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1197A - Hiv複製抑制劑 - Google Patents

Hiv複製抑制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1197A
TW201441197A TW103103712A TW103103712A TW201441197A TW 201441197 A TW201441197 A TW 201441197A TW 103103712 A TW103103712 A TW 103103712A TW 103103712 A TW103103712 A TW 103103712A TW 201441197 A TW201441197 A TW 2014411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unsubstituted
group
ring
aromatic heterocycl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3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ji Tomita
Yoshiyuki Taoda
Takashi Kawasuji
Tsutomu Iwaki
Toshiyuki Akiyama
Shuichi Sugiyama
Yoshinori Tamura
Masafumi Iwatsu
Original Assignee
Shionogi &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onogi & Co filed Critical Shionogi & Co
Publication of TW201441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119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8/06Peri-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8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HIV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56Ring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rings
    • C07D209/80[b, c]- or [b, d]-conden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2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 C07D22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21/04Ortho- or peri-condensed ring systems
    • C07D221/06Ring systems of three rings
    • C07D221/10Aza-phenanthrenes
    • C07D221/12Phenanthrid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2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 C07D22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21/04Ortho- or peri-condensed ring systems
    • C07D221/18Ring systems of four or more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2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2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23/18Dibenzazepines; Hydrogenated dibenzazep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2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even member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2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even member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25/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even member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two 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2-diazine rings
    • C07D237/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2-diazin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37/36Benzo-cinnol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 C07D241/3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41/3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s
    • C07D241/40Benzopyrazines
    • C07D241/44Benzopyrazin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 C07D243/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43/121,5-Benzodiazepines; Hydrogenated 1,5-benzodiazep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 C07D243/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43/38[b, e]- or [b, f]-condensed with 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65/28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 C07D265/34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ix member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67/02Seven-membered rings
    • C07D267/08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 C07D267/12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67/16Seven-membered ring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4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two six-membered rings
    • C07D267/20[b, f]-conden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61/00 - C07D271/00
    • C07D273/01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61/00 - C07D271/00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thiazole rings
    • C07D27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thiazol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75/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thiazol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with hetero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sulfur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79/021,2-Thiazines; Hydrogenated 1,2-th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8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ix member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81/02Seven-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8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75/00 - C07D283/00
    • C07D285/36Seven-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91/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78Ring systems having three or more relevant rings
    • C07D311/80Dibenzopyrans; Hydrogenated dibenzopyr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35/10Dibenzothiopyrans; Hydrogenated dibenzothiopyr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9/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6Peri-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07D491/056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oxy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6Peri-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5/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95/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8/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 C07D5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3/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 C07D5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3/06Peri-condensed system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尤其是HIV複製抑制活性之新穎化合物及含有其之醫藥、尤其是抗HIV藥。一種化合物,其由式(I)所表示□(式中,環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等;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等;n為1或2;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等;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等)。

Description

HIV複製抑制劑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之新穎化合物,進而詳細而言,關於一種抗HIV藥。
已知於病毒中,作為反轉錄病毒之一種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以下簡稱為HIV)成為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以下簡稱為愛滋病(AIDS))之原因。作為該愛滋病之治療藥,迄今為止,反轉錄酶抑制劑(AZT、3TC等)、蛋白酶抑制劑(茚地那韋(Indinavir)等)及整合酶(Integrase)抑制劑(雷特格韋(Raltegravir)等)為主流,但明確腎臟損傷等副作用或耐性病毒之產生等問題,期待開發出具有與該等不同之作用機制的抗HIV藥。
另外,於愛滋病之治療中,由於容易產生耐性病毒,因此當前報告有多劑併用療法較為有效。作為抗HIV藥,臨床上使用反轉錄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整合酶抑制劑此3種,但具有相同作用機制之藥劑屢次顯示出交叉耐性,或僅顯示附加效果,期待開發出不同作用機制之抗HIV藥。
於專利文獻1中,作為HIV反轉錄酶抑制劑,報告有具有羧甲基苯骨架之化合物。另外,作為結構與本發明相對類似之HIV複製抑制劑,報告有羧甲基吡啶衍生物(專利文獻2~8、14、19、23、33)、羧 甲基嘧啶衍生物(專利文獻8~11、21、28、29)、苯乙酸衍生物(專利文獻12~13、25、26、30、31)、三環性羧甲基吡啶衍生物(專利文獻15、27)、羧甲基吡啶酮衍生物(專利文獻16、22)、經取代之五員環化合物(專利文獻17)及經取代之六員環化合物(專利文獻18)。於專利文獻18中,未記載縮合三環系化合物之實施例。
於非專利文獻1及2中,記載有結構與本發明相對類似之化合物,但為與合成技術相關之文獻。於非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結構與本發明相對類似之化合物,但為與抗炎症劑相關之文獻。
進而,本申請者等人對HIV複製抑制劑提出專利申請(專利文獻20、專利文獻24、專利文獻32 WO2013/15762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08/071587號手冊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2007/131350號手冊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2009/062285號手冊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2009/062288號手冊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2009/062289號手冊
[專利文獻6]國際公開2009/062308號手冊
[專利文獻7]國際公開2010/130034號手冊
[專利文獻8]國際公開2010/130842號手冊
[專利文獻9]國際公開2011/015641號手冊
[專利文獻10]國際公開2011/076765號手冊
[專利文獻11]國際公開2012/033735號手冊
[專利文獻12]國際公開2012/003497號手冊
[專利文獻13]國際公開2012/003498號手冊
[專利文獻14]國際公開2012/065963號手冊
[專利文獻15]國際公開2012/066442號手冊
[專利文獻16]國際公開2012/102985號手冊
[專利文獻17]國際公開2012/137181號手冊
[專利文獻18]國際公開2012/140243號手冊
[專利文獻19]國際公開2013/012649號手冊
[專利文獻20]國際公開2013/002357號手冊
[專利文獻21]國際公開2013/025584號手冊
[專利文獻22]國際公開2013/043553號手冊
[專利文獻23]國際公開2013/073875號手冊
[專利文獻24]國際公開2013/062028號手冊
[專利文獻25]國際公開2013/103724號手冊
[專利文獻26]國際公開2013/103738號手冊
[專利文獻27]國際公開2013/123148號手冊
[專利文獻28]國際公開2013/134113號手冊
[專利文獻29]國際公開2013/134142號手冊
[專利文獻30]國際公開2013/159064號手冊
[專利文獻31]國際公開2012/145728號手冊
[專利文獻32]國際公開2013/157622號手冊
[專利文獻33]國際公開2014/009794號手冊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3卷、45號、18183-18193頁(2011年)
[非專利文獻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0卷、52號、17676-17677頁(2008年)
[非專利文獻3]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2卷、2號、161-171頁、(1977年)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抗病毒活性之新穎化合物。本發明較佳為提供一種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之抗HIV藥。更佳為提供一種基本骨架與先前之抗HIV藥不同且對HIV之變異株、耐性株亦有效的新穎之抗HIV藥。進而,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該等之合成中間物。
本發明者等人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了新穎之HIV複製抑制劑。進而,發現本發明化合物及含有該等之醫藥作為抗病毒藥(例:抗反轉錄病毒藥、抗HIV藥、抗HTLV-1(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藥、抗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貓愛滋病病毒)藥、抗SIV(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猴子愛滋病病毒)藥)、尤其是抗HIV藥、抗AIDS藥、或其相關疾病之治療藥等較為有用,從而完成以下所示之本發明。
(1)一種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該化合物由式(I)所表示:
(式中,環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 R1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1-R11,此處,X1為單鍵、-O-、-S-、-NR12-、-CO-、-SO2-、-O-CO-、-CO-O-、-NR12-CO-、-CO-NR12-、-NR12-CO-O-、-NR12-CO-NR13-、-NR12-SO2-或-SO2-NR12-,R1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12及R1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1為-NR12-、-CO-NR12-或-SO2-NR12-之情形時,R11及R1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1為-NR12-CO-NR13-之情形時,R11及R1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此處,R1亦可與環A之構成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2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硫基(-SH,Sulfanyl)、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氫硫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氫硫基,n為1或2,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以及R6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6-R61,此處,X6為單鍵、-O-、-S-、-NR62-、-CO-、-SO2-、-O-CO-、-CO-O-、-NR62-CO-、-CO-NR62-、-NR62-CO-O-、-NR62-CO-NR63-、-NR62-SO2-或-SO2-NR62-,R6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62及R6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6為-NR62-、-CO-NR62-或-SO2-NR62-之情形時,R61及R6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6為-NR62-CO-NR63-之情形時,R61及R6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其中,以下之化合物除外:[化2]
(2)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4為氫原子。
(3)如上述(1)或(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n為1。
(4)如上述(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可縮合成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非芳香族雜環或該等之縮合環,亦可與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構成環A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可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及/或亦可經1個以上之RA取代,此處,RA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A-RA1,XA為單鍵、-O-、-S-、-NRA2-、=N-、-CO-、-SO2-、-O-CO-、-CO-O-、-NRA2-CO-、-CO-NRA2-、-NRA2-CO-O-、-CO-O-NRA2-、-O-CO-NRA2-、-NRA2-O-CO-、-CO-NRA2-O-、-O-NRA2-CO-、-NRA2-CO- NRA3-、-NRA2-SO2-或-SO2-NRA2-,RA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A為單鍵之情形時,RA1不為氫原子)
RA2及RA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A為-NRA2-、-CO-NRA2-、-CO-O-NRA2-、-O-CO-NRA2-或-SO2-NRA2-之情形時,RA1及RA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A為-NRA2-CO-NRA3-之情形時,RA1及RA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此處,R1及RA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RA'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A'-RA'1,XA'為單鍵、-O-、-S-、-NRA'2-、=N-、-CO-、-SO2-、-O-CO-、-CO-O-、-NRA'2-CO-、-CO-NRA'2-、-NRA'2-CO-O-、-CO-O-NRA'2-、-O-CO-NRA'2-、-NRA'2-O-CO-、-CO-NRA'2-O-、-O-NRA'2-CO-、-NRA'2-CO-NRA'3-、-NRA'2-SO2-或-SO2-NRA'2-,RA'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A'為單鍵之情形時,RA'1不為氫原子)
RA'2及RA'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A'為-NRA'2-、-CO-NRA'2-、-CO-O-NRA'2-、-O-CO-NRA'2-或-SO2-NRA'2-之情形時,RA'1及RA'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A'為-NRA'2-CO-NRA'3-之情形時,RA'1及RA'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縮合成其他3~10員之單環或其他8~18員之縮合環的5~12員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
(7)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與其他5~10員環一起形成螺環之5~12員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
(8)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中之任一者。
[化3]
式中,環B、環C及環D分別獨立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亦可與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及/或亦可使構成各環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RB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B-RB1,此處,XB為單鍵、-O-、-S-、-NRB2-、=N-、-CO-、-SO2-、-O-CO-、-CO-O-、-NRB2-CO-、-CO-NRB2-、-NRB2-CO-O-、-CO-O-NRB2-、-O-CO-NRB2-、-NRB2-O-CO-、-CO-NRB2-O-、-O-NRB2-CO-、-NRB2-CO-NRB3-、-NRB2-SO2-或-SO2-NRB2-,RB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B為單鍵之情形時,RB1不為氫原子)
RB2及RB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B為-NRB2-、-CO-NRB2-、-CO-O-NRB2-、-O-CO-NRB2-或-SO2- NRB2-之情形時,RB1及RB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B為-NRB2-CO-NRB3-之情形時,RB1及RB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p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1及RB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B'取代,此處,RB'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B'-RB'1,此處,XB'為單鍵、-O-、-S-、-NRB'2-、=N-、-CO-、-SO2-、-O-CO-、-CO-O-、-NRB'2-CO-、-CO-NRB'2-、-NRB'2-CO-O-、-CO-O-NRB'2-、-O-CO-NRB'2-、-NRB'2-O-CO-、-CO-NRB'2-O-、-O-NRB'2-CO-、-NRB'2-CO-NRB'3-、-NRB'2-SO2-或-SO2-NRB'2-,RB'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B'為單鍵之情形時,RB'1不為氫原子)
RB'2及RB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B'為-NRB'2-、-CO-NRB'2-、-CO-O-NRB'2-、-O-CO-NRB'2-或-SO2-NRB'2-之情形時,RB'1及RB'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式基,於XB'為-NRB'2-CO-NRB'3-之情形時,RB'1及RB'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s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C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C-RC1,此處,XC為單鍵、-O-、-S-、-NRC2-、=N-、-CO-、-SO2-、-O-CO-、-CO-O-、-NRC2-CO-、-CO-NRC2-、-NRC2-CO-O-、-CO-O-NRC2-、-O-CO-NRC2-、-NRC2-O-CO-、-CO-NRC2-O-、-O-NRC2-CO-、-NRC2-CO-NRC3-、-NRC2-SO2-或-SO2-NRC2-,RC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C為單鍵之情形時,RC1不為氫原子)
RC2及RC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C為-NRC2-、-CO-NRC2-、-CO-O-NRC2-、-O-CO-NRC2-或-SO2-NRC2-之情形時,RC1及RC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C為-NRC2-CO-NRC3-之情形時,RC1及RC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q為0~12中之任一整數, RB及RC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B取代,以及RD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D-RD1,此處,XD為單鍵、-O-、-S-、-NRD2-、=N-、-CO-、-SO2-、-O-CO-、-CO-O-、-NRD2-CO-、-CO-NRD2-、-NRD2-CO-O-、-CO-O-NRD2-、-O-CO-NRD2-、-NRD2-O-CO-、-CO-NRD2-O-、-O-NRD2-CO-、-NRD2-CO-NRD3-、-NRD2-SO2-或-SO2-NRD2-,RD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D為單鍵之情形時,RD1不為氫原子)
RD2及RD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D為-NRD2-、-CO-NRD2-、-CO-O-NRD2-、-O-CO-NRD2-或-SO2-NRD2-之情形時,RD1及RD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D為-NRD2-CO-NRD3-之情形時,RD1及RD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C及RD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 之RC取代)
(9)如上述(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
(10)如上述(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
(11)如上述(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
[化6]
(12)如上述(9)至(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B為亦可與其他3~10員環一起形成螺環之5~10員環。
(13)如上述(9)至(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為1以上。
(14)如上述(1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15)如上述(10)或(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C為3~10員環。
(16)如上述(10)或(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q為1以上。
(17)如上述(16)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C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18)如上述(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D為3~10員環。
(19)如上述(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為1以上。
(20)如上述(1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D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21)如上述(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為0~3之整數。
(22)如上述(10)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及q分別獨立為0~3之整數。
(23)如上述(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q及r分別獨立為0~3之整數。
(24)如上述(1)至(2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1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1-R11,此處,X1為單鍵、-O-、-S-、-NR12-、-CO-、-SO2-、-O-CO-、-CO-O-、-NR12-CO-、-CO-NR12-、-NR12-CO-O-、-NR12-CO-NR13-、-NR12-SO2-或-SO2-NR12-,R1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12及R1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1為-NR12-、-CO-NR12-或-SO2-NR12-之情形時,R11及R1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1為-NR12-CO-NR13-之情形時,R11及R1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25)如上述(1)至(2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1為氫原子、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26)如上述(2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27)如上述(9)及(12)至(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a)所表示:[化7] 且環B'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p為0~11中之任一整數,s為0~11中之任一整數。
(28)如上述(10)及(12)至(1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b)所表示: 且環B'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p為0~11中之任一整數,s為0~11中之任一整數。
(29)如上述(11)至(2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c")所表示:[化9] 且環B'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p為0~11中之任一整數,s為0~11中之任一整數。
(30)如上述(8)至(20)及(27)至(2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31)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32)如上述(1)至(3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
(33)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式所表示
(式中,環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1為烷基;或者R1亦可與環A之構成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2為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R6為烷基)。
(34)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任一式所表示[化11]
(式中,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R6為烷基;環B、環C、環D、環E、及環B'分別獨立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各環較佳為5~11員環,更佳為6~10員環,進而較佳為6~8員環);環E與環C同義;RB'及RE分別獨立並與RC同義;t為0~12中之任一整數;其他符號與上述(8)同義)。
(35)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任一式所表示
[化13-1]
(式中,環C及環D分別獨立,較佳為苯環或5~8員之雜環;環B'較佳為5~8員之雜環;環E較佳為可橋接之5~8員之碳環;RB"及RB'''分別獨立,較佳為選自由氫、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甲醯基、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烷基及經取代之磺醯基所構成之群中之基;虛線表示鍵結之存在或不存在;k及m分別獨立,較佳為0~4,更佳為0~2之整數;其他符號與上述(34)同義)。
(36)如上述(3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2-1)、(I-2-2)、(I-2-3)或(I-2-4)所表示。
(37)如上述(3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及RC分別獨立為選自由鹵素、烷基、鹵化烷基、羥基、烷氧基、鹵化烷氧基、側氧基、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所構成之群中之基。
(38)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式所表示
(式中,R1為烷基;R2為可經烷氧基或甲基取代之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環C為苯環或5~8員之雜環;RB為烷基;m為0~4之整數;RC分別獨立為鹵素、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鹵化烷氧基、側氧基、胺基、或者單或二烷基胺基;q為0~4之整數;m較佳為0~2,更佳為1;q較佳為0~2)。
(39)如上述(3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式 所表示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38)同義)
m較佳為0~2,更佳為1;q較佳為0~2。
(40)如上述(3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C為5~8員之雜環。
(41)如上述(3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任一式所表示[化13-5]
[化13-6]
(式中,q為0~3之整數;其他符號與上述(38)同義)
m較佳為0~2,更佳為1;q較佳為0~2。
(42)如上述(1)至(4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3為以下所示之任一基,該基分別獨立,較佳為亦可經選自由烷基、烷氧基、鹵素、羥基、羥烷基、烷氧基烷基、鹵化烷基、側氧基、胺基、單或二烷基胺基、胺基烷基、單或二烷基胺基烷基及氰基所構成之群中之相同或不同之1~4個基取代,[化14]
(43)如上述(1)至(4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3為以下所示之任一基,[化16]
(44)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含有如上述(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
(45)如上述(44)之醫藥組合物,其具有抗HIV作用。
(46)一種病毒感染症之治療或預防方法,其特徵在於對人類投予如上述(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較佳為針對於抗病毒性而投予有效量。
(47)如上述(46)之治療或預防方法,其係針對於HIV感染症。
(48)如上述(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係用於病毒感染症之治療或預防。
(49)如上述(4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係用於HIV感染症之治療或預防。
(50)一種如上述(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之用途,其係用以製造病毒感染症之治療劑或預防劑。
(51)如上述(50)之用途,其係用以製造HIV感染症之治療劑或預防劑。
本發明化合物對於病毒尤其是HIV(例:HIV-1)或其耐性病毒具有複製抑制活性。因此,對於病毒感染症(例:愛滋病)等之預防或治療較為有用。另外,本發明化合物作為抗病毒劑之合成中間物亦較為有用。
以下,對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各用語之意義進行說明。各用語只要無特別說明,則於單獨使用之情形或與其他用語組合使用之情形時,均以相同之意義使用。
所謂「鹵素」,包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尤佳為氟原子及氯原子。
所謂「烷基」,包含碳數1~15、較佳為碳數1~10、更佳為碳數1~6、進而較佳為碳數1~4之直鏈或分支狀之烴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
作為「烷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作為進而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
所謂「烯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個以上之雙鍵之碳數2~ 15、較佳為碳數2~10、更佳為碳數2~6、進而較佳為碳數2~4之直鏈或分支狀之烴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異丁烯基、戊烯基(Prenyl)、丁二烯基、戊烯基(Pentenyl)、異戊烯基、戊二烯基、己烯基、異己烯基、己二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等。
作為「烯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
所謂「炔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個以上之三鍵之碳數2~10、較佳為碳數2~8、進而較佳為碳數2~6、進而較佳為碳數2~4之直鏈或分支狀之烴基。例如包含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辛炔基、壬炔基、癸炔基等。該等亦可進而在任意位置具有雙鍵。
作為「炔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
所謂「伸烷基」,包含碳數1~15、較佳為碳數1~10、更佳為碳數1~6、進而較佳為碳數1~4之直鏈或分支狀之二價烴基。例如可列舉亞甲基、伸乙基、三亞甲基、伸丙基、四亞甲基、五亞甲基、六亞甲基等。
所謂「伸烯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個以上之雙鍵之碳數2~15、較佳為碳數2~10、更佳為碳數2~6、進而較佳為碳數2~4之直鏈或分支狀之二價烴基。例如可列舉伸乙烯基、伸丙烯基、伸丁烯基、伸戊烯基等。
所謂「伸炔基」,包含在任意位置具有1個以上之三鍵之碳數2~15、較佳為碳數2~10、更佳為碳數2~6、進而較佳為碳數2~4之直鏈或分支狀之二價烴基。該等亦可進而在任意位置具有雙鍵。例如可 列舉伸乙炔基、伸丙炔基、伸丁炔基、伸戊炔基、伸己炔基等。
所謂「碳環」,意指單環或2環以上之環式烴,包含縮合環、螺環及橋接式環。縮合環、螺環及橋接式環之環構成原子亦可包含雜原子。單環之碳環包含芳香族碳環及非芳香族碳環。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碳環,較佳為碳數3~16、更佳為碳數3~12、進而較佳為碳數4~8。例如可列舉環烷烴、環烯烴等。
作為「環烷烴」,可列舉環丙烷、環丁烷、環戊烷、環己烷、環庚烷、環辛烷、環壬烷等。
作為「環烯烴」,可列舉環丙烯、環丁烯、環戊烯、環己烯、環庚烯、環己二烯等。
所謂「雜環」,意指於環內具有1個以上、較佳為1~4個自O、S及N中任意選擇之相同或不同之雜原子的單環或2環以上之環,包含縮合環、螺環及橋接式環。縮合環、螺環及橋接式環之環構成原子亦可不含雜原子。單環之雜環包含芳香族雜環及非芳香族雜環。2環以上之雜環亦包含上述「碳環」與單環或2環以上之雜環縮合而成者。雜環較佳為5~7員或8~12員。
「碳環」及「雜環」亦包含以如下方式形成橋接式環或螺環之環。所謂「橋接式環」,意指具有構成環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藉由伸烷基、伸烯基、伸炔基等而橋接之結構的環。
所謂「芳香族碳環式基」,意指單環或2環以上之芳香族烴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作為「芳香族碳環式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苯基。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式基」,意指單環或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飽和烴基或非芳香族不飽和烴基。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亦包含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中之環與單環或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縮合而成者。
進而,「非芳香族碳環式基」亦包含以如下方式橋接之基或形成螺環之基。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較佳為碳數3~16、更佳為碳數3~12、進而較佳為碳數4~8。例如可列舉環烷基、環烯基等。
作為「環烷基」,較佳為碳數3~10、更佳為碳數3~7,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等。
作為「環烯基」,可列舉環丙烯基、環丁烯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環庚烯基、環己二烯基等。
作為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例如可列舉二氫茚基、茚基、苊基、四氫萘基、茀基、二氫茚基等。
「芳香族雜環式基」,意指於環內具有1個以上自O、S及N中任意選擇之相同或不同之雜原子的單環或2環以上之芳香族環式基。
2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式基亦包含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中之環與單環或2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式基縮合而成者。
作為單環之芳香族雜環式基,較佳為5~10員,更佳為5員或6員。例如可列舉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吡啶基、嗒基、嘧啶基、吡嗪基、三唑基、三嗪基、四唑基、呋喃基、噻吩基、異唑基、唑基、二唑基、異噻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等。
作為2環之芳香族雜環式基,較佳為8~18員,例如可列舉:吲哚基、異吲哚基、吲唑基、吲哚嗪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啉基、呔基、喹唑啉基、萘啶基、喹啉基、嘌呤基、喋啶基、苯并咪唑基、苯并異唑基、苯并唑基、苯并二唑基、苯并異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呋喃基、異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三唑基、咪唑并吡啶基、三唑并吡啶基、咪唑并噻唑基、吡嗪并嗒基、唑并吡啶基、噻唑并吡啶基等。
作為3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式基,較佳為11~26員,例如可列舉咔唑基、吖啶基、基、啡噻嗪基、啡噻基、啡基、二苯并呋喃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意指於環內具有1個以上自O、S及N中任意選擇之相同或不同之雜原子的單環或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環式基。
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亦包含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式基」中之各環與單環或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縮合而成者。
進而,「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亦包含以如下方式橋接之基或形成螺環之基。
[化20]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較佳為3~8員,更佳為5員或6員。例如可列舉:二氧雜環己基、噻喃基、環氧乙烷基、氧雜環丁基、氧硫雜環戊基、氮雜環丁基、噻烷基、噻唑烷基、吡咯啶基、吡咯啉基、咪唑啶基、咪唑啉基、吡唑啶基、吡唑啉基、哌啶基、哌嗪基、啉基、嗎啉基、硫代啉基、硫代嗎啉基、二氫吡啶基、四氫吡啶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吡喃基、二氫噻唑基、四氫噻唑基、四氫異噻唑基、二氫基、六氫氮呯基、四氫二氮呯基、四氫嗒基、六氫嘧啶基、二氧雜環戊烷基、二基、氮丙啶基、二氧雜啉基、氧雜環庚烷基、四氫噻吩基、噻吩基、噻基等。
作為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例如可列舉吲哚啉基、異吲哚啉基、烷基、異烷基、二氫苯并呋喃基、苯并間二氧雜環戊烯基、苯并二氧雜環己基、苯并啉基等。
所謂「羥烷基」,意指1個以上之羥基取代鍵結於上述「烷基」之碳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甲基、1-羥乙基、2-羥乙基、1-羥丙基、2-羥丙基、1,2-羥乙基等。
作為「羥烷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羥基甲基。
所謂「烷氧基」,意指上述「烷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戊氧基、異戊氧基、己氧基等。
作為「烷氧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第三丁氧基。
所謂「烯氧基」,意指上述「烯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 可列舉乙烯氧基、烯丙氧基、1-丙烯氧基、2-丁烯氧基、2-戊烯氧基、2-己烯氧基、2-庚烯氧基、2-辛烯氧基等。
所謂「炔氧基」,意指上述「炔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氧基、1-丙炔氧基、2-丙炔氧基、2-丁炔氧基、2-戊炔氧基、2-己炔氧基、2-庚炔氧基、2-辛炔氧基等。
所謂「鹵代烷基」,意指1個以上之上述「鹵素」鍵結於上述「烷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單氟甲基、單氟乙基、單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單氯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1,2-二溴乙基、1,1,1-三氟丙烷-2-基等。
作為「鹵代烷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三氟甲基、三氯甲基。
所謂「鹵代烷氧基」,意指上述「鹵代烷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單氟甲氧基、單氟乙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氯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三氯乙氧基等。
作為「鹵代烷氧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三氟甲氧基、三氯甲氧基。
所謂「烷氧基烷基」,意指上述「烷氧基」鍵結於上述「烷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等。
所謂「烷氧基烷氧基」,意指上述「烷氧基」鍵結於上述「烷氧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等。
所謂「烷基羰基」,意指上述「烷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羰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異丙基羰基、第三丁基羰基、異丁基羰基、第二丁基羰基、戊基羰基、異戊基羰基、己基羰基等。
作為「烷基羰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羰基、乙基羰 基、正丙基羰基。
所謂「烯基羰基」,意指上述「烯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羰基、丙烯基羰基等。
所謂「炔基羰基」,意指上述「炔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羰基、丙炔基羰基等。
所謂「單烷基胺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胺基、乙基胺基、異丙胺基等。
作為「單烷基胺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胺基、乙基胺基。
所謂「二烷基胺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N,N-二異丙胺基、N-甲基-N-乙基胺基、N-異丙基-N-乙基胺基等。
作為「二烷基胺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
所謂「烷基磺醯基」,意指上述「烷基」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基磺醯基、異丙基磺醯基、第三丁基磺醯基、異丁基磺醯基、第二丁基磺醯基等。
作為「烷基磺醯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
所謂「烯基磺醯基」,意指上述「烯基」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磺醯基、丙烯基磺醯基等。
所謂「炔基磺醯基」,意指上述「炔基」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磺醯基、丙炔基磺醯基等。
所謂「單烷基羰基胺基」,意指上述「烷基羰基」取代鍵結於胺 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丙基羰基胺基、異丙基羰基胺基、第三丁基羰基胺基、異丁基羰基胺基、第二丁基羰基胺基等。
作為「單烷基羰基胺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
所謂「二烷基羰基胺基」,意指上述「烷基羰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2個烷基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二甲基羰基胺基、二乙基羰基胺基、N,N-二異丙基羰基胺基等。
作為「二烷基羰基胺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二甲基羰基胺基、二乙基羰基胺基。
所謂「單烷基磺醯胺基」,意指上述「烷基磺醯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磺醯胺基、乙基磺醯胺基、丙基磺醯胺基、異丙基磺醯胺基、第三丁基磺醯胺基、異丁基磺醯胺基、第二丁基磺醯胺基等。
作為「單烷基磺醯胺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磺醯胺基、乙基磺醯胺基。
所謂「二烷基磺醯胺基」,意指上述「烷基磺醯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2個烷基磺醯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二甲基磺醯胺基、二乙基磺醯胺基、N,N-二異丙基磺醯胺基等。
作為「二烷基羰基胺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二甲基磺醯胺基、二乙基磺醯胺基。
所謂「烷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亞胺基、乙基亞胺基、正丙基亞胺基、異丙基亞胺基等。
所謂「烯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烯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亞胺基、丙烯基亞胺基等。
所謂「炔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炔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亞胺基、丙炔基亞胺基等。
所謂「烷基羰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烷基羰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羰基亞胺基、乙基羰基亞胺基、正丙基羰基亞胺基、異丙基羰基亞胺基等。
所謂「烯基羰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烯基羰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羰基亞胺基、丙烯基羰基亞胺基等。
所謂「炔基羰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炔基羰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羰基亞胺基、丙炔基羰基亞胺基等。
所謂「烷氧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烷氧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亞胺基、乙氧基亞胺基、正丙氧基亞胺基、異丙氧基亞胺基等。
所謂「烯氧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烯氧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氧基亞胺基、丙烯氧基亞胺基等。
所謂「炔氧基亞胺基」,意指上述「炔氧基」取代鍵結於亞胺基之氮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氧基亞胺基、丙炔氧基亞胺基等。
所謂「烷基羰氧基」,意指上述「烷基羰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羰氧基、乙基羰氧基、丙基羰氧基、異丙基羰氧 基、第三丁基羰氧基、異丁基羰氧基、第二丁基羰氧基等。
作為「烷基羰氧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羰氧基、乙基羰氧基。
所謂「烯基羰氧基」,意指上述「烯基羰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羰氧基、丙烯基羰氧基等。
所謂「炔基羰氧基」,意指上述「炔基羰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羰氧基、丙炔基羰氧基等。
所謂「烷基磺醯氧基」,意指上述「烷基磺醯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丙基磺醯氧基、異丙基磺醯氧基、第三丁基磺醯氧基、異丁基磺醯氧基、第二丁基磺醯氧基等。
作為「烷基磺醯氧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
所謂「烯基磺醯氧基」,意指上述「烯基磺醯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磺醯氧基、丙烯基磺醯氧基等。
所謂「炔基磺醯氧基」,意指上述「炔基磺醯基」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磺醯氧基、丙炔基磺醯氧基等。
所謂「烷氧基羰基」,意指上述「烷氧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戊氧基羰基、異戊氧基羰基、己氧基羰基等。
作為「烷氧基羰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
所謂「烯氧基羰基」,意指上述「烯氧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氧基羰基、丙烯氧基羰基等。
所謂「炔氧基羰基」,意指上述「炔氧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 例如可列舉乙炔氧基羰基、丙炔氧基羰基等。
所謂「烷基氫硫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氫硫基、乙基氫硫基、正丙基氫硫基、異丙基氫硫基等。
所謂「烯基氫硫基」,意指上述「烯基」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氫硫基、丙烯基氫硫基等。
所謂「炔基氫硫基」,意指上述「炔基」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氫硫基、丙炔基氫硫基等。
所謂「烷基亞磺醯基」,意指上述「烷基」鍵結於亞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亞磺醯基、乙基亞磺醯基、正丙基亞磺醯基、異丙基亞磺醯基等。
所謂「烯基亞磺醯基」,意指上述「烯基」鍵結於亞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亞磺醯基、丙烯基亞磺醯基等。
所謂「炔基亞磺醯基」,意指上述「炔基」鍵結於亞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亞磺醯基、丙炔基亞磺醯基等。
所謂「單烷基胺甲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甲醯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胺甲醯基、乙基胺甲醯基等。
所謂「二烷基胺甲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甲醯基之氮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二甲基胺甲醯基、二乙基胺甲醯基等。
所謂「單烷基胺磺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磺醯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甲基胺磺醯基、二甲基胺磺醯基等。
所謂「二烷基胺磺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磺醯基之氮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二甲基胺甲醯基、二乙基胺甲醯基等。
所謂「三烷基矽烷基」,意指3個上述「烷基」鍵結於矽原子上之基。3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三甲基矽烷基、三乙基矽烷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等。
「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芳香族雜環烷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及「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之烷基部分亦與上述「烷基」相同。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基」或芳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基。例如可列舉苄基、苯乙基、苯基丙炔基、二苯甲基、三苯甲基、萘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作為「芳香族碳環烷基」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苄基、苯乙基、二苯甲基。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環烷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基、環丁基甲基、環戊基甲基、環己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基。另外,「芳香族雜環烷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基、呋喃基甲基、咪唑基甲基、吲哚基甲基、苯并噻吩基甲基、唑基甲基、異唑基甲基、噻唑基甲基、異噻唑基甲基、吡唑基甲基、異吡唑基甲基、吡咯啶基甲基、苯并唑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化23]
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基。另外,「非芳香族雜環烷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基、啉基乙基、哌啶基甲基、哌嗪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例如可列舉苄氧基、苯乙氧基、苯基丙炔氧基、二苯甲氧基、三苯甲氧基、萘基甲氧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氧基、環丁基甲氧基、環戊基甲氧基、環己基甲氧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氧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另外,「芳香族雜環烷氧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氧基、呋喃基甲氧基、咪唑基甲氧基、吲哚基甲氧基、苯并噻吩基甲氧基、唑基甲氧基、異唑基甲氧基、噻唑基甲氧基、異噻唑基甲氧基、吡唑基甲氧基、異吡唑基甲氧基、吡咯啶基甲氧基、苯并唑基甲氧基、以下所示之基[化27]
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另外,「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氧基、啉基乙氧基、哌啶基甲氧基、哌嗪基甲氧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基氫硫基。例如可列舉苄基氫硫基、苯乙基氫硫基、苯基丙炔基氫硫基、二苯甲基氫硫基、三苯甲基氫硫基、萘基甲基氫硫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基氫硫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 碳環烷基氫硫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基氫硫基、環丁基甲基氫硫基、環戊基甲基氫硫基、環己基甲基氫硫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基氫硫基。另外,「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基氫硫基、呋喃基甲基氫硫基、咪唑基甲基氫硫基、吲哚基甲基氫硫基、苯并噻吩基甲基氫硫基、唑基甲基氫硫基、異唑基甲基氫硫基、噻唑基甲基氫硫基、異噻唑基甲基氫硫基、吡唑基甲基氫硫基、異吡唑基甲基氫硫基、吡咯啶基甲基氫硫基、苯并唑基甲基氫硫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基氫硫基。另外,「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基氫硫基、啉基乙基氫硫基、哌啶基甲基氫硫基、哌嗪基甲基氫硫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羰基。例如可列舉苄氧基羰基、苯乙氧基羰基、苯基丙炔氧基羰基、二苯甲氧基羰基、三苯甲氧基羰基、萘基甲氧基羰基、以下所示之基[化29]
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羰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氧基羰基、環丁基甲氧基羰基、環戊基甲氧基羰基、環己基甲氧基羰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羰基。另外,「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氧基羰基、呋喃基甲氧基羰基、咪唑基甲氧基羰基、吲哚基甲氧基羰基、苯并噻吩基甲氧基羰基、唑基甲氧基羰基、異唑基甲氧基羰基、 噻唑基甲氧基羰基、異噻唑基甲氧基羰基、吡唑基甲氧基羰基、異吡唑基甲氧基羰基、吡咯啶基甲氧基羰基、苯并唑基甲氧基羰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羰基。另外,「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氧基、啉基乙氧基、哌啶基甲氧基、哌嗪基甲氧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烷基。例如可列舉苄氧基甲基、苯乙氧基甲基、苯基丙炔氧基甲基、二苯甲氧基甲基、三苯甲氧基甲基、萘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烷基。另外,「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亦包含非芳香族碳環所鍵結之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氧基甲基、環丁基甲氧基甲基、環戊基甲氧基甲基、環己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烷基。另外,「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亦包含芳香族雜環所鍵結之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氧基甲基、呋喃基甲氧基甲基、咪唑基甲氧基甲基、吲哚基甲氧基甲基、苯并噻吩基甲氧基甲基、唑基甲氧基甲基、異唑基甲氧基甲基、噻唑基甲氧基甲基、異噻唑基甲氧基甲基、吡唑基甲氧基甲基、異吡唑基甲氧基甲基、吡咯啶基甲氧基甲基、苯并唑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烷氧基烷基。另外,「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亦包含非芳香族雜環所鍵結之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式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氧基甲基、啉基乙氧基甲基、哌啶基甲氧基甲基、哌嗪基甲氧基甲基、以下所示之基
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苄基胺基、苯乙基胺基、苯基丙炔基胺基、二苯甲基胺基、三苯甲基胺基、萘基甲基胺基、二苄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基胺基、環丁基甲基胺基、環戊基甲基胺基、環己基甲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基胺基、呋喃基甲基胺基、咪唑基甲基胺基、吲哚基甲基胺基、苯并噻吩基甲基胺基、唑基甲基胺基、異唑基甲基胺基、噻唑基甲基胺基、異噻唑基甲基胺基、吡唑基甲基胺基、異吡唑基甲基胺基、吡咯啶基甲基胺基、苯并唑基甲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基胺基、啉基乙基胺基、哌啶基甲基胺基、哌嗪 基甲基胺基等。
「芳香族碳環氧基」、「芳香族碳環胺基」、「芳香族碳環羰基」、「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芳香族碳環氫硫基」及「芳香族碳環磺醯基」之「芳香族碳環」部分亦與上述「芳香族碳環式基」相同。
所謂「芳香族碳環氧基」,意指「芳香族碳環」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萘氧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胺基」,意指「芳香族碳環」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胺基、萘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羰基」,意指「芳香族碳環」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羰基、萘基羰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氧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羰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氫硫基」,意指「芳香族碳環」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氫硫基、萘基氫硫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磺醯基」,意指「芳香族碳環」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等。
「非芳香族碳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羰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氫硫基」及「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之「非芳香族碳環」部分亦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相同。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氧基」,意指「非芳香族碳環」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氧基、環己氧基、環己烯氧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胺基」,意指「非芳香族碳環」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胺基、環己胺基、環己烯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羰基」,意指「非芳香族碳環」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羰基、環己基羰基、環己烯基羰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氧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氧基羰基、環己氧基羰基、環己烯氧基羰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羰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羰基胺基、環己基羰基胺基、環己烯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氫硫基」,意指「非芳香族碳環」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氫硫基、環己基氫硫基、環己烯基氫硫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意指「非芳香族碳環」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環己烯基磺醯基等。
「芳香族雜環氧基」、「芳香族雜環胺基」、「芳香族雜環羰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芳香族雜環氫硫基」及「芳香族雜環磺醯基」之「芳香族雜環」部分亦與上述「芳香族雜環式基」相同。
所謂「芳香族雜環氧基」,意指「芳香族雜環」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氧基、唑基氧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胺基」,意指「芳香族雜環」取代鍵結於胺基 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胺基、唑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羰基」,意指「芳香族雜環」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羰基、唑基羰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氧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氧基羰基、唑基氧基羰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羰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羰基胺基、唑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氫硫基」,意指「芳香族雜環」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氫硫基、唑基氫硫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意指「芳香族雜環」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磺醯基、唑基磺醯基等。
「非芳香族雜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羰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氫硫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之「非芳香族雜環」部分亦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式基」相同。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意指「非芳香族雜環」鍵結於氧原子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氧基、四氫呋喃基氧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胺基」,意指「非芳香族雜環」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胺基、四氫呋喃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羰基」,意指「非芳香族雜環」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羰基、四氫呋喃基羰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氧 基」鍵結於羰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氧基羰基、四氫呋喃基氧基羰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羰基」取代鍵結於胺基之氮原子上之1個或2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羰基胺基、四氫呋喃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氫硫基」,意指「非芳香族雜環」取代鍵結於氫硫基之硫原子上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氫硫基、四氫呋喃基氫硫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意指「非芳香族雜環」鍵結於磺醯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磺醯基、四氫呋喃基磺醯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鹵代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鹵代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單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單烷基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烷基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單烷基磺醯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烷基磺醯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亞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亞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亞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單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單烷基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烷基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烯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炔基」等取代基,可列舉以下之取代基。亦可使任意位置之碳原子與選自以下之取代基中之1個以上之相同或不同的較佳為1~4個、更佳為1~3個基鍵結。
取代基:鹵素、羥基、羧基、胺基、亞胺基、羥基胺基、羥基亞胺基、甲醯基、甲醯氧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氫硫基、亞磺酸基、磺基、硫代甲醯基、硫代羧基、二硫代羧基、硫代胺甲醯基、氰基、硝基、亞硝基、疊氮基、肼基、脲基、脒基、胍基、三烷基矽烷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鹵代烷氧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單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烯基磺醯基、炔基磺醯基、單烷基羰基胺基、二烷基羰基胺基、單烷基磺醯胺基、二烷基磺醯胺基、烷基亞胺基、烯基亞胺基、炔基亞胺基、烷基羰基亞胺基、烯基羰基亞胺基、炔基羰基亞胺基、烷氧基亞胺基、烯氧基亞胺基、炔氧基亞胺基、烷基羰氧基、烯基羰氧基、炔基羰氧基、烷基磺醯氧基、烯基磺醯氧基、炔基磺醯氧基、烷氧基羰基、烯氧基羰基、炔氧基羰基、烷基氫硫基、烯基氫硫基、炔基氫硫基、烷基亞磺 醯基、烯基亞磺醯基、炔基亞磺醯基、單烷基胺甲醯基、二烷基胺甲醯基、單烷基胺磺醯基、二烷基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氫硫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氫硫基」、以及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及「非芳香族雜環」之環上、以及「碳環」及「雜環」之環上之取代基,可列舉以下之取代基。亦可使環上之任意位置之原子與選自以下之取代基中之1個以上之相同或不同的較佳為1~4個、更佳為1~3個基鍵結。
取代基:鹵素、羥基、羧基、胺基、亞胺基、羥基胺基、羥基 亞胺基、甲醯基、甲醯氧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氫硫基、亞磺酸基、磺基、硫代甲醯基、硫代羧基、二硫代羧基、硫代胺甲醯基、氰基、硝基、亞硝基、疊氮基、肼基、脲基、脒基、胍基、三烷基矽烷基、烷基、烯基、炔基、鹵烷基、羥烷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鹵代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碳基、烯基羰基、炔基羰基、單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烯基磺醯基、炔基磺醯基、單烷基羰基胺基、二烷基羰基胺基、單烷基磺醯胺基、二烷基磺醯胺基、烷基亞胺基、烯基亞胺基、炔基亞胺基、烷基羰基亞胺基、烯基羰基亞胺基、炔基羰基亞胺基、烷氧基亞胺基、烯氧基亞胺基、炔氧基亞胺基、烷基羰氧基、烯基羰氧基、炔基羰氧基、烷基磺醯氧基、烯基磺醯氧基、炔基磺醯氧基、烷氧基羰基、烯氧基羰基、炔氧基羰基、烷基氫硫基、烯基氫硫基、炔基氫硫基、烷基亞磺醯基、烯基亞磺醯基、炔基亞磺醯基、單烷基胺甲醯基、二烷基胺甲醯基、單烷基胺磺醯基、二烷基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芳香族雜環式基、非芳香族雜環式基、芳香族碳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芳香族雜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芳香族碳環胺基、非芳香族碳環胺基、芳香族雜環胺基、非芳香族雜環胺基、芳香族碳環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芳香族雜環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芳香族雜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氫硫基、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氫硫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 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烷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氫硫基、非芳香族碳環氫硫基、芳香族雜環氫硫基、非芳香族雜環氫硫基、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芳香族碳環磺醯基、芳香族雜環磺醯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另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亦可經「側氧基」取代。於該情形時,意指以如下方式取代碳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之基。
進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亦可以如下方式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或與其他環、例如環烷烴、環烯烴、環炔烴、環氧乙烷、氧雜環丁烷醇、環硫乙烷等一起形成螺環。
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之非芳香族碳環、及非芳香族雜環部分亦可與上述同樣地經「側氧基」取代。
將式(I)所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I))中之較佳之態樣示於以下。
環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亦可縮合成其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或該等之縮合環,亦可與其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及/或亦可使構成環A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藉由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炔基而橋接。
R1亦可與環A之構成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
作為環A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以下之1)~4)。
1)5~12員,較佳為5~10員,更佳為7~10員之單環。
2)縮合成其他3~10員之單環或其他8~18員之縮合環之5~10員環。
更佳為縮合成其他5~7員之單環(例:碳環、雜環)之5~7員環(較佳為含有N或S原子作為環構成原子之雜環)。
3)與其他3~4員環或5~10員環一起形成螺環之5~10員環。
4)可縮合成其他3~10員之單環或其他8~18員之縮合環之11~12員環。
環A進而較佳為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亦可縮合成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非芳香族雜環或該等之縮合環,亦可與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及/或亦可使構成環A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
環A尤佳為可經取代之5~7員雜環。該雜環較佳為含有1~2個N原子,亦可與可經取代之苯環或可經取代之5~7員雜環縮合。環A亦 可經1個以上、較佳為1~4個之RA取代。此處,RA分別獨立,較佳為鹵素、氰基、硝基、氧基或-XA-RA1
XA較佳為單鍵、-O-、-S-、-NRA2-、=N-、-CO-、-SO2-、-O-CO-、-CO-O-、-NRA2-CO-、-CO-NRA2-、-NRA2-CO-O-、-CO-O-NRA2-、-O-CO-NRA2-、-NRA2-O-CO-、-CO-NRA2-O-、-O-NRA2-CO-、-NRA2-CO-NRA3-、-NRA2-SO2-或-SO2-NRA2-。XA更佳為單鍵、-O-、-NRA2-、-CO-、-SO2-、或-CO-O-。RA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A為單鍵之情形時,RA1不為氫原子。RA1更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A2及RA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更佳為氫原子。
於XA為-NRA2-、-CO-NRA2-、-CO-O-NRA2-、-O-CO-NRA2-或-SO2-NRA2-之情形時,RA1及RA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A為-NRA2-CO-NRA3-之情形時,RA1及RA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A分別獨立,更佳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單或二烷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作為該等之取代基,可例示鹵素、羥基、胺基。
R1及RA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較佳為5~8員環,更佳為6~7員環及/或雜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此處,RA'分別獨立,較佳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A'-RA'1
XA'較佳為單鍵、-O-、-S-、-NRA'2-、=N-、-CO-、-SO2-、-O-CO-、-CO-O-、-NRA'2-CO-、-CO-NRA'2-、-NRA'2-CO-O-、-CO-O-NRA'2-、-O-CO-NRA'2-、-NRA'2-O-CO-、-CO-NRA'2-O-、-O-NRA'2-CO-、-NRA'2-CO-NRA'3-、-NRA'2-SO2-或-SO2-NRA'2-。
RA'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A'為單鍵之情形時,RA'1不為氫原子)
RA'2及RA'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A'為-NRA'2-、-CO-NRA'2-、-CO-O-NRA'2-、-O-CO-NRA'2-或-SO2-NRA'2-之情形時,RA'1及RA'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A'為-NRA'2-CO-NRA'3-之情形時,RA'1及RA'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環A較佳為以下所示之環中之任一者。
環B、環C及環D分別獨立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較佳為6~12員,更佳為6~8員環,亦可與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及/或亦可使構成各環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
環B較佳為可與其他3~4員環或5~10員環一起形成螺環之5~10員環,更佳為雜環、尤其是含氮雜環。另外,環B亦較佳為11~12員環。
於環A為式(I'a)所示之環之情形時,環B更佳為7~10員環。
於環A為式(I'b)所示之環之情形時,環B較佳為6~8員之雜環。
環B較佳為包含1~3條雙鍵,更佳為以下所示之環。於為螺環之情形時,相當於環B-環E。
[化41]
[化42]
上述式中,較佳為任一雙鍵部分均為與化合物(I)之母核苯環之縮合部位。
環C較佳為3~10員環,更佳為5~8員環,進而較佳為5~6員環。
環C較佳為噻吩、硫戊環、呋喃、四氫呋喃、吡咯啶、吡咯啉、吡咯、咪唑、咪唑啶、咪唑啉、吡唑、吡唑啶、吡唑啉、三唑、四唑、唑、唑啶、唑啉、二唑、異唑、噻唑、四氫噻唑、噻二唑、異噻唑、苯、吡啶、嘧啶、嗒、吡、三或環烯烴,更佳為噻吩、呋喃、吡咯啶、三唑、四唑、異唑、苯、吡啶或環己烯。
環C亦較佳為硫雜重氮離胺酸及四氫吡啶。
環D較佳為3~10員環,更佳為5~8員環,進而較佳為5~6員環。
環D較佳為噻吩、硫戊環、呋喃、四氫呋喃、吡咯啶、吡咯啉、吡咯、咪唑、咪唑啶、咪唑啉、吡唑、吡唑啶、吡唑啉、三唑、四唑、唑、唑啶、唑啉、二唑、異唑、噻唑、四氫噻唑、噻二唑、異噻唑、苯、吡啶、嘧啶、嗒、吡、三、環烷烴或環烯烴,更佳為噻吩、異唑或苯。
RB分別獨立,較佳為氫、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B-RB1
XB較佳為單鍵、-O-、-S-、-NRB2-、=N-、-CO-、-SO2-、-O-CO-、-CO-O-、-NRB2-CO-、-CO-NRB2-、-NRB2-CO-O-、-CO-O-NRB2-、-O-CO-NRB2-、-NRB2-O-CO-、-CO-NRB2-O-、-O-NRB2-CO-、-NRB2-CO-NRB3-、-NRB2-SO2-或-SO2-NRB2-。
RB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B為單鍵之情形時,RB1不為氫原子)
RB2及RB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B為-NRB2-、-CO-NRB2-、-CO-O-NRB2-、-O-CO-NRB2-或-SO2-NRB2-之情形時,RB1及RB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B為-NRB2-CO-NRB3-之情形時,RB1及RB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B分別獨立,更佳為氫、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烷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烷基或經取代之磺醯基。RB進而較佳為氫、鹵素、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烷基,尤佳為氫、側氧基、亞胺基、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RB最佳為氫、側氧基、亞胺基、鹵素或分別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甲氧基、苄基、苯乙基、苄氧基羰基或甲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素、鹵化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側氧基、羧基、苯基、或鹵化苯基。
RB進而較佳為羥基或非芳香族碳環式基。作為該非芳香族碳環式基,較佳為環烷基,更佳為環己基。
於環B為含氮雜環之情形時,鍵結於與構成環B之氮原子鄰接之 任一碳原子或硫原子上的RB之較佳之態樣之一如下所述般為側氧基。
環B為雜環之情形時之另一較佳之態樣之一為以下者。
(式中,R為烷基等)
作為p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1)及2)。
1)p為1以上。
2)p為0。
p較佳為0~12中之任一整數,更佳為0~6中之任一整數,進而較佳為0~3中之任一整數。
R1及RB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B'取代。該環更佳為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進而較佳為非芳香族雜環,尤佳為二氫吡啶或四氫吡啶,最佳為[化46]
該環較佳為未經取代。
RB'分別獨立,可例示與RB相同之基,較佳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B'-RB'1
XB'較佳為單鍵、-O-、-S-、-NRB'2-、=N-、-CO-、-SO2-、-O-CO-、-CO-O-、-NRB'2-CO-、-CO-NRB'2-、-NRB'2-CO-O-、-CO-O-NRB'2-、-O-CO-NRB'2-、-NRB'2-O-CO-、-CO-NRB'2-O-、-O-NRB'2-CO-、-NRB'2-CO-NRB'3-、-NRB'2-SO2-或-SO2-NRB'2-。
RB'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B'為單鍵之情形時,RB'1不為氫原子)
RB'2及RB'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B'為-NRB'2-、-CO-NRB'2-、-CO-O-NRB'2-、-O-CO-NRB'2-或-SO2-NRB'2-之情形時,RB'1及RB'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B'為-NRB'2-CO-NRB'3-之情形時,RB'1及RB'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s較佳為0~11中之任一整數,更佳為0~6中之任一整數,進而較佳為0或1,尤佳為0。
RC分別獨立,可例示與RB相同之基,較佳為鹵素、氰基、硝 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C-RC1
XC較佳為單鍵、-O-、-S-、-NRC2-、=N-、-CO-、-SO2-、-O-CO-、-CO-O-、-NRC2-CO-、-CO-NRC2-、-NRC2-CO-O-、-CO-O-NRC2-、-O-CO-NRC2-、-NRC2-O-CO-、-CO-NRC2-O-、-O-NRC2-CO-、-NRC2-CO-NRC3-、-NRC2-SO2-或-SO2-NRC2-。
RC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C為單鍵之情形時,RC1不為氫原子)
RC2及RC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C為-NRC2-、-CO-NRC2-、-CO-O-NRC2-、-O-CO-NRC2-或-SO2-NRC2-之情形時,RC1及RC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C為-NRC2-CO-NRC3-之情形時,RC1及RC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C分別獨立,更佳為氫、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烷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 醯基,進而較佳為氫、鹵素、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尤佳為鹵素、側氧基、胺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最佳為氟、側氧基、胺基、甲基或三氟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素、鹵化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側氧基、羧基、苯基、鹵化苯基。
RC更佳為硝基、芳香族碳環式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芳香族雜環式基或非芳香族雜環式基,進而較佳為硝基、非芳香族碳環式基或芳香族雜環式基。作為該非芳香族碳環式基,較佳為環烷基,更佳為環己基。作為該芳香族雜環式基,較佳為吡啶基。
作為q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1)及2)。
1)q為1以上。
2)q為0。
q較佳為0~12中之任一整數,更佳為0~6中之任一整數,進而較佳為0或1。
RB及RC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較佳為5~10員,更佳為5~8員環,亦可進而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B取代。
RD分別獨立,可例示與RB相同之基,較佳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D-RD1
XD較佳為單鍵、-O-、-S-、-NRD2-、=N-、-CO-、-SO2-、-O-CO-、-CO-O-、-NRD2-CO-、-CO-NRD2-、-NRD2-CO-O-、-CO-O-NRD2-、-O-CO-NRD2-、-NRD2-O-CO-、-CO-NRD2-O-、-O-NRD2-CO-、-NRD2-CO-NRD3-、-NRD2-SO2-或-SO2-NRD2-。
RD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D為單鍵之情形時,RD1不為氫原子)
RD2及RD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D為-NRD2-、-CO-NRD2-、-CO-O-NRD2-、-O-CO-NRD2-或-SO2-NRD2-之情形時,RD1及RD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D為-NRD2-CO-NRD3-之情形時,RD1及RD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D分別獨立,更佳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進而較佳為鹵素、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尤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最佳為甲基或甲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素、鹵化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側氧基、羧基、或苯基。
作為r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1)及2)。
1)r為1以上。
2)r為0。
r較佳為0~12中之任一整數,更佳為0~6中之任一整數,進而較佳為0或1。
RC及RD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進而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C取代。
式(I'a)中之環B進而較佳為以下所示之環。於為螺環之情形時,相當於環B-環E。
[化48-1]
式(I'b)中之環B-環C較佳為以下所示之環。
[化50]
環B-環C更佳為以下所示之環。
[化51-1]
[化53-1]
(式中,各符號如上所述)
上述式中,“(-CH2-)m”部分亦可經RB等所示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取代
式(I'c)中之環B-環C-環D較佳為環D鍵結於上述較佳之環B-環C上者,更佳為以下所示之環。
環E與環C同義,較佳為碳環,更佳為3~10員之碳環,進而較佳為3~8員之碳環、尤其是非芳香族碳環,較佳為飽和碳環。
R1較佳為相對較小之基,更佳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1-R11
X1較佳為單鍵、-O-、-S-、-NR12-、-CO-、-SO2-、-O-CO-、-CO-O-、-NR12-CO-、-CO-NR12-、-NR12-CO-O-、-NR12-CO-NR13-、-NR12-SO2-或-SO2-NR12-。
R1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12及R1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1為-NR12-、-CO-NR12-或-SO2-NR12-之情形時,R11及R1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1為-NR12-CO-NR13-之情形 時,R11及R1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1更佳為氫原子、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進而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尤佳為碳數1~4之烷基,最佳為甲基。
R2分別獨立,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氫硫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氫硫基,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進而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尤佳為碳數1~6,進而較佳為碳數1~4之烷氧基,最佳為第三丁氧基。作為該取代基,可例示甲基、乙基、鹵素、羥基、胺基。作為環烷氧基上之取代基,較佳為甲基。
n較佳為1或2,尤佳為1。
於n為1之情形時,R2較佳為具有以下之立體結構。
R3較佳為環狀基,具體而言,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由間隔基(亞甲基、伸乙基、雜原子(例:O、S))而鍵結之該等之環式基,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呋喃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間二氧雜環戊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二氧雜環己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氫苯并呋喃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啉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7員之含N飽和雜環式基。較佳為可經取代之5~7員環。進而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另外,亦包括各環與1或2個可經取代之碳環(較佳為5~7員環、例:苯環)及/或可經取代之雜環(較佳為5~7員環、例:吡喃環)縮合之情形。作為5~7員之含N飽和雜環式基,可例示吡咯啶基、哌啶基、哌嗪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較佳為與母核之苯環於N位鍵結。另外,該含N飽和雜環式基亦可經1~3個相同或不同之R31取代,另外,亦可形成5~7員之縮合環或3~7員之螺環。
於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縮合而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之情形時,該芳香族雜環式基或非芳香族雜環式基較佳為至少含有1個氧原子。
於R3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胺基、氰基、側氧基、烷基、烯基、炔基、羥烷基、鹵烷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烷氧基烷基、鹵代烷氧基、單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烷基氫硫基、烯基氫硫基、或炔基氫硫基,更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烷氧基、鹵素、或羥基,進而較佳之取代基為烷基(例: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尤佳之取代基為甲基。
R3具體而言較佳為以下之結構。
[化56]
此處,R31、R32、R33、R34及R35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鹵素、羥基、胺基、烷基、環烷基、烯基、炔基、鹵烷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鹵烷基、鹵代烷氧基、羧基、胺甲醯基或烷基胺基,更佳為氫原子、鹵素、羥基、胺基、烷基或烷氧基,進而較佳為氫、氟、氯、溴、羥基、胺基、甲基、乙基或甲氧基,尤佳為氫、鹵素、羥基、甲基或乙基。
作為R3形成縮合環之形態,R31與R32、R32與R33、R33與R34、及R34與R35分別獨立,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該環較佳為5~8員,更佳為5員或6員,更佳為6員。該環亦可為橋接式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素、鹵化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側氧基、羧基、胺甲醯基或苯基,更佳為鹵素、烷基、烷氧基、胺基、羥基及/或氧基,進而較佳為甲基、乙基、F、Br、胺基、羥基等。
R3尤佳為亦可與1~2個碳環或雜環(例:5~7員環)縮合之苯基,更佳為以下所例示之基。於該碳環、雜環及/或苯基上,亦可存在相同或不同之1~3個取代基(例:鹵素、羥基、胺基、烷基胺基、烷基、鹵化烷基、氧基及烷氧基)。
[化57]
R3之較佳之例為以下者。
[化58-3]
作為化合物(I)之異構物之一態樣,包含根據R3之環之方向而特定之立體異構物,本發明包含該等之全部異構物及外消旋體。
R4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最佳為氫原子。將R4轉變為氫之化合物作為合成中間物亦較為有用,R4為除氫以外者。
R6較佳為相對較小之基,更佳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6-R61
X6較佳為單鍵、-O-、-S-、-NR62-、-CO-、-SO2-、-O-CO-、-CO-O-、-NR62-CO-、-CO-NR62-、-NR62-CO-O-、-NR62-CO-NR63-、-NR62-SO2-或-SO2-NR62-,更佳為單鍵。
R61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62及R63分別獨立,較佳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於X6為-NR62-、-CO-NR62-或-SO2-NR62-之情形時,R61及R6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6為-NR62-CO-NR63-之情形時,R61及R6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R6更佳為氫原子、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進而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尤佳為碳數1~4之烷基,最佳為甲基。
式(I)所示之化合物包含以下之式(I"a)、式(I"b)及式(I"c)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0]
作為環B',可例示與環B相同之基,較佳為苯環或5~7員之雜環。該雜環較佳為含有N、S及/或O原子之合計1~4個,更佳為含有1~2個。作為環B'上之取代基,可例示與環B之情形相同之基。
式(I"a)中之環B-環B'較佳為以下所示之環。
式(I"b)中之環C-環B-環B'較佳為以下所示之環。
環A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以下之環。
式中,環B及環C分別獨立為5~10員,Y及Z分別獨立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該碳原子或硫原子亦可經烷基或側氧基等取代。
式(IIa)及式(IIc)中之環C較佳為芳香族碳環或5~7員之雜環。
式(IId)中,環B較佳為於構成之Z之位置與其他3~10員環、較佳 為3~7員碳環一起形成螺環。
式(IIe)中,鍵結於構成環B之氮原子上之RB較佳為-XB-RB1,該XB較佳為-CO-或-SO2-。RB1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取代基之例:烷基、鹵素、羥基)。
作為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1)~48)。
1)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1以上之化合物。
2)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 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1以上之化合物。
3)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1以上之化合物。
4)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1以上之化合物。
5)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或q為1以上之化合物。
6)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或q為1以上之化合物。
7)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或q為1以上之化合物。
8)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或q為1以上之化合物。
9)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或r為1以上之化合物。
10)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或r為1以上之化合物。
11)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或r為1以上之化合物。
12)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或r為1以上之化合物。
13)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0之化合物。
14)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0之化合物。
15)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 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0之化合物。
16)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a)所示之環,p為0之化合物。
17)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q為0之化合物。
18)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q為0之化合物。
19)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q為0之化合物。
20)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b)所示之環,p及q為0之化合物。
21)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r為0之化合物。
22)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r為0之化合物。
23)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r為0之化合物。
24)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A為式(I'c)所示之環,p、q及r為0之化合物。
[化68]
25)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1以上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26)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1以上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27)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1以上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28)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1以上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29)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或q為1以上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30)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或q為1以上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31)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或q為1以上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32)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或q為1以上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33)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或r為1以上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34)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或r為1以上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35)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或r為1以上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36)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 基,p、q及/或r為1以上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37)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0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38)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0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39)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0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40)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為0之式(I"a)所示之化合物。
41)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q為0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42)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q為0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43)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q為0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44)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及q為0之式(I"b)所示之化合物。
45)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r為0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46)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r為0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47)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r為0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48)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n為1,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p、q及r為0之式(I"c)所示之化合物。
作為環B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B1)~B8)。
B1)p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芳香族雜環。
B2)p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非芳香族雜環。
B3)p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側氧基之芳香族雜環。
B4)p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側氧基之非芳香族雜環。
B5)與其他環一起形成螺環之芳香族雜環。
B6)與其他環一起形成螺環之非芳香族雜環。
B7)p為0之芳香族雜環。
B8)p為0之非芳香族雜環。
作為環C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C1)~C12)。
C1)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芳香族碳環。
C2)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非芳香 族碳環。
C3)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芳香族雜環。
C4)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非芳香族雜環。
C5)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鹵素之芳香族碳環。
C6)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鹵素之非芳香族碳環。
C7)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鹵素之芳香族雜環。
C8)q為1以上,RC中之1個為鹵素之非芳香族雜環。
C9)q為0之芳香族碳環。
C10)q為0之非芳香族碳環。
C11)q為0之芳香族雜環。
C12)q為0之非芳香族雜環。
作為環D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D1)~D8)。
D1)r為1以上,RD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芳香族碳環。
D2)r為1以上,RD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非芳香族碳環。
D3)r為1以上,RD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芳香族雜環。
D4)r為1以上,RD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非芳香族雜環。
D5)r為0之芳香族碳環。
D6)r為0之非芳香族碳環。
D7)r為0之芳香族雜環。
D8)r為0之非芳香族雜環。
作為環B'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以下之B1)~B8)。
B'1)s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芳香族雜環。
B'2)s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非芳香族雜環。
B'3)s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側氧基之芳香族雜環。
B'4)s為1以上,RB'中之1個為側氧基之非芳香族雜環。
B'5)與其他環一起形成螺環之芳香族雜環。
B'6)與其他環一起形成螺環之非芳香族雜環。
B'7)s為0之芳香族雜環。
B'8)s為0之非芳香族雜環。
式(I)所示之化合物可選取包括上述1)~48)中之任一者、B1)~B8)中之任一者、C1)~C12)中之任一者、D1)~D8)中之任一者、及B'1)~B'8)中之任一者的任意之組合。
環A為式(I'c)所示之環可選取包括上述B1)~B8)中之任一者及C1)~C12)中之任一者的任意之組合。
環A為式(I'd)所示之環可選取包括上述B1)~B8)中之任一者、C1)~C12)中之任一者及D1)~D8)中之任一者的任意之組合。
作為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其他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上述1)~24)中R1由氫原子、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所取代之化合物。
另外,作為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其他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上述1)~48)中R2由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氫硫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氫硫基所取代之化合物。
另外,作為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其他較佳之態樣,可列舉上述1)~48)中R6由氫原子、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所取代之化合物。
化合物(I)更佳為上述之式(I-0)、(I-1)、(I-2)、(I-3)、(I-4)或(I-5)所示之化合物,進而較佳為式(I-1)、(I-2)或(I-3)所示之化合物(式中,各符號在廣義上依據化合物(I)之情形,較佳為依據化合物(I-0)之情形)。該等化合物可例示以下者。
[化70-1]
[化70-2]
上述之各式中,各符號如上所述,較佳之態樣如下所述。
R1為烷基,較佳為C1~C4烷基;R2為烷氧基,較佳為C1~C6烷氧基、或可經取代之環烷氧基,較佳為亦可經甲基取代之C3~C7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7員之雜環、或該等之縮合環(縮合之環較佳為1~2個苯環及/或5~7員雜環)。R3上之取代基如上所述;R6為烷基;環C、環D、及環B'分別獨立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例:苯環)、非芳香族碳環(例:環己烷、環庚烷、環己烯、環庚烯)、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較佳為5~8員環;環E為可橋接之碳環,更佳為C3~C8,進而較佳為C5~8員之碳環;RB、RC、RB'及RE分別獨立為氫、鹵素、側氧基、羥基、羧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取代基之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取代基之例:鹵素、羥基、烷氧基、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烷基(較佳之取代基之 例:烷基、羥基、烷氧基、鹵素)、或經取代之磺醯基(較佳之取代基之例:烷基、苯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芳烷基),更佳為鹵素、側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
RB尤佳為烷基(例:甲基)。
RC尤其為氫、側氧基、亞胺基、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RC最佳為氫、側氧基、亞胺基、鹵素、或分別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甲氧基、苄基、苯乙基、苄氧基羰基或甲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素、鹵化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側氧基、羧基、苯基、或鹵化苯基。
RB"及RB'''分別獨立為選自由氫、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甲醯基、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烷基(各環上之較佳之取代基之例:烷基、鹵素、羥基、烷氧基)及經取代之磺醯基(較佳之取代基之例: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苯基、烷基苯基)所構成之群中之基;虛線表示鍵結之存在或不存在;t為0~12,較佳為0~4,進而較佳為0~2之整數;q、r、s、k及m分別獨立為0~4,較佳為0~2之整數。m尤佳為1。
R3、B環、B'環、C環、D環及E環上之各取代基之改變不僅對於本化合物的主要活性之提昇,而且對於代謝之改善或副作用之減輕等亦較為有效。
本發明尤佳為提供化合物(I-2)。
化合物(I-2)中,環B較佳為5~7員之雜環,環構成原子更佳為至少含有N原子及/或S原子。更佳為環B含有-N(SO2RB)-、-N=CRB-或-N(RB")SO2-所表示之部分結構。
環C較佳為苯環或5~7員之雜環(例:吡啶環)。
RB及RC分別獨立,較佳為選自由鹵素、烷基、鹵化烷基、羥基、烷氧基、鹵化烷氧基、側氧基、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取代基之例:烷基)所構成之群。RB尤佳為-SO2-烷基、烷基(例:甲基)。RC尤佳為1或2個烷基(例:甲基)、烷氧基(例:甲氧基)及/或鹵素(例:F)。p及q分別較佳為1或2。
另外,RB及RC亦可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10員、較佳為6~8員之碳環或雜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取代基較佳為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素、鹵化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側氧基、羧基、苯基、或鹵化苯基。
化合物(I-2)更佳為上述化合物(I-2-1)、(I-2-2)、(I-2-3)、(I-2-4)、(I-2-5)、(I-2-6)或(I-2-7),尤佳為化合物(I-2-1)、(I-2-2)或(I-2-3)。化合物(I-2-1)較佳為化合物(I-2-1-1)~(I-2-1-9)及(I-2-1-2‘)~(I-2-1-9‘)。尤佳為化合物(I-2-1-1)~(I-2-1-5)。該等化合物中,RB及RC之較佳之 態樣亦如上所述。
進而,化合物(I)之R3較佳為以下所例示之任一基,該基分別獨立,亦可經選自由烷基、烷氧基、鹵素、羥基、羥烷基、烷氧基烷基、鹵化烷基、側氧基、胺基、單或二烷基胺基及氰基所構成之群中之相同或不同之1~4個基取代。
本發明化合物之特徵在於:式(I)中,(1)於作為主骨架之苯環上,至少一個環式基(R3)被取代,(2)該苯環與其他環(A)縮合,(3)於該苯環上具有-C(R2)nCOOR4(n=1、2)所表示之側鏈,藉此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
本發明化合物之另一特徵在於:作為式(I)之R2,較佳為導入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或環烷氧基,及/或R4為氫原子,藉此具有較高之HIV複製抑制作用。
作為環A之較佳之態樣之一,1)環A為7員以上,2)環A具有除氫 以外之取代基,及/或3)環A為與其他環之縮合環。
於環A為6員環之情形時,較佳為與其他環、較佳為苯環或5~7員雜環縮合,進而較佳為於環A或該縮合環上存在取代基。
根據該等結構性特徵,本發明化合物可顯著地改善HIV複製抑制作用、各種體內動態、及/或作為醫藥品之安全性等。進而,根據環A與R3之較佳之組合,可顯著地改善該等之分佈。
另外,化合物(I)中R4為除氫以外者、較佳為烷基之化合物作為HIV複製抑制劑之中間物亦較為有用。
式(I)所示之化合物並不限定於特定之異構物,包含全部可能之異構物(例如酮-烯醇異構物、亞胺-烯胺異構物、非對映異構物、旋轉對映異構物、光學異構物、旋轉異構物等)、外消旋體或該等之混合物。該等異構物在大多情況下可藉由例如光學分割、晶析、層析分離等而容易地分離,方便起見,亦存在由同一平面結構式表示之情況。另外,於層析分離之情形時,可根據峰時間(RT)而加以區分。
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一種以上之氫、碳及/或其他原子可分別經氫、碳及/或其他原子之同位素取代。作為此種同位素之例,分別以2H、3H、11C、13C、14C、15N、18O、17O、31P、32P、35S、18F、123I及36Cl之方式包含氫、碳、氮、氧、磷、硫、氟、碘及氯。式(I)所示之化合物亦包含經此種同位素取代之化合物。經該同位素取代之化合物作為醫藥品亦較為有用,包含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全部放射性標記物。另外,本發明亦包含用以製造該「放射性標記物」之「放射性標記化方法」,作為代謝藥物動態研究、結合分析中之研究及/或診斷之工具較為有用。
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放射性標記物可藉由該技術領域中周知之方法而製備。例如式(I)所表示之氚標記化合物例如可藉由利用使用氚之觸媒脫鹵化反應將氚導入至式(I)所表示之特定化合物中而製備。該 方法包括在適當之觸媒例如Pd/C之存在下且在鹼之存在下或非存在下使對式(I)所示之化合物進行適當地鹵素取代之前驅物與氚氣反應之步驟。作為用以製備其他氚標記化合物之適當之方法,可參照文件Isotop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Vol.1,Labeled Compounds(Part A),Chapter 6(1987年)。14C-標記化合物可藉由使用具有14C碳之原料而製備。
作為式(I)所示之化合物之製藥上所容許之鹽,例如可列舉:式(I)所示之化合物與鹼金屬(例如鋰、鈉、鉀等)、鹼土類金屬(例如鈣、鋇等)、鎂、過渡金屬(例如鋅、鐵等)、銨、有機鹼(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二環己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葡甲胺、二乙醇胺、乙二胺、吡啶、甲基吡啶、喹啉等)及胺基酸之鹽;或式(I)所示之化合物與無機酸(例如鹽酸、硫酸、硝酸、碳酸、溴化氫酸、磷酸、碘化氫酸等)及有機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三氟乙酸、檸檬酸、乳酸、酒石酸、草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苦杏仁酸、戊二酸、蘋果酸、苯甲酸、苯二甲酸、抗壞血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甲磺酸、乙磺酸等)之鹽。尤其是可列舉與鹽酸、硫酸、磷酸、酒石酸、甲磺酸之鹽等。該等鹽可藉由通常實施之方法而形成。
本發明之式(I)所示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存在形成溶劑合物(例如水合物等)及/或多晶型之情況,本發明亦包含上述各種溶劑合物及多晶型。「溶劑合物」亦可相對於式(I)所示之化合物而與任意數量之溶劑分子(例如水分子等)配位。藉由將式(I)所示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置於大氣中而吸收水分,存在附著吸附水之情況或形成水合物之情況。另外,藉由對式(I)所示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進行再結晶而存在形成該等之多晶型之情況。
本發明之式(I)所示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存在形成前驅藥之情況,本發明亦包含上述各種前驅藥。前驅藥係具有可以化學 或代謝之方式分解之基的本發明化合物之衍生物,係利用加溶劑分解或在生理學條件下於活體內成為藥學上具有活性之本發明化合物的化合物。前驅藥包含在生體內之生理條件下使用酶進行氧化、還原、水解等而轉換成式(I)所示之化合物的化合物、利用胃酸等進行水解而轉換成式(I)所示之化合物的化合物等。選擇適當之前驅藥衍生物之方法及製造之方法例如記載於Design of Prodrugs,Elsevier,Amsterdam 1985中。前驅藥存在其自身具有活性之情況。
於式(I)所示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具有羥基之情形時,例如可例示:藉由使具有羥基之化合物與適當之醯鹵、適當之酸酐、適當之磺醯氯、適當之磺醯基酸酐及混合酸酐反應或使用縮合劑進行反應而製造的醯氧基衍生物或磺醯氧基衍生物之類的前驅藥。例如可列舉CH3COO-、C2H5COO-、t-BuCOO-、C15H31COO-、PhCOO-、(m-NaOOCPh)COO-、NaOOCCH2CH2COO-、CH3CH(NH2)COO-、CH2N(CH3)2COO-、CH3SO3-、CH3CH2SO3-、CF3SO3-、CH2FSO3-、CF3CH2SO3-、p-CH3-O-PhSO3-、PhSO3-、p-CH3PhSO3-。
(本發明化合物之製造法)
本發明化合物例如可藉由下述所示之通常之合成方法而製造。另外,萃取、純化等只要進行通常之有機化學之實驗中進行之處理即可。
本發明化合物之合成可一面參照該領域中公知之方法一面實施。本發明亦提供以下之通常之合成方法中的中間物及最終化合物。各化合物中之取代基等之種類、較佳之態樣如上所述。
再者,於下述所示之通常之合成方法中,RB及/或RC亦可為氫。
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
[化71]
(式中,R1、R3、R4、R6及RB與上述同義。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L1為鹵素等脫離基)
第1步驟
於二氯甲烷、四氫呋喃、甲苯、乙腈或DMF(Dimethylformamide,二甲基甲醯胺)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中添加溴、NBS(N-Bromosuccinimide,N-溴代丁二醯亞胺)、NCS(N-Chlorosuccinimide,N-氯代丁二醯亞胺)或NIS(N-Iodosuccinimide,N-碘代丁二醯亞胺)等鹵化試劑,於L1為溴之情形時,可藉由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而合成。於L1為氯或碘之情形時,於1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2。
第2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或甲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2中添加作為鹼之三乙胺、N-甲基嗎啉或N,N-二異丙基乙胺等後,添加 三光氣並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或者於乙腈、DMF或DMA(Dimethyl adipate,己二酸二甲酯)等溶劑中添加羰基咪唑,於-30℃~100℃、較佳為0℃~5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作為反應中間物之異氰酸酯。不對所獲得之異氰酸酯進行單離,於反應液中添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胺,於-30℃~100℃、較佳為0℃~5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3。
第3步驟
於甲苯、二甲苯、DMF或DMA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3中添加2,6-二甲基吡啶、N,N-二異丙基乙胺或二氮雜環十一烯等鹼及碘化銅(I),於密封管中並於30℃~250℃、較佳為80℃~20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
第4步驟
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或DMSO(Dimethyl sulfoxide,二甲亞碸)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1中添加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鋰等,於0℃~150℃、較佳為20℃~10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2。
或者,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二氧化鉑等觸媒,於氫氣環境下、1~10氣壓、較佳為1~3氣壓下並於0℃~60℃、較佳為20℃~4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2。
此處,化合物a1可藉由以下之方法而合成。
[化72]
(式中,R1、R2'、R3、R4及R6與上述同義。L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LB為鹵素等脫離基)
第5步驟
將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化合物a1-1溶解於濃硫酸或乙酸等溶劑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硝酸或發煙硝酸等,於-20℃~60℃、較佳為0℃~25℃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硝基化合物。將該化合物溶解於亞硫醯氯及磷醯氯等 溶劑中,於20℃~120℃、較佳為80℃~100℃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對溶劑進行減壓濃縮,藉此可獲得粗醯氯化物。繼而,於LAOH溶劑中在20℃~120℃、較佳為50℃~80℃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2。
第6步驟
藉由化合物a1-2與R3-L4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a1-3。L4可例示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Ullmann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
於二烷、DMF、DME(Dimethyl ether,二甲醚)、THF(四氫呋喃,Tetrahydrofuran)、水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1-2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3。
第7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3中添加二異丁基氫化鋁之甲苯溶液或氫化鋁鋰之四氫呋喃溶液,於-100℃~50℃、較佳為-60℃~0℃下進行0.5小時~10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而使其還原,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4。
第8步驟
於二氯甲烷、丙酮、DMSO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4中添加Dess-Martin試劑、二氧化錳、三氧化硫吡啶等氧化劑,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5小時~10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而使其氧化,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5。
第9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5中添加碘化鋅及TMSCN(Trimethylsilyl cyanide,氰基三甲矽烷),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6。
第10步驟
於R4OH中,在化合物a1-6中添加濃硫酸或濃鹽酸等酸,於0℃~150℃、較佳為80℃~11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6小時~12小時之反應,進行TMS基之脫保護、腈基於羧酸中之水解,繼而進行酯化,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7。
第11步驟
於THF、DMF、甲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7中添加氫化鈉、第三丁氧化鉀、甲醇鈉等鹼、及R2'-I、R2'-Br、R2'-Cl等,於-20℃~100℃、較佳為0℃~6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3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8。
另外,第三丁醚、第三戊醚、甲基環丁烷醚等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乙酸第三丁酯、乙酸第三戊酯、亞甲基環丁烷等溶劑中,添加1~3當量之過氯酸水溶液,於0℃~60℃、較佳為15℃~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
第12步驟
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乙酸乙酯、乙酸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1-8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或二氧化鉑等觸媒,於0℃~50℃、較佳為15℃~25℃下並於氫氣環境下、常壓或加壓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1。
或者,於甲醇、乙醇或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 中,在鹽酸或乙酸酸性下、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鹼性下、或氯化銨中性下添加鐵、鋅或錫等金屬,於0℃~150℃、較佳為25℃~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a1。
2)化合物B-1及B-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於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甲醇或乙醇等溶劑中,在化合物b1中添加乙酸或TFA(Trifluoroacetic acid,三氟乙酸)等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胺,於0℃~150℃、較佳為20℃~60℃下 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作為反應中間物之亞胺。不對所獲得之亞胺進行單離,於反應液中添加氰基硼氫化鈉或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等還原劑,於-30℃~50℃、較佳為0℃~2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2。
第2步驟
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乙酸乙酯或乙酸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b2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或二氧化鉑等觸媒,於0℃~50℃、較佳為15℃~25℃並於氫氣環境下、常壓或加壓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3。
或者,於甲醇、乙醇或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中,在鹽酸或乙酸酸性下、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鹼性下、或氯化銨中性下添加鐵、鋅或錫等金屬,於0℃~150℃、較佳為25℃~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b3。
第3步驟
自化合物b3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b4。
第4步驟
於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二烷、DMF或DMA等溶劑中,在化合物b4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2,6-二甲基吡啶或二氮雜環十一烯等鹼及羰基咪唑或三光氣等,於20℃~180℃、較佳為8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4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5。
第5步驟
藉由化合物b5與L4-R3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B-1。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Ullmann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L4可例示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
於二烷、DMF、DMF、DME或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水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b5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或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硼酸、硼酸酯、烷基錫或鹵化鋅等,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8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1。
第6步驟
自化合物B-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B-2。
此處,化合物b1可藉由以下之方法而合成。
[化74]
(式中,R1、R2'、R4、R6及LB與上述同義。LC為氫或苯基)
第7步驟
自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化合物b1-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8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b1-2。
第8步驟
於濃硫酸或乙酸等溶劑中,於冰浴冷卻下在化合物b1-2中添加硝酸或發煙硝酸等,於-20℃~60℃、較佳為0℃~25℃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1-3。
第9步驟
於DMF、DMA、THF、二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b1-3中添加三第三丁基膦、三環己基膦、三苯基膦等膦、二亞苄基丙酮鈀、乙酸鈀、二氯雙三苯基膦鈀等觸媒、氟化鋅、 及另行製備之矽烷基烯醚(b1-4),於30℃~130℃、較佳為50℃~150℃下進行0.1小時~6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1-5。
第10步驟
於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b1-5中添加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等鹼及三氟甲磺酸酐、comin's試劑等三氟甲烷磺醯化劑,於-50℃~50℃、較佳為-30℃~30℃下進行0.1小時~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1-6。
第11步驟
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水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b1-6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磷酸鉀等鹼、及反式乙炔基硼酸、硼酸乙烯酯、乙烯基三烷基錫等,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1-7。
第12步驟
於二氯甲烷、甲醇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對於化合物b1-7,於-100℃~0℃、較佳為-78℃~-50℃下歷經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通入臭氧氣體,其後,添加二甲基硫醚、亞磷酸三甲酯等,於相同溫度下攪拌0.1小時~3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1。
3)化合物C-1及C-2之合成
[化75]
或者[化76-1]
(式中,R1、R2'、R3、R4、R6、RB及RC與上述同義。(L2表示鹵素等脫離基。A表示單鍵、-SO2-、-CO-、-O-CO-、-NH-CO-、或可經RB取代之伸烷基。q表示1~4之整數。虛線表示環C)
A步驟
於DMF、THF、二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e6中添加吡啶或三乙胺等鹼、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乙醯氯、經取代之苯甲醯氯等醯劑、或甲烷磺醯氯或經取代之苯磺醯氯等磺醯化劑、或異氰酸乙酯等脲化劑、或者烯丙氧基甲醯氯等胺基甲酸酯化劑,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將所獲得之化合物溶解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或乙腈等溶劑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氫化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或RB取代之C環式基烷基鹵化物(例:苄基鹵化物、雜芳基甲基鹵化物)等,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 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C1。另外,於化合物C1之RB為烷基磺醯基等之情形時,於四氫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添加作為光延試劑之DEAD、DIAD、偶氮二甲酸雙(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取代之苄醇或雜芳基甲醇,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C1。
第1步驟
將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化合物c1溶解於DMF或DMA等溶劑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等鹼、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或Pd(dtbpf)等鈀觸媒、三環己基膦、三苯基膦等配體,於0℃~150℃、較佳為80℃~13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6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C-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C-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C-2。
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
[化77]
[化78]
(式中,R1、R2'、R3、R4、R6及RC與上述同義。L3為鹵素等脫離基。Z為碳原子或氮原子。k為1~5中之任一整數)
第1步驟
將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化合物d1溶解於濃硫酸或乙酸等溶劑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硝酸、發煙硝酸等,於-20℃~60℃、較佳為0℃~25℃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2。另外,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濃硫酸中在冰浴冷卻下添加硝酸鉀、硝酸鈉等金屬鹽,於-20℃~60℃、較佳為0℃~25℃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 應。
第2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2中添加碘化鋅及TMSCN,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3。另外,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乙腈或DMF等溶劑中,使碘化鋅、TMSCl(Chlorotrimethyl Silane,三甲基氯矽烷)、氰化鈉、氰化鉀等金屬鹽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
第3步驟
於R4OH中,在化合物d3中添加濃硫酸、濃鹽酸等酸,於0℃~150℃、較佳為80℃~11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6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進行TMS基之脫保護、腈基於羧酸中之水解、繼而進行酯化,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4。
第4步驟
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4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氫化鈉等鹼、及苄基溴或苄基氯,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5。
另外,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四氫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添加偶氮二甲酸二乙酯或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及苄醇,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
第5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5中添加戴斯-馬丁試劑、二氧化錳、氯鉻酸吡啶鎓等氧化劑,於0℃~80℃、較 佳為20℃~45℃下進行0.5小時~5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6。
另外,亦可藉由通常之Swern氧化而獲得。
第6步驟
於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6中添加作為不對稱源之(R)-CBS試劑,依序添加鄰苯二酚硼烷或9-硼雙環[3.3.1]壬烷等還原劑,於-100℃~0℃、較佳為-78℃~-50℃下進行0.5小時~6小時、較佳為1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7。
第7步驟
於四氫呋喃、DMF、甲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7中添加氫化鈉、第三丁氧化鉀、甲醇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R2'-I、R2'-Br、R2'-Cl等,於-20℃~100℃、較佳為0℃~6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3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8。
另外,第三丁酯等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乙酸第三丁酯中添加1~3當量之70%過氯酸水溶液,於0℃~60℃、較佳為15℃~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
第8步驟
於甲醇、乙醇、THF或乙酸乙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8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或二氧化鉑等觸媒,於0℃~50℃、較佳為15℃~25℃下並於氫氣環境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9。
本條件中,存在藉由添加乙酸或鹽酸等而促進反應之情況。於甲醇、乙醇、THF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中,於鹽酸或乙酸酸性下、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鹼性下、或氯化銨中性下,在化合物d8中添加鐵、鋅或錫等金屬,於0℃~120℃、較佳為25℃~80℃下進行0.1小 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d9。
第9步驟
於二氯甲烷、THF、甲苯、乙腈或DMF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9中添加溴、NBS、NCS、NIS等鹵化試劑,於L3為溴之情形時,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0。
於L3為氯或碘之情形時,於1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0。
第10步驟
自化合物d10並藉由與上述「2)化合物B-1及B-2之合成」中之第5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d11。
於不進行環化之情形時,在二烷、DMF、DME、四氫呋喃、乙酸乙酯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乙酸等酸或碳酸銫等鹼,於0℃~150℃、較佳為20℃~10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1。
第11步驟
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11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二氧化鉑等觸媒,於氫氣環境下並於0℃~60℃、較佳為20℃~4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2。
第12步驟
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12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氫化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烷基化劑,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 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3。
第13步驟
於乙腈、四氫呋喃或二甲基甲醯胺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13中依序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或亞硝酸異戊酯等重氮化試劑及疊氮三甲基矽烷,於0℃~80℃、較佳為20℃~50℃下進行0.1小時~6小時、較佳為0.5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4。
第14步驟
於甲苯、乙腈或二甲基甲醯胺等溶劑中,使化合物d14於0℃~110℃、較佳為20℃~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15。
另外,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水、磷酸緩衝劑等溶劑中,在化合物d14中添加碘化銅或氯化銅等銅鹽,於0℃~110℃、較佳為20℃~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6小時之反應。
第15步驟
自化合物D-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D-2。
5)化合物E-1及E-2之合成
[化79]
(式中,R1、R2'、R3、R4、R6、RB、RC、L3與上述同義。L4表示鹵素等脫離基。L3'表示鹵素等脫離基。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自化合物e1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e2。
第2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e2中添加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等鹼、及三氟甲烷磺醯氯、三氟甲磺酸酐、N-苯基雙三氟甲烷磺醯亞胺等三氟甲烷磺醯化試劑、或者九氟丁烷磺醯氯或九氟丁烷磺酸酐等九氟甲磺酸鹽化試劑,於-50℃~50℃、較佳為-30℃~30℃下進行0.1小時~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e3。
第3步驟
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等溶劑中,在化合物e3中添加三乙胺、N-甲基嗎啉、N,N-二異丙基乙胺等鹼及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二氧化鉑等觸媒,於氫氣環境下、1~10氣壓、較佳為2~5氣壓下並於0℃~60℃、較佳為20℃~4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e4。
另外,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甲苯、DMF、二烷等溶劑中,在化合物e3中添加甲酸、三乙胺、三丁胺等鹼、三苯基膦、dppf、dppp等配體、及Pd(OAc)2、Pd(PPh3)4、雙三苯基膦鈀二氯等鈀觸媒,於20℃~20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
第4步驟
自化合物e4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9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e5。
第5步驟
自化合物e5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0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e6。
第6步驟
自化合物e6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9 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e7。
第7步驟
自化合物e7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0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E-1。
第8步驟
自化合物E-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E-2。
6)化合物F-1及F-2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RC、L3'及L4與上述同義。L5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虛線部表示環C。C環上之作為取代基之RC較佳為可存在1~4個(以下相同))
第1步驟
自化合物e7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0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F-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F-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F-2。
7)化合物G-1及G-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將化合物e7溶解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DMSO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或Pd(dtbpf)等鈀觸媒、乙酸鉀、乙酸鈉、碳酸鉀或磷酸鉀等鹼、及雙(頻那醇酯)二硼烷,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g1。
第2步驟
將化合物g1溶解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水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或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鹵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G-1。於不進行環化之情形時,在二烷、DMF、DME、四氫呋喃、乙酸乙酯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乙酸等酸或碳酸銫等鹼,於0℃~150℃、較佳為20℃~10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G-1。
第3步驟
自化合物G-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G-2。
8)化合物H-1及H-2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及RC與上述同義。L6表示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氧基等之脫離基。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於吡啶或二甲基吡啶等溶劑中,在化合物g1中添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經取代之磺醯氯,於20℃~100℃、較佳為50℃~10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h1。
第2步驟
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水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h1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或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磷酸鉀等鹼,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H-1。
第3步驟
自化合物H-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H-2。
9)化合物I-1之合成
[化83]
(式中,R1、R2'、R3、R4、R6及RC與上述同義。L7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自化合物d12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i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i1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5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i2。
第3步驟
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i2中添加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或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等縮合劑、1-羥基苯并三唑或1-羥基氮雜苯并三唑等縮合促進劑、及 三乙胺或N,N-二異丙基乙胺等鹼,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15小時~72小時、較佳為12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I-1。
10)化合物J-1及J-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於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e7中添加1,3-二酮及乙酸或對甲苯磺酸等酸,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30分鐘~24小時、較佳為1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亞胺中間物。將該亞胺體溶解於二烷、DMF、DMA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乙酸鈀等觸媒、1,3-雙(二苯基膦)丙烷等配體、乙酸鈉或乙酸鉀等鹼及鹽酸四乙基銨等,於50℃~150℃、較佳為80℃~12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J-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J-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J-2。
11)化合物K-1及K-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自化合物d11並藉由與上述「8)化合物H-1及H-2之合成」中之第1 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k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k1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k2。
第3步驟
將化合物k2溶解於DMSO、DMF、DMA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氫化鈉、氫氧化鈉、第三丁醇鉀等鹼,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30分鐘~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K-1。
另外,將化合物k2溶解於甲苯、二烷、DMF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乙酸鈀、四三苯基膦鈀等觸媒、三鄰甲苯基膦、三第三丁基膦、三-2-呋喃基膦等配體、及三乙胺、碳酸銫、第三丁醇鈉等鹼,於20℃~180℃、較佳為80℃~160℃下進行30分鐘~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K-1。
另外,將化合物k2溶解於DMSO、DMF、二烷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碘化銅等觸媒、L-脯胺酸等配體、碳酸鈉、磷酸鉀、三乙胺等鹼,於20℃~180℃、較佳為60℃~120℃下進行1小時~96小時、較佳為24小時~7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K-1。
第4步驟
自化合物K-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K-2。
12)化合物L-1及L-2之合成
[化86]
(式中,R1、R2'、R3、R4、R6、L6及RC與上述同義。L8表示鹵素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氧基。h表示1~4中之任一整數。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自d12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l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l1並藉由與上述「11)化合物K-1及K-2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L-1。
第3步驟
自合物L-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L-2。
13)化合物M-1及M-2之合成
[化87]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E環(螺環))
第1步驟
自化合物d12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M-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M-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M-2。
14)化合物N-1~N-3之合成
[化88]
(式中,A為單鍵、-SO2-、-CO-、-O-CO-、-NH-CO-、或伸烷基。j為1~3中之任一整數。其他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自化合物d12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n1。
第2步驟
於DMF、THF、二烷等溶劑中,在化合物n1中添加氫化鈉或三乙胺等鹼及烯丙基溴等烷基化劑、或丙烯醯氯等醯劑、或2-氯乙基磺醯氯等磺醯化劑、或異氰酸烯丙酯等脲化劑、或烯丙氧基甲醯氯等胺 基甲酸酯化劑,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n2。
第3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n2中添加Grubbs觸媒,於0℃~50℃、較佳為15℃~25℃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N-1。
第4步驟
自化合物N-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N-2。
第5步驟
於甲醇、乙醇、THF或乙酸乙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N-2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或二氧化鉑等觸媒,於0℃~50℃、較佳為15℃~25℃下並於氫氣環境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N-3。
15)化合物O-1~O-2之合成
[化89]
(式中,R1、R2'、R3、R4、R6、L1、LC及RB與上述同義。L9為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L10為鹵素)
第1步驟
藉由化合物a2與Z-LC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1-2)。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Ullmann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Z可例示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將化合物 (1-1)溶解於二烷、DMF、DMA、DME或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水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經LC取代之乙烯基硼酸、硼酸乙烯酯、烷基乙烯基錫、乙烯基鹵化鋅等,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8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1。
第2步驟
於吡啶、二甲基吡啶或三甲基吡啶等溶劑中,在化合物o1中添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L9-SO2C1或(L9-SO2)2,於0℃~120℃、較佳為20℃~6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2。
第3步驟
於二氯甲烷、氯仿、甲醇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o2或化合物o2中添加吡啶,於-100℃~0℃、較佳為-78℃~30℃下歷經0.1小時~5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通入臭氧氣體後,添加二甲基硫醚、磷酸三甲酯、三苯基膦等,於-20℃~60℃、較佳為0℃~20℃下進行0.1小時~5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3。
另外,於二乙醚、四氫呋喃、丙酮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o2中添加觸媒量之四氧化鋨或四氧化鋨之鉀鹽、及N-甲基嗎啉氧化物或N-三甲胺氧化物,於-20℃~60℃、較佳為0℃~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二醇體。並且,於與上述相同之溶劑中,在二醇體中添加過碘酸鈉,於-20℃~60℃、較佳為0℃~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o3。
第4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甲醇、乙醇等溶劑中,在化合物o3中添加乙酸或TFA等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胺,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作為反應中間物之亞胺。不對所獲得之亞胺進行單離,於反應液中添加氰基硼氫化鈉、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等還原劑,於-30℃~50℃、較佳為0℃~2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4。
第5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甲醇、乙醇等溶劑中,在化合物o4中添加吡啶、三乙胺、N-甲基嗎啉等鹼及鹵化乙醯氯,於-50℃~8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5。
第6步驟
於DMF、DMA、四氫呋喃、甲苯、二烷等溶劑中,在化合物o5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等鹼,於0℃~120℃、較佳為40℃~80℃下進行0.1小時~6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6。
第7步驟
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DMSO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o6中添加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鋰等,於0℃~150℃、較佳為20℃~10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O-1。
第8步驟
自化合物O-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O-2。
16)化合物P-1~P-2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及RB與上述同義。L11為鹵素等脫離基)
第1步驟
於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二烷、DMF、DMA等溶劑中,在由下述「17)化合物Q-1及Q-2之合成」中記載之方法所獲得之化合物q1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2,6-二甲基吡啶、二氮雜環十一烯等鹼、及羰基二咪唑、三光氣等,於20℃~180℃、較佳為8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4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p1。
第2步驟
於二氯甲烷、四氫呋喃、甲苯、乙腈、DMF等溶劑中,在化合物p1中添加溴或NBS、NCS、NIS等鹵化試劑,於L11為溴之情形時,可藉由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 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而合成。於L11為氯或碘之情形時,於1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p2。
第3步驟
藉由化合物p2與Z-R3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p3。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Ullmann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Z可例示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
將化合物p2溶解於二烷、DMF、DMF、DME、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水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8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P-1。
第4步驟
自化合物P-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P-2。
17)化合物Q-1~Q-2之合成
[化91]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藉由化合物e7與Z-烯丙基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q1。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Z可例示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
將化合物e7溶解於二烷、DMF、DMA、DME、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水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烯丙基硼酸、烯丙基硼酸酯、烷基烯丙基錫、烯丙基鹵化鋅等,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8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q1。
第2步驟
於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等溶劑中,在化合物q1中添 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R1-NHSO2Cl,於0℃~120℃、較佳為20℃~6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q2。
第3步驟
於二烷、DMF、DMA、DME、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水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q2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磷酸鉀等鹼、及Cu(OAc)2、新癸酸銅(II)等銅試劑,於40℃~180℃、較佳為8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Q-1。
第4步驟
自化合物Q-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Q-2。
18)化合物R-1~R-2之合成
[化92]
(式中,R1、R2'、R3、R4、R6、RB及L11與上述同義。L12為鹵素等脫離基)
第1步驟
藉由化合物r1與Z-烯丙基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r2。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Z可例示 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
於二烷、DMF、DMA、DME或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水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r1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烯丙基硼酸、烯丙基硼酸酯、烷基烯丙基錫、烯丙基鹵化鋅等,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8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2。
第2步驟
於二氯甲烷、氯仿、甲醇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r2中添加吡啶,於-100℃~0℃、較佳為-78℃~30℃下歷經0.1小時~5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通入臭氧氣體,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3。
另外,於二乙醚、四氫呋喃或丙酮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r2中添加觸媒量之四氧化鋨或四氧化鋨之鉀鹽、及N-甲基嗎啉氧化物或N-三甲胺氧化物,於-20℃~60℃、較佳為0℃~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二醇體。並且,於與上述相同之溶劑中,在二醇體中添加過碘酸鈉,於-20℃~60℃、較佳為0℃~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r3。
第3步驟
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甲醇、乙醇等溶劑中,在化合物r3中添加乙酸或TFA等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胺,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作為反應中間物之亞胺。所獲得之亞胺未進行單離,於反應液中添加氰基硼氫化鈉、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 等還原劑,於-30℃~50℃、較佳為0℃~2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4。
第4步驟
於甲醇、乙醇、THF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中,於鹽酸或乙酸酸性下、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鹼性下、或氯化銨中性下,在化合物r4中添加鐵、鋅或錫等金屬,於0℃~120℃、較佳為25℃~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5。
第5步驟
於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等溶劑中,在化合物r5中添加磺醯胺,於20℃~150℃、較佳為50℃~12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6。
第6步驟
於甲苯、二甲苯、DMF、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中,在化合物r6中添加三乙胺、N,N-二異丙基乙胺等鹼,於20℃~150℃、較佳為50℃~12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7。
第7步驟
於二氯甲烷、THF、甲苯、乙腈、DMF等溶劑中,在化合物r7中添加溴或NBS、NCS、NIS等鹵化試劑,於L11為溴之情形時,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2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8。
於L11為氯或碘之情形時,於1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8。
第8步驟
藉由化合物r8與Z-R4之偶合反應,可獲得化合物R-1。作為該反應,可例示鈴木交叉偶合、Ullmann交叉偶合、根岸交叉偶合、Stille偶合等。Z可例示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等。
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水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r8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Pd(dtbpf)等鈀觸媒、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磷酸鉀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硼酸、硼酸酯、烷基錫、鹵化鋅,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R-1。
第9步驟
自化合物R-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R-2。
19)化合物S-1~S-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於二氯甲烷、四氫呋喃、甲苯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s1中添加硼烷、二異丁基氫化鋁等還原劑,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30分鐘~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S-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S-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S-2。
20)化合物T-1~T-3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及RC與上述同義。L13表示鹵素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氧基等之脫離基。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於二氯甲烷、甲苯、二甲苯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d12中添加對甲苯磺酸、乙酸等酸、或無水硫酸鎂、無水硫酸鈉等脫水劑,於0℃~150℃、較佳為20℃~120℃下進行30分鐘~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亞胺體。將所獲得之亞胺體溶解於DMSO、DMF、DMA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氫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鉀、三乙胺等鹼,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30分鐘~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T-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T-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T-2。
第3步驟
自化合物T-2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5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T-3。
21)化合物U-1~U-3之合成
[化95]
(式中,R1、R2'、R3、R4、R6及A與上述同義。f及g分別獨立為0~6中之任一整數)
第1步驟
自化合物u1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u2。
第2步驟
自化合物u2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U-1。
第3步驟
自化合物U-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U-2。
第4步驟
自化合物U-2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5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U-3。
22)化合物V-1~V-3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j及A與上述同義。e為0~5中之任一整數)
第1步驟
自化合物n1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v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v1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V-1。
第3步驟
自化合物V-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V-2。
第4步驟
自化合物V-2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5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V-3。
23)化合物W-1~W-2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RC及L6與上述同義。L14表示鹵素等脫離基。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將化合物d12溶解於DMF、THF、二烷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氫化鈉或三乙胺等鹼、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醯氯等醯劑,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 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w1。
另外,將化合物d12溶解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羧酸、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等縮合劑、1-羥基苯并三唑、1-羥基氮雜苯并三唑等縮合促進劑、及三乙胺、N,N-二異丙基乙胺等鹼,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15小時~72小時、較佳為12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w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w1並藉由與上述「11)化合物K-1及K-2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W-1。
第3步驟
自化合物W-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W-2。
24)化合物X-1~X-3之合成
(式中,R1、R2'、R3、R4、R6、RC、L3'及L5與上述同義。d表示0~6中之任一整數。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自化合物e7並藉由與上述「2)化合物B-1及B-2之合成」中之第5步驟相同之方法、或與上述「7)化合物G-1及G-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X-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X-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X-2。
第3步驟
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X-2中添加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等縮合劑、1-羥基苯并三唑、1-羥基氮雜苯并三唑等縮合促進劑、及三乙胺、N,N-二異丙基乙胺等鹼,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1小時~72小時、較佳為12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X-3。
於獲得活性酯之情形時,溶解於甲醇、乙醇等中並添加碳酸鉀等鹼,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15小時~72小時、較佳為12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衍生出酯後,或將活性酯溶解於甲醇、乙醇、二烷、DMF、DME、四氫呋喃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氫氧化鈉、氫氧化鋰等鹼,於0℃~150℃、較佳為20℃~60℃下進行0.5小時~72小時,較佳為1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X-3。
25)化合物Y-1~Y-2之合成
[化99]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於二氯甲烷、THF、二氯乙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F-1中添加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等鹼及三氟甲磺酸酐、comin's試劑等三氟甲磺酸鹽化劑,於-50℃~50℃、較佳為-30℃~30℃下進行0.1小時~4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y1。
第2步驟
於DMF、DMA、THF、二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y1中添加三乙胺、二甲基吡啶、吡啶等鹼、二亞苄基丙酮鈀、乙酸鈀、二氯雙三苯基膦鈀等觸媒、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三-第三丁基膦等配體、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胺,於50℃~150℃、較佳為70℃~130℃下進行0.1小時~8小時、較佳為0.5~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Y-1。
第3步驟
自化合物Y-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Y-2。
26)化合物Z-1~Z-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自化合物e7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z1。
第2步驟
於DMF、DMA、THF、二烷、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z1中添加二乙胺、哌啶等鹼,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8小時、較佳為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z2。
第3步驟
於DMF、DMA、甲苯、二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z2中添加碳酸銫、第三丁醇鉀、三乙胺等鹼、三亞苄基丙酮鈀、二亞苄基丙酮鈀、乙酸鈀等觸媒、及三鄰甲苯基膦、2,2'-雙(二苯基膦)-1,1'-聯萘、1,3-雙(2,6-二異丙基苯基)-4,5-二氫咪唑鎓四氟硼鹽等配體,於微波照射下並於100℃~200℃、較佳為120℃~160℃下進行5分鐘~1小時、較佳為10分鐘~30分鐘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Z-1。
第4步驟
自化合物Z-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Z-2。
27)化合物AA-1~AA-2之合成
[化101]
(式中,R2'、R3、R4、R6及RB與上述同義。L15及L16為鹵素等脫離基)
第1步驟
於四氫呋喃、甲苯、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1中添加硼烷-四氫呋喃錯合物、硼烷-二乙醚錯合物、硼烷-二甲基硫醚錯合物等還原劑,於10℃~110℃、較佳為30℃~90℃下進行0.1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2。
第2步驟
於二氯甲烷、乙腈、DMF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 化合物aa2中添加溴、NBS、NCS、NIS等鹵化試劑,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8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3。
第3步驟
於DMF、DMA、THF、二烷、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3中添加氰化鋅、氰化銅、氰化鈉等氰化物、及四-三苯基膦鈀、乙酸鈀、二氯雙-三苯基膦鈀等觸媒,於50℃~150℃、較佳為70℃~130℃下進行0.1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4。
第4步驟
於甲醇、乙酸乙酯、乙酸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4中添加Pd/C、Pd(OH)2等觸媒,於氫氣環境下並於30℃~130℃、較佳為50℃~110℃下進行0.1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5。
第5步驟
於苯、甲苯、二甲苯之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5中添加硫酸醯胺、亞硫醯氯等磺醯化劑、及三乙胺、二甲基吡啶、吡啶等鹼,於50℃~150℃、較佳為70℃~130℃下進行0.1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6。
第6步驟
於DMF、DMA、THF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6中添加氫化鈉、碳酸鉀、碳酸銫等鹼、及烷基氯、烷基溴、烷基三氟甲磺酸鹽等烷基化劑,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8小時、較佳為0.5小時~1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1。
第7步驟
自化合物AA-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A-2。
代替第5步驟之磺醯化劑而使用脲、CDI(Carbonyldiimidazole,羰基二咪唑)、碳酸二乙酯等羰基化劑,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1及AA-2之磺醯基脲部經脲結構取代之化合物。
此處,化合物aa1可藉由以下之方法而合成。
(式中,R2'、R3、R4及R6與上述同義。L17為鹵素等脫離基。L18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第8步驟
於二氯甲烷、THF、甲苯、乙腈或DMF等溶劑中,在化合物a1(其中,R1為氫)中添加溴或NBS、NCS、NIS等鹵化試劑,於L17為溴之情形時,於-30℃~50℃、較佳為-10℃~2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1-1。
於L17為氯或碘之情形時,於1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1-1。
第9步驟
於DMF、DMA、THF、二烷、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1-1中添加K2CO3、Na2CO3、K3PO4等鹼之水溶液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E)-3-硼烷基丙烯酸酯,於50℃~150℃、較佳為70℃~130℃下進行0.1小時~8小時、較佳為0.5~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1-2。
第10步驟
於乙醇、甲醇、DMF、乙酸等溶劑中、或其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1-2中添加鈀碳,於氫氣環境下並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1小時~24小時、較佳為2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1。
28)化合物AB-1~AB-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環C)
第1步驟
於DMF、DMA、THF、二烷、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a3中添加K2CO3、Na2CO3、K3PO4等鹼之水溶液、硼酸或硼酸酯、及四-三苯基膦鈀、二氯雙三苯基膦鈀等觸媒,於50℃~150℃、較佳為70℃~130℃下進行0.1小時~8小時、較佳為0.5~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B-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AB-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B-2。
29)化合物AC-1~AC-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虛線部表示構成環B之螺環之一部分)
第1步驟
自化合物e7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C-1。此處,作為溶劑,亦可使用DMSO,作為鹼,亦可使用碳酸銫。
第2步驟
自化合物AC-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C-2。
30)化合物AD-1~AD-2之合成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RB(2)與RB同義。虛線部表示E環(螺環))
第1步驟
自化合物AC-1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D-1。
第2步驟
自化合物AD-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D-2。
31)化合物AD-3~AD-4之合成
(式中,R意指醯基殘基。虛線部表示E環(螺環)。其他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於DMF、THF、二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AC-1中添加鹼(例:吡啶、三乙胺)及醯化劑(例:乙醯氯、經取代之苯甲醯氯),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AD-3。
第2步驟
自化合物AD-3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D-4。
32)化合物AE-1~AE-2之合成
(式中,L2為鹵素等脫離基;R1A為(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之)烯基等);其他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自化合物(1)並藉由與上述「14)化合物N-1~N-3之合成」中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2)。
第2步驟
自化合物(2)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D-2之合成」中之第1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3)。
第3步驟
自化合物(3)並藉由與上述「26)化合物Z-1~Z-2之合成」中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4)。
或者,於DMF、DMA、甲苯、二烷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3)中添加DBU(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氫氧化鋰等鹼及巰基乙醇、巰基乙酸等硫醇,於0℃~100℃、較佳為20℃~60℃下進行5分鐘~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4)。
第4步驟
自化合物(4)並藉由與上述「26)化合物Z-1~Z-2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E-1。
第5步驟
自化合物AE-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E-2。
33)化合物AF-1~AF-2之合成
[化106-3]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於乙腈、甲醇、丙酮、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1)中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亞硝酸異丁酯等亞硝酸酯及氯化銅、溴化銅、碘化銅等鹵化鹽,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8小時、較佳為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2)。
第2步驟
將化合物(2)溶解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DMSO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Cl2二氯甲烷錯合物或Pd(dtbpf)等鈀觸媒、乙酸鉀、乙酸鈉、碳酸鉀或磷酸鉀等鹼、及聯硼酸頻那醇酯(Bis(pinacolato)diboron),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 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
第3步驟
將化合物(3)溶解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DMSO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添加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鹼及過氧化氫水並於-20℃~30℃、較佳為-10℃~20℃下進行0.5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4)。
第4步驟
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乙腈等溶劑中,在化合物(4)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氫化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苄基溴或苄基氯,於0℃~100℃、較佳為20℃~6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5)。另外,對於化合物(4),於四氫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添加偶氮二甲酸二乙酯或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苄醇,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亦可獲得化合物(5)。
第5步驟
藉由與上述3)「化合物C-1及C-2之合成」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F-1。
第6步驟
藉由與上述3)「化合物C-1及C-2之合成」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F-2。
34)化合物AB-3~AB-4之合成
[化106-4]
(式中,X為鹵素等脫離基;其他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一步驟
藉由與27)之第五步驟相同之方法,代替磺醯化劑而使用脲、CDI、碳酸二乙酯等羰基化劑,藉此獲得化合物2。
第二步驟
藉由與27)之第六步驟相同之方法,獲得化合物AB-3。
第三步驟
藉由與27)之第七步驟相同之方法,獲得化合物AB-4。
35)化合物AC-1~AC-2之合成
[化106-5]
(式中,X表示-SO2-、-CO-、-CONH-、-COO-等;RB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q表示1~4之整數。m表示1~4之整數。虛線表示C環。其他符號與上述同義。此處,RB亦可為氫)
第1步驟
於化合物e7之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甲苯或吡啶等溶劑中,添加作為鹼之三乙胺、N-甲基嗎啉或吡啶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RB1-SO2Cl、RB1-COCl、RB1-NCO或RB1-OCOCl等,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1。
第2步驟
將化合物1溶解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或乙腈等溶劑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氫化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或RB取代之C環式基烷基鹵化物(例:苄基鹵化 物),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2。另外,於化合物1之-X-為-SO2-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四氫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添加作為光延試劑之DEAD、DIAD或偶氮二甲酸雙(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經RC取代之苄醇(RB=H),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
第3步驟
自化合物2並藉由與上述3)「化合物C-1及C-2之合成」中之第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C-1。
第4步驟
自化合物AC-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C-2。
36)化合物AF-1~AF-2之合成
[化106-6]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較佳為A可經RB取代之伸烷基(尤其是亞甲基),X為-SO2-,RB1為烷基)
第1步驟
將化合物r1溶解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二烷或乙酸乙酯等溶劑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作為鹼之三乙胺、N-甲基嗎啉或吡啶及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等觸媒,於0℃~50℃、較佳為15℃~ 25℃下、於常壓~10氣壓、較佳為3~5氣壓下並於氫氣環境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4小時~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1。
第2步驟
於化合物1之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甲苯或吡啶等溶劑中,添加作為鹼之三乙胺、N-甲基嗎啉或吡啶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RB1-SO2Cl、RB1-COCl、RB1-NCO或RB1-OCOCl等,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0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2。
第3步驟
將化合物2溶解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或乙腈等溶劑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氫化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取代之C環式基烷基鹵化物(例:苄基鹵化物),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另外,於化合物2之-X-為-SO2-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四氫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添加作為光延試劑之DEAD、DIAD或偶氮二甲酸雙(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經RC取代之苄醇,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
第4步驟
自化合物3並藉由與上述3)「化合物C-1及C-2之合成」中之第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4。
第5步驟
將化合物4溶解於乙酸溶劑中,添加濃硫酸或濃鹽酸及作為鹵化試劑之NBS、1,3-二溴-5,5-二甲基乙內醯脲、1,3-二碘-5,5-二甲基乙 內醯脲、二溴異三聚氰酸或二碘異三聚氰酸,於-20℃~60℃、較佳為0℃~30℃下進行0.1小時~12小時、較佳為0.5小時~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5。
第6步驟
自化合物5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1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6。
第7步驟
自化合物6並藉由與上述2)「化合物B-1及B-2之合成」中之第5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F-1。
第8步驟
自化合物7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AF-2。
37)化合物AG-1~AG-2之合成
[化106-7]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於乙腈、甲醇、丙酮、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e7中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亞硝酸異丁酯等亞硝酸酯及碘化銅或碘化鉀等碘化鹽,於0℃~100℃、較佳為20℃~60℃下進行0.5小時~8小時、較佳為2~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1。
第2步驟
於甲苯、1,4-二烷、N,N-二甲基甲醯胺、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1中添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經RC取代之硫代苯甲酸、硫代乙酸等硫代羧酸、1,10-啡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等配體、及N-乙基-N-二異丙胺、三乙胺等鹼、碘化銅 (I)、溴化銅(I)等鹵化銅,於80℃~150℃、較佳為100℃~130℃下進行2小時~24小時、較佳為4~8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2。
第3步驟
於甲醇、四氫呋喃、丙酮、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2中添加碳酸鉀、氫氧化鈉等鹼,於0℃~50℃、較佳為10℃~30℃下進行15分鐘~4小時、較佳為30分鐘~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
第4步驟
於N,N-二甲基甲醯胺、四氫呋喃、二甲基亞碸、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3中添加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或RB取代之C環式基烷基鹵化物(例:苄基溴或苄基氯)、碳酸鉀或氫化鈉等鹼,於0℃~60℃、較佳為10℃~30℃下進行10分鐘~12小時、較佳為30分鐘~4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4。
第5步驟
於二氯甲烷、四氯甲烷、水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4中添加間氯過苯甲酸或過碘酸鈉等氧化劑、碳酸鉀或氫化鈉等鹼,於-20℃~50℃、較佳為0℃~30℃下進行1小時~12小時、較佳為2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5。
第6步驟
自化合物5並藉由與上述3)「化合物C-1及C-2之合成」中之第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6。
第7步驟
自化合物6並藉由與上述「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7。
38)化合物AH-1~AH-2之合成
[化106-8]
(式中,各符號與上述同義。A較佳為可經RB等取代之伸烷基)
第1步驟
自化合物e7並藉由與7)化合物G-2之合成中之第1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1。
第2步驟
將化合物1溶解於二氯甲烷、氯仿、四氫呋喃、丙酮或乙腈等溶劑中,添加吡啶或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經取代之磺醯氯等,於0℃~100℃、較佳為0℃~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2。
第3步驟
將化合物2溶解於DMF、DME、四氫呋喃、丙酮或乙腈等溶劑中,添加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氫化鈉等鹼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取代之C環式基烷基鹵化物(例:吡啶甲基鹵化物)等,於0℃~100℃、較佳為20℃~5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另外,化合物2之RB為烷基磺醯基等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四氫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劑中添加作為光延試劑之DEAD、DIAD或偶氮二甲酸雙(2-甲氧基乙基)酯、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或三丁基膦及市售或由公知之方法所製備之可經RC取代之苄醇,於-20℃~100℃、較佳為0℃~3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之反應。
第4步驟
於二烷、DMF、DME、四氫呋喃、水等溶劑或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3中添加Pd(PPh3)4、Pd(OAc)2、Pd(PPh3)2Cl2、Pd(dppf)2Cl2或Pd(dtbpf)等鈀觸媒、及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或磷酸鉀等鹼,於氮氣環境下並於0℃~150℃、較佳為60℃~120℃下進行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4。
第5步驟
自化合物4並藉由與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5。
39)化合物(3)之合成
[化106-9]
(式中,R4A為鹵素;R4B為烷基、芳烷基等;X為O;虛線部為A環;其他符號與上述同義)
第1步驟
自化合物(1)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3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2)。
第2步驟
藉由以下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3)。
(方法1)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等溶劑中,在化合物(2)中添加5%或10%之鈀碳、氫氧化鈀、二氧化鉑等觸媒,於氫氣環境下、1~10氣壓、較佳為1~3氣壓下並於0℃~60℃、較佳為20℃~40℃下進行0.1小時~48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
(方法2)於甲醇、乙醇、四氫呋喃或DMSO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2)中添加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鋰等,於0℃~150℃、較佳為20℃~10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
(方法3)於四氫呋喃、乙腈或六甲基磷酸三醯胺等溶劑中或該等之混合溶劑中,在化合物(2)中添加氟化四丁基銨或氟化氫等氟化物,於0℃~150℃、較佳為20℃~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0.5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
(方法4)於乙腈、二氯甲烷或甲苯等溶劑中,在化合物(2)中添加三溴化磷、碘化三甲基矽烷或三氯化鋁等路易斯酸,於0℃~150℃、較佳為20℃~80℃下進行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
40)化合物(4)之合成
第1步驟
自化合物(1)並藉由與上述「2)化合物B-1及B-2之合成」中之第2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2)。
第2步驟
於乙腈、四氫呋喃、二甲基甲醯胺等溶劑中,在化合物(2)中依序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或亞硝酸異戊酯等重氮化試劑、及氯化銅(I)、溴化銅(I)、碘化銅(I)、氰化銅(I)等銅鹽、或三甲基矽烷基氯、疊氮三甲基矽烷等,於0℃~80℃、較佳為20℃~50℃下進行0.1小時~6小時、較佳為0.5小時~3小時之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3)。化合物 (3)亦可為2種化合物之混合物(例:R7A為H及鹵素)。
第3步驟
自化合物(3)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4)。化合物(4)亦可為2種化合物之混合物(例:R7A為H及鹵素),藉由管柱層析等之純化而獲得各單一化合物。
41)化合物(3)之合成
(式中,L3為鹵素;R3A為烷基等;R3A'為NH2、OH等)
第1步驟
自化合物(1)並藉由與上述「4)化合物D-1及D-2之合成」中之第9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2)。
第2步驟
自化合物(2)並藉由與上述「1)化合物A-1及A-2之合成」中之第4步驟相同之方法,可獲得化合物(3)。
本發明化合物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故而作為愛滋病等病毒感染症之治療劑及/或預防劑較為有用。
關於本發明化合物之HIV複製抑制作用,例如於下述試驗例1中,EC50值較佳為100nM以下,更佳為50nM以下,進而較佳為20 nM以下,尤佳為10nM以下。作為該作用之評價,亦可使用EC90值。另外,較佳之化合物之病毒變異耐性較強。另外,更佳之化合物之C24/EC50值較高(C24:投予24小時後之血中濃度)
本發明化合物進而較佳為具有下述中任一者或全部優異之特徵。
a)對於CYP酶(例如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等)之抑制作用較弱。
b)顯示較高之血中濃度或生體利用率、適度之間隙等良好之藥物動態。
c)代謝穩定性較高。
d)對於CYP酶(例如CYP3A4),於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測定條件之濃度範圍內不顯示不可逆之抑制作用。
e)不具有變異原性。
f)心血管系之風險較低。
g)顯示較高之溶解性。
h)對耐性病毒亦顯示較強之藥效。
i)水溶液中之穩定性較高。
j)光穩定性較高、及/或不具有光毒性或較低。
於投予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情形時,可利用經口、非經口之任一方法進行投予。經口投予只要根據常規方法製備成錠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等通常使用之劑型而投予即可。非經口投予可以注射劑等通常使用之任一劑型適當地投予。本發明化合物較佳為經口吸收性較高,故而可適當地用作經口劑。
可於本發明化合物之有效量中視需要混合適合於其劑型之賦形劑、結合劑、崩解劑、潤滑劑等各種醫藥用添加劑而製成醫藥組合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投予量較理想為考慮到患者之年齢、體重、疾病之種類或程度、投予路徑等後設定,但於對成人進行經口投予之情形時,通常為0.05~100mg/kg/天,較佳為0.1~10mg/kg/天之範圍內。於非經口投予之情形時,根據投予路徑而差異較大,通常為0.005~10mg/kg/天,較佳為0.01~1mg/kg/天之範圍內。只要分成1天1次~數次將其投予即可。
關於本發明化合物,為了增強該化合物之作用或降低該化合物之投予量等,可與反轉錄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整合酶抑制劑、其他抗HIV藥等(以下簡稱為併用藥劑)組合使用。此時,本發明化合物與併用藥劑之投予時間並無限定,可將該等對投予對象同時投予,亦可隔開時間差而投予。進而,本發明化合物與併用藥劑可作為包含各自之活性成分之2種製劑而投予,亦可作為包含兩者之活性成分之單一製劑而投予。
併用藥劑之投予量可根據臨床上使用之用量而適當選擇。另外,本發明化合物與併用藥劑之調配比可根據投予對象、投予路徑、對象疾病、症狀、組合等而適當選擇。例如,於投予對象為人類之情形時,只要相對於本發明化合物1重量份使用併用藥劑0.01~100重量份即可。
另外,本發明化合物可為了如下目的而使用:於基因治療之領域中,在使用基於HIV或MLV(Murine leukemia virus,小鼠白血病病毒)之反轉錄病毒載體時,除目標組織以外,防止反轉錄病毒載體之感染的擴展。尤其是,於試管內細胞等中感染載體後返回至體內之情形時,若預先投予本發明化合物,則可防止體內之多餘之感染。
作為反轉錄酶抑制劑,例如可列舉AZT、3TC、二脫氧肌苷(Didanosine)、紮西他濱、沙喹那韋(Saquinavir)、阿巴卡韋(Abacavir)、泰諾福韋(Tenofovir)、恩曲他濱(Emtricitabine)、奈威拉 濱(Nevirapine)、依法韋恩茨(Efavirenz)、卡普韋林(Capravirine)、依曲韋林(Etravirine)、地拉韋啶(Delavirdine)等。
作為蛋白酶抑制劑,例如可列舉茚地那韋、利托那韋、沙喹那韋、奈非那韋(Nelfinavir)、安普那韋、阿紮那韋(Atazanavir)、洛匹那韋(Lopinavir)、福沙那韋(Fosamprenavir)、地瑞那韋(Darunavir)、阿紮那韋(Atazanavir)、貝卡那韋(Brecanavir)、替拉那韋(Tipranavir)等。
作為整合酶抑制劑,例如可列舉雷特格韋、埃替格韋(Elvitegravir)、JTK-656、德羅格韋(Dolutegravir)(S-349572)、S-265744等。
作為其他抗HIV藥,例如可列舉馬拉韋羅(Maraviroc)、維克韋羅(Vicriviroc)等之侵入抑制劑、恩夫韋肽(Enfuvirtide)、西夫韋肽(sifuvirtide)、艾博衛肽(Albuvirtide)等之融合抑制劑等。
[實施例]
以下,列舉本發明之實施例、參考例及試驗例而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所限定。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簡稱表示以下之意義。
Ac:乙醯
n-Bu:正丁基
t-Bu:第三丁基
Bn:苄基
DMA:N,N-二甲基乙醯胺
DME:二甲氧基乙烷
DMF:N,N-二甲基甲醯胺
DCM:二氯甲烷
DMSO:二甲基亞碸
dppf: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
dppp:1,3-雙(二苯基膦)丙烷
dtbpf:1,1'-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
Et:乙基
Fmoc:9-茀基甲氧基羰基
Me:甲基
Ms:甲基磺醯基
NBS:N-溴丁二醯亞胺
NCS:N-氯丁二醯亞胺
NIS:N-碘丁二醯亞胺
Ph:苯基
TBS: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
THF:四氫呋喃
Tf:三氟甲烷磺醯基
TFA:三氟乙酸
TMS:三甲基矽烷基
Ts:對甲苯磺醯基
各實施例中所獲得之NMR分析係於300MHz或400MHz下進行,使用DMSO-d6、CDCl3進行測定。
表中,所謂RT,意指LC/MS:液體層析法/質量分析中之滯留時間,於以下之條件下進行測定。再者,關於可於流動相中作為2種異構物而存在之化合物,測定峰可成為2條。
(測定條件)
管柱:ACQUITY UPLC(註冊商標)BEH C18(1.7μm i.d.2.1x50mm)(Waters)
流速:0.8mL/分
UV檢測波長:254nm
流動相:[A]為含0.1%甲酸之水溶液,[B]為含0.1%甲酸之乙腈溶液
歷經3.5分鐘進行5%-100%溶劑[B]之線性梯度後,將100%溶劑[B]維持0.5分鐘。
再者,對於記作※之化合物,變更為以下之測定條件而進行測定。
管柱:Shim-pack XR-ODS(2.2μm、i.d.50x3.0mm)(Shimadzu)
流速:1.6mL/分
UV檢測波長:254nm
流動相:[A]為含0.1%甲酸之水溶液,[B]為含0.1%甲酸之乙腈溶液
梯度:歷經3分鐘進行10%-100%溶劑[B]之線性梯度,將100%溶劑[B]維持0.5分鐘。
對於記作▲之化合物,變更為以下之測定條件而進行測定。
管柱:Shim-pack XR-ODS(2.2μm、i.d.50x3.0mm)(Shimadzu)
流速:1.6mL/分
UV檢測波長:254nm
流動相:[A]為含0.1%甲酸之水溶液,[B]為含0.1%甲酸之乙腈溶液
梯度:歷經8分鐘進行10%-100%溶劑[B]之線性梯度,將100%溶劑[B]維持0.5分鐘。
對於記作※2之化合物,變更為以下之測定條件而進行測定。
管柱:ACQUITY UPLC(註冊商標)BEH C18(1.7μm i.d.2.1x50mm)(Waters)
流速:0.8mL/分
UV檢測波長:254nm
流動相:[A]為含0.1%甲酸之水溶液,[B]為含0.1%甲酸之乙腈溶液
梯度:歷經9.5分鐘進行5%-100%溶劑[B]之線性梯度後,將100%溶劑[B]維持0.5分鐘。
實施例1 化合物3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6.50g、16.0mmoL)溶解於DMF(50.0mL)中,於0℃下滴加將NBS(3.10g、17.6mmoL)溶解於DMF(10.0mL)中之溶液。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0分鐘並注入至冰水中,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對所獲得 之殘渣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固體(5.10g、產率65%)獲得化合物(2)。
1H NMR(CDCl3)δ:0.97(s,9H),2.06-2.09(m,5H),2.28(s,3H),2.69-2.83(m,2H),3.66(d,3H),4.23(s,2H),5.01(d,1H),6.78-6.87(m,2H),6.98(m,1H).LC/MS(ESI):m/z=476[M+H]+.
第2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2)(150mg、0.315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0mL)中,添加三乙胺(0.044mL、0.315mmoL)並於冰浴中冷卻。添加三光氣(37.4mg、0.126mmoL),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5分鐘。再次於冰浴中冷卻,添加苄胺(0.103mL、0.945mmoL)之二氯甲烷(2.00mL)溶液,升溫至室溫並攪拌3小時4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橙色固體(200mg、產率>100%)獲得化合物(3)。
1H NMR(CDCl3)δ:0.92(s,9H),1.98-2.08(m,2H),2.12(s,3H),2.39(s,3H),2.63-2.84(m,2H),3.58-3.61(m,3H),4.08-4.24(m,2H),4.41-4.47(m,2H),4.63(br s,1H),4.99-5.02(m,1H),5.94(s,1H),6.79-6.95(m,3H),7.24-7.30(m,5H).
第3步驟 化合物(4)之合成
將化合物(3)(192mg、0.315mmoL)、碘化銅(I)(90.0mg、0.473mmoL)及N,N-二異丙基乙胺(0.110mL、0.630mmoL)懸浮於DMA(2.50mL)中並利用密封管於150℃下攪拌2小時15分鐘。添加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泡 狀物質(145mg、產率87.1%)獲得化合物(4)。
1H NMR(CDCl3)δ:0.98(s,9H),1.93-1.96(m,3H),1.96-2.05(m,2H),2.43(s,3H),2.63-2.77(m,2H),3.62-3.67(m,3H),4.20-4.25(m,2H),4.40(m,1H),5.00(m,1H),5.25-5.37(m,2H),6.73-6.99(m,3H),7.18-7.32(m,5H),9.00(m,1H).
第4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4)(140mg、0.265mmoL)溶解於乙醇(2.65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662mL、1.32mmoL),於100℃下攪拌2小時50分鐘。注入至冰水中,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水層調整至pH值≒3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並於60℃下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作為淡橙色固體(110mg、產率80.7%)獲得化合物3。
1H NMR(DMSO-d6)δ:0.88(s,9H),1.75-1.86(m,5H),2.50-2.75(m,2H),4.14(s,2H),4.84(m,1H),5.10-5.30(m,2H),6.70-6.85(m,2H),6.88(m,1H),7.10-7.40(m,5H),11.02(s,1H),12.35(br s,1H).MS(ESI)m/z:515[M+H]+
實施例2 化合物7之合成
[化108]
第1步驟 化合物(6)之合成
將化合物(5)(100mg、0.309mmoL)溶解於二氯乙烷(2mL)中,添加乙酸(0.0350mL、0.619mmoL)及苄胺(0.0340mL、0.309mmoL),於60℃下攪拌3小時35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103mg、0.464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6小時1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 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油狀物(175mg、產率>100%)獲得化合物(6)。
1H NMR(CDCl3)δ:1.22(s,9H),2.27(s,3H),2.36(s,3H),3.58(s,2H),3.67(s,3H),3.81(s,3H),5.18(s,1H),7.20-7.35(m,5H),7.40(s,1H).
第2步驟 化合物(7)之合成
將化合物(6)(128mg、0.309mmoL)溶解於乙酸(2.00mL)中,添加鋅粉末(202mg、3.09mmoL)並於60℃下攪拌2小時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油狀物(76mg、產率64.0%)獲得化合物(7)。
1H NMR(DMSO-d6)δ:1.14(s,9H),2.04(s,3H),2.12(s,3H),3.50-3.65(m,6H),4.95-5.25(m,3H),6.48(s,1H),7.20-7.40(m,5H).
第3步驟 化合物(8)之合成
將化合物(7)(361mg、0.93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4.00mL)中並於冰浴中冷卻。添加溴(0.0480mL、0.939mmoL)之二氯甲烷(4.00mL)溶液,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油狀物(133mg、產率30.6%)獲得化合物(8)。
1H NMR(DMSO-d6)δ:1.14(s,9H),2.04(s,3H),2.32(s,3H),3.57(s,4H),3.65(s,2H),3.74(s,2H),4.95-5.25(m,2H),5.85(s,1H),7.20-7.40(m,5H).
第4步驟 化合物(9)之合成
將化合物(8)(165mg、0.356mmoL)及羰基二咪唑(289mg、1.780mmoL)溶解於二烷(5.00mL)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0.622mL、3.56mmoL)並於120℃下攪拌14小時2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結晶性粉末(139mg、產率79.8%)獲得化合物(9)。
1H NMR(CDCl3)δ:1.21(s,9H),2.20(s,3H),2.23(s,3H),3.68(s,3H),4.32(s,2H),4.60-4.75(m,2H),5.95(s,1H),6.55(s,1H),7.26-7.40(m,5H).
第5步驟 化合物(10)之合成
將化合物(9)(136mg、0.278mmoL)及6-苯并二氫吡喃硼酸(74.2mg、0.417mmoL)溶解於二烷(4.20mL)中,添加2mol/L之碳酸鉀水溶液(0.417mL、0.834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添加PdCl2(dppf)(22.7mg、0.0280mmoL),再次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並於100℃下攪拌3小時45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泡狀物(106mg、產率70.3%)獲得化合物(10)。
1H NMR(CDCl3)δ:0.96(s,9H),1.69-1.75(m,3H),1.95-2.15(m,2H),2.25(s,3H),2.65-2.95(m,2H),3.60-3.70(m,3H),4.20-4.30(m,3H),4.30(s,2H),4.60-4.73(m,2H),5.00(m,1H),6.57(s,1H), 6.45-7.00(m,3H),7.26-7.40(m,5H).
第6步驟 化合物7之合成
將化合物(10)(104mg、0.192mmoL)溶解於乙醇(1.92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479mL、0.958mmoL)並於100℃下攪拌2小時35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注入至冰水中,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水層調整至pH值≒3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並於60℃下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作為淡黃色結晶性粉末(83mg、產率81.9%)獲得化合物7。
1H NMR(DMSO-d6)δ:0.86(s,9H),1.68(s,3H),1.80-2.00(m,2H),2.18(s,3H),2.50-2.80(m,2H),4.10-4.20(m,2H),4.29(s,2H),4.50-4.65(m,2H),4.87(m,1H),6.40-6.80(m,2H),6.90(m,1H),7.25-7.40(m,5H),8.21(s,1H),12.37(br s,1H).
MS(ESI)m/z:529[M+H]+
實施例3 化合物16之合成
[化109]
第1步驟 化合物(12)之合成
將利用與下述化合物(33)相同之方法所合成之化合物(11)(300mg、0.844mmol)、1,2-二溴苯(199mg、0.844mmol)、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37mg、0.063mmol)、碳酸銫(550mg、1.69mmol)、Pd2(dba)3(39mg、0.042mmol)添加於甲苯(3ml)中,於氮氣環境下加熱回流18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2)(282mg、產率66%)。
MS:m/z=510,512[M+H]+
第2步驟 化合物(13)之合成
將化合物(12)(276mg、0.541mmol)、乙酸鈀(12mg、0.054mmol)、碳酸鉀(149mg、1.08mmol)、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40 mg、0.11mmol)添加於二甲基乙醯胺(5ml)中,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淡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13)(112mg、產率48%)。
MS:m/z=452[M+Na]+
第3步驟 化合物16之合成
將化合物(13)(109mg、0.254mmol)溶解於甲醇(3ml)及THF(3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27ml、2.54mmol)並於8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添加至稀鹽酸中,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使用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使粗產物自二異丙醚中再結晶而獲得化合物16(78mg、產率74%)。
1H-NMR(DMSO-d6)δ:0.88(s,9H),2.41(s,6H),2.58(s,3H),5.02(s,1H),7.14(m,2H),7.29(m,3H),7.38(t,J=7.6Hz,1H),7.54(d,J=8.0Hz,1H),8.10(d,J=7.9Hz,1H),11.13(s,1H).
MS:m/z=438[M+Na]+
實施例4 化合物20之合成
[化110]
第1步驟 化合物(14)之合成
將化合物(11)(500mg、1.41mmol)溶解於吡啶(5ml)中,於室溫下添加甲烷磺醯氯(483mg、0.329mmol)並直接攪拌18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稀鹽酸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4)(538mg、產率88%)。
第2步驟 化合物(15)之合成
將化合物(14)(300mg、0.692mmol)溶解於DMF(3ml)中,於室溫下添加1-溴-2-(溴甲基)苯(190mg、0.761mmol)及碳酸銫(451mg、1.38mmol)並直接攪拌4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淡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15)(382mg、產率92%)。
MS:m/z=624,626[M+Na]+
第3步驟 化合物(16)之合成
將化合物(15)(356mg、0.591mmol)、乙酸鈀(13mg、0.059mmol)、碳酸鉀(163mg、1.18mmol)、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44mg、0.12mmol)添加於二甲基乙醯胺(6.5ml)中,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淡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16)(288mg、產率93%)。
MS:m/z=544[M+Na]+
第4步驟 化合物20之合成
將化合物(16)(285mg、0.546mmol)溶解於甲醇(6ml)及THF(4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2.73ml、5.46mmol)並於8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添加至稀鹽酸中,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使用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使粗產物自二異丙醚-正己烷中再結晶而獲得化合物20(193mg、產率70%)。
MS:m/z=530[M+Na]+
實施例5 化合物22+之合成
[化111]
第1步驟 化合物(17)之合成
將化合物(11)(300mg、0.844mmol)溶解於吡啶(5ml)中,於室溫下添加2-溴苯-1-磺醯氯(237mg、0.928mmol)並直接攪拌18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稀鹽酸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7)(422mg、產率87%)。
MS:m/z=596,598[M+Na]+
第2步驟 化合物(18)之合成
將化合物(17)(413mg、0.719mmol)溶解於DMF(5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碘甲烷(255mg、0.112mmol)及碳酸銫(703mg、2.16mmol)並直接攪拌4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8)(370mg、產率88%)。
MS:m/z=610,612[M+Na]+
第3步驟 化合物(19)之合成
將化合物(18)(365mg、0.620mmol)、乙酸鈀(14mg、0.062mmol)、碳酸鉀(171mg、1.24mmol)、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46mg、0.12mmol)添加於二甲基乙醯胺(7ml)中,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淡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19)(283mg、產率90%)。
MS:m/z=530[M+Na]+
第4步驟 化合物22之合成
將化合物(19)(262mg、0.516mmol)溶解於甲醇(4ml)及THF(2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2.58ml、5.16mmol)並於8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添加至稀鹽酸中,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使用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使粗產物自二異丙醚-正己烷中再結晶而獲得化合物22(177mg、產率70%)。
MS(※):m/z=516[M+Na]+
實施例6 化合物23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20)之合成
將化合物(11)(200mg、0.563mmol)溶解於吡啶(3ml)中,於室溫下添加(2-溴)苯甲醯氯(136mg、0.619mmol)並直接攪拌18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稀鹽酸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 物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0)(250mg、產率83%)。
MS:m/z=560,562[M+Na]+
第2步驟 化合物(21)之合成
將化合物(20)(243mg、0.451mmol)溶解於DMF(2.5ml)中,於0℃下添加氫化鈉(60%於油中、54.1mg、1.35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0分鐘。於室溫下添加碘甲烷(192mg、1.35mmol)並直接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稀鹽酸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1)(216mg、產率87%)。
MS:m/z=552,554[M+H]+
第3步驟 化合物(22)之合成
將化合物(21)(208mg、0.376mmol)、乙酸鈀(8.5mg、0.038mmol)、碳酸鉀(104mg、0.753mmol)、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28mg、0.075mmol)添加於二甲基乙醯胺(4ml)中,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管柱層析法將粗產物純化,藉此作為淡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2)(99mg、產率56%)。
MS:m/z=472[M+H]+
第4步驟 化合物23之合成
將化合物(22)(95mg、0.201mmol)溶解於甲醇(2ml)及THF(1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01ml、2.01mmol)並於8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添加至稀鹽酸中,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使用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使粗產物自二異丙醚 -正己烷中再結晶而獲得化合物23(65mg、產率71%)。
1H-NMR(DMSO-D6)δ:0.91(s,9H),2.41(s,6H),2.46(s,6),3.53(s,3H),4.96(s,1H),7.25(m,2H),7.34(d,J=8.0Hz,2H),7.61(t,J=7.5Hz,1H),7.74-7.78(m,1H),8.26(d,J=8.3Hz,1H),8.34(dd,J=7.8,1.2Hz,1H),12.65(br s,1H).
MS(※):m/z=458[M+H]+
實施例7 化合物21之合成
[化113]
[化114]
第1步驟 化合物(24)之合成
於化合物(23)(25.0g、166mmol)之硫酸(350mL)溶液中,在冰浴冷卻下添加硝酸鉀(18.5g、183mmol)。於0℃下攪拌1.5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中。過濾析出之固體而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4)(31.8g、產率98%)。
MS(ESI)m/z:194.30[M-H]-
第2步驟 化合物(25)之合成
於化合物(24)(25.0g、128mmol)之二氯甲烷(750mL)溶液中,在冰浴冷卻下添加氯化鋅(40.9g、128mmol)、TMSCN(51.5mL、384mmol)。於0℃下攪拌20分鐘並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100mL)、水(600mL)。利用二氯甲烷(500mL×3)進行萃取並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藉此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5)之粗產物(47g)。
MS(ESI)m/z:292.95[M-H]-
第3步驟 化合物(26)之合成
對於化合物(25)之粗產物(45.6g),添加5~10%氯化氫/甲醇溶液(456mL)、水(2.2mL、123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20小時。於減壓下餾去甲醇並添加水(300mL)。利用乙酸乙酯(300mL×3)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藉由於殘渣中添加二異丙醚、己烷而使固體析出並過濾,藉此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6)(28.6g、產率91% 2步驟)。
1H-NMR(CDCl3、400MHz)δ:2.28(s,3H)、2.50(s,3H)、3.41(s,1H)、3.78(s,3H)、5.37(s,1H)、7.33(s,1H)、9.48(s,1H)
MS(ESI)m/z:254.05[M-H]-
第4步驟 化合物(27)之合成
於化合物(26)(29.0g、114mmol)之DMF(290mL)溶液中添加碳酸鉀(31.4g、227mmol)、苄基溴(14.9mL、125mmol)。於室溫下攪拌45分鐘並添加2mol/L之鹽酸(300mL)及水(300mL)。利用乙酸乙酯(300mL×3)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7)(38.0g、產率97%)。
1H-NMR(CDCl3、400MHz)δ:2.30(s,3H)、2.32(s,3H)、3.46(d,1H,J=4.3Hz)、3.80(s,3H)、4.93(s,2H)、5.33(d,1H,J=4.3Hz)、 7.30(s,1H)、7.37-7.44(m,5H)
第5步驟 化合物(28)之合成
於化合物(27)(38.0g、110mmol)之二氯甲烷(380mL)溶液中添加二氧化錳(47.8g、55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2小時。對反應溶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後,進行濃縮,藉此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8)(32.9g、產率87%)。
1H-NMR(CDCl3、400MHz)δ:2.37(s,3H)、2.45(s,3H)、3.98(s,3H)、5.00(s,2H)、7.37-7.40(m,5H)、7.65(s,1H)
第6步驟 化合物(29)之合成
於化合物(28)(32.5g、95mmol)之二氯甲烷(325mL)溶液中,在-78度且冷卻下添加1M-(R)-CBS試劑(18.9mL、18.9mmol)、鄰苯二酚硼烷(20.2mL、189mmol)。於-78度下攪拌20分鐘並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100mL),利用乙酸乙酯(200mL×3)進行萃取並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9)(24.8g、產率76%)。
1H-NMR(CDCl3、400MHz)δ:2.30(s,3H)、2.32(s,3H)、3.46(d,1H,J=4.3Hz)、3.80(s,3H)、4.93(s,2H)、5.33(d,1H,J=4.3Hz)、7.30(s,1H)、7.37-7.44(m,5H)
第7步驟 化合物(30)之合成
於化合物(29)(24.5g、70.9mmol)之乙酸第三丁酯(245mL)溶液中,在冰浴冷卻下添加過氯酸(18.3mL、213mmol)。於0度下攪拌10分鐘,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4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300mL×3)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0)(21.2g、產率74%)。
1H-NMR(CDCl3、400MHz)δ:1.24(s,9H)、2.31(s,3H)、2.34(s,3H)、3.70(s,3H)、4.93(s,2H)、5.17(s,1H)、7.37-7.40(m,5H)、7.53(s,1H)
第8步驟 化合物(31)之合成
將化合物(30)(38.8g、97.0mmol)溶解於乙酸(194mL)中,於室溫下添加鋅(25.3g、386mmol)並於60度下攪拌2.5小時。濃縮後,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5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50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1)之粗純化物(36.0g)。
MS:m/z=372.2[M+H]+
第9步驟 化合物(32)之合成
將化合物(31)(36.0g、97.0mmol)溶解於乙腈(18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NBS(16.7g、94.0mmol)並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5小時。添加水(5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2)之粗產物(44.0g)。
MS:m/z=450.2,452.2[M+H]+
第10步驟 化合物(33)之合成
將化合物(32)(41.9g、93.0mmol)溶解於DMA(210mL)及水(21mL)中,添加4-甲基苯基硼酸(17.7g、130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6.06g、9.30mmol)、及碳酸鉀(25.7g、186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2小時。添加水(4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0mL×2)及飽和食鹽水(50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 (33)(15.1g、產率33%、3步驟)。
1H-NMR(CDCl3、400MHz)δ:0.96(s,9H)、1.91(s,3H)、2.25(s,3H)、2.41(s,3H)、3.67(s,3H)、3.89(s,2H)、4.84(d,J=11.3Hz,1H)、5.00(s,1H)、7.06(d,J=7.8Hz,1H)、7.18(d,J=7.8Hz,1H)、7.21(s,2H)、7.31-7.43(m,3H)、7.39(d,J=7.4Hz,1H)
MS:m/z=462.2[M+H]+
第11步驟 化合物(34)之合成
於化合物(33)(14.6g、31.7mmol)之甲醇(146mL)溶液中添加20%wt、50%wet之氫氧化鈀(4.45g)。於室溫下並於氫氣環境下攪拌3小時,對反應溶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將濾液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4)(4.38g、產率37%)。
MS:m/z=372.3[M+H]+
第12步驟 化合物(35)之合成
將化合物(34)(300mg、0.808mmol)溶解於DMF(6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60%wt之氫化鈉(35.5mg、0.888mmol)並攪拌10分鐘。於冰浴冷卻下添加1-溴-2-丁炔(0.081mL、0.808mmol)並攪拌45分鐘。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mL)及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5)(243mg、產率71%)。
1H-NMR(CDCl3、400MHz)δ:0.95(s,9H)、1.87-1.91(m,6H)、2.23(s,3H)、2.40(s,3H)、3.66(s,3H)、3.88(s,2H)、4.42-4.47(m,2H)、4.97(s,1H)、7.04(d,J=7.8Hz,1H)、7.14-7.23(m,3H)
MS:m/z=424.4[M+H]+
第13步驟 化合物(36)之合成
將化合物(35)(232mg、0.548mmol)溶解於乙腈(4.54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0.099mL、0.822mmol)及疊氮三甲基矽烷(0.087mL、0.657mmol)並於冰浴冷卻下攪拌30分鐘。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6)(242mg、產率98%)。
1H-NMR(CDCl3、400MHz)δ:0.94(s,9H)、1.87(t,J=2.3Hz,3H)、1.92(s,3H)、2.30(s,3H)、2.41(s,3H)、3.68(s,3H)、4.53-4.57(m,2H)、4.96(s,1H)、7.03(dd,J=7.8,1.8Hz,1H)、7.13-7.25(m,3H)
MS:m/z=472.3[M+Na]+
第14步驟 化合物(37)之合成
將化合物(36)(253mg、0.563mmol)溶解於甲苯(5mL)中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45分鐘。濃縮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7)(241mg、產率95%)。
1H-NMR(CDCl3、400MHz)δ:0.97(s,9H)、1.91(s,3H)、2.40(s,3H)、2.43(s,3H)、2.83(s,3H)、3.72(s,2H)、5.08(s,1H)、5.15(d,J=13.3Hz,1H)、5.22(d,J=13.3Hz,1H)、7.07(dd,J=7.8,1.8Hz,1H)、7.15-7.28(m,3H)
MS:m/z=450.3[M+H]+
第15步驟 化合物21之合成
將化合物(37)(240mg、0.534mmol)溶解於乙醇(5.34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34mL、2.67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30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2.65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 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1(217mg、產率93%)。
1H-NMR(CDCl3、400MHz)δ:1.01(s,9H)、1.93(s,3H)、2.41(s,3H)、2.42(s,3H)、2.82(s,3H)、5.10(d,J=13.3Hz,1H)、5.21(s,1H)、5.29(d,J=13.3Hz,1H)、7.08(d,J=7.7Hz,1H)、7.22-7.27(m,2H)、7.41(d,J=7.7Hz,1H)
MS:m/z=436.4[M+H]+
實施例8 化合物12之合成
[化115]
第1步驟 化合物(39)之合成
於化合物(38)(21.2g、52.8mmol)之乙酸乙酯(212mL)溶液中添加10%wt、50%wet之Pd/C(2.12g)。於室溫下並於氫氣環境下攪拌6小時,對反應溶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將濾液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油狀獲得化合物(39)(16.2g、產率99%)。
1H-NMR(CDCl3、400MHz)δ:1.23(s,9H)、2.29(s,3H)、2.51(s,3H)、3.68(s,3H)、5.22(s,1H)、7.60(s,1H)、9.51(s,1H)
MS(ESI)m/z:315.35[M-H]-
第2步驟 化合物(40)之合成
於化合物(39)(16.2g、52mmol)之二氯甲烷(160mL)溶液中,在冰浴冷卻下添加吡啶(8.42mL、104mmol)、三氟甲磺酸酐(13.2mL、78mmol)。於0度下攪拌10分鐘並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100mL),利用二氯甲烷(100mL×2)進行萃取並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作為淡粉紅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0)(21.2g、產率92%)。
第3步驟 化合物(41)之合成
將化合物(40)(10.0g、22.6mmol)溶解於乙醇(150ml)中,添加10%Pd(OH)2碳粉末(3.17g、2.26mmol)及三乙胺(3.13ml、22.6mmol)。於5氣壓之氫氣環境下並於室溫下攪拌18小時。對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並對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粗產物純化而作為白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1)(5.02g、產率84%)。
1H-NMR(CDCl3)δ:1.25(s,9H),2.17(s,3H),2.23(s,3H),3.55(br s,2H),3.66(s,3H),5.20(s,1H),6.47(s,1H),6.81(s,H).
第4步驟 化合物(42)之合成
將化合物(41)(5.02g、18.9mmol)溶解於乙腈(60ml)中,於0℃下添加N-溴丁二醯亞胺(3.40g、18.9mmol)並直接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中,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減壓餾去溶劑所獲得之粗產物純化而作為白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2)(4.95g、產率76%)。
1H-NMR(CDCl3)δ:1.25(s,9H),2.18(s,3H),2.34(s,3H),3.57(br s,2H),3.67(s,3H),5.95(s,1H),6.57(s,1H).
第5步驟 化合物(43)之合成
將化合物(42)(4.80g、13.9mmol)溶解於DMA(24mL)及水(2.4mL)中,添加2-(苯并二氫吡喃-6-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5.44g、20.9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1.82g、2.79mmol)、及碳酸鉀(3.85g、2.79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1.5小時。添加水(2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2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50mL×2)及飽和食鹽水(10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3)(5.04g、產率91%)。
MS:m/z=398.3[M+H]+
第6步驟 化合物(44)之合成
將化合物(43)(1.73g、4.35mmol)溶解於乙腈(17.3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NBS(775mg、4.35mmol)並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4)(1.91g、產率92%)。
MS:m/z=476.2,478.2[M+H]+
第7步驟 化合物(45)之合成
將化合物(44)(100mg、0.210mmol)溶解於DMA(0.5mL)及水(0.05mL)中,添加2-乙醯苯基硼酸(51.6mg、0.315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27.4mg、0.042mmol)、及碳酸鉀(58.0mg、0.420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130℃下攪拌1.5小時。添加水 (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5)(40.4mg、產率39%)。
MS:m/z=498.2[M+H]+
第2步驟 化合物12之合成
將化合物(45)(40.0mg、0.080mmol)溶解於乙醇(0.8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mL、0.4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5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2(36.9mg、產率95%)。
MS:m/z=484.0[M+H]+
實施例9 化合物8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47)之合成
將利用與上述化合物(44)相同之方法所合成之化合物(46)(69.6mg、0.142mmol)溶解於DMA(0.5mL)及水(0.05mL)中,添加2- (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2-基)苯甲酸乙酯(59.0mg、0.213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18.5mg、0.029mmol)、及碳酸鉀(39.0mg、0.284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130℃下攪拌2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7)(29.6mg、產率41%)。
MS:m/z=514.3[M+H]+
第2步驟 化合物8之合成
將化合物(47)(29.0mg、0.056mmol)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5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3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28.0mg、產率99%)。
MS:m/z=500.3[M+H]+
實施例10 化合物9之合成
[化117]
第1步驟 化合物(48)之合成
將化合物(46)(1.51g、3.08mmol)溶解於DMF(11.2mL)中,添加雙(頻那醇酯)二硼烷(3.91g、15.4mmol)、[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二氯甲烷合物(336mg、0.411mmol)、及乙酸鉀(1.51g、15.4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110℃下攪拌17小時。添加水(1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0mL×2)及飽和食鹽水(10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8)(1.12g、產率68%)。
MS:m/z=538.4[M+H]+
第2步驟 化合物(49)之合成
將化合物(48)(116mg、0.216mmol)溶解於DMA(0.75mL)及水(0.075mL)中,添加3-碘噻吩-2-甲酸甲酯(87.1mg、0.324mmol)、 [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39.4mg、0.060mmol)、及碳酸鉀(60.0mg、0.144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130℃下攪拌2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溶解於乙酸乙酯(3mL)及乙酸(0.125mL)中,於室溫下攪拌17小時。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9)(80.3mg、產率73%)。
MS:m/z=520.3[M+H]+
第3步驟 化合物9之合成
將化合物(49)(80.0mg、0.154mmol)溶解於乙醇(1.54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385mL、0.77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2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62.2mg、產率80%)。
MS:m/z=506.2[M+H]+
實施例11 化合物10之合成
[化118]
第1步驟 化合物(50)之合成
將化合物(48)(232mg、0.432mmol)溶解於吡啶(3mL)中。加熱至100度,添加2-溴苄基磺醯氯(349mg、1.30mmol)並於100度下攪拌1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添加水(25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30mL)、水(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0)(139mg、產率42%)。
MS:m/z=768.3,770.3[M+H]+
第2步驟 化合物(51)之合成
將化合物(50)(142mg、0.184mmol)溶解於DMA(1.42mL)及水(0.142mL)中,添加[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24.0 mg、0.037mmol)、及碳酸鉀(50.9mg、0.369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130℃下攪拌1.5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1)(37.4mg、產率36%)。
MS:m/z=562.3[M-H]+
第3步驟 化合物10之合成
將化合物(51)(42.2mg、0.075mmol)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2.5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0(25.9mg、產率63%)。
MS:m/z=548.3[M-H]+
實施例12 化合物18之合成
[化119]
第1步驟 化合物(52)之合成
將化合物(34)(300mg、0.808mmol)溶解於DMF(6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60%Wt之氫化鈉(35.5mg、0.888mmol)並攪拌10分鐘。於冰浴冷卻下添加2-(溴甲基)苯甲酸乙酯(196mg、0.808mmol)並攪拌45分鐘。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mL)及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2)(274mg、產率63%)。
MS:m/z=534.5[M+H]+
第2步驟 化合物(53)之合成
將化合物(52)(283mg、0.530mmol)溶解於乙醇(5.30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33mL、2.65mmol)並於加熱 回流下攪拌1.5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2.65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3)(257mg、產率99%)之粗產物。
MS:m/z=492.4[M-H]-
第3步驟 化合物18之合成
將化合物(53)(240mg、0.534mmol)、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198mg、1.03mmol)、1-羥基苯并三唑(140mg、1.03mmol)溶解於DMF(12.7mL)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0.180mL、1.0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66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50mL)進行萃取後,利用1mol/L之鹽酸(50mL×2)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18(90.8mg、產率37%)。
1H-NMR(CDCl3、400MHz)δ:0.70(s,9H)、1.86(s,3H)、2.18(s,3H)、2.34(s,3H)、4.75(s,1H)、5.03-5.26(m,1H)、5.40-5.62(m,1H)、6.88-7.37(m,8H)、9.29(s,1H)、12.4(s,1H)
MS:m/z=474.2[M+H]+
實施例13 化合物25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55)之合成
將利用與上述化合物(44)相同之方法所合成之化合物(54)(100mg、0.230mmol)溶解於甲苯(2mL)中,添加1,3-環己二酮(25.8mg、0.230mmol)、及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4.38mg、0.023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5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將濃縮殘渣溶解於DMA(2mL)中,添加乙酸鈀(5.17mg、0.023mmol)、1,3-雙(二苯基膦)丙烷(9.50mg、0.23mmol)、乙酸鈉(76.0mg、0.921mmol)及鹽酸四乙基銨(381mg、2.30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l20℃下攪拌4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固體獲得化合物(55)(29.1mg、產率28%)。
1H-NMR(CDCl3)δ:0.95(s,9H),2.12-2.22(m,2H),2.42(s,3H),2.52-2.63(m,8H),2.96(t,J=6.2Hz,2H),3.64(s,3H),5.07(s,1H),7.11(d,J=7.9Hz,1H),7.16-7.24(m,3H),8.97(s,1H).
MS:m/z=448.3[M+H]+
第2步驟 化合物25之合成
將化合物(55)(29.0mg、0.065mmol)溶解於乙醇(0.648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162mL、0.324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45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5(24.4mg、產率87%)。
1H-NMR(CDCl3)δ:0.96(s,9H),2.09-2.18(m,2H),2.41(s,6H), 2.50-2.61(m,5H),2.83-2.93(m,2H),5.23(s,1H),7.15(d,J=7.6Hz,1H),7.20-7.26(m,2H),7.37(d,J=6.8Hz,1H),8.68(s,1H),9.88(s,0H).
MS:m/z=434.2[M-H]-
實施例14 化合物29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56)之合成
將化合物(33)(50.0mg、0.108mmol)溶解於吡啶(1mL)中。加熱至100度,添加2-氟苯磺醯氯(0.043mL、0.325mmol)並於100度下攪拌1.5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添加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30mL)、水(3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 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6)(62.7mg、產率93%)。
1H-NMR(CDCl3)δ:0.94(s,9H),2.20(s,3H),2.41(s,3H),3.67(s,3H),4.81(s,2H),4.98(s,1H),6.43(s,1H),6.99-7.05(m,2H),7.11-7.18(m,2H),7.19-7.24(m,2H),7.31-7.37(m,5H),7.41-7.48(m,1H),7.75(ddd,J=7.5,7.5,1.5Hz,1H).
MS:m/z=618.3[M-H]-
第2步驟 化合物(57)之合成
於化合物(56)(60.0mg、0.097mmol)之甲醇(2mL)溶液中添加20%wt、50%wet之氫氧化鈀(13.6mg)。於室溫下並於氫氣環境下攪拌15小時,對反應溶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將濾液濃縮後,藉此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7)(41.3mg、產率81%)。
1H-NMR(CDCl3)δ:0.81(s,9H),1.82(s,3H),1.89(s,3H),2.40(s,3H),3.58(s,3H),4.86(s,1H),6.36(s,1H),6.92(s,1H),7.01-7.05(m,1H),7.10-7.14(m,1H),7.18-7.24(m,4H),7.57-7.64(m,1H),7.78(ddd,J=7.5,7.5,1.1Hz,1H).
MS:m/z=528.2[M-H]-
第3步驟 化合物(58)之合成
將化合物(57)(40.0mg、0.076mmol)溶解於DMF(1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60%wt之氫化鈉(9.06mg、0.227mmol)並於80℃下攪拌2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藉此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8)之粗產物。
MS:m/z=508.2[M-H]-
第4步驟 化合物29之合成
將化合物(58)之粗產物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 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0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3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9(32.0mg、產率86% 2步驟)。
1H-NMR(CDCl3)δ:0.96(s,9H),2.07(s,3H),2.41(s,3H),2.52(s,3H),5.11(s,1H),6.69(s,1H),7.02(d,J=7.4Hz,1H),7.27-7.39(m,5H),7.51(ddd,J=7.5,7.5,1.2Hz,1H),7.84(dd,J=7.9,0.9Hz,1H).
MS:m/z=494.1[M-H]-
實施例15 化合物30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59)之合成
將化合物(34)(200mg、0.538mmol)溶解於DMF(4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60%wt之氫化鈉(23.7mg、0.592mmol)並攪拌15分鐘。於冰浴冷卻下添加2-溴-5-氟苄基溴(144mg、0.538mmol)並攪拌1小時。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mL)及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次)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9)(223mg、產率74%)。
1H-NMR(CDCl3)δ:0.96(s,9H),1.88(s,3H),2.25(s,3H),2.41(s,3H),3.68(s,3H),3.82(s,2H),4.87(s,2H),5.00(s,1H),6.93(td,J=8.3,3.0Hz,1H),7.07(d,J=7.7Hz,1H),7.16-7.23(m,3H),7.48(dd,J=9.4,3.0Hz,1H),7.52(dd,J=8.8,5.1Hz,1H).
MS:m/z=558.2,560.2[M+H]+
第2步驟 化合物(60)之合成
將化合物(59)(50.0mg、0.090mmol)、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8.2mg、0.009mmol)、第三丁醇鈉(17.2mg、0.179mmol)、碳酸鉀(24.8mg、0.179mmol)溶解於甲苯(1mL)中。於室溫下添加第三丁基膦(0.9mg、0.004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95℃下攪拌4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藉此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0)之粗產物。
MS:m/z=478.2[M+H]+
第3步驟 化合物30之合成
將化合物(60)之粗產物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0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 30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0(37.2mg、產率90% 2步驟)。
1H-NMR(CDCl3)δ:0.97(s,9H),1.93(s,3H),2.28(s,3H),2.40(s,3H),5.00(d,J=13.6Hz,1H),5.05(d,J=13.6Hz,1H),5.14(s,1H),5.85(s,1H),6.73-6.81(m,2H),6.88(td,J=8.3,2.7Hz,1H),7.07(d,J=7.5Hz,1H),7.18-7.24(m,2H),7.35(d,J=7.4Hz,1H),9.85(br s,1H).
MS:m/z=464.2[M+H]+
實施例16 化合物33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61)之合成
將化合物(34)(300mg、0.808mmol)溶解於DMF(3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60wt%之氫化鈉(35.5mg、0.888mmol)並攪拌15分鐘。於冰浴冷卻下添加1-溴環丁酸乙酯(0.392mL、2.42mmol),於室溫下攪拌4.5小時。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mL)及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 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1)(35.0mg、產率10%)。
1H-NMR(CDCl3)δ:0.95(s,9H),1.90(s,3H),1.94-2.03(m,2H),2.26-2.36(m,5H),2.42(s,3H),2.61-2.73(m,2H),3.67(s,3H),4.98(s,1H),7.04(dd,J=7.6,1.4Hz,1H),7.16-7.25(m,3H),7.44(s,1H).
MS:m/z=452.2[M+H]+
第2步驟 化合物33之合成
將化合物(61)(35.0mg、0.078mmol)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0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30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淡茶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3(24.1mg、產率71%)。
1H-NMR(CDCl3)δ:0.97(s,9H),1.89-2.04(m,5H),2.23-2.38(m,5H),2.41(s,3H),2.49-2.58(m,1H),2.74-2.83(m,1H),5.10(s,1H),7.05(d,J=7.7Hz,1H),7.21(d,J=7.7Hz,1H),7.26(d,J=7.7Hz,1H),7.38(d,J=7.7Hz,1H),8.72(s,1H),10.88(s,1H).
MS:m/z=438.2[M+H]+
實施例17 化合物34及35之合成
[化124]
第1步驟 化合物(62)之合成
將化合物(34)(1.00mg、2.69mmol)溶解於DMF(2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60wt%之氫化鈉(118mg、2.96mmol)並攪拌20分鐘。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烯丙基溴(0.233mL、2.69mmol)並攪拌45分鐘。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mL)及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次)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2)(733mg、產率 64%)。
1H-NMR(CDCl3)δ:1.88(s,3H),2.23(s,3H),2.40(s,3H),3.66(s,3H),3.81(s,2H),4.30-4.39(m,2H),4.98(s,1H),5.26(dd,J=10.4,1.4Hz,1H),5.45(dd,J=17.1,1.4Hz,1H),6.07-6.18(m,1H),7.05(d,J=7.8Hz,1H),7.15-7.22(m,3H).
MS:m/z=412.2[M+H]+
第2步驟 化合物(63)之合成
將化合物(62)(606mg、1.47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2-氯乙烷磺醯氯(0.186mL、1.77mmol)之二氯甲烷溶液(1mL)及吡啶(0.357mL、4.42mmol)之二氯甲烷溶液(1m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2.5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水溶液(50mL)、水(5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5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3)(565mg、產率74%)。
1H-NMR(CDCl3)δ:0.94(s,9H),1.88(s,3H),2.42(s,3H),2.43(s,3H),3.67(s,3H),4.40(d,J=5.6Hz,2H),4.99(s,1H),5.30(d,J=10.4Hz,1H),5.44(dd,J=17.2,1.3Hz,1H),5.90(d,J=9.9Hz,1H),6.03(s,1H),6.06-6.16(m,1H),6.22(d,J=16.6Hz,1H),6.82(dd,J=16.6,9.9Hz,1H),7.04(d,J=7.9Hz,1H),7.16(d,J=7.8Hz,1H),7.20-7.25(m,2H).
MS(ESI)m/z:500.2[M-H]-
第3步驟 化合物(64)之合成
將化合物(63)(547mg、1.0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54.7mL)中,於室溫下添加第二代Grubbs觸媒(278mg、0.327mmol)並攪拌25小 時。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固體獲得化合物(64)(113mg、產率21%)。
1H-NMR(CDCl3)δ:0.95(s,9H),1.89(s,3H),2.40(s,3H),2.42(s,3H),3.68(s,3H),4.77-4.89(m,2H),4.99(s,1H),6.15(s,1H),6.37(dt,J=11.0,4.0Hz,1H),6.74(d,J=11.2Hz,1H),7.03(dd,J=7.7,1.4Hz,1H),7.16(dd,J=7.7,1.4Hz,1H),7.18-7.26(m,2H).
MS(ESI)m/z:472.2[M-H]-
第4步驟 化合物34之合成
將化合物(64)(105mg、0.222mmol)溶解於乙醇(2.22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554mL、1.11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4(44.5mg、產率44%)。
1H-NMR(CDCl3)δ:0.99(s,9H),1.92(s,3H),2.42(s,3H),2.49(s,3H),3.57(dd,J=15.2,7.7Hz,1H),3.72(dd,J=15.2,7.7Hz,1H),4.85(ddd,J=7.7,7.7,7.7Hz,1H),5.14(s,1H),6.39(s,1H),6.74(d,J=7.7Hz,1H),7.07(d,J=6.5Hz,1H),7.23-7.28(m,2H),7.37(d,J=6.5Hz,1H).
MS:m/z=458.2[M-H]-
第5步驟 化合物35之合成
將化合物34(30.0mg、0.065mmol)溶解於甲醇(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10wt%之氫氧化鈀(18.3mg、0.013mmol)並於氫氣環境下攪拌1小時。藉由矽藻土過濾而去除不溶物,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濾液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5(18.7mg、產率62%)。
1H-NMR(CDCl3)δ:0.97(s,9H),1.93(s,3H),2.03-2.18(m,2H),2.41(s,3H),2.47(s,3H),3.23-3.43(m,2H),4.07-4.17(m,1H),4.23-4.34(m,1H),5.10(s,1H),6.20(s,1H),7.07(d,J=5.1Hz,1H),7.20-7.27(m,2H),7.37(d,J=5.1Hz,1H).
MS:m/z=460.2[M-H]-
實施例18 化合物46及47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65)之合成
將化合物(54)(210mg、0.483mmol)及烯丙基四丁基錫(240mg、0.725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氯化鋰(2mg、0.047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添加PdCl2(dtbpf)(31mg、0.048mmol),再次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並於100℃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利用乙酸乙酯(5mL)進行稀釋後,添加飽和氟化鉀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對水層進行萃取並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66)(135mg、74.1%)。
1H NMR(CDCl3)δ:0.95(s,9H),1.89(s,3H),2.24(s,3H),2.40(s,3H),3.39(d,J=5.6Hz,2H),3.65(s,3H),3.68(s,2H),5.00(s,1H),5.05-5.07(m,1H),5.09(s.1H),5.88-5.97(m,1H),7.05(d,J=7.6Hz,2H),7.16(d,J=7.6Hz,2H),7.20(s,2H).
第2步驟 化合物(66)之合成
將化合物(65)(536mg、1.36mmol)溶解於吡啶(5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由公知之方法所合成之苄基胺磺醯氯(557mg、2.71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後,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66)(766mg、100%)。
1H NMR(CDCl3)δ:0.95(s,9H),1.89(s,3H),2.41(s,3H),2.51(s,3H),3.66(s,3H),3.68(d,J=5.6Hz,2H),4.36(d,J=6.0Hz,2H),4.70-4,77(m,1H),4.95(d,J=12.9Hz,1H),5.02(s,1H),5.06(d,J=10.4Hz,1H),5.87-5.97(m,1H),5.99-6.02(m,1H),7.04(d,J=8.0Hz, 1H),7.16-7.27(m,3H),7.29-7.33(m,1H),7.36(d,J=4.0Hz,4H).
第3步驟 化合物(67)及(68)之合成
將化合物(66)(342mg、0.606mmol)溶解於DMF(4mL)中,添加乙酸銅(II)(165mg、0.908mmol)及碳酸鉀(251mg、1.82mmol)並於10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67)(38mg、11.2%)及(68)(59mg、17.3%)。
化合物(67)
1H NMR(CDCl3)δ:0.99(s,9H),1.82(s,3H),2.41(s,3H),2.47(s,3H),3.06(dd,J=15.6,8.4Hz,1H),3.16(dd,J=15.6,9.2Hz,1H),3.24(d,J=10.0Hz,1H),3.44(dd,J=9.6,6.0Hz,1H),3.68(s,3H),3.86(d.J=13.2Hz,1H),4.50(d,J=13.2Hz,1H),4.64(dd,J=14.8,7.6Hz,1H),4.97(s,1H),7.10(dd,J=16.8,7.2Hz,2H),7.22(t,J=6.8Hz,2H),7.32-7.41(m,5H).
化合物(68)
1H NMR(CDCl3)δ:0.94(s,9H),1.83(s,3H),2.41(s,3H),2.57(s,3H),3.05(dd,J=15.2,8.4Hz,1H),3.16(dd,J=15.6,9.2Hz,1H),3.24(d,J=10.0Hz,1H),3.44(dd,J=9.6,5.6Hz,1H),3.68(s,3H),3.93(d.J=13.2Hz,1H),4.50(d,J=13.2Hz,1H),4.64(dd,J=14.4,8.0Hz,1H),5.08(s,1H),7.03(d,J=7.6Hz,1H),7.18(d,J=7.6Hz,1H),7.24(t,J=8.4Hz,2H),7.31-7.38(m,5H).
第4步驟 化合物47及48之合成
將化合物(67)(38mg、0.068mmol)溶解於乙醇(2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mL、2mmol)並於8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利用水(5mL)進行稀釋,添加2mol/L之鹽酸水溶液 (2mL、4mmol)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47(29mg、78.3%)。
1H NMR(CDCl3)δ:1.02(s,9H),1.86(s,3H),2.41(s,3H),2.42(s,3H),3.07(dd,J=15.6,8.4Hz,1H),3.15(dd,J=15.6,9.2Hz,1H),3.25(d.J=10.4Hz,1H),3.44(dd,J=9.6,6.0Hz,1H),3.97(d,J=13.2Hz,1H),4.50(d,J=13.6Hz,1H),4.65(dd,J=14.8,6.8Hz,1H),5.10(s,1H),7.09(d,J=8.0Hz,1H),7.23(d,J=8.4Hz,1H),7.33-7.39(m,6H).
MS(ESI)m/z:547.0[M-H]-(※)
以相同之方式,自化合物(68)獲得化合物48。
1H NMR(CDCl3)δ:0.99(s,9H),1.82(s,3H),2.41(s,3H),2.47(s,3H),3.05(dd,J=16.6,8.4Hz,1H),3.12(dd,J=15.6,9.2Hz,1H),3.44(dd,J=9.6,6.0Hz),3.68(s,3H),3.96(d,J=13.2Hz,1H),4.50(d,J=13.2Hz,1H),4.64(d,J=14.8,7.2Hz,1H),4.97(s,1H),7.08(d,J=7.2Hz,1H),7.13(d,J=7.2Hz,1H),7.22(t,J=6.8Hz,2H),7.32-7.41(m,5H).
MS(ESI)m/z:547.1[M-H]-(※)
實施例19 化合物49之合成
[化126]
第1步驟 化合物(71)之合成
將化合物(70)(1.00g、2.67mmol)及烯丙基四丁基錫(1.33g、4.02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氯化鋰(11mg、0.259mmol), 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添加PdCl2(dtbpf)(174mg、0.267mmol),再次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並於100℃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利用乙酸乙酯(10mL)進行稀釋後,添加飽和氟化鉀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對水層進行萃取並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71)(618mg、69.0%)。
1H NMR(CDCl3)δ:1.23(s,9H),2.28(s,3H),2.33(s,3H),3.25(d,J=6.0Hz,2H),3.69(s,3H),4.97(d,J=17.2Hz,1H),5.06(d,J=10.0Hz,1H),5.19(s,1H),5.76-5.85(m,1H),7.49(s,1H).
第2步驟 化合物(72)之合成
將化合物(71)(1.00g、2.98mmol)及吡啶(707mg、8.94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於乾冰浴中冷卻至-78℃。於反應液中歷經30分鐘通入臭氧氣體,繼而歷經10分鐘通入氮氣。去除乾冰浴並升溫至室溫後,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鈉將有機層乾燥並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72)(707mg、70.3%)。
1H NMR(CDCl3)δ:1.24(s,9H),2.28(s,3H),2.32(s,3H),3.60(s,2H),3.70(s,3H),5.21(s,1H),7.58(s,1H),9.66(s,1H).
第3步驟 化合物(73)之合成
將化合物(72)(350mg、1.04mmol)、環己胺(206mg、2.08mmol)及乙酸(20mg、0.333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6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331mg、1.56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5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並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藉此作為粗產物獲得化 合物(73)(453mg)。本化合物係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第4步驟 化合物(74)之合成
使上述粗產物(453mg)溶解於乙酸(5mL)中,於室溫下添加鋅(1.02g、15.6mmol)並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利用乙酸乙酯(20mL)對反應液進行稀釋並過濾不溶物。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將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二氯甲烷中並利用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並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藉此作為粗純化物獲得化合物(74)。本化合係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第5步驟 化合物(75)之合成
使上述粗產物溶解於吡啶(3mL)中,添加磺醯胺(300mg、3.12mmol)並加熱回流1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並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藉此作為粗產物獲得化合物(75)。本化合物係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第6步驟 化合物(76)之合成
使上述粗產物溶解於二甲苯(3mL)中,添加三乙胺(315mg、3.11mmol)並加熱回流2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76)(226mg、48.0%(四步驟產率))。
1H NMR(CDCl3)δ:0.88-1.01(m,1H)1.13-1.28(m,4H),1.22(s,9H),1.37-1.44(m,1H),1.51-1.59(m,2H),1.66-1.71(m,2H),2.29(s,3H),2.42(s,3H),3.03(t,J=6.4Hz,2H),3.34-3.48(m,2H),3.65(s,3H),3.69-3.75(m,1H),5.22(s,1H),5.70(s,1H),7.35(s,1H).
第7步驟 化合物(77)之合成
將化合物(76)(226mg、0.499mmol)溶解於DMF(2mL)中,於室溫下添加NBS(89mg、0.500mmol)並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4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並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藉此作為粗產物獲得化合物(77)。本化合物係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第8步驟 化合物(78)之合成
將上述粗產物及苯并二氫吡喃-6-基硼酸(125mg、0.702mmol)溶解於DMF(3mL)與水(0.3mL)之混合溶劑中,添加碳酸鉀(195mg、1.41mmoL)並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添加PdCl2(dtbpf)(31mg、0.048mmoL),再次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並於100℃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並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78)(226mg、74.5%(二步驟產率))。
1H NMR(CDCl3)δ:0.80-0.99(m,1H),0.96(s,9H),1.10-1.28(m,6H),1.44-1.51(m,1H),1.56-1.60(m,2H),1.69-1.73(m,2H),1.94(d,J=4.4Hz,2H),2.02-2.08(m,2H),2.05(s,3H),2.42(s,3H),2.68-2.85(m,2H),3.11(t,J=6.0Hz,2H),3.43(t,J=6.0Hz),3.63(s,1.33H),3.66(s,1.67H),3.76(t,J=11.2Hz,1H),4.24(brs,2H),5.01(d,J=9.6Hz),5.79(s,1H),6.75-6.85(m,2H),6.90-6.95(m,1H).
第9步驟 化合物49之合成
將化合物(78)(205mg、0.351mmol)溶解於乙醇(2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mL、2mmol)並於8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利用水(5mL)進行稀釋,添加2mol/L之鹽酸水溶液(2mL、4mmol)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 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49(130mg、65.0%)。
1H NMR(CDCl3)δ:0.84-0.90(m,1H),1.00(s,9H),1.08-1.33(m,6H),1.97-1.98(m,3H),2.01-2.07(m,2H),2.40(s,3H),2.70-2.85(m,2H),3.08-3.16(m,2H),3.01-3.41(m,1H),3.45-3.54(m,1H),3.69-3.77(m,1H),4.22-4.25(m,2H),5.17(s,1H),5.72-5.73(m,1H),6.71-6.86(m,2H),7.11(brs,1H).
MS(ESI)m/z:570.7[M-H]-(※)
實施例20 化合物50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80)之合成
將化合物(22)(50.0mg、0.106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2mol/L之硼烷-二甲基硫醚錯合物四氫呋喃溶液 (0.106mL、0.212mmo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5小時。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0)(43.5mg、產率90%)。
1H-NMR(CDCl3)δ:0.97(s,9H),2.21(s,3H),2.36(s,3H),2.43(s,6H),3.71(s,3H),3.95(d,J=14.9Hz,1H),4.08(d,J=14.9Hz,1H),5.01(s,1H),7.19(d,J=8.3Hz,1H),7.22-7.33(m,6H),7.68(dd,J=6.0,1.8Hz,1H).
MS(ESI)m/z:458.2[M+H]+
第2步驟 化合物50之合成
將化合物(80)(43.0mg、0.094mmol)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0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45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0(31.1mg、產率75%)。
1H-NMR(CDCl3)δ:0.99(s,9H),2.22(s,3H),2.35(s,3H),2.41(s,3H),2.42(s,3H),3.93(d,J=14.9Hz,1H),4.09(d,J=14.9Hz,1H),5.14(s,1H),7.20(d,J=7.2Hz,1H),7.23-7.34(m,5H),7.45(d,J=7.2Hz,1H),7.69(dd,J=6.3,2.0Hz,1H),9.90(s,1H).
MS:m/z=444.2[M+H]+
實施例21 化合物38及39之合成
[化128]
第1步驟 化合物(81)之合成
將化合物(34)(293mg、0.788mmol)懸浮於甲苯(5mL)中。於室溫下添加2,6-二氟苯甲醛(112mg、0.788mmol)及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7.50mg、0.039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30分鐘。添加三乙胺(0.125mL)並將反應液濃縮後,將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乙醇(6mL)中。添加三乙胺(2.19mL、15.8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5小時。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3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mL)、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1)(210mg、產率56%)。
1H-NMR(CDCl3)δ:0.94(s,9H),2.06(s,3H),2.42(s,3H),2.46(s,3H),3.67(s,3H),5.00(s,1H),6.93(dd,J=8.2,8.2Hz,1H),6.98(d,J=8.2Hz,1H),7.05(dd,J=7.7,1.6Hz,1H),7.16-7.25(m,3H), 7.38(ddd,J=8.2,8.2,6.5Hz,1H),8.81(s,1H).
MS(ESI)m/z:476.2[M+H]+
第2步驟 化合物39之合成
將化合物(81)(107mg、0.226mmol)溶解於乙醇(2.26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565mL、1.13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9(80.8mg、產率78%)。
1H-NMR(CDCl3)δ:0.98(s,9H),2.08(s,3H),2.41(s,3H),2.45(s,3H),5.13(s,1H),6.93(dd,J=8.3,8.3Hz,1H),6.97(d,J=8.3Hz,1H),7.07(d,J=6.8Hz,1H),7.20-7.26(m,2H),7.34(d,J=7.2Hz,1H),7.39(ddd,J=8.3,8.3,6.5Hz,1H),8.82(s,1H).
MS:m/z=462.4[M+H]+
第3步驟 化合物38之合成
將化合物39(48.5mg、0.105mmol)溶解於甲醇(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10%Wt之氫氧化鈀(29.5mg、0.021mmol)並於氫氣環境下攪拌15小時。藉由矽藻土過濾而去除不溶物,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濾液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8(28.4mg、產率58%)。
1H-NMR(CDCl3)δ:0.95(s,9H),2.09(s,3H),2.14(s,3H),2.40(s,3H),4.57(d,J=14.6Hz,1H),4.66(d,J=14.6Hz,1H),5.10(s,1H),6.85(dd,J=8.2,8.2Hz,1H),7.00(d,J=8.2Hz,1H),7.07(d,J=7.5Hz,1H),7.15-7.24(m,3H),7.33(d,J=7.5Hz,1H).
MS:m/z=464.4[M+H]+
實施例22 化合物61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82)之合成
將化合物(65)(93.0mg、0.218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吡啶(0.053mL、0.657mmol)及烯丙基磺醯氯(47.0mg、0.334mmol)之二氯甲烷溶液(1m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7小時。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10mL)並利用乙酸乙酯(3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水溶液(10mL)及飽和食鹽水(15mL×2次)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2)(46.9mg、產率42%)。
MS(ESI)m/z:498.10[M-H]-
第2步驟 化合物(83)之合成
將化合物(82)(34.6mg、0.06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7mL)中, 於室溫下添加第二代Grubbs觸媒(9.5mg、0.004mmol)之二氯甲烷溶液(0.2mL)並於氮氣環境下攪拌25小時。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3)(29.4mg、產率90%)。
MS(ESI)m/z:470.10[M-H]-
第3步驟 化合物61之合成
將化合物(83)(32.5mg、0.069mmol)溶解於甲醇(1mL)、四氫呋喃(1mL)及水(1mL)中。於室溫下添加氫氧化鋰(10.0mg、0.418mmol)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0.75mL)及飽和食鹽水(1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1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61(31.6mg、產率100%)。
MS:m/z=456.05[M-H]-(▲)
實施例23 化合物52之合成
[化130]
第1步驟 化合物(84)之合成
將化合物(62)(704mg、1.71mmol)溶解於吡啶(1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烯丙基磺醯氯(1.49mg、6.20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一整夜後,進而於50℃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水(40mL)及1mol/L之鹽酸水溶液(14mL)中並利用乙酸乙酯(80mL)進行萃取。利用水(40mL)及飽和食鹽水(40mL)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4)(302mg、產率34%)。
MS(ESI)m/z:514[M+H]+
第2步驟 化合物(85)之合成
將化合物(84)(160mg、0.310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第二代Grubbs觸媒(26.3mg、0.031mmol)並攪拌5.5小時。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 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5)(125mg、產率83%)。
MS(ESI)m/z:486[M-H]-
第3步驟 化合物52之合成
將化合物(85)(109mg、0.224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5mL)、甲醇(1mL)、水(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氫氧化鋰(26.8mg、1.12mmol)並於50℃下攪拌9.5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1mL)及水(2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2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2(59.0mg、產率56%)。
MS:m/z=472[M-H]-(※)
實施例24 化合物54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86)之合成
將化合物52(125mg、0.256mmol)溶解於乙酸乙酯(2mL)及甲醇(2mL)中。添加10%wt之鈀碳(25mg)並於室溫、氫氣環境下攪拌3小時後,對反應溶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將濾液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 (86)(51.0mg、41%)。
MS:m/z=488[M-H]-
第2步驟 化合物54之合成
將化合物(86)(51.0mg、0.104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mL)、甲醇(1mL)、水(1mL)中。於室溫下添加氫氧化鋰(15.0mg、0.625mmol)並於60℃下攪拌9.5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1mL)及水(2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2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4(37.0mg、產率75%)。
MS:m/z=474[M-H]-(※)
實施例25 化合物67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87)之合成
將化合物(34)(100mg、0.269mmol)、2-氯-6-三氟甲基菸鹼酸(60.7mg、0.269mmol)、1-羥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41.2mg、0.269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51.6mg、0.26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利用水(3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7)(134mg、產率86%)。
1H-NMR(CDCl3)δ:0.96(s,9H),1.95(s,3H),2.43(s,3H),2.45(s,3H),3.67(s,3H),5.02(s,1H),7.06(d,J=7.8Hz,1H),7.16-7.25(m,3H),7.33(s,1H),7.83(d,J=7.9Hz,1H),8.44(s,1H),8.53(d,J=7.9Hz,1H).
MS:m/z=577.4[M-H]-
第2步驟 化合物(88)之合成
將化合物(87)(130mg、0.225mmol)溶解於DMF(2.6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碳酸鉀(62.1mg、0.449mmol)並於100℃下攪拌45分鐘。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30mL×2次)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88)(110mg、產率91%)。
1H-NMR(CDCl3)δ:0.94(s,9H),2.23(s,3H),2.42(d,J=5.9Hz,6H),3.67(s,3H),5.02(s,1H),7.04(d,J=7.4Hz,1H),7.13(d,J=7.4Hz,1H),7.20-7.25(m,2H),7.61(s,1H),7.67(d,J=7.8Hz,1H),8.50 (d,J=7.8Hz,1H).
MS:m/z=541.4[M-H]-
第3步驟 化合物67之合成
將化合物(88)(105mg、0.194mmol)溶解於乙醇(1.94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484mL、0.968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45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67(66.6mg、產率65%)。
1H-NMR(CDCl3)δ:0.98(s,9H),2.26(s,3H),2.36(s,3H),2.42(s,3H),5.15(s,1H),7.07(d,J=6.8Hz,1H),7.20-7.31(m,3H),7.68(d,J=7.7Hz,1H),8.16(s,1H),8.48(d,J=7.7Hz,1H),10.27(s,0H).
MS:m/z=527.4[M-H]-
實施例26 化合物42之合成
[化133]
第1步驟 化合物(87)之合成
將自化合物(54)並利用與化合物(48)相同之合成法所獲得之化合物(48')(292mg、0.607mmol)溶解於DMA(6mL)及水(0.6mL)中,添加3-(2-溴苯基)丙酸乙酯(187mg、0.728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79.0mg、0.121mmol)、及碳酸鉀(168mg、1.21 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1.5小時。添加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60mL)進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7)(89.0g、產率28%)。
MS:m/z=532[M+H]+
第2步驟 化合物(88)之合成
將化合物(87)(123mg、0.231mmol)溶解於乙醇(3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694mL、1.39mmol)並於50℃下攪拌10.5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3mL)及水(2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2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藉此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8)(117mg、產率103%)。
MS:m/z=490[M+H]+
第3步驟 化合物(89)之合成
將化合物(88)(113mg、0.231mmol)、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88.0mg、0.462mmol)、1-羥基苯并三唑(62.4mg、0.462mmol)溶解於DMF(5.7mL)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0.081mL、0.462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9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10mL)及水(1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9)(78.0mg、產率57%)。
第4步驟 化合物(90)之合成
將化合物(89)(78.0mg、0.132mmol)溶解於甲醇(2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碳酸鉀水溶液(0.331mL、0.662mmol)並於室溫下 攪拌17.5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4mL)及水(2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90)(52.0mg、產率81%)。
MS:m/z=486[M+H]+
第5步驟 化合物42之合成
將化合物(90)(52.0mg、0.107mmol)溶解於乙醇(2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68mL、0.535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87.5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2mL)及水(20mL)並利用乙酸乙酯(4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2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2(42.0mg、產率83%)。
MS:m/z=472[M-H]-
實施例27 化合物64及81之合成
[化134]
第1步驟 化合物(91)之合成
將自化合物(54)並利用與化合物(47)相同之合成法所獲得之化合物(47')(173mg、0.378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73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吡啶(0.040mL、0.492mmol)及三氟甲磺酸酐(0.070mL、0.416mmol)並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 (91)(206mg、產率94%)。
1H-NMR(CDCl3)δ:0.96(s,9H),2.47(s,3H),2.62(s,3H),2.82(s,3H),3.73(s,3H),5.15(s,1H),7.22-7.25(m,1H),7.29-7.34(m,3H),7.77(dd,J=7.5,7.5Hz,1H),7.86-7.90(m,1H),8.28(dd,J=8.5,1.7Hz,1H),8.77(d,J=8.5Hz,1H).
MS:m/z=590.2[M+H]+
第2步驟 化合物(92)之合成
將化合物(91)(50.0mg、0.085mmol)溶解於甲苯(1mL)中。於室溫下添加苄胺(0.019mL、0.170mmol)、碳酸銫(55.3mg、0.170mmol)、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7.36mg、0.013mmol)及雙(二亞苄基丙酮)鈀(4.9mg、0.008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3小時。添加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92)(25.8mg、產率56%)。
MS:m/z=547.5[M+H]+
第3步驟 化合物64之合成
將化合物(92)(25.0mg、0.046mmol)溶解於乙醇(1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50mL、0.5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45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0.5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4(24.3mg、產率100%)。
1H-NMR(CDCl3)δ:0.97(s,9H),2.44(s,3H),2.52(s,3H),2.75(s,3H),4.92(d,J=14.5Hz,1H),4.99(d,J=14.5Hz,1H),5.26(s,1H),5.62(s,1H),7.26-7.39(m,6H),7.47-7.59(m,4H),7.66(dd,J= 7.4,7.4Hz,1H),7.87(d,J=7.9Hz,1H),8.57(d,J=8.4Hz,1H),9.96(s,1H).
MS:m/z=533.5[M+H]+
第4步驟 化合物81之合成
將化合物64(56.0mg、0.105mmol)溶解於甲醇(1mL)及乙酸(0.1mL)中。添加10%Wt之氫氧化鈀(29.5mg)並於室溫、氫氣環境下攪拌16小時後,對反應溶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將濾液濃縮後,利用二醇矽膠管柱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81(7.7mg、17%)。
1H-NMR(MeOD)δ:0.86(s,9H),2.37(s,3H),2.44(s,3H),2.62(s,3H),5.06(s,1H),7.19(d,J=7.8Hz,1H),7.25-7.29(m,3H),7.76(dd,J=7.7,7.7Hz,1H),7.96(dd,J=7.7,7.7Hz,1H),8.44(d,J=7.7Hz,1H),8.60(d,J=7.7Hz,1H).
MS:m/z=443.4[M+H]+
實施例28 化合物73之合成
[化135]
第1步驟 化合物(93)之合成
將化合物(54)(100mg、0.230mmol)溶解於吡啶(2mL)中,於室溫下添加Fmoc-L-脯胺酸醯氯(316mg、0.88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水溶液(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3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93)(109mg、產率59%)。
MS:m/z=753.4/755.4[M+H]+
第2步驟 化合物(94)之合成
將化合物(93)(100mg、0.133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mL)中。於室溫下添加二乙胺(1mL)並於室溫下攪拌1.5小時。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94)(60.7 mg、產率86%)。
1H-NMR(CDCl3)δ:0.95(s,9H),1.72-1.84(m,1H),1.86-1.97(m,1H),2.07(s,3H),2.14-2.24(m,2H),2.31(s,3H),2.42(s,3H),3.07-3.15(m,2H),3.67(s,3H),3.96(dd,J=8.3,5.8Hz,1H),4.99(s,1H),7.01-7.08(m,1H),7.13-7.18(m,1H),7.19-7.25(m,2H),9.44(s,1H).
MS:m/z=531.4/533.4[M+H]+
第3步驟 化合物73之合成
將化合物(94)(55.0mg、0.103mmol)溶解於二烷(1mL)中。於室溫下添加三(二亞苄基丙酮)鈀(9.48mg、0.010mmol)、1,3-雙(2,6-二異丙基苯基)-4,5-二氫-1H咪唑鎓四氟硼酸鹽(9.90mg、0.021mmol)、第三丁醇鉀(46.4mg、0.414mmol)並微波照射下、160℃下攪拌10分鐘。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73(10.0mg、產率22%)。
1H-NMR(CDCl3)δ:0.97(s,9H),1.76-1.85(m,1H),1.91(s,3H),1.95-2.01(m,1H),2.16-2.24(m,1H),2.27(s,3H),2.41(s,3H),2.70-2.78(m,1H),2.95(ddd,J=8.5,8.5,4.8Hz,1H),3.58(dd,J=16.1,7.3Hz,1H),3.87(d,J=7.4Hz,1H),5.15(s,1H),7.07(d,J=7.5Hz,1H),7.20(d,J=7.5Hz,1H),7.25(d,J=7.5Hz,1H),7.40(d,J=7.5Hz,1H),8.32(s,1H).
MS:m/z=437.4[M+H]+
實施例29 化合物51之合成
[化136]
第1步驟 化合物(95)之合成
將化合物(54)(4.34g、10.0mmoL)及(E)-苯乙烯基硼酸(1.78g、12.0mmoL)懸浮於DMF(43.4mL)及水(4.34mL)之混合溶液中,添加 碳酸鉀(4.15g、30.0mmoL)並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添加PdCl2(dtbpf)(326mg、0.500mmoL),再次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並於120℃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泡狀物(4.26g、93.1%)獲得化合物(95)。
1H NMR(CDCl3)δ:0.98(s,9H),1.91(s,3H),2.26(s,3H),2.41(s,3H),3.68(s,3H),3.92(s,2H),5.02(s,1H),6.81(d,J=16.0,1H),7.00-7.40(m,8H),7.50-7.56(m,2H).
第2步驟 化合物(96)之合成
將化合物(95)(2.86g、6.25mmoL)溶解於吡啶(28.6mL)中,添加甲烷磺醯氯(1.46mL、18.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10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結晶化(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橙色結晶性粉末(3.00g、89.5%)獲得化合物(96)。
1H NMR(CDCl3)δ:0.97(s,9H),1.55(s,3H),2.42(s,3H),2.50(s,3H),3.03(s,3H),3.69(s,3H),5.04(s,1H),5.98(s,1H),6.66(d,J=16.0Hz,1H),7.00-7.43(m,8H),7.40-7.52(m,2H).
第3步驟 化合物(97)之合成
將化合物(96)(3.00g、5.59mmoL)及吡啶(1.35mL、16.8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50.0mL)中,於乾冰浴中冷卻至-78℃。於反應液中歷經31分鐘通入臭氧氣體,繼而歷經17分鐘通入氮氣。去除乾冰浴並 升溫至室溫後,進而攪拌1小時2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泡狀物(690mg、26.7%)獲得化合物(97)。
1H NMR(CDCl3)δ:0.97(s,9H),2.25(s,3H),2.43(s,3H),2.49(s,3H),2.97(s,3H),3.69(s,3H),5.05(s,1H),7.00-7.30(m,4H),6.73-6.99(m,3H),8.64(s,1H),10.55(s,1H).
第4步驟 化合物(98)之合成
將化合物(97)(690mg、1.50mmoL)溶解於二氯乙烷(7.00mL)中,添加乙酸(0.171mL、2.99mmoL)及苄胺(0.196mL、1.79mmoL)並於60℃下攪拌2小時48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500mg、2.24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20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泡狀物(633mg、76.6%)獲得化合物(98)。
1H NMR(CDCl3)δ:0.94(s,9H),1.89(s,3H),2.41(s,3H),2.44(s,3H),3.13(s,3H),3.66(s,3H),3.87(s,2H),4.05(s,2H),4.98(s,1H),7.01(m,1H),7.10-7.40(m,9H).
第5步驟 化合物(99)之合成
將化合物(98)(83.0mg、0.150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0mL)中並於鹽水浴中冷卻。添加吡啶(0.0240mL、0.300mmoL)及溴乙醯氯(0.0220mL、0.225mmoL)並於鹽水浴中攪拌57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 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黃色油狀物(96.0mg、94.9%)獲得化合物(99)。
1H NMR(CDCl3)δ:0.96(s,9H),1.85(s,3H),2.42(s,6H),3.07(s,2H),3.69(s,3H),3.85(s,2H),4.53(s,2H),4.70-5.00(m,2H),5.02(s,1H),6.75-7.45(m,10H).
第6步驟 化合物(100)之合成
將化合物(99)(94.0mg、0.140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2.00mL)中,添加碳酸鉀(38.6mg、0.279mmoL)並於50℃下攪拌1小時8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並利用非對映異構物將化合物(100)分離,分別獲得白色泡狀物(42.0mg、50.8%)及白色泡狀物(31.0mg、37.5%)。
LC/MS(ESI)r.t.=2.65min,m/z:593.15[M+H]+及r.t.=2.66min,m/z:593.15[M+H]+.
第7步驟 化合物51之合成
將化合物(100)(40.0mg、0.0670mmoL)溶解於乙醇(1.35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337mL、0.675mmoL)並於90℃下攪拌3小時16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注入至冰水中,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水層調整至pH值≒3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並於60℃下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作為白色泡狀物(23.0mg、68.4%)獲得 化合物51。
1H NMR(DMSO-d6)δ:0.86(s,9H),1.55(br s,1H),2.36(s,6H),4.25(br s,2H),4.51(m,1H),4.82(br s,2H),6.86(br s,1H),7.00-7.35(m,8H),8.29(s,1H),12.57(br s,1H).MS(ESI)m/z:499.3[M+H]+
實施例30 化合物53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101)之合成
將化合物(54)(500mg、1.15mmol)溶解於DMSO(10mL)中,添加1-胺基環己烷羧酸(330mg、0.30mmol)、碳酸銫(750mg、0.30mmol)及碘化銅(66mg、0.345mmol)並導入氮氣後,利用密封管於130℃下攪拌7小時。冷卻至室溫,添加水(1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0mL)、飽和食鹽水(10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101)(262mg、產率47%)。
MS:m/z=478[M+H]+
第2步驟 化合物53之合成
將化合物(101)(126mg、0.263mmol)溶解於甲醇(1mL)、四氫呋喃(3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32mL、2.54mmol)並於60度下攪拌7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1.3mL)及飽和食鹽 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進行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層析法)分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53(28mg、產率23%)。
1H-NMR(CDCl3)δ:0.95(s,9H),1.35-1.50(m,4H),1.68-1.80(m,6H),1.88(s,3H),2.00-2.10(m,1H),2.14(s,3H),2.41(s,3H),4.17(s,1H),5.08(s,1H),7.05(d,J=8.0Hz,1H),7.20-7.26(m,2H),7.38(d,J=4.0Hz,1H),7.55(s,1H)
MS:m/z=449[M-H]-
實施例31 化合物71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102)之合成
將化合物(74)(260mg、0.666mmoL)溶解於二烷(6.00mL)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1.16mL、6.66mmoL)及羰基二咪唑(540mg、3.33mmoL)並於120℃下攪拌1小時22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固體(195mg、70.3%)獲得化合物(102)。
1H NMR(CDCl3)δ:1.00-1.75(m,19H),2.22(s,3H),2.32(s,3H),2.80-2.95(m,2H),3.30-3.50(m,2H),3.67(s,3H),4.14(m,1H),5.19(s,1H),6.24(s,1H),7.02(s,1H).
第2步驟 化合物(103)之合成
將化合物(102)(193mg、0.463mmoL)溶解於DMF(2.00mL)中並於冰浴中冷卻。添加NBS(83.0mg、0.46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22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固體(215mg、93.7%)獲得化合物(103)。
1H NMR(CDCl3)δ:1.00-1.75(m,19H),2.33(s,3H),2.42(s,3H),2.90-3.10(m,2H),3.35-3.60(m,2H),3.69(s,3H),4.13(m,1H),6.01(s,1H),6.23(s,1H).
第3步驟 化合物(104)之合成
將化合物(103)(100mg、0.202mmoL)及4-甲基苯基硼酸(41.2mg、0.303mmoL)懸浮於DMF(1.00mL)及水(0.100mL)之混合溶液中,添加碳酸鉀(112mg、0.807mmoL)並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 換之操作。添加PdCl2(dtbpf)(13.2mg、0.807mmoL),再次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並於120℃下攪拌17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注入至冰水及2mol/L之鹽酸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依序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泡狀物(101mg、98.8%)獲得化合物(104)。
1H NMR(CDCl3)δ:0.90(s,9H),1.00-1.85(m,10H),1.86(s,3H),2.36(s,3H),2.41(s,3H),2.90-3.05(m,2H),3.40-3.50(m,2H),3.67(s,3H),4.13(m,1H),4.99(s,1H),6.33(s,1H),6.95-7.10(m,2H),7.15-7.25(m,2H).
第4步驟 化合物71之合成
將化合物(104)(99.0mg、0.195mmoL)溶解於乙醇(1.95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488mL、0.977mmoL)並於90℃下攪拌1小時27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注入至冰水中,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水層調整至pH值≒3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並於60℃下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作為白色結晶性粉末(76.0mg、79.0%)獲得化合物71。
1H NMR(DMSO-d6)δ:0.84(s,9H),1.00-1.80(m,10H),1.82(s,3H),2.24(s,3H),2.37(s,3H),2.85-2.95(m,2H),3.30-3.50(m,2H),3.42(m,1H),4.84(s,1H),7.00-7.15(m,2H),7.20-7.35(m,3H),12.46(br s,1H).MS(ESI)m/z:493.3[M+H]+
實施例32 化合物78之合成
[化139]
第1步驟 化合物(106)之合成
於氯化鈉-冰浴中對化合物(105)(100g、456mmol)及濃硫酸(300mL)進行攪拌,於0℃下滴加發煙硝酸(40mL、456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後,於冰中添加反應混合物並過濾析出之固體。將析出固體溶解於乙酸乙酯(500mL)中,利用水、食鹽水進行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乾固。將濃縮殘渣溶解於亞硫醯氯(270mL)中並加熱回流1小時後,進行濃縮乾固。進而,於濃縮殘渣緩緩地添加甲醇(400mL)並加熱回流1小時後,進行濃縮乾固。使濃縮殘渣自乙酸乙酯中再結晶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06)(72g)。
1H-NMR(CD3OD)δ:2.59(s,3H),3.98(s,3H),8.32(s,2H)
第2步驟 化合物(107)之合成
將化合物(106)(50g、183mmol)、2-(苯并二氫吡喃-6-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57.8g、220mmol)、 Cs2CO3(178g、550mmol)溶解於二烷(400mL)-水(80mL)中,於氮氣環境下添加Pd(dppf)Cl2(2g、2.4mmol)並於90℃下攪拌14小時加熱。冷卻至室溫後,添加乙酸乙酯、水並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8:1)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07)(47.2g)。
LC-MS(ESI):m/z=328[M+H]+.
第3步驟 化合物(108)之合成
將化合物(107)(47.2g、145mmol)溶解於甲醇(200mL)中,於氮氣環境下添加10%之鈀碳(20g)。對反應容器進行氫氣置換並於室溫下攪拌14小時。對鈀進行矽藻土過濾並對濾液進行濃縮乾固,藉此獲得化合物(108)(42g)。不將濃縮殘渣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1HNMR(CDCl3):2.04-2.06(m,2H),2.24(s,3H),2.80(s,2H),3.66(s,3H),4.23-4.25(m,2H),6.80-6.85(m,3H),8.23(s,1H),8.46(s,1 H).
第4步驟 化合物(109)之合成
將化合物(108)(42g、142mmol)溶解於DMF(20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滴加NBS(25.2g、142mmol)之DMF(50mL)溶液並攪拌10分鐘。添加乙酸乙酯及水,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後,進行濃縮。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8:1)將殘渣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09)(23g)。
LC-MS(ESI):m/z=376[M+H]+.
1HNMR(CDCl3):2.01-2.04(m,5H),2.75-2.78(m,2H),3.59(s,3H),4.19-4.21(m,2H),6.71-6.76(m,2H),6.85-6.89(m,2 H).
[化140]
[化141]
第5步驟 化合物(110)之合成
於化合物(109)之1,4-二烷/水(100mL/10mL)溶液中,添加碳酸銫(48.5g、149mmol)、Pd(dppf)Cl2並進行氮氣置換後,添加化合物(109')(15.7g、69.4mmol)並於85℃下攪拌14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添加乙酸乙酯、水並使用硫酸鈉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將濃縮殘渣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10)(15.0g)。
LC/MS(ESI):m/z=396[M+H]+
第6步驟 化合物(111)之合成
將化合物(110)(15.0g、38mmol)溶解於乙醇(500mL)中,添加10%之鈀碳(7g),於40℃下並於氫氣環境下攪拌4小時,進而於80℃下進行攪拌。冷卻至室溫後,過濾鈀碳並利用二氯甲烷(200mL×3次)進行洗淨,使用硫酸鈉對濾液進行乾燥後,進行濃縮乾固,藉此獲得化合物(111)(9.5g)。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LC/MS(ESI):m/z=351[M+H]+
第7步驟 化合物(112)之合成
將化合物(111)(9.5g、27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中,於-60℃下滴加1M之二異丁基氫化鋁之甲苯溶液(81mL、81mmol)並攪拌2小時後,升溫至室溫。添加1M之鹽酸,使有機層分液並利用乙酸乙酯 (300mL×3次)對水層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12)(4.8g)。
LC/MS(ESI):m/z=323[M+H]+
第8步驟 化合物(113)之合成
將化合物(112)(4.8g、14.9mmol)溶解於DMSO中,添加2-碘醯基苯甲酸(8.3g、29.7mmol)並於45℃下進行攪拌。添加乙酸乙酯、水並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13)(3.5g)。
LC/MS(ESI):m/z=321[M+H]+
第9步驟 化合物(114)之合成
將化合物(113)(3.5g、10.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0mL)中,添加碘化鋅(3.5g、11.0mmol)並於冰浴冷卻下添加TMSCN(3.3g、32.7mmol)並攪拌。添加水(100mL)並利用二氯甲烷(100mL×2次)進行萃取,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進行濃縮乾固,藉此獲得化合物(112)(5.0g)。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第10步驟 化合物(115)之合成
將化合物(114)(5g、10.9mmol)溶解於甲醇(250mL)中,吹入氯化氫氣體並於60℃下攪拌14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3次)進行萃取,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進行濃縮乾固,藉此獲得化合物(115)(2.6g)。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第11步驟 化合物(116)之合成
將化合物(115)(2.6g、6.8mmol)溶解於第三丁基乙酸(100mL)中,於氮氣氣流中每次少量地添加過氯酸(70%、8.0g、80mmol),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使反應液流入至飽和食鹽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3次)進行萃取,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 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16)(2.4g)。
1H-NMR(400MHz,DMSO-d6)δ:10.01(s,1H),6.88-6.73(m,4H),4.95(d,1H,J=5.6Hz),4.18(s,2H),3.62-3.58(m,3H),3.07(m,1H),2.83-2.76(m,3H),2.35-2.31(m,3H),1.99-1.89(m,5H),0.90(s,9H).
第12步驟 化合物(117)之合成
於化合物(116)(2.9g、6.63mmol)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中,在氮氣環境下添加1mol/L之硼烷-四氫呋喃溶液(19.9mL、19.9mmol)並於50度下進行攪拌。一小時後,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甲醇(5mL)及水(25mL)並利用乙酸乙酯(2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 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17)(2.70g、96.2%)。
MS(ESI)m/z:424.15(M+H+)
第13步驟 化合物(118)之合成
於化合物(117)(2.6g、6.14mmol)之二氯甲烷(26mL)溶液中,在冰浴冷卻下添加NBS(1.20g、6.75mmol)並攪拌。1小時後,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20mL)並利用二氯甲烷(2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18)(2.73g、88.5%)。
MS(ESI)m/z:502.05(M+H+)
第14步驟 化合物(119)之合成
於化合物(118)(100mg、0.199mmol)之DMF(1mL)溶液中,添加2mol/L之碳酸鉀水溶液(0.30mL、0.59mmol)、2-(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2-基)苯甲酸乙酯(110mg、0.398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13.0mg、0.02mmol),於氮氣環境下於120度下進行攪拌。30分鐘後,添加水(2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獲得混合有雜質之化合物。繼而,於該化合物中添加乙酸(1mL)並於室溫下進行攪拌。30分鐘後,進行濃縮而獲得粗產物(119)。
MS(ESI)m/z:526.15(M+H+)
第15步驟 化合物78之合成
於粗產物(119)之甲醇(1mL)溶液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mL、1.99mmol)並於60度下進行攪拌。3小時後,添加2mol/L 之鹽酸(2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氯仿)進行純化而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78(45.1mg、44.1%(3步驟))。
MS(ESI)m/z:512.15(M+H+)(※)
1H-NMR(400MHz,CDCl3):δ1.01(9H,s),1.98-2.18(4H,m),2.48(1.5H,s),2.50(1.5H,s),2.63-2.94(3H,m),3.35-3.44(1H,m),4.13-4.38(4H,m),5.31(1H,s),6.89(1H,dd,J=8.8Hz,2.3Hz),6.98-7.11(1H,m),7.22(1H,s),7.57(1H,dd,J=7.8Hz,7.8Hz),7.68(1H,dd,J=7.8Hz,7.8Hz),8.21(1H,d,J=8.1Hz),8.55(1H,d,J=8.1Hz),9.68(1H,brs)
實施例33 化合物79之合成
[化143]
第1步驟 化合物(120)之合成
於化合物(118)(300mg、0.597mmol)之DMF(3mL)溶液中,添加氰化鋅(140mg、1.19mmol)、Pd(PPh3)4(69.0mg、0.06mmol),於氮氣環境下於120度下進行攪拌。3小時後,添加水(6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20)(262mg、97.8%)。
MS(ESI)m/z:449.15(M+H+)
第2步驟 化合物(121)之合成
於化合物(120)(200mg、0.446mmol)之乙酸(2mL)溶液中,添加10%Pd/C(含水50%)(20mg),於氫氣環境下並於80度下進行攪拌。1小時後,對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並對濾液進行濃縮,藉此獲得粗產物(121)。
第3步驟 化合物(122)之合成
於粗產物(121)之二甲苯(2mL)溶液中,添加硫酸醯胺(86mg、0.893mmol)、三乙胺(0.186mL、1.34mmol)並加熱回流下進行攪拌。1.5小時後,將反應液濃縮並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22)(121.4mg、52.9%(2步驟))。
MS(ESI)m/z:537.10(M+Na+)
第4步驟 化合物(123)之合成
於化合物(122)(50mg、0.097mmol)之DMF(1mL)溶液中,添加氫化鈉(7.7mg、0.194mmol)、苄基溴(0.023mL、0.194mmol)並於室溫下進行攪拌。30分鐘後,添加2mol/L之鹽酸(2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23)(57mg、97.0%)。
MS(ESI)m/z:627.30(M+Na+)
第5步驟 化合物79之合成
於化合物(123)(55mg、0.091mmol)之甲醇(1mL)溶液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455mL、0.909mmol)並於60度下進行攪拌。1小時後,添加2mol/L之鹽酸(2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獲得白色泡狀 之化合物79(50mg、93.1%)。
MS(ESI)m/z:591.10(M+H+)(※)
1H-NMR(400MHz,CDCl3):δ1.02(9H,s),1.69(0.5H,s),1.71(0.5H,s),1.90-2.17(4H,m),2.45-2.59(1H,m),2.67-2.87(2H,m),3.06-3.17(1H,m),3.54-3.65(1H,m),3.91-4.05(2H,m),4.19-4.53(5H,m),5.19(0.5H,s),5.20(0.5H,s),6.72-6.87(2H,m),7.13(1H,brs),7.29-7.41(5H,m),9.66(1H,brs)
實施例34 化合物80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124)之合成
於化合物(120)(230mg、0.513mmol)之乙酸(2mL)溶液中,添加10%Pd/C(含水50%)(23mg),於氫氣環境下並於80度下進行攪拌。1小時後,對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並對濾液進行濃縮,藉此獲得粗產物 (124)。
第2步驟 化合物(125)之合成
於粗產物(124)之二甲苯(2mL)溶液中,添加脲(61.6mg、1.03mmol)、三乙胺(0.213mL、1.54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進行攪拌。2小時後,將反應液濃縮並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25)(64.5mg、26.3%(2步驟))。
MS(ESI)m/z:479.20(M+Na+)
第3步驟 化合物(126)之合成
於化合物(125)(60mg、0.125mmol)之DMF(1mL)溶液中,添加氫化鈉(10.0mg、0.251mmol)、苄基溴(0.03mL、0.251mmol)並於室溫下進行攪拌。1小時後,添加2mol/L之鹽酸(2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126)(40mg、56.1%)。
MS(ESI)m/z:589.15(M+Na+)
第4步驟 化合物80之合成
於化合物(126)(40mg、0.07mmol)之甲醇(1mL)溶液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35mL、0.703mmol)並於60度下進行攪拌。1小時後,添加2mol/L之鹽酸(2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2)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硫酸鈉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獲得白色泡狀之化合物80(33mg、84.6%)。
MS(ESI)m/z:555.20(M+H+)
1H-NMR(400MHz,CDCl3):δ1.01(9H,s),1.74(1.5H,s),1.75(1.5H,s),1.79-1.93(1H,m),1.95-2.09(4H,m),2.42-2.54(1H,m),2.67-2.85(2H,m),2.93-3.05(1H,m),3.55-3.72(1H,m),4.18-4.27(4H,m),4.62-4.74(2H,m),5.16(1H,s),6.78(1H,d,J=8.3Hz),6.82(1H,d,J=8.3Hz),7.12(1H,brs),7.27-7.38(5H,m),9.62(1H,brs)
實施例35 化合物87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127)之合成
將化合物53(50mg、0.104mmol)溶解於丙酮(1mL)中,添加碳酸銫(68mg、0.209mmol)及碘化甲基(44mg、0.31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7小時。添加水(1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mL)、飽和食鹽水(1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無色固體55mg
MS:m/z=493[M+H]+
第2步驟 化合物87之合成
將化合物(127)(55mg、0.104mmol)溶解於甲醇(0.5mL)、四氫呋喃(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52mL、1.04mmol)並於60度下攪拌10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0.52mL)及飽和食鹽水(15mL)並利用乙酸乙酯(25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進行HPLC分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87(19mg、產率38%)。
1H-NMR(CDCl3)δ:0.97(s,9H),1.10-1.70(m,10H),1.86(s,3H),2.26(s,3H),2.41(s,3H),3.31(s,3H),4.16(s,1H),5.13(s,1H),7.00(d,J=8.0Hz,1H),7.19-7.26(m,2H),7.45-7.55(m,1H)
MS:m/z=479[M+H]+
實施例36 根據上述實施例而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實施例37 根據上述實施例,可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化148]
[化149]
實施例38 化合物92之合成
第一步驟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50mg、0.104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mL)中,添加三乙胺(43μL、0.313mmol)及乙醯氯(22μL、0.31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1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mL)、飽和食鹽水(1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而獲得化合物(2)。不將化合物(2)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無色固體60mg
MS:m/z=521[M+H]+
第2步驟 化合物92之合成
將化合物(2)(60mg)溶解於甲醇(0.5mL)、四氫呋喃(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52mL、1.04mmol)並於60度下攪拌4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0.52mL)及飽和食鹽水(15mL)並利用乙酸乙酯(25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進行HPLC分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92(8mg、產率15%)。
1H-NMR(CDCl3)δ:0.98(s,9H),1.10-1.90(m,10H),1.89(s,3H),2.08(s,3H),2.42(s,3H),2.25(s,3H),3.21(s,1H),5.13(s,1H),6.90-7.50(m,4H)
MS:m/z=507[M+H]+
實施例39 化合物93之合成
[化150-2]
第1步驟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500mg、1.15mmol)溶解於吡啶(10mL)中,於100度下添加甲烷磺醯氯(0.323mL、4.14mmol)並攪拌45分鐘。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5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水溶液(50mL)、水(5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5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81.4mg、產率14%)。
1H-NMR(CDCl3)δ:0.95(s,9H),2.10(s,3H),2.42(s,3H),2.55(s,3H),3.17(s,3H),3.68(s,3H),5.00(s,1H),6.19(s,1H),7.05(d,J=7.6Hz,1H),7.15(d,J=7.8Hz,1H),7.21-7.25(m,2H).
MS:m/z=510.3/512.2[M-H]-
第2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2)(80.0mg、0.156mmol)、Fmoc-L-脯胺醇(151mg、0.468mmol)及三苯基膦(123mg、0.468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6mL)中,於冰浴冷卻下滴加DEAD(偶氮二甲酸二乙酯)甲苯溶液(2.2 molar、0.213mL、0.46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甲醇(0.5mL)並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76.3mg、產率60%)。
MS:m/z=817.4/819.4[M+H]+
第3步驟 化合物(4)之合成
將化合物(3)(76.3mg、0.093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mL)中。於室溫下添加二乙胺(1m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43.9mg、產率79%)。
MS:m/z=595.4/597.4[M+H]+
第4步驟 化合物93之合成
將化合物(4)(42.0mg、0.071mmol)溶解於二烷(1mL)中。於室溫下添加三(二亞苄基丙酮)鈀(12.9mg、0.014mmol)、1,3-雙(2,6-二異丙基苯基)-4,5-二氫-1H咪唑鎓四氟硼酸鹽(13.5mg、0.028mmol)、第三丁醇鉀(31.7mg、0.282mmol)並以密封方式於110度下攪拌4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3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氯仿(30mL×2次)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及高速液體層析(0.1%甲酸水溶液-乙腈)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93(2.6mg、產率7%)。
MS:m/z=501.4[M+H]+
實施例40 化合物170之合成
[化150-3]
第1步驟
將化合物(1)(200mg、0.563mmol)溶解於乙腈(4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0.101mL、0.844mmol)及氯化銅(I)(121mg、0.844mmo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5.5小時。添加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52.6mg、產率23%)。
1H-NMR(CDCl3)δ:0.95(s,9H),1.93(s,3H),2.41(s,3H),2.45 (s,3H),3.68(s,3H),5.03(s,1H),7.06(d,J=7.4Hz,1H),7.15-7.25(m,3H),7.43(s,1H)
第2步驟
將化合物(2)(69mg、0.165mmol)溶解於1,4-二烷(1.4mL)中。於室溫下添加4,4,4',4',5,5,5',5'-八甲基-2,2'-二(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54mg、0.214mmol)、乙酸鉀(48mg、0.494mmol)及Pd(dppf)Cl2二氯甲烷錯合物(6.7mg、0.0082mmol)並加熱回流2小時。添加水(2mL)並利用氯仿(2mLx3)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89mg)。
第3步驟
將化合物(3)(89mg)溶解於四氫呋喃(1.5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30%過氧化氫水(0.020mL、0.198mmol)及2N氫氧化鈉水溶液(0.099mL、0.198mmol)並攪拌45分鐘。添加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5mL)並利用氯仿(2mLx4)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55mg、0.154mmol)。
第4步驟
將化合物(4)(54mg、0.151mmol)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0.8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碳酸銫(74mg、0.227mmol)及1-溴2-(溴甲基)苯(0.099mL、0.198mmol),升溫至40℃並攪拌90分鐘。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5mL)並利用乙酸乙酯(5mLx2)進行萃取。利用水(5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5)(87mg、含雜質)。
第5、6步驟
根據實施例3之第2、3步驟進行反應,藉此獲得化合物170。
化合物170
1H-NMR(CDCl3)δ:0.99(9H,s),2.26(3H,s),2.28(3H,s),2.42(3H,s),4.90(1H,J=12.3Hz,d),5.05(1H,J=12.3Hz,d),5.13(1H,s),7.20-7.48(7H,m),7.69(1H,J=8.0Hz,d).
實施例41
根據上述實施例而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實施例42 化合物213之合成
[化151]
第1步驟
將實施例13之化合物(54)(500mg、1.15mmol)溶解於吡啶(3mL)中並於冰浴中冷卻。添加甲烷磺醯氯(0.269mL、3.45mmol),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8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419mg、71%)獲得化合物(1)。
MS(ESI)m/z:534,536[M+Na]+
第2步驟
將化合物(1)(255mg、0.498mmol)溶解於DMF(2.6mL)中,添加碳酸銫(324mg、0.995mmol)及1-溴甲基-2,3-二氟苯(113mg、0.547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8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306mg、96%)獲得化合物(2)。
1H NMR(CDCl3)δ:0.87(s,4.5H),0.90(s,4.5H),2.05(s,3H),2.08(s,1.5H),2.09(s,1.5H),2.42(s,3H),3.28(s,1.5H),3.30(s,1.5H),3.62(s,1.5H),3.63(s,1.5H),4.79-4.96(m,3H),6.96-7.22(m,7H).
第3步驟
將化合物(2)(298mg、0.467mmol)溶解於DMA(5mL)中,添加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34.4mg、0.093mmol)、碳酸鉀(129mg、0.933mmol)及Pd(OAc)2(10.5mg、0.0470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237mg、91%)獲得化合物(3)。
MS(ESI)m/z:580[M+Na]+
第4步驟
將化合物(3)(237mg、0.425mmol)溶解於甲醇(4mL)及四氫呋喃(2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2.13mL、4.26mmol)並於9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注入至冰水中,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水層調整至pH值約3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使所獲得之殘渣自二異丙醚及己烷中再結晶並於60℃下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作為無色粉末(160mg、69%)獲得化合物213。
MS(ESI)m/z:566[M+Na]+
實施例43 化合物224之合成
[化152]
第1步驟
將實施例19之化合物(70)(20.0g、53.4mmoL)溶解於乙醇(150mL)與四氫呋喃(50.0mL)之混合溶液中,添加三乙胺(7.41mL、53.4 mmoL)及10%氫氧化鈀(7.51g、5.34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氫氣置換之操作。於氫氣環境下、中壓下並於室溫下攪拌20小時45分鐘。對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並減壓餾去濾液。將殘渣注入至冰水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於室溫下減壓乾燥而作為淡緑色固體(14.72g)獲得粗化合物(1)。
1H NMR(CDCl3)δ:1.23(s,9H),2.17(s,3H),2.23(s,3H),3.55(br s,2H),3.66(s,3H),5.20(s,1H),6.47(s,1H),6.81(s,1H).
第2步驟
將粗化合物(1)(14.72g)溶解於吡啶(70.8mL)中並於冰浴中冷卻。添加甲烷磺醯氯(4.99mL、64.1mmoL),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小時3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利用蒸發器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黃色固體(17.78g、96.9%(整個2步驟))獲得化合物(2)。
1H NMR(CDCl3)δ:1.23(s,9H),2.33(s,3H),2.34(s,3H),3.01(s,3H),3.67(s,3H),5.21(s,1H),6.13(br s,1H),7.21(s,1H),7.29(s,1H).
第3步驟
將化合物(2)(500mg、1.46mmoL)溶解於DMF(5.00mL)中,添加碳酸銫(949mg、2.91mmoL)及1-溴甲基-2-氯-3-氟苯(411mg、1.75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25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 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680mg、96.1%)獲得化合物(3)。
MS(ESI)m/z:530.2[M+HCOO]-
第4步驟
將化合物(3)(200mg、0.412mmoL)溶解於DMA(3.00mL)中,添加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30.3mg、0.0820mmoL)、碳酸鉀(114mg、0.823mmoL)及Pd(OAc)2(9.24mg、0.410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56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165mg、89.2%)獲得化合物(4)。
MS(ESI)m/z:467.3[M+NH4]+
第5步驟
將化合物(4)(535mg、1.19mmoL)及1,3-二溴-5,5-二甲基乙內醯脲(289mg、1.01mmoL)懸浮於乙酸(10.7mL)中並於冰浴中冷卻。添加濃硫酸(1.07mL、19.3mmoL),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小時37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356mg、63.3%)獲得化合物(5)。
MS(ESI)m/z:516.2[M+HCOO]-
第6步驟
將化合物(5)(436mg、0.923mmoL)溶解於乙酸第三丁酯(12.3mL)中,添加70%過氯酸水溶液(0.238mL、2.77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2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及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利用乙酸 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固體(270mg、55.4%)獲得化合物(6)。
MS(ESI)m/z:572.0[M+HCOO]-
第7步驟
將化合物(6)(250mg、0.473mmoL)及化合物(7)(195mg、0.710mmoL)溶解於DMF(2.50mL)與水(0.250mL)之混合溶液中,添加碳酸鉀(262mg、1.89mmoL)及PdCl2(dtbpf)(30.8mg、0.0470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20℃下攪拌21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注入至冰水與2mol/L之鹽酸水溶液之混合溶液中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依序將有機層洗淨,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淡茶色泡狀物(261mg、92.6%)獲得化合物(8)。
MS(ESI)m/z:640.6[M+HCOO]-
第8步驟
將化合物(8)(255mg、0.428mmoL)溶解於乙醇(16.8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07mL、2.14mmoL)並於90℃下攪拌2小時20分鐘。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注入至冰水中,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水層調整至pH值約3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薄層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並於60℃下減壓乾燥,藉此作為淡黃色粉末(177mg、71.1%)獲得化合物224。
MS(ESI)m/z:580.4[M-H]-
實施例44 化合物291之合成
[化153]
第1步驟
將化合物(54)(360mg、0.829mmol)溶解於乙腈(7.2mL)中。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0.179mL、1.492mmol)及碘化銅(I)(284mg、1.492mmol)並攪拌1.5小時後,加熱至60℃並攪拌4小時。添加水(10mL)並利用己烷(10mLx2)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1)(295mg、含雜質)。
MS(ESI)m/z:567[M+Na]+
第2步驟
將化合物(1)(414mg、含雜質)溶解於甲苯(4.1mL)中。於室溫下 添加硫代苯甲酸(126mg、0.911mmol)、1,10-啡啉(27.4mg、0.152mmol)、N-乙基-N-二異丙胺(0.27mL、1.52mmol)及碘化銅(I)(14.5mg、0.076mmol)並加熱回流3小時。於冰浴冷卻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10mL)並利用己烷-乙酸乙酯(3:1、10mLx2)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148mg、0.266mmol)。
MS(ESI)m/z:577[M+Na]+
第3步驟
將化合物(2)(23mg、0.041mmol)溶解於甲醇(0.9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碳酸鉀(11.4mg、0.083mmol)並攪拌40分鐘。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2mL)並利用氯仿(2mLx5)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3)(15mg、含雜質)。
MS(ESI)m/z:473[M+Na]+
第4步驟
將化合物(3)(15mg、含雜質)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0.6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碳酸鉀(14mg、0.100mmol)及苄基溴(0.012mL、0.100mmol)並攪拌30分鐘。添加水(4mL)並利用乙酸乙酯(4mLx2)進行萃取。利用水(5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17mg、0.031mmol、產率95%(2步驟))。
MS(ESI)m/z:563[M+Na]+
第5步驟
將化合物(4)(17mg、0.031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0.8mL)中。於室溫下添加含水間氯過苯甲酸(70%、18mg、0.074mmol)並攪拌10分 鐘後,添加碳酸氫鈉並攪拌2小時。添加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2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2mL)並利用氯仿(2mLx4)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14mg、0.025mmol、產率83%)。
MS(ESI)m/z:499[M-OC(CH3)3]+
第6步驟
將化合物(5)(17mg、0.031mmol)溶解於N,N-二甲基乙醯胺(1mL)中。於室溫下添加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14.4mg、0.039mmol)、碳酸鉀(6.8mg、0.049mmol)及Pd(OAc)2(4.4mg、0.020mmol)並於130℃下攪拌2小時。添加水(5mL)並利用乙酸乙酯(5mLx2)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7.9mg、0.016mmol、產率66%)。
MS(ESI)m/z:515[M+Na]+
第7步驟
將化合物(6)(7.5mg、0.015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0.5mL)、甲醇(0.5mL)中。於室溫下添加氫氧化鈉水溶液(2當量濃度、0.038mL、0.076mmol)並於80℃下攪拌2小時。添加鹽酸(2當量濃度、0.038mL、0.076mmol)並利用乙酸乙酯(5mLx2)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並濃縮後,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91(6.6mg、0.014mmol、產率91%)。
1H-NMR(CDCl3)δ:1.03(9H,s),2.13(3H,s),2.44(3H,s),2.78(3H,s),4.29(1H,brs),4.49(1H,brs),5.19(1H,s),7.19(1H,s),7.28-7.49(8H,m).
實施例45 化合物214之合成
第1步驟
將實施例13之化合物(54)(1.30g、2.99mmol)溶解於乙醇(12mL)及四氫呋喃(4mL)中,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4mL、8mmol)並於90℃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添加水(20ml),利用2mol/L之鹽酸水溶液將反應液調整至pH值約3並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而獲得粗化合物(1)。
第2步驟
將粗化合物(1)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碳酸鉀(1.24g、8.97mmol)及苄基溴(563mg、3.2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 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減壓餾去溶劑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1.53g、100%)獲得化合物(2)。
1H NMR(CDCl3)δ:0.94(s,9H),2.03(s,3H),2.21(s,3H),2.38(s,3H),4.17(s,2H),5.00(s,1H),5.06(d,J=12.0Hz,1.5H),5.15(d,J=12.0Hz,1.5H),6.99-7.08(m,3H),7.15-7.20(m,3H),7.30-7.34(m,3H).
第3步驟
將化合物(2)(1.53g、2.99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雙(頻那醇酯)二硼烷(2.30g、8.97mmol)、[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二氯甲烷合物(246mg、0.299mmol)、及乙酸鉀(889mg、8.97mmol)並於110℃下攪拌0.5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1.61g、產率96%)。
MS(ESI)m/z:558.1[M+H]+
第4步驟
將化合物(3)(1.61g、2.8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5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三乙胺(1.46g、14.5mmol)及甲烷磺醯氯(430mg、3.76mmol)並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利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後,進行濃縮。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1.06g、產率58%)。
1H NMR(CDCl3)δ:0.94(s,9H),1.39-1.42(m,12H),2.04(s,3H),2.06(s,3H),2.38(s,6H),2.86(s,3H),5.01(s,1H),5.08(d,J=16.0Hz,1H),5.13(d,J=16.0Hz,1H),6.78(s,1H),6.97-7.05(m,3H), 7.17-7.26(m,3H),7.30-7.35(m,3H).
第5步驟
將化合物(4)(200mg、0.315mmol)及(5-溴-2-甲氧基吡啶-4-基)甲醇(89mg、0.410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mL)中,於室溫下添加三苯基膦(107mg、0.410mmol)及40%DEAD甲苯溶液(119mg、0.410mmol)並於相同溫度下攪拌0.5小時。將反應液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259mg、產率99%)。
1H NMR(CDCl3)δ:0.93(s,9H),1.36-1.41(m,12H),1.59-1.63(m,3H),1.81(s,1.5H),1.97(s,1.5H),2.03-2.06(m,3H),2.36(s,1.5H),2.38(s,1.5H),2.90(s,1.5H),3.05(s,1.5H),3.83(s,1.5H),3.86(s,1.5H),4.80-4.99(m,3H),5.09-5.26(m,2H),6.64(s,0.5H),6.77(s,0.5H),6.95-6.98(m,2H),7.01-7.06(m,1H),7.15-7.37(m,5H),8.17(s,1H).
第6步驟
將化合物(5)(259mg、0.309mmol)溶解於DMF(3mL)與水(0.3mL)之混合溶劑中,添加碳酸鉀(86mg、0.618mmol)及[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二氯甲烷合物(20mg、0.031mmol)並於110℃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後,進行濃縮。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47mg、產率24%)。
1H NMR(CDCl3)δ:0.95(s,9H),2.15(s,3H),2.21(s,3H),2.41(s,3H),2.48(s,3H),3.99(s,3H),4.30(d,J=16Hz,1H),4.90(d,J=16Hz,1H),5.00(s,1H),5.15-5.25(m,2H),6.78(s,1H),7.06-7.09(m,1H),7.16-7.18(m,2H),7.21-7.34(m,5H),8.57(s,1H).
第7步驟
將化合物(6)(47mg、0.075mmol)溶解於甲醇(2mL)中,添加10%Pd碳粉末(50.6%含水品)(47mg、50.6wt%)。於1氣壓之氫氣環境下並於室溫下攪拌0.5小時。對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並對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粗產物純化而作為白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14(29mg、產率72%)。
MS(ESI)m/z:539.4[M+H]+
實施例46 化合物305合成
第1步驟
將化合物(2)(1.88g、3.68mmol)溶解於吡啶(2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甲烷磺醯氯(1.27g、11.0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8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1當量濃度鹽酸將有機 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7)(1.53g、產率71%)。
MS(ESI)m/z:587.1[M-H]-
第2步驟
將化合物(7)(300mg、0.510mmol)及(2-甲基唑-5-基)-甲醇(115mg、1.02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3mL)中,於室溫下添加三苯基膦(268mg、1.02mmol)及偶氮二甲酸雙(2-甲氧基乙基)酯(239mg、1.02mmol)並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298mg、產率86%)。
1H NMR(CDCl3)δ:0.92(s,9H),2.04-2.07(m,6H),2.20(s,1.5H),2.22(s,1.5H),2.39-2.43(m,6H),3.22(s,1.5H),3.23(s,1.5H),4.73-4.87(m,2H),4.98(s,1H),5.07-5.18(m,2H),6.63(s,0.5H),6.70(s,0.5H),6.93-7.06(m,3H),7.20-7.52(m,7H).
第3步驟
將化合物(8)(151mg、0.221mmol)溶解於DMA(5mL)中,添加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49mg、0.133mmol)、碳酸鉀(92mg、0.663mmol)及Pd(OAc)2(15mg、0.066mmol),反覆進行3次脫氣及氮氣置換之操作。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0.5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於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減壓餾去溶劑。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70mg、59%)獲得化合物(9)。
MS(ESI)m/z:603.2[M+H]+
第4步驟
將化合物(9)(87mg、0.144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3mL)中,添加10%Pd碳粉末(含水50.6%)(44mg、26wt%)。於1氣壓之氫氣環境下並於室溫下攪拌10分鐘。對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並對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粗產物純化而作為白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05(54mg、產率73%)。
MS(ESI)m/z:513.2[M+H]+
實施例47 化合物288之合成
第1步驟
將化合物(1)(850mg、1.66mmol)、N-(2-硝基苯磺醯基)哌啶-2-基-甲醇(996mg、3.32mmol)及三苯基膦(870mg、3.32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8.5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雙(2-甲氧基乙基)二氮烯- 1,2-二甲酸酯(777mg、3.32mmo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1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1.21g、產率86%)。
MS:m/z=794.4/796.5[M+H]+
第2步驟
將化合物(2)(1.13g、1.42mmol)溶解於DMF(11.3mL)中。於室溫下添加巰基乙酸(0.198mL、2.84mmol)及氫氧化鋰一水合物(239mg、5.6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2次)及飽和食鹽水(5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840mg、產率94%)。
MS:m/z=609.4/611.4[M+H]+
第3步驟
將化合物(3)(580mg、0.951mmol)溶解於二烷(11.6mL)中。於室溫下添加RuPhos(133mg、0.285mmol)、碳酸銫(930mg、2.85mmol)及Pd2(dba)3(87.0mg、0.095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00度下攪拌8小時。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392mg、產率75%)。
MS:m/z=529.5[M+H]+
第4步驟
將化合物(4)(370mg、0.700mmol)溶解於乙醇(7.4mL)中。於室 溫下添加2m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3.50mL、7.0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5小時。添加1mol/L之鹽酸(7mL)及飽和食鹽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及高速液體層析(0.1%甲酸水溶液-乙腈)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88(169mg、產率47%及116mg、產率32%)。
MS:m/z=515.4[M+H]+
實施例48
根據上述實施例而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實施例49 化合物324之合成
(原料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6.64g、22.3mmol)溶解於DMF(50mL)中,添加乙酸鉀(6.57g、66.9mmol)、雙頻那醇硼烷(7.37g、29.0mmol)、碳酸鉀(2.20g、15.9mmol)及[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911mg、1.12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0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液放冷至室溫後,添加乙酸乙酯(100mL)並濾去不溶物。添加水(100mL),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對有機層進行水洗後,使用無水硫酸 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3.85g、產率50%)。
1H-NMR(CDCl3)δ:1.36(s,12H),5.10(s,2H),6.93-6.97(m,2H),7.28-7.42(m,3H),7.59-7.63(m,3H).
第1步驟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500mg、0.946mmol)溶解於DMF(5.0mL)及水(0.5mL)中,添加化合物(2')(185mg、0.284mmol)、及碳酸鉀(523mg、3.79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20℃下攪拌15分鐘。添加水(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2)之組成生物(473mg)。
第2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2)(470mg、0.705mmol)溶解於乙醇(4.7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8mL、3.60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0.5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水溶液(1.8mL)及飽和食鹽水(50mL),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並使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237mg、2階段、產率38%)。
MS:m/z=650[M-H]-
第3步驟 化合物324之合成
將化合物(3)(237mg、0.363mmol)溶解於甲醇(2.4mL)中,於室溫下添加10%鉑碳(213mg、0.110mmol),於氫氣環境下並於室溫下攪拌18小時。利用矽藻土濾去不溶物並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及分取用薄層層析(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7.9mg、產率3.9%)。
化合物(4)MS:m/z=560[M-H]-
實施例50 化合物325及326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30.0g、87.0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30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吡啶(28.1mL、349mmol)及甲烷磺醯氯(20.4mL、261mmo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4小時。添加水(200mL)及1mol/L之鹽酸水溶液(5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0mL)進行萃取。利用1mol/L之鹽酸水溶液(500mL)、水(500mL)及飽和食鹽水(25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作為無色油狀物質獲得粗化合物(2)(41.6g)。
1H-NMR(CDCl3、400MHz)δ:1.21(s,9H),2.33(s,3H),2.44(s,3H),3.00(s,3H),3.69(s,3H),6.00(s,1H),6.22(s,1H),7.37(s,1H).
MS:m/z=420.3,422.3[M+H]+
第2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2)(36.8g、87.0mmol)溶解於乙醇(520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31mL、261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1.5小時。濃縮後,添加1mol/L之鹽酸水溶液(5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粗化合物(3)(36.0g)。
MS:m/z=406.2,408.1[M+H]+
第3步驟 化合物(4)之合成
將化合物(3)(35.6g、87.0mmol)溶解於DMF(240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碳酸氫鉀(13.1g、131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5分鐘。於室溫下添加苄基溴(10.1mL、85.0mmol)之DMF溶液(116mL)並於室溫下攪拌16.5小時。添加水(3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200mL)進行萃取。利用水(500mL×2次)、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400mL)及飽和食鹽水(30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4)(37.4g,3步驟中產率為86%)。
1H-NMR(CDCl3)δ:1.21(s,9H),2.19(s,3H),2.44(s,3H),2.89(s,3H),5.07(d,J=12.6Hz,1H),5.21(d,J=12.6Hz,1H),6.06(s,1H),6.11(s,1H),7.16-7.21(m,2H),7.25-7.29(m,3H),7.37(s,1H).
MS:m/z=496.4,498.4[M-H]+
第4步驟 化合物(5)之合成
將化合物(4)(3.96g、7.94mmol)溶解於DMA(19.8mL)及水(1.98mL)中,添加4-硝基苯基硼酸(1.99g、11.9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259mg、0.397mmol)、及碳酸鉀(2.20g、15.9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45分鐘。添加水(1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0mL×2)及飽和食鹽水(100mL)將有機層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3.44g、產率80%)。
1H-NMR(CDCl3)δ:0.96(s,9H),1.92(s,3H),2.28(s,3H),3.02(s,3H),4.83(s,1H),5.11(s,2H),6.19(s,1H),7.16-7.22(m,2H),7.29-7.37(m,5H),7.41(s,1H),8.09(dd,J=8.7,2.0Hz,1H),8.27(dd,J=8.7,2.0Hz,1H).
MS:m/z=539.3[M-H]+
第5步驟 化合物(6)之合成
將化合物(5)(1.50g、2.77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5mL)中,於室溫下添加2-氯-6-氟-3-(羥基甲基)吡啶(538mg、3.33mmol)、偶氮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780mg、3.33mmol)及三苯基膦(873mg、3.3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5小時。添加水(1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0mL×2次)及飽和食鹽水(10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1.67g、產率88%)。
MS:m/z=684.3[M+H]+
第6步驟 化合物(7)之合成
將化合物(6)(1.67g、2.44mmol)溶解於DMA(16.7mL)中,於室溫下添加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539mg、1.47mmol)、碳酸氫鈉(410mg、4.88mmol)及乙酸鈀(164mg、0.732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5小時。添加水(10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50mL)進行萃取。利用水(100mL)及飽和食鹽水(5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7)(778mg、產率49%)。
MS:m/z=648.3[M+H]+
第7步驟 化合物(8)之合成
將化合物(7)(775mg、1.20mmol)溶解於乙酸(7.75mL)中,於室溫下添加鋅粉末(391mg、5.98mmol)並於60℃下攪拌1小時。濃縮後,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50mL)並利用乙酸乙酯(10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5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8)(390mg、產率53%)。
MS:m/z=618.3[M+H]+
第8步驟 化合物(9)及化合物(10)之合成
將化合物(8)(105mg、0.170mmol)溶解於乙腈(2.1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亞硝酸第三丁酯(0.0408mL、0.340mmol)及氯化銅(II)(45.7mg、0.340mmol),一面升溫至室溫一面攪拌1小時。添加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9)與化合物(10)之混合物(58.4mg)。
化合物(9)MS:m/z=637.2[M+H]+
化合物(10)MS:m/z=603.3[M+H]+
第9步驟 化合物325及化合物326之合成
將化合物(9)與化合物(10)之混合物(56.0mg)溶解於甲醇(2mL)中,於室溫下添加10%鉑碳(17.2mg、0.009mmol),於氫氣環境下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利用矽藻土濾去不溶物並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及高速液體層析(0.1%甲酸水溶液-乙腈)進行純化而作為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25(18.3mg,2步驟中產率為19%)並作為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26(9.2mg,2步驟中產率為11%)。
化合物325 MS:m/z=547.2[M+H]+
化合物326 MS:m/z=513.2[M+H]+
實施例51 化合物327之合成
第1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1)(300mg、0.568mmol)溶解於DMF(3.0mL)及水(0.3mL)中,添加化合物(2)(199mg、0.85mmol)、[1,1'-雙(二-第三丁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74mg、0.114mmol)、及碳酸鉀(314mg、2.27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20℃下攪拌15分鐘。添加水(30mL)、乙酸乙酯(30mL),利用水(30mL)及飽和食鹽水(3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進 行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196mg、產率62%)。
MS:m/z=555[M+H]+
第2步驟 化合物327之合成
將化合物(3)(50mg、0.090mmol)溶解於DMF(0.5mL)中,添加NCS(14.4mg、0.108mmol)並於60℃下攪拌5.5小時。添加水(20mL)、乙酸乙酯(20mL),利用水(20mL)及飽和食鹽水(20mL)將有機層洗淨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將濃縮後所獲得之白色泡狀物質溶解於乙醇(0.5mL)中,於室溫下添加2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0.2mL、0.4mmol)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6小時。添加2mol/L之鹽酸水溶液(0.2mL)、及飽和食鹽水(20mL)並利用乙酸乙酯(20mL)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進行純化而作為白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327(10mg、產率19%)。
MS:m/z=573[M-H]-
實施例52
根據上述實施例而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上述化合物401之合成法)[化160]
第1步驟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2.00g、13.1mmol)添加於乙醇(20mL)及濃硫酸(2mL)之混合溶液中並於加熱回流下攪拌2小時。濃縮後,注入至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利用氯仿進行萃取。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己烷進行固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2)(2.12g、產率90%)。
1H-NMR(CDCl3)δ:1.38(t,J=7.1Hz,3H),2.41(s,3H),4.36(q,J=7.2Hz,2H),6.59(s,1H),7.06(s,1H),13.24(s,1H).
MS:m/z=182.0[M+H]+
第2步驟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2)(1.00g、5.52mmol)溶解於DMF(20mL)中,於室溫下添加碳酸鉀(1.53g、11.0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5分鐘。於室溫下添加碘甲烷(10.1mL、85.0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8小時。添加水(100 mL)並利用氯仿(100mL、50mL×2)進行萃取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黃色固體獲得化合物(3)(982mg、產率91%)。
1H-NMR(CDCl3)δ:1.37(t,J=7.1Hz,3H),2.41(s,3H),3.55(s,3H),4.35(q,J=7.1Hz,2H),6.55(s,1H),7.09(s,1H).
MS:m/z=196.1[M+H]+
第3步驟 化合物(4)之合成
將化合物(3)(880mg、5.07mmol)溶解於THF(19.8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氫化鋰鋁(385mg、10.1mmol)並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小時。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硫酸鈉十水合物後,利用矽藻土濾去不需要之物質。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281mg、產率36%)。
1H-NMR(CDCl3)δ:2.34(s,3H),3.02(t,J=5.6Hz,1H),3.50(s,3H),4.48(d,J=5.6Hz,2H),6.06(s,1H),6.44(s,1H).
MS:m/z=157.0[M+H]+
第4步驟 化合物(5)之合成
將化合物(4)(52.1mg、0.340mmol)、化合物(7)(200mg、0.340mmol)、三苯基膦(107mg、0.406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mL)中,於室溫下添加偶氮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96.0mg、0.40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8小時。添加水(30mL)並利用乙酸乙酯(50mL)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30mL)進行洗淨後,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泡狀物質獲得化合物(5)(102.7mg、產率42%)。
MS:m/z=723.3,725.3[M+H]+
第5步驟 化合物(6)之合成
將化合物(5)(100mg、0.141mmol)溶解於DMA(1.45mL)中,於 室溫下添加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10.4mg、0.028mmol)、碳酸鉀(39.0mg、0.282mmol)及乙酸鈀(3.17mg、0.014mmol),於氮氣環境下並於130℃下攪拌45分鐘。添加水(30mL),利用氯仿(30mL×3次)進行萃取並使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茶色油狀物質獲得化合物(6)(7.6mg、產率8%)。
MS:m/z=643.4[M+H]+
第6步驟 化合物401之合成
將化合物(6)(7.5mg)溶解於甲醇(2mL)中,於室溫下添加10%氫氧化鈀(4.92mg、0.004mmol),於氫氣環境下並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矽藻土濾去不溶物,濃縮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進行純化而作為無色固體獲得化合物401(5.6mg、產率87%)。
MS:m/z=553.3[M+H]+
實施例53
環Q所示之環狀胺之例:[化162]
實施例54
環Q所示之環狀胺之例:[化164]
實施例55
根據上述實施例而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以下,記載本發明化合物之生物試驗例。
試驗例1 HIV複製抑制試驗
利用添加有10%牛胎兒血清之RPMI-1640培養基對HIV(HTLV-IIIB株)持續感染人類T細胞株Molt-4 clone8進行培養,過濾上清液並測定病毒之力價,保存於-80℃下。另一方面,於上述潛伏期培養基中以成為特定濃度之方式稀釋各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活性物質,以每次50μL分注於96孔微量盤上。繼而,以每次100μL(2.5×104細胞)分注MT-4細胞懸浮液,進而以每次50μl(60pfu(plaque forming unit))添加在上述潛伏期培養基中稀釋上述含HIV之上清液而成者。
於碳酸氣體培養器內在37℃下培養4天後,於全部孔中以每次30 μL添加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MTT)5mg/mL)、PBS(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磷酸鹽緩衝液),進而培養1小時。此時,生存之細胞還原MTT而析出甲,自全部孔以每次150μL除去細胞上清液,代替細胞上清液而添加150μL之溶解液(添加10%之Triton X-100及0.4%之(v/v)HCl的異丙醇)並利用平板混合機進行振動而使甲溶出。利用微盤讀取器於下OD 560nm及690nm(參照波長)下測定甲,將結果與被對照進行比較。將抑制50%之由病毒所引起之細胞損傷的化合物濃度設為EC50
將結果示於以下。
試驗例2 CYP抑制試驗
使用市售之混合人類肝臟微粒體,將作為人類主要CYP5分子種(CYP1A2、2C9、2C19、2D6、3A4)之典型基質代謝反應的7-乙氧基 試鹵靈之O-脫乙基化(CYP1A2)、甲苯磺丁脲之甲基-氫氧化(CYP2C9)、美芬妥英之4'-氫氧化(CYP2C19)、右美沙芬之O脫甲基化(CYP2D6)、特非那定之氫氧化(CYP3A4)作為指標,對由本發明化合物抑制各代謝物生成量之程度進行評價。
反應條件如下:基質為0.5μmol/L之乙氧基試鹵靈(CYP1A2)、100μmol/L之甲苯磺丁脲(CYP2C9)、50μmol/L之S-美芬妥英(CYP2C19)、5μmol/L之右美沙芬(CYP2D6)、1μmol/L之特非那定(CYP3A4);反應時間為15分鐘;反應溫度為37℃;酶為0.2mg蛋白質/mL之混合人類肝臟微粒體;本發明化合物濃度為1、5、10、20μmol/L(4點)。
在96孔板上,於作為反應溶液之50mmol/L之Hepes緩衝液中以上述組成添加各5種基質、人類肝臟微粒體、本發明化合物,添加作為輔酶之NADPH(菸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開始作為指標之代謝反應。於37℃下反應15分鐘後,添加甲醇/乙腈=1/1(V/V)溶液,藉此停止反應。以3000rpm進行15分鐘之離心後,利用螢光多標記計數儀對離心上清液中之試鹵靈(CYP1A2代謝物)進行定量,利用LC/MS/MS對甲苯磺丁脲氫氧化體(CYP2C9代謝物)、美芬妥英4'氫氧化體(CYP2C19代謝物)、右啡烷(CYP2D6代謝物)、特非那定醇體(CYP3A4代謝物)進行定量。
將於反應系中僅添加有作為溶解有藥物之溶劑之DMSO者設為對照(100%)而算出殘存活性(%),使用濃度及抑制率並根據利用羅吉斯模型之逆推定而算出IC50
試驗之結果,化合物10相對於CYP1A2、CYP2C19、CYP2D6及CYP3A4之活性的IC50全部為20μM以上。。
試驗例3 CYP3A4螢光MBI試驗
CYP3A4螢光MBI試驗係藉由代謝反應而調查本發明化合物對 CYP3A4之抑制之增強之試驗。利用CYP3A4酶(大腸桿菌表現酶)使7-苄氧基三氟甲基香豆素(7-BFC)脫苄基化而產生發出螢光之代謝物7-羥基三氟甲基香豆素(7-HFC)。以7-HFC生成反應作為指標評價CYP3A4抑制。
反應條件如下:基質為5.6μmol/L之7-BFC;預反應時間為0或30分鐘;反應時間為15分鐘;反應溫度為25℃(室溫);CYP3A4含量(大腸桿菌表現酶)於預反應時為62.5pmol/mL,於反應時為6.25pmol/mL(稀釋10倍時);本發明化合物濃度為0.625、1.25、2.5、5、10、20μmol/L(6點)。
於96孔板上,在作為預反應液之K-Pi緩衝液(pH7.4)中以上述預反應之組成添加酶、本發明化合物溶液,於另一96孔板上以由基質及K-Pi緩衝液稀釋1/10之方式使其一部分移動,添加作為輔酶之NADPH而開始作為指標之反應(無預反應),反應特定時間後,添加乙腈/0.5mol/L之三(三羥基胺基甲烷)=4/1(V/V),藉此停止反應。另外,於殘留之預反應液中亦添加NADPH而開始預反應(有預反應),預反應特定時間後,於另一板上以由基質及K-Pi緩衝液稀釋1/10之方式使一部分移動而開始作為指標之反應。反應特定時間後,添加乙腈/0.5mol/L之三(三羥基胺基甲烷)=4/1(V/V),藉此停止反應。於進行各指標反應之板上利用螢光讀板儀測定作為代謝物之7-HFC之螢光值。(Ex=420nm、Em=535nm)
將於反應系中僅添加有作為溶解有本發明化合物之溶劑之DMSO者設為對照(100%)而算出添加各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時的殘存活性(%),使用濃度及抑制率並根據利用羅吉斯模型之逆推定而算出IC50。將IC50值之差為5μmol/L以上之情形設為(+),將為3μmol/L以下之情形設為(-)。
試驗之結果,化合物10為(-)。
試驗例4 代謝穩定性試驗
使市售之混合人類肝臟微粒體與本發明化合物反應一定時間,根據反應樣品與未反應樣品之比較而算出殘存率,評價肝代謝本發明化合物之程度。
於包含0.5mg蛋白質/mL之人類肝臟微粒體之0.2mL緩衝液(50mmol/L之Tris-HCl pH值7.4、150mmol/L之氯化鉀、10mmol/L之氯化鎂)中,在1mmol/L之NADPH存在下於37℃下反應0分鐘或30分鐘(氧化反應)。反應後,於甲醇/乙腈=1/1(v/v)溶液100μL中添加反應液50μL並混合,以3000rpm進行15分鐘離心。利用LC/MS/MS對其離心上清液中之本發明化合物進行定量,將反應0分鐘時之化合物量設為100%而計算反應後之本發明化合物之殘存量。再者,水解反應係於NADPH非存在下進行,葡糖醛酸化合反應係轉變成NADPH並於5mmol/L之UDP-葡糖醛酸之存在下進行,以後實施相同之操作。
試驗之結果,化合物10於人類肝及大鼠肝臟微粒體中之殘存率分別為75%及91%。
試驗例5 溶解性試驗
本發明化合物之溶解度係於1%DMSO添加條件下決定。利用DMSO製備10mmol/L之化合物溶液,將本發明化合物溶液6μL添加於pH值6.8之人工腸液(於0.2mol/L之磷酸二氫鉀試液250mL中添加0.2mol/L之NaOH試液118mL、水而製成1000mL)594μL中。於25℃下靜置16小時後,吸引過濾混合溶液。利用甲醇/水=1/1(V/V)將濾液稀釋2倍,根據絕對校準曲線法並利用HPLC或LC/MS/MS而測定濾液中濃度。
試驗之結果,化合物10相對於該人工腸液之溶解度為50μM以上。
試驗例6 艾姆斯氏波動試驗(Fluctuation Ames Test)
對本發明化合物之變異原性進行評價。
將凍結保存之鼠傷寒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8株、TA100株)20μL接種至10mL液體營養培養基(2.5% Oxoid nutrient broth No.2)上並於37℃下在振盪前培養10小時。TA98株係對9mL菌液進行離心(2000×g、10分鐘)而去除培養液。使細菌懸浮於9mL之Micro F緩衝液(K2HPO4:3.5g/L、KH2PO4:1g/L、(NH4)2SO4:1g/L、檸檬酸三鈉二水合物:0.25g/L、MgSO4‧7H2O:0.1g/L)中,添加於110mL之Exposure培養基(包含生物素:8μg/mL、組胺酸:0.2μg/mL、葡萄糖:8mg/mL之MicroF緩衝液)中。TA100株係相對於3.16mL菌液添加於Exposure培養基120mL中而製備試驗菌液。將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自最高用量50mg/mL以2~3倍公比並分數個階段進行稀釋)、作為陰性對照之DMSO、作為陽性對照之非代謝活性化條件下之相對於TA98株的50μg/mL之4-硝基喹啉-1-氧化物DMSO溶液、相對於TA100株的0.25μg/mL之2-(2-呋喃基)-3-(5-硝基-2-呋喃基)丙烯醯胺DMSO溶液、代謝活性化條件下之相對於TA98株的40μg/mL之2-胺基蒽DMSO溶液、相對於TA100株的20μg/mL之2-胺基蒽DMSO溶液各12μL、與試驗菌液588μL(代謝活性化條件下之試驗菌液498μL與S9 mix 90μL之混合液)混和,於37℃下振盪培養90分鐘。將暴露有本發明化合物之菌液460μL混合於Indicator培養基(包含生物素:8μg/mL、組胺酸:0.2μg/mL、葡萄糖:8mg/mL、溴甲酚紫:37.5μg/mL之MicroF緩衝液)2300μL中,以每次50μL分注於48孔/用量之微量盤上,於37℃下靜置培養3天。包含藉由胺基酸(組胺酸)合成酶基因之突然變異獲得增殖能力之細菌的孔根據pH值變化而自紫色變成黃色,因此對平均每1用量之48孔中之變成黃色之菌增殖孔進行計數,與陰性對照群相比較而進行評價。以(-)表示變異原性為陰性者,以(+)表示為陽性者。
試驗之結果,化合物7之變異原性為陰性。
試驗例7 BA試驗 經口吸收性之研究實驗材料及方法
(1)使用動物:使用小鼠或SD大鼠。
(2)飼養條件:小鼠或SD大鼠自由攝取固形飼料及殺菌自來水。
(3)投予量、分群之設定:按照特定投予量進行經口投予、靜脈內投予。以如下方式設定群。(投予量根據化合物而變更)
經口投予1~30mg/kg(n=2~3)
靜脈內投予0.5~10mg/kg(n=2~3)
(4)投予液之製備:經口投予係作為溶液或懸浮液而投予。靜脈內投予係使其可溶化而投予。
(5)投予方法:經口投予係利用經口管強制性地投予至胃內。靜脈內投予係利用附有注射針之注射器自尾靜脈投予。
(6)評價項目:經時性地採血,使用LC/MS/MS測定血漿中之本發明化合物濃度。
(7)統計解析:對於血漿中之本發明化合物濃度演變,使用非線形最小平方法程式WinNonlin(註冊商標)算出血漿中之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Area Under Curve),自經口投予群及靜脈內投予群之AUC算出本發明化合物之生體利用率(BA,Bioavailability)。
試驗例8 hERG試驗
為了進行本發明化合物之心電圖QT間隔延長風險評價,使用表現human ether-a-go-go related gene(hERG)通道之HEK293細胞,研究本發明化合物對於在心室再分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之延遲整流K+電流(IKr)的作用。
使用全自動膜片鉗系統(PatchXpress 7000A、AxonInstruments Inc.)並利用全細胞膜片鉗法將細胞保持於-80mV之膜電位後,記錄給 予+40mV之脫分極刺激2秒鐘、進而給予-50mV之再分極刺激2秒鐘時所誘發之IKr。所產生之電流穩定後,將以目標濃度溶解有本發明化合物之細胞外液(NaCl:135mmol/L、KCl:5.4mmol/L、NaH2PO4:0.3mmol/L、CaCl2‧2H2O:1.8mmol/L、MgCl2‧6H2O:1mmol/L、葡萄糖:10mmol/L、HEPES(4-(2-hydroxyethyl)-1-piperazineethanesulfonic acid,4-(2-羥乙基)-1-哌乙磺酸):10mmol/L、pH值=7.4)於室溫條件下應用於細胞中10分鐘。自所獲得之IKr並使用解析軟體(DataXpress ver.1、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基於保持膜電位下之電流值而計算最大尾電流之絕對值。進而,算出對於使用本發明化合物前之最大尾電流的抑制率,與介質適用群(0.1%二甲基亞碸溶液)相比較而評價本發明化合物對IKr之影響。
試驗之結果,由化合物7所產生之抑制率為2.6%。
試驗例9 粉末溶解度試驗
於適當之容器中加入適量本發明化合物,於各容器中以每次200μL添加JP-1液(於氯化鈉2.0g、鹽酸7.0mL中添加水而製成1000mL)、JP-2液(於pH值6.8之磷酸鹽緩衝液500mL中添加水500mL)、20mmol/L之鈉(TCA)/JP-2液(於TCA 1.08g中添加JP-2液而製成100mL)。於添加試驗液後全部溶解之情形時,適當追加本發明化合物。密封並於37℃下振盪1小時後進行過濾,於各濾液100μL中添加甲醇100μL而稀釋2倍。稀釋倍率視需要加以變更。確認是否有氣泡及析出物,密封並振盪。根據絕對校準曲線法並使用HPLC對本發明化合物進行定量。
試驗例10 光溶血試驗
使本發明化合物以目標濃度溶解,於微量盤上與紅血球懸浮液混合,使用紫外線螢光燈進行UVA(Ultraviolet A rays,近紫外線)及 UVB(Ultraviolet B rays,遠紫外線)區域之光照射(10J/cm2)。提取光照射結束後之混合液並進行離心。提取離心後之上清液並轉移至微量盤上之後,測定上清液之吸光度(540或630nm),基於吸光度進行判定。540及630nm下之吸光度分別成為生體膜損傷及脂質膜過氧化之指標。
表示以下所示之製劑例。
製劑例1 錠劑
除硬酯酸鈣以外之成分均勻地混合,進行粉碎造粒並乾燥而製成適當大小之顆粒劑。其次,添加硬酯酸鈣並進行壓縮成形而製成錠劑。
製劑例2 膠囊劑
均勻地混合而製作粉末或細粒狀之散劑。將其填充於膠囊容器中而製成膠囊劑。
製劑例3 顆粒劑
充分地混合並壓縮成型後,進行粉碎、整粒、篩選而製成適當大小之顆粒劑。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成為作為愛滋病等病毒感染症之治療劑較為有用之醫藥。

Claims (47)

  1. 一種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所表示: (式中,環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1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1-R11,此處,X1為單鍵、-O-、-S-、-NR12-、-CO-、-SO2-、-O-CO-、-CO-O-、-NR12-CO-、-CO-NR12-、-NR12-CO-O-、-NR12-CO-NR13-、-NR12-SO2-或-SO2-NR12-,R1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12及R1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1為-NR12-、-CO-NR12-或-SO2-NR12-之情形時,R11及R1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 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1為-NR12-CO-NR13-之情形時,R11及R1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此處,R1亦可與環A之構成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2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硫基(-SH,Sulfanyl)、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氫硫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氫硫基,n為1或2,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4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以及R6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6-R61,此處,X6為單鍵、-O-、-S-、-NR62-、-CO-、-SO2-、-O-CO-、-CO-O-、-NR62-CO-、-CO-NR62-、-NR62-CO-O-、-NR62-CO-NR63-、-NR62-SO2-或-SO2-NR62-,R6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62及R6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6為-NR62-、-CO-NR62-或-SO2-NR62-之情形時,R61及R6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6為-NR62-CO-NR63-之情形時,R61及R6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以下之化合物除外: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4為氫原子。
  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n為1。
  4. 如請求項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2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亦可縮合成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亦可與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構成環A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可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及/或亦可經1個以上之RA取代,此處,RA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A-RA1,XA為單鍵、-O-、-S-、-NRA2-、=N-、-CO-、-SO2-、-O-CO-、-CO-O-、-NRA2-CO-、-CO-NRA2-、-NRA2-CO-O-、-CO-O-NRA2-、-O-CO-NRA2-、-NRA2-O-CO-、-CO-NRA2-O-、-O-NRA2-CO-、-NRA2-CO-NRA3-、-NRA2-SO2-或-SO2-NRA2-,RA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A為單鍵之情形時,RA1不為氫原子)RA2及RA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A為-NRA2-、-CO-NRA2-、-CO-O-NRA2-、-O-CO-NRA2-或-SO2-NRA2-之情形時,RA1及RA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於XA為-NRA2-CO-NRA3-之情形時,RA1及RA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此處,R1及RA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RA'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A'-RA'1,XA'為單鍵、-O-、-S-、-NRA'2-、=N-、-CO-、-SO2-、-O-CO-、-CO-O-、-NRA'2-CO-、-CO-NRA'2-、-NRA'2-CO-O-、-CO-O-NRA'2-、-O-CO-NRA'2-、-NRA'2-O-CO-、-CO-NRA'2-O-、-O-NRA'2-CO-、-NRA'2-CO-NRA'3-、-NRA'2-SO2-或-SO2-NRA'2-,RA'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A'為單鍵之情形時,RA'1不為氫原子)RA'2及RA'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A'為-NRA'2-、-CO-NRA'2-、-CO-O-NRA'2-、-O-CO-NRA'2-或-SO2-NRA'2-之情形時,RA'1及RA'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A'為-NRA'2-CO-NRA'3-之情形時,RA'1及RA'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縮合成其他3~10員之單環或其他8~18員之縮合環的5~12員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與其他5~10員環一起形成螺環之5~12員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A取代。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中之任一者: (式中,環B、環C及環D分別獨立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亦可與其他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一起形成螺環,及/或構成各環之不相互鄰接之2個原子亦可藉由伸烷基、伸烯基或伸炔基而橋接,RB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B-RB1,此處,XB為單鍵、-O-、-S-、-NRB2-、=N-、-CO-、-SO2-、-O- CO-、-CO-O-、-NRB2-CO-、-CO-NRB2-、-NRB2-CO-O-、-CO-O-NRB2-、-O-CO-NRB2-、-NRB2-O-CO-、-CO-NRB2-O-、-O-NRB2-CO-、-NRB2-CO-NRB3-、-NRB2-SO2-或-SO2-NRB2-,RB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B為單鍵之情形時,RB1不為氫原子),RB2及RB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B為-NRB2-、-CO-NRB2-、-CO-O-NRB2-、-O-CO-NRB2-或-SO2-NRB2-之情形時,RB1及RB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B為-NRB2-CO-NRB3-之情形時,RB1及RB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p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1及RB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B'取代,此處,RB'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B'-RB'1,此處,XB'為單鍵、-O-、-S-、-NRB'2-、=N-、-CO-、-SO2-、-O-CO-、-CO-O-、-NRB'2-CO-、-CO-NRB'2-、-NRB'2-CO-O-、-CO-O-NRB'2-、-O-CO-NRB'2-、-NRB'2-O-CO-、-CO-NRB'2-O-、-O- NRB'2-CO-、-NRB'2-CO-NRB'3-、-NRB'2-SO2-或-SO2-NRB'2-,RB'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B'為單鍵之情形時,RB'1不為氫原子),RB'2及RB'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B'為-NRB'2-、-CO-NRB'2-、-CO-O-NRB'2-、-O-CO-NRB'2-或-SO2-NRB'2-之情形時,RB'1及RB'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B'為-NRB'2-CO-NRB'3-之情形時,RB'1及RB'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s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C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C-RC1,此處,XC為單鍵、-O-、-S-、-NRC2-、=N-、-CO-、-SO2-、-O-CO-、-CO-O-、-NRC2-CO-、-CO-NRC2-、-NRC2-CO-O-、-CO-O-NRC2-、-O-CO-NRC2-、-NRC2-O-CO-、-CO-NRC2-O-、-O-NRC2-CO-、-NRC2-CO-NRC3-、-NRC2-SO2-或-SO2-NRC2-,RC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 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C為單鍵之情形時,RC1不為氫原子),RC2及RC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C為-NRC2-、-CO-NRC2-、-CO-O-NRC2-、-O-CO-NRC2-或-SO2-NRC2-之情形時,RC1及RC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C為-NRC2-CO-NRC3-之情形時,RC1及RC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q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B及RC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B取代,以及RD分別獨立為鹵素、氰基、硝基、側氧基、疊氮基、三甲基矽烷基或-XD-RD1,此處,XD為單鍵、-O-、-S-、-NRD2-、=N-、-CO-、-SO2-、-O-CO-、-CO-O-、-NRD2-CO-、-CO-NRD2-、-NRD2-CO-O-、-CO-O-NRD2-、-O-CO-NRD2-、-NRD2-O-CO-、-CO-NRD2-O-、-O-NRD2-CO-、-NRD2-CO-NRD3-、-NRD2-SO2-或-SO2-NRD2-,RD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其中,於XD為單鍵之情形時,RD1不為氫原子),RD2及RD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D為-NRD2-、-CO-NRD2-、-CO-O-NRD2-、-O-CO-NRD2-或-SO2-NRD2-之情形時,RD1及RD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D為-NRD2-CO-NRD3-之情形時,RD1及RD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為0~12中之任一整數,RC及RD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起形成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該環亦可經相同或不同之1個以上之RC取代)。
  9. 如請求項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
  10. 如請求項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化5]
  11. 如請求項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A為以下所示之環: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B為亦可與其他3~10員環一起形成螺環之5~10員環。
  13.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為1以上。
  14.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 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15. 如請求項10或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C為3~10員環。
  16. 如請求項10或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q為1以上。
  17. 如請求項16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C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18.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D為3~10員環。
  19.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為1以上。
  20. 如請求項1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D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 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21. 如請求項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為0~3之整數。
  22. 如請求項10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及q分別獨立為0~3之整數。
  23.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p、q及r分別獨立為0~3之整數。
  24. 如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1為鹵素、氰基、硝基或-X1-R11,此處,X1為單鍵、-O-、-S-、-NR12-、-CO-、-SO2-、-O-CO-、-CO-O-、-NR12-CO-、-CO-NR12-、-NR12-CO-O-、-NR12-CO-NR13-、-NR12-SO2-或-SO2-NR12-,R11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R12及R13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於X1為-NR12-、-CO-NR12-或-SO2-NR12-之情形時,R11及R12亦可與鄰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於X1為-NR12-CO-NR13-之情形時,R11及R13亦可與鄰接之氮原 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式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式基。
  25. 如請求項1至2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1為氫原子、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26.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27. 如請求項9及12至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a)所表示: 且環B'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p為0~11中之任一整數,s為0~11中之任一整數。
  28. 如請求項10及12至1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b)所表示:[化8] 且環B'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p為0~11中之任一整數,s為0~11中之任一整數。
  29. 如請求項11至2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c)所表示: 且環B'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p為0~11中之任一整數,s為0~11中之任一整數。
  30. 如請求項8至20及27至2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分別獨立為鹵素、羥基、側氧基、胺基、亞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31. 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6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32. 如請求項1至3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
  33.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式所表示: (式中,環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1為烷基;或者R1亦可與環A之構成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R2為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R6為烷基)。
  3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任一式所表示: (式中,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R6為烷基;環B、環C、環D、環E、及環B'分別獨立為單環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或非芳香族雜環;環E與環C同義;RB'及RE分別獨立並與RC同義; t為0~12中之任一整數;其他符號與請求項8同義)。
  3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任一式所表示: (式中,環C及環D分別獨立為苯環或5~8員之雜環;環B'為5~8員之雜環;環E為可橋接之5~8員之碳環;RB"及RB'''分別獨立為選自由氫、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甲醯基、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式基烷基及經取代之磺醯基所構成之群中之基;虛線表示鍵結之存在或不存在;k及m分別獨立為0~4之整數; 其他符號與請求項34同義)。
  36. 如請求項3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式:(I-2-1)、(I-2-2)、(I-2-3)或(I-2-4)所表示。
  37. 如請求項3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及RC分別獨立為選自由鹵素、烷基、鹵化烷基、羥基、烷氧基、鹵化烷氧基、側氧基、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所構成之群中之基。
  38.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式所表示: (式中,R1為烷基;R2為可經烷氧基或甲基取代之環烷氧基;R3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可縮合之5~8員之雜環式基;R6為烷基;環C為苯環或5~8員之雜環;RB為烷基;m為0~4之整數;RC分別獨立為鹵素、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鹵化烷氧 基、側氧基、胺基、或者單或二烷基胺基;q為0~4之整數)。
  39. 如請求項3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式所表示: (式中,各符號與請求項38同義)。
  40. 如請求項3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環C為5~8員之雜環。
  41. 如請求項3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由以下之任一式所表示:[化16] [化17-1] (式中,q為0~3之整數;其他符號與請求項38同義)。
  42. 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3為以下所示之任一基,該基分別獨立,亦可經選自由烷基、烷氧基、鹵素、羥基、羥烷基、烷氧基烷基、鹵化烷基、側氧基、胺基、單或二烷基胺基、胺基烷基、單或二烷基胺基烷基及氰基所構成之群中之相同或不同之1~4個基取代:
  43. 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3為以下所示之任一基:[化20]
  44.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
  45. 如請求項44之醫藥組合物,其具有抗HIV作用。
  46. 一種HIV感染症之治療或預防方法,其特徵在於對人類投予如請求項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
  47. 如請求項1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用於HIV感染症之治療或預防。
TW103103712A 2013-01-31 2014-01-29 Hiv複製抑制劑 TW2014411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6433 2013-01-31
JP2013071415 2013-03-29
JP2013135926 2013-06-28
JP2013202877 2013-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1197A true TW201441197A (zh) 2014-11-01

Family

ID=5126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712A TW201441197A (zh) 2013-01-31 2014-01-29 Hiv複製抑制劑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361093A1 (zh)
EP (1) EP2952503B1 (zh)
JP (1) JP6281952B2 (zh)
TW (1) TW201441197A (zh)
WO (1) WO20141196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284B (zh) * 2015-05-29 2020-08-01 日商塩野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之含氮3環性衍生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7247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作用を有する3環性誘導体
US9975906B2 (en) 2014-05-16 2018-05-22 Shionogi & Co., Ltd. Tricyclic heterocycle derivatives having HIV replication inhibitory effect
TW201720798A (zh) * 2015-09-17 2017-06-16 Viiv醫療保健英國有限公司 苯并氮呯衍生物
WO2017093930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soindoline derivatives
US20180334453A1 (en) * 2015-12-04 2018-11-22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soindoline derivatives
EP3383866A1 (en) * 2015-12-04 2018-10-10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Tetrahydro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US20200255411A1 (en) * 2015-12-04 2020-08-13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soindoline derivatives
CN105669688B (zh) * 2016-03-21 2017-10-31 马鞍山市泰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布朗斯特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六氢吡喃并嘧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NZ750414A (en) * 2016-07-05 2023-02-24 Guangzhou Maxinovel Pharmaceuticals Co Ltd Aromatic acetylene or aromatic ethylene compound, intermediate, preparation metho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WO2018020357A1 (en) * 2016-07-25 2018-02-01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ndoline derivatives
RU2020124136A (ru) 2017-12-22 2022-01-25 Хиберселл, Инк. Производные хроменопиридина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фосфатидилинозитолфосфаткиназы
JP7293560B2 (ja) 2017-12-29 2023-06-20 グアンジョウ マキシノベル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芳香族ビニルまたは芳香族エチル系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中間体、薬物組成物および使用
TW202112784A (zh) 2019-06-17 2021-04-01 美商佩特拉製藥公司 作為磷脂酸肌醇磷酸激酶抑制劑之𠳭唏并嘧啶衍生物
CN113072518B (zh) * 2021-04-06 2022-10-21 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二苯并氧氮杂䓬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9545B2 (en) 2006-05-16 2011-05-10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AU2007332654B2 (en) 2006-12-13 2013-06-20 F. Hoffmann-La Roche Ag 2-(piperidin-4-yl)-4-phenoxy- or phenylamino-pyrimidine derivatives as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CA2705312C (en) 2007-11-15 2013-06-25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ES2381234T3 (es) 2007-11-15 2012-05-24 Gilead Sciences, Inc. Inhibidores de la replicación del virus de la inmunodeficiencia humana
WO2009062308A1 (en) 2007-11-16 2009-05-22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MX2010005334A (es) 2007-11-16 2010-05-27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Inhibidores de la replicacion del virus de la inmunodeficiencia humana.
US8338441B2 (en) * 2009-05-15 2012-12-25 Gilead Sciences, Inc.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GB0908394D0 (en) 2009-05-15 2009-06-24 Univ Leuven Kath Novel viral replication inhibitors
GB0913636D0 (en) 2009-08-05 2009-09-16 Univ Leuven Kath Novel viral replication inhibitors
CN102770181B (zh) 2009-12-23 2015-08-12 勒芬天主教大学 抗病毒化合物
JP5984218B2 (ja) 2010-07-02 2016-09-06 ギリアード サイエンシ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Aidsを処置するためのナフト−2−イル酢酸誘導体
US9296758B2 (en) 2010-07-02 2016-03-29 Gilead Sciences, Inc. 2-quinoli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s HIV antiviral compounds
US8633200B2 (en) 2010-09-08 2014-01-2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EP2640729B1 (en) 2010-11-15 2016-12-21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Inhibitors of hiv replication
NZ610315A (en) 2010-11-15 2015-08-28 Univ Leuven Kath Antiviral conden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O2012102985A1 (en) 2011-01-24 2012-08-02 Glaxosmithkline Llc Isoquinoli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iv
EP2508511A1 (en) 2011-04-07 2012-10-10 Laboratoire Biodim Inhibitors of viral replication, their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their therapeutical uses
ES2742261T3 (es) 2011-04-15 2020-02-13 Hivih Inhibidores de la replicación viral, su proceso de preparación y sus usos terapéuticos
US9006229B2 (en) 2011-04-21 2015-04-14 Gilead Sciences, Inc. Benzothiazole compounds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
WO2013002357A1 (ja) 2011-06-30 2013-01-03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剤
US8609653B2 (en) 2011-07-15 2013-12-17 Glaxosmithkline Llc Azaindol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IV
US8791108B2 (en) 2011-08-18 2014-07-2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US9012642B2 (en) 2011-09-22 2015-04-21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Pyrrolopyridino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IV
WO2013062028A1 (ja) 2011-10-25 2013-05-02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剤
CN104066732B (zh) 2011-11-15 2016-04-13 韩国化学硏究院 新型抗病毒吡咯并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US9376392B2 (en) 2012-01-04 2016-06-28 Gilead Sciences, Inc. 2-(tert-butoxy)-2-(7-methylquinolin-6-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for treating AIDS
WO2013103738A1 (en) 2012-01-04 2013-07-11 Gilead Sciences, Inc. Napthalene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gainst hiv infection
US8629276B2 (en) 2012-02-15 2014-01-1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US9034882B2 (en) 2012-03-05 2015-05-1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US9006235B2 (en) 2012-03-06 2015-04-1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plication
WO2013157622A1 (ja) 2012-04-19 2013-10-24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Hiv複製阻害剤
EP3070081B1 (en) 2012-04-20 2018-02-28 Gilead Sciences, Inc. Benzothiazol-6-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an hiv infection
AU2013288369B2 (en) 2012-07-12 2018-03-29 Viiv Healthcare Uk Limited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IV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284B (zh) * 2015-05-29 2020-08-01 日商塩野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之含氮3環性衍生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2503B1 (en) 2019-10-23
US20180362543A1 (en) 2018-12-20
US20150361093A1 (en) 2015-12-17
EP2952503A4 (en) 2016-06-22
EP2952503A1 (en) 2015-12-09
JPWO2014119636A1 (ja) 2017-01-26
WO2014119636A1 (ja) 2014-08-07
JP6281952B2 (ja)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41197A (zh) Hiv複製抑制劑
CN104583196B (zh) 1,4-二取代的哒嗪类似物以及治疗与smn缺乏相关的病症的方法
WO2021175199A1 (zh) 一类芳香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TWI700284B (zh) 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之含氮3環性衍生物
JP6419990B2 (ja) ブロモドメイン阻害剤としての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
AU2016236669B2 (en) Condensed ring derivativ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intermediat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7709299B (zh) 6元杂环衍生物及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
JP6885968B2 (ja) ブロモドメイン阻害薬としてのピリジンジカルボキサミド誘導体
CN113501821B (zh) 具有mgat-2抑制活性的稠合环衍生物
TW202200559A (zh) Glp-1受體促效劑、包含該促效劑之醫藥組成物及其製備方法
WO2013002357A1 (ja) Hiv複製阻害剤
JP6579549B2 (ja) Hiv複製阻害作用を有する3環性複素環誘導体
JP2019510782A (ja) ブロモドメイン阻害薬としてのピリジル誘導体
TW202128642A (zh) 用於疾病治療之雙白胺酸拉鍊(dlk)激酶的雙環[1.1.1]戊烷抑制劑
JPWO2013035827A1 (ja) 新規オレフィン誘導体
WO2015147247A1 (ja) Hiv複製阻害作用を有する3環性誘導体
CN109311878A (zh) 作为γ-分泌酶调节剂的三唑并吡啶类化合物
JP6689013B2 (ja) 含窒素3環性誘導体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
WO2023045960A1 (zh) 一种吡啶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15960094A (zh) 一类芳香环取代的甲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途
WO2021228216A1 (zh) 可用作RORγ调节剂的联芳基类化合物
JP2022546410A (ja) Perk阻害化合物
JP6692113B2 (ja) 6員複素環誘導体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
WO2023165574A1 (zh) 用作tyk2抑制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13677659A (zh) 可用作类法尼醇x受体调节剂的经取代的酰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