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29C - 车辆倾卸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倾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29C
CN1128729C CN00810131A CN00810131A CN1128729C CN 1128729 C CN1128729 C CN 1128729C CN 00810131 A CN00810131 A CN 00810131A CN 00810131 A CN00810131 A CN 00810131A CN 1128729 C CN1128729 C CN 11287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ide wall
movable side
connecting rod
tipp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0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0546A (zh
Inventor
伯恩德·奥斯特迈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termeyer Bern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PQ05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PQ056799A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PQ37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PQ379099A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PQ68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PQ681900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360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0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0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60P1/16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actuated by fluid-operated mechanisms
    • B60P1/165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actuated by fluid-operated mechanisms tipping movement about a fore and aft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倾卸系统包括:一个集装箱箱体(30),一个活动侧壁(33),该侧壁位于箱体(30)的卸料侧,侧壁(33)柔性地与箱体(30)剩余部分连接;还包括至少一个致动组件(16),其使侧壁(33)移动到打开位置,并且使箱体(30)翻转,这样当侧壁(33)在打开位置时,装在箱体(30)内的货物可以从卸料侧倾卸出来。

Description

车辆倾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倾卸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门型侧向倾卸系统。这种系统可以用在包括搬运和运输散装或大批物资所用的公路和铁路卡车、拖车和半拖车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车辆上。
                         背景技术
传统门型侧向倾卸系统利用一个横截面通常为矩形的细长集装箱箱体。沿该集装箱箱体的一个细长侧设置一个铰链式门,铰链沿门的长度连续延伸。门设在箱体的排料侧。在集装箱箱体和支撑箱体的车辆底盘之间也设置一系列箱体铰链,以使集装箱箱体向它的排料侧倾斜。铰链门在该倾斜动作之前或期间被打开,使集装箱内的产品从中卸下来。因为倾斜动作和车辆运行期间施加给集装箱箱体的负荷,所以必须要求有细长的箱体滚轮和侧横梁安装到集装箱箱体上,起支撑和加固作用。
这种传统门型的侧向倾卸系统有下列缺点:
-制造和装配门和箱体铰链所需的工作量大;
·所包括的门和箱体铰链给侧向倾卸系统增加了相当大的重量;
·门铰链结构不容易密封,导致液体泄露,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发生箱体内的重要材料损失;
·腐蚀性物质可以进入并使门和或门铰链失灵;
·材料会卡住门和/或箱体铰链,并使后者损坏;
·由于运动部件的数量大从而使维修成本提高;
·包括箱体滚轮和横梁在内使系统的总重量和成本大大增加;
·因为门的高度较低,因此当系统完全倾斜时,门时常陷进倒出来的货物堆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上述至少一个问题的车辆侧向倾卸系统。
基于这个设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倾卸系统,包括:
集装箱箱体,箱体有一个位于箱体卸料侧的活动侧壁,该侧壁柔性地与箱体剩余部分连接并相对该剩余部分可移动;
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侧壁移动到远离集装箱箱体剩余部分的打开位置并使集装箱箱体翻转的致动组件,从而当侧壁在打开位置时,箱体内货物可以从卸料侧卸下。
因此,该活动侧壁可以为根据本发明的倾卸系统提供一个门。
侧壁可以构成箱体外壳的一部分。倾卸系统在任何翻转之前的运输位置时,箱体外壳被支撑形成一个相对刚性的细长通道,除了活动侧壁外,该通道还提供箱体的一个底板和一个固定侧壁。根据操作和要运输的货物,箱体外壳可以由各种不同材料中的一种制成,这些材料包括铝、钢、塑料、橡胶和不锈钢。然而,可以设想,箱体外壳还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例如,箱体外壳的活动侧壁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箱体外壳的剩余部分可以由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结构中,箱体外壳可以由钢板制成,钢的硬度可以足够低以便使钢板的一部分形成该活动侧壁。这尤其适用于相对较小的集装箱箱体。集装箱箱体较大的情况下,钢板需要更厚以便提供结构强度,该厚度可以使硬度变得很高以至于不允许轻易弯曲钢板。因此,一种可选择的是,在构成侧壁的板与提供箱体外壳的板之间提供一个柔性铰链。
柔性铰链可以至少在侧壁全长延伸。柔性铰链可以是将侧壁与箱体外壳的剩余部分连接起来的一个或多个柔性板。柔性板可以由橡胶或任何其他柔性材料制成。可选择地,柔性铰链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细长柔性短条(billet),该短条沿侧壁的至少全长延伸,柔性短条被固定或夹在箱体外壳、侧壁和/或中部之间,在中部设有多于一个的柔性短条。柔性短条可以螺纹连接或夹在所述箱体外壳、侧壁和/或中部之间,以使其保持压缩状态。该或每个柔性短条也可以由橡胶或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箱体外壳可以支撑在集装箱箱体的两个端部组件之间。每个端部组件可以包括一个作为箱体端壁的端板。端板上设有一个凸缘,箱体外壳周边的一部分可以固定到凸缘上。然而,箱体外壳构成活动侧壁的部分可以与凸缘分离,由此允许其活动。可以通过一个紧固装置比如螺栓或铆钉将箱体外壳固定。可以在箱体外壳和凸缘之间设置一个弹性装置比如橡胶板。运允许箱体有一定程度的扭转动作。随着箱体外壳倾斜,当因其中的货物分布而导致沿箱体外壳的负荷变化时,就会出现这种扭转动作。一个弹性装置也可以在活动侧壁和端部组件之间延伸,从而在两者之间提供严密密封。可选择地是,可以用焊接或粘接将箱体外壳固定。还可以设想,箱体外壳可以直接固定到端板上。
致动组件可以包括移动该活动侧壁的装置。该移动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相应的门顶杆组件,门顶杆组件安装在每个端部组件和活动侧壁之间。该顶杆组件可以枢转地安装在端部组件上,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致动臂,致动臂从该处延伸并且枢转地连接到活动侧壁上。致动臂的延伸导致侧壁移动到打开位置。致动臂的收回使侧壁返回到初始位置。操作中,顶杆既可以是液压顶杆也可以是气压顶杆。
箱体可以支撑在底盘支架上,并且可以枢转地安装到底盘支架上。具体地说,箱体的每个端部组件可以枢转地安装到一个箱体枢轴上,该枢轴装在底盘支架上或接近底盘支架安装。箱体枢轴点的位置可以靠近箱体的卸料侧。底盘支架还有助于支撑装有货物的集装箱箱体外壳。
致动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翻转箱体的装置。该翻转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相应的箱体顶杆,它安装在每个端部组件和底盘支架之间。该顶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或靠近底盘支架安装,并且可以有一个致动臂,致动臂从该处延伸并且枢转地连接到端部组件上。由于箱体绕固定到箱体上的枢转,因此驱动杆的延伸导致箱体移动到翻转位置。操作中,顶杆组件既可以是液压顶杆也可以是气压顶杆。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一个可选择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组件可以包括一个单独的顶杆组件,和一个用于移动侧壁和翻转箱体的机械连杆装置。顶杆可以枢转地安装到底盘支架上或靠近底盘支架安装,并且可以具有一个从该处延伸的致动臂。致动臂可以枢转地连接到一个主连杆上,主连杆的一端安装在端部组件远离侧壁的一个顶角上,或该顶角附近。
还可以设置一个副连杆。副连杆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侧壁上。一个十字连杆可以使主连杆和副连杆的相对端互连。副连杆可以包括一个侧向延伸部,它可以抠转地安装在侧向支撑装置的附近,该侧向支撑装置设在底盘支架上。该支撑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沿底盘支架靠近侧壁的侧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管。当侧壁关闭时,或者在侧壁打开期间,侧壁可以由该副连杆支撑,副连杆本身可以支撑在支撑管上。在为侧壁提供一个柔性铰链时该支撑很重要。连杆装置可以提供一个“偏心”部件,这样,由顶杆组件移动的主连杆的初始转动可以导致侧壁打开。当侧壁维持打开状态时,主连杆的进一步转动将导致箱体翻转。
根据本发明车辆倾卸系统的又一优选实施例,箱体可以包括另外一个上门,该门位于活动侧壁上方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箱体上。致动组件可以包括用来打开上门和构成“下门”的侧壁的装置。上门和下门可以同时打开。为此,一个刚性连杆可以将上门连接到致动组件的一个连杆上,该连杆可枢转地安装到端壁上并由一个顶杆组件驱使转动。
致动组件可以包括另一个用于移动侧壁的致动装置。当不需要或需要翻转箱体时,该另外的致动装置使侧壁移动。致动装置可以包括另外一个顶杆组件,该顶杆组件连接侧壁与致动组件的剩余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倾卸车,它包含一种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倾卸系统提供了一种门型侧向倾卸系统,该系统不需要任何传统门型侧向倾卸系统所用型式的门铰链或箱体铰链。还有,根据本发明的倾卸系统的结构足以减小倾卸系统的重量。从而,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通常可以避免传统门型侧向倾卸系统的缺点。
                         附图说明
可以方便地参考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是可能的,因此,附图的特性不能理解为替代本发明前面说明的一般性。
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车辆倾卸系统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端视图,示出倾卸系统处于运输位置;
图4是图1中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端视图,示出活动侧壁在打开位置的倾卸系统;
图5是图1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端视图,表示在翻转位置的倾卸系统;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底盘支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7a到7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端视图;
图8是图7a到7c中的车辆倾卸系统的柔性铰链的零件图;
图9a到9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端视图;
图10是图9a到9c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端视图,示出了其另一个可选择操作;
图11a到11c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柔性铰链的另一种结构的三个打开状态的侧剖面图;
图12a到12c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柔性铰链的再一种结构的三个打开状态的侧剖面图;
图13a到13c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柔性铰链的又一种结构的三个打开状态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和2,它们分别示出安装到车辆底盘1上的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平面图。车辆底盘1适合用在铁路或公路车辆上。车辆底盘1包括底盘支架38和悬挂底盘支架39(如图6所示)。底盘支架38具有顶板20,其可以成形以接收车辆倾卸系统的集装箱30的底部。
集装箱箱体30由支撑在两个端部组件31之间的箱体外壳12形成。箱体外壳12被支撑形成一个用于在其内支撑货物的细长通道。箱体外壳12由柔性材料制成,比如根据操作和运送的货物可以为铝、钢、塑料、橡胶和不锈钢材料。在箱体外壳12提供的细长通道的每一端都设有一个端部组件31,以构成集装箱箱体30的装载容积。
一组衬垫带21固定到顶板20上,以用于缓冲集装箱箱体30的振动,同时也用来在装货时支撑集装箱箱体30的箱体外壳12。衬垫带21一般可以由塑料和橡胶制成。底盘围栏管2平行并沿倾卸系统的排料边延伸。该围栏管2装在底盘车架1上,并在进行卸车动作时用来支撑集装箱体30。
现在参考图3,图3示出车辆倾卸系统在运输位置时的端视图,即,当倾卸系统没有卸车动作时,更详细地示出端部组件31。端部组件31包括端板7,端板7封闭由箱体外壳12构成的细长通道的端部。凸缘11(在图1清楚示出)设在端板7的表面上,面向集装箱30的内部空腔。通过一组紧固装置32提供集装箱30底板和固定侧壁的那部分箱体外壳12固定到凸缘11上。箱体外壳12的剩余部分不固定在凸缘11上,并由此提供了一个活动侧壁33。正如下面将要描述的,该活动侧壁33为本发明的倾卸系统提供了“装料门”。
端部组件31可以围绕箱体枢转点6转动,该枢转点6位于底盘围栏管2上。箱体枢转点6设在集装箱30的排料侧边上。图3示出端板7,它具有一个延长部35,延长部35可枢转地安装到箱体枢转点6上。
图4示出在倾卸系统的卸车动作之前、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的活动侧壁33。用于打开侧壁33和翻转集装箱箱体30的致动组件16包括门的液压顶杆8。加强板15固定到端板7上,而销9从中伸出。箱体液压顶杆枢转地支撑在端部组件31的销9上。门的液压顶杆8的驱动杆8a连接到固定在活动侧壁33上的围板导轨10上。门的液压顶杆8的伸出导致活动侧壁33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在凸缘11和活动侧壁33之间设有一个气垫密封13。当侧壁33在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时,气垫密封13在二者之间提供紧密密封。当门的液压顶杆8完全缩回时,侧壁33保持在关闭位置。还可以在箱体外壳12和端部组件31的凸缘11之间设置一个缓冲装置比如橡胶板。这可以允许集装箱箱体20由于货物沿集装箱箱体30的长度分配不均匀而在卸车动作期间扭转很小的程度。
图5示出在翻转位置时的集装箱箱体30。通过箱体液压顶杆4将集装箱箱体30移到该位置。该箱体液压顶杆4支撑在下部装配销36上,装配销36在一对紧密靠近的安装板3之间延伸,在底盘车架1每一相应端部处,箱体液压顶杆4的致动臂4a由球轴承可枢转地固定到一个提升围栏销5上,该围栏销5设在集装箱箱体30的“升高侧边”。因此,致动臂4a的伸长引起集装箱箱体30的翻转动作。还应当注意,为了防止泄漏和保护门液压顶杆8,活动侧壁33的端部与端部组件31之间定位一块橡胶板14。还可以设想,板14可以由比较硬的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在卸车操作中,门液压顶杆8首先向外伸出,将活动侧壁33推到打开位置。一旦到了该位置,箱体液压顶杆4伸长以提升集装箱箱体30并使其绕车身枢转点6转动。当集装箱箱体30升高时,活动侧壁33圈绕底盘围栏管2转动,直到倾卸系统达到需要的翻转角度为止。然后货物可以从集装箱箱体30的内腔中倒出。
当集装箱箱体30返回到其通常的运输位置时,箱体液压顶杆4首先缩回使集装箱箱体30回到底盘车架1上。集装箱箱体30一旦支撑到底盘车架1上,活动侧壁33就可以收回并且密封地压在气垫密封13上,如图3所示。
图6更详细地示出底盘车架1。将车辆底盘1设计成由两个部件组成,这样可以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这里车架的底盘架38与悬挂底盘架39不相连。这样允许同时制造上、下底盘架。
车辆底盘1被设计成夹心结构。车架的底盘架38包括底部和梁腹40,41,底部和梁腹由一片铣切出该形状并将侧边向上弯曲形成梁腹41的板制成。随后在底部内设置铣切出的X-部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车架的底盘架38提供强度。X-部件的上边缘是铣切板20,它们被卷成与箱体30的半径互补。抬高的X-部件43在该构件的两端。
侧壁33在其上打开的管2在每一端固定在抬高的X-部件43上,然后用角撑板44焊接到底盘上,角撑板与上述底板架38中的X-部件对齐定位。
悬挂从属底盘架39的结构与上底盘架38类似。底部46和梁腹45由一片板制成,该板被铣切成该形状并将侧边向上弯曲形成梁腹45。然后用铣切的X-部件47加强该结构。底盘的后部装有环形送料器(ringfeder)48,并被设计成与主体结合成一体的加强部件。
图7a到7c示出本发明车辆倾卸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为了清楚起见,与图1到5所示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标识。
图7a到c所示的端部组件31包括一个单独的顶杆组件50和一个机械连杆装置51,用于打开侧壁33和翻卸集装箱箱体30。连杆装置51包括主连杆52,它枢转地连接在支点53上,支点53位于端部组件31背离侧壁33的一个顶角处。顶杆组件50在其一端枢转地安装在底盘支点54上,底盘支点54位于车辆底盘1上。顶杆组件50的另一端枢转动地安装在主连杆52上。
连杆装置还包括副连杆55,它枢转地在门支点56连接到侧壁33上。副连杆55包括一个侧向延长部57,它通常依赖并且枢转地支撑在下支点67上,下支点67紧靠车辆底盘1的支撑管6定位。
连杆装置51还包括互接主、副连杆52,55的十字连杆58。该十字连杆58提供了连杆52,55的一个“偏心”装置。
在图7a所示的集装箱箱体30的常规运输位置,顶杆组件50完全缩回,且连杆装置51作用为使侧壁33保持关闭。
如图7b所示,顶杆组件50的初始伸长导致侧壁33打开。顶杆组件50的进一步伸长导致集装箱箱体30翻转。这种结构保证侧壁33打开之前不会发生翻转动作。
在较小的倾卸系统中,箱体外壳12可以用单片钢板制成。因为钢板的弯曲,因此可以代替侧壁33。在较大的倾卸系统中,需要用较厚规格的钢板以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钢板的硬度变得太高而不能弯曲。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如图8所示的柔性铰链59。柔性铰链59通常由橡胶板60或其他柔性材料制成。该橡胶板60部分夹在箱体外壳12和垫板61之间,而另一部分夹在侧壁33和侧壁垫板62。
紧固螺栓63将箱体外壳12与垫板62以及侧壁33与侧壁垫板62固定在一起。螺栓63拧进固定在箱体外壳12和侧壁33上的螺纹突起64内。空腔65设在柔性板60内,以嵌入方式容纳突起64。垫板61上另外还设有防磨板66。
当设置柔性铰链58时,需要支撑侧壁33。因此连杆装置51作用为在该侧壁22A的所有位置处支撑侧壁33。副连杆55枢转地支撑在下支点67上,并从而在所有位置支撑侧壁33。柔性铰链59也靠在支撑管6上,支撑管的作用也是支撑侧壁33。防磨板66保护支撑管6和垫板61不被磨损。
柔性铰链59的使用允许该车辆倾卸系统用在大容量车辆上。
图9a到10示出根据本发明车辆倾卸系统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与前面两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标识。
与前面的优选实施例类似,集装箱箱体30在集装箱箱体30的每一端包括一个端板7,其以焊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侧壁33是一个附属组件,它由橡胶铰链59连接到集装箱箱体30的底板上,而侧壁33的每一端也有橡胶密封。这一特征使整个系统不会泄露。箱体侧边的结构是弯曲的,其优点是加强了车身沿长度方向的刚性,因此,不需要车辆侧面的加强装置。
底板既可以形成为平面70也可以为曲面71。平底板70适于需要单向运送散装固体货物的工作,和平板架或其他非集装箱式的运输,该系统被称做后装式并且保证在两个方向上有效地利用该拖车。平底板70需要在该结构内设置侧向横梁72,它们被焊接到箱体外壳的内侧,保证底部外壳的刚度。靠近箱体外壳的横梁边缘有一个焊接带,它与底盘车架38的轮廓一样。这保证了装货时对底板的完全支撑以及在运输或卸货时对底板的支撑。
曲面底板71主要用在运输散装固体货物。这类集装箱毛重非常轻,这是因为它不需要用于支撑底板的横梁。通过在底板内形成曲面提高了强度。
当运输和/或用升降叉车升高时,支架38支撑集装箱箱体30。放置箱体的支架顶板20卷成与箱体相同的轮廓。在箱体和支架之间的是几个橡胶带,它们间隔均匀地沿支架顶板20的长度放置,它们与位于支架结构内部的横梁对应,这保证在箱体和支架之间存在缓冲。顶板20延伸到支架的底部,在支架的倾斜侧上,顶板具有其内形成的半径73,这允许箱体在倾斜期间沿箱体全长围绕给定的支撑均匀转动。支架顶板20的下方是一组横梁74,它们沿支架38的全长间隔均匀。这些横梁74焊接到支架顶板20的下侧并且延伸到支架38的底部。
可以设想,车辆倾卸系统适合用于联运集装箱。为此目的,在集装箱箱体30中部设置两个标准叉槽(未示出),还按照标准的ISO尺寸设置八个ISO集装箱转锁(未示出),其中四个在底部,四个在顶部。这可以使集装箱箱体30升高离开支架38放到一个标准框架式(skel)公路拖车和铁路货车上。ISO转锁用来固定集装箱箱体30。因此可以按照与ISO集装箱一样的方式处理集装箱箱体30。
连接到集装箱箱体30两端的致动组件16有两个作用:
1.打开上门75和侧壁33或者“下门”,以便通过集装箱箱体30的倾斜将其中所有散装原料卸出,这样货物可以自由地从开口卸出。(参见图9a到9c)。
2.将上门75、下门33打开到使下门33几乎垂直于地面的程度,以便集装箱箱体30可以水平装货。例如,用叉车将货物装到拖车上。(参见图10)。
参考作用(1),随着连到顶杆组件50顶部的主连杆51伸出,顶杆组件50控制连到“上门”75和“下门”33的连杆并且使它们同时打开。
上门75由刚性连杆76致动,连杆76由一个柩接合在点77处安装到主连杆51上。一个第二铰链78从刚性连杆76的上端连接到上门75的开口侧,上门在点79处铰接到集装箱右上角(从集装箱后面看过去)。随着主连杆51从点53转动,引起的动作为从连接连杆51到上门75的刚性连杆转动并在铰接点79处打开门,直到门到达打开位置为止。
用一个U形连杆81将下门33在点80销接到主升降杆上,连杆81的上部在点83连接到侧向保护板82上。然后从此处,将另外的顶杆组件84在点80和83处同样销连接到侧向保护板82和下门33上。侧向保护板82和下门33都在同一个支点85铰接。当主连杆51从点53转动时,从连接杆51的底部到U形连杆81的销连接件80推动下门并使下门转动而从侧向保护板82打开。由于下门33和侧向保护板82之间具有一个连接,并在同一点上铰接,因此当U形连杆81使侧向保护板82转动时,它们从同一个铰接点一起转动。
一旦两个门75,33已经到达要求的打开位置,由一个止动机构86使主连杆51不再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转动,该止动机构是一个从杆51到集装箱端板7的直接接触点。由于杆51不能够再转动,所以对于顶杆组件50,仅剩下升高并使箱体20在点6转动的选择。箱体然后倾斜卸下原来装在集装箱内的所有货物。另外,从点80到83安装有个第二安全支架,以防止下门33进一步打开,但是只是当卸散装货物时才使用它。
如果要求使开口只能水平地接近货物,那么,不是箱体30转动和倾斜,而是让一个手动或自动锁紧机构在点90将箱体配合到底盘上,然后从侧向保护板82连接到下门33的另一顶杆组件84致动并延伸。这将使下门33转动直到几乎与地面垂直为止,这样就能使叉车91靠近集装箱来装货。
图9a到10所示的车辆倾卸系统的柔性铰链59可以使侧壁33打开到图9c所示的卸车位置,或者打开到图10所示的几乎与地面垂直的水平装货的位置。图11a到11c和图12a到12c示出适用于这种功能的柔性铰链59两种可能的结构。
每个柔性铰链59结构类似,即,都有三个可压缩橡胶短条95,橡胶短条至少基本沿侧壁33的全长延伸。每个短条95位于箱体外壳12的凸缘部分96,侧壁33的凸缘部分94,或者通道97的凸缘段98之间。用一组如图11a到11c所示的紧固螺钉99可以将短条95在对应凸缘部分96,94,98之间保持压缩,如图11a到11c示意性示出的。紧固螺钉99穿过短条95的中部,并且穿过短条95两侧上的凸缘部分94,96,98。这些紧固螺钉99沿每个短条95的长度间隔均匀。
可选择地,如图12a到12c所示,可以设置钳夹100以使短条95在相关的凸缘部分96,94,98之间保持压缩,钳夹至少沿短条95的全长延伸。钳夹100可以由紧固螺钉101保持到位,其中,紧固螺钉101穿过钳夹100并且穿过短条95的厚度延伸。
图11a和12a示出当侧壁33处于关闭位置时的柔性铰链59。图11b和12b示出当侧壁33处于翻卸位置时的柔性铰链59。图11c和12c示出当侧壁33在装货位置时的柔性铰链59。在上述的所有位置,短条95都保持压缩,而且从不受到拉伸。这是因为紧固螺钉99或钳夹100保持一个通过短条95中心的压力。紧固螺钉99或钳夹100将侧壁33连接到通道部分97,将箱体外壳12连接到通道部分97,或者将这两个通道部分97连接起来。但是不直接将短条95连接到通道部分97、侧壁33或箱体外壳12上,所以短条95从不受拉力。
图9a到10所示的适用于车辆倾卸系统的柔性铰链59的另一个可选择的装置示于图13a到13c。该柔性铰链59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压缩橡胶短条95,它们用一条或多条绳索102固定在一起,绳索穿过每一个短条95,绳索102在备端支撑在相应的侧壁凸缘部分94或箱体外壳凸缘部分96上。在绳索102的一端设有一个可抠转的固定件103,在绳索10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拉紧绳索的锁紧螺母104。
在图11a到13c所示的所有柔性铰链59中,紧固螺栓99,钳夹100或绳索102都是可调的,但是所能确定的最大值是侧壁凸缘部分94和箱体外壳凸缘部分96之间的宽度。这允许可压缩橡胶短条95被压缩以及被释放,而同时将柔性铰链95的各部分保持在一起并处于适当位置。
在所述的利用柔性铰链装置的所有实施例中,铰链被示出在靠近集装箱箱体底板的位置。但是,也可以理解的是,柔性铰链可以定位更高而远离集装箱箱体的底部。由于柔性铰链高度提高可有效地增加可容纳在集装箱箱体内的流体量的保持容积,这种布置增加了流体不会泄漏的可靠性,此处的集装箱箱体装有高水份的产品。即使柔性铰链处的密封失效或部分失效,也是这样的。如果提高柔性铰链的高度,当然也就可以减小可移动壁的宽度。这种情况的另一个结果是,如果柔性铰链的高度提高,则集装箱箱体卸料的最佳倾斜角度需要变大。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倾卸系统具有传统门型侧向倾卸系统的优点,即在翻转操作时容易卸下所装货物。然而省略了门铰链,因此避免了各类维修问题,这些问题比如是由进入铰链并使其失灵的腐蚀性材料,或者缠紧并破坏铰链的材料引起的。而且,不像传统门铰链,根据本发明的倾卸系统可以提供严密密封,从而防止液体或者其他货物从集装箱箱体流失。根据本发明的倾卸系统总重量也远低于传统门型侧向倾卸系统的重量。
车辆倾卸系统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卸车时,活动侧壁即使在打开时也与地面保持足够的距离。这意味着侧壁不太可能碰到卸到地面的货堆。
上面描述只是为了举例说明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的是,可以对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形而不背离下面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发明。

Claims (21)

1.一种车辆倾卸系统,包括:
集装箱箱体,箱体具有位于箱体卸料侧的活动侧壁,该侧壁柔性地与箱体剩余部分连接并相对该剩余部分可移动;
至少一个致动组件,其用于将所述侧壁移动到远离集装箱箱体剩余部分的打开位置,并用于翻转集装箱箱体,从而当侧壁在打开位置时,箱体内货物可以从卸料侧卸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集装箱箱体包括一个被支撑的柔性箱体外壳,该外壳形成一个相对刚性的容纳所述货物的细长通道,该箱体外壳提供底板,固定的侧壁,和箱体的可移动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箱体包括一个被支撑的箱体外壳,该外壳提供至少一个底板,和箱体的一个固定侧壁,所述活动侧壁由一个柔性铰链连接到箱体外壳上,这样该箱体外壳和活动侧壁一起构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货物的细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柔性铰链是至少一块柔性板的形式,该柔性板至少基本沿活动侧壁的全长延伸,并且互连活动侧壁和箱体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柔性铰链包括细长的柔性板,该板夹在箱体外壳和沿其一边的第一垫板之间,并且夹在活动侧壁和沿其相对边的第二垫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柔性铰链包括至少一个细长柔性短条,该短条基本沿侧壁的至少整个长度延伸,并且位于箱体外壳的凸缘部分和活动侧壁的凸缘部分之间,短条在它们之间保持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设置有多个柔性短条,并且至少一个中间通道部分位于相邻短条之间,短条在箱体外壳凸缘部分和活动侧壁以及至少一个通道部分的凸缘部分之间保持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至少一个短条由穿过凸缘部分和其间定位的短条的紧固装置保持在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至少一个短条通过将凸缘和其间定位的短条夹在一起的钳夹保持在压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设有多个柔性短条,这些短条以相互邻接关系定位,并通过至少一个穿过短条延伸的绳索使它们固定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根绳索拉力的装置。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箱体支撑在底盘支架上,并且在箱体支点可枢转地安装到底盘支架上,箱体支点位于靠近箱体的卸料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致动组件包括用于移动活动侧壁的门顶杆组件,门顶杆组件在其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活动侧壁上,在其另一端安装到端部组件上,致动组件还包括用于翻转箱体的箱体顶杆组件,箱体顶杆组件在其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箱体的端部组件上,在其另一端安装到底盘支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致动组件包括顶杆组件,和既用于移动侧壁又用于倾斜箱体的机械连接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机械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杆和副连杆,主连杆在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远离活动侧壁的端部组件的顶角上或靠近该顶角,副连杆在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活动侧壁上,并且具有一个侧向伸长部,该侧向伸长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底盘支架的附近,主、副连杆的另一端由十字连杆连接,其中,顶杆组件在其一端可枢转地与底盘支架连接,而在其另一端与主连杆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箱体包括另外的上门,其位于活动侧壁的上方,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箱体上,并且,致动组件包括打开上门和活动侧壁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致动组件包括一个连杆,该连杆在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远离活动侧壁的端部组件的顶角上或靠近该顶角,该连杆由顶杆组件驱使运动,一个刚性连杆将上门连接到该连杆上,致动组件还包括另外一个互连活动侧壁与连杆的连杆装置,从而该连杆的移动可以打开活动侧壁和上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包括另外的用于移动活动侧壁的致动组件,所述另外的致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活动侧壁和致动组件剩余部分的另外的顶杆组件,从而活动侧壁可以独立于箱体支架而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活动侧壁可以移动到一个位置,该位置允许用叉车靠近箱体装货。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所述致动组件位于箱体的相对端。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倾卸系统,其中,箱体包括两个标准的叉槽和标准ISO集装箱转锁,箱体可以与倾卸系统剩余部分分离。
CN00810131A 1999-05-25 2000-05-24 车辆倾卸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1287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PQ0567 1999-05-25
AUPQ0567A AUPQ056799A0 (en) 1999-05-25 1999-05-25 Vehicle side tipper system
AUPQ3790 1999-11-01
AUPQ3790A AUPQ379099A0 (en) 1999-11-01 1999-11-01 Vehicle side tipper system
AUPQ6819A AUPQ681900A0 (en) 2000-04-10 2000-04-10 Vehicle side tipper system
AUPQ6819 2000-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546A CN1360546A (zh) 2002-07-24
CN1128729C true CN1128729C (zh) 2003-11-26

Family

ID=2715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013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28729C (zh) 1999-05-25 2000-05-24 车辆倾卸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626498B1 (zh)
CN (1) CN1128729C (zh)
AR (1) AR024080A1 (zh)
AU (1) AU756429B2 (zh)
CA (1) CA2374827C (zh)
MX (1) MXPA01011961A (zh)
NZ (1) NZ515617A (zh)
WO (1) WO2000071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19750A (en) * 1999-12-17 2002-12-20 John William Hanna Self-discharging freight container for bulk solids
US6877695B2 (en) * 2002-12-13 2005-04-12 The Boeing Company Hinge cover integration into door seal edges
US7111907B2 (en) * 2003-12-31 2006-09-26 K-Line Trailers Ltd. Side dump trailer for particulate material
AU2008202496B2 (en) * 2004-10-06 2008-12-18 Roadwest Transport Equipment & Sales Pty Ltd Tipper Body Construction
US7722125B1 (en) * 2005-05-26 2010-05-25 Black Swamp Industries, Inc. Displacement actuated side dumping haul body
US8061951B2 (en) * 2008-04-09 2011-11-22 Wcdi, Llc Apparatus for tipping intermodal containers
US8550542B1 (en) * 2010-03-17 2013-10-08 East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Half-round trailer and trailer body with extruded panel side walls
CN102673461B (zh) * 2011-03-07 2014-09-03 姚天锡 颗粒状货物运输自卸车车箱
AU2013201290B2 (en) * 2011-05-17 2014-06-26 Air Tip Pty Ltd Improvements to haul bodies
JP5975897B2 (ja) * 2013-02-01 2016-08-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物収穫機
FR3013684B1 (fr) * 2013-11-22 2017-10-13 Astrium Sas Structure porteuse de satellit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liaison amortissante
US9387788B1 (en) * 2013-12-13 2016-07-12 First Class Services, Inc. Combination trailer
US20160318434A1 (en) * 2013-12-24 2016-11-03 Air Tip Pty Ltd Trailer door linkage
GB2536066A (en) * 2015-03-06 2016-09-07 Hyva Holding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tipper
CN106314246A (zh) * 2015-06-25 2017-01-11 姚天锡 一种准柔性侧翻自卸车车厢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09761A (fr) * 1958-09-11 1960-03-03 Perfectionnement aux bennes pour camions à benne basculante et autres applications analogues
CN1041729A (zh) * 1988-10-13 1990-05-02 贝尔恩德·奥斯特迈耶 侧面倾卸装置支撑系统
US5265940A (en) * 1989-06-29 1993-11-30 Bernd Ostermeyer Flexible bowl tip truck
CN2197249Y (zh) * 1994-01-27 1995-05-17 王俊达 集装箱式散装货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11012A (en) * 1924-09-27 1926-12-14 Flowers Henry Fort Three-way-dump motor-truck body
US3101974A (en) * 1961-01-09 1963-08-27 Maxon Construction Company Inc Dump truck
US3240164A (en) * 1961-12-08 1966-03-15 Differential Steel Car Co Selective closure latching mechanism for tilting dump vehicles
US3228727A (en) * 1964-03-05 1966-01-11 Pixall Corp Vehicle box having raising and dumping means
US3741128A (en) * 1971-01-06 1973-06-26 F Flowers Dump car and cover combination
US3856354A (en) * 1972-03-13 1974-12-24 D Davis Sugar cane wagon and the like
US4407202A (en) * 1980-04-03 1983-10-04 Mccormick Dennis L Hydraulically actuated railway car dumping system
US4487007A (en) * 1983-06-27 1984-12-11 Excel Industries, Inc. Storage box for mower clippings
US4619484A (en) * 1984-09-17 1986-10-28 Maxey John H Side unloading dump truck
WO1989002838A1 (en) * 1987-09-24 1989-04-06 Bernd Ostermeyer Side tipper support system
US5836657A (en) * 1996-05-01 1998-11-17 Omaha Standard, Inc. Detachable stabilized intermodal container dumping apparatus
US5906417A (en) * 1997-06-13 1999-05-25 Golden; Randy Bidirectional side dump trailer with pin and sleeve pivotable support connecto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09761A (fr) * 1958-09-11 1960-03-03 Perfectionnement aux bennes pour camions à benne basculante et autres applications analogues
CN1041729A (zh) * 1988-10-13 1990-05-02 贝尔恩德·奥斯特迈耶 侧面倾卸装置支撑系统
US5265940A (en) * 1989-06-29 1993-11-30 Bernd Ostermeyer Flexible bowl tip truck
CN2197249Y (zh) * 1994-01-27 1995-05-17 王俊达 集装箱式散装货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546A (zh) 2002-07-24
US6626498B1 (en) 2003-09-30
WO2000071385A1 (en) 2000-11-30
CA2374827C (en) 2008-10-28
AR024080A1 (es) 2002-09-04
NZ515617A (en) 2002-10-25
AU4527600A (en) 2000-12-12
CA2374827A1 (en) 2000-11-30
MXPA01011961A (es) 2003-09-04
AU756429B2 (en) 200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29C (zh) 车辆倾卸系统
AU2007268365B2 (en) Tilting apparatus with an offset connection between base and tilt arm
US7111907B2 (en) Side dump trailer for particulate material
TW200946380A (en) Container of type having wing doors, used to transport plate-like goods, and trailer for carrying the container
US20090202328A1 (en) Low profile hook hoist
JP2987195B2 (ja) 可撓性わん状荷台が傾斜自在な運搬車
US8500206B2 (en) Mechanical tailgate
JP2015116920A (ja) トラックに積載可能なダンプ装置
US20090317218A1 (en) Container tilter
JP4100605B2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CN1090574C (zh) 侧倾式自卸车辆
JP4100603B2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RU2007135199A (ru) Способ разгрузки вагонов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бокового подъемного опрокидывателя и боковой подъемный опрокидыватель
JP4100604B2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KR200231207Y1 (ko) 리어 덤프형 덤프트럭
KR200247877Y1 (ko) 덤프 트레일러용 적재함의 하부 안전장치
JP4288562B2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ZA200103983B (en) Vehicle side tipper system.
JP2007137293A (ja) ダンプ式コンテナ装置
JP2004017752A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JP2004017749A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JP2004017756A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JP2004017750A (ja) 荷下ろし装置及びトラック
JPS59160670A (ja) ダンプ・トラツクに使用される荷台
WO2008118025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handling loads, especially contain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KE XITE LANSI AUSTRALI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STERMEYER BERND

Effective date: 201206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27

Address after: Vitoria Australia

Patentee after: Ostermeyer Bernd

Address before: Darwin Australia

Patentee before: Bernd Ostermey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1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