粒剂普遍存在着用药量大、服用不便、作用时间短或见效慢等缺点;乳膏剂无论是油包水(W/O)型乳膏剂还是水包油(O/W)型乳膏剂均存在缺陷,其中,W/O型乳膏剂能吸收部分水分,油腻性小,但不易清洗;O/W型乳膏剂药物释放、穿透较快,但也可促使病变处分泌物反向吸收而至炎症恶化,分泌物较多的病变部位不宜使用。而皮肤疱疹是以红斑丘疹簇集性水泡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科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皮肤粘膜的交界部位,开始时有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进一步会出现充血、红晕,最后能够出现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基底微红,水疱彼此不融合,可同时出现多簇水疱群。水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会自行溃破、糜烂、渗出液等。因此,乳膏剂不太适合用于病毒性疱疹的治疗。总之,用荔枝草来治疗病毒性疱疹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使用方便、效果更佳的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以荔枝草提出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亟需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提取物中药药物组合物。根据病毒性疱疹的症状,发明人经过研发发现,采用凝胶剂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凝胶剂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按基质不同可分为水性凝胶和油性凝胶,其中水性凝胶,该类基质质地均匀细腻,容易涂布于皮肤上,具有较好的粘附性,不会产生较大的流动性,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该基质很容易清洗,不会对衣物造成污染。为了得到合适的药物处方,发明人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索,发现凝胶剂的荔枝草提取物较单纯的荔枝草提取物水剂或荔枝草水煎液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于凝胶基质对于药物的释放有缓释和控制作用,使药物作用时间更久更均匀。不同的活性药物适合匹配不同的凝胶剂基质,发明人发现基于荔枝草提取物本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不同的凝胶剂基质匹配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卡波姆基质的凝胶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发明人还进一步发现,荔枝草凝胶剂药物组合物中采用薄荷油作为透皮促进剂相较于其他透皮促进剂具有优异的表现,尤其是薄荷油和丙二醇复合的情况下凝胶剂在外观性能、凝胶的稳定性、药物效果方面均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荔枝草提取物和水性凝胶基质,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荔枝草提取物:0.01-5%,水性凝胶基质0.2-6%,所述荔枝草提取物是由水和/或醇对荔枝草原料进行提取而得,所述荔枝草原料选自荔枝草的根、茎、叶、花、果实主体、果皮或荔枝草植株组织的栽培产物的之一或其组合物。
水性凝胶基质可以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6000、卡波姆等,卡波姆(Carbomer):商品名为卡波普(carbopol),为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共聚物;包括卡波姆900系列(例如规格为:934、940、941等)或卡波姆1000系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优选卡波姆,优先为卡波姆940。优选地,水性凝胶基质卡波姆重量百分比为0.2-1.5%。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透皮促进剂,其重量百分比为0.01-5%,优选0.02-1%,更优选0.02-0.1%。
透皮促进剂可以为氮酮或薄荷油等,优选地所述透皮促进剂为薄荷油。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丙二醇,其重量百分比为1-10%。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甘油。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括如下的(1)-(2)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1)pH值调节剂,其选自三乙醇胺、硼酸、硼砂、氢氧化钠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2)抑菌剂,其选自尼泊金乙酯、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苯扎氯铵和三氯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荔枝草提取物:0.1%,卡波姆-940:1%,甘油:5%,丙二醇:5%,尼泊金乙酯:0.2%,薄荷油:0.02%,三乙醇胺为使药物组合物PH达到6-7的量,即1.5~2%;余量为蒸馏水,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包括下述主要步骤: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卡波姆和甘油,将卡波姆置容器中,加入甘油和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胀,制成空白凝胶;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和丙二醇,在另一容器中将荔枝草提取物和尼泊金乙酯加入丙二醇和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制得的空白凝胶中,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加入剩余的蒸馏水。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是通过将各组分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加工而制备的: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将卡波姆置烧杯中,加入甘油和适量蒸馏水,溶胀48h,制成空白凝胶;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将荔枝草醇提取物和尼泊金乙酯加入丙二醇和适量蒸馏水中,于55℃水浴加热使其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制得的空白凝胶中,按组分重量份配比滴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搅拌均匀。
荔枝草提取物可以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加工而制备的:(1)用相对于荔枝草原料2-20倍体积的水、C1-C6的醇(如甲醇、乙醇、丁醇),或水与C1-C6的醇按照1∶0.1-1∶10体积比的混合溶剂,在20-100℃温度(例如室温)下对荔枝草原料进行2小时-4天(例如3天)的提取;提取过程优选为:经热提取(例如用加热溶剂浸泡荔枝草)、冷提取(例如用常温溶剂浸泡荔枝草)、回流提取、超声处理提取等洗脱荔枝草提取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回流提取的具体步骤为: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将荔枝草用纱布或滤纸等包裹物包裹起来放在索氏提取器中,索氏提取器的下方连接装有溶剂的容器,加热所述容器使溶剂沸腾、冷凝进入索氏提取器并回流,连续上述过程以连续提取荔枝草。。优选地,提取过程连续进行1-5次。
(2)过滤,浓缩,去除溶剂;优选,对所得物进行减压过滤,将所得滤液在20℃-100℃下(优选室温下)通过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和去除溶剂,从而获得荔枝草提取物。当然,所述荔枝草提取物可以是任何液体提取物、稀释或浓缩的液体提取物、将液体提取物干燥后获得的干燥产物、或粗纯化产物或纯化产物,只要它们能表现出本发明的病毒性疱疹疾病治疗效果。所述荔枝草原料选自天然荔枝草、荔枝草杂交品种或变异品种的根、茎、叶、花、果实主体、果皮或荔枝草植株组织的栽培产物的之一或其组合物。上述描述中,荔枝草可购自商业市场,也可采用自耕种地采摘的荔枝草。
优选地,所述荔枝草提取物是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加工而制备的:
(1)用相对于荔枝草2-20倍体积的70%(v/v)乙醇,在90℃下对荔枝草原料进行回流提取2小时;按同样条件连续提取2次;
(2)过滤,浓缩,去除溶剂。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或上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在制备治疗病毒性疱疹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疱疹的治疗方法,均取适量上述任一药物均匀外涂于患者患处,用量为药剂恰好覆盖患处,形成薄薄的一层药物层;1-3次/d。7天到14天为疗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发明人基于祖国医学对病毒性疱疹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中药中逐步筛选、优化组合、反复验证而得,《本草纲目》中记载荔枝草性凉,味辛、苦,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荔枝草在我国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抗菌消炎等多种功效。虽然有现有文献研究了荔枝草的成分,但没有任何文献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荔枝草中的何种组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对病毒性疱疹凝胶剂而言其外观形状是较为重要的指标,因本药品是直接用于皮肤表面的,有时病毒性疱疹是处于裸露的皮肤表面没有衣物遮挡,药剂的美观性例如光泽度,与皮肤接触的细腻性等都受到患者关注,显得尤为重要。而荔枝草提取物有其自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状,需要匹配最合适的凝胶剂基质;对于凝胶剂最终的光泽度、粘度与延展性、光泽度、细腻性等外观性能都是不同的组分加入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影响因素繁多。发明人根据其荔枝草自身特点,为了选取合适的凝胶剂基质、透皮促进剂、保湿剂等做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凝胶剂中添加薄荷油,其味辛,性凉,无毒,有特殊清凉香气,主疼痛,不仅用于皮肤或粘膜可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同时具有较好的促渗透作用,可促进荔枝草凝胶剂的透皮吸收。尤其是薄荷油和丙二醇复合使用效果更佳,丙二醇既有保湿剂的作用又有透皮促进剂的作用。并发现甘油、丙二醇等特定含量时具有突出的药效和外观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极佳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凝胶剂,弥补了荔枝草为活性成分的便于携带的中药外用制剂的空白。本发明选用对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的传统中药荔枝草作为主药,纯中药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毒副作用小。本发明荔枝草凝胶剂起效时间短,一般2小时即可有疼痛发热症状减轻,水泡收敛除湿的效果,24小时有结痂等明显的效果,可以避免带状疱疹引起的后遗神经痛。在爆发性疱疹和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无效时亦可以迅速见效,经临床使用,发现对带状疱疹造成的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较好。本发明荔枝草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凝胶剂对病毒性疱疹起效快,病患创面施用所述凝胶药后创面干净,无糜烂、易清洗,不污染衣服;制造所述凝胶剂所使用的辅料对环境均无污染,该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来源易得、成本较为低廉,制剂价格合理,易于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采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试剂如下表1和2所示,其中荔枝草为市售普通荔枝草,其他未特殊注明的原料、试剂和设备均为市售常规品。
表1:本发明实施方式所用部分实验仪器
仪器 厂家
电子天平 美国OHRUS公司
HH-S6数显恒温水浴锅 OLABO公司
TD4C台式低速离心机 金坛市科技有限公司
表2:本发明实施方式所用部分实验试剂
试剂 厂家 批号
卡波姆-940 广州康乔汉普药业有限公司 20160301
三乙醇胺(分析纯) 广东光华试剂有限公司 20140113
丙二醇(分析纯) 无锡市亚泰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20160601
甘油(分析纯) 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 20160501
薄荷油 福建连江县水产品加工基地 20150320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国药集团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0620
荔枝草提取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荔枝草提取物:
(1)取荔枝草全草适量,用20倍体积的70%(v/v)乙醇,采用索氏提取器,加热循环回流,提取2h,连续提取2次。
(2)将前述步骤所得的提取液合并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去除乙醇和水,烘干即得荔枝草提取物,备用。
实施例1-5治疗病毒性疱疹药剂1-5的制备
按表3中相应组分配比制备本发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药物组合物药剂1-5。
表3:治疗病毒性疱疹药剂1-5的处方配比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药物组合物: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卡波姆和甘油,将卡波姆置容器中,加入甘油和50ml左右蒸馏水,充分溶胀,制成空白凝胶;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和丙二醇,在另一容器中将荔枝草提取物和尼泊金乙酯加入丙二醇(如不适用,本环节省去)和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步制得的空白凝胶中,加入处方量的薄荷油,搅拌均匀;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加入剩余的蒸馏水,即至药剂总重量为100g,搅拌均匀。
实施例6-8治疗病毒性疱疹药剂6-8的制备
按表4中相应组分配比制备本发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药物组合物药剂6-8。
表4:治疗病毒性疱疹药剂6-8的处方配比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药物组合物: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CMC-Na(如不适用,本环节省去)和甘油,将CMC-Na置于容器中(如不适用,本环节省去),加入甘油和50ml左右蒸馏水,充分溶胀;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在另一容器中将荔枝草提取物和尼泊金乙酯加入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步制得的产物中,加入处方量的氮酮,搅拌均匀;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加入剩余的蒸馏水,即至药剂总重量为100g,搅拌均匀;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的步骤也可以放在蒸馏水定容到100g之后进行。
实施例9-10治疗病毒性疱疹药剂9-10的制备
按表5中相应组分配比制备本发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药物组合物药剂9-10。
表5:治疗病毒性疱疹药剂9-10的处方配比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荔枝草药物组合物: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卡波姆和甘油,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入甘油和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胀;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在另一容器中加入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和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步所述的容器中,加入处方量的氮酮,搅拌均匀;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加入剩余的蒸馏水,即至药剂总重量为100g,搅拌均匀;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的步骤也可以放在蒸馏水定容到100g之后进行。
实验例1:成型性
本实验定义成型性为凝胶剂的凝胶程度大小,即在静态或搅拌过程中用肉眼观察凝胶剂是否形成良好的凝胶形状而非可流动液体状或固体状。主要分为好、良好、和差3个等级。
1受试药物
实施例1、7-10制得的药剂
2实验方法
取实施例1、7-10制得的药剂于烧杯中,用肉眼观察,并晃动烧杯,用玻璃棒搅拌药剂以判断其成型性。
3实验结果
表6药剂成型性评判结果表
药剂 成型性
实施例1
实验例7 良好
实验例8 差(粘度过大)
实验例9
实验例10 良好
通过以上对比结果可知,对于荔枝草提取物,以CMC-Na作为凝胶基质需要较大的量才能取得较好的凝胶效果,而卡波姆作为凝胶基质只需要1%的含量即可取得较好的成型性,这可能是和荔枝草提取物的组分、极性等物理性状相关,其与卡波姆能较好地匹配,卡波姆的添加量少就能达到较好的凝胶成型性,有利于在凝胶组合物中进一步添加其他组分,使组分间的干预作用或其他副作用降至最低。
实验例2:外观性能测试
1受试药物
实施例1-5,9,10
2标准及测试方法
本部分外观性能测试包括:粘度与延展性、光泽度、细腻性和离心性。
粘度与延展性:即凝胶剂需粘度适当,易于涂布在皮肤表面。采用玻璃棒粘取凝胶剂在手背上刮涂,来定性感受,按照下表7标准评分。
光泽度:取适量荔枝草凝胶剂在玻璃棒上,在日光灯下观察凝胶剂的光泽度,按照下表7标准评分。
细腻性:取适量制备好的荔枝草凝胶剂,涂布于手背上,用手背皮肤来感受该性能好坏,好的等级为:无沙粒感,涂布于玻璃板上,细腻有光泽,无肉眼可见的单独颗粒。具体按照下表7标准评分。
离心性:取制备好的凝胶剂5g,装入10mL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三次,每次离心20min,净置2h,观察有无分层。具体按照下表7标准评分。
表7凝胶剂综合评分标准
3测试结果
表8外观性能测试结果表
通过以上表8的实验结果可知,当荔枝草提取物优选采用卡波姆做凝胶剂时,透皮促进剂的选择也有是意料之外的现象,具体而言:透皮促进剂采用薄荷油时比采用氮酮能取得更好的粘度与延展性、光泽度、细腻性、离心性等综合外观性能,尤其是光泽度、粘度、和离心性三项指标。从实施例1-3数据看出,薄荷油的含量为0.02%以下时,相较其他0.02%以上能获得较佳的综合外观性能。尤其是实施例1薄荷油、丙二醇和甘油的配合取得了最佳的外观性能,这是也许是因为丙二醇兼具透皮促进剂和润湿剂的效果,丙二醇的复配带来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例3:凝胶稳定性测试
1受试药物
实施例1-5,9,10
2标准及测试方法
将所述实施例制备的试剂在密封、避光的场所静置60天后再按照实验例2的测试方法测试各试剂的外观性能。
3测试结果
表9试剂稳定性测试结果表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当荔枝草提取物的卡波姆凝胶剂中加入薄荷油与丙二醇和甘油的匹配时凝胶剂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实验例4:药效测试
1.实验目的
以市售的阿昔洛韦软膏剂(ACV)为阳性对照,比较本发明制备的凝胶剂在水痘患者身上的药效。由于疱疹病毒的培养有诸多难度,发明人暂时不具备足够的条件进行病毒培养实验,且中医学科一直以来是传统经验学科,讲究经验,拥有中医的自身的一套理论,按照传统方法严谨地选择实验志愿者,完全可以科学地评估其药物效果。本发明人采取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对象如下:
2.实验对象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的117例带状疱疹患者117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带状疱疹患者;②年龄在45岁以上;③局部皮肤发痒、灼热,局部充血、出现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3d以上。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及其他疾病。其中男67例,女50例;年龄45~70岁。
3.受试药物
实施例1-2,6;阿昔洛韦(ACV)
4.治疗方法
治疗组分别采用实施例2、实施例1、实施例6进行14d的治疗,以阿昔洛韦软膏剂(ACV)为阳性对照。用法:各组均取适量药物均匀外涂于患者患处,用量为药剂恰好覆盖患处,形成薄薄的一层药物层;3次/d。14天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效果综合对比。
将所用患者随机分成四组,荔枝草水提取物凝胶剂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岁。荔枝草醇提取物凝胶剂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岁。荔枝草水煎液治疗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岁。阿昔洛韦(ACV)软膏剂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3岁。四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5.治疗结果评价方法
5.1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规定:疱疹疗效评价:①疱疹疗效评价:痊愈:皮疹完全消失,疼痛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皮疹消退程度>30%,疼痛显著减轻,仍然有轻度疼痛,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皮疹消退程度<30%甚至恶化,疼痛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痊愈和有效率合并为总有效。
5.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及两独立样本非参数(M-W)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6临床疗效结果
表9疗效结果表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施例1 30 26(86.7) 4(13.3) 0(0) 30(100)
实施例2 30 19(63.3) 8(26.7) 3(10) 27(90)
实施例6 29 13(44.8) 12(41.4) 4(13.8) 25(86.2)
ACV组 28 3(10.7) 6(21.4) 19(67.9) 9(32.1)
如表9所示,四组治疗后的总疗效经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卡方值为44.727,P=0.000(P<0.01),说明四组疗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再通过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W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可知实施例2试剂与ACV组相比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与实施例6试剂相比P值等于0.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例6试剂与ACV组相比P值等于0.0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实施例1试剂与实施例2试剂相比P值为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实施例6及ACV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1、0.00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由此说明,整体上,荔枝草提取物试剂效果优于ACV,而凝胶剂药剂(实施例1和2)优于纯粹荔枝草提取物(实施例6);进一步地,含有薄荷油和丙二醇配比的荔枝草凝胶剂(实施例1)优于含有薄荷油却不含丙二醇的荔枝草凝胶剂(实施例2)。
此外还对4组患者用药后进行了药物起效时间统计,每两个小时观察一次,从起效患者中,发现实施例1和2的试剂的实验组别的患者感觉用药后有清凉舒服的感觉,一般2小时即可有疼痛、发热症状减轻,水泡收敛除湿的感觉,24小时有结痂等明显的效果,可以避免带状疱疹引起的后遗神经痛。实施例6的试剂的实验组也普遍患者感觉用药后半天到1天,明显感觉疼痛等症状减轻,如表10。
表10起效时间结果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荔枝草提取物和水性凝胶基质,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荔枝草提取物:0.01-5%,水性凝胶基质0.2-6%,所述荔枝草提取物是由水和/或醇对荔枝草原料进行提取而得,所述荔枝草原料选自荔枝草的根、茎、叶、花、果实主体、果皮或荔枝草植株组织的栽培产物的之一或其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凝胶基质为卡波姆,其重量百分比为0.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透皮促进剂,其重量百分比为0.01-5%,优选0.02-1%,更优选0.0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促进剂为薄荷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丙二醇,其重量百分比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甘油。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括如下的(1)-(2)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1)pH值调节剂,其选自三乙醇胺、硼酸、硼砂、氢氧化钠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2)抑菌剂,其选自尼泊金乙酯、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苯扎氯铵和三氯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荔枝草提取物:0.1%,卡波姆-940:1%,甘油:5%,丙二醇:5%,尼泊金乙酯:0.2%,薄荷油:0.02%,三乙醇胺为使药物组合物pH达到6-7的量,即1.5~2%;余量为蒸馏水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
8.根据权利要求2-7之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是通过将各组分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加工而制备的: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卡波姆和甘油,将卡波姆置容器中,加入甘油和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胀,制成空白凝胶;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和丙二醇,在另一容器中将荔枝草提取物和尼泊金乙酯加入丙二醇和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制得的空白凝胶中,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加入剩余的蒸馏水。
9.制备权利要求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主要步骤:
(1)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卡波姆和甘油,将卡波姆置容器中,加入甘油和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胀,制成空白凝胶;
(2)按组分重量份配比称取荔枝草提取物、尼泊金乙酯和丙二醇,在另一容器中将荔枝草提取物和尼泊金乙酯加入丙二醇和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3)将第(2)步制得的产物加入第(1)制得的空白凝胶中,添加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6~7,加入剩余的蒸馏水。
10.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或权利要求9的方法在制备治疗病毒性疱疹药物中的应用。
CN201711414122.5A 2017-10-05 2017-12-25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Pending CN1081140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7862 2017-10-05
CN2017109278622 2017-10-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4021A true CN108114021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3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4122.5A Pending CN108114021A (zh) 2017-10-05 2017-12-25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40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080A (zh) * 2021-08-17 2021-11-26 南京晓庄学院 荔枝草多糖的抗病毒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862A (zh) * 2012-02-28 2012-07-04 江苏大学 一种垂盆草薄荷油驱蚊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6809A (zh) * 2016-01-16 2016-04-20 杨建华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微乳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0661A (zh) * 2014-11-07 2016-05-11 李怀胜 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862A (zh) * 2012-02-28 2012-07-04 江苏大学 一种垂盆草薄荷油驱蚊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0661A (zh) * 2014-11-07 2016-05-11 李怀胜 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的中药
CN105496809A (zh) * 2016-01-16 2016-04-20 杨建华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微乳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喻云: "荔枝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 《皮肤病与性病》 *
王晓波主编: "《药物运释系统》", 31 August 2007,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080A (zh) * 2021-08-17 2021-11-26 南京晓庄学院 荔枝草多糖的抗病毒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6214B (zh) 含有蒲公英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和制备方法
CN108567910A (zh) 一种外用缓解眼部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64375A (zh) 一种中药眼用即型凝胶
CN104288356B (zh)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2761A (zh) 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痤疮功效的生物多糖及其应用
CN106511512A (zh) 一种中药外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085248B (zh) 一种治疗宫颈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3301408A (zh)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的按摩膏
CN103301235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40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CN104162058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10664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52819B (zh) 一种妇炎康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736A (zh) 一种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5239B (zh)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664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8397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98197A (zh) 一种杀灭病毒的自然生物平衡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1861A (zh) 繁缕中一种高效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92621A (zh) 抗hpv病毒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213972A (zh) 一种活血通络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8079184B (zh)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CN108553596A (zh) 一种可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95050A (zh) 治疗腹泻的儿科外用按摩软膏配方、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79084B (zh) 一种温肾补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