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2423B -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2423B
CN107922423B CN201680043904.XA CN201680043904A CN107922423B CN 107922423 B CN107922423 B CN 107922423B CN 201680043904 A CN201680043904 A CN 201680043904A CN 107922423 B CN107922423 B CN 107922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group
unsubstituted
aromatic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39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2423A (zh
Inventor
田村嘉则
川筋孝
杉山修一
松村明
秋山俊行
富田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onog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onog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onog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onogi 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69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8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2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4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6Peri-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85Pyrazines or piperaz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even-membered rings, e.g. azelastine, pentylenetetrazole
    • A61K31/5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even-membered rings, e.g. azelastine, pentylenetetrazole having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sulfur as ring hetero atoms, e.g. clothiapine, diltiaz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8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HI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 C07D5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3/06Peri-condensed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ir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IDS & HIV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抗病毒作用、特别是HIV复制抑制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及含有其的药物、特别是抗HIV药。本发明提供下式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DDA0001559668300000011
(式中,A3为CR3A、CR3AR3B、N或NR3C;R3A、R3B、R4A及R4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R3C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环T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R1为氢原子、卤素、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n为1或2;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等;R4为氢原子或羧基保护基)。

Description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新型化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抗HIV药。
背景技术
已知作为病毒中的一种反转录病毒的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以下简称为HIV)会引发后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以下简称为爱滋病(AIDS))。迄今为止,针对爱滋病的主流治疗药为反转录酶抑制剂(AZT(azidothymidine,叠氮胸苷)、3TC(Lamivudine,拉米夫定)等)、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等)及整合酶抑制剂(雷特格韦(Raltegravir)等),但已判明这些存在损伤肾脏等副作用、或出现耐药病毒等问题,因而期待开发出作用机理不同于上述治疗药的抗HIV药。
另外,关于爱滋病的治疗,报道了由于其间容易出现耐药病毒,故而目前有效的是多剂并用疗法。作为抗HIV药,临床上使用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这3种药剂,但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常会显示出交叉耐药性,或仅显示出附加效果,因而期望开发出作用机理不同的抗HIV药。
专利文献1~32、36中记载有在苯、吡啶等6元环母核或它们的稠环上具有羧基烷基型侧链的抗HIV药。尤其是专利文献28(WO2013/159064)、专利文献29(WO2012/145728)等中记载有与5元杂环稠合而成的苯衍生物。另外,专利文献16(WO2012/140243)、专利文献36(WO2014/057103)中记载有具有各种取代基的苯衍生物。另外,专利文献33~35中记载有在5元环母核上具有羧基烷基型侧链的抗HIV药。但是,任一文献中均未记载本发明的三环性化合物。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介绍了近来关于整合酶抑制剂等抗HIV药的专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7/131350
专利文献2:WO2009/062285
专利文献3:WO2009/062288
专利文献4:WO2009/062289
专利文献5:WO2009/062308
专利文献6:WO2010/130034
专利文献7:WO2010/130842
专利文献8:WO2011/015641
专利文献9:WO2011/076765
专利文献10:WO2012/033735
专利文献11:WO2012/003497
专利文献12:WO2012/003498
专利文献13:WO2012/065963
专利文献14:WO2012/066442
专利文献15:WO2012/102985
专利文献16:WO2012/140243
专利文献17:WO2013/012649
专利文献18:WO2013/002357
专利文献19:WO2013/025584
专利文献20:WO2013/043553
专利文献21:WO2013/073875
专利文献22:WO2013/062028
专利文献23:WO2013/103724
专利文献24:WO2013/103738
专利文献25:WO2013/123148
专利文献26:WO2013/134113
专利文献27:WO2013/134142
专利文献28:WO2013/159064
专利文献29:WO2012/145728
专利文献30:WO2013/157622
专利文献31:WO2014/009794
专利文献32:WO2014/028384
专利文献33:WO2012/137181
专利文献34:WO2014/053665
专利文献35:WO2014/053666
专利文献36:WO2014/057103
非专利文献1:Expert.Opin.Ther.Patents(2014)24(6)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人已提出了有关三环性衍生物的HIV复制抑制剂的专利申请(WO2014/119636、WO2015/147247、WO2015/17451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本发明优选提供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抗HIV药。更优选提供基本骨架不同于先前的抗HIV药、且对HIV的突变株或耐药株也有效的新型抗HIV药。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它们的合成中间体、及制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含氮三环性衍生物作为HIV复制抑制剂是有用的。进一步发现,本发明化合物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作为抗病毒药(例如抗反转录病毒药、抗HIV药、抗HTLV-1(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药、抗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猫爱滋病病毒)药、抗SIV(Simianimmunodeficiency virus:猴爱滋病病毒)药),尤其作为抗HIV药、抗AIDS药、或其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等是有用的,从而完成了以下所示的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23)、如(1C)~(18C)、(1B)~(16B)及(1A)~(21A)。
(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41
(式中,虚线表示存在或不存在键,
A3为CR3A、CR3AR3B、N或NR3C
R3A、R3B、R4A及R4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R3C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环T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R1为氢、卤素、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
n为1或2;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或羧基保护基)
其中,以下的化合物除外: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42
(2)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是以下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51
(式中,A3为CR3A或N;R3A为氢或卤素;其他符号与(1)中含义相同)。
(3)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52
所示的部分结构为以下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53
(式中,E各自独立地为-NRa-、-O-、-S-、-SO2-、-SO-或-CRbRc-;
Ra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以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也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氮原子及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不相同且不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k为2~7的整数)。
(4)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71
所示的部分结构为以下述的任意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72
(式中,
Q为-NRa-、-O-、-S-或-CRbRc-,
L为-SO2-、-SO-或-CRbRc-;
m为0~5的整数;
其他符号与(3)中含义相同)。
(5)如(4)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以下述式(I-1-1)或(I-2-1)表示: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073
(式中,R3A为氢,R4A、R1、R2、R3、R4及n与(1)中含义相同,Ra、Rb及Rc与(3)中含义相同,m与(4)中含义相同)。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A为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氰基或卤素。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n为1;R2为烷基氧基。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为氢。
(10)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1)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CONRa4Ra5、-SO2Ra3、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或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与各自所键合的氮原子及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k为3~5的整数。
(12)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CONRa4Ra5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4为氢。
(13)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14)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4为氢。
(15)如(4)或(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A为卤素、氰基、烷基或卤代烷基;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CONRa4Ra5、-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4为氢。
(16)如(4)或(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A为卤素、氰基、烷基或卤代烷基;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4为氢。
(17)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I-001、I-003、I-012、I-019、I-026、I-027、I-041、I-043、I-048、I-085、I-112、I-122、I-156、I-157、I-164、I-176、I-181、I-187、I-189、I-190及I-197中的任意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8)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I-220、I-244、I-257、I-258、I-260、I-262、I-267、I-270、I-278、I-292、I-293、I-303、I-304、I-305、I-306、I-307、I-308及I-309中的任意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0)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病毒作用。
(21)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HIV作用。
(22)一种HIV感染症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包括:给药(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3)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用于HIV感染症的治疗或预防。
(1C)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01
(式中,虚线表示存在或不存在键,
A3为CR3A、CR3AR3B、N或NR3C
R3A、R3B、R4A及R4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R3C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环T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R1为氢、卤素、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
n为1或2;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或羧基保护基。)
其中,以下的化合物除外:
[化学式1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11
(2C)如(1C)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12
所示的部分结构以下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13
(式中,E各自独立地为-NRa-、-O-、-S-、-SO2-、-SO-或-CRbRc-;
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以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不相同且不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k为2~7的整数)。
(3C)如(2C)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31
所示的部分结构为以下述的任意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32
(式中,
Q为-NRa-、-O-、-S-或-CRbRc-,
L为-SO2-、-SO-或-CRbRc-;
m为0~5的整数;
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4C)如(2C)或(3C)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以下述式(I-1-1)或(I-2-1)表示: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33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5C)如(1C)~(4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A及R5B中的任一者为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6C)如(1C)~(5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氰基或卤素。
(7C)如(1C)~(6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n为1;R2为烷基氧基。
(8C)如(1C)~(7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为氢。
(9C)如(1C)~(5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0C)如(2C)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CONRa4Ra5、-SO2Ra3、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k为3~5的整数。
(11C)如(3C)~(5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CONRa4Ra5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2C)如(3C)~(5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13C)如(3C)~(5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4C)如(3C)或(4C)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3B为氢;R4A为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4B为氢;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5C)如(3C)或(4C)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4A为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6C)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1C)~(15C)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7C)如(16C)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病毒作用。
(18C)如(16C)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HIV作用。
(1B)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51
(式中,虚线表示存在或不存在键,
A3为CR3A、CR3AR3B、N或NR3C
R3A、R3B、R4A及R4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R3C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环T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R1为氢、卤素、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
n为1或2;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或羧基保护基。)
其中,以下的化合物除外: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61
(2B)如上述(1B)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1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62
所示的部分结构为以下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1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63
(式中,E各自独立地为-NRa-、-O-、-S-、-SO2-、-SO-或-CRbRc-;
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或-COCO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非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插入有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k为2~7的整数)。
(3B)如上述(2B)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2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81
所示的部分结构为以下述的任意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82
(式中,
Q为-NRa-、-O-、-S-或-CRbRc-,
L为-SO2-、-SO-或-CRbRc-;
m为0~5的整数;
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4B)如上述(2B)或(3B)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以下述式(I-1-1)或(I-2-1)表示:
[化学式2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183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5B)如上述(1B)~(4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氰基或卤素。
(6B)如上述(1B)~(5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n为1;R2为烷基氧基。
(7B)如上述(1B)~(6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为氢。
(8B)如上述(1B)~(4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或卤素;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9B)如上述(2B)~(4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CONRa4Ra5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0B)如上述(2B)~(4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11B)如上述(2B)~(4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2B)如上述(2B)或(3B)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3B为氢;R4A为氢、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4B为氢;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3B)如上述(2B)或(3B)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4A为氢、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4B)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B)~(13B)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5B)如上述(14B)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病毒作用。
(16B)如上述(14B)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HIV作用。
(1A)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2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01
(式中,虚线表示存在或不存在键,
A3为CR3A、CR3AR3B、N或NR3C
R3A、R3B、R4A及R4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R3C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环T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构成该杂环的不相邻的2个原子可经由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而桥连;
R1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
n为1或2;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或羧基保护基。)
其中,以下的化合物除外:
[化学式2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11
(1A')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2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12
(式中,
A3为CR3A或N;
R3A及R4A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环T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构成该杂环的不相邻的2个原子可经由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而桥连;
R1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
n为1或2;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或羧基保护基。)
其中,以下的化合物除外:
[化学式2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21
(2A)如上述(1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2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22
所示的部分为以下述的任意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2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23
(式中,
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SORa2或-SO2Ra3
Ra1、Ra2及Ra3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m为0~5的整数;
L为-SO2-、-SO-、-CO-或-CRbRc-;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以共同形成氧代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Rb和/或Rc任选与邻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Ra、与和Ra所键合的氮原子邻接的碳原子上的Rb和/或Rc任选与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2A')如上述(1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
[化学式2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31
所示的部分为以下述的任意式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3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32
(式中,
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CORa1、-SORa2或-SO2Ra3
Ra1、Ra2及Ra3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m为0~5的整数;
L为-SO2-、-SO-、-CO-或-CRbRc-;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同一碳上之Rb及Rc可以共同形成氧代基)。
(3A)如上述(2A)或(2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以下述式(I-1-1)或(I-2-1)表示,
[化学式3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41
(4A)如上述(1A)~(3A)、(1A')~(2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
(5A)如上述(1A)~(4A)、(1A')~(2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n为1;R2为烷基氧基。
(6A)如上述(1A)~(5A)、(1A')~(2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为氢。
(7A)如上述(1A)~(3A)、(1A')~(2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8A)如上述(2A)、(2A')或(3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8A')如上述(2A')或(3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及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9A)如上述(2A)或(3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Ra、与和Ra所键合的氮原子邻接的碳原子上的Rb和/或Rc连同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邻接的碳原子上的Rb和/或Rc之至少一者与邻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10A)如上述(2A)或(3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1A)如上述(2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3B为氢;R4A为氢、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4B为氢;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1A')如上述(2A')或(3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4A为氢、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2A)如上述(3A)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A为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R4A为氢、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ORa1或-SO2Ra3;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m为1~3的整数;R1为烷基;n为1;R2为烷基氧基;R4为氢。
(13A)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A)~(12A)、(1A')、(2A')、(8A')、(11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4A)如上述(13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病毒作用。
(15A)如上述(13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抗HIV作用。
(16A)一种用于口服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16)、(1A)~(12A)、(1A')、(2A')、(8A')、(11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7A)如(16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为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膜剂、悬浮剂、乳剂、酏剂、糖浆剂、柠檬水剂(Limonade)、醑剂、芳香水剂、萃取剂、煎剂或酊剂。
(18A)如(17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为糖衣片、膜衣片、肠溶性包衣片、缓释片、含片、舌下片、颊含片、咀嚼片、口腔崩解片、干糖浆剂、软胶囊剂、微胶囊剂或缓释性胶囊剂。
(19A)一种用于非口服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16)、(1A)~(12A)、(1A')、(2A')、(8A')、(11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0A)如(19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用于经皮、皮下、静脉内、动脉内、肌肉内、腹膜内、经黏膜、吸入、经鼻、滴眼、滴耳或阴道内给药。
(21A)如(19A)或(20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为注射剂、点滴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喷雾剂、吸入剂、洗剂、注入剂、涂抹剂、含嗽剂、浣肠剂、软膏剂、硬膏剂、冻胶剂、霜剂、贴剂、糊剂、外用粉剂或栓剂。
(22A)一种儿童用或老年人用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16)、(1A)~(12A)、(1A')、(2A')、(8A')、(11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3A)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上述(1)~(16)、(1A)~(12A)、(1A')、(2A')、(8A')、(11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或其他抗HIV药的组合。
(24A)一种用于与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或其他抗HIV药实施并用疗法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16)、(1A)~(12A)、(1A')、(2A')、(8A')、(11A')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以下的发明。
病毒感染症(例如HIV感染症)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包括:对人类给药上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上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用于病毒感染症(例如HIV感染症)的治疗或预防。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化合物对病毒、尤其HIV(例如HIV-1)或其突变病毒、耐药病毒具有复制抑制活性。因此对病毒感染症(例如爱滋病)等的预防或治疗有用。另外,本发明提供抗病毒剂的合成中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各用语的含义进行说明。只要无特别说明,各用语在单独使用的情形或与其他用语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均表示同一含义。
式(I)中,虚线表示存在或不存在键。式(I)的两条虚线中,任一者表示存在键、另一者表示不存在键。在环内的虚线表示存在键的情况下,键合于R4B的虚线表示不存在键,A3为CR3A或N,R4B不存在。在环内的虚线表示不存在键的情况下,键合于R4B的虚线表示存在键,A3表示CR3AR3B或NR3C。该情况下,R4B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所谓“卤素”包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特别优选为氟原子及氯原子。
所谓“烷基”包含碳原子数1~15、优选为碳原子数1~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6、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状烃基。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异己基、正庚基、异庚基、正辛基、异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
作为“烷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
所谓“烯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个以上双键的碳原子数2~15、优选为碳原子数2~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6、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直链或支链状烃基。例如可列举: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异丁烯基、异戊二烯基(prenyl)、丁二烯基、戊烯基(pentenyl)、异戊烯基、戊二烯基、己烯基、异己烯基、己二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等。
作为“烯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
所谓“炔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个以上三键的碳原子数2~10、优选为碳原子数2~8、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2~6、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直链或支链状烃基。包含例如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辛炔基、壬炔基、癸炔基等。这些可进一步在任意位置具有双键。
作为“炔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
所谓“亚烷基”包含碳原子数1~15、优选为碳原子数1~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6、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状2价烃基。例如可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亚丙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
所谓“亚烯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个以上双键的碳原子数2~15、优选为碳原子数2~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6、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直链或支链状2价烃基。例如可列举:亚乙烯基、亚丙烯基、亚丁烯基、亚戊烯基等。
所谓“亚炔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个以上三键的碳原子数2~15、优选为碳原子数2~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6、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直链或支链状2价烃基。这些可进一步在任意位置具有双键。例如可列举:亚乙炔基、亚丙炔基、亚丁炔基、亚戊炔基、亚己炔基等。
所谓“烷基氧基”表示上述“烷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戊氧基、异戊氧基、己氧基等。
作为“烷基氧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
所谓“烯基氧基”表示上述“烯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氧基、烯丙氧基、1-丙烯氧基、2-丁烯氧基、2-戊烯氧基、2-己烯氧基、2-庚烯氧基、2-辛烯氧基等。
所谓“炔基氧基”表示上述“炔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氧基、1-丙炔氧基、2-丙炔氧基、2-丁炔氧基、2-戊炔氧基、2-己炔氧基、2-庚炔氧基、2-辛炔氧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包含单环或双环以上的环状芳香族烃。例如可列举:苯环、萘环、蒽环、菲环等。
作为“芳香族碳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苯环、萘环。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可列举苯环。
所谓“芳香族碳环基”表示单环或双环以上的芳香族烃基。例如可列举: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作为“芳香族碳环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苯基。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包含单环或双环以上的环状饱和烃或环状非芳香族不饱和烃。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碳环”也包括上述“芳香族碳环”中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碳环而成的那些。
进一步,“非芳香族碳环”也包括如下所述桥连的环、或形成螺环的环。
[化学式3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291
作为单环的非芳香族碳环,优选为碳原子数3~16,更优选为碳原子数3~12,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3~8。例如可列举: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环壬烷、环癸烷、环丙烯、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庚烯、环己二烯等。
作为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碳环,优选为碳原子数8~13,更优选为碳原子数9~10。例如可列举:茚满、茚、苊烯、四氢萘、芴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基”表示单环或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饱和烃基或非芳香族不饱和烃基。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也包括“芳香族碳环基”中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碳环基而成的基团。
进一步,“非芳香族碳环基”也包括如下所述桥连的基团、或形成螺环的基团。
[化学式3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01
[化学式3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02
作为单环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16,更优选为碳原子数3~12,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4~8。例如可列举:环烷基、环烯基等。
作为“环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3~7,可列举: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环癸基等。
作为“环烯基”,可列举:环丙烯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环庚烯基、环己二烯基等。
作为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优选为碳原子数8~13,更优选为碳原子数9~10。例如可列举:茚满基、茚基、苊烯基、四氢萘基、芴基、二氢茚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氧基”表示“非芳香族碳环”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的“非芳香族碳环”部分也与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相同。例如可列举:环丙氧基、环己氧基、环己烯氧基等。
所谓“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包含具有至少一个氮原子作为成环原子、进一步可以在环内具有1个以上的自氧原子、硫原子及氮原子中任意选择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以上的环状非芳香族环。
双环以上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也包括“芳香族碳环”、“非芳香族碳环”和/或“芳香族杂环”中的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而成的那些。
进一步,“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也包括具有桥连结构的环、及形成螺环的环。即,也包括: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桥连而成的环,以及形成由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构成的螺环的环。例如可列举如下所述的环。
[化学式3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11
作为单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5~12元,更优选为5~8元。例如可列举:噻唑烷、吡咯烷、吡咯啉、咪唑烷、咪唑啉、吡唑烷、吡唑啉、哌啶、哌嗪、吗啉、硫代吗啉、二氢吡啶、四氢吡啶、二氢噻唑啉、四氢噻唑啉、四氢异噻唑啉、二氢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12
嗪、六氢吖庚因、四氢二氮杂卓、四氢哒嗪、六氢嘧啶、噻嗪等。
作为双环以上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9~20元,更优选为8~16元。例如可列举:吲哚啉、异吲哚啉等。
优选为单环或双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该双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包含稠环、桥连的环及螺环。
桥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或2个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或2个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桥连而成的双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螺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T1的成环原子的同一碳原子上的2个取代基均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或2个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的情况时的双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稠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9或10元的双环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所谓“芳香族杂环”包含环内具有1个以上的自氧原子、硫原子及氮原子中任意选择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以上的芳香族环。
双环以上的“芳香族杂环”也包括上述“芳香族碳环”中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芳香族杂环而成的那些。
作为单环的芳香族杂环,优选为5~8元,更优选为5元或6元。例如可列举:吡咯、咪唑、吡唑、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唑、三嗪、四唑、呋喃、噻吩、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1
唑、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2
唑、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3
二唑、异噻唑、噻唑、噻二唑等。
作为双环的芳香族杂环,优选为8~18元,更优选为9元或10元。例如可列举:吲哚啉、异吲哚啉、吲唑、吲嗪、喹啉、异喹啉、噌啉、酞嗪、喹唑啉、萘啶、喹喔啉、嘌呤、喋啶、苯并咪唑、苯并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4
唑、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5
唑、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6
二唑、苯并异噻唑、苯并噻唑、苯并噻二唑、苯并呋喃、异苯并呋喃、苯并噻吩、苯并三唑、咪唑并吡啶、三唑并吡啶、咪唑并噻唑、吡嗪并哒嗪、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7
唑并吡啶、噻唑并吡啶等。
作为三环以上的芳香族杂环,优选为11~26元,更优选为13或14元。例如可列举:咔唑、吖啶、呫吨、吩噻嗪、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8
噻、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9
嗪、二苯并呋喃等。
所谓“芳香族杂环基”表示环内具有1个以上的自O、S及N中任意选择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以上的芳香族环式基团。
双环以上的芳香族杂环基也包括上述“芳香族碳环基”中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芳香族杂环基而成的那些。
作为单环的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5~10元,更优选为5元或6元。例如可列举: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吡啶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三唑基、三嗪基、四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10
唑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11
唑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212
二唑基、异噻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等。
作为双环的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8~18元,更优选为9元或10元。例如可列举: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吲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酞嗪基、喹唑啉基、萘啶基、喹喔啉基、嘌呤基、喋啶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2
唑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3
唑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4
二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三唑基、咪唑并吡啶基、三唑并吡啶基、咪唑并噻唑基、吡嗪并哒嗪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5
唑并吡啶基、噻唑并吡啶基等。
作为三环以上的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11~26元,更优选为13或14元。例如可列举:咔唑基、吖啶基、呫吨基、吩噻嗪基、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6
噻基、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7
嗪基、二苯并呋喃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包含环内具有1个以上的自氧原子、硫原子及氮原子中任意选择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以上的环状非芳香族环。
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杂环”也包括上述“芳香族碳环”、“非芳香族碳环”和/或“芳香族杂环”中的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杂环而成的那些。
进一步,“非芳香族杂环”也包括如下所述桥连的环、或形成螺环的环。
[化学式3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1
作为单环的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3~8元,更优选为5元或6元。例如可列举: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8
烷、环硫乙烷、环氧乙烷、氧杂环丁烷、氧硫杂环戊烷、氮杂环庚烯、噻烷、噻唑烷、吡咯烷、吡咯啉、咪唑烷、咪唑啉、吡唑烷、吡唑啉、哌啶、哌嗪、吗啉、硫代吗啉、二氢吡啶、四氢吡啶、四氢呋喃、四氢吡喃、二氢噻唑啉、四氢噻唑啉、四氢异噻唑啉、二氢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9
嗪、六氢吖庚因、四氢二氮杂卓、四氢哒嗪、六氢嘧啶、二氧杂环戊烷、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310
嗪、氮丙啶、二氧杂环戊烯、氧杂环庚烷、硫杂环戊烷、噻嗪等。
作为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杂环,优选为8~20元,更优选为8~16元。例如可列举:吲哚啉、异吲哚啉、苯并二氢吡喃、异苯并二氢吡喃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基”表示环内具有1个以上的自O、S及N中任意选择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环式基团。
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也包括上述“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碳环基”和/或“芳香族杂环基”中的各环稠合于单环或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杂环基而成的那些。
进一步,“非芳香族杂环基”也包括: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桥连而成的环,以及形成由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构成的螺环的环。例如可列举如下所述的环。
[化学式3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41
作为单环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3~8元,更优选为5元或6元。例如可列举:二氧杂环己基、硫杂环丙基、环氧乙烷基、氧杂环丁基、氧硫杂环戊基、氮杂环丁基、噻烷基、噻唑烷基、吡咯烷基、吡咯啉基、咪唑烷基、咪唑啉基、吡唑烷基、吡唑啉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morpholinyl)、吗啉代(morpholino)、硫代吗啉基(morpholinyl)、硫代吗啉代(morpholino)、二氢吡啶基、四氢吡啶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二氢噻唑基、四氢噻唑基、四氢异噻唑基、二氢噁嗪基、六氢氮杂环庚烯基、四氢二氮杂环庚烯基、四氢哒嗪基、六氢嘧啶基、二氧杂环戊基、二噁唑基、氮丙啶基、二氧杂环戊烯基、氧杂环庚基、硫杂环戊基、噻嗪基、噻嗪基等。
作为双环以上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8~20元,更优选为8~16元。例如可列举:吲哚啉基、异吲哚啉基、苯并二氢吡喃基、异苯并二氢吡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苯并二氧杂环戊烯基、苯并二氧杂环己基、苯并吗啉基(morpholinyl)等。
所谓“羧基保护基”是通过水解、羧基保护基的去保护反应而转化为羧基的保护基,作为羧基保护基,可优选例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叔丁基)、芳烷基(例如苄基),可更优选例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的取代基,可列举如下取代基。任意位置的碳原子可与选自如下取代基中的1个以上的相同或不同的优选为1~4个、更优选为1~3个基团键合。
取代基:卤素、羟基、羧基、甲酰基、甲酰氧基、硫烷基、亚磺酸基、磺基、硫代甲酰基、硫代羧基、二硫代羧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氰基、硝基、亚硝基、叠氮基、肼基、脲基、脒基、胍基、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氧基、烯基氧基、炔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烷基磺酰基、烯基磺酰基、炔基磺酰基、烷基羰基氧基、烯基羰基氧基、炔基羰基氧基、烷基磺酰基氧基、烯基磺酰基氧基、炔基磺酰基氧基、烷基氧基羰基、烯基氧基羰基、炔基氧基羰基、烷硫基、烯硫基、炔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烯基亚磺酰基、炔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磺酰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磺酰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磺酰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磺酰基”的环上的取代基,可列举如下取代基。环上的任意位置的原子也可以与选自如下取代基中的1个以上的相同或不同的优选为1~4个、更优选为1~3个基团键合。
取代基:卤素、羟基、羧基、甲酰基、甲酰氧基、硫烷基、亚磺酸基、磺基、硫代甲酰基、硫代羧基、二硫代羧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氰基、硝基、亚硝基、叠氮基、肼基、脲基、脒基、胍基、三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炔基、卤代烷基、羟基烷基、烷基氧基、烯基氧基、炔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烷基氧基烷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烷基磺酰基、烯基磺酰基、炔基磺酰基、烷基羰基氧基、烯基羰基氧基、炔基羰基氧基、烷基磺酰基氧基、烯基磺酰基氧基、炔基磺酰基氧基、烷基氧基羰基、烯基氧基羰基、炔基氧基羰基、烷硫基、烯硫基、炔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烯基亚磺酰基、炔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磺酰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及-C(NRa6)NRa4Ra5(式中,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也包括经“氧代基”取代的情形。
[化学式3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91
“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的非芳香族碳环及芳香族杂环部分也与上述同样地可经“氧代基”取代。例如环T1可如下所述地经氧代基取代。
[化学式3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392
所谓“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包含任选被选自如下取代基中的1或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
取代基:羟基、氰基、烷基、烯基、炔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烷基氧基、烯基氧基、炔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卤代烯基氧基、卤代炔基氧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卤代烷基羰基、卤代烯基羰基、卤代炔基羰基、烷基磺酰基、卤代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氨基甲酰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氨基甲酰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环丙基氨基、环己基氨基、苄基氨基、乙酰基氨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磺酰氨基、四氢吡喃基氨基、四氢呋喃基氨基、吗啉代(morpholino)氨基、吗啉基(morpholinyl)氨基、哌啶基氨基、哌嗪基氨基等。作为不同实施方式,可列举: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乙酰基氨基、甲基磺酰氨基、四氢吡喃基氨基、四氢呋喃基氨基、吗啉代(morpholino)氨基、哌啶基氨基等。
所谓“三烷基甲硅烷基”表示3个上述“烷基”键合于硅原子而成的基团。3个烷基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
所谓“卤代烷基”表示1个以上的上述“卤素”键合于上述“烷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单氟甲基、单氟乙基、单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单氯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1,2-二溴乙基、1,1,1-三氟丙烷-2-基等。
作为“卤代烷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三氟甲基、三氯甲基。
所谓“卤代烷基氧基”表示上述“卤代烷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单氟甲氧基、单氟乙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氯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三氯乙氧基等。
作为“卤代烷基氧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三氟甲氧基、三氯甲氧基。
所谓“烷基羰基”表示上述“烷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基羰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异丙基羰基、叔丁基羰基、异丁基羰基、仲丁基羰基、戊基羰基、异戊基羰基、己基羰基等。
作为“烷基羰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基羰基、乙基羰基、正丙基羰基。
所谓“烯基羰基”表示上述“烯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基羰基、丙烯基羰基等。
所谓“炔基羰基”表示上述“炔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基羰基、丙炔基羰基等。
所谓“烷基磺酰基”表示上述“烷基”键合于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丙基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叔丁基磺酰基、异丁基磺酰基、仲丁基磺酰基等。
作为“烷基磺酰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
所谓“烯基磺酰基”表示上述“烯基”键合于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基磺酰基、丙烯基磺酰基等。
所谓“炔基磺酰基”表示上述“炔基”键合于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基磺酰基、丙炔基磺酰基等。
所谓“烷基羰基氧基”表示上述“烷基羰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基羰氧基、乙基羰氧基、丙基羰氧基、异丙基羰氧基、叔丁基羰氧基、异丁基羰氧基、仲丁基羰氧基等。
作为“烷基羰基氧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基羰氧基、乙基羰氧基。
所谓“烯基羰基氧基”表示上述“烯基羰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基羰氧基、丙烯基羰氧基等。
所谓“炔基羰基氧基”表示上述“炔基羰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基羰氧基、丙炔基羰氧基等。
所谓“烷基磺酰基氧基”表示上述“烷基磺酰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基磺酰氧基、乙基磺酰氧基、丙基磺酰氧基、异丙基磺酰氧基、叔丁基磺酰氧基、异丁基磺酰氧基、仲丁基磺酰氧基等。
作为“烷基磺酰基氧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基磺酰氧基、乙基磺酰氧基。
所谓“烯基磺酰基氧基”表示上述“烯基磺酰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基磺酰氧基、丙烯基磺酰氧基等。
所谓“炔基磺酰基氧基”表示上述“炔基磺酰基”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基磺酰氧基、丙炔基磺酰氧基等。
所谓“烷基氧基羰基”表示上述“烷基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异丁氧基羰基、仲丁氧基羰基、戊氧基羰基、异戊氧基羰基、己氧基羰基等。
作为“烷基氧基羰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
所谓“烯基氧基羰基”表示上述“烯基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氧基羰基、丙烯氧基羰基等。
所谓“炔基氧基羰基”表示上述“炔基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氧基羰基、丙炔氧基羰基等。
所谓“烷基硫基”表示上述“烷基”取代硫烷基的与硫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基硫基、乙基硫基、正丙基硫基、异丙基硫基等。
所谓“烯基硫基”表示上述“烯基”取代硫烷基的与硫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硫基、丙烯基硫基等。
所谓“炔基硫基”表示上述“炔基”取代硫烷基的与硫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基硫基、丙炔基硫基等。
所谓“烷基亚磺酰基”表示上述“烷基”键合于亚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正丙基亚磺酰基、异丙基亚磺酰基等。
所谓“烯基亚磺酰基”表示上述“烯基”键合于亚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烯基亚磺酰基、丙烯基亚磺酰基等。
所谓“炔基亚磺酰基”表示上述“炔基”键合于亚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乙炔基亚磺酰基、丙炔基亚磺酰基等。
所谓“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包含任选被选自如下取代基中的1个基团取代的亚氨基。
取代基:羟基、烷基、烯基、炔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烷基氧基、烯基氧基、炔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卤代烯基氧基、卤代炔基氧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卤代烷基羰基、卤代烯基羰基、卤代炔基羰基、氨基、烷基氨基、卤代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亚氨基、甲基亚氨基、乙基亚氨基、环丙基亚氨基、环己基亚氨基、乙酰基亚氨基、四氢吡喃基亚氨基、四氢呋喃基亚氨基、吗啉代(morpholino)亚氨基、吗啉基(morpholinyl)亚氨基、哌啶基亚氨基、哌嗪基亚氨基等。
所谓“羟基烷基”表示1个以上的羟基取代上述“烷基”的与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1-羟基丙基、2-羟基丙基、1,2-羟基乙基等。
作为“羟基烷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羟基甲基。
所谓“烷基氧基烷基”表示上述“烷基氧基”键合于上述“烷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等。
所谓“烷基氧基烷基氧基”表示上述“烷基氧基”键合于上述“烷基氧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甲氧基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等。
所谓“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包含任选被选自如下取代基中的1或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甲酰基。
取代基:羟基、氰基、氨基、烷基、烯基、炔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羟基烷基、烷基氨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氨基甲酰基、N-甲基氨基甲酰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N-乙基-N-甲基氨基甲酰基、N,N-二乙基氨基甲酰基、N-正丙基氨基氨基甲酰基、N-异丙基氨基甲酰基、N-吗啉代(morpholino)氨基甲酰基、N-四氢呋喃基氨基甲酰基、N-哌啶基氨基甲酰基、N-四氢吡喃基氨基甲酰基、N-苄基氨基甲酰基、N-乙酰基氨基甲酰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甲酰基、N-(2,2,2-三氟乙基)氨基甲酰基、N-(2-羟基-1-甲基乙基)氨基甲酰基等。作为不同的实施方式,可列举:氨基甲酰基、N-甲基氨基甲酰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N-正丙基氨基氨基甲酰基、N-异丙基氨基甲酰基、N-吗啉代(morpholino)氨基甲酰基、N-四氢呋喃基氨基甲酰基、N-哌啶基氨基甲酰基、N-四氢吡喃基氨基甲酰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甲酰基、N-(2,2,2-三氟乙基)氨基甲酰基、N-(2-羟基-1-甲基乙基)氨基甲酰基等。
所谓“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磺酰基”包含任选被选自如下取代基中的1或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磺酰基。
取代基:烷基、烯基、炔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羟基烷基、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磺酰基”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氨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N,N-二乙基氨基磺酰基、N-正丙基氨基氨基磺酰基、N-异丙基氨基磺酰基、N-吗啉代(morpholino)氨基磺酰基、N-四氢呋喃基氨基磺酰基、N-哌啶基氨基磺酰基、N-四氢吡喃基氨基磺酰基、N-苄基氨基磺酰基、N-乙酰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等。作为不同的实施方式,可列举:氨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氨基磺酰基、N-正丙基氨基氨基磺酰基、N-异丙基氨基磺酰基、N-吗啉代(morpholino)氨基磺酰基、N-四氢呋喃基氨基磺酰基、N-哌啶基氨基磺酰基、N-四氢吡喃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等。
“芳香族碳环氧基”、“芳香族碳环羰基”、“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环硫基”、“芳香族碳环磺酰基”、“芳香族碳环烷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芳香族碳环氨基甲酰基”的“芳香族碳环”部分也与上述“芳香族碳环基”相同。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氨基甲酰基”的“芳香族碳环”部分的取代基也与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上的取代基相同。
“非芳香族碳环烷基”、“非芳香族碳环羰基”、“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环硫基”、“非芳香族碳环磺酰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非芳香族碳环氨基甲酰基”、“非芳香族碳环氨基”的“非芳香族碳环”部分也与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相同。
“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氨基甲酰基”的“非芳香族碳环”部分的取代基也与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上的取代基相同。
“芳香族杂环氧基”、“芳香族杂环羰基”、“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芳香族杂环硫基”、“芳香族杂环磺酰基”、“芳香族杂环烷基”、“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芳香族杂环氨基甲酰基”的“芳香族杂环”部分也与上述“芳香族杂环基”相同。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氨基甲酰基”的“芳香族杂环”部分的取代基也与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上的取代基相同。
“非芳香族杂环氧基”、“非芳香族杂环羰基”、“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非芳香族杂环硫基”、“非芳香族杂环磺酰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非芳香族杂环氨基甲酰基”、“非芳香族杂环氨基”的“非芳香族杂环”部分也与上述“非芳香族杂环基”相同。
“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氨基甲酰基”的“非芳香族杂环”部分的取代基也与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上的取代基相同。
“芳香族碳环烷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芳香族杂环烷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的烷基部分也与上述“烷基”相同。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的烷基部分的取代基也与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上的取代基相同。
所谓“芳香族碳环氧基”表示“芳香族碳环”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苯氧基、萘氧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羰基”表示“芳香族碳环”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苯基羰基、萘基羰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表示上述“芳香族碳环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硫基”表示“芳香族碳环”取代硫烷基的与硫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苯基硫基、萘基硫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磺酰基”表示“芳香族碳环”键合于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苯基磺酰基、萘基磺酰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羰基”表示“非芳香族碳环”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羰基、环己基羰基、环己烯基羰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表示上述“非芳香族碳环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环丙氧基羰基、环己氧基羰基、环己烯氧基羰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硫基”表示“非芳香族碳环”取代硫烷基的与硫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硫基、环己基硫基、环己烯基硫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磺酰基”表示“非芳香族碳环”键合于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磺酰基、环己基磺酰基、环己烯基磺酰基等。
所谓“芳香族杂环氧基”表示“芳香族杂环”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吡啶氧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71
唑氧基等。
所谓“芳香族杂环羰基”表示“芳香族杂环”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吡啶基羰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72
唑基羰基等。
所谓“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表示上述“芳香族杂环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吡啶氧基羰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83
唑氧基羰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氧基”表示“非芳香族杂环”键合于氧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哌啶氧基、四氢呋喃氧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羰基”表示“非芳香族杂环”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哌啶基羰基、四氢呋喃基羰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表示上述“非芳香族杂环氧基”键合于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哌啶氧基羰基、四氢呋喃氧基羰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硫基”表示“非芳香族杂环”取代硫烷基的与硫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哌啶基硫基、四氢呋喃基硫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磺酰基”表示“非芳香族杂环”键合于磺酰基而成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哌啶基磺酰基、四氢呋喃基磺酰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烷基”或芳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例如可列举:苄基、苯乙基、苯基丙炔基、二苯甲基、三苯甲基、萘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81
作为“芳香族碳环烷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列举:苄基、苯乙基、二苯甲基。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环烷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82
所谓“芳香族杂环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另外,“芳香族杂环烷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和/或“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例如可列举:吡啶基甲基、呋喃基甲基、咪唑基甲基、吲哚基甲基、苯并噻吩基甲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93
唑基甲基、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94
唑基甲基、噻唑基甲基、异噻唑基甲基、吡唑基甲基、异吡唑基甲基、吡咯烷基甲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95
唑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91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另外,“非芳香族杂环烷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碳环基”和/或“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例如可列举:四氢吡喃基甲基、吗啉基(morpholinyl)乙基、哌啶基甲基、哌嗪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492
所谓“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例如可列举:苄氧基、苯乙基氧基、苯基丙炔氧基、二苯甲基氧基、三苯甲基氧基、萘基甲氧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01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甲氧基、环丁基甲氧基、环戊基甲氧基、环己基甲氧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02
所谓“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另外,“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和/或“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例如可列举:吡啶基甲氧基、呋喃基甲氧基、咪唑基甲氧基、吲哚基甲氧基、苯并噻吩基甲氧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04
唑基甲氧基、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05
唑基甲氧基、噻唑基甲氧基、异噻唑基甲氧基、吡唑基甲氧基、异吡唑基甲氧基、吡咯烷基甲氧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06
唑基甲氧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03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另外,“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碳环基”和/或“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例如可列举:四氢吡喃基甲氧基、吗啉基(morpholinyl)乙氧基、哌啶基甲氧基、哌嗪基甲氧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11
所谓“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硫基。例如可列举:苄基硫基、苯乙基硫基、苯基丙炔硫基、二苯甲基硫基、三苯甲基硫基、萘基甲基硫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硫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硫基”。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甲基硫基、环丁基甲基硫基、环戊基甲基硫基、环己基甲基硫基等。
所谓“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硫基。另外,“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和/或“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例如可列举:吡啶基甲基硫基、呋喃基甲基硫基、咪唑基甲基硫基、吲哚基甲基硫基、苯并噻吩基甲基硫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12
唑基甲基硫基、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13
唑基甲基硫基、噻唑基甲基硫基、异噻唑基甲基硫基、吡唑基甲基硫基、异吡唑基甲基硫基、吡咯烷基甲基硫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14
唑基甲基硫基等。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硫基。另外,“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碳环基”和/或“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硫基”。例如可列举:四氢吡喃基甲基硫基、吗啉基(morpholinyl)乙基硫基、哌啶基甲基硫基、哌嗪基甲基硫基等。
所谓“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羰基。例如可列举:苄氧基羰基、苯乙基氧基羰基、苯基丙炔氧基羰基、二苯甲基氧基羰基、三苯甲基氧基羰基、萘基甲氧基羰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21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羰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羰基”。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甲氧基羰基、环丁基甲氧基羰基、环戊基甲氧基羰基、环己基甲氧基羰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4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22
所谓“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羰基。另外,“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和/或“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例如可列举:吡啶基甲氧基羰基、呋喃基甲氧基羰基、咪唑基甲氧基羰基、吲哚基甲氧基羰基、苯并噻吩基甲氧基羰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23
唑基甲氧基羰基、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24
唑基甲氧基羰基、噻唑基甲氧基羰基、异噻唑基甲氧基羰基、吡唑基甲氧基羰基、异吡唑基甲氧基羰基、吡咯烷基甲氧基羰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25
唑基甲氧基羰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5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31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羰基。另外,“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也包括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碳环基”和/或“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羰基”。例如可列举:四氢吡喃基甲氧基、吗啉基(morpholinyl)乙氧基、哌啶基甲氧基、哌嗪基甲氧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5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32
所谓“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烷基。例如可列举:苄氧基甲基、苯乙基氧基甲基、苯基丙炔氧基甲基、二苯甲基氧基甲基、三苯甲基氧基甲基、萘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5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33
所谓“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烷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也包括非芳香族碳环所键合的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烷基”。例如可列举:环丙基甲氧基甲基、环丁基甲氧基甲基、环戊基甲氧基甲基、环己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5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41
所谓“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烷基。另外,“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也包括芳香族杂环所键合的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和/或“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例如可列举:吡啶基甲氧基甲基、呋喃基甲氧基甲基、咪唑基甲氧基甲基、吲哚基甲氧基甲基、苯并噻吩基甲氧基甲基、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42
唑基甲氧基甲基、异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43
唑基甲氧基甲基、噻唑基甲氧基甲基、异噻唑基甲氧基甲基、吡唑基甲氧基甲基、异吡唑基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基甲氧基甲基、苯并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44
唑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5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45
所谓“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表示被1个以上的上述“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烷基氧基烷基。另外,“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也包括非芳香族杂环所键合的烷基部分经上述“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碳环基”和/或“芳香族杂环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烷基”。例如可列举:四氢吡喃基甲氧基甲基、吗啉基(morpholinyl)乙氧基甲基、哌啶基甲氧基甲基、哌嗪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的基团等。
[化学式5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51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化合物(I)或(I')所包含的各种化合物。
[化学式5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52
各基团的优选实施方式示于以下。优选为下述可能的组合的化合物。
R1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更优选为卤素或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烷基。
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烯基氧基)。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更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特别优选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6或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状烷基氧基,更优选为叔丁氧基。关于R2中的“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取代基,作为优选例,可例示:羟基、烷基氧基、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烷基氨基等。
n为1或2,优选为1。
在n为1的情况下,R2优选为采用以下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5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61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作为这些环上的取代基,可例示以下的R31~R35
R3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环式基团,优选为5~7元,也可经稠合,还可以具有桥连结构。稠环部分可为5~10元,既可为单环也可为双环性。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可例示下式所示的苯基。
R3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3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化学式5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62
R31、R32、R33、R34及R35各自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卤素、羟基、氨基、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卤代烷基、烷基氧基、烯基氧基、炔基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烷基氨基,更优选为氢原子、卤素、羟基、氨基、烷基或烷基氧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氟、氯、溴、羟基、氨基、甲基、乙基或甲氧基,特别优选为氢原子、卤素、羟基、甲基或乙基。
另外,R31与R32、R32与R33、R33与R34以及R34与R35可各自独立地与所邻接的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这些环优选为5~8元,更优选为5元或6元,进一步优选为6元。
R3中的非芳香族碳环及非芳香族杂环与上述同样地任选经“氧代基”取代。
作为R3中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的环上的取代基,可列举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上的取代基。
另外,R31、R32、R33、R34及R35中的不相邻的2个基团可以共同形成桥连结构。作为桥连结构,可例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卤素、卤化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羟基、氧代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苯基,更优选为卤素、烷基、烷氧基、氨基、羟基和/或氧代基,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F、Br、氨基、羟基等。
R3更优选为可以与1~2个碳环或杂环(例如5~7元环)稠合的苯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更优选为以下所例示的环式基团。该碳环、杂环、苯基、非芳香族碳环或以下的环式基团上可存在相同或不同的1~4个取代基(例如卤素、羟基、烷氧基、氨基、单或二烷基氨基、烷基、卤化烷基、羟基烷基、胺基烷基、氧代基、氰基)。
R3进一步优选为以下的基团。
[化学式5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81
[化学式6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82
[化学式6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591
另外,R3也可以为在N原子上具有键合键的环状胺,优选为饱和的环状胺。该环状胺为任选经取代、缩合和/或桥连的5~7元杂环,可包含N原子、O原子和/或S原子作为成环原子。作为取代基,优选为烷基、环烷基、氧代基、羟基、卤素、烷氧基等。作为该环状胺,可例示以下结构。
[化学式6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01
另外,R3也可以为如以下所例示的环内具有1或2个双键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环内具有1或2个双键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该碳环基或该杂环基优选为5~7元。作为取代基,优选为烷基、环烷基、氧代基、羟基、卤素、烷氧基等。
[化学式6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11
进一步,R3也可以选自下组。
[化学式6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12
R3也可更优选地选自下组。
[化学式6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21
化合物(I)、(I')、(I-1)、(I-2)、(I-3)、(I'-3)、(I-1-1)、(I-1A)、(1-AA)、(I'-1A)、(I-1-1A)、(I-1-1B)、(I-1-1C)、(I-1-1D)、(I-1-1E)及(I-2-1)的异构体的一个实施方式包含可根据R3的环的朝向特定的空间异构体,本发明包含这些所有的异构体及外消旋体。
R4为氢或羧基保护基,优选为氢。R4为氢以外、且可通过水解或羧基保护基的去保护反应而转化为氢的化合物,特别是作为合成中间体是有用的。另外,R4为氢以外、且可在体内转化为氢的化合物作为前体药物也是有用的。作为羧基保护基,可优选地例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叔丁基)、芳烷基(例如苄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A3为CR3A、CR3AR3B、N或NR3C,优选为CR3A或N,更优选为CR3A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优选为以下的化合物。
[化学式6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22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R3A、R3B、R4A及R4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可例示选自烷基氧基、羟基、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烷基氨基、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4个、优选为1~2个取代基。
R3C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
进一步优选R3A为氢、卤素、烷基或氰基,R4A为氢、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经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炔基或3~6元的环烷基。
R3A更优选为氢或卤素。R3A特别优选为氢、氟或氯。R4A更优选为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经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炔基或3~6元的环烷基。R4A特别优选为卤素、氰基、C1-3烷基、卤C1-3烷基、C2-3炔基或3~4元的环烷基。
进一步,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优选为以下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31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T1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T1环优选为5~12元环,更优选为5~10元环。T1环进一步优选为5~8元环。作为T1环的构成原子,优选含有1~2个N原子、或含有1~2个N原子及1个O原子、或含有1~2个N原子及1个S原子。作为T1环的构成原子,更优选含有2个N原子、或含有2个N原子及1个S原子、或含有1个N原子及1个O原子。T1环可为单环、稠环或螺环,也可以进一步具有桥连结构。优选为5~8元的单环、9~12元的稠环或9~11元的螺环,该环也可进一步经由可包含杂原子的C1-3亚烷基而桥连。
作为T1环的取代基,可各自独立地例示为选自由氧代基、羟基、卤素、氨基、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CORa1、-SORa2、-SO2Ra3、-NRa4Ra5(Ra1、Ra2、Ra3、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羰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羰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羰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羰基氧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或下述Ra、Rb及Rc所组成的组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4个、优选为1~2个取代基。
作为T1环的取代基上的取代基,可例示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基氧基、羟基、烷基氧基烷基、羟基烷基、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三烷基甲硅烷基、非芳香族碳环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基例如为烷基、烷基氧基、羟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取代基例如为烷基、烷基氧基、羟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取代基例如为烷基、烷基氧基、羟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例如5~6元,(取代基例如为烷基、烷基氧基、羟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例如4~6元,(取代基例如为烷基、烷基氧基、羟基、卤素))及非芳香族杂环氨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4个、优选为1~2个取代基。
作为T1环的取代基的另一实施方式,可各自独立地例示选自由氧代基、或下述Ra、Rb及Rc所组成的组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4个、优选为1~2个取代基。
作为T1环的取代基的另一实施方式,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这里,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T1环中的构成含氮非芳香族杂环的不相邻的2个原子任选经由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炔基而桥连。作为亚烷基、亚烯基或亚炔基上的取代基,可例示:甲基、乙基、卤素、羟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甲基氨基、氨基甲酰基、苯基等。
T1环优选包含以下例示的结构。
[化学式6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661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E各自独立地为-NRa-、-O-、-S-、-SO2-、-SO-或-CRbRc-。更优选E各自独立地为-NRa-、-O-或-CRbRc-。
Ra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式中,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作为Ra的取代基,可例示:烷基、烯基、炔基、烷基氧基、羟基、烷基氧基烷基、羟基烷基、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胺基烷基、烷基氧基烷基、烷基磺酰氨基烷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羰基氨基、烷基氨基烷基、二烷基氨基烷基、胺基烷基氧基、烷基氨基烷基氧基、二烷基氨基烷基氧基、二烷基氨基烷基氧基烷基、烷基羰基氨基、氨基甲酰基、烷基氨基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酰基、苄基、卤化苄基、任选经卤素、烷基、烷基氧基、环烷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烷基氧基、氧代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烯基、羟基烷基、烷基氧基、环烷基、非芳香族碳环基、非芳香族杂环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烷基氧基、氧代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卤代烷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任选经烷基卤素、非芳香族碳环氨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代基、卤素和/或烷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三烷基甲硅烷基。该取代基可存在1~4个,于该取代基存在复数个的情况时可相同或不同。Ra优选为氢、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之卤代烷基、经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或-SO2Ra3。Ra1、Ra2及Ra3优选为各自独立地为氢、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经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取代的烷基。作为Ra4及Ra5的优选实施方式,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基例如为卤素、烷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等)、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基例如为卤素、烷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等)。R6a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氢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
Ra的另一实施方式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该“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取代基为卤素、羟基、羧基、氰基、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等。
可优选列举:卤素、烷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烷基、卤代烷基氧基羟基烷基氧基、胺基烷基氧基、烷基磺酰氨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二烷基氨基烷基氧基、氨基甲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单烷基氨基甲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氧基羰基氨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二烷基氨基甲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磺酰氨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羰基氨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等。于该取代基存在复数个的情况时可相同或不同。
取代基组A:卤素、氨基、羟基、羧基、氧代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单烷基氨基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酰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磺酰基、单烷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烷基氧基、烷基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羰基(烷基)氨基、烷基磺酰氨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三烷基甲硅烷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碳环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杂环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碳环氧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杂环氧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
取代基组B:卤素、氨基、羟基、羧基、氧代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单烷基氨基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羟基烷基、胺基烷基、单烷基氨基烷基、二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磺酰基、单烷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氧基烷基、烷基氧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氧基烷基、卤代烷基氧基烷基氧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羰基(烷基)氨基、烷基磺酰氨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碳环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杂环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碳环氧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氧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杂环氧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碳环烷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杂环烷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氧基、任选经烷基和/或卤素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氧代基、烷基和/或卤素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优选为氢、卤素或烷基。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可例示:卤素、羟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烷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卤化苯基、芳香族碳环基(例如6或10元)、非芳香族碳环基(例如5~7元)、芳香族杂环基(例如5~6元)、非芳香族杂环基(例如5~7元)。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优选为氢、卤素或烷基。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可例示:卤素、羟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氨基、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烷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卤化苯基、芳香族碳环基(例如6或10元)、非芳香族碳环基(例如5~7元)、芳香族杂环基(例如5~6元)、非芳香族杂环基(例如5~7元)。
可列举如下: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以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不相同且不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T1环中的邻接的碳原子上的Rb和/或Rc任选与邻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可优选地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5~6元的非芳香族杂环。作为取代基,可列举:卤素、烷基、羟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等。
Ra、与和Ra键合的氮原子邻接的碳原子上的Rb和/或Rc,任选与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可优选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5~6元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5~6元的非芳香族杂环。作为取代基,可列举:卤素、烷基、烷基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氧基等。
k为2~7的整数,优选为3~5的整数。
T1环更优选包含以下例示的结构。
[化学式6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11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L为-SO2-、-SO-或-CRbRc-,优选为-SO2-或-CRbRc-。
Q为-NRa-、-O-、-S-或-CRbRc-,优选为-NRa-、-O-或-CRbRc-。
m为0~5的整数,优选为1~3的整数。
T1环进一步优选包含以下例示的结构。
[化学式6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12
(式中,各定义与上述含义相同。)
以下例示本发明化合物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化合物,可例示这些具体例的所有组合。
(实施方式1)
式(I)为下述式(I'):
[化学式7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21
(式中,A3为CR3A或N;
R3A为氢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n为1;
R4为氢;
R1为卤素或烷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T1环为含有2个N原子、或含有2个N原子及1个S原子、或含有1个N原子及1个O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12元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
(实施方式2)
式(I)为下述式(I'-AA):
[化学式7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22
(式中,A3为CR3A或N;
R3A为氢或卤素;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Q为-NRa-、-O-或-CRbRc-;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不相同且不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实施方式3)
式(I)为下述式(I'-1A):
[化学式7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51
(式中,A3为CR3A或N;
R3A为氢或卤素;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不相同且不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实施方式4)
式(I)为下述式(I-1-1A):
[化学式7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7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Ra2、-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不相同且不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不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或者在任意位置包含选自-O-、-NRa-、-S-、-CO-、-SO-及-SO2-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烯基;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任选共同形成单键)。
(实施方式5)
式(I)为下述式(I-1-1A):
[化学式7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79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
Rb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者单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实施方式6)
式(I)为下述式(I-1-1A):
[化学式7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0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
Rb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实施方式7)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7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2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
Rb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共同形成单键;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也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实施方式8)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7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4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CORa1、-COORa1、-SO2Ra3、-CONRa4Ra5、-CSNRa4Ra5、-COCONRa4Ra5或-C(NRa6)NRa4Ra5
Ra1、Ra2及Ra3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6为氢;
Rb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Rc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可以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
(实施方式9)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7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5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CORa1、-SO2Ra3或-CONRa4Ra5
Ra1及Ra3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
(实施方式10)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7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6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烷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
(实施方式11)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8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7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同一碳原子上的Rb及Rc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羰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
邻接的碳原子上的2个Rb与各自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
邻接的氮原子及碳原子上的Ra与Rb与各自所键合的成环原子共同形成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单环的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其他Ra、Rb及Rc与上述实施方式8中含义相同)。
(实施方式12)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8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8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卤代烷基、胺基烷基、烷基氨基烷基、二烷基氨基烷基、烷基氧基烷基、烷基磺酰基或卤代烷基磺酰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卤代烷基或烷基氧基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卤代烷基或烷基氧基烷基)。
(实施方式13)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8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89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E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E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这里,取代基组E为烷基、卤素、烷基氧基、二烷基氨基烷基氧基、烷基氨基烷基氧基、胺基烷基氧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氧基、任选经烷基和/或氧代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氧基、任选经烷基和/或氧代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二烷基氨基烷基、烷基氨基烷基、胺基烷基、非芳香族杂环烷基及任选经烷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卤代烷基或烷基氧基烷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卤代烷基或烷基氧基烷基)。
(实施方式14)
式(I)为下述式:
[化学式8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01
(式中,R1为烷基或卤素;
R2为烷基氧基;
R3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任选经卤素、烷基和/或烷基氧基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基;
R4为氢;
R3A为氢或卤素;
R4A为氰基、任选经卤素、羟基或烷基氧基取代的烷基、卤素、炔基或非芳香族碳环基;
L为-SO2-或-CRbRc-;
m为1或2;
Ra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CORa1、-SO2Ra3或-CONRa4Ra5
Ra1及Ra3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a4及Ra5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Rb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
Rc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A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取代基组B中的1个以上基团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基)。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强的HIV复制抑制作用。另外,在作为医药品有用的各种体内动态和/或安全性等方面优异。这些特性优选通过例如对环上的杂原子的种类、位置、环上的取代基的种类、位置等加以设计而得到显著改善。
本发明化合物包含所有可能的异构体,优选包含空间异构体(例如酮-烯醇异构体、亚胺-烯胺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阻转异构体、旋光异构体、旋转异构体等)、外消旋体或这些的混合物。这些异构体在多数情况下通过例如手性拆分、晶析、色谱分离等能够容易地分离,为方便起见有时也以同一平面结构式表示。另外,对于色谱分离的情况而言,可根据峰值时间(RT)加以区别。
本发明化合物的一个以上的氢、碳和/或其他原子分别任选经氢、碳和/或其他原子的同位素取代。作为这样的同位素的例子,分别如2H、3H、11C、13C、14C、15N、18O、17O、31P、32P、35S、18F、123I及36Cl这样地包含氢、碳、氮、氧、磷、硫、氟、碘及氯。式(I)、式(I-1)、式(I-2)、式(I-1-1)及式(I-2-1)所示的化合物也包括经上述同位素取代的化合物。该经同位素取代的化合物也作为医药品有用,包含式(I)、式(I-1)、式(I-2)、式(I-1-1)及式(I-2-1)所示的化合物的所有放射性标记物。另外,用以制造该“放射性标记物”的“放射性标记化方法”也包括于本发明中,作为代谢药代动力学研究、结合检定的研究和/或诊断的工具有用。
本发明化合物的放射性标记物可通过该技术领域中的周知方法而制备。例如氚标记化合物可通过利用使用氚的催化剂脱卤反应导入氚而制备。该方法包括:在存在适宜催化剂例如Pd/C、存在或不存在碱的条件下使由本发明化合物适当经卤素取代而成的前体与氚气进行反应。作为其他用以制备氚标记化合物的适宜方法,可参照文件Isotopes in thePhys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Vol.1,Labeled Compounds(Part A),Chapter 6(1987年)。14C-标记化合物可通过使用具有14C碳的原料而制备。
作为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列举:与碱金属(例如锂、钠、钾等)、与碱土金属(例如钙、钡等)、与镁、与过渡金属(例如锌、铁等)、与氨、与有机碱(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二环己基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葡甲胺、二乙醇胺、乙二胺、吡啶、甲基吡啶、喹啉等)及与氨基酸的盐,或与无机酸(例如盐酸、硫酸、硝酸、碳酸、氢溴酸、磷酸、氢碘酸等)及与有机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三氟乙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草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扁桃酸、戊二酸、苹果酸、苯甲酸、苯二甲酸、抗坏血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乙磺酸等)的盐。尤其可列举与盐酸、硫酸、磷酸、酒石酸、甲磺酸的盐等。这些盐可通过常规方法而形成。
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存在形成溶剂合物(例如水合物等)和/或多晶型的情况,本发明也包括这些各种溶剂合物及多晶型。关于“溶剂合物”,可与任意数量的溶剂分子(例如水分子等)进行配位。
本发明化合物例如可通过如下所示的一般合成法而制造。另外,关于萃取、精制等,进行通常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进行的处理即可。
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可参考该领域中的公知方法而实施。本发明也提供以下的一般合成法中的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各化合物中的取代基等的种类、优选实施方式如上所述。
(一般合成法)
化合物(I)、式(I-1)、式(I-2)、式(I-1-1)及式(I-2-1)所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使用文献公知的化合物、市售试剂等,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的反应适当加以组合而合成。优选为以具有卤素等离去基团、硝基、(取代)氨基、(保护)氨基、烷基、(保护)羟基、酯基等的苯衍生物、吡啶衍生物作为起始原料,适当进行稠环形成反应、侧链形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弗里德尔-克拉夫特反应、偶联反应、保护反应、去保护反应等即可。另外,6元母核上的各取代基(R3、-C(R2)n-COOR4、R1)可存在于起始原料的化合物中,或者,也可以在形成T1环后导入。
作为反应溶剂,例如可适当使用DMF、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21
烷、DME、四氢呋喃、丙酮、乙腈、醇(例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DMSO、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氯仿、苯、甲苯、二甲苯、水或选自这些的混合溶剂。作为碱,例如可适当使用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氢化钠、N,N-二异丙基乙基胺等。
[1]T1环的形成反应
T1环优选分别在合成双环性的苯衍生物后形成。以T1环为T1-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包含化合物(I)或它们的中间体的化合物(I-X)例如任选经由以下工序而合成。该反应例如可依据WO2004/094430号记载的方法而进行。
[化学式8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31
(式中,A3为CR3A或N;R表示选自由化合物(I)中的R3、-C(R2)nCOOR4、R1及这些的组合、以及可导入这些基团的取代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X1表示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原子)或醛基、或者X1与所邻接的1个(CRbRc)一起表示烯烃或乙炔;X2为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原子);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化合物(I-X)为化合物(I)的情况下,以下式表示。
[化学式8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32
上述反应的详细说明如下所述。
(1)L为C=O或SO2的情况
(工序1)
在存在碱(例如吡啶)及视需要的适宜试剂(例如DMAP)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I)与化合物(IV)于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中在适宜温度(例如0~100℃,优选为室温)下反应适宜时间(例如数分钟~数十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II)。
(工序2)
A5为N的情况:在存在去质子化剂(例如氢化钠)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II)于溶剂(例如DMF)中在适宜温度(例如0~150℃,优选为约100℃)下进行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X)。
A5为C的情况:例如在存在路易斯酸(例如氯化铝、四异丙醇钛(IV))的条件下,使X1-(CRbRc)-为Cl-C(O)-的化合物(III)进行分子内弗里德尔-克拉夫特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X)。
(2)L为-(CRbRC)-的情况
(2-1)A5为N的情况:工序1中,在存在碱(例如碳酸铯)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I)于溶剂(例如DMF)中在适宜温度(例如0~100℃,优选为室温)下进行反应。工序2中,视需要在存在去质子化剂(例如氢化钠)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II)在适宜温度(例如室温~100℃)下进行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X)。
(2-2)A5为C的情况:工序1中,优选为在存在碱(例如碳酸铯)的条件下,使Ra为-CORa1、-SORa2或-SO2Ra3的化合物(II)于溶剂(例如DMF、乙腈)中在适宜温度(例如0~100℃,优选为室温)下进行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II)。工序2中,例如使X1-(CRbRc)-为Cl-C(O)-的化合物(III)进行使用路易斯酸(例如氯化铝、氯化钛(IV))的分子内弗里德尔-克拉夫特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X)。
[2]化合物(I-1)的合成
[化学式8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51
(式中,X各自独立地为卤素等离去基团;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基于费雪(Fischer)的吲哚合成法使化合物a1与化合物a2进行反应,由此获得化合物a3。
(工序2)
将化合物a3加以还原,由此获得化合物a4。
还原优选通过使铁粉与氯化铵、或氯化锡(II)于乙醇中进行加热回流而进行。
(工序3)
使化合物a4经历上述[1]T1环的形成反应,由此获得化合物a5。
(工序4)
在存在过渡金属试剂与配位基(例如Pd2(dba)3/RuPhos)及碱(例如碳酸钠)的条件下,使例如硼试剂(R3-硼酸)与化合物a5于溶剂(例如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52
烷与水的混合液)中在适宜温度(例如加热回流)下进行反应,由此获得化合物a6。
(工序5)
使例如NBS(N-bromosuccinimide,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a6于溶剂(例如DMF、二氯甲烷)中、优选为于冰浴冷却下~室温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由此获得化合物a7。
(工序6)
例如依据具有甲基的甲硅烷基烯醇醚的偶联反应(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2004,126,5182-5191.),使化合物a7与化合物a8进行反应,由此获得化合物a9。
(工序7)
在存在碱(例如氢氧化钠)的条件下,使化合物a9于溶剂(例如THF、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在适宜温度(例如约50℃)下进行反应,由此获得化合物(I-A-1)。化合物(I-1)也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的方法转化成各种羧酸等价物或羧酸衍生物。
[2-1]化合物(I-1)型的其他方法
(化合物(I-1')的合成法)
[化学式8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61
(式中,弓形虚线表示成环,该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10,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71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三叔丁基膦、三环己基膦、三苯基膦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催化剂、氟化锌及甲硅烷基烯醇醚a8,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1,于乙酸、盐酸、硫酸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锌、铁、氯化锡等还原剂,在-20℃~8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或对于化合物a11,于甲醇、乙酸乙酯、乙酸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Pd/C、Pd(OH)2、Raney-Ni等催化剂,于氢气环境下在-30℃~80℃、优选为0℃~5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12,于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溴或NBS等溴化剂,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3。
(工序4)
通过化合物a13与R3-L的偶联反应可获得化合物a14。作为该反应,可例示:铃木交叉偶联、Ullmann交叉偶联、根岸交叉偶联、Stille偶联等。
于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72
烷、DMF、DME、THF、水等溶剂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对化合物a13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等钯催化剂、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等碱、及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取代硼酸、取代硼酸酯、取代锡烷基、取代卤化锌,视需要添加CuI、CsF等,在氮气氛围中在0℃~150℃、优选为60℃~120℃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1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4。
(工序5)
通过与工序3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化合物a15。
(工序6)
对于化合物a15,于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mCPBA、过乙酸等氧化剂,在0℃~12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6。
(工序7)
对于化合物a16,于甲苯、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81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BINAP、xantphos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等催化剂、碳酸铯、碳酸钾等碱及乙酰胺,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7。
(工序8)
对于化合物a17,于甲醇、乙醇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铯、碳酸钾等碱,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8。
(工序9)
对于化合物a18,于甲醇、乙醇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碘与硝酸银或NIS(N-iodobutanimide,N-碘代丁二酰亚胺)等碘化剂,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9。
(工序10)
对于化合物a19,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8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Et3N、DIPEA(N,N-Diisopropylethylamine,N,N-二异丙基乙基胺)等碱、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取代炔烃、PdCl2(PPh3)4、Pd(PPh3)4、PdCl2(dppf)等催化剂,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0。
(工序11)
对于化合物a20,于DMF、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t-BuOK(Potassium tert-butoxide,叔丁醇钾)、碳酸钾等碱,在-20℃~8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1。
(工序12)
通过与工序2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化合物a22。
(工序13)
对于化合物a22,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铯、吡啶、Et3N等碱、甲基碘、MsCl(Methanesulfonyl chloride,甲磺酰氯)、AcCl(AcetylChloride,乙酰氯)、MeNCO(Methyl isocyanate,异氰酸甲酯)等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烷基化剂、磺酰化剂、酰氯、异氰酸酯,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3。
(工序14)
对于化合物a23,于DMF、DMA、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铯、碳酸钾等碱、1,2-二溴乙烷、1,3-二溴丙烷、氯乙酰氯、氯甲基磺酰氯、乙二酰氯等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烷基化剂、酰氯、磺酰氯或二酰氯等,在-20℃~8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4。
或者,在Ra为烷基磺酰基等的情况下,于THF、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添加作为光延试剂的DEAD、DIAD或偶氮二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和市售的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一侧的醇经保护的二醇,在-20℃~10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后,通过通常方法进行去保护,将所生成的羟基转化成一般的去保护基团,于DMF、DMA、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化钠等碱,在-20℃~10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也可获得化合物a24。
(工序15)
对于化合物a24,于甲醇、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0991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锂水溶液等碱,在10℃~11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1')。
[2-2]化合物(I-1)型的其他方法
(化合物I-1”)
[化学式8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01
(式中,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X为卤素;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基于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而进行。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26,于THF-水混合溶剂中,添加过氧化氢水与氢氧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液,在-20℃~10℃、优选为-10℃~10℃下使之反应0.1小时~5小时、优选为0.1小时~1小时而可获得羧酸体。对于所获得的羧酸体,于DMF、DME、THF等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钠等碱、苄基溴、甲基碘等卤化烷基,在0℃~100℃、优选为2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7。或者添加二苯基重氮甲烷/乙醚溶液等进行酯化,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7。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2而进行。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3而进行。
(工序5)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3而合成二溴体。该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用2当量以上的试剂而由化合物a28直接衍生。或者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9而合成溴-碘体。
(工序6-16)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6、7、8、9、10、11、12、13、14、4、15而进行。
[2-2-1]化合物a27的其他方法
[化学式8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11
(工序1)
对于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化合物a150,于二氯甲烷、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亚硫酰氯、乙二酰氯,在0℃~150℃、优选为50℃~12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6小时。接着,于二氯甲烷、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腈等溶剂中,添加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铜、氰化硅等,在0℃~160℃、优选为25℃~10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51。
(工序2)
使化合物a151溶解于R4OH,添加浓硫酸、浓盐酸等酸,于0℃~150℃、优选为80℃~11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6小时~12小时,由此使腈基水解生成羧酸并酯化,从而可获得化合物a152。
(工序3)
使化合物a152溶解于二氯甲烷、甲苯、甲醇、DMSO、乙腈等,添加手性钌催化剂、供氢化合物(例如醇化合物、甲酸、甲酸盐等)及碱(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三乙胺、吡啶等),于-20℃~100℃、优选为0℃~8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53。
(工序4)
使化合物a153溶解于四氢呋喃、DMF、甲苯等,添加碱(例如氢化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等)和市售的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R2'-I、R2'-Br、R2'-Cl等,于-20℃~10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3小时~1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27。
另外,在R2'为叔丁醚的情况下,于乙酸叔丁酯中,添加0.2~3当量的70%过氯酸水溶液,在0℃~60℃、优选为15℃~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对应的化合物a27。
[2-3]化合物(I-1”')的合成
[化学式9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21
(式中,R3'及R3”与所邻接的氮原子共同形成非芳香族杂环;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在无溶剂条件下或在DMSO、DMF、乙腈、甲醇或丁醇等溶剂中,对化合物a36添加铵、环状胺、碳酸钾、三乙胺、乙基二异丙基胺或叔丁醇钾等碱,于0℃~200℃、优选为50℃~150℃下使之反应1小时~72小时、优选为1小时~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1。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2、13、14、15而进行。
[2-4]化合物(I-1)型的其他方法
[化学式9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3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2,在己烷、THF、DM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双(频那醇酯)二硼烷、1,5-环辛二烯甲氧基铱等铱催化剂,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3。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43,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32
烷、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K2CO3、Na2CO3、K3PO4等碱的水溶液、烯基卤化物、芳基卤化物、烷基卤化物、PdCl2(dtbpf)、Pd(PPh3)4、PdCl2(dppf)等催化剂,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4。
或者,对于化合物a43,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33
烷、甲醇、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溴化铜(II)或氯化铜(II)等卤化金属,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卤化化合物。进一步所,利用公知的偶联反应使导入的卤基转化为芳基或炔基,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4。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44,在甲醇、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4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锂水溶液等碱,在10℃~11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1”)。
[2-5]化合物(I-1””)的合成
[化学式9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41
(式中,Hal为卤素;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0,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43
烷、乙酸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selectfluor(R))等卤化剂,在-20℃~10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5。
(工序2)
可通过公知的偶联反应使卤基转化为芳基或炔基。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6]化合物(I-x)的合成
[化学式9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51
(式中,R为烷基等;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在化合物a47的Ra为氢或者具有氨基、羟基等官能团、R具有羧酸的情况下,对于化合物a47,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52
烷、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二环己基碳二酰亚胺或六氟磷酸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等缩合剂、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或1-羟基苯并三唑等添加剂,在-20℃~10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8。
另外,在化合物a47的Ra为氢或者具有氨基、羟基等官能团、R具有氨基、羟基等官能团的情况下,对于化合物a47,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53
烷、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1,1'-羰基二咪唑或乙二酰氯等,在-20℃~10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8。
另外,在化合物a47的Ra及R分别具有烯基的情况下,对于化合物a47,于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54
烷、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1,3-双(2,4,6-三甲基苯基)-2-咪唑烷亚基)二氯(苯基亚甲基)(三环己基膦)钌等催化剂,在-20℃~10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8小时、优选为0.5~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8。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化合物(I-1')型的其他方法
[化学式9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61
(式中,Ra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9,于DMF、DMA、DMSO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钾或碳酸铯等碱及溴氰化物,在0℃~8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1小时~48小时、优选为6~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1。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50,于乙醇、甲醇、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碱及羟基胺盐酸盐,在0℃~100℃、优选为60℃~8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羟基胍体。
进一步,在乙二醇二甲醚等溶剂中,添加如Ra2COCl所示的酰氯及碱,在0℃~120℃、优选为60℃~10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1。作为优选的碱,可列举:三乙胺、吡啶等。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化学式9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71
(式中,Ra3为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另外,对于化合物a49,于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TMSNCS(Trimethylsilyl isothiocyanate,三甲基甲硅烷基异氰酸酯),在25℃~120℃、优选为60℃~100℃下使之反应1小时~48小时、优选为6~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3。
(工序2)
另外,对于化合物a53,于乙醇、甲醇、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碱及Ra3COCH2Cl,在0℃~100℃、优选为6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4。作为优选的碱,可列举:三乙胺、吡啶等。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化学式9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81
(式中,Ra4为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另外,对于化合物a49,于二氯甲烷、氯仿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三碳酰氯,在0℃~80℃、优选为25℃~40℃下使之反应1小时~48小时、优选为6~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6。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56,于乙醇、甲醇、THF、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碱及Ra4COCH2NH2,在0℃~100℃、优选为20℃~8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脲体。进一步,在THF或甲苯等溶剂中,添加伯吉斯(Burgess)试剂,于密封环境下在80℃~150℃、优选为100℃~12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7。作为优选的碱,可列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等无机碱。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化学式9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091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9,于乙腈、丙腈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叔丁基(2-异硫氰酸酯基乙氧基)二甲基硅烷,在25℃~120℃、优选为60℃~100℃下使之反应1小时~48小时、优选为6~24小时,其后于THF或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TBAF,在0℃~8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1小时~48小时、优选为6~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59。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59,于乙醇、甲醇、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氧化水银,在0℃~6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1天~7天,优选为3天~5天,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0。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化合物(I-1'-1)的合成
[化学式9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0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62,于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mCPBA、过乙酸等氧化剂,在0℃~12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3。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63,于DMSO、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甲基胺、乙基胺、苄基胺等伯胺等,在0℃~100℃、优选为20℃~8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1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4。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64,于DMF、DMA、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三叔丁基膦、三环己基膦、三苯基膦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催化剂、氟化锌及甲硅烷基烯醇醚a8,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5。
(工序4)
对于化合物a65,于二氯甲烷、DMF、乙酸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NBS、NIS、碘等卤化剂,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6。
(工序5)
对于化合物a66,于DMF、DMA、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11
烷、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K2CO3、Na2CO3、K3PO4等碱的水溶液、市售的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硼酸或硼酸酯、PdCl2(dtbpf)、Pd(PPh3)4、PdCl2(dppf)等催化剂,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7。
(工序6)
对于化合物a67,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三乙胺、吡啶、DMAP等碱、氯乙醛酸甲酯,在-40℃~40℃、优选为0℃~2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8。
(工序7)
对于化合物a68,于乙醇、甲醇、THF、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二亚硫磺酸钠、铁、氯化锡等还原剂,在0℃~100℃、优选为20℃~8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2小时、优选为0.5小时~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69。
(工序8)
通过与工序4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化合物a70。
(工序9)
对于化合物a70,于THF、乙醚、DME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等还原剂,在-20℃~5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1。
(工序10)
对于化合物a71,于THF、DMF、甲苯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三叔丁基膦、三环己基膦、三苯基膦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催化剂、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金属烯醇盐,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2。
(工序11)
对于化合物a72,于甲醇、乙醇、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锂水溶液等碱,在10℃~11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1'-1)。
化合物(I-1'-2)的合成
[化学式9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2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73,于DMF、DMA、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烯丙基溴、烯丙基氯等烯丙基化剂、氢化钠、叔丁醇钾、碳酸铯等碱,在-20℃~5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4。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74,于乙醇、甲醇、THF、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二亚硫磺酸钠、铁、氯化锡等还原剂,在0℃~100℃、优选为20℃~8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5。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75,于乙腈、乙酸乙酯、二甲亚砜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亚硝酸叔丁酯、碘化钾、溴化铜(I)、氯化铜(I)等金属卤化物,在0℃~80℃、优选为20℃~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6。
(工序4)
对于化合物a76,于乙醇、THF、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锇(VI)酸钾与过碘酸钠,在-10℃~60℃、优选为10℃~4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7。
(工序5)
对于化合物a77,于乙醇、THF、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过碘酸钠,在-10℃~60℃、优选为10℃~4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8。
(工序6)
对于化合物a78,于乙醇、甲醇、水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硼化钠、氢硼化锂、氢化铝锂等还原剂,在-20℃~40℃、优选为0℃~2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79。
(工序7)
对于化合物a79,于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31
烷、DMF、甲苯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碘化铜(I)、9,10-吩啉、2,2'-联吡啶、N,N-二甲基氨基甘胺酸等配位基、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等碱,在80℃~180℃、优选为100℃~16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80。
(工序8)
对于化合物a80,于甲醇、乙醇、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锂水溶液等碱,在10℃~11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1'-2)。
化合物(I-1'-3)及化合物(I-1'-4)的合成
[化学式10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41
(式中,虚线表示存在或不存在键,虚线a及虚线b中仅存在任意一者;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76,于DM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42
烷、乙腈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三乙胺、乙酸钾、碳酸氢钠等碱、三叔丁基膦、三环己基膦、三(邻甲苯基)膦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催化剂,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81。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81,于甲醇、乙醇、TH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锂水溶液等碱,在10℃~110℃、优选为30℃~9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通过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1'-3)和/或化合物(I-1'-4)。
[2-7]化合物a40的其他合成法
[化学式10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5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2而进行。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83,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吡啶、Et3N等碱、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磺酰氯,在-20℃~6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5小时~18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84。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4而进行。
(工序5)
对于化合物a85,于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5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氟化四丁基铵、Pyridine-HF(吡啶氢氟酸盐)等氟离子,在0℃~100℃、优选为20℃~6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10小时~20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86。
(工序6)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3而进行。或可依据a113的合成中的工序1而进行。
[2-8]化合物a40的其他合成法
[化学式10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6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84,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铯、吡啶、三乙胺等碱、甲基碘、溴乙酸乙酯等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烷基化剂,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87。
(工序2)
可依据[2-7]化合物a40的其他方法中的工序5而进行。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4而进行。
[2-9]化合物a46的其他合成法
[化学式10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62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90,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TFA、对甲苯磺酸、盐酸等酸,在-20℃~60℃、优选为0℃~4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91。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91,于THF、DMF、甲苯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化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等碱、R2'-I、R2'-Br、R2'-Cl等卤化烷基,在-20℃~100℃、优选为0℃~6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3小时~1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46。
[2-10]化合物(I-1'-5)的合成法
[化学式10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18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3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5而进行。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7而进行。
(工序5)
对于化合物a96,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吡啶、三乙胺等碱、DMAP及2-硝基苯磺酰氯,在0℃~8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8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97。
(工序6)
可依据[2-7]化合物a40的其他方法中的工序5而进行。
(工序7)
对于化合物a98,于甲苯、THF、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作为光延试剂的DEAD、DIAD或偶氮二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在-20℃~7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2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99。
(工序8)
对于化合物a99,于吡啶、二甲基吡啶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TFAA,在0℃~8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0。
(工序9)
对于化合物a100,于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铯等碱、苯硫酚,在-20℃~60℃、优选为0℃~2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8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1。
(工序10)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11)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10而进行。
(工序12)
可依据化合物(I-1'-1)合成中的工序11而进行。
[2-11]化合物(I-1””-1)的合成法
[化学式10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01
(式中,A为单键、-O-或-NRa,R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9,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铯、吡啶、三乙胺等碱及化合物a100,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4。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04,于甲醇、乙醇、四氢呋喃或DMSO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等,在-20℃~50℃、优选为-5℃~2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5。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105,于THF、乙醚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硼二甲硫醚络合物等还原剂,在0℃~100℃、优选为50℃~8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3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6。
(工序4)
对于化合物a106,于DMF、DME、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氢化钠等碱、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烷基化剂,在-30℃~100℃、优选为-1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7。或者于二氯甲烷或氯仿等溶剂中,添加三氟化N,N-二乙基氨基硫等卤化剂,在-30℃~100℃、优选为-1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7。或者通过甲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等活化剂使化合物218活化后,在存在碱的条件下添加取代醇、取代胺,在-30℃~50℃、优选为-10℃~20℃下使之反应0.5小时~12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7。
(工序5)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2]化合物(I-1””-2)的合成法
[化学式10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1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9,于吡啶、二甲基吡啶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2-氯乙烷-1-磺酰氯,在0℃~8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1小时~8小时、优选为2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8。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08,于THF、DMF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氢氧化四丁基铵水溶液或取代胺,在0℃~8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0.5小时~8小时、优选为1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09。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3]化合物(I-1””-3)的合成法
(化合物a113的合成法)
[化学式10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21
(式中,T2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X'为C1-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C1-6烷基磺酰基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磺酰基氧基等,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49,于甲苯、DM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2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BINAP、xantphos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等催化剂、碳酸铯、叔丁醇钠等碱及化合物a110,在40℃~120℃、优选为50℃~100℃下使之反应0.1小时~8小时、优选为0.5小时~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1。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11,于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23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氟化四丁基铵、Pyridine-HF(吡啶氢氟酸盐)等氟离子,在40℃~100℃、优选为50℃~8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3小时~18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2。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112,于甲苯、DM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3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吡啶、三乙胺等碱、三氟甲磺酰化试剂(例如N-苯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等)、甲磺酰化试剂(例如甲磺酰氯、甲磺酸酐等)等磺酰化试剂,在-10℃~60℃、优选为0℃~20℃下使之反应5分钟~4小时、优选为10分钟~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3。
(化合物(I-1””-3)的合成)
[化学式10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31
(式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112,于甲苯、THF、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作为光延试剂的DEAD、DIAD或偶氮二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经R'取代的醇,在-20℃~10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4。或者于DMF、DME、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氢化钠等碱、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烷基化剂,在-30℃~100℃、优选为-1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4。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4]化合物(I-1””-4)的合成法
[化学式10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41
(式中,P1为9-芴基甲氧基羰基或苄氧基羰基等氨基的保护基,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a113的合成中的工序1而进行。
(工序2)
通过化合物a115的各保护基所对应之常规去保护法可获得化合物a116。例如于P1为9-芴基甲氧基羰基的情况下,于二氯甲烷、氯仿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与二乙基胺等碱于0℃~100℃、优选为2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6。另外,于P1为苄氧基羰基的情况下,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5%或10%钯碳、氢氧化钯、二氧化铂等催化剂,于氢气环境下于1~10气压、优选为1~3气压下,在0℃~6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1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6。
(工序3)
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可依据而进行。
[2-15]化合物(I-1””-5)的合成法
[化学式11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51
(式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磺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3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6]化合物(I-1””-6)的合成法
[化学式11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52
(式中,T3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2-13]化合物a118,于甲苯、DMF、DMA、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6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BINAP、xantphos等膦、二亚苄基丙酮钯、乙酸钯等催化剂、碳酸铯、碳酸钾等碱与二苯基甲烷亚胺,在50℃~150℃、优选为70℃~130℃下使之反应0.5小时~12小时、优选为1小时~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19。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19,于二氯甲烷、DMF、DMA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碳酸铯、吡啶、三乙胺等碱与MsCl、AcCl、MeNCO等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的磺酰化剂、酰氯、异氰酸酯、烷基化剂或芳基化剂等,在-50℃~50℃、优选为-30℃~30℃下使之反应0.1小时~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0。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120,于DMF、DME、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氢化钠等碱与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烷基化剂或芳基化剂等,在-30℃~100℃、优选为-1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1。
将工序2及工序3顺序调换也能够合成。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7]化合物(I-1””-7)的合成法
[化学式11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61
(R10、R11及R12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或R10及R11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或R11及R12可与所键合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8]化合物(I-1””-8)的合成法
[化学式11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7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122,于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酸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5%或10%钯碳、氢氧化钯或二氧化铂等催化剂,于氢气环境下、常压或加压下在0℃~50℃、优选为15℃~25℃下使之反应0.1小时~48小时、优选为1小时~24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3。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9]化合物(I-1””-9)的合成法
[化学式11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72
(式中,f为1~4的整数,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a113的合成中的工序1而进行。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25,于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8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氟化四丁基铵、Pyridine-HF(吡啶氢氟酸盐)等氟离子,在0℃~100℃、优选为20℃~4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2小时~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6。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19]化合物(I-1””-9-1)的合成法
[化学式11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8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126,于DMF、DME、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氢化钠等碱与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烷基化剂,在-30℃~100℃、优选为-1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55。或者使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R'OH所示的醇溶解于甲苯、THF、二氯甲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作为光延试剂的DEAD、DIAD或偶氮二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与化合物a126,于-20℃~100℃、优选为0℃~3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55。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20]化合物(I-1””-10)的合成法
[化学式11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29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126,于二氯甲烷、丙酮、DMSO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戴斯-马丁(Dess-Martin)试剂、二氧化锰、氯铬酸吡啶鎓等氧化剂,在0℃~80℃、优选为20℃~45℃下使之反应0.5小时~5小时、优选为1小时~3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7。另外,通过一般的Swern氧化也可获得。
(工序2)
对于化合物a127,于二氯甲烷、THF、甲醇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乙酸或TFA等与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合成之胺,而生成作为反应中间体之亚胺,于反应液中添加氰基硼氢化钠或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甲基吡啶-硼烷复合体等还原剂,于-30℃~60℃、优选为0℃~20℃下使之反应0.1小时~24小时、优选为0.5小时~1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28。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21]化合物(I-1””-11)及化合物(I-1””-12)的合成法
[化学式11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0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a113的合成中的工序1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2-7]化合物a40的其他方法中的工序5而进行。
(工序3)
对于化合物a130,于DMF、四氢呋喃、乙腈等溶剂中,添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氢化钠等碱及市售或通过公知方法制备的烷基化剂,在-30℃~100℃、优选为0℃~50℃下使之反应0.5小时~24小时、优选为1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31及化合物a132。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22]化合物(I-1””-13)的合成法
[化学式11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1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2-7]化合物a40的其他方法中的工序3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4而进行。
(工序4)
可依据[2-7]化合物a40的其他方法中的工序5而进行。
(工序5)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3而进行。
(工序6)
对于化合物a136,于THF、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12
烷等溶剂中或这些的混合溶剂中,添加氟化四丁基铵、Pyridine-HF(吡啶氢氟酸盐)等氟离子,在0℃~100℃、优选为60℃~80℃下使之反应1小时~24小时、优选为2小时~6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I-1””-13。
[2-23]化合物(I-1””-14)的合成
[化学式11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21
(式中,T4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非芳香族杂环,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I-1'-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2)
于甲苯、二甲苯、DMF或DMSO等溶剂中,对化合物a137添加化合物a150、2,6-二甲基吡啶、N,N-二异丙基乙基胺或N,N'-二甲基-1,2-乙二胺等碱、碘化铜(I),于30℃~250℃、优选为80℃~20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2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38。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3而进行。或者
可依据化合物a113的合成中的工序1而进行。
(工序5)
可依据化合物(I-1'-1)的合成中的工序10而进行。(工序6)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24]化合物(I-1””-15)的合成
[化学式12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3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可依据化合物(I-1'-2)的合成中的工序4、5而进行。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2)的合成中的工序6而进行。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2-25]化合物(I-1””-16)的合成
[化学式12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41
(工序1)
对于化合物a122,于THF、乙醚等溶剂中,添加9-硼双环[3.3.1]壬烷或二异戊基硼烷、2,3-二甲基-2-丁基硼烷等硼烷化合物,在-10℃~50℃、优选为0℃~25℃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5小时,其后添加水与过氧硼酸钠四水合物等氧化剂,于0℃~60℃、优选为25℃~50℃下使之反应0.1小时~10小时、优选为0.5小时~5小时,由此可获得化合物a147。
(工序2)
可依据化合物(I-1””-3)的合成中的工序3而进行。
(工序3)
可依据化合物(I-1””-1)的合成中的工序4而进行。
(工序4)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15而进行。
[3]化合物(I-2)的合成
[化学式12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351
(式中,R为烷基等;其他符号与上述含义相同。)
(工序1)
使化合物b1依据例如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3,78(17),8217-8231.记载的方法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b2。
(工序2)
使化合物b2与R4A-CHO依据例如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12,51(46),11589-11593.记载的方法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b3。
(工序3)
在存在碱(例如氢氧化钠)的条件下,使化合物b3于溶剂(例如THF、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在适宜温度(例如室温~约50℃)下反应,由此使酯基水解而转化成羧基。其后,可继续通过例如使用DPPA等的克尔蒂斯(Curtius)反应而使羧基转化成氨基。
接着,依据上述T1环的形成反应而进行,由此可获得化合物b4。
(工序4)
使化合物b4与卤化剂(例如NIS)于溶剂(例如DMF、二氯甲烷)中在适宜温度(例如冰浴冷却下~回流下)下反应,由此可获得化合物b5。
(工序5)
可依据化合物(I-1)的合成中的工序6、7而进行。
通过上述制法所获得的最终化合物可通过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化学修饰进一步转化成本发明另一化合物。在各反应前后存在官能团(例如羟基、氨基、羧基)的情况下,视需要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反应进行针对官能团的保护或去保护反应(参考:Organic Synthesis,written by T.W.Greene,John Wiley&Sons Inc.(1991)。
本发明化合物由于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因此作为爱滋病等病毒感染症的治疗剂和/或预防剂有用。
关于本发明化合物的HIV复制抑制作用,例如在下述试验例1和/或试验例2中,优选为EC50值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nM以下。作为相同作用的评价,也可使用EC90值。另外,优选的化合物其病毒突变耐性较强。另外,更优选的化合物其C24/EC50值较高(C24:给药24小时后的血中浓度)。
本发明化合物不仅具备针对病毒、尤其HIV(例如HIV-1)或其突变病毒、耐药病毒的复制抑制活性,且具备作为药物有用性,具有下述1个以上的优异特征。
a)在存在血清蛋白的条件下的抗病毒活性(例如PA-EC50、PA-EC90等)良好。
b)对CYP酶(例如CYP1A2、CYP2C9、CYP3A4、CYP2D6、CYP2C19等)的抑制作用较弱。
c)显示血中浓度较高、口服吸收性较高、效果持续时间较长、组织转移性较低、清除率适度、生体利用率较高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
d)无有关光毒性(例如光溶血作用等)、诱突变性、心脏毒性(例如QTc延长等)、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痉挛等毒性显示。
e)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测定条件的浓度范围内未对CYP酶(例如CYP3A4)显示不可逆的抑制作用,MBI能较低。
f)化合物的稳定性(例如各种液性时的溶液稳定性、光稳定性、着色稳定性等)和/或水中溶解性较高。
g)代谢稳定性较高。
h)不会引起消化道损伤(例如出血性肠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i)本申请化合物本身或与他剂组合时出现耐药病毒的频度、机率较低。
j)对耐药病毒也显示较强药效。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口服、非口服的任意方法进行给药。作为非口服给药的方法,可列举:经皮、皮下、静脉内、动脉内、肌肉内、腹膜内、经黏膜、吸入、经鼻、滴眼、滴耳、阴道内给药等。
口服给药的情况下,依据常规方法,制备成内用固体制剂(例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膜剂等)、内用液体制剂(例如悬浮剂、乳剂、酏剂、糖浆剂、柠檬水剂、醑剂、芳香水剂、萃取剂、煎剂、酊剂等)等通常所用的任意剂型进行给药即可。片剂可为糖衣片、膜衣片、肠溶性包衣片、缓释片、含片、舌下片、颊含片、咀嚼片或口腔崩解片,粉剂及颗粒剂可为干糖浆,胶囊剂可为软胶囊剂、微胶囊剂或缓释性胶囊剂。
非口服给药的情况下,可以注射剂、点滴剂、外用剂(例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喷雾剂、吸入剂、洗剂、注入剂、涂抹剂、含嗽剂、浣肠剂、软膏剂、硬膏剂、冻胶剂、霜剂、贴剂、糊剂、外用粉剂、栓剂等)等通常所用的任意剂型进行优选给药。注射剂可为O/W、W/O、O/W/O、W/O/W型等乳化液。
视需要对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混合适于其剂型的赋形剂、结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各种药物用添加剂而可制成药物组合物。进一步,该药物组合物也可通过适当变更本发明化合物的有效量、剂型和/或各种药物用添加剂而制成儿童用、老年人用、重症患者用或手术用药物组合物。儿童用药物组合物优选为对未满12岁或未满15岁的患者进行给药。另外,儿童用药物组合物能够对出生后未满27天、出生后28天~23个月、2岁~11岁、12岁~16岁或18岁的患者进行给药。老年人用药物组合物优选为对65岁以上的患者进行给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量较理想为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之种类或程度、给药途径等而进行设定,在口服给药的情况下,通常为0.05~100mg/kg/天,优选为0.1~10mg/kg/天的范围内。在非口服给药的情况下,根据给药途径而大不相同,通常为0.005~10mg/kg/天,优选为0.01~1mg/kg/天的范围内。于上述范围内1天1次~分数次给药即可。
为了增强该化合物的作用或减少该化合物的给药量等,可将本发明化合物与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其他抗HIV药等(以下简记为并用药剂)组合使用。此时,本发明化合物与并用药剂的给药时间并无限定,可对给药对象同时给药这些,也可设置时间差进行给药。进一步,本发明化合物与并用药剂可分别制成包含各活性成分的2种制剂进行给药,也可制成同时包含两活性成分的单一制剂进行给药。
并用药剂的给药量可以临床上所用的用量作为基准适当选择。另外,本发明化合物与并用药剂的配比可根据给药对象、给药途径、对象疾病、症状、组合等适当选择。例如在给药对象为人类的情况下,使用相对于本发明化合物1重量份为0.01~100重量份的并用药剂即可。
另外,本发明化合物在基因治疗领域,可用于防止在使用基于HIV或MLV的反转录病毒载体时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感染扩大至目标组织以外的部位。尤其在如预先在试验管内使载体感染细胞等后投入体内的情况下,若事先给药本发明化合物,则能够防止体内发生多余感染。
作为反转录酶抑制剂,例如可列举:AZT、3TC、地达诺新(didanosine)、扎西他滨、司他夫定(sanilvudine)、阿巴卡韦(abacavir)、替诺福韦(tenofovir)、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奈韦拉平(nevirapine)、依法韦仑、卡普韦林(capravirine)、依曲韦林(etravirine)、地拉韦定(delavirdine)等。
作为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可列举:茚地那韦、利托那韦、沙喹那韦、奈非那韦(nelfinavir)、安普那韦、阿扎那韦(atazan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夫沙那韦(fosamprenavir)、达如那韦(darunavir)、阿扎那韦(atazanavir)、贝卡那韦(brecanavir)、替拉那韦(tipranavir)等。
作为整合酶抑制剂,例如可列举:雷特格韦、埃替格韦(elvitegravir)、JTK-656、德罗格韦(dolutegravir)(S-349572)、S-265744等。
作为其他抗HIV药,例如可列举:马拉维诺(maraviroc)、维克利诺(vicriviroc)等侵入抑制剂、恩夫韦肽(enfuvirtide)、西夫韦肽(sifuvirtide)、艾博卫泰(albuvirtide)等融合抑制剂等。
以下列举实施例、参考例及试验例而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LC/MS测定条件)
(1)色谱柱:ACQUITY UPLC(注册商标)BEH C18(1.7μm i.d.2.1×50mm)(Waters)
流速:0.8mL/min;UV检测波长:254nm;
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B]为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
梯度:历时3.5分钟进行5%-100%溶剂[B]的线性梯度后,保持100%溶剂[B]0.5分钟。
(2)色谱柱:Shim-pack XR-ODS(2.2μm i.d.50×3.0mm)(Shimadzu)
流速:1.6mL/min;UV检测波长:254nm;
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B]为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
梯度:历时3分钟进行10%-100%溶剂[B]之线性梯度后,保持100%溶剂[B]0.5分钟。
(3)色谱柱:ACQUITY UPLC(注册商标)BEH C18(1.7μm i.d.2.1×50mm)(Waters)
流速:0.8mL/min;UV检测波长:254nm;
流动相:[A]为含10mM碳酸铵的水溶液,[B]为乙腈
梯度:历时3.5分钟进行5%-100%溶剂[B]的线性梯度后,保持100%溶剂[B]0.5分钟。
(简称)
BINAP: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
Cbz:苄氧基羰基
DEAD:偶氮二羧酸二乙酯
DIAD:偶氮二羧酸二异丙酯
DMA:N,N-二甲基乙酰胺
DME:1,2-二甲氧基乙烷
DMAP:N,N-二甲基-4-氨基吡啶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DMSO:二甲亚砜
dtbpf:1,1'-二叔丁基膦二茂铁
Fmoc:9-芴基甲氧基羰基
HF:氟化氢
IPE:异丙醚
Me:甲基
Ms:甲磺酰基
mCPBA:间氯过苯甲酸
Ns:2-硝基苯磺酰基(nosyl)
Ph:苯基
PdCl2:氯化钯
Pd2(db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
p-Tol:对甲苯基
SEM: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
SES: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磺酰基
tBu:叔丁基
TBAF:氟化四正丁基铵
TBS:三丁基甲硅烷基
THF:四氢呋喃
Tf:三氟甲磺酰基
TFA:三氟乙酸
TFAA:三氟乙酸酐
TMS:三甲基甲硅烷基
TIPS:三异丙基甲硅烷基
xantphos:4,5-双(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9H-呫吨(实施例1-A)
化合物6i的合成
[化学式12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401
工序1
对化合物1i(18.4g,102mmol)添加亚硫酰氯(48.9g,411mmol),进行6小时的回流。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的化合物2i(20.07g,产率99%)。
1H-NMR(CDCl3)δ:2.61(3H,s),7.52(1H,t,J=8.0Hz),7.94(1H,d,J=8.0Hz),8.28(1H,d,J=8.0Hz).
工序2
在氮气氛围中,向四颈烧瓶内添加氰化铜(9.91g,111mmol)、乙腈(100mL)、碘化钠(30.1g,201mmol),于室温下搅拌5分钟。在其中添加化合物2i(20.07g,101mmol)的乙腈(100mL)溶液,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在所获得的残渣中添加二氯甲烷(200m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对反应液进行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的化合物3i(19.40g,产率100%)。
1H-NMR(CDCl3)δ:2.69(3H,s),7.67(1H,t,J=8.0Hz),8.05(1H,d,J=8.0Hz),8.47(1H,d,J=8.0Hz).
工序3
对化合物3i(15.34g,81mmol)添加甲苯(30mL)、溴化钠(0.83g,8.1mmol)、85(w/w)%硫酸(26.1mL,403mmol),于70℃下搅拌1小时。进一步追加85(w/w)%硫酸(26.1mL,403mmol),于7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液于冰浴中加以冷却后,添加甲醇(150mL),进行2小时的回流。将反应液于冰浴中加以冷却后,添加水(150mL),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使所获得的残渣在乙酸乙酯-己烷中形成固体,获得作为橙色固体的化合物4i(11.45g,产率64%)。
1H-NMR(CDCl3)δ:2.58(3H,s),3.96(3H,s),7.49(1H,t,J=8.0Hz),7.84(1H,d,J=8.0Hz),7.96(1H,d,J=8.0Hz).
工序4
在氮气氛围中,向三颈烧瓶内添加N-((1S,2S)-2-氨基环己基)-对甲苯磺酰胺(5.27mg,0.02mmol)、二氯(对伞花烃)钌(II)二聚物(6.12mg,0.01mmol)、DMSO(1mL)、三乙胺(6.1mg,0.06mmol),于80℃下搅拌1小时。静置冷却至室温后,于其中添加化合物4i(893mg,4.0mmol)、DMSO(3mL)、甲酸-三乙胺混合液(摩尔比5:2)(4m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水、1M盐酸、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橙色固体的化合物5i(872mg,产率97%)。
进行SFC(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色谱柱分析(Daicel制造的IF色谱柱:4.6×259mm,3μm),结果光学纯度为90%ee。
1H-NMR(CDCl3)δ:2.51(3H,s),3.56(1H,d,J=4.3Hz),3.79(3H,s),5.47(1H,d,J=4.3Hz),7.35(1H,dd,J=7.8,8.0Hz),7.58(1H,dd,J=1.0,7.8Hz),7.72(1H,dd,J=1.0,8.0Hz).
工序5
使化合物5i(5.04g,22.4mmoL)溶解于乙酸叔丁酯(50.5mL),于冰浴冷却下添加70%过氯酸水溶液(1.93mL,22.4mmoL),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注入至5%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由此获得作为无色油状物的粗化合物6i(6.14g,粗产率97.4%)。
1H NMR(CDCl3)δ:1.22(s,9H),2.53(s,3H),3.69(s,3H),5.31(s,1H),7.32-7.37(m,1H),7.68(d,J=7.6Hz,1H),7.84(d,J=7.6Hz,1H).
(实施例1-B)
化合物14i的合成
[化学式12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431
工序1
使粗化合物6i(30.0g,107mmmol)溶解于乙醇(150mL)与水(150mL),于室温下添加氯化铵(34.2g,640mmoL)、铁(17.87g,320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于60℃下搅拌2小时。对反应液进行硅藻土过滤,对滤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由此获得作为褐色油状物的粗化合物7i(27g,粗产率100%)。
1H NMR(CDCl3)δ:1.21(s,9H),2.21(s,3H),3.60(brs,2H),3.65(s,3H),5.22(s,1H),6.63-6.68(m,1H),6.97-7.04(m,1H).
工序2
使粗化合物7i(2.0g)溶解于DMA(10mL),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BS(3.12g,17.51mmoL),于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依次滴加2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与5%碳酸氢钠水溶液,于室温下搅拌10分钟。
于混合溶液中滴加水,于室温下搅拌60分钟后,过滤所析出的固体,由此获得作为淡红色固体的化合物8i(2.5g,产率76.8%)。
1H NMR(CDCl3)δ:1.21(s,9H),2.26(s,3H),3.67(s,3H),4.13(brs,2H),5.71(s,1H),7.54(s,1H).
工序3
于化合物8i(0.5g,1.22mmol)与碘化钾(60.6mg,0.37mmol)的乙腈(4mL)溶液中于60℃下历时1小时滴加叔丁基过氧化氢(0.4mL,4.64mmol),于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依次添加2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与5%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由此获得作为淡黄色固体的粗化合物9i(0.4g,粗产率76.2%)。
1H-NMR(CDCl3)δ:1.22(s,9H),2.37(s,3H),3.71(s,3H),5.77(s,1H),7.77(s,1H)
工序4
于化合物9i(2.2g,5.01mmol)、碳酸铯(2.45g,7.52mmol)、乙酰胺(0.59g,10.0mmol)、rac-BINAP(0.23g,0.38mmol)的甲苯(11mL)/DMA(5.5mL)悬浮液中于80℃下添加钯(0)双(二亚苄基丙酮)(144mg,0.25mmol),于11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0%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淡黄色固体的化合物10i(1.8g,产率59.7%)。
1H-NMR(CDCl3)δ:1.21(s,9H),2.17(s,3H),2.38(s,3H),3.70(s,3H),5.81(s,1H),7.85(s,1H),8.45(s,1H)
工序5
在化合物10i(6g,14.38mmol)的甲醇(60mL)溶液中添加碳酸钾(9.94g,71.9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的化合物11i(2.6g,产率48%)。
LC/MS(ESI):m/z=374.95[M+H]+,RT=2.21分钟,LC/MS测定条件:(2)
工序6
在化合物11i(3.6g,9.59mmol)的乙醇(36mL)溶液中冰浴冷却下添加硝酸银(3.26g,19.19mmol)、碘(4.87g,19.19mmol),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去除不溶物,于滤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水、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的化合物12i(4.5g,产率94%)。
LC/MS(ESI):m/z=499.10[M-H]-,RT=2.49分钟,LC/MS测定条件:(2)
工序7
在化合物12i(5g,9.83mmol)的DMF(30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4.09mL,29.5mmol)、丙炔(约4%DMF溶液,约1.0mol/L)(19.7mL,19.7mmol)、碘化铜(374mg,0.20mmol)、PdCl2(PPh3)2(690mg,0.983mmol),于65℃下搅拌3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15%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进一步添加甲醇,经活性碳处理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由此获得作为褐色固体的粗化合物13i(3.7g,粗产率91.1%)。
1H-NMR(CDCl3)δ:1.23(s,9H),2.22(s,3H),2.37(s,3H),3.70(s,3H),5.26(brs,1H),5.85(s,1H),7.85(s,1H),8.45(s,1H)
工序8
在化合物13i(3.7g,8.93mmol)的THF(19mL)溶液中添加1mol/L-TBAF·THF溶液(31.2mL,31.2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12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15%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于所获得的残渣中添加甲苯进行共沸干固。在所获得的残渣中添加氯仿/甲苯(1:1)(16mL),进行硅胶过滤,使残渣在正己烷/甲苯中形成固体,由此获得作为淡绿色固体的化合物14i(1.89g,产率51.2%)。
1H-NMR(CDCl3)δ:1.23(s,9H),2.50(s,3H),2.72(s,3H),3.68(s,3H),6.05(s,1H),6.41(s,1H),9.43(brs,1H)
(实施例1-C)
化合物19i的合成
[化学式12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461
工序1
在化合物14i(2.12g,5.13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21.2mL)溶液中添加4-甲基苯基硼酸(1.40g,10.26mmol)、PdCl2(dtbpf)(334mg,0.51mmol)及碳酸钾(2.12g,5.13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30℃下加热搅拌50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与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的化合物15i(2.1g,90%)。
MS(ESI)m/z:425.27[M+H]+,RT=3.04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在化合物15i(2.1g,4.95mmol)的乙醇(21mL)、水(4mL)溶液中添加铁粉(1.38g,24.7mmol)与氯化铵(2.65g,49.5mmol),于90℃下加热搅拌50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与乙酸乙酯,进行硅藻土过滤,对滤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与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DIOL(二醇)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的化合物16i(1.7g,87%)。
MS(ESI)m/z:395.25[M+H]+,RT=2.68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于化合物16i(4.9g,12.4mmol)的二氯甲烷(2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2.51mL,31.1mmol)与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磺酰氯(2.83mL,14.9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利用2mol/L盐酸水与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无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7i(6.6g,86%,纯度90%)。
MS(ESI)m/z:559.38[M+H]+,RT=3.01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在化合物17i(6.6g,10.7mmol)的二甲基乙酰胺(66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9.05g,27.8mmol)与1,2-二溴乙烷(2.61g,13.9mmol),于室温下搅拌18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水与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与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无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8i(6.2g,98%)。
MS(ESI)m/z:602.52[M+H2O]+,RT=2.25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5
在化合物18i(6.2g,10.5mmol)的四氢呋喃(15mL)溶液中添加1mol/L氟化四丁基铵四氢呋喃溶液(27mL,27.0mmol),于60℃下搅拌1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无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9i(4.2g,96%)。
MS(ESI)m/z:421.40[M+H]+,RT=2.85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实施例1)
[化学式12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481
第1工序
在双(频那醇酯)二硼烷(136mg,0.535mmol)的己烷(2mL)溶液中添加二叔丁基-2,2'-联吡啶(28.7mg,0.107mmol)、1,5-环辛二烯甲氧基铱(23.6mg,0.036mmol),于5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0分钟。接着添加THF(0.4mL)、化合物1(150mg,0.357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2(154mg,产率79%)。
LC/MS(ESI):m/z=547.00[M+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2(70mg,0.128mmol)的DMF(1mL)溶液中添加2mol/L碳酸钾水溶液(0.192mL,0.384mmol)、1mol/L-乙烯基溴·THF溶液(1.28mL,1.28mmol)、PdCl2(dtbpf)(8.35mg,0.013mmol),于6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32.3mg,产率57%)。
LC/MS(ESI):m/z=447.05[M+H]+
第3工序
在化合物3(30mg,0.067mmol)的甲醇(2mL)溶液中添加10%Pd/C(10mg,0.004mmol),于室温下于氢气环境下搅拌30分钟。对反应液进行硅藻土过滤后,将滤液减压浓缩,获得化合物4(25mg,产率83%)。
LC/MS(ESI):m/z=449.10[M+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4(25mg,0.056mmol)的乙醇(2mL)、THF(2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279mL,0.58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4.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I-6(20mg,产率83%)。
LC/MS(ESI):m/z=435.10[M+H]+
1H-NMR(CDCl3)δ:0.90(s,9H),1.24-1.30(3H,m),2.43(6H,s),2.67-2.74(2H,m),2.77(s,3H),3.39-3.45(2H,m),3.95-4.01(2H,m),5.59(1H,s),5.92(1H,s),7.41(1H,d,J=7.3Hz),7.58(1H,d,J=7.3Hz),10.0(1H,brs)
(实施例2)
[化学式12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50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5(1.00g,2.00mmol)的DMF(10.0mL)溶液中添加乙炔基环丙烷(0.339mL,4.00mmol)、三乙胺(0.0.832mL,6.00mmol)、二氯化双三苯基膦钯(140mg,0.200mmol)及碘化亚铜(76.0mg,0.400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80℃下搅拌1小时23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注入至冰水与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720mg,产率81.9%)。
MS(ESI)m/z:439.0,441.0[M+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6(718mg,1.63mmol)的THF(1.63mL)溶液中添加1mol/L-TBAF·THF溶液(2.45mL,2.45mmol),于75℃下搅拌6小时38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注入至冰水、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与2mol/L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7(602mg,产率83.8%)。
MS(ESI)m/z:439.0,441.0[M+H]+
第3工序
在化合物7(600mg,1.37mmol)的乙醇(10.0mL)与水(2.00mL)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氯化铵(1.09g,20.5mmol)与铁粉(572mg,10.3mmol),于90℃下搅拌90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进行硅藻土过滤,将滤液注入至冰水、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8(420mg,产率75.1%)。
MS(ESI)m/z:409.1,411.1[M+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8(418mg,1.02mmol)的二氯甲烷(4.18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0.0980mL,1.23mmol)与氯化乙酰氯(0.124mL,1.53mmol),于同温度下搅拌48分钟。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与2moL/L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463mg,产率93.3%)。
MS(ESI)m/z:485.0,487.0[M+H]+
第5工序
于化合物9(460mg,0.947mmol)的DMF(4.6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氢化钠(60%wt)(95.0mg,2.37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42分钟。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与2mol/L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使所获得的残渣在(己烷-乙酸乙酯)形成固体,而获得化合物10(288mg,产率67.7%)。
MS(ESI)m/z:449.0,450.9[M+H]+
第6工序
在化合物10(287mg,0.639mmoL)的THF(2.87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0.92mol/L的THF溶液)(2.08mL,1.92mmol),于50℃下搅拌1小时19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注入至冰水、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氨基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1(234mg,产率84.2%)。
MS(ESI)m/z:435.4,437.4[M+H]+
第7工序
在化合物11(232mg,0.533mmol)的DMF(2.32mL)溶液中添加碳酸钾(147mg,1.07mmol)与碘甲烷(0.100mL,1.56mmol),于室温下搅拌14小时35分钟。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与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2(211mg,产率88.1%)。
MS(ESI)m/z:449.3,451.3[M+H]+
第8工序
在化合物12(210mg,0.467mmoL)的DMF(2.10mL)与水(0.210mL)的混合溶液中添加4-甲基苯基硼酸(95.0mg,0.701mmol)、碳酸钾(129mg,0.935mmol)及PdCl2(dtbpf)(30.5mg,0.0470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20分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注入至冰水与2moL/L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3(192mg,产率89.2%)。
MS(ESI)m/z:461.6[M+H]+
第9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13(190mg,0.412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I-8(123mg,产率66.8%)。
MS(ESI)m/z:447.2[M+H]+
(实施例3)
[化学式12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53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14(6.2g,20.7mmol)的甲醇(62mL)溶液中添加10%Pd/C(4.66g,2.07mmol),在4气压的氢气环境中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对反应液进行硅藻土过滤后,减压蒸馏去除滤液的溶剂,获得化合物15的粗精制物(5.77g)。
1H-NMR(CDCl3)δ:6.76(1H,t,J=9.2Hz),6.59(1H,dd,J=8.7,4.9Hz),5.56(1H,s),3.67(3H,s),3.48(2H,s),2.18(3H,s),1.21(9H,s).
第2工序
在化合物15(5.77g,21.4mmol)的1,2-二氯乙烷(29mL)与甲醇(12mL)的混合溶液中于0℃下添加二氯碘酸苄基三甲基铵(7.46g,21.4mmol)及碳酸钙(2.14g,21.4mmol),于室温下搅拌14小时。在反应溶液中添加10%亚硫酸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10%亚硫酸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16(2.4g,产率28%)。
1H-NMR(CDCl3)δ:7.31(1H,d,J=9.1Hz),5.50(1H,s),3.95(2H,s),3.67(3H,s),2.25(3H,s),1.20(9H,s).
第3工序
在化合物16(2.4g,6.07mmol)的甲苯(24mL)溶液中于0℃下添加mCPBA(4.19g,24.3mmol),于室温下搅拌14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50mL)及饱和食盐水(5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17(1.56g,产率60%)。
1H-NMR(CDCl3)δ:7.47(1H,d,J=8.6Hz),5.52(1H,s),3.71(3H,s),2.36(3H,s),1.21(9H,s).
第4工序
在化合物17(1.56g,3.67mmol)的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541
烷(15.6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2.39g,7.34mmol)、乙酰胺(433mg,7.34mmol)、rac-BINAP(343mg,0.55mmol)、双(二亚苄基丙酮)钯(211mg,0.37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4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8(1.3g,产率99%)。
1H-NMR(CDCl3)δ:8.19(1H,s),8.03(1H,d,J=11.6Hz),5.55(1H,s),3.71(3H,s),2.38(3H,s),2.20(3H,s),1.22(9H,s).
第5工序
在化合物18(1.3g,3.65mmol)的甲醇(13mL)溶液中添加碳酸钾(1.5g,11mmol),于60℃下搅拌5小时。蒸馏去除反应液的溶剂后,添加2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使所获得的残渣溶解于甲醇(6mL)与甲苯(6mL),添加2mol/L-三甲基甲硅烷基重氮甲烷-己烷溶液(1.8mL,3.7m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残渣,获得化合物19(800g,产率70%)。
1H-NMR(CDCl3)δ:6.37(1H,d,J=11.3Hz),5.44(1H,s),4.89(2H,s),3.70(3H,s),2.39(3H,s),1.21(9H,s).
第6工序
在化合物19(800mg,2.55mmol)的乙醇(8.0mL)溶液中添加硝酸银(865mg,5.1mmol)、碘(1.3,5.1m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进行硅藻土过滤去除不溶物,在滤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水、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20(477mg,产率43%)。
1H-NMR(CDCl3)δ:5.47(1H,s),5.33(2H,s),3.71(3H,s),2.35(3H,s),1.21(9H,s).
第7工序
在化合物20(100mg,0.23mmol)的DMF(1.0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094mL,0.68mmol)与1mol/L-丙炔-二甲基甲酰胺溶液(0.45mL,0.45mmol)、碘化铜(8.7mg,0.045mmol)、PdCl2(PPh3)2(16mg,0.023mmol),于8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21(471mg,产率72%)。
1H-NMR(CDCl3)δ:5.49(2H,s),5.45(1H,s),3.69(3H,s),2.38(3H,s),2.19(3H,s),1.21(9H,s).
第8工序
在化合物21(243mg,0.69mmol)的THF(2.4mL)溶液中添加1mol/L-TBAF·THF溶液(1.38mL,1.38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在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22(230mg,产率95%)。
1H-NMR(CDCl3)δ:9.56(1H,s),6.39(1H,s),5.73(1H,s),3.69(3H,s),2.73(3H,s),2.49(3H,s),1.22(9H,s).
第9工序
在化合物22(290mg,0.82mmol)的DMSO(2.9mL)溶液中添加碳酸钾(455mg,3.29mmol)与4,4-二甲基哌啶(936mg,6.6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20℃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浓缩后通过DNH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23(140mg,产率38%)。
MS(ESI)m/z:446[M+H]+
第10工序
在化合物23(140mg,0.31mmol)的甲醇(1.4mL)溶液中添加10%Pd/C(350mg,0.15mmol),于4气压氢气环境下搅拌15小时。对反应液进行硅藻土过滤,浓缩滤液,由此获得作为粗精制物的化合物24(119mg)。
MS(ESI)m/z:416[M+H]+
第11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24(119mg)进行反应而获得作为粗精制物的化合物25(117mg)。
MS(ESI)m/z:492[M+H]+
第12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5及7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25(117mg,0.24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26(94mg,三工序产率84%)。
MS(ESI)m/z:470[M+H]+
第13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6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26(94mg,0.20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27(23mg,产率25%)。
MS(ESI)m/z:456[M+H]+
第14工序
在化合物27(23mg,0.050mmol)的THF(0.23mL)、甲醇(0.23mL)及水(0.02mL)的混合溶液中添加2m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13mL,0.25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70℃下搅拌4小时。添加0.1m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相分离器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浓缩有机层后,通过DIOL层析法(氯仿-甲醇)及液相色谱法进行手性拆分,加以精制而获得化合物I-10(5mg,产率22%)。
MS(ESI)m/z:442[M+H]+
(实施例4)
[化学式12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57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28(3.1g,7.32mmol)的DMF(30mL)溶液中添加2mol/L碳酸钾水溶液(7.32mL,14.65mmol)、对氯苯基硼酸(1.72mg,11.0mmol)、PdCl2(dppf)(536mg,0.732mmol),于10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利用蒸发器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29(2.61g,产率78%)。
LC/MS(ESI):m/z=454.90[M+H]+
第2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6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29(300mg,0.659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30(239mg,产率82%)。
LC/MS(ESI):m/z=441.00[M+H]+
第3工序
在化合物30(80mg,0.181mmol)的吡啶(0.5mL)溶液中添加甲磺酸酐(63.2mg,0.363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利用蒸发器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1(87.1mg,产率93%)。
LC/MS(ESI):m/z=519.00[M+H]+
第4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31(87.1mg,0.168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I-19(35mg,产率41%)。
LC/MS(ESI):m/z=505.00[M+H]+
1H-NMR(CDCl3)δ:0.94(s,9H),2.34(s,3H),2.45(s,3H),3.08(s,3H),3.45(brs,1H),4.09-4.41(m,3H),5.41(s,1H),5.89(s,1H),7.37-7.47(m,3H),7.67-7.76(m,1H)
(实施例5)
[化学式13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59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32(300mg,0.549mmol)的甲醇(8mL)-水(2mL)溶液中添加溴化铜(II)(368mg,1.65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3的粗精制物(187mg)。
MS(ESI)m/z:499.00,500.80[M+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33的粗精制物(130mg,0.260mmol)的DMF(2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108mL,0.781mmol)、碘化铜(I)(9.91mg,0.052mmol)、二氯化双(三苯基膦)钯(II)(18.3mg,0.026mmol)及1mol/L丙炔DMF溶液(0.521mL,0.521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3.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4的粗精制物(83.0mg)。
MS(ESI)m/z:459.2[M+H]+
第3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34的粗精制物(80mg,0.174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I-84(26.0mg,三工序产率16%)。
1H-NMR(CDCl3)δ:0.90(s,9H),2.10(s,3H),2.42(s,3H),2.43(s,3H),2.77(s,3H),3.37-3.44(m,2H),4.05-4.12(m,2H),5.59(s,1H),6.34(s,1H),7.22-7.27(m,2H),7.37(d,J=7.8Hz,1H),7.57(d,J=6.8Hz,1H),10.01(s,1H).
(实施例6)
[化学式13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0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35(5.92g,14.3mmol)及吡啶(2.88mL,35.6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磺酰氯(5.72g,28.5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一边升温至室温一边搅拌16.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1mol/L盐酸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6(7.03g,产率85%)。
1H-NMR(CDCl3)δ:0.00(s,9H),0.92(s,9H),1.05-1.12(m,2H),2.37(s,3H),2.48(s,3H),3.02-3.10(m,2H),3.71(s,3H),5.27(s,1H),5.75-5.79(m,1H),6.15(s,1H),7.35-7.39(m,1H),7.43-7.50(m,3H),9.04(s,1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36(1.14g,1.97mmol)的DMF(12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1.29g,3.95mmol)及1,2-二溴乙烷(0.255mL,2.96mmol),于室温下搅拌18.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7(1.13g,产率95%)。
MS(ESI)m/z:605.1[M+H]+
第3工序
在化合物37(30.0mg,0.050mmol)的乙腈(1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selectfluor(R),26.3mg,0.074mmol),于冰浴冷却下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8(11.6mg,产率38%)。
MS(ESI)m/z:623.0[M+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38(110mg,0.176mmol)的THF(2mL)溶液中添加1mol/L-TBAF·THF溶液(0.353mL,0.353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39(73.0mg,产率90%)。
MS(ESI)m/z:459.0[M+H]+
第5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7工序及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39(73.0mg,0.159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I-67(31.3mg,两工序产率43%)。
1H-NMR(CDCl3)δ:0.93(s,9H),2.30(s,3H),2.42(s,3H),2.76(s,3H),3.39-3.48(m,2H),3.87-3.94(m,2H),5.43(s,1H),7.38-7.44(m,3H),7.67(d,J=7.8Hz,1H),9.96(s,1H).
(实施例7)
[化学式13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2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40(1.78g,3.21mmol)的甲醇(10mL)-THF(10mL)溶液中添加10%氢氧化钯(451mg,0.321mmol),于氢气环境下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通过硅藻土滤除不溶物,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41(1.50g)。
1H-NMR(CDCl3)δ:0.90(s,9H),2.45(s,3H),2.47(s,3H),2.81(s,3H),3.39-3.47(m,2H),3.75(s,3H),4.42-4.49(m,1H),4.50-4.56(m,1H),5.47(s,1H),7.05(s,1H),7.26-7.30(m,2H),7.32-7.36(m,1H),7.42-7.47(m,1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41(300mg,0.646mmol)的DMF(2mL)溶液中添加0.5mol/L氨1,4-二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22
烷溶液(6.46mL,3.23mmol)及六氟磷酸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491mg,1.29mmol),于室温下搅拌25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42(299mg,产率100%)。
MS(ESI)m/z:464.1[M+H]+
第3工序
在化合物42(290mg,0.626mmol)的THF(3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173mL,1.25mmol)及三氟乙酸酐(0.132mL,0.938mmol),于室温下搅拌。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43(270mg,产率97%)。
1H-NMR(CDCl3)δ:0.89(s,9H),2.44(s,3H),2.46(s,3H),2.82(s,3H),3.43-3.52(m,2H),3.75(s,3H),4.16-4.24(m,2H),5.45(s,1H),6.80(s,1H),7.24-7.30(m,3H),7.41-7.44(m,1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43(270mg,0.606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2mL)溶液中添加氯化锂(257mg,6.06mmol),于120℃下搅拌19.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39(73.0mg,产率28%)。
1H-NMR(DMSO-D6)δ:0.79(s,9H),2.38(s,3H),2.40(s,3H),2.73(s,3H),3.37-3.43(m,2H),4.18-4.28(m,2H),5.30(s,1H),6.81(s,1H),7.27-7.36(m,3H),7.43-7.49(m,1H).
(实施例8)
[化学式13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31
在化合物44(150mg,0.301mmol)的甲醇(1.5mL)溶液中添加10%氢氧化钯(84.0mg,0.060mmol),于氢气环境下于室温下搅拌26小时。通过硅藻土滤除不溶物,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所获得的粗精制物(45.0mg)进行反应而获得作为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化合物I-110(9.0mg,两工序产率6%)。
MS(ESI)m/z:487.2[M+H]+
(实施例9)
[化学式13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41
第1工序
于化合物45(50.0mg,0.106mmol)的THF(2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60%氢化钠(12.8mg,0.319mmol),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二酰氯(0.211mL,2.417mmol),于室温下搅拌一整夜。将反应液注入至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46(22.3mg,产率40%)。
1H-NMR(CDCl3)δ:0.91(s,9H),2.37(s,3H),2.44(s,3H),2.72(s,3H),5.15(d,J=12.1Hz,1H),5.23(d,J=12.1Hz,1H),5.43(s,1H),6.23(s,1H),7.15(d,J=7.6Hz,1H),7.20-7.37(m,8H),8.80(s,1H).
第2工序
于化合物46(22.0mg,0.042mmol)的乙酸乙酯(2mL)溶液中添加5%钯-碳(20.0mg,0.009mmol),于氢气环境下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滤除不溶物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59(1.6mg,产率9%)及化合物I-58(7.2mg,产率39%)。
化合物I-59:MS(ESI)m/z:435[M+H]+
化合物I-58(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MS(ESI)m/z:437[M+H]+
(实施例10)
[化学式13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5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47(4.64mL,33.2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9.20mL,66.4mmol)、4-(二甲基氨基)吡啶(41.0mg,0.332mmol)及苯甲酰氯(5.78mL,49.8mmol),于室温下搅拌16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48(8.24g,产率99%)。
1H-NMR(CDCl3)δ:1.37(s,3H),1.43(s,3H),1.97-2.12(m,2H),3.65(dd,J=8.0,7.2Hz,1H),4.13(dd,J=8.0,5.9Hz,1H),4.28(ddd,J=11.6,7.2,5.9Hz,1H),4.40(ddd,J=12.4,6.6,4.6Hz,1H),4.50(ddd,J=12.4,5.3,5.3Hz,1H),7.44(dd,J=7.3,7.3Hz,2H),7.57(dd,J=7.3,7.3Hz,1H),8.03(d,J=7.3Hz,2H).
第2工序
将化合物48(8.24g,32.9mmol)的乙酸(60mL)-水(25mL)溶液于60℃下搅拌5小时后,于80℃下搅拌6小时。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后,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49(3.49g,产率51%)。
1H-NMR(CDCl3)δ:1.82-1.99(m,3H),2.63-2.75(m,1H),3.50-3.59(m,1H),3.66-3.75(m,1H),3.85-3.93(m,1H),4.39-4.46(m,1H),4.64(ddd,J=11.1,9.1,5.1Hz,1H),7.45(dd,J=7.3,7.3Hz,2H),7.57(dd,J=7.3,7.3Hz,1H),8.04(d,J=7.3Hz,2H).
第3工序
于化合物49(800mg,3.81mmol)的二氯甲烷(8mL)溶液中添加4-(二甲基氨基)吡啶(23.3mg,0.190mmol)及三乙胺(0.739mL,5.33mmol),于冰浴冷却下搅拌5分钟。滴加氯化叔丁基二甲基硅烷(688mg,4.57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2mL),于室温下搅拌24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及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0(981mg,产率79%)。
1H-NMR(CDCl3)δ:0.08(s,6H),0.91(s,9H),1.80-1.97(m,2H),2.52(d,J=4.0Hz,1H),3.51(dd,J=9.9,7.1Hz,1H),3.69(dd,J=9.9,3.5Hz,1H),3.82-3.90(m,1H),4.46-4.54(m,2H),7.44(dd,J=7.3,7.3Hz,2H),7.56(dd,J=7.3,7.3Hz,1H),8.04(d,J=7.3Hz,2H).
第4工序
于化合物50(658mg,2.03mmol)及化合物51(500mg,1.01mmol)的THF(10mL)溶液中添加三苯基膦(798mg,3.04mmol)及偶氮二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713mg,3.04mmo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2(518mg,产率64%)。
MS(ESI)m/z:799[M+H]+
第5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6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52(518mg,0.648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53(330mg,产率74%)。
MS(ESI)m/z:685[M+H]+
第6工序
于化合物53(330mg,0.482mmol)的二氯甲烷(4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200mL,1.45mmol)及甲磺酰氯(0.113mL,1.45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利用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液,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进行清洗。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使所获得的残渣溶解于DMF(4mL),于冰浴冷却下添加60%氢化钠(57.8mg,1.45mmol),于室温下搅拌14小时。利用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液,注入至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4(103g,产率32%)。
1H-NMR(CDCl3)δ:0.90(s,9H),1.52-1.59(m,1H),1.79-1.88(m,1H),2.32(s,3H),2.48(s,3H),3.11(s,3H),3.77(s,3H),4.00(d,J=12.4Hz,1H),4.31-4.40(m,2H),4.47(dd,J=12.4,4.3Hz,1H),4.66-4.73(m,1H),5.28(s,1H),5.84(s,1H),7.37-7.66(m,7H),8.06(d,J=7.3Hz,2H).
第7工序
于化合物54(103mg,0.154mmol)的甲醇(1mL)-THF(1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00mL,1.00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5(78.4mg,产率90%)。
1H-NMR(CDCl3)δ:0.90(s,9H),1.30-1.37(m,1H),1.41-1.49(m,1H),2.32(s,3H),2.45(s,3H),3.21(s,3H),3.64-3.72(m,2H),3.75(s,3H),3.96(d,J=12.1Hz,1H),4.45(dd,J=12.1,4.7Hz,1H),4.71-4.77(m,1H),5.27(s,1H),5.82(s,1H),7.36-7.45(m,3H),7.50-7.54(m,1H).
第8工序
于化合物55(73.0mg,0.130mmol)的DMF(1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60%氢化钠(7.8mg,0.194mmol),搅拌10分钟后,添加甲基碘(0.024mL,0.389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注入至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6(58.3mg,产率78%)。
1H-NMR(CDCl3)δ:0.90(s,9H),1.27-1.34(m,1H),1.59-1.65(m,1H),2.31(s,3H),2.45(s,3H),3.21(s,3H),3.26-3.30(m,1H),3.37(s,3H),3.40-3.47(m,1H),3.75(s,3H),3.94(d,J=12.4Hz,1H),4.43(dd,J=12.4,4.3Hz,1H),4.58-4.67(m,1H),5.27(s,1H),5.81(s,1H),7.35-7.46(m,3H),7.50-7.54(m,1H).
第9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56(58.0mg,0.100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I-43(45.5mg,产率80%)。
1H-NMR(CDCl3)δ:0.92(s,9H),1.21-1.29(m,1H),1.56-1.66(m,1H),2.32(s,3H),2.41(s,3H),3.20-3.28(m,4H),3.34-3.44(m,4H),3.94(d,J=12.4Hz,1H),4.44(dd,J=12.4,4.4Hz,1H),4.57-4.64(m,1H),5.39(s,1H),5.87(s,1H),7.38-7.48(m,3H),7.74-7.79(m,1H),10.12(s,1H).
(实施例11)
[化学式13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8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35(100mg,0.241mmol)的N,N-二甲基乙酰胺(2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236mL,0.723mmol)及2-氯嘧啶(55.2mg,0.482mmol),于微波照射下于20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7(11.3mg,产率10%)。
1H-NMR(CDCl3)δ:0.93(s,9H),2.33(s,3H),2.44(s,3H),3.70(s,3H),5.31(s,1H),5.80(s,1H),6.68(t,J=4.8Hz,1H),6.90(s,1H),7.37-7.47(m,3H),7.50-7.55(m,1H),8.36(d,J=4.8Hz,2H),8.55(s,1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57(11.0mg,0.022mmol)的DMF(1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大幅度过量之60%氢化钠及1,2-二溴乙烷,于室温下搅拌14小时。将反应液注入至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85(1.7mg,产率15%)。
MS(ESI)m/z:505[M+H]+
(实施例12)
[化学式13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69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58(850mg,1.91mmol)及3-溴-1-丙炔(455mg,3.82mmol)的DMF(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60%氢化钠(153mg,3.82mmol),于0℃下搅拌1小时。利用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液后,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使所获得的残渣溶解于乙醇(20mL)及水(3mL),添加氯化铵(1.02g,19.1mmol)及铁粉(1.07g,19.1mmol),于90℃下搅拌4小时。滤除不溶物后,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于所获得的残渣中添加氯仿及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59(251mg,产率29%)。
MS(ESI)m/z:453[M+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59(251mg,0.554mmol)的乙腈(4mL)溶液中添加叠氮三甲基硅烷(77.0mg,0.665mmol)及亚硝酸叔丁酯(86.0mg,0.831mmol),于室温下搅拌14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使所获得的残渣溶解于甲苯,于11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0(139mg,产率52%)。
MS(ESI)m/z:479[M+H]+
第3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60(139mg,0.290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I-121(91.0mg,产率67%)。
1H-NMR(CDCl3)δ:0.97(s,9H),2.39(s,3H),3.01(s,3H),5.43(d,J=15.1Hz,1H),5.49(s,1H),5.54(d,J=15.1Hz,1H),6.01(s,1H),7.38-7.44(m,1H),7.45-7.50(m,2H),7.67-7.73(m,1H),7.77(s,1H).
(实施例13)
[化学式13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70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61(100mg,0.157mmol)的DMF(2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60%氢化钠(12.6mg,0.315mmol),于0℃下搅拌1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溴乙酸乙酯(0.035mL,0.315mmol),于室温下搅拌16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2(66.8mg,产率59%)。
MS(ESI)m/z:721[M+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62(66.0mg,0.091mmol)的THF(2mL)溶液中添加1mol/L-TBAF·THF溶液(0.500mL,0.500m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利用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及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3(39.7mg,产率78%)。
1H-NMR(CDCl3)δ:0.90(s,9H),1.30(t,J=7.2Hz,3H),2.29(s,3H),2.30(s,3H),3.66-3.72(m,4H),3.79-3.87(m,2H),3.89-3.97(m,1H),4.10-4.18(m,3H),4.25(q,J=7.2Hz,2H),4.46(s,1H),5.31(s,1H),5.81(s,1H),7.38-7.42(m,3H),7.49-7.53(m,1H).
第3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0的第7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63(39.0mg,0.070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64(37.0mg)。
1H-NMR(CDCl3)δ:0.91(s,9H),2.30(s,6H),3.67-3.76(m,4H),3.81-3.88(m,2H),3.90-3.97(m,1H),4.10-4.16(m,1H),4.21(d,J=17.0Hz,1H),4.27(d,J=17.0Hz,1H),5.32(s,1H),5.81(s,1H),7.37-7.43(m,3H),7.48-7.53(m,1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64(37.0mg,0.070mmol)的DMF(1mL)溶液中添加六氟磷酸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39.9mg,0.105mmol)及N,N-二异丙基乙基胺(0.018mL,0.105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5(34.6mg,产率97%)。
1H-NMR(CDCl3)δ:0.94(s,9H),2.27(s,3H),2.31(s,3H),3.74(s,3H),3.97-4.03(m,1H),4.09-4.18(m,2H),4.32-4.46(m,4H),5.29(s,1H),5.81(s,1H),7.33-7.37(m,1H),7.40-7.45(m,2H),7.49-7.53(m,1H).
第5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6工序及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65(34.0mg,0.067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I-124(11.3mg,两工序产率35%)。
1H-NMR(CDCl3)δ:0.91(s,9H),2.36(s,3H),2.38(s,3H),2.94-2.99(m,2H),3.24-3.30(m,1H),3.86(dd,J=11.9,3.5Hz,1H),3.90-3.97(m,2H),4.02(d,J=11.9Hz,1H),4.21(dd,J=11.9,3.5Hz,1H),4.42(dd,J=11.9,11.9Hz,1H),5.41(s,1H),5.89(s,1H),7.41-7.46(m,3H),7.68(s,1H),9.88(s,1H).
(实施例14)
[化学式13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72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35(500mg,1.21mmol)及吡啶(0.292mL,3.62mmol)的二氯甲烷(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滴加2-氯乙磺酰氯(0.189mL,1.81m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6(342mg,产率56%)。
1H-NMR(CDCl3)δ:0.90(s,9H),2.39(s,6H),3.70(s,3H),5.25(s,1H),5.78(s,1H),5.94(d,J=9.9Hz,1H),6.15-6.26(m,2H),6.64(dd,J=16.4,9.9Hz,1H),7.33-7.40(m,1H),7.42-7.49(m,3H),8.90(s,1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66(242mg,0.479mmol)、(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4-戊烯-2-醇(311mg,1.44mmol)及三苯基膦(377mg,1.44mmol)的THF(2.42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偶氮二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337mg,1.44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7(179mg,产率53%)。
MS(ESI)m/z:703[M+H]+
第3工序
在化合物67(177mg,0.252mmol)的二氯甲烷(8.85mL)溶液中添加格拉布斯(Grubbs)第二代催化剂(21.3mg,0.025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液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8(142mg,产率83%)。
MS(ESI)m/z:675[M+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68(120mg,0.178mmol)的甲醇(1.8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氢硼化钠(269mg,7.11mmol),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69(107mg,产率76%)。
MS(ESI)m/z:677[M+H]+
第5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6的第4工序及实施例10的第6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69(105mg,0.155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70(9.0mg,两工序产率10%)。
MS(ESI)m/z:545[M+H]+
第6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2的第9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70(9.0mg,0.017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I-128(7.7mg,产率88%)。
MS(ESI)m/z:531[M+H]+
(实施例15)
[化学式14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741
第1工序
对化合物29(120mg,0.264mmol)添加二苯基(2-吡啶基)膦(259mg,1.06mmol)及偶氮二羧酸二异丙酯(214mg,1.06mmol),于45℃下搅拌3小时。利用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液后,添加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71(64.0mg,产率51%)。
1H-NMR(CDCl3)δ:0.94(s,9H),2.42(s,3H),2.97(s,3H),3.77(s,3H),5.35(s,1H),5.67-5.75(m,2H),6.00(s,1H),7.35-7.40(m,1H),7.45-7.52(m,3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71(64.0mg,0.133mmol)的THF(2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2.00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及2mol/L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126(50.0mg,产率81%)。
1H-NMR(CDCl3)δ:0.97(s,9H),2.43(s,3H),2.97(s,3H),5.47(s,1H),5.70(d,J=16.2Hz,1H),5.77(d,J=16.2Hz,1H),6.05(s,1H),7.37-7.43(m,1H),7.45-7.51(m,2H),7.65-7.71(m,1H).
(实施例16)
[化学式14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751
第1工序
在化合物72(25.0g,203mmol)的水(250mL)悬浮液中添加氯化铵(1.86g,34.7mmol)及邻甲酸乙酯(50.0g,328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10.5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使所获得的残渣在乙酸乙酯-二异丙醚中形成固体,获得化合物73(19.5g,产率65%)。
MS(ESI)m/z:146.9[M+H]+
第2工序
在化合物73(19.1g,130mmol)的氯仿(20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23.2g,130mmol),于室温下搅拌25分钟。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过滤分离所生成的固体,利用水进行清洗,由此获得化合物74(25.4g,产率87%)。
1H-NMR(DMSO-D6)δ:2.41(s,3H),2.46(s,3H),7.43(s,1H),7.66(s,1H),11.70-12.71(m,1H).
第3工序
对化合物74(1.00g,4.44mmol)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浓硫酸(5.00mL)后,滴加浓硝酸(1.00mL),于室温下搅拌35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过滤分离所生成的固体,利用水进行清洗。使所获得的固体(1.04g,3.85mmol)悬浮于DMF(20mL),于冰浴冷却下添加60%氢化钠(231mg,5.78mmol)及2-(氯甲氧基)乙基三甲基硅烷(1.02mL,5.78m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盐酸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75(206mg,两工序产率12%)。
1H-NMR(CDCl3)δ:0.00(s,9H),0.94(t,J=8.1Hz,2H),2.54(s,3H),2.69(s,3H),3.54(t,J=8.1Hz,2H),5.47(s,2H),7.81(s,1H).
第4工序
在化合物75(200mg,0.500mmol)的DMF(2mL)的溶液中添加氟化锌(155mg,1.50mmol)、三叔丁基膦(0.024mL,0.100mmol)、双(二亚苄基丙酮)钯(0)(28.7mg,0.050mmol)及化合物76(327mg,1.50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1.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77(205mg,产率88%)。
1H-NMR(CDCl3)δ:-0.04(s,9H),0.89(t,J=8.1Hz,2H),1.24(s,9H),2.51(s,3H),2.68(s,3H),3.52(t,J=8.1Hz,2H),3.67(s,3H),5.36(s,1H),5.50(s,2H),7.86(s,1H).
第5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3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77(13.0g,27.9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78(11.2g,产率92%)。
1H-NMR(CDCl3)δ:-0.06(s,9H),0.87(t,J=8.1Hz,2H),1.24(s,9H),2.30(s,3H),2.61(s,3H),3.51(t,J=8.1Hz,2H),3.64(s,3H),4.27(s,2H),5.35(s,1H),5.42(s,2H),7.09(s,1H).
第6工序
在化合物78(10.9g,25.0mmol)的二氯甲烷(110mL)溶液中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4.90g,27.5mmol),于冰浴冷却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79(6.10g,产率47%)。
1H-NMR(CDCl3)δ:-0.04(s,9H),0.91(t,J=8.1Hz,2H),1.22(s,9H),2.29(s,3H),2.63(s,3H),3.58-3.68(m,5H),4.28(s,2H),5.82(d,J=10.9Hz,1H),5.94(d,J=10.9Hz,1H),6.01(s,1H).
第7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6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79(130mg,0.253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80(73.0mg,产率75%)。
1H-NMR(CDCl3)δ:1.22(s,9H),2.30(s,3H),2.60(s,3H),3.66(s,3H),4.25(s,2H),5.77(s,1H),8.82(s,1H).
第8工序
在化合物80(300mg,0.781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中添加吡啶(0.252mL,3.12mmol)与甲磺酰氯(0.122mL,1.56mmol),于室温下搅拌3.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81(300mg,产率83%)。
MS(ESI)m/z:461.9,463.8[M+H]+
第9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6的第2工序及实施例4的第1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81(300mg,0.649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化合物82(230mg,两工序产率68%)。
MS(ESI)m/z:520.0[M+H]+
第10工序
通过以与实施例1的第4工序相同的方式使化合物82(230mg,0.442mmol)进行反应而获得羧酸(140mg,产率63%)。进一步进行手性拆分,由此获得化合物I-98、I-99。
I-98:MS(ESI)m/z:506[M+H]+
I-99:MS(ESI)m/z:506[M+H]+
(实施例17)
[化学式14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781
第1工序化合物84的合成
于化合物83(4.24g,10.1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12.7mL)溶液中添加碘化钠(2.27g,15.1mmol)、碳酸钾(2.09g,15.1mmol)、2-氯-N,N-二甲基乙酰胺(1.09mL,10.6mmol),于40℃下搅拌4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DIOL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3%三乙胺))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84(4.99g,97%)。
LC/MS(ESI):m/z=506.49[M+H]+,LC/MS测定条件:(1)
第2工序化合物85的合成
于化合物84(4.69g,9.28mmol)的四氢呋喃(9.4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0.92mol/L硼烷四氢呋喃溶液(30.2mL,27.8mmol),于40℃下搅拌4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0wt%柠檬酸水溶液,利用2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于所获得的残渣中添加甲醇(50mL),于90℃下搅拌5小时后,进行减压浓缩。于所获得的残渣中添加乙酸乙酯,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DIOL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3%三乙胺))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白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85(3.0g,产率65%)。
LC/MS(ESI):m/z=492.38[M+H]+,LC/MS测定条件:(1)
第3工序化合物I-27的合成
在化合物85(600mg,1.29mmol)的甲醇(4mL)、THF(4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23mL,4.45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5.5小时。利用1mol/L盐酸将反应液的pH值调整为7,添加HP后,减压去除有机溶剂。通过ODS柱色谱法(水-乙腈)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I-27(195mg,产率46%)。
LC/MS(ESI):m/z=478.38[M+H]+,RT=1.70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7.58(1H,d,J=8.1Hz),7.39(1H,d,J=7.1Hz),7.25-7.22(2H,m),5.91(1H,s),5.58(1H,s),3.94-3.89(2H,m),3.44-3.43(2H,m),3.03-2.94(2H,m),2.74-2.69(2H,m),2.42(6H,s),2.34-2.31(9H,m),0.90(9H,s).
(实施例18)
[化学式14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791
工序1 化合物87的合成
在化合物86(460mg,1.084mmol)的DMF(4.6mL)溶液中添加碳酸钾(300mg,2.167mmol)、甲基碘(60μL,2.167mmol),于60℃下搅拌20分钟。进一步追加甲基碘(60μL,2.167mmol),于60℃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87(433mg,产率91%)。
LC/MS(ESI):m/z=439.3[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48的合成
在化合物87(430mg,0.961mmol)的乙醇(8.0mL)、THF(4mL)的混合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4.9m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进一步在60℃下搅拌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于反应液中注入2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及利用甲醇-IPE之结晶化而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48(115mg,产率27%)。
LC/MS(ESI):m/z=425.3[M+H]+,RT=2.20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2(s,9H),2.36(s,3H),2.43(s,3H),2.78(s,3H),3.41-3.49(m,2H),3.95-4.00(m,2H),5.49(s,1H),5.89(s,1H),7.15(m,3H),7.47(brs,1H),7.70(brs,1H)
(实施例19)
[化学式14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801
第1工序化合物89的合成
在化合物88(1g,2.27mmol)的甲苯(10mL)溶液中添加叔丁醇钠(327mg,3.4mmol)、2-溴-5-甲氧基嘧啶(643mg,3.4mmol)、4,5-双(二苯基膦基)-9,9-甲基呫吨(394mg,0.68mmol)、Pd2(dba)3(623mg,0.68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1.5小时。进一步添加叔丁醇钠(327mg,3.4mmol)、2-溴-5-甲氧基嘧啶(643mg,3.4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1.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mol/L盐酸,进行硅藻土过滤,对滤液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利用蒸发器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89(809mg,65%)。
LC/MS(ESI):m/z=549.15[M+H]+,LC/MS测定条件:(1)
第2工序化合物I-156的合成
在化合物89(795mg,1.45mmol)的乙醇(4mL)、THF(4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3.62mL,7.24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2.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利用蒸发器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I-156(68.2mg,产率89%)。
LC/MS(ESI):m/z=535.15[M+H]+,RT=3.2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8(s,9H),2.20(s,3H),2.30(s,3H),3.83(s,3H),3.94-4.07(m,3H),4.88(brs,1H),5.49(s,1H),5.87(s,1H),7.41-7.47(m,3H),7.74(brs,1H),8.15(s,2H)
(实施例20)
[化学式14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811
工序1化合物90的合成
于化合物30(400mg,0.907mmol)的DMF(8.00mL)溶液中添加溴化氰(152mg,1.36mmol)、碳酸钾(188mg,1.36mmol),于室温下搅拌16小时。追加溴化氰(48.0mg,0.454mmol)、碳酸钾(62.7mg,0.454mmol),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中,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0(346mg,产率82%)。LC/MS(ESI):m/z=466.24[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化合物91的合成
在化合物90(344mg,0.738mmol)的乙醇(6.88mL)溶液中添加盐酸羟胺(61.6mg,0.886mmol)、三乙胺(90.0mg,0.886mmol),于60℃下搅拌10分钟。追加THF(2.00mL),于60℃下搅拌40分钟。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中,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1(243mg,产率66%)。LC/MS(ESI):m/z=499.08[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化合物92的合成
在化合物91(80.0mg,0.160mmol)的乙二醇二甲醚(1.6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19.0mg,0.240mmol)、乙酰氯(15.1mg,0.192mmol),于室温下搅拌50分钟后,于100℃下搅拌90分钟。静置冷却后,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与2mol/L盐酸中,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2(76mg,产率91%)。LC/MS(ESI):m/z=523.37[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化合物I-176的合成
在化合物92(74.0mg,0.141mmol)的乙醇(1.42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354m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静置冷却后,将反应液注入至冰水与2mol/L盐酸中,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利用己烷之结晶化而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176(39.0mg,产率54%)。
LC/MS(ESI):m/z=509.4[M+H]+,RT=2.54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DMSO-d6)δ:0.82(s,9H),2.44(s,3H),2.31(s,3H),2.50(s,3H),4.00-4.25(m,4H),5.20(s,1H),5.77(s,1H),7.42(m,1H),7.55-7.70(m,3H),12.51(brs,1H).
(实施例21)
[化学式14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831
工序1 化合物93的合成
在化合物58(2.20g,4.90mmol)的DMF(15.4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烯丙基溴(889mg,7.35mmol)、氢化钠(294mg,7.35mmol),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3(1.31g,产率73%)。LC/MS(ESI):m/z=485.22[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94的合成
在化合物93(1.00g,2.06mmol)的乙醇(20.0mL)、水(5.00mL)溶液中添加二亚硫磺酸钠(4.22g,20.6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静置冷却后,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4(553mg,产率59%)。LC/MS(ESI):m/z=455.4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95的合成
在化合物94(451mg,0.991mmol)的乙腈(8.62mL)、水(0.862mL)溶液中添加碘化钾(823mg,4.96mmol)、亚硝酸叔丁酯(568mg,4.96mmol),于50℃下搅拌40分钟。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5(202mg,产率36%)。LC/MS(ESI):m/z=566.24[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96的合成
在化合物95(64.8mg,0.115mmol)的THF(1.94mL)、水(1.94mL)溶液中添加锇酸钾二水合物(8.44mg,0.0230mmol)、过碘酸钠(73.5mg,0.344mmol),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6(38.9mg,产率57%)。LC/MS(ESI):m/z=600.33[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5 化合物97的合成
在化合物96(45.0mg,0.0750mmol)的THF(0.900mL)、水(0.302mL)溶液中添加过碘酸钠(48.1mg,0.225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追加过碘酸钠(16.0mg,0.0750mmol),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97(43.9mg,产率103%)。
工序6 化合物98的合成
在化合物97(43.9mg,0.0750mmol)的甲醇(0.852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氢硼化钠(2.84mg,0.0750mmol),搅拌5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8(33.2mg,产率78%)。LC/MS(ESI):m/z=570.27[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7 化合物99的合成
在化合物98(27.5mg,0.0483mmol)的甲苯(1.38mL)溶液中添加碘化铜(4.60mg,0.0242mmol)、N,N-二甲基甘胺酸(4.98mg,0.0483mmol)、碳酸铯(31.4mg,0.0964mmol),于微波照射下于160℃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99(18.3mg,产率73%)。LC/MS(ESI):m/z=442.32[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8 化合物I-182的合成
在化合物99(17.0mg,0.0385mmol)的乙醇(0.340mL)、THF(0.340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350m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静置冷却后,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0.345mL),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182(12.8mg,产率78%)。LC/MS(ESI):m/z=428.31[M+H]+,RT=2.59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实施例22)
[化学式14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861
工序1 化合物101的合成
在化合物100(10g,44.6mmol)的甲苯(150mL)溶液中添加m-CPBA(43.9mg,178mmol),于50℃下搅拌22小时。静置冷却后,添加氯仿,进行过滤。依次利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滤液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01(8.70g)。
工序2 化合物102的合成
在化合物101(8.70g)的二甲亚砜(113mL)悬浮液中添加40%甲基胺水溶液(11.5mL,134mmo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02(1.67g,两工序产率14%)。LC/MS(ESI):m/z=264.99[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103的合成
在化合物102(1.85g,7.00mmol)的DMF(13.0mL)溶液中添加(Z)-((2-(叔丁氧基)-1-甲氧基乙烯基)氧基)三甲基硅烷(3.06g,14.0mmol)、ZnF2(1.45g,14.0mmol)、双三叔丁基膦钯(357mg,0.700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2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进行过滤。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03(1.93g,产率83%)。LC/MS(ESI):m/z=331.0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104的合成
于化合物103(1.93g,5.83mmol)的DMF(19.3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BS(1.09g,6.13mmol),于室温下搅拌2.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04(2.38g,产率100%)。LC/MS(ESI):m/z=409.15[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5 化合物105的合成
于化合物104(1.14g,2.78mmol)的DMF(5.70mL)、水(2.85mL)的溶液中添加对甲苯基硼酸(568mg,4.17mmol)、碳酸钾(1.15g,8.35mmol)、PdCl2(dtbpf)(181mg,0.278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05(991mg,产率85%)。LC/MS(ESI):m/z=421.07[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6 化合物106的合成
于化合物105(987mg,2.35mmol)的二氯甲烷(5.94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三乙胺(475mg,4.69mmol)、氯乙醛酸甲酯(431mg,3.52mmol)、DMAP(29.0mg,0.235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06(1.11g,产率93%)。LC/MS(ESI):m/z=507.30[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7 化合物107的合成
于化合物106(1.11g,2.19mmol)的THF(11.1mL)、甲醇(5.56mL)、水(2.78mL)溶液中添加二亚硫磺酸钠(3.81g,21.9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6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07(553mg,产率57%)。LC/MS(ESI):m/z=445.30[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8 化合物108的合成
于化合物107(550mg,1.24mmol)的DMF(5.5mL)溶液中添加NBS(264mg,1.48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于60℃下搅拌1小时。追加NBS(264mg,1.48mmol),于60℃下搅拌5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08(695mg)。LC/MS(ESI):m/z=523.22[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9 化合物109的合成
于化合物108(695mg)的THF(1.3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0.90mol/L硼烷THF络合物(29.0mg,0.235mmol)的THF溶液,于室温下搅拌70分钟。于反应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甲醇、乙酸乙酯、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09(491mg,产率80%)。LC/MS(ESI):m/z=495.28[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0 化合物110的合成
于化合物109(485mg,0.978mmol)的甲苯(3.40mL)溶液中添加乙酸异丙烯酯(294mg,2.93mmol)、三丁基(甲氧基)锡(941,2.93mmol)、乙酸钯(43.9mg,0.196mmol)、三(邻甲苯基)膦(119mg,0.391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1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4mol/L氟化钾水溶液,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对滤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10(296mg,产率67%)。LC/MS(ESI):m/z=455.13[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1 化合物I-184及I-187的合成
于化合物110(232mg,0.510mmol)的乙醇(3.48mL)、THF(1.50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65m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静置冷却后,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2.70mL),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利用乙酸乙酯、二异丙醚、己烷使所获得的残渣结晶化,由此获得外消旋体的化合物111(203mg,产率90%)。进一步进行手性拆分,由此获得光学活性体的化合物I-184(87mg)及光学活性体的化合物I-187(84.7mg)。化合物I-184:LC/MS(ESI):m/z=441[M+H]+,RT=2.32分钟,LC/MS测定条件:(1);化合物I-187:LC/MS(ESI):m/z=441[M+H]+,RT=2.32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实施例23)
[化学式14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891
工序1 化合物113的合成
使化合物112(450mg,0.696mmol)溶解于甲苯(4.5mL),添加二苯基甲烷亚胺(252mg,1.39mmol)、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130mg,0.209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63.7mg,0.070mmol)及碳酸铯(680mg,2.09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3小时。添加四氢呋喃(10mL)及2mol/L盐酸(5mL),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添加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橙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13(271mg,产率76%)。
LC/MS测定条件:(1):m/z=514[M+H]+
工序2 化合物114的合成
使化合物113(40mg,0.078mmol)溶解于吡啶(0.7mL)。于冰浴冷却下添加甲磺酰氯(0.012mL,0.156mmol),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添加水(10mL),利用乙酸乙酯(20mL)进行萃取。利用2mol/L盐酸(10mL)、水(10mL)及饱和食盐水(1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14(41mg,产率81%)。
LC/MS测定条件:(1):m/z=592[M+H]+
工序3 化合物115的合成
使化合物114(37mg,0.063mmol)及碳酸钾(43mg,0.313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0.7mL)。于室温下添加甲基碘(0.020mL,0.313mmo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添加水(10mL),利用乙酸乙酯(20mL)进行萃取。利用水(10mL)及饱和食盐水(1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15(34mg,产率89%)。
LC/MS测定条件:(1):m/z=606[M+H]+
工序4 化合物I-201的合成
使化合物115(34mg,0.056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0.5mL)及乙醇(0.5mL)。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于80℃下搅拌3.5小时。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0.5mL)及饱和食盐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I-201(29mg,产率87%)。
LC/MS测定条件:(1):m/z=592[M+H]+,RT=2.71
(实施例24)
[化学式14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11
工序1 化合物117的合成
使化合物116(70mg,0.136mmol)及吡啶(0.022mL,0.273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0.7mL)。于冰浴冷却下滴加乙酰氯(0.015mL,0.204mmol),于室温下搅拌50分钟。添加水(10mL),利用乙酸乙酯(20mL)进行萃取。利用水(10mL)及饱和食盐水(1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17(61mg,产率80%)。
LC/MS测定条件:(1):m/z=556[M+H]+
工序2 化合物I-202的合成
使化合物117(61mg,0.109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0.5mL)及乙醇(0.5mL)。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于80℃下搅拌2小时。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0.5mL)及饱和食盐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经浓缩后,通过制备型薄层层析法(氯仿-甲醇)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I-202(18mg,产率28%)。
LC/MS测定条件:(1):m/z=542[M+H]+,RT=2.43
(实施例25)
[化学式15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12
工序1 化合物118的合成
使化合物116(70mg,0.136mmol)及吡啶(0.022mL,0.273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0.7mL)。于冰浴冷却下滴加氯化甲酸2-甲氧基乙酯(0.024mL,0.204mmo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再次冰浴冷却,添加氯化甲酸2-甲氧基乙酯(0.024mL,0.204mmol)及吡啶(0.022mL,0.273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添加水(10mL),利用乙酸乙酯(20mL)进行萃取。利用水(10mL)及饱和食盐水(1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18(64mg,产率77%)。
LC/MS测定条件:(1):m/z=616[M+H]+
工序2 化合物I-203的合成
使化合物118(64mg,0.104mmol)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1.0mL)。添加氯化锂(88mg,2.079mmol),于120℃下搅拌20小时。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0.5mL)及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经浓缩后,通过HPLC(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203(3mg,产率5%)。
LC/MS测定条件:(1):m/z=602[M+H]+,RT=2.69
(实施例26)
[化学式15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21
工序1 化合物120的合成
使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56.6mg,0.062mmol)及2-二环己基膦基-2',6'-二异丙氧基-1,1'-联苯(87mg,0.186mmol)溶解于甲苯(2mL),在氮气氛围中于110℃下搅拌2分钟。添加化合物119(400mg,0.619mmol)、1-甲基哌嗪(620mg,6.20mmol)及碳酸铯(605mg,1.86mmol)的甲苯溶液(2mL),于11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4小时。添加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二醇硅胶色谱法(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橙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20(173mg,产率47%)。
LC/MS测定条件:(3);m/z=597[M+H]+
工序2 化合物I-204的合成
使化合物120(171mg,0.287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及乙醇(1.0mL)。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5mL),于90℃下搅拌3.5小时。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1.5mL)及饱和食盐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经浓缩后,通过二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I-204(120mg,产率72%)。
LC/MS测定条件:(1);m/z=583[M+H]+,RT=2.35
(实施例27)
[化学式15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31
工序1 化合物122的合成
使化合物121(450mg,1.515mmol)、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醇(538mg,4.55mmol)、1,10-吩啉(54.6mg,0.303mmol)、碘化铜(28.9mg,0.152mmol)及碳酸铯(988mg,2.03mmol)溶解于甲苯(0.75mL),在氮气氛围中于115℃下搅拌17小时。添加2mol/L盐酸水溶液(3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30mL)及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氨基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无色液状物质的化合物122(282mg,产率65%)。
1H-NMR(CDCl3)δ:7.38(1H,d,J=8.0Hz),6.69(1H,s),6.63(1H,d,J=8.0Hz),4.11(2H,t,J=8.0Hz),2.31(3H,s),1.20(2H,t,J=8.0Hz),0.01(9H,s).
工序2 化合物123的合成
使化合物122(8.65g,30.1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87mL),在氮气氛围中于-78℃下添加1.6mol/L正丁基锂己烷溶液(19.1mL,49.7mmol)),于-78℃下搅拌30分钟。滴加硼酸三异丙酯(14.0mL,60.2mmol),于-78℃下搅拌1小时。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00mL)及2mol/L盐酸水溶液(50mL),利用乙酸乙酯(30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利用己烷清洗所生成之残渣,获得化合物123(5.33g,产率70%)。
1H-NMR(CDCl3)δ:7.70(1H,d,J=7.4Hz),6.83(1H,d,J=7.4Hz),6.70(1H,s),5.96(2H,s),4.14(2H,t,J=8.2Hz),2.37(3H,s),1.21(2H,t,J=8.2Hz),0.10(9H,s).
工序3 化合物124的合成
在化合物123-1(9.0g,23.5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4.05mL,50.1mmol)、2-三甲基甲硅烷基磺酰氯(4.5mL,23.7m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利用1mol/L盐酸、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无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124(5.6g,产率43.6%)。
LC/MS(ESI):m/z=546.99[M-H]-,RT=2.92,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125的合成
使化合物124(1.5g,2.74mmol)及碳酸铯(2.68g,8.22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7.5mL),于室温下滴加1,2-二溴乙烷(0.354mL,4.11mmol),搅拌21小时。添加水(5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水(50mL)及饱和氯化钠水溶液(5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利用己烷清洗所生成之残渣,获得化合物125(1.39g,产率88%)。
LC/MS测定条件:(1);m/z=573[M+H]+
工序5 化合物126的合成
使化合物125(1.4g,2.44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7.0mL)。于室温下滴加1mol/L氟化四丁基铵四氢呋喃溶液(7.32mL,7.32mmol),于60℃下搅拌1小时。添加水(5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水(50mL)及饱和食盐水(5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化合物126(959mg,产率95%)。
LC/MS测定条件:(1);m/z=409[M+H]+
工序6 化合物127的合成
使化合物126(500mg,1.22mmol)、化合物123(770mg,3.05mmol)、[1,1'-双(二叔丁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合钯(II)(80mg,0.122mmol)及2mol/L碳酸钾水溶液(1.83mL,3.66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5.0mL),于12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小时。添加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获得作为茶褐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27(331mg,产率50%)。
LC/MS测定条件:(1);m/z=537[M+H]+
工序7 化合物128的合成
使化合物127(50mg,0.093mmol)溶解于甲苯(0.7mL),添加2-溴-5-甲氧基嘧啶(70.4mg,0.373mmol)、4,5-双(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呫吨(16.2mg,0.028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2.8mg,0.014mmol)及叔丁醇钠(35.8mg,0.373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1小时。添加2-溴-5-甲氧基嘧啶(70.4mg,0.373mmol)及叔丁醇钠(35.8mg,0.373mmol),搅拌1.5小时后,追加2-溴-5-甲氧基嘧啶(70.4mg,0.373mmol)及叔丁醇钠(35.8mg,0.373mmol),搅拌1.5小时。添加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20mL)进行萃取。利用水(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28。所获得的粗产物未经精制而直接用于下一反应。
LC/MS测定条件:(1);m/z=645[M+H]+
工序8 化合物I-205的合成
使化合物128(128mg,0.198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7.0mL)。于室温下滴加1mol/L氟化四丁基铵四氢呋喃溶液(0.595mL,0.595mmol),于80℃下搅拌1.5小时。追加1mol/L氟化四丁基铵四氢呋喃溶液(0.595mL,0.595mmol),搅拌1.5小时后,进一步追加1mol/L氟化四丁基铵四氢呋喃溶液(0.595mL,0.595mmol),搅拌1.5小时。添加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进行精制,获得作为茶褐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I-205(25mg,2工序、31%)。
LC/MS测定条件:(1);m/z=531[M+H]+,RT=2.66
(实施例28)
[化学式15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61
工序1 化合物129的合成
在化合物83(400mg,0.951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4.0mL)溶液中添加碘乙酸乙酯(305mg,1.43mmol)、碳酸铯(620mg,1.90mmol),于70℃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氯仿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获得作为黄色固体的粗精制物化合物129(572mg,118%)。化合物129未经精制而直接用于下一反应。
LC/MS(ESI):m/z=507.21[M+H]+,RT=3.07,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130的合成
在化合物129(572mg,1.13mmol)的乙醇(5.7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69mL,3.39mmol),于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粗精制物。
在该粗精制物(470mg,0.98mmol)的四氢呋喃(6.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滴加0.92mol/L硼烷四氢呋喃溶液后,使反应液进行1小时之加热回流。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DIOL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白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0(339mg,产率64%)。
LC/MS(ESI):m/z=465.27[M+H]+,RT=2.57,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131的合成
在化合物130(1.40g,3.01mmol)的乙酸乙酯(1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三乙胺(2.09mL,15.1mmol)、甲磺酰氯(0.939mL,12.1mmol),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DIOL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1(860mg,产率53%)。
LC/MS(ESI):m/z=545.30[M+H]+,RT=2.87,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132的合成
在2,2-二氟乙烷-1-醇(26.5mg,0.322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0.35mL)溶液中依次添加氢化钠(12.9mg,0.322mmol)、化合物131(35mg,0.064mmol),于8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DIOL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2(64mg,产率66%)。
LC/MS(ESI):m/z=529.25[M+H]+,RT=3.22,LC/MS测定条件:(1)
工序5 化合物I-206的合成
在化合物132(74mg,0.14mmol)的四氢呋喃(0.7mL)、甲醇(0.7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7mL,1.4mmol),于90℃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氯仿萃取水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通过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206(32mg,产率49%)。
LC/MS(ESI):m/z=515.46[M+H]+,RT=2.82,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10.03(1H,s),7.57(1H,d,J=6.7Hz),7.39(1H,d,J=6.7Hz),7.25-7.23(2H,brm),5.92(1H,s),5.85(1H,td,J=111.1,4.3Hz),5.59(1H,s),3.96(2H,dt,J=16.7,6.4Hz),3.85(2H,td,J=5.4,2.3Hz),3.70(2H,td,J=27.7,4.1Hz),3.57-3.51(2H,m),3.12(2H,dt,J=19.4,7.4Hz),2.42(3H,s),2.40(3H,s),2.34(3H,s),0.90(9H,s).
(实施例29)
[化学式15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81
工序1 化合物133的合成
于化合物131(100mg,0.184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1.0mL)溶液中添加乙醇钠(62.7mg,0.921mmol),于8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DIOL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3(21mg,产率23%)。
LC/MS(ESI):m/z=493.24[M+H]+,RT=3.16,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207的合成
于化合物133(21mg,0.043mmol)的四氢呋喃(0.5mL)、甲醇(0.5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1.0mmol),于9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氯仿萃取水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通过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207(3mg,产率15%)。
LC/MS(ESI):m/z=479.20[M+H]+,RT=2.82,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7.59(1H,d,J=7.3Hz),7.39(1H,d,J=7.4Hz),7.25-7.23(2H,brm),5.92(1H,s),5.58(1H,s),3.96(2H,d,J=4.9Hz),3.76-3.74(4H,m),3.56-3.53(2H,m),3.26-2.91(2H,m),2.43-2.41(6H,brm),2.34(3H,s),1.23(3H,t,J=6.8Hz),0.89(9H,s).
(实施例30)
[化学式15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1991
工序1 化合物134的合成
于化合物131(50mg,0.184mmol)的二氯甲烷(2.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0%氢氧化钾水溶液(181mg,0.65mmol)、(溴二氟甲基)三甲基硅烷(43.7mg,0.21mmol),于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4(21mg,产率38%)。
LC/MS(ESI):m/z=515.20[M+H]+,RT=3.24,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208的合成
于化合物134(21mg,0.041mmol)的四氢呋喃(0.3mL)、甲醇(0.3mL)溶液中添加4mol/L氢氧化锂水溶液(0.3mL,1.2mmol),于80℃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208(13mg,产率64%)。
LC/MS(ESI):m/z=501.49[M+H]+,RT=2.85,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10.03(1H,s),7.57(1H,d,J=7.8Hz),7.39(1H,d,J=7.1Hz),7.24(2H,d,J=10.0Hz),6.27(1H,t,J=74.7Hz),5.93(1H,s),5.58(1H,s),4.17(2H,t,J=5.7Hz),3.96(2H,d,J=4.8Hz),3.51-3.48(2H,brm),3.25-3.05(2H,m),2.42(3H,s),2.41(3H,s),2.34(3H,s),0.90(9H,s).
(实施例31)
[化学式15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01
工序1 化合物135的合成
于化合物131(20mg,0.043mmol)的二氯甲烷(300μ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三氟化N,N-二乙基氨基硫(181mg,0.65mmol),于0℃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5(5mg,产率25%)。
LC/MS(ESI):m/z=467.25[M+H]+,RT=3.02,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209的合成
于化合物135(5mg,10μmol)的四氢呋喃(50μL)、甲醇(50μ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50μL,0.1mmol),于80℃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二氯甲烷萃取水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通过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209(1mg,产率21%)。
LC/MS(ESI):m/z=453.17[M+H]+,RT=2.75,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7.60(1H,d,J=7.3Hz),7.40(1H,d,J=7.3Hz),7.25-7.19(2H,m),5.93(1H,s),5.55(1H,s),4.74(2H,dt,J=47.7,4.4Hz),3.97(2H,dd,J=11.1,5.1Hz),3.53(2H,t,J=4.9Hz),3.27-3.19(2H,m),2.42(3H,s),2.40(3H,s),2.34(3H,s),0.89(9H,s).
(实施例32)
[化学式15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11
工序1 化合物136的合成
在化合物83(100mg,0.238mmol)的吡啶(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氯乙烷-1-磺酰氯(58mg,0.357mmol),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6(99mg,产率82%)。
1H-NMR(CDCl3)δ:7.42(1H,d,J=8.6Hz),7.33(1H,d,J=6.3Hz),7.26-7.17(2H,m),6.57(1H,dd,J=16.5,10.0Hz),6.32(1H,d,J=16.4Hz),5.95(1H,d,J=9.9Hz),5.90(1H,s),5.42(1H,s),3.73-3.71(4H,m),2.45(6H,brs),2.29(3H,s),0.90(9H,s).
工序2 化合物137的合成
在化合物136(90mg,176μmol)的四氢呋喃(3mL)溶液中添加0.5mol/L氢氧化四丁基铵水溶液(3.42mL,1.76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无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7(45mg,产率48%)。
LC/MS(ESI):m/z=546.20[M+H2O]+,RT=2.56,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7.60(1H,d,J=7.3Hz),7.40(1H,d,J=7.3Hz),7.25-7.19(2H,m),5.93(1H,s),5.55(1H,s),4.74(2H,dt,J=47.7,4.4Hz),3.97(2H,dd,J=11.1,5.1Hz),3.53(2H,t,J=4.9Hz),3.27-3.19(2H,m),2.42(3H,s),2.40(3H,s),2.34(3H,s),0.89(9H,s).
工序3 化合物I-210的合成
在化合物137(45mg,85μmol)的四氢呋喃(450μL)、甲醇(450μL)溶液中添加4mol/L氢氧化锂水溶液(450μL,1.8mmol),于80℃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210(1mg,产率2.3%)。
LC/MS(ESI):m/z=515.13[M+H]+,RT=2.33,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7.61(1H,d,J=7.0Hz),7.35(1H,d,J=7.3Hz),7.29-7.27(2H,m),5.93(1H,s),5.52(1H,s),4.22-4.13(6H,brm),3.40-3.36(3H,m),2.43(6H,brs),2.32(3H,s),0.91(9H,s).
(实施例33)
[化学式15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21
工序1 化合物139的合成
在化合物138(150mg,0.268mmol)的四氢呋喃(1.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氧杂环丁烷-3-基甲醇(35.5mg,0.403mmol)、三苯基膦(106mg,0.403mmol)、偶氮羧酸双(2-甲氧基乙基)酯(94mg,0.403mmol,于室温下搅拌24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39(140mg,产率82.9%)。
LC/MS(ESI):m/z=629.19[M+H]+,RT=3.15,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140的合成
在化合物139(140mg,223μmol)的四氢呋喃(1.4mL)溶液中添加1.0mol/L氟化四丁基铵溶液(668μL,668μmol),于60℃下搅拌4小时后,于8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40(60mg,产率58%)。
LC/MS(ESI):m/z=465.16[M+H]+,RT=2.45,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141的合成
在化合物140(60mg,129μmol)的二氯甲烷(0.6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氢氧化钾(36.2mg,0.65mmol)及三氟甲磺酸二苯基(乙烯基)锍(94mg,258μ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0.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利用水、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油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41(44mg,产率86.7%)。
LC/MS(ESI):m/z=491.19[M+H]+,RT=2.61,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I-211的合成
在化合物141(44mg,90μmol)的四氢呋喃(440μL)、甲醇(440μL)溶液中添加4mol/L氢氧化锂水溶液(440μL,1.76mmol),于80℃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利用氯仿萃取水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211(10mg,产率23.4%)。
LC/MS(ESI):m/z=477.19[M+H]+,RT=2.30,LC/MS测定条件:(3)
1H-NMR(CDCl3)δ:7.57(1H,d,J=7.3Hz),7.38(1H,d,J=7.3Hz),7.27-7.25(2H,m),5.93(1H,s),5.59(1H,s),4.86(2H,dd,J=14.3,8.0Hz),4.55(2H,q,J=5.7Hz),3.99-3.91(2H,m),3.52-3.45(1H,m),3.37-3.16(4H,m),2.42-2.40(6H,brm),2.34(3H,s),0.92(9H,s).
(实施例34)
[化学式15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41
工序1
在化合物83(9g,21.4mmol)的甲苯(90mL)溶液中添加叔丁醇钠(3.09g,32.1mmol)、2-溴-5-[{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氧基]嘧啶(9.8g,32.1mmol)、xantphos(3.71g,6.42mmol)、二亚苄基丙酮钯(2.94g,3.21mmol),于6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40分钟。再次添加叔丁醇钠(3.09g,32.1mmol)、2-溴-5-[{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氧基]嘧啶(9.8g,32.1mmol),于6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添加至2mol/L盐酸中,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42(8.67g,产率63%)。
LC/MS(ESI):m/z=645.35[M+H]+,RT=3.75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在化合物142(8.67g,13.44mmol)的THF(86mL)溶液中添加1mol/L-氟化四丁基铵·THF溶液(40.3mL,40.3mmol),于加热回流下于60℃下搅拌16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43(6.28g,产率91%)。
LC/MS(ESI):m/z=515.25[M+H]+,RT=2.86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在化合物143(500mg,0.972mmol)的DMF(5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202mL,1.457mmol)、N-苯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451mg,1.263mmol),于冰浴冷却下搅拌1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44(567mg,产率90%)。
LC/MS(ESI):m/z=647.15[M+H]+,RT=3.4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在化合物144(200mg,0.309mmol)的DMF(2mL)溶液中添加2mol/L碳酸钾水溶液(0.309mL,0.619mmol)、1-甲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杂环戊烷-2-基)-1,2,3,6-四氢吡啶(1.28mL,1.28mmol)、PdCl2(dtbpf)(20.16mg,0.031mmol),于10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茶色油状物质的化合物145(190mg,产率100%)。
LC/MS(ESI):m/z=594.35[M+H]+,RT=2.43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5
在化合物145(70mg,0.118mmol)的乙醇(1mL)、THF(1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279mL,0.58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物质的化合物I-212(40mg,产率59%)。
LC/MS(ESI):m/z=580.30[M+H]+,RT=2.21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7(9H,s),2.19(3H,s),2.29(3H,s),2.42(3H,s),2.43(3H,s),2.53(2H,brs),2.66-2.73(2H,m),3.13(2H,brs),4.04(2H,brs),5.59(1H,s),5.90(1H,s),6.00(1H,s),7.20-7.28(2H,m),7.39(1H,d,J=7.1Hz),7.65(1H,d,J=7.1Hz)
(实施例35)
[化学式16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61
工序1
在化合物145(120mg,0.202mmol)的MeOH(2mL)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钯(28.4mg,0.202mmol),于室温下于氢气环境下搅拌30分钟。进一步添加乙酸(2mL),于室温下于氢气环境下搅拌2小时30分钟。对反应液进行硅藻土过滤,浓缩滤液,获得作为茶色油状物质的粗制化合物146(120mg)。
LC/MS(ESI):m/z=596.35[M+H]+,RT=2.3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在化合物146(120mg,0.201mmol)的乙醇(1mL)、THF(1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01mL,2.01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制备型液相色谱法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物质的化合物I-213(10mg,产率9%(二工序产率))。
LC/MS(ESI):m/z=582.30[M+H]+,RT=2.21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7(9H,s),1.71-1.85(4H,m),2.00-2.10(2H,m),2.22(3H,s),2.28(3H,s),2.33(3H,s),2.35-2.40(1H,m),2.43(3H,s),2.98(2H,d,J=12.0Hz),3.94-4.08(2H,m),5.59(1H,s),5.90(1H,s),7.22-7.27(2H,m),7.35-7.41(1H,m),7.64-7.70(1H,m),8.28(2H,s)
(实施例36)
[化学式16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81
工序1
在化合物147(220mg,0.411mmol)的DMF(2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268mg,0.823mmol)、2-氯-2,2-二氟乙酸甲酯(0.086mL,0.823mmol),于6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15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48(94mg,产率39%)。
LC/MS(ESI):m/z=585.15[M+H]+,RT=3.33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在化合物148(96mg,0.201mmol)的乙醇(1mL)、THF(1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41mL,0.82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I-214(36mg,产率38%)。
LC/MS(ESI):m/z=571.20[M+H]+,RT=3.0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8(9H,s),2.22(3H,s),2.31(3H,s),3.96-4.15(2H,m),5.48(1H,s),5.88(1H,s),6.45(1H,t,J=73Hz),7.39-7.49(3H,m),7.70-7.80(1H,s),8.30(2H,s)
(实施例37)
[化学式16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091
工序1
在化合物83(1g,2.38mmol)的甲苯(10mL)溶液中添加叔丁醇钠(343mg,3.57mmol)、2-溴-5-甲氧基嘧啶(752mg,3.57mmol)、xantphos(413mg,0.713mmol)、二亚苄基丙酮钯(327mg,0.357mmol),于6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30分钟。再次添加叔丁醇钠(343mg,3.57mmol)、2-溴-5-甲氧基嘧啶(752mg,3.57mmol),于60℃下在氮气氛围中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添加至2mol/L盐酸中,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149(1.12g,产率89%)。
LC/MS(ESI):m/z=529.20[M+H]+,RT=3.1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在化合物149(1.13g,2.138mmol)的乙醇(6mL)、THF(6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5.34mL,10.69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I-189(919mg,产率84%)。
LC/MS(ESI):m/z=515.20[M+H]+,RT=2.90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7(9H,s),2.20(3H,s),2.29(3H,s),2.43(3H,s),3.83(3H,s),3.94-4.15(3H,m),4.75-4.96(1H,m),5.61(1H,s),5.91(1H,s),7.22-7.28(2H,m),7.40(1H,d,J=7.1Hz),7.66(1H,d,J=7.1Hz),8.15(2H,s)
(实施例38)
[化学式16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01
工序1
在化合物89(1g,1.821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添加三氟乙酸(10m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0(831mg,产率93%)。
LC/MS(ESI):m/z=493.10[M+H]+,RT=2.53分钟,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在化合物150(60mg,0.122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10mL)溶液中添加氢化钠(40.0mg,0.96mmol)、碘化异丙基(0.148mL,1.46mmol),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1(27mg,产率42%)。
LC/MS(ESI):m/z=535.15[M+H]+,RT=3.09,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在化合物151(25mg,0.047mmol)的乙醇(0.5mL)、THF(0.5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234mL,0.467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物质的化合物I-215(18.8mg,产率77%)。
LC/MS(ESI):m/z=521.15[M+H]+,RT=2.7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84(3H,d,J=6.0Hz),1.07(3H,d,J=6.0Hz),2.17(3H,s),2.31(3H,s),3.48(1H,tt,J=6.0Hz,6.0Hz),3.83(3H,s),3.94-4.08(2H,m),4.14(1H,brs),4.84(1H,brs),5.38(1H,s),5.85(1H,s),7.32-7.60(4H,m),8.15(2H,s)
(实施例39)
[化学式16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11
工序1
在化合物83(100mg,0.238mmol)、2-溴-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甲基}吡啶(108mg,0.357mmol)、二亚苄基丙酮钯(32.7mg,0.036mmol)、xantphos(41.3mg,0.071mmol)的甲苯悬浮液(1mL)中于室温下添加叔丁醇钠(34.3mg,0.357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3mL)及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2(162mg,产率89%)。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642.8[M+H]+
工序2
在化合物152(134mg,0.209mmol)的THF溶液(1.34mL)中添加0.92mol/L-TBAF·THF溶液(0.681mL,0.626mmo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添加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3(106mg,产率9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28.6[M+H]+
工序3
在化合物153(50mg,0.095mmol)的乙醇(1mL)、THF(1mL)混合溶液中添加4mol/L氢氧化锂水溶液(0.500mL,2.00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2mL)及饱和食盐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经浓缩后,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I-216(32.0mg,产率6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14.6[M+H]+,保持时间:2.54分钟
1H-NMR(CDCl3)δ:0.96(s,9H),2.18(s,3H),2.31(s,3H),2.44(s,3H),3.61-3.81(m,1H),3.92-3.99(m,2H),4.27-4.47(m,1H),4.71(s,2H),5.63(s,1H),5.96(s,1H),6.26-6.33(m,1H),6.62-6.71(m,1H),7.20-7.31(m,2H),7.38-7.47(m,2H),7.59-7.67(m,1H).
(实施例40)
[化学式16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31
工序1
在化合物153(50.0mg,0.095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mL)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Dess-Martin试剂(60.3mg,0.142mmol),一边升温至室温一边搅拌1小时。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进行精制,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4(32.1mg,产率65%)。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26.4[M+H]+
工序2
在化合物154(30mg,0.057mmol)及吗啉(0.015mL,0.171mmol)的二氯甲烷(0.9mL)、甲醇(0.9mL)、乙酸(0.09mL)混合溶液中添加甲基吡啶-硼烷复合体(9.2mg,0.086mmol),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氨基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5(23.2mg,产率68%)。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97.8[M+H]+
工序3
在化合物155(22.0mg,0.037mmol)的乙醇(0.5mL)、THF(0.5mL)混合溶液中添加4mol/L氢氧化锂水溶液(0.500mL,2.00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2mL)及饱和食盐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并经浓缩后,通过二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I-217(9.9mg,产率4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83.7[M+H]+,保持时间:2.59分钟
1H-NMR(CDCl3)δ:0.95(s,9H),2.18(s,3H),2.31(s,3H),2.44(s,3H),2.54-2.68(m,4H),3.65(s,2H),3.72-3.81(m,4H),3.89-3.97(m,2H),4.24-4.40(m,1H),4.61-4.80(m,1H),5.62(s,1H),5.95(s,1H),6.26(d,J=8.3Hz,1H),6.89(d,J=7.1Hz,1H),7.24-7.32(m,2H),7.37-7.45(m,2H),7.61-7.66(m,1H).
(实施例41)
[化学式16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41
工序1
在化合物30(200mg,0.454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2mL)中添加异氰酸2-硝基苯酯(149mg,0.907mmol),于80℃下搅拌20小时。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mL)及水(15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6(235mg,产率8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605.3[M+H]+
工序2
在化合物156(190mg,0.314mmol)的乙醇(1.9mL)、水(0.38mL)混合溶液中添加铁粉(88.0mg,1.57mmol)及氯化钠(168mg,3.14mmol),于90℃下搅拌2.5小时。添加水(30mL)及乙酸乙酯(50mL),滤除不溶物。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7(108mg,产率60%)。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75.4[M+H]+
工序3
于化合物157(125mg,0.217mmol)的乙醇(1mL)、THF(1mL)混合溶液中添加4mol/L氢氧化锂水溶液(0.543mL,2.17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45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3mL)及饱和食盐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并经浓缩后,通过HPLC(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I-218(49.0mg,产率40%)。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61.7[M+H]+,保持时间:2.42分钟
(实施例42)
[化学式16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51
工序1
在通过与实施例19的化合物89的合成相同的方法所合成的化合物158(135mg,0.213mmol)的THF溶液(0.675mL)中添加1mmol/L-TBAF·THF溶液(0.426mL,0.426mmol),于室温下搅拌1天。追加1mmol/L-TBAF·THF溶液(0.426mL,0.426mmol),于室温下搅拌1天后,于50℃下搅拌3.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59(20mg,产率18%)。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34.6[M+H]+
工序2
在化合物159(20.0mg,0.037mmol)的DMF溶液(1mL)中添加碳酸钾(10.4mg,0.075mmol),于室温下搅拌5分钟后,添加甲基碘(0.005mL,0.075mmol),于室温下搅拌3.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使所获得的残渣(20.0mg)溶解于乙醇(1mL),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00mL,1.00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1.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1mol/L盐酸(1.5mL)及饱和食盐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并经浓缩后,通过HPLC(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I-219(2.6mg,产率13%)。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34.6[M+H]+,保持时间:2.46分钟
(实施例43)
[化学式16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61
工序1 化合物161的合成
于化合物160(513mg,0.997mmol)的THF(5.1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二甲基氨基)-乙醇(267mg,2.99mmol)、三苯基膦(784mg,2.99mmol)、DIAD(605mg,2.99mmol),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二甲基氨基)-乙醇(267mg,2.99mmol)、三苯基膦(784mg,2.99mmol)、DIAD(605mg,2.99mmol),于室温下搅拌8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61(476mg,产率82%)。
LC/MS(ESI):m/z=586.27[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220的合成
于化合物161(476mg,0.812mmol)的乙醇(4.76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38mL),于80℃下搅拌140分钟。静置冷却后,添加2mol/L盐酸(2.30mL),利用氯仿-甲醇(10:1)进行萃取,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二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I-220(250mg,产率54%)。
LC/MS(ESI):m/z=572.27[M+H]+,RT=2.28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6(9H,s),2.19(3H,s),2.29(3H,s),2.34(6H,s),2.43(3H,s),2.72(2H,t,J=5.6Hz),3.88-4.19(5H,m),4.70-5.05(1H,m),5.59(1H,s),5.90(1H,s),7.21-7.30(2H,m),7.36-7.43(1H,m),7.61-7.71(1H,m),8.17(2H,s).
(实施例44)
[化学式16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71
工序1 化合物163的合成
在化合物162(600mg,1.17mmol)的THF(6.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Fmoc-乙醇胺(991mg,3.50mmol)、三苯基膦(917mg,3.50mmol)、DIAD(707mg,3.50mmol),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63(493mg,产率54%)。
LC/MS(ESI):m/z=780.14[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164的合成
在化合物163(493mg,0.632mmol)的二氯甲烷(1.7mL)溶液中添加二乙基胺(1.21g,16.6mmol),于室温下搅拌50分钟后,于35℃下搅拌30分钟,其后于40℃下搅拌90分钟。静置冷却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二醇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64(276mg,产率78%)。
LC/MS(ESI):m/z=558.23[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I-221的合成
通过与实施例43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164(60.0mg,0.108mmol)获得化合物I-221(41.2mg,产率70%)。
LC/MS(ESI):m/z=544.75[M+H]+,RT=2.6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88(9H,s),2.17(3H,s),2.31(3H,s),2.40(3H,s),2.79-4.11(8H,m),5.53(1H,s),5.96(1H,s),7.17-7.30(2H,m),7.38-7.46(1H,m),7.60-7.69(1H,m),8.01(2H,brs).
(实施例45)
[化学式17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181
工序1 化合物165的合成
在化合物164(150mg,0.269mmol)的二氯甲烷(0.7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63.8mg,0.807mmol)、甲磺酰氯(37.0mg,0.323mmol)、DMAP(3.3mg,0.027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21.3mg,0.269mmol)、甲磺酰氯(30.8mg,0.269mmol),搅拌30分钟。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0.75mL)、甲磺酰氯(61.6mg,0.538mmol),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1mol/L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65(146mg,产率85%)。
LC/MS(ESI):m/z=636.7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222的合成
通过与实施例43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165(60.0mg,0.094mmol)获得化合物I-222(45.9mg,产率78%)。
LC/MS(ESI):m/z=622.41[M+H]+,RT=2.55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6(9H,s),2.20(3H,s),2.29(3H,s),2.43(3H,s),3.02(3H,s),3.47-3.60(2H,m),3.89-4.21(5H,m),4.63-4.99(2H,m),5.61(1H,s),5.91(1H,s),7.22-7.31(2H,m),7.36-7.43(1H,m),7.61-7.69(1H,m),8.15(2H,s),9.85-10.30(1H,brs).
(实施例46)
化合物I-223、化合物I-224的合成
[化学式17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201
工序1 化合物166的合成
在化合物162(500mg,0.972mmol)的THF(5.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N-Cbz-甲基-乙醇胺(610mg,2.91mmol)、三苯基膦(765mg,2.91mmol)、DIAD(589mg,2.91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后,于室温下静置14小时。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66(498mg,产率73%)。
LC/MS(ESI):m/z=706.5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167的合成
在化合物166(250mg,0.354mmol)的THF(5.00mL)、甲醇(5.00mL)溶液中添加Pd-C(75.0mg,0.035mmol),于氢气环境下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对反应液进行硅藻土过滤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67(192mg,产率95%)。
LC/MS(ESI):m/z=572.84[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168的合成
在化合物167(60mg,0.105mmol)的甲醇(0.42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乙酸酐(16.1mg,0.157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搅拌30分钟。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68(62.8mg,产率98%)。
LC/MS(ESI):m/z=614.42[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I-223及I-224的合成
通过与实施例43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168(62.8mg,0.102mmol)获得化合物I-223(25.2mg,产率41%)、化合物I-224(26.9mg,产率47%)。
I-223
LC/MS(ESI):m/z=600.77[M+H]+,RT=2.52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7(9H,s),2.07-2.24(6H,m),2.29(3H,s),2.43(3H,s),3.01(1H,s),3.16(2H,s),3.64-3.82(2H,m),3.91-4.23(5H,m),4.75-5.05(1H,m),5.54-5.68(1H,m),5.91(1H,s),7.21-7.32(2H,m),7.36-7.44(1H,m),7.62-7.70(1H,m),8.13(2H,s),10.07(1H,brs).
I-224
LC/MS(ESI):m/z=558.51[M+H]+,RT=2.35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88(9H,s),2.16(3H,s),2.28(3H,s),2.42(3H,s),2.58(3H,s),2.80-3.07(2H,m),3.75-4.18(6H,m),4.65-5.06(1H,m),5.55(1H,s),5.95(1H,s),7.19-7.30(2H,m),7.39-7.46(1H,m),7.61-7.71(1H,m),8.07(2H,s).
(实施例47)
[化学式17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221
工序1 化合物169的合成
在化合物165(60.0mg,0.094mmol)的DMF(0.60mL)溶液中添加碳酸铯(92.0mg,0.283mmol)、碘甲烷(26.8mg,0.189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定量地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69(62.6mg)。
LC/MS(ESI):m/z=650.42[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I-225的合成
通过与实施例43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169(61.1mg,0.094mmol)获得化合物I-225(51.6mg,产率86%)。
LC/MS(ESI):m/z=636.42[M+H]+,RT=2.6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7(9H,s),2.20(3H,s),2.29(3H,s),2.43(3H,s),2.88(3H,s),3.02(3H,s),3.57(2H,t,J=5.3Hz),3.92-4.22(5H,m),4.74-4.99(1H,m),5.61(1H,s),5.91(1H,s),7.21-7.31(2H,m),7.36-7.43(1H,m),7.60-7.70(1H,m),8.15(2H,s),10.10(1H,brs).
(实施例48)
[化学式17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231
工序1 化合物171的合成
在化合物170(10.0g,39.3mmol)的DMF(50.0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4.77g,47.2mmol)、胺基乙醇(2.40g,39.3mmol),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添加咪唑(6.02g,88.0mmol)、氯化三异丙基硅烷(7.96g,41.3mmol),搅拌30分钟。添加DMAP(240mg,1.97mmol),搅拌30分钟。添加咪唑(6.02g,88.0mmol)、氯化三异丙基硅烷(7.96g,41.3mmol),搅拌10分钟后,于室温下静置12小时。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1(15.9g,产率90%)。
LC/MS(ESI):m/z=451.0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2 化合物172的合成
在化合物171(15.9g,35.2mmol)的DMF(111mL)溶液中添加(Z)-((2-(叔丁氧基)-1-甲氧基乙烯基)氧基)三甲基硅烷(15.4g,70.3mmol)、ZnF2(7.27g,70.3mmol)、双三叔丁基膦钯(1.80g,3.52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2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进行过滤。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2(12.6g,产率69%)。
LC/MS(ESI):m/z=517.22[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3 化合物173的合成
在化合物172(12.5g,24.2mmol)的DMF(12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BS(5.16g,29.0mmol),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后,于室温下静置1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定量地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73(15.1g)。
LC/MS(ESI):m/z=595.13[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4 化合物174的合成
在化合物173(9.09g,15.3mmol)的DMF(45.5mL)、水(22.7mL)的溶液中添加对甲苯基硼酸(3.11g,22.9mmol)、碳酸钾(6.32g,45.8mmol)、PdCl2(dtbpf)(994mg,1.53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进行过滤。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4(5.96g,产率64%)。
LC/MS(ESI):m/z=607.26[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5 化合物175的合成
在化合物174(117mg,0.193mmol)的乙醇(1.17mL)、水(0.29mL)溶液中添加二亚硫磺酸钠(197mg,0.963mmol),于6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定量地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75(113mg)。
LC/MS(ESI):m/z=577.3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6 化合物176的合成
在化合物175(111mg,0.193mmol)的二氯甲烷(0.56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吡啶(38.2mg,0.483mmol)、2-硝基苯磺酰氯(64.2mg,0.290mmol)、DMAP(2.4mg,0.019mmol),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于室温下静置1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6(68.0mg,产率46%)。
LC/MS(ESI):m/z=762.25[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7 化合物177的合成
在化合物176(1.77g,2.33mmol)的THF(8.85mL)溶液中添加1mol/L之TBAF(6.96mL,6.96mmol)THF溶液,于60℃下搅拌3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经饱和氯化铵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7(1.13g,产率80%)。
LC/MS(ESI):m/z=606.14[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8 化合物178的合成
在化合物177(1.12g,1.85mmol)的THF(56.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三苯基膦(727mg,2.77mmol)、DIAD(561mg,2.77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经饱和食盐水清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8(960mg,产率88%)。
LC/MS(ESI):m/z=588.11[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9 化合物179的合成
在化合物178(850mg,1.45mmol)的吡啶(4.23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TFAA(911mg,4.34mmol)、DMAP(530mg,4.34mmol),于室温下搅拌75分钟。添加TFAA(455mg,2.17mmol),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依次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清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79(966mg,产率98%)。
LC/MS(ESI):m/z=701.65[M+18]+,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0 化合物180的合成
在化合物179(956mg,1.40mmol)的DMF(9.57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碳酸钾(386mg,2.79mmol)、苯硫酚(231mg,2.10mmol),于0℃下搅拌7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1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经水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80(632mg,产率91%)。
LC/MS(ESI):m/z=516.15[M+18]+,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1 化合物181的合成
在化合物180(632g,1.27mmol)的DMF(6.3mL)溶液中添加NBS(225mg,1.267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作为粗产物的化合物181(731mg,产率99%)。
LC/MS(ESI):m/z=762.60[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2、13化合物182的合成
在化合物181(727mg,1.26mmol)的甲苯(7.3mL)溶液中添加乙酸异丙烯酯(504mg,5.03mmol)、三丁基(甲氧基)锡(1.62g,5.03mmol)、乙酸钯(56.0mg,0.252mmol)、三(邻甲苯基)膦(153mg,0.503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1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4mol/L氟化钾水溶液,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对滤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于所获得的粗产物的甲醇(7.3mL)、THF(7.3mL)溶液中添加碳酸钾(1.74g,12.6mmol),搅拌4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经饱和食盐水清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外消旋体的化合物182(460mg,产率83%)。进一步进行手性拆分,由此获得光学活性体的化合物183(194mg,产率35%)。
LC/MS(ESI):m/z=441.59[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4、15化合物184的合成
在化合物183(60.0mg,0.136mmol)的甲苯(0.60mL)溶液中添加叔丁醇钠(19.6mg,0.204mmol)、2-溴-5-甲氧基嘧啶(38.6g,0.204mmol)、xantphos(31.5mg,0.054mmol)、二亚苄基丙酮钯(24.9mg,0.027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70分钟。添加叔丁醇钠(19.6mg,0.204mmol)、2-溴-5-甲氧基嘧啶(38.6g,0.204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45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水、氯仿,进行过滤。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84(72.1mg,产率97%)。
LC/MS(ESI):m/z=549.19[M+H]+,LC/MS测定条件:(1)
工序14 化合物I-226的合成
在化合物184(72.1mg,0.131mmol)的乙醇(1.00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00mL),于80℃下搅拌160分钟。静置冷却后,于冰浴冷却下添加2mol/L盐酸(0.500mL),过滤分离所析出之结晶,获得化合物I-226(48.1mg,产率69%)。
LC/MS(ESI):m/z=535.15[M+H]+,RT=2.67分钟,LC/MS测定条件:(1)
1H-NMR(CDCl3)δ:0.95(9H,s),2.31(3H,s),2.43(3H,s),3.84(3H,s),3.94-4.23(3H,m),4.72-4.87(1H,m),5.56(1H,brs),5.98(1H,brs),7.21-7.32(2H,m),7.37-7.48(1H,m),7.61-7.74(1H,m),8.18(2H,s).
(实施例49)
[化学式17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281
工序1
使用化合物83(80.0mg,0.190mmol)与化合物185(66.5mg,0.285mmol),通过与实施例19的工序1及2相同的方法合成化合物I-292(60.0mg,两工序产率5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59.20[M+H]+,保持时间:2.10分钟
1H-NMR(CDCl3)δ:0.95(s,9H),2.31(s,3H),2.37(s,3H),2.44(s,3H),2.47(s,3H),2.77-2.82(m,4H),3.46(s,2H),3.95-4.04(m,3H),4.61-4.66(m,1H),5.57(s,1H),5.93(s,1H),7.26-7.29(m,2H),7.39(d,J=6.6Hz,1H),7.62(d,J=7.1Hz,1H).
(实施例50)
[化学式17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282
工序1
使用化合物83(80.0mg,0.190mmol)与化合物186(66.5mg,0.285mmol),通过与实施例19的工序1及2相同的方法合成化合物I-293(66.0mg,两工序产率62%)。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59.20[M+H]+,保持时间:2.11分钟
1H-NMR(CDCl3)δ:0.94(s,9H),2.30(s,3H),2.37(s,3H),2.43(s,3H),2.49(s,3H),2.78-2.86(m,4H),3.50(s,2H),3.93-4.07(m,3H),4.56-4.67(m,1H),5.56(s,1H),5.93(s,1H),7.24-7.30(m,2H),7.39(d,J=7.2Hz,1H),7.62(d,J=7.3Hz,1H).
(实施例51)
[化学式17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291
工序1
在干冰-丙酮浴中,于化合物187(1.80g,7.16mmol)的DMA溶液(4mL)溶液中滴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1.01g,5.66mmol)的DMA溶液(4mL),搅拌1小时。添加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1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水(10mL),于室温下搅拌。添加甲醇(4mL)及水(5mL),于室温下搅拌。过滤分离所生成的固体,利用40%甲醇水溶液(50mL)进行清洗,由此获得作为淡褐色固体的化合物188(1.70g,产率72%)。
1H-NMR(CDCl3)δ:1.22(s,9H),2.20(s,3H),3.63(s,2H),3.68(s,3H),5.78(s,1H),6.51(d,J=8.4Hz,1H),7.21(d,J=8.4Hz,1H).
工序2
在化合物188(10.0g,30.3mmol)、4-甲基苯基硼酸(4.32g,31.8mmol)、钯(987mg,1.51mmol)的DMF(50mL)-水(5mL)混合溶液中添加碳酸钠(8.37g,60.6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20℃下搅拌1小时。添加水(150mL)及乙酸乙酯(150mL),滤除不溶物。利用水(100mL×2次)及饱和食盐水(100mL)清洗有机层。添加活性碳及无水硫酸镁后,滤除不溶物,进行减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油状物质的化合物189(9.62g,产率93%)。
1H-NMR(CDCl3)δ:0.89(s,9H),2.20(s,3H),2.40(s,3H),3.65(s,2H),3.75(s,3H),5.32(s,1H),6.69(d,J=8.1Hz,1H),6.93(d,J=8.1Hz,1H),7.18(d,J=8.1Hz,2H),7.24-7.37(m,2H).
工序3
在化合物189(7.00g,20.5mmol)的二氯甲烷(35mL)-甲醇(35mL)混合溶液中添加碳酸钙(2.67g,26.7mmol)及二氯碘酸苄基三甲基铵(8.56g,24.6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小时。于冰浴冷却下添加10%亚硫酸氢钠(100mL)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利用乙酸乙酯(30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的化合物190(8.42g,产率88%)。
1H-NMR(CDCl3)δ:0.88(s,9H),2.28(s,3H),2.39(s,3H),3.75(s,3H),4.14(s,2H),5.25(s,1H),7.17-7.32(m,4H),7.47(s,1H).
工序4
将化合物190(3.00g,6.42mmol)、环白胺酸(1.66g,12.8mmol)、氯化铜(I)(64.0mg,0.642mmol)、N,N'-二甲基乙二胺(0.137mL,1.28mmol)及磷酸三钾(2.73g,12.8mmol)的DMSO悬浮液(30mL)于140℃下搅拌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25mL)、水(75mL)及乙酸乙酯(150mL),滤除不溶物。利用饱和食盐水(5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淡褐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91(1.69g,产率58%)。
1H-NMR(CDCl3)δ:0.89(s,9H),1.68-1.84(m,6H),2.21-2.33(m,5H),2.40(s,3H),3.74(s,3H),3.83(s,1H),5.22(s,1H),6.41(s,1H),7.17-7.33(m,4H),7.44(s,1H).
工序5
在化合物191(1.68g,3.73mmol)的DMF溶液(21mL)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796mg,4.47mmol),于冰浴冷却下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30mL)及饱和氯化铵水溶液(30mL),利用乙酸乙酯(100mL)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192(1.66g,产率79%)。
1H-NMR(CDCl3)δ:0.95(s,9H),1.70-1.87(m,6H),2.21-2.31(m,5H),2.43(s,3H),3.68(s,3H),4.63(s,1H),4.94(s,1H),7.10-7.14(m,1H),7.18-7.25(m,3H),7.49(s,1H).
工序6
在化合物192(165mg,0.312mmol)的DMF溶液(1.65mL)中添加碳酸铯(254mg,0.779mmol)及碘甲烷(0.097mL,1.56mmo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添加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白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93(148mg,产率88%)。
1H-NMR(CDCl3)δ:0.96(s,9H),1.58-1.87(m,6H),1.87-2.02(m,1H),2.32(s,3H),2.40-2.50(m,4H),3.34(s,3H),3.70(s,3H),4.62(s,1H),4.98(s,1H),7.09-7.14(m,1H),7.20-7.25(m,3H).
工序7
在化合物193(145mg,0.267mmol)、三丁基(甲氧基)锡(0.230mL,0.800mmol)、乙酸钯(12.0mg,0.053mmol)、三(邻甲苯基)膦(32.5mg,0.107mmol)的甲苯悬浮液(7mL)中添加乙酸异丙烯酯(0.145mL,1.33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100℃下搅拌2小时。静置冷却后,于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2mL)及4mol/L氟化钾水溶液(1.8mL),搅拌1小时后,滤除不溶物。添加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使浓缩残渣溶解于乙酸(1.45mL),于60℃下搅拌45分钟。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后,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稀释。经水(2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化合物194(112mg,产率83%)。
1H-NMR(CDCl3)δ:0.92(s,9H),1.88-2.14(m,6H),2.43(s,3H),2.46(s,3H),2.52-2.58(m,4H),2.62-2.73(m,1H),3.60(s,3H),3.75(s,3H),5.43(s,1H),5.95(s,1H),7.22-7.33(m,3H),7.39-7.44(m,1H).
工序8
对化合物194(90.0mg,0.179mmol)添加0.92mol/L硼烷THF溶液(0.973mL,0.895mmol),于室温下搅拌30小时。添加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氨基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白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95(63.1mg,产率72%)。
1H-NMR(CDCl3)δ:0.90(s,9H),1.73-1.88(m,2H),1.90-2.02(m,4H),2.07-2.15(m,1H),2.21-2.31(m,1H),2.39(s,3H),2.42(s,3H),2.46(s,3H),3.15(s,3H),3.34(d,J=14.1Hz,1H),3.40(d,J=14.1Hz,1H),3.72(s,3H),5.46(s,1H),5.89(s,1H),7.21-7.25(m,2H),7.35-7.39(m,1H),7.44-7.48(m,1H).
工序9
在化合物195(60mg,0.123mmol)的乙醇溶液(1mL)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1.00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添加1mol/L盐酸水溶液(1mL)及饱和食盐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并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I-302(56.7mg,产率97%)。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475.6[M+H]+,保持时间:3.10分钟
1H-NMR(CDCl3)δ:0.91(s,9H),1.72-1.89(m,2H),1.90-2.04(m,4H),2.05-2.13(m,1H),2.23-2.33(m,1H),2.37(s,3H),2.42(s,3H),2.47(s,3H),3.13(s,3H),3.35(d,J=14.1Hz,1H),3.40(d,J=14.1Hz,1H),5.58(s,1H),5.93(s,1H),7.23-7.26(m,2H),7.37-7.42(m,1H),7.53-7.57(m,1H).
(实施例52)
[化学式17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331
工序1
在化合物196(1.00g,5.75mmol)的乙腈悬浮液(20mL)中添加4-溴丁酰氯(0.798mL,6.90mmol)及碳酸钾(1.99g,14.4mmol),于室温下搅拌21小时。滤除不溶物后,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使所获得的浓缩残渣溶解于氯仿(50mL),利用水(30mL)进行清洗。再次利用氯仿(50mL)萃取水层,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利用己烷清洗所获得的固体,由此获得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197(990mg,产率71%)。
1H-NMR(CDCl3)δ:2.22(tt,J=8.2,7.2Hz,2H),2.69(t,J=8.2Hz,2H),4.22(t,J=7.2Hz,2H),7.60(d,J=9.4Hz,1H),8.63(d,J=9.4Hz,1H).
工序2
在化合物83(300mg,0.713mmol)、化合物197(259mg,1.07mmol)、二亚苄基丙酮钯(98.0mg,0.107mmol)、RuPhos(66.6mg,0.143mmol)的甲苯悬浮液(3mL)中于室温下添加叔丁醇钠(103mg,1.07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60℃下搅拌20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3mL)、水(30mL)及乙酸乙酯(50mL),滤除不溶物。利用水(30mL)及饱和食盐水(3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泡状物质的化合物198(191mg,产率46%)。
1H-NMR(CDCl3)δ:0.93(s,9H),2.15-2.24(m,5H),2.31(s,3H),2.45(s,3H),2.66(t,J=8.1Hz,2H),3.77(s,3H),3.98-4.07(m,2H),4.19-4.29(m,2H),4.47-4.62(m,1H),4.77-4.89(m,1H),5.47(s,1H),5.93(s,1H),6.70(d,J=9.8Hz,1H),7.25-7.29(m,2H),7.37-7.40(m,1H),7.43-7.46(m,1H),8.45(d,J=9.8Hz,1H).
工序3
在化合物198(130mg,0.223mmol)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1.3mL)中添加氯化锂(474mg,11.2mmol),于120℃下搅拌15小时。添加1mol/L盐酸水溶液(1.5mL)及水(20mL),利用乙酸乙酯(30mL)进行萃取。利用水(20mL×2次)及饱和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后,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经浓缩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甲酸铵水溶液)精制所获得的残渣,由此获得作为茶色固体的化合物I-303(28.0mg,产率22%)。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68.7[M+H]+,保持时间:2.54分钟
1H-NMR(CDCl3)δ:0.96(s,9H),2.14-2.24(m,5H),2.32(s,3H),2.43(s,3H),2.66(t,J=8.0Hz,2H),3.99-4.11(m,2H),4.13-4.43(m,3H),4.88-5.14(m,1H),5.60(s,1H),5.95(s,1H),6.69(d,J=9.8Hz,1H),7.24-7.30(m,2H),7.40(d,J=6.8Hz,1H),7.63(d,J=6.8Hz,1H),8.46(d,J=9.8Hz,1H).
(实施例53)
[化学式17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351
工序1
在化合物199(3.7g,5.72mmol)的DMF(37mL)溶液中添加三丁基乙烯基锡(3.33mL,11.44mmol)、氯化锂(485mg,11.44mmol)及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402mg,0.572mmol),在氮气氛围中60℃下搅拌3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氟化钾水溶液,过滤分离所析出的固体,对滤液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200(2.64g,产率88%)。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25.25[M+H]+,RT=3.30分钟
工序2
在化合物200(2g,3.81mmol)的THF(20mL)、水(4mL)溶液中添加锇(VI)酸钾二水合物(70.2mg,0.191mmol)、过碘酸钠(3.26g,15.2mmol),于室温下搅拌2.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201(991mg,产率49%)。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27.20[M+H]+,RT=3.07分钟
工序3
在化合物201(990mg,1.88mmol)的甲醇(10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氢硼化钠(71.1mg,1.88mmol),于0℃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粉红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202(790mg,产率71%)。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29.25[M+H]+,RT=2.77分钟
工序4
在化合物202(100mg,0.189mmol)的二氯甲烷(2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三苯基膦(99mg,0.378mmol)、四溴化碳(125mg,0.378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室温下搅拌50分钟。其后添加2mol/L二甲基胺THF溶液(0.946mL,1.89mmol),于室温下搅拌2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氨基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203(95.6mg,产率91%)。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56.25[M+H]+,RT=2.45分钟
工序5
在化合物203(90mg,0.162mmol)的乙醇(1mL)、THF(1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81mL,1.62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7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二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茶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304(56.1mg,产率64%)。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42.20[M+H]+,RT=2.22分钟
1H-NMR(CDCl3)δ:0.97(9H,s),1.12(3H,s),2.23(3H,s),2.29(3H,s),2.29(3H,s),2.43(3H,s),3.25-3.35(2H,m),3.59-3.69(1H,m),3.97-4.10(2H,m),5.59(1H,s),5.90(1H,s),7.22-7.29(2H,m),7.34-7.43(1H,m),7.62-7.71(1H,m),8.33(2H,s)
(实施例54)
[化学式17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371
工序1
在化合物200(550mg,1.05mmol)的THF(5mL)溶液中于冰浴冷却下添加0.5mol/L之9-硼双环[3.3.1]壬烷的THF溶液(3.14mL,1.57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0℃下搅拌4小时。其后添加水(5mL)、过氧硼酸钠四水合物(484mg,3.14mmol),于室温下搅拌4.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204(490mg,产率8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43.25[M+H]+,RT=2.80分钟
工序2
在化合物204(270mg,0.498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103mL,0.746mmol)、甲磺酰氯(0.05mL,0.647mmol),在氮气氛围中于室温下搅拌10分钟。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205(490mg,产率8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621.2[M+H]+,RT=3.00分钟
工序3
在化合物205(100mg,0.161mmol)的DMF(1mL)溶液中添加哌啶(0.159mL,1.61mmol)、甲磺酰氯(0.05mL,0.647mmol),于80℃下搅拌1.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氨基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泡状化合物的化合物206(86.3mg,产率88%)。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610.30[M+H]+,RT=2.86分钟
工序4
在化合物206(85mg,0.139mmol)的乙醇(1mL)、THF(1mL)溶液中添加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0.70mL,1.39mmol),于加热回流下搅拌4.5小时。于反应液中添加2mol/L盐酸,利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水清洗有机层,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通过二醇硅胶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所获得的残渣,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305(77.6mg,产率93%)。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42.20[M+H]+,RT=2.22分钟
1H-NMR(CDCl3)δ:0.97(9H,s),1.23-1.28(2H,m),1.40-1.52(2H,m),1.54-1.69(4H,m),2.21(3H,s),2.29(3H,s),2.36-2.57(4H,m),2.43(3H,s),2.62-2.74(2H,m),3.95-4.07(2H,m),5.59(1H,s),5.90(1H,s),7.23-7.28(2H,m),7.34(1H,f,J=7.2Hz),7.67(1H,d,J=7.23Hz),8.27(2H,s)
(实施例55)
[化学式18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391
工序1
通过与实施例53的工序4、5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202(100mg,0.189mmol)与化合物207(0.197mL,1.892mmol)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306(66.9mg,0.117mmol,产率62%)。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70.30[M+H]+,RT=2.41分钟
1H-NMR(CDCl3)δ:0.96(9H,s),0.97-1.88(10H,m),2.22(3H,s),2.29(3H,s),2.42(3H,s),2.46-2.86(2H,m),3.39-3.74(1H,m),4.05(2H,brs),5.61(1H,s),5.91(1H,s),7.22-7.29(2H,m),7.35-7.42(1H,m),7.62-7.69(1H,m),8.41(2H,brs)
(实施例56)
[化学式18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392
工序1
通过与实施例53的工序4、5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202(100mg,0.189mmol)与化合物208(0.128mL,1.892mmol)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307(56mg,0.105mmol,产率56%)。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54.25[M+H]+,RT=2.35分钟
1H-NMR(CDCl3)δ:0.96(9H,s),2.04-2.12(2H,m),2.20(3H,s),2.29(3H,s),2.43(3H,s),3.16-3.23(4H,m),3.39-3.47(2H,m),3.95-4.08(2H,m),5.59(1H,s),5.90(1H,s),7.22-7.29(2H,m),7.35-7.40(1H,m),7.63-7.69(1H,m),8.32(2H,s)
(实施例57)
[化学式18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01
工序1
通过与实施例53的工序4、5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202(100mg,0.189mmol)与化合物209(0.128mL,1.892mmol)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308(71.6mg,0.123mmol,产率65%)。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82.30[M+H]+,RT=2.48分钟
1H-NMR(CDCl3)δ:0.98(9H,s),1.38-1.48(2H,m),1.52-1.60(4H,m),2.22(3H,s),2.28(3H,s),2.36(4H,brs),2.43(3H,s),3.35(2H,s),3.96-4.09(2H,m),5.59(1H,s),5.90(1H,s),7.23-7.29(2H,m),7.35-7.41(1H,m),7.63-7.70(1H,m),8.33(2H,s)
(实施例58)
[化学式18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02
工序1
通过与实施例54的工序3、4相同的方法,由化合物205(100mg,0.161mmol)与化合物210(0.139mL,1.611mmol)获得作为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合物I-309(75.6mg,0.126mmol,产率80%)。
LC/MS测定条件:(1),LC/MS(ESI):m/z=598.30[M+H]+,RT=2.35分钟
1H-NMR(CDCl3)δ:0.97(9H,s),2.21(3H,s),2.29(3H,s),2.43(3H,s),2.47-2.56(6H,m),2.61-2.68(2H,m),3.72(4H,brs),3.96-4.09(2H,m),5.60(1H,s),5.90(1H,s),7.23-7.29(2H,m),7.39(1H,d,J=7.5Hz),7.66(1H,d,J=7.5Hz),8.28(2H,s)
依据上述实施例、一般合成法所记载的方法,由市售的化合物或上述中间体合成以下的化合物。
表中,“Comp.No.”表示化合物编号,“Struct”表示化学结构式,“Ms cond.”表示上述LC/MS(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的测定条件,“RT(min)”表示保留时间(分钟)。
[表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21
[表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31
[表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41
[表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51
[表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61
[表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71
[表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81
[表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491
[表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01
[表1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11
[表1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21
[表1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31
[表1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41
[表1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51
[表1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61
[表1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71
[表1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81
[表1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591
[表1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01
[表2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11
[表2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21
[表2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31
[表2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41
[表2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51
[表2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61
[表2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71
[表2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81
[表2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691
[表2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01
[表3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11
[表3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21
[表3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31
[表3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41
[表3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51
[表3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61
[表3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71
[表3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81
[表3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791
[表3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01
[表4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11
[表4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21
[表4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31
[表4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41
[表4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51
[表4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61
[表4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71
[表4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81
[表4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891
[表4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01
[表5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11
[表5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21
[表5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31
[表5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41
[表5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51
[表5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61
[表5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71
[表57]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81
[表58]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2991
[表59]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001
[表60]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011
[表61]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021
[表6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031
以下,记载本发明化合物的生物试验例。
试验例1 HIV复制抑制试验
将HIV(HTLV-IIIB株)持续感染人类T细胞株Molt-4 clone8在添加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过滤上清液并测定病毒的滴度,于-80℃下保存。另一方面,利用上述培养基将各抗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活性物质稀释成特定浓度,分注至96孔微盘,每孔50μL。接着,分注MT-4细胞悬浮液各100μL(2.5×104细胞),进一步添加利用上述培养基稀释上述含有HIV的上清液而得到的液体各50μl(60pfu(plaque forming unit,空斑形成单位))。
在二氧化碳培养器内以37℃培养4天后,对每孔添加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MTT)(5mg/mL)、PBS各30μL,进一步培养1小时。此时,由于活细胞可还原MTT而析出甲结晶(formazan),故而自每孔中取出细胞上清液各150μL,取而代之添加150μL的溶解液(添加有10%Triton X-100及0.4%(v/v)HCl的异丙醇),利用微盘混匀仪进行振荡而使甲结晶溶出。使用微盘读取器于OD(Optical Density,光学密度)560nm与690nm(参照波长)下测定甲结晶,将结果与被对照进行比较。将对由病毒引起的细胞损伤的抑制率达到50%的化合物浓度记为EC50、抑制率达到90%的化合物浓度记为EC90
(结果)将EC50示于以下。
[表63]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001 0.69 I-012 0.77 I-022 17
I-002 2.2 I-013 9.7 I-023 1
I-003 1.3 I-014 1.6 I-024 1.6
I-004 4.1 I-015 27 I-025 2.3
I-005 31 I-016 8.7 I-026 0.99
I-006 1 I-017 20 I-027 9.9
I-007 2 I-018 83 I-028 74
I-008 1.3 I-019 1.2 I-029 8.6
I-009 0.98 I-020 9.5
I-011 16 I-021 5.2
[表64]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164 11 I-171 15 I-181 1.4
I-167 7.6 I-172 3.5 I-182 1.6
I-170 3.1 I-176 2.3 I-187 1
[表65]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204 4.1 I-230 1.8 I-257 7.4 I-270 4.5
I-205 16 I-235 1.6 I-258 2.1 I-272 1.6
I-213 12 I-244 4.8 I-260 1.1 I-276 1.5
I-220 6 I-245 27 I-265 13 I-278 5.5
I-226 1.2 I-246 2.3 I-266 1.3 I-279 5.1
I-227 1 I-254 7.9 I-267 11 I-282 1.4
I-229 2.4 I-255 1.6 I-268 1.5 I-287 1.4
[表66]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041 1.5 I-122 1.3 I-262 3.2 I-305 3.7
I-043 1.4 I-156 0.85 I-292 2.5 I-306 3.4
I-048 1.2 I-189 1.6 I-293 3.1 I-307 9.3
I-085 0.54 I-190 0.83 I-303 1.5 I-308 1.6
I-112 4.9 I-197 1.3 I-304 4.1 I-309 2.2
(结果)将EC90示于以下。
[表67]
Comp.No. EC90(nM) Comp.No. EC90(nM)Comp.No. EC90(nM) Comp.No. EC90(nM)
I-001 1.1 I-023 2.6I-182 2.6 I-262 5.1
I-002 3.5 I-024 2.1I-187 2.2 I-265 30
I-003 1.7 I-025 3.1I-189 3.2 I-266 2.1
I-004 6 I-026 16I-190 13 I-267 18
I-005 46 I-027 16I-197 2.2 I-268 2.1
I-006 1.7 I-028 93I-204 5.8 I-270 7.5
I-007 3.6 I-029 12I-205 35 I-272 2
I-008 1.6 I-041 2.3I-213 19 I-276 2.5
I-009 1.6 I-043 2.3I-220 11 I-278 11
I-011 24 I-048 1.5I-226 1.6 I-279 7.7
I-012 1.1 I-085 0.58I-227 1.4 I-282 2.1
I-013 15 I-112 11I-229 5.5 I-287 2.2
I-014 2.2 I-122 2.9I-230 3.3 I-292 5.1
I-015 40 I-156 1.2I-244 8 I-293 5.5
I-016 13 I-164 20I-245 42 I-303 4
I-017 31 I-167 18I-246 2.5 I-305 4.9
I-018 100 I-170 5.2I-254 13 I-306 12
I-019 1.6 I-171 24I-255 2.4 I-307 45
I-020 12 I-172 5.4I-257 8.1 I-308 4.8
I-021 7.5 I-176 5.6I-258 2.9 I-309 1.5
I-022 25 I-181 2.3I-260 1.5
试验例2
将HIV(HTLV-IIIB株)持续感染人类T细胞株Molt-4 clone8在添加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过滤上清液并测定病毒的滴度,于-80℃下保存。另外,在HIV-1感染患者体内确认到HIV-1的整合酶(IN)基因上的第124号及第125号氨基酸的多型突变。于HIV-1 NL-432重组分子选殖之IN基因上导入点突变而制作有关第124号及第125号氨基酸的突变病毒的质体。将这些突变病毒的质体基因导入至293T细胞,培养2天后过滤上清液,测定病毒的滴度,于-80℃下保存。另一方面,利用上述培养基将各抗HIV活性物质稀释成特定浓度,分注至96孔微盘,每孔50μL。接着,分注MT-4细胞悬浮液各100μL(2.5×104细胞),进一步添加利用上述培养基稀释上述含有HIV的上清液而得到的液体各50μl(60pfu(空斑形成单位))。
在二氧化碳培养器内以37℃培养4天后,对每孔添加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MTT)(5mg/mL)、PBS各30μL,进一步培养1小时。此时,由于活细胞可还原MTT而析出甲结晶,故而自每孔中取出细胞上清液各150μL,取而代之添加150μL的溶解液(添加有10%Triton X-100及0.4%(v/v)HCl的异丙醇),利用微盘混匀仪进行振荡而使甲结晶溶出。使用微盘读取器于OD560nm与690nm(参照波长)下测定甲结晶,将结果与被对照进行比较。将对由病毒引起的细胞损伤的抑制率达到50%的化合物浓度记为EC50
(结果)
以下示出针对有关第125号氨基酸的T125A突变病毒的EC50
[表68]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001 4.7 I-047 46 I-085 3.7 I-125 8.2
I-002 21 I-048 11 I-086 11 I-126 88
I-003 8.9 I-049 22 I-087 20 I-127 16
I-004 48 I-050 49 I-088 27 I-128 42
I-006 17 I-051 22 I-089 18 I-129 89
I-007 18 I-052 9 I-090 39 I-130 27
I-008 16 I-053 5.6 I-091 2 I-131 15
I-009 14 I-054 48 I-092 7.6 I-132 28
I-012 3.8 I-055 24 I-093 16 I-133 96
I-014 15 I-056 59 I-094 12 I-134 8.4
I-016 42 I-057 2.7 I-095 14 I-135 8.2
I-017 94 I-060 14 I-096 19 I-136 8.4
I-019 6.6 I-061 9.6 I-097 9.7 I-137 86
I-021 22 I-062 34 I-103 3.4 I-138 1.5
I-023 5.5 I-063 4.5 I-104 4.1 I-139 6.8
I-024 7.7 I-064 19 I-105 11 I-141 41
I-025 13 I-065 12 I-106 11 I-144 37
I-026 13 I-066 4 I-107 25 I-146 16
I-027 26 I-067 7.4 I-108 19 I-147 16
I-029 89 I-068 6.8 I-109 15 I-148 22
I-030 23 I-069 16 I-111 4.2 I-149 15
I-031 11 I-070 43 I-112 18 I-150 15
I-032 5 I-071 45 I-113 22 I-152 11
I-034 9.6 I-072 13 I-114 18 I-153 11
I-035 14 I-073 39 I-115 11 I-154 13
I-036 6.5 I-074 27 I-116 6.7 I-155 58
I-037 30 I-075 24 I-117 8.6 I-156 3.6
I-038 45 I-076 16 I-118 10 I-157 12
I-039 70 I-078 21 I-119 2.8 I-158 4.6
I-040 11 I-079 17 I-120 52 I-159 16
I-041 13 I-080 33 I-121 65 I-160 70
I-043 11 I-081 9.6 I-122 5.1
I-045 58 I-082 6.1 I-123 14
I-046 18 I-083 15 I-124 13
[表69]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162 35 I-171 62 I-182 7.3 I-191 13
I-163 38 I-172 16 I-183 31 I-192 4.6
I-164 42 I-173 71 I-185 7.1 I-193 2.8
I-165 6.9 I-174 55 I-186 20 I-194 12
I-166 62 I-176 4.6 I-187 4.8 I-195 15
I-167 49 I-179 83 I-188 14 I-196 18
I-169 50 I-180 13 I-189 3.1
I-170 18 I-181 3.5 I-190 2.1
[表70]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201 14 I-224 79 I-252 8.5 I-277 14
I-202 56 I-225 11 I-254 17 I-278 13
I-203 13 I-226 3.6 I-255 5.1 I-279 13
I-204 9.5 I-227 4.1 I-256 5.6 I-280 5.3
I-205 63 I-228 2.6 I-257 28 I-281 17
I-206 71 I-229 7.3 I-258 4.9 I-282 4
I-207 19 I-230 6.7 I-259 4.4 I-283 12
I-208 24 I-231 10 I-260 3.6 I-284 3.6
I-209 16 I-232 34 I-261 3.7 I-286 15
I-210 65 I-234 3.6 I-262 5 I-287 5.1
I-211 20 I-235 2.8 I-263 7.2 I-288 5.3
I-212 6.8 I-236 9.9 I-264 4.4 I-289 35
I-213 31 I-239 22 I-265 44 I-290 22
I-214 4 I-240 51 I-266 3.7 I-292 6.3
I-215 47 I-241 2.2 I-267 26 I-293 9.3
I-216 20 I-242 6.4 I-268 4.8 I-294 16
I-217 39 I-244 12 I-269 29 I-295 62
I-218 20 I-245 63 I-270 13 I-299 5.1
I-219 43 I-246 4.5 I-271 4.2 I-300 4.6
I-220 14 I-247 8.3 I-272 4.3 I-301 3.3
I-221 81 I-248 67 I-274 14
I-222 89 I-250 9.9 I-275 13
I-223 15 I-251 4.2 I-276 5.1
[表71]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Comp.No. EC50(nM)
I-302 43 I-314 5.3 I-332 13 I-344 17
I-303 4.3 I-315 80 I-334 93 I-345 38
I-304 7.2 I-316 6.6 I-335 14 I-346 10
I-305 12 I-319 87 I-336 2.7 I-347 10
I-306 5.3 I-320 16 I-337 28 I-348 5
I-307 15 I-322 44 I-338 21 I-349 30
I-308 4.3 I-323 16 I-339 11 I-350 22
I-309 4.7 I-324 63 I-340 15 I-351 17
I-310 68 I-328 51 I-341 4.1 I-352 14
I-311 3.1 I-329 19 I-342 13 I-353 15
I-312 4.6 I-330 7.7 I-343 21 I-354 5.3
I-313 8.8 I-331 92
试验例3 效能偏移值(potency shift value)的算出
视需要为了确认人类血清对抗HIV活性的影响,添加人类血清而算出EC50。即,对预先以每孔50μL分注至96孔微盘中的特定浓度的各抗HIV活性物质分注人类血清各100μL/well,于室温下静置1小时。在于血清非存在用的微盘中仅分注培养液各100μL/well。将相当于所需孔数的量的3×104细胞/well的MT-4细胞、与3μL/well之稀释成适度浓度的HIV液之稀释成适度浓度的HIV液(600pfu/50μL)混合,使之于37℃下反应1小时。对感染细胞以1200rpm进行5分钟的离心处理,废弃上清液,使感染细胞分散至相当于所需孔数的量(50μL/well)的培养液中,分注至预先准备的添加有抗HIV活性物质及人类血清的96孔微盘。利用微盘混匀仪混合,在二氧化碳培养器内培养4天。通过与试验例1相同的方法算出人类血清添加下的EC50,算出添加人类血清时的EC50/人类血清非存在下的EC50的比作为效能偏移值。
(结果)
以下记载添加人类血清25%时的效能偏移值。
[表72]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091
[表73]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01
[表74]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02
[表75]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11
[表76]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12
在人类血液中,有时化合物与血清蛋白结合,血中的游离体量减少、抗病毒活性降低。已知在HIV领域,只要血中的波谷值超过PA-EC90(Protein adjusted(蛋白修正)-EC90)值则显示药效。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在临床上的抗病毒活性,使用上述算出的添加人类血清25%时的效能偏移值,通过下式所示的计算式外推人类血清100%时的PA-EC50(Proteinadjusted-EC50)值和/或PA-EC90值。
PA-EC50=EC50×(添加人类血清25%时的效能偏移值)×4
PA-EC90=EC90×(添加人类血清25%时的效能偏移值)×4
其结果为,本申请发明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PA-EC50值和/或PA-EC90值。
试验例4 CYP抑制试验
使用市售的混合人肝微粒体,将作为主要的5种人类CYP分子(CYP1A2、2C9、2C19、2D6、3A4)的典型的底物代谢反应的7-乙氧基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21
嗪酮的O-脱乙基化(CYP1A2)、甲苯磺丁脲的甲基-氢氧化(CYP2C9)、美芬妥英的4'-氢氧化(CYP2C19)、右美沙芬的O-脱甲基化(CYP2D6)、特芬那定的氢氧化(CYP3A4)设为指标,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对各代谢物生成量的抑制程度。
反应条件如下所述:底物:0.5μmol/L乙氧基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22
嗪酮(CYP1A2)、100μmol/L甲苯磺丁脲(CYP2C9)、50μmol/L S-美芬妥英(CYP2C19)、5μmol/L右美沙芬(CYP2D6)、1μmol/L特芬那定(CYP3A4);反应时间:15分钟;反应温度:37℃;酶:混合人肝微粒体(0.2mg蛋白质/mL);本发明化合物浓度:1、5、10、20μmol/L(4种)。
向96孔盘内作为反应溶液而分注在50mmol/L Hepes缓冲液中以上述组成添加各5种底物、人肝微粒体、本发明化合物而得到的溶液,并添加作为辅酶的NADPH(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开始设为指标的代谢反应。在37℃下反应15分钟后,通过添加甲醇/乙腈=1/1(V/V)溶液而使反应停止。以3000rpm进行15分钟的离心处理后,通过荧光多标记计数仪定量离心上清液中的吩
Figure BDA0001559668290003123
嗪酮(CYP1A2代谢物),通过LC/MS/MS定量甲苯磺丁脲氢氧化体(CYP2C9代谢物)、美芬妥英4'氢氧化体(CYP2C19代谢物)、右啡烷(CYP2D6代谢物)、特芬那定醇体(CYP3A4代谢物)。
将仅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有作为溶解药物的溶剂的DMSO者设为对照组(100%),算出残存活性(%),使用浓度与抑制率,通过基于罗吉斯模型的逆推法而算出IC50
(结果)
CYP2C9的抑制试验结果如下:化合物I-026、I-027、I-041、I-043、I-048、I-112、I-122、I-156、I-157、I-164、I-181、I-189、I-190、I-197、I-220、I-244、I-257、I-258、I-260、I-262、I-267、I-270、I-278、I-292、I-293、I-303、I-304、I-305、I-306、I-307、I-308及I-309均为IC50>20μM。
试验例5 CYP3A4荧光MBI试验
CYP3A4荧光MBI试验是对基于代谢反应的本发明化合物的CYP3A4抑制的增强进行调查的试验。通过CYP3A4酶(大肠菌表达酶)使7-苄氧基三氟甲基香豆素(7-BFC)脱苄基化,而生成发出荧光的代谢物7-羟基三氟甲基香豆素(7-HFC)。以7-HFC生成反应作为指标而评价CYP3A4抑制。
反应条件如下所述:底物:5.6μmol/L 7-BFC;预反应时间:0或30分钟;反应时间:15分钟;反应温度:25℃(室温);CYP3A4含量(大肠菌表达酶):预反应时62.5pmol/mL,反应时6.25pmol/mL(10倍稀释时);本发明化合物浓度:0.625、1.25、2.5、5、10、20μmol/L(6种)。
向96孔盘内作为预反应液而分注在K-Pi缓冲液(pH值7.4)中以上述预反应的组成添加酶、本发明化合物溶液而得到的溶液,将其一部分移至另一96孔盘,并利用底物与K-Pi缓冲液将浓度稀释成原先的1/10,添加作为辅酶的NADPH,开始设为指标的反应(无预反应),经过特定时间的反应后,通过添加乙腈/0.5mol/L Tris(三羟基氨基甲烷)=4/1(V/V)而使反应停止。另外,也在残留的预反应液中添加NADPH而开始预反应(有预反应),经过特定时间的预反应后,将一部分移至另一多孔盘中,并利用底物与K-Pi缓冲液将其浓度稀释成原先之1/10,开始设为指标的反应。经过特定时间的反应后,通过添加乙腈/0.5mol/LTris(三羟基氨基甲烷)=4/1(V/V)而使反应停止。通过荧光读板仪对各进行过指标反应的多孔盘测定作为代谢物的7-HFC的荧光值(Ex=420nm,Em=535nm)。
将仅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有作为溶解本发明化合物的溶剂的DMSO者作为对照组(100%),算出添加有各浓度的本发明化合物时的残存活性(%),使用浓度与抑制率,通过基于罗吉斯模型的逆推法算出IC50。将IC50值之差为5μmol/L以上的情况设为(+),将为3μmol/L以下的情况设为(-)。
试验例6 CYP3A4(MDZ)MBI试验
该试验是关于本发明化合物的CYP3A4抑制,根据基于代谢反应的增强而评价机理性抑制(MBI,Mechanism based inhibition)能力的试验。使用混合人肝微粒体,以美达若南(MDZ)的1-氢氧化反应作为指标而评价CYP3A4抑制。
反应条件如下所述:底物:10μmol/L MDZ;预反应时间:0或30分钟;反应时间:2分钟;反应温度:37℃;混合人肝微粒体:预反应时0.5mg/mL,反应时0.05mg/mL(10倍稀释时);本发明化合物预反应时的浓度:1、5、10、20μmol/L(4种)。
向96孔盘内分注作为预反应液的在K-Pi缓冲液(pH值7.4)中以上述预反应的组成添加混合人肝微粒体、本发明化合物溶液而得到溶液,将其一部分移至另一96孔盘,并利用底物与K-Pi缓冲液将浓度稀释成原先的1/10,添加作为辅酶的NADPH,开始设为指标的反应(无预反应),经过特定时间之反应后,通过添加甲醇/乙腈=1/1(V/V)溶液而使反应停止。另外,也于残留之预反应液中添加NADPH而开始预反应(有预反应),经过特定时间的预反应后,将一部分移至另一多孔盘中,并利用底物与K-Pi缓冲液将其浓度稀释成原先的1/10,开始设为指标的反应。经过特定时间的反应后,通过添加甲醇/乙腈=1/1(V/V)溶液而使反应停止。对各进行过指标反应的多孔盘以3000rpm、进行15分钟的离心处理后,通过LC/MS/MS定量离心上清液中的1-氢氧化美达若南。
将仅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有作为溶解本发明化合物的溶剂的DMSO者作为对照组(100%),算出添加有各浓度的本发明化合物时的残存活性(%),使用浓度与抑制率,通过基于罗吉斯模型之逆推法算出IC。将“预反应开始时的IC值/预反应开始30分钟后的IC值”设为Shifted IC值,将Shifted IC为1.5以上的情况设为(+)、Shifted IC为1.0以下的情况设为(-)。
(结果)
化合物I-003、I-019、I-027、I-041、I-043、I-122、I-156、I-157、I-164、I-176、I-181、I-187、I-189、I-190、I-220、I-244、I-257、I-258、I-260、I-262、I-267、I-270、I-278、I-292、I-293、I-303、I-304、I-305、I-306、I-307、I-308及I-309为(-)。
试验例7 代谢稳定性试验
使市售的混合人肝微粒体与本发明化合物进行一定时间的反应,通过比较反应样品与未反应样品而算出残存率,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在肝脏中的代谢程度。
在包含人肝微粒体0.5mg蛋白质/mL的0.2mL的缓冲液(50mmol/L Tris-HCl(pH值7.4)、150mmol/L氯化钾、10mmol/L氯化镁)中,在存在1mmol/L NADPH的条件下,于37℃下进行0分钟或30分钟的反应(氧化反应)。反应后,对100μL的甲醇/乙腈=1/1(v/v)溶液添加反应液50μL,加以混合,以3000rpm进行15分钟的离心处理。通过LC/MS/MS定量该离心上清液中的本发明化合物,将0分钟反应时的化合物量设为100%而计算反应后的本发明化合物的残存量。需要说明的是,水解反应体系于不存在NADPH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葡糖醛酸结合反应体系于代替NADPH而存在5mmol/L UDP-葡糖醛酸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其以后实施相同的操作。
试验例8 溶解性试验
本发明化合物的溶解度在1%DMSO添加条件下进行了确定。利用DMSO制备10mmol/L化合物溶液,将本发明化合物溶液6μL添加至pH值6.8的人工肠液(在0.2mol/L磷酸二氢钾试液250mL中添加0.2mol/L NaOH试液118mL、水而制成1000mL)594μL中。于25℃下静置16小时后,对混合液进行吸滤。利用甲醇/水=1/1(V/V)将滤液稀释2倍,通过绝对校准曲线法,使用HPLC或LC/MS/MS,测定滤液中浓度。
试验例9 Fluctuation Ames Test
对本发明化合物的诱突变性进行了评价。
将冷冻保存的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8株、TA100株)20μL接种至10mL液体营养培养基(2.5%营养肉汁(Oxoid nutrient broth)No.2)中,于37℃下进行10小时的振荡前培养。对于TA98株,对9mL的菌液进行离心处理(2000×g,10分钟)而去除培养液。使菌悬浮于9mL的Micro F缓冲液(K2HPO4:3.5g/L、KH2PO4:1g/L、(NH4)2SO4:1g/L、柠檬酸三钠二水合物:0.25g/L、MgSO4·7H2O:0.1g/L)中,添加至110mL的暴露(Exposure)培养基(含生物素:8μg/mL、组氨酸:0.2μg/mL、葡萄糖:8mg/mL的Micro F缓冲液)中。对于TA100株,将3.16mL菌液添加至Exposure培养基120mL中,而制备试验菌液。将本发明化合物DMSO溶液(自最高用量50mg/mL起以2~3倍公比稀释数阶段)、作为阴性对照之DMSO、作为阳性对照的DMSO溶液(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对应于TA98株采用50μg/mL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DMSO溶液,对应于TA100株采用0.25μg/mL的2-(2-呋喃基)-3-(5-硝基-2-呋喃基)丙烯酰胺DMSO溶液;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对应于TA98株采用40μg/mL的2-氨基蒽DMSO溶液,对应于TA100株采用20μg/mL的2-氨基蒽DMSO溶液)各12μL分别与试验菌液588μL(在代谢活化条件下为试验菌液498μL与S9mix 90μL的混合液)进行混合,于37℃下进行90分钟的振荡培养。将暴露于本发明化合物的菌液460μL混合至Indicator培养基(含生物素:8μg/mL、组氨酸:0.2μg/mL、葡萄糖:8mg/mL、溴甲酚紫:37.5μg/mL的Micro F缓冲液)2300μL中,以每孔50μL的用量分注至微盘中,共分注48孔,于37℃下静置培养3天。包含通过氨基酸(组氨酸)合成酶基因的突变而获得增殖能的菌的孔会由于pH值变化而自紫色变为黄色,因此计数各单位用量的48个孔中变色为黄色的菌增殖孔,与阴性对照群进行比较而作出评价。将诱突变性为阴性者记为(-),将阳性者记为(+)。
试验例10 BA试验
口服吸收性的研究实验材料与方法
(1)使用动物:使用小鼠或SD大鼠。
(2)饲养条件:使小鼠或SD大鼠自由摄取固体饲料及灭菌自来水。
(3)给药量、分组的设定:以特定给药量进行口服给药、静脉内给药。如下所述设定组。(给药量根据各化合物而有所变更)
口服给药:1~30mg/kg(n=2~3)
静脉内给药:0.5~10mg/kg(n=2~3)
(4)给药液的制备:口服给药是制成溶液或悬浮液而给药。静脉内给药是使之可溶化而给药。
(5)给药方法:口服给药是通过口喂管向胃内强制给药。静脉内给药是通过装有注射针的注射器自尾静脉给药。
(6)评价项目:经时采血,使用LC/MS/MS测定血浆中本发明化合物浓度。
(7)统计解析:根据血浆中本发明化合物浓度变化,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程式WinNonlin(注册商标)算出血浆中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由口服给药组与静脉内给药组的AUC而算出本发明化合物的生体利用率(BA)。
试验例11 hERG试验
为了评价本发明化合物的心电图QT间隔延长危险性,使用表达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hERG)通道的HEK293细胞,研究本发明化合物对于心室再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延迟整流K+电流(IKr)的作用。
使用全自动膜片钳系统(Patch Xpress 7000A,Axon Instruments Inc.),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将细胞保持于-80mV的膜电位后,施加+40mV的去极化刺激2秒、进一步施加-50mV的再极化刺激2秒时所诱发的IKr。待所产生的电流稳定后,将以目标浓度溶解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细胞外液(NaCl:135mmol/L,KCl:5.4mmol/L,NaH2PO4:0.3mmol/L,CaCl2·2H2O:1.8mmol/L,MgCl2·6H2O:1mmol/L,葡萄糖:10mmol/L,HEPES(4-(2-hydroxyethyl)-1-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4-(2-羟乙基)-1-哌嗪乙磺酸):10mmol/L,pH值=7.4)于室温条件下应用于细胞10分钟。根据所获得的IKr,使用解析软体(Data Xpress ver.1,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以保持膜电位下的电流值作为基准,计测最大尾电流的绝对值。进一步,算出相对于本发明化合物应用前的最大尾电流的抑制率,与介质应用组(0.1%二甲亚砜溶液)进行比较,从而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对IKr的影响。
试验例12 粉末溶解度试验
在适宜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向各容器内添加各为200μL的JP-1液(对氯化钠2.0g、盐酸7.0mL添加水而制成1000mL)、或JP-2液(对pH值6.8的磷酸盐缓冲液500mL添加水500mL)、或20mmol/L牛胆酸钠(TCA)/JP-2液(对1.08g的TCA添加JP-2液而制成100mL)。在试验液添加后全部量溶解了的情况下,适当追加本发明化合物。加以密闭,于37℃下振荡1小时后进行过滤,对各滤液100μL添加甲醇100μL而进行2倍稀释。稀释倍率视需要变更。确认有无气泡及析出物,加以密闭并振荡。通过绝对校准曲线法,使用HPLC定量本发明化合物。
试验例13 光溶血试验
将经溶解的目标浓度的本发明化合物于微盘上与由脱纤维羊血制备的红血球悬浮液(2.5v/v%)混合,使之成为0.1~0.0008w/v%的浓度。使用紫外线荧光灯(GL20SE灯(三共电气)及FL20S-BLB灯(Panasonic)),对混合液进行UVA及UVB区域的光照(10J/cm2,290~400nm)。光照射结束后对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采集经离心后的上清液移至微盘后,测定上清液的吸光度(540或630nm),基于吸光度进行判定。将540及630nm下的吸光度分别设为生体膜损伤(光溶血率%)及脂质膜过氧化(变性血红蛋白产生)的指标。将光溶血率未达10%且于630nm下的吸光度的变化量未达0.05的情况设为(-),将其以外的情况设为(+)。
(结果)
化合物I-001、I-003、I-012、I-027、I-041、I-043、I-048、I-085、I-112、I-122、I-156、I-164、I-176、I-181、I-189、I-190、I-197、I-220、I-244、I-257、I-258、I-260、I-262、I-267、I-270、I-278、I-292、I-293、I-303、I-304、I-305、I-306、I-307、I-308及I-309为(-)。
试验例14 耐药病毒出现确认试验
将本发明化合物本身或其与多剂的组合以一定浓度添加至培养液中,在存在药剂的条件下持续培养HIV感染细胞。定期回收细胞或病毒液,确认在病毒基因组中有无突变导入。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爱滋病等病毒感染症的治疗或预防剂、或其中间体有用。

Claims (15)

1.以下的式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11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21
2.以下的式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31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5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6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6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63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71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72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Figure FDA0002500153050000073
14.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HIV感染症治疗剂中的用途。
CN201680043904.XA 2015-05-29 2016-05-27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2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6935.5A CN111138458A (zh) 2015-05-29 2016-05-27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9547 2015-05-29
JP2015109547 2015-05-29
JP2015-170222 2015-08-31
JP2015170222 2015-08-31
JP2015223036 2015-11-13
JP2015-223036 2015-11-13
JP2016-054215 2016-03-17
JP2016054215 2016-03-17
PCT/JP2016/065702 WO2016194806A1 (ja) 2015-05-29 2016-05-27 Hiv複製阻害作用を有する含窒素3環性誘導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6935.5A Division CN111138458A (zh) 2015-05-29 2016-05-27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2423A CN107922423A (zh) 2018-04-17
CN107922423B true CN107922423B (zh) 2020-10-27

Family

ID=5744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6935.5A Pending CN111138458A (zh) 2015-05-29 2016-05-27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CN20168004390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2423B (zh) 2015-05-29 2016-05-27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6935.5A Pending CN111138458A (zh) 2015-05-29 2016-05-27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10494380B2 (zh)
EP (1) EP3305789A4 (zh)
JP (2) JP6614585B2 (zh)
KR (1) KR20180011267A (zh)
CN (2) CN111138458A (zh)
AU (1) AU2016271762B2 (zh)
BR (1) BR112017025367A2 (zh)
CA (1) CA2987384A1 (zh)
HK (1) HK1253539A1 (zh)
IL (1) IL255580B (zh)
MA (1) MA43120A (zh)
MX (1) MX2017015256A (zh)
RU (1) RU2720145C2 (zh)
SG (1) SG11201709634QA (zh)
TW (1) TWI700284B (zh)
WO (1) WO2016194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0201707487VA (en) 2013-03-15 2017-10-30 Incyte Corp Tricyclic heterocycles as bet protein inhibitors
WO2015006193A1 (en) 2013-07-08 2015-01-15 Incyte Corporation Tricyclic heterocycles as bet protein inhibitors
WO2015081203A1 (en) 2013-11-26 2015-06-04 Incyte Corporation Bicyclic heterocycles as bet protein inhibitors
WO2015095492A1 (en) 2013-12-19 2015-06-25 Incyte Corporation Tricyclic heterocycles as bet protein inhibitors
SG11201608843TA (en) 2014-04-23 2016-11-29 Incyte Corp 1H-PYRROLO[2,3-c]PYRIDIN-7(6H)-ONES AND PYRAZOLO[3,4-c]PYRIDIN-7(6H)-ONES AS INHIBITORS OF BET PROTEINS
WO2016044130A1 (en) 2014-09-15 2016-03-24 Incyte Corporation Tricyclic heterocycles for use as bet protein inhibitors
US20170121347A1 (en) 2015-10-29 2017-05-04 Incyte Corporation Amorphous solid form of a bet protein inhibitor
IL263824B2 (en) 2016-06-20 2023-10-01 Incyte Corp Crystals in solid form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hibitor
AU2019424628B2 (en) * 2019-01-23 2022-08-04 Abbisko Therapeutics Co., Ltd. 1,2,3,4-tetrahydroquinoxaline derivativ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20230059640A1 (en) 2019-11-28 2023-02-23 Shionogi & Co., Ltd.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pharmaceutical agent for hiv infectious 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combination of integrase inhibitor and anti-hiv agent
US11833155B2 (en) 2020-06-03 2023-12-05 Incyte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CN112409493B (zh) * 2020-08-12 2022-09-3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重组融合酶及其在乙醛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
CN114075212B (zh) * 2020-08-14 2023-05-12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稠合三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10876B2 (en) 1996-02-21 1999-09-30 Darwin Discovery Limited Quinolon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use
WO1997030999A1 (en) * 1996-02-21 1997-08-28 Darwin Discovery Limited Quinolon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use
US5792774A (en) 1996-02-21 1998-08-11 Chiroscience Limited Quinolon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use
DE19946289A1 (de) * 1999-09-28 2001-03-29 Basf Ag Benzodiazepin-Derivate, deren Herstellung und Anwendung
AU2001282267A1 (en) * 2000-08-08 2002-02-18 Sanofi-Aventis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and therapeutic use thereof
US7026311B2 (en) * 2002-01-10 2006-04-11 Abbott Gmbh & Co., Kg Di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WO2004069834A1 (ja) * 2003-02-07 2004-08-19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三環性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JP2004256531A (ja) * 2003-02-07 2004-09-16 Takeda Chem Ind Ltd 三環性化合物、その製造法および用途
TW200637862A (en) * 2005-01-10 2006-11-01 Tibotec Pharm Ltd 1,5,6-substituted-2-oxo-3-cyano-1,6a-diaza-tetrahydro-fluoranthenes
WO2007018998A2 (en) 2005-08-05 2007-02-15 Astrazeneca Ab Tricyclic benzimidazoles and their use as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modulators
US7939545B2 (en) 2006-05-16 2011-05-10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BRPI0819328A8 (pt) 2007-11-15 2016-02-10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Compostos inibidores de replicação de vírus da imunodeficiência human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e uso dos ditos compostos
ATE541841T1 (de) 2007-11-15 2012-02-15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Inhibitoren der replikation de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EP2220046B1 (en) 2007-11-16 2014-06-18 Gilead Sciences, Inc.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JP5269087B2 (ja) 2007-11-16 2013-08-21 ギリアード サイエンシ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ヒト免疫不全ウイルス複製のインヒビター
GB0908394D0 (en) 2009-05-15 2009-06-24 Univ Leuven Kath Novel viral replication inhibitors
US8338441B2 (en) * 2009-05-15 2012-12-25 Gilead Sciences, Inc.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GB0913636D0 (en) 2009-08-05 2009-09-16 Univ Leuven Kath Novel viral replication inhibitors
US20120316161A1 (en) 2009-12-23 2012-12-13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Novel antiviral compounds
BR112013000043A2 (pt) 2010-07-02 2019-09-24 Gilead Sciences Inc derivados de ácido naft-2-ilacético para tratar aids
NZ604716A (en) 2010-07-02 2014-12-24 Gilead Sciences Inc 2-quinoli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s hiv antiviral compounds
US8633200B2 (en) 2010-09-08 2014-01-2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EP2640705A2 (en) 2010-11-15 2013-09-25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Novel antiviral compounds
CA2817896A1 (en) 2010-11-15 2012-05-24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nhibitors of hiv replication
AU2012209373A1 (en) 2011-01-24 2013-04-11 Glaxosmithkline Llc Isoquinoli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IV
EP2508511A1 (en) 2011-04-07 2012-10-10 Laboratoire Biodim Inhibitors of viral replication, their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their therapeutical uses
ES2742261T3 (es) * 2011-04-15 2020-02-13 Hivih Inhibidores de la replicación viral, su proceso de preparación y sus usos terapéuticos
SG194512A1 (en) 2011-04-21 2013-12-30 Gilead Sciences Inc Benzothiazole compounds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
WO2013002357A1 (ja) 2011-06-30 2013-01-03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剤
JP6055468B2 (ja) 2011-07-15 2016-12-27 ヴィーブ ヘルスケア ユーケー リミテッド アザインドール化合物及びhiv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791108B2 (en) 2011-08-18 2014-07-2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WO2013043553A1 (en) 2011-09-22 2013-03-28 Glaxosmithkline Llc Pyrrolopyridino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iv
WO2013062028A1 (ja) 2011-10-25 2013-05-02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剤
EP2781519B1 (en) 2011-11-15 2019-10-30 ST Pharm Co., Ltd. Novel antiviral pyrrolopyridine derivative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US9284323B2 (en) 2012-01-04 2016-03-15 Gilead Sciences, Inc.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gainst HIV infection
WO2013103724A1 (en) 2012-01-04 2013-07-11 Gilead Sciences, Inc. 2- (tert - butoxy) -2- (7 -methylquinolin- 6 - 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for treating aids
US8629276B2 (en) 2012-02-15 2014-01-1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US9034882B2 (en) 2012-03-05 2015-05-1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US9006235B2 (en) 2012-03-06 2015-04-1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WO2013157622A1 (ja) 2012-04-19 2013-10-24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剤
ES2571479T3 (es) 2012-04-20 2016-05-25 Gilead Sciences Inc Derivados del ácido benzotiazol-6-il acético y su uso para tratar una infección por VIH
JP6129962B2 (ja) 2012-07-12 2017-05-17 ヴィーブ ヘルスケア ユーケー リミテッド 化合物及びhiv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906929B2 (en) 2012-08-16 2014-12-0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EP2716639A1 (en) 2012-10-05 2014-04-09 Laboratoire Biodim Inhibitors of viral replication, their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their therapeutical uses
EP2716632A1 (en) 2012-10-05 2014-04-09 Laboratoire Biodim Inhibitors of viral replication, their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their therapeutical uses
EP2719685A1 (en) 2012-10-11 2014-04-16 Laboratoire Biodim Inhibitors of viral replication, their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their therapeutical uses
TW201441197A (zh) * 2013-01-31 2014-11-01 Shionogi & Co Hiv複製抑制劑
WO2014164467A1 (en) 2013-03-13 2014-10-0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WO2014164409A1 (en) 2013-03-13 2014-10-0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US9527842B2 (en) 2013-03-14 2016-12-27 VIIV Healthcare UK (No.5) Limited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EP3107913B1 (en) 2014-02-19 2018-07-04 VIIV Healthcare UK (No.5) Limited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WO2015147247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作用を有する3環性誘導体
WO2015174511A1 (ja) 2014-05-16 2015-11-19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作用を有する3環性複素環誘導体
WO2015179448A1 (en) 2014-05-21 2015-11-26 Gilead Sciences, Inc. Therapeutic compounds
RS57108B1 (sr) 2014-07-08 2018-06-29 Viiv Healthcare Uk Ltd Derivati izoindolina za upotrebu u lečenju virusne infekcije
ES2703352T3 (es) 2014-07-22 2019-03-08 Viiv Healthcare Uk Ltd Derivados de isoindolina útiles como agentes antivirales
WO2016033009A1 (en) 2014-08-27 2016-03-0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midazo[1,2-a]pyridine derivatives for use as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TW201720798A (zh) 2015-09-17 2017-06-16 Viiv醫療保健英國有限公司 苯并氮呯衍生物
WO2017093932A1 (en) 2015-12-04 2017-06-08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soindoline derivatives
JP2018535993A (ja) 2015-12-04 2018-12-06 ヴィーブ ヘルスケア ユーケー リミテッド イソインドリン誘導体
JP2019501143A (ja) 2015-12-04 2019-01-17 ヴィーブ ヘルスケア ユーケー リミテッド テトラヒドロイソキノリン誘導体
JP2018536001A (ja) 2015-12-04 2018-12-06 ヴィーブ ヘルスケア ユーケー リミテッド イソインドリン誘導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94380B2 (en) 2019-12-03
US20180162876A1 (en) 2018-06-14
CN111138458A (zh) 2020-05-12
RU2720145C2 (ru) 2020-04-24
MA43120A (fr) 2018-09-05
HK1253539A1 (zh) 2019-06-21
IL255580B (en) 2020-11-30
JP6797464B2 (ja) 2020-12-09
JPWO2016194806A1 (ja) 2018-03-22
RU2017145082A3 (zh) 2019-10-24
EP3305789A1 (en) 2018-04-11
CA2987384A1 (en) 2016-12-08
AU2016271762A1 (en) 2017-11-30
SG11201709634QA (en) 2017-12-28
MX2017015256A (es) 2018-02-19
JP6614585B2 (ja) 2019-12-04
RU2017145082A (ru) 2019-07-01
BR112017025367A2 (pt) 2018-08-07
TW201706275A (zh) 2017-02-16
TWI700284B (zh) 2020-08-01
US10870661B2 (en) 2020-12-22
JP2020097568A (ja) 2020-06-25
US20200055873A1 (en) 2020-02-20
IL255580A (en) 2018-01-31
KR20180011267A (ko) 2018-01-31
EP3305789A4 (en) 2018-11-21
AU2016271762B2 (en) 2020-01-23
CN107922423A (zh) 2018-04-17
WO2016194806A1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2423B (zh) 具有hiv复制抑制作用的含氮三环性衍生物
JP6845897B2 (ja) Betブロモドメイン阻害剤としてのテトラヒドロキノリン組成物
TWI680970B (zh) 可做為sumo活化酵素抑制劑之雜芳基化合物
CN106456602B (zh) 取代的吲哚mcl-1抑制剂
TWI744672B (zh)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之聯芳基抑制劑
KR101712576B1 (ko) Atr 키나제의 억제제로서 유용한 화합물
KR101747159B1 (ko) 헤테로아릴 화합물 및 이의 용도
US9199959B2 (en) HIV replication inhibitor
CN112135825A (zh) 血浆激肽释放酶抑制剂及其用途
TWI702223B (zh)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CN107428700B (zh) 9元稠环衍生物
TWI730002B (zh) 聯芳系化合物及含有此化合物之醫藥
US10844044B2 (en) WDR5 inhibitors and modulators
JP6689013B2 (ja) 含窒素3環性誘導体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
CN117377666A (zh) 含有具有稠环的glp-1受体激动剂的药物组合物
WO2024054956A1 (en) Heterobifunctional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dise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