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64C - 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64C
CN1078864C CN97197337A CN97197337A CN1078864C CN 1078864 C CN1078864 C CN 1078864C CN 97197337 A CN97197337 A CN 97197337A CN 97197337 A CN97197337 A CN 97197337A CN 1078864 C CN1078864 C CN 10788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ight container
base plate
sidewall
displacement system
lock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7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8062A (zh
Inventor
丹尼尔·约翰·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 DANIEL CONTAIN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 DANIEL CONTAIN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 DANIEL CONTAIN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JOHN DANIEL CONTAIN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8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8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02Large containers rigid
    • B65D88/12Large containers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 B65D88/121ISO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4Large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acilitating filling or emptying
    • B65D88/542Ramps forming part of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10),包括一底板(12)和一对对向的侧壁(14,16),每一侧壁都被支承得可围绕与其上边缘相邻的一个枢轴移动。集装箱(10)还包括铰链装置(26),借助于该装置,一个侧壁(14)能够可分地地在临近其下边缘处与底板(12)相连接。集装箱(10)还包括第一位移装置(52),用于在货物可以装进集装箱(10)中的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分离位置之间,从横向移动底板(12)。当侧壁(14)通过铰链装置(26)与底板(12)相连时,侧壁(I4)连同底板(12)一起移动。然而,当铰链装置(26)分离时,底板(12)的移动独立于侧壁(14)。

Description

集装箱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和载重运输工具。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包括:
底板;
一对对向的侧壁,至少有一个支承成围绕其上边缘附近的一个枢轴移动;
铰链装置,通过该装置使一个侧壁在其下边缘附近与底板可分地连接;和
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在货物装入集装箱内的静止位置和一个移动位置之间从横向移动底板。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包括:
底板;
一对对向的侧壁,每一个都支承成围绕其上边缘附近的一个枢轴移动;
铰链装置,通过该装置使一个侧壁在其下边缘附近与底板连接;
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在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移动位置之间移动底板和一个侧壁;和
一对端壁,至少有一个可在一个开启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该铰链装置可设计成使所述的一个侧壁与底板可分地连接。
第一位移装置可设计成当底板和一个侧壁铰接在一起且底板从其静止位置朝其移动位置移动时,底板将朝下朝外倾斜,便于从集装箱卸载可流动货物,如木片、飞灰等特殊材料的卸货;以及当底板和该一个侧壁分离时,底板作水平横向移动,从而在其移动位置上,它从集装箱突出而便于货物的装卸,借助于叉车等很方便装卸货盘等。
因此,在使用中,当该侧壁通过铰链与该底板相连,并且该底板由该第一位移装置移动时,该侧壁与底板同时移动,然而,当该侧壁与底板分离时,由该第一位移装置进行的底板移动独立于该侧壁。
该第一位移装置可包括一个位于底板下方的驱动组件和至少有一个驱使该驱动组件与底板相连接的长形弹性部件。
该长形弹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链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链条可以围绕一个主动链轮和一个与该主动链轮相隔放置的从动链轮而延伸,该驱动部件与该主动链轮传动紧密地相连。
该第一位移装置可包括一个连接部件,与该链条和底板相连并在它们之间伸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位移装置可包括一个皮带轮装置,该驱动部件与其传动相连,用于移动该长形弹性部件,例如以铰盘方式,并由此移动底板。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驱动部件可以通过加压液体来操纵,例如,可以采用气动活塞或液压活塞和液缸组件方式。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该驱动部件可以是电操纵,例如是一个电动马达。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驱动部件可以是机械操纵。
集装箱可包括减小底板摩擦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底板而便于其在静止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该减小底板摩擦的支撑装置可包括一组纵向分离横向延伸的轨道以及纵向分离在轨道上滚动的若干辊子。通常,该辊子与底板的下面相连接,轨道固定于一个支座上。支撑轨道的支座可以构成集装箱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它可以是一个基础框架。然而,该支座也可以是载重运输工具的一部分。每个辊子都有一个环形槽,可接纳相关轨道的一部分而相对于轨道在横向定位该辊子。
集装箱可包括第二位移装置,用于把另一个侧壁在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开启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位移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长形连接组件,与侧壁相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延伸而使侧壁同步移动。然而,或此外,该第二位移装置可设计成使另一个侧壁独立于底板和所述的一个侧壁移动。因此,该第二位移装置可包括一个加压液体操纵的活塞和液缸装置,用于把另一个侧壁在其关闭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
集装箱可包括第三位移装置,用于当不与底板连接时把所述的一个侧壁从其静止位置移位到一个开启位置,即朝着与当它通过铰链装置与底板相连时,被第一位移装置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一个开启位置。该第三位移装置可包括一个加压液体操纵的活塞和液缸装置,用于把所述的一个侧壁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集装箱可包括第四位移装置,用于把所述一个侧壁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个侧壁被铰装成围绕其下边缘附近的一个枢轴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作枢轴式移动,该第四位移装置可包括一个加压液体操纵的活塞和液缸装置。
集装箱可包括锁定装置,用于将一个侧壁可释放地保持在其关闭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包括:
一个限定货物接收舱的箱体;
一个进出开口,通过其可以进出货物接收舱;
一个闭合部件,安装成可在关闭该进出开口的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和
锁定装置,用于在其关闭位置可释放地锁定该闭合部件,该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上和该闭合装置上的互补锁定部件,当门处在关闭位置时,互补锁定部件互相配合,该锁定部件移动装置设计成使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在一个伸展位置即该互补锁定部件可释放地接合的位置和一个缩进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当该锁定部件接合时,至少一个锁定部件从其伸展位置向其缩进位置的移动使该闭合部件移动到其关闭位置。
该锁定部件可仅在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处在其伸展位置时接合或释放。
该锁定部件移动装置可包括一个与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共同操纵的可偏心旋转器。
集装箱可包括一个电源,用于操纵该移动装置,从而使该集装箱自成一体,不需要外接电源来操纵该移动装置。
集装箱可拆卸地安装在载重运输工具上,还包括锁定构件,用于与该载重运输工具上的互补锁定构件配合以便把该集装箱可释放地保持在该运输工具上。该锁定构件可以是传统的扭锁部件,目前广泛使用于散货运输集装箱,从而使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可以与现有的散货集装箱装卸设备一起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载重运输工具,包括:
一个底盘;和
一个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安装于该底盘之上的集装箱。
该运输工具可以是汽车或用于汽车的挂车。然而,该运输工具也可以是铁路货车。
一下将通过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给以描述。在附图中,
附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用于运输货物的一个集装箱一部分的端视图,某些细节省略。
附图2显示该集装箱一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3更详细显示附图1至3中的集装箱的一个铰链装置构成部分。
附图4显示附图4的铰链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5显示集装箱的侧视图,为清楚起见省略了某些细节。
附图6显示集装箱的俯视图,顶部和底板部分省略。
附图7显示附图5和附图6中的集装箱的端视图,端壁省略。
附图8放大显示用于在其静止位置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底板的该第一位移装置。
附图9显示附图8中所示该第一位移装置部分的俯视图。
附图10显示附图8中沿X-X的一个剖视图。
附图11放大显示该集装箱的辊子轨道装置构成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12显示底板和一个侧壁连接在一起并处于移动位置的集装箱的端视图。
附图13显示与附图12类似,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端视图,其中底板与侧壁分离,并且底板和另一个侧壁处于一个移动位置上。
附图14显示与附图12和附图13类似的端视图,其中该侧壁朝它们的开启位置移动,而底板保持在其静止位置。
附图15显示类似于附图6的另一个集装箱的俯视图,底板和侧壁省略。
附图16显示类似于附图15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俯视图。
附图17显示附图1中集装箱的一个框架结构的三维分解图。
附图18显示根据本发明安装在载重运输工具上的另一个集装箱的侧视图。
附图19显示附图18中集装箱和运输工具的后视图。
附图2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锁定装置的三维视图。
附图21显示附图20中该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2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辊子轨道装置构成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23显示类似于附图11,附图22中所示该辊子轨道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2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该第一位移装置的侧视图,该装置用于在其静止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该另一个集装箱的底板。
附图25放大显示附图24中沿XXV-XXV的剖视图。
附图2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图示其铰链装置的另一个集装箱的侧视图。
附图27显示附图26中该铰链装置的端视图。
附图28显示类似于附图21的根据本发明处于其锁定位置的另一个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29显示类似于附图28,该锁定装置处于非锁定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30显示附图28和附图29中该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31显示附图28至附图30所示该锁定装置的一个启动装置。
附图3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第三位移装置的侧视图。
在附图1至12中,标号10总是指根据本发明在货物运输中使用的一个集装箱。
该集装箱包括一个支撑框架,由附图17中的标号200表示。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矩形基础框架202和一对端框架204,它们牢固地与基础框架202的相对端相接,例如通过焊接,从而使它们由此处垂直向上延伸。
该基础框架202包括一对平行的、横向分离纵向延伸的框架组件206和一组纵向分离平行横向延伸的支撑组建208,与框架组件206相接,并在它们之间延伸。
每一个端框架204都包括一个顶框架组件210、一个底框架组件212和一组垂直延伸的加强组件214,与顶和底框架组件210、212相接,并在它们之间延伸。
框架包括安装构件(未显示),使得集装箱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载重运输工具上。
集装箱10包括一个矩形底板12、一对侧壁14、16和一对端壁18、20。
再次参看附图17,每个侧壁14、16各包括一个框架216、218,采用金属包层,例如采用波纹金属板的形式。
侧壁14在临近其上边缘处,通过一个枢轴接头22(附图12)与支撑框架200枢轴式连接,从而使侧壁14围绕与其上边缘平行并在其附近延伸的一个枢轴作枢轴移动。类似地,侧壁16通过一个枢轴接头24(附图12)与支撑框架200枢轴式连接,并相对于该支撑框架,围绕与侧壁16的上边缘平行并在其附近延伸的一个枢轴作枢轴移动。
此外,集装箱10包括铰链装置,一般由标号26表示,通过该装置,侧壁14在临近其下边缘处与该底板12可分地相连。
在附图2、3和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侧壁14包括一个侧壁板28,上有一组纵向分离横向平行的支架或支座30。每一支座30采用导槽或箱形结构,与板28焊接在一起,以提高其刚度。
铰链装置26包括一组纵向分离的铰链销32,每一个都可滑动安装在一个销式导承34中,以便在一个锁定位置(附图3中以实线表示)和一个释放位置(附图3中以断线表示)之间移动,如箭头36(附图3)所示。有一个连接杆38与每个铰链销32连接,并通过销式导承34中的一个纵向延伸槽40向外突出。位于集装箱10的一半处的铰链销32的连接杆38,由一个连接棒42连接在一起。类似地,一个连接棒44将位于集装箱10的另一半上的铰链销32的连接杆38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棒42、44的最内端与一个液压驱动,通常为水力驱动的双动活塞和液缸装置46相连接。
铰链装置26还包括一组鞍形部件48与该支座30相连接。每一鞍形部件48都有一对突出物,每个上面有一个小孔,并与铰链销32上的小孔相对齐,从而,当铰链销处于锁定位置,如附图3所示,侧壁14与底板12铰接,当铰链销32处于释放位置,侧壁14和底板12相分离,并能独立移动。
应当注意,由于活塞和液缸装置的延伸和缩进,连接棒42、44的移动是朝相反方向的。此外,还应注意,可以使用一个单一的连接棒,或者使用一组活塞和液缸装置以移动该连接棒。
有关于此,请参看附图26和27,其中标号300是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部分,除非明示,上文的标号也同样适用于所指定的类似部分。
集装箱300的铰链装置26和集装箱10的铰链装置26之间的一个区别是:对于集装箱300,活塞和液缸装置46是由接头302、304分别与连接棒42、44连接在一起的。此外,连接棒42、44由轴套306支撑。
最后,在集装箱300的情况下,没有利用鞍形部件48,销式导承34相互分离更远,一组导管部件308与门14在纵向分离位置相连接,当门14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导管部件308紧贴在该销式导承34之间。铰链装置26的操作与上述完全相同,铰链销32可在导管部件308中移进移出。
此外任何其它能使侧壁14可分地与底板12连接的铰链装置均可使用。
集装箱10包括第二位移装置以移动侧壁16。该第二位移装置包括一组长形支柱50(附图1和附图7中显示了其中一个),与侧壁14、16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延伸。每一支柱在其端部分别与侧壁14、16可分地和枢轴式连接。
集装箱10包括第一位移装置,由标号52表示,用于在一个静止位置(附图1所示)和两个移动位置中的一个之间从横向移动底板12,如下详述,取决于底板12和侧壁14是否通过铰链装置26相连接。
集装箱10还包括摩擦力减少底板支撑装置,由标号54表示,用于支撑底板12,以便于其在静止位置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
底板支撑装置54包括一组纵向分离横向延伸的轨道56,与基础框架202相连接。从附图11所示更能看清,每一轨道56都包括一个反转T形件58,与一个杆60相连接。该底板支撑装置54还包括纵向分离的若干辊子62,与底板12的下面相连接,并在轨道56上滚动。参看附图11,每一辊子62有一环形槽,以容纳相连轨道的一部分,相对于轨道从横向定位该辊子。此外,该底板支撑装置包括7个纵向分离的边缘辊子63,如附图12和17所示,用于当与侧壁14连接并从其静止位置朝其移动位置移动时,支撑底板12。边缘辊子63的数目取决于集装箱的长度,并遍及其全部长度对底板提供支撑。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附图22和23所示,除非有其它表示,同样的标号也用于指定的同样部分,该底板支撑装置54包括一对底板支撑轮310,与每一轨道56相连。轮310安装在轴312上,后者由安装在T形件58上的一对托架314支撑。辊子62与底板12的下面通过长形顶盖部件316相连接,该顶盖件带有可在底板支撑轮310上滚动的、向外突出的凸缘318。因此,底板支撑轮310为底板12提供了附加支撑,以确保平滑操作,并减少轧住风险。
现在再参看附图7至9,该第一位移装置52包括一组导承,由标号64表示。每一导承64包括一对平行分离面向内的导槽组件66。一个端盖68,例如通过焊接,与该导槽66的一端相连接。一组纵向分离的连接组件70,例如通过焊接,与该导槽组件66的下侧面相连接,并保持在所需位置。一个滑块72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导槽组件66的最上面的凸缘上以及它们之间,使得它可以向上突出。一个推动杆74在其端部与滑块72和底板12相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延伸。
一个主动链轮76安装在该导槽组件66之间的一个杆78上。一个电动马达80与该杆78驱动连接。一个惰轮82安装在杆84上,使得它位于该导槽组件66之间。一条环链86围绕该主动链轮76和惰轮82延伸,上条链在该导槽组件66之间滚动,下条链在该导槽组件66的下方滚动。一个导轮(未显示)安装在该主动链轮76正下方的一个杆88上,以引导该链条86。一个调节轮90安装在杆92上,并位于该导槽组件66之间与链条咬合,且可以调节其张力。滑块72和推动杆74一起驱使链条86与底板12相连接。
该第二位移装置,由标号94表示(附图12),包括一个加压液体,通常为水力驱动的活塞和液缸组件95,与该基础框架和侧壁16相连接。
如果需要,如附图14所示,集装箱10可包括第三位移装置,由标号100表示,也可采用加压液体驱动活塞和液缸部件的形式,并与基础框架和侧壁14相连接,以便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侧壁14,细节详述如下。
在使用中,当需要在集装箱中运输如木片、非灰等特殊材料时,支柱50与侧壁14、16相连接,活塞和液缸装置94、100脱离或者不起作用。
当需要卸下集装箱内装载的货物时,电动马达80通电驱动链轮76,由此朝箭头102的方向移动上部滚动链条和滑块72,从而移动底板12和侧壁14、16至它们的移动位置(如附图12所示)。如附图12所示,当侧壁4和底板12处于移动位置时,它们形成了一个平面倾斜支撑面,便于将特殊材料从集装箱中卸下。
当需要使底板12和侧壁14、16恢复至静止位置时,电动马达朝相反方向驱动,使得滑块72朝与箭头10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集装箱的各个部件恢复至静止位置。
然而,如果集装箱10需运载其它货物,如货盘货物,则当需要将所运货物装入集装箱或从集装箱10上卸下时,将铰链装置32朝其释放位置移动,支柱50从至少一个侧壁14、16上脱离,最好是从两个侧壁上一起脱离,而活塞和液缸装置94、100(如果有)分别与侧壁14、16相连接。
因此,当需要将货物装入到集装箱10的底板12上时,侧壁14、16之一可以通过启动必要的活塞和液缸装置,移动到一个开启位置,如附图14所示。此外,如果有必要,带有集装箱10的运输工具可以定位于一个装货平台104附近,侧壁16可以移动到其开启位置(如附图13所示)。然后,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启动该第一位移装置52,以便从横向移动底板,从而使底板从集装箱内侧向伸出,与底板12的突出部分相连接的辊子62在该支撑平台104的表面上滚动。在这个位置,就可以将货物装入或从底板上卸下,例如通过一个叉车。一旦底板12已完全装满,该第一位移装置52可被启动,以便将底板12恢复至静止位置,然后可以关闭侧壁16。通过移动铰链销32至其锁定位置,可以将底板锁定在其静止位置,通过一个锁定机构106,可以将侧壁16锁定在其关闭位置。应当注意,按照上述方式,通过移动相应的侧壁14、16至其开启位置,可以将集装箱10从任何一侧装入或卸下。
现在参考附图32,其中显示了一个用于连接活塞和液缸装置100的替换装置。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活塞和液缸装置100的一端通过一个枢轴销420与门14枢轴式连接。活塞和液缸装置10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枢轴销424与一个托架422相连接。该枢轴销424通过一个长形小孔426在托架422中延伸,从而使其可在小孔426中滑动。该长形小孔426的构造有这样的优点,即当需要将侧壁14和底板一起移动时,该活塞和液缸装置100不必分离,因为该长形小孔426的构造允许活塞和液缸装置100与侧壁14一起移动,尤其当它与底板12一起移动时。然而,如果需要将侧壁14移动到其开启位置,可以将铰链装置分离,并使活塞和液缸装置100延伸。活塞和液缸装置100的初始延伸使得枢轴销424在小孔426中移动到远离侧壁14的位置。活塞和液缸装置100的进一步延伸使得侧壁14朝其开启位置移动(在附图14中以断线表示)。
当需要将侧壁14恢复至关闭位置时,活塞和液缸装置100缩回到完全缩进位置,在这个位置,该枢轴销424在小孔426的端处离侧壁14最近。
本发明人确信小孔426的构造使得集装箱更便于使用,因为活塞和液缸装置100不必分离。
参看附图17、附图20和附图21,该锁定机构包括一组纵向分离的锁定部件或元件220,安装在侧壁16之上,互补锁定装置或部件222安装在基础框架202上。
每一锁定部件220包括一个环形液缸杆224,其轴垂直延伸,并通过一个连接板226与侧壁16连接。
每一锁定装置222包括一个外壳228,安装在基础框架上,以及一组夹紧组件230经由枢轴销232枢轴式安装到该外壳228。该夹紧组件230的外端,如附图21所示,已经过开槽,便于相连锁定部件220的杆224插进该锁定装置222中。在该夹紧组件230中其外端附近,还提供了对向的凹槽234,该凹槽234属于杆224的附加结构。
该夹紧组件230的内端是带梢的,使得其内表面从该夹紧组件230的前端或外端分岔。
该锁定机构106还包括一个与每个锁定装置222相连的锁定组件236。该锁定组件236呈一环形楔238的形式,并偏心安装于杆240之上。该杆240可以通过电动马达(未示)在一个锁定位置(如附图21所示)——此处楔238位于该夹紧组件230的尾端之间,和一个释放位置(未示)——此处楔238已从该夹紧组件230上拿开,之间移动。
因此,在使用中,当侧壁16朝其关闭位置移动时,杆240处于释放位置,当杆224与相连夹紧组件230的前端相临时,该夹紧组件230向外移动,直到杆224与凹槽234对齐。在这个位置,杆240可旋转,从而使楔238移动到其关闭位置(如附图21所示),在此处,它与该夹紧组件230的内表面配合,将夹紧组件230移动到它们的关闭位置(如附图21所示),此时,杆224紧紧保持在它们之间。如果必要,锁定机构的操纵可以是电控制,例如需要通过键盘输入代码或密码以开启该锁定机构。
现在参考附图28至附图31,其中标号330是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集装箱的锁定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除另有表示,以上所用的相同标号也用于表示类似的部分。该锁定机构330与锁定机构106类似,但是,还是有一些以下将详细讨论的区别。在锁定机构330的情况下,锁定部件或夹紧组件230可以滑动式地在外壳228中缩进位置或锁定位置如附图28所示,和一个延伸或开启位置(如附图29所示)之间移动。一个分隔部件或销332通过焊接与一个夹紧组件230相固定,该分隔销332位于该夹紧组件230之间,以便将它们分隔开。该锁定机构330还包括锁定部件移动装置,由标号334表示,而该夹紧组件230位于其延伸和缩进位置之间。该锁定部件移动装置334包括一个杆336,可旋转式地安装于一个托架338上,该托架安装在基础框架202上。杆336可以围绕一个旋转轴340旋转。一个偏心部件342安装在杆上,并位于该夹紧组件230的附加小孔334中,从而,该杆336围绕旋转轴340的旋转使得该偏心部件342旋转,后者则导致该夹紧组件230在其延伸和缩进位置之间移动。
如附图31所示,锁定部件移动装置334还包括一个液压驱动活塞和液缸装置346,它的一端与基础框架202相连接。一个齿条348在其一端与该活塞和液缸装置346的活塞端相连接,并可滑动地支撑在安装于托架338之上的滑块350中。一个小齿轮352安装于杆336上,齿条348驱动式接合小齿轮352,从而通过该活塞和液缸装置346的延伸或缩进使得杆336旋转。
在使用中,当夹紧组件230处于其伸展位置时(如附图29所示),侧壁16朝其关闭位置即箭头354的方向移动。当杆224临近相连夹紧组件230的前端,即当杆224位于凹槽234之间,该活塞和液缸装置346则开始缩进。这样便移动与该小齿轮352共同操纵的齿条348,使杆336旋转。杆336的旋转和由此而来的偏心部件342的旋转使得该夹紧组件230缩进外壳228中。开始的时候,该夹紧组件230的缩进使其关闭并夹紧杆224。随后,该夹紧组件缩回其缩进位置(如附图28所示),然后使门16向内缩回到关闭位置。
应当理解,只有当该夹紧组件处于其伸展位置时,杆224和夹紧组件234才可咬合和分离,从而当处于缩进位置时(如附图28所示),门被可靠地保持在关闭位置。
这一设计的优点在于:如果在使用中,门16弯曲或变形,杆224和夹紧组件234在门完全处于关闭位置之前便咬合。这就使所有的杆224和其相连的夹紧组件234咬合的机会增加。然后,杆开始旋转,将该夹紧组件230移动到它们的缩进位置,并最终将门缩回到完全关闭位置,此时它被牢牢固定,从而弥补门的轻微变形。
如附图12所示,侧壁16通过一个垂直于侧壁106而突出的连接件108与枢轴接头24相连接,并确保当侧壁106移动到其开启位置时,它是位于该基础框架的上边缘的上方,从而改进了到集装箱10内部的进出通道。
应当理解,该第一位移装置可以改由一个绞盘装置或一个液压驱动活塞和液缸装置来操纵,从而使门当与侧壁14连接时作倾斜移动,或当与侧壁14分离时作水平移动。
在这方面,参考附图15,其中标号150是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部件,除非另有表示,以上使用的相同的标号也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基础框架包括一个矩形底框架154。该第一位移装置52包括一个驱动组件,采用电动马达,安装于框架154上,并与杆162驱动式连接。三个主滑轮164和两个副滑轮166在纵向分离位置安装于杆162上。一个长形弹性部件168,例如可以是一个吊带,卷绕在每个主滑轮164上,该弹性部件168的空闲端,在一个底板12与侧壁14枢轴式连接的位置附近,与集装箱150的底板(未显示)相连接。
一个长形弹性组件170,例如可以是一个吊带,卷绕在每个副滑轮166上,而该弹性部件170从该副滑轮166越过框架154而突出,并围绕一个反向滑轮172,安装于该框架154相对于副滑轮166的另一侧,其空闲端在一个与侧壁14枢轴式连接相分离的位置,与底板12相连接。
在使用中,集装箱150安装于载重运输工具上,如卡车的载重底座上。集装箱150的大小与货盘运输集装箱的标准大小相当,并附加有安装和/或锁定构件(未显示),使得集装箱150可释放地锁定在一个集装箱运输工具的载重底座上。
装入集装箱150的货物可以按上述的相同方式,参考附图1至附图14进行卸载。因此,通过启动电动马达80,使杆162朝一个方向旋转,该弹性部件168可以卷绕在主滑轮上,从而从横向移动底板12。根据底板12是否与侧壁14相连接,它可以从横向朝水平方向移动,或倾斜。超这个方向旋转杆162将使该弹性部件170从副滑轮166上松开。当需要将集装箱150的部件返回到关闭或载货状态时,电动马达80启动,杆162朝相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弹性部件170卷绕到副滑轮166上,并且弹性部件168从主滑轮164上松开。
现在参考附图16,其中标号180是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的部件,除非另有表示,以上使用的相同的标号也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没有利用电动马达80,而是使用一个或多个液压驱动活塞和液缸装置176,每一个都经由一个弹性部件,例如围绕滑轮179延伸的一根吊带177,与底板12驱动式连接,以便在其静止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底板12,其方式如同上述。
集装箱180通常包括一个液压液蓄槽和一个泵,用于从液压液蓄槽中抽吸液体到活塞和液缸装置中。水泵可以由电动马达、内部内燃机等等来驱动。
现在参考附图24和附图25,它们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水力驱动的第一位移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以上使用的相同的标号也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位移装置52包括一组平行的纵向分离横向延伸的导承,由标号360表示。每一导承360包括一对平行分离、面朝内的导槽组件362,安装在基础框架202上。一个水力活塞和液缸装置364安装在每对导槽组件362之间的基础框架上。一个驱动头,由标号366表示,安装于该活塞和液缸装置364的一个活塞空闲端。如附图25所示,该驱动头366包括一个杆368,安装于活塞364的端部。辊子370通过轴承372旋转式安装于杆368的端部。辊子370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被设计成它们可以在导槽组件362中滚动。三个齿条链轮374、376、378通过衬套380旋转式安装于杆368上。三个分隔环382安装在杆368上以保持链轮374、376、378在必要的位置。
一个延伸链条384的一端通过一个枢轴销386与基础框架202枢轴式连接。该延伸链条围绕中央链轮376延伸,其另一端通过一个连接装置388与底板12枢轴式连接。该连接装置388包括一个导槽形组件390,安装于底板12的下面,一个连接销392,它通过该导槽形组件390中的对齐孔延伸,该延伸链条384的一端通过一个枢轴销394与其相连接。远离该枢轴销394的连接销392的端部可以是螺纹形,一对锁定螺母安装在其上。一个卷簧398围绕该连接销392安装,并在该锁定螺母396和导槽形组件390之间呈压缩状态。因此,通过调节该连接销392上锁定螺母396的位置,便可调节施加到延伸链条384上的张力。
类似地,一对缩进链条400(附图24中显示了其中之一)与基础框架202和底板以上述方式相连接,该缩进链条围绕该链轮374和378延伸,从而,如附图24所示,使延伸链条384和缩进链条400相对分离。该缩进链条400通过一个枢轴销402与基础框架202相连接,通过一个连接装置404与底板12相连接,该连接装置实际上就是上述的连接装置388,除非另有表示,该连接装置404的类似部件由使用在连接装置388的部件上的相同标号来表示。
在使用中,为了将底板12从其静止位置朝其移动位置移动,活塞和液缸装置364被延伸。这样便给该延伸链条384施加了一个张力,使得底板12朝箭头406的方向移动。根据侧壁14是否与底板12铰接,底板或者作水平移动,如附图13所示,或者以上述方式倾斜,如附图12所示。
当需要将底板12恢复到其静止位置时,活塞和液缸装置364被缩进,导致一个张力施加到该缩进链条400上,从而使底板12朝与箭头406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人确信这种设计使用的移动部件比较少,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使用起来也可靠。此外,弹簧的构造既有利于保持链条中的张力,也有利于减少震动的传导。
现在参考附图18和附图19,其中标号250是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集装箱,除非另有表示,以上使用的相同的标号也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
集装箱250和上述集装箱的主要区别在于:集装箱250的侧壁20可在一个关闭位置(如附图18中的实线所示)和一个开启位置(附图18中的断线所示)之间移动。
如附图19所示,端壁20通过铰链252与基础框架202铰接。端壁20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由一对水力驱动活塞和液缸装置254构成的第四位移装置来实施,后者连接在侧壁20和安装了集装箱的运输工具之间。
本发明人确信集装箱250具备上述集装箱的全部优点,此外,便于从一端装入和卸载集装箱。
本发明人确信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是多用途的,因为,它可以作为普通的卸载集装箱操作,或者通过分离铰链机构26,底板12可以独立于侧壁14而移动,从而便于如货盘货物这样的其它货物的装载和卸载。
此外,该集装箱自成一体,使得它可以被运至所需的位置,它可以从运输工具上卸下,按装在适当的支撑物上。然后,可以利用它自己的电源装卸货物,允许装有这种集装箱的运输工具用于其它用途。
此外,运输工具可以将特殊材料运至所需位置,不必放空返回起点,在返程中可以运载任何种类的货物。
此外,本发明人确信该集装箱的特殊构造使其成为轻型结构,从而减轻了重量,使其运载量达到最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尤其是,本发明人确信辊子和轨道的特殊设计为底板在长宽两方面提供了支承。这使得底板成为轻型结构,即使它比较长。在这一点,本发明人发现长度为9米的底板,其性能仍然令人满意。此外,辊子和轨道的特殊设计有利于减少底板扭曲和轧住的危险。

Claims (30)

1.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包括:
底板;
一对对向的侧壁,至少有一个支承成围绕其上边缘附近的一个枢轴移动;
铰链装置,通过该装置使一个侧壁在其下边缘附近与底板可分地连接;和
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在货物装入集装箱内的静止位置和一个移动位置之间从横向移动底板。
2.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包括:
底板;
一对对向的侧壁,每一个都支承成围绕其上边缘附近的一个枢轴移动;
铰链装置,通过该装置使一个侧壁在其下边缘附近与底板连接;
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在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移动位置之间移动底板和一个侧壁;和
一对端壁,至少有一个可在一个开启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集装箱,其中该铰链装置设计成使所述的一个侧壁与底板可分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装箱,其中第一位移装置设计成当底板和一个侧壁铰接在一起且底板从其静止位置朝其移动位置移动时,底板将朝下朝外倾斜,便于从集装箱卸载可流动货物;以及当底板和该一个侧壁分离时,底板作水平横向移动,从而在其移动位置上,它从集装箱突出而便于货物的装卸。
5.根据权利要求3的集装箱,其中第一位移装置设计成当底板和一个侧壁铰接在一起且底板从其静止位置朝其移动位置移动时,底板将朝下朝外倾斜,便于从集装箱卸载可流动货物;以及当底板和该一个侧壁分离时,底板作水平横向移动,从而在其移动位置上,它从集装箱突出而便于货物的装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集装箱,其中该第一位移装置包括一个位于底板下方的驱动组件和至少有一个驱使该驱动组件与底板相连接的长形弹性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集装箱,其中该长形弹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集装箱,其中该驱动组件由加压液体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集装箱,其中该驱动组件由电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集装箱,其中该驱动组件由机械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集装箱,包括第三位移装置,用于当不与底板连接时把所述一个侧壁从其静止位置移位到一个开启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集装箱,其中该第三位移装置包括一个加压液体操纵的活塞和液缸装置,用于把所述的一个侧壁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集装箱,包括减小底板摩擦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底板而便于其在静止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集装箱,其中该减小底板摩擦的支撑装置包括一组纵向分离横向延伸的轨道以及纵向分离在轨道上滚动的若干辊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集装箱,其中该辊子与底板的下面相连接,轨道固定于一个支座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集装箱,其中每个辊子都有一个环形槽,可接纳相关轨道的一部分而相对于轨道在横向定位该辊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集装箱,包括第二位移装置,用于把另一个侧壁在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开启位置之间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集装箱,其中该第二位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长形连接组件,与侧壁相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延伸而使侧壁同步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集装箱,其中该第二位移装置设计成使另一个侧壁独立于底板和所述的一个侧壁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集装箱,其中该第二位移装置包括一个加压液体操纵的活塞和液缸装置,用于把另一个侧壁在其关闭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的集装箱,包括第四位移装置,用于把所述一个端壁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集装箱,其中一个侧壁被铰装成围绕其下边缘附近的一个枢轴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作枢轴式移动,该第四位移装置包括一个加压液体操纵的活塞和液缸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集装箱,包括锁定装置,用于将一个侧壁可释放地保持在其关闭位置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集装箱,包括:锁定装置,用于在其关闭位置可释放地锁定该闭合部件,该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上和该闭合装置上的互补锁定部件,当门处在关闭位置时,互补锁定部件互相配合,该锁定部件移动装置设计成使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在一个伸展位置即该互补锁定部件可释放地接合的位置和一个缩进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当该锁定部件接合时,至少一个锁定部件从其伸展位置向其缩进位置的移动使该闭合部件移动到其关闭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集装箱,其中该锁定部件可以仅在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处在其伸展位置时接合或释放。
26.根据权利要求24的集装箱,其中该锁定部件移动装置包括一个与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共同操纵的可偏心旋转器。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集装箱,包括一个电源,用于操纵该移动装置,从而使该集装箱自成一体,不需要外接电源来操纵该移动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集装箱,它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载重运输工具上,还包括锁定构件,用于与该载重运输工具上的互补锁定构件配合以便把该集装箱可释放地保持在该运输工具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5的集装箱,其中每个辊子都有一个环形槽,可接纳相关轨道的一部分而相对于轨道在横向定位该辊子。
30.一种载重运输工具,包括:
一个底盘;和
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于该底盘之上的集装箱。
CN97197337A 1996-08-13 1997-08-11 集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8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ZA966839 1996-08-13
ZA96/6839 1996-08-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8062A CN1228062A (zh) 1999-09-08
CN1078864C true CN1078864C (zh) 2002-02-06

Family

ID=2558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73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864C (zh) 1996-08-13 1997-08-11 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0921998A4 (zh)
KR (1) KR20000029915A (zh)
CN (1) CN1078864C (zh)
AU (1) AU723984B2 (zh)
CA (1) CA2263403A1 (zh)
RU (1) RU2182108C2 (zh)
WO (1) WO199800663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32832B4 (de) * 2010-07-30 2021-02-11 Cooper Crouse-Hinds Gmbh Abdrückvorrichtung und Behältnis mit einer solchen
CN105984672B (zh) * 2015-02-13 2021-04-09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侧壁可自动上翻开启的集装箱
CN109760962A (zh) * 2019-02-19 2019-05-17 北京鸿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
RU200139U1 (ru) * 2020-04-15 2020-10-0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ООО "ВНИЦТТ") Контейнер-цистерна
RU200223U1 (ru) * 2020-04-27 2020-10-1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 управляемых назем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117068592B (zh) * 2023-10-12 2023-12-22 长治市潞安合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运煤集装箱底部自缷结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3601A (en) * 1989-09-29 1993-11-23 Transbor Systems, Inc. Cargo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71874A (en) * 1945-08-22 1949-05-31 Lockheed Aircraft Corp Dump car
US4995522A (en) * 1989-04-24 1991-02-26 Barr Fraser M Bottom dumping bulk container apparatus
WO1991008149A1 (en) * 1989-11-29 1991-06-13 Ladislav Stephan Karpisek Container discharge side door
CA2091824A1 (en) * 1992-03-18 1993-09-19 Martin Clive-Smith Freight container
CA2144705C (en) * 1994-03-16 2000-02-29 Daniel John Hall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3601A (en) * 1989-09-29 1993-11-23 Transbor Systems, Inc. Cargo conta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8006630A3 (en) 1998-05-14
AU723984B2 (en) 2000-09-07
CN1228062A (zh) 1999-09-08
AU3979397A (en) 1998-03-06
KR20000029915A (ko) 2000-05-25
RU2182108C2 (ru) 2002-05-10
EP0921998A4 (en) 2000-09-13
WO1998006630A2 (en) 1998-02-19
EP0921998A2 (en) 1999-06-16
CA2263403A1 (en) 1998-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4026C (zh) 货物保管设备
CN1072597C (zh) 用于将带有空心角接头的两个集装箱刚性连接的连接组件、装卸工具和集装箱
CN1206141C (zh) 货物保管设备
KR20030066804A (ko) 대용량 용기용 장치
CN1867499A (zh) 货运机架
CN1078864C (zh) 集装箱
CN1872643A (zh) 集装箱码头布置方案及装卸流程
JP2010235205A (ja) 液体輸送用伸縮コンテナー。
CN1319066A (zh) 控制储存和输送空的轻罐体用的贮仓及其工作方法
CN1403352A (zh) 货物搬运设备
CN1128729C (zh) 车辆倾卸系统
CN101044072A (zh) 集装箱
CN1149656A (zh) 地下立体停车装置
CN216660860U (zh) 一种具有卡位调节的玻璃原片放置架
CN213801988U (zh) 一种立式砂罐的上砂装置
CN212952458U (zh)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
CN218930467U (zh) 一种具有自卸料功能的集装箱
CN87104042A (zh) 柔性的载货箱
JPH09328211A (ja) バケット式揚穀器の揚穀筒
WO1998006630A9 (en) Transport container
CN216971371U (zh) 一种分体式卸车平台
CN220826912U (zh) 可加快运料的链式提升机
CN218967314U (zh) 简式上料机
CN219722681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混料机
CN220220846U (zh) 一种酒桶搬运车及其酒桶翻转抱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