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367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3679A
CN107953679A CN201710952484.3A CN201710952484A CN107953679A CN 107953679 A CN107953679 A CN 107953679A CN 201710952484 A CN201710952484 A CN 201710952484A CN 107953679 A CN107953679 A CN 107953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ed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24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3679B (zh
Inventor
冈村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UA NEWS AGENCY
Original Assignee
XINHUA NEWS AGENC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UA NEWS AGENCY filed Critical XINHUA NEWS AGENCY
Publication of CN107953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3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3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36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41J15/165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for tensio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by use of redirecting rollers or redirecting nonrevolving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6Veined printings; Fluorescent printings; Stereoscopic images; Imitated patterns, e.g. tissues, text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in Braille or with keyboar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by blind or disabled per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Platenless printing, i.e. conveying the printing material freely, without support on its back, through the printing zone opposite to th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26Regis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embossing, e.g. for making matrices for stereo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通过向在表面上均匀地涂敷有由于热而发泡的发泡胶囊的记录介质施加热来形成立体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送辊(20)、运送辊(22)以及排送辊(23),它们将记录介质向机内输送而进行运送;运送导引件(40),其被配置成以图像形成位置为顶点的凸状,限制所运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热敏头组件(11),其被设置成热敏头前端部(11c)从图像形成位置的下方抵接于记录介质,对于记录介质(30)施加热而形成立体图像;以及张力辊(21),其被设置在与图像形成位置相比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靠上游侧的位置处,向所运送的记录介质施加张力而将记录介质向热敏头前端部(11c)的方向按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热敏头来形成立体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面向视觉障碍者的盲文和触觉图用的立体图像的领域中,使用机械式地在纸上打出凸型的方式的盲文打印机。但是,作为触觉图用的图是通过点的连续来表示直线和曲线的,无法描绘原本的直线和曲线。并且,由于是机械式的,因此装置尺寸大,动作声音也大,而且价格高,因此没有在出于个人使用的目的的用途中普及。
在日本特许第3775613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热敏打印机和记录片材来制作凹凸图像的方法,其中,该记录片材使用热膨胀性或热收缩性的材料。这是如下的方法:通过热敏头并使用印刷色带而在记录片材上记录黑白或者彩色的二维图像,接着将罩带(coverribbon)夹在热敏头与印刷后的使用了热膨胀性或热收缩性的材料的记录片材之间,从罩带之上进行加热而形成黑白或彩色图像。这是现有的在热敏印刷部位再次通过热敏头进行加热处理而在黑白或彩色图像的任意的部位制作凹凸的方法。
在日本特开平7-12526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热敏记录装置:使热敏头抵接于热发泡性的记录介质的背面,施加热敏头的热而在记录介质上简单地形成凸状。在该热敏记录装置中,采用了通过使用用于将记录介质向热敏头按压的、具有凹部或者肋状的槽的压纸辊而不会妨碍记录介质的膨胀的构造。
并且,公知有使用涂敷有热发泡性材料的胶囊纸作为记录介质的立体复印系统。是如下的方式:通过复印机、使用黑色的碳粉在要想立体化的部位进行打印,通过其他装置的立体制作机、使用卤素光等向胶囊纸表面照射高热,利用在黑色碳粉部分尤其聚热的现象而使该黑色部分发泡来形成立体图像。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所记载的课题。例如,在日本特开平7-125266号公报的结构中,在膨胀而形成了凸部的部位,根据上述凹部或肋的形状而产生限制,即使能够像盲文那样制作隔开固定的间隔的立体,也无法描绘横线、斜线或曲线等任意的连续的直线和曲线。并且,上述复印系统虽然具有能够容易地制作多张相同的立体图像的复印图像的优点,但是装置大型并且价格高。并且,由于向记录介质的整个表面施加热,因此有可能在发泡部位以外也多少产生发泡现象,难以形成精致的图像。并且,由于越是发泡部位的表层越受到高热,因此具有发泡的表层部位容易变脆、容易刮掉等问题。
这样,虽然在被实用化的制作面向视觉障碍者的盲文和触觉图用立体资料的装置中存在将机械式盲文打印机、使用胶囊纸的复印机以及立体制作机组合到一起的装置,但哪个装置都大型并且价格高。因此,虽然在企业、团体、盲文翻译志愿者或学校等的资料的制作等中使用,但在个人层面没有普及到所有人使用的程度。并且,关于机械式盲文打印机的制图功能,是通过点的连续来描绘立体图的,并且点的尺寸是固定的,因此立体图像的表现方面存在限制。而且,在立体复印机的立体图像的制作中,细线等精致的绘画中存在限制。另一方面,在视觉障碍者中计算机的使用也在扩大,期望能够在家里容易地制作盲文和任意的立体图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提供以视觉障碍者自身能够使用为目的的使用热敏头的立体图像制作热敏打印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用热敏头来形成任意的连续的直线或曲线的立体图像、并且小型、低噪音而且价廉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是图像形成装置,其通过向在表面上均匀地涂敷有由于热而发泡的发泡胶囊的记录介质施加热来形成立体图像,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多个运送辊,它们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机内输送而进行运送;
运送导引件,其被配设成以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热的图像形成位置为顶点的凸状,限制所运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位置;
热敏头,其被设置成前端部从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的下方抵接于由所述多个运送辊运送的记录介质,向该记录介质施加热而形成立体图像;以及
张力构件,其被设置在与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相比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靠上游侧的位置处,向所运送的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张力而该记录介质向所述热敏头的所述前端部的方向按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运送辊的结构的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热敏头组件和记录介质的详细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例的图。
图6是对一实施方式的图像翻转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块温度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的图。
图8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的线宽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的图。
图9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宽44点图像的施加热条件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的图。
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不对与权利要求书相关的本发明进行限定,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不是本发明的解決手段所必需的。
<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进行说明。这里,作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以制作立体图像的热敏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
热敏打印机100具有热敏头组件11、输送辊20、张力辊21、运送辊22、排送辊23、驱动马达24、25、记录介质盒31、排出托盘32以及运送导引件40作为主要的结构。热敏头组件11根据要形成的图像而从所运送的记录介质的背面向发泡层施加热,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任意的直线或曲线等的立体图像。热敏头组件11被构成为包含散热用加热块11a、温度检测传感器11b以及热敏头前端部11c。
输送辊20是用于从记录介质盒31将记录介质一张张地输送到装置内的辊。张力辊(张力构件)21是以将记录介质向运送辊22运送、然后向该记录介质施加张力的方式发挥功能的辊。后面详细地对张力辊21在施加张力时的动作进行描述。运送辊22是用于在打印时以恒定的速度运送该记录介质的辊。排送辊是用于将所运送的记录介质排出到机外的辊。驱动马达24是用于向输送辊20和张力辊21施加旋转力的马达。驱动马达25是用于向运送辊22和排送辊23施加旋转力的辊。
记录介质30是在表面上涂敷有发泡胶囊的双层构造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盒31是堆叠多张记录介质的盒子。排出托盘32是形成有立体图像的记录介质30被排出而堆叠的托盘。运送导引件(运送路)40是被配置在辊之间的记录介质30的通过部位处的导件,限制所运送的记录介质30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在所配设热敏头组件11的位置处没有设置在通常的热敏打印机等中设置的压纸辊。压纸辊是承担从上方将所运送的记录介质30向热敏头组件11按压的作用的辊。像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说明那样,在该压纸辊上设置有在向记录介质30施加热时产生的发泡的空间,因此,虽然形成有凹部或肋,但发泡部位的膨胀受该空间限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了不受上述那样的限制的、为了形成任意的直线和曲线的立体图像而没有设置压纸辊的结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中,没有压纸辊对记录介质30的按压,因此需要将记录介质30向热敏头组件11按压的代替结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作为运送路的运送导引件40设置成凸状,将运送辊22和张力辊21配置在比热敏头前端部11c靠下方的位置处。而且,采用了设置张力辊21来向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tension)从而向热敏头组件11按压记录介质30的结构。更具体而言,形成为:将运送导引件40设置成凸状,使该凸部分的顶点为图像形成位置。由此,以使运送到图像形成位置的记录介质也弯曲成凸状并且将该图像形成部分的背面向热敏头前端部11c按压的方式运送。即,通过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实现了易于将来自热敏头组件11的热传递给记录介质而无需以往那样的压纸辊的结构。
<立体图像形成动作>
这里,对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制作的动作进行说明。使用由驱动马达24驱动的输送辊20和张力辊将记录介质30从记录介质盒31一张张地输送到装置内,通过热敏头前端部11c而运送至运送辊22。进一步将记录介质30运送至要形成的立体图像的开始位置处,对应于该记录介质30被运送至图像形成位置的时机而执行施加用于形成立体图像的热能的准备动作,开始对记录介质30进行加热。
假定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敏头组件11中微小发热体配置成每英寸300点。当在该结构中使用相对于每点而涂敷有需要施加热能大约50msec(毫秒)时间的发泡胶囊的记录介质30的情况下,由于每点的大小是大约0.085mm,因此优选在施加热能的过程中以1.7mm/秒以下的恒定速度来运送记录介质30。
此时,为了从记录介质背面向记录介质表面的发泡层传递热能,张力辊21以向记录介质30施加恒定的行驶负荷的方式发挥功能而向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使得热敏头前端部11c与记录介质背面密合。具体而言,张力辊21通过向与运送记录介质30的情况相比反向旋转的方向施加较弱的旋转力,而向与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牵拉该记录介质30的拉力。另外,本发明非旨在限定于该控制,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通过在该辊停止时相对于记录介质30的牵拉而施加微小的负荷的机械构造向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使张力辊21抵接于记录介质30而利用其摩擦力在运送方向上施加负荷。而且,本发明也可以不是像张力辊21那样兼具运送记录介质的功能的结构,也可以单纯地是向记录介质施加张力的张力构件。在该情况下,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将记录介质30向图像形成位置运送的运送辊。
通过以利用运送辊22以恒定速度运送记录介质30、同时张力辊21向记录介质30施加行驶负荷的方式发挥功能,而制造出向记录介质30施加了张力的状态,由于运送辊22和张力辊21配置在比热敏头前端部11c靠下方的位置处,因此记录介质的背面与热敏头前端部11c密合而被运送。如上所述,通过该结构,不需要作为现有的热敏打印机所必需的构造的、以记录介质30的密合和运送为目的的压纸辊,能够不妨碍记录介质30的表面的发泡现象而按照任意的形状形成立体。
<运送辊>
接下来,参照图3对运送辊22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另外,排送辊23也是与以下要说明的运送辊22相同的结构,但省略了说明。
运送辊22配置在热敏头的副扫描方向前方、即在记录介质30的运送方向上比热敏头组件11靠下游侧的位置处,以恒定的速度运送记录介质30。即,必须运送已经形成了立体图像的记录介质3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运送辊22构成为包含主体22a和夹持部22b。
与可形成立体图像区域相对的辊部的主体22a构成为其直径比与记录介质30抵接的夹持部22b小大约0.5mm以上,使得不会压碎通过发泡而成的立体部位。因此,由位于运送辊的两端部的夹持部22b来运送记录介质30。由此,不会出现通过热敏头而被加热后的发泡部位被运送辊22压碎。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的可形成立体图像区域相对的辊部的主体22a无需缩小其直径而表面采用柔软的海绵状的材质。在采用了海绵状的材质的情况下,与记录介质30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也具有运送记录介质30的运送力提高的优点。
<记录介质和发泡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具有发泡层的记录介质及其发泡控制进行说明。图4是放大了图1的热敏头组件11附近来示出形成有通过发泡而成的立体图像的状况的图。
记录介质30的厚度是大约0.2mm,由下侧的基层30b和涂在其上的发泡层30a的双层构造构成。发泡层30a涂敷有通过加热而发泡的发泡胶囊。基层30b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是大约0.1mm。记录介质30以与热敏头具有适当的俯角而接触的方式被运送,使得其背面与热敏头前端部11c的微小发热体密合而行驶。由此,运送辊22的拉力与张力辊21的行驶负荷的合力作为使记录介质背面与热敏头前端部11c的微小发热体密合的力发挥功能。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中,能够隔着记录介质30的背面的纸的基层30b进行加热,从而在记录介质表面上形成通过发泡胶囊的发泡而成的立体图像。采用了在记录介质表面上不配置阻碍形成该通过发泡而成的立体图像的部件的构造,因此能够以立体的形式描绘任意的直线、曲线和任意的面积。并且,通过对应于所涂的发泡胶囊的发泡开始温度来控制加热温度及其加热时间,能够得到期待的发泡的高度。
<控制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的控制结构例进行说明。热敏打印机100具有系统控制部50作为控制结构。系统控制部50具有CPU 51、数据输入输出部53、存储器部54、热敏头控制部55、显示控制部56、马达控制部57以及传感器等控制部58。各元件通过总信号线60而连接,能够彼此发送接收数据。
CPU 51作为中央处理装置统一地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CPU 51构成为与数据输入输出部53、存储器部54、热敏头控制部55、显示控制部56、马达控制部57、传感器等控制部58等负责各个控制功能的控制部通过总信号线60而连接,针对上述的各控制部分别所连接的设备承担控制动作。数据输入输出部是Wi-Fi、Bluetooth(注册商标)、USB等输入接口52,对与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存储器部54由ROM、EEPROM、RAM等构成,保存热敏打印机100的控制程序和各种信息,并且提供作业存储器。热敏头控制部55根据要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形成数据而对热敏头组件11的温度进行控制,接收来自温度检测传感器11b的测定温度。显示控制部56与显示操作面板61连接,对在显示操作面板61上的显示图像进行控制,并且接受经由该显示图像所输入的用户输入。马达控制部57与驱动马达24、25连接,对各辊的旋转进行控制。传感器等控制部58对62所示的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图像形成开始位置传感器等传感器组、联锁开关、复位开关等开关组以及端口组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
<控制步骤>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的形成立体图像时的控制步骤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处理例如是通过CPU 51将保存在存储器部54的ROM、EEPROM中的控制程序读出到RAM中执行而实现的。
在S1001中,CPU 51对数据输入输出部53进行控制,经由Wi-Fi、Bluetooth(蓝牙)或USB等输入接口52而取得立体图像的图像形成数据。CPU 51将所取得的图像形成数据保存到存储器部54的作为可擦写存储器的RAM中。另外,在所传送的图像形成数据是文本等字符数据的格式的情况下,优选转换成图像格式数据而使用。
接着,在S1002中,CPU 51将各种参数初始化。例如,在本图像形成中,按照主扫描方向的每一行而对图像形成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将表示处理对象的行的变量等初始化。接着,在S1003中,CPU 51对马达控制部57进行控制,开始驱动马达24、25的驱动,从记录介质盒31一张张地取出记录介质30并且将输送到机内的记录介质30运送至图像形成开始位置。
然后,在S1004中,CPU 51对热敏头控制部55进行控制,对应于记录介质30到达图像形成开始位置而开始对基于要形成的图像的该热敏头的规定的部位进行加热的动作。这里,热敏头控制部55根据表示上述处理对象行的变量i,按照热敏头的主扫描方向的每一行对保存在存储器部54的RAM中的图像形成数据进行处理。并且,热敏头控制部55计算与要形成的图像形成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线宽、线间隔、立体部面积等对应的加热时间,对与图像的各像素对应的热敏头部位进行加热。而且,热敏头控制部55根据安装于热敏头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1b所检测到的加热块的蓄热状况(检测结果),一边校正该加热时间一边进行加热控制。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加热控制,能够缩短输出时间。
由于从记录介质背面进行加热以在表面上形成立体,因此此时的图像数据必须是像图6所示那样翻转后的图像。在图6的例中示出了:在热敏头的主扫描方向的可形成图像范围是从第1点到第2100点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是按照以第1行的第1点为字母“P”的起点来形成立体的方式制作的图像,则在实际处理时,将第1行的整体图像左右翻转,将字母“P”的起点的位置处理成第1行的第2100点。
接着,在S1005中,CPU 51对马达控制部57进行控制,从而对驱动马达24、25的驱动进行控制,对记录介质30的运送进行控制。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通过热敏头组件11在规定的部位对在S1003中被运送至图像形成位置的记录介质30施加热的期间内向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如上所述,马达控制部57为了向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而以通过驱动马达24向张力辊21施加比较弱的旋转力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将记录介质向与记录介质30的运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牵拉。在针对主扫描方向的1行形成基于图像形成数据的立体图像所需的时间的期间,当通过热敏头组件11施加热时,马达控制部57对驱动马达24、25进行控制以将记录介质30运送1行的距离。这样,在热敏头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运送记录介质30,按照每一行对与基于图像的该部位对应的热敏头的部位进行加热,施加热而形成立体图像。
在S1006中,CPU 51判定整个副扫描方向的图像形成是否结束。在判定为结束时,结束处理,在判定为没有结束时的情况下前进到S1007,CPU 51将处理对象行设定为下一行(变量i++),使处理返回到S1004。
<发泡高度>
接下来,使用图7的加热块温度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图、图8的立体图像的线宽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图以及图9的线宽44点图像的施加热条件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下的发泡的状况分别进行。这里,将以下的条件作为前提进行说明。即,设记录介质厚度为0.2mm、设发泡胶囊层为0.1mm、设发泡开始温度为大约140度、设热敏头为300DPI的24V规格、设发热体电阻值为大约2KΩ、设记录介质的运送速度为1mm/sec,对用于形成立体图像的本实施方式的热能的施加控制进行说明。
图7示出了加热块温度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图。横轴表示加热块温度,纵轴表示发泡高度。在图7的例中,在制作线宽44点图像的直线的立体图像时,按照每个所施加的热能的温度和时间的条件而示出了热敏头的加热块蓄热的状况(温度上升)和发泡高度的变化。示出了:在任意的所施加的热能的条件下都是,随着打印处理的时间经过,加热块进行蓄热,发泡随着其温度上升而变高。
图8示出了立体图像的线宽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图。横轴表示加热块温度,纵轴表示发泡高度。与图7同样地示出了发泡的高度对应于加热块的蓄热状态而变高的情况,并且示出了在所施加的热能恒定时发泡的高度根据立体图像的线宽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在图8中示出了在将所施加的热能条件固定为200度和70msec时将不同的线宽(44px、24px、14px)的直线形成为立体的情况。但是,线宽44像素(pixel、px)的较粗的直线的发泡的高度大于其他线宽的直线的发泡的高度。这是因为:热敏头的相邻的微小发热体被驱动的数量越多,越容易将热能传递给被包含于记录介质30的发泡层30a中的发泡胶囊。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热敏头的相邻的微小发热体被驱动的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所施加的热能易于向加热块侧传递,虽然加热块进行蓄热,但是没有将发泡所需的热能传递给发泡胶囊。即,示出了:为了使发泡高度恒定,根据立体图像的线宽而使所需的加热能的量不同。
接着,图9示出了线宽44点图像的所施加的热能的条件与发泡高度的相关性图。横轴表示加热块温度,纵轴表示发泡高度。示出了:按照每个施加的热能条件(温度和时间),发泡的高度根据加热块的蓄热状态而不同。作为例,对发泡高度为0.35mm那样的范围、即在图9中由四边形包围的部分进行说明。示出了:根据加热块的蓄热温度的状况,用于取得0.35mm的发泡的高度的施加热能的条件不同。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通过向在表面上均匀地涂敷有由于热而发泡的发泡胶囊的记录介质30施加热而形成立体图像。更具体而言,本热敏打印机100具有:输送辊20、张力辊21、运送辊22以及排送辊23等多个辊,它们将记录介质30向机内输送而进行运送;运送导引件40,其被配置成以向记录介质30施加热的图像形成位置为顶点的凸状,限制所运送的记录介质30的位置;热敏头组件11,其被设置成热敏头前端部11c从图像形成位置的下方抵接于由运送辊22运送的记录介质30,向记录介质30施加热而形成立体图像;以及张力辊21,其设置于与图像形成位置相比在记录介质30的运送方向上靠上游侧的位置处,向所运送的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而将记录介质30向热敏头前端部11c的方向按压。在该结构中,本热敏打印机100从涂敷有发泡胶囊的记录介质30的背面施加热能而以立体的方式形成连续的直线和曲线或任意的面积。更具体而言,本热敏打印机100在立体图像形成用的热能的控制中使用想要形成的立体图像的线宽及其连续性、附近的立体图像的线宽以及附近的图像之间的距离等信息,并且还利用温度检测传感器11b来计测热敏头的蓄热状态,使用该测量值来校正上述的施加的热能而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形成所期望的高度的通过发泡而成的立体图像。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在通常的热敏头打印机中使用的热敏头技术,因此能够提供小型、低噪音而且价格低廉的装置,该装置的主要的装置结构要素是施加热能的热敏头、运送记录介质30的运送辊机构、记录介质30的设置部和排出部、以及控制热敏头和各辊的控制部。
而且,本热敏打印机100是不设置压纸辊而一边利用配置在热敏头的前后的运送辊机构(张力辊21和运送辊22)来维持与热敏头的密合性一边使记录介质30行驶的机构。因此,由于没有设置阻碍通过发泡来形成立体图像的现有的热敏打印机的压纸机构,因此能够将点、直线、曲线以及任意的面积形成为立体。
并且,在从记录介质30的背面隔着纸张厚度而向发泡胶囊传递热能的方式中,在纸张厚度为0.2mm的记录介质30的例中,需要对于每一点持续加热50msec~80msec的时间,热敏头自身蓄热。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安装于热敏头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1b对该蓄热状态进行计测而用于控制。具体而言,本热敏打印机100将蓄热状态的测量值、想要形成的立体图的线宽及其连续性、附近的立体图像的线宽以及图像之间的距离等与图像相关联的信息作为控制要素而使用,进行控制使得所形成的立体图像的高度成为期望的高度。并且,关于该控制,在热敏头的蓄热状态变高了的情况下,以减小热敏头的微小发热体的发热能量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防止由于热敏头极度蓄热而引起的破坏,并且能够降低功耗。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200的结构例。这里,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和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200具有柔软的海绵状的支承辊26。支承辊26被设置在与设置于现有的热敏打印机中的压纸辊相同的位置处、即与热敏头组件11对置的位置处。
并且,对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200的立体图像制作的动作进行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控制是张力辊21的控制。在进入到热能的施加动作之后,为了将热能从记录介质背面传递给记录介质表面的发泡层30a,期望使热敏头前端部11c始终与记录介质背面密合。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地,张力辊21在将记录介质30的运送转交给运送辊22后,可以不以向记录介质30施加张力的方式发挥功能。即,无需进行反向旋转等的控制。
取而代之,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支承辊26以使记录介质背面与热敏头前端部11c密合。支承辊26由柔软的海绵状的材料制成,因此微小面积的按压力较小,不会妨碍发泡现象,但由于能够向记录介质30的与热敏头前端部11c对置的部位整体加压,因此即使在不具有张力辊21的张力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记录介质30与热敏头前端部11c的密合。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支承辊26的与记录介质30抵接的部分由不会压碎该发泡部位那样的柔软的材料形成即可,非旨在将材料限定为海绵。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200代替现有的压纸辊而设置有由按压力比较低的柔软的材料形成的支承辊26,利用该支承辊将记录介质30向热敏头前端部11c按压。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支承辊26来按压记录介质30,因此也可以不将作为运送路的运送导引件40设置成凸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使用热敏头来形成任意的连续的直线或曲线的立体图像、并且小型、低噪音而且价廉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通过向在表面上均匀地涂敷有由于热而发泡的发泡胶囊的记录介质施加热来形成立体图像,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多个运送辊,它们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机内输送而进行运送;
运送导引件,其被配设成以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热的图像形成位置为顶点的凸状,限制所运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位置;
热敏头,其被设置成前端部从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的下方抵接于由所述多个运送辊运送的记录介质,对于该记录介质施加热而形成立体图像;以及
张力构件,其被设置在与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相比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靠上游侧的位置处,对于所运送的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张力而将该记录介质向所述热敏头的所述前端部的方向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在通过所述多个运送辊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图像形成位置运送时,使所述张力构件抵接于所述记录介质而施加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构件是将所述记录介质运送至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的张力辊,
所述控制单元还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在通过所述多个运送辊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图像形成位置运送时,向所述张力辊施加旋转力,以使得向与所述运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牵拉所述记录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辊被设置在与所述热敏头的前端部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支承辊,该支承辊被设置在与所述热敏头的前端部对置的位置处,抵接于所运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而将该记录介质向所述热敏头的所述前端部的方向按压,该支承辊的与所述记录介质抵接的部分由不会压碎所述记录介质的发泡部位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材料是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应于所述记录介质被运送到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的时机,计算基于要形成的图像形成数据中的各像素的发泡高度的加热时间,按照计算出的加热时间进行被设置于所述热敏头的多个微小发热体的加热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按照主扫描方向的每一行而进行所述多个微小发热体的加热控制而形成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多个温度检测传感器,该多个温度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敏头的所述多个微小发热体的蓄热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多个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校正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加热控制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运送辊中的被设置在与所述图像形成位置相比在所述运送方向上靠下游侧的位置处的所述运送辊以抵接于所述记录介质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两端部而不与进行了图像形成的发泡部位抵接的方式运送该记录介质。
CN201710952484.3A 2016-10-14 2017-10-13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53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3022 2016-10-14
JP2016203022A JP6126731B1 (ja) 2016-10-14 2016-10-1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3679A true CN107953679A (zh) 2018-04-24
CN107953679B CN107953679B (zh) 2019-06-07

Family

ID=58704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24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53679B (zh) 2016-10-14 2017-10-1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75361B2 (zh)
EP (1) EP3308967B1 (zh)
JP (1) JP6126731B1 (zh)
KR (1) KR101850270B1 (zh)
CN (1) CN107953679B (zh)
PL (1) PL3308967T3 (zh)
TW (1) TWI6320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604A (zh) * 2018-10-26 2020-05-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391349A (zh) * 2018-12-26 2020-07-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造型系统、设定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0311B2 (ja) * 2018-08-22 2022-11-14 株式会社シード 感熱製版装置
US11691330B2 (en) 2020-03-19 2023-07-04 Casio Computer Co., Ltd. Forming apparatus, shaped object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nveyance apparatus
US11420380B2 (en) * 2020-03-24 2022-08-23 Casio Computer Co., Ltd. Shap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haped objec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8553A (ja) * 1994-10-07 1996-04-30 Graphtec Corp 感熱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感熱記録媒体
US5636927A (en) * 1995-01-09 1997-06-10 Interm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ly printing on linerless media without a platen roller/surface
JPH10181183A (ja) * 1996-12-26 1998-07-07 Mitani Denshi Kogyo Kk 熱転写シートの使用による点字作成方法および点字プリンター
US20040189783A1 (en) * 2003-03-27 2004-09-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lor printer and recording material feeding method
CN104417054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立体印刷装置及立体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立体图像
CN10541589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加热方法以及立体物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0770A (ja) 1984-11-16 1986-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端面型サ−マルヘツド
EP0241108B1 (en) * 1986-02-03 1992-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S63280663A (ja) * 1987-05-12 1988-11-17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H07125266A (ja) * 1993-11-05 1995-05-16 Graphtec Corp 感熱記録装置
JP3594675B2 (ja) * 1994-12-27 2004-12-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盛り上げ画像形成用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物
US6004419A (en) 1994-12-27 1999-12-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Heat transfer print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raised images
US5677049A (en) 1994-12-27 1997-10-1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Heat transfer printing sheet for producting raised images
JPH08244286A (ja) * 1995-03-08 1996-09-24 Max Co Ltd 点字出力装置
JP3775613B2 (ja) * 1997-05-23 2006-05-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凹凸画像の作成方法
JPH1191244A (ja) * 1997-09-18 1999-04-0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立体画像形成記録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立体画像の形成方法
JPH11235848A (ja) * 1998-02-21 1999-08-31 Mitani Denshi Kogyo Kk 点字プリンタ
JP2006150673A (ja) * 2004-11-26 2006-06-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7168280A (ja) * 2005-12-22 2007-07-05 Riso Kagaku Corp 感熱記録装置
JP5151826B2 (ja) * 2008-09-02 2013-0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448385B (zh) * 2012-06-05 2017-02-0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纸机构和具有该出纸机构的打印机和终端设备
JP6425449B2 (ja) 2014-08-05 2018-11-21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A2967690A1 (en) * 2014-12-12 2016-06-16 Ctpg Operat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security documents on thermal paper
JP2016124238A (ja) * 2015-01-06 2016-07-1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立体形成方法、立体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8553A (ja) * 1994-10-07 1996-04-30 Graphtec Corp 感熱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感熱記録媒体
US5636927A (en) * 1995-01-09 1997-06-10 Interm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ly printing on linerless media without a platen roller/surface
JPH10181183A (ja) * 1996-12-26 1998-07-07 Mitani Denshi Kogyo Kk 熱転写シートの使用による点字作成方法および点字プリンター
US20040189783A1 (en) * 2003-03-27 2004-09-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lor printer and recording material feeding method
CN104417054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立体印刷装置及立体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立体图像
CN10541589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加热方法以及立体物形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604A (zh) * 2018-10-26 2020-05-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391349A (zh) * 2018-12-26 2020-07-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造型系统、设定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50270B1 (ko) 2018-04-19
JP6126731B1 (ja) 2017-05-10
US9975361B2 (en) 2018-05-22
US20180104968A1 (en) 2018-04-19
PL3308967T3 (pl) 2020-09-07
JP2018062160A (ja) 2018-04-19
TWI632073B (zh) 2018-08-11
TW201813827A (zh) 2018-04-16
EP3308967A1 (en) 2018-04-18
CN107953679B (zh) 2019-06-07
EP3308967B1 (en)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367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71286A (ja) 立体印刷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立体画像
FR2611387A1 (fr) Enregistreur sur papier ayant plusieurs tetes d&#39;impression
CN101742039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4608501A (zh) 印面形成装置及印面形成方法
CN102224462A (zh) 具有扩展的压印线宽度的外加热型定影器装置
JP5885082B2 (ja) 印面形成装置及び印面形成方法
JP5612631B2 (ja) 消色装置及び消色方法
US7434926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2266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655749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5063321B2 (ja) 記録装置
JPH05262013A (ja) 記録装置
JP2000103044A (ja) 画像出力装置
CN101470393B (zh) 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JP6791917B2 (ja) 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JP2001001512A (ja) 画像出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方法
JPH0867016A (ja) 中間転写体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07245604A (ja) ラインプリンタ
JP5972063B2 (ja) 熱転写型プリンタ
JPH08281985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S62132679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2010023409A (ja) 記録装置
JPS59202874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H11157165A (ja) 保護膜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