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1398A -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1398A
CN107951398A CN201610899953.5A CN201610899953A CN107951398A CN 107951398 A CN107951398 A CN 107951398A CN 201610899953 A CN201610899953 A CN 201610899953A CN 107951398 A CN107951398 A CN 107951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valve seat
baffle
steam valve
vap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99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1398B (zh
Inventor
付正庭
朱传斌
陈显怀
陈伟
袁伟
黎国柱
吴育权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999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1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1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1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56Preventing boiling over, e.g. of mi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阀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所述蒸汽阀座包括有用于装配定位的转轴和卡扣、以及沿着所述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形的引流壳体(10),所述引流壳体(10)内设置有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所述蒸汽流动通道(1)的一端为蒸汽入口(2),另一端为蒸汽出口(3)。该蒸汽阀座结构简单,由于蒸汽流动通道为迷宫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往复弯折以向前延伸的迷宫形通道,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而蒸汽在流动经过迷宫通道的各个弯折点时,蒸汽泡将自动破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溢出。

Description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阀座,一种蒸汽阀,和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智能厨具越来越普及。电饭煲是一种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其可以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以缩短烹饪时间,并且使用方便,清洁卫生。
电饭煲的现有结构中,为了将使用过程中内部产生的蒸汽适当地排出,电饭煲的上盖上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通过其底部的安装部装配在电饭煲的上盖上。而蒸汽阀的内部则形成有蒸汽通道,这样,蒸汽从蒸汽通道底部的进汽口进入蒸汽阀内,然后通过排汽口排出。
但是,现有的这种蒸汽阀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用于蒸汽阀自身体积的限制,蒸汽通道较短,当有蒸汽量大并且蒸汽流速较高时,防溢效果不好,从而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好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阀座,该蒸汽阀座结构简单,能够通过长形的弯折的迷宫形结构来有效延长蒸汽流动通道,并具有良好的防溢出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座,所述蒸汽阀座包括有用于装配定位的转轴和卡扣、以及沿着所述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形的引流壳体,所述引流壳体内设置有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所述蒸汽流动通道的一端为蒸汽入口,另一端为蒸汽出口。
通过该技术方案,由于引流壳体沿着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并为长形(例如长方形状,或者具有较长边长的正方形状),而引流壳体内设置有沿着长形方向延伸的迷宫形形状的蒸汽流动通道,例如,可以为往复弯折以向前延伸的迷宫形通道,(因为由于蒸汽阀本身结构的限制,在正常使用时,高度不能太高),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而蒸汽在流动经过迷宫通道的各个弯折点时,蒸汽泡将自动破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流动通道整体倾斜布置,所述蒸汽出口高于所述蒸汽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阀座还包括有围绕所述引流壳体布置的排汽腔,所述排汽腔和所述蒸汽出口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汽腔的底面朝向所述蒸汽出口倾斜地延伸,使得所述蒸汽出口形成为所述排汽腔的底面的最低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腔的底面上设置有引流挡板,所述引流挡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汽腔的侧壁,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蒸汽出口的一个侧边并与该侧边保持间隙。
另外,所述蒸汽阀座包括板体,引流壳体形成在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上,其中,所述引流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中,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上表面,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交错布置,并且分别朝向各自相对的侧壁延伸并与各自相对的侧壁保持间隔,以形成迷宫形的所述蒸汽流动通道,
所述板体上贯穿有开口以形成所述蒸汽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表面的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表面部分从所述蒸汽出口朝向所述蒸汽入口倾斜向下布置,使得所述蒸汽出口高于所述蒸汽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垂直于各自对应的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分别朝向所述蒸汽入口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壳体为长方形形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着所述引流壳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壳体为U形板,其中,
所述U形板的侧板部和底板部同时连接于所述上表面,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形成在所述U形板的两个侧板部上,
所述蒸汽入口位于所述U形板的底板部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外周边缘形成有环形挡边,使得所述引流壳体和所述环形挡边之间形成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排汽腔。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蒸汽阀座进行装配定位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形状和所述引流壳体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蒸汽入口位于所述固定框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包括蒸汽阀盖和以上任一的蒸汽阀座,其中,所述蒸汽阀盖密封盖合在所述蒸汽阀座上,所述蒸汽阀盖上形成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和所述蒸汽出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由于长形的引流壳体,以及蒸汽流动通道为迷宫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往复弯折以向前延伸的迷宫形通道,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而蒸汽在流动经过迷宫通道的各个弯折点时,蒸汽泡将自动破灭,随后不含有大量蒸汽泡的蒸汽将从排汽口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口的侧边形成有朝向所述蒸汽阀座延伸的蒸汽挡筋,所述蒸汽挡筋包括竖直延伸部和与所述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弧形过渡连接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向下延伸。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所述电饭煲设置有以上任一所述的蒸汽阀。如上所述,该电饭煲的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得到显著提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蒸汽阀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阀的一个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蒸汽阀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汽流动通道,2-蒸汽入口,3-蒸汽出口,4-排汽腔,5-底面,6-引流挡板,7-间隙,8-板体,9-上表面,10-引流壳体,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侧壁,14-间隔,15-表面部分,16-U形板,17-侧板部,18-底板部,19-环形挡边,20-固定框,21-下表面,22-蒸汽阀盖,23-蒸汽阀座,24-排汽口,25-蒸汽挡筋,26-竖直延伸部,27-倾斜部,28-最低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蒸汽阀座的一种优选结构,这种优选结构仅用于说明该蒸汽阀座,但并不对该蒸汽阀座构成限定,也就是,该蒸汽阀座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可以对该蒸汽阀座的结构进行多种变形和替换。
结合图1和2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蒸汽阀座包括有用于装配定位的转轴和卡扣、以及沿着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形的引流壳体10,引流壳体10内设置有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如图2中的虚线和箭头所示的流动路径),而蒸汽流动通道1的一端为蒸汽入口2,另一端为蒸汽出口3。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引流壳体10沿着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并为长形(例如长方形状,或者具有较长边长的正方形状,优选地为长方形状),而引流壳体10内设置有沿着长形方向延伸的迷宫形形状的蒸汽流动通道1,例如,可以为往复弯折以向前延伸的迷宫形通道,例如如图2所示的结构,从而使得蒸汽流动通道1沿着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而并非是蒸汽阀座的高度方向(因为由于蒸汽阀本身结构的限制,在正常使用时,高度不能太高,从而使得蒸汽流动通道较短),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同时,蒸汽在流动经过迷宫通道的各个弯折点时,例如,在经过第一挡板11和侧壁13之间的间隔时,由于第一挡板11的前端的阻挡作用,蒸汽泡将自动破灭,从而防止大量的气泡从蒸汽出口3喷出,以有效地防止溢出。另外,转轴和卡扣可以便于该蒸汽阀座便捷地装配定位。
当然,在本发明的蒸汽阀座中,蒸汽阀座可以在自身内部形成迷宫形通道,或者蒸汽阀座可以自身形成迷宫形延伸的凹槽,并通过盖板来封盖;又或者,蒸汽阀座可以自身形成迷宫形延伸的凹槽,并通过蒸汽阀盖22来封盖,此时,凹槽视作为蒸汽流动通道1,例如图1所示的结构和图3所示的蒸汽阀盖22结合。
进一步地,蒸汽泡破灭后,或者为了将凝结的液体及时回流,避免在蒸汽流动通道1内积聚,优选地,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结构,蒸汽流动通道1整体倾斜布置,蒸汽出口3高于蒸汽入口2,也就是,蒸汽流动通道1从蒸汽入口倾斜向上延伸到蒸汽出口3,这样,凝结的液体或蒸汽泡或往外溢的液体将自动回流。
当然,本发明的蒸汽阀座中,蒸汽出口3可以直接通外部,也就是,该蒸汽阀座和蒸汽阀盖装配后,蒸汽出口3可以直接穿过蒸汽阀盖以通外部。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溢出效果,优选地,如图1、2、3和4所示的结构,该蒸汽阀座还包括有围绕引流壳体10布置的排汽腔4,排汽腔4和蒸汽出口3连通。这样,排汽腔4就可以视作为蒸汽流动通道1的扩大段,从而,蒸汽出口3排出的蒸汽在进入到排汽腔4后,由于排汽腔4的空间大于蒸汽出口3的空间,从而蒸汽的压力将显著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蒸汽的流速并减轻溢出效果。随后,绝大部分的蒸汽或者全部蒸汽将沿着排汽腔4流动,并在排汽腔4的尾端通过蒸汽阀盖22上的排汽口24排出(当然,此时蒸汽阀座和蒸汽阀盖22处于装配状态下)。
进一步地,基于同样的回流效果,排汽腔4的底面5朝向蒸汽出口3倾斜地延伸,使得蒸汽出口3形成为排汽腔4的底面5的最低部分,例如,围绕蒸汽出口3的底面5可以整体朝向蒸汽出口3倾斜,并且围绕蒸汽出口3的底面5相互之间弧形连接,以形成类似于漏斗形状;又或者,如图2所示,通过最低界线28将底面5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其中底面5的左部分整体平直地朝向最低界线28向下倾斜,底面5的右部分整体平直地朝向最低界线28向下倾斜,从而在最低界线28处形成V形槽或U型槽,而该V形槽或U型槽则和蒸汽出口3相通,这样,排汽腔4内的液体将能够及时回流至蒸汽出口3并进行下一步回流。
进一步地,为了延长蒸汽出口3排出的蒸汽的流动路径,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排汽腔4的底面5上设置有引流挡板6,引流挡板6的一端连接有排汽腔4的侧壁,另一端延伸靠近蒸汽出口3的一个侧边并与该侧边保持间隙7,也就是,由于引流挡板6的阻挡作用,蒸汽出口3排出的蒸汽并不会直接从蒸汽阀盖22上的排汽口24排出,而是大部分蒸汽流过排汽腔的大部分后再从排汽口24排出,当然,由于间隙7的存在,蒸汽出口3排出的蒸汽的一小部分会直接穿过间隙7后从排汽口24排出,同时,回流的液体可以通过间隙7回流到蒸汽出口3。例如,在图1和2所示的图形界面中,引流挡板6的另一端与蒸汽出口3的上侧边保持间隙7,此时,当装配上蒸汽阀盖22时,蒸汽阀盖22上的排汽口24则位于排汽腔4的上部分空间上,从而蒸汽出口3排出的蒸汽的大部分首先会向下流动,并在排汽腔4的内周面的引导下,向左流动,然后向上流动,然后向右流动并从排汽口24排出,在此过程中,排汽腔4的内周面的弯折部可以对蒸汽的气泡进一步进行破泡,提升防溢出效果。
当然,本发明的蒸汽阀座中,蒸汽阀座的结构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因此,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优选地,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如图3和4所示,蒸汽阀座包括板体8,其中,如图1所示,引流壳体10形成在板体8的上表面9上,其中,引流壳体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3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其中,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连接于上表面9,如图2所示,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相互交错布置,并且分别朝向各自相对的侧壁13延伸并与各自相对的侧壁13保持间隔14,以形成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如图2中的虚线和箭头所示,而板体8上贯穿有开口以形成蒸汽入口2。这样,通过板件的这种连接,可以便捷地形成蒸汽阀座,同时,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前端,可以对蒸汽中的气泡进行有效的破泡。
当然,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未图示),也可以通过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上下间隔布置来形成。例如,板体的位于引流壳体内的内部表面上形成多个间隔的第一挡板11,引流壳体的顶壁上或者阀盖上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挡板12,其中,多个第一挡板11和多个第二挡板12依次交替布置,并且第一挡板11的前端与引流壳体的顶壁或者阀盖保持间距,第二挡板12的前端与板体保持间距,以形成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其中,引流壳体的一端闭合,内部表面在闭合端具有贯穿板体的开口以形成蒸汽流动通道1的蒸汽入口,引流壳体的另一端敞开,以形成蒸汽流动通道1的蒸汽出口。在该另一种结构形式中,由于引流壳体的顶壁上或阀盖上的多个第二挡板12和蒸汽阀座的板体的位于引流壳体内的内部表面上的多个第一挡板11依次交替布置,从而形成上下走向且水平延伸的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这样,能够有效地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而蒸汽在流动经过迷宫形通道的各个弯折点时,蒸汽泡将自动破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溢出。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蒸汽泡破灭后,或者为了将凝结的液体及时回流,避免在蒸汽流动通道1内积聚,蒸汽流动通道1整体倾斜布置,因此,如图2所示,上表面9的连接有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表面部分15从蒸汽出口3朝向蒸汽入口2倾斜向下布置,使得蒸汽出口3高于蒸汽入口2。这样,凝结的液体或蒸汽泡或往外溢的液体将自动回流至蒸汽入口2。
当然,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分别垂直于各自对应的侧壁13设置,这样的布置便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连接,同时,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蒸汽能够流动通过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之间的全部空间。
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回流效果,可选择地,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前端分别朝向蒸汽入口2倾斜布置,这种结构虽然并未图示,但根据这样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是能够理解的,即图2所示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自由的前端同时朝向蒸汽入口2倾斜,这样,由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自由前端就会靠近的较近,从而,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自由前端会同时对经过的气泡进行破泡,效果明显,同时,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由于倾斜布置,这样,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将会及时引导液体回流,避免在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分别与表面部分15的连接处发生液体无法回流或者回流不彻底,或者积聚的现象。
当然,可选择地,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可以倾斜布置并且相互之间处于平行状态,例如,第一挡板11的前端朝向蒸汽入口2,而第二挡板12的前端则朝向蒸汽出口,但是,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则处于平行状态,此时,为了便于回流,第二挡板12和侧壁13连接的位置处形成有回流口,以便于回流的液体通过该回流口,否则,液体将积聚在第二挡板12和侧壁13的连接处。
另外,如图2所示,引流壳体10为长方形形状,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适当地延长蒸汽流动通道1的长度,同时,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则沿着引流壳体10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
另外,如上所述的,引流壳体10可以长方体的盒子,该盒子的一个端面敞开以作为蒸汽出口3。但是,为了简化结构,并充分利用装配时的蒸汽阀盖22,优选地,如图1所示,引流壳体10为U形板16,其中,U形板16的侧板部17和底板部18同时连接于上表面9,而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分别形成在U形板16的两个侧板部17上,当然,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可以垂直于侧板部17,也可以如上所述的相对于侧板部17朝向蒸汽入口2倾斜,同时,蒸汽入口2位于U形板16的底板部18位置处,此时,U形板16的开口端形成为蒸汽出口3。这样,通过简单的U形板16和第一挡板11以及第二挡板12,便可以简便地形成本发明的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
另外,如图1、3和4所示,板体8的外周边缘形成有环形挡边19,使得引流壳体10和环形挡边19之间形成与蒸汽出口3连通的排汽腔4,此时,排汽腔4的作用和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上所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当然,板体8的外周边缘上也可以不用形成环形挡边19,或者可以形成有适当高度的环形挡缘,这样,蒸汽阀座和蒸汽阀盖装配后,蒸汽阀盖上的边缘可以抵接板体8的上表面或者抵接该环形挡缘,以形成排汽腔4。
另外,为了便于具有该蒸汽阀座的蒸汽阀的装配,优选地,如图3和4所示,蒸汽阀座的底面形成有固定框20,例如,板体8的下表面21上形成有用于将蒸汽阀座进行装配定位的固定框20,其中,蒸汽入口2位于固定框20内,当然,优选地,该固定框20的形状和引流壳体10的形状相同,例如,都可以为长方形状,以在排出蒸汽的同时实现便捷可靠的装配。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如图3和4所示,该蒸汽阀包括蒸汽阀盖22和以上任一的蒸汽阀座23,其中,蒸汽阀盖22密封盖合在蒸汽阀座23上,例如,如图3和4所示,蒸汽阀盖22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布置有密封件,蒸汽阀座上的环形挡边19嵌入到该环形凹槽内并压紧密封件,以实现密封盖合,其中,蒸汽阀盖22上形成有排汽口24,排汽口24和蒸汽出口3连通。
这样,如上所述的,由于蒸汽流动通道1为迷宫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往复弯折以向前延伸的迷宫形通道,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而蒸汽在流动经过迷宫通道的各个弯折点时,蒸汽泡将自动破灭,随后不含有大量蒸汽泡的蒸汽将从排汽口24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溢出。例如,在具有排汽腔4和引流挡板6的情形下,蒸汽出口3排出的大部分蒸汽将在图2所示的界面中在排汽腔4中顺时针流动,随后从排汽口24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了提升防溢出和破泡效果,本发明的蒸汽阀中,将在排汽口24处形成一道防溢出破泡结构,在一种结构中,如图4所示的,排汽口24的靠近引流壳体10的侧边上形成有朝向蒸汽阀座23延伸的蒸汽挡筋25,该蒸汽挡筋25包括竖直延伸部26和与竖直延伸部26的下端弧形过渡连接的倾斜部27,倾斜部27倾斜向下延伸。这样,在排汽腔4中顺时针流动的蒸汽将首先碰撞在竖直延伸部26上,随后在倾斜部27的引导下,将在此形成涡旋气流,从而对蒸汽的气泡进一步破碎,以防止溢出,随后,涡旋蒸汽从排汽口24排出。
最后,本发明的蒸汽阀中,如图3和4所示,蒸汽阀盖22的外表面上覆盖有装饰件,以提升蒸汽阀的美观性。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所述电饭煲设置有以上任一所述的蒸汽阀。如上所述,该电饭煲的防溢出效果显著,从而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得到显著提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座包括有用于装配定位的转轴和卡扣、以及沿着所述蒸汽阀座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形的引流壳体(10),所述引流壳体(10)内设置有迷宫形的蒸汽流动通道(1),所述蒸汽流动通道(1)的一端为蒸汽入口(2),另一端为蒸汽出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流动通道(1)整体倾斜布置,所述蒸汽出口(3)高于所述蒸汽入口(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座还包括有围绕所述引流壳体(10)布置的排汽腔(4),所述排汽腔(4)和所述蒸汽出口(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腔(4)的底面(5)朝向所述蒸汽出口(3)倾斜地延伸,使得所述蒸汽出口(3)形成为所述排汽腔(4)的底面(5)的最低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腔(4)的底面(5)上设置有引流挡板(6),所述引流挡板(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汽腔(4)的侧壁,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蒸汽出口(3)的一个侧边并与该侧边保持间隙(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座包括板体(8),
所述引流壳体(10)形成在所述板体(8)的上表面(9)上,其中,所述引流壳体(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3)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其中,
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连接于所述上表面(9),
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相互交错布置,并且分别朝向各自相对的侧壁延伸并与各自相对的侧壁(13)保持间隔(14),以形成迷宫形的所述蒸汽流动通道(1),
所述板体(8)上贯穿有开口以形成所述蒸汽入口(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9)的连接有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表面部分(15)从所述蒸汽出口(3)朝向所述蒸汽入口(2)倾斜向下布置,使得所述蒸汽出口(3)高于所述蒸汽入口(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分别垂直于各自对应的侧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的前端分别朝向所述蒸汽入口(2)倾斜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壳体(10)为长方形形状,所述第一挡板(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沿着所述引流壳体(10)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壳体(10)为U形板(16),其中,
所述U形板(16)的侧板部(17)和底板部(18)同时连接于所述上表面(9),
所述第一挡板(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分别形成在所述U形板(16)的两个侧板部(17)上,
所述蒸汽入口(2)位于所述U形板(16)的底板部(18)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的外周边缘形成有环形挡边(19),使得所述引流壳体(10)和所述环形挡边(19)之间形成与所述蒸汽出口(3)连通的排汽腔(4)。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的下表面(21)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蒸汽阀座进行装配定位的固定框(20),所述固定框(20)的形状和所述引流壳体(10)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蒸汽入口(2)位于所述固定框(20)内。
14.一种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包括蒸汽阀盖(22)和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阀座(23),其中,
所述蒸汽阀盖(22)密封盖合在所述蒸汽阀座(23)上,
所述蒸汽阀盖(22)上形成有排汽口(24),所述排汽口(24)和所述蒸汽出口(3)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口(24)的侧边形成有朝向所述蒸汽阀座(23)延伸的蒸汽挡筋(25),所述蒸汽挡筋(25)包括竖直延伸部(26)和与所述竖直延伸部(26)的下端弧形过渡连接的倾斜部(27),所述倾斜部(27)倾斜向下延伸。
16.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蒸汽阀。
CN201610899953.5A 2016-10-14 2016-10-14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Active CN107951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9953.5A CN107951398B (zh) 2016-10-14 2016-10-14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9953.5A CN107951398B (zh) 2016-10-14 2016-10-14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1398A true CN107951398A (zh) 2018-04-24
CN107951398B CN107951398B (zh) 2020-06-30

Family

ID=6195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9953.5A Active CN107951398B (zh) 2016-10-14 2016-10-14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13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3534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USD993709S1 (en) 2022-01-21 2023-08-01 Instant Brands Holdings Inc. Appliance cover
USD996130S1 (en) 2022-01-21 2023-08-22 Instant Brands Holdings Inc. Appliance cov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4137A (ja) * 1998-02-27 1999-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炊飯器
JP2002336121A (ja) * 2001-05-17 2002-11-26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炊飯器
CN201101434Y (zh) * 2007-11-20 2008-08-20 周锦新 一种电饭锅防溢蒸汽阀
CN101248953A (zh) * 2007-07-31 2008-08-27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电饭煲蒸汽筒导流方法
JP2010279398A (ja) * 2009-06-02 2010-12-1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炊飯器
CN203041848U (zh) * 2013-01-25 2013-07-10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用具的破泡防溢蒸汽阀
CN103892717A (zh) * 2012-12-25 2014-07-02 海尔集团公司 用于炊具的蒸汽阀及炊具
CN206239189U (zh) * 2016-10-14 2017-06-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4137A (ja) * 1998-02-27 1999-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炊飯器
JP2002336121A (ja) * 2001-05-17 2002-11-26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炊飯器
CN101248953A (zh) * 2007-07-31 2008-08-27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电饭煲蒸汽筒导流方法
CN201101434Y (zh) * 2007-11-20 2008-08-20 周锦新 一种电饭锅防溢蒸汽阀
JP2010279398A (ja) * 2009-06-02 2010-12-1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炊飯器
CN103892717A (zh) * 2012-12-25 2014-07-02 海尔集团公司 用于炊具的蒸汽阀及炊具
CN203041848U (zh) * 2013-01-25 2013-07-10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用具的破泡防溢蒸汽阀
CN206239189U (zh) * 2016-10-14 2017-06-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3534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USD993709S1 (en) 2022-01-21 2023-08-01 Instant Brands Holdings Inc. Appliance cover
USD996130S1 (en) 2022-01-21 2023-08-22 Instant Brands Holdings Inc. Appliance cover
USD1015066S1 (en) 2022-01-21 2024-02-20 Instant Brands Holdings Inc. Appliance c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1398B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9189U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206303757U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盖及蒸汽阀座和电饭煲
CN107951398A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KR20090019332A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증기배출장치
CN106308449A (zh) 蒸汽阀、上盖及烹饪器具
CN202036051U (zh) 一种电饭煲的防溢出结构
CN104856577B (zh) 电饭煲
CN206120066U (zh) 蒸汽阀和烹饪器具
CN210144618U (zh) 洗碗机
CN208447309U (zh) 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式烤箱
CN206700033U (zh) 蒸汽阀组件以及烹饪锅具
CN206252293U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206137906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206576753U (zh) 蒸汽阀及电饭煲
KR102414952B1 (ko) 전기압력밥솥
CN206979380U (zh) 烹饪器具的蒸汽排放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8425942U (zh) 蒸汽阀、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8443003U (zh) 显示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452877A (zh) 蒸汽阀、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KR200406382Y1 (ko) 전기밥솥의 증기배출구조
CN206365814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215077639U (zh) 一种电饭煲的防溢密封结构及电饭煲上盖
CN106102388B (zh) 一种用于顶部通风的防水风道装置及电气柜
CN108056725B (zh) 水槽式清洗装置
CN218390739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