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1259B - 低频治疗仪及其垫片、主体部、支架、支架与垫片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低频治疗仪及其垫片、主体部、支架、支架与垫片的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21259B CN107921259B CN201680049193.7A CN201680049193A CN107921259B CN 107921259 B CN107921259 B CN 107921259B CN 201680049193 A CN201680049193 A CN 201680049193A CN 107921259 B CN107921259 B CN 1079212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body portion
- holder
- pad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频治疗仪及其垫片、主体部、支架、支架与垫片的组合。所述低频治疗仪具备引导卡合部,在支架上安装有对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主张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74545号的优先权,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频治疗仪。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低频治疗仪,通过将具有导电层的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对身体供给低频脉冲电流,从而进行缓解使用者的肩酸等治疗(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低频治疗仪中,主体部(专利文献1中的“上半部分”)在包夹垫片(专利文献1中的“电极垫片”)的状态下安装于支架(专利文献1中的“下半部分”)。通过使支架的突起嵌合到主体部上形成的凹部中,来实现支架和主体部的安装。通过使主体部相对于支架在上下方向移动,来实现两者的安装和拆卸。
此外,通过使设置于支架的端子与主体部和垫片电连接,由此从主体部临时借助支架对垫片通电。
可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支架与主体部的安装结构中,当使用中的使用者的身体移动等情况下,有时所述嵌合会脱开。于是,因不再对垫片通电而导致治疗中断。此时,使用者需要将主体部重新安装于支架。
如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低频治疗仪存在对垫片的通电不稳定的情形,在这方面存在改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339531号(图3、图4)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稳定地对垫片进行通电的低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低频治疗仪用的主体部、低频治疗仪用的支架、以及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与支架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治疗仪,其包括: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对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支架,保持所述垫片;以及主体部,通过安装于所述支架而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其中,所述低频治疗仪还包括引导卡合部,在将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而且,优选的是,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使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以朝向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一组横槽部的至少任意一方具备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主体部从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转动。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主体部在与所述支架相对的面上突出设置有主体部侧电极部,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所述垫片具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的面上具备垫片侧电极部,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与所述垫片侧电极部抵接,由此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支架由非导体构成。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用于所述低频治疗仪,其包括:安装部,安装于所述低频治疗仪的所述支架;以及治疗部,从所述安装部朝向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露出由导体构成的导电层,所述安装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小于所述治疗部的宽度尺寸,所述安装部的外周缘具备与所述低频治疗仪的所述壁部的弯曲大体一致的弯曲部。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主体部,通过安装于保持垫片的支架而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所述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向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其中,所述低频治疗仪用的主体部包括引导卡合部,在将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支架,其保持垫片并安装有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主体部,所述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对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其中,所述低频治疗仪用的支架包括引导卡合部,在安装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与支架的组合,其由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对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垫片以及保持所述垫片的支架构成。在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与支架的组合中,所述支架包括引导卡合部,在所述支架安装有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支架由非导体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低频治疗仪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支架和垫片与主体部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从图2的A-A箭头方向观察的一部分(省略了垫片的图示),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支架的纵槽部和横槽部的要部纵断面图。
图3B是从图2的B-B箭头方向观察的一部分,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主体部(省略了内部结构的图示)的主体部侧突起的要部纵断面图。
图4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支架的纵槽部和横槽部的横断面立体图。
图5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支架与主体部的卡合状态的要部纵断面图。
图6A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主体部安装于支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B是表示同一低频治疗仪的主体部从支架拆卸的中途状态的俯视图。
图7表示了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低频治疗仪的支架(省略了垫片)和主体部的简要结构,是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低频治疗仪
2 垫片
2X 安装部
2Y 治疗部
2a 导电层
2b 垫片的外周缘
22 垫片侧电极部
24 弯曲部
3 支架
32 壁部
321 壁部的内缘
4 主体部
41 侧面
43 主体部侧电极部
5 引导卡合部
51 突起、主体部侧突起
52 槽部
521 纵槽部
522 横槽部
5221 限制部、止动突起
D1 彼此接近的方向
D2 与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列举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的上下方向是图1所示状态的低频治疗仪1的上下方向。本实施方式的低频治疗仪1为无线型。低频治疗仪1具备使用时成为一体的垫片2、支架3和主体部4,可以组合上述各部分进行治疗。
垫片2是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的薄片状的部分。所述垫片2具备向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导电层2a。所述导电层2a在垫片2的朝向身体侧的身体侧部21的表面(下表面)露出。通过将身体侧部21借助导电性的凝胶(未图示)粘贴于使用者的皮肤而向使用者的身体安装垫片2。
垫片2在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基材(未图示)的表面例如通过印刷而层叠有作为导体的碳层,所述碳层成为导电层2a。导电层2a按照通电时的每个极性(正极、负极)分别设置。另外,由于有时极性交替转换地向垫片2通电,所以正极专用的导电层2a和负极专用的导电层2a并不是固定存在,而是极性可变。
如图2所示,垫片2具备:安装部2X,安装在大体矩形(具体为长度方向的两端带有圆角的大体矩形)的支架3上;以及治疗部2Y,从所述安装部2X至少朝向任意的一个方向延伸,并露出导电层2a。本实施方式的治疗部2Y从安装部2X按照每个极性分别向相反方向延伸。此外,导电层2a在治疗部2Y的底面亦即身体侧部21的整个表面上露出。
与治疗部2Y相比,安装部2X呈收缩的形状。即,安装部2X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小于治疗部2Y的宽度尺寸。由此,能使支架3和主体部4小型化。此外,导电层2a也在垫片2的安装部2X中的面向主体部4的面上露出,该露出部分成为垫片侧电极部22。所述垫片侧电极部22形成为用于和主体部侧电极部43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2X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露出与一极(例如正极)对应的导电层2a,在另一端露出与另一极(例如负极)对应的导电层2a。因此,垫片侧电极部22的导电层2a在垫片2的外周部露出。例如通过将覆盖导电层2a的垫片2的层的至少一部分剥离、将背面设有导电层的垫片2的至少一部分表里翻转而使露出到表面侧的部分成为导电层2a、以及将形成有导电层的部件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于垫片2而使该导电层成为导电层2a,由此可以实现垫片侧电极部22的导电层2a的露出。
支架3是保持垫片2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支架3为硬质树脂制品,利用双面胶带保持垫片2的安装部2X。所述支架3具备:垫片保持部31,保持垫片2的安装部2X;以及壁部32,位于垫片保持部31的两端。另外,垫片2的保持不限于使用双面胶带,例如也可以使用胶水或粘接剂。
由于支架3为硬质树脂制品,所以支架3为非导体。因此,将垫片2在使用者的背上以跨过脊骨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可以使作为非导体的支架3与脊骨一致,将垫片2的治疗部2Y以与脊骨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抑制低频脉冲电流流过使用者的脊骨和脊髄。因此,能够抑制脊骨和脊髄被电流损伤,所以能安全地使用低频治疗仪1。此外,在垫片2的安装部2X中,由于不必另行利用绝缘部件覆盖与脊骨重叠的部分,所以能简化垫片2和支架3组合而成的构件的结构。
如图3A所示,垫片保持部31具有偏向中央的垫片抵接部311以及偏向壁部32的周缘部312。如图所示,周缘部312的上表面比垫片抵接部311的上表面更靠上方。因此,如图5所示,在将主体部4安装于支架3的状态下,主体部4的下表面42抵接于周缘部312。
如图2所示,垫片2以与垫片抵接部311的上表面抵接的方式,与垫片抵接部311重叠。大体U形的定位突起313从垫片抵接部311朝向上方突出,通过将在表里方向上贯穿垫片2的窗部23的边缘部与定位突起313对准,可以进行垫片2相对于支架3的定位。
如上所述,周缘部312的上表面比垫片抵接部311的上表面更靠上方。因此,在将主体部4安装于支架3的状态下,主体部4的下表面42抵接于周缘部312,所以如图5所示,能够使垫片抵接部311上的垫片2的上表面不会与主体部4的下表面42密合,而是具有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因下表面42摩擦垫片侧电极部22的碳层而导致主体部4被剥离的碳污染。因此,可以使低频治疗仪1长期在美观的状态下使用。
由于垫片2为消耗品,所以构成为在更换等情况下能相对于主体部4进行装拆。本实施方式中,支架3保持垫片2,从而两者成为一体,并且构成为相对于支架3装拆主体部4。连同支架3一起进行垫片2的更换。
主体部4是安装于支架3而对垫片2的导电层2a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部分。在主体部4的内部配置有电池等电源部,以及用于形成期望的低频脉冲电流的电路(基板),在主体部4的外部设有开关类和显示部(仅图示了一部分)。如图3B所示,主体部侧电极部43在被弹簧44施力的状态下,从主体部4的与支架3相对的面亦即下表面42突出(也在图6A和图6B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了主体部侧电极部43的位置)。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43按照每个极性分别设置。
支架3和主体部4形成有引导卡合部5,在主体部4重叠安装于支架3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5使支架3与主体部4卡合,在拆卸主体部4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5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所述引导卡合部5不仅使支架3与主体部4两者卡合,并且在两者安装和拆卸时限制主体部4相对于支架3移动的方向。具体而言,在支架3与主体部4两者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5使两者在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亦即彼此接近的方向(下方向)D1移动,直至卡合。而且,在支架3和主体部4两者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5通过使主体部4相对于支架3朝向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D1交叉的方向(横向)D2(参照图6A)移动,使两者解除卡合。另外,在所述拆卸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上方向)的移动受到抑制(本实施方式中为不能移动)。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让主体部4在与俯视下逆时针的方向亦即方向D2相反的方向亦即顺时针方向上移动,也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由此,可以将引导卡合部5构成为使主体部4在横向的两个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此外,还可以将引导卡合部5构成为使主体部4仅在横向的一个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
通过如此由引导卡合部5限制主体部4相对于支架3移动的方向,利用一键操作(仅将主体部4推入支架3)就可以向主体部4安装支架3。另一方面,关于拆卸,由于支架3和主体部4通过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D1交叉的方向(横向)D2上移动来解除卡合,所以不容易利用使用者的操作以外的外力而解除卡合。因此,即使在使用中使用者移动,也能够抑制主体部4意外地脱离支架3。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存在后述的止动突起5221,所以更加难以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
在从支架3拆卸主体部4时,引导卡合部5通过使主体部4相对于支架3例如在图6A中的箭头所示的横向D2上转动,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利用所述结构,由于支架3和主体部4在拆卸时以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D1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解除卡合,所以与仅靠平行移动而解除卡合相比,能够有效抑制在使用中使用者移动时主体部4意外地脱离支架3。
以下具体说明所述引导卡合部5。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引导卡合部5具备:作为突起的主体部侧突起51,形成于主体部4;以及槽部52,形成于支架3,供主体部侧突起51嵌合。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利用凹凸嵌合构成引导卡合部5,所以能简化其结构。
支架3的一对壁部32为垫片保持部31的长边方向两端,且在与彼此接近的方向D1交叉的方向上分别位于隔着主体部4的两侧(垫片2的宽度方向两端侧)。所述一对壁部32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在拆卸时允许主体部4朝向横向D2转动。在各个壁部3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纵槽部521和横槽部522作为所述槽部52。纵槽部521形成在支架3和主体部4彼此接近的方向D1亦即纵向上,且上方开口。横槽部522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本实施方式中,纵槽部521和横槽部522垂直。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横槽部522的横向两端都开口。
纵槽部521与横槽部522交叉的部分的纵断面形状为图3A所示的形状。纵槽部521在上部设有向内侧(垫片保持部31的中央方向)延伸的檐部523。在檐部523的上部形成有导入斜面5231。所述导入斜面5231是随着朝向内侧而下降的平缓弯曲的斜面。在檐部523的下部形成有水平面5232。横槽部522的上下尺寸略大于主体部4上形成的主体部侧突起51的上下尺寸。由此,主体部侧突起51能沿着横槽部522的长边方向移动。此外,在纵槽部521与横槽部522交叉的部分,形成有从横槽部522的下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起524。
而且如图4所示,横槽部522形成有作为限制部的一对止动突起5221、5221,止动突起5221、5221用于限制主体部4从重叠安装于支架3的状态相对于支架3例如在横向D2上转动。上述一对止动突起5221、5221在安装状态下位于隔着主体部侧突起51的横向两侧。试图移动的主体部侧突起51抵接于各止动突起5221。利用所述抵接,限制了主体部4朝向解除卡合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使主体部4在横向的两个方向移动而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所以止动突起5221形成在两个部位。不过,以使主体部4仅在横向的一个方向上移动而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的方式构成引导卡合部5时,只要在一个部位形成止动突起5221即可。
而且,以超过一定的力转动主体部4时,主体部侧突起51越过止动突起5221。于是,所述移动限制被解除,可以使主体部4在图6A所示的横向D2上转动,其结果,如图6B所示,能使主体部4成为解除卡合的状态。
如图4所示,各止动突起5221的内侧(面向主体部侧突起51的一侧)形成有斜面5221a。因此,主体部侧突起51抵接于所述斜面5221a而被限制移动。因此,不需要过大的力就可以使主体部侧突起51越过止动突起5221,能使支架3与主体部4解除卡合。
如上所述,通过在横槽部522形成一对止动突起5221、5221,可以由各止动突起5221限制主体部4朝向横向D2转动。因此,能可靠地维持卡合状态。此外,在上述跨越时,由于向使用者传递“喀哒”的声音和触觉(点击感),所以使用者可以得知主体部4不再处于卡合状态。由此,即使错误转动主体部4时也会向使用者传递所述点击感,所以在错误转动的情况下,可以敦促使用者重新安装主体部4。
另一方面,能沿着支架3的纵槽部521和横槽部522移动的主体部侧突起51形成在主体部4的与支架3的壁部32相对的侧面41上。按照所述结构,安装时作为基本不动侧的支架3设有纵槽部521和横槽部522,安装时作为移动侧的主体部4形成有主体部侧突起51。因此,容易进行两者的位置对准。
图3B表示了主体部侧突起51的纵断面形状。主体部侧突起51的上部形成有水平面511,下部形成有水平面512和锥面513。在向支架3安装主体部4时,下部的水平面512抵接于卡合突起524。此外,锥面513是平坦的斜面,随着朝向下方而缩小主体部侧突起51的突出量。
另外,如图2所示,主体部侧突起51比侧面41的上下方向中央更靠下方。因此,主体部侧突起51在上下方向上处于非对称的位置。因此,即使使用者在搞错主体部4的表里的情况下朝向支架3进行安装,由于主体部侧突起51的位置(上下方向的位置)与支架3侧的纵槽部521不对准,故不能安装。因此,能够抑制误安装。
在向支架3安装主体部4时,主体部侧突起51的锥面513与纵槽部521的檐部523抵接。如果使主体部侧突起51与檐部523一致并从上方按压主体部4,则由于支架3为树脂制品,所以被主体部侧突起51按压的檐部523发生弹性变形,使主体部侧突起51朝向檐部523的下方亦即横槽部522内移动。其结果,主体部侧突起51的下部的水平面512抵接于卡合突起524。在所述状态下,主体部侧突起51被檐部523的水平面5232和卡合突起524包夹,成为图5所示的卡合状态。另外,在主体部侧突起51移动时,檐部523的所述弹性变形复原。此时,由于向使用者传递“喀哒”的声音和触觉(点击感),所以使用者可以得知已正确地安装。
另外,如图3A和图5所示,檐部523的上下尺寸形成为随着朝向内侧而变小(刚性变小)。因此,即使不用较大的力将主体部4向下方压入,也可以使主体部侧突起51在横槽部522内移动。
在该图5所示的卡合状态下,即便试图使主体部侧突起51向上方移动,但是由于檐部523的水平面5232与主体部侧突起51的水平面511抵接,所以不能移动。由此,能可靠地使主体部4卡合于支架3。
而且,为了解除所述卡合状态,例如图6A所示的那样使主体部4逆时针旋转,从而使主体部侧突起51从卡合突起524上脱开并在横槽部522的长边方向上移动,就可以使主体部侧突起51如图6B所示的那样脱离横槽部522。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与上述方向相反方向的顺时针旋转,也可以使主体部侧突起51脱离横槽部522。如果主体部侧突起51从卡合突起524上脱开,则由于没有了卡合突起524,所以在横槽部522中以主体部侧突起51为基准的上下方向尺寸相应地出现了余量,所以能使主体部4轻松旋转。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由于所述卡合状态被解除,所以通过使主体部4向上方移动,可以把主体部4从支架3拆卸。
在此,如图6A和图6B中虚线所示,主体部侧电极部43设置在与主体部侧突起51不同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垫片2的安装部2X中,外周缘2b以大体沿着支架3的壁部32的内缘321的方式保持于支架3。在主体部4安装于支架3的状态下,主体部侧电极部43通过与处在支架3上的垫片2的垫片侧电极部22抵接,来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如此,在使主体部侧电极部43与垫片侧电极部22抵接的状态下,能利用引导卡合部5使支架3与主体部4卡合。因此,能使两电极部的抵接牢固。由此,可以使垫片2与主体部4的导通状态稳定。
此外,引导卡合部5用于支架3与主体部4的物理性连接,主体部侧电极部43用于垫片2与主体部4的电连接。因此,例如与采用金属制的呈凹凸嵌合的卡扣部件而兼用于嵌合和导通这样的兼用于两种连接的结构相比,能更稳定地供给电流。进而,通过使引导卡合部5与主体部侧电极部43接近,只要维持引导卡合部5的卡合状态,就不容易损害主体部侧电极部43与垫片侧电极部22的抵接状态,能可靠地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而且,在垫片2的安装部2X中,外周缘2b具备与支架3的壁部32的弯曲大体一致的弯曲部24。如此,由于垫片2具有沿着拆卸时的转动方向的弯曲形状的外缘,所以能抑制拆卸时垫片2钩挂于引导卡合部5、例如主体部侧突起51等的情况的发生,因此能舒适地使用低频治疗仪1。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垫片2也可以按照每个极性分离形成。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与主体部侧电极部43电连接而形成的导电层2a的露出部分位于安装部2X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但是不限于此,只要与安装时的主体部4重叠,也可以是宽度方向中央等其它位置。此外,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在支架3上形成突起,并在主体部4上形成槽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引导卡合部5跨越支架3的壁部32(槽部52)和主体部4的侧面41(主体部侧突起51)形成,所述壁部32位于垫片保持部31的长边方向两端,所述侧面41与支架3的壁部32相对。可是,引导卡合部5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在其它位置。
例如图7所示,还可以跨越支架3的垫片保持部31的长边方向中央和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中央来形成引导卡合部5。图7所示的引导卡合部5包括:主体部侧突起53,由形成在主体部4的下表面42中央的突起主体531和能相对于所述突起主体531进出的爪部532构成;以及凹部54,形成在支架3的中央,供主体部侧突起53嵌合。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上述引导卡合部5也使支架3与主体部4两者卡合,并且在两者安装和拆卸时限制主体部4相对于支架3移动的方向。即,所述引导卡合部5也在两者安装时使两者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下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而且,在两者拆卸时,通过使主体部4相对于支架3朝向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横向)移动,使两者解除卡合。而且,在所述拆卸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上方向)的移动受到抑制。
另外,图7所示的引导卡合部5仅仅是示意性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方式的示例。引导卡合部5还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
Claims (11)
1.一种低频治疗仪,包括:
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对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支架,保持所述垫片;以及
主体部,通过安装于所述支架而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所述低频治疗仪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引导卡合部,在将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
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
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
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
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
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
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使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以朝向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横槽部的至少任意一方具备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主体部从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在与所述支架相对的面上突出设置有主体部侧电极部,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所述垫片具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的面上具备垫片侧电极部,
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与所述垫片侧电极部抵接,由此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在与所述支架相对的面上突出设置有主体部侧电极部,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所述垫片具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的面上具备垫片侧电极部,
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侧电极部与所述垫片侧电极部抵接,由此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非导体构成。
7.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频治疗仪,所述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的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安装于所述低频治疗仪的所述支架;以及
治疗部,从所述安装部朝向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露出由导体构成的导电层,
所述安装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小于所述治疗部的宽度尺寸,
所述安装部的外周缘具备与所述低频治疗仪的所述壁部的弯曲大体一致的弯曲部。
8.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主体部,通过安装于保持垫片的支架而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所述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向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所述低频治疗仪用的主体部的特征在于,
包括引导卡合部,在将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
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
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
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
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
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
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9.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支架,保持垫片并安装有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主体部,所述垫片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对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所述低频治疗仪用的支架的特征在于,
包括引导卡合部,在安装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
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
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
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
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
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
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10.一种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与支架的组合,由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并对使用者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垫片以及保持所述垫片的支架构成,所述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与支架的组合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引导卡合部,在所述支架安装有对所述垫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的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在拆卸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卡合部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在所述安装时,所述引导卡合部允许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分别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卡合,
在所述拆卸时,所述引导卡合部通过抑制朝向与所述安装时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并允许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解除卡合,
所述引导卡合部包括:
突起,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以及
槽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供所述突起嵌合,
所述支架具备一组壁部,所述一组壁部在与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一组壁部的内侧形成为弯曲形状,以便允许所述主体部转动,
在各个所述壁部的内表面上,作为所述槽部形成有:纵槽部,形成在作为所述彼此接近的方向的纵向上,且上方开口;以及一组横槽部,形成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上,且横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
所述主体部在与各个所述壁部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一组主体部侧突起作为所述突起,所述一组主体部侧突起能沿着所述纵槽部和所述横槽部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频治疗仪用的垫片与支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非导体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74545 | 2015-09-04 | ||
JP2015174545A JP6646887B2 (ja) | 2015-09-04 | 2015-09-04 | 低周波治療器及び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低周波治療器用の本体部、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ホルダ、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とホルダの組み合わせ |
PCT/JP2016/075573 WO2017038900A1 (ja) | 2015-09-04 | 2016-08-31 | 低周波治療器及び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低周波治療器用の本体部、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ホルダ、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とホルダの組み合わせ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21259A CN107921259A (zh) | 2018-04-17 |
CN107921259B true CN107921259B (zh) | 2021-06-04 |
Family
ID=58187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9193.7A Active CN107921259B (zh) | 2015-09-04 | 2016-08-31 | 低频治疗仪及其垫片、主体部、支架、支架与垫片的组合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39470B2 (zh) |
JP (1) | JP6646887B2 (zh) |
CN (1) | CN107921259B (zh) |
DE (1) | DE112016004007B4 (zh) |
WO (1) | WO20170389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98969B1 (ko) * | 2017-07-03 | 2020-04-08 | (주)디지링크 | 자가 프로그래밍과 교차 착탈이 가능한 전기치료기 |
JP1612992S (zh) * | 2017-10-03 | 2018-09-10 | ||
KR102196717B1 (ko) * | 2017-11-15 | 2020-12-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피부 케어 기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3356A (en) * | 1975-08-20 | 1977-07-05 | Hakuju Institute For Health Science Co., Ltd. | Apparatus for therapeutical treatment and stimulation of muscles by low-frequency oscillating electric current |
US4207904A (en) * | 1977-01-28 | 1980-06-17 | Greene Ronald W | Constant power density electrode adapted to be useful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
JPH061204U (ja) | 1992-06-12 | 1994-01-11 |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 環状物の結束装置 |
JPH06339531A (ja) * | 1993-06-01 | 1994-12-13 | Omron Corp | 低周波治療器 |
JP2601102Y2 (ja) * | 1994-02-25 | 1999-11-08 |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 プラスター形状の低周波治療器 |
JPH08257141A (ja) * | 1995-03-28 | 1996-10-08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低周波治療器の粘着パッド |
US6445955B1 (en) * | 1999-07-08 | 2002-09-03 | Stephen A. Michelson | Miniature wireles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 or muscular-stimulation unit |
JP2002179109A (ja) * | 2000-12-12 | 2002-06-26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製キャップを有する容器 |
AU2002258565A1 (en) * | 2001-03-20 | 2002-10-03 | Bruce R. Gilbert, M.D., Ph.D., P.C. | Device for surface st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
US20070088419A1 (en) * | 2005-10-13 | 2007-04-19 | Fiorina Mark A | Conductive pad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therapy device |
JP2009517160A (ja) | 2005-11-30 | 2009-04-30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薄型の医療監視パッチに対する電気機械コネクタ |
US8738137B2 (en) * | 2007-08-23 | 2014-05-27 | Bioness Inc. |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current to a bodily tissue |
US8452409B2 (en) * | 2008-01-07 | 2013-05-28 | Empi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apeut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
JP5751002B2 (ja) * | 2010-11-17 | 2015-07-22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電極用パッド |
CN202143751U (zh) * | 2011-05-18 | 2012-02-15 | 深圳市英之健科技有限公司 | 脸部按摩头连接装置 |
JP5546027B2 (ja) * | 2011-08-31 | 2014-07-0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低周波治療器 |
JP2015174545A (ja) | 2014-03-14 | 2015-10-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特性制御装置 |
KR101669181B1 (ko) * | 2014-06-25 | 2016-10-25 | 주식회사 엠아이텍 | Tens 장치 |
JP6717087B2 (ja) * | 2015-09-04 | 2020-07-01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低周波治療器、低周波治療器用の本体部、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とホルダの組み合わせ |
-
2015
- 2015-09-04 JP JP2015174545A patent/JP66468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8-31 WO PCT/JP2016/075573 patent/WO20170389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8-31 CN CN201680049193.7A patent/CN107921259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31 DE DE112016004007.5T patent/DE112016004007B4/de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21 US US15/901,324 patent/US1063947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38900A1 (ja) | 2017-03-09 |
DE112016004007B4 (de) | 2023-03-09 |
US20180177997A1 (en) | 2018-06-28 |
CN107921259A (zh) | 2018-04-17 |
JP2017047063A (ja) | 2017-03-09 |
JP6646887B2 (ja) | 2020-02-14 |
DE112016004007T5 (de) | 2018-05-30 |
US10639470B2 (en) | 2020-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02691B2 (en) |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main body portion for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pad for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combination of pad and holder for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 |
CN107921259B (zh) | 低频治疗仪及其垫片、主体部、支架、支架与垫片的组合 | |
KR20200002269U (ko) | 경부 안마기 | |
ES2765195T3 (es) | Sustrato adhesivo desechable adaptado para disponerse en un dispositivo médico | |
US20200050000A1 (en) | Hinge mechanism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including this hinge mechanism | |
US20160166321A1 (en) | External Case for a Wearable Medical Device | |
TWI575187B (zh) | 燈管及其端蓋結構 | |
US11420043B2 (en) |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body for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and combination of pad and holder for low-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 |
JP6657683B2 (ja) | 低周波治療器、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部 | |
CN113546304A (zh) | 凝胶电极组件、电极头及颈部按摩仪 | |
KR101346572B1 (ko) | 휴대 기기용 케이스 | |
EP3352009B1 (en) | Holding structure and electric device | |
JP6717088B2 (ja) | 低周波治療器、低周波治療器用の本体部、および、低周波治療器用のパッドとホルダとの組み合わせ | |
JP2011192426A (ja) | 電池収納部の構造 | |
JP2017047064A (ja) | 低周波治療器及び低周波治療器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 |
JP3187851U (ja) | 操作機器ユニット | |
JP7483557B2 (ja) | 無線給電装置 | |
CN218160165U (zh) | 一种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开关结构 | |
JP2014204326A (ja) |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ー | |
JP4198126B2 (ja) | 接点端子の固定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 |
CN217718555U (zh) | 手环式学生证 | |
US11513368B2 (en) | Lens unit | |
JP2017069076A (ja) | 小型携帯ライト | |
JPH067750U (ja) | 低周波治療用貼着体 | |
CN115006088A (zh) | 肩颈按摩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