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0702U -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60702U CN212560702U CN202021247513.XU CN202021247513U CN212560702U CN 212560702 U CN212560702 U CN 212560702U CN 202021247513 U CN202021247513 U CN 202021247513U CN 212560702 U CN212560702 U CN 212560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lower section
- clamping
- clamper
- b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956 embroi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700022029 GBL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包括一驱动轴、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上段夹持器的上段凸轮、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在驱动轴旋转一圈内,下段夹持器打开、夹紧的频率高于上段夹持器的打开、夹紧频率。下段夹持器的打开、夹紧不再与上段夹持器完全同步,与上段夹持器异步,当导珠杆下端缺珠时,下段夹持器打开将下段夹持器与上段夹持器之间的珠子释放至导珠杆下端,由于下段夹持器与上段夹持器不同步,可更有效的降低上段夹持器处向下的滑移的珠子连续被下段夹持器夹住的概率,避免在进一步校正检测满珠状态下的误报,使夹持器结构的送珠机构工作更为可靠,更具有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珠子的机构及绣花机。
背景技术
珠子绣由于色彩及立体感较好,迅速得到了广泛推广。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绣珠装置用排珠送珠装置,包括动力驱动分配装置、若干导珠杆上段夹持器和导珠杆下段夹持器,动力驱动分配装置驱动至少一个上段夹持器夹持定位导珠杆,动力驱动分配装置驱动下段夹持器夹持导珠杆,下段夹持器距离最近的上段夹持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在下段夹持器距离最近的上段夹持器之间的绣珠容纳段上贯穿足够的绣珠,下段夹持器上设有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判断导珠杆末端有没有珠子,从而将存储在导珠杆上面的珠子释放至导珠杆末段。
下段夹持器的检测原理为,动力驱动分配装置的驱动轴旋转一圈,设置于驱动轴与上、下段的夹持器对应的凸轮驱动相应的夹持器完成开夹、夹紧导珠杆的动作,其中任何时候至少有一个上段夹持器夹持定位导珠杆。在旋转轴一个旋转周期内,上、下段的夹持器交错开夹后,将珠子从导珠杆上向下逐个夹持器输送。在下段夹持器开夹后,位于该下段夹持器上方的珠子沿导珠杆自由下落,从导珠杆下端依次向上堆积。当下段夹持器在一个周期内产生夹紧动作时,如果导珠杆末端珠子未满,即堆积高度未到达下段夹持器处,下段夹持器在夹紧动作时则会夹紧在导珠杆上。传感器检测到下段夹持器夹在导珠杆上的位置时,系统则认为,珠子未满。系统将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的驱动轴继续旋转,通过驱动轴上相应的凸轮,继续将夹持器交错打开, 将导珠杆上的珠子逐步向下输送,直至导珠杆下端的珠子堆积至下端夹持器处,下段夹持器在夹紧动作时则会夹紧在导珠杆上堆积的珠子上,当传感器检测下段夹持器夹持在珠子上,系统则认为珠子已满。系统将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的驱动轴停止旋转。直至导珠杆末端的珠子被消耗完,使下段夹持器夹持导珠杆,被传感器再次检测到,系统则会再次启动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将导珠杆上段的珠子持续向下输送。
为了避免向下滑移的珠子意外被下段夹持器夹住,出现满珠的误报,通常驱动轴会多旋转一圈或几圈,使下段夹持器再次或多次被打开,以便于在未满珠的情况下,排除导珠杆位于下段夹持器处的珠子。
通常导珠杆上端设有串珠器,为了节约成本和减缓控制步骤、从而便于控制,串珠器通常与动器驱动分配装置采用同一驱动轴。
上述结构在实际的使用中,导珠杆下方缺珠时,需要将珠子从导珠杆上方向下输送,在驱动轴的一个旋转周期内,上、下段夹持器也交错打开,将珠子从上段持续输送至下段,随着下段夹持器的打开珠子持续向下滑移。由于意外情况,从导珠杆上段夹持器处、向下滑移的珠子滑移不顺畅临时卡在导珠杆位于下段夹持器处、或者巧合,下段夹持器持续连续夹持在向下滑移的珠子上,被传感器检测到,系统误认为满珠不缺珠,系统会多旋转一圈或多圈,继续检测。在多转一圈或多圈的过程中,由于上、下段夹持器也依旧打开,有一定几率的意外情况向下滑移不顺畅的珠子临时卡在导珠杆位于下段夹持器处、或者巧合,下段夹持器持续连续夹持在向下滑移的珠子上,被传感器检测到,系统误认为,满珠不缺珠,这样一个死循环。进而由于下段夹持器就是用于夹持珠子判断是否满珠,从而被设计为较大的厚度,因此会增加连续误夹珠子的概率,从而使系统出现误判,最终容易出现漏珠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下段夹持器误报满珠的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导珠杆、夹持导珠杆的上、下段夹持器,驱动上、下段夹持器夹紧或打开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所述的上段夹持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驱动上段夹持器夹紧或打开,其中至少有一个上段夹持器夹持定位导珠杆,所述的下段夹持器设有检测下段夹持器夹持位置状态的检测器,所述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包括一驱动轴、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上段夹持器的上段凸轮、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作为改进,驱动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下段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所述的下段凸轮驱动相应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多于上段凸轮的凹凸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段凸轮的凹凸部设有3-5个,所述的上段凸轮的凹凸部设有1个。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段夹持器包括一对夹持臂,与下段凸轮相配合、驱动夹持臂打开、夹紧的驱动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对夹持臂内相应处设有夹持导珠杆的夹槽;一或一对夹持臂设有夹紧的弹性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对夹持臂为同步夹持、张开的夹持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对夹持臂可转动的机架所设的固定架上,所述的驱动件滑移活动与一对夹持臂连接,活动连接处与相应夹持臂的转动处构成驱动夹持臂夹紧、张开的驱动力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对夹持臂内部相应处设有驱动槽,所述的驱动件设有与一对驱动槽相适应的驱动臂,滑移的驱动件通过驱动臂与驱动槽相配合构成对夹持臂的夹紧、张开驱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珠杆上端连接穿珠机构。
一种绣花机,包括设置于绣花机上的至少一个机头,所述的至少一个机头上安装有上述任意一方案所述的输送机构,所述的输送机构底部设有与导珠杆相配合、将珠子从导珠杆接珠工位输送至绣珠工位即绣针正下方的送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绣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包括一驱动轴、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上段夹持器的上段凸轮、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驱动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下段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所述的下段凸轮驱动相应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多于上段凸轮的凹凸部。在驱动轴旋转一圈内,下段夹持器打开、夹紧的频率高于上段夹持器的打开、夹紧频率。下段夹持器的打开、夹紧不再与上段夹持器完全同步,与上段夹持器异步,其有益效果是,当导珠杆下端缺珠时,下段夹持器打开将下段夹持器与上段夹持器之间的珠子释放至导珠杆下端,由于下段夹持器与上段夹持器不同步,可更有效的降低上段夹持器处向下的滑移的珠子连续被下段夹持器夹住的概率,避免在进一步校正检测满珠状态下的误报,使夹持器结构的送珠机构工作更为可靠,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机构的仰视图。
图5是图3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上段凸轮驱动上段夹持器的示意图。
图7是下段凸轮驱动下段夹持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7,一种输送机构,包括相对安装固定各部件的机架1、用于穿珠并导向珠子的导珠杆2、夹持导珠杆2的上、下段夹持器3、4,驱动上、下段夹持器3、4夹紧或打开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所述的上段夹持器3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上、下段夹持器3夹紧或打开,其中任何时候至少有一个上段夹持器3是夹持定位导珠杆2,以防止导珠杆2下落。所述的下段夹持器4设有至少一个,如果下段夹持器4设置多个,可任选一下段夹持器用于检测器配合检测,本实施案例中,下段夹持器4设有一个。
所述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包括一驱动轴52、设置于驱动轴52相应处驱动相应上段夹持器3的上段凸轮35、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下段夹持器4的下段凸轮45,驱动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45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下段夹持器4夹紧、打开的凹凸部6,所述的下段凸轮45驱动相应下段夹持器4夹紧、打开的凹凸部6多于上段凸轮35的凹凸部6。
参见图7,所述的下段凸轮45的凹凸部6设有3-5个,参见图6,所述的上段凸轮35的凹凸部6设有1个。这样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的驱动轴52旋转一周,控制下段夹持器4打开、夹紧的频率高于上段夹持器3的打开、夹紧频率,以便于实现更为准确的检测,进一步避免下段夹持器4连续两次以上夹住上段夹持器3刚刚滑落的珠子。可有效减少误报率。
上、下段夹持器3、4之间可设置一定的距离段,以便于该段容纳存储一定量的珠子。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下段夹持器4打开,从而释放输送下段夹持器4上方的珠子向下滑移。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下段夹持器4的夹紧,如果珠子没有满,则下段夹持器4夹持在导珠杆2上,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连续驱动下段夹持器4开合,直至导珠杆2下端满珠,被下段夹持器4夹住所在处的珠子,导致下段夹持器4不能夹持导珠杆,下段夹持器4不能完全闭合。
所述的下段夹持器4设有检测下段夹持器4夹持位置状态的检测器40,检测器40可设置于下段夹持器4的上方或下方,可用于检测下段夹持器4的夹持位置,进一步结合控制系统判断是否满珠,控制系统可独立设置,也可以采用绣花机的系统。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上、下段夹持器3夹紧或打开,珠子从导珠杆2上方向下输送时,如果下段夹持器4夹持在珠子上,被检测器40检测到,系统则认为可能满珠,为了进一步确认是否满珠,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会先反转能使下段夹持器4张开的适当角度,然后再次正转驱动下段夹持器4打开、夹紧,如果下段夹持器4下侧的导珠杆未满珠,被下段夹持器4夹持过的珠子,下段夹持器4松开后,该被松开的珠子则会向下滑移,以便于将珠子从上至下输送,不会产生滞留或连续两次在未满珠情况下被下段夹持器4夹持到珠子。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下段夹持器4会重上述过程复多次,直至至少连续两次下段夹持器4都夹持在珠子上,才会认为满珠。可通过系统设置,根据导珠杆2下端珠子的消耗时间或消耗量,定时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下段夹持器4打开,向下释放珠子。以便于实现连续供珠。
上、下段夹持器3、4均可包括一对夹持臂,上段夹持器3主要用于定位导珠杆2,与导珠杆2配合处,设为刃口状,主要用于分离珠子,防止上段夹持器3夹在珠子上,以保证刃口状的上段夹持器3夹紧后夹持在导珠杆2上,导珠杆2位于相应的上段夹持器3处可设置用于与刃口状的上段夹持器配合的定位凹槽。上段夹持器3可设置4-6个。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50,与驱动电机50电机轴带轮配合的驱动轴52,上、下段凸轮设置于驱动轴位于相应的夹持器的相应处。
下段夹持器4用于夹持珠子,具有一定的厚度。
所述的下段夹持器4包括一对夹持臂41、与下段凸轮45相配合、驱动夹持臂41打开、夹紧的驱动件62。
所述的一对夹持臂41为同步夹持、张开的夹持臂。当然如果有必要,可通过在夹持臂41之间设置相配合的同步齿轮。
所述的一对夹持臂41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的固定架11上,固定架11固定于机架1上,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所述的驱动件滑移活动与一对夹持臂41连接,活动连接处与相应夹持臂41的转动处构成驱动夹持臂41夹紧、张开的驱动力臂。
所述的一对夹持臂41内部相应处设有驱动槽44,所述的驱动件62设有与一对驱动槽相适应的驱动臂63,滑移的驱动件62通过驱动臂63与驱动槽相配合构成对夹持臂41的夹紧、张开驱动。所述的一对夹持臂41内相应处设有夹持导珠杆2的夹槽42;所述的一或一对夹持臂41设有夹紧的弹性力,可通过在驱动件62上设置弹性体43,拉动夹持臂41夹紧。一对夹持臂41、驱动槽44与驱动臂63对称设置,可实现通过驱动件62控制一对夹持臂41同步夹紧或张开。
所述的导珠杆2上端可连接珠串,为了便于使用,绣散珠,所述的导珠杆2上端可直接连接穿珠机构10,穿珠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或在先申请的专利的技术,本申请就不再过多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结构,本是用心还提供一种避免满珠误报的方法,设置下段夹持器4、及至少两个上段夹持器3相配合夹持导珠杆2,设置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上、下段夹持器4夹紧、打开,任何时候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驱动至少一个上段夹持器3夹持定位导珠杆2,设置检测器40检测下段夹持器4夹持珠子或导珠杆2的位置。
避免满珠误报的方法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a、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的驱动轴52正向旋转,驱动轴52上与上段夹持器3对应的上段凸轮35驱动上段夹持器3的打开、夹紧,驱动轴52上与下段夹持器4对应的下段凸轮45驱动上段夹持器3的打开、夹紧。 b、控制系统采集检测器40检测到下段夹持器4夹持在导珠杆2上,控制系统持续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的继续反复的驱动下段夹持器4的打开、夹紧。 c、直至控制系统采集到检测器40检测到下段夹持器4夹持到珠子上,控制系统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的驱动轴52反向旋转至能使下段夹持器4打开的适当角度后。 d、控制系统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的驱动轴52继续正向旋转的驱动上、下段夹持器3、4的打开、夹紧,控制系统持续采集检测器40检测下段夹持器4夹持的夹持状态。 e、反复的持续b-d步骤,一直到检测器40连续至少两次检测到下段夹持器4夹持到珠子上,控制系统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停止驱动上、下段夹持器4工作。 其中,在驱动轴52一个旋转周期内,驱动下段夹持器4的下段凸轮45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下段夹持器4夹紧、打开的凹凸部6,在一个旋转周期内所述的下段凸轮45驱动相应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6多于上段凸轮35的凹凸部6。
如果控制系统首次就采集到检测器40检测到下段夹持器4夹持到珠子上,反复的持续c-d步骤, 一直到检测器40连续至少两次检测到下段夹持器4夹持到珠子上,控制系统控制动力驱动分配装置5停止驱动上、下段夹持器4工作。以便于节约能源和减少机身振动,保持机身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采用上述输送机构的结构及其他相应的方法。
Claims (10)
1.一种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导珠杆、夹持导珠杆的上、下段夹持器,驱动上、下段夹持器夹紧或打开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所述的上段夹持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驱动上段夹持器夹紧或打开,其中至少有一个上段夹持器夹持定位导珠杆,所述的下段夹持器设有检测下段夹持器夹持位置状态的检测器,所述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包括一驱动轴、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上段夹持器的上段凸轮、设置于驱动轴相应处驱动相应下段夹持器的下段凸轮,其特征在于:驱动下段夹持器的凸轮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下段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所述的下段凸轮驱动相应夹持器夹紧、打开的凹凸部多于上段凸轮的凹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段凸轮的凹凸部设有3-5个,所述的上段凸轮的凹凸部设有1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段夹持器包括一对夹持臂、与下段凸轮相配合、驱动夹持臂打开、夹紧的驱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夹持臂内相应处设有夹持导珠杆的夹槽。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夹持臂可转动的机架所设的固定架上,所述的驱动件滑移活动与一对夹持臂连接,活动连接处与相应夹持臂的转动处构成驱动夹持臂夹紧、张开的驱动力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夹持臂内部相应处设有驱动槽,所述的驱动件设有与一对驱动槽相适应的驱动臂,滑移的驱动件通过驱动臂与驱动槽相配合构成对夹持臂的夹紧、张开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夹持臂为同步夹持、张开的夹持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臂设有夹紧的弹性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珠杆上端连接穿珠机构。
10.一种绣花机,包括设置于绣花机上的至少一个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机头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所述的输送机构底部设有与导珠杆相配合、将珠子从导珠杆接珠工位输送至绣珠工位即绣针正下方的送珠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47513.XU CN212560702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47513.XU CN212560702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60702U true CN212560702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14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47513.XU Active CN212560702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60702U (zh) |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21247513.XU patent/CN212560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03195B (zh) | 一种四色散装端子压着机 | |
EP0141252A2 (en) | Method amd apparatus for sewing elongated fabrik piece | |
CN109004497B (zh) | 电源线自动化装置 | |
CN212670005U (zh) | 一种珠子输送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绣花机 | |
CN110104246A (zh) | 轨距挡板自动扎捆机、轨距挡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 |
CN212560702U (zh) | 一种输送机构及绣花机 | |
CN109514256A (zh) | 安全型针组件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1778643A (zh) | 一种输送机构、绣花机及避免满珠误报的方法 | |
CN106738034B (zh) | 一种全自动手提袋打眼穿绳机 | |
CN206524511U (zh) | 一种线束连接器组装一体机 | |
CN206768387U (zh) | 一种缝纫设备的自动换梭芯装置 | |
CN110592834A (zh) | 一种珠绣机送珠机构及珠绣机 | |
CN109703230A (zh) | 纸张自动打孔穿线打结机 | |
CN210916581U (zh) | 一种换色装置 | |
CN215887484U (zh) | 一种可输送多色或/和多规格珠子的送珠机构及绣花机 | |
CN214736610U (zh) | 一种多色或/和多规格送珠装置及绣花机 | |
CN216141725U (zh) | 一种可输送多色或/多规格珠子的珠子输送机构 | |
CN215856704U (zh) | 一种多色或/和多规格供珠装置及绣花机 | |
CN214736609U (zh) | 一种可绣多色或/和多规格珠子的送珠装置及绣花机 | |
CN110170815A (zh) | 一种双点牙拉链颗粒齿装配机 | |
CN206476571U (zh) | 一种卡片收取装置 | |
CN212670003U (zh) | 一种绣片状饰材的装置及绣花机 | |
CN206849690U (zh) | 一种新型双线并绕绕线机 | |
CN207013545U (zh) | 一种轮椅背靠管自动化成型设备 | |
CN112176569A (zh) | 一种可绣多色或/和多规格珠子的送珠装置及绣花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