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8417B -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8417B
CN107978417B CN201711088429.0A CN201711088429A CN107978417B CN 107978417 B CN107978417 B CN 107978417B CN 201711088429 A CN201711088429 A CN 201711088429A CN 107978417 B CN107978417 B CN 107978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optical sensor
controller
fibre optical
magaz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8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8417A (zh
Inventor
林苗
毛建明
胡克
陈鸿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nsheng Magnet Components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YUNSHENG SPECIAL MET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Yuns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nsheng Magnet Components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YUNSHENG SPECIAL MET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Yuns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nsheng Magnet Components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YUNSHENG SPECIAL MET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Yuns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nsheng Magnet Componen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84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8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8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8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8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gnetising or demagnetising
    • H01F13/003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gnetis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包括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连接,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前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前开口,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还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环形传送带、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环形传送带上的料盒、光纤传感器、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和夹持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充磁机、光纤传感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和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连接;优点是充磁效率高,且充磁饱和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磁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磁性产品在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磁性产品作为永磁电机、扬声器、磁选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曳引机和磁共振成像设备仪表等设备的重要部件,对这些设备的质量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目前,磁性产品在电子、电力及五金机械、医疗器械、节能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磁性产品作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永磁电机、磁共振成像设备仪表和曳引机等设备的重要部件,对这些设备的质量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磁性产品必须经过充磁磁化后方可应用在各行各业。传统的磁性产品充磁系统通常包括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连接,螺线管充磁线圈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充磁时,作业人员将已包装的磁性产品根据充磁方向要求从开口处放入螺线管充磁线圈中,然后开启充磁机对磁性产品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后,操作人员再从螺线管充磁线圈中取出磁性产品。传统的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完全通过人工操作,不但充磁效率较低,而且在充磁过程中,磁性产品处于自由放置状态,不可避免的会呈倾斜状态,磁性产品的磁化方向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方向成一定的夹角而非平行,以致磁性产品充磁不均匀。
为了提高充磁效率,随之出现了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磁性产品充磁系统,该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包括充磁机、螺线管充磁线圈、气缸和安装在气缸上的定位夹具,螺线管充磁线圈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操作人员将包装的磁性产品装在定位夹具内,气缸驱动定位夹具移动将其从开口处送入螺线管充磁线圈进行充磁。虽然该磁性产品充磁系统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充磁效率,但是效率仍然较低,而且,虽然在充磁过程中,待充磁产品用定位夹具固定,但是在工作人员将磁性产品装入定位夹具中时,由于人工安装误差,以致磁性产品的位置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偏移,处于倾斜状态,磁性产品的磁化方向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方向成一定的夹角而非平行,以致磁性产品充磁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充磁效率高,且充磁饱和均匀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包括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所述的充磁机和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连接,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前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前开口,所述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还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上的环形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上的料盒、光纤传感器、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和夹持机构,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充磁机、光纤传感器、所述的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和所述的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连接;所述的工作台依次被分为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的上料控制输入面板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的上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的下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同步接收到所述的第一启动信号和所述的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进入工作;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的充磁工位处,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后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后开口,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穿过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上,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且两者相对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升降,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沿水平方向,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相向运动时将位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使其在充磁过程中保持水平;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上料工位处,且位于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的上料工位处的料盒是否到位,当上料工位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向前移动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移动至所述的上料工位处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时,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正好位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内的充磁位置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的前一料盒正好位于所述的下料工位处,此时所述的充磁系统进入充磁工序,所述的驱动器在所述的控制器控制下停止工作,所述的环形传送带停止传送,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夹持机构开始工作将位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后,再控制所述的充磁机开启开始充磁,本次待充磁产品充磁后,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夹持机构复位,一次充磁工序结束,所述的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此时,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上料,如果下料工位处有已充磁产品,则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已充磁产品取下,否则不操作,当所述的控制器再次同步接收到所述的第一启动信号和所述的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再次进入工作,控制所述的驱动器再次开始工作,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继续传送,直至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再次感应到下一料盒进入所述的上料工位时,此时再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周而复始。
所述的料盒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前端的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后端的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左端的第三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右端的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三侧板、所述的第四侧板和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磁性产品的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二进出口。
所述的料盒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推板、第一顶板、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所述的第一顶板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侧,所述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底端与所述的底板的上端之间存在1mm~2mm的间隙,所述的第一进出口位于所述的第一推板和所述的第一顶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前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45度,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二导向柱的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该结构中,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不直接作用于磁性产品,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通过推动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中的第一顶板,而第一顶板又通过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作用于第一推板,在作用于第一推板过程中,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被压缩,由此保证第一推板作用于磁性产品的力平稳且不会对磁性产品造成损伤。
所述的第三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四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取放磁性产品,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料盒内的待充磁产品是否放置到位,如果放置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未被遮挡住生成未遮挡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如果放置不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将被遮挡住而生成被遮挡的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发出警报给操作人员。该结构可以避免磁性产品放置未到位导致出现的充磁不良品,提高合格率。
所述的上料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光栅,所述的第一光栅位于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和环形传送带之间,所述的下料工位处设置有第二光栅,所述的第二光栅位于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和环形传送带之间,所述的第一光栅和所述的第二光栅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传送过程中,如果所述的第一光栅或者所述的第二光栅检测到物体进入,所述的第一光栅或者所述的第二光栅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驱动器停止工作。该结构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安全光栅和第二安全光栅来保证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处操作人员的安全性,由于充磁工位也无需人工介入,由此在整个充磁工艺中可以完全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充磁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工作台、环形传送带、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环形传送带上的料盒、光纤传感器、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和夹持机构,且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后端设置后开口,环形传送带穿过螺线管充磁线圈,控制器分别与充磁机、光纤传感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和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实现磁性产品以流水线方式进行充磁,充磁效率高,并且,在充磁过程中,通过夹持机构中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对料盒中磁性产品进行夹持,保证磁性产品在充磁过程中位置被固定,不会因产生偏移而处于倾斜状态,确保磁性产品的磁化方向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方向成平行状态,保证磁性产品充磁饱和均匀,且充磁工位无人工介入,由此节省人工的同时提高充磁工作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充磁效率高,且充磁饱和均匀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所述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使其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所述的环形传送带上位于工作台面上方的三个料盒分别处于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其中,处于充磁工位处的料盒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内部充磁位置,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位置高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的上料工位处的料盒的前端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
(2)在上料工位处配置一名操作人员,下料工位处也配置一名操作人员;
(3)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中,装料完成后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
(4)所述的控制器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发送启动信号给所述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开始传送,料盒随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移动,在传送过程中,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实时发送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当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完全离开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后,下一料盒继续传送至上料工位处,当下一料盒的前端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时,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再次发送料盒到位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移动至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内部充磁位置处;
(5)进入充磁工序:所述的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给所述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停止工作,所述的环形传送带停止传送,所述的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给所述的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对齐所述的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的控制器再发送启动信号给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伸长,同步相向运动,分别从前开口和后开口处进入螺线管充磁线圈内将料盒中的待充磁产品夹紧;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充磁机开启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后,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充磁机关闭后,所述的控制器先控制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复位,再控制所述的第一气缸复位,充磁完成,此时所述的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
(6)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中,下料工位处如有已充磁产品,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则将其取出,否则不操作;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发送开启信号给所述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继续传送,当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当前感应到的料盒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的前端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时,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再次发送料盒到位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又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已充磁产品的料盒移动至下料工位处,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移动至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内部充磁位置处,此时重复步骤(5)开始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
(7)充磁完成后,重复步骤(6),完成后续待充磁产品的充磁。
所述的料盒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前端的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后端的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左端的第三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右端的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三侧板、所述的第四侧板和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磁性产品的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二进出口。
所述的料盒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推板、第一顶板、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所述的第一顶板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侧,所述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底端与所述的底板的上端之间存在1mm~2mm的间隙,所述的第一进出口位于所述的第一推板和所述的第一顶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前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45度,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二导向柱的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
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料盒内的待充磁产品是否放置到位,如果放置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未被遮挡住生成未遮挡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如果放置不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将被遮挡住而生成被遮挡的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发出警报给操作人员予以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充磁方法优点在于通过采用由工作台、环形传送带、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环形传送带上的料盒、光纤传感器、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和夹持机构构成的充磁系统进行充磁,充磁系统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后端设置后开口,环形传送带穿过螺线管充磁线圈,控制器分别与充磁机、光纤传感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和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实现磁性产品以流水线方式进行充磁,充磁效率高,并且,在充磁过程中,通过夹持机构中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对料盒中磁性产品进行夹持,保证磁性产品在充磁过程中位置被固定,不会因产生偏移而处于倾斜状态,确保磁性产品的磁化方向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方向成平行状态,保证磁性产品充磁饱和均匀,并且充磁工位处无人工介入,由此节省人工的同时提高充磁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料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和夹持机构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包括充磁机(图中未体现)和螺线管充磁线圈1,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1连接,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前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前开口,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还包括工作台2、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环形传送带3、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3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环形传送带3上的料盒4、光纤传感器5、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和夹持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充磁机、光纤传感器5、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和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连接;工作台2依次被分为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设置在工作台2的上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设置在工作台2的下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步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进入工作;螺线管充磁线圈1设置在工作台2的充磁工位处,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后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后开口16,环形传送带3穿过螺线管充磁线圈1;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气缸8固定设置在螺线管充磁线圈1上,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分别与第一气缸8固定连接且两者相对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对称设置,第一气缸8用于驱动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升降,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沿水平方向,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相向运动时将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使其在充磁过程中保持水平;光纤传感器5设置在上料工位处,且位于环形传送带3的一侧,光纤传感器5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是否到位,当上料工位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向前移动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4移动至上料工位处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时,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正好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的充磁位置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的前一料盒4正好位于下料工位处,此时充磁系统进入充磁工序,驱动器在控制器控制下停止工作,环形传送带3停止传送,控制器控制夹持机构开始工作将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后,再控制充磁机开启开始充磁,本次待充磁产品充磁后,控制器控制夹持机构复位,一次充磁工序结束,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此时,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上料,如果下料工位处有已充磁产品,则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已充磁产品取下,否则不操作,当控制器再次同步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再次进入工作,控制驱动器再次开始工作,环形传送带3继续传送,直至光纤传感器5再次感应到下一料盒4进入上料工位时,此时再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周而复始。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包括充磁机(图中未体现)和螺线管充磁线圈1,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1连接,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前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前开口,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还包括工作台2、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环形传送带3、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3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环形传送带3上的料盒4、光纤传感器5、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和夹持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充磁机、光纤传感器5、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和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连接;工作台2依次被分为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设置在工作台2的上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设置在工作台2的下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步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进入工作;螺线管充磁线圈1设置在工作台2的充磁工位处,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后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后开口16,环形传送带3穿过螺线管充磁线圈1;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气缸8固定设置在螺线管充磁线圈1上,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分别与第一气缸8固定连接且两者相对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对称设置,第一气缸8用于驱动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升降,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沿水平方向,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相向运动时将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使其在充磁过程中保持水平;光纤传感器5设置在上料工位处,且位于环形传送带3的一侧,光纤传感器5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是否到位,当上料工位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向前移动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4移动至上料工位处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时,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正好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的充磁位置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的前一料盒4正好位于下料工位处,此时充磁系统进入充磁工序,驱动器在控制器控制下停止工作,环形传送带3停止传送,控制器控制夹持机构开始工作将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后,再控制充磁机开启开始充磁,本次待充磁产品充磁后,控制器控制夹持机构复位,一次充磁工序结束,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此时,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上料,如果下料工位处有已充磁产品,则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已充磁产品取下,否则不操作,当控制器再次同步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再次进入工作,控制驱动器再次开始工作,环形传送带3继续传送,直至光纤传感器5再次感应到下一料盒4进入上料工位时,此时再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周而复始。
本实施例中,料盒4包括底板41、设置在底板41前端的第一侧板42、设置在底板41后端的第二侧板43、设置在底板41左端的第三侧板44和设置在底板41右端的第四侧板45,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43、第三侧板44、第四侧板45和底板41之间形成磁性产品的容纳腔,第一侧板42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一进出口46,第二侧板43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二进出口47。
本实施例中,料盒4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10和第二缓冲机构11,第一缓冲机构10设置在第一进出口46处,第二缓冲机构11设置在第二进出口47处;第一缓冲机构10包括第一推板101、第一顶板102、第一导向柱103、第二导向柱104和第三导向柱105,第一顶板102位于第一侧板42的前侧,第一推板101位于容纳腔内,第一推板101的底端与底板41的上端之间存在1mm~2mm的间隙,第一进出口46位于第一推板101和第一顶板102之间,第一导向柱103、第二导向柱104和第三导向柱105的前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第一顶板102上,第一导向柱103、第二导向柱104和第三导向柱105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45度,第一侧板42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导向柱103的后端穿过第一过孔后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板101上,第二导向柱104的后端通过第一进出口46后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板101上,第三导向柱105的后端穿过第二过孔后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板101上,第一导向柱10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板102的后端面接触,第一弹簧的后端与第一侧板42的前端面接触,第二导向柱10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板102的后端面接触,第二弹簧的后端与第一推板101的前端面接触,第三导向柱105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板102的后端面接触,第三弹簧的后端与第一侧板42的前端面接触,第二缓冲机构11的结构与第一缓冲机构10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二进出口47处。
本实施例中,第三侧板4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8,第四侧板45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9。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对称设置在环形传送带3的左右两侧,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料盒4内的待充磁产品是否放置到位,如果放置到位,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未被遮挡住生成未遮挡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如果放置不到位,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将被遮挡住而生成被遮挡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警报给操作人员予以调整。
本实施例中,上料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光栅14,第一光栅14位于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和环形传送带3之间,下料工位处设置有第二光栅15,第二光栅15位于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和环形传送带3之间,第一光栅14和第二光栅15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在环形传送带3传送过程中,如果第一光栅14或者第二光栅15检测到物体进入,第一光栅14或者第二光栅15发送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停止工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使其处于待机状态,此时,环形传送带3上位于工作台2面上方的三个料盒4分别处于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其中,处于充磁工位处的料盒4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内部充磁位置,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位置高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前开口和后开口,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的前端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
(2)在上料工位处配置一名操作人员,下料工位处也配置一名操作人员;
(3)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中,装料完成后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控制器;
(4)控制器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发送启动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环形传送带3开始传送,料盒4随环形传送带3移动,在传送过程中,光纤传感器5实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当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完全离开光纤传感器5后,下一料盒4继续传送至上料工位处,当下一料盒4的前端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时,光纤传感器5再次发送料盒4到位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4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移动至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内部充磁位置处;
(5)进入充磁工序: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停止工作,环形传送带3停止传送,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给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对齐前开口和后开口,控制器再发送启动信号给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伸长,同步相向运动,分别从前开口和后开口处进入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将料盒4中的待充磁产品夹紧;控制器控制充磁机开启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充磁机关闭后,控制器先控制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复位,再控制第一气缸8复位,充磁完成,此时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
(6)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中,下料工位处如有已充磁产品,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则将其取出,否则不操作;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开启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环形传送带3继续传送,当光纤传感器5当前感应到的料盒4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4的前端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时,光纤传感器5再次发送料盒4到位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4又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已充磁产品的料盒4移动至下料工位处,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移动至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内部充磁位置处,此时重复步骤(5)开始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
(7)充磁完成后,重复步骤(6),完成后续待充磁产品的充磁。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使其处于待机状态,此时,环形传送带3上位于工作台2面上方的三个料盒4分别处于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其中,处于充磁工位处的料盒4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内部充磁位置,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位置高于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前开口和后开口,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的前端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
(2)在上料工位处配置一名操作人员,下料工位处也配置一名操作人员;
(3)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中,装料完成后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控制器;
(4)控制器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发送启动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环形传送带3开始传送,料盒4随环形传送带3移动,在传送过程中,光纤传感器5实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当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完全离开光纤传感器5后,下一料盒4继续传送至上料工位处,当下一料盒4的前端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时,光纤传感器5再次发送料盒4到位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4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移动至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内部充磁位置处;
(5)进入充磁工序: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停止工作,环形传送带3停止传送,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给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对齐前开口和后开口,控制器再发送启动信号给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伸长,同步相向运动,分别从前开口和后开口处进入螺线管充磁线圈1内将料盒4中的待充磁产品夹紧;控制器控制充磁机开启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充磁机关闭后,控制器先控制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复位,再控制第一气缸8复位,充磁完成,此时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
(6)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4中,下料工位处如有已充磁产品,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则将其取出,否则不操作;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6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7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开启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环形传送带3继续传送,当光纤传感器5当前感应到的料盒4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4的前端被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时,光纤传感器5再次发送料盒4到位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4又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已充磁产品的料盒4移动至下料工位处,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4移动至螺线管充磁线圈1的内部充磁位置处,此时重复步骤(5)开始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
(7)充磁完成后,重复步骤(6),完成后续待充磁产品的充磁。
本实施例中,料盒4包括底板41、设置在底板41前端的第一侧板42、设置在底板41后端的第二侧板43、设置在底板41左端的第三侧板44和设置在底板41右端的第四侧板45,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43、第三侧板44、第四侧板45和底板41之间形成磁性产品的容纳腔,第一侧板42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一进出口46,第二侧板43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二进出口47。
本实施例中,料盒4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10和第二缓冲机构11,第一缓冲机构10设置在第一进出口46处,第二缓冲机构11设置在第二进出口47处;第一缓冲机构10包括第一推板101、第一顶板102、第一导向柱103、第二导向柱104和第三导向柱105,第一顶板102位于第一侧板42的前侧,第一推板101位于容纳腔内,第一推板101的底端与底板41的上端之间存在1mm~2mm的间隙,第一进出口46位于第一推板101和第一顶板102之间,第一导向柱103、第二导向柱104和第三导向柱105的前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第一顶板102上,第一导向柱103、第二导向柱104和第三导向柱105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45度,第一侧板42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导向柱103的后端穿过第一过孔后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板101上,第二导向柱104的后端通过第一进出口46后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板101上,第三导向柱105的后端穿过第二过孔后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板101上,第一导向柱10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板102的后端面接触,第一弹簧的后端与第一侧板42的前端面接触,第二导向柱10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板102的后端面接触,第二弹簧的后端与第一推板101的前端面接触,第三导向柱105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板102的后端面接触,第三弹簧的后端与第一侧板42的前端面接触,第二缓冲机构11的结构与第一缓冲机构10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二进出口47处。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对称设置在环形传送带3的左右两侧,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料盒4内的待充磁产品是否放置到位,如果放置到位,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未被遮挡住生成未遮挡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如果放置不到位,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12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13将被遮挡住而生成被遮挡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警报给操作人员予以调整。

Claims (10)

1.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包括充磁机和螺线管充磁线圈,所述的充磁机和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连接,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前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前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还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上的环形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转动的驱动器、六个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上的料盒、光纤传感器、控制器、上料控制输入面板、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和夹持机构,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充磁机、光纤传感器、所述的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和所述的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连接;
所述的工作台依次被分为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的上料控制输入面板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的上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下料控制输入面板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的下料工位处,用于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同步接收到所述的第一启动信号和所述的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进入工作;
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的充磁工位处,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后端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后开口,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穿过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上,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且两者相对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升降,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沿水平方向,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相向运动时将位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使其在充磁过程中保持水平;
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上料工位处,且位于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的上料工位处的料盒是否到位,当上料工位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向前移动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移动至所述的上料工位处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时,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正好位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内的充磁位置处,前一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的前一料盒正好位于所述的下料工位处,此时所述的充磁系统进入充磁工序,所述的驱动器在所述的控制器控制下停止工作,所述的环形传送带停止传送,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夹持机构开始工作将位于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内部的待充磁产品夹紧后,再控制所述的充磁机开启开始充磁,本次待充磁产品充磁后,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夹持机构复位,一次充磁工序结束,所述的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此时,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上料,如果下料工位处有已充磁产品,则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已充磁产品取下,否则不操作,当所述的控制器再次同步接收到所述的第一启动信号和所述的第二启动信号后开始再次进入工作,控制所述的驱动器再次开始工作,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继续传送,直至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再次感应到下一料盒进入所述的上料工位时,此时再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周而复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盒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前端的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后端的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左端的第三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右端的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三侧板、所述的第四侧板和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磁性产品的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二进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盒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
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推板、第一顶板、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所述的第一顶板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侧,所述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底端与所述的底板的上端之间存在1mm~2mm的间隙,所述的第一进出口位于所述的第一推板和所述的第一顶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前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45度,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二导向柱的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四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料盒内的待充磁产品是否放置到位,如果放置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未被遮挡住生成未遮挡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如果放置不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将被遮挡住而生成被遮挡的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发出警报给操作人员予以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光栅,所述的第一光栅位于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和环形传送带之间,所述的下料工位处设置有第二光栅,所述的第二光栅位于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和环形传送带之间,所述的第一光栅和所述的第二光栅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传送过程中,如果所述的第一光栅或者所述的第二光栅检测到物体进入,所述的第一光栅或者所述的第二光栅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驱动器停止工作。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所述的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使其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所述的环形传送带上位于工作台面上方的三个料盒分别处于上料工位、充磁工位和下料工位,其中,处于充磁工位处的料盒位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内部充磁位置,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位置高于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的上料工位处的料盒的前端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
(2)在上料工位处配置一名操作人员,下料工位处也配置一名操作人员;
(3)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中,装料完成后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
(4)所述的控制器收到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后,发送启动信号给所述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开始传送,料盒随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移动,在传送过程中,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实时发送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当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完全离开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后,下一料盒继续传送至上料工位处,当下一料盒的前端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时,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再次发送料盒到位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移动至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内部充磁位置处;
(5)进入充磁工序:所述的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给所述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停止工作,所述的环形传送带停止传送,所述的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给所述的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对齐所述的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的控制器再发送启动信号给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伸长,同步相向运动,分别从前开口和后开口处进入螺线管充磁线圈内将料盒中的待充磁产品夹紧;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充磁机开启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后,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充磁机关闭后,所述的控制器先控制所述的第二气缸和所述的第三气缸复位,再控制所述的第一气缸复位,充磁完成,此时所述的充磁系统回到待机状态;
(6)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将待充磁产品装入上料工位处的料盒中,下料工位处如有已充磁产品,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则将其取出,否则不操作;上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通过上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下料工位处的操作人员同步通过下料控制输入面板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发送开启信号给所述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开始工作,驱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继续传送,当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当前感应到的料盒离开上料工位,下一料盒的前端被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时,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再次发送料盒到位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器,此时,所有的料盒又向前移动一个工位,装有已充磁产品的料盒移动至下料工位处,装有待充磁产品的料盒移动至所述的螺线管充磁线圈的内部充磁位置处,此时重复步骤(5)开始进入下一次充磁工序;
(7)充磁完成后,重复步骤(6),完成后续待充磁产品的充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盒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前端的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后端的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左端的第三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右端的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三侧板、所述的第四侧板和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磁性产品的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第二进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盒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推板、第一顶板、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所述的第一顶板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侧,所述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底端与所述的底板的上端之间存在1mm~2mm的间隙,所述的第一进出口位于所述的第一推板和所述的第一顶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前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45度,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二导向柱的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进出口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三导向柱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过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推板上,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推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顶板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的充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环形传送带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料工位处料盒内的待充磁产品是否放置到位,如果放置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未被遮挡住生成未遮挡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如果放置不到位,所述的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将被遮挡住而生成被遮挡的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发出警报给操作人员予以调整。
CN201711088429.0A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Active CN107978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8429.0A CN107978417B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8429.0A CN107978417B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8417A CN107978417A (zh) 2018-05-01
CN107978417B true CN107978417B (zh) 2019-09-03

Family

ID=6201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8429.0A Active CN107978417B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8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366B (zh) * 2018-06-04 2019-07-09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组件的磁钢粘接夹具及其粘接方法
CN108924728A (zh) * 2018-08-30 2018-11-30 南京万孚电声有限公司 扬声器组件自动装配机
CN115512926B (zh) * 2022-11-15 2023-03-03 成都图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磁铁充磁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5631U (zh) * 2016-06-24 2016-12-28 杭州铭哲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打标加隔片充磁一体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9108B2 (ja) * 2012-04-17 2015-0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着磁方法
CN104003025B (zh) * 2013-08-27 2016-05-11 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充磁装箱机
CN204143994U (zh) * 2014-05-16 2015-02-04 北京祐林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钕铁硼永磁体的全自动充磁机
CN104021912B (zh) * 2014-06-17 2016-03-23 上海雷尼威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码道充磁的充磁设备以及充磁方法
CN104882244A (zh) * 2015-06-01 2015-09-02 苏州市东泰磁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磁环全自动充磁生产线
CN205225870U (zh) * 2015-12-11 2016-05-11 东莞市佳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磁压磁环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5631U (zh) * 2016-06-24 2016-12-28 杭州铭哲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打标加隔片充磁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8417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8417B (zh) 一种流水线式磁性产品充磁系统及其充磁方法
CN102879759B (zh) 一种电力计量装置的自动送线加封检定设备及其方法
CN106602387B (zh) 一种线束连接器组装一体机
CN105703195B (zh) 一种四色散装端子压着机
CN105855869B (zh) 一种防雨盒转轴自动装配机
CN205629933U (zh) 光纤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CN105750905A (zh) 光纤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CN102401948A (zh) 一种光收发器组装件的自动压装方法及设备
CN109317958A (zh) 一种多面自动锁螺丝设备
CN204008087U (zh) 拔插试验装置
CN110508511A (zh) 检测设备
CN109510412A (zh) 一种能够连续上料的磁瓦定子组装机
CN207993976U (zh) 一种电芯抓取手爪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装配机器人
CN202894399U (zh) 轴杆双向打孔机
CN204021918U (zh) 一种充磁器吸料装置
CN212670005U (zh) 一种珠子输送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绣花机
CN208409055U (zh) 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
CN208496243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确定位装配装置
CN208409116U (zh) 一种电机机壳装配前姿态调整系统
CN105881020A (zh) 一种控阀优劣品检分机构、控阀加工设备及加工和控制方法
CN203839153U (zh) 一种自动充磁机
CN109850532A (zh) 一种书籍输送带设备使用的书籍收拢装置
CN106428764B (zh) 一种喇叭自动抓取机器人手爪
CN212560702U (zh)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CN208608518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上料用自动插拔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