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058A - 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 - Google Patents
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52058A CN107852058A CN201680044161.8A CN201680044161A CN107852058A CN 107852058 A CN107852058 A CN 107852058A CN 201680044161 A CN201680044161 A CN 201680044161A CN 107852058 A CN107852058 A CN 1078520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mentioned
- stator
- covering
- wel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336—Coating a portion of the article, e.g. the edge of the articl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02K15/0081—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for form-wound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 H02K15/105—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to the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81/00—Use of polymers hav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in the main chain,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81/04—Polysulfides, e.g. PPS, i.e. polyphenylene sulfide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79—Liquid cryst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705/00—Use of 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705/08—Transition metals
- B29K2705/10—Copp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48—Machine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该绝缘树脂覆盖方法是向定子所具有的焊接部覆盖绝缘树脂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上述焊接部是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被焊接而成的多个焊接部,所述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线圈导线中的焊接部的工序、和利用树脂注入部向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线圈导线的端部的焊接部覆盖有绝缘树脂的定子。例如日本特开2012-070515号公报与这样的定子有关。
上述日本特开2012-070515号公报记载的定子具备通过利用树脂将线圈末端部的整体造模而形成的环状的模制部。在线圈末端部形成由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成的焊接部,但在上述日本特开2012-070515号公报中,考虑了利用模制部覆盖线圈末端部的整体,由此将焊接部绝缘覆盖。
如上述日本特开2012-070515号公报那样,在对线圈末端部的整体进行树脂造模的结构中,存在用于绝缘覆盖的材料使用量增大之类的问题。另外,线圈末端部整体由树脂覆盖,所以存在线圈的冷却性能低的问题。
另外,作为在焊接部覆盖绝缘树脂的其它结构,有日本特开2011-223685号公报。上述日本特开2011-223685号公报记载的定子具有将由平角导线构成的多个导体段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构成的线圈。导体段的端部彼此的焊接部形成有多处,通过在各焊接部安装罩状的绝缘树脂,由此将各焊接部绝缘覆盖。
上述日本特开2011-223685号公报记载的定子中,与连焊接部以外的部分都由绝缘树脂覆盖的上述日本特开2012-070515号公报不同,能够仅对焊接部进行绝缘覆盖,所以能够减少材料使用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705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3685号公报。
然而,上述日本特开2011-223685号公报中,由于通过焊接形成的各个焊接部的形状无法保持恒定(由于线圈的偏差等,焊接部的形状无法恒定),所以考虑需要使用形成得比焊接部大的绝缘树脂罩,利用粘合剂等将绝缘树脂罩固定于焊接部。因此,为了焊接部的绝缘覆盖而必须有涂覆粘合剂的工序,相应地出现了生产率降低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仅在焊接部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而不降低生产率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是向定子所具有的焊接部覆盖绝缘树脂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上述焊接部是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被焊接而成的多个焊接部,所述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线圈导线中的焊接部的工序、和利用树脂注入部向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中,如上述那样,设置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线圈导线中的焊接部的工序、和利用树脂注入部向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由此,通过使用树脂成型模的树脂成型,能够仅在需要绝缘覆盖焊接部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将焊接部绝缘覆盖。另外,进行针对焊接部的树脂成型模的合模和树脂注入就能够覆盖焊接部,所以与将罩状的绝缘树脂安装于焊接部的情况不同,能够没有涂覆粘合剂的工序地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由此,不会降低生产率。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仅在焊接部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而不降低生产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定子具备:具有多个插槽的定子铁芯、由插入多个插槽的线圈导线构成的多个线圈、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成的多个焊接部、以及通过针对上述线圈导线中的上述焊接部的树脂成型而形成并覆盖上述多个焊接部的每一个的多个绝缘覆盖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定子中,如上述那样,设置通过针对线圈导线中的焊接部的树脂成型而形成并覆盖多个焊接部的每一个的多个绝缘覆盖部。由此,通过使用树脂成型模的树脂成型,能够仅在需要绝缘覆盖焊接部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将焊接部绝缘覆盖。另外,在绝缘覆盖部形成时,进行针对焊接部的树脂成型模的合模和树脂注入就能够覆盖焊接部,所以与将罩状的绝缘树脂安装于焊接部的情况不同,能够没有涂覆粘合剂的工序地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由此,不会降低生产率。由此,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在焊接部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而不降低生产率的定子。
根据本发明,如上述那样,能够仅在焊接部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而不降低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2是组装于定子的线圈的主视图(A)和俯视图(B)。
图3是表示线圈的接线方式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定子的焊接部和绝缘覆盖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定子的焊接部和绝缘覆盖部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焊接部和绝缘覆盖部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利用树脂成型模覆盖焊接部的工序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利用树脂注入部向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的俯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的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与向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有关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与线圈导线的延伸方向有关的第二变形例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与树脂成型模有关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与树脂成型模有关的第四变形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通过第四变形例的树脂成型模形成的绝缘覆盖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100的构造。
(定子的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定子100具有圆环状的定子铁芯1、沿定子铁芯1的内周排列为圆环状的多个线圈2。定子100和转子(未图示)一起被收纳于外壳(未图示)内。定子100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
定子铁芯1例如通过将电磁钢板层叠而形成为圆环状,具有形成插槽13的多个齿11、背轭12。定子铁芯1具有多个插槽13。另外,定子铁芯1具有轴向端面14和径向的外周面15。
多个齿11从背轭12朝径向内侧(中心轴线Ax侧)呈放射状延伸。齿11沿定子铁芯1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另外,在邻接的两个齿11之间形成有保持线圈2的插槽13。插槽13在定子铁芯1的内周呈周状排列有多个,沿径向延伸。背轭12是插槽13的径向外侧端部(齿11的根侧端部)与定子铁芯1的外周面15之间的部分,形成为圆周状。轴向端面14形成为平坦面状。
此外,以下将定子铁芯1的轴向(中心轴线Ax的延伸的方向)设为A方向。A方向中,将图4所示的远离定子铁芯1的A1方向称为轴向外侧,接近定子铁芯1的A2方向称为轴向内侧。将定子铁芯1的径向(半径方向)设为R方向。R方向中,将图4所示的R1方向称为径向外侧,R2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另外,将定子铁芯1的周向设为C方向。
如图2所示,线圈2由插入多个插槽13的线圈导线20构成。线圈导线20由矩形剖面的平角导线构成。线圈2通过将线圈导线20卷绕多次(例如5次)成型为规定形状而形成为环状(同心卷线形状)。线圈导线20由铜等导电性高的金属形成。线圈导线20的表面被绝缘覆盖。
线圈2具有一对收纳于插槽13的插槽收纳部21、一对配置于定子铁芯1的轴向端面14的外侧的线圈末端部22、从插槽13突出并延伸的引线部23。
一对插槽收纳部21形成为近似直线状,分别在各插槽13内沿轴向配置。在插槽13内,沿插槽13的内壁面配置有绝缘片(未图示),定子铁芯1与线圈2(插槽收纳部21)之间通过绝缘片绝缘。线圈末端部22弯曲为近似三角形而形成。线圈末端部22相对于定子铁芯1,从定子铁芯1的两侧的轴向端面14分别朝轴向外侧突出而配置。一对线圈末端部22将在周向分离的插槽收纳部21的端部彼此连接。引线部23分别是卷绕多次的线圈导线20的一端(卷绕开始)和另一端(卷绕结束)。
如图1所示,定子100具备由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彼此焊接而成的多个焊接部25。引线部23的端部24通过焊接与其它线圈2或者连接端子连接。焊接部25通过将一个线圈2的端部24和另一线圈2的端部24焊接而形成。第一实施方式中,定子100具备覆盖多个焊接部25的每一个的绝缘覆盖部30。
引线部23朝径向外侧(R1方向)呈放射状延伸。另外,在轴向观察(参照图2),引线部23配置于定子铁芯1的外周面15以内的径向位置。其中,“外周面15以内的径向位置”是指与外周面15相同的径向位置或者比外周面15靠内侧的径向位置。更具体而言,引线部23以覆盖端部24的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部30位于定子铁芯1的外周面15以内的方式配置。焊接部25沿定子铁芯1的径向延伸。具体而言,焊接部25向定子铁芯1的径向外侧(R1方向)延伸。
线圈2相对于定子铁芯1的各插槽13沿周向(C方向)配置有多个。多个线圈2以整体沿定子铁芯1的内周形成为圆环形状的方式呈周状排列。
线圈2例如相对于定子铁芯1同心卷绕,并且以实现以下的(A)~(C)的方式安装。
(A)将收纳多个线圈2的插槽13沿周向逐个错开地配置。(B)相互在周向邻接的两个线圈2彼此的线圈导线20以相互在层叠方向(径向)交替重叠的方式组装。(C)相互在周向离开规定距离而配置的同相的两个线圈2彼此以插槽收纳部21的线圈导线20在相同的插槽13中沿层叠方向(径向)交替排列的方式组装。
此外,同相的线圈2在定子100例如为三相交流马达的情况下是指U相线圈、V相线圈、W相线圈中的某一相的线圈2。在该情况下,对于U相、V相以及W相的每一相而言,同相的线圈2两个两个沿周向排列配置。
各相的线圈2例如按照图3所示的Y接线(星形接线)连接。图3中示出了各相并列4个的结构。例如U相,串联的多个(例如8个)线圈2的列(线圈列L)并列连接有4组。各组的线圈列L中,分别串联的8个线圈2的引线部23的端部24彼此相互焊接,由此形成7个焊接部25。
串联的线圈列L的一端的引线部23作为动力线P与外部电路连接。线圈列L的另一端的引线部23作为中性线N与中性点连接。
(焊接部和绝缘覆盖部的构造)
以下说明焊接部25和绝缘覆盖部30的构造。
第一实施方式中,相互焊接的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彼此朝径向外侧呈放射状配置,并且沿轴向重合地配置。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一方的引线部23从径向内侧跨越线圈末端部22,朝径向外侧(R1方向)被拉出。另一方的引线部23在径向外侧,从插槽13沿轴向(A1方向)立起并且朝径向外侧弯曲。这样重叠配置的端部24彼此被焊接,由此形成焊接部25。焊接部25在从轴向端面14朝轴向外侧(A1方向)分离的位置配置。
绝缘覆盖部30以覆盖线圈导线20(引线部23)中的焊接部25的方式通过树脂成型来形成。在线圈末端部22没有形成绝缘覆盖部30。如图4所示,绝缘覆盖部30(焊接部25)在从轴向端面14朝轴向外侧离开距离D1的位置配置。距离D1与线圈末端部22的突出量大致相等。
另外,如图5所示,绝缘覆盖部30设置于沿周向(C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焊接部25的每一个。第一实施方式中,焊接部25遍及定子100的周向的整周地配置,在上述焊接部25分别设置有多个绝缘覆盖部30。多个绝缘覆盖部30沿定子铁芯1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各绝缘覆盖部30以相互非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一实施方式中,邻接的绝缘覆盖部30之间的周向的间隔D2大于绝缘覆盖部30的周向的宽度W。
如图6所示,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成为线圈导线20的绝缘被膜20a除去而内部的导体线露出的状态,在露出部分形成了焊接部25。即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具有除去了绝缘被膜20a的被膜除去部20b、和被绝缘被膜20a覆盖的被膜部20c。端部24的绝缘被膜20a被除去,由此形成被膜除去部20b。焊接部25形成于被膜除去部20b。
绝缘覆盖部30通过树脂成型,以覆盖包含焊接部25在内的导体线的露出部分(被膜除去部20b)的全部、和与被膜除去部20b邻接的被膜部20c(绝缘被膜20a的形成部分)的一部分的方式。换言之,绝缘覆盖部30以在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包围并覆盖焊接部25、被膜除去部20b以及被膜部20c的一部分的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另外,如图4所示,绝缘覆盖部30以覆盖从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焊接部25)到线圈末端部22之间的规定距离的范围的方式形成。绝缘覆盖部30以在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覆盖比线圈末端部22突出的部分的方式形成。
在引线部23的端部24,焊接部25不是直线的矩形剖面,而是由于焊接时的膨胀、熔融而大致呈球体状膨胀的形状(图5中简化图示出了焊接部25的形状)。构成绝缘覆盖部30的绝缘树脂通过树脂成型,以环绕焊接部25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其结果是,焊接部25的周围的绝缘树脂与焊接部25卡合,由此作为绝缘覆盖部30的防脱件发挥功能。绝缘覆盖部30的树脂壁厚(覆盖厚度)例如为0.5mm左右。
绝缘覆盖部30以覆盖焊接部25的方式形成,并且将通过焊接部25连接的一对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彼此相互对置的对置面20d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覆盖而形成。如图6所示,在使一对线圈导线20邻接来焊接端部24彼此时,变细了被膜除去部20b除去的绝缘被膜20a的量,所以在被膜除去部20b的对置面20d之间形成间隙S。绝缘覆盖部30具有通过树脂成型也形成于间隙S内而覆盖对置面20d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内侧覆盖部30a。图6中示出了向间隙S内填充树脂将对置面20d的整个面覆盖的例子,绝缘覆盖部30(内侧覆盖部30a)也可以仅覆盖对置面20d的一部分。
作为绝缘覆盖部30所使用的树脂材料,优选具备绝缘性和承受在定子100的通电时线圈导线20的温度上升的耐热性。作为绝缘覆盖部30所使用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以利用PPS(聚苯硫醚)和LCP(液晶聚合物)等。另外,作为树脂成型的结果,在绝缘覆盖部30上,与后述的树脂成型模51(参照图7)的注入通路(浇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注入痕31。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绝缘覆盖部30对应于由平角导线形成的一对线圈导线20而形成为棱柱状的外形的例子,但绝缘覆盖部30的外形也可以是棱柱以外的形状。
(绝缘树脂覆盖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7~图9,说明针对定子100的焊接部25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由图7所示的覆盖装置50实施。覆盖装置50具备树脂成型模51、树脂注入部52、支承部53。
树脂成型模51由一对第一模(下模)61和第二模(上模)62构成。如图8所示,第一模61和第二模62配置为沿轴向(A方向)对置。第一模61配置于轴向内侧(定子铁芯1侧),第二模62配置于轴向外侧(A1方向侧)。在第一模61和第二模62的相互对置的面(内表面)分别形成有与绝缘覆盖部30的形状对应的空腔(成型用凹部)63。在第二模62形成有定位凹部64、使定位凹部64与空腔63连通的注入通路65。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构成为能够夹持并覆盖一个焊接部25。另外,第一模61和第二模62能够分别独立地沿轴向移动,进行合模动作和开模动作。
树脂注入部52配置于第二模62的轴向外侧(A1方向侧),能够沿轴向移动。树脂注入部52构成为将熔融的树脂从前端的射出口52a压出。树脂注入部52通过将射出口52a与第二模62的定位凹部64连接,从射出口52a压出熔融树脂,由此经由注入通路65向空腔63内注入熔融树脂。此外,由于绝缘覆盖部30的壁厚小(例如0.5mm左右),所以注入的树脂量很少。由于树脂量少、空腔63内的线圈导线20由铜等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材料构成,从而熔融树脂在短时间内固化。
另外,树脂成型模51和树脂注入部52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以与定子100接近和分离的方式沿径向(R方向)移动。
如图7所示,支承部53是与定子铁芯1的安装孔1a卡合来保持定子铁芯1的支承台。支承部53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定子铁芯1绕中心轴线Ax沿周向(C方向)旋转地动作。
通过上述结构,进行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的各工序。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大致具备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夹持并覆盖线圈导线20中的焊接部25的工序、利用树脂注入部52向树脂成型模51注入树脂的工序。以下详细说明各工序。
〈利用树脂成型模覆盖焊接部的工序〉
在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夹持并覆盖线圈导线20中的焊接部25的工序中,如图7所示,相对于设置于支承部53的焊接处理完毕(形成了焊接部25)的定子100,树脂成型模51和树脂注入部52从径向外侧位置朝径向内侧(R2方向)移动,接近定子100。此时,第一模61和第二模62在轴向分离的状态下,第一模61配置于焊接部25的轴向内侧(定子铁芯1侧),第二模62配置于焊接部25的轴向外侧(参照图8)。
接下来,如图9所示,第一模61和第二模62在沿轴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并进行合模。由此,焊接部25收纳于树脂成型模51的空腔63内,被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夹持并覆盖。
这里,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树脂成型模51覆盖线圈导线20中的具有焊接部25的被膜除去部20b、和与被膜除去部20b邻接的绝缘被膜20a的形成部分(被膜部20c的一部分),由此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51夹持并覆盖焊接部25的工序。即在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焊接部25、被膜除去部20b以及被膜部20c的一部分收纳于树脂成型模51的空腔63内。如图8和图9所示,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覆盖从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焊接部25)到线圈末端部22之间的规定距离的范围。另外,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覆盖引线部23(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中的比线圈末端部22突出的部分。
〈利用树脂注入部向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
在注入树脂的工序中,如图9所示,树脂注入部52向接近树脂成型模51的方向(A2方向)移动,使射出口52a与第二模62的定位凹部64连接。而且,树脂注入部52从射出口52a压出熔融树脂,由此经由注入通路65向空腔63内注入熔融树脂。
因此,从与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定子100的径向)交叉(正交)的方向,向树脂成型模51注入树脂由此实施注入树脂的工序。即树脂注入部52从定子100的轴向的外侧(A1方向侧)向树脂成型模51沿轴向(A方向)注入树脂。
若向空腔63内注入树脂,则如图8所示,树脂注入部52向远离树脂成型模51的方向(A1方向)移动,使射出口52a脱离第二模62的定位凹部64。而且,第一模61和第二模62在轴向上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进行树脂成型模51的开模。在开模之前,空腔63内的树脂固化,形成绝缘覆盖部30。由此,针对一个(1个位置)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结束。
〈使定子和树脂注入部沿定子的周向相对旋转的工序〉
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也可以还具备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相对旋转的工序。第一实施方式中,使定子100相对于树脂注入部52旋转由此实施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相对旋转的工序。
即如图7所示,支承部53使定子100绕中心轴线Ax沿周向(C方向)旋转。支承部53使定子100沿周向旋转移动(以下称为增量移动)一个焊接部的距离。其结果,绝缘覆盖完毕的焊接部25(绝缘覆盖部30)从沿轴向分离的第一模61与第二模62之间移动,作为下一绝缘覆盖处理对象的焊接部25沿周向滑动,配置在第一模61与第二模62之间的合模位置。
然后对新配置于第一模61与第二模62之间的焊接部25,实施利用上述树脂成型模51覆盖的工序、和向树脂成型模51注入树脂的工序,由此进行绝缘覆盖处理。
这样,使定子100沿周向(C方向)增量移动并且反复实施利用树脂成型模51覆盖焊接部25的工序和注入树脂的工序,由此向多个焊接部25分别覆盖绝缘树脂。对作为对象的全部的焊接部25反复实施绝缘覆盖处理后,处理结束。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设置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夹持并覆盖线圈导线20中的焊接部25的工序、和利用树脂注入部52向树脂成型模51注入树脂的工序。由此,通过使用树脂成型模51的树脂成型,能够仅在需要绝缘覆盖焊接部25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将焊接部25绝缘覆盖。另外,进行针对焊接部25的树脂成型模51的合模和树脂注入就能够覆盖焊接部25,所以与将罩状的绝缘树脂安装于焊接部25的情况不同,能够没有涂覆粘合剂地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25的工序。由此,不降低生产率。由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需要焊接部25的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而不降低生产率。其结果是,例如与利用粉体涂装通过绝缘树脂将包含焊接部25在内的线圈末端部22的整体覆盖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树脂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减少树脂覆盖位置(面积),所以能够得到提高使用时线圈2的冷却效率的定子100。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利用树脂成型模51覆盖线圈导线20中的包含焊接部25在内的被膜除去部20b、与被膜除去部20b邻接的绝缘被膜20a的形成部分(被膜部20c的一部分)由此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夹持并覆盖焊接部25的工序。若这样构成,能够以在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完全覆盖绝缘被膜20a被除去的区域(被膜除去部20b)的方式,形成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焊接部25的绝缘性。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还设置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相对旋转的工序。若这样构成,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相对旋转,由此能够对一个或者多个焊接部25依次进行树脂成型模51的合模和树脂注入。其结果是,例如与一次性在全部的焊接部25形成绝缘覆盖部30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装置构成,容易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反复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51(第一模61、第二模62)夹持并覆盖焊接部25的工序和注入树脂的工序,由此在多个焊接部25分别覆盖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若这样构成,通过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相对旋转的工序,使焊接部25的位置错开并且反复实施利用树脂成型模51覆盖的工序和注入树脂的工序,就能够容易且迅速地依次实施针对多个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使定子100相对于树脂注入部52旋转由此实施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相对旋转的工序。若这样构成,并需要使树脂成型模51、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移动,所以能够简化绝缘覆盖处理所使用的覆盖装置50的装置构成。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从与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径向)交叉的方向,向树脂成型模51注入树脂,由此实施注入树脂的工序。若这样构成,在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能够可靠地利用树脂覆盖与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将包含焊接部25在内的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的外周面中供外部机器等配置的外侧(轴向外侧)的表面绝缘覆盖。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使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与定子100的径向(R方向)一致,从定子100的轴向(A方向)的外侧向树脂成型模51沿轴向注入树脂来构成树脂注入部52。若这样构成,通过从轴向的树脂注入,能够减小沿定子100的径向的平面的覆盖装置50的设置面积。另外,能够使定子100的相对旋转方向(周向)、与树脂注入时的树脂注入部52的动作方向(轴向)不同,所以使树脂成型模51和树脂注入部52在轴向退避并且使定子100沿周向旋转,就能够高效地进行针对多个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处理。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以沿定子铁芯1的径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焊接部25,在定子铁芯1的周向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绝缘覆盖部30。若这样构成,能够在需要的位置分别独立地形成各个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部30,所以能够更有效地确保绝缘性。另外,在焊接部25沿径向呈放射状延伸的情况下,各焊接部25的周向的间隔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一个绝缘覆盖部30统一覆盖多个焊接部25的情况下,也必须在焊接部25彼此的周向的空间形成绝缘树脂,所以树脂材料的使用量增大。与此相对,通过使绝缘覆盖部30彼此以相互在周向空开间隔的方式形成,能够减少树脂材料的使用量。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绝缘覆盖部30也可以形成为覆盖通过焊接部25连接的一对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彼此相互对置的对置面20d之间(间隙S)的至少一部分。若这样构成,能够使形成于对置面20d之间的间隙S的绝缘树脂(内侧覆盖部30a)作为与焊接部25卡合的防脱件发挥功能,所以能够稳定绝缘覆盖部30的防脱件品质。
另外,在定子100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情况下等,在对定子100施加振动的情况下,存在外力在被焊接的一对线圈导线20彼此的接触位置26(参照图6)相互分离的方向作用的可能性。在线圈导线20彼此的接触位置26分离的情况下,会产生在间隙S内对置面20d向外部露出的可能性,但利用形成于间隙S的绝缘树脂(内侧覆盖部30a)覆盖对置面20d,从而即使在由于外在原因使线圈导线20彼此的接触位置26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对置面20d(被膜除去部20b)相对于外部的周边部件、周围存在的铁粉等的绝缘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示出了利用一个树脂注入部52在焊接部25形成绝缘覆盖部30的例子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而是说明利用多个树脂注入部52并行地形成绝缘覆盖部30的例子。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定子100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中,利用沿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配置的多个树脂注入部52,对多个树脂成型模51分别并行地实施注入树脂的工序。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在覆盖装置150设置有沿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配置的多个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
图10中示出了设置有4组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的例子。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以外的多个,可以在各树脂注入部52不干涉的范围内决定设置数。利用各树脂注入部52注入树脂的工序并行地实施,所以树脂注入部52的数量成为将作为绝缘覆盖处理对象的焊接部25的数量整除的数会很高效,故为优选。例如在针对合计96个位置的焊接部25设置有4个树脂注入部52的情况下,反复实施24次注入树脂的工序即可。另一方面,在没有被树脂注入部52的数整除而在焊接部25产生余数的情况下,多实施一次注入树脂的工序。
另外,多个树脂注入部52优选沿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以等角度间隔配置。由此,在以使焊接部25的位置逐个错开的方式使定子100沿周向增量移动的情况下,向各树脂注入部52分配数目相同的焊接部25。
树脂注入部52和树脂成型模51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仅在需要绝缘覆盖焊接部25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将焊接部25绝缘覆盖,并且能够通过树脂成型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25而没有涂覆粘合剂的工序,所以能够仅在焊接部25的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而不降低生产率。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利用沿定子100的周向配置的多个树脂注入部52,对多个树脂成型模51分别并行地实施注入树脂的工序。若这样构成,能够一次性实施针对多个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处理。其结果是,在对各个焊接部25进行绝缘覆盖处理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绝缘覆盖处理而不降低生产率。
特别地,使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与定子100的径向(R方向)一致,以从定子100的轴向(A方向)的外侧对树脂成型模51沿轴向注入树脂的方式构成树脂注入部52,由此使定子100沿周向旋转移动,就能够将多个焊接部25统一配置于各树脂成型模51的合模位置。其结果是,不使多个树脂成型模51、树脂注入部52分别沿周向移动即可,所以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绝缘覆盖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示出了对预先形成有焊接部25(焊接处理完毕)的定子100进行绝缘覆盖处理的例子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说明并行地实施焊接部25的形成(焊接处理)和绝缘覆盖部30的形成(绝缘覆盖处理)的例子。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定子100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具备如下工序:与注入树脂的工序相并行地,利用位于定子100的周向上与树脂注入部52不同的位置的焊枪211,焊接线圈导线20的端部彼此而形成焊接部25。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除了覆盖装置50之外,还设置有焊接装置210。焊接装置210具备焊枪211。焊接装置210本身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焊接装置210例如配置于在周向(C方向)上与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相反一侧的位置(偏离180度的位置)。焊接装置210在利用未图示的夹持机构把持作为焊接对象的一对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的状态下,利用焊枪211焊接端部彼此。由此,形成焊接部25。
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定子100在未焊接(未形成焊接部25)的状态下设置于支承部53。如图11所示,在焊枪211和树脂注入部52配置于偏离180度的位置的情况下,最初开始焊枪211的焊接工序,定子100旋转半周后,开始树脂注入部52和树脂成型模51的绝缘覆盖处理。定子100旋转半周后,并行地实施焊枪211的焊接部25的形成、和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的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
此外,焊枪211、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可以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沿周向(C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在该情况下,焊枪211、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也可以数目相同,沿周向交替配置。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焊枪211与树脂注入部52的多个对。因此,在利用各焊枪211形成焊接部25后,伴随着定子100朝周向的转动,利用成对的树脂注入部52和树脂成型模51,能够在多个位置并行地进行各焊接部25的绝缘覆盖。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仅在需要绝缘覆盖焊接部25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将焊接部25绝缘覆盖,并且能够通过树脂成型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25而没有涂覆粘合剂的工序,所以能够仅在焊接部25的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而不降低生产率。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设置如下工序:与注入树脂的工序相并行地,利用位于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上与树脂注入部52不同的位置的焊枪211,焊接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彼此而形成焊接部25的工序。若这样构成,不将定子100移送至各设备,就能够统一进行注入树脂的工序(绝缘覆盖处理)和焊接工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定子100的生产设备的小型化,并且提高生产率。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示出了利用树脂成型模51分别独立地覆盖多个焊接部25进行绝缘覆盖处理的例子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说明利用共用的树脂成型模351覆盖多个焊接部25进行绝缘覆盖处理的例子。此外,第四实施方式中,定子100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12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中,利用共用的树脂成型模351覆盖多个焊接部25由此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焊接部的工序。此外,第四实施方式中,树脂成型模351由第一模和第二模构成,但省略对第一模和第二模的说明。另外,图12中,方便起见,简化表示焊接部25的形状。
第四实施方式中,树脂成型模351构成为能够统一覆盖多个焊接部25。图12中示出了在树脂成型模351设置5个空腔63从而能够覆盖5个焊接部25而构成的例子。另外,在树脂成型模351形成有与5个空腔63分别连通的5个注入通路65。树脂成型模351也可以构成为统一覆盖5个以外的多个焊接部25。
第四实施方式中,树脂注入部52(参照图8)也可以对应于5个注入通路65(空腔63)而设置5个,也可以设置比注入通路65的数量少的数量。例如在仅设置一个树脂注入部52的情况下,构成为使树脂注入部52能够相对于树脂成型模351移动即可。在该情况下,使树脂注入部52沿周向(C方向)移动,能够在5个注入通路65的各位置进行树脂注入。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树脂成型模351与定子100一起沿周向增量移动,使各注入通路65位于树脂注入部52的注入位置。
另外,也可以在树脂成型模351设置与各空腔63分支连接的一个注入通路65。在该情况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利用一个树脂注入部52向各空腔63统一注入树脂。
第四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仅在需要绝缘覆盖焊接部25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将焊接部25绝缘覆盖,并且能够通过树脂成型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25而没有涂覆粘合剂的工序,所以能够在焊接部25的需要绝缘的位置设置绝缘树脂(绝缘覆盖部30)而不降低生产率。
另外,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也可以利用共用的树脂成型模351覆盖多个焊接部25由此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焊接部的工序。若这样构成,能够统一对多个焊接部25进行合模和开模动作。其结果是,与逐个对各个焊接部25进行的合模和开模动作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合模和开模动作的次数,所以能够提高生产率。
第四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此外,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看作是全部内容为例示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专利权利要求书示出,而且包含与专利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改变(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相对旋转的工序中,示出了使定子100沿周向旋转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也可以使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351)沿周向旋转(旋转)移动,也可以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以及树脂成型模51、351)双方沿周向旋转移动。
另外,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树脂注入部52从与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径向)交叉的轴向(A方向),对树脂成型模51(351)注入树脂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如图13所示的第一变形例那样,树脂注入部52也可以从与线圈导线20延伸的方向(径向)平行的方向注入树脂。在该情况下,对应于树脂的注入方向在树脂成型模51设置第一模461和第二模462。在第二模462形成有沿径向延伸到径向(R方向)外侧端部的注入通路65。
另外,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使线圈导线20(引线部23)的端部24沿定子铁芯1的径向(R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如图14的第二变形例所示,也可以是以使线圈导线20(引线部23)的端部24沿定子铁芯1的轴向(A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定子500。定子500中,各线圈导线20(引线部23)的端部24弯曲而朝轴向外侧延伸地形成。
另外,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形成有与统一进行绝缘覆盖的焊接部25的数量(5个)数目相同的5个空腔63的树脂成型模351进行绝缘覆盖处理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如图15的第三变形例所示,也可以设置比焊接部25的数量少的数量的空腔。
图15所示的树脂成型模551中,相对于3个焊接部25形成有一个空腔63。通过经由注入通路65的树脂注入,在空腔63内统一绝缘覆盖3个焊接部25。因此,图15的例子的绝缘覆盖部530以覆盖3个焊接部25的方式形成为宽幅的板状形状。此外,统一绝缘覆盖的焊接部25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外的多个。形成于树脂成型模551的空腔6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此外,也可以利用树脂成型模统一将定子100的全部(整周)的焊接部25树脂成型。在该情况下,不需要设置使定子100和树脂注入部52沿定子100的周向(C方向)相对旋转的工序。
这样统一绝缘覆盖多个焊接部25的结构在邻接的线圈导线20的端部24间的间隔D3小而难以分别独立地配置树脂成型模的情况下有效。如图15所示,使多个(3个)端部24捆束为覆盖单位而接近,由此能够在各覆盖单位彼此之间确保用于配置树脂成型模的间隔。
另外,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利用共用的树脂成型模351覆盖多个焊接部25进行绝缘覆盖处理时,在各空腔63的上表面分别配置注入通路65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16所示的第四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在树脂成型模651设置将邻接的空腔663间连接的流路(连接通路)666,在流路666连接注入通路665而构成。此时,优选将流路666配置于空腔663中比位于外侧(轴向外侧或者径向外侧)的内壁面靠内侧(轴向内侧或者径向内侧)的位置。
图16中,是将注入通路665沿轴向(A方向)设置的情况的例子(参照图8),流路666配置于空腔663的比位于轴向外侧(A1方向)的上表面664靠轴向内侧(A2方向侧)的位置。即轴向中,流路666配置于空腔663的比上表面664低的位置。优选将流路666与空腔663的上表面664之间的轴向距离D61设为注入通路665的长度L61以上。
在如该第四变形例那样构成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邻接的绝缘覆盖部630间通过注入流路666的由树脂构成的桥部分631连接。在桥部分631,朝轴向外侧(A1方向)形成有与注入通路665对应的注入痕632。此外,图17是从径向(R方向)外侧沿径向观察定子100的线圈末端部22的侧视图,A1方向为定子100的轴向外侧,A2方向为轴向内侧(定子铁芯1侧)。通过上述结构,避免注入痕632比绝缘覆盖部630的轴方向上面634更向轴向外侧突出,所以能够抑制因注入痕632引起的定子100的轴向尺寸变大。沿径向(R方向)设置注入通路665的情况也同样,将流路666配置于空腔663的比径向外侧的内壁面靠径向内侧,由此能够利用注入痕632抑制定子100的径向尺寸变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定子铁芯、2线圈、13插槽、20线圈导线、20a绝缘被膜、20b被膜除去部、20d对置面、24端部、25焊接部、30,530绝缘覆盖部、51,351,551树脂成型模、52树脂注入部、100,500定子、211焊枪、A,A1,A2定子的轴向、C定子的周向、R,R1,R2定子的径向。
Claims (13)
1.一种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向定子所具有的焊接部覆盖绝缘树脂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上述焊接部是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被焊接而成的多个焊接部,所述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上述线圈导线中的上述焊接部的工序、和
利用树脂注入部向上述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上述焊接部形成在上述线圈导线中的绝缘被膜被除去的被膜除去部,
利用上述树脂成型模覆盖上述线圈导线中包含上述焊接部在内的上述被膜除去部、和与上述被膜除去部邻接的上述绝缘被膜的形成部分,由此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还具备使上述定子以及上述树脂注入部在上述定子的周向相对旋转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反复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上述焊接部的工序和注入上述树脂的工序,由此向上述多个焊接部分别覆盖绝缘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使上述定子相对于上述树脂注入部旋转,由此实施使上述定子以及上述树脂注入部相对旋转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利用沿上述定子的周向配置的多个上述树脂注入部,对多个上述树脂成型模分别并行地实施注入上述树脂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从与上述线圈导线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向上述树脂成型模注入树脂,由此实施注入上述树脂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上述线圈导线的延伸方向是上述定子的径向,
上述树脂注入部从上述定子的轴向的外侧向上述树脂成型模沿上述轴向注入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利用共用的上述树脂成型模覆盖多个上述焊接部,由此实施利用一对树脂成型模夹持并覆盖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其中,
还具备如下工序:与注入上述树脂的工序相并行地,利用位于上述定子的周向上与上述树脂注入部不同的位置的焊枪,焊接上述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而形成上述焊接部。
11.一种定子,其中,具备:
具有多个插槽的定子铁芯、
由插入多个插槽的线圈导线构成的多个线圈、
上述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成的多个焊接部、以及
通过针对上述线圈导线中的上述焊接部的树脂成型而形成并覆盖上述多个焊接部的每一个的多个绝缘覆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子,其中,
上述焊接部沿上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延伸,
上述多个绝缘覆盖部在上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定子,其中,
上述绝缘覆盖部以覆盖通过上述焊接部连接的一对上述线圈导线的端部彼此相互对置的对置面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58458 | 2015-08-10 | ||
JP2015158458 | 2015-08-10 | ||
PCT/JP2016/072403 WO2017026306A1 (ja) | 2015-08-10 | 2016-07-29 | 絶縁樹脂被覆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52058A true CN107852058A (zh) | 2018-03-27 |
CN107852058B CN107852058B (zh) | 2019-10-01 |
Family
ID=5798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4161.8A Active CN107852058B (zh) | 2015-08-10 | 2016-07-29 | 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63730B2 (zh) |
JP (1) | JP6508339B2 (zh) |
CN (1) | CN107852058B (zh) |
DE (1) | DE112016002113T5 (zh) |
WO (1) | WO2017026306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10991A (zh) * | 2017-12-13 | 2018-04-13 | 贵港市厚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电枢焊圈仔机 |
CN109768648A (zh) * | 2019-01-22 | 2019-05-17 |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定子接线结构及电机 |
CN110635584A (zh) * | 2018-06-22 | 2019-12-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定子及旋转电机 |
CN110978376A (zh) * | 2019-12-27 | 2020-04-10 | 苏州绿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度注塑方法 |
CN112189296A (zh) * | 2018-07-12 | 2021-01-05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
CN112636512A (zh) * | 2019-09-24 | 2021-04-09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用配线部件 |
US12027928B2 (en) | 2019-08-26 | 2024-07-02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Insulator and moto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61143B2 (ja) * | 2016-04-12 | 2018-01-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用の導体ユニットおよび回転電機 |
JP6981221B2 (ja) * | 2017-12-14 | 2021-12-15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ステータの製造装置 |
JP6741732B2 (ja) * | 2018-09-19 | 2020-08-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DE102019109511B4 (de) | 2019-04-10 | 2021-01-14 | Vem Sachsenwerk Gmbh | Klimafeste Magnetspule |
JP6752323B1 (ja) * | 2019-04-10 | 2020-09-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7380385B2 (ja) * | 2020-03-30 | 2023-11-15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DE102020122404A1 (de) | 2020-08-27 | 2022-03-03 | Vem Sachsenwerk Gmbh | Klimafeste Magnetspule |
DE102021203188A1 (de) * | 2021-03-30 | 2022-10-06 |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ato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Stator,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und Fahrzeug |
JP2023017570A (ja) * | 2021-07-26 | 2023-02-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及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DE102022101859A1 (de) | 2022-01-27 | 2023-07-27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Isolierung einer elektrisch leitenden Verbindung |
DE102022106787B3 (de) | 2022-03-23 | 2023-03-30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ickl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Werkstoffreservoir für ein solches Verfahren |
US20230402896A1 (en) * | 2022-05-18 | 2023-12-14 | Dana Tm4 Inc. | Cooling system for high-density motor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489751A (fr) * | 1966-04-07 | 1967-07-28 | Fives Lille Cail | Perfectionnement à l'isolation des jonctions des sections de bobinage des machines électriques de grande puissance |
JPS5732588B2 (zh) * | 1976-05-04 | 1982-07-12 | ||
CN1165424A (zh) * | 1996-02-21 | 1997-11-19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线圈部件及使用该线圈部件的电动机 |
JP2000164043A (ja) * | 1998-09-22 | 2000-06-16 | Denso Corp | 接合用電線およびその接合方法 |
JP2011151955A (ja) * | 2010-01-21 | 2011-08-04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CN102347660A (zh) * | 2010-07-30 | 2012-02-08 |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 定子中的多导体线圈 |
US8443509B1 (en) * | 2012-04-18 | 2013-05-2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Preparing bar-wound stator conductors for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75839B2 (ja) * | 1998-08-06 | 2002-04-2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
JP3767789B2 (ja) | 2000-02-21 | 2006-04-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交流発電機の固定子 |
JP4187914B2 (ja) * | 2000-08-29 | 2008-11-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JP3964116B2 (ja) * | 2000-09-12 | 2007-08-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DE112011100077T5 (de) * | 2010-02-18 | 2012-10-31 | Aisin Aw Co., Ltd. | Anker für eine dre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
JP5432806B2 (ja) | 2010-04-06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
JP2012070515A (ja) | 2010-09-22 | 2012-04-05 | Toyota Motor Corp | 固定子製造方法、固定子製造装置 |
JP2015006088A (ja) * | 2013-06-21 | 2015-01-0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コ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848792B2 (ja) * | 2017-09-28 | 2021-03-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6
- 2016-07-29 US US15/735,807 patent/US1076373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7-29 WO PCT/JP2016/072403 patent/WO201702630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7-29 DE DE112016002113.5T patent/DE112016002113T5/de active Pending
- 2016-07-29 CN CN201680044161.8A patent/CN10785205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7-29 JP JP2017534184A patent/JP650833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489751A (fr) * | 1966-04-07 | 1967-07-28 | Fives Lille Cail | Perfectionnement à l'isolation des jonctions des sections de bobinage des machines électriques de grande puissance |
JPS5732588B2 (zh) * | 1976-05-04 | 1982-07-12 | ||
CN1165424A (zh) * | 1996-02-21 | 1997-11-19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线圈部件及使用该线圈部件的电动机 |
JP2000164043A (ja) * | 1998-09-22 | 2000-06-16 | Denso Corp | 接合用電線およびその接合方法 |
JP2011151955A (ja) * | 2010-01-21 | 2011-08-04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CN102347660A (zh) * | 2010-07-30 | 2012-02-08 |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 定子中的多导体线圈 |
US8443509B1 (en) * | 2012-04-18 | 2013-05-2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Preparing bar-wound stator conductors for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10991A (zh) * | 2017-12-13 | 2018-04-13 | 贵港市厚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电枢焊圈仔机 |
CN110635584A (zh) * | 2018-06-22 | 2019-12-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定子及旋转电机 |
CN112189296A (zh) * | 2018-07-12 | 2021-01-05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
CN112189296B (zh) * | 2018-07-12 | 2023-08-08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
CN109768648A (zh) * | 2019-01-22 | 2019-05-17 |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定子接线结构及电机 |
US12027928B2 (en) | 2019-08-26 | 2024-07-02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Insulator and motor |
CN112636512A (zh) * | 2019-09-24 | 2021-04-09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用配线部件 |
CN112636512B (zh) * | 2019-09-24 | 2023-12-19 |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 旋转电机用配线部件 |
CN110978376A (zh) * | 2019-12-27 | 2020-04-10 | 苏州绿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度注塑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6002113T5 (de) | 2018-03-08 |
JP6508339B2 (ja) | 2019-05-08 |
CN107852058B (zh) | 2019-10-01 |
US20190097506A1 (en) | 2019-03-28 |
JPWO2017026306A1 (ja) | 2018-02-15 |
WO2017026306A1 (ja) | 2017-02-16 |
US10763730B2 (en) | 2020-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2058A (zh) | 绝缘树脂覆盖方法和定子 | |
US7626303B2 (en) | Stator for inner rotor type mold brushless motor | |
JP5453770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068625B2 (ja) | セグメント式ステータアセンブリ | |
US9502949B2 (en) | Stator of motor having bus-bar wir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wiring coil in parallel using the same | |
US7221073B2 (en) | Axial gap electronic motor | |
US20090096313A1 (en) |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part to be used for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 |
CN101442230B (zh) | 旋转电机用定子以及应用它的旋转电机 | |
US9306437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ator | |
CN107078578A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 | |
JPWO2014065026A1 (ja) | 電気機械用電機子巻線に用いられる巻線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11015459A (ja) | 回転電機と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160006313A1 (en) |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CN105990917A (zh) | 定子、旋转电机、车辆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
JP2018515063A (ja) | 電子的に整流された直流モータ | |
CN104428980A (zh) | 线圈、旋转电机及线圈的制造方法 | |
CN205428680U (zh) | 旋转变压器用的槽绝缘及旋转变压器用的定子 | |
US20210184530A1 (en) | Stator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 |
JP4073705B2 (ja) | 回転電機 | |
JP2014075877A (ja)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
CN106663981A (zh) | 定子 | |
CN115360844A (zh) | 一种扁线连续绕组装置及其绕制方法 | |
CN108233644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制作工艺 | |
JP2012090375A (ja) |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巻線の製造方法 | |
JP2012019575A (ja) | 電動機の突極集中巻き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